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pdf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6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41KB,2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景源 ( 北京 1 0 0 0 2 9)
关键词 :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伤寒; 温热病 ; 湿热病
Ke y W or ds:Ye Ti a ns hi ;Wa r m He a t Di s e a s e f r o m Ex o g e no us Co nt r a c t i o n;f e b r i l e d i s e a s e ;wa r m he a t ;da mp he a t
叶天士在《 外感温热篇》 第二条和第三条中集中地对伤寒
与温热病、 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1伤寒与温热病 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
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疗方法
叶天士在《 外感温热篇》 第二条中说 : “ 盖伤寒之邪, 留恋
在表, 然后化热人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 邪尚在肺, 肺
主气, 其合皮毛, 故云在表。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夹风, 则加入
薄荷 、 牛蒡之属; 夹湿, 加芦根、 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
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搏, 势必孤矣”。本条内容可分为两段。
1 . 1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之区别
本段即原文中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
则热变最速 ” 之论。
伤寒是外感寒邪而致病的。寒为阴邪, 其性下行, 初起先犯
足太阳膀胱经, 发为表寒证。因寒主收引, 主凝滞, 故伤寒初起
寒邪束表 , 腠理闭塞, 使卫阳被郁不得外达。临床以恶寒为主
症, 待卫阳之气郁极而发, 正气奋起驱邪, 正邪交争方始出现发
热。 因寒邪留恋, 故这段时间持续较长。 《 伤寒论》云:“ 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 ”, 即指出了伤寒初起、 寒邪留
恋在表的这一特点。若表寒不解, 且人体阳气充盛, 经过一段较
长时间, 卫阳勃发, 正邪激争, 寒邪才能逐渐化热入里而传入阳
明。此 即叶天士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入里”之论。
伤寒 寒邪 — —+ 足太阳表寒证
留恋在表化热入里
耗伤阳气
从其发展趋势来看,伤寒病寒邪化热人里传人阳明的过程也就
是阳气和寒邪斗争的过程。在这段过程中, 寒邪化热要大量消耗
阳气 。也可以说 , 伤寒病能由太阳表寒证发展为阳明里实热证 ,是以阳气的耗伤为代价的。如果患者素体阳虚, 阳气无力与寒邪
抗争, 伤寒病是不会出现阳明病的。其发展趋势一般是太阳表寒
入里而成为太阴虚寒证。通常所谓 “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即指
此而言。由此可见。 伤寒病传人阳明, 尽管由于人体阳气充盛表
现为里实热证, 但已经潜伏着阳气被寒邪所伤的危机。在阳明阶
段又呈现持续高热 , 热邪继续耗气伤津 , 阳气 已耗而再耗 , 其结
局往往是阳气大伤 , 导致三阴虚寒证 , 甚则形成亡阳厥逆之证 。
伤寒虽然也可出现因阴虚内热而导致的少阴热化证 ,但总体趋
势是以亡阳厥逆为主流, 故发展到末期往往导致亡阴脱液。伤寒
与温病由表入里之区别及二者病变发展趋势的不同见图 l 。
