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503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0日
第1页
第5页
第27页
第41页
第147页

    参见附件(1307KB,320页)。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这是一本为孩子们编写的一本思维习惯籍,能够多方位的对孩子进行习惯的培养,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介绍

    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10个方面出发,全面、细致地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本书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并以生动的案例、的专家指导和实用的培养方法立体地加以展现,相信各位父母能够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目录

    第一章 生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第二章 饮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营养

    第三章 卫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健康

    第四章 锻炼身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体质

    第五章 学习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学识

    第六章 思维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智慧

    第七章 劳动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价值

    第八章 理财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财富

    第九章 文明礼貌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修养

    第十章 道德行为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前言

    我国古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自然,对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的确如此。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记者问其中的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记者诧异地问道。“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地回答,很好地印证了孩童时期的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这个道理。

    我们可能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临刑前的死囚,要求法官允许他见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当他的母亲来见他时,他请求母亲让他吃一口奶,当母亲解开衣扣欲哺时,他却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然后怨恨地说道:“为什么小时候你总是纵容我的坏习惯?害得我落到了今天这个下场!”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儿时的坏习惯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细微处着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截图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生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习惯1:“我就不想睡觉!”——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习惯2:“妈妈,我的文具盒哪里去了?”——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

    处

    习惯3:“妈妈,再等我一会儿。”——做事不拖拉

    习惯4:“别理我,忙着呢!”——合理利用时间

    习惯5:“唉呀!今天差点儿忘了写日记。”——坚持每天写日记

    习惯6:“你怎么站没站样,坐没坐样?”——立要正、坐要直

    习惯7:“我该先做什么呢?”——先做重要的事情

    习惯8:“孩子,你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件事。”——自己的事情自己

    解决

    习惯9:“今天晚上我想看一个通宵。”——适当看电视

    习惯10:“不就是多交几块钱的水电费吗?”——节约水电

    习惯11:“不就是一个馒头吗?”——爱惜粮食,不剩饭菜

    习惯12:“给你买电脑不是让你玩游戏的。”——远离网络游戏

    习惯13:“有电,不要用手碰。”——增强安全意识

    习惯14:“离远了我看不清楚。”——让孩子珍视自己的眼睛

    第二章 饮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营养

    习惯15:“我最近不想吃早餐。”——不可一日无早餐

    习惯16:“我肚子不饿,等会儿再吃。”——定时、定量进食,不暴

    饮暴食

    习惯17:“苦瓜那么苦,我才不要吃呢。”——纠正孩子偏食

    习惯18:“我就喜欢吃零食。”——不贪吃零食习惯19:“白开水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好喝。”——多喝白开水

    习惯20:“我不吃青菜,我要吃红烧肉。”——多吃水果蔬菜

    习惯21:“先用自来水洗干净再吃。”——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习惯22:“我喝了剩下的饮料后怎么会肚子痛?”——变质食物不能

    吃

    习惯23:“哈哈,笑死我了!”——吃饭时不说笑

    第三章 卫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健康

    习惯24:“不洗手怎么能吃饭?”——饭前、便后洗手

    习惯25:“用妈妈的毛巾擦擦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习惯26:“我不想刷牙。”——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习惯27:“妈妈,今天我不想洗脚了。”——每晚睡前洗洗脚

    习惯28:“我身上还不脏呢。”——勤洗热水澡

    习惯29:“晨晨,你的扣子没系好。”——勤换衣服、穿着整洁

    习惯30:“狗狗,我们一起睡觉觉了。”——不与宠物过分接触

    第四章 锻炼身体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体质

    习惯31:“我得学习,哪有空跑步呀?”——早晨跑一跑

    习惯32:“吃饱饭我就不想动了。”——晚饭后散散步

    习惯33:“我不喜欢打球。”——选择球类运动

    习惯34:“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坚持做广播体操

    习惯35:“我要争做第一!”——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习惯36:“爸爸,我们一块下棋吧?”——培养孩子的棋类爱好

    第五章 学习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学识

    习惯37:“我怎么老爱开小差?”——上课专心听讲

    习惯38:“老师课堂上是怎么讲的呢?”——上课认真记笔记

    习惯39:“我害怕回答错了,没敢举手。”——积极回答问题

    习惯40:“我不敢问老师问题。”——大胆提问、质疑

    习惯41:“这字怎么写得歪歪扭扭的?”——书写要工整习惯42:“只有抄,我才能完成任务。”——独立完成作业

    习惯43:“还早呢,我玩会儿再去做作业。”——按时完成作业

    习惯44:“没必要预习功课,反正明天老师也要讲。”——课前预习

    习惯45:“我学得挺不错,不用复习也能取得好成绩。”——课后及

    时复习

    习惯46:“我不知道先学哪门功课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习惯47:“这样学习最有效。”——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习惯48:“我才不爱看那些没用的书。”——多阅读课外书

    习惯49:“我向你请教个问题。”——虚心向别人求教

    习惯50:“妈妈,我已经‘ci’过饭了。”——说好普通话

    习惯51:“陈超,你怎么又迟到了。”——按时上学上课,不迟到

    第六章 思维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智慧

    习惯52:“这些思考题我都不会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习惯53:“问题原来可以这样来思考!”——多角度看问题

    习惯54:“问题也可以这样解决。”——思维灵活、不僵化

    习惯55:“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换位思考

    习惯56:“风筝就是用来放飞的,还能干什么呀?”——发散性思维

    习惯57:“我为什么不能把它画成倾斜的呢?”——创造性思维

    习惯58:“老师写的应该不会错。”——批判性思维

    第七章 劳动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价值

    习惯59:“妈妈收拾,我不收拾。”——收拾自己的物品

    习惯60:“我不会自己洗衣服。”——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习惯61:“妈妈,我不会做饭。”——邀请孩子下厨房

    习惯62:“晚上直接就睡觉了,干嘛要叠呀?”——铺床叠被

    习惯63:“你帮妈妈干点活行吗?”——让孩子爱上家务劳动

    习惯64:“学校组织我们去捡白色垃圾,我不想去。”——参加公益

    劳动习惯65:“妈妈,这是我亲手缝制的布娃娃。”——积极参加课外活

    动

    习惯66:“妈妈,我也能帮爷爷干活了。”——参加生产劳动

    第八章 理财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财富

    习惯67:“爸爸,有钱什么都能买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

    富观

    习惯68:“妈妈,帮我把零钱存起来。”——学会储蓄

    习惯69:“我该先买什么呢?”——有计划地消费

    习惯70:“哎呀,我买的东西忘了记了。”——买东西要记账

    习惯71:“妈妈,我的压岁钱你不能动。”——正确对待压岁钱

    习惯72:“妈妈,我也要买名牌鞋。”——勤俭节约、不攀比

    习惯73:“我要花自己挣的钱。”——靠自己的劳动赚钱

    第九章 文明礼貌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修养

    习惯74:“我又不认识他们,怎么问好?”——来了客人问个好

    习惯75:“我不是故意踩他的脚的。”——碰到、踩到他人要说对不

    起

    习惯76:“我忘了敲你房间的门了。”——进他人的房间先敲门

    习惯77:“坏爸爸,我不喜欢你。”——尊敬父母

    习惯78:“老爷爷,您坐我这儿。”——尊老爱幼

    习惯79:“哎,哎,这面包多少钱呀?”——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习惯80:“真讨厌,你给我闭嘴!”——不说粗话和脏话

    习惯81:“童童,你怎么不跟阿姨说‘谢谢’!”——接受他人的帮助

    要说谢谢

    习惯82:“这是我的巴拉拉,我不让她玩。”——懂得与他人分享

    习惯83:“别吵,爸爸在休息。”——不打扰他人

    习惯84:“那不是你的东西,你不能动。”——不乱动别人的东西

    习惯85:“怎么没人主动和我讲话了?”——耐心听他人讲话习惯86:“‘水泡眼’告诉我的。”——不给别人起外号

    第十章 道德行为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习惯87:“那都是同学送的。”——不说谎话

    习惯88:“爸爸,我下次不这样了。”——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习惯89:“不就是一块橡皮吗?”——借东西要按时归还

    习惯90:“老师,我捡到一只手机。”——拾到东西要交公

    习惯91:“别人都是这样随地乱扔的。”——不乱扔垃圾

    习惯92:“孩子,你不能随地吐痰!”——不随地吐痰

    习惯93:“妈妈,小卖部多找我一块钱。”——不贪小便宜

    习惯94:“我又没排在你前面,碍你什么事儿了?”——公共场合要

    讲秩序

    习惯95:“千万不要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

    习惯96:“妈妈,咱们快走吧,不要给这个瞎子钱。”——善待他人

    习惯97:“不能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乱涂乱画

    习惯98:“这护栏是谁弄坏的?”——爱护公物

    习惯99:“都是她的错,我不原谅她。”——学会原谅他人

    习惯100:“这事和我没关系。”——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习惯101:“我才不喜欢和他们一起踢球呢。”——善于与他人合作

    书名: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作者:岳贤伦

    出版方: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ISBN:9787505423886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前言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

    自然。”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牢

    固、自然,对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事实上的确如此。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记者问其中

    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

    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

    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

    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地

    回答,很好地说明了孩童时期的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过去或许也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临刑前的死囚,要

    求法官允许他见自己的母亲最后一面,当他的母亲来见他时,他请求母

    亲让他吃一口奶,当母亲解开衣扣欲哺时,他却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

    头,然后怨恨地说道:“为什么小时候你总是纵容我的坏习惯?害得我

    落到了今天这个下场!”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儿时的坏习惯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于孩

    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父母一

    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细微处着

    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不好的习惯。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

    了对孩子的习惯教育,对孩子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全然不管。殊不知,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本身还要重要,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

    够理想,多是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此外,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父

    母对孩子的事情往往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生活自理的权力,导致一些

    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连最基本的洗衣服、扫

    地、整理书包等小事情都不会做。所以说,要想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人才,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存在一个“关键期”。我

    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经过一年研究发现:3~12岁是培养孩子

    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培

    养,孩子就会受益终身。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

    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

    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

    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由此可见,12岁前,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训子

    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好习惯是帮助孩子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是断送孩子前途的枷锁。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

    就的事,需要父母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利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在长期

    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使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等方面详细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内容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习惯,并以生动的案例、权威的专家指

    导和实用的培养方法立体地展现给各位父母,希望各位父母能够从中找

    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第一章 生活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的幸福

    习惯1:“我就不想睡觉!”——按时作息,早睡早

    起

    家教摄像头

    小浦6岁了,他每晚睡觉都很晚,每到晚上都比白天更兴奋、更贪

    玩。还经常看动画片,遥控器总是他拿着,别想放手。如果爸爸妈妈强

    制性给他关了,他还会大哭大闹,然后自己又打开看,怎么说都不肯睡

    觉,晚上一般要11点左右才去睡,早上又经常赖着不起床,上学总是迟

    到。

    有时候,即便不看电视,他也总是在床上辗转翻侧,要不就找借口

    不睡,如:要喝水,上厕所,身上痒痒,太热了,等等。

    每当妈妈劝他早点儿睡觉时,他总是对妈妈说:“我就不想睡

    觉!”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专家如是说

    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是必不可少

    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一个人生命13的

    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每个人包括孩子在内所必需

    的。相反,睡眠质量差则可诱发多种脏器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常可表现为烦躁、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或

    记忆力减退等,长此以往,不利于大脑和身体的正常发育,当然也会影

    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导致孩子晚睡、晚起的因素有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于孩子的不

    良作息习惯所导致的。而导致这种不良作息习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夜间

    照明过亮、电视的诱惑、孩子白天活动少、父母作息规律的影响等等。

    而孩子早晨不爱起床,一般说来是睡得太晚所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

    孩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有相关的实验发现,孩子早睡可以显著地改

    善白天的瞌睡和哭闹,并且早睡的孩子身体健康,患病的几率小。

    好习惯培养

    1.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孩子晚上睡不着,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和父母一块

    睡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父母一直开着灯看书或来回走动,那么孩

    子就很不容易入睡。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

    境,就寝时间一到就关灯,让房间变得昏暗和安静,孩子上床以后就很

    容易入睡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并不一定要跟孩子在同一时间入睡,但是孩子

    入睡前的活动应有父母陪同,这样的情境比较容易让孩子有安全感,顺

    便也可以监督孩子的作息。

    2.父母尽量做到早睡早起

    父母的作息规律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您是一个很会享受“夜

    生活”的父母,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要尽可能以身作则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如果因为工作而早出晚归,也要首先安顿

    好孩子的睡眠,如回家以后注意别吵醒孩子等。

    3.安排安静的睡前活动

    有些孩子由于白天“疯”玩而兴奋,不易入睡或睡不安稳。此时,父

    母不应强制性地催促孩子“快睡!”、“快闭上眼睛!”等,这样一来,反

    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更加睡不着。相反,要试着为孩子安排

    一些安静、有趣的睡前活动,比如,温和地和他谈话,给他讲故事,给

    他唱歌,等等,都能使孩子更顺利地进入梦乡。

    4.白天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

    孩子白天的活动量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睡眠。我们经常会

    看到孩子玩累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睡去的情形,所以让孩子在白天充分地

    运动,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早入睡。

    5.控制好孩子的午睡时间

    孩子每天的总睡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不同年龄平均睡眠时间为:

    3~4岁,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

    孩子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从早晨到中午,由于接受各种教

    育活动或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一定很疲劳,再加上饭后需要静养,使食物得以消化,所以午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孩子的午睡时间为多少

    合适呢?这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及气候变化而定,但一般情况

    下,为孩子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就可以了,太长、太短都不

    好。时间太长,孩子进入深睡眠状态,不易叫醒,而且晚上孩子就会变

    得精力充沛,迟迟不睡,导致早上不起床,中午接着睡,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时间太短,若低于半个小时,那么孩子的身体得不到充分的

    休息,对身体成长不利。习惯2:“妈妈,我的文具盒哪里去了?”——把用

    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家教摄像头

    在家里,7岁的茂茂总是把用过的东西随手一丢或者到处乱放,每

    天起床时都找不到自己的袜子、衣服等,做作业时要么找不着橡皮,要

    么找不着尺子。为此,妈妈经常教育他说:“自己的东西用过后要放回

    原处,或者放在一个具体的位置,以便于下次用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地找

    到。”尽管唠叨了很多次,但是,茂茂在早晨上学时仍然状况频出,不

    是找不到红领巾,就是小黄帽不见了,甚至全家人都要帮他一起找。这

    样,不仅给自己添了麻烦,也给家人添了麻烦。

    妈妈很苦恼,怎样才能让茂茂改掉随意乱扔、不讲条理的坏习惯

    呢?

    专家如是说

    许多孩子“忘性”较大,经常找不到自己玩过或用过的东西。这主要

    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己整理物品,喜欢依赖大人;不知道如何整理自

    己的物品,有时会越整理越乱。

    用了东西要放回原处,就是让孩子具有“归位”意识,建立秩序感。

    秩序是有条理、不紊乱的状况,良好的秩序能使人产生愉快、安全和舒

    服的感觉,这体现在个人生活中,就是整洁的生活状态。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做事善始善终是很困难的,如果父母从小就要

    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责任心的形成。总之,培养孩子将物品放回原处的好习惯是十分

    必要的。

    好习惯培养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孩子在家时都会把用过的东西到处乱

    放,下次着急用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的现象。父母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

    来培养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1.为孩子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温馨整洁、错落有致的

    家庭环境,往往会传递给孩子做事整洁、条理清楚的健康信息。因此,父母应尽量将家里收拾得有条不紊,比如:桌椅用具要摆放合理,使室

    内留下较大的活动空间;衣服和各种杂物要放到固定的地方,不要随手

    放置;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房间的清洁卫生,垃圾要及时倒掉。

    2.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让孩子懂得物归原处的道理,告诉孩子每件物品都应该有它自己的

    位置。当孩子随便乱放东西时,要及时地提醒孩子把东西放到正确的位

    置,让孩子学会物归原处。父母在整理物品时,让孩子在旁边看着,并

    且告诉孩子书应该怎样摆放,鞋子应该放在哪儿,学习用品应该怎么归

    类,等等。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要求孩子保持物品的整洁。慢慢地,孩子就会掌握自己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也会了解到,把用过的东西

    放回原处,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3.让孩子懂得物归原处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便利

    让孩子明白,在公共场合,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表面上看只是方便了别人,其实也是方便了自己。比如,去超市购物要离开时孩子将

    用过的购物车、购物篮随手一放,这时,父母就要马上提醒孩子,如果

    大家都把购物车随手一扔,那么走起路来就会很不方便,我们再次来购

    物的时候,还要到处去找车子,也不方便;在图书馆看书时,有的孩子

    看后会随便找个地方插进去,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话别人寻找这

    本书时就会很不方便,也没有尊重图书管理员的劳动。习惯3:“妈妈,再等我一会儿。”——做事不拖拉

    家教摄像头

    妈妈送昌昌上学的时间到了,昌昌忽然想起来还没整理好书包。妈

    妈催着他说:“快点儿吧儿子,不然要迟到了。”昌昌央求说:“妈妈,再等我一会儿嘛。”

    不仅如此,在家里,妈妈让他进房间写作业,他总是说“知道了”,却迟迟不见行动。好不容易被妈妈“逼”着坐到书桌前写作业了,他也学

    不了一会儿就出来了,看会儿电视,喝点水,然后才磨磨蹭蹭进去学

    习;不到十分钟,又出来了,上个厕所,吃个水果,再进去学习。如此

    一来,昌昌的学习效率一点都不高。

    妈妈还发现,昌昌平时吃饭、走路、玩游戏时动作也很慢。孩子为

    什么会这样呢?

