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珍本a.pdf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6日
第1页 |
第4页 |
第11页 |
第29页 |
第49页 |
第437页 |
参见附件(2576KB,605页)。
前 言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 《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
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 (《灵枢》 、 《素问》 )的
研究,历代不乏其人。
从文献学的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 ,确定其内容
的可靠性,是开展各种《内经》研究课题的基础。今人熟知的唐代医家王冰对《黄帝内经
素问》的注释,宋代史崧对《黄帝内经灵枢》的校订,均对《内经》的流传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作了不少移补添改,史崧亦在《灵枢》几近失传时才
将“家藏孤本”整理问世,因此,后人往往对今本《内经》中某些内容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所幸的是,尚有《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此书作者为杨上善,他于唐代初叶将《黄帝
内经》 (《灵枢》 、 《素问》 )经文重新分类加注,厘为三十卷,刊刻于世,名之为《黄帝内
经太素》 。该书虽然将《灵枢》 、 《素问》中的经文进行了分类,但是其中几乎包括了唐代所
存《黄帝内经》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原书文字未加改动,因此是研究《黄帝内经》的可靠
资料。宋代著名学者林亿在校正《素问》 、 《甲乙经》 、 《脉经》等医书时,便多借重此书,对其评价甚高。可惜的是, 《太素》一书流传不广,自南宋以后国内几乎无人睹其真面目。
到明、清之季,学术界便大都视之为佚书了。
清光绪中叶,出现了奇迹!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字惺吾)发现日本尚存仁
和寺所藏仁和三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光启三年,即公元 887 年)旧抄卷子本!虽然残缺七
卷,杨氏仍如获异珍,遂影写携归。仁和寺旧抄卷子本《黄帝内经太素》的再度问世,在
国内医学界立即引起了轰动,此后,国内翻刻的《太素》不断问世,流传渐广,研究之风
日盛。然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所限,无法出版影印本,所以原来就残缺的旧抄本越传越
误,数十年间终无善本问世。
晚清学者萧延平精通儒学,擅长医理, 《黄帝内经》 “不去手者数十年” ,对这部医典
十分重视。他见到失而复出的《黄帝内经太素》之后,奋编摩之志,广取《灵枢》 、 《素问》 、《甲乙经》 、 《寒伤论》 、 《巢氏病源》 、 《千金要方》 、 《外台秘要》 、 《医心方》诸书,对《太
素》进行了多年考校,终于在民国十三年(1924 年)撰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并刊
刻于世。该书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洋洋四十余万言,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最精审的版
本。萧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整理《黄帝内经太素》 ,对中医经典研究功莫大焉。
虽然萧氏校正的《太素》在学术界具有不可争议的权威性,但是其中阙佚达七卷之多,终为国内学者心中一大憾事。近年中日两国学术交往渐多,久闻日本国内又发现了仁和寺
本《太素》原缺的第 16、第 21 两卷及第 22 卷中的《九刺》 、 《十二刺》二篇,国内中医学
者对此十分关注。1979年,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先生赴日本考察,得到日本“盛文堂汉方医
书颁布会”1971 年据仁和寺本重印之《黄帝内经太素》一帙,其中便包括了国内佚缺的卷
16、卷 21 及卷 22 中的两篇。次年,雪苔先生将此三卷抽出影印,名之为《残卷复刻黄帝
内经太素》 ,作为内部资料在中医界公开,为国内学者研究《太素》提供了宝贵资料。
前几年,王洪图教授有幸得到日本友人小曾户丈夫先生所赠《黄帝内经太素》影印本。 2
该书为小曾户丈夫监修、永田忠子模写 ①,其原书便是著名的仁和寺本《太素》 ,版本价值
非常高,可谓现存各版《太素》中的极品。欣喜之余,我们立即用此书与萧本《太素》进
行了初步对勘,发现不仅可补第 16、第 21、第 22 等卷缺佚,而且尚可补第 3、第 8、第
10、第 12、第 14、第 29等卷中的大量佚文。为了让更多的中医界同仁及中医爱好者看到
现存内容最全的新版《太素》 ,我们对萧本进行了全面重校和增补,以期有裨于中医学术的
研究与发展。
现将本次增补点校的体例及所做工作简述如下:
1.本次增补点校《黄帝内经太素》以萧延平民国十三年刻本(简称“萧本” )为蓝本,以小曾户丈夫监修,日本筑地书馆影印之仁和寺卷子本(简称“仁和寺本” )为主校本,参
校以王雪苔先生据 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重刻本节选影印的 《残卷复刻黄帝内
经太素》 (简称 “盛文堂本” ) 及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年铅印本《黄帝内经太素》 (简称“人
卫本” ) 。为省文,本书在“脚注” 、 “编者按”中引用上述著作时,均用简称,请读者注意。
2.凡萧延平原书未收,本次所增补之内容,均以今本《黄帝内经素问》 (人民卫生出
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顾从德本) 、 《灵枢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赵府居敬堂
刊本) 加以校勘, 有些章节还参校以 《针灸甲乙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 年影印明代《医
统正脉》本) 。凡增校之处,均依萧氏体例于各节后加“编者按”予以说明。为节省文字,上三书分别简称《灵枢》 、 《素问》 、 《甲乙经》等。
3.凡书中所佚之字,均以“□”标示,每个“□”表示一个汉字;遇书中佚文字数
不详者,则以“□……□”表示。
4.凡本次校点所发现的问题、疑点或必须说明之处,一般加脚注予以说明。原人卫
本《黄帝内经太素》脚注较多,且多精辟之解,凡采用者均注明“人卫本注曰”字样。
5.本书未按经文分段,凡遇杨上善加注之处,均另起一段,萧延平所加“平按”则
附于杨注之后 (前空一格) ; 凡萧延平于经文中所加 “平按” , 其间无杨氏注文者, 则以 “[ ]”
括之,不另分段。
6.为便于阅读,全书改竖排为横排,重新标点;凡经文一律用黑体字排印,凡杨上
善注文、 “平按”及“编者按” ,均以宋体字排印,以示区别。
7.全书尽量采用标准简化字,如:藏(脏) 、府(腑) 、迴(回) 、閒(间) 、恠(怪)
等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均径改为简化字,不再作校注。但是,某些字萧氏在按语中
经常与《灵枢》 、 《素问》等书互校,如痠(酸) 、员(圆) 、悗(闷) 、欧(呕) 、俛(俯) 、豪(毫) 、侠(挟) 、掖(腋) 、兑(锐) 、 (癃) 、膈(隔、鬲) 、癕(痈) 、齐(剂)等等,为了不删除萧氏原注,保持其原貌,此类字均未改;有些字萧氏偶一为注,则萧氏注释者
用原字,未涉及者则径改,如徧(遍) 、齧(啮) 、齐(脐) 、支(肢) 、放(仿) 、緻(致)
等,不另加注释。
8.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黄帝内经太素》衍“之”字处甚多,如“五也”作“五也
之” ; “ 道之生也” 作“道之生也之” ; “善恶也”作“善恶之也”等,一般均径删,不另
加注释。
9.本书以萧延平校本为基础进行增补点校,为便于与萧氏原本比较,凡此次整卷增
补者,均在卷首题目前加“” ;凡增加部分内容者,均在卷首题目前加“” ,以示区别。
① “模写” ,即照像影印。 3
4
黄帝内经太素
唐·通直郎守太子文学杨上善奉敕 撰 注
黄陂萧延平北承甫 校 正
王洪图 李 云 增补点校
卷第一 摄生之一 ①(佚)
卷第二 摄生之二(卷末缺)
顺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不至邪僻” ,见《灵枢》卷六第二十九《师传篇》 ;自“夫治民”
至“不致邪僻” ,见《甲乙经》卷六第二。自“久视伤血”至“久所病也” ,见《灵枢》卷
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 ,又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 。自“春三月”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二《四气 ②调神大论》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二。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先师心藏,比斲轮之巧,不可□□,遂不著于方也。又上古未有文著□□□暮代也,非文不传,故请方传之,藏而则之。 平按: “有所心藏” , “所”字原缺; “之,则而行”
四字原缺。谨依《灵枢》补入。注“斲轮之巧” ,袁刻“巧”误作“功” ; “不可”下,原缺
二字; “暮代”上,原缺三字。袁刻不缺。谨依原钞,以存真相。
上以治民,下以治身,先人后己,大圣之情也。
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理国之意。
子孙无忧,理家之意。
① 卷第一题目佚,今据第二卷题目“摄生之二” ,谨拟作“摄生之一” 。
②
“四气” ,萧本误作“四时” ,今据《素问》改。 5
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言其益远。 平按: “终时” ,别本作“终始” 。
岐伯曰:远乎哉问!夫治民与治自,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
而能治者也,夫唯顺而已矣。
人之与己、彼此、大小 ①
、国家 ②
八者,守之取全,循之取美,须顺道德阴阳物理,故顺
之者吉,逆之者凶,斯乃天之道。 平按: “岐” , 《素问》 、 《灵枢》均作“歧” ,下同,不
再举。 “治自” ,别本作“治身”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自治” 。
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非独阴阳之道、十二经脉、营卫之气有逆有顺,百姓之情皆不可逆,是以顺之有吉也,故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也。志,愿也。
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夫为国为家为身之道,各有其理,不循其理而欲正之身者,未之有也。所以并须问者,欲各知其理而顺之也。俗、讳、礼、便,人之理也;阴阳四时,天地之理也;存生之道,阙一不可,故常问之也。便,宜也。谓问病人寒热等病,量其所宜,随顺调之,故问所便
者也。 平按:自上节“顺者”至本节“岐伯曰” , 《甲乙经》无此文。注“其理” ,二“理”
字袁刻均作“礼” ; “所便”下,原钞本有“者”字,袁刻无。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
言何方而知其所便也。 平按: 《甲乙经》 “病”下无“人”字。
岐伯曰:夫人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中,肠胃中也。肠胃中热,多消饮食,即消瘅病也。瘅,热也,音丹。热中宜以寒调,寒中宜以热调,解其便也。 平按: “夫人” , “人”字《灵枢》 、 《甲乙经》均无。注“瘅病”
下原有“也”字, “寒调”上原有“以”字,袁刻均无,谨依原钞本补入。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自此以下,广言热中、寒中之状。胃中热以消谷,虚以喜饥,胃在脐上,胃中食气上
薰,故皮热也。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
阳上阴下,胃热肠冷,自是常理。今胃中虽热,不可过热,过热乖常。肠中虽冷,不
可不和,不和则多热出黄。肠冷多热不通,故脐下皮寒也。 平按: “糜”下, 《甲乙经》
有“色”字。 “脐”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脐” ,上同。
① “大小” ,仁和寺本作“少大” , “少”字旁注一“小”字。
②
“国家” ,仁和寺本作“家国” 。 6
胃中寒则 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叱邻反,张起也。飧,音孙,谓食不消,下泄如水和饭也。冷气不下,故多胀。
肠中冷而气转,故肠鸣也。 平按: “ ” , 《灵枢》作“腹” ; 《甲乙经》作“填” 。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
以上肠胃俱热俱寒,此乃胃寒肠热俱下时也。胀是胃寒,泄是肠热,肠中不可热,令
热则肠中不和,故胀且泄也。 平按: “胀”下, 《灵枢》有“而”字。注“令热” ,袁刻作
“今热” 。
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少腹痛。
此胃热肠寒俱时,胃热故疾饥,肠寒故腹痛也。 平按: “痛”下, 《灵枢》 、 《甲乙经》
均有“胀”字。
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
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胃中常热,故欲沧沧而饮,肠中恒冷,故欲灼灼而食,寒热乖和则损于性命。若从欲
则加病,逆志则生怒,二者不兼,故以先为问也。 平按: “寒饮” , 《灵枢》作“饥” 。
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开之以
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令者乎?
正可逆志以取其所乐,不可顺欲而致其所苦,故以道语之,无理不听也。 平按: 《灵
枢》 “驭”作“败” ; “其道”作“其善” ; “示以其所便”作“道之以其所便” ; “听令者乎”
作“听者乎” 。注“理”字疑衍,袁刻无。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本,谓根与本也。标,末也,方昭反,谓枝与叶也。春夏之时,万物之气上升,在标;
秋冬之时,万物之气下流,在本。候病所在,以行疗法,故春夏取标,秋冬取本也。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谓适于口则害于身, 违其心而利于体者, 奈何? 平按: 《甲乙经》 “相逆” 作 “先逆” 。
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毋灼灼,寒毋沧沧。
沧沧,寒也,音仓。寒无凄等,谓调衣服也;热毋灼等,谓调食饮也。皆逆其所便也。
平按: “凄凄” 《灵枢》 、 《甲乙经》均作“凄沧” 。
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
五脏之中和适,则其真气内守,外邪不入,病无由生。 平按: “将持” 《甲乙经》作
“搏持” 。
7
久视伤血,夫为劳者,必内有所损,然后血等有伤。役心注目于色,久则伤心,心主于血,故久
视伤血。 平按:注“役心” , “役”字别本作“侵” 。
久卧伤气,人卧则肺气出难,故久卧伤肺,肺伤则气伤也。
久坐伤肉,人久静坐,脾则不动,不动不使,故久坐伤脾,脾伤则肉伤也。
久立伤骨,人之久立,则腰肾劳损,肾以主骨,故骨髓伤也。
久行伤筋,此久所病也。①
人之久行,则肝胆劳损,肝伤则筋伤也。 平按: “此久所病也” 《灵枢》作“此五久
劳所病也” 。
春三月,此谓发陈,陈,旧也。言春三月,草木旧根、旧子皆发生也。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资之以气。德之与气俱能生也,物因德气,英华开
发也。
夜卧蚤起,春之三月主胆,肝之腑足少阳用事,阴消阳息。故养阳者,至夜则卧,顺阴消也。 “蚤”
字,古“早”字。旦而起,顺阳息也。 平按: “蚤” , 《素问》 、 《巢氏病源》均作“早” 。
注“主胆,肝之腑”袁刻作“主肝,胆之腑” 。谨按: “主胆”二字为句, “肝之腑”三字为
句,胆为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肝经为表里,于义既足,玩下文“小肠,心之腑”注自明。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广步于庭,劳以使志也。被发缓形,逸以使志也。劳逸处中,和而生也。故其和者,是以内摄生者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生、予、赏者,顺少阳也;杀、夺、罚者 ②
逆少阳也。故顺、成、和,则外摄生也。
内外和顺,春之应也。斯之顺者,为身为国养生道也。 平按: 《素问》 “应”下无“也”
① “此久所病也” ,萧本另起一段,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
“者”字后,仁和寺本衍一“也”字。 8
字。
逆则伤于肝,夏为寒为变,奉生长者少。
肝气在春,故晚卧形晚起,逸体急形,杀夺罚者,皆逆少阳也。故其为身者,逆即伤
肝,夏为伤寒热病变也。其为国也,霜雹风寒灾害变也。春时内外伤者,奉夏生长之道不
足也。 平按: 《素问》 “逆则伤于肝”作“逆之则伤肝” ; “夏为寒为变”作“夏为寒变” ;
“奉”下无“生”字。 《巢氏病源》 “夏”字下有“变”字, “寒”下无“为变”二字。注“晚
卧”下“形”字,恐衍文,袁刻无。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伐元反,茂也。夏三月时,万物蕃滋茂秀,增长者也。
天地气交,万物英实,阴阳气和,故物英华而盛实也。 平按: 《素问》 “英”作“华” 。
晚卧蚤起,夏之三月主小肠,心之腑手太阳用事,阴虚阳盈。故养阳者,多起少卧也。晚卧以顺
阴虚,蚤起以顺阳盈实也。 平按: 《素问》 “晚”作“夜” 。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日者为阳,故不可厌之。怒者为阴,故使志无怒之。
使英成秀,使气得洩,使物华皆得秀长,使身开腠气得通泄也。 平按: 《素问》 “英”上有“华”字, “洩”
作“泄” ,下同,不再举。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之行者,应太阳之气,养生之道也。
平按: 《素问》 “应”下无“也”字; “生”作“长” 。 《巢氏病源》同。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蚤卧晚起,厌日生怒,伤英不秀,壅气在内,皆逆太阳气也。故夏为逆者,则伤乎心,秋为痎疟,奉秋收之道不足,得冬之气,成热中病重也。 平按: 《素问》 “奉”上无“则”
字。 《巢氏病源》无“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二句。
秋三月,此谓容平,夏气盛长,至秋也,不盛不长,以结其实,故曰容平也。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天气急者,风清气凉也;地气明者,山川景净也。 9
蚤卧蚤起,与鸡俱兴,秋之三月,主肺脏,手太阴用事,阳消阴息。故养阴者与鸡俱卧,顺阴息也;与鸡俱
起,顺阳消也。
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春之缓者,缓于紧急;秋之缓者,缓于滋盛。故宁志以缓形。 平按: 《素问》 “形”
作“刑” 。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夏日之时,神气洪散,故收敛顺秋之气,使之和平也。 平按:注“洪” ,袁刻作“涣” 。
无外其志,使肺气精,此秋气之应也,养收之道也。
摄志存阴,使肺气之无杂,此应秋气,养阴之道也。 平按: 《素问》 “精”作“清” ;
“应”下无“也”字。 《巢氏病源》同。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养者少。
晚卧晚起,志不宁者,秋时以逆太阴气,秋即伤肺,至冬飧泄,奉冬养之道少也。 平
按: 《素问》 “奉养”作“奉藏” 。 《巢氏病源》无“则奉养者少”句。
冬三月,此谓气闭藏,阴气外闭,阳气内藏。 平按: 《素问》无“气”字。 《巢氏病源》同。
水冰地坼,敕白反,分也。
毋扰于阳,言居阴分,故毋扰阳。 平按: “于” 《素问》作“乎” 。
蚤卧晚起,冬之三月,主肾脏,足少阴用事,阳虚阴盈。故养阴者,多卧少起。蚤卧顺阳虚,晚
起顺阴盈也。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伏匿,静也。卧尽阴分,使志静也。 平按: 《素问》 “匿”上有“若”字。
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言十一月,阴去阳来,故养阴者,凡有私意,诸有所得,与阴俱去,顺阳而来,无相
扰也。 平按: “有德” 《素问》 、 《巢氏病源》均作“有得” ,玩本注亦作“得” ,恐系传写
之讹。 10
毋泄皮肤,使气不极,此冬气之应也,养藏之道也。
闭诸腠理,使气不泄极也,斯之行者,应冬肾气,养阴之道也。 平按: 《素问》 “不
极”作“亟夺” 。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少也。
早起晚卧,不待日光,志气外泄,冬为逆者,伤肾痿厥,奉春养生之道少也。痿厥,不能行也,一曰偏枯也,于危反。 平按: 《素问》 “则奉生少也”作“奉生者少” 。
天气清静,光明者也,天道之气,清虚不可见,安静不可为,故得三光七耀光明者也。玄元皇帝曰:虚静者,天之明也。 平按: “静” ,顾本《素问》作“净” ,赵府本仍作“静” 。
藏德不上故不下。
天设日月,列星辰,张四时,调阴阳,日以曝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濡之。
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所杀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谓天道藏德不上故不下
者也。圣人象之,其起福也,不见其所以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由而祸除。则圣人
藏德不上故不下也。玄元皇帝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其事也。 平按: 《素问》 “上”
作“止” 。新校正云: “别本亦作上。 ”
上下则日月不明,君上情在,于己有私,修德遂不为德。玄元皇 ①帝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君之
无德,则令日月薄蚀,三光不明也。 平按: 《素问》 “上下”作“天明” 。
邪害空窍,空窍,谓三百六十五穴也。君不修德和阳气者,则疵疠贼风,入人空窍,伤害人也。
阳气闭塞,地气冒明,阳气失和,故令阴气冒复三光。 平按:两“气”字下, 《素问》均有“者”字。
云露不精,则上应甘露不下,阴气失和,致令云露无润泽之精,无德应天,遂使甘露不降,阴阳不和也。言白露者,恐后代字误也。 平按: 《素问》 “云露”作“云雾” ; “甘露”作“白露” 。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阴阳不得交通,则一中分命,无由布表生于万物,德泽不露,故曰不施也。
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发,风雨不节,甘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乃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11
盗夸之君,德不施布,祸及昆虫,灾延草木,其有八种:一者名木多死,谓名好草木
不黄而落;二者恶气发,谓毒气疵疠流行于国;三者风雨不节,谓风不时而起,云不族而
雨;四者甘露不下,谓和液无施。 “菀槁”当为“宛槁” 。宛,痿死。槁,枯也,于阮反。
陈根旧枝死不荣茂。五者,贼风数至,谓风从冲上来,破屋折木,先有虚者被克而死。六
者,暴雨数起,谓骤疾之雨,伤诸苗稼。七者天地四时不相保,谓阴阳乖缪,寒暑无节。
八者,失道未央绝灭。未央者,久也。言盗夸之君,绝灭方久也。 平按: 《素问》 “恶气
发”作“恶气不发” ; “甘露”作“白露” ; “乃道”作“与道” 。
唯圣人顺之,故身无奇疾,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唯圣人顺天,藏德不止,故有三德:一者,身无奇疾,奇异邪气不及于身也;二者,万物不失,泽及昆虫,恩沾草木,各得生长也;三者,生气不竭。生气,和气也。和气不
竭,致令云露精润,甘露时降也。 平按: 《素问》 “顺”作“从” ; “疾”作“病” 。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
少阳,足少阳胆腑脉,为外也。肝脏为阴,在内也。故腑气不生,脏气变也。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太阳,手太阳小肠腑脉,在外也。心脏为阴,居内也。故腑气不生,脏气内洞。洞,疾流泄也。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漏。
太阴,手太阴肺之脉也。腠理毫毛受邪,入于经络,则脉不收聚,深入至脏,故肺气
焦漏。焦,热也。漏,泄也。 平按: “焦漏” 《素问》作“焦满” 。新校正云: “焦满,全
元起本作进满, 《甲乙经》 、 《太素》作焦满。 ”玩本注:焦,热也。漏,泄也。若作“满” ,于“泄”字义不合,仍从原钞本作“焦漏”为是。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
少阴,足少阴肾之脉也。少阴受邪,不藏能静,深入至藏,故肾气浊沉,不能营也。
平按: “浊沉” 《素问》作“独沉” 。新校正云: “详独沉《太素》作沉浊。 ”与此亦异。 《甲
乙经》作“浊沉” ,同此。
失四时阴阳者,失万物之根也。
阴阳四时,万物之本也。人君违其本,故万物失其根。 平按: 《素问》作: “夫四时
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与万物沉浮以为养者,志在生长之门也。 平按: “顺” 《素问》作“从” ,下同。
① “皇” ,萧本误作“黄” ,今据萧氏自序改。 12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逆四时之根者,则伐阴阳之本也,坏至真之道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
得道。
阴为万物终始之本也,阳为万物始生之源也。逆之则灾害生,入于死地也;顺之则奇
疾除,得长生之道也。 平按: 《甲乙经》无“四时”二字。 《素问》 “奇疾”作“苛疾” 。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圣人得道之言,行之于身,宝之于心腑也;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宝之于名利
也。
顺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
生死在身,理乱在国。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形而后药之,乱
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亦不晚乎!
身病国乱,未有毫微而行道者,古之圣人也。病乱已微而散之者,贤人之道也。病乱
已成而后理之者,众人之失也,理之无益,故以穿井铸兵无救之失以譬之也。 平按: 《素
问》 “病已成”下无“形”字; “乱”下有“已”字; “铸兵”作“铸锥” , “亦不晚乎”作“不
亦晚乎” 。
六气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决气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二。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
知其所以,愿闻何谓精?
一气者,真气也。真气在人,分一以为六别,故惑其义也。 平按: 《灵枢》 “所以”
下有“然”字;无“愿闻何谓精”句。
岐伯曰: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但精及津、液,与气异名同类,故皆称气耳。雄雌二灵之别,故曰两神。阴阳二神相
得,故谓之薄。和为一质,故曰成形。此先于身生,谓之为精也。 平按: “薄” 《灵枢》 、 13
《甲乙经》均作“搏” 。
何谓气?
下焦如渎,谓之津液。中焦如沤,谓之为营血。上焦如雾,为卫称气,未知所由。 平
按: 《甲乙经》无“何谓气,岐伯曰”六字。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熏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上焦开发,宣扬五谷之味,薰于肤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万物,故谓之气,即卫
气也。 平按: 《灵枢》 、 《甲乙经》均无“熏肉”二字。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
腠理所泄之汗,称之为津。 平按: “汗出腠理” 《灵枢》作“汗出溱溱” 。
何谓液?岐伯曰:谷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光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
液。
淖,□卓反,濡润也。通而言之,小便、汗等,皆称津液;今别骨节中汁为液,故余
名津也。五谷之精膏,注于诸骨节中,其汁淖泽,因屈伸之动,流汁上补于脑,下补诸髓,旁益皮肤,令其润泽,称之为液。 平按: “谷气满” 《灵枢》 、 《甲乙经》作“谷入气满” ;
“光泽” 《灵枢》作“泄泽” , 《甲乙经》作“出泄” 。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五谷精汁在于中焦,注手太阴脉中,变赤循脉而行,以奉生身,谓之为血也。 平按:
“中焦受血于汁” 《灵枢》作“中焦受气取汁” , 《甲乙经》作“中焦受汁” 。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
盛壅营血之气,日夜营身五十周,不令避散,故谓之脉也。 平按: 《甲乙经》 “壅”
作“拥” 。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六气之中,有余不足,总问也。脑髓等别问,取其所知也。 平按:注“取” ,别本
作“求” 。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
肾以主耳,故精脱则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五脏精气为目,故气脱则目闇。
津脱则腠理开,汗大泄;
前之二脱,言脱所由,故有脱也。以下三脱,直著其脱状,故津脱,腠理开、汗泄为 14
状。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胻痠,耳数鸣;
骨节相属之处无液,故屈伸不利。无液润泽皮毛,故色夭。脑髓无补,故脑髓消、胻
痠、耳鸣。胻,衡孟反。 平按: 《甲乙经》 “骨属”作“骨痹” 。 《灵枢》 “胻”作“胫” 。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以无血,故色白。无血润肤,故不泽。脉中无血,故空虚。以为不足,虚之状也。 平
按: “不泽”下《甲乙经》有“脉脱者”三字。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为大海。
六气有部有主,有贵有贱,有善有恶,人之所受,各有其常,皆以五谷为生成大海者
也。 平按: “与为大海” 《灵枢》 、 《甲乙经》均作“与胃为大海也” 。
九气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三十九《举痛论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一。
黄帝曰: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
聚,炅则腠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炅,音桂,热也。人之生病,莫不内因怒、喜、思、忧、恐等五志,外因阴阳寒暑,以发于气而生百病。所以善摄生者,内除喜怒,外避寒暑,故无道夭,遂得长生久视者也。
若纵志放情,怒以气上伤魂,魂伤肝伤也。若喜气缓伤神,神伤心伤也。若忧悲气消,亦
伤于魂,魂伤肝伤也。恐以气下则伤志,志伤肾伤也。若多寒则气收聚,内伤于肺也。若
多热腠理开泄,内伤于心也。忧则气乱伤魄,魄伤则肺伤也。若多劳气耗,则伤于肾。思
以气结伤意,意伤则脾伤也。五脏既伤,各至不胜时则致死也,皆由九邪生于九气,所生
之病也。 平按: 《素问》 “余闻”作“余知” ; “气收”下无“聚”字“气泄”上无“腠理
开”三字; “忧”作“惊” 。新校正云: “按《太素》惊作忧。 ”与此正合。又注“伤魄” 、 “魄
伤”二“魄”字,原钞作“魂” ,原校作“魄” 。按经文云: “肺藏气,气舍魄” 。又云: “肺
在志为忧。 ”作“伤魄”亦合。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欧血及食而气逆上也。
因引气而上,故气逆。怒甚气逆,则致欧血及食气逆上也。 平按: “食而气逆” 《素
问》作“飧泄” 。按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 、 《太素》作食而气逆。 ”与此正合。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15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利,故气缓为病也。 平按: “通”上《素问》 、 《甲乙经》均
无“行”字。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肝脉上入颃颡,连目系;肢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肺以主悲,中上两焦在于心肺,悲气聚于肺, 叶举心系急, 营卫之气在心肺, 聚而不散, 神归不移, 所以热而气消虚也。 平
按: 《素问》 “两焦不通”作“而上焦不通” 。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 、 《太素》作两焦不
通。 ”与此正合。又王注释“布叶” ,谓“布盖之大叶” ,新校正疑非是,复引全元起云: “悲
则损于心, 心系急则动于肺, 肺气系诸经, 逆故肺布而叶举。 安得谓肺布为肺布盖之大叶?”