1 . 2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
本段即原文中 “ 未传心包, 邪尚在肺, 肺主气, 其合皮毛, 故
云在表。在 表, 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 则加入薄荷 、 牛蒡之属 ; 夹
湿, 加芦根、 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
搏, 势必孤矣” 之论。
文中首先指出, 温病与伤寒比较虽传变迅速 , 但并不是一
开始就见里热证, 也存在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温病在未传心
包之前 , 邪气仍在肺系。肺主一身之气 , 宣发卫阳于皮 毛以抵御
外邪, 保卫人体, 即所谓 “ 肺合皮毛”。温热邪气侵袭肺系的初
起 阶段 , 邪 自皮毛而入, 病在肺卫 , 部 位尚浅 , 以发热 、 微恶风寒
为主症 , 因此 , 称为表证。
阳明里实热证。 i阴虚寒证
耗气— 亡阳 逆证
\ 伤津 一 伤阴 一 少阴热化证
温 病热 邪 一 手 太 阴 卫 分 表 热 证 >< 撇证 . 下 焦 真 阴 耗 损 证
第 2卷 2 0 0 4年 1 2月第 1 2期 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D i s t a c e E d u c a t i 。 s c h 0 o I y a r d 远教校园
就是说 , 选用味辛 、 性凉 、 质地轻而升浮的药物组成方剂, 以其辛
味发散、 凉性清热、 轻扬宣透之功, 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 使其外
达而病解。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表证组方用药之经验 , 制
“ 银翘散”一方。其以芥穗 、 豆豉之辛, 配伍银花、 连翘之凉, 且诸
药皆为穗、 花 、 壳类轻扬之品, 用以辛凉轻解表热, 遂为后世之楷
模 。另外 , 叶氏此处所谓 “ 轻剂”, 亦有与 “ 重剂”相对而言之意。
辛凉重剂为白虎汤 , 其以石膏为君药 , 药重力雄 , 有清泄气分里
热之功, 而用于表热证则有寒凉郁遏气机之弊, 反使邪不易解。
因表热证邪浅病轻 , 故宜用轻剂 , 取轻扬之品以透邪外达。
“ 夹风 , 则加入薄荷 、 牛蒡之属”指 出了以温热 邪气 为主 ,又夹风邪而袭表的治法。风为阳邪, 其性上行 , 故温热夹风之表
证除见发热、 微恶风寒外, 又兼头痛 、 咽红或肿痛、 舌边尖红、 脉
浮数等风热上攻之象。究其治法, 当在辛凉轻剂中加入辛凉疏
散风邪的药物, 如薄荷 . 牛蒡子之类, 以使风邪外透, 表而解。
“ 夹湿 . 加芦根 . 滑石之流”指 出了以温热邪气为主 , 又夹
湿邪而袭表的治法 。湿为阴邪 , 其性重浊粘滞 , 故温热夹湿之表
证, 除见发热 微恶风寒外, 又兼头身重痛 胸院痞闷 舌苔腻、脉濡等湿邪困表, 气机阻滞之象。究其治法, 当在辛凉轻剂中加
入甘淡渗利湿邪的药物, 如芦根 滑石之类, 以使湿邪下行, 从
小便而驱。叶氏此处虽只提出甘淡渗湿之法, 但依其法则, 临床
推而广之 , 治温热夹湿之表证 , 在辛凉轻剂 中 , 芳 香轻扬 , 宣 表
化湿之品, 如藿香 、 苏叶 、 白芷之类 , 亦可加入。
总之, 临床治疗温热表证 以辛凉轻剂为法。若温热夹风应
加入辛凉散风之品 , 以 “ 透风于热外”; 若温热夹湿 , 应加入甘
淡驱湿之品 , 以 “ 渗湿于热下”。如此 , 则可使风邪或湿邪与热
邪分而解之, 不至于造成热与风或热与湿互相搏结, 从而使邪
气势孤而易除。关于叶氏 “ 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之
论 , 陈光淞在本条按语 中之分析颇为透彻 。 他说 : “ 盖温邪为病 ,必有所夹 , 不外风与湿 之两途 。风 , 阳邪 , 宜表而 出之 , 故日透
外 ; 湿 , 阴邪 , 宜分而利之 , 故日渗下”。
2风邪、湿邪与温热邪气相搏所产生的
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叶天士在 《 外感温热篇 》第三条中说 :“ 不尔 , 风夹温热而
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 , 清窍为之壅塞, 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 , 伤寒多有变证 ; 温 ( 湿 ) 热虽久 , 在一经不移 , 以此