    专家如是说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做事情时动作缓慢,没有一

    点时间概念。孩子为什么做事磨蹭?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兴

    趣,做事时硬着头皮应付,缺乏自信心,没有责任感;二是与孩子的性

    格有关,本身是个“慢性子”,做事时小心翼翼、慢条斯理;三是孩子缺

    乏时间观念,不知道珍惜时间。在国外,研究人员把做事喜欢拖拖拉拉

    的人称为“慢性拖拉症患者”。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拖拉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设立障碍,自己管不

    住自己,对自我没有约束、控制能力,把该做作业的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所以,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制力。

    另外,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偶然性拖延时间和习惯性拖拉之间是有

    根本区别的。并非所有“临时抱佛脚”的孩子都是慢性拖拉症患者,他或

    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耽误了功课,但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般不

    会拖拖拉拉。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为磨蹭付出代价

    做事情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是不少孩子的通病,他们经常不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一件事情,而且自己一点也不着急。其实,孩子只有

    在品尝到磨蹭带来的不良后果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

    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例

    如,孩子早晨起床时仍旧做着“慢动作”,尽管父母心里很着急,但不要

    表现出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孩子像是没听到一样,依然在那儿磨蹭,不妨任由他去。这样做的

    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上学迟到带来的后果,孩子在挨了老师

    的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以后,着急的人就会变

    成了孩子,为了不再迟到、挨批评,他自然就会加快速度。

    2.让孩子懂得“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

    生活中,许多孩子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

    去做,他们觉得反正有的是时间。然而,到了明天,发现要做的事又增

    加了不少,于是又将其中的一部分事情拖到后天,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父母应当让孩子明白“今天”、“明天”的关系,告诉孩子如果将今

    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就会占用明天的时间,这样不仅会落后,还会耽误明天的学习。父母可结合一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例,教育和引导孩子

    不要将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再完成。

    此外,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前,可以和孩子一起细数他今天所做过的

    事情,提升孩子的每日“成就感”。

    3.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不

    知道时间具体意味着什么。因此,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是至关重要

    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珍惜时间就是珍

    惜生命”等道理,让孩子明白做事时拖拖拉拉会白白浪费掉许多时间。

    当孩子做事情拖拉时,父母不要总在孩子耳边催促:“快点,快

    点……”,而是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五分钟后做什么,十分钟之后出

    门,二十分钟完成等,用具体的指令来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帮孩子

    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孩子的时间观念强了,自然就不会再拖拉了。

    4.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比较看重来自外界

    的承认或认同,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要想让孩子做

    事时不再那么拖拉,父母也必须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尽量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比如,经常对孩子说,“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比过去进步多了”、“孩子,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太棒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当孩子提高了自己的做事效率,或者达到了父母

    的要求时,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买一双他

    期望已久的旱冰鞋或滑板,带孩子去向往已久的地方游玩,等等。总

    之,来自父母的这些真诚的赞扬和适当的奖励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积极做事的热情,戒除做事拖拉、磨蹭的坏习惯。习惯4:“别理我,忙着呢!”——合理利用时间

    家教摄像头

    陌陌11岁了,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他每天都起得很早去学校,回家

    后写作业总是写到很晚才睡觉。可是,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徘徊在中等水

    平,原因就是他不会合理利用时间。

    吃完晚饭后,陌陌就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只见陌陌规规矩矩地

    坐在那儿,拿出了数学课本和作业本,然后戴上耳机,听着音乐,忙忙

    碌碌,十分努力的样子。可是,陌陌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想了一会儿,就把数学作业放弃了,改写语文作业。这时,妈妈给他拿来一个苹果,对他说:“陌陌,先吃个苹果吧。”陌陌却说:“妈妈,你别理我,我正

    在写作业,忙着呢!”妈妈心里很高兴,就说:“好,好,我不打扰你,你继续写吧。”于是,妈妈静静地坐在陌陌旁边看着他。陌陌玩一会儿

    写一会儿,还时不时地抠抠鼻孔、揉揉眼睛。本来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

    完成的作业,陌陌却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作业写完了,妈妈告诉

    他:“孩子,写作业时要专心,不能一边玩一边写,像你这样不懂得合

    理利用时间,是不能提高写作业的效率的。”陌陌说:“知道了,妈

    妈。”

    可是,说归说,陌陌仍旧不能把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

    专家如是说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天都是24小时。可是,每个

    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成就也会大相径庭。合理地利

    用时间,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时间,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效率。

    然而,许多孩子并没有重视过自己的时间,习惯于白白地浪费时

    间。所以,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教会孩子

    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时间,培养孩子的统筹能力。可是,对于孩子来

    说,同时兼顾几件事情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如果父母能够有意识地安排

    孩子同时做几件不同的事情,将会有助于刺激孩子大脑皮层的发育,促

    进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父母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告诉孩子

    时间是永不停留的,应该及时抓住时间;时间是神圣的,不要故意浪费

    时间,否则会受到时间的惩罚。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

    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

    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此外,在生活中,要让孩子切实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感受父母珍惜

    自己和他人时间的良好做法,如约定好的时间不要迟到。

    2.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是非常抽象的事物,因此,孩子一般体会不到

    时间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呢?父母可以

    为孩子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

    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等,都给孩

    子做出合理的安排,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帮孩子渐渐地建立时间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的作息时间表中,要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时

    间,父母必须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应该事先与孩子商量

    好做作业时间、中间休息的时间,然后按规定进行。这样会使孩子具有

    一定的紧迫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提醒的是,在孩

    子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时,千万不可以再追加作业,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反

    感,从而对学习感到厌烦。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孩子的高质量学习,并奖

    励孩子一定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比如:在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甚至花瓶上贴上用纸条写好的对应的英语单词,让孩子在

    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这些单词;也可以买一些有声书,让孩子在上学的

    路上听。

    3.让孩子懂得事情有轻重缓急,先做重要的事

    造成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一大原因,往往是孩子弄不清楚什么事

    情是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他们的事情一般是由父母和老师来安

    排的。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事情有轻重缓急,把时间花在那些不

    重要的事情上或错误的事情上是不对的。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现

    在最重要的事情学习,而对于玩游戏、看电视等事情,父母要教孩子在

    做这些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做这件事得花我多少时间?”“有没有

    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呢?”通过这种事前思考,可以帮助

    孩子少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当孩子分得清事

    情的轻重缓急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要敢于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习惯5:“唉呀!今天差点儿忘了写日记。”——坚

    持每天写日记

    家教摄像头

    然然8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她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晚上写

    日记。

    一天下午放学后,妈妈接然然回家,路上,妈妈告诉然然:“知道

    吗?今天爸爸新买了空调。”然然惊喜地说:“真的吗?那太好了,以后

    家里再也不会热死人了。妈妈,咱们快点走,我要看看新空调。”一进

    家门,然然就看到空调就放在客厅的角落里,她像没见过空调似的,跑

    到空调旁边,在它周围瞅瞅这,瞧瞧那,还不时地摸一摸,或者按几下

    按钮。妈妈做好了晚饭,喊了好几声然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空调,刚

    放下饭碗,然然又跑到空调那儿转来转去。妈妈笑她:“不就是一个空

    调吗?瞧你稀罕的。”然然说:“可这是新空调,我当然稀罕了。”妈妈

    说:“行了,赶快去写作业吧。”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然然才坐到书桌

    前写起了作业。写完了作业,已经九点多了,然然困了想去睡觉。她走

    到卧室,猛然想起:“唉呀!只顾围着空调转,今天差点儿忘了写日

    记。”于是,然然重新坐到书桌前,摊开日记本写了起来:今天差点儿

    忘记写日记,因为爸爸新买了空调……

    专家如是说

    一个人把自己在每天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见闻和感想有选

    择性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日记是孩子思想感情的表达和

    表露,坚持写日记,是孩子练笔、积累素材的一种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孩子写作水平的提高。

    同时,写日记也是一种情绪自我调节的渠道,可以让孩子学会认识

    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坚持写日记,可以

    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好习惯培养

    1.引导孩子写日记

    孩子不会写日记,往往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写。这

    时,父母要做个有心人,因势利导,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比如:

    当孩子不高兴时,父母可以试着开导他,建议他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还要告诉他,要是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找不到人倾诉时也可以写在

    日记里;当孩子告诉父母关于自己同学的一件趣事时,父母可以建议孩

    子把这件事情写到日记里,以后拿出来作为美好的回忆。另外,父母要

    告诉孩子写日记其实非常简单,非常快乐,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

    出来,从而从本质上消除孩子对写日记的畏惧心理。

    如果孩子实在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父母可以让他自己找点事做,比如:收拾一下自己的书桌,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爸爸下盘棋,等

    等,并且要求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注意留心观察,这样才能把日

    记写好。或者,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人和景象,把所看、所听有声有色地描述下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写日记当成

    一种习惯了。

    2.让孩子多读书,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父母可以在双休日带孩子去书店,给孩子买些学生版的名著,或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喜欢的书,给他买下来。平时在阅读过程中让孩子把

    书中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父母还可以找些英雄模范人物或名人作家的

    日记给孩子看,或者讲读给他听。这样一来,孩子的词汇量多了,日记

    内容也就充实了。

    3.让孩子懂得写日记贵在坚持

    孩子写日记,刚开始觉得新鲜,每天都会写上一篇,但可能坚持不

    了几天就会把“日记”变成“周记”。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做事情贵在坚持,要有毅力,才能把事做好。

    还有,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坚持检查孩子的日记。在检查孩子日记

    的时候,发现错别字、病句、错用标点符号等,都要及时给孩子指出修

    改,如若发现孩子写日记说假话,更应及时纠正,告诉他写日记必须写

    出真情实感。

    4.经常鼓励孩子

    不少孩子都觉得,写日记都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的事情,它远远不

    如玩游戏、看电视有意思。其实,当孩子对写日记出现厌恶的倾向时,父母适当地给予鼓励是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比如,买一些孩子喜爱的

    零食、玩具、课外书等,当然兑现奖品的前提是孩子必须完成父母要求

    的任务。在孩子坚持写日记或看到孩子写了一篇精彩的日记时,一定要

    加以表扬,以此调动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和积极性。习惯6:“你怎么站没站样,坐没坐样?”——立要

    正、坐要直

    家教摄像头

    10岁的磊磊是个淘气、爱动的孩子,他总是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读书写字的姿势也不正确。

    一天下午,磊磊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做饭,他扔下书包

    就跑到厨房门口,斜倚着门框,左腿弯曲着,右脚向前迈了一步,并且

    还一晃一晃地,问妈妈:“妈妈,今天做的什么菜呀?”妈妈回答

    说:“西红柿炒鸡蛋和宫爆鸡丁,都是你喜欢吃的。”妈妈转身看到他的

    样子,说:“站好了,别像个小流氓似的。”磊磊冲妈妈做了个鬼脸跑开

    了。吃完晚饭后,磊磊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看起了电视。只见他一会儿跷

    着二郎腿,一会儿半躺在沙发上,脚伸在茶几上。妈妈忙完了,走过来

    看到他的模样,说:“这孩子,你怎么站没站样,坐没坐样?你就不能

    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磊磊不以为然地说:“哎呀,妈妈,你管得可真多,我在学校里都端坐了一天了,你就不能让我舒服一会

    儿。”妈妈说:“就你,能端坐一天?我才不信呢。赶紧,端正姿势,好

    好地坐在那儿。”磊磊马上端正了姿势,可是,还没两分钟,就又回到

    了原来的样子。

    妈妈可真发愁,怎样才能让磊磊坐正、站直呢?

    专家如是说

    大多数孩子的站姿、坐姿势都难以做到十分规范,表现为肌肉紧

    张,多余动作多,这不仅妨碍孩子稳定、精确地完成必要的站、坐动作,而且精力消耗大,易疲劳,甚至会造成孩子脊柱侧弯。课堂上,正

    确的站姿、坐姿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消除或减轻肌肉疲劳、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胸部和脊柱畸形,而且有利于孩子集中注

    意力,对孩子专心学习及思考十分有益。

    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就需要进行矫正,而矫正孩子的不

    良习惯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父母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

    毅力。

    好习惯培养

    1.教给孩子正确的姿势要领

    正确的坐姿是:身体端正、腰部挺直、两腿并拢、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坐时不可前倾后仰,不可高跷起二郎腿,也不

    可大腿并拢,小腿分开。

    正确的站姿是:头正,不东倒西歪,双目平视,不要俯视或斜视,双肩放松,稍微下沉,双臂要置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腿要并拢立直。

    站时不能歪歪扭扭,两腿不可过于叉开,也不可一条腿长长地伸出去,或腿不停地抖动。

    另外,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观察军人、警察或演员的良好坐、站姿

    势,让孩子体会什么样的形体才是美丽健康的,给孩子找到榜样,激发

    孩子模仿的愿望。

    2.让孩子了解不良坐姿、站姿带来的危害

    父母很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不良的坐姿、站姿带来的各种危害,如近

    视、驼背等,告诉孩子这些问题将会给人带来的各种不便,比如,近视严重的话连红绿灯都看不清楚,驼背不仅难看,还影响身体健康等。当

    孩子真正地清楚这些危害后,就能自觉地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了。

    3.随时提醒孩子坐直、立正

    孩子天性好动,常常无法使自己长久地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因此

    父母应该随时观察、及时提醒孩子坐直、立正,并为孩子提供有效帮

    助。比如,给孩子讲了站、坐一定要直,肩膀要端平,目视前方,孩子

    立即就照做了,可是,没过一会儿,孩子的注意力又转移了,身体又随

    着原来那个习惯弯下去了。这时,父母就不要再唠叨他:“你看你又坐

    (站)成什么样子了,赶紧坐(站)好。”类似这样的话,父母无休止

    地说,可能会使孩子不能接受、感到痛苦、烦恼。正确的做法是,走到

    孩子的身边,轻轻拍拍孩子的胸背,使孩子得到肢体语言上的暗示,这

    样他就会坐(站)好了,也不会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另外,父母

    可以在家写个卡片(请立正、坐直),粘贴在孩子书桌边的墙上,也会

    对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起到良好的作用。习惯7:“我该先做什么呢?”——先做重要的事情

    家教摄像头

    宁宁今年10岁,她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

    星期天早晨,宁宁吃过早饭就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和思思玩、陪妈妈去超市买棉鞋、写作业,我该先做什么呢?”妈妈听到了,对她

    说:“宁宁,看来今天你够忙的。妈妈一会儿去超市把咱们下周的生活

    用品还有你要的小棉鞋买回来,你在家写作业吧,不要和妈妈一起去

    了。”宁宁说:“我要去,我要自己挑好看的棉鞋。”妈妈问:“可是,昨

    天你就和思思说好了下午一起玩的,如果上午你和妈妈去超市,你的作

    业怎么办呢?”宁宁说:“我晚上再写作业吧,只要在明天上午交给老师

    就可以了。”妈妈说:“不行,相对于买棉鞋、和思思一起玩来说,写作

    业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应该先写作业。要不这样吧,你先写作业,妈妈

    等你一会儿,写完作业了咱们再去超市也不晚。”宁宁高兴地说:“好

    啊。”于是,宁宁抓紧时间坐到书桌前,摊开课本和作业本,写起了作

    业。

    专家如是说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一个人如果过于

    努力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那么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把最重要的事做

    好。卓有成效的成功人士总会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集中精力一

    次只做好一件事情。因此,只有分清楚哪些是自己最重要的并且必须要

    做的事情,才能够把握住成功的主要方向。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孩子面对一大堆事情时,他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先做重要的事,不要把时间花在那些不

    是必须做或者不重要的事情上。养成了重要的事情先做的好习惯,就能

    帮助孩子更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抓住关键问题。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要想让孩子先做重要的事,就要让孩子分清楚什么事情重要,什么

    事情次要或无关痛痒。告诉孩子,手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

    情。比如,老师留了作业,回家后孩子不先复习老师今天所讲的内容,而是忙着先做作业,结果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其实,假如孩

    子先做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先把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复习一遍,然

    后再去做作业的话,将会使孩子省下不少力气,也会大大缩短做作业的

    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父母要帮孩子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

    急,先做重要的事,而非紧急的事。如果孩子经常被紧急的事情左右,那么他将会碌碌无为。

    2.让孩子按重要顺序列出事情的详细清单

    必要时,让孩子每天晚上都在纸上写出他第二天必须要做的重要事

    情的详细清单,然后再按照事情的重要顺序列出一个表格。到了第二

    天,孩子就可以根据表格,一件一件地往下做,第一件事做完后再做第

    二件事,这样,孩子做事情时就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了,从而也会提

    高学习效率,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到了晚上,父母可以检查一下孩子所罗列出的事情是否都做完了。

    如果他已经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那就是成功的,一定要给予孩子

    赞赏和鼓励。至于其他一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小事该放弃时便要放弃。习惯8:“孩子,你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件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家教摄像头

    11岁的源源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可是,她有一个坏毛病,每当遇

    到问题时,就会掉眼泪、哭鼻子,而不是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天晚上,源源拿出作业本准备写作业,可是,她发现作业本上写

    着同桌晓华的名字。源源马上就慌了,急得又哭又喊:“妈妈,我和晓

    华的作业本拿混了,我又不知道晓华家的电话号码,这下可糟了,我和

    晓华都写不成作业了。”妈妈说:“就知道哭,哭能解决问题吗?”源源

    生气地说:“这件事情多难办呀,妈妈,你帮我给老师打个电话吧。”妈

    妈说:“孩子,你有能力自己解决这件事,你自己给老师打电话吧。”源

    源一听,哭得更厉害了。过了好一会儿,源源终于不哭了,妈妈问

    她:“你想怎么办啊?”源源说:“我给老师打电话,解释清楚。”妈妈连

    忙给源源查找出了老师的电话号码,源源打通电话后,把事情给老师讲

    述了一遍。老师告诉源源:“没事儿,晓华已经把这件事告诉我了,你

    可以把作业写在一张纸上,明天交给我。”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源源的

    心情立刻放松了,脸上转而露出了笑容。妈妈问她:“以后遇到问题时

    知道怎么办了吗?”