据此,则全注与本注意合。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
虽命门藏精,通名为肾,脉起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肢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
人惊恐,其精却缩。上焦起胃口上,上焦既闭不通,则气不得上,还于下焦,下焦胀满,气不得行。 平按: “精却” 《甲乙经》作“神却” 。又《素问》新校正云: “气不行,当作
气下行。 ”玩本注,仍当作“气不行” 。
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故汗大泄。
气不得行,或因热而腠理开,营卫外通,汗大泄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热”
作“炅” 。 《素问》 “故汗大泄”作“汗大泄,故气泄。 ”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聚。
因营卫不通,遇寒则腠理闭塞,则气聚为病也。 平按: “寒则腠理闭” , 《甲乙经》
无此三句, 《素问》在“炅则腠理开”三句之前。 “聚” 《素问》作“矣” 。
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心,神之用。人之忧也,忘于众事,虽有心情,无所任物,故曰无所寄。气营之处,神必归之,今既忧繁,气聚不行,故神无归也。虑,亦神用也,所以忧也,不能逆虑于事,以气无主守,故气乱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忧”均作“惊” 。新校正云: “《太
素》惊作忧。 ” “寄” 《素问》 、 《甲乙经》均作“倚” 。注“心情” ,别本作“心精” 。
劳则喘喝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
人之用力劳乏,则气并喘喝,皮腠及内脏腑皆汗,以汗即是气,故汗出内外气衰耗也。
平按: “喘喝” ,顾本《素问》作“喘息” ,赵府本作“喘且” , 《甲乙经》同。 “内外” , 《素
问》作“外内” 。
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专思一事,则心气驻一物。所以神务一物之中,心神引气而聚,故结而为病也。 平
按: “身” 《素问》 、 《甲乙经》均无。 《甲乙经》 “存”作“伤” 。 《素问》 “止”作“归正” ,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归正二字作止字。 ” “气留” 《甲乙经》作“气流” 。 16
调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皆辛” ,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六《五味篇》 ,又见《甲乙经》
卷六第九,惟编次前后稍异。自“肝色青”至“五味所宜” ,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二《脏
气法时论》 。自“黄帝问少俞曰”至“走肉矣” ,见《灵枢》卷九第六十三〈五味论〉 。自“五
味”至末,见《灵枢》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 ,又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
篇》 。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谷气津液,味有五种,各入其五脏,别之奈何?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
胃受水谷,变化以滋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其气,故曰皆禀 ①也。 平按: 《甲乙经》
“伯高曰”作“岐伯对曰” ;无“水谷”二字。 “禀”下, 《灵枢》有“气”字。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
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五味所喜,谓津液变为五味,则五性有殊,性有五行,故各喜走同性之脏。 平按:
《甲乙经》自“谷味酸”以下至“走肾” ,文法与此不同,而义意相类。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水谷化为津液,清气犹如雾露,名营卫,行脉内外,无所滞碍,故曰大通。其沉浊者,名为糟粕。泌别汁入于膀胱,故曰以次传下也。粕,颇洛反。 平按: 《甲乙经》 “谷气”
下有“营卫俱行”四字; “糟粕”上无“化”字。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因前营卫大通之言,故问营卫所行。 平按: 《甲乙经》 “之行”作“俱行” 。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既五脏,别出两行于营卫之道。
精微,津液也。津液资五脏已,卫气出胃上口,营气出于中焦之后,故曰两行道也。
平按: “既” 《灵枢》 、 《甲乙经》均作“溉” 。 “行”上, 《甲乙经》有“焦”字。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搏,谤各反,聚也。谷化为气,计有四道:精微营卫,以为二道;化为糟粕及浊气并 17
尿,其与精下传,复为一道;搏而不行,积于胸中,名气海,以为呼吸,复为一道,合为
四道也。 平按: 《甲乙经》 “命曰”作“名曰” 。 《灵枢》 “咙”作“咽” 。
天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天之精气,则气海中气也。气海之中,谷之精气,随呼吸出入也。人之呼也,谷之精
气三分出已,及其吸也,一分还入,即须资食,充其肠胃之虚,以接不还之气。若半日不
食,则肠胃渐虚,谷气衰也。一日不食,肠胃大虚,谷气少也。七日不食,肠胃虚竭,谷
气皆尽,遂命终也。 平按: “天之精气” 《灵枢》 、 《甲乙经》作“天地之精气” 。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充虚接气,内谷为宝,故因其问,请尽言之。
五谷: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是以脾病宜食粳
米,即其药也;用充饥虚,即为食也。故但是入口资身之物,例皆若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五性之味,脏腑血气之本也,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不
可斯须离也。黄帝并依五行相配、相克、相生,各入脏腑,以为和性之道也。案神农及名
医《本草》 ,左右不同,各依其本具录注之,冀其学者量而取用也。
粳米饭甘,味苦平,无毒。稻米味甘温生。 平按: 《灵枢》 “粳”作“秔” ,音庚。 《灵枢》 、 《甲
乙经》均无“饭”字。注“生” ,原钞作“生” ,原校作“平” 。
麻酸,胡麻味甘平,麻子味甘平。
大豆咸,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生大豆味甘平。
麦苦,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似穬麦无皮。穬麦味甘微寒,无毒。小麦味甘微寒,无毒。
黄黍辛。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黍米味甘温,无毒。
五果:枣甘,大枣味甘平,杀乌头毒。生枣味辛。
李酸,
① “禀” ,萧本作“秉” ,今据仁和寺本改。 18
人,味辛甘平,无毒。实,味苦。 平按:注“人” ,别本作“李” 。
栗咸,栗味咸温,无毒。
杏苦,核,味甘苦温。花,味苦,无毒。实,味□酸。
桃辛。
核,味苦甘平,无毒。实,味咸。
五畜:牛甘,肉味甘平,无毒。
犬酸,牝犬肉味咸酸,无毒。
猪咸,肉味苦。 平按: 《甲乙经》 “猪”作“豕” ,下同。
羊苦,味甘大热,无毒。
鸡辛。
丹雄鸡味甘微温微寒,无毒。白雄鸡肉微温。乌雄鸡肉温也。 平按: 《甲乙经》 “牛、犬、豕、羊、鸡”下,均有“肉”字。
五菜:葵甘,冬葵子味甘寒,无毒,黄芩为之使。葵根味甘寒,无毒。叶为百菜主。心伤人。
韭酸,味辛酸温,无毒。
藿咸,案《别录》 :小豆叶为藿。
薤苦,味辛苦温,无毒。
葱辛。 19
葱实味辛温,无毒。根主伤寒头痛。汁平。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养生疗病,各候五味之外色,以其味益之也。 平按: 《甲乙经》 “黄、青、黑、赤、白”下,均无“色”字。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
脾病食甘, 《素问》甘味补,苦味为泻。 平按: “所言五宜者” , 《灵枢》作“五宜所
言五色者” 。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心病食苦, 《素问》咸味补,甘味为泻。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肾病食咸, 《素问》咸味泻,苦味为补也。黄卷,以大豆为之。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肝病食酸, 《素问》酸味泻,辛味为补。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肺病食辛, 《素问》辛味泻,酸味为补。 平按: 《甲乙经》 “黍”上无“黄”字。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味所克之脏有病,宜禁其能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肝者,木也。甘者,土也。宜食甘者,木克于土,以所克资肝也。 平按: 《素问》
无“饭”字。 “枣”下《灵枢》 《素问》均有“葵”字。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皆酸;
心者,火也。酸者,木也。木生心也,以母资子也。 平按: “食酸”下, 《素问》有
“小豆”二字。新校正云: “《太素》小豆作麻。 ”应依新校正补入。 “犬肉”下, 《灵枢》
有“麻”字。 “李”下《素问》 、 《灵枢》均有“韭”字。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皆咸;
脾者,土也。咸者,水也。土克于水,水味咸也,故食咸以资于脾也。 平按: “栗”
下, 《素问》 、 《灵枢》均有“藿”字。 《素问》此段在“肺色白”段之下。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
肺者,金也。苦者,火也。火克于金也,以能克为资也。 平按: “杏”下《素问》 、 20
《灵枢》均有“薤”字。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
肾者,水也。辛者,金也。金生于水,以母资子。 平按: “桃”下《素问》 、 《灵枢》
均有“葱”字。
辛散,肝酸性收,欲得散者,食辛以散之。
酸收,肺辛性散,欲得收者,食酸以收之。
甘缓,脾甘性缓,欲得缓者,食甘以缓之。
苦坚,心苦性坚,欲得坚者,食苦以坚之。
咸濡。
肾咸性濡,欲得濡者,食咸以濡也。 平按: “濡” 《素问》作“耎” ,下同。
毒药攻邪,前总言五味有摄养之功,今说毒药攻邪之要。邪,谓风寒暑湿外邪者也。毒药俱有五
味,故次言之。
五谷为养,五谷五味,为养生之主也。
五果为助,五果五味,助谷之资。
五畜为益,五畜五味,益谷之资。
五菜为埤,五菜五味,埤谷之资。 平按: “埤” 《素问》作“充” 。袁刻作“稗” ,恐误。
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
谷之气味入身,养人五精,益人五气也。
21
此五味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濡,五味各有所利,利五脏也。散、收、缓、坚、濡等,调五脏也。 平按: 《素问》 “五”
下无“味”字。
四时五脏病,五味所宜。
于四时中,五脏有所宜,五味有所宜。 平按: 《素问》 “病”下有“随”字。
黄帝问少俞曰:五味之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 ;
力中反,淋也,篆字癃也。 平按: , 《汉书·高祖本记》 “年老 病勿遣” ,作“ ” ,乃古文“癃”字也。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
大贡反,心气流泄疾。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
闻其故。
五味各走五脏所生,益其筋、血、气、骨、肉等,不足皆有所少,有余并招于病,其
理是要,故请闻之。 平按: 《灵枢》 “欧”作“呕” ,下同。
少俞对曰:酸入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涩,所敕反,不滑也。酸味性为涩收,故上行两焦,不能与营俱出而行,复不能自反
还入于胃也。
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濡,得酸即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通,故 。
既不能出胃,因胃气热,下渗膀胱之中,膀胱皮薄而又耎,故得酸则缩约不通,所以
成病为 , ,淋也。胞,苞盛尿也。 平按: 《灵枢》 “濡”作“懦” 。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走筋。
人阴器,一身诸筋终聚之处,故酸入走于此阴器。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血涘,血涘则胃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干
善渴。
肾主于骨,咸味走骨,言走血者,以血为水也。咸味之气,走于中焦血脉之中,以咸
与血相得,即涩而不中,胃汁注之,因即胃中枯竭,咽焦舌干,所以渴也。咽为下食,又
通于涎,故为路也。涘,音俟,水厓,义当凝也。 平按: 《灵枢》 “血涘,血涘”四字,作“凝,凝”二字; “汁”上有“中”字; “舌”下有“本”字。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22
血脉从中焦而起,以通血气,故味之咸味,走于血也。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
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洞,通泄也。辛气剽悍,走于上焦,上焦卫气行于脉外,营腠理诸阳。
姜韭之气薰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以姜、韭之气辛薰,营卫之气非时受之,则辛气久留心下,故令心气洞泄也。
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矣。
辛走卫气,即与卫气俱行,故辛入胃,即与卫气汗俱出也。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管,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欧。
苦是火味,计其走血以取资骨令坚,故苦走骨也。苦味坚强,五谷之气不能胜之,故
入三焦,则营卫不通,下焦复约,所以食之还出,名曰变欧也。 平按: 《灵枢》 “管”作
“脘” 。
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齿为骨余,以杨枝苦物资齿,则齿鲜好,故知苦走骨。
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
人食苦物,入咽还出,故知走骨而出欧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少,不能上于
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甘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悗。
甘味气弱,不能上于上焦,又令柔润,胃气缓而虫动。虫动者,谷虫动也。谷虫动以
挠心,故令心悗。悗,音闷。 平按: 《灵枢》 “弱少”作“弱小” ; “于上焦”作“至于上
焦” ; “中”下无“甘”字; “心悗”作“悗心” 。
其气外通于肉,故曰甘入走肉矣。
脾以主肉,甘通于肉,故甘走肉也。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味各入其脏。甘味二种,甘与淡也。谷入于胃,变为甘味,未成曰淡,属其在于胃;
已成为甘,走入于脾也。 平按: 《灵枢》无“所入”二字。 《素问》无“淡入胃”三字,新校正云: “《太素》又云:淡入胃。 ”与此正合。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
《九卷》此文及《素问》皆苦走骨,咸走血。此文言苦走血,咸走骨,皆左右异,具 23
释于前也。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
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裁,禁也。筋、气、骨、肉、血等,乃是五味所资,以理食之,有益于身;从心多食,致招诸病,故须裁之。 平按: 《素问·宣明五气篇》注:新校正云: “按《太素》五禁云: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名此为五裁。杨上善云:口嗜而
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 ”按:新校正所引《太素》经文,与此小异,所
引杨注,乃本书经文,与此亦异。
寿限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中年而寿尽矣” ,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四《天年篇》 。自“黄
帝曰:其气盛衰”至末,见《甲乙经》卷六第十二。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
者”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论》 。
黄帝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问有四意:夭、寿、卒死、病久。 平按: 《灵枢》 “人之夭寿”作“人之寿夭” ; “或
夭、或寿”作“夭寿” 。
岐伯曰:
答中答其得寿,余三略之。得寿有九:
五脏坚固,谓五脏形,坚而不虚,固而不变,得寿一也。
血脉和调,谓血常和,脉常调,得寿二也。
肌肉解利,谓外肌肉肉,各有分利,得寿三。 平按:注上“肉”字,恐是“内”字之误。
皮肤緻密,緻,大利反。谓皮腠闭密,肌肤緻实,得寿四。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谓营卫气,一日一夜,各循其道,行五十周,营卫其身,而无错失,得寿五。 24
呼吸微徐,谓吐纳气,微微不粗,徐徐不疾,得寿六。
气以度行,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以循度数,日夜百刻,得寿七。
六腑化谷,胃受五谷,小肠盛受,大肠传导,胆为中精决,三焦司决渎,膀胱主津液,共化五谷,以奉生身,得寿八。
津液布扬,所谓泣、汗、涎、涕、唾等,布扬诸窍,得寿九也。 平按:注“涎” ,袁刻作“液” 。
各如其常,故能久长。
上之九种营身之事, 各各无失, 守常不已, 故得寿命长生久视也。 平按: “久长” 《灵
枢》作“长久” 。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者,何以致之?
问其得寿所由。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谓有四事得寿命长:使道,谓是鼻空使气之道;隧以长,出气不壅。为寿一也。
其墙高以方,鼻之明堂,墙基高大方正,为寿二也。
通调营卫,三部三里,三部,谓三焦部也。三里,谓是膝下三里,胃脉者也。三焦三里,皆得通调,为寿三。
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
起骨,谓是明堂之骨。明堂之骨,高大肉满,则骨肉坚实,为寿四也。由是四事,遂
得百岁终也。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问其夭死。 平按: 《灵枢》自“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至“故中年而寿尽矣”
一段,叙次在“形骸独居而终矣”之后。
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夭者亦四:五脏皆虚,易受邪伤,为夭一也。 25
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使道短促,鼻空又大,泄气复多,为夭二也。 平按: “不长” ,袁刻作“不通” ,依
原钞更正, 《灵枢》亦作“不长” 。
又卑基墙,鼻之明堂,基墙卑下,为夭三也。
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血气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脉小血少,皮肉皆虚,多中外邪,血气壅塞,真邪相攻,引乱真气,为夭四。 平按:
《灵枢》 “不实”作“不石” ; “中风”作“中风寒” 。
故中年而寿尽矣。黄帝曰:善。
黄帝闻夭寿之所由,故赞述之也。 平按: “故中年而寿尽矣” , 《灵枢》作“故中寿
而尽也” 。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消息盈虚,物化之常,故人气衰,时时改变,以至于死地,各不同形,故请陈之也。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
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血,营血也。气,卫气也。大盛,内盛也。始疏,外衰。 平按: 《甲乙经》 “人生”
作“人年” ; “始疏”作“始开” ; “颓落”作“剥落” ; “发鬓”作“鬓发” 。 《灵枢》 “鬓”作
“颇” ; “颁”作“斑” 。又按:原钞“平盛不摇” , “平”字傍有“丕,彼悲反,大也”六字,疑“平盛”应作“丕盛” ,别本作“丕” 。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喜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魄离故言喜误。
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此为五行相生次第,故先肝衰,次第至
肾也。至于百岁,五脏虚坏,五神皆去,枯骸独居,称为死也。 平按: “始减” , 《灵枢》
作“始灭” 。 “喜忧悲” , 《灵枢》作“苦忧悲” , 《甲乙经》作“乃善忧悲” 。又《甲乙经》 “惰”
作“堕” ; “皮肤枯”作“皮肤始枯,故四肢不举” 。 “魄离”二字, 《灵枢》不重, 《甲乙经》
作“魂离魄散” 。 “喜误”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善误” 。 “脏枯” , 《甲乙经》作“脏萎
枯” 。 《灵枢》 “脏”上有“四”字,下无“枯”字。又《甲乙经》 “百岁”上有“至”字;
“终”下有“尽”字。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
材力,摄养之力也。天数,天命之数也。 平按: 《甲乙经》无此一段及下“岐伯曰” 26
三字。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更齿发长。
肾主骨发,故肾气盛,更齿发长。 平按: “更齿” 《素问》 、 《甲乙经》均作“齿更” 。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天癸,精气也。任冲脉起于胞中下极者也,今天癸至,故任脉通也,伏冲之脉起于气
街,又天癸至,故冲脉盛也。二脉并营子胞,故月事来以有子也。 平按: “天癸” 《甲乙
经》作“天水” ,下同。 “伏冲” 《素问》作“太冲” ,新校正云: “《太素》作伏冲,下同。 ”
与此正合。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真牙,后牙也。长极,身长也。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身之筋、骨、体、发,无不盛极。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惰。
阳明脉起于面,行于头,故阳明衰,面与发始焦落。 平按: “始焦” 《甲乙经》作“皆
焦” ; “惰”作“白” , 《素问》作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白。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也。三阳脉俱在头,故三阳衰,面焦发白。 平按: “发白”
《素问》作“发始白” , 《甲乙经》无此一段。
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任、冲二脉气血俱少,精气尽,子门闭,子宫坏,故无子。 平按: “伏冲衰少” 《素
问》 、 《甲乙经》作“太冲脉衰少” 。
丈夫年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
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
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齿藁者,骨先衰,肉不附,故令齿枯也。 平按: “写” 《甲乙经》作“泻” ,下同。 “肌
肉满”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肌肉满壮” 。 “阳气衰于上” 《素问》作“阳气衰竭于上” 。
“肾脏衰” 《甲乙经》作“肾气衰” 。
肾则生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故五脏盛乃写。 今五脏皆衰, [平按: 《素问》 、 《甲
乙经》 “生水”均作“主水” ; “乃写”均作“乃能泻” 。以下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及《甲
乙经·形气盛衰大论》补入。]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 27
子耳。 28
卷第三 阴 阳
阴阳大论 ①
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 ,谨
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
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寺本补齐。凡增补部
分均以今本《素问》 、 《甲乙经》校勘,并依萧氏体例记于“编者按”之后。
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者,天地之道,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理以生万
物,故谓之道也。 编者按: “黄帝问于岐伯曰” , 《素问》作“黄帝曰” ; “道”后有“也”
字。
万物之纲纪也,形气之本,造化之源,由乎阴阳,故为其纲纪。 编者按: “也”字, 《素问》无。
变化之父母也,万物之生,忽然而有,故谓之化也。化咸□已, □异百端,谓之变也,莫不皆以阴
阳雄雌合成变化,故曰□□。 编者按: “也”字《素问》无。注“故曰”后所缺二字,仁
和寺本只剩前一字上部,略似“父”字,据经文谨拟作“父母”二字。
生杀之本始也,阴为杀本,阳为生始。 编者按: “也”字, 《素问》无。
神明之府也。
两仪之□谓□神明。玄元皇帝曰: “天不走转,日月不能行,风不能燥,雨不能润,谁使之尔,谓之神明。 ”斯则阴阳之所不测,化阴阳以为神,通窈冥以忘知,镜七曜而为测,一也。人法天地,具有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中有鉴物之灵,为神明二也。亦以阴阳和气,故得神而无初,故为府也。 编者按:注“曰”字,仁和寺本缺,谨据文义加。 “窈冥”二
字,原本略残,细考其形,当为此二字。
治病者必求于本,本谓阴阳。 编者按: “者”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者”字,此字
《素问》无。
29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夫太极□生两仪,即有两,阴阳二气。二气之起,必有两仪之形,是即託形生气,积
气成形,故积清阳以为天形,积浊阴以为地形。 编者按:注“太”字残缺; “託”字,亦
缺末笔,均据文义补。
阴静阳躁,阴气至静,阳气主躁。
阳生阴长,少阳,春也,生起万物;少阴,秋也,长熟万物。
阴杀阳藏。
五月是阳,起一阴爻,杀气者也;十一月是冬藏,起一阳爻,生气者也。有本云:阴
生阳杀也。 编者按: 《素问》 、 《甲乙经》均作“阳杀阴藏” 。注“阴生阳杀也”后,原衍
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衍“之”字处甚多,均径删,不再举。
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化起物气,以阳为父,故言阳也;阴阳共成于形,以阴为母,故言阴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物极而变,亦自然之所然耳也。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阴浊为地,寒气所以起;阳清为天,热气所以生也。 编者按:注“阴浊”二字原残,“浊”字右半部尚可辨,拟作此二字,与下句“阳清”二字互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
清气□阳在上,浊气为阴在下。今浊阴脱虚,清阳下并,以其阳盛,所以飧泄也。清
阳既虚,浊阴上并,以其阴盛,所以 胀飧泄也,食不化而出也。
此阴阳反祚 ②也,病之逆顺也。
祚,福也。逆之则为反,顺之为福也。 编者按; “祚”字,原钞右半部残,当为此
字, 《素问》 、 《甲乙经》均作“作” 。 “顺”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从” 。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地之浊气上升,与阳气合为云;天之清气上降,与阴气合为雨也。
雨出地,气出天,
① “阴阳大论” ,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
②
仁和寺本“祚”字旁注有“乍故反”三字。 30
雨是地之阴气,上升得阳为雨;气是天之阳气,下降得阴为气。气,雾。 编者按:
此二句《素问》 、 《甲乙经》均作“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注“雾”字后,疑脱“也”字。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也,所以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故有上
下清浊阴阳、内外表里阴阳等,变化无穷也。内外者,脉内营气称为清阴,脉外卫气名为
浊阳,是则阴清阳浊者也。言上下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是则阳清阴浊者也。彼说内
外清浊阴阳,此言上下清浊阴阳也。是以谷入于胃,分为四道,出于上焦,剽悍行于分肉
之间,日五十周□卫气也。起于中焦,并行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其
精微,上注肺脉,行于经隧,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名曰营气;其卫气上行于□面,以资
七窃,故曰清阳出上窍也。若以内外阴阳,则内者为清,外者为浊;若以上下阴阳,则上
者为清,下者为浊,有此不同。浊者,别回肠下行,故曰浊阴阳出下窍也。 编者按:注
“五十周”后所缺一字,谨拟作“于”字。 “起于中焦” , “起”字原残右半部,今据文义加。
“隧”字残,据文义加。 “下者为浊” , “者”字残,据文义加。 “浊阴阳” , “阳”字疑衍。
清阳发腠理,此名卫气为清阳,发腠理,即浊为清也。
浊阴走五脏;
此名营气为浊阴,走于五脏,即清为浊也。
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
四肢、六腑虽□为阳,复分阴阳也。四肢在外,故清气实之;六腑在内,故浊谷实之。
编者按:后“实”字, 《素问》 、 《甲乙经》均作“归”字。注“虽”字后残缺一字,只余右
半“刂”形,据文义似当为“同”字,待考。
水为阴,火为阳,五谷为食中水冷,谓之阴也;食中火热,为之阳也。
阳为气,阴为味。
食中火热,发谷五气也;食中水冷,发谷五味也。
味归形,五味各入于脏,以成一形。
形归气。
阴形阳气有也。
气归精,气生五味精等。 编者按: “气归精”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精归化”三字。 31
精食气,五味精华,五气变为。 编者按:注“味”字,原钞残缺下半部; “精”字,右半上
部残,均据文义补。 “变为”二字,疑乃“为变”之误。
形食味,得于形者,以食为味。
味伤形,五味各走其脏,淫则各伤其脏。 编者按: “味伤形”之前, 《素问》 、 《甲乙经》均有
“化生精,气生形”六字。
气伤精,精化于气,精本从气化,有气淫还,各伤其精也。 编者按: “于气”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
“为气” 。
气伤于味。
食中气盛,定伤五味。
味出下窍,气出上窍。
五味糟粕为大小便也,谷气不行经隧者,积于胸中,成于□□也。 编者按: “味”
字之前, 《素问》 、 《甲乙经》均有“阴”字; “气”字之前,均有“阳”字。注“于”字后
所缺二字,原钞残,似“吐利”二字。
味厚为阴,薄为阴之阳;
夫阴阳之道,推之可万也。如五味是阴,味之厚薄亦是阴阳,故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薄者,阴中之阳也。 编者按: “厚”字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者”字。
气厚为阳,薄为阳之阴;
五气是阳,气之厚薄又是阴阳,故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也。上
下、贵贱、吉凶、福祸等,万物皆然。 编者按: “厚”字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
“者”字。 “薄为阳” , “阳”字原缺,谨据《素问》 、 《甲乙经》补。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泄,厚则发。
味厚气薄,则上下吐泄;味薄气厚则上下通发。 编者按: “气薄则泄,厚则发” , 《素
问》 、 《甲乙经》作“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盛火热之气,盛必衰也。少微火暖之气,必为壮盛。此阴阳之□也。
32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壮火壮盛,食气必衰;气食少火,气得□壮。故得壮火之盛,必散于气,少火之微定
聚生气也。 编者按:注“衰”字,原钞残右半部,观其剩形,复考经文,当为“衰”字。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之味□是□□甘□阴之厚者, 发散薄为阳也。 酸苦薄者为阳, 下涌泄者为阴也。 编
者按:注“味”字,原钞残下半部,观其剩形,似“味”字。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夫阴阳和,物生者也。今阳虚者,阴必并之,阴并阳者,是则阴胜,故阳病□。阴虚
亦尔。 编者按: “阳病” , “阳”字仁和寺本误作“汤” ,今据《素问》 、 《甲乙经》改。
阴病则热,阳病则寒。
阴病阳胜,故热;阳病阴胜,故寒也。 编者按:二“病”字, 《素问》均作“胜” ,《甲乙经》同,亦作“病” 。
重热则寒,重阴则热。
谓阴阳极。 编者按:此二句《素问》 、 《甲乙经》均作“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
寒伤形,热伤气。
形者,和阴也;气者,和阳也。寒甚有伤于形,热甚伤夺其气,斯之常。
气伤痛,卫气行于肤□之中,邪气客于肤肉,壅遏卫气,迫于分肉,故痛。 编者按:注“之
中”前所缺一字,据下文“客于肤肉” ,疑当作“肉”字。
形伤肿。
既迫痛伤形,即便为肿也。 编者按:自篇首至“伤肿”二字,萧本原缺,今据仁和
寺本补入。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邪伤卫气致痛,后形肿者,谓卫气伤及于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邪先客于皮肤为肿,而后壅卫气为痛者,谓形伤及于气也。
风胜则肿,燥胜则干,邪风客于皮肤,则为 肿也;邪热燥于皮肤,则皮干无汗。 平按: 《素问》 、 《甲乙
经》 “肿”均作“动” ; “肿”下均有“热胜则肿”句。
33
寒胜则胕,扶付反,检义当腐,寒胜肉热,肉当腐。 平按: “胕” 《素问》 、 《甲乙经》均作“浮” 。
湿胜则濡。
阴湿气盛,则多汗也。 平按: “濡”下, 《素问》 、 《甲乙经》均有“泻”字。
天有四时五行,天之用也。
以生长收藏,四时之用。
以生寒暑燥湿。
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风” ,谓具五者也。 平按: “湿”下, 《素问》 、 《甲乙经》
均有“风”字。
人有五脏,人之有也。
有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气,五脏气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肾五志者。 平按: “有五气” 《素
问》作“化五气” , 《甲乙经》作“化为五气” 。 “喜”上, 《素问》 、 《甲乙经》均有“生”
字。
故喜怒伤气,内伤者也。
寒暑伤形。
外伤者也。
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内外伤已,生得坚固不道夭者,未之有也。 平按: 《素问》无“故曰”二字;
此节以上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十六字, 《甲乙经》同。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过多也。冬寒,阴也。人于冬时,温衣热食,腠理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志
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腑,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 平按: “病温” ,顾
本《素问》作“温病” ,赵府本《素问》仍作“病温” 。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34
春风,阳也。春因腠理开发,风入腠闭,内行脏腑肠胃之中,至夏飧泄也。飧,水洗饭也,音孙,谓肠胃有风,水谷不化而出也。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夏因汗出,小寒入腠,藏之于内,至□气发,腠理外闭,风气内发,以成痎疟。
痎,音皆。 平按: 《素问》 “秋生”作“秋必” 。注“气发”上原缺一字,玩经文应
作“秋” ,袁刻作“夏” 。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多雨湿,人伤受湿,湿从上下,至冬寒并伤肺,故成咳嗽也。恺代反,又邱吏
反,谓逆气也。 平按:自此以下《素问》有“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至“阳在外,阴之使也”一段,其文甚长,中间新校正所引《太素》及杨注甚多,当在今本所阙七
卷中,惜不可考矣。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
阴阳者,天地纲纪,变化父母,养生之道,法之以成,故问之。
岐伯答曰:阳胜则身热,阳胜八益为实,阴胜七损为虚。言八益者:身热,一益也,阴弱阳盛,故通身热
也。
腠理闭,二益也。阳开腠理,过盛则闭。
而粗
三益也。热盛则腠理皮上粗涩也。 平按: “而粗” 《素问》作“喘粗” , 《甲乙经》
作“喘息粗” 。
为之俛仰,四益也。热盛上下,故身俛仰。 平按: “俛仰” 《甲乙经》作“后闷” 。
汗不出而热,五益也。阴气内绝,故汗不出,身仍热。
干齿
六益也。热盛至骨,故齿干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作“齿干” 。
以烦悗,七益也。 热以乱神, 故烦闷也。 平按: “悗” 《素问》 作 “冤” , 《甲乙经》 作 “闷” 。
35
腹满死,八益也。热盛胃中,故腹满也。前已七益,复加腹满,故致死。 平按: “满” 《甲
乙经》作“胀” 。
能冬不能夏。
以其内热,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热。 平按:二“能”字《甲乙经》作“耐” 。
阴胜则身寒,下言七损也:身寒,一损也,身苦寒。
汗出,二损也。无阳禁腠,故汗出。
身常凊,三损也。凊,冷也,身皮肤常冷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凊”作“清” ,袁刻亦作“清” 。
数栗
四损也。数数战栗也。
而寒,五损也。战而复寒也。
寒则厥,六损也。寒则手足逆冷也。
厥则腹满死,七损也。前已六损,复加冷气满腹,冷气满腹故致死也。
能夏不能冬。
寒人遇热,故堪能也。 平按:两“能”字, 《甲乙经》均作“耐” 。
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形能也。
此是阴阳变极之理,亦是人之病所能也。
黄帝问曰:调此二者奈何?
