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660
金匮要略.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4日
第1页
第6页
第18页
第24页

    参见附件(599KB,25页)。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写的作品,临床医学必看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内科杂病的研究,急救方法,饮食禁忌等等相关知识,对医学的学习大有用处。

    金匮要略内容提要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金匮要略作者资料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自幼聪敏好学,曾官至长沙太守。久慕名医之术,始从学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公元205年左右完成了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章节预览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症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庙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痛宿食病脉证治第土

    卷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嫩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痘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妞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唠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跌搬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土九

    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痘方第二十三

    离兽鱼电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金匮要略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撰何任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ISBN7‐117‐06723‐3

    Ⅰ﹒金… Ⅱ﹒①张…②何… Ⅲ﹒金匮要略方论Ⅳ﹒R22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21412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金匮要略

    撰 者:汉·张仲景

    整 理:何任 何若苹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邮购电话:010‐67605754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印张:4.5

    字 数:76千字

    版 次:2005年8月第1版 2005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117‐06723‐3R·6724

    定 价:9.00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自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导读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

    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由于本书在

    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

    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

    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学习《金匮要略》,对于拓宽临床

    思路,提高综合分析和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金匮要略》与作者

    《金匮要略》原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其书名寓意深刻。“金

    匮”谓藏放古代帝王的圣训和实录之处,“要略”指重要的韬略,方论乃

    有方有论,以方言治,以论言理。《金匮要略方论》意指该书是论述杂

    病证治要领极为珍贵的典籍。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元

    嘉二年,即公元152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自幼聪敏好

    学,曾官至长沙太守。久慕名医之术,始从学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

    其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元205年左右完成了确立中医学辨证论

    治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西晋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十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到北宋仁宗

    时一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馆阁残旧书籍里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

    的节略本,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有三卷。上卷讲伤寒病,中

    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迨至神宗熙宁时,国家召集

    林亿等人对此节略本进行校订。因为《伤寒论》已有比较完整的王叔和

    编次的单行本,于是就把上卷删去而只保留中、下卷。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三

    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后世一些医家

    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后人又将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

    意义

    (一)病证结合,辨证施治

    原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运用四诊八

    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首先,原

    著以病分篇的编写体例,确立了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其次,原著各篇篇名均冠以“病脉证治”,则进一步示人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

    合参、辨证和施治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例如湿病,原著首先指明风湿

    病基本症状是“一身尽疼痛”,正确的汗法是“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

    去也”。接着分别论述湿病表实证用麻黄加术汤,风湿表虚证用防己黄

    芪汤,风湿化热证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阳虚风湿在表证用桂枝附子

    汤,风湿并重表里阳虚证用甘草附子汤。使辨病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

    起来。针对证候而治是原著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

    这一原则的基本体现。同一种疾病,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

    及病位的不同,治法就有不同。例如,同为水肿病,腰以上肿者,当发

    其汗;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发汗散水者,有越婢汤以治风水之例;

    利尿行水者,有防己茯苓汤以治皮水之例。反之有时多种不同的疾病,但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症状虽异,治法则同。例如,原著用肾气

    丸者有五:一是《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用治脚气上入,少腹不

    仁;二是《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用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

    便不利;三是《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用治短气有微饮,当从

    小便去者;四是《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用治男子消

    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五是《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

    十二》篇用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

    病,虽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减退,故均可用肾

    气丸温肾化气治疗。

    (二)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

    原著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疾病的

    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因此,重视整体,注重脏腑

    经络变化,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是其基本论点之一。这一主要精

    神充分地体现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例如,在病因上,以

    脏腑经络分内外,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分类方法;在发病

    与病理传变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正与邪、人体内部各脏腑间的相

    互关系,提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以及“见肝之病,知肝传

    脾”等有关发病和病理传变的理论;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

    纲,把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具体地落实到脏腑经络的病变上。这一主

    要精神还贯穿于全书各篇,在具体病证上也得到体现。例如,《中风历

    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以在络、在经、入腑、入脏对中风病进行辨

    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根据水肿形成的内脏根源及其证

    候,而有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之分。这些都启示学者对于杂病应该注重脏腑经络的病机变化,并据此指导临床辨证。