    源源回答:“多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

    专家如是说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总会习惯性地去代替孩子解

    决,认为解决问题是大人的事,等孩子长大后再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也不晚。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孩子有了问题时只懂得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

    助,从不考虑自己独立解决。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对成人形成一种过

    分依赖的心理,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康成长。所以,父母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不要总去帮助孩子,而要利用一切时机,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

    去分析问题,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可以提

    高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自主决定能力,使孩子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轻松。

    好习惯培养

    1.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要让孩子正确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逐

    步教给孩子一些和他人相处的方法,即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技巧。比如,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应用商量的口吻与他人讲话,尽量使用“请允

    许”、“如果……好吗”等语句;和他人有了矛盾时要互相友好地谦让,不能打架;两个人都想玩同一种玩具时,可以用比赛、猜拳等游戏的方

    式来决定谁先玩。当孩子掌握了这些技巧时,便能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

    到的一些问题了。

    2.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解决与别人的矛盾

    有时候,孩子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要明

    白,孩子正是在这无数的矛盾和冲突中长大的,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适应

    这样的环境,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在解决自己

    与他人的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更好地适应环境,消除

    对父母的依赖性,磨练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技巧,逐步去处理更多、更复杂的事情。

    然而,生活中,不少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争吵或打架

    时,无论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理,总会不自觉地将矛头指向别人的孩子。

    殊不知,这样不仅会把矛盾激化,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并且会使孩子失

    去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最好由孩子自己

    解决,父母无须干预太多,即使孩子们吵得不可开交时,父母最好也不

    要盲目干涉,而要先让孩子平静下来,再让他们讲出各自的理由,引导

    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最终相互谅解、重归于好。

    3.及时帮助孩子总结经验

    孩子解决问题时可能会有多种方法,父母应该及时帮助孩子总结解

    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比如,父母可以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

    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人家不给你玩具,你怎么办?”孩子可能会提出

    方法:“等小伙伴玩完后我再玩。”、“和小伙伴商量一人玩一会儿。”只

    要孩子提出方法,父母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归

    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经常这样帮助孩子作总结,可以使孩子不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技巧,提高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及成功感。习惯9:“今天晚上我想看一个通宵。”——适当看

    电视

    家教摄像头

    婉儿11岁了,她特别喜欢看电视,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看得来劲

    时,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下楼玩。到了假期,婉儿更是遥控器不离

    手,不允许任何人碰一下。

    一天晚上,已经十一点多了,妈妈感觉口渴,起床去客厅倒水喝。

    经过婉儿的房间时,看到门上的磨砂玻璃还被电视荧光映得一闪一闪

    的。妈妈敲了敲童童的房门说:“婉儿,这么晚了怎么还看电视呀?赶

    快把电视关了去睡觉。” 婉儿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然后妈妈听到电

    视按钮关掉的声音。可是,过了一会儿,从婉儿的房间里又透出了一丝

    微弱的光。还没喝完水的妈妈生气了,起身走到婉儿的房门前,说:“婉儿,你怎么又把电视打开了。”里面传来了婉儿的声音:“妈

    妈,你别管我,今天晚上我想看一个通宵。”妈妈说:“那怎么能行,电

    视可不能一天24小时都看。你是不是入迷了,快把电视关上。”

    专家如是说

    与学习相比,精彩的电视剧、电视节目是轻松而充满乐趣的,所

    以,总是能够很容易地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孩子

    不喜欢看电视的。其实,适当地看电视还是有意义的,可以为孩子学习

    知识、了解信息提供一条不错的途径。但是,孩子每天看电视不宜超过

    一个半小时,如果看的时间太长,孩子的智力会有所下降,也会阻碍孩

    子的道德发展,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那些过于沉湎于电视的孩子,其行为和思维方式逐渐脱离了现实世

    界,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这被称作是“电视瘾”。对待看电

    视上瘾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能着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限制孩子看

    电视的时间,而不是完全禁止他看电视,从而逐渐帮助孩子戒掉“电视

    瘾”。

    好习惯培养

    1.帮孩子把好电视节目关

    适合孩子看的节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经过儿童文学名著、童

    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另一类就是各种知识类、科幻类的节目。孩

    子看了以后,不仅觉得很有趣,还能从中获益多多。父母可以为孩子制

    订出一周收看电视节目的计划,然后让孩子严格按照计划看电视,计划

    好了的节目时间到了,才能打开电视机,节目一完就关掉。孩子要看电

    视时,父母也要陪着一起看,以便帮助孩子区分节目质量的好坏,无形

    之中,能够提高孩子的辨析能力。

    此外,一个电视节目也是一个讨论的话题,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

    论一下节目的内容,让孩子谈谈体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父母可借

    此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制订收看电视节目的规则

    父母应该和孩子认真地协商,然后制订一个规则,比如:每天收看

    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小时,如果多于这一时间,无论是家长还是孩

    子,都要有充分合理的理由,且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必须先做完家庭作

    业才能去看电视,等等。一旦定出了规则之后,就不允许违反,一定要

    说话算话。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迷恋电视,多是由于枯燥无聊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父母

    要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摆脱对电视的依赖性。例如,和邻

    居小朋友玩、看书、和家人做游戏、户外活动、走亲访友、假日旅游

    等,都是转移孩子注意力、培养兴趣的好方法。当孩子感受到还有比电

    视更有趣的活动时,自然就会逐渐地远离电视。

    4.降低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

    降低电视在家庭中的影响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

    卧室里最好不要放置电视机;孩子的房间也不要放置电视机。否则,自

    然会为孩子过度依赖电视创造有利条件,肯定会减少孩子与父母交流沟

    通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孩子看电视上瘾、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亲情

    关系的重要原因,父母一定要注意。习惯10:“不就是多交几块钱的水电费吗?”——

    节约水电

    家教摄像头

    圆圆7岁了,聪明漂亮,但却有一个坏习惯——经常浪费。

    星期天,圆圆写完作业后,在家里一边磕瓜子一边看电视。不一会

    儿,瓜子磕完了,圆圆起身去洗手。拧开水龙头,把手冲了一下,就往

    手上打香皂。妈妈看到了,对她说:“圆圆,打香皂的时候要把水龙头

    关掉,像你这样得多浪费水呀。”圆圆说:“哎呀,妈妈,香皂我用不了

    一分钟就打好了,才多少水呀,用得着关水龙头吗?”妈妈说:“洗一次

    手就浪费那些水,你一天至少得洗八次手吧,一年下来得浪费多少水

    啊。”圆圆说:“好了,好了,我马上就洗完了。”妈妈没再说什么,走

    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妈妈听到水龙头仍旧哗哗

    地响,走过去一看,圆圆竟然玩起了水。妈妈生气了,告诉她:“圆

    圆,你怎么屡教不改啊,怎么还玩水?还有,电视不看了就马上关掉,不然很浪费电的。”圆圆不耐烦地对妈妈说:“我玩会儿又怎么了,妈妈

    你真小气,不就是多交几块钱的水电费吗?”

    妈妈说:“我在乎的不是那几块钱的水电费,而是水和电呀。”可

    是,圆圆仍旧不明白,就是认为妈妈抠门。

    专家如是说

    水和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缺少了水和电,不仅人们的生

    活会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国家生产建设和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

    整个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电,而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缺电的国家。因此,节约水电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一种

    空谈,而应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根本大事。

    目前来看,水电的浪费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算如下

    一笔账:如果不把水龙头关紧,让水一滴滴往下漏,10天就要漏掉一吨

    水,这一吨水能发电100度,能炼40公斤钢,生产厂500公斤化肥,织

    200米布,生产3000支铅笔……如果人类全都浪费水资源的话,地球都

    干枯了,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眼泪。据分折,家庭

    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

    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认识水电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孩子往往由于缺乏对水电资源的正确认识而存在浪费水电的行为,为此,父母应让孩子认识水电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孩

    子懂得水是生命之源,人不吃饭可以活7天,不喝水只能活3天,如果没

    有水,植物会枯死,人也会渴死,离开了水就不能做饭,人也会被饿

    死。如果没有了电,灯就不能亮了,人们将生活在一片黑暗的世界,电

    视也不能看,工厂的机器也将无法运转,不能生产……

    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60多亿的人口,每个人都需要水和

    电,但是目前不仅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缺水缺电,就连许多城市也出

    现水枯竭和停电现象,因此一定要节约水、节约电。

    2.告诉孩子节约水电的具体方法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随时随地告诉孩子节约水电的方法:洗脸、洗手时不能将水龙头大开,导致水花四溅,而要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

    水量,用完后及时关水并把水龙头拧得紧紧的,不让水龙头滴水;刷牙

    时用口杯接水,比不间断放水要节约近10倍的水;洗衣服或洗菜后的废

    水可以用来擦地;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

    利用使用过的“脏水”;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时,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房间里不要开太多的灯,要把不用的灯关掉;

    在离开房间时,随手把所有的灯都关掉;电视没人看时要注意关好;长

    时间不在家要把空调关掉;不用的电器把插头从插座上拔掉,等等。

    3.做孩子的好榜样

    有的父母本身并不关注节约用水、用电的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往往认为只要付钱就可以了,用多少都无所谓,因此常出现浪费水电的

    现象。父母的这些行为看似平常,但都会潜移默化地为孩子所模仿,并

    淡化孩子的节约水电意识、环保意识和初步建立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懂得要

    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养成节约水电的

    好习惯。习惯11:“不就是一个馒头吗?”——爱惜粮食,不剩饭菜

    家教摄像头

    8岁的扬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他有

    一个坏习惯——不知道爱惜粮食,经常把不喜欢吃或者吃不了的饭菜扔

    掉。

    暑假里,爸爸妈妈请奶奶帮忙照顾扬扬的生活,扬扬特别高兴,因

    为他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菜。这天,奶奶做了一条鱼,熬了一锅鸡汤,扬扬闻着四溢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终于等到开饭了,奶奶拿出了主食

    ——馒头,扬扬一看,对奶奶说:“奶奶,我不喜欢吃馒头。”奶奶

    说:“不能只吃鱼喝鸡汤,得有点主食,不然过一会儿就会饿了。”说

    着,奶奶递给扬扬一个馒头,要求他吃掉。扬扬无奈地接过来,在手里

    拿着。过了一会儿,趁奶奶去客厅倒水的空隙,扬扬趁机把只啃了几口

    的馒头扔进了垃圾桶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吃饭。

    吃完后,扬扬就坐到电视前开始看动画片,奶奶在厨房里收拾碗

    筷。奶奶准备把垃圾扔到外面去,收拾垃圾时,她发现了那个馒头。奶

    奶把扬扬叫到厨房里,问他:“扬扬,这是谁扔的馒头?”扬扬回

    答:“是我扔的。”奶奶又问:“你这样做对不对?”扬扬没吱声。奶奶

    说:“虽然咱们家现在富裕了不少,但是也要知道爱惜粮食,你看看,这几乎整个馒头都浪费掉了,多可惜呀。”扬扬不屑地说:“奶奶,不就

    是一个馒头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奶奶很无奈,现在的孩子真不知道苦日子的滋味,如此浪费怎么能行呢?

    专家如是说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逐步丰富,再加上父母及老

    人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孩子任意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即便

    对于新鲜的饭菜,孩子只要觉得不可口,随意就扔掉、倒掉,更不必说

    隔顿的饭菜了。也许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孩子或者父母认

    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然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

    料,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定之本。爱惜粮

    食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因此,家长对孩子浪费粮食的现象一定不能忽视。

    好习惯培养

    1.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从小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有节约粮

    食的意识,给孩子树立一个节约粮食的好榜样,并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

    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在餐馆

    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大桌子。当孩子有浪费粮

    食的行为时,父母应当及时制止、严格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粮食。

    2.让孩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父母只有让孩子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孩子才能懂得节俭。可以告

    诉孩子,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一定要珍惜别人的

    劳动果实。条件允许的话,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去农村体验生活,让他在

    田间劳作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此外,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一道特殊的计算题:假如每天每人节

    约1粒米,全国有13亿人口,1天就能节约13亿粒米,按50克米3200粒计

    算的话,13亿粒米就是20312.5千克。再乘以1年365天,就是7414吨。

    如果一个儿童一天吃500克(1斤),就可解决40625名儿童一年的粮

    食。那么,每天每人节约2粒米、3粒米呢?

