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1808
21招让孩子独立.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6日
第1页
第5页
第13页
第26页
第31页
第87页

    参见附件(1302KB,223页)。

     21招让孩子独立是作家叶壮写的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书籍,通过科学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展示了很多教育的方法,如如何学会独立,简历规则意识等等。

    21招让孩子独立内容简介

    《21招,让孩子独立》针对孩子心理养育问题,提出要抓住0-6岁孩子独立性养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生活习惯和心理素养都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根基,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再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能就要多花许多倍的努力,也收效甚微。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养成独立性,积累丰厚的独立资本?百万家长信赖的育儿心理专家叶壮老师,结合大量心理学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和多年亲子教育研究经验及亲身育儿经历,提炼出一套帮孩子建立独立资本的完整体系,针对当下社会普遍性的养育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所有遇到养育困境的家长提供参考和指导。

    21招让孩子独立作者简介

    叶壮,百万家长信赖的育儿心理专家,横跨心理学和育儿两个领域的实力派讲师,开设高质量课程上百场,专解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擅长用简单方法化解复杂教养难题,一击即中要害。丁香妈妈点击量排名前三的金牌讲师,开设课程累计收听人数过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及美国心理科学协会成员。

    21招让孩子独立读者评价

    既有理论又有方法,逻辑又清晰。只是由于自身的限制还无法去实践这些方法,不过我可以将这本书安利给那些已为人父人母的亲戚。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比正面管教更贴合国情,更实用。文中提到如何给孩子立规律、如何夸奖、如何惩罚、如何解决磨蹭、如何应对校园霸凌等等很有实操性。

    21招让孩子独立截图

    书名:21招,让孩子独立

    作者:叶壮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ISBN:9787553679426

    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前言

    教养,是为了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资本

    作为一名专注于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工作者,我总会通过各种渠

    道接触到大量问题,比如线下培训后的答疑环节、自己文章的评论区,还有通过各种关系推荐来的求助者。这些问题涉及的孩子年龄段很广,涵盖的生活元素众多,而且往往都是提问者正在经历的养育难题:

    “让孩子上国际幼儿园好还是上公立幼儿园好?”

    “我该不该给孩子报课外班?我觉得我家两岁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

    “我给孩子讲故事,他听一会儿就跑,怎么办?”

    “我家孩子在商场看到一个玩具就想要,趴在地上不起来!”

    “家里老人说方言,把孩子的普通话‘带跑’了,有什么办法?”……

    这些问题具体而急迫,但并不太好解决。一方面,各家有各家的情

    况,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也未必有普适的答案;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现

    在深陷于一个迷局之中而不自知:他们渴求一种养孩子的正确方法,却

    不知道自己养孩子的正确方向。如果连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想

    要达到什么目的都不知道,恐怕这样的父母的确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

    的方法,毕竟,有了一个目的地,才能前行,而不至于徘徊不前。所以,如果时间和场合都允许的情况下,我总是会反问一些家长:

    “您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被问到的人先是会明显地一愣,然后有几种常见的

    反应。一类家长会直接质疑我的问题:“你有办法就说,没办法就不要

    说些没用的。”还有一类家长会给出一个很具体的解决当下困扰的目标

    ,常见的是:“学习好”“听话”“有上进心”。甚至有的人会跟我打马虎眼

    :“养儿防老呗!”“怀上了总不能不生吧!”

    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们的类似反应。第一类家长希望得到拿来就能

    用的“干货”,第二类家长深深受困于当下的养育困境,而第三类家长则

    在逃避这个他们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养孩子的糟心事儿太多,家长们很容易把视角局限在“战术”上,而

    没有更多地考虑“战略”上的问题。我建议家长们静下心来想想,养个孩

    子毕竟不是为了解闷儿。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道”的问题一旦解决了,对于“术”这一层面上的困惑,我们自

    然就有了审视和解决问题的更好视角。在我看来,这个“道”的问题是有

    标准答案的。无论是生理意义上的生、死、繁衍,心理意义上的母爱、父爱,还是孩子自我发展过程中会经历的自我意识觉醒,抑或是结合我

    自己养孩子的亲身体验,社会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以及个人经验,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我们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能力离开我们,之后还能过上好日子,与此同

    时,我们还能充分地信任他。

    不管是“身体棒”“学习好”“有出息”“会才艺”“懂礼貌”,还是各种我

    们希望孩子具备的优良表现,究其根本,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的,是一套

    “独立资本”,即在他脱离父母后仍能安身立命的能力储备。这才应当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根本大方向。

    “独立资本”涵盖很多东西:身体状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

    ,等等。其中有三点我尤为关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心理上的独立

    资本,即家庭支持、社交优势以及个体心理素养。

    家庭支持决定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建立亲子关系的积极程度,社交优势决定了一个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游刃有余,个体心

    理素养则决定了孩子有没有养成一些有益于他持续成长的良好习惯。

    这个观点以及这套“独立资本”模型构成了我对养育及亲子关系的基

    本认知框架。同时,我会持续不断地把大量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以及

    经过事实验证的优质实操手段融入其中,为我所服务的家长们,还有我

    自己的养育困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有关孩子生理发展的问题或许会有标准答案:什么月龄适合吃什么

    辅食,什么症状适合吃什么药,在什么年龄段长到了多少斤就算超重……但在有关孩子心理养育的问题上,答案就太多了,这是在养育中谈心

    理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唯一确定的是,6岁以前是孩子独立性

    养成的关键时期,很多好的习惯和心理素养都是在学龄前阶段打下的根

    基,因为此时,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再想培养孩子

    的独立性,可能就要多花许多倍的努力,也收效甚微。

    于是,我找到了在中国从科学中提炼实操手段能力最强的一群人:

    “丁香医生”。我们合作了3年,在“独立资本”这套系统的科学支持下,一起写出了不少饱含“干货”的爆款文章,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7年,“丁香医生”携“丁香妈妈”和我谈进一步的合作,我们一拍

    即合,决定一起把“独立资本”这套系统及其衍生的方法论汇总整理,转

    化成时下流行的线上知识付费产品,于是,“宝宝好习惯养成课”上线了。虽然这个课的收费差不多是同类竞品的两倍,但很快就突破了5 000

    份的订阅量。

    在这套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我还发现,出生于不同年代的父母对孩子

    独立资本的需求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80后”和“90后”的父母在养育

    孩子时都有一个全新的趋势:相较于前几代中国父母,他们愈发在意孩

    子社交能力的培养,而“学习好”这个特质在“好孩子”的蓝图中逐渐被淡

    化了。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培养,有了更多在社交能力方面的具体期待:

    ◎ 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 不打小报告,也不要做被打小报告的事;

    ◎ 不能撒谎,但是要学会委婉表达;

    ◎ 男孩子要有男子汉气概,还要学会绅士一般地彬彬有礼。

    同时,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面对着各种新的挑战:校园霸凌问题

    ,在家称大王、出门就胆小的问题,人际关系上抗挫能力差的问题,在

    公众面前表达时害羞的问题……不一而足。风险与困难,远比绝大多数

    家长想象的要多、要大。

    除此之外,中国养育观念的代际差异也极大。就像独生子女一代开

    始学着养两个孩子时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当代父母多是从小被给予“

    能力期待”的人,他们在培养如今被给予“独立期待”的孩子时,也难免

    有不少困惑。这就更容易导致当下为人父母的一代人在寻找养育目标时

    觉得迷糊,更在寻找养育方法时深感迷茫。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正确需求,以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知识和资源的匮乏,是当前阶段养育的主要矛盾。”我很喜欢在每次亲和又接地气

    儿的分享会之前说上这样一句听上去很严肃的话。这句话说的是事实,也是我进一步探讨“独立资本”的直接推动力。而这本书,就是近几年探

    讨这股推动力的重要成果。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了大量家长、孩子和老师,也发现了一些近

    年来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万幸,心理学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大量

    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对科学的答案,而在这本书中,我将把严谨的科学与

    育儿过程中常见的“闹心”场景结合起来,对“独立资本”这一主题进行深

    入探讨,帮助家长了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培养一个在未来能优雅地

    离我们而去的孩子。第一部分

    立稳两大教养根基,是孩子独立成人的关键测一测,你抓住孩子的独立性养成关键期了吗?

    1.每天到了饭点儿,都得连哄带骗地追着孩子喂饭,特别头疼。

    以下哪些方法有助于改善现状?(多选)

    A 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吃完这碗饭,奖励一块糖。

    B 饭桌上积极地跟孩子交流、互动,比如玩“一人吃一口”的游戏。

    C 孩子不想吃就不吃,但饭后不能给他吃零食,让他自己体会到“

    不吃饭会饿”。

    D 饭菜的内容要不断变换花样,还要摆放得新颖有趣,引起孩子

    吃饭的兴趣。

    2.孩子调皮捣蛋,什么东西都想泡进水里,不管是玩具、书还是

    手机,怎么说都不听。你觉得下面的处理方法哪种比较好?(单选)

    A 给孩子立界限,明确地告诉他哪些东西可以泡水,哪些不可以。

    B 跟孩子一起折腾,给他展示更好玩的,比如把钢笔墨水滴进水

    里会怎么样。

    C 顺其自然,孩子的好奇心要保护,等过了这个发展阶段,自然

    就好了。

    D 给他讲明道理,然后明令禁止,再有类似行为可以适当惩罚。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搜索“21招,让孩子独立”,查看测试题答案01

    学会独立,是教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的母亲节那天,我应邀在北京为一家知名教育机构上课。这

    家机构主打与出国留学相关的高端教育产品,来听课的是他们的20个重

    要客户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基本都就读于初二到高三年级之间,正是

    为下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用劲儿拼搏的时候。

    教室不大,家长带着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入座,绝大多数孩子都

    在低头摆弄着手机,而家长们则“形态各异”:有去找顾问老师询问最近

    的教育政策动向的,有去给孩子的水壶加开水的,有埋怨孩子一天到晚

    玩手机难怪考不好的,还有翻看我提前放到学员桌子上的培训材料的。

    这样的课程讲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因为你很难把一个观点同时说进

    家长和孩子的心坎儿里去,况且讲台下的这些家庭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

    战:青春期的孩子、焦虑的家长、竞争教育资源的压力、高昂的留学费

    用、迫在眉睫的考试与面试,以及谁都没法拍胸脯保证的最终结果。要

    知道,很多时候,这些挑战并不能激发家庭成员拧成一股绳,反而会制

    造出很多最亲的人之间的争执、矛盾甚至冲突。

    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互动环节,打散了他们原先自由选择的座次,让

    家长全都坐到我的左手边,孩子全都坐到我的右手边,并且在他们中间

    留了两行空座位充当隔离带。

    随后,我给每个人都发了纸和笔,让他们在纸上写下我所提问题的答案。我给家长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能够拥

    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我给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自己在生

    活中拥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同时,我提出了作答时的两个要求

    :不交流,说实话。

    很快,家长和孩子都写完了这10个特质,甚至还有一位母亲想让我

    帮她分析分析。但我告诉她:“别着急,还有一个环节。”

    随后,我要求在场的所有人都琢磨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这10个怎

    么看都觉得好的特质里,你必须要放弃一半的话,你会选择哪些?”我

    同时要求大家在自己刚才写下的10个特质里删掉相应的5个。

    孩子们删得很痛快,但是家长们都删得很痛苦。

    这还不算完,我又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要求:“如果还要放弃两个

    ,你会放弃哪两个呢?”

