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810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30日
第1页
第4页
第17页
第21页
第49页
第235页

    参见附件(2933KB,323页)。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是由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著,作者运用其在心理学30多年的研究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阐述到底什么是“心流”,如何进入“心流”。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预览图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 心流,快乐的源泉 // 061

    第二章 |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 089

    第三章 | 心流的构成要素 // 117

    第四章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 155

    第五章 | 感官之乐 // 185

    第六章 | 思维之乐 // 215

    第七章 | 工作之乐 // 249

    第八章 | 人际之乐 // 277

    第九章 |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 315

    第十章 | 追寻生命的意义 // 345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作者简介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

    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读后感

    这些年花了很长的时间还有精力和金钱去寻找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什么是自己擅长的事,什么是自己做起来会心动的事。走了很多弯路,浪掷了好几年的时光,可这些都不是浪费,反而是找到了心流所在,更是明白了自己是谁,想要成为谁,也笃定的明白了自己的珍贵和价值,那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改变的对自我的评价和认可。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截图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

    张定绮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一 自造内心秩序之途

    序二 心流人生:一曲冰与火之歌

    序三 胜利者一无所获

    序四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序五 听见喜悦的声音

    序六 快乐需要用心学习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人何时最幸福?

    人类不满的根源

    文化编织的神话

    善用自己的体验

    释放内在的生命

    第二章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意识的内涵

    意识的极限

    注意力:无价的资源

    关于自我

    内在失序

    意识井然有序

    自我的成长

    第三章 心流的构成要素

    幸福的假象

    享乐与乐趣

    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

    目标不假外求

    第四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心流活动

    心流与社会文化

    自得其乐的性格

    在困顿中体验快乐

    第五章 感官之乐

    人值多少钱?

    “动”的乐趣

    爱到最高点

    控制的最高境界

    视觉之乐

    聆听喜乐的乐音

    美食之乐

    第六章 思维之乐

    身体与心灵相辅相成

    记忆:科学之母

    思维游戏

    文字的游戏

    挖掘历史宝藏

    科学的兴味

    哲学的乐趣

    业余与专业

    第七章 工作之乐

    工作的乐趣

    像玩游戏一样去工作

    工作与休闲

    如何有效使用闲暇时间?

    第八章 人际之乐

    微妙的人际关系

    寂寞之苦

    驯服孤独

    天伦之乐

    朋友之乐

    胸怀大我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扭转悲剧

    纾解压力

    化腐朽为神奇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第十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何谓意义?

    培养方向感

    下定决心

    重获内心和谐

    一贯的人生主题

    版权页

    序一 自造内心秩序之途

    郑也夫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

    幸福源自内心的秩序

    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出版于1990年。台湾1993年有了张定绮先生的

    译本,中信出版社2009年购买并出版了这个版本。我2000年时读到台湾

    的译本,当即惊为“奇书”,在我讲授“消费社会学”与“幸福导论”课程时

    推荐给了同学们。他们拿走我的复制本去复印,读后争着汇报他们的喜

    悦。

    本书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年生于当时的南斯拉夫,今

    天的克罗地亚。我早已是他精神上的密友,故下文不见外地称他米哈

    里。米哈里196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2000年在芝大任

    教。小他8岁的塞利格曼,晚于本书一年,即1991年出版了《学习乐

    观》(Learned Optimism)。二人志趣相投,2000年联手发表《积极心

    理学导论》一文。这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问世。

    米哈里这本书中有三个核心词:一是幸福;二是最优体验,他称之

    为心流;三是精神熵。我们就从这三个核心词说起。

    幸福是今天通吃世俗与学界的热门话题,而米哈里和塞利格曼无疑

    是当代幸福研究的先驱。

    米哈里从探讨幸福为什么难以得到开端。他说:“幸福如此难能可

    说:“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不相干的刺激,接收所

    人类成员中最不堪大量信息闯入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米哈里

    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生存繁衍,没有增加幸福快乐的考虑。

    导致人类这种极难伺候的身心配置?刚才说过了,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

    时候呢?神经系统过于发达的人类偏偏又会感到枯燥无聊。进化为什么

    知无畏。反之,多知多畏,多知多忧。于是焦虑增长。刚巧一切平安的

    外部情况不感知,当然更危险,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恼。常言说:无

    神经系统过于发达。感知和摄取更多的信息,无疑有利于人类生存。对

    和谐,体验到人类称为心流的那种圆满。”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

    度还不足以感受沮丧和绝望,只要没有外来的冲突干扰,它们就能保持

    温暖的阳光上……动物中除了人以外,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

    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资讯,吃饱的狮子注意力则完全集中在

    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与它们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饥饿的

    异。他说:“动物的技巧总是能配合实际的需要,因为它们的心灵只容

    在论述人类幸福难以追求时,他独具慧眼地比较了人类与动物的差

    他的第二只、第三只眼睛。

    学、社会学,而非当下的一些显学。作为心理学家,生物学与社会学是

    献。他认为能为幸福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是三个学科:生物学、心理

    米哈里认为,他所看重的学术风格兼有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贡

    溺其中极可能成为天敌的点心。

    要的追求呢?他们又说:人类性交为何这么短促?完成配种就够了,沉

    这种机制为了繁衍连母体的生命都要牺牲,快乐在其中怎么能算得上重

    机制。他们说:大马哈鱼溯江而上,产卵后便死去;自然选择筛选出的

    对幸福的这种认识被后来的生物学家展开,指向动物与人类的身体

    方。”

    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空洞与寒漠,它更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

    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它广袤

    言蔽之:“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

    在人们认识幸福的误区中,比金钱更本质的是感官享乐。米哈里一

    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是人生主题,而是附带现象。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

    乐‘效应’也不会再出现。”米哈里在本书中的全部研讨都是在证明幸福不

    缠于快乐之中,他便在多大程度上让快乐的根据从眼皮底下跑掉,而快

    成了注意力的唯一内容和对象。然而,神经官能症患者在多大程度上纠

    求似乎都被扭曲为对幸福的一种直接性追求,扭曲为快乐意志……快乐

    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带现象。然而在神经官能症患者那里,这种原初的追

    福感通常根本不是作为目标而浮现于人们的追求面前,而只不过表现为

    不以为然。米哈里引用了笔者也曾引用过的弗兰克的话:“事实上,幸

    位置上,他们认为幸福才是人生理当直奔的主题。米哈里与笔者对此大

    学者认同这个看法,但其中一部分人立即将幸福置换到昨天金钱占据的

    金钱是否能让人幸福呢?米哈里做了断然的否定。今天越来越多的

    动性。

    有了轻重之别,乃至屏蔽若干信息。二位的共同性是强调个体的主观能

    须找到一项能长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动。这样你面对众多信息时便

    时间乐观更好。米哈里的方法是,面对太多的,包括负面的信息,你必

    以向乐观的方向调整。轻度悲观使我们在做事前三思而后行,但大部分

    如此,但现在的生活已经远离零和博弈,没有那么残酷,因此“解释”可

    我们继承了祖先悲观与审慎的解释方式,在远古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需要

    种解答。塞利格曼的看法是,不同的解释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命状态。

    的困扰者。在如何面对外部的悲观信息上,米哈里与塞利格曼给出了两

    帮助我们认识常态。多数人未因信息过多而致残,但未尝不是信息过多

    谱,而不是割裂为正常人与病人两大类别。病态常常以其凸显的特征,控制,终于迷失了。”我认为,人类成员们看似不同的性格其实是连续

    力。”有些病人把这种现象描述得很生动:“事情太快地涌进来,我失去

    有资讯。而很悲惨的是,他们并没有控制任何事物进出意识的能一种即时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

    足营养,性爱的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于一切

    之上……但实际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中……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无刻不欲

    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

    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

    人类有一个超大的意识系统。意识系统需要秩序,其无序时人们会

    焦虑、烦躁。生理欲望需要满足。但无论欲望满足上欠缺、适当还是过

    度,都与意识系统中的秩序较少关联。而“好的生存状态”,英文直译为

    well being,就是幸福的意思,“好的生存状态”要兼括生理满足与精神系

    统中的秩序。后者如何获得,是米哈里写作本书的目的所在。米哈里不

    是从寻常视角去讨论内心的秩序,而是从大自然的秩序之起点开讲,即

    熵与反熵。

    负熵与精神熵

    大自然中的大多数运动包含能量转换,所以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是最

    基础的理论。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即发生的只是转移,总能量不增不

    减。若一个中间被隔开的容器中,一边装有热水,另一边装有凉水,发

    生的只能是热水的温度下降,凉水的温度上升,不可能相反。这就是热

    力学第二定律所关注的。其主要内容有三:第一,凉的物体不可能向热

    的物体传递热量;第二,能量转化中必有损耗;第三,在自发过程中,浓度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无序的量度被称

    作“熵”。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生命现象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

    有序。薛定谔以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这个反例,称之

    为“负熵”。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

    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

    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

    一位攀岩选手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

    人、剧作家,来说明心流。

    他举出一些典型的角色及其行为,诸如攀岩选手、外科医生、诗

    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

    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

    调查者描述他们的最优体验时所用的词汇:“一股洪流带领着我”。

    中,是大规模调查的结果。甚至“心流”一词也非作者自创,而是多数被

    从事的活动。这些分析记录超过十万份。故最优体验发生于何种活动

    响,受测者就要按照满意度的等级,记录当下自己的感觉,并记录当下

    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呼叫器每天不定时呼叫8次。呼叫器一

    作者和他的小组访问了职业、学历各异的男女老少。让每个对象佩

    于玄想,而是调查。

    一些本质的、科学还难于进入的问题。但是本书中的奇思妙论,不是基

    学的成分,似乎也有哲学乃至形而上学的味道,可能是因为作者讨论了

    我称这本书为奇书,因为它内容新奇,还因为它很难归类,既有科

    他称之为“心流”。

    说“精神熵是常态”,好可怕呀。在他看来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米哈里

    米哈里借鉴上述思想提出了“精神熵”。他认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

    学是出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科学的殿堂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他们,而是因为第三种人,后者走进科

    人智力超群,来这里为了出人头地。第二种人做科学研究是享受。但是

    第一个案例是爱因斯坦,他说:进入科学殿堂的有几种人。第一种

    我当下能想到的三个案例,似乎可以旁证这个判断。

    这种现象称为‘自得其乐的性格’,或许能提供神经学上的解释。”

    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刺激恰成强烈对比。

    他们可以把其他不相关的资讯都抛在一旁。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极具弹

    担,但对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识的人而言,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因为

    一刻有关的事物。虽然一般认为,注意力集中时会增加处理资讯的负

    种情况下都能找到乐趣的人,有能力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只注意与这

    的管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闪光的刺激上。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各

    脑力负担。“最合理的解释似乎是:心流较强的那组人能关闭其他资讯

    这似乎是常识。但米哈里告诉我们:不对。有实验证明全神贯注减轻了

    全神贯注某项活动,精神消耗一定更大,好在当事者心甘情愿——

    一点倒是与米哈里的看法如出一辙。

    道熵,不知道他读过本书没有。但他说过,他的写作是“反熵”行为,这

    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喜欢科学的王小波一定知

    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

    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

    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

    米哈里说:“近年来有很多人指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

    进展,与全神贯注地继续工作密切关联。

    晰,外科的诊断与手术中会不断得到回馈,以评估进展。明确已获得的

    标。神经科的目标更模糊,常常十年才能治好一个病人。除了目标清

    给多少钱也不干医院其他科的工作。他们认为:内科治疗常常看不清目

    外科医疗的性质决定了它是最能集中注意力的。很多外科医生表示第二个案例是陈景润,他暴得大名后,荣任全国政协委员,少不了

    出席两会。陈委员常常逃会,且避开室友,躲到厕所中思考他的数学。

    我猜想二位的行径中,可能既有热爱科学的成分,也有避开烦恼的

    常人心理。他们沉浸于科学,也经历过世俗,知道专心科学更省心,回

    到世俗费神。

    第三个案例是我本人。我的经验是,在写一篇较大作品的时候,通

    常是几个月,身体总是很好。相反,不做大活的时候,身体常有这样那

    样的不自在。

    这个实验太关键了,即使进一步实验的结果不是一边倒。

    专注是心流的关键。于是问题来了:中国的高中生在应试的压力下

    不是也很专注吗,他们体会到心流了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爱因斯坦

    就抱怨他的一次应试经历,他说过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复原。为什么如

    此?第一,那活动不是他心向往之,而是被迫的。第二,反复无数次的

    复习中,没有任何新的刺激,完全是乏味的重复。故高考结束之日,就

    是全体考生背叛这一活动之时。上述造成心流的活动,比如攀岩、写

    诗、思考哥德巴赫猜想,哪能如此。一句话,能造就心流的活动,大多

    还需要当事者自觉自愿,乐在其中。米哈里的著作中没有对“考生的专

    注”多花笔墨,可能是因为在他的国家中,这种灾病不成气候。

    可以造就心流的活动中必有挑战,且挑战应该是动态的,即当挑战

    与你的技能匹配时,有了心流。当挑战的目标大大高过你的技能时,将

    产生焦虑,此时应降低挑战目标。当你的技能高过设定的目标,继续持

    续这种活动将产生厌倦,便要提升目标,以求挑战和心流的持续。正是

    在技巧提高、目标上调的过程中,当事者感受到了成长的乐趣。此为幸

    福之真谛。

    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视。用米哈里的话说:这样“孩子知道什

    是孩子的,即给他留下较大的自选空间;并且家长对孩子当下的兴趣、以什么都不管,但家长设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线要清晰,界线之内的空间

    境。米哈里认为:好的家庭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

    人都能如此。但是也与早期成长关系密切。这就涉及孩子成长的家庭环

    说几句。积极的、能为自己建立兴趣的性格,有先天的成分,不是所有

    我们一不留神说到父母了。为对得起有适龄子女的父母,有必要多

    找。

    长官的意志当然是这样,即使是父母也很难豁免。因此目标要自己去寻

    多数成员的,必是多个目标。提供目标的人,必有其主观偏好和私利,使很好,也只能吸引一个群体中十分之一的人去追求。能吸引群体中大

    原因之二是,人类成员们的兴趣、潜能大不相同。单一的目标,即

    他几种目标,其实异曲同工,都是更有利于宣讲者或统治阶层。

    来成长的乐趣。购物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商人,而非顾客。自上而下的其

    扬购买,但购物不包含复杂的身心投入,不造就内心的秩序,更不会带

    越大范围的分工合作,是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渠道的上下流动。商人们宣

    都要遭殃。但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已经改变,不是同仇敌忾,而是越来

    吹者自身的利益。社会秩序的考虑在古代是成立的,没了社会秩序大家

    原因之一是,这些目标设置的动机或者是维护社会秩序,或者是鼓

    效,不再吸引众生。

    后到来的一个目标提供者是商人,他们宣扬的是消费。这些目标渐渐失

    教、政府。他们提供的目标有: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国主义。最

    在传统社会中,为百姓们提供人生目标的是社会权威:国王、主

    从何而来呢?