    (三)据脉论理

    脉象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吉凶顺逆。原著篇名

    大多冠以“××病脉证并治”,这就提示临床诊治疾病要脉证合参、证不离

    脉。原著论述脉象条文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上,诊脉部位除采

    用寸口诊法外,还有趺阳诊法和少阴诊法,故后世有“杂病重脉,时病

    重苔”之说。

    原著根据脉象广泛用来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

    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用“微”与“弦”说明胸痹之胸阳不足、阴邪乘

    袭的病因病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病人脉浮在前,其病

    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以脉象确定病位之浅深。《黄疸病脉证

    并治第十五》篇“酒黄疸者……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以脉

    象来指导治疗。《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以脉证参合,判断预后。这些都可以看出

    据脉论理是原著的一大特色。

    (四)治未病

    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某一脏腑病变可传至另一脏腑。《素问·

    玉机真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原

    著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方

    法。提示临床医生对于疾病应根据其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

    病的传变,阻止病位的扩大蔓延。这在临床上是很有指导价值的。其

    次,原著还倡导早治防变的治疗思想,即要求医生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就

    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深入传变。例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篇:“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

    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与此同时,原著还十分重视养生防

    病,强调“若人能养慎”,“若五脏元真通畅”,则正气旺盛,可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载方205首,临床应用广泛

    原著前二十二篇共398条原文,载方205首,足见其数量之多。这些

    经方若按目前方剂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18类。解表剂如桂枝汤;涌吐

    剂如瓜蒂散;泻下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

    和解剂如小柴胡汤;表里双解剂如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乌头桂枝

    汤;温里回阳剂如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清热泻火剂如泻心汤、白头

    翁汤;消痰化积剂如枳术汤、鳖甲煎丸;补益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理

    气剂如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理血剂如大黄 虫丸、桂枝茯苓

    丸、温经汤、黄土汤、柏叶汤;祛湿剂如茵陈蒿汤、苓桂术甘汤、防己

    黄芪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杏苡甘汤;润燥剂如麦门冬汤;祛痰剂如

    皂荚丸、苓甘五味姜辛汤;驱虫剂如乌梅丸;疮痈剂如大黄牡丹汤等,内容十分丰富,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经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如胸痹心痛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肺

    痿可用甘草干姜汤,肺痈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肝着用旋覆花汤,脾约

    用麻子仁丸,肾着用甘姜苓术汤,胃反可用大半夏汤,肠痈可用大黄牡

    丹汤,膀胱气化受阻的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气分病用桂枝去芍药加麻

    黄细辛附子汤,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水逆也可用五苓散,蛔虫可用

    乌梅丸。外科的金疮可用王不留行散,皮肤科的浸淫疮用黄连粉。妇人

    妊娠恶阻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产后郁冒用小柴胡汤,梅核气用半夏厚朴

    汤,脏躁用甘麦大枣汤。这些都说明临床各科疾病都可以应用原著的方

    剂。

    (六)组方严谨精练,化裁灵活

    原著方剂的药物组成具有组方严谨精练的特点。如治百合病的百合

    地黄汤药仅两味,百合甘寒,清气分之热;地黄汁甘润,泄血分之热。

    主辅相合,药力精专。又如治胃反的大半夏汤,药共三味,重用半夏之

    辛以降逆止呕为君,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使以白蜜甘味入脾,三药相合起到降逆和胃补虚润燥的作用。药味精练,配伍严谨,可见一斑。在

    组方用药时,原著既重视发挥单味药的功能,更注意药物经过配伍后的

    协同作用。例如,桂枝一药,配伍应用于不同方剂中,可以从多方面发

    挥其效能。如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以调和营卫;枳实薤白桂枝

    汤、炙甘草汤,用以宣通阳气;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用以温化水饮;

    桂枝加桂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用以下气降逆;小建中汤、黄芪建中

    汤,用以健运中气;乌头桂枝汤,用以散寒止痛;桂枝茯苓丸、温经

    汤,用以散结行瘀。此外,原著的方剂常在大队热药中,佐一味寒药;

