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76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第1页
第10页
第20页
第25页
第37页
第245页

    参见附件(1716KB,314页)。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作家尹建莉写的关于教育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学习,给予孩子更高质量的关爱,以及如何进行品格教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内容简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一个各方面做得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章节预览

    第一章 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学习是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习惯培养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家长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 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最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与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骗记

    第七章 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截图

    目 录

    Contents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疼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最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骗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阅读导航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

    咨询工作。

    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

    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

    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

    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

    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作者信箱:yinjianli2008@126.com

    作者博客:http:wyy91.blog.sohu.com尹建莉◎著

    Haomama Shengguo Haolaoshi

    好妈妈

    胜过好老师

    ——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妈妈是朋友

    妈妈是老师

    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

    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

    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家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2012.4重印)

    ISBN 978-7-5063-4504-0

    Ⅰ.好… Ⅱ.尹… Ⅲ.家庭教育 Ⅳ.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 第186305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 者:尹建莉

    责任编辑:郑建华

    装帧设计:薛俊雷

    版式设计:薛俊雷

    出版发行:作家出版社

    社 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 邮 码:100125

    电话传真:86-10-65930756(出版发行部)

    86-10-65004079(总编室)

    86-10-65015116(邮购部)

    E-mail:zuojia@zuojia.net.cn

    http:www.haozuojia.com(作家在线)

    印刷:紫恒印装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240

    字数:260千

    印张:22.5

    印数:3461101-3561100

    版次:2009年1月第1版

    印次:2012年4月第49次印刷

    ISBN 978-7-5063-4504-0

    定价:28.00元

    作家版图书,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家版图书,印装错误可随时退换。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

    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

    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

    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

    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本书可供家长读、教师读,像我这样关心教育的人也会从中得到教

    益。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序言 Preface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朱旭东

    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

    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

    选择了教师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

    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

    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

    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

    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一个“诗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研

    究一个问题,并用完全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学术话语去完成自己的论文

    吗?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是个胸有诗情,却脚踏实地的学

    生。她的论文做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规范,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做论文期间,她的另一篇文章还获得了北师大教育学院首届研究生学

    术节征文二等奖。这些,让我对她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了信心。

    尹建莉从北师大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去忙碌她自己的工作;只是

    在每年教师节,她会和我联系。令我没想到的是今年教师节前,她带来

    了她新书的样稿。二十几万字,我几乎一口气读完。

    我以前看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不多,但也接触过几

    本,那种口号式的、群体无意识的东西不合我的胃口。尹建莉的这本书

    却让我一口气读完。并非因为我们曾有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因为她的东

    西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

    操作之精辟,甚至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

    化建设方面等。

    尹建莉对教育有着深沉而执著的情感,她曾立志要到小学去工作,认为小学教育最重要。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她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她现

    在用研究和写作这种形式,致力于教育理念的传播。她说她的目标是让正确的教育思想直接作用在孩子们身上,而不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或理

    论层面上。所以她写作这本书,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来

    写的,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

    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既有思考力度,又有可读性。能同时做到

    这几点,不容易,非常可贵。它可以真正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养儿育女的

    思路。我看了此书后,它似乎在影响着我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

    法。

    我早有耳闻,知道她的女儿很优秀;只是在读了她的作品,才知道

    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源头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她对女儿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

    妙的境界。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

    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现在社

    会上的普遍情况则恰恰相反,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用得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的多是强制

    力,而不是教育。如果这本书能让家长和教师们看到,面对孩子时如

    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那么就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

    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尹建莉这本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

    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

    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况且作者本身就是从教十多年的教师;此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懂教育的妈妈写出的家庭教育作品,本书值得一读。

    (本序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言 Introduction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

    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

    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可有谁会认为自己那么笨呢?现代人都很自信。

    我认识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

    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

    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2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

    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

    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不在意,当下哭闹一番,事后总是“故伎

    重演”;他就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

    他坚定地说,我必须要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

    博士不知道,2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

    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着。最重要

    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

    小纸片、半截烟头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

    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这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对未来真正

    的学习研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

    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失去对事物的

    探究兴趣。此外,“礼貌教育”频频引发的家长和孩子的冲突,还会导致

    孩子在认知上不知所措,打乱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秩序,使他情绪烦

    躁,并且对环境产生敌意,影响品行发展。

    博士绝不怀疑自己是一位琢玉高手,却不知他此时运用的正是锄头

    ——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就这样在无意间产生,使结果和愿望背道而驰,这是最令人遗憾和痛心的地方。

    这几年接触了不少家长,更多地是一些所谓的“问题儿童”的家长。

    我从不同的案例中看到一个共同现象: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

    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

    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

    法不对。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是啊,哪个

    家长的教育意图不好呢?当良好的意图和后面令人失望的结果形成巨大

    反差时,许多家长都抱怨孩子本人,说孩子自己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

    不可雕的朽木——这是显而易见的强词夺理——如果问题来源于孩子自

    身,是他天生带来的,那孩子自己有什么办法呢,正如一个人眼睛太小

    不能怪自己一样;如果问题只能通过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改变来解决,所谓“教育”的功能又在哪里呢?

    也有人把个体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归结到“社会”、“政策”、“时代”等

    宏大因素上。这种归结习惯,最典型的如近年来大、中、小学校园里无

    论发生什么负面事件,人们都要来“教育体制”上找原因,到最后,板子

    基本上都要打到“高考”上。高考——这在我国目前来说最公平的一项教

    育政策,现在成了替罪羊,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

    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

    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

    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

    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

    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

    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

    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在这本书中,我就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写了很多细节,也给出了

    很多方法。无论这些“方法”多么不同,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

    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

    的所有的教育问题;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

    同的锁结。表面上看,本书各篇文章都在独立地谈某一个问题,事实上

    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有内在的逻辑上的一致性。当你读完了这里所有文

    章,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框架进入到观念里——遇到各种问题时,你基本上就会明白该如何做了,“方法”也会自然地来到你的身边。

    希望这本书对家长们有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

    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打针有些疼”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

    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

    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

    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也不是件

    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而来的一些心理,还可以迁移到其它事

    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

    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

    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

    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想抓住小男孩,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

    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

    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

    小男孩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

    么大的心理折磨。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

    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

    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

    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被扎了一下,有些

    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住了,就忘记被针扎这

    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

    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

    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

    圆回答“想”。她又开始咳嗽了,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

    说:“大夫开的药就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

    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

    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让病赶快好了。

    圆圆从道理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

    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

    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

    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就

    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

    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

    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

    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

    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又愉快又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

    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想当英雄,同时对妈妈

    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一次,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

    也没什么好怕的。

    打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

    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痛,确实是

    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镇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太好,就住院了。一个病房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

    圆圆大些,两到三岁。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们惊恐万

    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

    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

    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总能受到护士的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脑门上扎

    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不能一下扎住了,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

    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有些无法忍受了。

    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

    护士摆弄。第八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佩

    服这个小家伙。

    我看到病房里一些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

    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

    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疗,是让孩子呼吸一

    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

    然呼吸十分钟。

    第一次做时,护士推来仪器,我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按

    护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来。白色的微微带有药味的雾气随着机器“嗡”一

    声的启动,一下喷到圆圆脸上,她大吃一惊,本能地把脸扭开。护士立

    即让我把孩子抱紧,别动。我就赶快把圆圆抱紧了,力图让她的脸对着

    喷药口。圆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闭双眼,努力挣扎,想躲开雾气,开始哭,我尽量不让她动。护士也在调整,圆圆的脸扭到哪儿,她就把

    喷气口跟到哪儿。圆圆挣扎了一会儿挣不开,终于大哭,开始强烈反

    抗。才做了五分钟,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罢。

    比较打针,“超声雾化”应该说没什么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雾

    气,有淡淡的药味,并不难闻。由于没提前给圆圆做思想工作,在她毫

    无心理准备下强行要她接受,所以成为圆圆最为恐惧的事。此后几天她

    一直拒绝做超声雾化,只要看到护士推一个类似雾化机的东西进来,立

    即就紧张起来,远不像对待打针那样从容淡定。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

    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

    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

    不去说。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

    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

    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

    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

    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

    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

    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

    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

    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

    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

    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圆圆两岁半时,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难,喉咙处好像卡

    了什么,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我恰好刚看过一个关于小儿喉头水肿的

    资料,觉得圆圆的症状很相似。孩子得这个病十分危险,一是儿童喉管

    细,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难受越要哭,越哭水肿得越厉害,这可能会

    导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间我害怕极了,但我尽量语气轻松地对圆圆说:“宝宝不要

    哭,你现在觉得呼吸困难是因为你这块儿水肿了。”我指指她的喉咙,又告诉她,“要是哭的话就会肿得更厉害,就更不好出气了。你忍耐一

    下好不好,不要哭,妈妈马上带你去医院。”圆圆听懂了,立即就不哭

    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尽管她看起来那样难过,却一声不吭。

    她爸爸当时在外地工作,那时集宁晚上打不到出租车,我就去敲邻

    居的门,请小哲的爸爸帮忙,用自行车带我们去医院。小哲爸爸的车子

    骑得飞快,我在后面抱着圆圆。她的呼吸很困难,但一直安安静静的。

    走到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撞到一个高出路面好多的井盖,我们都摔倒

    了,这一折腾圆圆好像呼吸更费力了,但也没哭,表情还是很平静。我

    觉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庆幸她这么懂事。去了医院急诊,很快得到治

    疗,几个小时后情况就变好了。

    医生说这个孩子真乖,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一点要哭的意思,小孩

    子得这个病最怕的就是哭闹。

    圆圆这方面的乖顺和懂事确实惹人疼爱。她3岁前准备上幼儿园。

    入园前要体检,幼儿园统一安排报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妇幼保健所体

    检。体检的路上,我告诉她可能要抽血化验。她有些紧张,问我疼不

    疼。我还是先告诉她有些疼,然后告诉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针差不多,就

    是扎的时候有一点点疼,抽的时候就不疼了。她已有过几次打针的经

    历,听我这样说,也就比较释然了。当天体检的有十几个小朋友,抽血时,孩子们哭成一片。已抽过

    的、正在抽的、还没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别是一针没扎住、需要扎

    第二针的,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着急了。抽血的护士都被弄烦了,皱着眉头,态度似乎也不好。

