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写这个集子的时候我时常在想,要为我的读者奉献什么呢?生活类似一种禅修,开始我们各自以为着参禅的目的,经过一番历练、渐修与顿悟,才知道生命是以自在的形式存在于当下,没有明天,只有今天。以当下的方式活着就不再有价值的判断,没有什么是好的,抑或没有什么是坏的,像一棵树对土壤内含物质来说,只有需要的与不那么需要的。即便是不需要的成分也在坚实自己的根系,支撑着自己抵御着风寒雨露、地动山摇的侵蚀。在这本书我期待用一种多元文化视觉来解读生活中的麻烦,很多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亲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冲突,因为我们认为它是问题才存在,因为在意才被深深地影响。很多问题是被我们的问题的观察方式创造出来的,改变一种观察方式或许不再是问题,甚至麻烦成为生活的滋养也不一定。那么,如何重新解读问题,如何给问题重新赋义呢?读者可跟随我慢慢去熟悉这些方式。
读这本书最好不要用看小说的方式,要陶冶情操般地每天读一小段,或者通过目录选择自己优先想读的那一节。结合着自己的生活情景来读,这样感悟与收获会比较大。原因很简单,你对某个问题感兴趣,说明你内心有这个东西,读书的时候正好是自我梳理的时候,也是与书共同创作阅读享受的时候。坦诚地说,很多问题作者可能并没有读者想得深,读者会把更深的感悟投注在阅读里,以为作者的境界也了不起,其实是读者经由书读到了自己,美化了我这个半壶水。反过来亦然,内心乏味的人读书也乏味。读书,读什么书,用什么方式读是读者自我观照的奇妙的过程。
我想通过这本书传输一种心态,生活需要的是智慧不是技巧。任何生活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构成,没有多余的,也没有不恰当的。生命的价值正是人在生命历程中集结的全部体验,体验过就活过,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不曾后悔做过什么,也许会后悔自己有什么该做的还没有做。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讨论人在爱情、婚姻、亲情、人际、职业和人与自我关系中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影响我们,或者长久地伴随着我们。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决定是否接受它,或者让它自然地消失,甚至把它变为生命的彩虹。
本书收录的内容部分选自《心理月刊》“问问李医生”栏目,在此要感谢《心理月刊》主编王晖、编辑李芬芬及同仁们的帮助。本书如果对读者有一星半点的帮助,引发读者以灵动与创意的心态去应对各自的生活情景我会感觉欣慰。我坚信人与人间的矛盾大多来自我们没有意识到个体阅历与他人阅历间存在着差异,生活法则并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或通约性,那么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专家,能够与读者达成些许的分享吾心足矣。
李子勋
2009年3月1日, 百拇医药
读这本书最好不要用看小说的方式,要陶冶情操般地每天读一小段,或者通过目录选择自己优先想读的那一节。结合着自己的生活情景来读,这样感悟与收获会比较大。原因很简单,你对某个问题感兴趣,说明你内心有这个东西,读书的时候正好是自我梳理的时候,也是与书共同创作阅读享受的时候。坦诚地说,很多问题作者可能并没有读者想得深,读者会把更深的感悟投注在阅读里,以为作者的境界也了不起,其实是读者经由书读到了自己,美化了我这个半壶水。反过来亦然,内心乏味的人读书也乏味。读书,读什么书,用什么方式读是读者自我观照的奇妙的过程。
我想通过这本书传输一种心态,生活需要的是智慧不是技巧。任何生活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构成,没有多余的,也没有不恰当的。生命的价值正是人在生命历程中集结的全部体验,体验过就活过,生命结束的时候,人不曾后悔做过什么,也许会后悔自己有什么该做的还没有做。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讨论人在爱情、婚姻、亲情、人际、职业和人与自我关系中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在生命的某一阶段影响我们,或者长久地伴随着我们。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决定是否接受它,或者让它自然地消失,甚至把它变为生命的彩虹。
本书收录的内容部分选自《心理月刊》“问问李医生”栏目,在此要感谢《心理月刊》主编王晖、编辑李芬芬及同仁们的帮助。本书如果对读者有一星半点的帮助,引发读者以灵动与创意的心态去应对各自的生活情景我会感觉欣慰。我坚信人与人间的矛盾大多来自我们没有意识到个体阅历与他人阅历间存在着差异,生活法则并不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或通约性,那么人生这条道路上没有专家,能够与读者达成些许的分享吾心足矣。
李子勋
2009年3月1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