    3.给孩子做可口、适量的饭菜

    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看孩子平常爱吃哪些菜,就尽量给他

    做哪些饭菜,当然了,不能偏食。一种菜不能长期地吃,不然孩子会吃

    腻;一次也不能做太多的饭菜,否则会剩下;给孩子盛饭菜时让他估量

    一下自己的饭量,能吃多少盛多少,不给孩子留剩饭菜、倒饭菜的机

    会。习惯12:“给你买电脑不是让你玩游戏的。”——

    远离网络游戏

    家教摄像头

    辰辰12岁了,学习成绩一直很棒,有一次,他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妈妈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以示奖励,辰辰特别高兴。

    可是,有了电脑之后,辰辰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简直不能自

    拔。妈妈给他的零花钱都拿去买了点卡,晚上通常都是在自己的小房间

    里玩到12点以后才睡觉,第二天7点就要起床去上课。老师发现辰辰在

    上课时经常昏昏欲睡,就问他:“辰辰,我看你上课时老犯困,是不是

    没有睡好?”辰辰心里有些发慌:“没,没有啊。”时间长了,不明其中

    原由的老师把情况反映给了辰辰的妈妈,妈妈也很奇怪:辰辰每天很早

    就去房间睡觉了,上课时怎么还会睡觉?经过妈妈的仔细观察,终于弄

    清楚了其中的原因。妈妈告诉辰辰:“给你买电脑是为了开阔你的视

    野,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不是让你玩游戏的。”一气之下,妈妈把电

    脑给卖了。

    然而,辰辰对网络游戏已经上瘾,电脑没有了,下课后他就偷偷地

    溜进网吧。

    专家如是说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电子时代的产物,健康的网络游戏可

    以给孩子带来新鲜的乐趣,丰富孩子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可以使孩子们

    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但是,很多孩子喜欢上网或迷恋网络游

    戏,已经达到了严重影响学习的地步,网络游戏对许多的孩子造成了较大的身心危害。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

    重。

    由此可见,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孩子掌握管理知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又易让孩子走入人生的误区。所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

    网络环境,成为了父母的“必修课”。

    好习惯培养

    1.与孩子一起学电脑

    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学电脑,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

    能学会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知识,也便于与孩子沟通互助,可以说是一举

    两得。

    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玩电脑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和帮助孩

    子制作一些多媒体的课件,用以帮助孩子学习。

    2.为孩子立下上网的规矩,并发展其他爱好

    孩子学习上网之初要先立下规矩,如:每天使用电脑不超过一小

    时,要制定学习计划,不盲目上网;坚持做眼保健操,坚持户外运动,保证身体健康;学会选择,必须浏览健康网站;不要泄露有关个人和家

    庭的任何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不能轻易相信别人;没有征

    得父母的同意前,不要约会网上的朋友,等等。

    另外,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网络之外的兴趣,如绘画、音乐、体育

    运动等。当孩子有了一项特别爱好时,自然就不会花费很多的心思在网

    络游戏上。坚持这样做,孩子一定会逐渐减少上网游戏的时间。3.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

    有些孩子过度痴迷于网络游戏,是由于其生活太贫乏无味,因此,一定要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避免虚拟时空诱惑。例如,父母可以带孩

    子去旅游或郊游,在自然景观的熏陶中提升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可以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画展、摄影展等,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可以带

    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提高学习能力;陪孩子在

    家里共读中外经典,在交流分享中增进亲子感情和陶冶性情,等等,让

    孩子逐步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

    还有,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和伙伴交往的机会,这样做可以

    让孩子在和小伙伴的交往中明白,只有现实中的朋友,才能带来真正温

    暖的友谊。

    4.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对于孩子来说,奖励比惩罚更有效,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

    况,对他进行奖励,奖品可以是孩子期待已久的一本图书,也可以是其

    他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会为了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礼物而努力控制

    自己不去玩游戏,这也是提高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如果孩子屡教不

    改,依然我行我素地上网玩游戏,父母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不装

    宽带。当然了,切忌粗暴制止、严厉斥责以及苦苦哀求。习惯13:“有电,不要用手碰。”——增强安全意

    识

    家教摄像头

    小辉9岁了,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他仿佛一刻也闲不住,在家

    里不是摸摸这,就是碰碰那。

    星期天,小辉作业写完了,电视也看腻了,又开始琢磨着玩别的东

    西。他的小眼睛绕着房间瞄了一周,目光最后定格在了一个活动电插座

    上。由于妈妈明令禁止,小辉平常很少鼓捣过电插座,他知道妈妈这会

    儿正在厨房里忙活午饭,于是,就大胆又好奇地玩了起来。只见小辉拿

    着插头和插座,将插头插进插座里,然后又拔出来,如此反复着。这

    时,妈妈把饭做好了,来到客厅,看到小辉正在不停地拔插插头,惊

    呼:“有电,不要用手碰。”小辉呵呵地笑着说:“没事儿,妈妈,我触

    不到电。”妈妈一把将插座和插头从小辉手中夺过来,说:“给你说过多

    少遍了,不许玩和电有关的东西,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安全,以

    后不能再玩了啊。赶快洗洗手,吃饭去。”小辉噘了一下嘴,无趣地朝

    洗手间走去。

    专家如是说

    日常生活中,孩子碰着、伤着,甚至游泳溺亡、触电身亡的意外事

    故屡见不鲜,电视里更是经常报道关于孩子被骗、被拐卖、被绑架的事

    情。如今的社会很精彩,也很复杂,处处都潜伏着危机,而孩子的自我

    保护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必须让孩子把机智和勇敢当做自救的武器,把知识与能力当做自护的法宝。这样,孩子

    才能独立做事、判断是非、独立生活,养成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的好习

    惯。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安全常识

    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安全常

    识,比如:不能把煤气开关当成玩具,随便打开关上,否则会发生中毒

    或火灾;不要玩弄火柴或打火机,它们都含有有毒物质,并且容易发生

    火灾;不要把手指伸进电风扇的保护网内,否则电扇的极高转速会把手

    指打断;不要趴在楼梯扶手上向下滑;外出时要离高压电线、高压电器

    远些,下雨天不要站在电线杆和变压器下面;在没有成年人陪伴的情况

    下不私自到河里或水库里游泳,以免发生溺亡;牢记自己家的地址、电

    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学会拨打紧急呼叫电话,火警

    电话119,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等等。 2.告诉孩子避免发

    生危险的方法技巧

    平日里,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告诉孩子避免发生危险的方法、技

    巧,可以利用聊天、讲故事、看电视等方式,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让孩

    子领悟。比如:放学回家时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跟踪时,可以穿过马路或

    改变路线,朝人多的地方走,以便于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和陌生人说

    话、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

    西;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结伴而行,必须在熟悉的路线上行走,一定

    要避开偏僻和陌生的地方;如果独自在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关好

    门窗,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等等。作为父母,如果只想到自己怎样保护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会

    孩子怎样保护自己。父母要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不能惊慌,必须沉

    着冷静地应对,及时呼救。

    3.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拒绝诱惑

    许多孩子虽然也多少懂得一些安全知识,但由于天性调皮、贪玩,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伤害别人;有的孩子贪吃,陌生

    人给他买一些他特别喜欢吃的或者喝的,他就会上当,被人拐走时才恍

    然醒悟;对于这些孩子,父母在平时要提醒他们要增强自控能力,拒绝

    不良诱惑。

    4.告诉孩子要知法、懂法、守法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让他知法、懂法、守法。父母可以告

    诉孩子,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都生活在法律组织、规划的社会当中,法律是社会生存最基本的准绳和安全的保障。任何不懂法的人,都将在

    生存中面临一种潜在的威胁。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了损害时,一定不

    要忘了还有法律这个“武器”。习惯14:“离远了我看不清楚。”——让孩子珍视

    自己的眼睛

    家教摄像头

    最近一段时间,庆庆迷恋上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没到

    播出时间,她就坐在电视机前耐心等候了。

    播出的时候,庆庆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看。妈妈发现,庆庆总

    是坐在离电视很近的地方。妈妈问庆庆:“庆庆,你看电视时怎么老离

    这么近呢?”庆庆告诉妈妈:“我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呀。”妈妈说:“可

    是,你离电视这么近,时间长了眼睛会又酸又涩,容易引起近视的。乖

    女儿,听妈妈的话,往后一点好不好?”庆庆不高兴了,说:“不,我就

    要坐在这儿看。”

    不仅如此,庆庆看书、写作业时也都喜欢离书本很近,妈妈为这个

    问题感到很烦恼。

    专家如是说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大约为30%~

    40%,中学生则高达60%左右。不良生活习惯是儿童近视发病率较高的

    主要原因,用眼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等都容易导致近视。不少学生

    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等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这样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近

    视。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够强,因此,预防孩子近视,父母也应负起自己相应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提高孩子爱护眼睛

    的意识,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使孩子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

    眼睛。

    好习惯培养

    1.教给孩子正确的护眼方法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时刻提醒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玩游戏或做

    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要让硬物伤到自己的眼睛;眼睛发酸发涩

    时,不要用手去揉,因为每个人手上都带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如果用

    手去揉就会让细菌侵入眼内,引起眼睛充血、发炎、感染等。此外,父

    母还应该教孩子学会做眼保健操,以舒缓眼部疲劳,调节视力。

    孩子们往往认为,只要放下课本或作业就是休息眼睛了,其实,要

    想真正使眼睛得以休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5米以外的东西。在学校

    时,应到教室外活动10分钟;在家,则应到阳台或窗前向外眺望10分

    钟。

    与此同时,父母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给孩子补足维生素,让孩子

    吃一些明目食品,如胡萝卜、动物肝脏、鱼虾等,这些食品对保护孩子

    的视力也有很大好处。

    2.让孩子正确使用眼睛

    如今,“小眼镜”越来越多,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孩子不知道如何

    正确、科学地使用自己的眼睛,用眼过度造成的。因此,父母应当教给

    孩子正确使用眼睛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预防近视,让孩子了解:既不能

    在光线不足的场所看书,也不能在强光或太阳直射下看书;看书、写字时姿势要正确,不要趴着或躺着看书,这样会使两眼不在水平状态,加

    重眼睛疲劳感,眼肌肉处于酸楚状态会造成视力下降;眼与书本要保持

    33厘米左右的距离,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自己的身高、体格相配合,不

    可勉强将就;不要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无论是坐车还是走动,都会导

    致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这样将加重眼睛的负担,经

    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总之,当孩子用眼不当时,父母要及时提醒,给予纠正。

    3.让孩子和电视保持距离

    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电视迷”,殊不知,长时间看电视,会

    造成暂时性的视觉疲劳,时间久了,就极易引发近视。为了避免近视的

    发生,父母必须要求孩子做到以下几点:每看半小时电视,休息片刻,看看远处或花草,到各个房间里走走或下楼遛达几圈,休息一下眼睛;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不能超过三个小时;看电视时,保证室内

    足够的光线,以减少屏幕耀眼的光亮对眼睛的刺激;保持和电视的距

    离,让孩子坐在足够远的地方看;让孩子坐在电视机的正前方;电视机

    安放的高度要合适,电视机的屏幕中心最好与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水平

    线上。

    另外,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其他的活动,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比如,和其他孩子一起做益智游戏,周末陪孩子出去爬山或锻炼身体,等等。第二章 饮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的营养

    习惯15:“我最近不想吃早餐。”——不可一日无

    早餐

    家教摄像头

    清晨6点钟,妈妈就早早地起床为刚上一年级的小梦准备早餐。然

    而,对于早餐,小梦最近特别有抵触情绪,甚至到了一口都不想吃的地

    步。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不吃早餐怎么能行呢?妈妈感到很担

    心,也试着对早餐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面条、馄饨、米饭、煎鸡

    蛋、各式各样的粥……凡是妈妈能想到的食物都做了,可是小梦还是不

    肯吃。

    小梦原本是个很能吃的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如是说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很重要的一环,经过一夜的休息,营养消耗殆

    尽,消化道基本排空,孩子上午的活动量又比较大,必须从早餐中获取

    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以供给脑力和体力活动的需要。因此,早餐不能

    可有可无。

    如果孩子长期不吃早餐,能量供应就严重不足,会降低大脑功能,容易引起脑疲劳,影响大脑发育,降低大脑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而且

    经常不吃早餐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如体内胆固醇升高、血糖下降等,并且容易患消化道疾病。不吃早餐的孩子,全天能量、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某些矿物质,如钙、铁、各种维生素、叶酸

    等微量元素的摄入低于吃早餐的孩子。

    另外,早餐所提供的营养很难从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不吃早餐

    或早餐的质量差,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下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孩子的早餐最好包括动物性食品、谷物、奶及奶制品、水果蔬菜4

    类膳食,应按照“主副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

    则,科学合理安排。

    好习惯培养

    1.向孩子说明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跟孩子聊聊天,说明吃早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这样对孩子

    说:“早餐是一日三餐中很重要的一餐,你睡了一晚上,肚子里的食物

    都快消化完了,只有早上吃早餐才能补充营养,上课学习才有精神,身

    体才能长得棒棒的。”听到类似的话,或许孩子能够理解吃早餐的重要

    性,从而在父母的“坚持”下,认真吃早餐。

    2.父母要带头吃早餐

    很多父母往往只重视午餐和晚餐,对早餐经常是马马虎虎。比如:

    有的父母往往跟孩子同时起床,没有时间准备早餐;有的父母习惯于夜

    生活,自己经常不吃早餐,于是连孩子也陪着受苦;还有的父母早上忙

    于上班赶时间,匆匆让孩子吃早餐,甚至未吃完,便带孩子外出,这样

    孩子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上午上课或游戏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很难得到保证。

    因此,父母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孩子,不仅要求孩子吃

    早餐,自己还要带头科学、合理地吃早餐。

    为了让孩子早餐吃饱、吃好,父母最好亲自为孩子做早餐。比如,早晨起床后煮点牛奶、煎个鸡蛋,全家人一起吃,不仅进食环境好,而

    且卫生,对孩子的营养摄入也非常有利。如果父母实在没时间,或没有

    这个条件,也可以在早上带孩子到干净一点的地方吃早餐,或帮孩子买

    一些体积小、热量高(如包子、面包、豆浆)的早餐,然后让其去上

    学。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图方便天天给孩子买油条、麻花等油炸食

    品。

    3.晚餐要清淡,进餐时间也不要太晚

    俗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对于孩子来

    说,也要遵循这种饮食规律。

    如果孩子早上不饿,督促得越急,他就越没有食欲。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因为晚餐过于丰盛,从而导致孩子直到早上睡醒时,身体还

    没有感觉到饥饿。因此,晚餐尽量要清淡一些,而且进餐时间不要太

    晚,可能就会解决孩子早上不饿的问题。

    另外,家里聚会、孩子过生日、中秋节、春节期间晚上进餐时一定

    要注意监督孩子不要吃得太多,否则孩子不仅第二天早餐时不感到饿,还很容易消化不良。

    4.找出孩子不想吃早餐的具体原因,对症解决

    孩子不吃早餐可能有多种原因,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强迫或训斥孩子吃早餐,而应当找出孩子不吃早餐的具体原因。看看孩子是因为早起没

    有胃口,还是因为早起没时间吃?是因为现有的早餐他们不喜欢吃,还

    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种种顾虑?比如想减肥,怕身体发胖等,针对不同的

    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比如,如果女儿怕胖,不妨告诉她长期

    不吃早餐才更容易使人发胖;如果孩子觉得早餐单调,父母可以不断换

    花样。总之,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想办法。

    当然,如果孩子长期不明原因地拒绝吃早餐,父母还应当带孩子去

    医院做检查,看孩子是否得了“厌食症”或其他疾病等。

    另外,起床后先让孩子做些室外活动,如跑步、做健美操等,可增

    强食欲,有助消化。活动30分钟左右再让孩子吃早餐,孩子就会有胃口

    了。习惯16:“我肚子不饿,等会儿再吃。”——定

    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

    家教摄像头

    王欣是个7岁的小女孩,淘气得像个男孩子。让王欣吃饭是妈妈最

    为头疼的事情,每当妈妈喊她吃饭,她肯定还会继续玩洋娃娃,或者把

    小梳妆台拿出来摆弄,等等。

    这不,到该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妈妈已经把饭菜端上了餐桌,然后

    喊她:“欣欣,快点过来,吃饭了!”王欣继续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玩积

    木,好像没听见一样。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喊她:“欣欣吃饭了!再不

    过来吃饭菜都凉了!”她也假装没听见。

    妈妈使出了最后一招:“欣欣,再不吃饭妈妈就收回去,不给你吃

    了。”王欣终于说话了:“哎呀,知道了,我现在不饿,等会儿再

    吃。”王欣知道,每次妈妈这么说都是吓唬她,不会真不给她吃。

    好不容易把王欣拽到餐桌上,结果,她狼吞虎咽吃了几口自己爱吃

    的食物,就又去玩了。

    怎样才能帮助王欣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专家如是说

    对于孩子来说,饮食是为了使其得到充足、丰富的营养,因此,除

    了注意膳食的调配及饮食卫生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

    在孩子的生理发育期,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就会形成较好的体能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因此,孩子规律的饮食“生物钟”必须

    从小建立,每次饮食均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建

    立起规律的饮食“生物钟”。

    胃的排空是有规律的,因此吃饭要定时;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

    此吃饭要定量,吃得过饱,尤其是进食高营养食品过量,食入的热量就

    会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使热能转变成脂肪在体内蓄积,这就是孩子变

    胖的原因。另外,好吃的东西要适量地吃,特别对食欲好的孩子更要有

    一定限制,否则会出现胃肠道疾病或者“吃伤了”的情况,如果暴饮暴食

    就会使胃的负担加重,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影响大脑发育,从而降

    低孩子的智力。

    好习惯培养

    1.科学合理地为孩子安排一日三餐

    每日三餐保证孩子食物的摄入量,膳食中的各种营养素品种齐全,每顿饭尽量合理安排孩子爱吃的一些食物,每天的食物要多样化,应该

    有主食有副食,有荤有素。总之,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孩子的

    全面营养。

    具体来说,早餐需要足够的热能以保证上午的活动,一定要注重营

    养搭配,最好吃牛奶、煎蛋等食品;午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

    要为下午消耗储备能量,因此午餐食品中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晚餐以吃五谷类的食品和清淡的蔬菜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影响睡

    眠。

    另外,父母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每日生活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

    安排孩子的饮食,并尽量不给孩子吃零食。2.控制孩子的饮食量,不暴饮暴食

    现在不少孩子小小年龄却过于肥胖,而且胖孩子、有肥胖倾向的孩

    子、食欲较好的孩子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所以父母一定要适当地

    控制这些孩子的饮食量。

    告诉孩子暴饮暴食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使胃肠等消化器官负担过

    重,受到损伤,减弱肠胃的消化功能,引起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

    便秘,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饮食是一种

    文化,暴饮暴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孩子暴饮暴食的习惯往往和父母的溺爱有关,因此父母要狠心对贪

    吃的孩子说“不”,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引发孩子不良饮

    食习惯的食物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切忌把孩子爱吃的东西只放在一餐里

    让孩子享用。

    3.父母应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许多父母常常三餐不规律,有一顿无一顿或饥一顿饱一顿,和孩子

    一起进餐时,要么挑挑拣拣,要么谗相毕露,一次吃好多,或者早晨不

    吃饭,到中午饿了就大吃特吃,根本没在孩子面前作出好榜样,这肯定

    会直接到影响孩子。因此,想要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父母应先从

    自身做起。习惯17:“苦瓜那么苦,我才不要吃呢。”——纠

    正孩子偏食

    家教摄像头

    元恒今年10岁了,长得又瘦又小,体重很轻,身高也比同龄人矮一

    截,原因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偏食。

    这天中午,妈妈做了清炒苦瓜和西红柿炒鸡蛋。可是,元恒只吃西

    红柿炒鸡蛋,一点苦瓜都不吃。妈妈告诉他:“小恒,不要老吃西红柿

    炒鸡蛋,吃点苦瓜吧,苦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败火呢。”说着,妈

    妈把一块苦瓜夹到元恒的饭碗里。元恒不高兴了,说:“苦瓜那么苦,我才不要吃呢,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然后,元恒将苦瓜从碗里挑

    了出来,扔进了垃圾桶。不一会儿,元恒就离开了饭桌,妈妈看到他还

    有大半碗的米饭没吃完。

    妈妈很担心,这样下去他会不会营养不良啊?

