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心理健康 > 医治的心
编号:12070846
尊重生命(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医治的心
     因此,纪伯伦接着说:“他们通过你出生,并非来自于你,他们和你住在一起,却不属于你。”这话又不知会伤多少中国父母的心。在中国,许多母亲对儿女说:“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这话自然是母爱的表达,其中含有母亲十月怀胎的记忆,生产孩子的痛苦,养育孩子的艰辛。但这样的表达,更多的成分是本能的母爱,而不是有意识的母爱。有意识的母爱会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他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活的丰富,最终成为有责任能力、爱的能力的独立个体。本能的母爱却是控制的、过度保护的。这样的母亲,自己不独立,也不让孩子独立,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范围里,不让孩子越过自己的视野,要把孩子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不允许孩子长出自我。她试图跟孩子建立一种精神上的共生体,因而对孩子这样说话:你来自于我,你属于我。

    这时,纪伯伦却说:你的孩子并非来自于你,也不属于你。这话是在提醒父母:不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长成自己。因为,他们来自一个更大的生命,这生命不仅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属于这个大生命,都是这个大生命的孩子,都是从这个大生命的渴望里产生出来的,都会在大生命的渴望里自由地成长。他们的成长,不是单一的要实现某个目标。他们的生命就像一条河,一路流淌着,并且感受着自我的流动,体验着沿路的风光,以及它们在水中的投影。
, 百拇医药
    接下来的这句诗,也让许多中国的父母困惑:“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如果问中国的父母:你们可以给孩子什么?他们会回答说:当然是爱。但是,如果让他们读纪伯伦的这句诗,他们又会大惑不解:我们怎么可能只给孩子爱而不给他们思想呢?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思想,这岂不表明我们不爱孩子吗?而且,不管我们给孩子什么,都是出于爱,都是爱,包括打骂孩子,也是爱—打是亲,骂是爱嘛。在中国,有许多父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不管他们对孩子做什么,都是出于爱;不管他们给孩子什么,全都是爱。

    但在生活中,在心理咨询室里,我却在父母身上看到了错爱,看到了阻碍成长的爱,看到了导致伤害的爱。这不仅存在,还大量存在。这样的父母,他们给孩子思想,不见得是出于爱,大多是出于担心;不见得是他们多爱孩子,大多是他们太爱自己;不见得是为了增进孩子的能力感,大多是为了在孩子面前抬高自己。这样的父母,如果他们不给孩子思想,似乎就没有什么可给了。他们一味给孩子思想,却不给孩子爱。因为他们相信,给思想就是给爱,不给思想,就等于不爱,就等于不负责任。为了让孩子接受思想,他们把思想装扮成爱,以爱的名义灌输思想。因为父母把爱和思想混为一团,孩子分不清楚,结果是,他们既不懂得爱,也不会真正得到思想,因为父母把担心、自负、挫伤、偏见都混杂在思想里,传输到孩子的内心里了。结果是,孩子的头脑里只有父母的标准,进入到新的环境就不知如何应对,变得惶惶不安。我不禁感慨:思想太多了,爱太少了!思想太多了,孩子不能学会思想;爱太少了,孩子不能学会爱。思想太多了,占据了孩子的自主空间,使孩子发展不出自主的能力;爱太少了,把孩子的生命变成了一片贫瘠的土地,使孩子发展不出爱的能力,反而发展出自恋的倾向。这些,就是症状的根由,也是症状的本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