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仲景之神思(2)
黄元御自己说:他太喜爱仲景的书了,可是,仲景写书到现在,已经是多少年了,千载之下,竟没有人能够彻底理解仲景书的玄妙,这是多么的遗憾啊,这会淹没了仲景先师那颗仁慈的救人之心啊!所以,我黄元御即使是耗尽精神,也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在这一年,黄元御已经四十四岁了。
一个四十四岁的人,身有残疾,却不想怎么尽力去讨生活,反而在这里耗尽精力给后世之人写书,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在《伤寒悬解》的序言里,我找到了黄元御描述自己心情的文字,他说: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迁,那么也就没有机会作《吕览》,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写不出《周易》啊。贫苦对我来说,是激励我写书的动力啊。我已经四十四岁了,岁月不会等着我,时节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我要趁着身体还好,赶快写啊,等到精力衰乏,就来不及了。
古人在清贫的环境里,争分夺秒、殚精竭虑地为我们写下了经验之书,如果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连看都不看,那就太对不起古人了!
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么有什么,您还不好好地看看书?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斋里,自己忍饥挨饿给你留下了宝贵的书籍,您还不好好看看?
总听到有人说,这个鼻炎中医效果怎么不好啊?那个什么病我开中药也不行啊,其实这些古人在书里都写了,都是人家治疗成功后的经验,您都看了吗?甭说没时间,再没有时间,救人的本事也要长啊。
写完,《伤寒悬解》后,黄元御心里想,既然已经步入了仲景的门墙,那干脆,我就顺势把《金匮要略》也给注释一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静下心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开始写《金匮悬解》,在这一年的八月份,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黄元御又写下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
在这本书里,黄元御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中土回环”理论,他把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这本书里做了详细的说明。
前面我举例子说的那个自己治疗鼻炎的网友,就是从这本书里抄的方子。
提到这本书,我要给各位讲一个同学的故事。
我们在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批特别要好的同学,都是致力于发展中医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谈论的话题就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处拜访老前辈,求取经验。
有个山东的同学,回到老家,听说在某个地方有个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十分拿手,疗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动身前去拜访。
到了那个村子,等到空闲的时候,就向老中医请教:“您疗效这么好,都是读什么书学来的啊?”
我这位同学以为他会说出一大堆的书名。
可这位老中医特谦虚,说:“嗨,我们这个小地方,能买着什么书啊?我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书,我一辈子就翻来覆去地看它来的。”
您瞧见了吗?这位农村老中医,人家就是把黄元御的心法给琢磨透了,结果疗效才那么好,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就在写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黄元御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的医术把乾隆皇帝给吓了一跳。, 百拇医药
在这一年,黄元御已经四十四岁了。
一个四十四岁的人,身有残疾,却不想怎么尽力去讨生活,反而在这里耗尽精力给后世之人写书,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在《伤寒悬解》的序言里,我找到了黄元御描述自己心情的文字,他说: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迁,那么也就没有机会作《吕览》,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写不出《周易》啊。贫苦对我来说,是激励我写书的动力啊。我已经四十四岁了,岁月不会等着我,时节就像流水一样消逝,我要趁着身体还好,赶快写啊,等到精力衰乏,就来不及了。
古人在清贫的环境里,争分夺秒、殚精竭虑地为我们写下了经验之书,如果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连看都不看,那就太对不起古人了!
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么有什么,您还不好好地看看书?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斋里,自己忍饥挨饿给你留下了宝贵的书籍,您还不好好看看?
总听到有人说,这个鼻炎中医效果怎么不好啊?那个什么病我开中药也不行啊,其实这些古人在书里都写了,都是人家治疗成功后的经验,您都看了吗?甭说没时间,再没有时间,救人的本事也要长啊。
写完,《伤寒悬解》后,黄元御心里想,既然已经步入了仲景的门墙,那干脆,我就顺势把《金匮要略》也给注释一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静下心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开始写《金匮悬解》,在这一年的八月份,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黄元御又写下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
在这本书里,黄元御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中土回环”理论,他把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这本书里做了详细的说明。
前面我举例子说的那个自己治疗鼻炎的网友,就是从这本书里抄的方子。
提到这本书,我要给各位讲一个同学的故事。
我们在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批特别要好的同学,都是致力于发展中医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谈论的话题就是最近有没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处拜访老前辈,求取经验。
有个山东的同学,回到老家,听说在某个地方有个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十分拿手,疗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动身前去拜访。
到了那个村子,等到空闲的时候,就向老中医请教:“您疗效这么好,都是读什么书学来的啊?”
我这位同学以为他会说出一大堆的书名。
可这位老中医特谦虚,说:“嗨,我们这个小地方,能买着什么书啊?我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书,我一辈子就翻来覆去地看它来的。”
您瞧见了吗?这位农村老中医,人家就是把黄元御的心法给琢磨透了,结果疗效才那么好,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就在写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黄元御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的医术把乾隆皇帝给吓了一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