为辨”。本条内容可分为两段 。
2 . 1风邪、 湿邪与温热邪气相搏的证候与病机
本段即原文中 “ 不尔 , 风夹温热而燥生 , 清窍必干 , 谓水主之
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 蒸郁而蒙蔽于上 , 清窍为之壅
塞, 浊邪害清也”之论。此段紧承上条而急转 , 上条指出: “ 或透风
于热外 , 或渗湿于热下 , 不与热相搏 , 势必孤矣”。本条则以 “ 不
尔”为转语 , 强调指 出, 若不按上述原则进行治疗 , 则将导致风邪
或湿邪与温热邪气互相搏结的变化, 使病情转为复杂、 严重。
风邪与温热邪气均为阳邪, 两者相搏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
2 0 0 4 年 1 2月第 1 2期 第 2卷
津液 , 致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 的水
液 亏损 , 不能上荣头 面清窍 , 必 出现 口、 鼻 、 唇 、 咽 、 舌诸官窍干
燥的见症 叶氏将产生这种风热伤津证候 的病机精炼地概括为
“ 两阳相劫”。
湿为阴邪 , 重浊粘滞 ; 温热为 阳邪 , 蒸腾开泄。湿邪与温热
邪气相搏结 , 湿郁热蒸 , 而致湿热上蒙 , 遏阻清阳 , 出现头重痛
如裹 、 昏瞀眩晕 、 鼻塞 、 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症。叶氏将产
生这种湿浊上蒙清窍证候的病机 , 精炼地概括为 “ 浊邪害清”。
2 . 2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本段 即原文中 “ 其病有类 伤寒 , 其验之之法 , 伤寒多有 变
证 ; 温 ( 湿 ) 热虽久, 在一经不移 , 以此为辨”之论: “ 其病有类
伤寒”一句是承上句 “ 湿与温合”而言。 因湿为阴邪, 重浊粘滞,故湿热病初起, 由于湿阻气机 , 卫阳不宣, 往往见恶寒、 身热不
扬 头身重痛: 其证与伤寒初起颇为相似。 但伤寒初起以头身疼
痛为主, 并无沉重感, 其舌苔薄白 脉象浮紧, 而湿热病初起则
以头身沉重困顿为主, 同时兼有疼痛, 其舌苔腻而脉濡 。两者貌
似相同, 其实却判然有别。
对湿热病与伤寒病的不同, 叶氏特别强调从两者的传变情
况进行辨析 , 以做 为鉴别要点 。伤寒初起寒邪侵袭 足太阳膀胱
经 , 虽留恋 在表 , 然 一旦 发生传变则形式 多种 多样 : 或 为少阳
病 、 或为阳明病、 或为三阴病 或为并病等。且在其传变过程中,证候又有表寒 . 里实热 、 里虚寒 、 寒热错杂等多种变化 , 故叶氏
将其概括为 “ 伤寒多有变证”。
“ 温 (湿 ) 热虽 久, 在一经不 移”一句 中 , 其 “ 温”字当是
“ 湿”字之误。 持此说的理 由有三 : 一是第二条中云:“ 温邪则热
变最速”。 此 又云 : “ 温热虽久 , 在一经不移”:叶氏之论述不可
能前后自相矛盾。二是此句乃承上句 “ 湿与温合”而言, 自然应
为 “ 湿热”。三是 “ 其病有类伤寒者并非温热 , 而是湿热 ”。且
“ 久在一经不移”者 , 亦并非温热 , 而是湿热。因脾主运化水湿 ,湿愈滞则脾愈困 , 而脾愈困则湿愈滞 , 故验之 临床湿热病 往往
以脾 胃为病变 中心 , 缠绵 日久 , 难解难 移 , 故 叶氏将其概括 为
“ 湿热虽久, 在一经不移”。必须指出的是, 叶氏此论是与伤寒
相对而言的。湿热病并非绝对一程 ( 成 ) 不变 , 在其发展过程 中
也可能 出现上 、 中 、 下三焦传变及从阳化热 、 从阴化寒等变化 ,但其与伤寒相比较 , 毕竟传变缓慢而变化少 :
将第二 条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人里。温邪则
热变最速”, 与本条 “ 伤寒 多有变证 , 温 (湿 ) 热 虽久 , 在一经
不移”相互 对照 , 可以看 : 在 外感病的温热病 、 伤寒病 、 湿热
病 3种类型中, 由于邪气的性质及特点不同, 其病证的传变及
变化情况也就大有差异 温热为阳邪 , 升散 开泄, 易伤津耗气,故温热病传变最快, 且变化多端; 寒为阴邪, 收引凝滞, 易伤阳
气, 故伤寒病传变较慢 , 然一旦发生传变之后 , 则 又多有变化 ;
湿为阴邪 , 重浊粘滞 , 易遏伤阳气 , 阻滞 气机 , 热 为阳邪 , 湿与
