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话王琦:话说我们的身体问题(8)
田 原:确实,中医体质学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命给予了更深入的关注。
王 琦:就在于我们提倡研究病的人,或者说,我们在研究人的病的同时也在研究病的人。如果你单纯研究“病”,就很难彻底解决问题。
回到怎样对待“郁闷”的问题上,仅仅从生理或心理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必须要注意到他的社会生存环境,来予以整体看待,综合调治。
6.生命体征的内在秘密
田 原:中医体质学如何能尽快的造福于病人,作用于大众?
王 琦:这就涉及到个体诊疗的问题,怎么样把他个体化?世界上也许有一万个病种,却没有一万个相同的人;也不可能一万个病的人,就要有一万个个体诊疗的方法。就好比你跟我,我们两个人就一定有着个体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当这个差异性和那个差异性分离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具有了这个差异性,那个人具有了那个差异性,如此进行归类,这叫趋同性。
, 百拇医药
田 原:就是把体质相近的人归类在一起。
王 琦:是的,在研究方法上叫“聚类”,比如把爱笑的人放在一起,把爱哭的人放在一起,他们的共性就出来了。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田 原:那么,确定这种趋同性和个体差异性,具体落实的时候要找很多人去做吗?
王 琦:当然啊。我给你一份报告看,我们已经在全国做了两万多人的调查了,是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是比较大的样本数。
开展体质的一系列的研究,首先要应用方法学,不仅用传统的方法学,还要用现代的方法学,不仅要研究他的形体,还要研究他的心理,疾病的相关性等等,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等等,是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这还是没有人这么综合起来做过的事情。
田 原:要总结出一种体质的特征,感觉还是很难的?
, 百拇医药
王 琦:一种体质的表现,要通过一千多种文献整理,通过不断的梳理特征,然后把这些共性的特征拿出来,才能最后形成一个东西。就拿痰湿体质的特征来说,一共梳理出168项,然后把这168项放到一个人群里去,通过问卷再调查,结果是,有87项是共同的,但是,这87项还是很多呀,一个人体质的确立,如果这样麻烦的话,也是不理想的。那么,只能再把这87项放到另一个人群里去,再放到人群里,再放到人群里……最后剩下9项,是最有代表性的了。
田 原:九种体质,每一种都是这样梳理出来的?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多年一直做下来,最后形成了您的《中医9种体质类型判定标准》?
王 琦:是的,是逐渐细化下来的。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就是这样互动做下来的,《中医9种体质类型判定标准》已被认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成为对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评价的标准化工具,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
田 原: 这个分类标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也可直接用于健康评估,是吗?
王 琦:当然。这个方法已被应用到社区人群和医院。不久前我应邀为部级干部做中医养生讲座,主要讲体质养生,约有180多位领导同志听讲,反映非常好,讲“中医体质养生”,在一般生化物理体检中没有的内容,因此很受欢迎。
这个理论对亚健康、对疑难病症有很大的帮助,亚健康也是群体性的,比方说有个病人疲乏无力、情绪不安、睡不好觉等等,不知道是什么病,就给他划到亚健康的范围里了。, http://www.100md.com
王 琦:就在于我们提倡研究病的人,或者说,我们在研究人的病的同时也在研究病的人。如果你单纯研究“病”,就很难彻底解决问题。
回到怎样对待“郁闷”的问题上,仅仅从生理或心理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必须要注意到他的社会生存环境,来予以整体看待,综合调治。
6.生命体征的内在秘密
田 原:中医体质学如何能尽快的造福于病人,作用于大众?
王 琦:这就涉及到个体诊疗的问题,怎么样把他个体化?世界上也许有一万个病种,却没有一万个相同的人;也不可能一万个病的人,就要有一万个个体诊疗的方法。就好比你跟我,我们两个人就一定有着个体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当这个差异性和那个差异性分离出来的时候,这个人具有了这个差异性,那个人具有了那个差异性,如此进行归类,这叫趋同性。
, 百拇医药
田 原:就是把体质相近的人归类在一起。
王 琦:是的,在研究方法上叫“聚类”,比如把爱笑的人放在一起,把爱哭的人放在一起,他们的共性就出来了。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田 原:那么,确定这种趋同性和个体差异性,具体落实的时候要找很多人去做吗?
王 琦:当然啊。我给你一份报告看,我们已经在全国做了两万多人的调查了,是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是比较大的样本数。
开展体质的一系列的研究,首先要应用方法学,不仅用传统的方法学,还要用现代的方法学,不仅要研究他的形体,还要研究他的心理,疾病的相关性等等,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等等,是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这还是没有人这么综合起来做过的事情。
田 原:要总结出一种体质的特征,感觉还是很难的?
, 百拇医药
王 琦:一种体质的表现,要通过一千多种文献整理,通过不断的梳理特征,然后把这些共性的特征拿出来,才能最后形成一个东西。就拿痰湿体质的特征来说,一共梳理出168项,然后把这168项放到一个人群里去,通过问卷再调查,结果是,有87项是共同的,但是,这87项还是很多呀,一个人体质的确立,如果这样麻烦的话,也是不理想的。那么,只能再把这87项放到另一个人群里去,再放到人群里,再放到人群里……最后剩下9项,是最有代表性的了。
田 原:九种体质,每一种都是这样梳理出来的?这么大的工作量,这么多年一直做下来,最后形成了您的《中医9种体质类型判定标准》?
王 琦:是的,是逐渐细化下来的。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就是这样互动做下来的,《中医9种体质类型判定标准》已被认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成为对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评价的标准化工具,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
田 原: 这个分类标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也可直接用于健康评估,是吗?
王 琦:当然。这个方法已被应用到社区人群和医院。不久前我应邀为部级干部做中医养生讲座,主要讲体质养生,约有180多位领导同志听讲,反映非常好,讲“中医体质养生”,在一般生化物理体检中没有的内容,因此很受欢迎。
这个理论对亚健康、对疑难病症有很大的帮助,亚健康也是群体性的,比方说有个病人疲乏无力、情绪不安、睡不好觉等等,不知道是什么病,就给他划到亚健康的范围里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