    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关键。而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目标

    自寻目标的时代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不必老是为规制与控制权而争吵;父母

    对他们未来成就的期望也不会像一片阴影,永远笼罩在他们头上;同时

    不受混乱家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干扰,可以自由发展有助于扩充自我

    的兴趣与活动。在秩序不佳的家庭里,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层出

    不穷的谈判与争执,以及不让脆弱的自我被别人的目标所吞噬的自我保

    护上”。

    人生目标的获得不能抄袭,没有捷径。米哈里说:获得最优体验的

    手段,“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每个人必

    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

    米哈里问读者:什么是自得其乐?他自己的回答是:“就是‘拥有自

    足目标的自我’,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亦

    即来自外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

    外界向你提供目标时,往往以某种奖励吸引你追随它。世上大多数

    奖励的动机是控制你。不做外部目标的奴隶,就要拒绝它们的奖励。拒

    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内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

    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

    励。

    在讨论心流与目标时,米哈里还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即目标

    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报酬,尽管有时也存在报酬,有时也有社会效益。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为你喜欢的

    劳作而劳作。米哈里说:“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

    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

    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以上说的是在设置人生目标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接下来说生活中

    的群己关系。

    灵长目动物中有选择以群体为生存单位的物种,也有选择以小家庭

    为生存单位的物种。同为群体生存的黑猩猩、大猩猩与人类曾经是一个

    物种,在200万年前分手。也就是说,人类群体生存的历史远远长于200

    万年。这经历结结实实地确定了我们的群体性。我们最大的痛苦常常不

    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伙伴,甚至亲人,所以哲学家说“他人是地

    狱”。如果每个普通人可以彻底离开他人,这句话就不会从哲人口中说

    出。并且,其实你的很多快乐,甚至最大的快乐,也是来自与他人的交

    往。乃至,如何和他人交往,成为你的内心秩序的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一大差别是:社会成员们巨大的流动性。于

    是你的合作伙伴和亲密朋友,都不再是生来注定,不再限于乡亲,而是

    可以自己选择。择友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就要学习的一门至关重要的技

    能。当然在这之前,首先要力争学会并长久保持亲属间的和睦。再说下

    去就是老生常谈了。就此打住,我们转向去讨论与群体生活对峙的“独

    处”。

    米哈里在此处妙语连珠。他说:“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

    就很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

    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独处时控制注意力,就不可

    避免地要求助于比较简单的外在手段:诸如药物、娱乐、刺激等任何能

    麻痹心灵或转移注意力的东西……英国哲学家培根引用一句俗语

    说:‘喜欢独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倒不一定是神,但一个人若能

    从独处中找到乐趣,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

    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规划他的注意力,就

    能达到心流状态。”

    一方面,独处是建立自己的内心系统的必要经历。另一方面,有了

    自己内心的系统,更能够适应因偶然原因陷入的孤独的处境中。葛兰

    西、索尔仁尼琴、曼德拉等人的经历就是证明。米哈里说:“一个能记

    住故事、诗词歌赋、球赛统计数字、化学方程式、数学运算、历史日

    期、《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占了更

    大的便宜。前者的意识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他总有办法自娱,从

    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尽管别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

    读、谈话或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中储存足够资讯

    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

    适当的独处有利于形成“自我”。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国人的“自

    我”弱于其他民族。表情反映性格。国人的典型表情是嬉皮笑脸,相比

    而言异族人要严肃得多。我特别喜欢非洲木雕中的一脸肃穆。何以有如

    此差异?我的分析是,中国人“社会性”太强,打压了“自我”,使我们每

    每逢迎他人。缺少独处就缺少自我,而无个性的人组成的社会是缺少美

    感的。

    心流与庖丁解牛

    时下中国学者从事的很多社会调查,其结果和调查前的判断如出一

    辙。此种调查属于无聊的勾当。好的调查一定是调查前对结果毫无把

    握,有时调查后还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事实。

    米哈里的调查就是好的调查。其一,该调查发现,心流的体验,工

    作时(54%)大大高于休闲时(18%)。其二,面对“我现在是否宁可做

    别的事情”这一问题时,回答“是”,即愿意停止现在正做的事情的回答

    者中,工作的人大大高于休闲的人,即使工作者正处于心流的状态。这

    真是个值得思考的悖论。米哈里的解释是:很多人屈从于主流文化,认

    为工作是强制的,不去理性地比较自己工作与休闲的状态。对此我不完

    全同意。

    调查中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中。这符合米哈里的

    一贯认识。他引用弗洛伊德的话:“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

    他在书中动情而生动地讲述了东西方两个劳动者工作中的心流体

    验。

    “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他每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

    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次。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

    感到厌倦,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

    新纪录……经过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

    元……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

    看电视有意思多了。’里柯知道,他很快就会达到不能在同样工作上求

    进步的极限,所以他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进修电子学的课程。拿到文

    凭后,他打算找一份更复杂的工作。我相信他会用同样的热忱,努力做

    好任何一份工作。”

    这个案例中工作的挑战能造就心流是足够生动的。我倒想做一点笔

    走偏锋的评论。我常对学生们说,你们要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

    的工作。不要干了十年后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中的全部奥秘,索

    然无味了。中年后能否找到和重新学做一份挑战性的工作是存疑的。借

    棋弈做比喻,智商高的不要选择跳棋,要选择围棋,它能长久地吸引

    你。

    令中国读者惊异的是,米哈里的第二个案例是《庄子·庖丁解

    牛》。这很让我感动,因为我一向认为这是中国文字中最美的一篇。庖

    丁无疑在劳作中进入心流的状态,从庄子全过程的描写可以清楚地看

    到。米哈里却有更多的期待。庖丁回答文惠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

    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米哈里引用的英文翻译是:“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have come to a stop and spirit moves where it wants”。笔者

    以为,“以神遇”的意思是“以直觉应对”,译为“spirit moves”不妥。这个

    翻译误导了米哈里。遇—moves—flow,中英文字转化后的对比,令米

    哈里痴迷东方的“遇”与西方的“流”可以“融会贯通”。瑕不掩瑜,庖丁解

    牛确乎符合心流。但《庖丁解牛》没有说出米哈里的理论。

    为什么对工作的不满成为社会主流舆论的组成部分,且出现上述调

    查中的悖论?我试做这样的解释。

    正如米哈里所说:“工作可以残酷而无聊,但也可能充满乐趣和刺

    激。”最好的体验和最坏的体验都在工作中,而非休闲中。工作中好的

    体验与个人性格密切关联,故常常存留和藏匿在私人的内心,当事人未

    必有广而告之的愿望。而工作中的紧张、单调、劳累过度和低收入,则

    因劳工的利益诉求和他们伟大代言人振聋发聩的言论而进入公共领域,传染众生。工作虽然有内在的挑战和造成心流的可能性,但工作对雇主

    与管理者之外的员工还有其他的重要维度,最大的两项是自由度和收

    入。感觉收入上不公正会抱怨。一个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心流体验的工

    人,工作效率多半不低,而如果其收入没有相应提升,则其抱怨的可能

    性多半高于效率较低、无心流体验的工人。所以上述悖论的解释空间甚

    大。“现在我宁可做别的事情”,未必是要从有心流体验的当下工作转移

    到无心流体验的休闲,有可能是从有心流体验但工资低的工作,换到有

    心流体验且工资较高的岗位上。缺乏自由度,正是青年马克思一针见血

    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异化”。这批评雄辩且经久不衰。

    米哈里从心流的角度触及这一问题,他的思路是改良的。他

    说:“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

    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

    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柯拉玛、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

    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

    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

    验。”“但目前的状况却是,那些有能力改变特定工作性质的人,并不重

    视工作能否带来乐趣。管理者的首要考虑是生产力,工会领袖满脑子也

    都是安全、保险与工资。短期看来,这些前提跟产生心流的条件可能有

    冲突。这实在很可惜,因为如果工人真正喜爱他们的工作,不但自己受

    益,他们的效率也会提高,届时所有其他目标都能水到渠成。”

    米哈里改革的建议不易实现。连工会领袖都不致力于此,说明劳资

    双方其实共享资本主义价值观:货币收益。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展,突破口有望呈现。那就是伴随机器人的大规

    模问世,人们的工作时间将越来越少,闲暇将越来越多。这样,缺乏自

    由、自主的问题将缓解。工人虽然未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自

    主,但其整体生存中自由和自主的时间大幅度增加。而米哈里的问题也

    将转化,获得更多心流的主战场,将从工作转向休闲。

    凯恩斯在1920年就发出了伟大的预言:经济问题将在百年内终

    结。“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问题——当

    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来利用他的自由?科学和

    复利的力量将为他赢得闲暇,而他又该如何来消磨这段光阴,生活得更

    明智而惬意呢?”

    好在历史上的贵族阶层已经做出了尝试,积累了经验。贵族阶层脱

    离了生产,率先面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挑战。一部分贵族陷入物欲不

    能自拔,另一部分选择体育、音乐、诗词歌赋的艺术化生活方式。中西

    方在此高度一致。

    一方面,米哈里认为工作而非休闲,可以造就更多的心流。但另一

    方面,他讨论心流的生动案例中,休闲中的活动不在少数,比如他不断

    说到的攀岩、舞蹈、下棋。这些狭义的游戏,正是我们下面讨论的内

    容。

    机器人驱赶我们去游戏

    工作可以产生心流,游戏也可以产生心流。游戏与心流的关系更好

    理解。这不仅因为游戏的特征——下棋、打球、唱歌显然是有趣的,还

    因为人类创造出游戏,目的就是调整心情,变低迷为亢奋,变涣散为专

    注。孔子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

    贤乎已。”

    我认为游戏王国中的第一重镇是体育。米哈里没这么说,但其在书

    中专门讨论游戏的第五章,是从体育开始的。体育具备造就心流的最佳

    条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易学难精带来的上不封顶的挑战性。

    体育的最大功能是帮助人控制自己:既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这很好

    理解,体操、田径、游泳、球类,都要在控制身体上下大功夫,又要学

    习控制自己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爱看网球的人都知道纳达尔,他的身体条件其实并不突出,爆发力不好是其致命的弱项,而爆发力几

    乎是一切竞技体育项目不可缺乏的。那他靠什么制胜?靠专注。他可以

    在四五个小时内一直集中精力。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对手领

    先纳达尔时会很自然地放松一小会儿,不想一下就被逆转了。在专注上

    你比不过他,你做不到专注每一个回合,结果满盘皆输。

    瑜伽的精髓也在于控制自己,从身体到精神。“第五实修是进入正

    式瑜伽修行门户的预备动作,称作‘制感’。它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

    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准许进入知觉的

    东西。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瑜伽的目标与本书所描述的心

    流活动多么接近——控制内心所发生的一切。”

    球类运动常常更吸引人,因为比分此起彼伏,那是即时的、高度刺

    激的回馈。相比之下,游泳似乎显得沉闷,如果每天一次能不枯燥吗?

    这其实和有些工作相似,必须在过程中为自己设定新的挑战及目标,在

    迎接挑战中获得成长的乐趣。我本人差不多一天游一次泳。我排遣枯

    燥、保持兴趣的方法是学习、完善和创造多种泳姿。我会十种游泳姿

    势:光是仰泳就会反自由泳式、反蛙泳式、反蝶泳式。我游海豚泳双手

    并拢只用两腿,那才真正像海豚。学习乐器也一样。不持续练习不会提

    打开电视,奔向商厦或网上购物。这种应对无聊的策略一旦建立,就很

    相反,没有这些游戏的储备,当代人遇到闲暇无聊,便饥不择食地

    聊时信手拈来。

    光沉浸在篮球、乒乓球、提琴上面,就很难终身保持这习惯,在闲暇无

    放松和休息。其二,游戏是需要学习的。没有青少年时代五年以上的时

    是六天工作日,每天八小时以上的工时。这种强度之下,休闲主要用于

    有两大原因。其一,大把大把的闲暇的来临,是当代的事情,此前

    什么当代人的休闲生活甚至不如工作时有更多的最优体验呢?

    游戏如此有趣,2000多年前先哲就告诫人们无聊了去下棋。那么为

    软件使作曲变得更简易,普通人也可以尝试。

    加合唱团或加入业余演奏团。”他还提倡学习作曲,他说电脑中先进的

    决定学钢琴。尝试与别人合作发挥自己的技巧,最愉快的经验莫过于参

    教导已成年,甚或上了年纪的学生,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甚至年逾五十才

    然学习乐器从小开始最好,但永远不会嫌太晚。有些音乐老师的专长是

    能,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竟被视为多余,着实令人扼腕。”他还说:“虽

    是音乐课程,还有美术和体育。这三种对于改善生活品质极为重要的技

    似乎越来越不重视儿童的音乐技能,学校预算每有删减,最先遭殃的就

    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得以建立。我们的文化

    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才强调教育儿童首先就该教他们音乐;学习把精

    精神世界中最神秘和美妙的秩序。米哈里说:“柏拉图就是因为警觉到

    接受第二个秩序,即道德伦理的秩序。非如此道德就是强制。而音乐是

    在其精神世界中愉快地领受一种秩序。有了这第一个秩序,才好顺利地

    性说教。这是对孔子“立于礼,成于乐”的最好注解。美育可以让一个人

    成于乐。近代西方哲人席勒说:美育先于道德,没有美育的道德是强制

    在中西方古代贵族那里,音乐和体育是并重的。孔子说:立于礼,持续存在的关注点。

    高,持续下去主要不是靠耐心,而是靠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靠

    模地、义无反顾地陷入‘瘾’当中,是有深刻的原因和功能的。我们实际

    能陷落到空虚之中,甚至难于与一种行为模式系结到一起。现代人大规

    中我说过这样的话:“有了瘾就不会空虚了。没有上瘾,不仅仍然有可

    我比米哈里更为乐观地看待“瘾”。在拙作《后物欲时代的来临》[1]

    几。”

    如果人类因为火会把东西烧光就禁止用火,我们可能就跟猴子相差无

    有使人上瘾的魔力;我们也应该承认‘世上没有绝对的好’这个事实……

    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的暧昧和模糊……我们必须认清心流

    创造心灵的秩序,提升生活的品质,但由于上瘾,自我便沦为某种特定

    由。这么一来,产生心流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负面的效果:虽然它还能

    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

    择,而是会干扰其他活动……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

    扰混乱……任何有乐趣的活动几乎都会上瘾,变成不再是发乎意识的选

    费舍在内,都因太习惯条理分明的棋局世界,毅然弃绝了现实世界的纷

    因……很多棋界天才,包括美国第一任棋王保罗·墨菲和最近一任棋王

    “精神熵暂时消失的感觉,是产生心流的活动会令人上瘾的一大原

    需求密切关联的“瘾”。

    我和米哈里的一个共识是,我们都看到了与游戏、与当代人的刺激

    的选择。

    人们的生活目标,不可能是权威或他人指派的,而是自己接触和尝试后

    是未来的人们的生活目标将落在游戏上面。这也再次说明,今天和未来

    一个人愿意投身哪一种游戏,是高度个性化的事情。当代人,特别

    是学习如何应对更多的闲暇。

    闲暇必须与游戏结合,复杂的游戏必须经过学习,所以学习游戏就

    习,是没有复杂游戏储备的无聊者们的便餐。

    难改变。如果处在狂飙的年龄,还可能选择毒品和暴力。因其不需要学上面临的很可能是三种选择:空虚无聊、寻找肤浅的刺激因而不能真正

    摆脱空虚,对某种活动上瘾。或许瘾是帮助现代人解决这一尖端问题的

    归宿。如是,问题的关键就不是从一般的意义上将瘾看作病症,而是比

    较和区分各种可以上瘾的活动,择其善者而从之。”

    书名回归原著

    这本书原著名是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1990

    年出版。1993年台湾出版陈定琦先生翻译的中译本,名为《幸福:从心

    开始》。我读后记住了契克森米哈赖。2012年前后在网上发现了他的四

    部著作的中译本,大喜过望,立即给该社总编打电话索要。能张这个口

    是因为我应邀为他们写过书评。很快收到两本书。我再拨电话,重申这

    四本书我都想要。总编说:其实是两本,《幸福的真意》《生命的心

    流》都是2009年出版,销售得不好,于是2011年《幸福的真意》更名为

    《当下的幸福》,《生命的心流》更名为《专注的快乐》,重新出版。

    我颇为震惊,斥责这做法。总编颇有雅量,悉心听取,诚恳接受。后来

    听刘苏里先生说,这是当今中国出版业中常见的伎俩。

    我的批评意见分为三条。

    其一,权利问题。试问书中正文在翻译时可否随意改动增减?估计

    没人敢说可以。书名是著作的组成部分,至少同样不可更改。且为作品

    起名常常花费作者格外的心智和时间,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起个书

    名,候选常常十几个,反复总要几十次。译作中书名篡改最多,其实最

    不应该。

    其二,同一个中译本,为了推销不断更名,将造成全方位的混乱:

    从图书馆的书名目录,到学者的引用注释,再到读者的搜索记忆。出版

    社敢这么做,堪称无知无畏。而出版管理者对此不闻不问,十足的尸位

    素餐。

    其三,从出版社自身的利益看,更名的勾当也是愚不可及。须知,促进名声传播,再好的宣传炒作也不如朋友同学间的口耳相传。第一批

    读者中的五千粉丝将这本好书告知三万人,后者休想找到它了,因为它

    已经改头换面。

    最后,我们讨论这本书的译名。英文名是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台湾版书名是《幸福:从心开始》,大陆第一版书

    名是《幸福的真意》,大陆第二版书名是《当下的幸福》。Flow、Optimal Experience、Psychology,原书名中的三元素在三个中译本中无

    一呈现。而中译本的三个书名中的几个核心词:心、幸福、真意、当

    下,均不见诸原书名。原书名既亮出自己的身份:心理学的学术著作,以区别世俗的心灵鸡汤,又颇有悬念和锐度,分别见诸这两个词汇:

    flow、最优体验。三个中译本的书名,统统背离原书名十万八千里,自

    甘插上鸡汤的标签。

    严复云:一名之立,旬月踌躇。贬过别人,该拿出自己的主张了。

    好在我思考其名已过月旬。

    书名的后半截: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老老实实译

    作:最优体验心理学,应无争议。措辞上或许存在的小差异,小到可以

    不论。

    关键在于Flow。直译成“流”或“涌流”不妥,因读者会每每不解,乃

    至“流”在正文中出现恐怕需要加上引号。

    敝人以为,可以考虑的译法有二。其一,心流。其二,福流。

    人类语言中造词的精髓是借喻。无借喻则势必要造出太多的词汇,乃至头脑无法驾驭。Current和stream是英文中早就存在的词汇,有各自

    的最初含义,后被借用于electrical current(电流)和stream of

    consciousness(意识流)的组合中。在此构造中,汉语的译名来得更简

    洁,不麻烦其他字,只一个“流”字:电流,意识流,寒流(寒冷的空

    气),潮流(社会风气)。故心流、福流有传承,是“流的系统”的延

    伸。道可道,非常道。这个流,非常流。

    心流与福流,二者高下得失如何?两个译法敝人都能接受,但微微

    偏向“福流”。“心”更宽泛,“福”更具体。本书讨论的其实就是“最优体验

    之流”,最优体验就是幸福,故“最优体验之流”可以简称为“福流”。除

    了意思更贴近的优势,“福流”还是音译。音译与意译如此合一,实在难

    得。当然,“福”在汉语中有“运气”的意思,这是本书“最优体验”的概念

    所不包含的。但是“福流”不等同于“福”,在其特有的语境中它与“运

    气”极少关联。

    敝人以为,心流的最大优势是,本书正文中频繁出现的Flow在中译

    本中统统译作“心流”。故因有逾万册的中译本做载体,在中文读者中流

    传了二十年,“心流”已经被很多中国人接受。语言的形塑中,“选

    票”(即众人的使用)的力量每每大于逻辑和规则的力量,何况“心

    流”的译法不离谱。敝人本想尝试以我认为刚好的“福流”动摇“心流”的

    地位。这当口,本书的编辑就书名求教本书作者米哈里,此实为解决翻

    译难点的正途。米哈里的儿子研究东方哲学,懂中文。父子商议后认

    同“心流”的译法。于是,敝人打消了鼓吹“福流”的想法。

    一般而言,我不赞成书名屡屡更改,但高度认可这次更名,因为定

    名《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是回归原著。

    郑也夫

    2017年7月30日

    [1]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编者注

    序二 心流人生:一曲冰与火之歌

    赵昱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第一次读《心流》这本书的时候,我印象并不好。那是我在宾夕法

    尼亚大学念积极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也是

    我们的授课老师,要求我们在上课前先把这本书的前三章读了。当时学

    业很重,时间很紧,我读得很快。由于我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特别感兴

    趣,于是顺便把最后一章也读了。后来在契克森米哈赖给我们上课的时

    候,把中间的部分也都跳着读了一些。

    这样读下来,当然收获不大。更雪上加霜的是,一来此前在积极心

    理学的一些入门书,比如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里,已经读到了对心流的介绍,因此在读这本书本尊时,反而失去了惊艳的感觉。二来我是理科出身,一直反感“文科”借用量子

    力学、相对论等理科概念,来为他们的理论背书。《心流》里“精神

    熵”的这个比喻,让我觉得相当不伦不类。三来,我学习心理学以后,就比较警惕把在特定条件下做出的科研结果,无限扩大为普适规律。契

    克森米哈赖把心流应用到娱乐、人际关系乃至人生意义上去,在我看来

    就有“手里有把锤子,看见什么都是钉子”的嫌疑。

    当然,对于心流的核心概念我是认同的,因为我自己在写作、读

    书、踢球、玩游戏时就经常经历心流体验,我完全认同契克森米哈赖对

    它的描述和研究,那确实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

    也采用契克森米哈赖的建议,用“明确目标”、“即时反馈”、“匹配难

    度”三个原则来改造一些任务,使我能在其中产生更多的心流体验。

    更不用说,在上完契克森米哈赖的课后,我就成为他的忠实粉丝

    ——这个不修边幅、带着浓重中欧口音的白胡子老爷爷,在讲堂上却活

    跃得像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思维深邃、学识渊博,开着各种冷幽默的玩

    笑,对人却极为和蔼可亲。我曾有幸在课间和他一起吃饭,他就主动提

    起他有个儿子是学东方哲学的,跟我聊起中国传统文化,一下子拉近了

    我和他的距离。在上完米哈里的课后还不喜欢他这个人的,我还没见到

    过。

    但是,对于《心流》这本书,我的评价仍然不高,只是把它当成一

    本较为普通的普及读本,在给别人推荐积极心理学读物的时候,这本书

    基本上排得比较靠后,只是因为心流实在是积极心理学里太重要的概

    念,所以不得不推荐,但总要加一句:“读前三章就行了。”

    四年后,我回国了,需要给别人教积极心理学,心流自然是绕不过

    去的一课,我就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这次本来我只是想从书的前三章

    摘一部分出来教人,但是“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为了教人,我逼着自己

    必须要真正理解契克森米哈赖在说什么,而不是像上一次一样,能交出

    作业来就行。

    这一遍读得我大为惊艳!是的,惊艳不一定只发生在一见钟情,也

    可能是在蓦然回首。本来我只想读前三章,但是越读越投入,一口气就

    把全书都读完了。

    我对这本书的观感彻底改变了。首先,我发现,“精神熵”其实是个

    绝妙的比喻。[1]

    契克森米哈赖没有具体解释这个比喻,可能让部分对热

    力学不熟悉的读者有点困惑,我在这里斗胆越俎代庖,替他铺垫一下。

    简单地讲,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比如

    在冰里面,水分子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附近振动,系统比较稳定,熵值

    就比较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熵值变大。成为水蒸气后,分子四处乱窜,熵值就更大了。反过来,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

    调一致地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一个混乱程度最低、秩序最高的心理

    佳、最合理的位置上,所有念头都相互支持、相互关联,齐心协力、步

    量。当你自审内心时,你发现你的心像冰一样晶莹剔透,一切都处在最

    过程,但这时你的大脑更像熵值最低的晶体,结构井然,同时又充满能

    这时,你的心熵非常低。契克森米哈赖是用液体的水流来比喻这个

    最优体验。

    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正如契克森米哈赖所总结的,这就是

    荡开一切泥石沙砾,创造、奋斗、整合,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这个过

    从你心所欲,喷涌而出但是又不会四处洒落,而是汇聚成一条水龙,冲

    念头就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但是又井然有序,势不可当但是又能

    这时候,你的感觉就跟“心流”这个词的英文flow原意一样,心里的

    队,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

    得无影无踪。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

    知,更不用说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对物质得失的精心计算,都消失

    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甚至包括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

    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使,那些跟

    但是,如果你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不一样了。你所有的注意力都

    奔,你的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

    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

    导、影响你往南辕北辙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气

    在相互冲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在抢夺你大脑的控制权,在试图引

    你意识到的可能只有少数几个念头,但在潜意识里,却有多得多的念头

    来。如果没有节制、训练,你的心就会经常处在这样的混乱状态,虽然

    一个人从外表看是在静坐,但内心却如同瀑布一般,无数念头蜂拥而

    人的大脑里的念头就跟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佛家打比方说,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为砖,伐木为林,造出高楼大厦、高速公路,乃至用风力、水力、火力

    生命(基因—文化共同演化理论已被广为接受)。人类开山采矿,烧土

    的功,自由地奔跑、飞翔、厮杀和交配。文化也可以看成是更高形式的

    还有动物吃草、叶、花、果,形成更高级的动物蛋白,能够做更多

    熵飞速增加得更多。

    地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来支撑它的这个反熵过程,代价则是太阳内部的

    地交换物质和能量。它之所以能够形成秩序,很大程度是因为太阳慷慨

    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植物并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与外界持续不断

    熵过程,把原来混乱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有规律的集体。当然,这并不违

    它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几何图形美丽得几乎令人敬畏。这就是一个降

    你从树上切一片树皮,或者取一颗花粉,拿到显微镜下一看,你会看见

    的庄严肃穆,或者花瓣的美轮美奂,甚至小草边缘那整齐的锯齿。如果

    来,变成一棵大树或一株小草。你大概也惊叹过柳树的婆娑多姿、松树

    动力,把本来七零八落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其他元素组合起

    一颗种子,从土壤中汲取养分,从空气中获取养料,从阳光里得到

    程就是这个宇宙的最大奇迹——生命。

    (又是不加解释就)引用的“负熵”。最典型、最壮丽也最奇妙的负熵过

    孤立的。所以,熵减少的过程处处皆是,这也就是契克森米哈赖在书里 好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除了宇宙之外,没有什么系统是真正

    止了,那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预言的宇宙终点——热寂。

    立系统——宇宙,到处都达到了熵值最大的状态,于是一切活动就都停

    就是说,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直到我们所知的最大孤

    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都会自发地朝熵值最大的方向演化。也

    能量耗散掉,这就导致了系统的秩序变少,也就是熵值升高。这就是热

    话说,熵值越高,能做的功就越少。因为在做功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

    对熵的另一个定义,是指一个系统内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数。换句

    状态。

    要。“人际之乐”这一章教给我更多方法,比如与别人构建同样的目标,法,让我知道情感、身体、关系至少和理智、思想、个人同样重

    为畏途,并且也不认为人际关系有多重要。积极心理学改变了我的看

    比如第八章的“人际之乐”。作为一名前理工男,我以前视人际关系

    不亦快哉(是的,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达到了心流)。

    的这个比喻,由此向下,后面很多本来觉得牵强的地方也都迎刃而解,所以,在我第二遍读《心流》的时候,我完全接受了契克森米哈赖

    的感觉,就是你心里能达到的最优体验,也是你大脑里的奇迹。

    下你和当前的事物时,那种心灵如同冰晶般通透、念头如同雪水般畅流

    是值得的,当你心里的熵值降到最低,一切纷扰念头都销声匿迹,只剩

    到波澜不惊,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更容易地进入心流。但是,这一切都

    当然,心流这个负熵过程也需要外界的干涉。高僧冥想多年才能达

    低了。

    静,遇到意外变故时能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换句话说,你的心熵整体降

    流。经过长期练习之后,哪怕不在冥想之中,你的心灵也会比常人更平

    腾如雷的念头。在冥想中,你摒除杂念,心灵澄净,如一道清澈的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冥想。佛家经常用冥想来降伏内心那瀑布一样奔

    心流状态下,也不像一般人那样心猿意马。

    会被训练得越来越有秩序,以后进入心流就越来越容易,即使平时不在

    心流状态下的表现最好。而且,如果一个人经常经历心流,他的心理就

    向同一个方向高效率地输出。这也就是契克森米哈赖反复强调的,人在

    上了。但一旦进入心流状态,心理能量就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脑的做功能力很低,很多心理能量都浪费在内耗

    从这个角度来说,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当心熵比较高的时候,在

    个更精巧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自己系统的熵。

    发电,发明互联网、人工智能,都是用浪费大量能量的代价,形成了一给别人以有效即时的反馈,调整挑战与学习技能,这样就可以从人际交

    往中得到更多心流,并且也能更加自得人际交往之乐。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最后一章。我到美国后,遇到过一些非常虔诚

    的基督徒。他们一方面积极生活,努力工作,勤俭持家,乐于助人,热

    心公益;另一方面,在遇到生活的苦难时,从车祸、失业到亲人去世,他们当然也会难过,但在祷告和与神父、亲友交流后,他们会坦然接受

    这个苦难,“上帝爱我,祂的安排一定自有深意”。

    当我这次读到第十章“追寻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了他

    们。是啊,他们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皈依上帝、彰显神的荣耀,通过祷告和教会,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并且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经历信念

    动摇—重固的挑战,最终形成更加坚定的信仰,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自

    己生活的每一方面。这不就是极高的人生秩序感、极低的心熵吗?这样

    的人生,能让人全神贯注而又平安喜乐,这不就是把整个人生过成了一

    场大心流(universal flow)吗?[2]

    这样的大心流,要比仅仅在一场活动中能达到的心流高级得多。就

    像高僧一样,修炼多年以后,哪怕不打坐,心灵也和冥想时一样专注而

    又平静,吃饭是吃饭禅,睡觉是睡觉禅。这就是人生找到意义后的自得

    之乐,用契克森米哈赖的话说,“创造意义就是把自己的行动整合成一

    个心流体验,由此建立心灵的秩序”。他对此的描述是:

    “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

    的心流体验时,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朝这个方

    向努力的人,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

    生活在和谐之中的人,不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

    在怀疑、后悔、罪恶感及恐惧之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对生命

    胸有成竹的人,内心的力量与宁静,就是内在一致的最高境界。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成天衣无缝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意

    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再也不觉得匮乏。意识井然有序的人不需要害怕

    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惧怕死亡,活着的每一刻都饶富意义,大多数

    时候也都乐趣无穷。”

    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由宗教信仰找到人生意义的,毕竟还是少

    数。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宗教情怀的人,怎样才能把自己一生的行动、思

    想都整合成一个心流体验呢?