阴阳相胜,遂有七损八益,虚实不和,故谓调之。
岐伯答曰: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损者,损于身;益者,益于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 36
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 平按: “去” 《素问》 、 《甲乙经》均作“知” 。
不知用此,则蚤衰。
人不修道,不去损益,则阴阳不调,是谓不道,不道早衰也。 平按:注“不道”二
字,原钞重,袁刻删去,不合,仍依原钞。
衰之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始衰时节,年四十也。六腑为阳气,五脏为阴气。人年四十,五脏阴气自半已衰,腠
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行立之起,坐卧之居,日渐已衰也。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人年五十,脾气衰,故体重。肝气衰,故目不明。肾气衰,故听不聪也。
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人年六十,肾气衰,精气减,筋弛,故宗筋痿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为大气也,其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
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今经脉、大气皆衰,故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腰以上为阳,以居上也;腰以下为阴,以居下也。年六十者,精减阴痿,行步无力,即下虚上实也。神衰失守,故涕泣俱出。 平按: “出”下, 《素问》有“矣”字。
故曰:知之则强,知察于同,去七损八益,其身日强。
不知则老。
人察于异,有损有益,故身速衰也。玄元皇帝曰: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此之谓也。
故同名异邪。
道理无物不通,故同名也。物有方殊,故异邪也。 平按: “故同名异邪”句, 《素问》
作“故同出而名异耳” 。注“方殊” , “方”字疑是“万”字之误。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察,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壮者益理。
愚者观物,有三不足:目暗耳聋,则视听不足也;体重力衰,则身不足也;老者日衰,壮者日老,则寿不足也。智者观道,神清性明,故三有余也:视听日胜,则耳目有余也;
身强体轻,则身有余也;年老反同乳子之形,年壮更益气色之理,则寿有余。 平按: 《素 37
问》 “年老”作“老者” ; “理”作“治” 。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圣人,谓广成子等也。忘物丧我,任物之动,即为无为之事也。 平按:注“无为” ,袁刻作“无物” 。
乐恬憺之能,怡神适性,即乐恬淡之能也。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圣人欲无欲之欲,志无求之志,故从快于虚无。不失其道,谓之守也。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虚无守者,其神不扰,其性不秽。性不秽,故外邪不入;神不扰,故脏腑□内,与虚
无同道,与天地齐德,遂获有余无穷之寿也。故广成子语黄帝曰: “吾以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神将自守,故人尽死,而我独存。 ”即其事也。斯乃圣人理身之道也。 平
按:注“脏腑”下,原钞空一格,傍注“安欣”二字。
天不足西北,故西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方阳也,人
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夫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大形而生万形,则大形以为父母,万
形为子也。故大形有所不足而生万物,万物不可足也。故人头法天,则右耳目聪明不
足也;手足法地,故左手足便强不足也。以其天阳不足西北,地阴不足东南故也。 平
按: 《素问》 “西方”作“西北方” ; “东方”作“东南方” 。
黄帝问曰:何以然?岐伯答曰:东方阳也,其精并上,故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
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东方是阳,阳气上升,故上实下虚,则人左箱上胜下劣也。 平按: 《素问》 “阳
也”下有“阳者”二字; “并上”作“并于上,并于上”六字; “故上明”作“则上明” 。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是阴,阴气下沉,故下实上虚,则人右箱下胜上劣也。 平按:此段原钞无,谨据《素问》补于“西方是阴”注上。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也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故邪居之。
非直左右阴阳虚处耳目手足有所不善,然左右俱感于邪,虚处独甚,今人患手足
左甚,耳目右甚,即其事也。则天地阴阳有所不全,人法天地,何取可具其全。非直
人有不全,万物皆尔,不可全也。故圣人法天则地,中顺万物,居不得已,安于不足,是谓摄生之大妙。 平按:注“已安”下,袁刻有“居也”二字,乃因原“安”字右
旁有此二字,不宜混入正文。 38
故天有精,地有形;
天有气之精,成人耳目;地有质之形,成人手足。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父母。
天有八风之纪,纪生万物;地有五行之理,理成万物。故为父母也。 平按: “理”
《素问》作“里” ; “物”下, 《素问》有“之”字。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故阴阳和也,称为万物;阴阳离也,号为天地也。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故能以生长化成收藏,终而复始。
是故以天之动也,以地之静也,以神明御之为纲纪也,三者备,故能为四时生长
化成收藏终始者也。 平按: “纪”上, 《素问》有“纲”字; “化成”二字, 《素问》
无。
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象人事以养五脏。
人头象天,故配天养头,使七窍俱美,同七曜之明也。足以象地,故使五 ①常安,同山岳双镇也。中身象于人事,人有五脏,余禽兽等有不具者,故象人事以养五脏,同真人。 平按: “中象” , “象”字《素问》作“傍” 。注“双”字原缺,原校作“双” 。
天气通于肺,肺为四脏上盖,是人之天,故天气通肺也。
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咽中入食,以生五脏六腑,故地气通咽也。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风气通于肝。 平按: “咽” 《素问》作“嗌” 。
雷气通于心,心能觉动四肢百体,故雷气通心也。
榖气通于脾,五谷滋味入脾,故谷气通脾也。 平按: “榖” 《素问》作“谷” 。
雨气通于肾。
雨者水也,故雨气通肾也。
六经为川,三阴三阳六经之脉,流诸血气以注肠胃,故为川也。 平按: “川” ,袁刻作“水” , 39
注同。
肠胃为海,夫海者,一则众川归之,二则利泽万物。肠胃为彼六经所归,又滋百节,故为海
也。
九窍为水注。
声色芳味如水,从外流于上之七窍,注入经川,溲后糟粕之水,从内出下二窍也。
有本为“外注” ,理亦相似。 平按:注“经川” , “川”字,袁刻作“水” 。
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声色芳味之气,从外入内有养,故以地为阴也。糟粕溲后,从内出外得通,故以
天为阳也。 平按: 《素问》 “水注”二字不重。
阳之汗,以天地雨 ②名之,阳发腠理出汗,同天地间雨,故汗名雨也。
气以天地之风。
前明人汗, 以天地之雨为名; 则人之气, 以天地之风为名也。 平按: 《素问》 “气”
上有“阳之”二字; “内”上有“疾”字; “风”下有“名之”二字。
暴气象雷,人身中气,上下有声,故象雷也。
气逆象阳。
无阴之阳即为灾,故气逆不和者,象于阳也。 平按: “气逆” 《素问》 、 《甲乙经》
均作“逆气” 。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为家为国之道,不依天之八纲,地之五理,国有亡破之灾,身有夭丧之害也。
故风之至,傍如风雨。
风,谓天之邪气者也。邪气至,触身傍,伤人体者,如暴风雨入人腠理,渐深为
病者也。 平按: “风”上, 《素问》有“邪”字。 “傍” 《素问》 、 《甲乙经》均作“疾”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五脏半
死半生。
善者,谓上工善知声色形脉之候,妙识本标,故疗皮毛,能愈脏腑之病,亦疗脏
① “五” ,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两足”二字。
②
“雨”字之前, 《素问》有“之”字。 40
腑,能除皮毛之疾。故病在皮毛,疗于皮毛;病在五脏,疗于五脏。或病浅而疗浅,或病深而疗深,或病浅而疗深,或病深而疗浅,皆愈者,斯为上智十全者也。今夫邪
气始入皮毛之浅,遂至五脏之深,上工疗之有十,五死五生者,以其阴阳两感深重故
也。 平按: “五脏”二字,袁刻不重。 “五脏”下, 《素问》有“治五脏者”四字。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
谓天降八正虚风,从冲上来,为损至深,故害五脏也。 平按: “害”下, 《素问》
有“人”字。
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
天地之间资生气味,谓水谷也。六腑贮于水谷,节之失和,次害六腑也。 平按:
《素问》 “温”作“热” ; “害”下有“于”字。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肾为水脏,主骨又深,少湿未能即伤。余之四脏,所主皮肉筋脉在外,感即先伤,未至六腑也。
故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肝脏足厥阴脉实,肝腑胆足少阳脉虚,须泻厥阴以补少阳,即从阴引阳也。若少
阳实,厥阴虚,须泻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阳引阴也。余例准此。 平按: “故”下, 《素
问》有“善”字。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谓以缪刺,刺诸络脉;谓以巨刺,刺诸经脉。
以我知彼,谓医不病,能知病人。
以表知里,或瞻六腑表脉,以知五脏里脉;或瞻声色之表,以知脏腑之里也。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寸口之脉,过五十动,然后一代,谓之过;不满五十,谓之不及。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 平按: “得” 《甲
乙经》作“则” 。
善诊者按脉,善,谓上工善能诊候。诊候之要,谓按脉。 平按: 《素问》 “按脉”上有“察色”
二字, 《甲乙经》同。
41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候;
按脉之道,先须识别五脏阴脉,六腑阳脉,亦须审量营气为浊,卫气为清,和两
手各有寸、关、尺三部之别也。 平按: “部候” , 《素问》 、 《甲乙》作“部分” ,别本
亦作“部分” 。注“和两手” , “和”字疑是“知”字传写之误。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须看病人喘息迟急粗细,听病人五行音声,即知五脏六腑、皮毛肤肉、筋脉骨髓
何者所苦,此谓听声而知者也。 平按: 《甲乙》 “音声”作“声音” ; “知”下有“病”
字。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在;
面部有五脏六腑五行气色,观乎即知病在何脏腑也。 平按: “规”上, 《甲乙》
有“视”字。 “在” 《素问》作“主” , 《甲乙》作“生” 。
按尺寸而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涩,所敕反,不滑也。人之两手,从关至鱼九分,为寸也;从关至尺一寸,为尺
也;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为尺寸也。凡按脉也者,按寸口得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以知善恶;又按尺部,得知善恶。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
依秦越人,寸口为阳,得地九分;尺部为阴,得地一寸,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亦无关
地。华佗云: “尺寸关三部各有一寸,三部之地合有三寸。 ”未知此言何所依据。王叔
和、皇甫谧等各说不同,并有关地,既无依据,不可行用。但关部不得言无,然是尺
寸分处,自无其地,脾脉在中,有病寄见尺寸两间,至下脉经之中,具定是非也。按
脉之道,先别阴阳清浊,知部分,以次察声色,知病所苦所在,始按尺寸,观浮沉等
四时之脉,以识病源也。 平按: “所生”下, 《素问》有“以治”二字,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 ”与此正合。注
“尺寸分处” ,袁刻作“寸尺分处” 。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此以诊候知病源已,然后命诸针艾汤药等法疗诸病者,必有祛疾服灵之福,定无
夭年损伤之罪,以其善诊则无失也。 平按: 《甲乙》 “治”下有“则”字; “不”作
“无” 。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以其善诊,病之始生,即以小针消息去之,不用毒药者,此则其微易散者也。
其盛,可待而衰也。
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者,易得去之,如疟
病等也。 平按: “而衰也” , 《素问》 、 《甲乙》作“衰而已” 。
故曰:因其轻而扬之, 42
谓风痹等,因其轻动,道引微针,扬而散之。
因其重而减之,谓湿痹等,因其沉重,燔针按熨,渐减损也。 平按:注“湿痹” ,袁刻误作“滋
痹” 。
因其衰而彰之。
谓癫狂等,取其衰时,彰泻去之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风热实于头胸,因泻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寒湿实于腰足,引泻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气胀肠胃之中,可以泻之。
其有邪者,凊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凊,冷也。邪,肠胃寒热病气也。或入脏腑,或在皮毛,皆用针药以调汗而出之
也。 平按: “凊” 《素问》 、 《甲乙》作“渍形”二字,袁刻作“清” ,今依原钞作“凊” 。
其慓悍者,按而投之;
慓,芳照反,急疾也。悍,胡旦反。禁其气急不散,以手按取,然后投针也。 平
按: “投” 《素问》 、 《甲乙》作“收” 。
其实者,散而泻之。
诸有实者,皆散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夫物柔弱者,阳之徒也;刚强者,阴之徒也。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
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定虚。故阳虚病
者宜泻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 43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 引之。
须定所病在气在血,各守血气病之别乡,泻乃用针刺去实血,补乃用针引气,引
皮补已,纵皮闭门,使气不泄。掣,死曳反,引也。 平按: “气虚” 《甲乙》作“气
实” 。 “掣” 《素问》作“ ” 。注“纵皮” , “纵”字,袁刻作“从” 。
调阴阳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一第三《生气通天论》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古,谓上古、中古者也。谓阴阳而摄其生,则通天之义。上古、中古人君摄生,莫不
法于天地,故生同天地,长生久视。通天地者,生之本也。不言通地者,天为尊也。
本于阴阳。
本于天地阴阳之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在于天地四方上下之间,所生之物,即九州等也。九州,即是身外物也。九窍等物,身内物也。十二节者,谓人四肢各有三大节也。谓九州等内外物,皆通天气也。 平按:
《素问》 “于”作“乎” 。
其生在其气三,谓天地间九州等物,其生皆在阴阳及和三气。 平按: 《素问》 “在”作“五” ,别本
亦作“五” 。
谓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之本。
阴阳分为四时和气,人之纵志不顺四时和气摄生,为风寒雨湿邪气伤也。此顺三气养
生,寿之本也。 平按: 《素问》 “数”上无“谓”字; “寿”下有“命”字; “本”下有“也”
字。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苍,天色也。气,谓四时和气者也。天地之和气,清而不浊,静而不乱,能令人志意
皆清静也。 平按: 《素问》 “静”作“净” 。
44
夫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
人能顺清静和气,则脏气守其内,腑气固其外,则虽有八正虚风贼邪,不能伤也,斯
因四序之和自调摄也。 平按: 《素问》 “顺”上无“夫”字。
故圣人搏精神,或服天气,通神明。
搏,附也,或有也。圣人令精神相附不失,有服清静之气,通神令清,通性令明,故
得寿弊 ①
天地而不道夭。 平按: 《素问》 “搏”作“传” ; “服天”上无“或”字; “通”上
有“而”字。
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阴气失和,则内闭九窍,令便不通,外壅肌肉,使腠理壅塞也。阳气失和,则腠理开
解,卫气发泄也。此之失者,皆是自失将摄,故令和气销削也。 平按: 《素问》 “失”上
无“气”字。 “卫”原钞作“冲” ,据本注应作“卫” , 《素问》亦作“卫”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章,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人之阳气,若天与日,不得相无也。如天不得无日,日失其行,则天不明也。故天之
运动,要藉日行,天得光明也。人与阳气不得相无,若无三阳行于头上,则人身不得章延
寿命也。故身之生运,必待阳脉行身已上,故寿命章也。是以阳上于头,卫于外也。 平
按: 《素问》 “行独”二字作“所则折”三字; “上而”二字作“而上”二字。
因于寒,志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连,数也。枢,动也。和气行身,因伤寒气,则志欲不定,数动不住,故起居如惊,神魂飞扬也。 平按: 《素问》 “寒”下无“志”字; “连枢”作“运枢” ,新校正云: “全元
起本作连枢。 ”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如散。
喝,汉 ②曷反,呵也,谓喘呵出气声也。汗者,阴气也,故汗出即热去。今热,汗出
而烦扰也。若静而不扰,则内热狂言。如此者,虽汗犹热。汗如沐浴,汗不作珠,故曰如
散也。 平按: 《素问》 “如散”作“而散” 。
因于湿,首如裹攘,大筋濡短,小筋施长,施长者为痿。
如,而也。攘,除也。人有病热,用水湿头而以物裹人,望除其热,是则大筋得寒湿
缩,小筋得热缓长。施,缓也,绝尔反。筋之缓疭,四肢不收,故为痿也。 平按: 《素问》
“裹”下有“湿热不”三字; “濡”作“ ” ; “施”作“ ” ; “小筋施长”下有“ 短为拘”
四字; “为痿”上无“者”字。
因阳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而竭。
因邪气客于分肉之间,卫气壅遏不行,遂聚为肿。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
① “弊” ,通“蔽” 。
②
“汉” ,萧本误作“漠” 。今据仁和寺本改。 45
则卫之阳气竭壅不行,故为肿也。 平按: “因阳气为肿” 《素问》作“因于气为肿” ; “而
竭”作“乃竭” 。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前厥,辟,稗尺反。夏日阳气盛时,入房过多,则阳虚起,精绝辟积,生前厥之病也。辟积,辟叠停废之谓也。前厥,即前仆也。 平按: “前厥” 《素问》作“煎厥” 。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精绝则肾腑足太阳脉衰,足太阳脉起目内眦,故太阳衰者即目盲也。精绝肾虚,则肾
官不能听也。
溃溃乎若坏都,滑滑不止。
溃,胡对反。溃溃、滑滑,皆乱也。阳气烦劳,则精神血气乱,若国都亡坏,不可止
也。一曰滑不正则。都,大也。言非直精神血气溃乱,四肢十二大骨痿疭不正也。 平按:
“滑滑不止” 《素问》作“汩汩乎不可止” 。注“滑不正则”应作“都骨不正” 。按:原钞“滑
滑不止”右偏,有“滑滑不止,都骨不正”八小字。
阳气大怒,则形气而绝,血宛于上,使前厥,有伤于筋纵,阴并于阳,盛怒则卫气壅绝,血之宛陈,上并于头,使人有仆,故曰前厥。并伤于筋,故痿疭也。 平按: “阳气”下《素问》有“者”字; “而绝”作“绝而” ; “宛”作“菀” ;
“使前厥”作“使人薄厥” 。
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
阻,坏也,慈吕反。容,缓也。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
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 平按: “而出汗偏阻” 《素问》作“汗出偏沮” 。
汗出见湿,乃生痤疽。
若汗遍身,见湿于风,即邪风客于肌肉,壅遏营卫,伤肉以生痤疽也。痤,痈之类,然小也,俗谓之疖子。久雍陷骨者,为痤疽也。 平按: 《素问》 “疽”作“疿” 。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
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 平按: 《素问》 “膏”作“高” ; “钉”作“丁” ,新校正
云: “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 ”又《素问》 “持虚”
下有“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十一字。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卫之精气,昼行六腑,夜行五脏,令五神清明,行四肢及身,令筋柔弱也。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46
腠理有邪,开令邪出,则开为得也。腠理无邪,闭令不开,即阖为得也。今腠理开邪
入,即便闭之,故不得也。寒邪入已,客于腰脊,以尻代踵,故曰大偻。偻,曲也,力矩
反。
陷脉为瘘,流连肉腠。
寒邪久客不散,寒热陷脉以为脓血,流连在肉腠之间,故为瘘。 平按: “流” 《素问》
作“留” 。
输气化薄,传为善畏,乃为惊骇。
输者, 各系于脏, 气化薄则精虚不守, 故善畏而好惊也。 平按: 《素问》 “输” 作 “俞” ;
“乃”作“及” 。
营气不顺,逆于肉理,乃生癕肿。
脉肉营气,为邪气伤,不得循脉阴阳相注,故逆于肉理,败肉即生痈也。 平按: 《素
问》 “顺”作“从” ; “癕”作“痈” 。注“脉肉” , “肉”字别本作“内” 。
魄汗不尽,形弱而气烁,穴输已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魄,肺之神也。肺主皮毛腠理,人之汗者,皆是肺之魄神所营,因名魄汗。夏伤于暑,汗出不止,形之虚弱,气之衰损,淫邪藏于腠理,腠理已闭,至秋得寒,内外相感,遂成
风疟而气烁,故邪风者百病始。烁,式药反,淫邪气□。 平按: 《素问》 “不尽”作“未
尽” 。
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时之序也。
不为躁动,毛腠闭距,八风不能伤者,顺四时之序调养,故无病也。苛,害也,音柯。
平按: 《素问》 “距”作“拒” ; “客”作“害” 。
故人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人病虽久,得有传变,上下阴阳不并,至其所王,必当自愈,故良医不为也。 平按:
《素问》 “病”上无“人”字。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旦乃败亡。
故阳病者,蓄积不得传化,有其死期者,阳脉当隔,脉有隔之时,当即泻之,不急疗
者,必当死也。隔,格也。亟,急也。 平按: “旦乃败亡” 《素问》作“粗乃败之” ,别本
“旦”作“且” 。注“疗者” ,别本作“疗之” 。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
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
夫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故阳气一日而主外,阴气一夜而主内。一日外者分
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
阳气虚者,阴气即开也。阴气开者,即申酉戌,少阴生也,故暮须收距,无令外邪入皮毛 47
也;亥子丑时,即至阴也,故至阴时无扰骨也;寅卯辰,即厥阴也,故厥阴时无扰于筋,见雾露也,阴衰见湿,因招寒湿病。 平按: 《素问》 “开”作“闭” 。
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不顺昼夜各三时气以养生者,必为病困迫于身。薄,迫也。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五脏藏精,阴极而阳起也;六腑卫外,阳极而阴固也。故阴阳相得,不可偏胜也。 平
按: 《素问》 “极起”作“起亟” 。
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胜,即人迎脉动,或停或速,是则阴并阳盛,发为狂病。 平按: 《素问》 “脉”上
无“其”字。
阳不胜其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阴胜,则脏气无卫,故外九窍闭而不通也。 平按: “五脏”上, 《素问》有“则”字。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客 ①,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故圣人陈阴阳,使人调内外之气,和而不争也。 平按: 《素问》 “顺”作“从” ; “外
内”作“内外” ; “客”作“害” 。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
风客淫情之气,遂令阴盛,施精不已,故精亡也。肝脉循阴入肝,故精亡伤肝也。 平
按:注“淫情” , “情”字别本作“精” 。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澼,音僻,泄脓血也。肝主于筋,亦生于血,肝既伤已,又因饱食,谷气盛迫,筋脉
解裂,广肠漏泄脓血,名之为痔也。 平按: “肠澼” ,袁刻误作“伤澼” 。
因而一饮,则逆气。
一者,大也。既已亡筋伤肝,又因大饮,则为逆气之病也。 平按: “一” 《素问》作
“大” 。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亡精伤肝,复因力已入房,故伤肾也。肾以藏精主骨,肾伤则大骨坏也。高,大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腠理密不泄者,乃内阴之力也。五脏藏神固者,外阳之力也。故比四时和气,不得相 48
无也。因四时和气和于身者,乃是先圣法度也。 平按: “阴密阳固” 《素问》作“阳密乃
固” 。
故强不能,阴气乃绝,阴气衰者,可以补阴,更强入房泻其阴,故阴气绝也。 平按: “故强不能” 《素问》
作“故阳强不能密” ,袁刻于“能”下加一“密”字,与原钞不合。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精亡肝伤,更得寒湿风邪,邪风成者为寒热病也。 平按: 《素问》此段上有“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四句。后二句,本书见下文。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
洞,大贡反,疾流也。肺恶寒湿之气,故上逆咳也。至冬寒湿变热,四肢不用,名曰
痿厥。二气离分不和,故精气绝也。 平按: 《素问》 “流连”作“留连” ; “春乃病热”作
“春必温病” 。
四时之气争,伤五脏也。
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争而不和,即伤五脏也。
阴之生,本在五味。
身内五脏之阴,因五味而生也。 平按: 《素问》 “生”上有“所”字。
阴之五官,阳在五味。
五脏,阴之官也。谓眼、耳、鼻、口、舌等五官之阳,本于五味者也。故五味内滋五
脏,五官于是用强也。 平按: 《素问》 “官”作“宫” ; “阳”作“伤” 。
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
夫五味者,各走其脏,得中则益,伤多则损。故伤酸者,能令肝气下流,膀胱胞薄,遂成于癃漏泄病也。肺气克肝,今肝气津泄,则肺无所克,故肺气无用也。 平按: “肺”
《素问》作“脾” 。
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
咸以资骨, 今咸过伤骨, 则脾无所克, 故肌肉短小, 脾气壅抑也。 平按: 《素问》 “肌”
下有“心”字。
味过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
苦以资心,今苦过伤心,喘满欧吐,则肾气无力,故色黑而不能卫也。 平按: 《素
问》 “苦”作“甘” ; “肾不卫”作“肾气不衡” 。
① “客” ,萧本误作“容” ,今据仁和寺本改。 49
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
甘以资脾气,今甘过伤脾气濡,令心闷胃气厚盛也。 平按: 《素问》 “甘”作“苦” ;
“濡”上有“不”字。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英。
辛以资肺,今辛多伤肺,肺以主气,筋之气坏,泄于皮毛也。心神克肺气沮泄,神气
英盛,浮散无用也。 平按: “英” 《素问》作“央” ,王注作“久”字解。新校正谓: “此
论味过所伤,不宜作精神长久解,央乃殃也,此古文简略,字多假借用也。 ”其说为长。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谓五味各得其所者,则咸能资骨,故骨正也;酸能资筋,故筋柔也;辛能资气,故气
流也;苦能资血,故血流也;甘能资肉,故腠理密也。
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谨,顺也。如是调养身者,则气骨常得精胜,上顺天道,如先圣法,则寿弊天地,故
长有天命也。 平按:顾本《素问》 “气骨”作“骨气” ,赵府本仍作“气骨” 。
阴阳杂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 ,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 。自“黄帝
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 ,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 。自“凡
痹”至“痹聚在脾” ,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 。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
问·阴阳别论》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脏。
八风,八正邪风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邪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
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脏,舍之为病也。 平按: 《素问》 “问”下无“于岐伯”三字;
“五风”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发邪”下无“气”字,有“以为”二字。注“八
正” ,袁刻作“八方” ,按前《调阴阳篇》 “虽有邪贼”句,杨注云: “虽有八正虚风,不能
伤也。 ”依原钞作“八正”为是。
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脉者,谓得四时相胜之脉以为候。 平按: 《素问》 “脉”作“胜” ,别本亦作“胜” 。
50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也。
谓天风、经风在身,邪气行于寸口,有相胜之候。 平按: 《素问》无“得”字。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
东风从春生已与肝为病者,肝之病气,运致于颈项,颈项为春也。 平按:注“运致” ,别本作“逆致” 。
南方风生于夏,病在心,输在胸胁;
胸胁当心,故为夏也。
西方风生于秋,病在肺,输在肩背;
肩背当肺,故为秋也。
北方风生于冬,病在肾,输在腰股;
腰股近肾,故为冬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输在脊,故精者身之本也。
脊膂当脾,故为仲夏也。土为五谷之精,以长四脏,故为身之本也。 平按: 《素问》
“输”作“俞” ,下同; “南、西、北”下均无“方”字; “故精者,身之本也”句在后。
故春气者病在头,在头颈项。
夏气者病在脏,脏谓心腹。
秋气者病在肩背,肩背为秋气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为痹厥,多在四肢。
故春喜病鼽衄,伤寒,春病在头,故喜鼽衄也。
夏喜病洞泄寒,伤风,夏病在脏,故喜病洞泄寒中也。 平按: 《素问》 “寒”作“寒中” ; “夏”作“长
夏” ,在仲夏之后。
仲夏喜病胸胁, 51
伤温,夏病在胸胁,故喜病胸胁。
秋喜病风疟,仲夏伤暑者,秋喜病风疟也。
冬喜病痹厥。
伤湿,冬病故为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病鼽衄,春不病颈项,夫冬伤寒气在于腠理者,以冬强勇按蹻,多劳困,腠理开,寒气入客。今冬不作按蹻,则无伤寒,至春不患热病鼽衄,故春不病颈项者也。蹻,几小反,强勇貌也。 平按: 《素
问》 “鼽”上无“病”字。
夏不病洞泄寒中,仲夏不病胸胁,春伤风时,多循于头,入于腑脏,故至夏日作飧泄寒中病也。所以春无伤风,即无夏
飧泄之病,故至仲夏不病胸胁。 平按: 《素问》 “夏不病洞泄”作“长夏” ,在“仲夏不病
胸胁”下。
秋不病风疟,秋不病肩背胸胁,仲夏不伤暑于胸胁,至秋无疟及肩背胸胁病也。 平按: 《素问》无“秋不病肩背胸
胁”句。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藏于凊者,至春不病温。
冬病痹厥飧泄内虚,又因汗出,寒入藏于内,故至春病温,是为冬伤于寒,春为温病
所由者也。 平按: “凊” 《素问》作“精” 。 “藏于凊”上, 《素问》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八字。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小寒入腠理,不得汗泄,至秋寒气感而成疟也。
此平人脉法地也。
平人脉法,要须知风、寒、暑、湿四气为本,然后候知弦、钩、毛、沉四时脉也。地,即本也。 平按: 《素问》无“地”字。
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
阳,阳中之阴也;
子午巳东,昼为阳也;卯酉巳北,夜为阴。故平旦至日中,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阳中之阴也。 平按: “岐伯曰” 《素问》作“故曰” ; “昏”上有“黄”字。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52
子午巳西,夜为阴;卯酉巳南,昼为阳。故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人同阴阳,故人亦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皮毛肤肉,在外为阳;筋骨脏腑,在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背在胸上近头,故为阳也;腹在胸下近腰,故为阴也。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
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就身之中,五脏藏于精神为阴,六腑贮于水谷为阳也。 平按: 《素问》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作“言人身之脏腑中之阴阳” ; “肺肝心脾肾”作“肝心脾肺肾” ; “三焦”
二字在“膀胱”下。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所以须知阴阳相在者,以其四时风寒暑湿在阴阳也。何者?冬之所患咳嗽痹厥,得之
秋日伤湿,阴也;夏之所患飧泻病者,得之春日伤风,阳也;春之所患温病者,得之冬日
伤寒,阴也;秋之所患咳疟病者,得之夏日伤暑,阳也。 平按:注“咳疟”恐系“痎疟”
之误,以上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也。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
视,瞻候也。宜以三部九候瞻知所在,然后命于针灸、砭石、汤药、导引,五立疗方,施之不误,使十全者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心肺在隔已上,又近背上,所以为阳也。心以属火,火为太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
以属金,金为少阴,故为阳中之阴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肾肝居膈以下,又近下极,所以为阴也。肾以属水,水为太阴,故为阴中之阴也。肝
以属木,木为少阳,故为阴中之阳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脾居腹中至阴之位,以资四脏,故为阴中之阴。
53
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五脏六腑,即表里阴阳也。皮肤筋骨,即内外阴阳也。肝肺所主,即左右阴阳也。牝
脏牡脏,即雌雄阴阳也。腰上腰下,即上下阴阳也。此五阴阳,气相输会,故曰合于天也。
平按: 《素问》 “外内”作“内外” ;无“左右上下”四字。
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答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精,谓木精也,汁也,三合,藏之肝腑胆中也。 平按: 《素问》 “问曰”作“帝曰” ;
“有放乎”作“各有收受乎” 。
其病发惊骇,起怒亡魂,故惊骇也。
其味辛,肝味正酸而言辛者, 于义不通。 有云: 金克木为妻, 故肝有辛气。 平按: 《素问》 “辛”
作“酸” 。注“而言辛” ,袁刻作“有本言辛” 。
其类草木,五行各别多类,故五行中各 ①称类也。草木类同也。
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春当岁星。
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头为身之初首,故春气在也。
其数八,成数八。
是以知病在筋也,其臭臊。
是以 ②知筋位居春,故病在筋也。
赤色入通于心,火生于木,心又属火,火色赤,故通心。 平按: “赤色”上, 《素问》有“南方”二
字。
开窍于耳,《九卷》云:心气通舌。舌既非窍,通于耳。
①
“各”字之旁,仁和寺本注一“别”字。
② “以” ,萧本在“故”字之后。查仁和寺本,此段注文作两行, “以”字在右行“是知”与左行“故病”
四字中间,据文义,当在“是”字之后。 54
藏精于心,心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故病在五脏,心为五脏主,不得受于外邪,受外邪则五脏皆病也。
其味苦酸,酸为苦母,并母言之,故有苦酸。 平按: 《素问》无“酸”字。
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九卷》云:黄黍味辛。苦味克辛,仍金火相济,故并言之。
其应四时,其星上为荧惑,夏时上为荧惑。
以知病在脉也,脉位居夏,故病在脉。
其音徵,其数七,成数七也。
其臭焦。黄色入通于脾胃,五色皆自通脏,不言其腑,此言腑者,以胃为四脏资粮,故兼言也。 平按: 《素问》
“黄色”上有“中央”二字; “脾”下无“胃”字。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精,脾中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也。
故病在于舌本,脾脉足太阳连舌本,故夏病在舌本也。
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其脾王四季,故季夏上为镇星。
故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脾肉在夏,故有病在肉。其数五,谓生数。
其臭香。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精,肺液也。 平按: “白色”上《素问》有“西方”二字。 55
故病在于背,肺为阳中之阴,在背,故病在背。
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九卷》云:粳米味甘,黍味辛。此中稻辛。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秋时上为太白星。