热合 , 胶结难解 , 故湿热病传变最慢 , 病 程长 , 缠 绵难 愈 , 且 变
化较少。
( 收稿 日期 : 2 0 0 4 — 1 o 一 1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关键词 :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 伤寒; 温热病 ; 湿热病
Ke y W or ds:Ye Ti a ns hi ;Wa r m He a t Di s e a s e f r o m Ex o g e no us Co nt r a c t i o n;f e b r i l e d i s e a s e ;wa r m he a t ;da mp he a t
叶天士在《 外感温热篇》 第二条和第三条中集中地对伤寒
与温热病、 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论述。
1伤寒与温热病 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
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疗方法
叶天士在《 外感温热篇》 第二条中说 : “ 盖伤寒之邪, 留恋
在表, 然后化热人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 邪尚在肺, 肺
主气, 其合皮毛, 故云在表。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夹风, 则加入
薄荷 、 牛蒡之属; 夹湿, 加芦根、 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
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搏, 势必孤矣”。本条内容可分为两段。
1 . 1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之区别
本段即原文中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
则热变最速 ” 之论。
伤寒是外感寒邪而致病的。寒为阴邪, 其性下行, 初起先犯
足太阳膀胱经, 发为表寒证。因寒主收引, 主凝滞, 故伤寒初起
寒邪束表 , 腠理闭塞, 使卫阳被郁不得外达。临床以恶寒为主
症, 待卫阳之气郁极而发, 正气奋起驱邪, 正邪交争方始出现发
热。 因寒邪留恋, 故这段时间持续较长。 《 伤寒论》云:“ 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 ”, 即指出了伤寒初起、 寒邪留
恋在表的这一特点。若表寒不解, 且人体阳气充盛, 经过一段较
长时间, 卫阳勃发, 正邪激争, 寒邪才能逐渐化热入里而传入阳
明。此 即叶天士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入里”之论。
伤寒 寒邪 — —+ 足太阳表寒证
留恋在表化热入里
耗伤阳气
从其发展趋势来看,伤寒病寒邪化热人里传人阳明的过程也就
是阳气和寒邪斗争的过程。在这段过程中, 寒邪化热要大量消耗
阳气 。也可以说 , 伤寒病能由太阳表寒证发展为阳明里实热证 ,是以阳气的耗伤为代价的。如果患者素体阳虚, 阳气无力与寒邪
抗争, 伤寒病是不会出现阳明病的。其发展趋势一般是太阳表寒
入里而成为太阴虚寒证。通常所谓 “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即指
此而言。由此可见。 伤寒病传人阳明, 尽管由于人体阳气充盛表
现为里实热证, 但已经潜伏着阳气被寒邪所伤的危机。在阳明阶
段又呈现持续高热 , 热邪继续耗气伤津 , 阳气 已耗而再耗 , 其结
局往往是阳气大伤 , 导致三阴虚寒证 , 甚则形成亡阳厥逆之证 。
伤寒虽然也可出现因阴虚内热而导致的少阴热化证 ,但总体趋
势是以亡阳厥逆为主流, 故发展到末期往往导致亡阴脱液。伤寒
与温病由表入里之区别及二者病变发展趋势的不同见图 l 。
1 . 2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
本段即原文中 “ 未传心包, 邪尚在肺, 肺主气, 其合皮毛, 故