    圆圆安静地倚着我等着,用有些好奇有点同情的目光看着那些小朋

    友。她突然对我说一句“哭也一样疼”。我问她是不是想说小朋友打针

    时,哭和不哭是一样疼的,哭也不能减轻疼痛。她说是。我赞赏地亲亲

    她的小脸蛋说,“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痛,还不如不哭。”我

    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

    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

    以她的年龄,哭了也是正常的。

    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一直

    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

    她。

    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

    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

    也一样疼”。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

    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

    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

    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

    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痛你了,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痛,就剩这

    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这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

    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特别提示

    当孩子因为什么大哭时,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比哄啊劝啊更有效,更能降低孩子的

    痛苦感。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

    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

    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

    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

    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不要捉弄孩子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

    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圆圆上幼儿园时,有一阶段我工作特别忙,就由她爸爸接送。她爸

    爸单位离幼儿园很近,幼儿园放学早,爸爸接上她还不到下班时间,就

    把她带回单位再待一个小时才回家。

    他办公室几个人当时都三十岁左右,大家处得很好,也很随意,经

    常互相开玩笑。有两个同事很喜欢和圆圆说话,但他们不是正常地和孩

    子说话,总是把她当个小动物一样捉弄。比如装出很凶恶的样子,强行

    要来抱孩子,孩子吓得直躲,他们则乐得哈哈笑起来;或者煞有介事地

    要圆圆喊他们“爷爷”,孩子不懂事,就叫了爷爷,逗得办公室的人都笑

    起来。我可以想象,当时圆圆一定从大家的表情中感觉到有什么地方错

    了,但又不知哪里错了,她一定很惶惑,很不安。再后来他们又让圆圆

    叫爷爷,圆圆不叫,他们就假装生气了,说你这个孩子不懂礼貌,弄得

    圆圆不知所措。

    她爸爸也不喜欢别人那样逗圆圆玩,但也许是觉得这只是开玩笑,也许是因为对同事不好意思,就没去强行制止他们。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孩子那么小也没有能力把她的不快讲给

    我。结果过一段时间后,我突然发现圆圆和外人打交道时流露出不自

    信,说话时不像以前那么大方了,经常是想说又拿不准,眼神一片犹疑

    躲闪,尤其是和陌生人打交道时。这让我有点着急,但一下子也找不到

    症结,就反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生活中更留心让她多

    和别人打交道,培养她的自信。

    有一天,圆圆和她爸爸从单位回来,我看出圆圆有哭过的痕迹,问

    怎么了。圆圆说:张叔叔说爸爸不要我了。说着又想哭。她爸爸解释

    说,他下班前到院长那里开个会,会议比原定时间稍长些,到下班了还

    没结束。那个张姓同事就对圆圆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

    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

    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

    他们经常捉弄孩子。

    我当时很生气,责怪先生不懂得保护孩子,气头上说要剥夺他接送孩子的权利。先生虽然对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他不认为会给圆圆

    带来什么影响,觉得我把这件事看得太重了。我后来多次和他谈到这

    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从事实中也看到了影响,圆圆有两次从睡

    梦中哭醒来,问她做了什么梦,都是说梦到爸爸从幼儿园接上她就不要

    她了,独自走了。大人的一个无聊的玩笑,给孩子带来多么深刻的恐惧

    啊。

    她爸爸终于意识到这事对圆圆的影响,也非常懊悔。后来我尽量去

    接孩子,真的“剥夺”了先生接孩子的权利,主要是我不想让圆圆再见到

    她爸爸单位那两个人,不想唤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意这个问题

    了,偶尔因为我实在忙顾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单位,也绝不允许

    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宁得罪同事,绝不“得

    罪”孩子。当然,单位同事捉弄孩子并没有恶意,看家长不愿意,以后

    就不那样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

    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

    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

    至幽默和智慧。

    我看到一位妈妈洗完一块床单晾起后,顺便和她两岁的小儿子玩一

    种叫“眊儿”的游戏。她和孩子分别站在床单两边,互相看不见,然后每

    喊一声“眊儿”,俩人就同时从床单左边或右边探头去看对方。孩子的目

    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每次探头都不让孩子看

    到。这样,妈妈有可能这一次刚刚从左边探了一次头,接下来的“眊

    儿”还是从左边探头;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才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

    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

    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尤其是妈妈使了小计策,刚从

    左边出来,又从左边出来,而孩子已学会判断,通过猜测,两次从同一

    边出来,连着脸对脸地和妈妈“眊儿”上了,孩子为自己的成就感兴奋不

    已。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

    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

    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

    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想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

    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这才满意地把东西递给孩子。还有的大人

    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找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鸡鸡之类

    的动作。或者看一个小女孩极喜欢她的布娃娃,就把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被别人拿走了,急得小女孩大哭,大人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

    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

    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

    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

    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

    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

    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

    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

    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

    现在的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大用了,但人们捉弄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场合下仍然是被捉弄

    的对象。这些捉弄行为表面上看已不那么粗俗,但它们与上面那些捉弄

    行为的野蛮性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对孩子的不尊重,和对儿童心理的不

    体谅。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邀请了来自河北

    的五胞胎,四女一男。这五名年龄只有四岁多的小家伙健康可爱,齐齐

    站在演播室中间,一点也不怯场,都是满脸兴奋的样子,他们一下就把

    我吸引住了,饶有兴味地坐下看节目。

    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谁最爱告状”。五个小孩子听了这个

    问题一脸迷惑,开始都不确定地乱指,后来有的人看别人指谁他也指

    谁,最后就统一到一个孩子身上,那个被确定为最爱告状的孩子一下显

    得无所适从,她肯定感觉到了自己不是个好角色,样子有些委屈,甚至

    害怕。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谁最爱打别人”。孩子们开始又是乱指,中间

    还有互相揭发,最后又统一到一个人身上,那个“最爱打人”的孩子一下

    子显得很难为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谁挨爸爸打最多”。孩子们仍是从犹犹豫豫的

    乱指,到最后统一在一个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变得不知如何是

    好,脸上是说不出的尴尬。

    主持人和观众都被孩子们的样子逗乐了,没笑的只有这几个孩子。

    他们的关系已被挑拨,大庭广众之下被贴上某个坏标签,他们都不像刚

    上场那样轻松,变得紧张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来,主持人拿上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说只有这一个书包,问孩子们给谁。孩子们明明都被这个书包吸引,他们看这书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小小的心一定都很想得到这个书包。但是,他们刚才已有被

    贴上坏标签的经历,他们都想表现得好,就开始了互相推让,都说给别

    人,没有一个人敢说给自己。指来指去,最后决定给老大,老大拿到书

    包很高兴,其他几个孩子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老大也许在一瞬间感到

    不妥,咬咬牙让给了老五,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当主持人夸奖她时,小姑娘一下哭了,万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要

    哭,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爱说话的伶俐的老三打圆场说“她是觉得老五好,才哭

    了”。观众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释”逗笑了。

    节目就这样一直弄到孩子们哭也哭了,虚假的话也说了,个个心里

    七上八下,主持人才拿上另外四个书包,孩子也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设计这些问题和环节的用意何在?实

    在搞不明白。我没再往下看,离开电视干别的去了。否则我郁闷得也想

    哭了。

    写到这里,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有的

    成人在面对孩子时都应该牢记: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特别提示

    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

    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

    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

    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

    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给小板凳揉揉疼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

    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

    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

    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

    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

    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

    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

    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

    疼,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

    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

    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

    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

    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

    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1〕在孩子幼小时,每

    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

    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

    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

    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

    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

    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

    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

    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她的疼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

    好),安慰她“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

    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

    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

    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疼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绪很快好起来。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被不够

    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摔倒了,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

    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

    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

    慰地面说“马上就不疼了”。

    同时,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

    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

    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

    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

    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

    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

    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

    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

    了“让步”。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

    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

    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从来不闹意见,总是懂得通过“办法”来解决问题。

    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圆圆和几个小朋友排队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

    子总是第一个上去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再第一个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

    后面的人都滑下来,站到他后面时,再一起上去。孩子们可能突然发现

    当这个“第一名”很风光,就开始争抢。后面滑下来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

    跑,但很难赶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闹得情绪很不愉快。圆圆也很想第一个滑下来,但她不会通过喊叫或把

    别人推开这些方法争抢第一。她让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别的

    小朋友这一轮滑下来跑到梯子旁时,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适当

    放弃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冲突,又为自己争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机

    会。

    圆圆的善解人意迁移到很多方面。她从小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我

    和她爸爸开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许。她上小学后,和班里

    同学关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选三好生,几乎都能全票当选。她才7岁时,我哥哥的孩子,当时4岁的小毅来我家住了几个月。圆圆总是对小

    弟弟非常好,从没和弟弟闹过一次别扭。有一次,我和她去买一种她和

    弟弟都非常喜欢吃的蛋糕,只剩一点点了,勉强够两个人吃。我问她可

    不可以回去只让姥姥和小弟弟吃,她这次不吃行不行。圆圆痛快地答应

    了,尽管她非常想吃,但她也能考虑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

    顾。回家后她一直坚持要把蛋糕给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说什么也不吃。

    姥姥感叹说这个孩子真懂事。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

    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

    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

    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说这话时才十岁。

    她能这样想,我们非常欣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

    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

    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

    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圆圆其实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马上觉得亲近的人,她会礼貌地打招

    呼,但不会寒暄,更完全不会为了拉近关系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交流中

    没有任何讨巧行为。这甚至让一些初次和她交往的人会有一点压力或不

    自在,感觉她对人太平淡,不热情。但只要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就会发

    现那正是她单纯善良一以贯之的表现。她在自己的圈子里人际关系一直

    都不错,上高中时,学校将评选市级三好生候选人名单公布出来,进行

    全年级投票公选。圆圆是候选人之一,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同学

    去给她拉选票。

    圆圆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

    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她上高中时所在的班级,是该校的第一实验班,集中了全校的尖子

    生。事实上班里每个同学都是高考考场上潜在的竞争对手。在高考前两

    个月,圆圆自己复习时,整理出几张需要背的英语词组。她觉得这个东

    西有用,推荐给同学们很好,就让我帮忙打印出来,并拿到外面复印

    了。我们一份份地配好,又用订书机订好,她用一个袋子拎了,拿到班

    里给每个同学一份。虽然是小事,也可看出她心地的单纯和无私。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

    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

    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

    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

    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2〕激光照排发明人王选先生说:“考虑自己和考虑别

    人一样多,就是好人。”我们也坚信,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

    技巧,就是做个好人。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

    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这与美国教育

    家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

    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

    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4〕——当“同情

    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

    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

    豁达。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教孩子“给小板凳揉痛”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