    或在大剂凉药中伍以少量的热药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桂枝芍药知母

    汤在用附子、桂枝、生姜等多味温药的同时,佐以一味苦寒的知母;半

    夏泻心汤在用黄芩、黄连苦寒药的同时,又配以辛温的干姜,均属于这

    种情况。

    原著遣方用药,加减变化,极为灵活。例如,治疗胸痹病,用瓜蒌

    薤白白酒汤;如因水饮上逆而症见不得卧者,则加半夏以降水饮,此为

    瓜蒌薤白半夏汤;如再如“胸满,胁下逆抢心”,则加枳实、厚朴、桂

    枝,以降胸中胁下之气,此为瓜蒌薤白桂枝汤。此外,原著对于药物分

    量的加减,也是很讲究的,如桂枝加桂汤的加重桂枝;小建中汤的倍用

    芍药;通脉四逆汤的重用干姜;厚朴三物汤之重用厚朴等,体现了方剂

    的命名,亦含有辨证论治、据证用药的意义。

    (七)重视药物专用与药物炮制、煎煮方法

    原著重视单味药独特的作用。例如,用苦参之杀虫除湿热以治狐惑

    病阴部蚀烂;用常山或蜀漆以疗疟疾;用百合以治百合病;用茵陈、大

    黄以利胆退黄;用黄连泻火解毒以疗浸淫疮;用鸡矢白散以治转筋入腹

    等,均寓有专病当用专药的意义。又如喘加麻黄,胃中不和加芍药,气

    上冲加桂枝,下有陈寒者加细辛等,既反映了仲景用药的规律,又体现

    了药有专用的特点。

    原著还非常注重药物的炮制、煎煮方法。例如,附子用以回阳救逆者则生用,且须配以干姜;用以止痛者多炮用,不须伍干姜,故原著中

    附子多为炮用。又如发作性的疝痛,或历节疼痛不可屈伸,则用乌头,因为乌头止痛作用较附子更强,但须与白蜜同用,既能缓和乌头的毒

    性,且可延长药效。又如用甘草干姜汤治虚寒肺痿,方中干姜炮用,辛

    开而兼苦降,开后世温上制下法之先例。再如茵陈蒿汤的煎药法,先煮

    茵陈,后入大黄、栀子,因为,后入大黄、栀子,可以峻攻其热,久煮

    茵陈,则可缓出其热中之湿。这些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是行之

    有效的。

    三、如何学习应用《金匮要略》

    (一)打好古文基本功,注意文法特点

    原著条文文辞古奥,言简意赅,不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很难读

    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因此,首先应通过阅读《古代汉语》等,提高

    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其次要注意原著的文法特点。原著中有许多省

    笔、倒装等方法,必须分清,才能正确理解条文内容。

    所谓省笔文法,即条文中的某些语词省略,必须从下文中发现上文

    内容。例如,《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

    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

    然者,脉迟故也”。由此可知,“食难用饱”句下,当有“腹满”的症状,不然就不会有“虽下之,腹满如故”的记载。

    所谓倒装文法,是条文中某些句子倒装排列。如《水气病脉证并治

    第十四》篇里说:“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

    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这里

    的“赵婢加术汤”句,应接在“故令病水”句下读。如小便自利而渴,为亡津液的征象,则不宜此方,所以对这种文法应特别注意。

    (二)方证互测,前后联系

    原著文字简略,含义深刻,引人思考。这就提示我们不仅要从文字

    上理解,而且要前后联系,方证互测,领会其言外之意。

    1﹒以方测证

    即从方药推测证候、症状。原著中很多条文叙述的证候不详而包括

    在所用的方药中,这叫做“寓证于方”。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

    十二》篇说:“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

    丸亦主之。”同一短气有微饮而方治何以有二?这又必须从方药中找出

    两方的主治病证:苓桂术甘汤为温化中阳而利小便之剂,以治脾阳不

    振,痰饮停留,上凌心肺,因而气机升降不利,症状除短气外,又有心

    悸、目眩、胸胁支满、小便不利;肾气丸为温化肾气而利小便之剂,以

    治肾阳衰微不能化水,除短气外,尚有少腹不仁、腰痛、小便不利之

    症。

    2﹒以证测方

    即从病证推断其治疗方药。原著中也有很多叙述病证较详细而未出

    方治的,这必须从病证推测其方治。因为方治是包括在病证之中,这叫

    做“寓方于证”。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说:“……病水,腹

    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知其可用十枣汤类下其

    水。

    3﹒前后条文联系比较

    对原著条文中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以各篇的病证为单位,进

    行系统分析。对每一病证,找出病因、证候、辨证、治疗、预后等,这

    样才能对原文内容掌握得更完全,理解得更深刻。例如,《痰饮咳嗽病

    脉证并治第十二》篇说:“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

    汤主之。”需与该篇“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一条同读,才能更好地确定十枣汤之治悬饮的具体适应证。

    (三)联系《伤寒论》

    原著和《伤寒论》原为一书。据此,有些条文必须结合起来阅读,文义才易理解。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说:“脉

    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发

    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两条文字虽有不同,其

    所述证候,则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四症。然在治

    疗上,前者使用五苓散发汗利小便,后者用猪苓汤育,阴利小便。这就

    要联系《伤寒论》中太阳病篇的五苓散证和阳明病篇的猪苓汤证,加以

    理解,以区别两者在临床上的不同证候。

    (四)抓住重点,结合临床,学以致用

    学习《金匮要略》不仅仅是背诵原文,而应该掌握张仲景四诊合参

    诊断杂病的方法,尤其是据脉辨证的能力;应该掌握张仲景辨病与辨证

    相结合的思辨方法;应该掌握张仲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又面对临床实际

    灵活应对的辨证施治的规律与方法;应该掌握张仲景组方精练、化裁灵

    活的用药能力以及包括疾病护理在内的驾驭疾病全过程的能力。

    学习《金匮要略》应该从临床实际出发,领会其主要精神实质,不

    必死抠字眼,如《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说:“从

    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按文字表面解释,似乎说春夏

    衄血,皆在太阳;秋冬衄血,皆在阳明。但临床并非如此,应该理解为

    该条文主要在说明衄血是由于血热上腾的道理,若患阳明里热证,更容

    易衄血了。这样,理论和临床都能相合。

    学习《金匮要略》更应该学以致用,例如《金匮要略》中的狐惑病

    与西医学口眼生殖器溃疡的白塞综合征很相似,只要证候相符就可以试

    用甘草泻心汤进行治疗。又如《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临床上与西医

    学某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相同的地方,若证候相合,同样可以运用升麻鳖甲汤进行治疗。只要掌握原著要旨,联系临床

    大胆实践,一定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又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金

    匮要略》的理解,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学习《金匮要略》的目的。

    何任 何若苹

    2005年3月整理说明

    1﹒本书以邓珍本仿宋刻本《金匮要略》为底本进行整理。

    2﹒本书采用简体汉字,原著中出现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以

    及不规范的字,在本书中也一律改为规范的简体字,但以病名出现的通

    假字一般不作修改,如“卒厥”,不作“猝厥”。

    3﹒药物名称力求统一,凡书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药物名称,进行规

    范统一,如“旋复花”一律改为“旋覆花”、“黄耆”一律改为“黄芪”。

    4﹒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检索。

    何任 何若苹

    2005年3月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

    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

    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

    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

    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

    多节略,故所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

    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

    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

    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

    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

    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

    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

    传上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卷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 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 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方剂索引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 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

    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

    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

    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

    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

    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

    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

    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

    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

    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

    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现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

    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

    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

    者,有留饮。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

    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

    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

    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

    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

    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

    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

    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

    阳。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

    死;知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

    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

    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

    痛。

    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

    病,合为一百八痛。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饪之邪,从口入

    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

    寒伤经,极热伤络。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

    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

    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

    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

    仿此。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暍 音谒。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

    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

    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痉病有灸疮,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

    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

    顷,啜热粥发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

    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

    法将息及禁忌。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

    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

    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

    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

    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

    止者亦死。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

    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

    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

    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

    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

    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

    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

    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

    汗,避风。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

    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

    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

    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水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

    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599KB,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