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个胆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黄帝内经素问·刘节藏象论》
为什么中医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说法呢?是不是说五脏加六腑,一共是一个内脏都要听从胆的号令,以“胆”马首是瞻呢?
并不是这样的。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地位稳固而不可动摇。摘除了胆囊,人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摘了心试试看?
观点一,一年之始论。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是中医的两大特点之一,也是其理论基石。《素问·六节藏象论》讲得正是天、地、人三才相应的规律。并指出“天”的规律是:五运相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所以,当黄帝问“藏象何如?”时,岐伯回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也就是说自然界一年的变化时春、夏、秋、冬,再到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而人体“小自然”与大自然相对应的就是心—夏、肺—秋、肾—冬、肝—春,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肝和胆都属木(这个在前面的表格中已有显示),皆通于春气。所以,岐伯最后说出了“凡十一脏(心、肺、肾、肝、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取决于胆也”的千古名句。也就是说这句话其实表明的是“胆→肝→春→一年之始→取决于胆”的关系。
观点二,阴阳平衡论。中医以“中”为本,也就是讲究阴阳平衡。《生气通天论》和《六节藏象论》都有写“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以阴阳平衡为根本的,而阴阳两者之中则以阳为主导。由此推之,人之所以生病就是阴阳不平衡,特别以阴重为多。正如《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把阳气比作太阳,可见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阳主升,阴主降。纵观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之中,阳气的升发又是从子时(23:00~1:00)开始的,而子时正是足少阳胆经气血充盛之时,故而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即“子时→胆→阳气升发→取决于胆”的关系。故现代一些中医认为,子时睡觉可养肝胆。, 百拇医药
——《黄帝内经素问·刘节藏象论》
为什么中医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说法呢?是不是说五脏加六腑,一共是一个内脏都要听从胆的号令,以“胆”马首是瞻呢?
并不是这样的。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地位稳固而不可动摇。摘除了胆囊,人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摘了心试试看?
观点一,一年之始论。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是中医的两大特点之一,也是其理论基石。《素问·六节藏象论》讲得正是天、地、人三才相应的规律。并指出“天”的规律是:五运相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所以,当黄帝问“藏象何如?”时,岐伯回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也就是说自然界一年的变化时春、夏、秋、冬,再到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而人体“小自然”与大自然相对应的就是心—夏、肺—秋、肾—冬、肝—春,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肝和胆都属木(这个在前面的表格中已有显示),皆通于春气。所以,岐伯最后说出了“凡十一脏(心、肺、肾、肝、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取决于胆也”的千古名句。也就是说这句话其实表明的是“胆→肝→春→一年之始→取决于胆”的关系。
观点二,阴阳平衡论。中医以“中”为本,也就是讲究阴阳平衡。《生气通天论》和《六节藏象论》都有写“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是以阴阳平衡为根本的,而阴阳两者之中则以阳为主导。由此推之,人之所以生病就是阴阳不平衡,特别以阴重为多。正如《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把阳气比作太阳,可见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阳主升,阴主降。纵观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之中,阳气的升发又是从子时(23:00~1:00)开始的,而子时正是足少阳胆经气血充盛之时,故而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即“子时→胆→阳气升发→取决于胆”的关系。故现代一些中医认为,子时睡觉可养肝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