秋季的饮食之道
从立秋之日开始,便进入秋季了,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中秋节是气候转化的分界点。
* 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已经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但在小暑、大暑的节气,由于自然界阳气过分盛大,微微生长的阴气无法体现出来,到了立秋,这种阴气才生长到一定阶段,而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化活动中彰显出来。这种变化表现在气候上就是气温逐渐由热转寒,农作物的生长也达到极点而成熟的阶段。因此,秋季是生物的生化活动中“收”的阶段,这一“收”字,代表着农作物应进行秋收,更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处于“收敛”的状态。《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天气”指天阳之气,“天气以急”即阳气开始收敛;“地气”为地阴之气,“地气以明”则是表达阴气上升的状态。阳气降,阴气升,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形态出现“容平”的基础。
, 百拇医药
这种变化在人体也有相应的体现,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表现为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所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往往旧病复发。因此,秋季阳气的收敛伴随着人体一系列的变化。
*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我们谈到的五脏与时令的关系,一方面,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最强;另一方面,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肺的功能是:主司呼吸之气,主持水液代谢;与七窍的关系是开窍于鼻;在色、味的对应上是在色主白,在味为辛。
*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同时,鉴于秋季燥邪为主,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 百拇医药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有: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就要少食生姜、大葱、陈皮等,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而要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 秋季饮食,宜滋阴防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被伤,易于出现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可多食莲藕、银耳、雪梨、蜂蜜、百合、山药、桔梗、甘蔗等蔬菜、水果,鸭肉、螃蟹、鳖、龟等肉类食物。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
针对秋季的阳气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除饮食调养之外,亦可以进行适度的药物调养,由于秋季燥邪最甚,因此,药物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 http://www.100md.com
* 秋季是阳气主收的季节
“夏至一阴生”,从夏至开始,自然界的阴阳之气已经开始进入阳气逐渐衰退、阴气逐渐生长的季节。但在小暑、大暑的节气,由于自然界阳气过分盛大,微微生长的阴气无法体现出来,到了立秋,这种阴气才生长到一定阶段,而在整个自然界的生化活动中彰显出来。这种变化表现在气候上就是气温逐渐由热转寒,农作物的生长也达到极点而成熟的阶段。因此,秋季是生物的生化活动中“收”的阶段,这一“收”字,代表着农作物应进行秋收,更深刻的含义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处于“收敛”的状态。《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容平”,就是表达生物经过春夏季的生长,长夏的灌浆、成熟而达到的一种外在形态的稳定,亦可以说是发育的停滞状态。“天气”指天阳之气,“天气以急”即阳气开始收敛;“地气”为地阴之气,“地气以明”则是表达阴气上升的状态。阳气降,阴气升,这种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形态出现“容平”的基础。
, 百拇医药
这种变化在人体也有相应的体现,人体的阳气亦由发散转化为收敛的状态,表现为皮肤汗出减少,小便增多;儿童的身高很少生长,因为主持生长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的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慢性胃病等,在夏季可能有所缓解或好转,但进入秋季则往往旧病复发。因此,秋季阳气的收敛伴随着人体一系列的变化。
* 秋季是肺气当值的时令
五脏通应四时,前面我们谈过了肝通应春季,心通应夏季,脾通应长夏,而肺则与秋季相通应。按照我们谈到的五脏与时令的关系,一方面,肺的功能在秋季表现最强;另一方面,秋季最容易出现肺受伤的病症,如气管炎、肺炎,甚至肺癌等,均是秋季发病最高。肺的功能是:主司呼吸之气,主持水液代谢;与七窍的关系是开窍于鼻;在色、味的对应上是在色主白,在味为辛。
*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
秋季的生化特性是生物生、长、化、收、藏过程中“收”的阶段,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季节,因此,在养生方面,饮食起居都要围绕着能促进阳气的收敛为目的,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冬养阴”。同时,鉴于秋季燥邪为主,在生活上亦应注意防止燥邪伤人。
, 百拇医药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有:一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就要少食生姜、大葱、陈皮等,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而要多食用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酸性水果。
* 秋季饮食,宜滋阴防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被伤,易于出现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多服用凉润之品可以有效预防燥邪伤人。可多食莲藕、银耳、雪梨、蜂蜜、百合、山药、桔梗、甘蔗等蔬菜、水果,鸭肉、螃蟹、鳖、龟等肉类食物。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
针对秋季的阳气状况和气候特点,对于体质虚弱的人,除饮食调养之外,亦可以进行适度的药物调养,由于秋季燥邪最甚,因此,药物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