    契克森米哈赖的建议是,首先要找到一个终生的目标,其次不要害

    怕复杂性,这就是对你人生意义的挑战,而你可以应对的技能是“行动

    式生活”与“反省式生活”相结合。最终,你既有独特的个人特性,又与

    周围世界、人们所整合,“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

    显然,我的这个总结乏善可陈,因为我那时还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好在回国以后,我就开始经历人生的一个新历程:被骗、被算计,处理

    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利益纠纷。此前我的人生,要么是在校园的象牙塔

    内,要么是在玻璃天花板之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在美国的

    中国人,大多从事专业工作,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和沟通障碍,很难升到

    高级管理层,但也因此避开了人事斗争和利益瓜分的汹涌风暴——因此

    很不适应,也有了不少焦虑和愤懑。同时,我也在智识上从古典自由主

    义转为达尔文—马尔萨斯主义,对世界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么乐观了,因此心情降落到了一个低潮。

    这时我又想起了《心流》这本书。我感觉我的人生的混乱度显著上

    升,心流明显减少。我想:“是时候去向米哈里老爷爷寻求智慧了。”

    我把“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一章又重读了一遍。契克森米哈赖对人生

    意义的复杂性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他讲的是意义的内容升级:从简单

    的舒适,到社会价值,到个人的自主发展,到个人与社会的重新整合。

    我想到的是我的心灵成长。

    我非常幸运地生在一个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家庭,有一个非常幸

    福的童年。[3]

    这让我从本能上认为“人性本善”,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这

    个世界和他人,哪怕遇到挫折,我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更

    好”。哪怕遇到伤害,我也会想:“他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谅他

    吧。”

    这样的天真乐观主义当然经不起生活的检验,更不用说随着智识长

    进,我也知道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运行法则。但是,变得厚黑,又和我从

    小的情感训练相悖,让我做起事来觉得很不舒服。这样两种冲突同时在

    我身上,让我内心的熵值不断升高。

    契克森米哈赖的论述让我恍然大悟:我并不需要在这两者之中做取

    舍,而应该把它们整合,整合成一个更复杂的人生意义。简单的人生意

    义更有优势,但是复杂的人生意义更加光荣。

    同样是降熵过程,把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合成为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比不上把12个水分子和6个二氧化碳分子合成为一个葡萄糖分

    子,前者只要一把山火就能做到,后者却需要植物来进行。水蒸气凝结

    成水,这个降熵过程,云彩就能做到;金刚石一定要在地下一百多公里

    处的高温高压下才能形成。崔健说:“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

    命。”石头地貌变化就能形成,可只有生命才能下出蛋来。

    复杂度降低得越多的过程,越有意思。为什么人们推崇围棋超过五

    子棋?不都是在棋盘上一颗黑子一颗白子地下吗?因为围棋更复杂,能

    够掌握如此复杂的技艺、产生稳定输出的棋手,让我们更佩服。为什么

    油画比素描更美?因为它动用了更复杂的色彩和技艺,最终把这些无比

    复杂的元素都统一在一幅画里,让我们的大脑不由自主地就会觉得更

    美。

    心流也是如此。一个小孩子兴趣盎然地算数学题,一个大科学家沉

    浸地思考物理问题,他们俩的心流体验可能是相似的,但是从旁观者看

    来,无疑是科学家的心流更宏大、更壮丽,因为它要复杂得多。我当然

    不是贬低孩子的心流,但是正如契克森米哈赖所说:“伟大的音乐、建

    筑、艺术、诗歌、戏剧、舞蹈、哲学、宗教,都是以和谐克服混沌的好

    榜样”。降熵过程有高下,美有高下,技艺有高下,心流也有高下。原

    本的混沌越多,整合进去的元素越复杂,这个心流就越伟大。

    那么,自然,人生意义也有高下。那些能够整合无比复杂的人生、找到人生意义,整合无比复杂的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整合无比复

    杂经常是相对矛盾的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人,有最大的“大心

    流”。

    所以,我可以退回到玻璃天花板之下的温室,或者在屡经挫折后仍

    然痴心不改(或者彻底转为厚黑),但那样的人生观太简单——太没有

    美感,因为它整合的复杂事物太少,降的熵太低。那样的人生意义,就

    像一块冰。它也晶莹剔透,也结构稳定,但它经不起考验。在火热的浪

    潮来临时,它的熵值会飙升,变成水,甚至变成水蒸气,随风飘荡,分

    崩离析。

    我希望我的人生意义能像金刚石一样,在烈火的反复淬炼中脱胎换

    骨,变成这个世界所知道的最硬的结构。火对于熵来说是个坏消息,因

    为它会使熵值升高。但是,它也带来能量。你是任由外界那纷杂的人、事扰乱你的内心,使你的心越来越烦躁,还是吸取火的能量,改变自身

    的结构,升级为一颗金刚冰?

    这就是我第三遍读《心流》时,得到的最大启示。读这本书时,你

    无疑会被契克森米哈赖说服,推崇心流,喜欢心流,寻找心流。但是,现实世界如此坚硬,心流的条件如此难求(以至于很多人只能从网游中

    获得心流体验),契克森米哈赖似乎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状态,从而让我们对现状更加失望?

    所以我希望你能把这本书读两遍。第一遍是学习心流的概念、技

    巧,第二遍则是用心与契克森米哈赖对话,体验他的这一曲冰与火之

    歌:外界纷扰并不可怕,反而是我们铸成更大的心流的能量来源。

    最后,我要感谢中信出版社。这本书终于不再叫什么《当下的幸

    福》或者《快乐的真意》了。它的内容和立意远远地高过了幸福和快

    乐。它所推崇的人生最优体验,不是幸福、快乐这点肤浅的感受,而是

    奋斗、挣扎、咬牙坚持,最终,是整合之后的巅峰体验。这才是心流的

    真意。

    赵昱鲲

    2017年8月

    [1] 但可能不能算特别好的翻译,我觉得叫“心熵”会更合适。

    [2] 书里译为“宇宙心流”,我感觉译为“全心流”或“大心流”会比较好。

    [3] “幸运”是指“秉承”,就是一家人都言传身教同样的坚定价值观,而不是说“中国传统”。

    当然,还有“幸福的童年”,详情可见我的新书《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序三 胜利者一无所获

    阳志平

    (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

    激情后是空虚,大战后催生反思。1933年,海明威出版震撼文坛的

    作品《胜利者一无所获》(Winner Take Nothing)。在这本短篇小说集

    中,光明是山峦、海洋、森林、阳光;黑暗是战争、冰山、饥荒、寒

    冷。海明威站在半明半暗的门口,带着读者张望人性干净明亮之处。同

    时代的人以为,《胜利者一无所获》见证了海明威创造力下滑,因为此

    书与他上一本刚刚大卖的《战地春梦》(A Farewell to Arms)类似,都

    是质疑人类战争赢家通吃的逻辑。海明威认为战争胜利者丢失了人类最

    美好的那些事物:爱、善良、洁净、次序等,胜利者一无所获。

    在书中,海明威大写特写空虚:“有些人生活着,但是什么感觉也

    没有,他知道一切都是空虚、空虚、空虚。我们的空虚就在空虚之中,空虚是你的名字,空虚是你的国度;你是空虚中的空虚,就像空虚本来

    就出在空虚中一样。”海明威嘲讽地望着空虚的人类。这一年,海明威

    三十四岁。之后他并没有如同人们期望的那样,创造力下降,而是用一

    部又一部佳作证明了自己。十九年过后,在他五十三岁时,写出了巅峰

    之作《老人与海》,并在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人惋惜的是,海

    明威在荣获诺奖七年后,自杀了结一生。

    不在空虚中胜利,就在空虚中败退。海明威留给读者一个难解的时

    代谜题。在1975年国际笔会上,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时代

    流行空虚感——一种对生命存在无从把握的感觉。如果说人们已经不再

    相信弗洛伊德——人是由无意识支配的动物,如果说人们不再相信阿德

    勒——活着就是不断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的过程,为什么当人们意识到

    人不是由无意识支配的动物,人不是自卑的动物之后,反而会陷入深深

    的空虚感之中呢?幸福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依然是1975年,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给出了一个创新的答案。他

    是1934年生人,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远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之前,他对一个问题颇有兴趣:为什么人们会专心致

    志,浑然忘我?那时,他还是位年轻的心理学博士,通过对艺术家、运

    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以及外科医生等角色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创

    新的概念:心流(Flow)。之后,他在“心流”概念基础上,创建了人类

    的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理论。当积极心理学诞生之后,心流

    自然地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基石。如果说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从科学的角度

    揭示人类幸福的秘密,那么心流漂亮地回答了:你当下的快乐是什么样

    的?

    什么是心流?按照技能、挑战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人们的常见行

    为模式总结为下图中所示的八种。心流处在技能适中、挑战适中的理想

    区域。当你心中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你的技能

    可以初步胜任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开始投入心力,你的注意力被立即的

    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你做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

    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你会体验到人类最美妙的感觉——心

    流。反之,在低挑战、低技能那样的区域是焦虑、冷漠、厌倦……

    如果用心流理论来看海明威,也许我们更容易理解他。就像契克森

    米哈赖教授在本书中所说的一样:

    “近年来有很多人指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

    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

    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

    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

    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写作跟其他心流活动一样,可能会上

    瘾,也可能构成危险:它强迫作者投入一个有限的体验范畴,抹杀了采

    用其他方式处理事件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把写作运用于控制体验,不

    让它控制心灵,仍是一件妙用无穷的法宝。”

    一位骄傲的作家用字与词创造一个令人沉浸的世界。在这个过程

    中,他不断挑战自我。就像海明威一样,三十岁的时候,人们以为《战

    地春梦》就是他的最高水准了;然而,他又用了二十多年锤炼手艺,直

    到巅峰之作《老人与海》问世。海明威的大半生,一直用写作催生心流

    涓涓不断。在这个硬汉世界中,他是唯一的君王。直到有一天,世界失

    控,沙堆崩溃。

    用心流打败空虚,海明威成功了吗?看似没有,为什么呢?心理学

    家德西的自我决定论也许会带来些许启发。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食

    物,驱动着你去做事,那么,这些食物有的是惩罚、顺从、诺贝尔文学

    奖等外在奖赏,有的是兴趣、享受与内在满足。在德西们看来,前者是

    外在动机,后者是内在动机。

    从史料可窥一斑,名誉的确给海明威造成了重压,在他离世前那几

    年,他完全停止写作。海明威在诺奖演讲时如是说道:“如果是一位出

    色的作家,他就必须面对永恒,否则每天都会走下坡路。对于一个真正

    的作家来说,每写完一本书只是标志着他要写出更高水平的书的开

    始。”当有一天,海明威不得不面对创造力下降的事实,这一年,他已

    经不再是那位三十四岁、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会如何选择?海明威还能

    成为海明威吗?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多年后,我们依然会看到一位伟大作家的传承生生不息。日

    本出版人见城彻将“胜利者一无所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受海明威影

    响,见城彻提倡硬派工作,强调以压倒性努力正面突破困境。当你全力

    争取胜利时,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连胜利本身都不重要。

    胜利者的奖赏就是自己的兴趣、享受与内在满足。如果没有奖励,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沉浸于事物本身,这就是心流。就像契克森

    米哈赖在书中所言:

    “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登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

    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

    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

    心……写作就是诗存在的理由。攀登也一样,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心

    流。心流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它

    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向上爬只是为了让流动继续。爬山除

    了爬山之外,没有别的理由,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沟通。”

    只是在人生攀岩的过程中,海明威真的快乐吗?

    认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成为顶级专家,你需要刻意练习。刻

    意练习与普通练习的不同之处在于:(1)一个定义清晰的目标;(2)

    全神贯注及不懈努力;(3)即时的、有益的反馈;(4)持续反思和完

    善。埃里克森对刻意练习能否像心流体验那么愉悦表示怀疑。在他看

    来,在工作时,“熟练的人在表现中有时能体验到高度的愉悦状态(即

    契克森米哈赖所描述的‘心流’),然而,这种状态是与刻意练习相矛盾

    的……”

    同样,契克森米哈赖质疑刻意练习:“对天赋发展轨迹进行的研究

    认为,一个人学习任何复杂的技能都需要大约10000小时的练习……而

    且这种练习可以是很无趣和不愉快的。尽管这样的练习状态时常出现,但结果仍是不确定的。”

    回到动机上,我们能更好地调和心流与刻意练习的矛盾。《坚

    毅》[1]

    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认为,心流是体验,刻意练习是行为;刻

    意练习发生在技能准备阶段,而心流体验发生在技能表现阶段。人们进

    行刻意练习的动机是提高技能;而心流的动机完全不同,心流的本质是

    令人沉醉与上瘾的,在心流体验中,你会忘掉时间,并且不在意是否提

    升了技能。

    对于海明威来说,写作是快乐的。1958年,《巴黎评论》采访海明

    威的第一个问题是:“真动笔写的时候是非常快乐的吗?”海明威回答坚

    定:“非常”。对于海明威来说,写作同样是痛苦的:“对想当作家的人

    来说,你认为最好的智力训练是什么?”在同一个采访中,海明威回答

    道:“我说,他应该出去上吊,因为他发现要写好真是无法想象的困

    难。此后他应该毫不留情地删节,在他的余生里逼着自己尽可能地写

    好。至少他可以从上吊的故事开始。”

    快乐不快乐,你我只是说着。作为“迷失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告

    诉我们:人生也是空虚。但在那虚无的人生中,会有一间干净明亮温暖

    的小酒馆。它来自感官之乐、思维之乐、人际之乐、工作之乐。我歌月

    徘徊,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那里,你,邀请你的

    影子,外加月亮,且打来二两心流,酌言尝之。

    阳志平

    2017年8月

    [1] 安杰拉·达克沃思.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M].安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编者注

    序四 契克森米哈赖的幸福课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你是否曾经埋头钻研一个问题,忽略了时间的流逝?你是否曾经全

    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忘记了自己?你是否凭借勤学苦练获得的技

    能,毫不费力甚至挥洒自如地完成过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如果你没经历过这些,就算你财务自由、各种享受都体验过,你也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这些高级经历的体验,叫作“心流”。“心流”,是过去三十年最引人

    入胜的心理学概念之一,它的提出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摆在你

    面前的这本书,就是他多年以前关于心流理论的名著。

    大多数心理学家研究普通人和心理上有点不正常的人,而契克森米

    哈赖喜欢研究那些优秀的人。经常经历“心流”,就是优秀的人的一个共

    同特征。

    伟大的理论总是日久弥新。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读过很多有关

    心流的书和研究论文,都是很新的内容。我早就知道心流是怎么回事,心流有什么最新的解释,就好像你就算没读过《国富论》也知道亚当·

    斯密的思想一样——但是真正读契克森米哈赖这本书,我还是学到了好

    东西。

    契克森米哈赖对“心流”的立意,比后来的学者高得多。

    契克森米哈赖那时候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他和研究团队走

    访了很多科学家、医生、艺术家和普通人,了解这些人的心流体验。他

    们使用“心理体验抽样法”,通过每天随机选择八个时间点用电子呼叫器

    指挥受试者填写问卷的方法,获得了超过十万份的日常体验问卷。他们

    最初是想知道“到底做什么事最幸福”,结果获得了“心流”这个洞见。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

    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时,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它

    的特征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你能体察到

    所有相关的信息,不管工作多复杂你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

    感。

    凭借那些调查问卷,契克森米哈赖总结了心流的特征和产生心流的

    条件。这个心流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历经众多心理学家三十年的研究检

    验,一直存活到现在,而且越来越热门。

    现在心理学家已经使用了脑科学的手段,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直接扫

    描大脑,更直接地研究心流。我们现在的确知道的比契克森米哈赖这本

    书中描述的多一些。

    我们已经知道,心流的前提是我们要主动关闭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

    一部分功能,心流的过程是大脑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六种

    激素,不断深入,心流的愉悦感也来自这些激素。心流不再仅仅是人脑

    这个黑盒子的外部表现,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大脑硬件工作原理的解

    释。

    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刻意练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安

    德斯·埃里克森2000年以后发展出来的一套学说——可是如果你对比一

    下“刻意练习”和“心流”,会发现虽然二者说的是两件事,但是有很多相

    通之处。心流,可以说是刻意练习的一个结果。

    我们还知道,契克森米哈赖在书中可能过分强调了集中注意力的好

    处。新的研究表明“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状态。

    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大部分时间处于所谓“默认模式

    网络”,这种状态是发散思维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比如,契克森米哈赖在这本书中提到一位“E女士”,特别强调注意

    力,一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E女士到某个城市出差,自己开会的时候

    还要让司机去逛逛博物馆,以便能在路上听司机讲讲有什么新收获。契

    克森米哈赖非常赞赏E女士,因为她每一分钟都过得满足而充实。而后

    来加拿大学者森舸澜在2014年出版的《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

    (Trying Not to Try)这本书中同样讲到心流,也提到了E女士的例子,但是对她这种一天到晚紧赶慢赶的生活方式非常不以为然。

    但是所有这些后来的研究进步,都不能撼动契克森米哈赖关于心流

    的最主要论断。

    而契克森米哈赖这本书之所以仍然特别值得读,是因为他把心流提

    升到了更高的位置。

    一般学者谈心流,是把心流当成一个最优工作方式。你想在工作中

    取得好成绩吗?追求心流。而在契克森米哈赖看来,心流其实是一种生

    活方式,而且是最高级的生活方式。你想幸福吗?追求心流。

    心流只是一个方法,它背后更大的逻辑是,你要通过锻炼控制自己

    的意识,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我看来,这个态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做事的时候并不在乎

    结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专注于做这件事本身,从中获

    得乐趣。这句话听着特别像“心灵鸡汤”,但它恰恰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

    论!