    这时,孩子们依然删得很果断,但绝大多数家长都陷入了艰难的抉

    择之中。好在最终他们还是完成了我的要求。

    我问家长:“你们觉得孩子们最后留下的三个特质是什么?”大多数

    家长用“我早就猜到了”的口吻告诉了我以下这些算不上特质,但是他们

    认为孩子希望自己能做的事:玩儿、打游戏、翻手机、搞对象……

    我没评价这些答案,转而去问孩子:“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最后留

    下了哪几条?”孩子们用与他们父母一样的口吻回应我:“学习、学习、学习,考高分,听话,不能玩儿,有出息,被好学校录取。”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活动暴露了很多家庭的问题:生活在同一屋檐

    下的家庭成员们,对家里的孩子——这个家庭未来的寄托对象,似乎都

    不太清楚彼此的核心期待是什么。

    随后,我让每位家长告诉对面的孩子他们最后选择了哪三个特质。几乎所有的家长最终保留的三项里,有两项都是一致的:“健康”与“快

    乐”。事实上,家长们并没有孩子们想象的那么功利,相比于那些让他

    们“赚大钱”“读好大学”“去好公司”“有出息”的强烈诉求,家长们最核心

    的诉求,还是想要让孩子没灾没病、开开心心地生活。至于家长们各有

    不同的第三个选项,绝大多数也并不跟能力与成就挂钩,很少有人提及

    “聪明”“博学”“成功”,而更多的是集中在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上,比如“

    独立”“性格好”“稳重”“与人为善”等。

    孩子们的选择同样也让家长们感到意外,没有一个孩子会把“想玩

    就玩”一类的内容放进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中。他们最终保留的特质更加

    多样化,但如下一些词的出现频率明显高过了其他词:“自由”“掌控感”

    “被认可”“受尊重”。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最终的选择都是高度统一的,因

    为都指向了养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一个能搞定自己生活的人。家长们的

    选择,无一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活得不错;而

    孩子们的选择,也都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上自主、充实的生活。这些最终

    的选择其实也揭示出:养育的过程,就是给孩子不断积累独立资本的过

    程。

    独立资本囊括的内容有很多,“学习好”“学历高”“有才艺”这些都算

    得上是加分项,而“身体好”“心态好”“能和他人好好相处”则更是“好好过

    日子”的必要条件。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战役,那么

    “身体好”和“心态好”则对应了士兵的身心素质,社交技能和个人修养

    则是士兵的战术水平,而财富、学识、才华则对应着上阵所需的弹药

    储备。

    今天的很多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在乎弹药储备上的硬件水准,而忽视了竞争所需要的另外两个要

    素:身心健康状况与投身社会的软实力水准。很多时候,家长都觉得自

    己可以做并且能做好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帮孩子报班、培训、考级、拿证,不断提高他的军火库储备水准。

    但是,家长们其实都隐隐地明白,亲子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社交关系

    ,却面对着一个永恒的残酷结局:养育子女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离开自

    己。抚养子女的根本诉求是培育出健全而独立的社会个体,在这个大目

    标前面,“成绩好”“学历高”“才艺多”这类成就指标可以说是独木难支。

    敲黑板

    人一出生,就处于三个同心圆中。最外圈的社会包裹着家

    庭,而家庭则包裹着最内层的个体。家庭的重要职责,就是赋

    予孩子这个最内层的圆更多的储备,再把他推向社会。

    我儿子出生10天后,脐带脱落了,这让我的妻子陷入了极大的负面

    情绪中。很多人不清楚,脐带脱落其实很容易导致母亲产后心理障碍的

    爆发,因为这件事有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个完整体验了孩子

    从孕育到互动再到分娩全过程的母亲来说,她最终失去了自己与孩子共享的最后一点实体联结。脐带既是母亲身上的,也是孩子身上的,虽然

    分娩时经历了一刀两断,但它从孩子身上脱落,其实意味着孩子在物理

    层面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我抱着妻子,安慰她,并跟她分享了我的看法:孩子成长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今天孩子的脐带掉了,意味着他与你之间

    不再有物理上的联结,但你们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你怀抱着他、哺育着他。很快你又会发现,他与你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接触时间也

    越来越短,并逐渐开始有更加社会化的转变。

    有一天,你没法抱着他了,你只能拉着他的小手跟他并排走;又有

    一天,他可能会在校门口把你的手甩掉,因为同学们正在看着;可能还

    有一天,你在台下看着他在台上做精彩的表演,但是他更多地是看向他

    人而不是看向你;甚至还会有一天,你来到机场送他远行,他挥挥手走

    了,你却惦记着是不是少给他带了条裤子。

    虽说脐带的事儿只是个开始,但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培养优秀孩

    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目送孩子远去的过程。如果这种远去伴随的是我们

    的心安,我们能够由衷地相信:“孩子能搞得定!”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也不应该陪他一辈子,他会有自己的生活。作

    为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赋予孩子在离开我们之后还能好好过下去,甚至过上他的理想生活

    的能力。

    对于我的看法,妻子非常认同。的确,把一个孩子从六七斤重养到

    一米六七高,其实是一次在社会环境中完成的细胞分裂。每个孩子的成

    长都得益于家庭提供的资源和父母施与的指导,但他们最终还是要独立

    地投入到社会中,成为与社会直接交互的另一组同心圆,就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继续创造下一次细胞分裂。

    然而,并不是每个同心圆都一样,主要区别在于两点:家庭的优质

    支持与个人的能力储备。

    优质的支持既不是否认孩子独立性的纯粹溺爱,也不是一个劲儿地

    把孩子推向社会的高压式养育。优质的支持兼顾了孩子的独立性与积极

    的亲子关系。而家庭支持是否优质,则决定了孩子能不能完成一项关键

    任务,即从单纯的家庭成员平稳过渡,成为合格的社会个体,并与原生

    家庭依然保有积极的关系和恰当的距离。与此同时,个人的能力储备则

    决定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准和素质高低。

    敲黑板

    最理想的情况是:家庭对孩子的独立性保有足够的支持,能够与孩子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地完

    成自身能力的储备。这样,孩子不仅与家庭保持健康的交互关

    系,也能拥有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优秀青年,在事业有成之外,还保有与原生家

    庭的良好关系与“自己说了算”的身心主场,就是因为兼备了来自家庭的

    优质支持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个人资源,概莫能外。

    但对很多家庭来说,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

    在家庭支持上的“偏科”。很多家庭对孩子施加了太多的保护与溺爱,却

    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雪上加霜的是,父母也并没有让孩子在有限

    的成长时间里积累什么个人能力。于是,一个新的“巨婴”就应运而生了

    :骄纵有余、独立不足,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另一种典型的情况也困扰着很多人:已经长大的孩子能力储备充足

    ,有着高学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不菲的收入,却总是和自己的原生

    家庭刻意地保持距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越来越

    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从价值观到交流习惯都存在

    着问题,而这两个弊病又很容易互为因果,并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在大城市里打拼,甚至已经很有成就的人,每年过年回到老家

    ,都恨不得在72小时内就经历“重逢、喜悦、相处、矛盾、争执、失控”

    的标准流程,然后立刻买头班飞机离开父母。更有甚者,似乎早就预见

    到“一回家就吵架”的无奈,于是假借在外打拼、工作忙碌的原因,刻意

    几年都不回一次父母家。而这对亲子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默认的慢性伤

    害。可见,纵然有了优质的能力储备,家长和孩子之间交互质量的低下

    ,也会导致这种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最为棘手的情况已经转化为了新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往往在没有家庭优质支持的情况下被迫投入社会,与此同时,有限的时

    间和条件也导致他们在能力储备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悲

    剧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与报道,2010—20

    15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出现了206起,主要涉及留守儿童自

    杀、犯罪、非正常伤害与死亡,而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

    杀事件,更是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社会问题。而从心理层面来看,导致这

    一社会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家庭优质支持

    和个人能力储备双重缺失的情况下,不得不高度独立地被卷入社会生活。

    在为人父母的艰辛历程中,给孩子提供优质支持,保障孩子的能力储备,是提升其独立资本水平的重要前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家庭是一个很讲人情味儿的地方,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恐怕不

    能完全交由情感来支配。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随性而为的教养并不是养

    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只有让真挚的情感搭配上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让

    优质的家庭支持落到实处,也才能高效地帮助孩子完成个人能力的储备。

    要想保障养育的高效,有两点是基础,一个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一个是学会与孩子正确、积极地交互。前者是一切高效互动的基础,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遵守规则,好的习惯就没法建立与坚持,深入的交流

    恐怕也没法进行;后者则是良好体验的保障,因为合理地鼓励、表扬与

    认可,才能促使孩子高高兴兴地完成自我提升。02

    做好这两点,事半功倍养成孩子独立性

    建立规则意识,为高效亲子互动打下基础

    小到游戏规则,大到社会规范,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为了维

    持效率与安全,给“打交道”设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约束,而了解、尊重

    以及恰当地改良这些规则,则是个体规则意识的重要体现。

    新西兰的毛利人一直是人类学家研究的重要族群,关于他们对规则

    的尊重和利用,有一项知名的研究成果。

    在毛利人的族群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如果有人直接找你要食物

    ,你是不能拒绝的。这种规则的存在其实不难理解:它保障了族群整体

    的生存,使每个人都不至于在自己可支配的资源极度匮乏时被迫饿死。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但很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有个人很有心机

    地利用了这个规则:他专门去找毛利渔民要鱼吃,而且每次都要很多。

    一来二去,渔民们自然就心生厌烦,很是不满,但“规矩就是规矩”,大

    家都不好说什么,也没人敢违背祖先们订立并遵从的社会规范,所以这

    个人每次要鱼的时候,大家虽然非常不满,但还是会给他。最终,这个

    贪得无厌的人彻底激怒了毛利渔民,渔民们虽然没有拒绝他的请求,但

    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联手把这个要鱼的人给打死了。

    毛利渔民宁可把人打死,也不愿意直接拒绝他要鱼的请求。这在很

    多人看来或许很匪夷所思,但这背后的规则意识却是容易理解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能不能在社会交互中了解规则、尊重规则甚至

    管理规则,都直接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我们形容一个人“不靠

    谱”,这个所谓的“谱”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规则。“不按套路出牌”的情

    况有两种,一种属于“创意创新”,这是积极的;还有一种属于“不遵守

    游戏规则”,那往往就比较招人讨厌了。

    敲黑板

    帮助孩子设立某些具体规则或许并不重要,不同的家庭对

    同一条规则有不同的态度也很正常,但帮助孩子通过一些规则

    建立起规则意识,却能让他受益终身。

    给大人立规矩,可以通过立法、执法的方式,但是给孩子立规矩,却要另有一套与大人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段。我们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设

    立规则的场景来加以分析。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平板电脑越来越流行,面向低龄人群的视频产

    品越来越丰富,手机流量收费越来越低,无线网络越来越普及,这些都

    让新时代的孩子有了一个新习惯:一边吃饭一边看动画片。也许一边吃

    饭一边看视频是新时代的饮食习惯,不存在好坏对错之分,但对很多家

    庭来说,这个习惯已经影响了孩子“好好吃饭”这一更基础的需求,所以

    这的确是件值得拿来立规矩的事儿。

    因为我家吃饭的时候没人在饭桌上玩手机,所以我儿子从来都不会

    “拿动画片下饭”,直到2016年的国庆节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去庐山度了

    个假,结果破功了。

    原因很简单,那次同去庐山的都是我大学时代的同学,大家如今早已各自在大江南北成家立业。吃饭的时候各家孩子坐在一起,几个妈妈

    统一“伺候”着,但一片祥和的景象中却有一个在我看来稍微有些刺眼的

    佐餐玩意儿:一台平板电脑。这是一个播放着《小猪佩奇》《托马斯和

    他的朋友们》《汪汪队立大功》等热门动画片的神奇7寸屏幕,它让每

    个孩子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同时歪歪地噘着嘴,迎着妈妈送来的下一口

    饭。

    对彼时刚满两岁的我儿子来说,这算是实打实的“国庆七天乐”,21

    顿饭,顿顿边吃边看。假期结束一回家,奶奶做了一桌子好饭好菜,但

    孩子一上桌,就吵着要看动画片。奶奶很惊愕:“哪里学的毛病?这才

    出去一周,就有‘网瘾’了?”