云在表。在 表, 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 则加入薄荷 、 牛蒡之属 ; 夹
湿, 加芦根、 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
搏, 势必孤矣” 之论。
文中首先指出, 温病与伤寒比较虽传变迅速 , 但并不是一
开始就见里热证, 也存在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温病在未传心
包之前 , 邪气仍在肺系。肺主一身之气 , 宣发卫阳于皮 毛以抵御
外邪, 保卫人体, 即所谓 “ 肺合皮毛”。温热邪气侵袭肺系的初
起 阶段 , 邪 自皮毛而入, 病在肺卫 , 部 位尚浅 , 以发热 、 微恶风寒
为主症 , 因此 , 称为表证。
阳明里实热证。 i阴虚寒证
耗气— 亡阳 逆证
\ 伤津 一 伤阴 一 少阴热化证
温 病热 邪 一 手 太 阴 卫 分 表 热 证 >< 撇证 . 下 焦 真 阴 耗 损 证
第 2卷 2 0 0 4年 1 2月第 1 2期 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D i s t a c e E d u c a t i 。 s c h 0 o I y a r d 远教校园
就是说 , 选用味辛 、 性凉 、 质地轻而升浮的药物组成方剂, 以其辛
味发散、 凉性清热、 轻扬宣透之功, 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 使其外
达而病解。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表证组方用药之经验 , 制
“ 银翘散”一方。其以芥穗 、 豆豉之辛, 配伍银花、 连翘之凉, 且诸
药皆为穗、 花 、 壳类轻扬之品, 用以辛凉轻解表热, 遂为后世之楷
模 。另外 , 叶氏此处所谓 “ 轻剂”, 亦有与 “ 重剂”相对而言之意。
辛凉重剂为白虎汤 , 其以石膏为君药 , 药重力雄 , 有清泄气分里
热之功, 而用于表热证则有寒凉郁遏气机之弊, 反使邪不易解。
因表热证邪浅病轻 , 故宜用轻剂 , 取轻扬之品以透邪外达。
“ 夹风 , 则加入薄荷 、 牛蒡之属”指 出了以温热 邪气 为主 ,又夹风邪而袭表的治法。风为阳邪, 其性上行 , 故温热夹风之表
证除见发热、 微恶风寒外, 又兼头痛 、 咽红或肿痛、 舌边尖红、 脉
浮数等风热上攻之象。究其治法, 当在辛凉轻剂中加入辛凉疏
散风邪的药物, 如薄荷 . 牛蒡子之类, 以使风邪外透, 表而解。
“ 夹湿 . 加芦根 . 滑石之流”指 出了以温热邪气为主 , 又夹
湿邪而袭表的治法 。湿为阴邪 , 其性重浊粘滞 , 故温热夹湿之表
证, 除见发热 微恶风寒外, 又兼头身重痛 胸院痞闷 舌苔腻、脉濡等湿邪困表, 气机阻滞之象。究其治法, 当在辛凉轻剂中加
入甘淡渗利湿邪的药物, 如芦根 滑石之类, 以使湿邪下行, 从
小便而驱。叶氏此处虽只提出甘淡渗湿之法, 但依其法则, 临床
推而广之 , 治温热夹湿之表证 , 在辛凉轻剂 中 , 芳 香轻扬 , 宣 表
化湿之品, 如藿香 、 苏叶 、 白芷之类 , 亦可加入。
总之, 临床治疗温热表证 以辛凉轻剂为法。若温热夹风应
加入辛凉散风之品 , 以 “ 透风于热外”; 若温热夹湿 , 应加入甘
淡驱湿之品 , 以 “ 渗湿于热下”。如此 , 则可使风邪或湿邪与热
邪分而解之, 不至于造成热与风或热与湿互相搏结, 从而使邪
气势孤而易除。关于叶氏 “ 或透风于热外, 或渗湿于热下”之
论 , 陈光淞在本条按语 中之分析颇为透彻 。 他说 : “ 盖温邪为病 ,必有所夹 , 不外风与湿 之两途 。风 , 阳邪 , 宜表而 出之 , 故日透
外 ; 湿 , 阴邪 , 宜分而利之 , 故日渗下”。
2风邪、湿邪与温热邪气相搏所产生的
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叶天士在 《 外感温热篇 》第三条中说 :“ 不尔 , 风夹温热而
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 , 清窍为之壅塞, 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 , 伤寒多有变证 ; 温 ( 湿 ) 热虽久 , 在一经不移 , 以此
为辨”。本条内容可分为两段 。
2 . 1风邪、 湿邪与温热邪气相搏的证候与病机
本段即原文中 “ 不尔 , 风夹温热而燥生 , 清窍必干 , 谓水主之