    从心流出发,契克森米哈赖重新定义了什么叫“乐趣”,什么叫“复

    杂”,什么叫“休闲”,并且最终推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

    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复杂——在这个变复杂的

    过程中,你会找到乐趣,这个状态就是幸福的。

    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

    程。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儿。成长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

    段。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

    除了希望允许我经常不集中注意力之外,我对契克森米哈赖这个理

    论都能接受。在书中,契克森米哈赖还把这个理论用于工作、休闲娱

    乐、社交等一系列事情,他旁征博引,把心流和前人的智慧连接在一

    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漂亮的幸福蓝图。

    你幸福吗?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经意地)收获了很多幸福。

    万维钢

    2017年9月

    序五 听见喜悦的声音

    余德慧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喜悦可以与笑闹同行,可以与成功相伴,也可以贯穿整体的人生观

    照。记得民初的高僧虚云禅师,三步一跪艰辛地朝拜圣山,造成咯血断

    肠。有一天夜里,他自忖必死无疑,就躺在旅舍的床上,任死神带走。

    突然,有一位茶房不小心把碗摔落在地,锵然一声,对虚云禅师来说,宛若听到宇宙之音,全身百骸一起舒放。我们可以听几百遍打破碗声而

    毫无感觉,因为我们生活在表层的世界: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心情、浅

    浅地工作着……浅浅地活着。

    当本书作者契克森米哈赖教授在写博士论文时,他观察那些社会活

    动家、艺术家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当人们

    在某种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常会有欲罢不能的趋势——就像中国人常

    说的:“既然洗了头,能不理发吗?”一个步步攀岩的人,能停在半山腰

    吗?运动员做了开始的动作,能停下来吗?

    虽然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生活在严肃的实证行为主义盛行的20世纪70

    年代,但依然大胆提出当时学院派学者不敢也不愿追溯的心灵现象——

    人类的最优体验(the optimal experience)。他的“最优体验”理论比另一

    位更早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the peak experience)更胜一

    筹。马斯洛是从人类超越性存在的观点出发,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

    的;这种体验虽然与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最优体验”有共同之处,即“忘我”的境界,但起点完全不同——马斯洛是从哲学的超越性出发,含有浓厚的意念论倾向;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从现象出发,提出一个最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喜悦”。

    主体的思考,再回来俯视自己,使自身在生活与意识之间来回地整合。

    不再乞求于简单容易的思考,而是进入自我的彻底私密的体验,先完成

    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是由简单的认知到“自我”的复杂化,使我们的心灵

    人透过苦涩的生活,尤愿召唤更复杂的心智来理解生活,两者交织成一

    具体的生活犹如在泥沼中行走,心智的世界则是人类理解生活的灵光。

    的说法,最优体验是人穿梭于具体的世界与遥远的心智国度间的过程;

    若不是苦苦挣扎,最优体验就找不到立足之地。按照契克森米哈赖教授

    现象,更不是“境界”,而是人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瞬间展现的灵光。人

    认为心流是人类普遍生活本质的存在,但是不能把心流视为心灵恒常的

    态:节庆、阅读、静坐、瑜伽、写作、思考、观景、休闲等。因此,他

    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指出,几乎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有心流的最优状

    象。

    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领域,而准确的行动与即时回馈有不断互流的现

    心流出现时,我们会感受到行动与意识之间融合无间,整个意识的

    味无趣。对峙的运动员则以双方的技能相均衡达到心流。

    志,或目标意志游走于身体,都会偏离心流,其结果是挫败、焦虑或无

    动的田径选手是以目标意志与自己的身体为心流,身体游走于目标意

    心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很窄的互动范围内。以运动员为例,单独运

    流”(flow)。

    意识流动的媒介。这时的意识状态,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称之为“心

    迫着个人意识做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

    成“立即明晰”的互动,个人意识的注意力被即时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

    说,应是“见猎心喜”)的力量,使个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反馈之间形

    在自己可见的范围内,他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叫作“挑战”(或更确切地

    当人心中有个目标,又有足够的“巧力”时,他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会

    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这本书提供了各种生活脉络中的“最优体验”——从心流到喜悦,从

    简单的心灵到复杂的自我,呈现身体与意识之间的最佳心态。如果文化

    的演化是优胜劣汰,这样的最佳心态是不是人类未来生活的重要风貌

    呢?本书译者文笔甚佳,流畅易读,亦读者之幸。

    余德慧

    序六 快乐需要用心学习

    朱宗庆

    (台湾打击乐团总监)

    快乐是人的本能,但人们往往需要经过学习才能得到快乐。既然经

    过学习能得到快乐,我们为何不努力去追求呢?倘若在追求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人生,不是一件更完美的事吗?

    就如快乐是人的本能一样,自然、放松也是人的本能。但一位音乐

    表演工作者,往往需要用三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学习剔除

    外在的因素,克服紧张,使自己的表演能够放松、自然、快乐。可见学

    习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几年来,打击乐团的演出非常频繁。常常有朋友和听众告诉我

    们,每次观赏我们的演出,看到团员沉浸在音符、乐器中自得其乐的样

    子,也不禁感受到这份喜悦。团员在舞台上的默契与交融,甚至感染了

    台下的所有听众,使大家有融为一体的感觉。所以,看我们的表演是一

    种享受。这样的结果,其实正是我们想要的。

    我自从事演奏工作及创办打击乐团开始,就不断要求自己及所有团

    员注意“演奏”二字。所谓“演奏”,“演”是摆在“奏”之前的。当然,对音

    乐、音符、乐器等技巧的准确、精致,是本来就必须做到的。随着基本

    技巧的提高及演奏基础的巩固,演的方面更要注意,也就是如何从内心

    抒发出对音乐的感受,直接表现在乐器及音符上,使音乐“活起来”,使

    人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这样不但能享受音乐,自得其乐,还可以加强

    演出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听众也才能真正享受到聆听的喜悦。这是我

    不断努力追求的,也是我亲身体验学习快乐的一个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除了演奏、巡回推广打击乐之外,从事儿童音乐教育

    的心得。我一直认为,从事教育是所有推广活动中最重要、最扎实的一

    项工作,基础教育更是重要的一环。在台湾,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的风

    气很盛行,然而据我所知,80%的小孩儿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中断了。

    这是因为以往家长太重视技巧及速成,认为学音乐是学一技之长,使小

    孩儿的学习成为负担,自然无法从中得到快乐。所幸的是,这几年,家

    长揠苗助长的心态已有逐渐改变的趋势。我一再强调,学音乐不等于学

    乐器。不论家长让小孩儿学音乐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音乐家,还是

    要使音乐成为孩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他们的起步都是相同的。最为重

    要的是,在音乐教育中,儿童学习把精神集中在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

    中,感受音乐、享受音乐,也是学习快乐的一个渠道。如果太强调技巧

    而不重视感受,家长的期待就会成为压力,快乐也就无处可寻了。

    通过最近几年的演出,我深深体会到,在繁忙、拥挤的社会中,人

    们精神生活的匮乏及渴求。站在一个音乐工作者的立场而言,以美丽的

    音符充实人们的心灵、提升社会的文化气息,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当然,除了音乐,书籍也是一股净化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人何时最快乐;如何经由

    掌控自己的内在意识与体验,品尝生活的快乐以及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

    事件转换为乐趣的源泉。书中还提到,快乐并非瞬间发生,也不受外在

    世界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在事物的阐释。同时快乐须靠个人修

    持,事先准备,刻意培养。只有学会控制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

    活品质,而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这本书强调,快乐与否取决于内心是否和谐;而追求内心和谐,唯

    有从掌握意识着手。学习从生活中创造乐趣,需要再三练习。书中分析

    了八种乐趣产生的元素以及心流产生的基本步骤,对此我感觉特别有

    趣,而我深信这对读者也大有帮助。根据这些原则,发掘各种方法,把

    例行的细节转变成具有个人意义的“游戏”,化无聊为有趣,也就是所谓

    的兴味盎然。方法既简单又不失深度,十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现代社会不快乐的人太多,快乐的人太少。希望这本书能对忙碌的

    现代人有所启发。

    朱宗庆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

    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

    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

    最高目标。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其他目标——健

    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

    福。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人类对宇宙星球及原

    子的认知与知识,已超乎前人想象;往昔无所不能的希腊众神,与现代

    人相比较,不过是一群无助的幼童。尽管如此,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却是

    亘古不变。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而对于

    如何得到幸福,更可说是毫无建树。

    人何时最幸福?

    虽然我们比古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数十年前

    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品(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没有一间符合现代标准的

    浴室,中世纪最富裕的人家也难看见椅子,古罗马皇帝无聊时也不能看

    电视打发时间),又有这么多科学发明任我们灵活运用,但仍然有许多

    人觉得生命是种浪费,漫长的人生岁月不仅幸福难求,还时时处于焦虑

    和倦怠之中。

    难道人类注定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怀着非分之想吗?或许人性的

    通病就是缘木求鱼,四处去寻找幸福的青鸟,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糟蹋

    殆尽?本书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何时

    最幸福?若能找到解答,或许我们就可以调整生活秩序,享受更幸福的

    人生。

    在着手写作本书之前,我发现了一件事,但我足足花了25年时间才

    认清这是一个发现。说是“发现”或许有点儿误导,因为自古以来,人类

    对此就不陌生;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字眼也颇为贴切,因为尽管每个

    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曾有人用相关的学术理论加以说明和阐释。因

    此,我毫不迟疑,投入25年的时间,研究这个久未有人触及的心灵现

    象。

    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间发生;它与运气或概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

    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

    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

    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

    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

    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奥地利心理

    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的序言里说得好:“不要以成

    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

    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

    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既无法直接追求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标

    呢?过去25年的研究使我确信,方法是有的,这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就从

    控制意识开始。

    最优体验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集而成的,每股

    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力量我们难以控制,例如我们对自己的长相、气质、体格,能做的改变相当有限。截至目

    前,我们还无法决定自己要长多高或多聪明,也不能自行挑选父母或生

    辰八字,更不能操纵战争或经济不景气。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合、地心引

    力、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时——诸如此类不计其数的因素决定了我

    们一生的际遇:看见什么,产生何种感想,做出何种反应。由此看来,人类会相信命由天定,实在不足为奇。但也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

    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

    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

    体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

    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这又像是一个画

    家,目睹画布上的色彩构成互相吸引的张力,在惊讶不已的原创者眼前

    形成崭新生命时的感觉。它还像是一个父亲第一次见到孩子对他报以微

    笑时的喜悦。

    这种最优体验不仅在顺境时会发生,甚至在集中营的幸存者或刚从

    千钧一发的危机中逃生的人,也有可能在最艰难的一刻突然大彻大悟。

    林中小鸟的歌唱,艰巨任务终于完成,或跟朋友分食干硬的面包,都有

    可能成为顿悟的触机。

    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

    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对一

    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最后一块积木安放到他从未堆

    过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对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创下的

    纪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出神入

    化。每个人毕生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

    福的良机。

    这样的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游泳健将在最刻骨铭心的比赛

    中,可能会觉得肌肉酸疼,肺腑几乎要迸裂,说不定还疲倦得差点儿晕

    倒——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美妙的一刻。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

    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

    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

    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幸福的代名词

    我在研究中试图尽可能精确地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形成的

    原因。我的早期研究对象包括数百位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

    夫,就被应用于许多实际的案例。凡是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者,心流

    然而,心流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这方面的理论披露才不过几年工

    它扩大应用到探究人类进化或阐释宗教经验方面。

    趣的人类学学者,都发现心流的概念对他们裨益良多。有些人甚至还把

    挽救道德败坏与疏离的社会学学者,以及对集体亢奋现象和仪式深感兴

    些钻研幸福、生活满足及内在动机等课题的心理学学者,认为心流足以

    学外,目前收集数据最广的当首推米兰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研究所。那

    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专家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除芝加哥大

    我在芝加哥发起的心流研究,如今已散播全球,加拿大、德国、意

    据为依据。

    到这种人生体验的剖面分析记录超过10万份,本书的结论也将以这些数

    一份流水账式的记录,代表他一生的一段剪影。到目前为止,我们收集

    发射机控制,每天不定时地共发出8次讯号。一周期满后,受测者交回

    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呼叫器由一台无线电

    ESM)。该方法是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

    发展出一套评估主观体验的新方法——“心理体验抽样法”(简称

    我们最早的数据以访谈记录和问卷为主,为了力求精确,我们逐渐

    装配线上的工人,谈起这些体验,使用的词汇都基本相同。

    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纳瓦霍族的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以及芝加哥

    验并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独享,韩国的老妪、泰国与印度的壮年人、东

    老幼,不分文化差异,所有人对最优体验的描述大致都相同。心流的体

    理论模式,访问了几千个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女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小组及后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同人,借助这套

    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

    在“心流”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体验的理论。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

    手以及外科医生,他们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根据他们的陈述,我理论总能为其指出一条明路。对于实验学校课程的规划,主管的训练以

    及休闲商品与服务的设计,它都能给予启发。除此之外,临床心理治

    疗、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养老院的活动安排、博物馆展出设计以及残

    障人士职业训练等,也都因运用了心流概念而产生了新的观念与措施。

    这一切都是在第一篇有关心流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短短十余年

    间发生的事。各种迹象表明,这套理论在未来的影响力将更大。

    领航幸福之旅

    以往讨论心流的论文与书籍大多是学术性的,而以一般读者为对

    象、介绍有关最优体验的研究以及如何将其巧妙应用于个人生活的著

    作,本书算是首开先河。不过,请不要把这本书当成一本传授速成方法

    的指南。时下书店里有上千本书教人如何致富、夺权、求爱或减肥,它

    们像食谱一样,教你一步步走向某个狭隘的目标,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贯

    彻到底。即使这些方法真的管用,能够让你变得身材苗条、人见人爱、有钱有势那又如何呢?通常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有一连串新的

    欲望,跟过去一样不知满足。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

    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任何书不论立意多么善良,都无从传授幸福的秘方。最优体验有赖

    于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靠个人的努

    力与创意。本书所能做的,只是呈现幸福人生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架构,供读者自我省思和领悟。

    本书并不硬性规定何事该做、何事不妥,但希望根据理论绘制出航

    海图,领航一段心灵之旅。跟所有值得走一遭的旅程一样,过程绝非一

    帆风顺,若不全力以赴,对自己的经验细细反刍,收获就会很有限。

    本书将探讨通过控制心灵活动得到幸福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先研

    究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识,因为唯有先了解主观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我们所有的经历,不论愉快或痛苦、有趣或无聊,都以