    专家如是说

    偏食、挑食、厌食是当前独生子女中最常见的现象,主要可表现为

    只挑几种食物吃,不吃其他食物。孩子特别容易被具有诱人的色、香、味的食品所吸引,加上父母的迁就,任凭孩子只拣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必定会导致偏食、挑食。殊不知,只爱吃荤不爱吃素,容易造成孩子身

    体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缺乏,导致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打乱

    身体内环境。只吃素食不爱吃荤的孩子则缺乏生长发育必需的蛋白质和

    脂肪,往往体格发育欠佳,体质偏弱,身材矮小,消瘦,抵抗力差。总

    之,偏食、挑食、厌食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平衡膳食的食物结构,造成孩子摄入营养不均衡,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只有

    坚持让孩子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才能为孩子每天的辛苦学习提供必需

    的能量,才能为孩子健康的人生打下基础。

    好习惯培养

    1.讲究饭菜的烹调方法

    尽管买了许多好东西,但是父母的烹饪技术不过关,做得没有滋

    味、不可口或缺乏变化,孩子照样会不爱吃,不感兴趣。所以,当孩子

    偏食、挑食、厌食时,父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一日三餐,讲究菜肴

    的色香味上。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就要在烹调制作上讲究花样,可做成馄饨、包子、水饺、春饼卷菜等适合孩子胃口的混合食品,或者

    把蔬菜切碎做蛋炒饭,颜色要搭配好,让孩子一看就有食欲。

    同时,要经常鼓励孩子扩大食物品种,尝试更多种类、更多口味的

    食物,让孩子能够适应更多的食物口味,比如说:“这是妈妈特地为你

    做的菜,尝尝吧。”

    需要说明的是,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要求不能总是有求必应,孩子想

    吃啥就给啥,不然孩子的口味会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

    2.父母首先不能挑食、偏食

    父母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父母的喜好偏差会直

    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有的父母本身就有挑食、偏食的

    习惯,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在孩子面前常说这不好吃,那也难吃,久而

    久之,孩子也会跟着挑食、偏食。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相反应当调

    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常常做饭前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想吃什

    么好菜,这无疑是教孩子学会挑食。

    除此之外,父母要努力在餐桌上创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切忌在吃饭

    的过程中批评或教育孩子,因为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消化功能,导

    致孩子食欲下降。

    3.肯定、表扬孩子的进步

    如果孩子有不喜欢吃的食物,那么先不要强迫孩子去吃这种食物,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不喜欢吃的菜肴,并且互相交流

    对菜肴的正面感受,比如“这块豆腐又嫩又滑,特别好吃”,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对该食物多了一份好奇心,同时为了加入父母的聊天当中,就

    会开始吃他原来不爱吃的食物了。

    父母对孩子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方面出现的任何一点进步都应予以

    肯定与表扬,这样孩子自己也会很乐意保持自己的进步。孩子进步不大

    时父母也要以鼓励、引导为主,可以在孩子吃完饭后量身高、体重,让

    孩子产生成就感。习惯18:“我就喜欢吃零食。”——不贪吃零食

    家教摄像头

    敏敏9岁了,是一个很爱吃零食的小女孩。无论是巧克力、葡萄

    干、饼干还是薯条、薯片等膨化食品,敏敏都特别喜欢吃。

    每当敏敏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的时候,妈妈总是告诫她:“别

    再吃那些垃圾食品了,越吃越胖啊。”然而,敏敏从来都不听妈妈这一

    套,仍旧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看着电视。

    一天晚上,刚吃过晚饭,敏敏就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看起了动画

    片,并且眼睛盯着电视,手里捧着薯条。妈妈看见了,很无奈地摇摇头

    说:“不是才吃完饭吗?怎么又吃起零食来了?小心消化不良,吃坏了

    肚子。”敏敏说:“我就喜欢吃零食,反正又吃不坏肚子,你别老管

    我……”妈妈没办法,也就没再说什么。

    妈妈想:只要不吃坏肚子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零食吗?怎样改掉孩

    子这个坏毛病呢?

    专家如是说

    许多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坏习惯——零食不离口,对一日三餐却不

    感兴趣。父母对此往往也无计可施,只能听之任之。五花八门的零食对

    孩子极具诱惑力,在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等城市所进行的调查显

    示,孩子喜欢吃零食的比例高达90%。

    然而,零食中多含有糖精、色素、防腐剂等,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正

    常新陈代谢过程,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紊乱,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障碍,令孩

    子食欲下降。同时,孩子过多地吃甜食,糖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

    肚子产生饱胀感,食欲也会大受影响。

    除此以外,经常毫无节制地吃零食,时间一长,孩子经常处在似饱

    非饱的状态,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抵抗

    力下降。所以,一定要按照饮食科学对孩子加以节制,逐渐改变孩子经

    常吃零食的坏习惯。

    好习惯培养

    1.晓之以理,让孩子有节制地吃零食

    父母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孩子不要过量吃零食,让

    孩子知道过多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如:这些零食都是垃圾食

    品,吃多了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也会导致发胖、生病;有些零食吃了虽

    然不会发胖,但会使人吃不下饭,变得瘦瘦的,总之要让孩子从思想上

    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

    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告诉孩子零食可以吃,但要适可而止,做到

    适时、适度、适量,尤其是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临睡前,绝对不能吃零

    食。发现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

    孩子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2.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一日三餐定时定

    量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孩子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肠也会按时蠕动,这样,孩子无需过多努力就

    能按时吃饭,吃饭时也更加香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孩

    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一直想着吃零食了,慢慢地,他就会养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使他好好吃饭,父母还要尽量把饭

    菜做得可口一些,可以勤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取个好

    听的菜名。

    另外,边看电视边吃饭是许多孩子的“通病”,电视中的精彩节目往

    往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正餐时不能吃饱,需要靠零食来补

    充。所以,父母应教育孩子专心吃饭,一定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

    3.勿把洋快餐当成奖励

    洋快餐的膳食营养结构并不均衡,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可是,有些父母往往喜欢把洋快餐当做对孩子的一种奖励方式,如:“如果考

    了第一名,妈妈就带你去吃肯德基。”这样会造成孩子对洋快餐有一种

    渴求的心理。孩子可以偶尔品尝洋快餐,但不能将其作为日常膳食的一

    部分,不应经常吃,更不能天天吃,甚至餐餐吃。

    4.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父母,特别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父母,经常给孩

    子不少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因此,父母应有

    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使孩子慢慢地做到“不该买的不买,不该

    吃的不吃”,有效地减少孩子吃零食的数量和次数。千万不能过于娇

    惯、溺爱孩子,随着孩子的性子来,想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习惯19:“白开水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好

    喝。”——多喝白开水

    家教摄像头

    鸣鸣10岁了,他最喜欢喝饮料,各种各样的汽水、果汁等都是他

    的“最爱”。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几乎从来不喝水,渴了就喝

    饮料。

    这天中午,到吃饭的时间了,鸣鸣打开冰箱,在那儿自言自语地

    说:“喝可乐还是喝雪碧呢?”拿了一听雪碧出来:“喝雪碧吧。”

    妈妈看到了,说:“鸣鸣,你感冒还没好呢,医生说要多喝白开

    水。把雪碧放进冰箱里,倒点白开水喝吧。”鸣鸣说:“不要,白开水一

    点味道都没有,不好喝,我要喝雪碧。”说着,便把拉环拉开,仰头喝

    了起来。

    妈妈很无奈,怎样才让鸣鸣爱上白开水呢?

    专家如是说

    目前来看,渴了喝白开水的孩子越来越少,喝饮料的孩子越来越

    多。可是,经常喝饮料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很

    多诱惑孩子的饮料的主要成分为糖、人工色素、香精和防腐剂,几乎不

    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还有,可乐、雪碧、汽水

    等碳酸类饮料,多含有小苏打,会中和胃液,容易产生胀气,常常破坏

    孩子的正常进食,带走了孩子的好胃口,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的生长

    发育。此外,饮料还会破坏体内正常的代谢,诱发胃肠道疾病,导致钙、铁、铜等营养物质流失而营养缺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尽管大部分父母都知道饮料会给孩子带来重重危害,但却没有真正

    放在心上,许多孩子因此患上了“饮料综合征”。糖是导致孩子发生“儿

    童饮料综合征”的罪魁祸首,据测算,1升装的大瓶饮料中含糖超过80

    克,热量相当于孩子一日三餐的总和。

    而白开水最基本功能就是排毒,减轻肝肾的负担,有助于新陈代谢

    排毒,促进血液循环,所以,每天适量多喝白开水是有好处的。儿童保

    健专家和营养学家都指出,“白开水”是孩子的最佳饮品,应该让孩子养

    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明白喝白开水的好处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多喝白开水的好处,例如:新鲜白开水,不但无

    菌,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矿物质,喝了后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降低身体的疲劳感,提高抗病力;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

    便,坚持每天一起床喝一杯白开水的话,可以很好地起到顺肠通便的效

    果;感冒发烧时多喝水,能促使身体散热,帮助恢复健康;温白开水还

    能调节体温,避免发生中暑,等等。

    2.让孩子掌握喝水的“学问”

    俗话说:“人可三天不吃饭,不可一日不喝水。”喝水要讲究时间和

    方法,早晨、上午、下午要让孩子多喝水,晚上睡觉前要少喝水。

    早上起来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因

    此需要及时补充水,起床后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大脑清醒,使一天的思维清晰敏捷;白天应在两顿饭期间适量饮水,大约每隔

    一个小时喝一杯水;晚上睡觉前要少喝水,不然会造成眼皮浮肿,半夜

    也会老跑厕所,影响睡眠质量。另外,不要等到有口渴的感觉时才想起

    喝水,因为在感到口渴时,体液已经有所损失,会出现轻微的脱水的状

    况;喝水时不要太急、太快,切勿大口吞咽,否则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

    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值得注意的是,白开水虽好,但不宜过量饮用。长期喝水过量会引

    起“水中毒”,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所以,喝水

    要适量,每天不要超过8杯水(每杯水约200~250毫升)。

    3.尽量避免在家中存放饮料和冷饮

    有些父母喜欢在家中存放大量的饮料和冷饮,渴了就喝饮料、吃冷

    饮,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对饮料和冷饮“上瘾”,甚至误

    认为饮料能够代替水。由此看来,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作榜样,养

    成良好的饮水习惯,这不仅对孩子是很好的示范,而且对本身也大有裨

    益。平时应严格控制孩子饮料和冷饮的摄入量,家里要常备有刚刚冷却

    不久的白开水,而可乐、果汁等饮料不应成为冰箱里的常备饮品,以免

    孩子可以随时得到。

    除此之外,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喝白开水,尤其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时,应为孩子准备充足的白开水,以备孩子随时饮用。每次孩子喝完

    水,不妨多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对于还不习惯喝白开水的孩子,父母切

    不可操之过急,开始可在水中兑适量的果汁或蜂蜜,以后逐渐递减,让

    孩子逐步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习惯20:“我不吃青菜,我要吃红烧肉。”——多

    吃水果蔬菜

    家教摄像头

    秀秀从小就特别喜欢吃肉,别看她才7岁,体重却早已超标了。

    要吃晚饭了,秀秀一蹦三跳地跑到餐桌前,高兴地说:“哇!红烧

    肉,我最喜欢吃了。”只见秀秀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便狼吞虎

    咽地吃了起来。妈妈看着她,说:“你看你都多胖了,不要只吃红烧

    肉,多吃点青菜,补充补充维生素。”秀秀头也不抬地说:“我不吃青

    菜,我要吃红烧肉。”妈妈说:“总是吃肉会让你越来越胖的,不吃青菜

    就会缺少维生素,容易患各种疾病。”然而,秀秀像没听见似的,仍然

    在那儿大吃特吃。

    除了不爱吃蔬菜以外,秀秀也几乎不怎么吃水果,妈妈换着花样买

    遍了超市里所有的水果,她还是不吃,被妈妈强迫放进嘴里之后马上就

    吐出来,还做出很难吃的表情。

    妈妈每天都为秀秀苦恼,长期不吃水果蔬菜怎么能行呢?

    专家如是说

    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吃水果蔬菜较少的孩子,其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会迅速降低。尤其是水果蔬菜中的植物纤维具有平衡膳食、改善消化吸

    收等重要功能,起着“体内清洁剂”的特殊作用。在日常饮食中不吃或很

    少吃水果蔬菜的孩子,因缺少植物纤维,容易引起便秘。而每天让孩子适量吃点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果蔬),可刺激肠道的蠕动,加速排便排出,也解除了便秘带来的痛苦。

    总之,水果蔬菜是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各种水果蔬菜的颜

    色、味道和结构各不相同,它们的营养成分亦各不相同,所以,父母要

    从小培养孩子吃各种水果蔬菜的好习惯,使孩子得到充分、合理的营养

    素,健康地成长。

    好习惯培养

    1.变着花样做菜

    想让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接受蔬菜,父母一定要多动脑筋变换蔬菜的

    烹煮方式,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把菜和肉馅儿拌在一起做成饺

    子、包子、馅饼或馄钝,每次用不同种类的菜,今天用扁豆,过两天就

    用芹菜,但是菜一定要剁得碎一些,这样菜肉混在一起口感比较好;用

    蔬菜和鸡蛋摊成鸡蛋饼,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喜欢吃;或者把鸡肉剁

    碎,和一些蔬菜和在一起,做成蔬菜肉饼;有的孩子不爱吃胡萝卜,可

    以做成猪肝胡萝卜汤;以蔬菜为原料作些孩子喜欢的小点心;做点蔬菜

    粥让孩子喝;有的孩子喜欢生吃蔬菜,那么就可以酌情选择一些菜让他

    生吃,像黄瓜、西红柿一类的;还有的孩子喜欢吃丸子,父母就把菜和

    肉切在一起做成菜肉丸子。此外,还可以采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尽量让

    菜品的颜色丰富一些,趣味一些。

    至于水果,父母可以用一种专用模具,把水果削切成各种形状,如

    圆片的、镂空的、三角形的等,让孩子感到新奇、有趣。如果有时间和

    精力的话,还可以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做出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吸引孩

    子的注意力,孩子觉得新鲜、好玩儿,也就想吃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视觉上刺激孩子,让孩子爱上水果。

    2.巧妙地让孩子吃下他不喜欢吃的蔬菜

    父母可以在装有孩子不喜欢吃的蔬菜盘底下,贴上一张很可爱的粘

    贴画,然后告诉孩子:“如果把这盘菜吃光了,就会在盘底发现一个秘

    密。”尽管眼前的饭菜他不喜欢,但好奇心会驱使他尽力去吃;父母还

    可以问孩子:“这菜的味道真好,你猜猜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

    尝一口,然后不停地猜呀、吃呀;父母也可以把孩子最喜欢吃的食物放

    在一个小盘子里,并说“只有把盘里的蔬菜吃光了才可以吃喜欢的东

    西。”通常,孩子为了能吃到喜欢的食物,只好把盘里不喜欢的蔬菜吃

    光。除此以外,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购买他们不喜欢吃的蔬菜,回来后有

    意识地让孩子帮忙做点什么,如择菜、洗菜、端菜,这样,等饭做好后

    孩子会特别关注有自己参与的这道菜,为自己能帮父母做菜感到自豪,尽可能地多吃。

    总之,经常变换一些小“花招”,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把蔬菜快乐

    地吃掉,孩子也许就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本讨厌的蔬菜并不那么难吃,逐渐变得爱吃起来。