    想找回孩子过去的好习惯,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来重新设立“吃饭时

    不能看动画片”的规则。给孩子立规矩的解决方法很直接,就三步:解

    释、执行与坚持。

    我们给孩子解释了很早之前大家就共同商定的规则内容,包括“吃

    饭的时候看动画片会影响大家好好吃饭”“你有专门看动画片的时间,不

    过并不是在吃饭前后”“如果你坚持要看电视,我们过了饭点儿是不会给

    你留饭的”等几个要素。

    随后的执行过程肯定伴随着号哭和泪水。我儿子在饭桌上拒绝吃饭

    ,错过饭点儿后我们也限制了他的零食。这些都会打开他大哭的开关,但我们并不会愤怒,也不会挖苦他,而是再次平静而耐心地跟他解释一

    遍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幸运的是,我们只坚持了不到48个小时,我儿子就重新回到了吃饭

    不看动画片的正轨上,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如今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儿子可以获准在饭桌上看电视,那就是我们带他外出吃饭,他提前吃完了的时候。

    这是一个典型的设立规则的情境,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却有着非常

    多的挑战需要应对,很多的细节需要处理。

    很多时候,家长说话不好使,爸妈往东孩子偏要往西,甚至有的孩

    子还动不动就撕东西、搞破坏……其实很多让爸妈糟心的事儿,有不少

    是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建立规则来规避的。

    那么哪些事情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怎么建立规则最为有效?孩子

    多大就可以设立规则了?你需要知道如下三件事。

    第一,设立规则时,孩子的真正需求是第一位的,你的需求不

    是第一位的。

    有的家长很为自家孩子一些所谓的“不听话”行为而苦恼,比如在墙

    上乱涂乱画、撕书撕纸、兴奋时大叫大笑,再比如孩子玩儿玻璃球,弹

    得家里每个角落都能时不时扫出两个来。

    不少家长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知不知道打扫卫生很累!”“你为什么要搞破坏!”“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坐不住!”

    但我想说的是:他是个孩子,而孩子就是这样的。

    20个月以上的孩子,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规则意识。在这之前

    ,他们虽然能培养出一些行为规律和简单偏好,但并没有什么规则与习

    惯的意识。只有在20个月之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与基本的共情能力,我们才能和他共同制订规则,才可以和他进行跟规则有关的有效沟通。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驱使了他们相当一部分的主动行为,所以

    会有乱涂乱画、撕纸撕书、乱扔东西等在家长看来“没规矩”的行为。这

    些行为的本质其实是孩子在练习如何与这个世界交互,他们在寻找自己

    能力的上限,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管你干预不干预,这些“不守规矩”的行为都会慢慢消失,一去不返。

    很多时候,家长设立的那些规则不是为了成就孩子,而更多的是为

    了方便自己。养孩子很累,“省点劲儿”对众多宝爸宝妈都有十足的吸引

    力,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饭的孩子,因为不看动画片

    的话,孩子真的很难坐得住。但这时,你应该给孩子设立“我们都需要

    安静有序地就餐”的规则,而不是拿动画片和他做一个“交易”,比如像

    这样:“你如果乖乖吃饭,我就给你看动画片。”

    以“省点劲儿”为初衷来设立规则,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每一条养

    育规则的设立,都应该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基本

    前提。

    我建议,为了应对上述这些问题,你有必要采取的策略是:限制形

    式,不限制行为。孩子可以撕东西,别撕钱;孩子可以扔东西,别扔碗;孩子可以乱涂乱画,但只能在自己房间的墙上画;孩子可以大喊大叫

    ,家长甚至可以陪他一起大喊大叫,但别在公共场合这么做。

    第二,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我们逛商场的时候,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怀抱着某玩具死

    活不撒手非要买的孩子,旁边站着他满脸不情愿的家长。

    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情景:孩子非要看动画片或者玩手机,家长表示

    今天已经玩了很久了,不能再玩了,结果双方僵持不下,甚至发生冲突。

    有的孩子甚至睡觉前也不消停,一直闹着:“再讲一个故事!再讲

    一个故事!”就算早过了他的睡觉时间,他也完全不理会家长“该睡觉了”的要求。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产生“家长说了不听”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说的那个规则,其实孩子并没有参与制订。你制订的规则,全

    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所以在孩子那里,当然逃不掉“热脸贴冷屁股”的

    命运。

    你在商场不给孩子买玩具,那你之前跟他约定过怎么来买他想要的

    玩具吗?你不愿意让孩子再看电视,那你跟他共同商定过到底什么情况

    下可以看电视,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看吗?你嫌弃孩子不按时睡觉,可你

    之前跟他共同商量过,睡前到底应该完成哪些“规定动作”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共同商议就私自定下的规则,跟

    暴政有何区别?你要是孩子,你也会不听话的。

    敲黑板

    最好的规则是强调合作的规则:我做了我该做的,你做了

    你该做的,咱们都得到了咱们想要得到的。

    反观绝大多数家长定下的规则,不是拍脑袋想的,就是下意识定的

    ,要不就是为了偷懒强行立下的。这些都和制订良好规则的本质相去甚

    远。

    文化人类学家托马斯·韦斯纳(Thomas Weisner)说过:“无论在任

    何文化背景下,当一个家庭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日常惯例和日常活动时,家庭的幸福感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关于设

    立规则的四条核心要求中,第一条就是: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尽

    量减少冲突。

    而大量家长给孩子设立的规则,总有这样那样的短板,要不就是没

    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要不就是没让孩子知道他的需求会以怎样的形式得到满足,或者给家庭制造了更多的冲突。所以你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

    起来参与规则的制订。

    但每次我这么说之后,总会有一些人对此嗤之以鼻:“那么点儿大

    的孩子,他懂得个啥!”

    没错,孩子的确懂得不多,但如果因为他不懂就剥夺他发表意见的

    权利,那我们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如果遭到阻力,岂不是活该?况且,我

    们的孩子或许懂得尚且不多,但记忆力并没什么问题,如果事先有讨论

    、有交流,他终归还是会记得当初大家到底讨论出了一个怎样的结果的。规则是讨论出来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单方面的胁迫。

    比如,关于“在商场碰到了想买的玩具”这个议题,我跟我儿子讨论

    过后的决定是:如果他在商场看到了想买的玩具,爸爸或者妈妈会把玩

    具的样子拍照存下来,如果回到家后他还想要,那我们就在网上买一个

    一模一样的。所以现在我儿子在商场的玩具店里看到心仪的玩具,第一

    反应不是抱紧了玩具倒地大哭,而是让我们赶快拍照。而我们回家后也

    的确会当着他的面下单结账,然后一家人一起等几天快递。

    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会让我的孩子变得“贪得无厌”,见什么要什么,但后来我发现,恰恰是这种“如果我想要我爸就会给我买”的坚定感,让

    他不那么容易被玩具打动。那些见什么要什么的孩子,恰恰是因为平时

    自己在买玩具的时候缺乏掌控感,反正爸妈大概率上不会给买,那还不

    如哭得惨一点,抱得紧一点,他们给买的概率可能还会大一点。

    其实,让一个人守法,有一个特别好的诀窍,就是让他来当那个立

    法的人。

    另外,顺便附送托马斯·韦斯纳“规则四核心”的另外三条:家庭能

    够在金钱和时间上负担得起,使之常规化;符合社会文化的目标和价值;可持续进行。

    第三,举例子,别讲道理。

    我特别见不得家长跟孩子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并用这种方式来阐述

    规则,这简直是天底下最悲情的“对牛弹琴”。

    家长跟孩子说话,一定要学会的一个基本技能就是“降维表达”。

    你的抽象思维和圆滑世故都不为孩子所有,所以很多我们看起来顺理成

    章的事情到了孩子那里就只能变成满脑子问号了。

    大概半年前,有段时间我儿子总喜欢从地上捡东西吃。我一开始对

    他的教育堪称反面教材的典型:“叶平易,你从地上捡东西吃不干净哦!不卫生哦!以后不可以哦!”然后我就被同为心理学工作者的妻子取

    笑了:“你两岁的时候能理解‘干净’和‘卫生’的具体意思吗?”

    我妻子的表达就比我接地气儿多了,她从儿子手中拿过他刚从地上

    捡起来的花生粒说:“这个东西是从地上捡的哟,”然后戳了戳他的肚子

    ,继续跟他说,“吃了以后,这里会疼的。你还记得上周去医院打针的

    情形吗?”我儿子点头。“小朋友们如果肚子疼的话,是有可能去医院里

    住两天的哦。你愿意去医院住吗?”我儿子摇头。“所以从地上捡了东西

    ,不要吃,要记得扔掉哦。你愿意把这颗花生扔掉吗?”接着她把花生

    递给了儿子,结果他很自然地把花生扔掉了。随后我们两口子分别表扬

    和鼓励了他。

    需要注意的是,我妻子在跟孩子说这段话的时候,从语气到表情都

    没有恐吓的成分,而是尽量保持平静和友善。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他好

    ,那恐吓他干什么呢?况且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对医院产生什么不该有的

    恐惧感,不然以后再带他就医或打预防针就会有麻烦了。

    别在孩子面前“掉书袋”,他听不懂。简单直接地告诉他“你的行为是什么”以及“如果你这么做,会发生什么”,然后询问他的观点和看法

    ,孩子会通过你举的例子自己得出结论: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

    孩子不傻,他只是知道得少。

    在做到以上三点之后,相信你已经得到了一套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

    的好规则了。但规则在执行过后,家长给孩子的良好反馈同样重要。设

    立规则是前期工作,对于规则执行的认可则是同样重要的后期工作。但

    对孩子的认可应该如何表达呢?关于这一点,很多成年人都存在误区,那什么样的夸奖才是真正有效的夸奖呢?且待下节分说。

    独立资本加油站

    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很直接,就三步:理解、执行、坚持。在

    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设立规则时,孩子的真正需求是第一位的,你的需求不

    是第一位的;

    第二,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第三,表述规则时要“降维表达”,少讲道理,多举例子。

    提升自我效能,让孩子积极配合不是难事

    在中国,去别人家做客时如果实在没话说,有一种寒暄是几乎没有

    任何风险的,那就是夸别人家的孩子。可是,那些夸孩子的词汇却很贫

    乏,不外乎“聪明”“漂亮”“可爱”“懂事”之类的浅显形容词。就算是像我

    这样没什么优点的人,小时候在过年时也会被长辈们夸上两句:“哎呀!长这么胖,身体真好!”