故知病在皮毛,皮毛在秋,故病在皮毛也。
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九为成数。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谓前后阴也。 平按: “黑色”上, 《素问》有“北方”二字。
藏精于肾,精,谓肾液。
病在于溪谷,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 ①之会,肾间动气为原气,在溪谷间,故
冬病在也。 平按: 《素问》 “溪”下无“谷”字; “豕”作“彘” 。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冬时上为辰星。
以知病在骨,骨气在冬,故病在骨。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六为成数。
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善候脉者,须察脏腑之气,有逆有顺,阴阳表里雌雄纲纪,得之于心,合于至妙,然
后教于人。教于人之道,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 56
教, 谓教童蒙也。 授, 谓授久学也。 如是行者, 可谓上合先圣人道也。 平按: 《素问》 “善”
上有“故”字,无“岐伯曰”三字; “逆顺”二字作“一逆一从”四字; “合之于精”作“合
心于精” 。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十二顺,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 平按: 《素问》 “黄
帝问”下无“于岐伯”三字; “顺”作“从” ,下同。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四经应四时,十二顺应十二月,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
十二月应十二脉。
十二经脉也。
脉有阴阳,十二经脉,六阴六阳。
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妙知人迎之变,即悬识气口;于气口之动,亦达人迎。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五脏之脉于五时见,随一时中即有五脉,五脉见时皆有胃气,即阳有五也。五时脉见,即有二十五阳数者也。
所谓阴者真脏,其见则为败,败必死。
于五时中,五脏脉见各无胃气,唯有真脏独见,此为阴也。 平按: “其” 《素问》作
“也” 。又: 《素问》 “死”下有“也”字。注“为阴” , “为”字,袁刻作“所谓”二字。
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
胃胞之中,苞裹五谷,具五脏为粮,此则真脏阴为阳,故曰胃胞阴阳者也。 平按:
《素问》 “胞”作“脘” ; “阳”上无“阴”字,下有“也”字。
别于阳者,知病之处;
阳,胃气也。足阳明脉通于胃,是以妙别阳明胃气,则诸脉受病所在并知之。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妙别五脏之脉,即知死生有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① “谷” ,萧本误作“骨” ,今据仁和寺本改。 57
三阳行胃人迎之脉,在头;三阴行太阴寸口之脉,在手也。
所谓一也。
阴阳上下动如引绳,故曰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善别胃脉,即和胃气有无禁忌在于四时。 平按:注“和” ,别本作“知” 。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善别手太阴脉,即知真脏脉之有无,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谨能纯熟阴阳脉气之道,决于心者,不复有疑,故不与众人谋议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凡阴阳者,去、静与迟皆为阴,至、动与数皆为阳。 平按: 《素问》 “静”下有“者”
字; “静者”句,在“动者”句上; “迟者”句,在“数者”句上。
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九日死,有本为十八日。 平按: 《素问》 “脏之”二字作“脉之脏”三字; “九”作“急十八”
三字。
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日死,肾至悬绝五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得真脏脉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脏悬绝已去,各以其脏之气分昼日为数。脉至即绝,久而不来,故曰悬绝。 平按: 《素问》 “十日”作“十二日” ; “五日”作“七日” 。
问曰:二阳之病发心痹,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三日者死不治。
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谓手阳明大肠脉也,足阳明脉也。阳明所发,心痹等病也。
隐曲,大小便。风消,谓风热病消骨肉也。息贲,贲,隔也,为隔息也。 平按: 《素问》
“曰”上无“问”字; “痹”作“脾” ; “息贲”下无“三日”二字。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癕肿,及为痿厥喘悁,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太阳也,谓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所发,寒热等病。悁,季
绵反,忧患也。索,夺也。忧恚不已,传为夺人色润泽也。 平按: 《素问》 “喘悁”作“喘” 。
曰:一阳发病,少气喜咳喜泄,传为心瘛,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手少阳三焦脉也,足少阳胆脉也。少阳发少气等病。隔,塞也。 平
按: 《素问》 “喜”作“善” ; “瘛”作“掣” 。 “少气” ,原钞作“小气” ,玩注宜作“少” , 《素
问》亦作“少” 。又注“少阳” , “少”字原钞亦作“小” ,恐系钞写之误,谨更正。 58
二阳一阴发病,生惊骇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风厥。
二阳,阳明也。一阴,厥阴也,手厥阴心包脉也,足厥阴肝脉也。此二脉发惊骇等病,风厥也。 平按: 《素问》 “生”作“主” 。
二阴一阳发病,喜胀心满喜气。
二阴,少阴也,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肾脉。少阴、少阳发喜胀等病。 平按:注“肾
脉”下,袁刻有“一阳,少阳也”五字。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三阳,太阳也。三阴,太阴也,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太阴发偏枯等病也。
鼓一阳曰钩曰鼓,一阳,少阳也。少阳脉至手太阴寸口,其脉鼓也。鼓,脉鼓劝也。一阳之鼓曰钩也。
平按: 《素问》 “钩”下无“曰”字。
一阴曰毛,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之寸口曰毛,此阴脉,不称鼓也。有本:一曰阴曰毛也。
鼓阳胜隐曰弦,脉鼓阳胜于隐曰弦。 平按: 《素问》 “隐”作“急” 。别本“隐”上有“阴”字。
鼓阳至而绝曰石,至者为阳也,鼓阳至绝曰石也。
阴阳相过曰弹。
阴阳之脉至寸口相击曰弹也。 平按: “弹” 《素问》作“溜” 。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则满喘而欧。
邪气客肺及手太阴,故烦满喘欧也。 平按: 《素问》 “烦”下无“则”字; “欧”作
“呕” 。
心痹者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
邪气客心及手太阳,故上下不通,烦则少腹故胀等病也。 平按: 《素问》 “不通”上
有“脉”字; “则”上有“心”字; “喜”作“善” 。注“少腹故胀” , “故”恐系“鼓”字之
误。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演坏。
邪气客肝及足厥阴脉,厥阴脉系目及阴,故卧惊数小便。演当涎,谓涎流坏中心也。
平按: “演坏” 《素问》作“引如怀”三字。 59
肾痹者善胀,尻以伐踵,脊以伐项。
邪客肾及少阴之脉,故喜胀脊曲也。 平按: 《素问》 “善”作“喜” ;两“伐”字均
作“代” ; “项”作“头” 。 “胀”下,袁刻有“足挛”二字,原钞无。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欧汁,上为大寒。
邪客脾及足太阴脉,不得营于四肢,故令懈惰,又发脾咳,胃寒欧冷水也。 平按:
《素问》 “懈惰”作“解堕” ; “欧”作“呕” ; “寒”作“塞” 。
大肠痹者,数饮出而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邪客大肠及手阳明脉,大肠中热,大便难,肺气喘争,时有飧泄也。 平按: 《素问》
“肠”上无“大”字; “出而”作“而出” 。注“争”字,原钞作“年” ,谨依经文作“争” 。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膀胱盛尿,故谓之胞,即尿脬。脬,匹苞反。邪客膀胱及足太阳,膀胱中热,故按之
髀热,下则小便有涩,上则鼻清涕出也。 平按: “少腹” ,原钞作“少肠” , 《素问》作“少
腹” ,袁刻作“小肠” ,与原钞、 《素问》均异,谨依《素问》作“少腹” 。 “两髀” 《素问》
作 “内痛” , 新校正云: “全元起本作两髀。 ” 据此, 则全元起本与此相合。 “若沃以汤” , “汤”
字原钞作“阳” ,恐传写之误,谨依《素问》作“汤” ,别本亦作“汤” 。
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
五脏之气,为阴气也;六腑之气,为阳气也。人能不劳五脏之气,则五神各守其脏,故曰神脏也。贼郎反。若怵惕思虑,悲哀动中,喜乐无极,愁忧不解,盛怒不止,恐惧不
息,躁动不已,则五神消灭,伤脏者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凡人饮食,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肠胃更实更虚,故得气通,长生久视。若饮食
自倍,则气不通,夭人寿命也,此则伤腑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过也。喘息,肺所为也。喘息过者,则肺虚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忧思,心所为。忧思过者,则心伤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欧唾,痹病在肾;
欧唾,肾所为也。欧唾过者,则肾虚邪客,故痹聚也。 平按: “欧唾” 《素问》作“遗
溺” 。
淫气渴乏,痹聚在肝; 60
肝以主血,今有渴乏,多伤血肝虚,故痹聚也。 平按: “渴乏” 《素问》作“乏竭” 。
淫气饥绝,痹聚在胃。
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淫气雍塞,痹聚在脾。
谷气过塞,则实而痹聚于脾也。 平按: “饥绝” 《素问》作“肌绝” ,下无“痹聚在
胃” 、 “淫气雍塞”二句。新校正云: “详从上凡痹客五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
中,此王氏所移。 ”据此,则全元起本与《太素》同也。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动肺,使人喘喝。
五脏为阴,内邪阴气以伤五脏,故曰争内;六腑为阳,外邪阳气以侵六腑,故曰扰外。
皮毛腠理也,肺魄所主,故汗出腠理,名魄汗也。藏,犹闭也。阴阳争扰,汗出腠理未闭,寒气因入,四肢逆冷,内伤于肺,故使喘喝。喝,喘声,呼割反。 平按: 《素问》 “动”
作“熏” ; “喝”作“鸣” 。
阴之所生,和本曰味。
五脏所生和气之本,曰五味也。 平按: 《素问》 “味”作“和” 。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刚与刚,阳盛也。阳盛必衰,故破散也。无阳之阴,必消亡也。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淖,乱也,音浊。言阳散阴消,故刚柔不和,则十二经气绝也。 平按: 《素问》此
段下有“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数句,本书在后。
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木生火也。
心之肺谓之死阴,火克金也。
肺之肾谓之重阴,少阴重至阴也。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辟,重叠。至阴、太阴重也。
结阳者,肿四肢。
结,聚。 61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血聚多至三升也。
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少阴为水,故多字误耳 ①
也。 平按: 《素问》 “结”下无“者”字; “针”作“斜” 。
“石” , 原钞本作 “右” , 恐误, 《素问》 作 “石” 。 “腹肿” 二字, 原钞缺左方, 只余右方 “复” 、“重”二字,谨依《素问》作“腹肿” 。
三阳结谓之消,消渴、消中也。三阳,太阳。 平按: 《素问》 “三阳”作“二阳” 。注“消渴” , “渴”
字袁刻误作“浊” 。
二阳结谓之隔,便溲不通也。二阳,阳明也。 平按: 《素问》 “二”作“三” 。
三阴结谓之水,三阴,太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也。
阴搏 ②阳别,谓之有子,阴脉聚,阳脉不聚也。
阴阳虚肠辟。
阴阳腑脏脉皆虚者,肠辟叠死。 平按: 《素问》 “辟”下有“死”字。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阴阳死生期也。 平按: 《素问》此数语在“经气乃绝”之下。 “四日而已” , 《素问》
作“四日而死” ,新校正云: “按别本作四日而生,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俱通。详上下
文义,作死者非。 ”据此,则全元起注本与此正合,袁刻误作“四日而死” 。
阳加于阴谓之汗,加,胜之也。
阴虚阳搏谓之崩。
崩,下血也。
① “耳” ,萧本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②
“搏” ,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 ,疑当作“抟” 。下同。 62
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
太阴总得三阴之气。 平按: 《素问》 “三十”作“二十” 。
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
少阴总得二阴之气。 平按: 《素问》 “十五”作“十三” ; “夕”下有“时”字,别本
亦有“时”字。
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厥阴气皆来聚,故曰俱也。 平按:顾本《素问》无“平旦”二字,赵府本有。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阳之脉,聚而且鼓。
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
十日死。
阳明之气皆聚,则阳明募病。有本为幕也。 平按: 《素问》 “募”作“其” 。
卷第四(佚)
卷第五(卷首缺)人合
平按:此篇自注文“不足二节,故得怀子也”以上,残脱不完,篇目亦不可考,故自
“黄帝问于伯高曰”至“以抱人形”,谨从《灵枢》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补入。自“天
有阴阳”以下,至“天地相应者” ,见《灵枢·邪客篇》 。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
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平按:以上从《灵枢·邪客篇》补入。]
□……□不足二节,故得怀子也。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平按: 《灵枢》 “人”
下有“有”字。]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戈麦反,曲脚也。 63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云气,人有卫气;地有草蔖,千古反,草名也,又死草也。 平按: “云气” ,原钞“云”字下半不全,只余上半雨
字。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地气上为云。 ”此云“地有云气” ,正合。袁刻因《灵
枢》作“泉脉” ,遂作“泉气” ,恐误。 “蔖” , 《灵枢》作“蓂” 。
人有毫毛;天有昼晦,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
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 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时不生草,人有毋 ①子。此人所以与天地相应者。
幕,当为膜,亦幕覆也。膜筋,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分肉者,名膜筋也。人身
上有二十六形,应天地之形也。 平按: 《灵枢》 “齿牙”作“牙齿” ; “时”上有“四”字。
①
“毋” ,萧本误作“母” 。今据仁和寺本改。 64
阴阳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之谓也” ,见《灵枢》卷七第四十一《阴阳系日月篇》 。篇中
间自“在上者为阳”至“苍色”一段经文,杨注原钞残阙,平于日本仁和寺宫御藏本残卷
十三纸中检出,证以《灵枢·阴阳系日月篇》经文,补入“生于火,故”及“有肝,肝者”
之间,而此篇缺处复完,亦幸事也。自“此之谓也”下“黄帝曰”至末,见《素问》卷二
第六《阴阳离合论》 ,又见《灵枢》卷二第五《根结篇》 ,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五。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
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
夫人身阴阳应有多种:自有背腹上下阴阳,有脏腑内外阴阳,有五脏雄雌阴阳,有身
手足左右阴阳,有腰上下天地阴阳也。
足之十二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
腰下为地,故两足各有三阴三阳,应十二月,故十二脉也。人身左右随是一边即有十
二脉者,天地通取也。月为太阴之精,生水在地,故为阴也。 平按: 《灵枢》 “足”上有
“故”字; “腰”上有“经”字。
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
日为太阳之精,生火在天,故为阳也。 平按: “日生于火” 《灵枢》作“日主火” 。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
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
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从寅至未六辰为阳,从申至丑六辰为阴。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
三阳已生,能令万物生起,故曰生阳。生物阳气,正月未大,故曰少阳;六月阳气已少,故曰少阳。二月阳气已大,故曰太阳;五月阳气犹大,故曰太阳。三月、四月二阳合明,故曰阳明也。 平按: “正月”下《灵枢》有“之”字。
申者七月,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
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
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五月一阴生,六月二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已生,能令万物始衰,故曰生阴。生物
七月阴气尚少,故曰少阴;十二月阴气已衰,故曰少阴。八月阴气已大,故曰太阴;十一
月阴气犹大,故曰太阴。九月、十月二阴交尽,故曰厥阴。厥,尽也。 平按: “七月”下,《灵枢》有“之”字。
65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景主左手之
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甲、乙、景、丁、戊、己,为手之阳也;庚、辛、壬、癸,为手之阴也。甲己 ①为少
阳者,春气浮于正月,故曰少阳;己为夏阳将衰,故曰少阳。甲在东方,故为左也;己在
中宫,故为右也。乙戊为手太阳者,乙为二月,阳气已大,故曰太阳;戊夏阳盛,故为太
阳。乙在东方,戊在中宫,故有左右也。景丁为阳明者,景为五月,丁为六月,皆是南方
火也, 二火合明, 故曰阳明也。 平按: “景” 《灵枢》 作 “丙” , 唐人避太祖讳 “丙” 为 “景” ,犹讳“渊”为“泉”也。注“夏阳将衰” , “夏” 、 “衰”二字因虫蚀不全,玩其剩处,与“夏” 、“衰”二字相近,证以上注“阳气已少,故曰少阳;阴气已衰,故曰少阴” ,于义亦合,谨
拟作“夏” 、 “衰”二字。
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
庚癸为少阴者,十二辰为地,十干为天,天中更有阴阳,故甲乙等六为阳,庚辛等四
为阴。庚为七月申,阴气未大,故曰少阴;癸为十二月丑,阴气将终,故曰少阴。辛壬为
太阴者,辛为八月酉,阴气已大,故曰太阴;壬为十一月子,阴气盛大,故曰太阴。心主
厥阴之脉,非正心脉,于十干外,无所主也。足为阴也,足之有阳,阴中少也;足之有阴,阴中大也。 平按:注“八月”下原缺一字,证以上注“七月申” ,则此八月应是“酉”字,谨拟作“酉” 。又注“十干” , “干”字原缺右方 ②
,疑是“干”字,谨拟作“干” 。
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
手之六阳,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阳,故曰太阳。
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手之六阴,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阴,阳大阴少,故曰少阴。
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此上下阴阳也。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以上,上下阴阳,此为五脏阴阳。心、肺居鬲以上为阳,肝、脾、肾居鬲以下为阴。
故阳者呼,心与肺也;阴者吸,脾与肾也。心肺俱阳,心以属火,故为阳中太阳也;心肺
俱阳,肺以属金,故为阳中少阴也。 平按:注“阴者吸” , “者”字原缺,据上文“阳者
呼” ,当是“者”字,谨拟作“者” 。
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三脏居鬲以下为阴,肝脏属木,故为阴中少阳也。脾在鬲下属土,耳以居下,故为阴
中至阴。肾下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也。 平按: 《素问·六节藏象论》谓: “肺为阳中之
① “己” ,萧本原作“乙” ,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
“干”字,原各本均为繁体字,作“乾” 。 66
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 ”新校正引《太素》 “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
中之太阴,肝为阴中之少阳” ,以证《素问》王注之失,其说甚详,检《素问》卷三第九《六
节藏象论》王注下新校正自知。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
春之三月,人三阳气在左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
夏之三月,人三阳气在右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
秋之三月,人三阴气在右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冬之三月,人三阴气在左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苍色有肝,肝者主足厥阴也。今乃以甲
为左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
阴阳之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五行次第阴阳,以甲为厥阴,上下天地阴阳,以甲为阳者,良以阴阳之道无形无状,裁成造化,理物无穷,可施名以名实,故数之可十,推之可万也。 平按: 《灵枢》 “主春”
作“王春” ; “苍色”二字不重; “有肝”作“主肝” ; “主足厥阴”作“足厥阴” ,无“主”
字。 “可十” , “十”字原缺,原校补。 “推之” , “推”字袁刻误作“椎” ,注同,谨更正。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三百六十五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今闻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三阴三阳之数各三,不应天地日月阴阳二数何也?黄帝非不知之,欲因问广衍阴阳变
化无穷之数也。 平按: 《素问》 “黄帝”下有“问”字; “六十”下无“五”字; “今”下
无“闻”字。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
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毫末之形,并阴阳彫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
故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然则混成,同为一气,则要一也。 平按:
《素问》 “岐伯”下有“对”字; “离”作“推” ; “散”作“数” 。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也。
二仪合气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67
辨阴阳,所谓雄雌者也。人之与物,未生以前,合在阴中,未出地也。未生为阴,在
阴之中,故为阴中之阴也。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所生已生曰阳,初生未离于地,故曰阴中之阳也。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气以为人物生正,阴气以为人物养主也。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一气离为阴阳,以作生养之本,复分四时,遂为生长收藏之用,终而复始,如环无端,谓之常也。若失其常,四时之施,壅塞不行也。 平按:注“施” ,袁刻作“弛” 。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散也。
散,分也。阴阳之变,俱通内外,外物既尔,内身之变,亦可分为众□□可胜数也。
黄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别为三阴三阳,推之可万,故为离也。唯一阴一阳,故为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古者圣人欲法天、地、人三才形象,处于明堂,南面而立,以取法焉也。
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圣人中身以上,阳明为表在前,故曰广明。太阴为里在后,故广明下名曰太阴。冲脉
在太阴之下,故称后曰太冲。太冲脉下,次有少阴,故曰少阴为地,以肾最居下故也。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即足太阳,是肾之腑膀胱脉也。脏阴在内,腑阳居外,故为上者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至阴,是肾少阴脉也,是阴之极,阳生之处,故曰至阴。太阳接至阴而起,故曰根于
至阴。上行络项,聚于目也。结,聚也。 平按: 《素问》 “根”下有“起”字。
名曰阴中之阳。
少阴水中而有此阳气,故曰阴中之阳也。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身中表之上,名曰广明。脾脏足太阴脉从足至舌下,太阴脉在广明里,故为下也。广
明为表,故为上也。
68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结于颡大,阳明脾腑之脉,在太阴表前,从足指厉兑,上行聚于颡上额颅。颡,额也,苏荡反。
平按: “结于颡大” , 《素问》无此句, 《灵枢》作“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 《甲乙经》
作“结于颃颡,颃颡者钳大,钳大者耳也” ,原钞本作“颡大” ,又本书卷十《经脉根结》
亦作“颡大” ,袁刻作“颡上” 。
名曰阴中之阳。
人腹为阴,阳明从太阴而起,行于腹阴,上至于颡,故为阴中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结于窗笼,名曰阴中之少阳。
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丛毛之上,循阴股上注于肺,阴脏行内也。少阳肝腑之脉,起
足窍阴,上聚于耳,为表阳腑也。以少阳属木,故为阴中少阳也。 平按: 《素问》无“结
于窗笼”四字。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
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
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
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 平按: “太阳为关” , “关”字《甲乙经》 、 《素问》 、 《灵枢》均
作“开” 。日本钞本均作“閞” ,乃“关”字省文。玩杨注“门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
也。 ” “主禁”之义, “关”字为长,若“开”字,则说不去矣。再考《灵枢·根结篇》及《甲
乙经·经脉根结篇》 ,于“太阳为开”之上均有“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
之文,本书卷十《经脉根结》与《灵枢》 、 《甲乙》同,则是前以关、枢、阖三者并举,后
复以为关、为阖、为枢分析言之,足证明后之“为关” “关”字,即前之“折关” “关”字
无疑矣。下“太阴为关”与此同义,不再举。再按:嘉祐本《素问》新校正云: “《九墟》
太阳为关。 ”作“关” 。
三经者,不得相失,搏 ①
而勿传,命曰一阳。
惟有太阳关者,则真气行止留滞,骨摇动也。惟有阳明阖者,则肉节败、骨动摇也。
惟有少阳枢者,则真气行止留滞,肉节内败也。相得各守所司,同为一阳之道也。搏,相
得也。传,失所守也。 平按: “传” 《素问》作“浮” 。
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者,名曰太阴,太
阴根起于隐白,结于太仓,名曰阴中之阴。
冲在太阴之下,少阴脉上。足太阴脉从隐白而出,聚于太仓,上至舌本。是脾阴之脉,行于腹阴,故曰阴中之阴也。 平按: 《素问》 “隐”上有“于”字; “隐白”下无“结于太
仓”四字。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结于廉泉,名曰少阴。 69
肾脉足少阴,从足小指之下,入涌泉,上行聚于廉泉,至于舌本也。 平按: 《素问》
无“结于廉泉”四字; “名曰少阴” ,作“名曰阴中之少阴” 。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结于玉英,肝脉足厥阴在少阴前,起于大指丛毛之上,入大敦,聚于玉英,上头与督脉会于颠,注于肺中也。 平按: 《素问》无“结于玉英”四字。
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无阳之阴,是阴必绝,故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
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
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动转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津液,故为
枢者也。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 ②
而勿沉,名曰一阴。
三阴,经脉也。三阴之脉,搏聚而不偏沉,故得三阴同一用也。
阴阳钟钟也,传为一周,钟钟,行不止住貌。营卫行三阴三阳之气,相注不已,传行周旋,一日一夜五十周也。
平按: 《素问》 “钟钟”作“ ” ; “传”字上无“也”字,有“积”字。
气里形表而相成者也。
五脏之气在里,内营形也;六腑之气在表,外成形者也。 平按: “而相成者也” 《素
问》作“而为相成也” 。
四海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三《海论》 。自“人亦有四海”至“逆
者必败” ,见《甲乙经》卷一第八,惟文法微有不同。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
① “搏” ,人卫本注曰: “搏,杨注训为“相得” ,后文训为“聚” ,疑当作“抟” 。 ”
②
“搏” ,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 ,疑当作“抟” 。 70
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子乃合之于四海何乎?
血,谓十二脉中血也。气,谓十二脉中当经气也。 平按: 《灵枢》 “问”下有“于”
字; “支”作“肢” ; “四海”下无“何”字。
岐伯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十二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
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黄帝曰:请闻人之四海。岐伯曰:人有髓
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所以应四海者也。
十二经水者,皆注东海,东海周环,遂为四海。十二经脉皆归胃海,水谷胃气环流,遂为气血髓骨之海故也。水谷之海,比于东海也。 平按: 《灵枢》 “以人应之奈何”下,无“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黄帝曰:请闻人之四海”十七字。
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阴阳表
里营输所在,四海定矣。
胃脉以为阳,表也;手太阴、足少阴脉为阴,里也;冲脉为十二经脉及络脉之海,即
亦表亦里也。 平按: “营” 《灵枢》作“荥” 。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为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胃盛水谷,故名水谷之海。胃脉,足阳明也。足阳明脉过于气街、三里,其气上下输
此等穴也。 平按: 《甲乙》 “输”作“腧” ,下同,不再举。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冲脉管十二经脉。大杼是足太阳、手太阳脉所发之穴。巨虚上下廉,则足阳明脉所发
之穴。此等诸穴,皆是冲脉致气之处,故名输也。
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
膻,胸中也,音檀。食入胃已,其气分为三道,有气上行经隧,聚于胸中,名曰气海,为肺所主。手阳明是肺腑脉,行于柱骨上下,入缺盆,支者上行至鼻,为足阳明,循颈下
人迎之前,皆是膻中气海之输也。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
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 ①,其气上输脑盖
百会之穴,下输风府也。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
利,不知调者害。
得生得败,言逆顺,天也;为利为害,言调不,人也。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急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71
有余,谓邪气益真气也。面赤,谓气上冲面,阳脉盛也。 平按: “急息” 《灵枢》作
“悗息” , 《甲乙》作“悗急息” 。
血海有余者,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
其所病。
血多脉盛,故神想见身大也。怫,扶弗反,怫郁不安,不知所苦也。 平按: “怫”
下, 《甲乙》有“郁也”二字。
水谷之海有余者,则腹满胀;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者,则轻劲多
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 ,目无所见,懈殆安卧。
脑减不满颅中,故脑易转,喜耳鸣也。髓不满胫中,故胻痠疼也。脑虚少,筋肉血等
精液不足,故眩冒无所见也。髓虚,四肢腰□无力,故懈怠安卧也。痠,息官反。眩,元
遍反,瞑目乱也。 ,亡到反,覆也。 平按: “满胀” 《甲乙》作“胀满” 。 “胻” 《灵枢》
作“胫” , 《甲乙》作“胫胻” 。 “ ” 《灵枢》 、 《甲乙》均作“冒” ; “殆”均作“怠” 。注“腰”
下一字原缺,袁刻作“脊” 。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毋犯其害,顺者得
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输,谓四海之输。 平按: “毋”字原缺下半, 《灵枢》 、 《甲乙》均作“无” ,应是“毋”
字。 《甲乙》无“黄帝曰:善”四字。
①
“生” ,人卫本注曰:前段杨注“气海为肺所主” ,疑此“生”字亦当作“主” 。 72
十二水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三第十二《经水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七,惟文法略
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天下凡有八十一州,此中国,州之一也,名为赤县神州。每一州之外,有一重海水环
之,海之外,有一重大山绕之,如此三重海,三重山,环而围绕,人居其内,名曰一州。
一州之内,凡有十二大水,自外小山、小水不可胜数。人身亦尔,大脉总有十二,以外大
络、小络亦不可数。天下八十一州之中,唯取中国一州之地,用法人身十二经脉内属脏腑,以人之生在此州中,禀此州地形气者也。
夫十二经水者,其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
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
问其十二经脉取法所由也。
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此问其脏腑经络各有司主调养所由。十二经水,各从其源受水,输之于海,故曰受水
行也。
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
五脏合五神之气,心合于神,肝合于魂,肺合于魄,脾合于营,肾合于精,五脏与五
精神气合而藏之也。 平按: “藏”下, 《灵枢》 、 《甲乙》均有“之”字,袁刻同。
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胃受五谷成熟,传入小肠,小肠盛受也。小肠传入大肠,大肠传导也。大肠传入广肠,广肠传出也。胃下别汁,出膀胱之胞,传阴下泄也。胆为中精,有木精三合,藏而不泻。
此即腑受谷行之者也。五腑与三焦共气,故六腑受气,三焦行之为原,故曰扬也。 平按:
注“成熟” , “熟”字袁刻误作“热” 。 “别汁,出膀胱”五字,原缺不完,平细玩虫蚀剩处,与此五字相近,谨拟作此,袁刻作“膀胱,膀胱”四字。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营气从中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所谓受气,泌糟粕,□①
津液,化津液精微,注之
肺脉中,化而为血,流十二脉中,以奉生身,故生身之贵,无过血也。故营气独行于十二
经,导营身,故曰营气。营气行经,如雾者也。经中血者,如渠中水也。故十二经受血各
营也。 平按:注“津液:上一字,下半虫蚀不全,袁刻作“成” ,细玩上半剩处,确非成 73
字,宜空一格。
岐伯答曰:善乎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天地之
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非人力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也,死可解部而视也。
二仪之大,人力不可度量。人之八尺之身,生则观其皮肉,切循色脉,死则解其身部,视其脏腑,不同天地,故可知也。 平按: “外可度量” ,袁刻于“外”下增“生”字,不
合, 《灵枢》亦无。 “部” 《灵枢》作“剖” 。
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
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
气,固其常有合乎?
