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不知道(3)
症状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到当事人的生活困难及其应对策略。从直面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心理问题反映这样一个本质:当事人不愿面对生活困难,试图通过潜意识的方式把它们转移到别处。他这样做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舒适,不料却让自己陷入了心理困扰。症状包含着一套回避性的应对策略,其操作程序大致是:把个人的内心冲突或生活的具体困难进行归因性阐释,或归因于偶然看到的一个词(如“原罪”)或一句话(如十年前读到的一本书上写的“与人交谈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或归因于某个事件(如考试差两分),或归因于身体上的某点问题(如“颈椎不够标准”、“眼睛干涩”)。这种归因阐释造成的后果有:(1)个人生活的具体困难被转换成为象征性的困难;(2)当事人对生活艰难的畏惧变成了对象征性困难的恐惧;(3)当事人放弃对生活困难的关注,转而盯着象征性的困难不放;(4)致力于寻找某个象征性的解决办法,如通过消除“原罪”来解决人际关系的困难,通过处理“眼睛干涩”来解决情感受挫的困难。但症状的本质就在于,象征的方式永远解决不了实际的困难,反而把“原罪”和“眼睛干涩”变成了永远的困难,即症状。
症状反映当事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风格,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急。当事人为症状受苦,心里焦躁不安,不断问“为什么”,急不可待地要求立刻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因为找不到,就变得更加焦虑起来。
2.自作聪明。为症状所苦的人,往往是聪明的人。聪明本是好事,自作聪明却惹了麻烦。“为什么”便是当事人自作聪明的方式,这反映他试图用一套逻辑化的技术来挑起辩论,从而找到解释一切、解决一切的答案。
3.不安全感。症状的内在根源是不安全感,当事人正在受到这种不安全感的驱动,无休止地询问“为什么”,他有一个存在潜意识中的目的,就是要“知道一切”,以为知道一切才会安全。在追求“知道一切”的路上,他没有变得安全,反而变得更不安全。
4.拒绝规则。症状侵袭的对象往往是一群被娇惯的孩子,他们无法接受“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一定要吃遍所有树上的果子。不然的话,他们就无休无止地问“为什么”,无休无止地思考、询问和辩论下去,坚决不肯适应世界的规则,要求地球围着他们的意愿旋转。
5.逃避。当事人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找到一个东西保护自己,结果他们找到了症状。“为什么”成了他们逃避生活困难的理由,获得心理安慰的法宝。他们反复问“为什么”,不断引发辩论,目的是争取机会为自己辩护,让自己继续待在症状的堡垒里。症状的本质是逃避,但逃避往往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当事人在逃避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问题处理:我不知道
有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的来访者,也有一定要回答“为什么”的咨询师。一个是什么都要知道,一个是什么都知道。在他们那里,心理咨询变成了求知与告知。结果,来访者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咨询师的答案越来越穷于应付。原因很简单,“为什么”不是求知行为,而是永不餍足的症状行为。, 百拇医药
症状反映当事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风格,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急。当事人为症状受苦,心里焦躁不安,不断问“为什么”,急不可待地要求立刻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因为找不到,就变得更加焦虑起来。
2.自作聪明。为症状所苦的人,往往是聪明的人。聪明本是好事,自作聪明却惹了麻烦。“为什么”便是当事人自作聪明的方式,这反映他试图用一套逻辑化的技术来挑起辩论,从而找到解释一切、解决一切的答案。
3.不安全感。症状的内在根源是不安全感,当事人正在受到这种不安全感的驱动,无休止地询问“为什么”,他有一个存在潜意识中的目的,就是要“知道一切”,以为知道一切才会安全。在追求“知道一切”的路上,他没有变得安全,反而变得更不安全。
4.拒绝规则。症状侵袭的对象往往是一群被娇惯的孩子,他们无法接受“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吃”,一定要吃遍所有树上的果子。不然的话,他们就无休无止地问“为什么”,无休无止地思考、询问和辩论下去,坚决不肯适应世界的规则,要求地球围着他们的意愿旋转。
5.逃避。当事人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找到一个东西保护自己,结果他们找到了症状。“为什么”成了他们逃避生活困难的理由,获得心理安慰的法宝。他们反复问“为什么”,不断引发辩论,目的是争取机会为自己辩护,让自己继续待在症状的堡垒里。症状的本质是逃避,但逃避往往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当事人在逃避之中,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问题处理:我不知道
有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的来访者,也有一定要回答“为什么”的咨询师。一个是什么都要知道,一个是什么都知道。在他们那里,心理咨询变成了求知与告知。结果,来访者的“为什么”越来越多,咨询师的答案越来越穷于应付。原因很简单,“为什么”不是求知行为,而是永不餍足的症状行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