    久而久之,家长夸自己家孩子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少,当孩子充满期待地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成就时,很多家长都只是报以敷衍的回答

    :“挺好的。”

    其实,夸孩子是一门远比那些不走心的评价式寒暄更为深刻的艺术

    ,这种艺术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有效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效能”,而

    这种心理能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小课堂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或能

    否应对某种情境的感受,它涉及能力判断、信念觉察和自我认同,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20世纪7

    0年代提出,而后被大量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积极心理学

    家深入地研究。

    “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班杜拉在他的著作《思想和行为

    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中这样评

    价自我效能对人的影响。的确,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和态度直接影

    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他们新行为的习得、好

    习惯的养成以及抗击挫折和压力时的表现。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爱德华·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说:“

    一旦我们相信自己,我们就能用好奇心、求知欲、愉悦等一切能够展现

    人类美好品质的体验去冒险。”而孩子对于自我的认同,最主要的来源

    之一就是表扬,而这些孩提时期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也会成为他们日

    后投入成人世界的重要心理能量储备。敲黑板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并不是一句养育鸡汤,而的确有其

    科学道理。很多时候,孩子有多大的精力、耐心和热情去追求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目标,与其说是依托能力,倒不如说是依托

    自我效能。

    在很多情况下,让孩子打退堂鼓的并不是难度太大的任务,而是他

    对自己尚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认可。

    1996年,班杜拉率领研究团队调查了279名11~14岁的孩子及他们

    的父母,结论很好地证明了孩子和父母双方的自我效能水平都会在相当

    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方式也非常有助

    于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水平。

    然而,并不是只要“夸”孩子就能起到好的作用,真正优质的激励行

    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基础之上的。

    首先,表扬和认可必须在行为结束或成就达成之后。

    很多家长的表扬总是容易“抢跑”,以至于显得不够真诚。我们对孩

    子的表扬最好是在一个具体的节点之后,比如孩子完成了一个漂亮的手

    工作品,取得了一次不错的成绩,或是做了一次善意的助人为乐行为。

    表扬不应该发生在这些值得表扬的行为之前或行为之中。在行为之前,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投入并引导他具体要怎么做;在行为之中,我们

    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支持和适时的指导;而唯有在行为结束之后,等有

    了一个具体可夸奖和鼓励的结果时,我们才可以不吝言辞地夸孩子。

    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一定要让孩子亲眼看到自己值得表扬的成就或者有效的进步,才能让鼓励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孩子

    只要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甚至不需要你的鼓励,只要他们感到自己的努

    力是有效的,他们就可以获得自我效能的提升。

    儿童心理小课堂

    1981年,心理学家申克(D. H. Schenk)挑选了一批数学成绩极

    差的小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专门针对他们的自我效能进行了

    研究。申克为这些学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特训,同时选择了一种比

    较特殊的教学方法:他先让学生们自学数学教材,再单独安排一名

    数学学得不错的“榜样”向学生们演示怎么做习题。这位“榜样”一边

    做题,一边大声地说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最后再安排学生们自己来

    解题。

    不过,在解题之前,申克要求学生们把所有习题都预先看一遍

    ,同时判断一下自己有多大把握能解出每道题,随后再开始正式作

    答。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我的努力有效果”,给

    学生们带来了切实的成就感,对他们的自我效能也有显著的刺激作

    用,更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数学这个自己的弱势学科上的自信心。

    他们解题的正确率和遇到难题时的坚持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

    这项研究中,学生们获得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更是一种

    对自信的培养。

    其次,鼓励不应该涉及物质。

    对孩子好行为的认可与夸奖,一旦涉及物质,就不再纯粹了。很多

    人以为“夸”是言语,而“奖”是物质,但实际上,“夸”是言语没错,而“奖”的本质是成就的纪念,而非单纯的物质。大力神杯、奥布莱恩杯、奥

    斯卡奖小金人……单说这些奖杯,其经济价值肯定没有它们背后隐藏的

    纪念价值高。对孩子来说,夸奖不应该涉及物质奖励和奖品,而应该主

    要集中在言语、精神的高度认同,以及给难得的成就留下纪念上。

    最后,家长应该积极寻找孩子值得鼓励的方面。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家孩子没什么可夸的,那是因为你认为孩子身上

    值得夸的东西太少了。值得夸奖的其实远远不止成绩、才艺与天赋,好

    奇心、善良、专注、兴趣、幽默,甚至失败过后的乐观都是值得夸奖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孩子身上不是没

    有闪光点,只是有许多家长缺少发现它们的能力。

    从这几个原则说开去,在赋予孩子自我效能的过程中,家长能做的

    、该做的也就呼之欲出了,请看以下五条。

    第一,不要给孩子任何性质的奖励,无论以何种形式。

    不少研究都发现,一旦孩子可以通过“良好行为”来兑换“实际利益”

    ,就会导致他对物质,尤其是具有货币属性和一定流通属性的物质愈发

    敏感,那么他对事情本身的投入程度就会愈发下降。

    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你这样鼓励孩子:“你今天表现

    得真好,妈妈给你买辆玩具车。”这种做法就是把鼓励变成了奖励,而

    奖励又让孩子的良好行为变成了交易所需的商品。其实,孩子那些好的

    表现很有可能是发自肺腑、打心眼儿里做出来的,可恰恰是家长“恩典”

    的一辆玩具车,就把孩子的这种主动性和内在动机给物质化、奖励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货币化了,看似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局面

    ,可实际上家长轻而易举就毁掉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真正的投入与热忱。

    这种现象叫作“挤出效应”。儿童心理小课堂

    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一群孩子分发了彩笔

    让他们画画,这项活动当然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但孩子们被随机

    分为A组和B组,在作画之前,A组孩子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画

    得好,就有奖金拿;而B组孩子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信息:我们想看

    看你的画。两组孩子都高兴地去画了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得也都很

    不错。研究人员事后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A组孩子得到了奖金,B

    组孩子得到了赞扬。

    三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又来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表现,发现A

    组孩子大多已经不再主动去画画了,对美术的兴趣也有明显降低;

    而B组孩子对画画的热情始终不减,仍跟以前一样愉快地画着。此

    时,对A组孩子来说,唯有给钱才可以提高他们画画的兴致,而对B

    组孩子来说,不管你夸不夸他,他们都喜欢到处涂涂画画,乐此不

    疲。

    可见,奖励没用,走心的认同才有用。

    第二,多夸奖孩子那些能增强其自主能力的特质。

    有研究发现,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效果好。原因其实很

    简单:孩子对自己的聪明做不了主,但是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可以做主。

    倘若孩子表现不错,家长夸他“聪明”,那么下次孩子表现没那么好的时

    候,他便会将此归因于自己“不够聪明”,而聪明的程度并不是一个人立

    刻就能改变的,孩子的自我修正意愿也会大打折扣。而夸孩子“努力”则

    会让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有更正确的归因方式:“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再多下点儿功夫就可以了”,进而转变为良好的行为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夸孩子聪明会增加他在考试中作弊的概

    率,因为孩子们深知“聪明”这项特质一旦丢掉了,就不太容易再拿回来

    ,所以会用更极端的方法去维持自己的好成绩。

    第三,不要让夸奖的强度超过孩子的真实水平。

    有的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容易越界,比如孩子并没那么努力,却夸

    孩子很努力;孩子没那么勤奋,却夸孩子很勤奋;孩子没那么出众,却

    夸孩子“睥睨众人”“天下无敌”。不要用夸奖给孩子套上“皇帝的新装”,夸的时候大家可能一时爽,但如果孩子某一天反应过来,觉察到自己其

    实并没有那么好,可能就会面对更大的打击和风险。夸奖也是应该建立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让孩子误以为拥有了自己没有的东西,其

    实是害了他。

    第四,多夸两句,“高帽”不嫌多;多点表情,情感共鸣也是一

    种鼓励。

    家长在夸孩子的时候,大可不必吝惜口舌与情感。很多家长,尤其

    是爸爸,在夸孩子的时候语言往往过于简单,只有一句“挺好的,玩去

    吧”,其实这很难达到孩子对夸奖的心理预期。除了漂亮的话语,情感

    共鸣也是必备的夸奖要素。当老板带着无所谓的态度跟你说“干得挺好”

    时,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种夸奖没啥意义?同样,当你夸孩子的时候,也

    请你看着他,带着些感情,提高点儿音调,多说几句。这样的夸奖才显

    得既有温度也有力度,才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走心了。

    第五,要夸孩子本人,别仅仅夸他做的事儿。

    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孩子本身应该构成夸奖的核心对象,而不

    是孩子做的某件事。一味地说:“单词背得真棒!”“积木搭得真好!”“跟爷爷真亲!”这效果远远不如夸他:“孩子你学东西真的很认真,学得

    真的很快!”“孩子你真有创意,将来一定能成为特别棒的建筑师!”“孩

    子你这么有礼貌,一定是个受欢迎的人!”

    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足够的自我效能是孩子储备独立资本的重要保

    障。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入手,详细探讨一些在当代家庭

    中需要重塑好习惯的典型场景。

    独立资本加油站

    想要赋予孩子自我效能,单纯的夸奖并不一定能带来良好的效

    果,真正优质的激励行为要建立在以下三个原则基础之上:

    首先,表扬和认可必须在行为结束或成就达成之后;

    其次,鼓励不应该涉及物质;

    最后,家长应该积极寻找孩子值得鼓励的方面。

    在此基础之上,你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不要给孩子任何性质的奖励,无论以何种形式;

    第二,多夸奖孩子那些能增强其自主能力的特质;

    第三,不要让夸奖的强度超过孩子的真实水平;

    第四,多夸两句,“高帽”不嫌多,多点表情,情感共鸣也是一

    种鼓励;

    第五,要夸孩子本人,别仅仅夸他做的事儿。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21招,给孩子受用一生的独立资本测一测,你抓住孩子的独立性养成关键期了吗?