夫人禀气受形,既有七种不同,以针艾调养固有常契,不可同乎天地无度量也。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
快于耳,浅知也;解于心,深识也。 平按: “卒闻”下, 《灵枢》有之字。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不可不察。
正以天地不可度量,人参天地,故不可不察也。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
清水出魏郡内黄县,南经清泉县,东北流入河也。 平按: “膀胱”下, 《灵枢》 、 《甲
乙》均有“而通水道焉”五字,本书在后。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乌鼠同穴山,东北至华阴入河,过郡四,行一千八百七十里,雍州
浸也。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海,晦也,言其水广博,望之晦闇,不测崖际,故曰海也。海,即四海也。足阳明脉
血气最多,合之四海,众水之长也。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湖当为虖,虖陀水出代郡卤城县,东流过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为并州川。一解云:
湖当为沽,沽水出渔阳郡,东南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此二水亦得为合也。 平按: “虖” ,袁刻作“雩” 。
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汝水出汝南郡定陵县高陵山,东南流入淮,过郡四,行一千三百四十里也。
① “□” ,人卫本注曰:据本书卷十二首篇,当作“承” ,与日抄本残存字形相合。 74
足厥阴,外合于沔水,内属于肝。
沔,绵善反。沔水出武郡番家 ①山,东流入江也。 平按: “沔” 《灵枢》 、 《甲乙》均
作“渑” 。注“武郡” , “武”字原钞作“武” ,袁刻作“南郡” ,考《水经注》 “沔水出武都
沮县狼谷” ,应作“武” 。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通水道焉。
淮水出南阳郡平武县桐柏山,东南流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也。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漯,汤合反。漯水出平原郡,东北流入于海。又河内亦有漯水,出王屋山,东南流入
河。此二水并得为合也。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江水出蜀岷山郡升迁县,东南流入海,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也。 平按:注“升
迁” ,原钞作“外迁” ,据《水经注》应作“升” 。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河水出昆仑山东北隅,便潜行至葱岭于阗国,到积石山,东北流入海,过郡十六,行
九千四百里也。
手太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济水出河东恒县,至王屋山,东北流入于河。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漳水,清漳水也,出上党沽县西北少山,东流合浊漳入于海。一 ②
解是浊漳,浊漳出
于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东流入海也。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人经
亦然。
十二经水,如江出岷山,河出昆仑,即外有源也。 ......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 《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
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因此,对《黄帝内经》 (《灵枢》 、 《素问》 )的
研究,历代不乏其人。
从文献学的角度,用音韵、文字、训诂、注释等方法整理《黄帝内经》 ,确定其内容
的可靠性,是开展各种《内经》研究课题的基础。今人熟知的唐代医家王冰对《黄帝内经
素问》的注释,宋代史崧对《黄帝内经灵枢》的校订,均对《内经》的流传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王冰在整理《素问》时作了不少移补添改,史崧亦在《灵枢》几近失传时才
将“家藏孤本”整理问世,因此,后人往往对今本《内经》中某些内容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所幸的是,尚有《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此书作者为杨上善,他于唐代初叶将《黄帝
内经》 (《灵枢》 、 《素问》 )经文重新分类加注,厘为三十卷,刊刻于世,名之为《黄帝内
经太素》 。该书虽然将《灵枢》 、 《素问》中的经文进行了分类,但是其中几乎包括了唐代所
存《黄帝内经》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原书文字未加改动,因此是研究《黄帝内经》的可靠
资料。宋代著名学者林亿在校正《素问》 、 《甲乙经》 、 《脉经》等医书时,便多借重此书,对其评价甚高。可惜的是, 《太素》一书流传不广,自南宋以后国内几乎无人睹其真面目。
到明、清之季,学术界便大都视之为佚书了。
清光绪中叶,出现了奇迹!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字惺吾)发现日本尚存仁
和寺所藏仁和三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光启三年,即公元 887 年)旧抄卷子本!虽然残缺七
卷,杨氏仍如获异珍,遂影写携归。仁和寺旧抄卷子本《黄帝内经太素》的再度问世,在
国内医学界立即引起了轰动,此后,国内翻刻的《太素》不断问世,流传渐广,研究之风
日盛。然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所限,无法出版影印本,所以原来就残缺的旧抄本越传越
误,数十年间终无善本问世。
晚清学者萧延平精通儒学,擅长医理, 《黄帝内经》 “不去手者数十年” ,对这部医典
十分重视。他见到失而复出的《黄帝内经太素》之后,奋编摩之志,广取《灵枢》 、 《素问》 、《甲乙经》 、 《寒伤论》 、 《巢氏病源》 、 《千金要方》 、 《外台秘要》 、 《医心方》诸书,对《太
素》进行了多年考校,终于在民国十三年(1924 年)撰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并刊
刻于世。该书字斟句酌,旁征博引,洋洋四十余万言,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最精审的版
本。萧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整理《黄帝内经太素》 ,对中医经典研究功莫大焉。
虽然萧氏校正的《太素》在学术界具有不可争议的权威性,但是其中阙佚达七卷之多,终为国内学者心中一大憾事。近年中日两国学术交往渐多,久闻日本国内又发现了仁和寺
本《太素》原缺的第 16、第 21 两卷及第 22 卷中的《九刺》 、 《十二刺》二篇,国内中医学
者对此十分关注。1979年,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先生赴日本考察,得到日本“盛文堂汉方医
书颁布会”1971 年据仁和寺本重印之《黄帝内经太素》一帙,其中便包括了国内佚缺的卷
16、卷 21 及卷 22 中的两篇。次年,雪苔先生将此三卷抽出影印,名之为《残卷复刻黄帝
内经太素》 ,作为内部资料在中医界公开,为国内学者研究《太素》提供了宝贵资料。
前几年,王洪图教授有幸得到日本友人小曾户丈夫先生所赠《黄帝内经太素》影印本。 2
该书为小曾户丈夫监修、永田忠子模写 ①,其原书便是著名的仁和寺本《太素》 ,版本价值
非常高,可谓现存各版《太素》中的极品。欣喜之余,我们立即用此书与萧本《太素》进
行了初步对勘,发现不仅可补第 16、第 21、第 22 等卷缺佚,而且尚可补第 3、第 8、第
10、第 12、第 14、第 29等卷中的大量佚文。为了让更多的中医界同仁及中医爱好者看到
现存内容最全的新版《太素》 ,我们对萧本进行了全面重校和增补,以期有裨于中医学术的
研究与发展。
现将本次增补点校的体例及所做工作简述如下:
1.本次增补点校《黄帝内经太素》以萧延平民国十三年刻本(简称“萧本” )为蓝本,以小曾户丈夫监修,日本筑地书馆影印之仁和寺卷子本(简称“仁和寺本” )为主校本,参
校以王雪苔先生据 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重刻本节选影印的 《残卷复刻黄帝内
经太素》 (简称 “盛文堂本” ) 及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年铅印本《黄帝内经太素》 (简称“人
卫本” ) 。为省文,本书在“脚注” 、 “编者按”中引用上述著作时,均用简称,请读者注意。
2.凡萧延平原书未收,本次所增补之内容,均以今本《黄帝内经素问》 (人民卫生出
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顾从德本) 、 《灵枢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代赵府居敬堂
刊本) 加以校勘, 有些章节还参校以 《针灸甲乙经》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 年影印明代《医
统正脉》本) 。凡增校之处,均依萧氏体例于各节后加“编者按”予以说明。为节省文字,上三书分别简称《灵枢》 、 《素问》 、 《甲乙经》等。
3.凡书中所佚之字,均以“□”标示,每个“□”表示一个汉字;遇书中佚文字数
不详者,则以“□……□”表示。
4.凡本次校点所发现的问题、疑点或必须说明之处,一般加脚注予以说明。原人卫
本《黄帝内经太素》脚注较多,且多精辟之解,凡采用者均注明“人卫本注曰”字样。
5.本书未按经文分段,凡遇杨上善加注之处,均另起一段,萧延平所加“平按”则
附于杨注之后 (前空一格) ; 凡萧延平于经文中所加 “平按” , 其间无杨氏注文者, 则以 “[ ]”
括之,不另分段。
6.为便于阅读,全书改竖排为横排,重新标点;凡经文一律用黑体字排印,凡杨上
善注文、 “平按”及“编者按” ,均以宋体字排印,以示区别。
7.全书尽量采用标准简化字,如:藏(脏) 、府(腑) 、迴(回) 、閒(间) 、恠(怪)
等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均径改为简化字,不再作校注。但是,某些字萧氏在按语中
经常与《灵枢》 、 《素问》等书互校,如痠(酸) 、员(圆) 、悗(闷) 、欧(呕) 、俛(俯) 、豪(毫) 、侠(挟) 、掖(腋) 、兑(锐) 、 (癃) 、膈(隔、鬲) 、癕(痈) 、齐(剂)等等,为了不删除萧氏原注,保持其原貌,此类字均未改;有些字萧氏偶一为注,则萧氏注释者
用原字,未涉及者则径改,如徧(遍) 、齧(啮) 、齐(脐) 、支(肢) 、放(仿) 、緻(致)
等,不另加注释。
8.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黄帝内经太素》衍“之”字处甚多,如“五也”作“五也
之” ; “ 道之生也” 作“道之生也之” ; “善恶也”作“善恶之也”等,一般均径删,不另
加注释。
9.本书以萧延平校本为基础进行增补点校,为便于与萧氏原本比较,凡此次整卷增
补者,均在卷首题目前加“” ;凡增加部分内容者,均在卷首题目前加“” ,以示区别。
① “模写” ,即照像影印。 3
4
黄帝内经太素
唐·通直郎守太子文学杨上善奉敕 撰 注
黄陂萧延平北承甫 校 正
王洪图 李 云 增补点校
卷第一 摄生之一 ①(佚)
卷第二 摄生之二(卷末缺)
顺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不至邪僻” ,见《灵枢》卷六第二十九《师传篇》 ;自“夫治民”
至“不致邪僻” ,见《甲乙经》卷六第二。自“久视伤血”至“久所病也” ,见《灵枢》卷
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 ,又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篇》 。自“春三月”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二《四气 ②调神大论》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二。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先师心藏,比斲轮之巧,不可□□,遂不著于方也。又上古未有文著□□□暮代也,非文不传,故请方传之,藏而则之。 平按: “有所心藏” , “所”字原缺; “之,则而行”
四字原缺。谨依《灵枢》补入。注“斲轮之巧” ,袁刻“巧”误作“功” ; “不可”下,原缺
二字; “暮代”上,原缺三字。袁刻不缺。谨依原钞,以存真相。
上以治民,下以治身,先人后己,大圣之情也。
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理国之意。
子孙无忧,理家之意。
① 卷第一题目佚,今据第二卷题目“摄生之二” ,谨拟作“摄生之一” 。
②
“四气” ,萧本误作“四时” ,今据《素问》改。 5
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言其益远。 平按: “终时” ,别本作“终始” 。
岐伯曰:远乎哉问!夫治民与治自,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
而能治者也,夫唯顺而已矣。
人之与己、彼此、大小 ①
、国家 ②
八者,守之取全,循之取美,须顺道德阴阳物理,故顺
之者吉,逆之者凶,斯乃天之道。 平按: “岐” , 《素问》 、 《灵枢》均作“歧” ,下同,不
再举。 “治自” ,别本作“治身”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自治” 。
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非独阴阳之道、十二经脉、营卫之气有逆有顺,百姓之情皆不可逆,是以顺之有吉也,故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也。志,愿也。
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夫为国为家为身之道,各有其理,不循其理而欲正之身者,未之有也。所以并须问者,欲各知其理而顺之也。俗、讳、礼、便,人之理也;阴阳四时,天地之理也;存生之道,阙一不可,故常问之也。便,宜也。谓问病人寒热等病,量其所宜,随顺调之,故问所便
者也。 平按:自上节“顺者”至本节“岐伯曰” , 《甲乙经》无此文。注“其理” ,二“理”
字袁刻均作“礼” ; “所便”下,原钞本有“者”字,袁刻无。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
言何方而知其所便也。 平按: 《甲乙经》 “病”下无“人”字。
岐伯曰:夫人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中,肠胃中也。肠胃中热,多消饮食,即消瘅病也。瘅,热也,音丹。热中宜以寒调,寒中宜以热调,解其便也。 平按: “夫人” , “人”字《灵枢》 、 《甲乙经》均无。注“瘅病”
下原有“也”字, “寒调”上原有“以”字,袁刻均无,谨依原钞本补入。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自此以下,广言热中、寒中之状。胃中热以消谷,虚以喜饥,胃在脐上,胃中食气上
薰,故皮热也。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
阳上阴下,胃热肠冷,自是常理。今胃中虽热,不可过热,过热乖常。肠中虽冷,不
可不和,不和则多热出黄。肠冷多热不通,故脐下皮寒也。 平按: “糜”下, 《甲乙经》
有“色”字。 “脐”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脐” ,上同。
① “大小” ,仁和寺本作“少大” , “少”字旁注一“小”字。
②
“国家” ,仁和寺本作“家国” 。 6
胃中寒则 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叱邻反,张起也。飧,音孙,谓食不消,下泄如水和饭也。冷气不下,故多胀。
肠中冷而气转,故肠鸣也。 平按: “ ” , 《灵枢》作“腹” ; 《甲乙经》作“填” 。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
以上肠胃俱热俱寒,此乃胃寒肠热俱下时也。胀是胃寒,泄是肠热,肠中不可热,令
热则肠中不和,故胀且泄也。 平按: “胀”下, 《灵枢》有“而”字。注“令热” ,袁刻作
“今热” 。
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少腹痛。
此胃热肠寒俱时,胃热故疾饥,肠寒故腹痛也。 平按: “痛”下, 《灵枢》 、 《甲乙经》
均有“胀”字。
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
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
胃中常热,故欲沧沧而饮,肠中恒冷,故欲灼灼而食,寒热乖和则损于性命。若从欲
则加病,逆志则生怒,二者不兼,故以先为问也。 平按: “寒饮” , 《灵枢》作“饥” 。
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开之以
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令者乎?
正可逆志以取其所乐,不可顺欲而致其所苦,故以道语之,无理不听也。 平按: 《灵
枢》 “驭”作“败” ; “其道”作“其善” ; “示以其所便”作“道之以其所便” ; “听令者乎”
作“听者乎” 。注“理”字疑衍,袁刻无。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本,谓根与本也。标,末也,方昭反,谓枝与叶也。春夏之时,万物之气上升,在标;
秋冬之时,万物之气下流,在本。候病所在,以行疗法,故春夏取标,秋冬取本也。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
谓适于口则害于身, 违其心而利于体者, 奈何? 平按: 《甲乙经》 “相逆” 作 “先逆” 。
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毋灼灼,寒毋沧沧。
沧沧,寒也,音仓。寒无凄等,谓调衣服也;热毋灼等,谓调食饮也。皆逆其所便也。
平按: “凄凄” 《灵枢》 、 《甲乙经》均作“凄沧” 。
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
五脏之中和适,则其真气内守,外邪不入,病无由生。 平按: “将持” 《甲乙经》作
“搏持” 。
7
久视伤血,夫为劳者,必内有所损,然后血等有伤。役心注目于色,久则伤心,心主于血,故久
视伤血。 平按:注“役心” , “役”字别本作“侵” 。
久卧伤气,人卧则肺气出难,故久卧伤肺,肺伤则气伤也。
久坐伤肉,人久静坐,脾则不动,不动不使,故久坐伤脾,脾伤则肉伤也。
久立伤骨,人之久立,则腰肾劳损,肾以主骨,故骨髓伤也。
久行伤筋,此久所病也。①
人之久行,则肝胆劳损,肝伤则筋伤也。 平按: “此久所病也” 《灵枢》作“此五久
劳所病也” 。
春三月,此谓发陈,陈,旧也。言春三月,草木旧根、旧子皆发生也。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之父也,降之以德;地之母也,资之以气。德之与气俱能生也,物因德气,英华开
发也。
夜卧蚤起,春之三月主胆,肝之腑足少阳用事,阴消阳息。故养阳者,至夜则卧,顺阴消也。 “蚤”
字,古“早”字。旦而起,顺阳息也。 平按: “蚤” , 《素问》 、 《巢氏病源》均作“早” 。
注“主胆,肝之腑”袁刻作“主肝,胆之腑” 。谨按: “主胆”二字为句, “肝之腑”三字为
句,胆为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肝经为表里,于义既足,玩下文“小肠,心之腑”注自明。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广步于庭,劳以使志也。被发缓形,逸以使志也。劳逸处中,和而生也。故其和者,是以内摄生者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生、予、赏者,顺少阳也;杀、夺、罚者 ②
逆少阳也。故顺、成、和,则外摄生也。
内外和顺,春之应也。斯之顺者,为身为国养生道也。 平按: 《素问》 “应”下无“也”
① “此久所病也” ,萧本另起一段,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
“者”字后,仁和寺本衍一“也”字。 8
字。
逆则伤于肝,夏为寒为变,奉生长者少。
肝气在春,故晚卧形晚起,逸体急形,杀夺罚者,皆逆少阳也。故其为身者,逆即伤
肝,夏为伤寒热病变也。其为国也,霜雹风寒灾害变也。春时内外伤者,奉夏生长之道不
足也。 平按: 《素问》 “逆则伤于肝”作“逆之则伤肝” ; “夏为寒为变”作“夏为寒变” ;
“奉”下无“生”字。 《巢氏病源》 “夏”字下有“变”字, “寒”下无“为变”二字。注“晚
卧”下“形”字,恐衍文,袁刻无。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伐元反,茂也。夏三月时,万物蕃滋茂秀,增长者也。
天地气交,万物英实,阴阳气和,故物英华而盛实也。 平按: 《素问》 “英”作“华” 。
晚卧蚤起,夏之三月主小肠,心之腑手太阳用事,阴虚阳盈。故养阳者,多起少卧也。晚卧以顺
阴虚,蚤起以顺阳盈实也。 平按: 《素问》 “晚”作“夜” 。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日者为阳,故不可厌之。怒者为阴,故使志无怒之。
使英成秀,使气得洩,使物华皆得秀长,使身开腠气得通泄也。 平按: 《素问》 “英”上有“华”字, “洩”
作“泄” ,下同,不再举。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
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之行者,应太阳之气,养生之道也。
平按: 《素问》 “应”下无“也”字; “生”作“长” 。 《巢氏病源》同。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蚤卧晚起,厌日生怒,伤英不秀,壅气在内,皆逆太阳气也。故夏为逆者,则伤乎心,秋为痎疟,奉秋收之道不足,得冬之气,成热中病重也。 平按: 《素问》 “奉”上无“则”
字。 《巢氏病源》无“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二句。
秋三月,此谓容平,夏气盛长,至秋也,不盛不长,以结其实,故曰容平也。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天气急者,风清气凉也;地气明者,山川景净也。 9
蚤卧蚤起,与鸡俱兴,秋之三月,主肺脏,手太阴用事,阳消阴息。故养阴者与鸡俱卧,顺阴息也;与鸡俱
起,顺阳消也。
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春之缓者,缓于紧急;秋之缓者,缓于滋盛。故宁志以缓形。 平按: 《素问》 “形”
作“刑” 。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夏日之时,神气洪散,故收敛顺秋之气,使之和平也。 平按:注“洪” ,袁刻作“涣” 。
无外其志,使肺气精,此秋气之应也,养收之道也。
摄志存阴,使肺气之无杂,此应秋气,养阴之道也。 平按: 《素问》 “精”作“清” ;
“应”下无“也”字。 《巢氏病源》同。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养者少。
晚卧晚起,志不宁者,秋时以逆太阴气,秋即伤肺,至冬飧泄,奉冬养之道少也。 平
按: 《素问》 “奉养”作“奉藏” 。 《巢氏病源》无“则奉养者少”句。
冬三月,此谓气闭藏,阴气外闭,阳气内藏。 平按: 《素问》无“气”字。 《巢氏病源》同。
水冰地坼,敕白反,分也。
毋扰于阳,言居阴分,故毋扰阳。 平按: “于” 《素问》作“乎” 。
蚤卧晚起,冬之三月,主肾脏,足少阴用事,阳虚阴盈。故养阴者,多卧少起。蚤卧顺阳虚,晚
起顺阴盈也。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伏匿,静也。卧尽阴分,使志静也。 平按: 《素问》 “匿”上有“若”字。
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言十一月,阴去阳来,故养阴者,凡有私意,诸有所得,与阴俱去,顺阳而来,无相
扰也。 平按: “有德” 《素问》 、 《巢氏病源》均作“有得” ,玩本注亦作“得” ,恐系传写
之讹。 10
毋泄皮肤,使气不极,此冬气之应也,养藏之道也。
闭诸腠理,使气不泄极也,斯之行者,应冬肾气,养阴之道也。 平按: 《素问》 “不
极”作“亟夺” 。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少也。
早起晚卧,不待日光,志气外泄,冬为逆者,伤肾痿厥,奉春养生之道少也。痿厥,不能行也,一曰偏枯也,于危反。 平按: 《素问》 “则奉生少也”作“奉生者少” 。
天气清静,光明者也,天道之气,清虚不可见,安静不可为,故得三光七耀光明者也。玄元皇帝曰:虚静者,天之明也。 平按: “静” ,顾本《素问》作“净” ,赵府本仍作“静” 。
藏德不上故不下。
天设日月,列星辰,张四时,调阴阳,日以曝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濡之。
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所杀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谓天道藏德不上故不下
者也。圣人象之,其起福也,不见其所以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由而祸除。则圣人
藏德不上故不下也。玄元皇帝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其事也。 平按: 《素问》 “上”
作“止” 。新校正云: “别本亦作上。 ”
上下则日月不明,君上情在,于己有私,修德遂不为德。玄元皇 ①帝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君之
无德,则令日月薄蚀,三光不明也。 平按: 《素问》 “上下”作“天明” 。
邪害空窍,空窍,谓三百六十五穴也。君不修德和阳气者,则疵疠贼风,入人空窍,伤害人也。
阳气闭塞,地气冒明,阳气失和,故令阴气冒复三光。 平按:两“气”字下, 《素问》均有“者”字。
云露不精,则上应甘露不下,阴气失和,致令云露无润泽之精,无德应天,遂使甘露不降,阴阳不和也。言白露者,恐后代字误也。 平按: 《素问》 “云露”作“云雾” ; “甘露”作“白露” 。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阴阳不得交通,则一中分命,无由布表生于万物,德泽不露,故曰不施也。
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发,风雨不节,甘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乃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11
盗夸之君,德不施布,祸及昆虫,灾延草木,其有八种:一者名木多死,谓名好草木
不黄而落;二者恶气发,谓毒气疵疠流行于国;三者风雨不节,谓风不时而起,云不族而
雨;四者甘露不下,谓和液无施。 “菀槁”当为“宛槁” 。宛,痿死。槁,枯也,于阮反。
陈根旧枝死不荣茂。五者,贼风数至,谓风从冲上来,破屋折木,先有虚者被克而死。六
者,暴雨数起,谓骤疾之雨,伤诸苗稼。七者天地四时不相保,谓阴阳乖缪,寒暑无节。
八者,失道未央绝灭。未央者,久也。言盗夸之君,绝灭方久也。 平按: 《素问》 “恶气
发”作“恶气不发” ; “甘露”作“白露” ; “乃道”作“与道” 。
唯圣人顺之,故身无奇疾,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唯圣人顺天,藏德不止,故有三德:一者,身无奇疾,奇异邪气不及于身也;二者,万物不失,泽及昆虫,恩沾草木,各得生长也;三者,生气不竭。生气,和气也。和气不
竭,致令云露精润,甘露时降也。 平按: 《素问》 “顺”作“从” ; “疾”作“病” 。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
少阳,足少阳胆腑脉,为外也。肝脏为阴,在内也。故腑气不生,脏气变也。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太阳,手太阳小肠腑脉,在外也。心脏为阴,居内也。故腑气不生,脏气内洞。洞,疾流泄也。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漏。
太阴,手太阴肺之脉也。腠理毫毛受邪,入于经络,则脉不收聚,深入至脏,故肺气
焦漏。焦,热也。漏,泄也。 平按: “焦漏” 《素问》作“焦满” 。新校正云: “焦满,全
元起本作进满, 《甲乙经》 、 《太素》作焦满。 ”玩本注:焦,热也。漏,泄也。若作“满” ,于“泄”字义不合,仍从原钞本作“焦漏”为是。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
少阴,足少阴肾之脉也。少阴受邪,不藏能静,深入至藏,故肾气浊沉,不能营也。
平按: “浊沉” 《素问》作“独沉” 。新校正云: “详独沉《太素》作沉浊。 ”与此亦异。 《甲
乙经》作“浊沉” ,同此。
失四时阴阳者,失万物之根也。
阴阳四时,万物之本也。人君违其本,故万物失其根。 平按: 《素问》作: “夫四时
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与万物沉浮以为养者,志在生长之门也。 平按: “顺” 《素问》作“从” ,下同。
① “皇” ,萧本误作“黄” ,今据萧氏自序改。 12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逆四时之根者,则伐阴阳之本也,坏至真之道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
得道。
阴为万物终始之本也,阳为万物始生之源也。逆之则灾害生,入于死地也;顺之则奇
疾除,得长生之道也。 平按: 《甲乙经》无“四时”二字。 《素问》 “奇疾”作“苛疾” 。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圣人得道之言,行之于身,宝之于心腑也;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宝之于名利
也。
顺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
生死在身,理乱在国。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形而后药之,乱
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亦不晚乎!
身病国乱,未有毫微而行道者,古之圣人也。病乱已微而散之者,贤人之道也。病乱
已成而后理之者,众人之失也,理之无益,故以穿井铸兵无救之失以譬之也。 平按: 《素
问》 “病已成”下无“形”字; “乱”下有“已”字; “铸兵”作“铸锥” , “亦不晚乎”作“不
亦晚乎” 。
六气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决气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二。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
知其所以,愿闻何谓精?
一气者,真气也。真气在人,分一以为六别,故惑其义也。 平按: 《灵枢》 “所以”
下有“然”字;无“愿闻何谓精”句。
岐伯曰: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但精及津、液,与气异名同类,故皆称气耳。雄雌二灵之别,故曰两神。阴阳二神相
得,故谓之薄。和为一质,故曰成形。此先于身生,谓之为精也。 平按: “薄” 《灵枢》 、 13
《甲乙经》均作“搏” 。
何谓气?
下焦如渎,谓之津液。中焦如沤,谓之为营血。上焦如雾,为卫称气,未知所由。 平
按: 《甲乙经》无“何谓气,岐伯曰”六字。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熏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上焦开发,宣扬五谷之味,薰于肤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万物,故谓之气,即卫
气也。 平按: 《灵枢》 、 《甲乙经》均无“熏肉”二字。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
腠理所泄之汗,称之为津。 平按: “汗出腠理” 《灵枢》作“汗出溱溱” 。
何谓液?岐伯曰:谷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光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
液。
淖,□卓反,濡润也。通而言之,小便、汗等,皆称津液;今别骨节中汁为液,故余
名津也。五谷之精膏,注于诸骨节中,其汁淖泽,因屈伸之动,流汁上补于脑,下补诸髓,旁益皮肤,令其润泽,称之为液。 平按: “谷气满” 《灵枢》 、 《甲乙经》作“谷入气满” ;
“光泽” 《灵枢》作“泄泽” , 《甲乙经》作“出泄” 。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五谷精汁在于中焦,注手太阴脉中,变赤循脉而行,以奉生身,谓之为血也。 平按:
“中焦受血于汁” 《灵枢》作“中焦受气取汁” , 《甲乙经》作“中焦受汁” 。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
盛壅营血之气,日夜营身五十周,不令避散,故谓之脉也。 平按: 《甲乙经》 “壅”
作“拥” 。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六气之中,有余不足,总问也。脑髓等别问,取其所知也。 平按:注“取” ,别本
作“求” 。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
肾以主耳,故精脱则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五脏精气为目,故气脱则目闇。
津脱则腠理开,汗大泄;
前之二脱,言脱所由,故有脱也。以下三脱,直著其脱状,故津脱,腠理开、汗泄为 14
状。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胻痠,耳数鸣;
骨节相属之处无液,故屈伸不利。无液润泽皮毛,故色夭。脑髓无补,故脑髓消、胻
痠、耳鸣。胻,衡孟反。 平按: 《甲乙经》 “骨属”作“骨痹” 。 《灵枢》 “胻”作“胫” 。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以无血,故色白。无血润肤,故不泽。脉中无血,故空虚。以为不足,虚之状也。 平
按: “不泽”下《甲乙经》有“脉脱者”三字。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为大海。
六气有部有主,有贵有贱,有善有恶,人之所受,各有其常,皆以五谷为生成大海者
也。 平按: “与为大海” 《灵枢》 、 《甲乙经》均作“与胃为大海也” 。
九气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三十九《举痛论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一。
黄帝曰: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
聚,炅则腠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炅,音桂,热也。人之生病,莫不内因怒、喜、思、忧、恐等五志,外因阴阳寒暑,以发于气而生百病。所以善摄生者,内除喜怒,外避寒暑,故无道夭,遂得长生久视者也。
若纵志放情,怒以气上伤魂,魂伤肝伤也。若喜气缓伤神,神伤心伤也。若忧悲气消,亦
伤于魂,魂伤肝伤也。恐以气下则伤志,志伤肾伤也。若多寒则气收聚,内伤于肺也。若
多热腠理开泄,内伤于心也。忧则气乱伤魄,魄伤则肺伤也。若多劳气耗,则伤于肾。思
以气结伤意,意伤则脾伤也。五脏既伤,各至不胜时则致死也,皆由九邪生于九气,所生
之病也。 平按: 《素问》 “余闻”作“余知” ; “气收”下无“聚”字“气泄”上无“腠理
开”三字; “忧”作“惊” 。新校正云: “按《太素》惊作忧。 ”与此正合。又注“伤魄” 、 “魄
伤”二“魄”字,原钞作“魂” ,原校作“魄” 。按经文云: “肺藏气,气舍魄” 。又云: “肺
在志为忧。 ”作“伤魄”亦合。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欧血及食而气逆上也。
因引气而上,故气逆。怒甚气逆,则致欧血及食气逆上也。 平按: “食而气逆” 《素
问》作“飧泄” 。按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 、 《太素》作食而气逆。 ”与此正合。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15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利,故气缓为病也。 平按: “通”上《素问》 、 《甲乙经》均
无“行”字。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肝脉上入颃颡,连目系;肢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肺以主悲,中上两焦在于心肺,悲气聚于肺, 叶举心系急, 营卫之气在心肺, 聚而不散, 神归不移, 所以热而气消虚也。 平
按: 《素问》 “两焦不通”作“而上焦不通” 。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 、 《太素》作两焦不
通。 ”与此正合。又王注释“布叶” ,谓“布盖之大叶” ,新校正疑非是,复引全元起云: “悲
则损于心, 心系急则动于肺, 肺气系诸经, 逆故肺布而叶举。 安得谓肺布为肺布盖之大叶?”