    3.巧用谚语、俗语引导孩子吃果蔬

    看书报杂志时,父母可以特别留意一些和食物有关的俗语,比

    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天一苹果,医生不找

    我”、“土豆是人类的第二面包”、“青菜豆腐保平安”等等。此外,还有

    歇后语,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些话通俗易懂也很有趣,孩子

    一般都爱听。让孩子吃苹果时,可以对他说:“吃了这个苹果,今天医

    生不会找你哦!”习惯21:“先用自来水洗干净再吃。”——生吃瓜

    果一定要洗干净

    家教摄像头

    秋天到了,新鲜美味的各种水果陆续上市了,这可把“小馋猫”雯雯

    给高兴坏了,她最喜欢吃水果了,如苹果、梨、桔子,她都百吃不厌。

    这天中午,雯雯放学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摆着许多又大又红的苹

    果,她惊喜地抓起苹果就准备吃。妈妈看到了,告诉她:“这些苹果是

    刚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先用清水洗干净再吃。”雯雯答应了一声,拧开

    水龙头,稍微冲了两下,擦都没擦就大口咬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苹

    果就吃进了肚子里。吃完一个苹果,雯雯感觉还没过瘾,再抓起一个用

    水稍微一冲,三口两口又下了肚,雯雯这才觉得肚里的“馋虫”被打下去

    了。

    可是,没过多久,雯雯就觉得肚子疼得厉害,一会儿又开始呕吐起

    来。妈妈一看吓坏了,慌忙把雯雯送进了附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后说雯

    雯是轻微的农药中毒,原因是她吃了不够卫生的苹果。

    专家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农业、林业的发展,无论种水果还是种蔬菜,农民们

    为了防治病虫害,也为了使其更好地生长,都会普遍使用农药。然而,绝大部分农药会残留在果皮上,有时孩子连洗都不洗,用手或纸巾擦一

    下就吃起来,如果长期生吃这种没洗干净的水果,体内就会有农药残毒

    积累,最终会引起农药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损伤肝功能,造成生

    理功能紊乱。所以,父母应教育孩子吃水果时洗干净或削皮后再食用。此外,水果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建议每天吃水果的品种不要太

    杂,每次吃水果的量也要有节制,一些水果中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不仅

    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影响其他必需营养素

    的摄取。

    好习惯培养

    1.教给孩子正确洗水果的方法

    有的孩子在吃水果时通常只是在水龙头下冲洗一下就算了,其实这

    根本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正确的清洗水果的方法是:先将水果清洗

    一遍,在清水中浸泡5分钟或用淡盐水浸泡3分钟后,用刷子擦上洗洁精

    把水果刷洗干净,再用流动的水冲洗两遍,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净才可

    以吃。

    另外,水果能削皮的尽量把皮削去,有些水果如橘子、荔枝等,虽

    然是剥皮吃,但是一边吃一边剥皮,手上沾的农药和细菌会随同果肉一

    起吃进体内。所以,孩子在吃这种水果时一定要先用水冲洗干净,不要

    认为它们必须剥皮就不用洗,同时也要把手洗干净后再吃。

    2.水果一次要少买,尽量吃新鲜的

    水果多的季节或者卖家搞特价时,有些父母喜欢一下子买很多,结

    果可能会导致水果腐烂或变质。这时,一定不要让孩子吃这些变了质的

    水果,否则,很容易引发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贮藏在家里的水果,应该放在冰箱内或用纸箱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发现腐烂、霉变或有异味的水果,要及时处理掉,以免污染其他好的水

    果,也避免孩子误食。3.水果要与孩子体质相宜

    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孩子吃,父母要注意挑选与孩子的体质、身体状况相适宜的水果。 比如,体质偏热容易便秘的孩子,最好多吃

    一点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等,它们可以败火;如果

    孩子体内缺乏维生素A、C,那么就可以多吃一些杏、甜瓜及柑橘,这

    样能给身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和C;孩子患感冒、咳嗽时,可以用梨

    加冰糖炖水喝,因为梨性寒、生津润肺,可以清肺热;如果孩子腹泻就

    不宜吃梨。

    另外,一些水果不能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比如,柿子不能与红

    薯、螃蟹一同吃,否则容易在胃内形成不能溶解的胃柿石,轻则造成孩

    子便秘,严重的话这些胃柿石不能从体内排出,便会停留在胃里,致使

    孩子胃部胀痛,呕吐及消化不良。

    总之,父母应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以及水果的性质、营养成分,尽

    量给孩子吃与体质相适宜的水果。习惯22:“我喝了剩下的饮料后怎么会肚子

    痛?”——变质食物不能吃

    家教摄像头

    6岁的涛涛非常喜欢喝饮料。有一次和同伴们踢足球回来,觉得渴

    极了。一进门,看到昨天自己喝剩的半瓶饮料放在桌子上,想也没想,抓起来就喝了个痛快。喝到最后时,他才发觉这饮料味道有点怪怪的,甜甜的饮料中还带有一丝酸味,可是再看看手中的瓶子,半瓶子饮料全

    进肚子里去了。

    结果,到吃晚饭的时间,妈妈发现涛涛一点胃口都没有,问他他

    说:“妈妈,我喝了剩下的饮料后怎么会肚子疼?”妈妈用手一摸涛涛的

    肚子,感觉胀胀的。妈妈急忙找到了那个饮料瓶,对涛涛说:“傻孩

    子,夏天喝剩下的饮料必须放在冰箱里保存,你看,你喝的饮料都有酸

    味了,肯定变质了,吃变质的东西容易得肠胃炎……”涛涛这才知道,变质的饮料不能喝,不然会肚子疼。

    专家如是说

    过期、霉变的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或毒素,这些细菌会破坏孩子消

    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孩子肚子疼、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

    导致病变,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但是孩子常常出于贪吃、贪图方便等,很容易吃下不干净或霉变的

    食物。许多孩子缺乏相应的健康和卫生知识,对食物的安全与否不能准

    确地辨别与认知,不懂得食物会变质,更不懂得变质食物的危害。对

    此,父母应帮孩子把好关,并逐步帮助孩子辨认食物的卫生状况。不仅如此,如果不改变孩子的这种习惯,他可能长大后也对此事掉

    以轻心,以致于为自己埋下健康隐患。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认识到变质食物的危害

    孩子吃不吃一种食物质的标准是: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

    吃。如果让孩子了解到变质的食物有毒素对身体健康有害,那么他就不

    会再吃了。

    因此,为了防止孩子吃变质食物,要简单为他讲解变质食物的形成

    及危害,然后向他讲授变质食物的辨别方法,并嘱咐他一定不要吃,等

    这种观念深入孩子的内心后,他就会慢慢地形成习惯,而且这种习惯甚

    至会持续一生。

    当然,父母尽量不要保留吃剩下的食物或饮料,或者把吃剩的食物

    放进冰箱,或其他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教给孩子识别健康食品的方法

    父母应当告诉孩子,吃带包装的食品前,要先问问大人有没有过

    期?吃剩余的食物要先看一看颜色,是不是长了绿色的毛?闻一闻是不

    是有发霉的味道?如苹果烂了就会成为黑色,还会有怪怪的味道;饼干

    变质了就会长绿色的小点或绿毛;变质的饮料会变混浊等等。当出现以

    上这种现象时,父母就应当提醒孩子这样的食物一定不能吃了。

    3.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父母怎么做,孩子也很容易怎么做。所以要想避免孩子吃变质的食物,父母首先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抵抗力好,吃一点发霉或者变质的东西没什么关

    系,扔掉了怪可惜的。可能父母的这种判断没有错误,吃了之后也不一

    定会吃坏肚子,但是这种侥幸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当孩子

    发现你这样做时,他自然会模仿,而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说教都无济于

    事了。

    所以,对于变质的食物,父母应当坚决地扔掉,而且最好当着孩子

    的面扔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比较好。当然,在扔掉这些变质的食

    物时,父母应当告诉孩子这是变质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所以才扔掉。

    避免孩子误解而养成浪费的习惯。习惯23:“哈哈,笑死我了!”——吃饭时不说笑

    家教摄像头

    10岁的小斌是个开朗的孩子,经常会说些笑话逗大家开心。

    一天晚上,全家人都在吃晚饭。小斌自己咯咯地笑了起来,爸爸妈

    妈很诧异,问他:“小斌,你在笑什么呢?”小斌说:“我突然想起了上

    幼儿园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爸爸好奇地问:“什么事呀?”小斌回

    答说:“上幼儿园时,老师对我们进行智力测验,把积木放在桌子上让

    大家自由发挥。结果,其中的一位小朋友把积木在自己面前摆成一横

    排,然后两手向前一推,大声喊道‘我胡了!’。是不是特好笑?”

    爸爸笑了笑,说:“是挺可笑的,估计他们家经常有人玩麻将。”妈

    妈说:“有什么好笑的,你早就和我讲过了。”小斌仍然大笑着说:“太

    好笑了,哈哈,笑死我了!”妈妈提醒小斌:“好了,别再笑了,小心呛

    着。”

    妈妈刚说完,小斌就被呛着了,剧烈地咳嗽起来。妈妈连忙给小斌

    拍拍背,埋怨道:“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吃饭时不要说笑,这样很危险

    的。”一会儿,小斌安静了下来,说:“没事儿。”

    专家如是说

    人的咽喉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咽部下端有两条管道——气管

    和食管,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

    要归功于气管起端的会厌软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会厌软骨能密切

    配合人体的呼吸和吞咽动作自动开闭,呼吸、说话时会厌软骨打开,吃饭、吞咽时会厌软骨便关闭,使食物不能进入气管,而顺着食管进入胃

    肠。人的呼吸和吞咽动作是不能同时进行的,若边吃饭边说话,会厌软

    骨的动作无所适从,饭菜便会很容易误入气管,轻者引起剧烈咳嗽,重

    者可造成窒息危及生命安全。孩子的神经调节系统不够健全,更容易发

    生这种情况。

    另外,如果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就容易导致神经中枢指挥紊乱,造

    成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增加胃肠负

    担,久而久之会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甚至患胃肠道疾病。

    因此,父母要注意,吃饭时不要让孩子大声说笑,自己也不要引起

    话题。

    好习惯培养

    1.告诉孩子吃饭时说笑的危害

    父母要给孩子讲一下吃饭时说笑的危害,告诉孩子如果吃饭时说笑

    很容易被呛着,饭菜进入气管后就会咳嗽,是很难受的,如果咳不出来

    的话就得去医院让医生帮忙取出饭菜。并且可以跟孩子讲谁谁谁在吃饭

    时说笑将米粒呛到了气管;谁谁谁吃鱼卡到了喉咙……孩子听到这些发

    生在身边的可怕事例,就会记住吃饭时不说笑。

    2.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吃饭

    孩子吃饭时要让他专心致志地吃,明确要求“一心不可二用,吃饭

    就是吃饭,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比如,不能边吃边玩玩具,不能边看

    电视、听广播边吃饭,吃饭时应尽量少说话,尤其不能激动地说笑。当

    孩子说笑时,父母一定要制止,可以告诉他:“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讲其他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餐桌上尽量避免逗孩子大笑,也不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吃饭。

    3.向孩子介绍餐桌上食物的营养知识

    吃饭时父母可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介绍餐桌上食物的相关知识,比

    如,“豆腐滑滑嫩嫩的,不仅好吃,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

    丰富的蛋白质。”“今天的鸡汤妈妈煲了好长时间呢,味道非常鲜美,快

    尝尝吧,可以强壮身体的。”这样,既可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又促进了

    孩子的食欲,可谓一举两得。第三章 卫生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的健康

    习惯24:“不洗手怎么能吃饭?”——饭前、便后

    洗手

    家教摄像头

    周周今年已经8岁了,他有一个坏习惯——饭前、便后不爱洗手。

    妈妈经常对他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否则,细菌吃到肚子里就会肚子

    疼!”周周却不以为然。

    有一次,周周和小伙伴们玩橡皮泥,吃饭的时候,他跑进卫生间,只用毛巾稍微擦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拿起一个鸡腿啃了

    起来。看到周周手上还残留着彩色的橡皮泥,妈妈只好要求他仔细看看

    自己的手,再回卫生间用洗手液重新把手洗干净。

    但是,周周的坏习惯仍然没有完全改正过来,平时,有妈妈在旁边

    监督的时候就好好洗手,不在时就敷衍了事,甚至不洗。

    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妈妈实在很苦恼,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有良好洗手习惯的不超过30%,经济欠发达地

    区更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腹泻和肺炎是导致儿童死

    亡的主要元凶之一,全球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另有15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疾病。而用香皂洗手可以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性呼吸道

    感染致死率减少13,也就是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万儿

    童的生命,比任何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效,经常用香皂洗手则是降低腹

    泻死亡率以及肺炎患病风险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

    总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立即洗手最重要,更能有效降低人体

    感染疾病的风险。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洗手”。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

    应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

    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

    好习惯培养

    1.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洗手

    俗话说:“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健康跟你走!”这个道理人人都

    懂,可是要真正地落实到孩子身上,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许多孩子

    通常都会认为,手没黑就是不脏,没必要洗手或不用仔细地洗手。针对

    这种情况,父母必须让孩子了解,手常常接触外界,难免沾染上各种细

    菌,这些细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危害性却非常大,容易让人患上

    一些传染病,如感冒、拉肚子等。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用水冲一下双手

    或者仅用毛巾擦一擦就完事,而不将双手洗干净,手上的细菌也会随着

    食物进入肚子而导致生病,因而,勤洗手是保证健康的第一道“防护

    墙”。

    2.教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

    当孩子明白了经常洗手的重要性后,还需要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

    洗手方法,即:先把袖子挽起来,扭开水龙头,用水把手沾湿,将手

    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后,在手掌心里打上肥皂或洗手液,两只手互相揉搓,留意清洗手背、指尖、手指间的隙缝、虎口位和手腕等部位,直到肥皂或洗手液起了很多泡沫,才能完全地把手洗干净。然后再用流

    动的清水把泡沫冲洗干净,不能让泡沫残留在手上。最后甩掉手上的水

    珠,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关水龙头时,应该先用清水洗一洗

    或用毛巾、纸巾把水龙头包住再关,不要直接用手关掉。

    此外,父母还要时常提醒孩子洗手,尤其是从公共场合回家后、吃

    东西前、上厕所后以及玩游戏或接触钱币之后,不管是否感觉手脏,都

    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

    习惯。

    3.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洗手

    想想看,生活中,父母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去,先去洗手”,或者

    站在孩子旁边看着孩子洗手,而自己并没有洗,或跑到其他房间洗了,孩子并没有看到。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到心理不平衡了:只让我自己

    洗,怎么没见你们洗过?所以,洗手时尽量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一起

    洗。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孩子。

    此外,和孩子一起洗手还有一种好处,那就是能督促孩子把手彻底

    洗干净。如果孩子洗手时草草了事、不认真,或者没有用正确的洗手时

    要及时提醒他,洗完后还可以相互比一下谁洗得最干净。如果孩子很用

    心地去洗手,就一定要多多地表扬、鼓励他。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

    自然而然地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好习惯,父母便可放心了。习惯25:“用妈妈的毛巾擦擦手!”——不与他人

    共用毛巾

    家教摄像头

    豆豆今年7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从小,妈妈就让他使用自己的毛

    巾,可是,他比较懒,经常不洗自己的毛巾。

    一天下午放学后,豆豆扔下书包就打开了电视机。半个小时后,爸

    爸下班回家了,妈妈说:“豆豆,赶快去洗手,要吃晚饭了。”豆豆机灵

    地从沙发上蹦起来,三下五除二便洗完了手,他看到自己的毛巾已经变

    得又黑又硬了,于是就从架子上扯下妈妈的毛巾擦起了手,还边擦边自

    言自语:用妈妈的毛巾擦擦手吧。这个动作正好被妈妈看到了,妈妈告

    诉他说:“豆豆,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豆豆伸了伸舌头,心想:又被逮

    着了!他说:“妈妈,我的毛巾不能用了,你再给我买一条吧。”妈妈

    说:“好吧,但是,你得答应妈妈,以后自己的毛巾要勤洗,不然它很

    快就会变得又脏又硬的。”豆豆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懒惰的豆豆仍旧不能勤洗自己的毛巾,没过多长时间,他的