    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或哲学观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

    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

    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如果平时孩子不小心磕碰了,家长能很友好地采用“给小板凳揉

    痛”的做法处理;可是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你心爱的花瓶,你却

    忍不住对孩子大发雷霆;平时总对孩子讲我们要理解别人,可一旦孩子

    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强行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去细致地体会孩子的感觉——那么你的教育行为就不统一了,你其

    实就变成了一个不体谅、不豁达、爱物胜过爱孩子,价值观不统一的家

    长。这一瞬间你的情绪表现得那样真实,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

    子的价值观也被你搞乱了,“风格”也不会完整统一。

    我见过一些眼睛里充满敌意的幼儿,他们很容易就会发脾气,做出

    攻击别人的行为。有一位妈妈,她一边在嘴里抱怨她的儿子爱打人,告

    诉孩子“不许打人”,一边狠狠地“教训”一张磕了她儿子脑门的桌子;遇

    到她儿子抓打别的小朋友,她也只是很假地管一管,态度中隐藏着纵

    容,可能是怕儿子吃亏;平时还逗孩子打爸爸,以此为乐。她的儿子上

    幼儿园后总和小朋友合不来,常打人,弄得老师和家长们都有意见。这

    个孩子内心可能很想和小朋友玩,但他在玩的过程中处处充满保护自己

    的意识,唯恐有什么被别人侵犯,大多数情况下以和小朋友闹意见而结

    束。所以他总是很孤独。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又寂寞又敌视的目光,总

    是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我也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

    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

    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

    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

    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

    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痛”成为孩子的一种思

    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

    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特别提示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

    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家长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另一

    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孩子觉得这是多么

    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

    他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我们要让自己

    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

    圣诞节在我家是个重要日子,在这里它和宗教无关,只是圆圆的另

    一个“儿童节”。

    圆圆从两岁多开始,就年年在圣诞节早上收到一份礼物,每样东西

    用漂亮的包装纸包着,打开了全是她喜欢的,有吃的有玩的有读的。而

    这些东西居然是一个从未谋面的老爷爷在半夜悄悄送来的,这真是让圆

    圆感到万分神奇,惊喜不已。

    圆圆第一次收到礼物时,我们从画册和贺卡上找到圣诞老人的图

    片,告诉圆圆,就是这个老爷爷给你送礼物的,他特别喜欢你,说以后

    年年圣诞节要给你送礼物。圆圆既激动,又有些担心,问我们圣诞老爷

    爷下一个圣诞节会不会忘记过来。我们说不会,圣诞老人每年都会惦记

    着给小朋友送礼物,他肯定会来。

    一年因为盼望而变得有些漫长,当圣诞节终于又要到来时,圆圆激

    动得小嘴呱嗒呱嗒地说个不停。她一次次地猜测圣诞老人今年会给她送

    来什么礼物。她特别想要一个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不知道圣诞老人的

    礼物里有没有这个。

    她这个愿望已说了好多次了,我们就告诉她说,圣诞老人很会猜测

    小朋友的心思,小朋友想要什么就给他送什么,看看他能不能猜中你的

    想法。

    圆圆还担心外面没下雪,圣诞老人的雪橇怎么走呢。我们告诉她,如果没有雪,圣诞老人的雪橇就在白云和空气上飞行,让她不用为此担

    心。

    到了睡觉的时间,圆圆说她不想睡,要等圣诞老人到来。我们对她

    说圣诞老人看哪个小朋友睡着了,才去给他送礼物。于是圆圆乖乖地躺

    下了,却有些睡不着,这么小的孩子头一次为一件事有些失眠了。

    我们尽量不再刺激她,减少和她说话,让她安静下来。到她终于睡

    着后,赶快拿出几张漂亮的包装纸,把东西一样样地包好,有的还要扎

    上绸带,然后把它们摆到她醒来后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可以想象圆圆早上起来看到礼物有多么兴奋,圣诞老人真的又来了!

    小姑娘是那样急于知道老爷爷今年送给她些什么东西,拿起每样礼

    物,又不舍得马上撕开包装纸,先摇一摇听一听,猜测里面是什么东

    西,让我们也猜,然后再小心地打开包装。她似乎用这种方法延长着这

    种神奇的感觉。

    礼物一样样打开,都是她喜欢的东西。当穿公主裙的芭比娃娃出现

    时,小女孩的快乐真是难以言表。她小小的心里一定在暗叹圣诞老人的

    神奇,没见过她,却知道她最想要什么。

    每年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总有五、六种,都合她的心思,欢喜之

    余,圆圆总是惊奇不已地问我们:“圣诞老人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我

    们就一再解释说:“可能是你对爸爸妈妈说的时候,被他听到了。”

    圆圆对圣诞节早晨的喜爱,超过了我和先生小时候对春节早晨的钟

    爱。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是春节早上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妈妈给做了

    什么新衣、吃什么、玩什么都早已知道。我们只是很享受这些东西。可

    圆圆的圣诞节早上却是个充满悬念、谜底终于揭开、惊喜连连的时刻。

    所以,在上幼儿园的几年里,圆圆真是掰着手指头从年头盼到年尾,盼

    星星盼月亮地等着圣诞节的到来。这一天远比儿童节和春节让她兴奋和

    期待。

    圆圆好长时间觉得蹊跷的一件事是,为什么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没

    收到礼物,圣诞老人为什么不给他们送礼物呢?我们就对她说,爸爸妈

    妈经常在心里对圣诞老人说:“小圆圆是这么可爱的一个孩子,请你每

    年不要忘了来给她送礼物。”然后告诉她,你去告诉别的小朋友,让他

    们回去告诉家长,也这样经常在心里和圣诞老人说话,圣诞老人听到

    了,他们就也会收到礼物了。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

    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诞老人才千真万确地存在;等他长大了,变成了凡人,圣诞老人就消

    失了,再也不来了。

    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

    活着。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能做没

    翅膀的凡人。

    每次圣诞老人来过后,我和先生就会紧接着考虑“他”下次来该带什

    么礼物了。我们留心孩子的每一个愿望,关注她想要什么;平时到商场

    或什么地方也注意有没有可用来做圣诞礼物的东西,合适的东西看到了

    就随时买下来。但拿回家不让圆圆看到,先把东西藏起来。有时圆圆想

    买什么东西,我们就借口没时间逛商店,是不是可以等到元旦放假时再出去买;或是借口某个东西有些贵,要不要再到别处看看,比较了价格

    再买。结果没等我们去买,圣诞老人就给送来了。

    在圆圆的眼里,这个老爷爷一定好极了,他的能耐也大极了。

    有一年圆圆在玩耍时说到芭比娃娃没有男朋友,想给她找个男朋

    友。我领着圆圆几次到卖玩具的地方看,一直没能找到一个男芭比。

    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买了一个面相看起来英俊的女芭比,回家后把

    娃娃的头发剪短,做了一顶帽子和一身男装,配一双长筒靴,这

    个“她”就变成了“他”。当然,这些改造工作都是在圆圆睡觉以后做的,她一点不知道。

    到圣诞节早上,芭比公主的“男朋友”出现时,圆圆真是高兴坏了。

    她没想到自己想买而买不到的东西,圣诞老人居然给送来了。

    不过,她很快发现“男朋友”帽子的布料和她的一条旧裙子的布料一

    样,他的衣服和裤子的面料也和妈妈刚在缝纫店做的一条棕色裙子的面

    料一样。我也假装惊讶地说:“是啊,怎么这么巧呢。”

    我知道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线索向她提示圣诞老人是谁,但无所谓,让她该知道的时候再去知道吧。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时,对圣诞老人的真实性就有了怀疑。

    她在幼儿园大班那年,收到礼物后又高兴地去问别的小朋友收到没

    有。她很奇怪自己都教过别的小朋友回家告诉父母,让他们的父母也经

    常在心里对圣诞老人说话,怎么圣诞老人还是没给他们送东西呢。结果

    幼儿园老师告诉她:“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那是你妈骗你呢。”圆圆

    说“不是,我妈妈从来不骗我!”她回家后还气愤不已,问我到底有没有

    圣诞老人,我说有啊,他不是年年都来给你送东西吗,妈妈和爸爸怎么

    可能半夜去买东西呢?

    一个人的童年是多么短暂啊,我多么想延长她的快乐,不愿意她早

    早失去一个童话世界。

    圆圆虽然从我这里得到证实,有些放心了,但事实上从那时起,她

    可能就对这事起了疑心。后来又问过几次,我们一直想办法不说透。到

    她上小学后,可能已经意识到圣诞老人是虚构的,就再也不问到底有没

    有圣诞老人了。

    那以后,我们也慢慢放松了警觉,说话随意起来。记得她上小学二

    年级时,圣诞节收到一个很漂亮的穿着宫廷华服的洋娃娃,我看她很喜

    欢,也一时得意,就对她说:这个娃娃这么漂亮才80块钱,百货大楼那

    个还没这个好,卖120块钱,小店的东西看来还是便宜。

    我突然发觉说漏了嘴,有点不好意思。圆圆不揭穿,只是笑笑

    说:“圣诞老人还到各个商店转悠,比较价格呢。”

    圣诞节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即使后来圆圆已心知肚明,我们也一直没有正面说过这个事。“圣诞老人”是我们共同的享受,是我们共同的

    梦想,所以它是我们共同要保护的秘密。

    她九岁时,我假期带她回姥姥家。有天上午我正在卫生间洗头发,听到圆圆拿着什么东西对姥姥说:“这是圣诞老人送我的”。姥姥逗她

    说:“这圣诞老人年年给你送东西,他到底在哪里呢?”圆圆顿了一下

    说:“正在卫生间洗头发呢”,全家人都笑了。

    孩子总要长大,童话总要消失。圣诞老人虽然和童年一起慢慢远去

    了,但我们仍然愿意延续这份快乐。

    中学几年,圆圆越来越成熟了,我们依旧会在每年的圣诞节送给她

    一些礼物。当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送“小儿科”的东西了,而是开始送一

    些“含金量”高的东西,比如CD机、衣服等。仍然习惯于把这些东西称

    作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如果圣诞节不在周末,我们就把“圣诞节的

    早晨”改在离节日最近的一个周末早上,只提前不推后,无论如何,都

    要让孩子每年有个惊喜的时刻。

    “圣诞老人”每年都来的意义不在于礼物本身,而在于这份惊喜,惊

    喜是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享受。

    十几年里,只有一次,好像是圆圆小学五年级那一次,我和她爸爸

    那一段工作特别忙,没来得及给她买礼物,就在周末带她出去玩,并给

    她一些钱,让她替圣诞老人给自己买些礼物。东西没少买,圆圆长大后

    回忆说,那是她觉得最没意思的一次圣诞节。虽然花一样的钱,买一样

    的东西,方式不一样,带来的快乐就不一样。

    圆圆小时候经常给我们讲她梦到什么,她的梦一直都是童话一样,非常美妙,我后悔没有记录下来。美丽的梦一方面来源于她从书上读到

    的那些童话,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圣诞老爷爷带来的吧。一个经常做美梦

    的孩子,她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吧。

    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不仅让圆圆的童年过得不一般,也让她更深

    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并且教给她如何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惊喜。她的好