据此,则全注与本注意合。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
虽命门藏精,通名为肾,脉起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肢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
人惊恐,其精却缩。上焦起胃口上,上焦既闭不通,则气不得上,还于下焦,下焦胀满,气不得行。 平按: “精却” 《甲乙经》作“神却” 。又《素问》新校正云: “气不行,当作
气下行。 ”玩本注,仍当作“气不行” 。
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故汗大泄。
气不得行,或因热而腠理开,营卫外通,汗大泄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热”
作“炅” 。 《素问》 “故汗大泄”作“汗大泄,故气泄。 ”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聚。
因营卫不通,遇寒则腠理闭塞,则气聚为病也。 平按: “寒则腠理闭” , 《甲乙经》
无此三句, 《素问》在“炅则腠理开”三句之前。 “聚” 《素问》作“矣” 。
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心,神之用。人之忧也,忘于众事,虽有心情,无所任物,故曰无所寄。气营之处,神必归之,今既忧繁,气聚不行,故神无归也。虑,亦神用也,所以忧也,不能逆虑于事,以气无主守,故气乱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忧”均作“惊” 。新校正云: “《太
素》惊作忧。 ” “寄” 《素问》 、 《甲乙经》均作“倚” 。注“心情” ,别本作“心精” 。
劳则喘喝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
人之用力劳乏,则气并喘喝,皮腠及内脏腑皆汗,以汗即是气,故汗出内外气衰耗也。
平按: “喘喝” ,顾本《素问》作“喘息” ,赵府本作“喘且” , 《甲乙经》同。 “内外” , 《素
问》作“外内” 。
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专思一事,则心气驻一物。所以神务一物之中,心神引气而聚,故结而为病也。 平
按: “身” 《素问》 、 《甲乙经》均无。 《甲乙经》 “存”作“伤” 。 《素问》 “止”作“归正” ,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归正二字作止字。 ” “气留” 《甲乙经》作“气流” 。 16
调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皆辛” ,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六《五味篇》 ,又见《甲乙经》
卷六第九,惟编次前后稍异。自“肝色青”至“五味所宜” ,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二《脏
气法时论》 。自“黄帝问少俞曰”至“走肉矣” ,见《灵枢》卷九第六十三〈五味论〉 。自“五
味”至末,见《灵枢》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 ,又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气
篇》 。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谷气津液,味有五种,各入其五脏,别之奈何?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
胃受水谷,变化以滋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其气,故曰皆禀 ①也。 平按: 《甲乙经》
“伯高曰”作“岐伯对曰” ;无“水谷”二字。 “禀”下, 《灵枢》有“气”字。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
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五味所喜,谓津液变为五味,则五性有殊,性有五行,故各喜走同性之脏。 平按:
《甲乙经》自“谷味酸”以下至“走肾” ,文法与此不同,而义意相类。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水谷化为津液,清气犹如雾露,名营卫,行脉内外,无所滞碍,故曰大通。其沉浊者,名为糟粕。泌别汁入于膀胱,故曰以次传下也。粕,颇洛反。 平按: 《甲乙经》 “谷气”
下有“营卫俱行”四字; “糟粕”上无“化”字。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因前营卫大通之言,故问营卫所行。 平按: 《甲乙经》 “之行”作“俱行” 。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既五脏,别出两行于营卫之道。
精微,津液也。津液资五脏已,卫气出胃上口,营气出于中焦之后,故曰两行道也。
平按: “既” 《灵枢》 、 《甲乙经》均作“溉” 。 “行”上, 《甲乙经》有“焦”字。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
搏,谤各反,聚也。谷化为气,计有四道:精微营卫,以为二道;化为糟粕及浊气并 17
尿,其与精下传,复为一道;搏而不行,积于胸中,名气海,以为呼吸,复为一道,合为
四道也。 平按: 《甲乙经》 “命曰”作“名曰” 。 《灵枢》 “咙”作“咽” 。
天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天之精气,则气海中气也。气海之中,谷之精气,随呼吸出入也。人之呼也,谷之精
气三分出已,及其吸也,一分还入,即须资食,充其肠胃之虚,以接不还之气。若半日不
食,则肠胃渐虚,谷气衰也。一日不食,肠胃大虚,谷气少也。七日不食,肠胃虚竭,谷
气皆尽,遂命终也。 平按: “天之精气” 《灵枢》 、 《甲乙经》作“天地之精气” 。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充虚接气,内谷为宝,故因其问,请尽言之。
五谷: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是以脾病宜食粳
米,即其药也;用充饥虚,即为食也。故但是入口资身之物,例皆若是。此谷、畜、果、菜等二十物,乃是五行五性之味,脏腑血气之本也,充虚接气,莫大于兹,奉性养生,不
可斯须离也。黄帝并依五行相配、相克、相生,各入脏腑,以为和性之道也。案神农及名
医《本草》 ,左右不同,各依其本具录注之,冀其学者量而取用也。
粳米饭甘,味苦平,无毒。稻米味甘温生。 平按: 《灵枢》 “粳”作“秔” ,音庚。 《灵枢》 、 《甲
乙经》均无“饭”字。注“生” ,原钞作“生” ,原校作“平” 。
麻酸,胡麻味甘平,麻子味甘平。
大豆咸,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生大豆味甘平。
麦苦,大麦味咸温微寒,无毒,似穬麦无皮。穬麦味甘微寒,无毒。小麦味甘微寒,无毒。
黄黍辛。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黍米味甘温,无毒。
五果:枣甘,大枣味甘平,杀乌头毒。生枣味辛。
李酸,
① “禀” ,萧本作“秉” ,今据仁和寺本改。 18
人,味辛甘平,无毒。实,味苦。 平按:注“人” ,别本作“李” 。
栗咸,栗味咸温,无毒。
杏苦,核,味甘苦温。花,味苦,无毒。实,味□酸。
桃辛。
核,味苦甘平,无毒。实,味咸。
五畜:牛甘,肉味甘平,无毒。
犬酸,牝犬肉味咸酸,无毒。
猪咸,肉味苦。 平按: 《甲乙经》 “猪”作“豕” ,下同。
羊苦,味甘大热,无毒。
鸡辛。
丹雄鸡味甘微温微寒,无毒。白雄鸡肉微温。乌雄鸡肉温也。 平按: 《甲乙经》 “牛、犬、豕、羊、鸡”下,均有“肉”字。
五菜:葵甘,冬葵子味甘寒,无毒,黄芩为之使。葵根味甘寒,无毒。叶为百菜主。心伤人。
韭酸,味辛酸温,无毒。
藿咸,案《别录》 :小豆叶为藿。
薤苦,味辛苦温,无毒。
葱辛。 19
葱实味辛温,无毒。根主伤寒头痛。汁平。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养生疗病,各候五味之外色,以其味益之也。 平按: 《甲乙经》 “黄、青、黑、赤、白”下,均无“色”字。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
脾病食甘, 《素问》甘味补,苦味为泻。 平按: “所言五宜者” , 《灵枢》作“五宜所
言五色者” 。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心病食苦, 《素问》咸味补,甘味为泻。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肾病食咸, 《素问》咸味泻,苦味为补也。黄卷,以大豆为之。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肝病食酸, 《素问》酸味泻,辛味为补。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肺病食辛, 《素问》辛味泻,酸味为补。 平按: 《甲乙经》 “黍”上无“黄”字。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五味所克之脏有病,宜禁其能克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肝者,木也。甘者,土也。宜食甘者,木克于土,以所克资肝也。 平按: 《素问》
无“饭”字。 “枣”下《灵枢》 《素问》均有“葵”字。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皆酸;
心者,火也。酸者,木也。木生心也,以母资子也。 平按: “食酸”下, 《素问》有
“小豆”二字。新校正云: “《太素》小豆作麻。 ”应依新校正补入。 “犬肉”下, 《灵枢》
有“麻”字。 “李”下《素问》 、 《灵枢》均有“韭”字。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皆咸;
脾者,土也。咸者,水也。土克于水,水味咸也,故食咸以资于脾也。 平按: “栗”
下, 《素问》 、 《灵枢》均有“藿”字。 《素问》此段在“肺色白”段之下。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皆苦;
肺者,金也。苦者,火也。火克于金也,以能克为资也。 平按: “杏”下《素问》 、 20
《灵枢》均有“薤”字。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皆辛。
肾者,水也。辛者,金也。金生于水,以母资子。 平按: “桃”下《素问》 、 《灵枢》
均有“葱”字。
辛散,肝酸性收,欲得散者,食辛以散之。
酸收,肺辛性散,欲得收者,食酸以收之。
甘缓,脾甘性缓,欲得缓者,食甘以缓之。
苦坚,心苦性坚,欲得坚者,食苦以坚之。
咸濡。
肾咸性濡,欲得濡者,食咸以濡也。 平按: “濡” 《素问》作“耎” ,下同。
毒药攻邪,前总言五味有摄养之功,今说毒药攻邪之要。邪,谓风寒暑湿外邪者也。毒药俱有五
味,故次言之。
五谷为养,五谷五味,为养生之主也。
五果为助,五果五味,助谷之资。
五畜为益,五畜五味,益谷之资。
五菜为埤,五菜五味,埤谷之资。 平按: “埤” 《素问》作“充” 。袁刻作“稗” ,恐误。
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
谷之气味入身,养人五精,益人五气也。
21
此五味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濡,五味各有所利,利五脏也。散、收、缓、坚、濡等,调五脏也。 平按: 《素问》 “五”
下无“味”字。
四时五脏病,五味所宜。
于四时中,五脏有所宜,五味有所宜。 平按: 《素问》 “病”下有“随”字。
黄帝问少俞曰:五味之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 ;
力中反,淋也,篆字癃也。 平按: , 《汉书·高祖本记》 “年老 病勿遣” ,作“ ” ,乃古文“癃”字也。
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
大贡反,心气流泄疾。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
闻其故。
五味各走五脏所生,益其筋、血、气、骨、肉等,不足皆有所少,有余并招于病,其
理是要,故请闻之。 平按: 《灵枢》 “欧”作“呕” ,下同。
少俞对曰:酸入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涩,所敕反,不滑也。酸味性为涩收,故上行两焦,不能与营俱出而行,复不能自反
还入于胃也。
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濡,得酸即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通,故 。
既不能出胃,因胃气热,下渗膀胱之中,膀胱皮薄而又耎,故得酸则缩约不通,所以
成病为 , ,淋也。胞,苞盛尿也。 平按: 《灵枢》 “濡”作“懦” 。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走筋。
人阴器,一身诸筋终聚之处,故酸入走于此阴器。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血涘,血涘则胃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干
善渴。
肾主于骨,咸味走骨,言走血者,以血为水也。咸味之气,走于中焦血脉之中,以咸
与血相得,即涩而不中,胃汁注之,因即胃中枯竭,咽焦舌干,所以渴也。咽为下食,又
通于涎,故为路也。涘,音俟,水厓,义当凝也。 平按: 《灵枢》 “血涘,血涘”四字,作“凝,凝”二字; “汁”上有“中”字; “舌”下有“本”字。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22
血脉从中焦而起,以通血气,故味之咸味,走于血也。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
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洞,通泄也。辛气剽悍,走于上焦,上焦卫气行于脉外,营腠理诸阳。
姜韭之气薰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以姜、韭之气辛薰,营卫之气非时受之,则辛气久留心下,故令心气洞泄也。
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矣。
辛走卫气,即与卫气俱行,故辛入胃,即与卫气汗俱出也。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欧,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管,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欧。
苦是火味,计其走血以取资骨令坚,故苦走骨也。苦味坚强,五谷之气不能胜之,故
入三焦,则营卫不通,下焦复约,所以食之还出,名曰变欧也。 平按: 《灵枢》 “管”作
“脘” 。
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齿为骨余,以杨枝苦物资齿,则齿鲜好,故知苦走骨。
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
人食苦物,入咽还出,故知走骨而出欧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悗,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少,不能上于
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甘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悗。
甘味气弱,不能上于上焦,又令柔润,胃气缓而虫动。虫动者,谷虫动也。谷虫动以
挠心,故令心悗。悗,音闷。 平按: 《灵枢》 “弱少”作“弱小” ; “于上焦”作“至于上
焦” ; “中”下无“甘”字; “心悗”作“悗心” 。
其气外通于肉,故曰甘入走肉矣。
脾以主肉,甘通于肉,故甘走肉也。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味各入其脏。甘味二种,甘与淡也。谷入于胃,变为甘味,未成曰淡,属其在于胃;
已成为甘,走入于脾也。 平按: 《灵枢》无“所入”二字。 《素问》无“淡入胃”三字,新校正云: “《太素》又云:淡入胃。 ”与此正合。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
《九卷》此文及《素问》皆苦走骨,咸走血。此文言苦走血,咸走骨,皆左右异,具 23
释于前也。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
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裁,禁也。筋、气、骨、肉、血等,乃是五味所资,以理食之,有益于身;从心多食,致招诸病,故须裁之。 平按: 《素问·宣明五气篇》注:新校正云: “按《太素》五禁云: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名此为五裁。杨上善云:口嗜而
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之,命曰五裁。 ”按:新校正所引《太素》经文,与此小异,所
引杨注,乃本书经文,与此亦异。
寿限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故中年而寿尽矣” ,见《灵枢》卷八第五十四《天年篇》 。自“黄
帝曰:其气盛衰”至末,见《甲乙经》卷六第十二。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
者”至末,见《素问》卷一第一《上古天真论》 。
黄帝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问有四意:夭、寿、卒死、病久。 平按: 《灵枢》 “人之夭寿”作“人之寿夭” ; “或
夭、或寿”作“夭寿” 。
岐伯曰:
答中答其得寿,余三略之。得寿有九:
五脏坚固,谓五脏形,坚而不虚,固而不变,得寿一也。
血脉和调,谓血常和,脉常调,得寿二也。
肌肉解利,谓外肌肉肉,各有分利,得寿三。 平按:注上“肉”字,恐是“内”字之误。
皮肤緻密,緻,大利反。谓皮腠闭密,肌肤緻实,得寿四。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谓营卫气,一日一夜,各循其道,行五十周,营卫其身,而无错失,得寿五。 24
呼吸微徐,谓吐纳气,微微不粗,徐徐不疾,得寿六。
气以度行,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以循度数,日夜百刻,得寿七。
六腑化谷,胃受五谷,小肠盛受,大肠传导,胆为中精决,三焦司决渎,膀胱主津液,共化五谷,以奉生身,得寿八。
津液布扬,所谓泣、汗、涎、涕、唾等,布扬诸窍,得寿九也。 平按:注“涎” ,袁刻作“液” 。
各如其常,故能久长。
上之九种营身之事, 各各无失, 守常不已, 故得寿命长生久视也。 平按: “久长” 《灵
枢》作“长久” 。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者,何以致之?
问其得寿所由。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谓有四事得寿命长:使道,谓是鼻空使气之道;隧以长,出气不壅。为寿一也。
其墙高以方,鼻之明堂,墙基高大方正,为寿二也。
通调营卫,三部三里,三部,谓三焦部也。三里,谓是膝下三里,胃脉者也。三焦三里,皆得通调,为寿三。
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
起骨,谓是明堂之骨。明堂之骨,高大肉满,则骨肉坚实,为寿四也。由是四事,遂
得百岁终也。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问其夭死。 平按: 《灵枢》自“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至“故中年而寿尽矣”
一段,叙次在“形骸独居而终矣”之后。
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夭者亦四:五脏皆虚,易受邪伤,为夭一也。 25
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使道短促,鼻空又大,泄气复多,为夭二也。 平按: “不长” ,袁刻作“不通” ,依
原钞更正, 《灵枢》亦作“不长” 。
又卑基墙,鼻之明堂,基墙卑下,为夭三也。
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血气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脉小血少,皮肉皆虚,多中外邪,血气壅塞,真邪相攻,引乱真气,为夭四。 平按:
《灵枢》 “不实”作“不石” ; “中风”作“中风寒” 。
故中年而寿尽矣。黄帝曰:善。
黄帝闻夭寿之所由,故赞述之也。 平按: “故中年而寿尽矣” , 《灵枢》作“故中寿
而尽也” 。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消息盈虚,物化之常,故人气衰,时时改变,以至于死地,各不同形,故请陈之也。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
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血,营血也。气,卫气也。大盛,内盛也。始疏,外衰。 平按: 《甲乙经》 “人生”
作“人年” ; “始疏”作“始开” ; “颓落”作“剥落” ; “发鬓”作“鬓发” 。 《灵枢》 “鬓”作
“颇” ; “颁”作“斑” 。又按:原钞“平盛不摇” , “平”字傍有“丕,彼悲反,大也”六字,疑“平盛”应作“丕盛” ,别本作“丕” 。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喜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魄离故言喜误。
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此为五行相生次第,故先肝衰,次第至
肾也。至于百岁,五脏虚坏,五神皆去,枯骸独居,称为死也。 平按: “始减” , 《灵枢》
作“始灭” 。 “喜忧悲” , 《灵枢》作“苦忧悲” , 《甲乙经》作“乃善忧悲” 。又《甲乙经》 “惰”
作“堕” ; “皮肤枯”作“皮肤始枯,故四肢不举” 。 “魄离”二字, 《灵枢》不重, 《甲乙经》
作“魂离魄散” 。 “喜误” , 《灵枢》 、 《甲乙经》均作“善误” 。 “脏枯” , 《甲乙经》作“脏萎
枯” 。 《灵枢》 “脏”上有“四”字,下无“枯”字。又《甲乙经》 “百岁”上有“至”字;
“终”下有“尽”字。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
材力,摄养之力也。天数,天命之数也。 平按: 《甲乙经》无此一段及下“岐伯曰” 26
三字。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更齿发长。
肾主骨发,故肾气盛,更齿发长。 平按: “更齿” 《素问》 、 《甲乙经》均作“齿更” 。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天癸,精气也。任冲脉起于胞中下极者也,今天癸至,故任脉通也,伏冲之脉起于气
街,又天癸至,故冲脉盛也。二脉并营子胞,故月事来以有子也。 平按: “天癸” 《甲乙
经》作“天水” ,下同。 “伏冲” 《素问》作“太冲” ,新校正云: “《太素》作伏冲,下同。 ”
与此正合。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真牙,后牙也。长极,身长也。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身之筋、骨、体、发,无不盛极。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惰。
阳明脉起于面,行于头,故阳明衰,面与发始焦落。 平按: “始焦” 《甲乙经》作“皆
焦” ; “惰”作“白” , 《素问》作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白。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也。三阳脉俱在头,故三阳衰,面焦发白。 平按: “发白”
《素问》作“发始白” , 《甲乙经》无此一段。
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任、冲二脉气血俱少,精气尽,子门闭,子宫坏,故无子。 平按: “伏冲衰少” 《素
问》 、 《甲乙经》作“太冲脉衰少” 。
丈夫年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
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
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齿藁者,骨先衰,肉不附,故令齿枯也。 平按: “写” 《甲乙经》作“泻” ,下同。 “肌
肉满”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肌肉满壮” 。 “阳气衰于上” 《素问》作“阳气衰竭于上” 。
“肾脏衰” 《甲乙经》作“肾气衰” 。
肾则生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故五脏盛乃写。 今五脏皆衰, [平按: 《素问》 、 《甲
乙经》 “生水”均作“主水” ; “乃写”均作“乃能泻” 。以下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及《甲
乙经·形气盛衰大论》补入。]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 27
子耳。 28
卷第三 阴 阳
阴阳大论 ①
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 ,谨
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 ,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
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寺本补齐。凡增补部
分均以今本《素问》 、 《甲乙经》校勘,并依萧氏体例记于“编者按”之后。
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者,天地之道,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理以生万
物,故谓之道也。 编者按: “黄帝问于岐伯曰” , 《素问》作“黄帝曰” ; “道”后有“也”
字。
万物之纲纪也,形气之本,造化之源,由乎阴阳,故为其纲纪。 编者按: “也”字, 《素问》无。
变化之父母也,万物之生,忽然而有,故谓之化也。化咸□已, □异百端,谓之变也,莫不皆以阴
阳雄雌合成变化,故曰□□。 编者按: “也”字《素问》无。注“故曰”后所缺二字,仁
和寺本只剩前一字上部,略似“父”字,据经文谨拟作“父母”二字。
生杀之本始也,阴为杀本,阳为生始。 编者按: “也”字, 《素问》无。
神明之府也。
两仪之□谓□神明。玄元皇帝曰: “天不走转,日月不能行,风不能燥,雨不能润,谁使之尔,谓之神明。 ”斯则阴阳之所不测,化阴阳以为神,通窈冥以忘知,镜七曜而为测,一也。人法天地,具有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中有鉴物之灵,为神明二也。亦以阴阳和气,故得神而无初,故为府也。 编者按:注“曰”字,仁和寺本缺,谨据文义加。 “窈冥”二
字,原本略残,细考其形,当为此二字。
治病者必求于本,本谓阴阳。 编者按: “者”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者”字,此字
《素问》无。
29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夫太极□生两仪,即有两,阴阳二气。二气之起,必有两仪之形,是即託形生气,积
气成形,故积清阳以为天形,积浊阴以为地形。 编者按:注“太”字残缺; “託”字,亦
缺末笔,均据文义补。
阴静阳躁,阴气至静,阳气主躁。
阳生阴长,少阳,春也,生起万物;少阴,秋也,长熟万物。
阴杀阳藏。
五月是阳,起一阴爻,杀气者也;十一月是冬藏,起一阳爻,生气者也。有本云:阴
生阳杀也。 编者按: 《素问》 、 《甲乙经》均作“阳杀阴藏” 。注“阴生阳杀也”后,原衍
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衍“之”字处甚多,均径删,不再举。
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化起物气,以阳为父,故言阳也;阴阳共成于形,以阴为母,故言阴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物极而变,亦自然之所然耳也。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阴浊为地,寒气所以起;阳清为天,热气所以生也。 编者按:注“阴浊”二字原残,“浊”字右半部尚可辨,拟作此二字,与下句“阳清”二字互文。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
清气□阳在上,浊气为阴在下。今浊阴脱虚,清阳下并,以其阳盛,所以飧泄也。清
阳既虚,浊阴上并,以其阴盛,所以 胀飧泄也,食不化而出也。
此阴阳反祚 ②也,病之逆顺也。
祚,福也。逆之则为反,顺之为福也。 编者按; “祚”字,原钞右半部残,当为此
字, 《素问》 、 《甲乙经》均作“作” 。 “顺”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从” 。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地之浊气上升,与阳气合为云;天之清气上降,与阴气合为雨也。
雨出地,气出天,
① “阴阳大论” ,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
②
仁和寺本“祚”字旁注有“乍故反”三字。 30
雨是地之阴气,上升得阳为雨;气是天之阳气,下降得阴为气。气,雾。 编者按:
此二句《素问》 、 《甲乙经》均作“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注“雾”字后,疑脱“也”字。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也,所以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故有上
下清浊阴阳、内外表里阴阳等,变化无穷也。内外者,脉内营气称为清阴,脉外卫气名为
浊阳,是则阴清阳浊者也。言上下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是则阳清阴浊者也。彼说内
外清浊阴阳,此言上下清浊阴阳也。是以谷入于胃,分为四道,出于上焦,剽悍行于分肉
之间,日五十周□卫气也。起于中焦,并行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其
精微,上注肺脉,行于经隧,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名曰营气;其卫气上行于□面,以资
七窃,故曰清阳出上窍也。若以内外阴阳,则内者为清,外者为浊;若以上下阴阳,则上
者为清,下者为浊,有此不同。浊者,别回肠下行,故曰浊阴阳出下窍也。 编者按:注
“五十周”后所缺一字,谨拟作“于”字。 “起于中焦” , “起”字原残右半部,今据文义加。
“隧”字残,据文义加。 “下者为浊” , “者”字残,据文义加。 “浊阴阳” , “阳”字疑衍。
清阳发腠理,此名卫气为清阳,发腠理,即浊为清也。
浊阴走五脏;
此名营气为浊阴,走于五脏,即清为浊也。
清阳实四肢,浊阴实六腑。
四肢、六腑虽□为阳,复分阴阳也。四肢在外,故清气实之;六腑在内,故浊谷实之。
编者按:后“实”字, 《素问》 、 《甲乙经》均作“归”字。注“虽”字后残缺一字,只余右
半“刂”形,据文义似当为“同”字,待考。
水为阴,火为阳,五谷为食中水冷,谓之阴也;食中火热,为之阳也。
阳为气,阴为味。
食中火热,发谷五气也;食中水冷,发谷五味也。
味归形,五味各入于脏,以成一形。
形归气。
阴形阳气有也。
气归精,气生五味精等。 编者按: “气归精”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精归化”三字。 31
精食气,五味精华,五气变为。 编者按:注“味”字,原钞残缺下半部; “精”字,右半上
部残,均据文义补。 “变为”二字,疑乃“为变”之误。
形食味,得于形者,以食为味。
味伤形,五味各走其脏,淫则各伤其脏。 编者按: “味伤形”之前, 《素问》 、 《甲乙经》均有
“化生精,气生形”六字。
气伤精,精化于气,精本从气化,有气淫还,各伤其精也。 编者按: “于气” , 《素问》 、 《甲乙经》均作
“为气” 。
气伤于味。
食中气盛,定伤五味。
味出下窍,气出上窍。
五味糟粕为大小便也,谷气不行经隧者,积于胸中,成于□□也。 编者按: “味”
字之前, 《素问》 、 《甲乙经》均有“阴”字; “气”字之前,均有“阳”字。注“于”字后
所缺二字,原钞残,似“吐利”二字。
味厚为阴,薄为阴之阳;
夫阴阳之道,推之可万也。如五味是阴,味之厚薄亦是阴阳,故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薄者,阴中之阳也。 编者按: “厚”字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者”字。
气厚为阳,薄为阳之阴;
五气是阳,气之厚薄又是阴阳,故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也。上
下、贵贱、吉凶、福祸等,万物皆然。 编者按: “厚”字之后, 《素问》 、 《甲乙经》均有
“者”字。 “薄为阳” , “阳”字原缺,谨据《素问》 、 《甲乙经》补。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泄,厚则发。
味厚气薄,则上下吐泄;味薄气厚则上下通发。 编者按: “气薄则泄,厚则发” , 《素
问》 、 《甲乙经》作“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盛火热之气,盛必衰也。少微火暖之气,必为壮盛。此阴阳之□也。
32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壮火壮盛,食气必衰;气食少火,气得□壮。故得壮火之盛,必散于气,少火之微定
聚生气也。 编者按:注“衰”字,原钞残右半部,观其剩形,复考经文,当为“衰”字。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之味□是□□甘□阴之厚者, 发散薄为阳也。 酸苦薄者为阳, 下涌泄者为阴也。 编
者按:注“味”字,原钞残下半部,观其剩形,似“味”字。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夫阴阳和,物生者也。今阳虚者,阴必并之,阴并阳者,是则阴胜,故阳病□。阴虚
亦尔。 编者按: “阳病” , “阳”字仁和寺本误作“汤” ,今据《素问》 、 《甲乙经》改。
阴病则热,阳病则寒。
阴病阳胜,故热;阳病阴胜,故寒也。 编者按:二“病”字, 《素问》均作“胜” ,《甲乙经》同,亦作“病” 。
重热则寒,重阴则热。
谓阴阳极。 编者按:此二句《素问》 、 《甲乙经》均作“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
寒伤形,热伤气。
形者,和阴也;气者,和阳也。寒甚有伤于形,热甚伤夺其气,斯之常。
气伤痛,卫气行于肤□之中,邪气客于肤肉,壅遏卫气,迫于分肉,故痛。 编者按:注“之
中”前所缺一字,据下文“客于肤肉” ,疑当作“肉”字。
形伤肿。
既迫痛伤形,即便为肿也。 编者按:自篇首至“伤肿”二字,萧本原缺,今据仁和
寺本补入。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邪伤卫气致痛,后形肿者,谓卫气伤及于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邪先客于皮肤为肿,而后壅卫气为痛者,谓形伤及于气也。
风胜则肿,燥胜则干,邪风客于皮肤,则为 肿也;邪热燥于皮肤,则皮干无汗。 平按: 《素问》 、 《甲乙
经》 “肿”均作“动” ; “肿”下均有“热胜则肿”句。
33
寒胜则胕,扶付反,检义当腐,寒胜肉热,肉当腐。 平按: “胕” 《素问》 、 《甲乙经》均作“浮” 。
湿胜则濡。
阴湿气盛,则多汗也。 平按: “濡”下, 《素问》 、 《甲乙经》均有“泻”字。
天有四时五行,天之用也。
以生长收藏,四时之用。
以生寒暑燥湿。
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风” ,谓具五者也。 平按: “湿”下, 《素问》 、 《甲乙经》
均有“风”字。
人有五脏,人之有也。
有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气,五脏气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肾五志者。 平按: “有五气” 《素
问》作“化五气” , 《甲乙经》作“化为五气” 。 “喜”上, 《素问》 、 《甲乙经》均有“生”
字。
故喜怒伤气,内伤者也。
寒暑伤形。
外伤者也。
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内外伤已,生得坚固不道夭者,未之有也。 平按: 《素问》无“故曰”二字;
此节以上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十六字, 《甲乙经》同。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伤,过多也。冬寒,阴也。人于冬时,温衣热食,腠理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志
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腑,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 平按: “病温” ,顾
本《素问》作“温病” ,赵府本《素问》仍作“病温” 。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34
春风,阳也。春因腠理开发,风入腠闭,内行脏腑肠胃之中,至夏飧泄也。飧,水洗饭也,音孙,谓肠胃有风,水谷不化而出也。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夏因汗出,小寒入腠,藏之于内,至□气发,腠理外闭,风气内发,以成痎疟。
痎,音皆。 平按: 《素问》 “秋生”作“秋必” 。注“气发”上原缺一字,玩经文应
作“秋” ,袁刻作“夏” 。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秋多雨湿,人伤受湿,湿从上下,至冬寒并伤肺,故成咳嗽也。恺代反,又邱吏
反,谓逆气也。 平按:自此以下《素问》有“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至“阳在外,阴之使也”一段,其文甚长,中间新校正所引《太素》及杨注甚多,当在今本所阙七
卷中,惜不可考矣。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
阴阳者,天地纲纪,变化父母,养生之道,法之以成,故问之。
岐伯答曰:阳胜则身热,阳胜八益为实,阴胜七损为虚。言八益者:身热,一益也,阴弱阳盛,故通身热
也。
腠理闭,二益也。阳开腠理,过盛则闭。
而粗
三益也。热盛则腠理皮上粗涩也。 平按: “而粗” 《素问》作“喘粗” , 《甲乙经》
作“喘息粗” 。
为之俛仰,四益也。热盛上下,故身俛仰。 平按: “俛仰” 《甲乙经》作“后闷” 。
汗不出而热,五益也。阴气内绝,故汗不出,身仍热。
干齿
六益也。热盛至骨,故齿干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作“齿干” 。
以烦悗,七益也。 热以乱神, 故烦闷也。 平按: “悗” 《素问》 作 “冤” , 《甲乙经》 作 “闷” 。
35
腹满死,八益也。热盛胃中,故腹满也。前已七益,复加腹满,故致死。 平按: “满” 《甲
乙经》作“胀” 。
能冬不能夏。
以其内热,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热。 平按:二“能”字《甲乙经》作“耐” 。
阴胜则身寒,下言七损也:身寒,一损也,身苦寒。
汗出,二损也。无阳禁腠,故汗出。
身常凊,三损也。凊,冷也,身皮肤常冷也。 平按: 《素问》 、 《甲乙经》 “凊”作“清” ,袁刻亦作“清” 。
数栗
四损也。数数战栗也。
而寒,五损也。战而复寒也。
寒则厥,六损也。寒则手足逆冷也。
厥则腹满死,七损也。前已六损,复加冷气满腹,冷气满腹故致死也。
能夏不能冬。
寒人遇热,故堪能也。 平按:两“能”字, 《甲乙经》均作“耐” 。
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形能也。
此是阴阳变极之理,亦是人之病所能也。
黄帝问曰:调此二者奈何?