    资讯的形式在心中呈现。若能控制这些资讯,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面

    貌。

    心灵体验到达最优状态时,心中澄莹如练。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

    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又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这

    种现象。树立追求的目标,能使感官变得井然有序,因为这时,人必须

    全心投入手边的工作,将其他一切抛诸脑后。这种为克服挑战而奋斗的

    阶段,就是一般人认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任何人只要能够控制精

    神能量,并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就一定能有所成长、精益求精。借此

    不断练习自己的技巧,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使自己更加出类拔萃。

    为什么做某些事会比做别的事更愉快?本书接着探讨心流体验形成

    的条件。心流是意识和谐有序的一种状态,当事人心甘情愿、纯粹无私

    地去做一件事,不掺杂任何其他企求。经由研究某些会产生心流的活

    动,诸如运动、游戏、艺术、嗜好等,就比较容易了解人们感觉幸福的

    原因了。

    但改善生活品质不能光靠游戏与艺术,我们可以运用许多寻求快乐

    的途径控制心灵,像锻炼体魄、聆听音乐或练瑜伽等,或是开发在诗

    歌、哲学、数学等方面的潜能。

    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工作和社交上,因此学习把工作转

    化为产生心流的活动,并设法与父母、配偶、儿女、朋友相处得更愉

    快,也变得格外重要。

    如何不为苦难所阻,继续享受人生?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即使是

    幸运儿也难免遭逢压力。但遭受这些打击未必就是与幸福绝缘,人在压

    力下的反应,往往决定他们是否能转祸为福,或只是徒然受苦受难。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对人生掌控自如,使生命丰富璀璨。人生

    品质——唯有直接控制体验感受,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此时

    财富、权势与性就成为他们奋斗的主要目标。然而这些并不能改善生活

    能会从极致的生理快乐,或社会公认的最具吸引力的事物着手。因此,如果一个人不靠信仰支持,试图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很可

    种宗教或信念就被磨灭殆尽,不能再扮演精神支柱的角色。

    现状满足的借口。但它们的作用并不持久,几百年或仅仅几十年后,一

    西。这些机制使我们相信:万事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并且给予我们对

    一些保护机制——宗教、哲学、艺术以及其他能使生活舒适愉快的东

    每种文化为了克服这些阻挠,拯救子民免于陷入混乱,逐渐发展出

    一重障碍。

    就立刻渴望得到更多。这种长期的贪得无厌,是追求知足常乐途中的另

    ——生命中其实深埋着沮丧的种子。只要某种欲望一时得到满足,我们

    以为是地认定宇宙是为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存在的,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

    喻也适用于心灵的冒险。我认为幸福之所以难求,最主要是因为人类自

    活”之前,必须与喷火毒龙搏斗,与居心险恶的魔法师抗争。同样的譬

    潜伏的障碍。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在“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

    在说明如何达到最优的心流体验之前,必须先简单谈谈人类处境中

    会。

    不到。本书所讨论的不只是减轻几磅,而是攸关拥有宝贵人生体验的机

    点儿像减肥: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也都想减肥,但还是有很多人做

    楚,每个人都做得到,但自身与环境之间的阻力却会从中作梗。这倒有

    义?要实现这些目标,理论上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困难。规则很清

    意识清明,以便从体验中汲取快乐?如何触类旁通?如何创造生命的意

    本书所要探究的便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如何控制意识?如何使

    味盎然。

    欲念止歇,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如船过水无痕,连最单调的体验也变得兴

    至此,夫复何求?是否苗条、富裕、掌权都已无关紧要了。此时澎湃的此刻中汲取快乐,才能克服障碍,得到满足。

    漠不关心。”

    莫大的伤害。霍姆斯说:“宇宙既不敌视我们,也不友善。它只是全然

    惧。侵入莫扎特体内的病毒,一举一动都服膺自然,却对人类文明造成

    入。一颗要撞入纽约市的陨星,尽管完全遵循宇宙定律,但仍然令人恐

    范围内,对我们的需求也不闻不问,因此跟人类企图建立的秩序格格不

    换,都可以预测并加以解释。但大自然并没有把人类的欲望列入考虑的

    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宇宙并非不可捉摸。星球的运行、能量的转

    宇宙的混沌

    却处处充满陷阱,我们随时有掉进去的危险。

    四骑士[1]

    ,一直在我们身后不远处追赶。地球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刚下降,人口过剩又令我们忧心忡忡。《圣经·启示录》中代表毁灭的

    胁;防治某种疾病的药品才研制成功,新疾病已经开始猖獗;死亡率刚

    个历史,用以防御的武器常会摇身一变,对它的制造者构成毁灭性的威

    踵而来;我们一发明某种新成分,它的副产品就开始污染环境。纵观整

    似乎每当我们逃脱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更为严重的新威胁就会接

    猛兽,以及肉眼看不见却随时会置我们于死地的微生物搏斗。

    也不尽如人意。数百万年以来,为了存活,人类与冰河、烈火、洪水、碎的行星,表面可能布满致命的毒气。甚至在风光旖旎的地球上,生活

    里,悉数化为灰烬。偶尔碰到一颗重力场适中,不至于把我们的骨骼压

    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一颗星球意外爆炸,就可能使方圆数十亿英

    逸舒适为念。它广袤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空洞与寒漠,它更是

    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

    人类不满的根源“混沌”是神话与宗教中最古老的观念,但对物理学和生物学而言却

    是陌生的。根据科学的法则,宇宙中万事万物都遵循理性而行,例如科

    学的混沌理论试图说明,乍看混乱的事物中潜存着规律性。但混沌在心

    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中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因为只要是以人类的目标与

    欲望为出发点,宇宙就显得极度混乱。

    个人的力量摇撼不了宇宙的运作方式。人生在世,对于攸关生活质

    量的外来力量,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固然我们应该尽力防范核战争,扳倒社会不公,消除饥饿与疾病,但最好不要期望任何改善外界环境的

    努力能立即提升生活品质。正如密尔所说:“除非人类思考模式的根本

    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否则不可能有重大进步。”

    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

    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

    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当然,我们还得为求生而学习掌控外在

    环境,但这一点也不能提升个人的快乐,或减少世界给我们的混沌感。

    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着手。

    无止境的欲望

    每个人对于自己这辈子希望完成的事,大致总有个模糊的概念,目

    标达到的程度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指标。如果它始终遥不可及,我们就

    会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但只要能完成一小部分,我们就会觉得幸

    福满足。

    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很简单:平安地活着,养育一儿半女;

    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上那么一点儿舒适与尊严。对于住在南美洲贫民

    窟、非洲干旱地区,以及数百万面对饥饿问题的亚洲人民而言,人生除

    了温饱,实在别无所求。但只要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了,充足的食物和

    舒适的居所就立刻显得微不足道,新需求、新欲望会立即出现。财富与

    权力使期望迅速升高,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我们对幸福的定义也越来

    越模糊。古波斯的居鲁士大帝有一万名厨子替他调理珍馐,而国内老百

    姓却濒临饥饿边缘。现在发达国家人人都可以取得最罕见的食谱,仿制

    古代帝王的御膳,但大家因此就满足了吗?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

    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

    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

    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虽然各种证据表明,大多数人会陷入期望值不断升高的恶性循环中

    无力自拔,但还是有不少人能逃脱出来。这些人尽管物质条件不够优

    越,但仍然能改善生活品质,不但知足常乐,也常能使周遭的人生活得

    更快乐。

    这种人充满活力,愿意接纳各式各样的经历,活到老学到老,而且

    对别人及周遭的环境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论多么烦琐艰难的工作,他们

    都能甘之如饴;他们从不厌倦,能轻易克服任何难题。他们最大的长处

    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如。以后我们会讨论臻于这种境界的方法,但首先要谈的是,自古以来人类抵御混沌威胁的方式,以及这些外在防

    御系统为何经常失灵。

    [1] 这里所言的“四骑士”即为《圣经·启示录》中所称的人类四大祸害:战争、瘟疫、饥

    饿、死亡。——编者注

    文化编织的神话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在宇宙中的孤立以及生存

    机会的渺茫,于是建立起一套神话和信仰体系,把宇宙中无秩序的破坏

    力转化成可控制或至少是可理解的模式。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

    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给他们一个信念:自我很重要,并且个

    人终究能成功。不论是爱斯基摩人、亚马孙盆地的猎人、中国人、印第

    安人,还是澳洲土著、纽约市民,都自以为身居宇宙的中心,拥有美好

    的未来。倘若少了这份自信,真不知道他们如何面对生存中的重重难

    关。

    以上只是理想的状况。然而有时一个人过分相信宇宙的友善与安

    全,也是一种危机。盲目信赖文化编织的神话,失败时会产生同样极端

    的幻灭感。但只有极少数特别幸运的文明才会有自信过度膨胀的问题,在长期征服自然界以后,他们开始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不再为可能降

    临的挫败预做心理准备。统治地中海数世纪之久的罗马人就属此类。

    这种自以为能指挥宇宙的文化傲慢,通常会招来麻烦,而不切实际

    的安全感早晚会化为泡影。当人们相信进步是必然的,生活理应轻松愉

    快时,就很容易丧失面对困顿的勇气与决心。一旦他们发现从前相信的

    一切不尽可靠,往往会一股脑把所有信念抛弃。没有文化价值观的支

    持,人们就陷入了焦虑与冷漠的泥淖。

    现在我们周遭不乏这些幻灭的例子。最明显的是,到处弥漫着无精

    打采的氛围,真正快乐的人十分罕见。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热

    爱自己的工作,满意自己的运气,不追悔过去,对前途满怀信心呢?

    2300年前,古希腊哲人狄奥根尼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今天

    要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恐怕更加困难。

    这种普遍的“病态”并非直接由外界因素引起。我们不能像现在许多

    国家那样,把问题归咎于环境恶劣、贫穷或外国侵略者的压迫。不满的

    根源存乎一心,自己的问题唯有依靠自己解决。文化后盾曾经发生过作

    用,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传统及社会阶级塑造的习俗也曾提供过秩

    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残酷的混沌时,一切都失效了。

    反思生命真义

    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等主观

    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

    继续的感觉。几十年以来,核战争的阴影对人类的希望构成了前所未有

    的威胁,人类的努力也不再有意义。我们只是漂浮在太虚中的被遗忘的

    点点尘埃,宇宙的混沌在大众心目中一年比一年扩大。

    人渐渐长大,从满怀希望的无知少年,长成冷静沉稳的大人,他们

    早晚会面临一个疑问:“这就是一切吗?”童年或许令人痛苦,青春期或

    许令人困惑,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痛苦与困惑的背后,至少还有个长大

    后一切会好转的希望,而这种希望使目标变得有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

    是,浴室的镜子照出了第一根白发,多出的那几磅赘肉再也减不掉了,视力开始衰退,全身上下也冒出莫名其妙的疼痛。各种老化的迹象明白

    地告诉你:“你的时间快到了,准备动身吧!”但难得有人这时候就已准

    备妥当。他们会反诘:“等一下!不可能是我吧?我还没有开始生活

    呢!我该赚的那些钱在哪儿呢?我该享受的那些好时光呢?”

    可想而知,这番觉悟会造成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从小我们就被灌

    输:慈悲的命运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至少我们出生在一个富裕的法治

    国家,享受到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科技所提供的一切便利,这不能不说是

    一种莫大的幸运。由此推论,我们的生活也该比过去的人更丰富、更有

    意义。如果我们的祖父辈生活在那么原始的条件下都能满足,那么现在

    的我们该觉得多么幸福啊!科学家这么告诉我们,教堂宣讲的道理如

    此,不计其数的称颂美好生活的电视广告重复的也是同样一番话。尽管

    如此,我们早晚会有所觉悟,发现这个富裕、科学昌明的复杂世界,根

    本不可能把幸福拱手奉上。

    因应之道

    觉悟来临时,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对。有些人试着忘记它的存

    在,继续努力争取更多一般人认为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东西——更名贵的

    汽车,更舒适的洋房,工作岗位上更大的权力,更多姿多彩的生活方

    式。他们奋斗不辍,不得到尚未到手的誓不罢休。有时这种方法也会奏

    效,因为一个人沉溺于竞争中,就没有时间去研究离目标究竟有没有更

    近一些。只要他抽出时间来反省,幻灭感就会油然而生:每次的成功只

    是证明,金钱、权力、地位、财富,都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

    有些人则选择直接对症下药。如果身材变形是第一个警讯,他们会

    开始节食,加入健身俱乐部,跳有氧舞蹈,买一套健身器材或做整形手

    术;如果问题在于得不到别人的注意,他们就会买如何扩张权力或结交

    朋友的书来看,或参加强化自信的课程或权贵人士的午餐聚会等。但不

    久他们就会看出,这些零星的解决方案发挥不了作用。不论下多少功

    夫,老化的定律不会因此而改写;提升了自信,无形中却疏远了朋友;

    花太多时间结交新朋友,很可能就忽略了配偶与家人。你会发现,堤坝

    有太多缺口濒临溃决,根本来不及一一抢救。

    在无法同时满足太多要求的挫折之下,有些人干脆投降认输,躲进

    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可能会培养一种高雅的嗜好,如搜集抽象画或陶瓷

    人像,甚至也会沉溺于酒精或麻醉品构筑的迷幻堡垒里。异国情调的娱

    乐和所费不赀的消遣活动纵然能使人暂时忘记根本的疑问:“这就是一

    切吗?”却不能提供答案。

    在传统意义上,宗教最能直接触及存在的问题,也有越来越多心灵

    空虚无助的人纷纷求助于宗教,然而宗教只能暂时化解生命的荒诞,却

    不是永恒的解答。历史上某些时期,宗教确实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人类生

    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答案。如公元4~8世纪,基督教横扫欧洲,伊斯兰

    教在中东兴起,佛教则征服了亚洲。数百年来,这些宗教为人类树立了

    值得毕生追求的目标,但今天却很难再把它们奉为圭臬。宗教呈现它们

    所谓真理的方式——神话、启示、经典——在讲求科学理性的今天,尽

    管真理的本质未改,说服力却大不如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

    充满活力的新宗教,但目前向既有宗教寻求慰藉的人,往往不得不把有

    关这个世界的许多知识抛在脑后,以换取心灵的宁静。

    上述这些解决方案都不再管用,证据确凿、不容反驳。我们生存的

    社会,物质享受虽已至巅峰,却受种种疑难杂症所苦。毒品泛滥养肥了

    谋杀犯和恐怖分子,依目前贩毒集团势力不断扩张、守法公民的权益日

    渐萎缩的态势来看,毒贩头子有朝一日会统治整个社会也不无可能。在

    性观念方面,人们逐渐摆脱“伪善”的道德约束,以致致命的病毒肆虐。

    为什么在缔造了许多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进步“奇迹”后,却会面

    临这种窘境呢?我们在面对人生时,似乎表现得比生活简约的老祖宗都

    不如。很明显,尽管人类的物质力量增强了几千倍,但在改善体验的内

    涵上却不见得有何长进。

    善用自己的体验

    除非个人自觉担负起责任,否则不可能摆脱这种困境。当旧的价值

    观与制度架构不足以提供支持时,每个人都必须运用现有的工具,为自

    己塑造有意义的快乐人生。心理学便是其中最有用的工具。蓬勃发展的

    心理学一直被应用于研究过去的事件对现在的行为有何影响。它告诉我

    们,成年人的非理性行为植根于童年时所受的挫折。但心理学还有其他

    用途,它有助于解答以下问题:如果我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有种种烦

    恼和压抑,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呢?