    朋友过生日时,她总会很认真地挑选礼品。圆圆偶尔也制造点浪漫小情

    调,给我和她爸爸送上点惊喜。

    在我四十岁生日那天,圆圆早晨上学时说她今天不想骑车了,要坐

    公交车去,我们当时没理解,觉得坐公交车又费时间又费力气的,干吗

    要为难自己。结果晚上放学时,她带回一大把康乃馨。原来她那个自行

    车没车筐,她乘公交是为方便拿那把花。我和先生那天都忘了过生日这

    回事,幸亏她提醒了我们。

    她上大学后,我问她还要不要圣诞礼物了,她说要;我问她长多大

    就不要了,她说“八十岁”。我们都笑了。看来,圣诞老人且得一趟又一

    趟从北极大老远地跑来呢!特别提示

    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

    奇异的光彩。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诞老人才千真万确地存在;等他长大了,变

    成了凡人,圣诞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来了。

    圣诞老人每年都来的意义不在于礼物本身,就在于这份惊喜,惊喜是另一层更有价值的享

    受。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

    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

    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圆圆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个小男孩叫马晓飞,他们俩很合得来,经

    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我去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兴冲冲地对我说:“妈

    妈,我最喜欢和马晓飞一起玩啦,我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我笑笑,说好。她看我同意了,很高兴,转而又有些担心,“不知道我爸爸同意

    不。”我说那你就问问他。

    她回家后本来还着急等爸爸回来问这件“终身大事”,结果玩得忘

    了,直到几天后爸爸去接她,回家的路上才又想起来。她爸爸当时也非

    常痛快地说“好”,同意了。圆圆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

    妈,我爸爸也同意我长大后和马晓飞结婚呢!”我愉快地说:“是吗,那

    太好了!”

    圆圆这时又有些担心,“要是我们上学了,不在一个学校,以后不

    认识了,那怎么办呢?”听她这样说,我和她爸爸也做出发愁的样子

    说,是啊,这该怎么办呢?那你好好想想办法。圆圆想了一会儿,忽然

    有主意了,“对了,我长大了,碰见一个男孩子,就问他,你是不是叫

    马晓飞,那不就知道了吗!”我们一听,也高兴了,是啊,这不就知道

    他是不是马晓飞了嘛。原来这么简单!

    这个难题解决了,我们一家人轻轻松松地开始吃饭。

    后来我听幼儿园老师说,圆圆和马晓飞这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从

    来不打人骂人,也不和小朋友抢东西,都很喜欢讲故事,两人在一起玩

    从来不闹意见。看来幼儿园也有“合得来”这回事。

    到上了小学,这个小男孩和圆圆在一所学校,不在一个班。小学生

    的特点是男女生之间缺少真正的兴趣,一般是男生和男生玩,女生和女

    生玩。圆圆有几位非常要好的同学,几个小姑娘只要有空就在一起。我

    和她爸爸有一次想起马晓飞来,戏谑地问她,现在还和马晓飞玩吗,长

    大还要不要和马晓飞结婚了。圆圆说他是男孩子,不喜欢和他玩,不在

    一个班,也见不到。我们逗她,“那你不担心长大了不认识他?”她说不

    担心。看来她已经“变心”,从那以后就真把马晓飞丢后脑勺去了。她上中学后,进入心理学上的“青春期”,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才

    真正开始观察她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了。圆圆也会对我讲一些学校里男生

    和女生互相讨好的事,比如一个家里很有钱的男孩子对她班里一个女孩

    子说,你要是和我好,我就给你买6万元的珠宝。我们听了,并不贬损

    这些事,只是笑笑,说这小男孩幼稚得可爱。我家里也不时地会有男生

    打电话过来,我们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就像接到她的女同学打给她的电

    话一样,很自然地喊她来接电话,然后我们回避开,让她能方便地通

    话。有一次我还在她的书桌下捡到一张纸,可能是她上课时和另外一个

    女孩子的笔谈,两人热烈地讨论着班里的几个男生,能看出她们对一些

    男生是有朦胧的好感的。我笑笑,把这张纸收藏起来,准备将来圆圆长

    大了还给她。

    每个父母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回忆一下我们的少男少女时代,就该知道中学生这种情愫的萌发是多么正常。所以我们在孩子情感发育

    时,为什么不可以给出更多的理解。

    偶尔圆圆接到某个男同学的电话,会聊很长时间,放下电话时她会

    有些不自在。我就选个合适时间和场合,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这上

    面,对圆圆说,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和异性接触

    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

    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消解她心中的不安,让她知道原来自己对异性有

    好感,或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

    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

    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生长。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

    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在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

    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

    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

    有自我控制的力量。

    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女儿读初中二年级,长得很秀气,学习一直

    不错,她特别怕女儿早恋,影响学业,从孩子一上初中时对女儿进行了

    严密的监视。家里只要有男生打来电话,她就一定要过问。孩子放学回

    家稍晚,她就问个不停,还要给老师打电话核实孩子说的是不是事实。

    她女儿因此和她的关系弄得很僵。

    这位家长为了控制孩子的行踪,也为了孩子的安全,给孩子买了个

    手机,结果她有一次偷偷查女儿手机,发现她和几个男生称兄道弟的,大怒,没收了手机。女儿却有办法,第二天把同学一个手机借回来用。她再把借的手机没收,孩子就放学后用一个陌生的手机给她发个短信说

    自己很生气,晚上不回家了,然后那个手机就一直关机。她找不着孩

    子,一晚上急得要死。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女儿学校,在大门口等到背

    着书包来上学的女儿,没问出孩子一晚上去哪里了。这位妈妈一怒之下

    找到班主任,把女儿一夜未回家的事对班主任说了。班主任又跑去对教

    导主任讲了,教导主任马上召开年级班主任会议,宣布本校一名初二女

    生在外面过夜,要求各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后来经过“审讯”和调查得知,这个小女孩就是赌气到网吧玩了一晚

    上,想吓妈妈一跳,什么事情也没有。可是孩子第二天到校后,一切都

    变了,所有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好像她这一晚上干什么去了。

    她妈妈有些后悔把事情弄大了,但影响已不可挽回。迫于压力,孩子最

    后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妈妈提出要求,不许和男生来往。但由于女孩到新学

    校后,很难一下融入新的同学圈子,没有朋友,学习也一蹶不振;正好

    有个高年级男生来和她搭讪,她就真的和这个男生“谈恋爱”了,最后闹

    到要离家出走。到这个时候,做母亲的才终于发现,自己除了伤心失望

    外,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恋”等儿童问题上,家长实际有

    两种功能,一种是疏导平息,一种是刺激强化。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达到

    第一种效果,但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家长都把它做成了第二种结果。他

    们想阻止孩子早恋,却用错误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使孩子不由自主地

    掉入漩涡中。“动摇孩子意志最有效方法是唤起他的有罪意识”〔5〕,家

    长在这里最大的过错就是用成人庸俗的观念,把孩子们一些原本正常的

    行为恶俗化了,人为地制造孩子的罪恶感,客观上把孩子推到了不可自

    拔的境地。

    我曾收到一位妈妈发来的短信,说她正在上初三的女儿“有男朋友

    了”,问我该怎么办?我马上回电话,问“有了男朋友”是怎么回事。

    原来,她女儿同年级另一班的一个男孩子下课经常喜欢来找她女儿

    说话,女儿过生日时,叫了几个同学到麦当劳,也叫了这个男孩子,男

    孩子也送她女儿一份礼物,他们还有时互相发短信。当妈的悄悄查了女

    儿的手机短信,和这个男孩之间发的短信较多,个别语句有些暧昧,似

    乎彼此有些好感。

    我对这位妈妈说,在我们的话语中,“男朋友”是有特定含义的,就

    这些事,你怎么能把那个男孩子称为你女儿的“男朋友”呢。其实孩子们

    什么事也没有,是你用自己的理解给孩子们的交往定性了。

    我当然也理解这位妈妈的担心,她怕如果不管的话,女儿和这个小男孩发展下去,真的会去“谈恋爱”,影响学习。我告诉她,要管,但不

    要瞎管,首先清除自己心里世俗的污垢,然后再来管孩子。后来这位妈

    妈按我的建议和女儿谈了一次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是这样和孩子谈的。

    首先肯定孩子,告诉女儿,在你这个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这很正

    常,看来你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是同步的,很健康。另外,有男孩子喜

    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

    得欣赏他人的人。

    接下来她告诉女儿,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才是刚刚开始,你

    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

    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

    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

    最后她告诉女儿,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

    一个同学学习不好,气质平平,能力一般,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她。

    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识的基础上产

    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

    才能慢慢学会欣赏别人。

    这位妈妈后来又给我打电话,说她这样和女儿谈,孩子很高兴。从

    那以后,她女儿还不时地和妈妈说谁给她写纸条或发短信了,她觉得谁

    不错等。具体到那个小男孩,还有些交往,但一直很正常,和别的同学

    没什么两样。这位妈妈悟出的道理是: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内心也

    会很阳光。

    其实,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说的,主要不是如何进行爱情教育,而是

    成人如何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不少孩子在

    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断地遭遇成人“垃圾思

    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像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生产,任意排放的有

    毒气体和污水一样,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结果是

    破坏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产性。不光在早恋方面,其它方面的思维垃圾

    也会让孩子发生变异。

    比如一位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针对孩子,把钱管得很紧,一直以来都像防小偷那样防着自己的儿子。在她的意识中,似乎孩子只

    要有机会,就一定会在钱上做手脚。她不仅把家里的钱放得很隐蔽,不

    让孩子知道;而且孩子上学后想买什么,她总是用怀疑的口气问:“那

    东西是那么多钱吗,你可要说实话”。即使经她同意,孩子自己到她钱

    包里拿钱,她一定要说:“来,妈妈看你多拿钱没有,不许偷偷多拿

    啊”。在她的不信任和严密监视下,她儿子形成了反监视的兴趣和能力。上初中后,这个小男孩就开始从家里偷钱。有一次和父亲一起去提

    款机上取钱,父亲输密码时,他竟然偷偷记下来,然后偷偷拿了家里的

    银行卡,一个月里分三次取了两千元,全部挥霍干净。每次偷钱事件发

    生后,家长除了把儿子暴打一顿,只能仰天长叹,怎么生了这么个不争

    气的儿子。做家长的实在想不明白,一直以来在金钱方面这样提防儿子

    做坏事,怕他变坏,他怎么就恰恰变得这么糟糕呢?

