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常见的心身疾病:原发性高血压(2)
从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凡是能影响心脏输出量和血管紧张度的因素都能导致血压的变化。具有高血压遗传素质的人处于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的时候,其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通过植物神经及内分泌途径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研究表明,若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于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有敌意情绪或被强烈压抑时,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则明显增高。因此把被压抑的敌视情绪看作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心理因素。
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同时,肾上腺素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增多,血中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又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开始时,血压升高是暂时性的,一旦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或情绪刺激被解除,影响血压的各项生理变化都很快自动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强烈、持久,就会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的血压调节机制遭到破坏,导致血压较长时间的反复波动,最终形成持续高血压。
高血压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
大量事实证明,高血压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及行为因素有关,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发病率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老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知识阶层高于非知识阶层。精神紧张的、责任重大的职业群体倾向于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使得高血压的总体发病趋势已与发达国家接近。
2.心理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和人格特征和行为类型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是焦虑性情绪反应和被压抑的敌意。A型行为与高血压有关,国内有报道称,在63例高血压病人中,有A型行为者43例,占。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征往往是对一切事物要求过高,并企图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满足,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发怒。
动物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法可以让狗形成神经精神源性高血压。人在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刺激下,发生反复的情绪波动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对皮质下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释放增加,使小动脉收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从而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维持。发病原因中还有内分泌等其他因素的参与,但心理社会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反过来,高血压也可引起心理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时,由于小动脉痉挛使脑供血不足,脑缺血导致中枢神经细胞发生营养不良、脑缺氧甚或脑水肿等,进而可引起脑部暂时性功能失调或神经结构改变,出现心理障碍,如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或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自伤或自杀行为,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对于高血压如果单纯应用降压及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代心身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病人除了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外,心理治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解除心理负担。一般来说,高血压病病程较长,轻度和重度相距甚远,而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有极大的可治性与可逆性,病情大多属于功能性的,心血管系统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所以,患者只要能放下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能一生就会保持在轻度。如果终日紧张恐惧,长久下去,一定会引起血管壁的破坏,导致严重的后果。, http://www.100md.com
研究表明,若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时,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于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有敌意情绪或被强烈压抑时,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则明显增高。因此把被压抑的敌视情绪看作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心理因素。
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同时,肾上腺素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增多,血中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又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开始时,血压升高是暂时性的,一旦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或情绪刺激被解除,影响血压的各项生理变化都很快自动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强烈、持久,就会使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的血压调节机制遭到破坏,导致血压较长时间的反复波动,最终形成持续高血压。
高血压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
大量事实证明,高血压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及行为因素有关,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其致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发病率的总趋势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老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知识阶层高于非知识阶层。精神紧张的、责任重大的职业群体倾向于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因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使得高血压的总体发病趋势已与发达国家接近。
2.心理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生和人格特征和行为类型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是焦虑性情绪反应和被压抑的敌意。A型行为与高血压有关,国内有报道称,在63例高血压病人中,有A型行为者43例,占。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征往往是对一切事物要求过高,并企图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满足,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发怒。
动物实验证明,条件反射法可以让狗形成神经精神源性高血压。人在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刺激下,发生反复的情绪波动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对皮质下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释放增加,使小动脉收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从而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维持。发病原因中还有内分泌等其他因素的参与,但心理社会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反过来,高血压也可引起心理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高血压时,由于小动脉痉挛使脑供血不足,脑缺血导致中枢神经细胞发生营养不良、脑缺氧甚或脑水肿等,进而可引起脑部暂时性功能失调或神经结构改变,出现心理障碍,如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或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自伤或自杀行为,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对于高血压如果单纯应用降压及利尿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代心身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病人除了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外,心理治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解除心理负担。一般来说,高血压病病程较长,轻度和重度相距甚远,而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有极大的可治性与可逆性,病情大多属于功能性的,心血管系统并没有器质性的改变。所以,患者只要能放下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能一生就会保持在轻度。如果终日紧张恐惧,长久下去,一定会引起血管壁的破坏,导致严重的后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