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 蒸郁而蒙蔽于上 , 清窍为之壅
塞, 浊邪害清也”之论。此段紧承上条而急转 , 上条指出: “ 或透风
于热外 , 或渗湿于热下 , 不与热相搏 , 势必孤矣”。本条则以 “ 不
尔”为转语 , 强调指 出, 若不按上述原则进行治疗 , 则将导致风邪
或湿邪与温热邪气互相搏结的变化, 使病情转为复杂、 严重。
风邪与温热邪气均为阳邪, 两者相搏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
2 0 0 4 年 1 2月第 1 2期 第 2卷
津液 , 致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 的水
液 亏损 , 不能上荣头 面清窍 , 必 出现 口、 鼻 、 唇 、 咽 、 舌诸官窍干
燥的见症 叶氏将产生这种风热伤津证候 的病机精炼地概括为
“ 两阳相劫”。
湿为阴邪 , 重浊粘滞 ; 温热为 阳邪 , 蒸腾开泄。湿邪与温热
邪气相搏结 , 湿郁热蒸 , 而致湿热上蒙 , 遏阻清阳 , 出现头重痛
如裹 、 昏瞀眩晕 、 鼻塞 、 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症。叶氏将产
生这种湿浊上蒙清窍证候的病机 , 精炼地概括为 “ 浊邪害清”。
2 . 2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本段 即原文中 “ 其病有类 伤寒 , 其验之之法 , 伤寒多有 变
证 ; 温 ( 湿 ) 热虽久, 在一经不移 , 以此为辨”之论: “ 其病有类
伤寒”一句是承上句 “ 湿与温合”而言。 因湿为阴邪, 重浊粘滞,故湿热病初起, 由于湿阻气机 , 卫阳不宣, 往往见恶寒、 身热不
扬 头身重痛: 其证与伤寒初起颇为相似。 但伤寒初起以头身疼
痛为主, 并无沉重感, 其舌苔薄白 脉象浮紧, 而湿热病初起则
以头身沉重困顿为主, 同时兼有疼痛, 其舌苔腻而脉濡 。两者貌
似相同, 其实却判然有别。
对湿热病与伤寒病的不同, 叶氏特别强调从两者的传变情
况进行辨析 , 以做 为鉴别要点 。伤寒初起寒邪侵袭 足太阳膀胱
经 , 虽留恋 在表 , 然 一旦 发生传变则形式 多种 多样 : 或 为少阳
病 、 或为阳明病、 或为三阴病 或为并病等。且在其传变过程中,证候又有表寒 . 里实热 、 里虚寒 、 寒热错杂等多种变化 , 故叶氏
将其概括为 “ 伤寒多有变证”。
“ 温 (湿 ) 热虽 久, 在一经不 移”一句 中 , 其 “ 温”字当是
“ 湿”字之误。 持此说的理 由有三 : 一是第二条中云:“ 温邪则热
变最速”。 此 又云 : “ 温热虽久 , 在一经不移”:叶氏之论述不可
能前后自相矛盾。二是此句乃承上句 “ 湿与温合”而言, 自然应
为 “ 湿热”。三是 “ 其病有类伤寒者并非温热 , 而是湿热 ”。且
“ 久在一经不移”者 , 亦并非温热 , 而是湿热。因脾主运化水湿 ,湿愈滞则脾愈困 , 而脾愈困则湿愈滞 , 故验之 临床湿热病 往往
以脾 胃为病变 中心 , 缠绵 日久 , 难解难 移 , 故 叶氏将其概括 为
“ 湿热虽久, 在一经不移”。必须指出的是, 叶氏此论是与伤寒
相对而言的。湿热病并非绝对一程 ( 成 ) 不变 , 在其发展过程 中
也可能 出现上 、 中 、 下三焦传变及从阳化热 、 从阴化寒等变化 ,但其与伤寒相比较 , 毕竟传变缓慢而变化少 :
将第二 条 “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 , 然后化热人里。温邪则
热变最速”, 与本条 “ 伤寒 多有变证 , 温 (湿 ) 热 虽久 , 在一经
不移”相互 对照 , 可以看 : 在 外感病的温热病 、 伤寒病 、 湿热
病 3种类型中, 由于邪气的性质及特点不同, 其病证的传变及
变化情况也就大有差异 温热为阳邪 , 升散 开泄, 易伤津耗气,故温热病传变最快, 且变化多端; 寒为阴邪, 收引凝滞, 易伤阳
气, 故伤寒病传变较慢 , 然一旦发生传变之后 , 则 又多有变化 ;
湿为阴邪 , 重浊粘滞 , 易遏伤阳气 , 阻滞 气机 , 热 为阳邪 , 湿与
热合 , 胶结难解 , 故湿热病传变最慢 , 病 程长 , 缠 绵难 愈 , 且 变
化较少。
( 收稿 日期 : 2 0 0 4 — 1 o 一 1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