    3.兄弟俩在客厅玩耍,只听“砰”的一声,玻璃杯摔碎了。妈妈冲

    到现场,哥哥一口咬定是弟弟干的,可弟弟连桌子都够不到,哥哥明

    显是在撒谎。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办?(单选)

    A 拆穿哥哥的谎言,施以适当的惩罚,还弟弟清白。

    B 先安慰弟弟,再把哥哥叫到一边私下教育,给他讲道理,让他

    明白撒谎是不对的。

    C 拆穿哥哥的谎言,让他给弟弟道歉,同时教育兄弟二人,做人

    要诚实。

    D 先安慰弟弟,再找合适机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哥哥明白做

    人要诚实。

    4.女儿明天要为幼儿园的新年联欢会做小小主持人,全家都很高

    兴。可到了晚上,她却跑来说明天不要上台主持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单选)

    A 跟孩子好好谈心,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B 跟幼儿园老师联系,问问发生了什么情况。

    C 尊重孩子,告诉她可以自己决定,但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支

    持她。

    D 多鼓励孩子,让她感受到自己责任在肩,且机会难得,不要放

    弃。

    5.孩子跟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不喜欢主动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明天要带孩子跟朋友家孩子一起出去玩了,以下哪些方法能帮助

    孩子主动分享,打通社交通道?(多选)

    A 给孩子准备充足的食物和玩具,让他有东西可以分享。

    B 提议给对方准备礼物,你给你的朋友准备礼物,孩子给对方小

    朋友准备礼物。

    C 你要带头分享,可以多拿些吃的、玩的分给其他人,孩子会以

    你为榜样。

    D 给孩子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明白谦让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扫码获取“湛庐阅读”APP,搜索“21招,让孩子独立”,查看测试题答案03

    家庭:独立资本的储备起点

    在中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普遍认知,构成了这个时代全世

    界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究其原因,就是家庭为每个人都提供了

    一个身心的避风港。然而,在为孩子储备独立资本方面,家庭所扮演的

    角色,可不仅是个港湾而已。

    绝大多数中国的新生儿在度过了出生后80个小时左右的观察期后,就和自己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一起离开了医院的产科大楼,上车回

    家。而这个“家”,将在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的成长,除了给他提供安全感

    和庇护之外,父母、亲人、家庭的关系网络都会给孩子的独立资本发展

    提供三条通路:掌握技能、纠正问题、充分练习。

    敲黑板

    在从原生家庭这个“学校”毕业之前,孩子要学会很多需要

    带到成年期、带进社会的技能,也有必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包容

    性,提前改掉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孩子

    要珍惜在这个空间里足够的练习机会。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总是让人感到难以捉摸。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

    能够表明,某种养育模式或者教养方法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好处,但在家

    庭对孩子的塑造这个话题上,理论和实际总还是有些差距的。很多次我外出讲课,都会面对一些这样的质疑:“老师,我认识的谁谁家的孩子

    就不是这样的!”“我爸当年打过我,你看我也没怎么样嘛!”“我有个朋

    友,做的跟你说的完全相反,可他们家孩子特别优秀!”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刻意回避这种让人费解的矛盾。

    的确,很多有出息、有名望的人,他们的父母都是多种多样的,有

    的有文化,有的没文化;有的有钱,有的没钱;有的信奉严苛教养,有

    的采用放养方式……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没看过一本像我们这

    本书一样的讲科学教养的书籍。上小学的时候,我看过一套叫《自古英

    雄出少年》的书,甚至发现“自幼丧父”是很多名人故事第一页就会出现

    的字眼,以至于让我一直对成功的条件多少有些误解。

    这种事情可不少见。我们还会看见各种让人痛心的社会新闻,比如

    高知父母把孩子逼到厌学,高官爸爸养出了叛逆儿子,中产阶级的家庭

    生生把孩子逼到走上绝路……而这些父母好像又都信奉着某种颇说得通

    的养育理念。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不应该让经过筛选的媒体内容,以及我们自己

    的个人见识蒙蔽了双眼。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

    要从一个更大的框架上去认识这个问题。

    家庭对孩子最基本的影响,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那就

    是遗传基因。你的孩子是不是双眼皮,有没有乳糖不耐症,到了50岁是

    否容易谢顶,这些基本都由你和你配偶的基因决定。

    家庭对孩子的第二个影响来自家长与孩子的交互。你怎么跟你的

    孩子交流互动,比如如何教他东西、如何帮助他改正错误的想法与态度

    、如何夸奖他、如何与他争吵、如何跟他体验一家人的温馨时光,这些

    都是互动。孩子通过跟你的互动,逐渐掌握了怎么去跟别人互动,进而发展到有一天你不在他身边时,他依然可以独立地完成与外界的良好沟

    通。

    家庭对孩子的第三个影响来自家庭环境。家庭的环境决定了孩子

    有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新的事物、实践新的技能、练习并提升自己独

    立的能力。你想让一个孩子系统地掌握西餐礼节,恐怕首先要有带孩子

    吃顿牛排的钱吧?你想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恐怕首先要让孩子

    看到他的爸妈就有个大书柜吧?你想让孩子有朝一日出国以后,不要仅

    仅混在本族人群的圈子里,而是更多地跟外界文化和学术“牛人”多多交

    流,那你自己首先就不能在跟“老外”打招呼时发怵吧?

    家庭对孩子的后两种影响,都会有效地落实在孩子独立资本的储备

    上,同时也是我们将在这一章深入讨论的重点内容。有很多技能,是孩

    子需要在家庭环境中掌握、打磨与练习的,从生活到社交,不一而足。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家庭如何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生活习

    惯,比如好好吃饭;也会聊聊家长跟孩子交互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比如

    怎样尊重孩子逐渐萌芽的自我意识,以及怎么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向外界

    提出要求;同时,在亲子关系方面,我们也要避免孩子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成为“黏黏糖”,一种是变得太“高冷”;除此之外,矛盾的爆发是

    难以避免的,而如何处理它们则是重要的独立技能,在本章的最后两节

    ,会重点加以探讨。

    所有这些技能,都是先在原生家庭中培养起来,再被孩子带离家庭

    ,甚至带入自己组建的新家庭中,而这些都将是孩子在独立成人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傍身之技。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好好吃饭开始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中,一个孩子的背后,并不只有父母二人的

    灼灼目光,更有着祖辈的投入与期待。而这种养育资源的搭配,很容易

    影响到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甚至会让孩子的一些合理行为摇

    身一变成为给家长的“恩赐”,比如好好吃饭,自己睡觉、洗漱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追着喂饭”就成为现代中国养育中一个常见的

    奇葩景象。在不少家庭里,每到吃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满地跑的孩子

    ,后面跟着一个端着碗、拿着勺的大人,撅着屁股寸步不离。让孩子吃

    饭连哄带求,顿顿如此,天天反复。

    一家人一起吃饭原本是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光,不该因为孩子而成了

    战场。而吃饭是最基本的生活元素,家长非常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

    相关的良好习惯,才能保证比较好的餐饮规律、营养摄入和生活节奏。

    在家庭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吃饭”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这种

    看似基本的习惯,培养起来却仍要依赖具体的方法,家长有必要了解如

    何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就餐习惯,才不至于让他满地乱跑、非要“用动

    画片下饭”,甚至过度挑食。

    生活中越是基本的事情,在习惯塑造上越是要开个好头。家长培养

    孩子“好好吃饭”宜早不宜晚,哪怕从添加辅食开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

    上注意规律了。与此同时,对于就餐习惯的正式培养,有一个很好的契

    机,那就是孩子断奶的时候。孩子断奶的时间大致介于12~20个月之间

    ,这段时间其实都非常适合无缝衔接至吃饭习惯的正式培养。

    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总则很纯粹,只赋予吃饭这件事两个内容即可

    :吃饭本身以及饭桌上的交流。具体的行动包含下面这四条。

    第一,保持就餐环境的单纯。

    吃饭的时候,有食物、餐具和嘴这三样就够了。餐桌上的很多东西,以及大人带上餐桌的东西,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手

    机和平板电脑这类既让大人分心、又让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东西。这些东

    西很容易让大人做出错误的示范,也容易让孩子因为从小就看到大人边

    吃饭边玩手机而有了“本来就该这样”的错误认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一个愉快就餐和好好交流的过程。

    第二,让自然惩罚来代替说教、逼迫和“哄”。

    “饿坏了怎么办!”是很多老人满地追着孩子喂饭时,很爱说的一句

    话。可在今天,你见过身边有几个孩子“饿坏了”?那些为孩子不好好吃

    饭而深感焦虑的家长,依靠不断地妥协和强人所难,让孩子一次都没体

    验过“不好好吃饭”的真正后果。而在孩子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饿肚

    子”和“吃不好”的风险,甚至认为自己不吃饭,大人比他着急多了。其

    实孩子饿一顿没什么关系,没有哪个营养不良的孩子是饿一顿两顿导致

    的,而一定的饥饿感作为“不好好吃饭”的自然后果,能直接教会孩子该

    吃饭的时候要吃饭,让孩子掌握受益良久的好习惯,其实是非常值得的。

    “自然惩罚”的概念最早来自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著的《爱弥儿

    》,指的是“让孩子从经验中取得教训”。这也恰恰说明,“自作自受”是

    自然惩罚的重要属性。说教、逼迫和哄骗其实都在向孩子表达来自大人

    的要求,彰显的是家庭中管理者的意志,这种养育方式能够普遍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真的有效。但是除了“有效”,这种方式带来

    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儿童心理小课堂

    2004年,以色列学者阿维·阿索尔(Avi Assor)和盖伊·鲁思(Guy Ruth)与美国动机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合作,对百余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询问他们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与他

    们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社交关系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之间

    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人在家里管得多、管得严的孩子,的确更符合大

    人的期待,表现得也更“听话”,但是这种“听话”的背后隐藏着巨大

    的代价。这些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反感与厌恶水平更高,并觉得自己

    的行为和生活决策往往取决于“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不是“我自己发

    自真心的选择”。此外,他们在做一件事成功之后所获得的幸福感会

    更加短暂,并有可能在之后陷入对自我的否定状态。

    在进一步的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不管是“报喜不报忧”的溺爱式

    养育,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格管理式养育,从长远来看都有弊病。前者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后者又有损于孩子的自我认同。唯独

    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的观念,让孩子经历自主选择,之后在经验中完成

    学习,才会起到上佳的效果。

    第三,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家庭聚餐”。

    这种家庭聚餐未必需要大鱼大肉,但最好是家庭成员都能到场。社

    会学家芭芭拉·菲斯(Barbara H. Fiese)和马琳·施瓦茨(Marlene Schwar

    tz)合著的一篇论文总结了不少前人的研究,他们发现,家长和孩子的

    家庭聚餐可以有效预测孩子未来许多方面的积极发展。这种聚餐包括父

    母和孩子一起买菜、选择食物、准备饭菜并共度就餐时光,这个过程可

    以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并提升亲子双方的幸福感。而且一旦满足了

    如下一些条件,家庭聚餐的效果会更好:有规律地进行聚餐,精心准备每次聚餐,就餐体验让人愉快,没有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干扰。

    作为一个工作节奏很快的父亲,我深深地知道,现在很多爸妈都很

    忙,顾不上跟孩子一起吃饭,更别说一起做饭了。但相信我,抽出这点

    时间,是物有所值的。在我家,一家人共度餐桌时光,聊聊天、说说话

    ,对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孩子的成长帮助很大。我知道,很多人曾

    经受到过这样的教育:吃饭的时候别说话。的确,在很多场合边吃饭边

    高声说笑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限制孩子在餐桌

    上和他人沟通。大家一起吃饭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交流机会,完全可以

    成为一次改善就餐体验、培养亲子关系的契机。

    第四,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个体需求。

    这种尊重包括:允许孩子有不爱吃的东西,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

    参与食谱的制订,不对孩子做餐具使用上的揠苗助长。你是个成年人了

    ,你是不是还有自己特别不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香菜、香菇或者胡萝卜?同理,孩子对不同的食物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这很正常。家长

    需要自己先分清楚挑食、偏食和厌食的区别。现在孩子的食物可选范围

    很大,有一两样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定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这类负面

    影响。当然,如果孩子出现了只吃肉且一口菜都不吃的极端情况,那肯

    定就需要家长介入了。同时,为了应对孩子“每一样都不喜欢吃”这种情

    况的出现,家长也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食谱的制订,多做些

    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有的家庭还喜欢让孩子早早就开始练习使用筷子,但其实不宜让孩

    子过早开始练习使用复杂餐具。使用餐具对手部肌肉的精细化动作要求

    很高,孩子还是要先通过直接上手和使用勺子来完成基础练习。用手→

    用勺→用筷子,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在每一个阶段的练习初期弄得一团糟,甚至还不如用简单餐具吃得效率高,这是必然的。因为嫌孩

