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聊出健康思路(2)
改变人的思路不是一件易事,对“劳心者”保健思路更是如此。宗教度化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因为他没有成见;而度化一个有知识的成年人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极难,这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或者叫做专业思维(理科专业或文科专业),但它们都不同于医学临床思维,医学不能无师自通,需要实践;二是极其容易,这是因为他们易受暗示,容易被忽悠者抓住弱点。
自从有了人类,宗教和神灵就与疾病及其治疗息息相关,远古时期宗教、心理及医学并未分离。医生实际上担当了医生和牧师的角色,后来医生有了明确的医学服务目的,仅仅做与医学治疗相关的事情,牧师等神职人员则承担了宗教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双重角色。
然而直到现在,病人内心深处实际上还是需要这三者为一体的服务,也许这种需要是下意识的。如希望诊疗过程最好全免,最好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否则,就不能满足人们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健康的追求。人们开始寻求现代医学和精神病学所缺乏的其他治疗方式,如替代治疗、宗教意义的心理治疗。于是,涌现出很多节目和时髦观点,“不怀好意”地满足了人们的上述愿望,同时它也使人趋之若鹜,这便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神医”。但真实情况却是,除了医生,几乎很少有人来思索什么是保健思维?什么是规范的诊治程序?
, http://www.100md.com
无疑,人们都容易被古代神医神仙故事所迷惑,他们会沉浸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恍惚状态中,被催眠、被娱乐。然而,这种迷信只是一种简单、直接、非理性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人类非理性的蛮性的遗留。这些人不论是有多么高学历的人士,或者表面上很强势、很才俊、也很健壮,但他们对于健康的暗示感受性高于一般人。
很多狂热的保健追随者,大多容易被“催眠”。这些保健神话信奉者,其典型人格特征是“感觉”,而不是“思想”,而且,这些人更有可能是“直觉型”地容易受骗,而不是“觉察型”地谨慎思考。
要想身体健康,需要正确接受健康信息,防止被“忽悠”。只有观点正确了,才可以谈论身心健康,也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美国作家伯纳姆写过《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美国的科学与卫生普及》。对此《科学时报》一位主编这样评价:“这是一本让所有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科学教师包括科学新闻记者读过之后都感到沮丧甚至痛苦的书。作者以研究美国医学史、科学史和社会史的学识背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考量了美国从1830年起的科学普及史,揭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曾经作为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的科学,在美国消费文化中,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导致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100多年来,那些崇高的‘科学人’即与迷信努力作战。他们尽量把科学的非物质利益和科学思维带给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公众。他们与某些狭义的迷信思想和广义的非理性信仰战斗。然而,现在,他们的继任者撤退到了高度分化的专业领域里,科学思维开始败给新闻业、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
, http://www.100md.com
科学,究竟能不能真正被普及?热闹的、“完成任务”似的科普活动怎样才能敌得过每天“狂轰滥炸”的媒体广告?在健康资讯被娱乐、被严重商业化的今天,门诊医生几乎每天都遇到这样的病例,病人并不是来看病,而是来问一些电视上说的、广告里面宣传的、保健商家忽悠的观点。还有一些以讹传讹的保健常识,或者明确错误的观点被反反复复地提问,这真是让医生感到尴尬和无能。我也深切地感到临床医生遇到的新挑战,他们不仅要治病,还必须学会解释,学会正确的科普宣传,学会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更为详尽的医学服务和医学科普宣传。做个有学术思想的医生,在临床中不断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行医的新理念。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向病人学习,充实自己的临床知识,而不能教条执行医疗规范、只按图索骥地完成诊疗任务,忽视医患交流。
数年来,笔者应邀到多个单位做保健讲座,这本小册子就是从门诊对话和保健讲座录音文稿中,选择了一些日常门诊中的热门话题,力图从保健思维最简单的一些常识开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保健看病误区,用基本生理常识解释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保健常识。小册子中剔除了录音稿中一些过于“辛辣刺激”的言语,对时下一些保健的“忽悠们”进行了“调侃”,其中仍有少量言辞有失温和,敬请海涵。无意针对某些“江湖”首席,或者不会看病的“讲者”。这里就算是与中老年人门诊对话式的保健漫谈吧!
