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心理健康 > 医治的心
编号:12070849
何不少年轻狂(3)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医治的心
     在我儿子身上,生命正在展现另一种情形:他有热情,他自由,他对生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的经验有限,却敢于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去尝试;他会犯错误,但也会从错误中学习;他有些固执,会说:“我就是要那样做!”但这固执里也有合理的坚持;他喜欢什么,就会去努力争取;他自觉学习,也会坦然玩耍;他喜欢独自探索,也会寻求别人的帮助;他内心里有愿望,敢于向别人表达;他想做点事情,也会说服对方跟自己合作;他会讲自己的梦,表现出上天入地的想象力;他开始有自己的抱负,并因而产生了实现抱负的激情;他时而会失衡,表现得偏激,但也能抓到一些本质的东西;他有时显得情绪化,但事后也会对之有所反思;他幼稚,但有力量……在他身上,我看到一种少年的轻狂。

    我想起苏轼的诗词《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其中表现出了何等狂放的豪情。我想起毛泽东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其中充满何其豪迈的抱负。据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做的研究,发现90%有成就的人在20岁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并且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抱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类中一批最优秀的人—他称为自我实现者—做了研究,发现在自我实现者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包括,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抱负,不掩藏对成为伟大人物的追求。马斯洛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向他们提问:“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你们中间有谁要成为美国总统?”显然,这些问题是在鼓励学生自我表达,不要害怕表现出少年轻狂。如果一个人敢于表现少年轻狂,这可能表明,他有一种自我确认的信心,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一种实现自我的渴望。虽然这种表现可能还不够稳定,显得单薄,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这也显示,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本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因而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少年轻狂成了一个基础,一个人由此可以建立自己,然后变得稳固、坚定而有力。
, http://www.100md.com
    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自由的空间,没有鼓励的环境,没有支持的资源;相反,他受到太多的局限和压抑,被成人强逼着向现实就范,他就无法表现少年的意气风发,他就不敢确认生命里那些好的资源,也不能把它们顺畅地发挥出来,相反,他可能很早就发展出一种妥协的倾向,一种压抑和掩藏自己的倾向,这被马斯洛称为是“约拿情结”(害怕自己伟大,嫉妒别人伟大)。少年轻狂是需要培养的,我们的文化和教育要腾出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然表现出少年轻狂。

    昨天我给儿子读了一句英语:Never laugh at anyone抯 dreams. People do not have dream, do not have much。意思是说,永远都不要嘲笑梦想,一个人没有梦想,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家长正在用各样现实的顾虑去挤压孩子的梦想,逼着他们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生活。他们试图让孩子相信,梦想是可笑的,梦想等于空想。他们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快乐,不顾一切地学习功课,并且不负责任地向孩子承诺,如果现在放弃快乐,将来才会获得快乐。他们会把未来说得很可怕,总对事情的后果做出灾难化的预测。他们威胁孩子,从而让孩子屈从,他们贬低孩子,以为可以让孩子争气。但是,他们这样做,是在把一个何等干瘪、无趣的现实强加给孩子,不知不觉损害了孩子的内在动力,压抑了孩子的生命潜能。他们让孩子学会去强忍现实、被动生活,而不是鼓励孩子用热情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终于,我看到许多少年,背负着自己看不见的重负,在现实里缓缓移动着生命的步伐,走向他们各自的命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