    和上面事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位好友对我讲的一件事。

    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因某种原因误过了学校的期中考试,为了让

    儿子补上这场考试,就到学校找来各科期中考试的卷子,回家让孩子按

    照学校考试的时间把卷子都做了。

    她在把卷子交给孩子的一瞬间犹豫了一下,考虑是让孩子自己掐时

    间还是由她来监督;同时她还想到,要不要把孩子房间里的书本都收

    走,以防他偷看。她儿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肯定会有一些内容不会

    做,那么他会不会偷偷去看书上的答案呢?

    她想了一下,决定信任孩子,就告诉孩子说,你自己掐好时间,到

    点就不做了。别的什么也没说,就关上门出来了。

    让她高兴的是,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知道考试应该是什么样

    子,他完全按照学校考试的样子来管理自己,时间一到就不再做题了。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有“作弊”这回事,他妈妈通过观察看出来,他在遇到

    不会做的题时,也绝对没有动过偷偷翻书的念头。她不由地感叹:原来

    孩子是这样纯洁!她庆幸自己在那一瞬间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用潜台

    词告诉孩子这些糟糕的概念:考试是可以偷偷看书的,你是不值得信任

    的。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内。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

    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

    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

    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

    去。

    有人研究发现,甚至一个人的外貌在别人不断的暗示下,都会发生

    改变。相貌平平的人,在赞赏的目光下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照人;五官标

    致的人在不断的蔑视中,也会变得形容枯槁,萎靡呆板。家长用健康的

    心态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我曾看过一个寓言故事。苏东坡在跟佛印交谈时,问大师,你看我

    坐姿如何?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苏东坡非常高兴。接下来他

    恶作剧地一笑说,我看师傅的坐姿倒像是一堆牛粪。佛印听罢既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苏东坡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回到家里得意

    洋洋地把故事经过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输得实在是太惨了。

    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你若佛祖;你心中只是一团牛粪,所以看

    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

    家长们千万不要怀揣牛粪去看孩子。如果你在言语间不停地给孩子

    消极暗示,不仅破坏孩子内心的纯洁,还真可能扭曲他的品行。要知

    道,孩子可没有佛印大师的功力与淡定。

    特别提示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

    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生长。孩子在家长

    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在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

    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

    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力量。

    “有男孩子喜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得欣赏

    他人的人。”

    “你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同

    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

    “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一个同学学习不好,气质平平,能力一

    般,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她。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识的

    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慢慢学会

    欣赏别人。”

    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现偏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断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维”的侵

    害。这些垃圾思维像一些企业单方面追求生产,任意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污水一样,慢慢地污染

    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结果是破坏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产性。像牛顿一样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

    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我们经常说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

    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来自圆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

    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

    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

    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

    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

    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

    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

    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

    考第一只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

    音;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

    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

    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

    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

    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件小事,会对孩

    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说到她未竟的文学梦时,讲到一个事情。她初中时经

    常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结果有几次看得太投入,没注意看

    火,把火弄灭了,她的父亲一发现就打骂她一顿。近三十年过去了,她

    说起这事还是很难过,觉得这事对她的心理健康和事业成长有长久的消

    极影响。用她的遭遇对比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种种“过错”的理解和支

    持,真的可以感到,孩子最后成不成“才”,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的态度和

    处理方式是很关键的。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

    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我的女儿圆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别人会犯的小错误她也经常犯。

    比如花好几百元买个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都不知道丢哪儿

    了;做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

    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让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着剪子在家里

    绕一圈,返回来奇怪地问我给她剪子干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无可

    奈何地说她“像牛顿一样”。

    她的“牛顿行为”还常常给我添乱。她初中时住校,一周回一趟家。

    开始一段时间,周末返校时总是有什么必需的东西忘了带,到学校后就

    给家里打电话,要求送一趟。她的学校离家远,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

    时间就没了,还得向单位请假。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

    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

    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

    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

    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

    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了,自己能

    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

    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在料理生活方面,圆圆不是个能力很强的

    人,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

    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

    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

    助她克服弱项。但这帮助不是热心地帮她干这干那。知道家长不可能帮

    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

    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

    地盯着他,从眼前看是在帮他,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

    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

    错。

    圆圆刚上高中时,早上总是走得着急,经常忘了拿钥匙或带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经常提醒“拿钥匙”、“戴手表”。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回事儿。她一直依赖我们的提醒,自己不去想

    办法提醒自己。我让她回来锁车后马上把钥匙装书包里,第二天只要背

    书包就肯定拿了钥匙,不要进家门后随手丢在写字台上;手表也摘下来

    放在书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应着,但就是经常心不在焉,还是习惯把

    钥匙和手表随手扔写字台上。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不锁自行

    车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要写检讨书,还影响班级的评优成绩。这让圆

    圆很难过,我们心里肯定对她也有责怪,但没说“早提醒过你”之类的

    话,只是开一句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些小错误;并鼓励她按

    学校的规定,到公共教室打扫几次卫生,争取把班级扣掉的分给找回

    来。我还把她写得工工整整的“检讨书”用相机拍下来,逗她说从现在开

    始就给“牛顿博士”收集资料,等她将来成大名了,这就是经典故事。

    我们这样的态度让圆圆变得愉快起来,不再为这件事沮丧。她后来

    通过在学校劳动很快把班级丢的分给找回来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后,她

    真的再没有忘记带自行车钥匙和手表。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

    达吗?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

    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

    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

    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

    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

    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

    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

    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

    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

    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

    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

    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

    改,一错再错。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

    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

    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

    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

    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

    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

    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

    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

    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

    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在

    于如何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

    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

    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

    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

    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

    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

    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想一下我们自己,同样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比如我

    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穿运动衣出去跑步,跑的过程中觉得运动裤

    有些别扭,回来才发现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场退一件衣服,进了商场

    才发现衣服根本没带出来……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身上,不好

    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我们笑笑,经

    常自嘲我们的那些低级错误为“像牛顿一样”。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

    事,不会遭到蔑视或训斥。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

    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

    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

    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

    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

    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

    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

    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这时,他

    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顿如果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而成天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

    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

    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

    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

    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都会注意到。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

    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

    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

    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特别提示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做,从长远来

    看,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他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

    错。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

    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大人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

    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

    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

    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

    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

    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

    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

    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

    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古诗滋养的孩子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

    青的人。

    圆圆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一些诗歌。我发现她既爱听,也

    爱记。

    她大约三岁时,我学习电脑打字,每天背“五笔字型”字根口诀。五

    笔输入法发明人王永民先生把“字根表”编得像诗一样节奏明快,琅琅上

    口。我背的时候圆圆在旁边听到了,到晚上关灯我躺在床上背的时候,有的地方想不起来,她竟然都能提示我。这些没有内容的东西,小家伙

    随意听来,居然记得比我还快,我很惊叹孩子的记忆力。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

    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6〕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

    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

    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我在教圆圆读诗的过程中,逐渐坚定了一个认

    识,即儿童应该大量背诵诗歌,尤其是古诗。

    从圆圆四、五岁时,我开始正式教她读古诗。我们最早用的读本是

    一套配有插图的《幼儿读古诗》,共六本,大约有一百多首诗,那些诗

    都很短,一般只有四句。我经常和她一起朗读这些古诗,等读熟了再一

    起背。这方面并没有做计划,做得比较随意,但因为持续不断地做,到

    她6岁上小学前,这些诗基本上都会背了。

    近年看过一些资料,有的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

    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所以提议在孩子小时候应

    该教他读儿歌,不要背古诗。我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

    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儿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

    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如果家长拿出读儿歌的轻松和愉快来教

    孩子读古诗,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两种文字在愉悦感和美感上的差别的。

    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

    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诗词为

    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

    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上,学古诗要防

    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

    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

    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

    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

    一定要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

    解释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圆圆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

    掌拨清波”时,由于诗本身明白如话,只解释一下什么是“曲项”就可以

    了。

    少解释不等于不“解读”。我和圆圆对一些非常美的句子经常会反复

    品味,比如看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会关注它的对仗

    工整,体会每个用字的精致;看到“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

    杯”,就想象那样一种生活场景是多么朴实有趣。这就是读诗的享受。

    但对于每一首诗,我和圆圆更多地是把时间花在一次次的读和一次次的

    背诵上。

    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

    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

    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

    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

    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

    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

    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

    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

    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

    的。”〔7〕

    “少讲多读”并没有影响圆圆对诗歌的理解,我经常发现自己以为简

    要的解释,有时也是多余。记得圆圆5岁时第一次读到“李白斗酒诗百

    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她觉得李白好潇洒,觉得这首诗特别好玩。我们刚刚读完,她就对这首诗进行

    了“改编”——把“李白”改成“圆圆”,把“长安”改成“烟台”,把“臣”改

    成“俺”——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来。无须解释一个字,我知道

    她已经理解这首诗了。

    读得多背得多了,不仅字面意思圆圆很容易理解,她也逐渐学会领

    略诗歌中方方面面的美。圆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一起读杜甫的《登

    高》,当我们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她沉默片

    刻,轻叹一口气,忍不住地说“写得真好呀!”我从未解释过这句诗,事

    实上我也无从去“解释”,但她读懂了,她被这语言美深深打动了。

    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

    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

    受。我们一起想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致;又一起

    享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圆圆背诵古诗的过程一直也是

    我背诵的过程,我尽量和她一起背,尤其在她小时候,凡要求她背的

    诗,必定也是我会背的。在教她的过程中我也复习和背诵了好多古诗

    词。

    圆圆认字后,我总是把要背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经常在乘公交车

    或饭后睡前的时间和圆圆一起读几句背几句,不知不觉一个小本就用完

    了。每背完一个小本,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圆圆阅读和背诵的首先是唐诗,后来又背诵宋词,再后来又背了一

    些元曲。小学期间背的篇目最多,上初中后,开始背一些长诗,比如

    《长恨歌》、《琵琶行》等。

    圆圆刚开始背长诗时有一些为难,我们就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每次背一小截。当时她住校,每周回来往小本上抄几句,然后拿到学校

    去背,不断地把新背的和前面背过的连起来,一首长诗就一点点地解决

    了。

    事实上诗歌越背越容易,这方面也同样存在熟能生巧。

    开始时圆圆背一首诗比较费时间,到后来,一首绝句只需花几分钟

    读两三遍,看看注解,合上书就背下来了。即便是背长诗,基于以前背

    诵的功底,她背诵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整个中小学期间,圆圆在学习古典诗词方面显得比同学们轻松多

    了,一方面是课本上学到的诗词她基本上都已提前背过,另一个方面就

    是她具有了更好的背诵能力。她初中时回家跟我说,语文课学《琵琶

    行》,要求大家背诵,不少同学觉得太难背了,还有同学责怪白居易,说他干吗把诗写那么长,这不是为难人吗!