各种学术观点、保健观点都可以争论和提问。对于不懂的知识和专业,我敢于说不懂;对于读过的、思考过的学术话题,我敢于辩论和探讨,也会继续学习和实践。
一起聊健康吧,你我一定会“双赢”!
徐顺霖, http://www.100md.com
自从有了人类,宗教和神灵就与疾病及其治疗息息相关,远古时期宗教、心理及医学并未分离。医生实际上担当了医生和牧师的角色,后来医生有了明确的医学服务目的,仅仅做与医学治疗相关的事情,牧师等神职人员则承担了宗教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双重角色。
然而直到现在,病人内心深处实际上还是需要这三者为一体的服务,也许这种需要是下意识的。如希望诊疗过程最好全免,最好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否则,就不能满足人们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健康的追求。人们开始寻求现代医学和精神病学所缺乏的其他治疗方式,如替代治疗、宗教意义的心理治疗。于是,涌现出很多节目和时髦观点,“不怀好意”地满足了人们的上述愿望,同时它也使人趋之若鹜,这便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神医”。但真实情况却是,除了医生,几乎很少有人来思索什么是保健思维?什么是规范的诊治程序?
, http://www.100md.com
无疑,人们都容易被古代神医神仙故事所迷惑,他们会沉浸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恍惚状态中,被催眠、被娱乐。然而,这种迷信只是一种简单、直接、非理性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人类非理性的蛮性的遗留。这些人不论是有多么高学历的人士,或者表面上很强势、很才俊、也很健壮,但他们对于健康的暗示感受性高于一般人。
很多狂热的保健追随者,大多容易被“催眠”。这些保健神话信奉者,其典型人格特征是“感觉”,而不是“思想”,而且,这些人更有可能是“直觉型”地容易受骗,而不是“觉察型”地谨慎思考。
要想身体健康,需要正确接受健康信息,防止被“忽悠”。只有观点正确了,才可以谈论身心健康,也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美国作家伯纳姆写过《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美国的科学与卫生普及》。对此《科学时报》一位主编这样评价:“这是一本让所有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科学教师包括科学新闻记者读过之后都感到沮丧甚至痛苦的书。作者以研究美国医学史、科学史和社会史的学识背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考量了美国从1830年起的科学普及史,揭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曾经作为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的科学,在美国消费文化中,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导致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100多年来,那些崇高的‘科学人’即与迷信努力作战。他们尽量把科学的非物质利益和科学思维带给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公众。他们与某些狭义的迷信思想和广义的非理性信仰战斗。然而,现在,他们的继任者撤退到了高度分化的专业领域里,科学思维开始败给新闻业、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
, http://www.100md.com
科学,究竟能不能真正被普及?热闹的、“完成任务”似的科普活动怎样才能敌得过每天“狂轰滥炸”的媒体广告?在健康资讯被娱乐、被严重商业化的今天,门诊医生几乎每天都遇到这样的病例,病人并不是来看病,而是来问一些电视上说的、广告里面宣传的、保健商家忽悠的观点。还有一些以讹传讹的保健常识,或者明确错误的观点被反反复复地提问,这真是让医生感到尴尬和无能。我也深切地感到临床医生遇到的新挑战,他们不仅要治病,还必须学会解释,学会正确的科普宣传,学会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更为详尽的医学服务和医学科普宣传。做个有学术思想的医生,在临床中不断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行医的新理念。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向病人学习,充实自己的临床知识,而不能教条执行医疗规范、只按图索骥地完成诊疗任务,忽视医患交流。
数年来,笔者应邀到多个单位做保健讲座,这本小册子就是从门诊对话和保健讲座录音文稿中,选择了一些日常门诊中的热门话题,力图从保健思维最简单的一些常识开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保健看病误区,用基本生理常识解释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保健常识。小册子中剔除了录音稿中一些过于“辛辣刺激”的言语,对时下一些保健的“忽悠们”进行了“调侃”,其中仍有少量言辞有失温和,敬请海涵。无意针对某些“江湖”首席,或者不会看病的“讲者”。这里就算是与中老年人门诊对话式的保健漫谈吧!
各种学术观点、保健观点都可以争论和提问。对于不懂的知识和专业,我敢于说不懂;对于读过的、思考过的学术话题,我敢于辩论和探讨,也会继续学习和实践。
一起聊健康吧,你我一定会“双赢”!
徐顺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