    手又伸向了妈妈的毛巾……

    专家如是说

    毛巾大多是多圈织物,蓬松而又稀疏,空隙多,很容易吸附灰尘和

    病菌,加上每天都要和孩子的肌肤进行亲密接触,病菌很容易侵入到孩

    子的体内,使孩子感染疾病。现在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个人专属毛巾的

    重要性,但却常常是多人一巾或一巾多用。另外,孩子的新陈代谢快,皮肤油脂多,毛巾更容易受感染,对孩

    子肌肤的危害尤其大。所以,孩子的毛巾不要等用破了再换,与牙刷的

    使用周期一样,毛巾的使用期限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

    孩子如若不能正确地使用毛巾,会损害皮肤,严重的还会造成交叉

    感染。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并且让孩子保持毛

    巾的清洁。

    好习惯培养

    1.给孩子准备单独的毛巾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单独的毛巾,不能让孩子与大人混用,在外面也

    要避免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帮孩子选择质量好的毛巾,要尽量到大型

    商场、超市或专卖店选购,并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供孩子使用的

    毛巾的主要特性为:100%纯棉、毛绒柔软、质地厚、经久耐用、纯白

    度高、手感舒适、吸水储水性强、不褪色等。在此基础的原则上,最好

    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喜欢的毛巾,如带有卡通图案的毛巾。假如孩子不喜

    欢,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不爱惜毛巾。

    2.告诉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的危害

    杜绝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父母要告诉孩子与他人共用毛巾的危

    害,比如,与他人共用毛巾能够传染多种接触性疾病,如沙眼、皮肤

    病、肝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多种肠道传染病等。这

    样,孩子就会知道乱用毛巾或公用毛巾都是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3.让孩子保持毛巾的清洁

    告诉孩子,毛巾应该放在干净的、固定的架子上,不要将毛巾揉成一团或随处乱扔。毛巾使用的次数多了,就会脏的,如果不及时清洗,毛巾的上面就会产生很多的细菌。

    毛巾比较小,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来洗,即使洗得不太干净,也应

    当让孩子亲自动手,洗的次数多了就能洗干净了,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孩

    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父母要帮助孩子定期为毛巾消毒,可以每隔一星期用开水煮

    10分钟,晾在通风处,最好能及时晒干或烘干。孩子不常用的毛巾一定

    要煮沸消毒并晾干后再放置起来,以免发霉变质。习惯26:“我不想刷牙。”——早晚刷牙,饭后漱

    口

    家教摄像头

    言言今年7岁,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总

    不爱刷牙。妈妈给言言买来可爱、精巧的卡通牙刷,想吸引住言言的注

    意力,让她养成勤刷牙的好习惯。可是妈妈还是失败了,言言还是非常

    不喜欢刷牙。

    另外,言言很爱吃甜食,最近,妈妈发现她已经有了蛀牙出现的征

    兆。妈妈很担心,告诉言言:“再不刷牙就会牙疼,要和奶奶一样上医

    院了。”尽管这样,言言仍然无动于衷,还是不肯主动刷牙。

    妈妈真犯愁,都不知道该拿言言怎么办了?

    专家如是说

    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对于保持口腔清洁,维护口腔健康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起到按摩牙龈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预防和减

    少各种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病、龋病等。一般说来,儿童从3岁起就应

    该开始学习刷牙,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作为父母,常常教育孩子要认真刷牙,却忽略了指导孩子怎样去刷

    牙。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刷牙方法正确率都较低,仅达17.8%,有23

    的儿童虽然有刷牙的习惯,却不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很多父母都认

    为刷牙很简单,所以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刷牙方法是否正确。实际上,刷

    牙并不像有的父母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正确的刷牙方法,关系到孩子牙齿和口腔一生的健康。因此,父母在要求孩子刷牙的同时,加强刷牙方

    法的技术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知道刷牙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上次吃饭时残留在口腔和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

    很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不刷牙就吃饭,食物会把口腔里的细菌一起带进

    肚子里,这样就非常容易生病。如果孩子有肚子疼的经历,父母也可以

    告诉他上次肚子疼就有可能是因为这些细菌在作祟。在孩子吃完甜食或

    奶类后,要及时提醒孩子漱口,否则,这些甜食和奶类残渣很快就会转

    化成酸性物质,导致蛀牙的产生。

    与此同时,父母可以拿一些蛀牙的图画给孩子看,告诉孩子如果不

    及时漱口或刷牙,他的牙齿也会这样烂掉,以后就不能吃棒棒糖或巧克

    力了;也可以给孩子比较一下别人的牙齿怎么样,他的牙齿怎么样,等

    等。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乖乖地去刷牙了。

    2.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

    刚开始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遍示范,要边说边做:先把牙膏挤

    到牙刷上,牙膏要适量,不能超过豌豆大小。然后将牙刷的刷毛轻放在

    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处,上下活动手腕,使刷毛自牙龈顺着牙缝刷,上牙

    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时,将牙刷置于牙齿咬

    合面上,以水平方向来回刷。在同一部位要反复几次,稍微用点力,才

    能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清洁掉。刷的时候要仔细,里面、外

    面、前牙及后牙都要刷到,不要只是随便应付刷几下,这样往往达不到

    清洁牙面的目的。有些孩子刷牙时总会敷衍,刷不了几下就结束了。遇到这种情况

    时,父母不仅要求孩子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还要端正孩子刷牙的

    态度。

    3.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孩子口腔小,牙齿也小,牙龈柔嫩,很容易受到损伤。所以父母一

    定要买专门为孩子设计制造,具有刷头小、刷毛柔软、刷毛末端磨圆等

    特点的儿童保健牙刷,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刷牙,不会损伤牙齿和牙龈,而且容易把牙齿刷干净,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此外,一把牙刷的使用期

    限为3个月左右,注意及时为孩子更换。

    为孩子选择牙膏一定要慎重,应购买为儿童特制的牙膏,千万不要

    让孩子和父母使用同一种牙膏,因为成人的牙膏没有儿童的牙膏温和,儿童的牙膏味道比较香甜,孩子用大人的牙膏会觉得嘴里火辣辣的。也

    可以让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因为含氟牙膏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提高牙

    齿的硬度,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预防龋齿。

    在给孩子买牙刷和牙膏时,最好带孩子一起去超市,让他自己挑选

    喜欢的带有卡通图案的牙刷或外包装活泼的牙膏,这样孩子用起来也许

    会更感兴趣。

    4.陪孩子一起刷牙

    许多孩子晚上急于去睡觉,或者因为偷懒而不想刷牙,有的孩子甚

    至喜欢在临睡前吃些零食,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蛀牙的形成。为了让孩子

    坚持早晚都刷牙,父母应尽量在晚饭后马上要求孩子去刷牙,而且最好

    陪孩子一起刷。刷牙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可爱的动作,比如呲着牙、相

    互扮个鬼脸、瞪一下大眼睛……只要孩子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就冲孩

    子眨一眨眼睛或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这样,在晚间刷牙就会成为大人

    和孩子之间交流感情的亲子活动。刷完牙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照照

    镜子,让他看看自己洁白干净的牙齿,并且鼓励他:“做得真棒,牙齿

    刷得好干净啊!”习惯27:“妈妈,今天我不想洗脚了。”——每晚

    睡前洗洗脚

    家教摄像头

    轩轩今年8岁,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没必要天天洗澡,于

    是,妈妈要求轩轩每天晚上必须洗脚。

    一天晚上,轩轩写完了作业,在客厅里玩小汽车。妈妈走过来,对

    他说:“轩轩,该洗脚,准备上床睡觉了。”“妈妈,我再玩会儿,不洗

    脚好吗?玩会儿你就给我读故事听,然后就睡觉。”轩轩自己安排着,没有停下手里的玩具。妈妈说:“你觉得可以吗?是不是小脚丫没痒痒

    了啊?”“嗯……妈妈,今天我不想洗脚了。”轩轩使出了他的“刹手

    锏”——撒娇。“妈妈告诉你,如果你错过了洗脚的时间,那待会儿的妈

    妈可就不给你读故事听了哦。”妈妈提醒着他。轩轩假装没听到,不理

    妈妈了,继续玩他的小汽车,就是不去洗脚。

    专家如是说

    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经常洗脚,按摩脚趾、脚掌心,能

    防治局部及全身的诸多疾病。洗脚不但对人体脏腑有诸多好处,还可有

    效预防足癣等各种脚部疾患。冬天用热水洗脚,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预防冻疮发生,减少局部乳酸的聚集,有助于消除疲劳,防止肢体

    关节酸痛麻木;在炎热的夏天,洗脚后,可顿觉清凉沁脾,神清气爽,益气解暑。

    可是,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用不着每天洗脚,特别是秋冬,穿长裤和袜子,脚不脏,没必要天天洗。其实临睡前坚持洗脚的好处很多,可消

    除疲劳、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对于孩子来说也

    不例外。另外,孩子喜欢运动,一天下来,汗液和皮屑形成污垢,再加

    上鞋袜包裹,通风散热差,易出汗,洗脚可清除污垢、汗渍,防止毛孔

    堵塞而皮肤发炎,使孩子觉得舒适,父母千万不要怕麻烦。

    好习惯培养

    1.教给孩子正确的洗脚方法

    即便是每日洗澡的孩子,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洗脚方法,仅在洗澡

    的时候让脚泡在水里,也是洗不干净的。时间长了,就会在脚趾缝里和

    脚后跟上附着一层死皮,产生不好的气味,同时还会妨碍皮肤的微循

    环,造成局部皮肤敏感,易冻伤或者易感染。

    所以,父母必须教给孩子正确的洗脚方法:先让孩子把脚完全浸入

    水中,然后用毛巾轻轻搓洗;搓洗时,从脚趾到脚后跟逐步一点点沿皮

    肤表面搓过来,清理粗糙部位的死皮,特别要注意脚底和脚趾之间的污

    垢;洗脚不一定每次都用肥皂,隔2~3天用一次就可以了;洗好后用毛

    巾擦干,关键的是要将脚趾缝之间的水擦干净,否则皮肤易感染;最后

    轻轻按摩全脚,顺序也是从脚趾开始到脚后跟,稍微用力,皮肤稍微发

    红就行,动作不必太拘泥,只要感觉舒服就可以,这样帮助孩子消除疲

    劳的效果会更好,使孩子很快地进入梦乡。

    2.和孩子一起洗脚

    父母也可以倒一盆热水带动孩子洗脚,促使孩子养成每晚睡前洗脚

    的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洗脚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天,增进彼此之间的感

    情。3.注意洗脚水的温度

    给孩子洗脚时的水温不能过高,稍微比体温高一点,也就是控制在

    38℃~40℃左右就差不多了;泡的时间不能太长,保持不动地浸泡2~5

    分钟就可以了。如果经常用很热的水给孩子洗脚或烫脚,足底的韧带会

    遇热变得松弛,不利于孩子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不要经常用

    过热的水给孩子洗脚,更不能用热水让孩子长时间泡脚。习惯28:“我身上还不脏呢。”——勤洗热水澡

    家教摄像头

    月月是一个10岁的女孩,按理说小女孩应该很爱干净,也很爱洗

    澡。可她却偏偏讨厌洗澡,夏天一周能洗一次就算不错了,冬天两个月

    洗一次就算“谢天谢地”了,妈妈每次都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她“拖”到

    浴室里。

    这天晚上,妈妈准备好了热水,对月月说:“月月,你该洗澡

    了。”月月开始不高兴了:“我身上还不脏呢,我不要洗澡。”妈妈

    说:“你还不脏呢?再不洗澡都要变成臭小孩了。赶快去浴室洗澡。”说

    着,妈妈把浴巾塞到了月月的手里。谁知,月月把浴巾一扔,快步跑进

    自己的房间里,把门反锁上了。妈妈在门外好话歹话说了一箩筐,可任

    凭她软硬兼施,月月就是不肯去洗澡。

    专家如是说

    洗热水澡的好处有很多:可以洗掉污垢,促进排汗,使皮肤有效地

    调节体温,有利于皮肤呼吸;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体每天要排出

    大量的汗水,洗完热水澡后,可以顿感全身凉爽而轻松,并能使皮肤和

    肌肉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人体疲劳,不仅使皮肤舒

    适,也能使肌肉放松,甚至能减轻肌肉疼痛。早晨起床后洗个热水澡,可以振奋精神;晚上临睡前洗个热水澡,可以安然而卧。

    此外,在夏天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孩子出汗多,汗液蒸发不畅,容

    易导致汗管堵塞、破裂,这样就容易生痱子。而勤洗热水澡还能保持汗

    腺通畅,有效预防痱子。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开开心心地洗澡

    要让孩子喜欢洗澡,首先应让孩子体会到洗澡的舒服与清爽,感受

    到洗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洗澡的前半个小时,最好让孩子玩一些安静

    的游戏,如果孩子太兴奋,会因为沉浸在游戏中而不愿意去洗澡。洗澡

    时,父母可一边为孩子洗澡一边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和孩子一起玩一些

    水中的游戏,让孩子放松心情,逐渐习惯并喜欢在水中沐浴的感觉。

    另外,给孩子洗澡时,动作要轻柔,力量不宜过重,以皮肤表面

    稍稍发红为度,否则,会使具有杀菌能力的皮脂大量流失,减弱皮肤的

    抗菌能力。并且要用孩子专用的沐浴露或香皂为孩子清洁皮肤,最后用

    清水冲洗皮肤,注意不要将沐浴露或香皂沫残留在皮肤上。

    2.注意洗澡水的温度

    洗澡水的温度要适宜,过热或过冷都易使孩子感觉到不舒服。洗澡

    水的温度超过正常的体温(37℃),称为热水浴;低于人体的温度,高

    于皮肤的温度(33℃),叫做温水浴。水温在34℃~36℃,利于去垢止

    痒;37℃~39℃,利于消除疲劳。给孩子洗澡时,温度与体温接近为

    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不仅会损伤皮肤,使皮肤会变得异常

    干燥,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洗澡水

    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

    再者,孩子洗澡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浴室里的温度和湿度

    都很大,空气也相对不流通,时间太长会出现胸闷、心绞痛等情况。夏

    季里因为天天要洗澡,仅仅是冲洗汗渍,5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3.饭前餐后不洗澡

    俗话说:“饱不洗,饥不浴。”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一定的科

    学道理的。吃饭前胃内食物已排空,这时人体的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如

    果在饭前饥饿时洗澡,容易发生低血糖头昏,甚至晕厥昏倒;饭后立即

    洗澡会使肌表血管扩张,血液充盈于体表,而胃肠道血液减少,消化液

    分泌受到抑制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让洗澡制度化

    孩子不愿意洗澡往往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用不着洗澡,或者玩得正高

    兴不想让洗澡中断游戏,于是他就会想出一些办法来逃避洗澡。针对此

    情况,父母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孩子洗澡,这样,洗澡就不会与

    其他活动冲突。如果父母规定每天洗澡是一个不能因为任何借口而改变

    的规矩,孩子就会意识到即使他拼命哭闹也别想把洗澡的时间往后拖,让他别无选择地乖乖去洗澡。渐渐地,每天洗澡便会成为一个雷打不动

    的规矩。习惯29:“晨晨,你的扣子没系好。”——勤换衣

    服、穿着整洁

    家教摄像头

    9岁的晨晨是个调皮又不拘小节的男孩,他一点都不注重自己的穿

    着是否整洁。

    一天,吃过早饭,该去学校上课了,晨晨慌慌张张地换好鞋,拎起

    书包就要出门。妈妈发现他的上衣扣子还没系好,就告诉他:“孩子,扣子没系好。快过来,妈妈给你系上。”晨晨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弯下

    腰帮晨晨系扣子,一边系一边对他说:“孩子,天冷了,必须把扣子全

    部系上,不然容易着凉的。”晨晨说:“知道了,妈妈。”系好后,妈妈

    便送晨晨去上学。

    下午放学时,妈妈去学校接晨晨,只见晨晨的衣服上竟然用墨水画

    了几个奇怪的图案。妈妈生气了,问他:“你看你,这衣服上怎么弄的

    呀?”晨晨呵呵地笑着说:“这是同桌在我衣服上画的,我还在他衣服上

    画了几个奥特曼呢。”妈妈说:“这墨水特别难洗,以后不许再在衣服上

    乱画了。你一点都不知道穿衣要干净,就不怕老师和同学笑话?”