    子吃得脏乱差而“越俎代庖”,孩子手上拿着玩具玩,家长一勺一勺地喂

    ,则是中国家庭常见的误区。

    餐桌上种种问题的一大集合,就是我方才提及的场景:孩子不肯坐

    着乖乖吃饭,非要跑着、玩着、看着动画片才肯吃。这恐怕是中国最常

    见的儿童就餐习惯问题,我家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好在正确地树立规则与良好的亲子交互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控制就餐环境。一家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空间和相对固定的

    时间来吃饭,不要带着手机、平板电脑和玩具上餐桌。吃饭就是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能做别的任何事情;吃饭时可以社交,但是只限于和正在

    吃饭的其他人;如果想玩,也可以,吃完了饭离开餐桌去玩,如果中途

    要下餐桌,那就没有回来重新用餐的机会了。

    第二,要严格践行自然惩罚的原则。孩子吃饭是为了他自己,不

    是为了家长。如果我们求他吃饭、哄他吃饭,那在他看来就极容易被误

    解为“吃饭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加上孩子并没有体验过不

    吃饭的难受感觉,就更无法把“我午饭没吃”和“我下午好饿”这两件事联

    系起来。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的胃来代替我们惩罚他。在我家出现

    类似情况时,我们强硬地拒绝了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的要求,结果不

    到两天,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儿子如今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吃饭的

    时间和看动画片的时间区分开,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管控期间,如果孩子不吃饭甚至哭闹,你不要生气,不要挖苦他,更不要有什么“恨铁不成钢”的感受。你就好好地吃你的饭,向孩子表达

    一种“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态度就行了。你一生气,哭闹的孩子就有了爆发情绪的对象,这就把“他做错事”转变为“他和家长的对抗”,你不要自

    己投入这种对抗中,这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但孩子哪怕有一点儿好转

    ,愿意乖乖吃饭、没有不该有的要求,家长都应该即时地觉察与鼓励,这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不过吃饭的烦恼可并不局限在以上场景中。上述问题只是吃饭时的

    “内容”问题,还有一类典型的问题则是吃饭的“形式”问题。比如一定要

    坐在妈妈身上才吃饭,或者拒绝使用餐具,又或者紧闭嘴巴拒绝吃东西

    、挑食、嘴里含着饭不嚼不咽甚至吃了就吐出来等。

    这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检讨:是不是饭不好吃?太烫了?煮得太久了孩子嚼不动?还是孩子不喜欢吃这种蔬菜?如果

    都不是,那我们就该问自己另一个问题:“我给没给孩子循序渐进的机

    会?”

    比如让孩子独立坐餐桌椅这件事,很多家庭都是快递一拆,就要让

    孩子改变持续了很久的坐在妈妈身上就餐的习惯,连“预防针”都不打,孩子当然不干了。其实可以尝试这样的分步走方案:首先,妈妈抱,跟

    孩子说过几天就不要再在妈妈身上吃饭了,孩子同意或不同意都没关系

    ,我们先让他知道;其次,找个妈妈不在家吃饭的机会,让爸爸抱着吃

    一两顿,同时告诉孩子过几天会有一个很有趣的餐桌椅被寄到家;最后

    ,如果孩子喜欢餐桌椅,愿意使用,那当然好,如果他不愿意,也可以

    先从早餐这种时间比较短的就餐过程开始尝试让孩子使用。小步子慢慢

    走,不要给孩子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挑战,家长面对的抵抗就会小很多。

    如果碰到孩子吃了就吐、不嚼不咽的情况,千万不要骂孩子或者拿

    下一口饭硬塞。吃饭本来应该是件体验不错的事儿,这样一来会很容易影响孩子整体的就餐感受。其实这时应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导致分心的

    东西在影响孩子,同时增强吃饭的趣味性,不管是把吃饭变成一场孩子

    与家长之间的小小“比赛”,还是用动画片里的情节来给孩子举例子说明

    问题,甚至全家玩一人一口“轮流吃”的小游戏,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如果孩子把饭扔到地上、“玩”食物、弄得到处都是,不懂得“节俭”

    与“干净”又该怎么办呢?

    这很正常,因为在孩子看来,什么东西都很新奇,都值得拿来“玩

    一玩”,不是说孩子会背《悯农》就彻底掌握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

    良品格的。孩子吃饭一团糟很正常,每个人在熟练掌握某项技能之前,都会表现得非常笨拙。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这只是练习过程中需要付

    出的代价罢了。

    千万不要因为怕脏怕乱,就剥夺孩子练习的权利。如果家长代劳,那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会有巨大的负面作用。不管是围嘴、饭兜还是

    餐盘,我们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祸害”的空间,而

    孩子也非常需要这个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意味着“我说了算”,还给进行

    练习提供了合适的场地。

    从我家孩子两岁时开始,我们两口子就会时不时地带他去上厨艺课

    以及与食品相关的体验课。3岁之前,我儿子做过蛋糕、比萨、汽水,制作的过程也让他体会了食材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食物的。当他喝到自己

    制作的汽水时,他会小心翼翼不舍得浪费,而这时,他对食物才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

    在帮助孩子学会好好吃饭的过程中,自然惩罚是个非常不错的解决

    问题的切入点,但每次我在培训中讲到这个知识点时,都会有家长提出

    异议:“老师,吃饭饿一顿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孩子提出了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跟我们产生了直接的对抗与冲突,自然惩罚根本就不好使了,那该怎么办呢?”

    的确,自然惩罚在适用性上也存在边界,而应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则显然在这个边界之外。面对因亲子双方的诉求差异而导致的矛盾,我

    们到底该怎么向孩子说“不”,又该怎么对待向我们说“不”的孩子呢?且

    看下一节。

    独立资本加油站

    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总则其实很纯粹,只赋予吃饭这件事两个

    内容即可:吃饭本身以及饭桌上的交流。具体的行动包含下面这四

    条:

    第一,保持就餐环境的单纯;

    第二,让自然惩罚来代替说教、逼迫和“哄”;

    第三,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家庭聚餐”;

    第四,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个体需求。

    叛逆期,学会有技巧地跟孩子说“不”

    从孩子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开始,家长就要同他们各种各样的不合理

    要求做斗争了。不管是中国妈妈还是外国妈妈,都明白“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代表着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可爱、乖巧、安静的依偎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登高爬

    低、满地打滚、不让干什么偏干什么、想哭就哭、想叫就叫,随之而来

    的则是总被逼到濒临崩溃的家长:不管不行,管了没用,气到发抖但是无所适从。这个时期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从天使变成了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破坏你的心情,让你无处可逃……

    不过说实话,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甚至还挺叛逆,其实也是

    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起码说明孩子的发育挺正常的。

    儿童心理小课堂

    两三岁时,孩子的大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它一直在

    加班,所以难免过载。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有着跟成人大脑差不多

    数量的神经联结,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2~3岁是孩子快速建

    立新的神经联结的时间段,到3岁时,孩子大脑中某些特定区域的神

    经联结甚至已经增长了2~3倍。不过这个阶段也持续不了多久,因

    为在孩子8岁前,这些联结会被大量地修剪与整理,直到重新回到跟

    成年人差不多的水平。等孩子到了青春期,这些神经联结又会再一

    次进入增长爆发期,一直到他们18岁的时候才能重新回归稳定。

    大脑神经联结的整个发展趋势是一个“双驼峰”,而两个“峰尖”

    分别位于两岁和十四五岁,从神经连通性的角度来看,两岁孩子的

    大脑极为活跃,尽管还达不到青春期时的活跃水平,但这种“头脑过

    热”的状态也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显得非常叛逆的根本原因。

    这就导致孩子出现了一系列让家长感到闹心的行为。归结起来,我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最让我闹心的,就是“让做什么不做什么,不让做什

    么偏要做什么”。最典型的一个行为就是在电梯里跳。小孩子在电梯里

    跳来跳去总是会让家长遭遇他人白眼的,但我家孩子偏偏是你越说不让

    跳,他越爱跳。甚至有时候你说过之后他虽然不跳了,但等你一扭脸不看他,他就立刻开始跳,仿佛是故意挑衅一般,真的是很容易让人生气。

    与此同时,刚懂事的孩子在表达拒绝别人或者自己被拒绝的时候,通常都不太容易做到和平解决。发脾气、大哭甚至倒地打滚儿都是难免

    的。

    我的一个朋友在他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天天晚上要花半个小时来给

    孩子穿睡觉的衣服。那个孩子每天晚上洗完澡被浴巾裹着抱进卧室,爸

    爸妈妈准备给他穿内衣裤的时候,他没有一次是配合的。绝大多数情况

    下,他会光着屁股半湿着身子满床跑,而家长和颜悦色地要求他穿衣服

    又根本不管用,一言不合孩子就生气,还会从床上抱起枕头或者拿起闹

    钟来砸他们。所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家都会爆发一场家庭战争,直

    到家长大发脾气,孩子号啕大哭,弄得一家三口晚上睡觉时心情都不好

    ,爸妈气鼓鼓,孩子脸上挂泪珠。

    除此之外,对一个字的掌握,也让孩子们突然变得不讲道理起来,这个字就是“不”!自从学会了这个可以表达拒绝的词汇,孩子们似乎就

    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它。“我!不!要!”“不行!”“就不!”是低龄孩子非

    常喜欢使用的短语。我儿子一度用这个字眼把我气得够呛,我凶他:“

    张口就是‘不不不’,我干脆给你改名叫‘不不’算了!”

    对孩子来说,似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拒绝,一个“不”字可以

    搞定一切。吃饭不吃,穿衣不穿,睡觉不睡,洗澡不洗,出门不挪窝……自己主意大得很,才不管家长是和颜悦色还是黑着脸数落,统统不好

    使,什么要求都能用“不”怼回去。

    敲黑板其实说“不”的最大功能在于凸显一个人的自主性。服从并

    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独立性,但拒绝可以,而孩子们在建立自

    我意识的重要阶段,尤其喜欢用说“不”的方式来锻炼自己掌控

    当下情境的能力。

    可孩子的这种练习往往太过频繁与斩钉截铁,以至于很容易让家长

    心理崩溃。很多家长觉得上述这些无理取闹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

    中心,但实际上,这是孩子在探索行为的边界。在两岁之前,孩子并不

    认为自己跟别人有什么区别,也不能很好地建立自己的个体意识。这段

    时间里,如果他喜欢吃糖,他就会觉得所有人都喜欢吃糖,因为他不能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当孩子两岁之后,他便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了解、试探别人跟

    自己的不同,甚至挑战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两岁的孩子经常会表现

    得像一个叛逆的小皇帝:不让我干的我非要干。而这么做的原因,其实

    并非刻意挑衅父母,而是为了探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假设你是个两岁的小孩,你发现一旦逾越了自己的行为界限,就能

    有机会观察他人对此会报以怎样的反应,于是你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直到把大人“逼疯”,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实验结果。很快,你就可以依靠

    这种方法了解周围人各自不同的喜好和底线:也许爸爸容易发火,而妈

    妈需要烦好几次才生气。这个过程并不存在什么刻意的挑衅,而更像是

    一种游戏,可惜大人并不这么认为。甚至有的时候,孩子还会时不时地

    重新验证一下自己之前得出的实验结果,再把妈妈“逼疯”一次,以此验

    证:“我妈还没变,之前对她的评价依然有效。”

    这就是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如此“可怕”的原因,因为他们有高速发展的神经系统,同时还在用不断试探底线的方式来学习生命中重要的新

    知识:原来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孩子会说“不”,家长也要学会有技巧地

    说“不”。孩子高效地学习成长,总是会让家长意外地发现他们“长大了

    好多”。不过产生如此感觉的原因,有时是孩子更懂事了,但更多时候

    是因为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并不可行的要求,比如非要摸电门,非要下

    河玩水,非要多看一会儿电视,非要买刚刚看上的一件玩具……孩子跟

    家长说“不”的时候都是斩钉截铁的,而家长对孩子说“不”却很容易遭到

    反抗,或者如泥牛入海般地全无效果。

    孩子长大了,变得更有自己的主意了,而且也拥有了自己的执念,这有时会让家长感到非常为难:面对他们的小执念和各种要求,到底该

    怎么正确地跟孩子说出“不”这个字,才能既保障孩子的安全与快乐,又

    兼顾了自己的情绪呢?

