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
编号:12071881
丹田呼吸不等于腹式呼吸(3)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6日 《黄帝内经》呼吸养生法
     自古以来,有些人认为练气的原理是在练化自身原有的“精”,基于能量不会无中生有的事实,这种想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练气的基本原理在于“天人相应”,所谓物以类聚,宇宙能量的频谱很宽,练气初期所用的呼吸吐纳,锻炼的材料是物质化的精、气,所以利用呼吸与天地同一频率接轨;到了得气练气的阶段,我们自身的能量转为低频,便能够与天地的同一频率接轨。可见修炼的能量来自外采,这就是道家所说“人可以盗天地”的道理。

    20世纪初期,德国精神科医师汉斯伯格记录到人类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称为脑电波图,脑电波图不但应用在医学的领域,近年来科学家更开始利用脑波来指挥机器。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方面的研究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Joesung问:我在练习呼吸吐纳时,膻中穴附近会产生吸力或压力,是否正确?

    Y. Y.问:最近练睡功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睡到一半,不小心把左手移开肚子时,发现左手好似被肚子吸住了,像是要用点力气把两个黏在一起的磁铁分开的感觉,还蛮有趣的。
, 百拇医药
    若水答:穴道、丹轮会旋转吸取能量,膻中又名心窍,我们吸气到丹田,其用意就是要将心的吸力移往丹田,气才会在丹田集中;将手掌放在肚脐上,因为掌中劳宫也是大穴道,两个穴道相吸,所以会感觉吸力比较强。

    人身的每个丹轮,其能量频率各自不同,依道家的说法,凡脐轮以下的丹轮比较偏属物理能量,心轮以上的丹轮则偏属性灵能量。任何一个丹轮功能退化,都会影响其特定层级能量的吸收。

    练气初期,呼吸进来的能量不熟悉前往丹田的路径,必须“以心带气”,因为心能吸气,心带领着气循着任脉前进,到了目的地丹田中心的关元穴,让气停在那儿聚集,这就是道家所说的“积气关元”。由于守窍时将心电移往丹田,因此有些人在守丹田的时候,发现丹田规律的跳动就跟心跳一样。《孟子·公孙丑上篇》说:“夫志,气之归也,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志即心意,心意移到哪儿,气就跟到哪儿,所以说是“气之归也”。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用心守窍,心火产生聚焦的效果熏烤穴道,作用就像凸透镜在阳光下聚焦发热一样。有些人注意力集中,因为心电强,守窍短期内即产生变化;但是有些人精神散漫,心电不够集中,守窍的效果则比较差。因此,练习养生功法有些人进步快,有些人进步慢;有些人对气较为敏感,有些人则反应比较迟钝。
, 百拇医药
    阿法问:守涌泉、阴窍、关元一会儿后,吞下第一口口水,就像干烧铁锅洒上水一样,丹田突然向内自动收紧,全身硬紧发热,这是什么原因?

    若水答:身体硬紧,原因在于用心太紧,造成丹田过热,温养就是要若有若无,好比慢火炖高汤。此外,丹田里装满了精气之后,我们必须用来练武、运动或工作,如果光积蓄,不消耗,就容易上火。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的大脑可塑性很高,而且学习过的东西都会在大脑存下记忆。当我们学习某种技术时,由于同样的动作不断地重复,神经细胞也不断彼此传递讯息,使得神经之间形成“惯性联结”,习惯成自然。比方人们学习射箭、雕刻、书法、刺绣等技艺,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技艺即可渐趋高超,此即“熟能生巧”的道理;何况我们的大脑与腹部之间有迷走神经直接联系,两者更是极易造成联机。

    我们在练气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以心带气进入丹田,心与呼吸的能量时时联袂进出,任脉逐渐形成一条大脑记忆中的“气路”,每次呼吸时,空气中的能量便会自动循着这条气路进入丹田,这种能力即称为“心息相依”。气跟随着心念移动,心到哪里,气就到哪里,不论打通阻塞或排除浊气,功法的运用比较能够随心所欲。
, http://www.100md.com
    《黄帝内经》详细解析日月星辰、寒暑节气的阴阳变化与健康的关联,而阴阳在人体生理上的主要功用在于形成“循环”,阳朝着阴流动所造成的圆形运转,使得能量不易损耗,也使新陈代谢得以顺利进行,包括呼吸循环、血液循环、精气循环皆等同此理。循环如能维持首尾相接的状态,工作效率必高;万一半途发生阻塞,疾病便由此而生。

    《黄帝内经》说,血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也”,循环必须有进有出,大进大出,小进小出。呼吸也一样,我们将空气吸入肺部,再将空气由肺部吐出,是为一循环,其吸吐的气量大约相当;同样的,吸气时能量由任脉而下,呼气时能量由督脉而上,便是将身体作为一个通道,让能量通过身体一上一下造成循环。但是,这个方法是练后天气的呼吸法,练先天气则须反其道而行之,吸气时能量由督脉而上,呼气时能量由任脉而下。以上这些高阶的呼吸法必须任督两脉畅通方可采用,否则容易产生气阻、上火、背痛、头昏的现象。至于所谓的“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则已属于胎息的境界。

    丹田经过长期的锻炼,它对能量的敏感度大为提高,经由心息相依带入丹田的能量,丹田随时都可以感应而吸收;练气有成则其气在下,源源不绝的气供应身体所用,有如滔滔江水永不干涸一样。气如流水,流水不腐,经常保持身上的气血清新流动,像山间小溪一样清澈无染,此乃养生的最高境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