    这样的批评晨晨不知道挨了多少次,可他还是那样,不是忘记扣扣

    子,就是忘记系鞋带,衣服或鞋子上也经常有些脏东西。

    专家如是说

    孩子体内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油脂、汗液分泌、皮屑脱落比较多,勤换衣服可以令皮肤正常呼吸,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因此,一定要提醒孩子勤换衣服。

    在社交场合,人们往往通过衣着是否整洁大方来判断一个人对交往

    是否重视,是否文明、有涵养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

    穿着整洁,就总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可以给人阳光、积极的感

    觉;反之,如果孩子穿着褴褛、肮脏则会给人以消极、颓废的感觉,引

    起别人的方案。整洁的原则是指整齐干净,并不意味高档、讲名牌,只

    要保持衣服干净、合体、整齐即可。

    好习惯培养

    1.给孩子买合适、舒适的衣服

    父母为孩子挑选衣服时,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最好选

    购纯绵布质地的衣物;衣服要合体,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衣服上也

    不能有太多、太重的饰品,以免孩子上课时摆弄衣服上的饰品,从而影

    响听课;上衣的扣子要注意不能只图好看,要以孩子会解、会扣为宜,不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裤子应该买比较宽松的,否则不仅透气

    性差,不便于活动,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裤子的裤腰应尽量选择

    橡皮筋做的,不宜穿需要拉拉链或扣扣子的裤子。

    2.让孩子知道勤换衣服、穿着整洁的好处

    对于不大讲究卫生的孩子,父母要时常给他讲勤换衣服、穿着整洁

    的好处,告诉孩子,整齐干净是学生着装的第一要素,当你着装合理、整洁的时候,不仅自己会有一份好心情,也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

    和亲近,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

    此外,也要告诉孩子,要尽量保持衣服的整洁,不能出门之前干干净净的,上学回来以后就“不堪入目”了。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养成“整

    整齐齐上学,干干净净回家”的良好习惯。

    3.督促孩子勤换衣服、穿着整洁

    父母要督促孩子勤换衣服,尤其是内衣,一定要做到一天一换,不

    要因为“反正别人也看不见”就不换。父母最好还要给孩子规定:夏天的

    衣服要一天一换一洗;冬天的外衣要做到三天一换,羽绒服也要半个月

    洗一次。长此以往,到该换洗衣服的时候,孩子就会主动把衣服换下

    来。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整齐,所有

    的扣子是否扣上了,鞋带是否系好了,等等。习惯30:“狗狗,我们一起睡觉觉了。”——不与

    宠物过分接触

    家教摄像头

    晓博今年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晓博家里养着一只可爱的小狗,他特别喜欢这只小狗,亲切地称呼它为“狗狗”。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

    事就是抱着小狗玩,每天晚上还让小狗在自己的枕头旁边睡觉。

    几个月后,晓博突然发现小狗身上开始大块脱毛,但是,这并不影

    响晓博与小狗亲密无间的关系。这天晚上,晓博照旧把小狗放在自己的

    枕头旁边,并亲切地对它说:“狗狗,我们一起睡觉觉了。”第二天早晨

    起床后,晓博感觉自己的脖子很痒,他不停地挠自己的脖子。妈妈发现

    后,问:“晓博,你老挠脖子干什么呀?”晓博回答说:“妈妈,我的脖

    子突然特别痒痒。”妈妈仔细一看,晓博的脖子上长出了一片疹子。

    于是,妈妈赶紧带他到市儿童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晓博患的是

    过敏性皮炎,是被换毛期的小狗传染的,建议他这段时间不要再接触小

    狗。

    专家如是说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宠物,并将它们视作家庭中的一员,共

    同生活。宠物的存在为人们增添了许多欢乐,但过分地与宠物亲密接

    触,就有一定的危险了,特别要当心它们身上的某些病菌或疾病会传染

    给人。

    人畜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的传染病。人之所以能与小动物产生交叉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与小

    动物的过分亲密接触。例如,嘴对嘴地喂食,搂进被窝一起睡觉,等

    等。因此,提醒广大宠物爱好者包括孩子在内:在关爱你的“宝贝”的同

    时,也要记住“距离产生美”,警惕人畜共患病。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是宠物的发情期,在这个时期宠物会掉毛,新

    换的毛十分松软,容易成为某些寄生虫的寄居地,导致人体过敏,引发

    湿疹、皮癣等皮肤病。所以,春季饲养宠物时一定要谨慎,尤其是具有

    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在家里饲养宠物,或者和宠物分屋居住。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与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生活中,一定要让孩子与宠物保持距离,不能过分亲密,不要让

    孩子与宠物拥抱、接吻,禁止孩子与宠物睡觉,没有父母的监视,不要

    让孩子用手直接给宠物喂食,或者在宠物吃东西及睡觉时打扰它。

    此外,孩子一旦接触了宠物后,应马上去洗手。

    2.让孩子认识到宠物的危险性

    让孩子明白,小猫小狗再怎么乖巧,它依然是动物。不管怎么训

    练,它依然有兽性难改的时候。尤其在宠物发情期,兽性更是发挥到了

    极致。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告诉孩子和

    宠物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比如,当狗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发出愤怒的低吼声

    时,一定要马上躲开它,不要再去招惹它;绝对不要做出侵犯宠物的动

    作,如揪它们的耳朵,抓住它们的尾巴,不让它们吃东西等,否则宠物很容易被激怒,会攻击你,抓伤或咬伤你;与宠物相处一定要小心,如

    不要靠近拴住的狗、抚摸陌生的狗等。

    还有,要告诫孩子千万不要让狗咬伤自己,不然必须得打狂犬疫

    苗,让孩子知道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无药可救,死亡率几乎100%。

    3.保证宠物的环境卫生

    宠物使用的碗盘应该始终保持干净、经常消毒,并防止孩子用手触

    摸;宠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既污染环境,又容易造成孩子滑倒受伤,应

    及时清理干净,避免滞留地面,这样既可使宠物活泼健康,也可有效避

    免主人自身得病,要为宠物准备一个“秽物箱”,并放在孩子的接触范围

    之外;注意保持宠物身体洁净,经常为宠物梳洗体毛、整修爪牙宠物居

    住的小窝也要勤加清理,以免滋生细菌或寄生虫,殃及孩子;注意宠物

    的免疫预防和治疗,宠物主人要常为宠物体检,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要定期注射疫苗,定期为家中的宠物打虫;宠物住处常打扫,尤其是犬

    类,从室外草地回家后一定要洗澡,注意杀灭螨、蚊、虱、跳蚤、绦虫

    等。第四章 锻炼身体的习惯:决定孩

    子一生的体质

    习惯31:“我得学习,哪有空跑步呀?”——早晨

    跑一跑

    家教摄像头

    李菲今年9岁了,上小学二年级,她学习成绩特别棒,是班里的“尖

    子生”。然而,李菲的身体比较羸弱,在学校里经常生病,感冒犹如家

    常便饭,三天两头吃药、打针,妈妈为此很担忧。

    有一次,李菲发烧了,妈妈赶紧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说:“这孩子

    身体太弱了,抵抗力不强,应该多锻炼身体才是。”回家后,妈妈和李

    菲商量:“菲菲,医生说你身体弱,必须加强锻炼。从明天早晨起,去

    小区的空地上跑步吧。”李菲不乐意地说:“我得学习,哪有空跑步

    呀?”此后,妈妈又苦口婆心地劝说过李菲很多次,但李菲就是不肯早

    起去跑步。

    妈妈知道,李菲的性格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但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啊!妈妈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中国孩子近年来体质持续下降,绝非营养不良所致,而是运动不足

    引起的。体育锻炼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健身强体,更是一种对意志力的磨

    炼,能发展孩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和促进思维能力。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锻炼,父母要处理好孩子学

    习与锻炼的关系,把运动健身作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而早晨跑步,无疑

    是一种最好的运动方式。

    跑步是一种全身运动,它能使全身的肌肉有节律的收缩和松弛,使

    肌肉纤维增多,蛋白质含量增高。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坚

    持跑步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

    长能力,从而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同时,也可以使胃肠蠕动力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增加食欲、补充营养、强

    壮体质。此外,跑步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增强孩子的韧性和

    耐心。

    好习惯培养

    1.早晨跑步,首先要早起

    早晨跑步,最怕孩子不能按时起床,要想孩子养成早上跑步的好习

    惯,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改掉不正常的作息规律,保证睡眠质量,早

    睡早起。现在的很多孩子晚上很晚才睡觉,早上不起床,不少家长以为

    这样是“尊重”孩子,其实这是在纵容、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

    2.与孩子一起晨跑

    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父母应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锻炼身

    体。否则,孩子会感觉心理不平衡。早晨起床后和孩子一起跑步,可以

    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此外,还要告诉孩子跑步锻炼的好处,和孩子一起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3.循序渐进,切忌过猛

    有的父母存在一种误解,觉得运动量大,孩子的身体才能练好,抵

    抗力才会增强。其实不然,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适度才好。也就

    是说,只有适当的运动才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运动量过大则会大量

    消耗体力而得不到恢复,日子久了反而积劳成疾。

    对于孩子来说,早晨跑步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开始时可以每天少

    跑一点,循序渐进,孩子的体能也是通过训练慢慢增加的。跑步时只要

    孩子觉得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跑步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

    好的标准。相反,如果跑步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感觉身体不适、头

    痛、头昏、胸闷、食量减少,那么孩子的运动量可能过大了,下次跑步

    时应注意减少运动量。

    4.坚持下去才能有好身体

    刚开始练习跑步的时候,孩子也许会觉得新奇、有趣,很乐意去,但是时间一长就觉得枯燥了,不愿意去了。

    这时,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多讲早晨跑步对身体的好处,慢慢的他

    的意识里就有了对跑步的好感,也很乐意去坚持。同时,父母的鼓励也

    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孩子跑累的时候鼓励他坚持,当他坚持下

    来的时候要由衷的去肯定、称赞他,比如“现在你已经能早睡早起了,真是了不起!如果坚持跑下去,身体会更强壮”,孩子听后就会很有成

    就感,这时候孩子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另外,要增加一些“花样”,在孩子跑累的时候停下来做做游戏,例如:你追我赶,走走平衡木,抓

    抓吊环,爬爬双杠,等等。习惯32:“吃饱饭我就不想动了。”——晚饭后散

    散步

    家教摄像头

    6月的一天,晚饭过后,妈妈去楼下的垃圾筒丢垃圾袋,习习的凉

    风迎面吹来,让人好不舒服。看着不远处的运动场,忽然萌生了过去走

    几圈的念头。于是妈妈想叫上女儿王雅和自己一起去运动场上散散步,母女俩,边散步边聊天,多惬意啊!

    上楼回到家,妈妈边洗手边询问王雅:“小雅,陪妈妈下楼散散步

    好吗?”王雅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情愿地回答:“妈妈,刚吃饱饭,我不想动了。”妈妈继续劝:“你要再吃饱饭了就坐在那儿,肯定会越来

    越胖。快点,和妈妈下楼去走走,外面的风吹在脸上可舒服了,运动场

    上有许多人,你好久都没有出去散步了呢。”王雅嘟囔着说:“不,我不

    想动。”

    妈妈无奈,这孩子,让她下楼散个步怎么就这么难呢!

    专家如是说

    散步不但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裨益,还能够使消沉的意志一扫而

    光,使身心无比畅快。具体来说,常常散步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

    用:消除疲劳,使人感到放松、镇静、头脑清醒,有利于精神放松,减

    少忧郁与压抑情绪;加强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提高肠胃的

    消化吸收能力;促使血管弹性的增加,特别是腿的持续运动,可促使更

    多的血液回流到心脏,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作

    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散步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

    长期坚持散步,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疾病、神经衰

    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另外,多走路还可以预

    防关节炎,坚持散步可使膝关节功能改善,步速敏捷。

    好习惯培养

    1.让孩子知道晚饭后散步的好处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作为父母,应让孩子知道,晚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使身心愉快,促使身体健康。

    如果你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而略显“富态”,那就更好办了,告诉孩

    子,晚饭后散步,热量消耗得较快,这个时间散步有利于减肥,而且效

    果会特别明显。所以,对于想要减肥的孩子,更应该养成晚饭后散步的

    好习惯。

    2.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散步

    吃过晚饭,最好让孩子坐十五分钟,别动,使胃内的食物消化一些

    以后,再出门散步,这样就更有利于消化了。需要注意的是,散步不宜

    在大马路边上进行,车来车往,孩子都成为“吸尘器”了,可以在房子周

    围或小区内走走,如果居住的附近有小公园就再好不过了。散步时间最

    好在一个小时之内,时间太短,不会使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而时间过

    长,又会使孩子变得更兴奋,从而导致睡得比较晚。

    3.动员全家人一起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边聊边走边活动,不仅有助于全家人放松心情,同时也是一家人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有利于培养感情,增进亲子关系,使家庭氛围更为融洽。父母可以问问孩子:“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很

    好,对不对?”“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孩子一般都会给予肯定的回

    答。总之,让每天的散步成为一种习惯吧。习惯33:“我不喜欢打球。”——选择球类运动

    家教摄像头

    晨韵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次体育课上,老师教同学们了解了排

    球的练习技巧后,便让同学们分成两队打排球。

    可是,唯独晨韵不想进入其中的任何一队。老师很纳闷,问

    她:“晨韵,你不想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吗?”晨韵回答:“老师,我不

    喜欢打球。”老师继续问:“为什么呀?打排球可以锻炼身体,很有意思

    的,你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哪。”晨韵说:“我怕球会打到我的头上,会

    很痛的。”老师安慰她:“不会的,同学们打球时肯定都会特别小心。和

    大家一起去打球好不好?”晨韵摇摇头:“不,我不要打球。”

    老师没招了。

    专家如是说

    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正式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球类运

    动都需要在场地上不停的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这样会增加上、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

    系统的功能。球类运动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做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还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此外,球类运动还具有独特的娱乐功能,它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

    放松身心,消除大脑疲劳,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下一轮的学习。

    孩子经常从事球类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还有利

    于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意志力、自制力、责任感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好习惯培养

    1.培养孩子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如果孩子嫌跑步、散步等运动枯燥乏味,可以让孩子选择球类运动

    来锻炼身体,因为球类运动不仅能满足孩子来回跑动的欲望,而且还有

    竞技的乐趣。

    刚开始时,孩子可能因为球类运动比较复杂,不能完全掌握技巧、规则而畏惧打球,这时,父母应为孩子讲解运动的规则,让孩子知道怎

    么去打。等孩子迷上了某项球类运动后,他就会缠着你和他一起打或者

    主动邀请伙伴们参加了。

    2.告诉孩子球类运动的好处

    让孩子爱上球类运动,一定要告诉孩子打球的多种好处。例如,打

    球时,能够令颈椎与脊椎处于放松状态,这对长期伏案写字或埋头练琴

    的孩子来说,不仅可以预防脊椎压力过大造成的抑制长高后果,对颈椎

    病的防范也有很大好处;在打球的过程中眼睛须快速追随球的来去,这

    对5岁~9岁孩子的眼球功能完善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孩子眼球中的关键

    部分如睫状肌、晶状体和悬韧带都得到锻炼,对遏制弱视与近视都有一

    定的辅助疗效;打羽毛球,需要孩子不停地来回快速移动,而脚下的快

    速移动对拉伸大腿内侧、膝盖周围和小腿内侧的韧带有好处,从而促进

    孩子身高增长。

    3.和孩子一起打球

    你知道吗?打球是最好的亲子运动之一,作为父母,你需要经常和

    孩子玩游戏似地一起打球,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时,全家人可以举行一场球类比赛。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家庭游戏,它不仅可以让全家人的身体棒棒

    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家人和谐地在一起,带来快乐。习惯34:“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坚

    持做广播体操

    家教摄像头

    11岁的燕子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她一

    点都不愿意在课间做广播体操。

    一天上午,课间操的时间到了,同学们都去操场上排队做广播体操

    了,学校的广播室里也传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声——“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只有燕子一个人独自坐在教

    室里看书。这时,班主任老师推门进来了,他奇怪地问:“燕子,你怎

    么还在这儿?为什么不去操场上做广播体操啊?”燕子抬起头,说:“做

    广播体操时,光整队就需要10分钟,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

    写会儿作业、看会儿书呢。”老师对她说:“你不能这样想,学习固然重

    要,但身体也很重要啊。做广播体操就是为了让大家锻炼一下身体,上

    了半天课,出去透透气,换个方式放松、休息一下,这样也有利于学习

    呀。”燕子说:“其实同学们去操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有几个人会认

    真地做的。”老师有点生气地说:“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即使只是

    做做样子,但同学们总得伸伸胳膊、伸伸腿吧,这样也可以放松一下,对身体同样是有好处的。”燕子还是不答应:“老师,我不想去,即使去

    了也是敷衍您,还不如不去呢。”

    面对这个固执的学生,老师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如是说

    广播体操,也可以称为课间操。从医学上讲,当孩子上课用脑时,大脑血流量会明显增加,身体上其他各系统的血流就会相应减少,时间

    一长,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正常发育。

    孩子长期进行广播体操的锻炼,可以加快体内血液循环,提高身体

    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的灵敏性,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从而促

    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另外,广播体操动作舒展、大

    方,乐曲健康、明快,可以帮助孩子放松神经、调整心态、陶冶情操,也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的组织纪律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307KB,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