    孩子要求的不合理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让家长付出一

    些不愿意付出的成本,比如在商场里倒地大哭要买玩具;另一种则是因

    种种原因缺乏可行性,比如长时间地看电视,或是下暴雨时出门玩踩泥

    坑的游戏。

    敲黑板

    不管面对哪种情况,家长在说“不”的时候都应该秉持一个

    根本原则:不要让“不”仅仅是“不”,只有加上共情、解释与指

    导,才能给拒绝赋予更大的价值。

    很多家长拒绝孩子、约束孩子,但他们只会说“不”,而不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这其实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很多家长自己也很爱说“不”,比如:“不行!”“不要再闹了!”“不可

    以!”你可以试试在自己跟孩子独处的时候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录上

    一个小时再抽空回听一下,数数自己说了多少个“不”字,顺便也数数孩

    子说了多少个“不”字。

    很多家长跟孩子的对话是这样的:

    “把衣服穿上!”

    “不!”

    “不行!必须穿!”

    “我不穿!”

    “我说了不行,现在必须穿!”……

    简单来说,这样的对话其实就是个互相否定的过程,对于如何更好

    地解决矛盾,双方都避而不谈。但我们是成人,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更

    主动地去打开局面解决问题,所以,先从调整自己的语言开始,更多地

    去说该怎么做,而不是不停地说不该怎么做,比如:“如果这样肯定会

    更好。”“你这样会影响到别的人哦。”“慢一点,停下来。”

    至于如何应对刚才提到的两种不合理要求,面对第一种情况,最好

    的做法是向孩子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你想要做什么事是你的事,我想

    要做什么事是我的事,你有你的态度,我也有我的态度,有矛盾咱商

    量着来,不要互相胁迫。

    面对第二种情况,家长要做的是:先制止孩子,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当然,孩子想做的事情被阻止了,他其实很难心平气和,但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也跟着急眼,教育就很容易变成争执。

    原则总要依托于有效的方法才能实现,而高喊“不行!”这种以暴制

    暴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那应该怎样做呢?有以下五条建议。

    第一,态度好一点,说“不”的时候艺术一点。

    我们跟外人都挺客气的,但家人之间都习惯特别直接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不行!”“不可以!”“不要!”

    当孩子做出一个我们不希望他做出的举动时,很多家长其实没有静

    下心来想一想:“孩子是不是真的提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他现在做的

    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拒绝是下意识的,又特别

    爱给自己辩护,实际上却少了一点应该为孩子做出的牺牲。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感到好奇、新鲜,他想多看看、多玩玩、多摸

    摸、多碰碰,但是大人可能很难理解孩子这种对万物的好奇,有时为了

    着急赶路,有时为了少洗两件衣服,有时为了少帮孩子洗一次手,于是

    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孩子想想他这么做是不是天性使

    然。对很多家长来说,说“不”之前,先要琢磨一下这个“不”字到底该不

    该说。

    第二,可以否认孩子的行为,但千万别否认孩子本人。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这样做不行哟!”“这样做不可以呀!”“吃这

    个肚子会疼的哦!”但是千万不要跟他说:“你每次都这样!”“你怎么记

    吃不记打!”“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改?”“你这孩子就是这么不爱

    干净,不讲卫生!”“你这孩子老是这样任性,如此淘气!”

    我们可以否认孩子的行为,因为行为毕竟是比较好改、能够纠正的。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有误,并知道该怎样做才对以后,只要愿意改,那立刻就能“改邪归正”。但如果我们上来就给孩子的人格定了性,说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不太好办了。因为大人和小孩心里都知道,想

    改变人格可不那么容易,倘若你在说“不”的时候很爱给孩子附赠一个标

    签,那就很容易激发孩子“我反正就这样了”的对抗行为,甚至逼得孩子

    “破罐子破摔”。

    第三,不要让孩子认为犯错误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家都会犯错误,你长这么大,也不是一路

    100分考到今天的。很多家长为了强调犯错误的严重性,总是会跟孩子

    表达出“你犯了错误,是你不好,这样做给家长丢人”的态度。让孩子因

    为犯错而产生羞耻感,是很多家长的惯用招数,但这招好用是因为孩子

    在乎我们,也在乎他自己在我们眼里的形象。当这种在乎变成我们要挟

    孩子的资本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社交模式:过度迎合与取悦自

    己在乎的人。这不是什么好习惯,不管是在幼年还是成年以后。

    第四,以盟友的姿态说“不”,尝试现身说法。最好的约束,是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

    家长应该更多地去跟孩子交流“如果你这样做了会怎样”,然后再跟

    孩子共同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一来,你就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

    是与孩子结盟,共同得出了“让我们不要这么做”的结论。很多家长在管

    理孩子的时候急于跟孩子“死磕”,但我们更应该担当的角色,其实是老

    师、教练、顾问、军师,甚至是马仔,我们跟孩子是一伙人,不是交战

    双方,家长不是为了跟孩子“死磕”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上的。成人比之

    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经验,如果我们给孩子讲讲故事,现身说法地聊

    聊自己的经验或教训,其实也是非常可取的技巧。

    第五,跟孩子“约法三章”,丑话说在前面,而且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孩子的有些不正当要求往往在正当要求之后才提出来。比如孩子想

    看动画片,其实这要求挺正当的,这个年代,哪个孩子哪天不看会儿动

    画片呢?但是如果这个孩子看了20分钟,说“还要看”,看完又说“还要

    看”,这就有必要约束了。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掌握“约法三章”的技术:丑话说在前面

    ,而且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我们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前,先跟他一起约

    定:“想吃糖?可以!吃多少呢?”“想看电视?可以!看多久呢?”咱先

    说明白。“约法三章”不仅是成人之间打交道的好办法,跟孩子打交道也

    一样适用。你跟孩子说好的约定,让孩子自己亲口说一遍,才能成为

    有效力的约束。

    2017年过年的时候,我儿子两岁三个月,我们一家子去云南游玩,走的都是一些小地方。来到一条小溪边,我儿子兴奋了,从地上拎起一

    根树枝,特别欣喜地跑来跟我说:“我要去钓鱼!”

    我很困惑:“这么小的孩子拿根破棍儿钓哪门子鱼,瞎胡闹呢?”但

    是我儿子满心热情地拎着树枝,三步并两步就往河边跑。那条小溪水流

    挺急的,又没安全保障,由不得多想,我一把把他拦了下来。

    说实话,我当时就有劈头盖脸训他一顿的冲动,说些类似这样的话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很危险,你知不知道啊!掉河里冲跑了你就

    高兴了啊?”

    但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做法。我们面对一个年龄尚幼的孩子,是不

    应该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跟他表明自己的态度的。

    于是我拦住他,蹲下来和他说:“在这里钓鱼跟在商场里面玩钓鱼

    游戏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水是会动的,万一你掉下去,爸爸都追不上你。”

    我儿子当时不太理解“水是会动的”意味着什么。于是我捡了一块木

    片,扔进湍急的溪水里,湍急的溪水立刻卷着木片直奔下游而去。

    “你现在能追上那块木片吗?”

    我儿子摇了摇头。

    “你要是掉下去了,我也追不上你。我知道你还想钓鱼,但我不会

    同意的。”

    我儿子站在那儿不说话,他的执念开始作祟了。

    “我们可以在这里停留一会儿,也可以继续往前走走,看有没有其

    他合适让你钓鱼的地方。你自己决定吧。”

    他撇了撇嘴,抠了抠手,一个向后转,我们就再次出发了。

    孩子都很期待自己的要求能立刻得到满足,有的孩子尤其如此,不

    给他想要的东西,比如玩具、糖,就开始大哭大闹。我家孩子有时也会

    在公众场合失控,倒地不起,大喊大叫。很多家长碰到这种情况时,第

    一反应是“嫌丢人”,然后就会在妥协和暴怒中二选其一。但请尽量别这

    么做,因为孩子已经失控了,要是家长也跟着失控,那肯定没有好结果。

    如果那是非常严肃的公众场合,比如有一次我儿子在日本京都的大

    德寺突然大哭不止,那不用多想,快速强制性带离现场,教育孩子不能

    牺牲别人的正当权益,其他人没有义务给你家孩子的健康成长买单,这

    是对公共秩序的基本尊重。

    但如果发生在商场、超市、玩具城,面对倒地不起的孩子,我建议

    你迅速蹲下,拍着孩子的后背,轻声安抚,并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不

    是对他说“你要是闹你就在这里闹,妈妈先走了啊”,然后佯装离开。大人千万不要自己失控,这是重点。你一失控,事情就会从孩子发

    脾气变成你跟孩子的对抗,而对抗总是有赢家的,没分出胜负就不算完。

    虽然孩子在号啕大哭,但你依然要平静地拍着他的后背,然后主要

    向他表达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表示可以理解他很想要这个东西。比如这样说:“我知道你很

    想要这个玩具。”“我明白你还想再吃一颗糖。”“我知道你想再多看一会

    儿电视。”

    二是解释为什么不可以。比如这样说:“可是同样的积木咱家里已

    经有一套了啊。”“再吃糖的话,牙会长虫虫了,到时候就不得不去看牙

    医啦。”“老看电视,眼睛都疼了,你看你都揉眼睛了。”

    三是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这样说:“我们往前看一看,看有没有你

    更喜欢的玩具?”“明天我们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让妈妈给你准备一颗好

    吃的糖!”“今天看电视的时间到了,但是睡一觉到了明天,就有了新的

    可以看电视的时间了啊!”

    四是顺坡下驴地扶一把。比如这样说:“好啦,妈妈知道你难受,想要玩具,但你是懂事的孩子,来,站起来吧!”