    做自己的主人

    要克服现代生活的焦虑与沮丧,必须先从社会环境中独立出来,不

    再孜孜以求,只以社会赋予的赏罚为念。要具备这样的自制力,个人首

    先得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必须能不受外界影响,自己找到快乐和目标。

    这项挑战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说容易是因为这种能力就在每个人的掌

    控之中,说困难是因为它需要的毅力相当难能可贵,在现代更是少见。

    更重要的是,在控制体验之前,对决定事情先后顺序的态度必须先做大

    幅调整。

    我们从小就以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父母教孩子养成好习惯,为的是长大后对他们有益;老师向学生保证,无聊的课程日后有助于他

    们谋职;公司主管告诉新员工,要有耐心,努力工作,因为有朝一日会

    晋升为主管—然而在漫长的晋升之路尽头,退休的时刻也会同时到来。

    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一个穷困

    的小女孩也从童话故事中学到:果酱和面包永远是明天的事,今天就是

    吃不到。

    当然,强调“享受在未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弗洛伊德及其他心理

    学家指出,文明就是建立在压抑个人欲望基础上的。社会成员不论乐意

    与否,都被迫接受既定的习惯与技能,否则就不可能维持社会秩序和复

    杂的分工制度。个人社会化是必然的;社会化的真谛在于使个人依赖社

    会的控制,并对赏罚有既定的反应;社会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使每个人都

    完全认同社会秩序,根本不想触犯任何规则。

    社会为了使我们实现它的目标,有若干手段:生理需求和基因制

    约。比方说,所有社会控制都建立在对求生本能的威胁上。受迫害国家

    的人民会被迫服从征服者,纯粹是因为他们想继续生存下去。甚至到最

    近,即使是文明国家(例如英国)的法律,仍有鞭笞、残肢、处死等刑

    罚,以加强其权威。

    除了痛苦,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工作一辈子并

    遵守法律的报酬就是美好生活,这一招其实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人的

    每个欲望——从性欲到侵略,从寻求安全感到接受改变——几乎都成为

    政客、教会、企业及广告界控制社会的手段。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君

    主为招徕壮丁参军,承诺士兵可以在征服的土地上奸淫掳掠,而现在的

    征兵广告则邀请年轻人去“看看世界”。

    我们应该了解,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

    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当一个男

    人在生理上受一个女人吸引时,他会想象(假设他会思考这种事)自己

    的欲念是发乎个人意愿的。但实际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

    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中。当这种吸引力只是基于生理的反射

    作用时,个人意识的影响力微不足道。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

    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时候,按照

    自己的优先顺序,做自己的主人。

    放任的争议

    问题是最近盛行把内心的感觉当作发乎真性情的行为准绳。许多人

    只信任直觉,如果某件事感觉不错,自然而不做作,就必定是好的。如

    果我们不加诘问就服从基因和社会的控制,不啻就放弃了对意识的控

    制,成为非人性力量的玩物。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

    无刻不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

    人性解放论认为,所有的直觉与冲动都可以接受,都应该支持,但

    常会产生严重的反作用。现在所谓的“写实主义”,事实上只是宿命论的

    老调新弹:把一切行动的责任全都归咎于自然。然而,人生而无知,难

    道我们就不该学习吗?有些人男性荷尔蒙特别旺盛,攻击性较强,难道

    他们因此就有权使用暴力吗?尽管不能否定自然,但我们更应该改进自

    然,追求至善。

    向基因屈服有时相当危险,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彷徨无助。不能在必

    要时反抗基因指示的人往往很脆弱,他们非但不能根据个人的目标决定

    行动方向,反而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摆脱社会制约的首要之务便

    是控制本能的冲动,因为只要我们凡事跟着感觉走,一举一动就不难预

    测,别人就很容易利用我们的好意,达到他们自私的目的。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遭他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也是

    与天性密切结合的欲望。他可能会经历许多难能可贵的事,但因这些事

    与他的欲望不符,他就会完全忽略它们。他在意的并非现在拥有的,而

    是满足别人的要求后能获得什么。这种沦为社会控制奴隶的人,只知道

    周而复始地追逐一到手就化为泡影的奖赏。

    在复杂的社会中,有很多强势团体执行着社会化的工作,有时它们

    的目标乍看似乎相互矛盾。一方面,学校、教堂、银行等官方机构致力

    于把我们塑造成拼命工作与储蓄的负责任公民;另一方面,商人、厂

    商、广告商却不断哄骗我们将辛苦赚来的钱悉数购买令他们获利的产

    品。此外,还有赌徒、皮条客、毒贩组成的地下组织,提供禁忌的快

    乐,它们完全与官方那一套相呼应:只要付钱,就提供放荡的快乐。尽

    管透露出的信息截然不同,但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剥削我们的精力以

    逞其私欲,使我们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

    不以社会赏罚为念

    求生,尤其是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求生,绝对有必要为实现外在目

    标暂时牺牲一时的满足,但不必因此而成为傀儡。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

    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但这并不表示我

    们必须完全放弃社会认可的每一项目标;相反,我们要在别人用以利诱

    我们的目标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

    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

    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

    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再也不必为追赶不到的目标而孜孜以求,或是在

    每个无聊的一天告终时,盼望明天会更好;再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奖励

    受尽折磨,而可以真正开始充实人生。但光是放纵本能的欲望,并不等

    于摆脱社会制约,我们还得超脱肉体的欲望,学习控制心灵。

    痛苦与快乐都属于可意识的范围,而且只在意识中存在。服从社会

    根据生物倾向而设计的“刺激–反应”模式,就是受外界所控制。无论是

    迷人的广告使我们对产品垂涎不已,还是老板皱一下眉头就使我们整天

    提心吊胆,都代表我们没有决定体验内涵的自由。因为体验就是现实,所以我们可借由改变意识来改变现实,如此一来,也就摆脱了外界的威

    胁利诱。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人害怕的其实是自己对事物

    的看法,而非事物本身。”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曾写道:“外

    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而你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释放内在的生命

    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这是人类早已知道的简单事

    实。古希腊德尔斐神谕警醒世人:“要有自知之明。”亚里士多德所提出

    的“灵魂的道德活动”,曾经由古典禁欲主义哲学家发扬光大,从各方面

    来看,都可作为本书的纲领。基督教僧侣的苦修使沟通“思想”与“欲

    望”的方法臻于完美,圣依纳爵·罗耀拉教士在他的灵修中更进一步将之

    合理化。近年出现的心理分析,目的也是从本能冲动与社会制约下解放

    意识。弗洛伊德曾指出,“本我”与“超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

    君,前者是基因的奴隶,后者则与社会沆瀣一气,两者都算是“外界”。

    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

    东方的智慧

    东方有很多控制意识的技巧,能使人达到高层次的满足感。印度瑜

    伽、中国道教及佛教禅宗,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以从生物或社会的命定

    论下解脱意识为宗旨。例如,瑜伽徒训练心灵,对一般人感觉到的痛苦

    浑然不觉,同样他也可以忽视饥饿或别人无法抗拒的性诱惑。不同的方

    式却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瑜伽徒的严格心理自律,禅宗信徒培养源源

    不断的自发性,目的都在于摆脱混沌的威胁和生理冲动的严重制约,从

    而释放内在的生命。

    如果人类真的几千年来一直懂得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为什么会在这方面毫无进展呢?为什么我们面临危及幸福的混沌时,比

    老祖宗更无助呢?至少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挫败。首先,解放意识

    的知识或智慧不能累积,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

    用。就像成熟的政治判断力或高度的审美观,它属于一种复杂的专业形

    式,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它跟知识一样,必须

    投入感情与意志才能得到。只是知道该怎么做还不够,还得实际去做才

    行,就像运动员或音乐家,必须再三巩固已知的理论,才能精益求精。

    人类把物理学或基因学的知识应用于物质世界,进步相当神速;但是当

    知识应用于修正我们的习惯与欲望时,就慢如牛步,令人痛苦不堪了。

    其次,控制意识的知识在文化背景改变时,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

    神秘主义、苏非教派(Sufi)、瑜伽行者或禅宗大师的智慧,在他们所

    处的时代或许是精妙绝伦的,但是若将那些体系移植到现代,就丧失了

    大部分原有的力量。各派哲学都有专属于所创生环境的成分,这些额外

    的成分若不能从基本要素中剔除,通往自由的路上就不免要长出许多莠

    草。形式一旦逾越内容,追寻者就只得重回起点。

    培养独立意识

    对意识的控制不能予以制度化,一旦成为社会规则与标准的一部

    分,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幸的是,例行公式化的过程进行得非常

    快。弗洛伊德还在世时,他解放自我的努力已质变为毫无生气的意识形

    态和一门管制严格的行业。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指出:如果基督在

    中世纪重回人间,宣扬他那套自由的论调,他一定会被那帮打着他的旗

    号而在俗世掌权的教会领袖再度送上十字架。

    每个新纪元——或者每一时代,在时代更迭频繁时,甚至每隔几

    年,培养独立意识所需的条件就会改变,必须重新加以考虑与组合。早

    期的基督教解除了僵化的专制政权以及财势至上的意识形态;宗教改革

    对抗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在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剥削和压迫;法国大革命

    的哲学家与美国宪法起草人反对的则是君王、教皇与贵族的统治。在19

    世纪的欧洲,工厂的非人待遇是劳工阶级掌握个人体验的最大障碍,因

    此马克思主义生逢其时,正好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维也纳中产阶级面

    临较微妙,但同样急需解决的社会困境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

    明了一条宣泄的出路。《圣经·福音书》、马丁·路德、美国开国先驱

    们、马克思及弗洛伊德,只代表西方在追求幸福、扩充自由方面所做努

    力的“冰山一角”,他们的高瞻远瞩尽管在付诸实践时偶尔会有所偏差,但其价值并不会因此而动摇。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的贡献还是不能

    解决所有问题,也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既然掌握人生是永远存在的中心议题,现代知识对此有什么看法

    呢?一个人应该如何消除焦虑与恐惧,摆脱对社会奖赏的患得患失之心

    呢?正如前面所提过的,控制意识才能控制体验的品质,任何在这方面

    最起码的进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质,使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在设

    法改善体验品质之前,有必要对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体验的真正意义做

    个回顾。

    第二章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

    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历史上某些文化认为,一个人除非学会控制思想与感觉,否则不能

    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国、古斯巴达、共和时期的罗

    马、新英格兰早期的清教徒屯垦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上流社会,都

    要求每个人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沉溺于自怜或行事不加反省、只凭直

    觉的人,社会有权不接受他。但也有一些时代不那么重视自我控制,我

    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大家认为追求自制有点儿可笑,太杞人忧天

    或跟不上时代。但不论潮流怎么变化,肯下功夫掌控意识的人,似乎的

    确活得比较快乐。

    意识的内涵

    要控制意识,必须先了解它的运作方式,这也是本章的目的。首先

    要强调的是,意识并无神秘之处,它跟人类其他行为一样都属于生理作

    用,凭借着构造复杂的神经系统运作,而神经系统乃是由染色体中的蛋

    白质分子指挥主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意识的运作并不完全受

    制于生物规律,下面将会谈到,它在很多时候能够自主。换言之,意识

    已超越了基因控制,发展出独立行动的能力。

    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

    适当的反应。它可谓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并且就各种资

    讯排定先后次序。少了意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但只能做

    直觉的反应。凭借意识,我们才能衡量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据此做出适

    当反应;甚至我们还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资讯,如做白日梦、说谎、谱

    写美丽的辞章或导出科学理论。

    历经无数个黑暗世纪的进化,人类的神经系统已发展得极其复杂,甚至能改变自己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不受基因或客观环

    境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

    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我们都知道,意识的力量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

    变为有机会反败为胜的挑战。奋斗不辍、克服万难的毅力,最令人佩

    服,它不但是成功的要素,也是享受人生的不二法门。

    培养毅力应该从建立意识的秩序、控制感觉与思想着手,而且最好

    不要企图走捷径。有些人把意识看得很神秘,以为它能创造匪夷所思的

    奇迹。他们一相情愿地相信,在精神领域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还有

    人扬言能知晓过去与未来,与鬼神相通,并具有超能力。这样的故事纵

    非捏造,往往也是出于幻觉。

    印度教行者及其他心灵修炼者的神奇事迹,经常被引用为心灵力量

    无限广大的例证,但经过查证发现,很多类似事迹并无实据;至于可资

    证实的事例,只需对普通人施以特殊训练,就能做得到。归根结底,伟

    大的小提琴家或著名运动员的杰出表现,虽然是一般人所不能及,但他

    们的能力并不包含神秘的成分。瑜伽行者也是控制意识的高手,但跟任

    何高手一样,他们下了多年功夫苦练,一刻也不敢懈怠。唯有投注所有

    时间与心力,提升操纵内在体验的技巧,方能成为专家。瑜伽行者放弃

    了被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世俗技能,这是他付出的代价,他的能力令

    人叹服,但出色的管道工或修车技师也不差啊!

    或许有一天,心灵真有力量做到在今日看来不可思议的奇能异事,所以不必急着排除以脑波折弯钢勺的可能;但就目前而言,太多世俗的

    当务之急横在眼前,意识的本能尚未充分发挥之际,盲目追逐那些遥不

    可及的能力,似乎是舍本逐末。尽管现在心灵还不具备如某些人所愿的

    超能力,但如何开发它庞大的资源,已成为迫不及待的课题。

    反映人生的镜子

    没有一门学科直接探讨意识的问题,它的运作方式也没有一种所有

    人都接受的解释。很多门学科都是点到为止,对意识的理解也只是皮毛

    而已。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分析、现象

    学等,算是与意识关系最密切的领域了,但综合它们的发现,各家自有

    一套说法,却又互不相干。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学科中学习与意识

    相关的知识,但当务之急则是建立一个既符合事实,又简单易学的模

    式。

    根据我的经验,能清楚检视心灵各个层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发挥

    效用的方法,有个听起来非常艰涩的学院术语——“建构于资讯理论之

    上的现象学模式”。用现象学来探讨意识,因为它直接论及所经历的事

    件——也就是现象,并加以阐释,而不把重点放在人体解剖构造、神经

    化学程序,或促成事件发生的潜意识等因素上。当然,心灵的一切变化

    都可归因于经过数百万年生物进化成功的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电子化学反

    应的结果。

    现象学假设,心灵事件唯有直接从经验本身观察最清楚,无须通过

    专业学术观点。不过我们所采用的模式仍然跟刻意摒除其他理论与科学

    的纯粹现象学有所差异。在此,我们以资讯理论作为辅助,以便了解意

    识中发生的变化,这包括感官资料的处理、储存及使用,亦即注意力与

    记忆的互动情形。

    基于这样的架构,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某些我

    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诸如情绪、感觉、思想、企图等。做梦的时候虽然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由于我们无法控制,所以不算是意识。举个例子,我可能梦见一个亲戚发生了意外,使我感

    到非常烦恼,我或许会想:“但愿我能帮忙。”尽管我在梦中有感觉、有

    观察力、能思考和企图做某事,但我毫无控制力(甚至无从查证消息的

    可靠性),因为意识并未介入。我们在梦中完全陷入一种全然无法靠意

    志力做任何改变的处境。构成意识的事件——我们看见、感觉、想到、渴求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能操纵利用的资讯,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意

    识视为经过刻意排列组合的资讯。

    这个硬邦邦的定义虽说相当精确,却没有完全展现它的重要性,因

    为外界事物只能通过我们的感知存在,所以意识与主观体验的现实有密

    切关系。我们触、嗅、听或记忆所及的每件事,都有进入意识的潜力,但被遗漏的可能性大,成为意识的机会小。意识虽然像一面镜子,反映

    外界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变化,但它是选择性的反映,会主动塑造事件,并把主观的真实加诸事件之上。意识反映的就是我们心目中的人生:我