阴阳相胜,遂有七损八益,虚实不和,故谓调之。
岐伯答曰: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损者,损于身;益者,益于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 36
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 平按: “去” 《素问》 、 《甲乙经》均作“知” 。
不知用此,则蚤衰。
人不修道,不去损益,则阴阳不调,是谓不道,不道早衰也。 平按:注“不道”二
字,原钞重,袁刻删去,不合,仍依原钞。
衰之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始衰时节,年四十也。六腑为阳气,五脏为阴气。人年四十,五脏阴气自半已衰,腠
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行立之起,坐卧之居,日渐已衰也。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人年五十,脾气衰,故体重。肝气衰,故目不明。肾气衰,故听不聪也。
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人年六十,肾气衰,精气减,筋弛,故宗筋痿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为大气也,其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
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今经脉、大气皆衰,故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腰以上为阳,以居上也;腰以下为阴,以居下也。年六十者,精减阴痿,行步无力,即下虚上实也。神衰失守,故涕泣俱出。 平按: “出”下, 《素问》有“矣”字。
故曰:知之则强,知察于同,去七损八益,其身日强。
不知则老。
人察于异,有损有益,故身速衰也。玄元皇帝曰: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此之谓也。
故同名异邪。
道理无物不通,故同名也。物有方殊,故异邪也。 平按: “故同名异邪”句, 《素问》
作“故同出而名异耳” 。注“方殊” , “方”字疑是“万”字之误。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察,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壮者益理。
愚者观物,有三不足:目暗耳聋,则视听不足也;体重力衰,则身不足也;老者日衰,壮者日老,则寿不足也。智者观道,神清性明,故三有余也:视听日胜,则耳目有余也;
身强体轻,则身有余也;年老反同乳子之形,年壮更益气色之理,则寿有余。 平按: 《素 37
问》 “年老”作“老者” ; “理”作“治” 。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圣人,谓广成子等也。忘物丧我,任物之动,即为无为之事也。 平按:注“无为” ,袁刻作“无物” 。
乐恬憺之能,怡神适性,即乐恬淡之能也。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圣人欲无欲之欲,志无求之志,故从快于虚无。不失其道,谓之守也。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虚无守者,其神不扰,其性不秽。性不秽,故外邪不入;神不扰,故脏腑□内,与虚
无同道,与天地齐德,遂获有余无穷之寿也。故广成子语黄帝曰: “吾以目无所见,耳无所
闻,心无所知,神将自守,故人尽死,而我独存。 ”即其事也。斯乃圣人理身之道也。 平
按:注“脏腑”下,原钞空一格,傍注“安欣”二字。
天不足西北,故西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方阳也,人
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夫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大形而生万形,则大形以为父母,万
形为子也。故大形有所不足而生万物,万物不可足也。故人头法天,则右耳目聪明不
足也;手足法地,故左手足便强不足也。以其天阳不足西北,地阴不足东南故也。 平
按: 《素问》 “西方”作“西北方” ; “东方”作“东南方” 。
黄帝问曰:何以然?岐伯答曰:东方阳也,其精并上,故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
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东方是阳,阳气上升,故上实下虚,则人左箱上胜下劣也。 平按: 《素问》 “阳
也”下有“阳者”二字; “并上”作“并于上,并于上”六字; “故上明”作“则上明” 。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西方是阴,阴气下沉,故下实上虚,则人右箱下胜上劣也。 平按:此段原钞无,谨据《素问》补于“西方是阴”注上。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也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故邪居之。
非直左右阴阳虚处耳目手足有所不善,然左右俱感于邪,虚处独甚,今人患手足
左甚,耳目右甚,即其事也。则天地阴阳有所不全,人法天地,何取可具其全。非直
人有不全,万物皆尔,不可全也。故圣人法天则地,中顺万物,居不得已,安于不足,是谓摄生之大妙。 平按:注“已安”下,袁刻有“居也”二字,乃因原“安”字右
旁有此二字,不宜混入正文。 38
故天有精,地有形;
天有气之精,成人耳目;地有质之形,成人手足。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父母。
天有八风之纪,纪生万物;地有五行之理,理成万物。故为父母也。 平按: “理”
《素问》作“里” ; “物”下, 《素问》有“之”字。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故阴阳和也,称为万物;阴阳离也,号为天地也。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故能以生长化成收藏,终而复始。
是故以天之动也,以地之静也,以神明御之为纲纪也,三者备,故能为四时生长
化成收藏终始者也。 平按: “纪”上, 《素问》有“纲”字; “化成”二字, 《素问》
无。
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象人事以养五脏。
人头象天,故配天养头,使七窍俱美,同七曜之明也。足以象地,故使五 ①常安,同山岳双镇也。中身象于人事,人有五脏,余禽兽等有不具者,故象人事以养五脏,同真人。 平按: “中象” , “象”字《素问》作“傍” 。注“双”字原缺,原校作“双” 。
天气通于肺,肺为四脏上盖,是人之天,故天气通肺也。
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咽中入食,以生五脏六腑,故地气通咽也。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风气通于肝。 平按: “咽” 《素问》作“嗌” 。
雷气通于心,心能觉动四肢百体,故雷气通心也。
榖气通于脾,五谷滋味入脾,故谷气通脾也。 平按: “榖” 《素问》作“谷” 。
雨气通于肾。
雨者水也,故雨气通肾也。
六经为川,三阴三阳六经之脉,流诸血气以注肠胃,故为川也。 平按: “川” ,袁刻作“水” , 39
注同。
肠胃为海,夫海者,一则众川归之,二则利泽万物。肠胃为彼六经所归,又滋百节,故为海
也。
九窍为水注。
声色芳味如水,从外流于上之七窍,注入经川,溲后糟粕之水,从内出下二窍也。
有本为“外注” ,理亦相似。 平按:注“经川” , “川”字,袁刻作“水” 。
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声色芳味之气,从外入内有养,故以地为阴也。糟粕溲后,从内出外得通,故以
天为阳也。 平按: 《素问》 “水注”二字不重。
阳之汗,以天地雨 ②名之,阳发腠理出汗,同天地间雨,故汗名雨也。
气以天地之风。
前明人汗, 以天地之雨为名; 则人之气, 以天地之风为名也。 平按: 《素问》 “气”
上有“阳之”二字; “内”上有“疾”字; “风”下有“名之”二字。
暴气象雷,人身中气,上下有声,故象雷也。
气逆象阳。
无阴之阳即为灾,故气逆不和者,象于阳也。 平按: “气逆” 《素问》 、 《甲乙经》
均作“逆气” 。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为家为国之道,不依天之八纲,地之五理,国有亡破之灾,身有夭丧之害也。
故风之至,傍如风雨。
风,谓天之邪气者也。邪气至,触身傍,伤人体者,如暴风雨入人腠理,渐深为
病者也。 平按: “风”上, 《素问》有“邪”字。 “傍” 《素问》 、 《甲乙经》均作“疾”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五脏半
死半生。
善者,谓上工善知声色形脉之候,妙识本标,故疗皮毛,能愈脏腑之病,亦疗脏
① “五” ,人卫本注曰:疑当作“两足”二字。
②
“雨”字之前, 《素问》有“之”字。 40
腑,能除皮毛之疾。故病在皮毛,疗于皮毛;病在五脏,疗于五脏。或病浅而疗浅,或病深而疗深,或病浅而疗深,或病深而疗浅,皆愈者,斯为上智十全者也。今夫邪
气始入皮毛之浅,遂至五脏之深,上工疗之有十,五死五生者,以其阴阳两感深重故
也。 平按: “五脏”二字,袁刻不重。 “五脏”下, 《素问》有“治五脏者”四字。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
谓天降八正虚风,从冲上来,为损至深,故害五脏也。 平按: “害”下, 《素问》
有“人”字。
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
天地之间资生气味,谓水谷也。六腑贮于水谷,节之失和,次害六腑也。 平按:
《素问》 “温”作“热” ; “害”下有“于”字。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肾为水脏,主骨又深,少湿未能即伤。余之四脏,所主皮肉筋脉在外,感即先伤,未至六腑也。
故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肝脏足厥阴脉实,肝腑胆足少阳脉虚,须泻厥阴以补少阳,即从阴引阳也。若少
阳实,厥阴虚,须泻少阳以补厥阴,即从阳引阴也。余例准此。 平按: “故”下, 《素
问》有“善”字。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谓以缪刺,刺诸络脉;谓以巨刺,刺诸经脉。
以我知彼,谓医不病,能知病人。
以表知里,或瞻六腑表脉,以知五脏里脉;或瞻声色之表,以知脏腑之里也。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寸口之脉,过五十动,然后一代,谓之过;不满五十,谓之不及。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 平按: “得” 《甲
乙经》作“则” 。
善诊者按脉,善,谓上工善能诊候。诊候之要,谓按脉。 平按: 《素问》 “按脉”上有“察色”
二字, 《甲乙经》同。
41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候;
按脉之道,先须识别五脏阴脉,六腑阳脉,亦须审量营气为浊,卫气为清,和两
手各有寸、关、尺三部之别也。 平按: “部候” , 《素问》 、 《甲乙》作“部分” ,别本
亦作“部分” 。注“和两手” , “和”字疑是“知”字传写之误。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须看病人喘息迟急粗细,听病人五行音声,即知五脏六腑、皮毛肤肉、筋脉骨髓
何者所苦,此谓听声而知者也。 平按: 《甲乙》 “音声”作“声音” ; “知”下有“病”
字。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在;
面部有五脏六腑五行气色,观乎即知病在何脏腑也。 平按: “规”上, 《甲乙》
有“视”字。 “在” 《素问》作“主” , 《甲乙》作“生” 。
按尺寸而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涩,所敕反,不滑也。人之两手,从关至鱼九分,为寸也;从关至尺一寸,为尺
也;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为尺寸也。凡按脉也者,按寸口得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以知善恶;又按尺部,得知善恶。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
依秦越人,寸口为阳,得地九分;尺部为阴,得地一寸,尺寸终始一寸九分,亦无关
地。华佗云: “尺寸关三部各有一寸,三部之地合有三寸。 ”未知此言何所依据。王叔
和、皇甫谧等各说不同,并有关地,既无依据,不可行用。但关部不得言无,然是尺
寸分处,自无其地,脾脉在中,有病寄见尺寸两间,至下脉经之中,具定是非也。按
脉之道,先别阴阳清浊,知部分,以次察声色,知病所苦所在,始按尺寸,观浮沉等
四时之脉,以识病源也。 平按: “所生”下, 《素问》有“以治”二字,新校正云:
“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 ”与此正合。注
“尺寸分处” ,袁刻作“寸尺分处” 。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此以诊候知病源已,然后命诸针艾汤药等法疗诸病者,必有祛疾服灵之福,定无
夭年损伤之罪,以其善诊则无失也。 平按: 《甲乙》 “治”下有“则”字; “不”作
“无” 。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以其善诊,病之始生,即以小针消息去之,不用毒药者,此则其微易散者也。
其盛,可待而衰也。
病盛不可疗者,如堂堂之阵,不可即击。待其衰时,然后疗者,易得去之,如疟
病等也。 平按: “而衰也” , 《素问》 、 《甲乙》作“衰而已” 。
故曰:因其轻而扬之, 42
谓风痹等,因其轻动,道引微针,扬而散之。
因其重而减之,谓湿痹等,因其沉重,燔针按熨,渐减损也。 平按:注“湿痹” ,袁刻误作“滋
痹” 。
因其衰而彰之。
谓癫狂等,取其衰时,彰泻去之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谓寒瘦少气之徒,补其阳气也。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五脏精液少者,以药以食五种滋味而补养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风热实于头胸,因泻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寒湿实于腰足,引泻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气胀肠胃之中,可以泻之。
其有邪者,凊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凊,冷也。邪,肠胃寒热病气也。或入脏腑,或在皮毛,皆用针药以调汗而出之
也。 平按: “凊” 《素问》 、 《甲乙》作“渍形”二字,袁刻作“清” ,今依原钞作“凊” 。
其慓悍者,按而投之;
慓,芳照反,急疾也。悍,胡旦反。禁其气急不散,以手按取,然后投针也。 平
按: “投” 《素问》 、 《甲乙》作“收” 。
其实者,散而泻之。
诸有实者,皆散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夫物柔弱者,阳之徒也;刚强者,阴之徒也。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
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定虚。故阳虚病
者宜泻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 43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 引之。
须定所病在气在血,各守血气病之别乡,泻乃用针刺去实血,补乃用针引气,引
皮补已,纵皮闭门,使气不泄。掣,死曳反,引也。 平按: “气虚” 《甲乙》作“气
实” 。 “掣” 《素问》作“ ” 。注“纵皮” , “纵”字,袁刻作“从” 。
调阴阳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一第三《生气通天论》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也,古,谓上古、中古者也。谓阴阳而摄其生,则通天之义。上古、中古人君摄生,莫不
法于天地,故生同天地,长生久视。通天地者,生之本也。不言通地者,天为尊也。
本于阴阳。
本于天地阴阳之气。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在于天地四方上下之间,所生之物,即九州等也。九州,即是身外物也。九窍等物,身内物也。十二节者,谓人四肢各有三大节也。谓九州等内外物,皆通天气也。 平按:
《素问》 “于”作“乎” 。
其生在其气三,谓天地间九州等物,其生皆在阴阳及和三气。 平按: 《素问》 “在”作“五” ,别本
亦作“五” 。
谓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之本。
阴阳分为四时和气,人之纵志不顺四时和气摄生,为风寒雨湿邪气伤也。此顺三气养
生,寿之本也。 平按: 《素问》 “数”上无“谓”字; “寿”下有“命”字; “本”下有“也”
字。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苍,天色也。气,谓四时和气者也。天地之和气,清而不浊,静而不乱,能令人志意
皆清静也。 平按: 《素问》 “静”作“净” 。
44
夫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
人能顺清静和气,则脏气守其内,腑气固其外,则虽有八正虚风贼邪,不能伤也,斯
因四序之和自调摄也。 平按: 《素问》 “顺”上无“夫”字。
故圣人搏精神,或服天气,通神明。
搏,附也,或有也。圣人令精神相附不失,有服清静之气,通神令清,通性令明,故
得寿弊 ①
天地而不道夭。 平按: 《素问》 “搏”作“传” ; “服天”上无“或”字; “通”上
有“而”字。
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阴气失和,则内闭九窍,令便不通,外壅肌肉,使腠理壅塞也。阳气失和,则腠理开
解,卫气发泄也。此之失者,皆是自失将摄,故令和气销削也。 平按: 《素问》 “失”上
无“气”字。 “卫”原钞作“冲” ,据本注应作“卫” , 《素问》亦作“卫”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行,独寿不章,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而卫外者也。
人之阳气,若天与日,不得相无也。如天不得无日,日失其行,则天不明也。故天之
运动,要藉日行,天得光明也。人与阳气不得相无,若无三阳行于头上,则人身不得章延
寿命也。故身之生运,必待阳脉行身已上,故寿命章也。是以阳上于头,卫于外也。 平
按: 《素问》 “行独”二字作“所则折”三字; “上而”二字作“而上”二字。
因于寒,志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连,数也。枢,动也。和气行身,因伤寒气,则志欲不定,数动不住,故起居如惊,神魂飞扬也。 平按: 《素问》 “寒”下无“志”字; “连枢”作“运枢” ,新校正云: “全元
起本作连枢。 ”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如散。
喝,汉 ②曷反,呵也,谓喘呵出气声也。汗者,阴气也,故汗出即热去。今热,汗出
而烦扰也。若静而不扰,则内热狂言。如此者,虽汗犹热。汗如沐浴,汗不作珠,故曰如
散也。 平按: 《素问》 “如散”作“而散” 。
因于湿,首如裹攘,大筋濡短,小筋施长,施长者为痿。
如,而也。攘,除也。人有病热,用水湿头而以物裹人,望除其热,是则大筋得寒湿
缩,小筋得热缓长。施,缓也,绝尔反。筋之缓疭,四肢不收,故为痿也。 平按: 《素问》
“裹”下有“湿热不”三字; “濡”作“ ” ; “施”作“ ” ; “小筋施长”下有“ 短为拘”
四字; “为痿”上无“者”字。
因阳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而竭。
因邪气客于分肉之间,卫气壅遏不行,遂聚为肿。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
① “弊” ,通“蔽” 。
②
“汉” ,萧本误作“漠” 。今据仁和寺本改。 45
则卫之阳气竭壅不行,故为肿也。 平按: “因阳气为肿” 《素问》作“因于气为肿” ; “而
竭”作“乃竭” 。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前厥,辟,稗尺反。夏日阳气盛时,入房过多,则阳虚起,精绝辟积,生前厥之病也。辟积,辟叠停废之谓也。前厥,即前仆也。 平按: “前厥” 《素问》作“煎厥” 。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精绝则肾腑足太阳脉衰,足太阳脉起目内眦,故太阳衰者即目盲也。精绝肾虚,则肾
官不能听也。
溃溃乎若坏都,滑滑不止。
溃,胡对反。溃溃、滑滑,皆乱也。阳气烦劳,则精神血气乱,若国都亡坏,不可止
也。一曰滑不正则。都,大也。言非直精神血气溃乱,四肢十二大骨痿疭不正也。 平按:
“滑滑不止” 《素问》作“汩汩乎不可止” 。注“滑不正则”应作“都骨不正” 。按:原钞“滑
滑不止”右偏,有“滑滑不止,都骨不正”八小字。
阳气大怒,则形气而绝,血宛于上,使前厥,有伤于筋纵,阴并于阳,盛怒则卫气壅绝,血之宛陈,上并于头,使人有仆,故曰前厥。并伤于筋,故痿疭也。 平按: “阳气”下《素问》有“者”字; “而绝”作“绝而” ; “宛”作“菀” ;
“使前厥”作“使人薄厥” 。
其若不容,而出汗偏阻,使人偏枯。
阻,坏也,慈吕反。容,缓也。阳气盛者必伤筋痿缓,其若不缓,则冷汗偏出坏身。
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 平按: “而出汗偏阻” 《素问》作“汗出偏沮” 。
汗出见湿,乃生痤疽。
若汗遍身,见湿于风,即邪风客于肌肉,壅遏营卫,伤肉以生痤疽也。痤,痈之类,然小也,俗谓之疖子。久雍陷骨者,为痤疽也。 平按: 《素问》 “疽”作“疿” 。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
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 平按: 《素问》 “膏”作“高” ; “钉”作“丁” ,新校正
云: “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 ”又《素问》 “持虚”
下有“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十一字。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卫之精气,昼行六腑,夜行五脏,令五神清明,行四肢及身,令筋柔弱也。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46
腠理有邪,开令邪出,则开为得也。腠理无邪,闭令不开,即阖为得也。今腠理开邪
入,即便闭之,故不得也。寒邪入已,客于腰脊,以尻代踵,故曰大偻。偻,曲也,力矩
反。
陷脉为瘘,流连肉腠。
寒邪久客不散,寒热陷脉以为脓血,流连在肉腠之间,故为瘘。 平按: “流” 《素问》
作“留” 。
输气化薄,传为善畏,乃为惊骇。
输者, 各系于脏, 气化薄则精虚不守, 故善畏而好惊也。 平按: 《素问》 “输” 作 “俞” ;
“乃”作“及” 。
营气不顺,逆于肉理,乃生癕肿。
脉肉营气,为邪气伤,不得循脉阴阳相注,故逆于肉理,败肉即生痈也。 平按: 《素
问》 “顺”作“从” ; “癕”作“痈” 。注“脉肉” , “肉”字别本作“内” 。
魄汗不尽,形弱而气烁,穴输已闭,发为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魄,肺之神也。肺主皮毛腠理,人之汗者,皆是肺之魄神所营,因名魄汗。夏伤于暑,汗出不止,形之虚弱,气之衰损,淫邪藏于腠理,腠理已闭,至秋得寒,内外相感,遂成
风疟而气烁,故邪风者百病始。烁,式药反,淫邪气□。 平按: 《素问》 “不尽”作“未
尽” 。
清静则肉腠闭距,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客,此因时之序也。
不为躁动,毛腠闭距,八风不能伤者,顺四时之序调养,故无病也。苛,害也,音柯。
平按: 《素问》 “距”作“拒” ; “客”作“害” 。
故人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人病虽久,得有传变,上下阴阳不并,至其所王,必当自愈,故良医不为也。 平按:
《素问》 “病”上无“人”字。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旦乃败亡。
故阳病者,蓄积不得传化,有其死期者,阳脉当隔,脉有隔之时,当即泻之,不急疗
者,必当死也。隔,格也。亟,急也。 平按: “旦乃败亡” 《素问》作“粗乃败之” ,别本
“旦”作“且” 。注“疗者” ,别本作“疗之” 。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
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
夫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故阳气一日而主外,阴气一夜而主内。一日外者分
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
阳气虚者,阴气即开也。阴气开者,即申酉戌,少阴生也,故暮须收距,无令外邪入皮毛 47
也;亥子丑时,即至阴也,故至阴时无扰骨也;寅卯辰,即厥阴也,故厥阴时无扰于筋,见雾露也,阴衰见湿,因招寒湿病。 平按: 《素问》 “开”作“闭” 。
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不顺昼夜各三时气以养生者,必为病困迫于身。薄,迫也。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五脏藏精,阴极而阳起也;六腑卫外,阳极而阴固也。故阴阳相得,不可偏胜也。 平
按: 《素问》 “极起”作“起亟” 。
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胜,即人迎脉动,或停或速,是则阴并阳盛,发为狂病。 平按: 《素问》 “脉”上
无“其”字。
阳不胜其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阴胜,则脏气无卫,故外九窍闭而不通也。 平按: “五脏”上, 《素问》有“则”字。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客 ①,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故圣人陈阴阳,使人调内外之气,和而不争也。 平按: 《素问》 “顺”作“从” ; “外
内”作“内外” ; “客”作“害” 。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
风客淫情之气,遂令阴盛,施精不已,故精亡也。肝脉循阴入肝,故精亡伤肝也。 平
按:注“淫情” , “情”字别本作“精” 。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澼,音僻,泄脓血也。肝主于筋,亦生于血,肝既伤已,又因饱食,谷气盛迫,筋脉
解裂,广肠漏泄脓血,名之为痔也。 平按: “肠澼” ,袁刻误作“伤澼” 。
因而一饮,则逆气。
一者,大也。既已亡筋伤肝,又因大饮,则为逆气之病也。 平按: “一” 《素问》作
“大” 。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亡精伤肝,复因力已入房,故伤肾也。肾以藏精主骨,肾伤则大骨坏也。高,大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腠理密不泄者,乃内阴之力也。五脏藏神固者,外阳之力也。故比四时和气,不得相 48
无也。因四时和气和于身者,乃是先圣法度也。 平按: “阴密阳固” 《素问》作“阳密乃
固” 。
故强不能,阴气乃绝,阴气衰者,可以补阴,更强入房泻其阴,故阴气绝也。 平按: “故强不能” 《素问》
作“故阳强不能密” ,袁刻于“能”下加一“密”字,与原钞不合。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精亡肝伤,更得寒湿风邪,邪风成者为寒热病也。 平按: 《素问》此段上有“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四句。后二句,本书见下文。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
洞,大贡反,疾流也。肺恶寒湿之气,故上逆咳也。至冬寒湿变热,四肢不用,名曰
痿厥。二气离分不和,故精气绝也。 平按: 《素问》 “流连”作“留连” ; “春乃病热”作
“春必温病” 。
四时之气争,伤五脏也。
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争而不和,即伤五脏也。
阴之生,本在五味。
身内五脏之阴,因五味而生也。 平按: 《素问》 “生”上有“所”字。
阴之五官,阳在五味。
五脏,阴之官也。谓眼、耳、鼻、口、舌等五官之阳,本于五味者也。故五味内滋五
脏,五官于是用强也。 平按: 《素问》 “官”作“宫” ; “阳”作“伤” 。
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
夫五味者,各走其脏,得中则益,伤多则损。故伤酸者,能令肝气下流,膀胱胞薄,遂成于癃漏泄病也。肺气克肝,今肝气津泄,则肺无所克,故肺气无用也。 平按: “肺”
《素问》作“脾” 。
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
咸以资骨, 今咸过伤骨, 则脾无所克, 故肌肉短小, 脾气壅抑也。 平按: 《素问》 “肌”
下有“心”字。
味过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
苦以资心,今苦过伤心,喘满欧吐,则肾气无力,故色黑而不能卫也。 平按: 《素
问》 “苦”作“甘” ; “肾不卫”作“肾气不衡” 。
① “客” ,萧本误作“容” ,今据仁和寺本改。 49
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
甘以资脾气,今甘过伤脾气濡,令心闷胃气厚盛也。 平按: 《素问》 “甘”作“苦” ;
“濡”上有“不”字。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英。
辛以资肺,今辛多伤肺,肺以主气,筋之气坏,泄于皮毛也。心神克肺气沮泄,神气
英盛,浮散无用也。 平按: “英” 《素问》作“央” ,王注作“久”字解。新校正谓: “此
论味过所伤,不宜作精神长久解,央乃殃也,此古文简略,字多假借用也。 ”其说为长。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谓五味各得其所者,则咸能资骨,故骨正也;酸能资筋,故筋柔也;辛能资气,故气
流也;苦能资血,故血流也;甘能资肉,故腠理密也。
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谨,顺也。如是调养身者,则气骨常得精胜,上顺天道,如先圣法,则寿弊天地,故
长有天命也。 平按:顾本《素问》 “气骨”作“骨气” ,赵府本仍作“气骨” 。
阴阳杂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谓得道” ,见《素问》卷一第四《金匮真言论》 。自“黄帝
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至“阴阳相过曰弹” ,见《素问》卷二第七《阴阳别论》 。自“凡
痹”至“痹聚在脾” ,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论》 。自“阴争于内”至末,见《素
问·阴阳别论》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气,经风触五脏。
八风,八正邪风也,正月朔日有此八风,发为邪气伤人者也。经风,八虚风也,谓五
时八风,从虚乡来,触于五脏,舍之为病也。 平按: 《素问》 “问”下无“于岐伯”三字;
“五风”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发邪”下无“气”字,有“以为”二字。注“八
正” ,袁刻作“八方” ,按前《调阴阳篇》 “虽有邪贼”句,杨注云: “虽有八正虚风,不能
伤也。 ”依原钞作“八正”为是。
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脉者,谓得四时相胜之脉以为候。 平按: 《素问》 “脉”作“胜” ,别本亦作“胜” 。
50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之胜也。
谓天风、经风在身,邪气行于寸口,有相胜之候。 平按: 《素问》无“得”字。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
东风从春生已与肝为病者,肝之病气,运致于颈项,颈项为春也。 平按:注“运致” ,别本作“逆致” 。
南方风生于夏,病在心,输在胸胁;
胸胁当心,故为夏也。
西方风生于秋,病在肺,输在肩背;
肩背当肺,故为秋也。
北方风生于冬,病在肾,输在腰股;
腰股近肾,故为冬也。
中央为土,病在脾,输在脊,故精者身之本也。
脊膂当脾,故为仲夏也。土为五谷之精,以长四脏,故为身之本也。 平按: 《素问》
“输”作“俞” ,下同; “南、西、北”下均无“方”字; “故精者,身之本也”句在后。
故春气者病在头,在头颈项。
夏气者病在脏,脏谓心腹。
秋气者病在肩背,肩背为秋气也。
冬气者病在四肢。
冬为痹厥,多在四肢。
故春喜病鼽衄,伤寒,春病在头,故喜鼽衄也。
夏喜病洞泄寒,伤风,夏病在脏,故喜病洞泄寒中也。 平按: 《素问》 “寒”作“寒中” ; “夏”作“长
夏” ,在仲夏之后。
仲夏喜病胸胁, 51
伤温,夏病在胸胁,故喜病胸胁。
秋喜病风疟,仲夏伤暑者,秋喜病风疟也。
冬喜病痹厥。
伤湿,冬病故为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病鼽衄,春不病颈项,夫冬伤寒气在于腠理者,以冬强勇按蹻,多劳困,腠理开,寒气入客。今冬不作按蹻,则无伤寒,至春不患热病鼽衄,故春不病颈项者也。蹻,几小反,强勇貌也。 平按: 《素
问》 “鼽”上无“病”字。
夏不病洞泄寒中,仲夏不病胸胁,春伤风时,多循于头,入于腑脏,故至夏日作飧泄寒中病也。所以春无伤风,即无夏
飧泄之病,故至仲夏不病胸胁。 平按: 《素问》 “夏不病洞泄”作“长夏” ,在“仲夏不病
胸胁”下。
秋不病风疟,秋不病肩背胸胁,仲夏不伤暑于胸胁,至秋无疟及肩背胸胁病也。 平按: 《素问》无“秋不病肩背胸
胁”句。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藏于凊者,至春不病温。
冬病痹厥飧泄内虚,又因汗出,寒入藏于内,故至春病温,是为冬伤于寒,春为温病
所由者也。 平按: “凊” 《素问》作“精” 。 “藏于凊”上, 《素问》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八字。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小寒入腠理,不得汗泄,至秋寒气感而成疟也。
此平人脉法地也。
平人脉法,要须知风、寒、暑、湿四气为本,然后候知弦、钩、毛、沉四时脉也。地,即本也。 平按: 《素问》无“地”字。
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
阳,阳中之阴也;
子午巳东,昼为阳也;卯酉巳北,夜为阴。故平旦至日中,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阳中之阴也。 平按: “岐伯曰” 《素问》作“故曰” ; “昏”上有“黄”字。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52
子午巳西,夜为阴;卯酉巳南,昼为阳。故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人同阴阳,故人亦有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皮毛肤肉,在外为阳;筋骨脏腑,在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背在胸上近头,故为阳也;腹在胸下近腰,故为阴也。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
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就身之中,五脏藏于精神为阴,六腑贮于水谷为阳也。 平按: 《素问》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作“言人身之脏腑中之阴阳” ; “肺肝心脾肾”作“肝心脾肺肾” ; “三焦”
二字在“膀胱”下。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所以须知阴阳相在者,以其四时风寒暑湿在阴阳也。何者?冬之所患咳嗽痹厥,得之
秋日伤湿,阴也;夏之所患飧泻病者,得之春日伤风,阳也;春之所患温病者,得之冬日
伤寒,阴也;秋之所患咳疟病者,得之夏日伤暑,阳也。 平按:注“咳疟”恐系“痎疟”
之误,以上篇“夏伤于暑,秋为痎疟”也。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
视,瞻候也。宜以三部九候瞻知所在,然后命于针灸、砭石、汤药、导引,五立疗方,施之不误,使十全者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心肺在隔已上,又近背上,所以为阳也。心以属火,火为太阳,故为阳中之阳也。肺
以属金,金为少阴,故为阳中之阴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肾肝居膈以下,又近下极,所以为阴也。肾以属水,水为太阴,故为阴中之阴也。肝
以属木,木为少阳,故为阴中之阳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脾居腹中至阴之位,以资四脏,故为阴中之阴。
53
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五脏六腑,即表里阴阳也。皮肤筋骨,即内外阴阳也。肝肺所主,即左右阴阳也。牝
脏牡脏,即雌雄阴阳也。腰上腰下,即上下阴阳也。此五阴阳,气相输会,故曰合于天也。
平按: 《素问》 “外内”作“内外” ;无“左右上下”四字。
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答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精,谓木精也,汁也,三合,藏之肝腑胆中也。 平按: 《素问》 “问曰”作“帝曰” ;
“有放乎”作“各有收受乎” 。
其病发惊骇,起怒亡魂,故惊骇也。
其味辛,肝味正酸而言辛者, 于义不通。 有云: 金克木为妻, 故肝有辛气。 平按: 《素问》 “辛”
作“酸” 。注“而言辛” ,袁刻作“有本言辛” 。
其类草木,五行各别多类,故五行中各 ①称类也。草木类同也。
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春当岁星。
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头为身之初首,故春气在也。
其数八,成数八。
是以知病在筋也,其臭臊。
是以 ②知筋位居春,故病在筋也。
赤色入通于心,火生于木,心又属火,火色赤,故通心。 平按: “赤色”上, 《素问》有“南方”二
字。
开窍于耳,《九卷》云:心气通舌。舌既非窍,通于耳。
①
“各”字之旁,仁和寺本注一“别”字。
② “以” ,萧本在“故”字之后。查仁和寺本,此段注文作两行, “以”字在右行“是知”与左行“故病”
四字中间,据文义,当在“是”字之后。 54
藏精于心,心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故病在五脏,心为五脏主,不得受于外邪,受外邪则五脏皆病也。
其味苦酸,酸为苦母,并母言之,故有苦酸。 平按: 《素问》无“酸”字。
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九卷》云:黄黍味辛。苦味克辛,仍金火相济,故并言之。
其应四时,其星上为荧惑,夏时上为荧惑。
以知病在脉也,脉位居夏,故病在脉。
其音徵,其数七,成数七也。
其臭焦。黄色入通于脾胃,五色皆自通脏,不言其腑,此言腑者,以胃为四脏资粮,故兼言也。 平按: 《素问》
“黄色”上有“中央”二字; “脾”下无“胃”字。
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精,脾中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也。
故病在于舌本,脾脉足太阳连舌本,故夏病在舌本也。
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其脾王四季,故季夏上为镇星。
故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脾肉在夏,故有病在肉。其数五,谓生数。
其臭香。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精,肺液也。 平按: “白色”上《素问》有“西方”二字。 55
故病在于背,肺为阳中之阴,在背,故病在背。
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九卷》云:粳米味甘,黍味辛。此中稻辛。
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秋时上为太白星。
故知病在皮毛,皮毛在秋,故病在皮毛也。
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九为成数。
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谓前后阴也。 平按: “黑色”上, 《素问》有“北方”二字。
藏精于肾,精,谓肾液。
病在于溪谷,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肉之大会为谷,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 ①之会,肾间动气为原气,在溪谷间,故
冬病在也。 平按: 《素问》 “溪”下无“谷”字; “豕”作“彘” 。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冬时上为辰星。
以知病在骨,骨气在冬,故病在骨。
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六为成数。
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善候脉者,须察脏腑之气,有逆有顺,阴阳表里雌雄纲纪,得之于心,合于至妙,然
后教于人。教于人之道,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 56
教, 谓教童蒙也。 授, 谓授久学也。 如是行者, 可谓上合先圣人道也。 平按: 《素问》 “善”
上有“故”字,无“岐伯曰”三字; “逆顺”二字作“一逆一从”四字; “合之于精”作“合
心于精” 。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四经十二顺,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者也。 平按: 《素问》 “黄
帝问”下无“于岐伯”三字; “顺”作“从” ,下同。下有“何谓?岐伯对曰”六字。
四经应四时,十二顺应十二月,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
十二月应十二脉。
十二经脉也。
脉有阴阳,十二经脉,六阴六阳。
