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心理健康 > 医治的心
编号:12070847
尊重生命(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医治的心
     ∷引 子

    许多求助者的心灵失去了自由,被囚禁在一间房子里。这个房间,我把它称为道德裁判所或良心法庭。这个裁判所是父母建造起来的,它会一直威严地矗立在孩子的头脑里,长期禁锢孩子的心灵……

    纪伯伦写过一首诗,叫《论孩子》,下面就是这首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

    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

    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的身体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锢他们的心灵。

, http://www.100md.com     因为他们的心灵居住在明天的房屋里,那是你甚至在梦中都不能造访的房屋。

    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昨天。

    你是发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神弓手在无穷之路上瞄准目标,他用神力折弯你,好让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让你在神弓手掌中的弯折令他愉悦吧,因为他既爱那飞驰的箭,也爱那坚稳的弓。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父母很难读懂这首诗。我有一个朋友,她年轻的时候读到纪伯伦的这首诗,心里激动,就拿回去给爸爸看。但她爸爸读不懂,皱着眉头说,这写的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是什么话?

    但现在,开始有一些人读懂了这首诗。我甚至想,读懂了这首诗,就可以做父母了;读懂了这首诗,就可以做心理咨询师了。因为,这首诗讲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而这正是孩子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根本。
, http://www.100md.com
    我还设想,把这首诗读给那些很强制孩子的父母听,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是我大概可以想见的。

    诗一开头就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许多中国的父母听到这话会觉得刺耳,觉得扎心。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是属于父母的,甚至,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对孩子拥有支配权,不管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是自家的事情,别人管不着。在过去,甚至在现在还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当做“养儿防老”的投资,而不是把孩子当做一个需要得到培养的独立个体,让孩子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他们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他们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肆意虐待孩子的身体,目的是驯服孩子,确保“投资”的回报。

    但到了现代社会,有了一个新观念:孩子首先是国家的公民,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滥用权利,国家有权剥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身份。在西方社会,这种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还有体制上的维持。又因为制度在执行的时候也可能造成伤害,心理学领域又发展出系统的家庭关顾的专业资源,通过具体的家庭辅导与家庭指导项目,让父母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成为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监护人—他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家庭,而是为社会、国家甚至是为人类培养好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那我们的孩子是谁的孩子呢?纪伯伦回答说:“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这话就更让许多人听不懂了。纪伯伦似乎在说,在我们之外,在我们之上,也应该在我们之中,有一个更大的“生命”,这个“生命”渴望有自己的儿女,于是就有了。一个孩子出生了,就是这个“生命”通过一对父母实现了自己的渴望。此后,这个孩子会按着“生命”的渴望去成长,渐渐长成自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