    们从出生到死亡,听见、看见、觉得、希望的东西及遭受的痛苦的一切

    的总和。尽管我们相信意识之外还有“东西”,却拿不出直接的证据。

    资讯的转换站

    不同事件经感官处理后,意识就是将它们呈现和比较的转换站,它

    可以同时接收来自非洲的饥荒、玫瑰的芬芳、道琼斯指数或到店里买面

    包的念头,但它的内涵绝非散漫无序。

    我们通常将意识化资讯为秩序的那股力量称为“意图”。当一个人自

    觉想要某件东西,或想要完成某件事时,意图就会浮现出来。意图也是

    资讯的一种,由生理需求或内化的社会目标塑造而成。它如磁场一般,把注意力从其他事物导向目标,使精神集中于特定的刺激上。我们经常

    用别的字眼来称呼外显的意图,诸如直觉、需要、冲动、欲望等,但这

    些都是解释性的名称,只是说明人为何会有某种表现。而意图则是中性

    的陈述,并未指出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只说他“做”某件事。

    举个例子,血糖低到某种程度时,我们会开始感到不安,并觉得烦

    躁、多汗、胃痛。由于基因程序要求使血糖恢复到一定的浓度,我们自

    然就会想吃东西。于是,我们开始觅食,直到吃下东西,不再觉得饿为

    止。在此,饥饿的本能动员意识的内涵,迫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食物

    上。这已经对事实做了阐释——就化学而言,完全正确;但就现象学而

    言,它无关事实。饥饿的人对血液里有多少血糖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意

    识给了他一个饥饿的信息。

    当一个人意识到饥饿之后,通常会产生摄取食物的意图。如果这时

    选择服从觅食的指令,他的行为模式就与纯粹服从本能需要并无差别,但他也可以决定完全不顾饥饿的痛苦。他可能有其他更强烈的意图,例

    如减肥、省钱或因宗教缘故禁食等。就像是以绝食表达抗议政治理念的

    人士,表达政治的意图便压倒基因的要求,甚至志愿选择死亡。

    先天遗传或后天得来的意图,会按目标的高低排定重要性。对政治

    抗议者而言,特定的政治改革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胜于生命,这个

    目标的重要性胜过所有其他目标。大多数人会根据身体的需要,确立合

    理的目标,诸如健康、长寿、吃得好、享受美食、过得舒适,或服膺社

    会体系灌输的愿望——奉公守法、辛勤工作、痛快花钱、迎合别人的期

    望等。但每个文化都有例外,足以证明目标有很大的弹性。离经叛道的

    个人——英雄、圣人、艺术家、诗人、疯子以及罪犯,一生都在追求与

    众不同的东西。这些人的存在,证明意识可以遵循不同的目标与意图发

    展,每个人都拥有控制主观现实的自由。

    意识的极限

    如果意识的范围能无限地扩张,人类最大的梦想就能实现了,我们

    会变得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无所不能。我们可以全方位思考、感

    觉、实践,扫描无限资讯,并在瞬间获得无比丰富的经验。用一生的光

    阴,体验百万种人生甚或无限多种人生,又有何不可?

    然而不幸的是,神经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处理的资讯极为有限。

    意识每次只能认知和回应一定数量的事件,而新涌进来的会把旧的挤

    掉。虽然有些政治家自称没有边走边嚼口香糖的本事,但做到这件事并

    不难,而问题就在于像这样可以同时进行的事情并不多。思绪必须井然

    有序,否则就会混乱。思索问题时,我们无法同时体会到幸福和悲伤;

    我们也不能一边跑步、唱歌,一边记账,因为这些活动都会耗费大量的

    注意力。

    意识处理资讯的能力相当惊人

    现阶段的科学知识已可以估计出中枢神经系统处理资讯的速限。大

    致而言,我们顶多能同时应付七组资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情绪或

    思想中可辨识的弦外之音等。由一组转换到另一组,至少需要118秒。

    从这些数字可以算出,大脑1秒钟顶多能处理126比特的资讯,1分钟是

    7560比特,1小时则大约50万比特。一生若以70年计,每天有16小时的

    清醒时刻,一生中可处理的资讯便是1850亿比特。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所有的思想、记忆、感觉与行动。这个数字听起来似乎很庞大,其

    实则不然。

    我们光是听懂他人说的话,就需要每秒钟处理40比特的资讯,意识

    的有限由此可见一斑。假设大脑的极限是每秒钟126比特,那么同时理

    解三个人的话,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把其他思想

    和感觉摒除在意识之外。比方说,我们就无法注意到说话者的表情,也

    不能考虑他们说话的动机,或注意他们的穿着打扮。

    意识使用率决定生活品质

    以现阶段对心灵运作的了解,以上数字也不过是臆测,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大脑处理资讯的能力。乐观者宣称,在进化过程中,神经系

    统变得可以吸收大量资讯,导致处理资讯的能量不断膨胀,如开车之类

    的简单工作都可以变成反射动作,让心灵有余裕处理更多的数据。我们

    也学会用象征的方法——语言、数学、抽象观念、特殊的叙述风格等

    ——压缩和整理资讯,例如,《圣经》中的每一则寓言都希望把许多人

    历经苦难赢得的经验镌刻在听者的心灵上。乐观者指出,意识是一个开

    放的系统,可以无限扩充,没有必要考虑什么限制,但是压缩的效果并

    不如预期的大。生活的需求仍然迫使我们花大约8%的清醒时间吃东

    西;还有大约相同的时间照顾身体的基本需要,如清洗、穿衣、剃胡

    须、如厕等。这两类活动就占去意识15%的空间,而且在这些时段里我

    们没法从事需要较多注意力的活动。

    然而即使没什么心理压力,很多人也没有充分发挥处理资讯的能

    力。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13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这

    段空当一半以上是消磨在电视机前。受欢迎的节目情节与角色一再重

    复,以至于看电视虽然需要处理视觉意象,但记忆、思考、意志力等都

    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无怪乎很多人说,看电视时注意力、技能的运用、思路的清晰程度与精力都陷入最低潮。一般人经常在家从事的其他休闲

    活动,也比看电视好不了多少。看报、看杂志、跟别人交谈、看着窗外

    发呆,都不需处理太多资讯,也无须集中注意力。

    因此,估计每个人一生中可以处理1850亿比特的资讯,可能是高

    估,也可能是低估。如果考虑到大脑理论上可以处理的资讯量,这一数

    字或许偏低;但如果我们观察一般人实际用脑的情形,恐怕又太高了。

    无论如何,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

    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注意力:无价的资源

    资讯进入意识是因为我们企图注意它,或是生理或社会指示我们该

    注意。例如,在公路上开车,我们与上百辆汽车擦身而过,都没有特别

    注意,它们的颜色与形状一闪而逝,随即被遗忘。但偶尔我们会注意到

    一辆特殊的车,或许因为它在公路上蛇行,或开得特别慢,或者它有与

    众不同的外观。只有这辆不寻常的汽车的意象进入意识的焦点,我们才

    察觉到它的存在。这辆汽车的视觉资讯(像它在蛇行)在脑子里跟其他

    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汽车的资讯连接起来,决定了目前的情况属于何种

    性质。驾驶人是经验丰富、艺高胆大、喝醉酒,还只是一时分心?当此

    事件与既定的资讯相契合,就有了定位。现在要加以评估的是:是否值

    得担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决定采取某种行动:加速、减

    速、变换车道,或是停车通知交通警察。

    这套繁复的心理运作,必须在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内完成,用“电光石火”形容这种决断的速度一点儿也不夸张。它并非自动发生,而是经过一套明确的程序,我们称之为“注意力”。注意力负责从数以百

    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采取正确的对策。

    注意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前面谈到的限制。它在一定时间内

    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资讯。从记忆库中取出资讯,理解、比较、评估,然后做决定——无一不用到心灵有限的资讯处理能力。以看见蛇行驾车

    的司机为例,他若想避免意外,可能就必须暂时中止边开车边打电话。

    有些人学会了有效运用注意力这笔无价的资源,也有人弃置不用。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

    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不同的成功人生

    我要用两个极端不同的个案,来说明应用注意力规划意识、实现目

    标的方法。

    第一个是E女士的案例。E是一名欧洲妇女,也是当地最知名、最

    有势力的一位女性。她不但是扬名国际的学者,还建立了一个大企业,雇用数百名员工,十多年来一直执业界牛耳。E女士经常到各地参加政

    治、商业及专业性会议,在好几个国家都有寓所。如果所到之处有音乐

    会,她多半会去聆听;一有闲暇,她就去博物馆参观或上图书馆。开会

    期间,她不要司机在旁枯候,反而鼓励他去当地的画廊或博物馆看看,因为她希望在回家途中,有人可以陪她聊聊观画的感想。

    E女士一生中没有浪费过一分钟,她无时无刻不在写作、解决问

    题、阅读报纸、翻阅当日行程,或只是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周遭事物,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她只花很少的时间在日常例行公事上;她与人交

    谈彬彬有礼,社交仪态优雅,但尽可能避免这些活动。她每天都会抽出

    时间为心灵充电,方法非常简单:如在湖畔伫立15分钟,闭上眼睛,让

    阳光洒在脸上;或者牵着猎犬到镇外的小山坡上散步。E女士能充分控

    制注意力,可以随时把意识关闭,打个盹儿,然后恢复精神。

    E女士的人生并不顺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的家族变得一贫如

    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失去了一切,还曾身陷囹圄。数十年前,她罹患慢性病,医生判定会有致命的危险。但她凭借着约束注意力,不

    把精力浪费在不具建设性的思想或活动上,渡过了一切难关。现在她全

    身焕发着精力,并活跃于许多活动中,无视艰苦的过去与紧张忙碌的现

    在,她的每一分钟都过得满足而充实。

    第二个案例在很多方面都跟E女士截然相反,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

    是具有犀利的注意力。

    R是个瘦小的男人,乍一看很不起眼,非常害羞、谦虚,跟他只有

    一面之缘的人很容易把他忘掉。熟悉他的人并不多,但对他的评价都很

    高。他在一门冷僻的学问上卓然有成,还有许多美妙的诗歌作品被译成

    多种语言。跟他谈话,令人联想到一泓深不可测的活力之泉。他说话

    时,目光深邃;听人说话时,往往从多方面分析对方的话语。一般人视

    为理所当然的事常令他感到困惑;在用原创但十分贴切的方式详加分析

    前,他绝不让任何事轻易溜走。

    R先生尽管不断地磨砺知性,外表却给人一种沉着、宁静的感觉。

    他似乎永远能察觉到周遭最微小的变动。他注意一件事,目的不在于改

    善或批判它,只要能够观察和了解事实,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就心满

    意足了。R先生不像E女士那样对社会造成立刻的冲击,但他的意识同

    样复杂而有条理;他把注意力尽可能延伸,跟周遭的世界密切结合起

    来。他跟E女士同样都能充分享受人生。

    注意力的探照灯

    一般人都不能像E女士或R先生那样,把有限的注意力像探照灯一

    般集中成一道光束,而是任它毫无章法地散开。应用注意力的方式足以

    决定人生的外观与内涵,塑造可能全然相反的现实。我们用以描述人格

    特征的字眼——诸如外向、成就不凡、偏执狂,其实指的都是一个人建

    构注意力的模式。在同一个宴会上,外向的人热衷于与别人交际;成就

    不凡的人寻求有用的商界人脉;偏执狂则随时警惕,怕碰到危险。注意

    力有无数种运用方法,可以使生活变得更丰富,但也可能更悲惨。

    比较不同文化或行业的注意力结构,就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它的可塑

    性。爱斯基摩猎人受过训练,可分辨数十种不同的雪景,而且永远对风

    向、风速极其敏感。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水手即使蒙着眼睛,被带至离老

    家所在的海岛数百英里外的海上,在水中漂浮几分钟后,就能凭着对洋

    流的感觉,辨识出自己身在何处。音乐家专注于一般人无法辨别的声音

    意涵,股票经纪人懂得把握常受忽略的市场小震荡,优秀的医生对症状

    别具慧眼,这都是因为他们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处理易受忽略的讯

    号之故。

    由于注意力除了决定某些事物能否进入意识外,还要带动其他心灵

    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注意力视为一种“精

    神能量”。它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能量,在工作中会耗损。我们通过

    这种能量的应用,创造自我;也通过应用的方式,塑造记忆、思想和感

    觉。注意力是一种受我们控制、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改变,也是改

    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

    关于自我

    上文中那些第一人称代名词指的是谁呢?那些应该把注意力控制在

    手中的“我”或“我们”在哪儿呢?谁来决定神经系统产生的精神能量该如

    何运用?灵魂的主宰或舵手究竟在何方?

    只要对这个问题略做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从现在开始,所谓

    的“我”或“自我”,也是意识内涵的一部分,它很少逸出注意力的焦点。

    当然,我的“自我”只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认识我的人,意识中也会有

    关于我的某种版本,但大多数版本可能都跟“原始版本”——我眼中的自

    己——毫无相似之处。

    自我可不是普通的资讯。实际上,它包含了通过意识的一切:记

    忆、行动、欲望、乐趣、痛苦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自我”代表我们

    点滴建立起来的目标的先后次序。政坛活跃人士的自我可能跟他的意识

    形态打成一片,银行家的自我可能涵盖在他的投资策略里。不过,我们

    通常不会从这种角度来看待自我。任何时候——比如意识到自己的外表

    给别人的印象,或考虑到如果能够就要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们都只察

    觉到自我的一小部分。我们最常把自我跟身体联想在一起,但也有时候

    会加以延伸,去认同一辆车、一幢房子、一家人。不论我们对自我意识

    到多少,它都是意识最重要的成分,象征着意识的全部内涵及其间互动

    的模式。

    耐心的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有绕圈子的感觉。如果注意力或精神

    能量由自我主导,而自我乃是意识内涵的总和,意识及其目标的内涵又

    是注意力以不同方式投射所造成的结果,那么这套理论岂不是周而复

    始,转来转去,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吗?我们一会儿说自我引导注意

    力,一会儿又说注意力决定自我。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因为

    意识并非直线,而是呈一种圆形循环。注意力塑造自我,也被自我塑

    造。

    注意力与自我的相互塑造

    在我们的长期研究对象中,萨姆·布朗宁可作为说明这一类型因果

    关系的典型例子。萨姆15岁那年,跟随父亲到百慕大去过圣诞节。当

    时,他对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他的自我还没有成形,也

    没有独立的认知。萨姆没有明确的目标,他想要外界认为所有同龄男孩

    都会要的东西,也认同基因程序或社会环境的指令——换言之,他迷迷

    糊糊地计划升大学、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结婚、住在郊区。有一

    次,父亲带他去百慕大的珊瑚礁旅行并潜水。萨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

    眼睛,他发现神秘、美丽而又危机四伏的海底世界竟如此令人着迷,就

    下定决心做进一步探索。于是,他在高中选修了许多门生物课程,目前

    正向海洋科学家的目标迈进。

    在萨姆的案例中,有个意外事件闯进了他的意识:海底世界惊心动

    魄的美。他并未规划这个事件,这也不是他的自我或目标投射注意力造

    成的结果。一旦认知那个海底世界,他就喜欢上了它,而且这次经历跟

    他一向喜欢做的事、对大自然与美一贯的喜爱,还有他一直重视的一

    切,产生了共鸣。他觉得这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值得继续追寻,于是他

    把这次意外建构成一系列的目标——学习更多有关海洋的知识、选修相

    关课程、进大学、读研究所、做一名海洋生物学家,而这些都成为他自

    我的主要成分。从那一刻开始,萨姆的目标引导他把注意力集中于海洋

    与海洋生物,形成一套循环的因果关系。最初,他是无意间发现海底世

    界之美的,注意力帮助他重塑自我;后来,他刻意去追求海洋生物学的

    知识,自我就开始塑造注意力。萨姆的例子并不特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933KB,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