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妙知人迎之变,即悬识气口;于气口之动,亦达人迎。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五脏之脉于五时见,随一时中即有五脉,五脉见时皆有胃气,即阳有五也。五时脉见,即有二十五阳数者也。
所谓阴者真脏,其见则为败,败必死。
于五时中,五脏脉见各无胃气,唯有真脏独见,此为阴也。 平按: “其” 《素问》作
“也” 。又: 《素问》 “死”下有“也”字。注“为阴” , “为”字,袁刻作“所谓”二字。
所谓阳者,胃胞之阴阳。
胃胞之中,苞裹五谷,具五脏为粮,此则真脏阴为阳,故曰胃胞阴阳者也。 平按:
《素问》 “胞”作“脘” ; “阳”上无“阴”字,下有“也”字。
别于阳者,知病之处;
阳,胃气也。足阳明脉通于胃,是以妙别阳明胃气,则诸脉受病所在并知之。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妙别五脏之脉,即知死生有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① “谷” ,萧本误作“骨” ,今据仁和寺本改。 57
三阳行胃人迎之脉,在头;三阴行太阴寸口之脉,在手也。
所谓一也。
阴阳上下动如引绳,故曰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
善别胃脉,即和胃气有无禁忌在于四时。 平按:注“和” ,别本作“知” 。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善别手太阴脉,即知真脏脉之有无,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谨能纯熟阴阳脉气之道,决于心者,不复有疑,故不与众人谋议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动者为阳,静为阴;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凡阴阳者,去、静与迟皆为阴,至、动与数皆为阳。 平按: 《素问》 “静”下有“者”
字; “静者”句,在“动者”句上; “迟者”句,在“数者”句上。
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九日死,有本为十八日。 平按: 《素问》 “脏之”二字作“脉之脏”三字; “九”作“急十八”
三字。
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日死,肾至悬绝五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得真脏脉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脏悬绝已去,各以其脏之气分昼日为数。脉至即绝,久而不来,故曰悬绝。 平按: 《素问》 “十日”作“十二日” ; “五日”作“七日” 。
问曰:二阳之病发心痹,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三日者死不治。
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谓手阳明大肠脉也,足阳明脉也。阳明所发,心痹等病也。
隐曲,大小便。风消,谓风热病消骨肉也。息贲,贲,隔也,为隔息也。 平按: 《素问》
“曰”上无“问”字; “痹”作“脾” ; “息贲”下无“三日”二字。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癕肿,及为痿厥喘悁,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太阳也,谓手太阳小肠脉也,足太阳膀胱脉也。太阳所发,寒热等病。悁,季
绵反,忧患也。索,夺也。忧恚不已,传为夺人色润泽也。 平按: 《素问》 “喘悁”作“喘” 。
曰:一阳发病,少气喜咳喜泄,传为心瘛,其传为膈。
一阳,少阳也,手少阳三焦脉也,足少阳胆脉也。少阳发少气等病。隔,塞也。 平
按: 《素问》 “喜”作“善” ; “瘛”作“掣” 。 “少气” ,原钞作“小气” ,玩注宜作“少” , 《素
问》亦作“少” 。又注“少阳” , “少”字原钞亦作“小” ,恐系钞写之误,谨更正。 58
二阳一阴发病,生惊骇背痛,喜噫喜欠,名曰风厥。
二阳,阳明也。一阴,厥阴也,手厥阴心包脉也,足厥阴肝脉也。此二脉发惊骇等病,风厥也。 平按: 《素问》 “生”作“主” 。
二阴一阳发病,喜胀心满喜气。
二阴,少阴也,手少阴心脉也,足少阴肾脉。少阴、少阳发喜胀等病。 平按:注“肾
脉”下,袁刻有“一阳,少阳也”五字。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三阳,太阳也。三阴,太阴也,手太阴肺脉也,足太阴脾脉也。太阴发偏枯等病也。
鼓一阳曰钩曰鼓,一阳,少阳也。少阳脉至手太阴寸口,其脉鼓也。鼓,脉鼓劝也。一阳之鼓曰钩也。
平按: 《素问》 “钩”下无“曰”字。
一阴曰毛,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之寸口曰毛,此阴脉,不称鼓也。有本:一曰阴曰毛也。
鼓阳胜隐曰弦,脉鼓阳胜于隐曰弦。 平按: 《素问》 “隐”作“急” 。别本“隐”上有“阴”字。
鼓阳至而绝曰石,至者为阳也,鼓阳至绝曰石也。
阴阳相过曰弹。
阴阳之脉至寸口相击曰弹也。 平按: “弹” 《素问》作“溜” 。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则满喘而欧。
邪气客肺及手太阴,故烦满喘欧也。 平按: 《素问》 “烦”下无“则”字; “欧”作
“呕” 。
心痹者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喜噫,厥气上则恐。
邪气客心及手太阳,故上下不通,烦则少腹故胀等病也。 平按: 《素问》 “不通”上
有“脉”字; “则”上有“心”字; “喜”作“善” 。注“少腹故胀” , “故”恐系“鼓”字之
误。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演坏。
邪气客肝及足厥阴脉,厥阴脉系目及阴,故卧惊数小便。演当涎,谓涎流坏中心也。
平按: “演坏” 《素问》作“引如怀”三字。 59
肾痹者善胀,尻以伐踵,脊以伐项。
邪客肾及少阴之脉,故喜胀脊曲也。 平按: 《素问》 “善”作“喜” ;两“伐”字均
作“代” ; “项”作“头” 。 “胀”下,袁刻有“足挛”二字,原钞无。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欧汁,上为大寒。
邪客脾及足太阴脉,不得营于四肢,故令懈惰,又发脾咳,胃寒欧冷水也。 平按:
《素问》 “懈惰”作“解堕” ; “欧”作“呕” ; “寒”作“塞” 。
大肠痹者,数饮出而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邪客大肠及手阳明脉,大肠中热,大便难,肺气喘争,时有飧泄也。 平按: 《素问》
“肠”上无“大”字; “出而”作“而出” 。注“争”字,原钞作“年” ,谨依经文作“争” 。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两髀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膀胱盛尿,故谓之胞,即尿脬。脬,匹苞反。邪客膀胱及足太阳,膀胱中热,故按之
髀热,下则小便有涩,上则鼻清涕出也。 平按: “少腹” ,原钞作“少肠” , 《素问》作“少
腹” ,袁刻作“小肠” ,与原钞、 《素问》均异,谨依《素问》作“少腹” 。 “两髀” 《素问》
作 “内痛” , 新校正云: “全元起本作两髀。 ” 据此, 则全元起本与此相合。 “若沃以汤” , “汤”
字原钞作“阳” ,恐传写之误,谨依《素问》作“汤” ,别本亦作“汤” 。
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
五脏之气,为阴气也;六腑之气,为阳气也。人能不劳五脏之气,则五神各守其脏,故曰神脏也。贼郎反。若怵惕思虑,悲哀动中,喜乐无极,愁忧不解,盛怒不止,恐惧不
息,躁动不已,则五神消灭,伤脏者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凡人饮食,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肠胃更实更虚,故得气通,长生久视。若饮食
自倍,则气不通,夭人寿命也,此则伤腑也。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过也。喘息,肺所为也。喘息过者,则肺虚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忧思,心所为。忧思过者,则心伤邪客,故痹聚也。
淫气欧唾,痹病在肾;
欧唾,肾所为也。欧唾过者,则肾虚邪客,故痹聚也。 平按: “欧唾” 《素问》作“遗
溺” 。
淫气渴乏,痹聚在肝; 60
肝以主血,今有渴乏,多伤血肝虚,故痹聚也。 平按: “渴乏” 《素问》作“乏竭” 。
淫气饥绝,痹聚在胃。
饥者,胃少谷也。饥过绝食则胃虚,故痹聚。
淫气雍塞,痹聚在脾。
谷气过塞,则实而痹聚于脾也。 平按: “饥绝” 《素问》作“肌绝” ,下无“痹聚在
胃” 、 “淫气雍塞”二句。新校正云: “详从上凡痹客五脏者至此,全元起本在《阴阳别论》
中,此王氏所移。 ”据此,则全元起本与《太素》同也。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动肺,使人喘喝。
五脏为阴,内邪阴气以伤五脏,故曰争内;六腑为阳,外邪阳气以侵六腑,故曰扰外。
皮毛腠理也,肺魄所主,故汗出腠理,名魄汗也。藏,犹闭也。阴阳争扰,汗出腠理未闭,寒气因入,四肢逆冷,内伤于肺,故使喘喝。喝,喘声,呼割反。 平按: 《素问》 “动”
作“熏” ; “喝”作“鸣” 。
阴之所生,和本曰味。
五脏所生和气之本,曰五味也。 平按: 《素问》 “味”作“和” 。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刚与刚,阳盛也。阳盛必衰,故破散也。无阳之阴,必消亡也。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淖,乱也,音浊。言阳散阴消,故刚柔不和,则十二经气绝也。 平按: 《素问》此
段下有“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数句,本书在后。
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木生火也。
心之肺谓之死阴,火克金也。
肺之肾谓之重阴,少阴重至阴也。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辟,重叠。至阴、太阴重也。
结阳者,肿四肢。
结,聚。 61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血聚多至三升也。
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少阴为水,故多字误耳 ①
也。 平按: 《素问》 “结”下无“者”字; “针”作“斜” 。
“石” , 原钞本作 “右” , 恐误, 《素问》 作 “石” 。 “腹肿” 二字, 原钞缺左方, 只余右方 “复” 、“重”二字,谨依《素问》作“腹肿” 。
三阳结谓之消,消渴、消中也。三阳,太阳。 平按: 《素问》 “三阳”作“二阳” 。注“消渴” , “渴”
字袁刻误作“浊” 。
二阳结谓之隔,便溲不通也。二阳,阳明也。 平按: 《素问》 “二”作“三” 。
三阴结谓之水,三阴,太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厥阴,少阳也。
阴搏 ②阳别,谓之有子,阴脉聚,阳脉不聚也。
阴阳虚肠辟。
阴阳腑脏脉皆虚者,肠辟叠死。 平按: 《素问》 “辟”下有“死”字。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阴阳死生期也。 平按: 《素问》此数语在“经气乃绝”之下。 “四日而已” , 《素问》
作“四日而死” ,新校正云: “按别本作四日而生,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俱通。详上下
文义,作死者非。 ”据此,则全元起注本与此正合,袁刻误作“四日而死” 。
阳加于阴谓之汗,加,胜之也。
阴虚阳搏谓之崩。
崩,下血也。
① “耳” ,萧本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②
“搏” ,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 ,疑当作“抟” 。下同。 62
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
太阴总得三阴之气。 平按: 《素问》 “三十”作“二十” 。
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
少阴总得二阴之气。 平按: 《素问》 “十五”作“十三” ; “夕”下有“时”字,别本
亦有“时”字。
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厥阴气皆来聚,故曰俱也。 平按:顾本《素问》无“平旦”二字,赵府本有。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阳之脉,聚而且鼓。
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
十日死。
阳明之气皆聚,则阳明募病。有本为幕也。 平按: 《素问》 “募”作“其” 。
卷第四(佚)
卷第五(卷首缺)人合
平按:此篇自注文“不足二节,故得怀子也”以上,残脱不完,篇目亦不可考,故自
“黄帝问于伯高曰”至“以抱人形”,谨从《灵枢》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补入。自“天
有阴阳”以下,至“天地相应者” ,见《灵枢·邪客篇》 。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
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平按:以上从《灵枢·邪客篇》补入。]
□……□不足二节,故得怀子也。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平按: 《灵枢》 “人”
下有“有”字。]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戈麦反,曲脚也。 63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云气,人有卫气;地有草蔖,千古反,草名也,又死草也。 平按: “云气” ,原钞“云”字下半不全,只余上半雨
字。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地气上为云。 ”此云“地有云气” ,正合。袁刻因《灵
枢》作“泉脉” ,遂作“泉气” ,恐误。 “蔖” , 《灵枢》作“蓂” 。
人有毫毛;天有昼晦,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
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 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时不生草,人有毋 ①子。此人所以与天地相应者。
幕,当为膜,亦幕覆也。膜筋,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分肉者,名膜筋也。人身
上有二十六形,应天地之形也。 平按: 《灵枢》 “齿牙”作“牙齿” ; “时”上有“四”字。
①
“毋” ,萧本误作“母” 。今据仁和寺本改。 64
阴阳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之谓也” ,见《灵枢》卷七第四十一《阴阳系日月篇》 。篇中
间自“在上者为阳”至“苍色”一段经文,杨注原钞残阙,平于日本仁和寺宫御藏本残卷
十三纸中检出,证以《灵枢·阴阳系日月篇》经文,补入“生于火,故”及“有肝,肝者”
之间,而此篇缺处复完,亦幸事也。自“此之谓也”下“黄帝曰”至末,见《素问》卷二
第六《阴阳离合论》 ,又见《灵枢》卷二第五《根结篇》 ,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五。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
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
夫人身阴阳应有多种:自有背腹上下阴阳,有脏腑内外阴阳,有五脏雄雌阴阳,有身
手足左右阴阳,有腰上下天地阴阳也。
足之十二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
腰下为地,故两足各有三阴三阳,应十二月,故十二脉也。人身左右随是一边即有十
二脉者,天地通取也。月为太阴之精,生水在地,故为阴也。 平按: 《灵枢》 “足”上有
“故”字; “腰”上有“经”字。
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
日为太阳之精,生火在天,故为阳也。 平按: “日生于火” 《灵枢》作“日主火” 。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
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
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从寅至未六辰为阳,从申至丑六辰为阴。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
三阳已生,能令万物生起,故曰生阳。生物阳气,正月未大,故曰少阳;六月阳气已少,故曰少阳。二月阳气已大,故曰太阳;五月阳气犹大,故曰太阳。三月、四月二阳合明,故曰阳明也。 平按: “正月”下《灵枢》有“之”字。
申者七月,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
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
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五月一阴生,六月二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已生,能令万物始衰,故曰生阴。生物
七月阴气尚少,故曰少阴;十二月阴气已衰,故曰少阴。八月阴气已大,故曰太阴;十一
月阴气犹大,故曰太阴。九月、十月二阴交尽,故曰厥阴。厥,尽也。 平按: “七月”下,《灵枢》有“之”字。
65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景主左手之
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甲、乙、景、丁、戊、己,为手之阳也;庚、辛、壬、癸,为手之阴也。甲己 ①为少
阳者,春气浮于正月,故曰少阳;己为夏阳将衰,故曰少阳。甲在东方,故为左也;己在
中宫,故为右也。乙戊为手太阳者,乙为二月,阳气已大,故曰太阳;戊夏阳盛,故为太
阳。乙在东方,戊在中宫,故有左右也。景丁为阳明者,景为五月,丁为六月,皆是南方
火也, 二火合明, 故曰阳明也。 平按: “景” 《灵枢》 作 “丙” , 唐人避太祖讳 “丙” 为 “景” ,犹讳“渊”为“泉”也。注“夏阳将衰” , “夏” 、 “衰”二字因虫蚀不全,玩其剩处,与“夏” 、“衰”二字相近,证以上注“阳气已少,故曰少阳;阴气已衰,故曰少阴” ,于义亦合,谨
拟作“夏” 、 “衰”二字。
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
庚癸为少阴者,十二辰为地,十干为天,天中更有阴阳,故甲乙等六为阳,庚辛等四
为阴。庚为七月申,阴气未大,故曰少阴;癸为十二月丑,阴气将终,故曰少阴。辛壬为
太阴者,辛为八月酉,阴气已大,故曰太阴;壬为十一月子,阴气盛大,故曰太阴。心主
厥阴之脉,非正心脉,于十干外,无所主也。足为阴也,足之有阳,阴中少也;足之有阴,阴中大也。 平按:注“八月”下原缺一字,证以上注“七月申” ,则此八月应是“酉”字,谨拟作“酉” 。又注“十干” , “干”字原缺右方 ②
,疑是“干”字,谨拟作“干” 。
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
手之六阳,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阳,故曰太阳。
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手之六阴,乃是腰以上阳中之阴,阳大阴少,故曰少阴。
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此上下阴阳也。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以上,上下阴阳,此为五脏阴阳。心、肺居鬲以上为阳,肝、脾、肾居鬲以下为阴。
故阳者呼,心与肺也;阴者吸,脾与肾也。心肺俱阳,心以属火,故为阳中太阳也;心肺
俱阳,肺以属金,故为阳中少阴也。 平按:注“阴者吸” , “者”字原缺,据上文“阳者
呼” ,当是“者”字,谨拟作“者” 。
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三脏居鬲以下为阴,肝脏属木,故为阴中少阳也。脾在鬲下属土,耳以居下,故为阴
中至阴。肾下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也。 平按: 《素问·六节藏象论》谓: “肺为阳中之
① “己” ,萧本原作“乙” ,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
“干”字,原各本均为繁体字,作“乾” 。 66
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 ”新校正引《太素》 “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
中之太阴,肝为阴中之少阳” ,以证《素问》王注之失,其说甚详,检《素问》卷三第九《六
节藏象论》王注下新校正自知。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
春之三月,人三阳气在左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
夏之三月,人三阳气在右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
秋之三月,人三阴气在右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冬之三月,人三阴气在左足王处,故不可刺也。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苍色有肝,肝者主足厥阴也。今乃以甲
为左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
阴阳之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五行次第阴阳,以甲为厥阴,上下天地阴阳,以甲为阳者,良以阴阳之道无形无状,裁成造化,理物无穷,可施名以名实,故数之可十,推之可万也。 平按: 《灵枢》 “主春”
作“王春” ; “苍色”二字不重; “有肝”作“主肝” ; “主足厥阴”作“足厥阴” ,无“主”
字。 “可十” , “十”字原缺,原校补。 “推之” , “推”字袁刻误作“椎” ,注同,谨更正。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三百六十五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今闻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三阴三阳之数各三,不应天地日月阴阳二数何也?黄帝非不知之,欲因问广衍阴阳变
化无穷之数也。 平按: 《素问》 “黄帝”下有“问”字; “六十”下无“五”字; “今”下
无“闻”字。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
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毫末之形,并阴阳彫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
故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然则混成,同为一气,则要一也。 平按:
《素问》 “岐伯”下有“对”字; “离”作“推” ; “散”作“数” 。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也。
二仪合气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67
辨阴阳,所谓雄雌者也。人之与物,未生以前,合在阴中,未出地也。未生为阴,在
阴之中,故为阴中之阴也。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所生已生曰阳,初生未离于地,故曰阴中之阳也。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气以为人物生正,阴气以为人物养主也。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一气离为阴阳,以作生养之本,复分四时,遂为生长收藏之用,终而复始,如环无端,谓之常也。若失其常,四时之施,壅塞不行也。 平按:注“施” ,袁刻作“弛” 。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散也。
散,分也。阴阳之变,俱通内外,外物既尔,内身之变,亦可分为众□□可胜数也。
黄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别为三阴三阳,推之可万,故为离也。唯一阴一阳,故为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古者圣人欲法天、地、人三才形象,处于明堂,南面而立,以取法焉也。
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圣人中身以上,阳明为表在前,故曰广明。太阴为里在后,故广明下名曰太阴。冲脉
在太阴之下,故称后曰太冲。太冲脉下,次有少阴,故曰少阴为地,以肾最居下故也。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即足太阳,是肾之腑膀胱脉也。脏阴在内,腑阳居外,故为上者也。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至阴,是肾少阴脉也,是阴之极,阳生之处,故曰至阴。太阳接至阴而起,故曰根于
至阴。上行络项,聚于目也。结,聚也。 平按: 《素问》 “根”下有“起”字。
名曰阴中之阳。
少阴水中而有此阳气,故曰阴中之阳也。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身中表之上,名曰广明。脾脏足太阴脉从足至舌下,太阴脉在广明里,故为下也。广
明为表,故为上也。
68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结于颡大,阳明脾腑之脉,在太阴表前,从足指厉兑,上行聚于颡上额颅。颡,额也,苏荡反。
平按: “结于颡大” , 《素问》无此句, 《灵枢》作“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 《甲乙经》
作“结于颃颡,颃颡者钳大,钳大者耳也” ,原钞本作“颡大” ,又本书卷十《经脉根结》
亦作“颡大” ,袁刻作“颡上” 。
名曰阴中之阳。
人腹为阴,阳明从太阴而起,行于腹阴,上至于颡,故为阴中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结于窗笼,名曰阴中之少阳。
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丛毛之上,循阴股上注于肺,阴脏行内也。少阳肝腑之脉,起
足窍阴,上聚于耳,为表阳腑也。以少阳属木,故为阴中少阳也。 平按: 《素问》无“结
于窗笼”四字。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
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
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
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 平按: “太阳为关” , “关”字《甲乙经》 、 《素问》 、 《灵枢》均
作“开” 。日本钞本均作“閞” ,乃“关”字省文。玩杨注“门有三义,一者门关,主禁者
也。 ” “主禁”之义, “关”字为长,若“开”字,则说不去矣。再考《灵枢·根结篇》及《甲
乙经·经脉根结篇》 ,于“太阳为开”之上均有“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
之文,本书卷十《经脉根结》与《灵枢》 、 《甲乙》同,则是前以关、枢、阖三者并举,后
复以为关、为阖、为枢分析言之,足证明后之“为关” “关”字,即前之“折关” “关”字
无疑矣。下“太阴为关”与此同义,不再举。再按:嘉祐本《素问》新校正云: “《九墟》
太阳为关。 ”作“关” 。
三经者,不得相失,搏 ①
而勿传,命曰一阳。
惟有太阳关者,则真气行止留滞,骨摇动也。惟有阳明阖者,则肉节败、骨动摇也。
惟有少阳枢者,则真气行止留滞,肉节内败也。相得各守所司,同为一阳之道也。搏,相
得也。传,失所守也。 平按: “传” 《素问》作“浮” 。
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者,名曰太阴,太
阴根起于隐白,结于太仓,名曰阴中之阴。
冲在太阴之下,少阴脉上。足太阴脉从隐白而出,聚于太仓,上至舌本。是脾阴之脉,行于腹阴,故曰阴中之阴也。 平按: 《素问》 “隐”上有“于”字; “隐白”下无“结于太
仓”四字。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结于廉泉,名曰少阴。 69
肾脉足少阴,从足小指之下,入涌泉,上行聚于廉泉,至于舌本也。 平按: 《素问》
无“结于廉泉”四字; “名曰少阴” ,作“名曰阴中之少阴” 。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结于玉英,肝脉足厥阴在少阴前,起于大指丛毛之上,入大敦,聚于玉英,上头与督脉会于颠,注于肺中也。 平按: 《素问》无“结于玉英”四字。
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无阳之阴,是阴必绝,故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
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
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动转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津液,故为
枢者也。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 ②
而勿沉,名曰一阴。
三阴,经脉也。三阴之脉,搏聚而不偏沉,故得三阴同一用也。
阴阳钟钟也,传为一周,钟钟,行不止住貌。营卫行三阴三阳之气,相注不已,传行周旋,一日一夜五十周也。
平按: 《素问》 “钟钟”作“ ” ; “传”字上无“也”字,有“积”字。
气里形表而相成者也。
五脏之气在里,内营形也;六腑之气在表,外成形者也。 平按: “而相成者也” 《素
问》作“而为相成也” 。
四海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三《海论》 。自“人亦有四海”至“逆
者必败” ,见《甲乙经》卷一第八,惟文法微有不同。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
① “搏” ,人卫本注曰: “搏,杨注训为“相得” ,后文训为“聚” ,疑当作“抟” 。 ”
②
“搏” ,人卫本注曰:杨注训“聚” ,疑当作“抟” 。 70
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子乃合之于四海何乎?
血,谓十二脉中血也。气,谓十二脉中当经气也。 平按: 《灵枢》 “问”下有“于”
字; “支”作“肢” ; “四海”下无“何”字。
岐伯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十二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
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黄帝曰:请闻人之四海。岐伯曰:人有髓
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所以应四海者也。
十二经水者,皆注东海,东海周环,遂为四海。十二经脉皆归胃海,水谷胃气环流,遂为气血髓骨之海故也。水谷之海,比于东海也。 平按: 《灵枢》 “以人应之奈何”下,无“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黄帝曰:请闻人之四海”十七字。
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阴阳表
里营输所在,四海定矣。
胃脉以为阳,表也;手太阴、足少阴脉为阴,里也;冲脉为十二经脉及络脉之海,即
亦表亦里也。 平按: “营” 《灵枢》作“荥” 。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为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
胃盛水谷,故名水谷之海。胃脉,足阳明也。足阳明脉过于气街、三里,其气上下输
此等穴也。 平按: 《甲乙》 “输”作“腧” ,下同,不再举。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冲脉管十二经脉。大杼是足太阳、手太阳脉所发之穴。巨虚上下廉,则足阳明脉所发
之穴。此等诸穴,皆是冲脉致气之处,故名输也。
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
膻,胸中也,音檀。食入胃已,其气分为三道,有气上行经隧,聚于胸中,名曰气海,为肺所主。手阳明是肺腑脉,行于柱骨上下,入缺盆,支者上行至鼻,为足阳明,循颈下
人迎之前,皆是膻中气海之输也。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
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 ①,其气上输脑盖
百会之穴,下输风府也。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
利,不知调者害。
得生得败,言逆顺,天也;为利为害,言调不,人也。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急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71
有余,谓邪气益真气也。面赤,谓气上冲面,阳脉盛也。 平按: “急息” 《灵枢》作
“悗息” , 《甲乙》作“悗急息” 。
血海有余者,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则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
其所病。
血多脉盛,故神想见身大也。怫,扶弗反,怫郁不安,不知所苦也。 平按: “怫”
下, 《甲乙》有“郁也”二字。
水谷之海有余者,则腹满胀;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者,则轻劲多
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 ,目无所见,懈殆安卧。
脑减不满颅中,故脑易转,喜耳鸣也。髓不满胫中,故胻痠疼也。脑虚少,筋肉血等
精液不足,故眩冒无所见也。髓虚,四肢腰□无力,故懈怠安卧也。痠,息官反。眩,元
遍反,瞑目乱也。 ,亡到反,覆也。 平按: “满胀” 《甲乙》作“胀满” 。 “胻” 《灵枢》
作“胫” , 《甲乙》作“胫胻” 。 “ ” 《灵枢》 、 《甲乙》均作“冒” ; “殆”均作“怠” 。注“腰”
下一字原缺,袁刻作“脊” 。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毋犯其害,顺者得
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输,谓四海之输。 平按: “毋”字原缺下半, 《灵枢》 、 《甲乙》均作“无” ,应是“毋”
字。 《甲乙》无“黄帝曰:善”四字。
①
“生” ,人卫本注曰:前段杨注“气海为肺所主” ,疑此“生”字亦当作“主” 。 72
十二水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三第十二《经水篇》 ,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七,惟文法略
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天下凡有八十一州,此中国,州之一也,名为赤县神州。每一州之外,有一重海水环
之,海之外,有一重大山绕之,如此三重海,三重山,环而围绕,人居其内,名曰一州。
一州之内,凡有十二大水,自外小山、小水不可胜数。人身亦尔,大脉总有十二,以外大
络、小络亦不可数。天下八十一州之中,唯取中国一州之地,用法人身十二经脉内属脏腑,以人之生在此州中,禀此州地形气者也。
夫十二经水者,其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
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
问其十二经脉取法所由也。
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
此问其脏腑经络各有司主调养所由。十二经水,各从其源受水,输之于海,故曰受水
行也。
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
五脏合五神之气,心合于神,肝合于魂,肺合于魄,脾合于营,肾合于精,五脏与五
精神气合而藏之也。 平按: “藏”下, 《灵枢》 、 《甲乙》均有“之”字,袁刻同。
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
胃受五谷成熟,传入小肠,小肠盛受也。小肠传入大肠,大肠传导也。大肠传入广肠,广肠传出也。胃下别汁,出膀胱之胞,传阴下泄也。胆为中精,有木精三合,藏而不泻。
此即腑受谷行之者也。五腑与三焦共气,故六腑受气,三焦行之为原,故曰扬也。 平按:
注“成熟” , “熟”字袁刻误作“热” 。 “别汁,出膀胱”五字,原缺不完,平细玩虫蚀剩处,与此五字相近,谨拟作此,袁刻作“膀胱,膀胱”四字。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营气从中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所谓受气,泌糟粕,□①
津液,化津液精微,注之
肺脉中,化而为血,流十二脉中,以奉生身,故生身之贵,无过血也。故营气独行于十二
经,导营身,故曰营气。营气行经,如雾者也。经中血者,如渠中水也。故十二经受血各
营也。 平按:注“津液:上一字,下半虫蚀不全,袁刻作“成” ,细玩上半剩处,确非成 73
字,宜空一格。
岐伯答曰:善乎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天地之
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非人力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也,死可解部而视也。
二仪之大,人力不可度量。人之八尺之身,生则观其皮肉,切循色脉,死则解其身部,视其脏腑,不同天地,故可知也。 平按: “外可度量” ,袁刻于“外”下增“生”字,不
合, 《灵枢》亦无。 “部” 《灵枢》作“剖” 。
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
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
气,固其常有合乎?
夫人禀气受形,既有七种不同,以针艾调养固有常契,不可同乎天地无度量也。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
快于耳,浅知也;解于心,深识也。 平按: “卒闻”下, 《灵枢》有之字。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不可不察。
正以天地不可度量,人参天地,故不可不察也。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
清水出魏郡内黄县,南经清泉县,东北流入河也。 平按: “膀胱”下, 《灵枢》 、 《甲
乙》均有“而通水道焉”五字,本书在后。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乌鼠同穴山,东北至华阴入河,过郡四,行一千八百七十里,雍州
浸也。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海,晦也,言其水广博,望之晦闇,不测崖际,故曰海也。海,即四海也。足阳明脉
血气最多,合之四海,众水之长也。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
湖当为虖,虖陀水出代郡卤城县,东流过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为并州川。一解云:
湖当为沽,沽水出渔阳郡,东南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此二水亦得为合也。 平按: “虖” ,袁刻作“雩” 。
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
汝水出汝南郡定陵县高陵山,东南流入淮,过郡四,行一千三百四十里也。
① “□” ,人卫本注曰:据本书卷十二首篇,当作“承” ,与日抄本残存字形相合。 74
足厥阴,外合于沔水,内属于肝。
沔,绵善反。沔水出武郡番家 ①山,东流入江也。 平按: “沔” 《灵枢》 、 《甲乙》均
作“渑” 。注“武郡” , “武”字原钞作“武” ,袁刻作“南郡” ,考《水经注》 “沔水出武都
沮县狼谷” ,应作“武” 。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通水道焉。
淮水出南阳郡平武县桐柏山,东南流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也。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
漯,汤合反。漯水出平原郡,东北流入于海。又河内亦有漯水,出王屋山,东南流入
河。此二水并得为合也。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江水出蜀岷山郡升迁县,东南流入海,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也。 平按:注“升
迁” ,原钞作“外迁” ,据《水经注》应作“升” 。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
河水出昆仑山东北隅,便潜行至葱岭于阗国,到积石山,东北流入海,过郡十六,行
九千四百里也。
手太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
济水出河东恒县,至王屋山,东北流入于河。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漳水,清漳水也,出上党沽县西北少山,东流合浊漳入于海。一 ②
解是浊漳,浊漳出
于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东流入海也。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人经
亦然。
十二经水,如江出岷山,河出昆仑,即外有源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576KB,6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