    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一些家长在孩子背会一些诗后,总是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背诗;还

    有的家长不断地计较孩子背会多少首,仿佛背诵是为了一个数字;也有

    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多背些诗对写作文好……

    诗歌是一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

    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它功利心——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

    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

    美,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目的——这才是应

    有的目的。

    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

    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

    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

    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吸引,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

    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我见过某民办教育机构出了一张据说能让孩子们快速背会上百首古

    诗的光盘,它把古诗配上快速变换的动画和动感十足的音乐,以现在歌

    坛流行的快节奏的“说唱法”念出来。事实是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配乐“快

    板儿”,不管什么内容都用一个味道念出来。这张光盘被卖到好多小学

    里,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这样的“教学”里,孩子们到

    哪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它只能给孩子们带来一

    个背诵数字,带不来阅读享受。我怀疑这样背诵来的东西也不会记忆得

    深刻,难以在记忆中扎根,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圆圆在背诵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好的现代诗。她真正

    感受到了诗歌的美,甚至产生了自己写诗的冲动。

    她在小学时,就自己尝试着去写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海边玩,快

    到海边时,远远望去海水很蓝;当我们走到沙滩上,发现海水是绿色

    的,因为那天有些海藻;她光脚丫跑进水里,发现脚丫白白的,水根本

    没有颜色。她就用手捧起水来,对我说了她看到的海水颜色的变化。我

    说,你发现诗了。回家后,她在我的指导下,写出这些文字: “我站在远处看海海是蓝色的我站在近处看海海是绿色的我用手捧起海水咦,大

    海的颜色跑哪儿去了?”

    这是她七岁时写的诗。过了不久,我给她换了一块新枕巾,蓝色

    的。她说像大海的颜色。我开玩笑说,枕着它可能会梦见大海。她顺着

    我的话说,再加块黄色的就可以梦见沙滩了。她又马上想象,要换成绿

    色的,是不是就可以梦到草地了?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你的话就像诗一样,写下来吧。圆圆后来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我枕着蓝色的枕巾梦见了大海我枕着黄色的枕巾梦见了沙滩我枕着红色的枕

    巾梦见了玫瑰花我枕着绿色的枕巾梦见了草地我枕着各种颜色的枕巾做了各种

    颜色的梦。

    这些诗说不上有多好,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但能从生活中发现诗

    意,她的生活因此不一样了。她上中学后偶尔也写诗,有的写得还真是

    不错。

    圆圆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理解得也很好。高中时的语文

    老师很欣赏她这方面的修养,让圆圆给同学们讲过两次古诗赏析。圆圆

    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把那两首古诗解读得非常好。据说有的同学居然

    听得很感动,评价说第一次被一首诗打动,发现诗歌这么美。

    她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一些诗句,总是能够提升文采,作文成绩一

    直不错。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正好是对一句古诗的解读,那句古诗

    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圆圆平时对古典诗词的领悟

    力,她读完这两句诗时,肯定容易找到感觉。她从庄子的“大美不言”写

    到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业绩的当代楷模方永刚。她的语文获得了140分的

    高分(总分150分),作文应该有不错的成绩。圆圆觉得自己很幸运,说一直以来的古诗词背诵在这次考试中帮了大忙。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没有读诗的爱好或能力,想到教孩子读诗,可能

    会觉得为难。我想这其实没关系。我在前面谈到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

    习,家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

    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

    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

    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家长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

    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

    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

    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孩子学古诗从幼儿时开始较好,但也许你的孩子已上中学。这也没

    关系,读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

    的“错过时机”。也许你还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这需要我

    们动些脑筋,让孩子少上一些课外补习班,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时间

    总能找到。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习班,专门学习古典诗词文赋。是否要报

    这些班,家长应慎重。如果这些学习班的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较好,会引导孩子阅读,这

    样的班可以参加。但我担心一些老师把这种班办成另一种“课外补习

    班”,给孩子们“讲诗”,逼着孩子们背诗,那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诗歌

    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兴趣。

    有一个最简单的考察办法,就是向一些参加过学习班的孩子打听一

    下他们的学习感觉,或让自己的孩子试听一段时间。孩子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写到这里,我猜想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虽然读诗有种种好处,可现

    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先抓紧时间学课程吧。

    这样想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须知有这么一句话,叫“磨刀

    不误砍柴工”。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从小表现出超常的数学才能,刚上

    中学一年就把中学几年的数学都学完了。有人建议他去学习更高深的数

    学知识,他父亲不同意。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对杨振宁提出的

    要求却是,花几年的时间去学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先生在多个

    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

    刻的影响。

    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

    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

    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

    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

    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

    ——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看到圆圆上高中时写的一个小随笔,里面有这样一句

    话:“从初中到现在,我在每一个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长恨

    歌》。有人说《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我认为,《长恨歌》也是读不尽

    的”。她有这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欣慰——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

    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

    啊!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

    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

    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

    读些诗吧!特别提示

    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

    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

    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

    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

    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

    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

    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你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你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

    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注释

    〔1〕 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467页。

    〔2〕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孙依依译,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34页。

    〔3〕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57页。

    〔4〕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33

    页。

    〔5〕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孙依依译,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49页。

    〔6〕 转引自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76

    页。

    〔7〕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20页。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让孩子识字不难

    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

    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

    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圆圆并不是那种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的“神童”,我也从没刻意

    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但就在她过完六周岁生日,离上

    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突然间认识了那么

    多字!

    她不再缠磨着要我给她讲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书象模象

    样地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来的《米老鼠》杂志让她读给

    我听,她真的连猜带蒙地读了下来。我真诚地表扬了女儿,夸她读得

    好。

    第一次体会到识字带来的阅读乐趣,她独自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

    通过阅读,又认识了不少字,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圆圆的识字量陡

    增。以至几个月后,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阅读语文课本对她来说已经

    是小菜一碟了。

    记得她第一天做小学生,从学校背回一书包课本。回到家,把新书

    一本本掏出来放到餐桌上,满脸兴奋之色。爸爸找来一本旧挂历给她一

    本本地包书皮,她就坐在爸爸旁边,兴趣盎然地把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了

    一遍。听着她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学生要面对的“识字

    关”,女儿已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迈过。

    圆圆在刚入小学时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这看起来像个小小的“奇迹”,让老师感叹,也让我惊喜。但我心里非常

    清楚,圆圆是个极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

    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

    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

    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做法谈一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像圆圆一样,轻松识字,早识字。这不仅对于学前或小学识字阶段的孩子有意义,也

    可能对他一生的学习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

    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

    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

    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

    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

    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

    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

    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

    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

    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

    吸引力。

    我给圆圆讲故事始于她一周岁前,不知最初给圆圆读书时她听懂没

    有,但我每次给她读书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

    的光泽。我给她买的书被我们一遍遍地读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给讲的

    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

    清楚地记得在圆圆一岁八个月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圆圆站在叔

    叔身边给自己讲故事,很投入地读着《丑小鸭》。她用小手指着书上的

    字,一字字读到:“小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地走到河边……”她一页页

    地翻着,“读”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见状大为惊奇,以为她识字。我

    笑说,哪里,她把我给她读的内容都背会了。她当时肯定没有文字的概

    念,估计她当时并不知道嘴里的念念有词和手指所指有什么关系,只是

    在机械地模仿妈妈讲故事时的声音和动作。

    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

    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

    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

    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

    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

    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

    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

    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

    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

    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

    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我带她乘

    公共汽车时,她都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那些招牌,读到一

    些有趣的店名,我们还会一起谈论一下。

    没统计过圆圆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凭印象,她在五岁以前认

    识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自己看书,总是由我来给她讲。五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某个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说她要妈妈给讲故

    事,而妈妈说没时间,你先自己看吧,于是她开始自己看书了。对书中

    内容的强烈好奇,使她顾不上文字的生疏,囫囵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

    得到了满足。我及时夸奖她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她不认识

    的字给她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

    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有点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

    越多。

    圆圆到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当班里绝

    大多数同学还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生字的时候,她已开始一本接一本

    地读长篇小说了。当然她也常常读错别字,以至于我们戏称她为“白字

    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她因为急于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到圆圆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

    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

    《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

    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

    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

    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

    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

    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

    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

    字于她基本上就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

    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

    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

    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

    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

    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

    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

    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

    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

    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

    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宣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

    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

    得满家,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

    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

    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

    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 P. 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

    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

    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

    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

    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所以是低效学习。〔1〕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两千汉

    字。原来是他的爷爷把字词贴了满家,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

    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

    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

    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

    肥皂泡吧。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

    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2〕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

    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

    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特别提示

    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

    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

    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

    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

    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

    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

    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

    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开“小卖部”

    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

    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发现,和孩子玩“开小卖部”,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

    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

    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

    在圆圆4岁左右,我有一段时间教她学计算,开始采用的就是掰着

    手指头做“2+3”等于几这样的方法。她开始还挺喜欢做,时间稍长就表

    现出厌倦了。我就想,能有什么方法让孩子又能学计算,还有兴趣呢?

    那时候社区超市还没出现,各居民点一般都会有一两家“小卖部”,圆圆很喜欢和我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我每次都让她去告诉店主买什

    么,并让她把钱递给店主。当时只是为了让她学会做事,学会自然地和

    人打交道。没想到这让她很小就对钱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圆圆和我从小店买东西出来,带出满眼羡慕的神情,说她长

    大要开小卖部。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买东西要花钱,开小卖部的人就

    不用花钱。我后来发现她和邻居小朋友在一起玩开小卖部的游戏,互相

    扮演店主和顾客,扮店主的人总是很有几分得意。看来她满心想做个小

    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

    圆圆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当然就是顾客。我们拿一些东西给她

    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

    (比如她最喜欢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后我们

    轮流光顾她的小店。

    我们认真地浏览她的商品,选定要买什么,问她多少钱,有时还要

    讨价还价一下。付款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钱回来的,比如

    买一根筷子六角钱,我们一般会给她一元钱,这样她就得找四角钱出

    来。

    开始时都是她自己定价,小孩定价,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比较整、比

    较简单的数字,比如1元、200元等。她一般不用“1.40元”或“203元”这样

    的定价来为难自己。

    玩过几次后,我们就暗暗地把她往稍复杂些的计算上引。比如雪糕原来卖1元一支,我们就建议说,这几天雪糕涨价了,每

    支一块二了,你这里要不要涨价啊,涨价可以每支多赚两毛呢。然后我

    们给她两元钱或五元钱,这样她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

    圆圆开始时不喜欢这种有零头的定价,这给她的计算带来麻烦了。

    我就在带她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时,让她注意一下小卖部商品定价基本

    上都有零头,于是她的“价格”都变得有零头了。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这样会保持孩子的兴

    趣。

    我们开始时一般都是玩100元以内的加减法,稍后就给她一些建

    议,认为某个东西应该很贵,可以把价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圆圆

    在四岁左右时,可心算500以内的加减法,这基本上是通过“做生意”学

    来的。

    开小卖部游戏大约一直玩到圆圆上学二、三年级。她学习乘法和除

    法时,我就暗暗在游戏中加进了相关知识,比如一根铅笔9分钱,我要

    求一下买8根;或者一包饼干4元钱,里面有10块,而我只想买3块。这

    样,她就得动用她的乘除法知识来计算了。

    “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

    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

    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

    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

    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圆圆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当别的同学在抽象的数字里苦苦挣扎

    时,她却对每个题一眼看透,觉得那些题都太简单了。

    圆圆读完二年级直接上四年级,当时学校的教导主任有些担忧。说

    三年级是比较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内容较难,尤其是数学。于是

    我找来三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用十天的时间和圆圆一起学了一遍,她掌握得很好,开学后和一些上过三年级的孩子一起考试,她的成绩最

    高。

    并非圆圆是什么特别的天才,而是相关知识她在“开小卖部”时早已

    用过了。当“店主”动的脑筋,使她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学起课本

    来就十分轻松。

    儿童身上有一种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玩摆

    家家,特别快乐。我想,圆圆“开小卖部”的感觉一定和我玩摆家家时的

    感觉一样,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已学习了计算。

    所以,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

    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好。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

    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

    玩这样的游戏,在家长这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计算,如果你把这个

    目的告诉孩子了,或被他察觉了,孩子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要让孩子

    觉得这仅仅就是个游戏,只是为了玩。大人在和孩子玩时,要拿出认真

    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投入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

    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斥孩子。

    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我们在和圆圆玩时,刚开始圆圆对什么东西定多少价没感觉,完全

    是随意报数字。比如她把一小块“蛋糕”定价成100元,她爸爸就很夸张

    地说“啊,这么贵啊!”她爸爸是为了制造气氛,以他所熟知的市场价格

    来感叹,可他的口气把圆圆吓住了。圆圆从爸爸的口气中感觉自己定的

    价格太离谱,有些不知所措。再问到下一个东西的价格时,她报价时就

    有些胆怯和不安,犹豫地说出一个数字,然后等待大人的反应,试探定

    得对不对。这样玩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玩耍上,时间稍长

    就会感到紧张和厌倦。我赶快出来打圆场,告诉她爸爸说这块蛋糕做得

    特别香,就值这些钱。

    事后我告诉圆圆爸爸,以后无论孩子定价多少,都不要那样大惊小

    怪。不要以你的生活经验来干扰孩子的思维,孩子并没有市场价值概

    念。我们只是为了让她学会计算,不是为了让她学会做生意,所以她怎

    样定价并不重要。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200元,也可以把一个金戒

    指定成4角钱。

    第三是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

    家长要记住的是,这是个游戏,不是数学课。家长可以通过“买

    卖”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但不可操之过急。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

    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让太难

    的计算干扰乐趣。如果孩子在买卖中屡屡感到计算的困难,他就会有受

    挫感,就会失去兴趣。

    第四是不强迫孩子玩。

    不要为了让孩子学习而频频地玩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我和一些人

    讲过后,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开始孩子还有兴趣,但连玩三天后

    就不想玩了,家长就左说右劝地要玩。

    也有那样的时候,刚开始玩,一笔生意还没成交,孩子就因为什么

    原因突然不想玩了,这时家长也不要强迫,只要孩子表现出不想玩了,就要立即停止,以免败坏了孩子对游戏的胃口。如果家长在游戏中表现

    得太积极,还容易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

    第五是尽量用真钱。

    我开始和圆圆玩时,不想用真钱,觉得那样不卫生,就用一些纸片

    写上面值来玩。但发现孩子对假钱没兴趣,小孩子一旦意识到钱可以换

    来想要的东西时,她就会对钱情有独钟。用真钱可以让她在玩耍中更投

    入,玩罢注意洗手就是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如果把孩子每一次“赢利”记录下来,并且把她赚

    的钱另存起来,给他买东西时就用这笔钱,可能会更好地刺激他玩耍兴

    趣。这一点在圆圆小时候我们没做,只是猜测这样做会更好。

    第六是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孩子愿意做“店主”,尤其是开始时。玩过几次后,为了保

    持游戏的新鲜感,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再回到顾客的身份。无

    论谁扮顾客,都可以扮不同的角色,或形成不同的组合,有时是老爷爷

    老奶奶,有时是小朋友,有时是医生或教师。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事情

    和需求,这样就会有很多故事产生。还可以让家里的各种玩具参与进

    来,如毛绒小狗和小熊等来买东西,当然是有人替代它们说话和付钱。

    我们和圆圆除了“开小卖部”,还“摆菜摊”。她有时也愿意当菜市场

    小贩,我们就用小纸片画上各种蔬菜水果,或找来各种替代品,和她玩

    卖菜。为此特意到中药房给她买了一杆小秤,因为当时市场上小贩们用

    的都是有砣有杆的手提秤。

    “开小卖部”给出的启示是: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

    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教孩子学习并不一定需要坐在书桌旁,只要有心,处处能发现教育

    的机会。比如,最早教孩子从1数到10时,如果你只是口头反复念叨这

    些数字,孩子听到的只是音节,他其实不知道这些音节代表什么,也就

    不理解这些“1、2、3、4”是什么东西。如果在抱着孩子上下楼时,每次

    都边走边数台阶;打开一盒巧克力时,一定是先数数里面有多少粒然后

    再吃。总之,凡念叨“1、2、3……”时,总和一个具体的事情联系在一

    起,孩子就记得更快,并且建立起数的概念。

    我清楚地记得圆圆两岁半时,有一次爸爸从外地回来,给她买了一

    组6个娃哈哈乳酸奶。她上午喝了一个后,我把剩下的放起来了。下午

    她突然问我:“那5个娃哈哈在哪儿呀?”她居然知道还有5个,这令我有

    些吃惊。当时她还不会做加减法,她这时数的概念应该就是来源于我经

    常和她“1、2、3、4……”地数各种东西吧。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我发现让孩

    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种不错的活动。

    圆圆刚上小学时,老师教他们学拼音,我为了让她能尽快掌握,就

    对她说,妈妈小时候没好好学拼音,我的老家讲方言,老师教我们拼音

    也不标准。你在学校学了拼音,晚上回来教教妈妈行不?我说得很诚

    恳,圆圆一听很高兴,说行。然后她就每天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回家教给

    我,我也认认真真地听她给我讲,认真地学。

    玩“小老师”时我注意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赋权”,让孩子“掌权”。

    做小老师和开小卖部一样,都是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

    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权”了,这也是为

    什么这样的游戏能吸引孩子的一个原因。所以在这类活动中要让孩子成

    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

    使。

    第二,要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

    语文方面我只让圆圆教过拼音,因为语文学习是开放式的,孩子不

    好讲,讲了也没什么意义。我让她讲的一般是数学,因为数学具有封闭

    式的严谨。同时还注意的是,讲课这个事不适宜经常做,一般是暗暗观

    察孩子的学习,只有发现哪一段时间她掌握得不太好,才会让她给我讲

    课。这也如同“开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厌倦,要想办

    法保护兴趣。

    第三,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自己小时候没学好这

    一个借口。

    比如有时候我会从她作业本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她

    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我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

    师怎么给打了错呢?”于是我招呼圆圆,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

    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她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圆

    圆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我一起来分

    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她把题做错了,但她至少纠正了妈

    妈的“错误”,这同样让她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

    上把握了。

    第四,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

    中的错误。

    家长既然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认真真听孩子讲课。和开

    小卖部一样,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否则他只是觉得父母用这种方

    式来考察他,就不会感到自豪,也就不会有兴趣。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

    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而感到丢面子。这个过程中

    家长只要有一点教训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会特别沮丧,失去讲课的自

    信。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我在2004年听到当代著名教育家、时任北京四中校长的刘长铭先生

    的一个演讲。他在出任校长前是该校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他讲到自己

    在担任物理教师时,他的学生有谁在考试中哪道题出了错,他就会让这

    个学生把这道题重新做了后,再给全班同学讲一遍——“做一遍”和“讲

    一遍”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能清楚地讲一遍的东西,它必定包含着认

    真的思考,并已经被清楚地理解,然后才能清晰地讲出来;讲过的东西

    会更深地印在大脑中——如果说“做一遍”只是再一次学习,“讲一遍”就

    已成为一种实践,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项知识应用活动,能让他们掌

    握得更好。

    这项活动在家庭中也可以应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

    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当然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巧妙了,能让

    这项活动自然发生,而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别扭。

    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刚上高中时数学不好,遇到问题轻易放过,不肯钻研。他看了孩子的数学课本,觉得那些内容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识

    范围,自己也辅导不了。按一般人的思路,是给孩子请个家教,或报个

    课外辅导班,但他考虑了别人的辅导水平及方便性,觉得自己学会了再

    来辅导儿子更好。于是他开始啃儿子的数学课本。儿子当时的数学水平

    好歹比他强,他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儿子。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

    清楚的地方,他们就一起去研究,研究不通的就让孩子去学校问老师或

    同学,回来再给父亲讲。做父亲的当学生不是做样子,他是认认真真地

    学习。当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大有提高时,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进步明

    显,而且孩子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问题放着等别

    人来告诉他,比上补习班的效果好多了。

    总之,家长们与其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操心,花钱花力气,单方面

    逼着孩子学习;不如用些心思,设计和制造一些包含有相关知识的事情

    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有机会运用他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

    践是最好的“课外补习班”。

    除了上面例举的“开小卖部”、“当小老师”,肯定还能找到不少方

    式。比如家长结算家庭财务账时,托辞说计算器坏了,请上小学的孩子

    帮忙用笔计算一下;电器坏了,可以和物理课上学过电学的孩子一起运

    用他的知识去尝试修理一下。尤其是从孩子的兴趣中找到需要把握的知

    识,把他的兴趣和活动设计到一起,那是最好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

    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联

    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

    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

    件。”〔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

    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他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

    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4〕

    所以,当家长想要孩子的学习进步时,不要忙着把孩子拉到书本

    上,拉到课外班里,应该创造些机会,让孩子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解决

    一些问题。无论学什么,如果我们为孩子创造出了“开小卖部”的实践机

    会,那孩子多半就不会为学习苦恼了。

    特别提示

    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大人要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投入地去

    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斥孩子。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

    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

    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

    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过“活动”学习功课。让孩子当“小老师”给家长讲课是一

    种不错的活动。当家长想给孩子辅导功课时,你不如让孩子给你“辅导”一次功课。

    家长们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想办法“赋权”,让孩子“掌权”,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

    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

    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

    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谁能有

    幸被它点中,这一定是许多人想知道的——请原谅我的故弄玄虚,我不

    是在讲童话,是在作一个现实的比喻,因为想不出比它更贴切的比喻

    了。

    让我绕得稍远,从四个孩子的真实故事说起。

    我曾和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同学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对这个班

    的学生都很熟悉。班里有四个孩子,我总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把他们分为

    两组,然后放到一起进行对比。

    先说前两个孩子,一个叫晓菲的女孩和一个叫小壮的男孩,这两个

    孩子都学习努力,考试成绩中上等,性格上既不张扬也不内向,上课不

    捣乱下课不惹是生非,在班里属于那种既被老师喜欢又容易被遗忘的

    人。

    另一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博一个叫成。博是个极为出色的学

    生,门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强,还特别有思想有见地,他是我见过为

    数不多的几乎找不到缺点的那种孩子;成这个小男孩优缺点都明显,总

    不好好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口才极好,总是表现得懒散,不过并不

    扰乱纪律。

    这四个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和对比,是从他们的作文开始的。前两个

    孩子,晓菲和小壮的作文我看过,字写得虽不舒展但比较整齐,可写作

    水平很差,内容贫乏,有许多语法错误,错别字也比较多,这和他们平

    时还不错的考试成绩有较明显的差距。他们每篇作文都被老师要求改来

    改去,他们认真地改着,一遍遍地抄着,但拿第四稿和第一稿对比,仅

    能看出改动痕迹,看不出进步;翻到下一篇作文,水平照旧。又翻了他

    们其它的作业本,都分明能感受到这俩孩子的努力和他们学习能力上的

    力不从心。

    我基本上能判断出他们是哪里出了问题。

    找这两个孩子谈过话。问他们的共同问题是:你经常读课外书吗?晓菲听我这样问,很不自在,告诉我说,她很想读,但她爸爸不允许,怕影响她学习,就把家里她可能看的书都锁起来。她家有一份订报纸赠

    送的《读者》,她很喜欢这个杂志,但每期来了,父母都想办法藏起来

    不让她看。小壮则表示他不喜欢读课外书,除了几本漫画书,从来没读

    过其它什么书。

    我想这两个孩子这样下去真是可惜了,他们是这样听话,舍得用

    功,本该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出色。于是分别约他们的家长谈了一次话,目的是希望他们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来解决孩子学习困难

    的问题。

    晓菲的爸爸说,孩子每天这么用功学习,成绩才保持中上等,要是

    再分了心去读课外书,落到中等怎么办呢?小壮的妈妈认为让小壮去阅

    读是又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小壮一周上六个课外班和一个乐器班,周一到周日从来不休息,他家住得较远,公交车上每天来回要两个半小

    时,小壮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所以他妈妈说,绝对不能再给他增加负

    担了。

    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小学,每次考试成绩高几分低

    几分不重要,目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能力不强,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到未来的学习。不上那么多课外班,不强求考试成绩,让

    他们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他的学习能

    力才能提高,将来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绩。

    我尽量把问题讲得明白,他们当时也都表示认同我的建议。但后来

    我再和孩子们了解,一点没变。晓菲的爸爸认为是因为家里订报纸招来

    《读者》,引得孩子不安心学习,把订报纸的赠品改成了牛奶。小壮本

    身就没有读书的愿望,妈妈也不打算让他有这个愿望,只是打算再给孩

    子报个跆拳道班,理由是孩子整天学习活动量少,上这个班既能运动又

    能学习防身,一举两得,我不知她从哪里再为小壮挤出这个时间。而且

    我还了解到,小壮所上的几个课外班中,有一个就是作文班。

    和晓菲、小壮形成对比的是,博和成的作文都写得特别好,通篇几

    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病句。博的字写得整洁大气,文章中总有独到的视

    角和素材;成虽然字写得不好,文中不时有勾划,不整洁,并且他的各

    篇作文水平差异明显,有的一看就写得不认真,应付差事,但有几篇看

    来他是认真写的,透过杂乱的卷面细细读来,能感觉出才情飞扬,让人

    不由得心生赞叹。

    我也和这两个孩子单独聊过,了解到他们都十分喜欢读课外书。博

    的家里有很多藏书,他读了很多,以中外名著、历史、自然方面的为

    主,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的阅读量;成的父母做生意一般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家没电脑,电视也基本上不开,他没事

    干只好去买很多书看。成读得很杂,动物、科幻、侦探、武侠等,逮住

    什么读什么。

    这两个孩子不光作文写得好,各方面都应付得轻松自如。博是个好

    学生却不是个小学究,他喜欢足球,花很多的时间踢球;成虽然平时成

    绩不太好,但用他班主任的话说,这个孩子,聪明着呢,现在这个成绩

    是闭着眼睛学来的,他只要好好学三天,就能考班里前三名。

    我离开这个班时,把电子邮箱给了孩子们,现在还和几个学生保持

    联系。他们现在已读初三了,马上要中考。博没给我写过信,但他的母

    亲一直和我保持联系,我们始终没见过面,通过网络交流过一些儿童教

    育方面的问题。博就读于一所市重点校,据他妈妈说博现在的学习仍然

    很好,基于他的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已被确定保送到一所市属最好的

    中学读高中。晓菲一直和我联系,她初中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师资

    等各方面都不太好。听她说小壮、成也在这所学校,她和小壮的学习现

    在只能保持中等,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但成上了初三后着急了,懂得学

    习了,现在是年级前几名的学生,还评了三好生。晓菲还说,她现在越

    来越不想学习了,觉得学习太难了。

    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态势大致已水落石出。

    晓菲和小壮的家长肯定对孩子心生失望,他们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在这关键时候,不知他们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

    助孩子,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更不会让孩子去读课外书了——由

    此,基本可以预测到的是,孩子不但眼前的中考很难取得好成绩,在接

    下来的高中阶段,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乃至将来,他们一生的

    学习状态都将是平庸而困难的。

    而博和成,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稳定地生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更具主动性和把握能力。

    四个孩子的故事讲到这里,我想说的问题已清楚了。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

    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

    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

    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

    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

    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

    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5〕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

    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

    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

    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

    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

    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

    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6〕“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

    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

    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

    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7〕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

    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

    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

    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

    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

    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更强。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

    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

    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

    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

    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

    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

    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我见过几位非常苦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

    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

    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问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

    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

    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

    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

    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作用。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

    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

    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

    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那就是课外阅

    读。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越来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

    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

    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

    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

    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

    习就越没有兴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

    现出一路下滑,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

    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倾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

    着吃这个补那个。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

    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

    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

    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

    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担

    心,孩子光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已经很忙,考试考出好成绩最要紧,读课

    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种说法等同于在说,我急于从

    哈尔滨到广州开会,哪里有时间等四个小时后的飞机,火车马上开了,我得赶快去挤火车——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

    和阳光。

    我猜测会有一种质疑被提出来,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表述一种现象

    时,不能把它绝对化。

    如果所有文化或社会范畴中的“规律”都需要像数理定律那样有

    100%的准确率才可被确认成立,那么所有的社会规律都将不存在,所

    有的对话都无法进行。世界如此复杂,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发生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比如“喝茶能有

    效预防癌症”的结论,和“爱喝茶的人也会得癌症”的现象并不形成冲突,因为癌症致病原因非常多,用后者否定前者是没意义的。

    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不读课

    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

    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似乎对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

    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偏爱数理化,对语文、英语

    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也很少阅读,数理科目成绩却总是很好。

    我见过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她甚至为她的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特别不爱学语文而略有沾沾自喜,可能是觉得这样显示出她的孩子聪

    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

    话,她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

    读,对语文课的厌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语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较麻

    烦的事,恐怕总会有一天数、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我认识一位市属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高考时数学满分,150分

    的语文只打了92分。他原本酷爱数学,立志要当个数学家,报了北大数

    学系,总分不够,最后只被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

    他说,从我这几年教书,才深切地感觉到语文的重要。我们学校每

    年高考前十名的同学,很少有偏科的,基本上都是文理兼佳。他说他当

    时没考上北大数学系很不服气,现在想来,即使考上了,语文底蕴的缺

    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

    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

    所以,哪怕孩子是个特别的数学天才,你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比

    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两本习题集更能成全他

    的数学天才。

    当然也有偏科偏向语文的,语文学得很好,作文写得漂亮,数理化

    学得很差。比如少年成名的作家韩寒。阅读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似乎并没

    有成全。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

    有的问题、补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数学成绩差,绝不

    是阅读造成的。这样的孩子,所幸他们喜欢阅读,无论上不上大学,他

    们都是聪慧的,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样看,阅读于他们仍然是件

    幸运的事。

    而那些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数理科目学得较差、人文科

    目只是相对学得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情况不叫“偏科”,事实上他们的人

    文科目也并不出色。谁能见到一个几乎不读课外书的人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孩子和韩寒这类孩子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异。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

    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

    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

    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特别提示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

    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

    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

    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716KB,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