    说完这些,孩子完全可能依然老大不情愿,但总比爸妈跟孩子拼得

    两败俱伤来得好。与此同时,只要你的解决方案切实有效,也对孩子足

    够诚信,你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愿意主动跟你商量,而不是用满地打滚

    的方式来要挟你。

    我儿子有一个让我很多朋友都十分羡慕的优点:看电视到了约定时

    间,会自己主动关掉电视机。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从他第一次看电视开始,我们就给他限定了单次最长时间:20分钟。每次看电视前,我们都会问他:“儿子,看多长时间啊?”“20分

    钟!”他永远这么回答,因为他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可选项。从他

    第一次看电视到现在,每次都被灌输“只看20分钟”的概念,这已经在他

    心里形成了相当的认知惯性。

    因此我们就培养出了孩子相当好的看电视习惯。每当我儿子跑来找

    我:“爸爸,我要看电视!”我就会回应他:“我同意,去问问妈妈同意

    不同意。”于是他颠儿颠儿地跑到妈妈那里再问一遍。当妈妈首肯后,我就会问出那个每次都会问的问题:“看多长时间啊?”我儿子也会斩钉

    截铁、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每次都会回答的答案:“20分钟!”随后我便给

    他打开电视,调到动画片节目。

    我家有一个声控计时器,动画片一开播,我就给计时器上一个20分

    钟的闹铃。这个闹铃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它让家长不用站出来给孩子提

    负面要求。20分钟后闹铃一响,是计时器提醒孩子关电视的,而不是我

    们。所以每当计时器报警时,我就会远远地喊:“儿子,计时器让你关

    电视了啊,提醒你了啊。”

    有时赶上剧情正播到关键时刻,我们也会允许他多看一会儿,但不

    会关掉吵闹的计时器。计时器会孜孜不倦地一直在那里提醒:你该关电

    视了。而我儿子也会主动去把电视关掉,这时我就会声控计时器,把闹

    铃停下来。

    只要有好的方法,就可以没有哭闹、没有争执、没有坏习惯。

    总之,说“不”是有艺术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说“不”需要额外的共

    情、解释与指导,才能真正有效。我们刚才提及了一个很典型的场景:

    孩子看到了心仪的玩具,想要却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这其实是一个颇具

    共性的场景,完全值得更进一步深入探讨。那就请看下一节。独立资本加油站

    面对孩子的叛逆,高喊“不行!”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可取

    的。你当然要有你的原则,但总要依托于有效的方法才能实现。具

    体来说,有以下五条建议:

    第一,态度好一点,说“不”的时候艺术一点;

    第二,可以否认孩子的行为,但千万别否认孩子本人;

    第三,不要让孩子认为犯错误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第四,以盟友的姿态说“不”,尝试现身说法,最好的约束,是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约束;

    第五,跟孩子“约法三章”,丑话说在前面,而且要让孩子自己

    说出来。

    物权意识+财商意识,止住孩子的无尽欲望

    大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也有自己青睐的东西,这再正常不过

    了。但大多数父母都体会过:带孩子去逛街,他看到心仪的玩具就吵着

    喊着非要买,不给他买就满地打滚,吸引了很多异样的目光;孩子平时

    看见别人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也一定要有,甚至还要抢走了直接带回自

    家;再比如,有的孩子会显得过于“馋”,一看见零食,尤其是别人手上

    的零食,就走不动道儿。

    敲黑板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总是要拒绝的。但只有在这种

    拒绝中添加了尊重的成分,才能促成亲子之间达成共识,带来孩子行为上的真正改变。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但对不起,今天我们不能

    买。”不要把每一次孩子想买东西都看成一次蓄谋已久的不听话。不管

    表现形式是否恰当,我都认为孩子对玩具、零食的喜爱与拥有欲在那一

    刻是真实与纯粹的。这种纯粹的喜欢应该被羞辱和否认吗?这其实并不

    合适。

    我记得我小时候跟奶奶要过一把塑料玩具枪,奶奶的回答我一直记

    得非常清楚:“买什么买!家里的玩具比院子里哪个小孩的都多!不许

    买!无理取闹!”伤害我的其实不是“不给买”,而是我实在不明白“想要

    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就成了无理取闹。我们在面对想要某个东西,甚

    至撒泼打滚非要买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别失控,他想不想要那个玩具

    ,跟你要不要给他买,是两件事儿。咱们可以不给孩子买,但也别干预

    人家喜不喜欢。认可孩子对这件东西的喜好,然后表达:我尊重你的“

    想要”,也请你尊重我的“不想买”。

    对于习惯了跟孩子说硬话,甚至总在拒绝的话语中夹杂明显敌意的

    家长来说,做出如下五条改变,会更有助于提升你对孩子的影响力。

    第一,可以拒绝孩子,但别伤害孩子。

    家长一定要明白,绝大多数场合下,“孩子要不要”与“家长给不给

    买”是两个分离的问题,你如果不想给孩子买,那你告诉他并执行就好

    了,大可不必让自己和孩子同时陷入竞争的状态中。如果把“想要”与“

    不买”变成一种“死磕”,那孩子肯定会越哭越凶、越滚越起劲儿,因为

    这已经变成他试图“战胜”你所用的武器,而不再是表达需求的方法。

    第二,民主氛围很重要,孩子其实也有拒绝你的权利。关系都是相互的,如果想让孩子学着接受你的拒绝,你其实也应该

    让孩子体验到拒绝的意义和感受。如果家庭变成家长的“一言堂”,孩子

    的所有拒绝都被直接扣上“不听话”与“不乖”的帽子,那孩子其实就不太

    能够理解为什么父母会拒绝他们。

    第三,尽早给孩子培养正确的物权意识,并提高孩子的财商水

    平。

    孩子其实需要尽早建立起类似“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

    是大家的”这样的物权意识,甚至需要在两岁半以后就建立起一定的“财

    商意识”:明白买东西是怎么回事,钱是怎么使用的,甚至开始尝试自

    己攒钱来买更贵的东西。这些训练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理解东西不是说

    要就能有的,别人的东西不是说喜欢就能拿的,贵重的玩具不是家长说

    买就能买的。

    有时候,我们不给孩子买东西,是因为超市、商场里的东西性价比

    和质量实在太差了。网上卖三四十块钱的,有的商场敢卖一百多块钱,这自然让我们觉得买下就是掏了“冤枉钱”。如果你决定当下不给孩子买

    ,没关系,但你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现在不买,然后呢?要提出一个解

    决方案,大家才有的谈。

    为了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提高孩子的财商水平,我建议家长给孩

    子买个存钱罐。孩子其实不知道家长的血汗钱来之不易,也不知道贵重

    的物品是需要攒下钱来才能买得起的。所以我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

    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存钱罐了。通过存钱罐,以及跟存钱罐有关的互动,孩子能更多地建立物权意识、积累意识和交易意识,也能培养起他们珍

    惜“自己的东西”以及尊重“别人的东西”的品质。

    每次去超市前,我们都会简单地跟孩子说明,今天要买些什么东西,也顺便问问他需要买点儿啥,最后再一起对今天逛超市的活动做一些

    目的上的约定。如果孩子在商场看到了想买的玩具,他会跟我们提出来。因为我们对孩子的需求一向报以尊重和认可,所以向我们提要求对他

    来说是很安全的,没有必要声嘶力竭。

    第四,事先“约法三章”,为问题的解决打好“预防针”。

    前面也提到过,在与孩子交互的过程中,“约法三章”是很多家长都

    会使用的方法,这个技巧有时候可能未必好使,但就算没用,也还是要

    做的。比如很多家长都知道,带孩子去超市前要“约法三章”,先跟他说

    好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毕竟孩子不像大

    人,拥有经多年磨炼而成的卓越自控力和道德感。孩子在超市看到想买

    的巧克力并拿在手里时,就算全家在去超市之前就已经说好今天只买肉

    、蛋、菜,不能买饮料和糖果,而且孩子当时也同意了,那也未必好使。就算孩子知道理亏,他也还是真心想要。

    可是,有“约法三章”在前,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最起码有

    话可说,这本身就是交流的一个切入点。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展开这样

    的对话:“我们之前有过承诺,我们应该违背承诺吗?”而孩子通常会表

    示:“我们应该说话算数,不应该违背承诺。”于是家长就可以接着说:

    “那把糖果放回去吧,我们之前说好了不买的。”之后孩子完全有可能继

    续执拗地低头不表态。但家长也完全可以继续跟孩子说:“如果可以说

    话不算话,那爸爸答应了你的事情,如果不想做了,是不是也可以不做?你会不会难受?”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在良好的共情诱导下,如果再

    配上几句安慰的话,孩子通常就会松手了。

    “约法三章”未必能有直接的约束作用,但“约法三章”为问题的解决

    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由头。 第五,适当提升养育环境的丰富程度。

    很多家长其实忽视了这样一点:提升养育环境的丰富程度,其实能

    降低孩子“见啥要啥”的概率。我爸老跟我说,他小时候条件艰苦,有个

    姑姑在城里的糕点厂上班,能弄一点甜滋滋、黑乎乎的糊蛋糕碎给他们

    兄妹几个,这也能成为孩子们大快朵颐的重要机缘。“那东西搁在今天

    都是致癌物,没法吃的。”他接着说,“我上班后挣了钱,第一个月的工

    资就买了一斤水果糖回家,一直吃到齁嗓子。”

    贫乏的环境自然会酝酿出“见什么要什么,见什么馋什么”的冲动。

    很多家庭认为不让孩子接触任何糖类和巧克力就可以让孩子远离馋甜食

    和蛀牙的风险,但实际上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很多时候,我儿子

    想买些零食糖果,或者想买个玩具的时候,我是同意与认可的。上次全

    家去日本,我甚至专门带孩子去买日本特产的精致火车模型,等回了国

    ,我儿子看见超市里的火车模型都会说“没有我的好”,然后再也没要过。“如果我要求合理,我爸妈就会给我买的。”拥有这种信念,才不会让

    孩子见啥要啥。

    至于当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不错,也总是吵着想要,我们又该怎么

    办呢?

    其实攀比心是随着一个人的长大才逐渐出现的,两三岁孩子身上那

    些“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想法实在算不上攀比,而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欲。

    等到了四五岁时,孩子这种“他有我也要”的想法才会真正上升到自我认

    同与社会评价的层面。

    我有个同学,女儿5岁了,长得特别可爱,我这位同学也非常注重

    孩子的穿着打扮,虽然没明说过,但我知道,她内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

    个“小童星”。有一段时间,这个小女孩慢慢开始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了,比如看见

    别的女孩有好看的发卡、发绳、裙子,她都想要,有一天甚至还不打招

    呼直接拿走了幼儿园同学的一个发卡。

    我这位同学就特别伤心,跑来和我说:“孩子这么爱攀比,太虚荣

    了,以后可怎么办?”

    我就问她:“平时是不是总夸女儿穿某条裙子好看,戴某个发卡好

    看来着?”

    她想了想,点点头。

    然后我就告诉她:“其实这是因为,你总是这样评价孩子,孩子也

    就容易通过一些好看的裙子、精美的发饰来获得自我认同。为了一直能

    得到这种赞美和肯定,她当然希望别人的好东西,自己也能有。你以后

    一定要把肯定孩子的重点放在孩子‘做了什么’上,比如‘你今天很干净、很勤快’等。”

    我这位同学听了之后,就尝试着改变,后来她告诉我,在修正了对

    孩子的评价体系之后,孩子的确改变了很多。

    在孩子年龄尚幼的时候,出现这种想法和行为很正常,倘若不伤大

    雅,又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买一份,其实也不至

    于产生“惯坏了”的负面影响。倒是等孩子长大了,如果他总是通过“有

    什么”来获得自我认同,那就真是一种不太好的倾向了。

    敲黑板

    我们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把评价与引导的重心放

    在孩子“做了什么”以及“拥有什么样的品质”上,而不应该放在

    他“拥有什么”上。比如,我们如果总是夸孩子“你这条裙子真好看!”“你的玩具枪真

    帅气!”那就很容易让孩子把这些积极评价归因于裙子和玩具枪。当他

    们看到了更好看的裙子和更帅气的玩具枪时,为了把自己的美丽与帅气

    保持在比较高的段位上,他们当然就会产生靠物质进行攀比的行为。唯

    有我们多夸孩子“知识面广”“很善良”“擅长体育”等,才能让孩子走上寻

    找自我认同的正确道路。

    纵然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身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依然会有

    矛盾和摩擦。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亲子间的共处还是温馨而甜蜜的。不

    过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来高效地陪伴

    自己的孩子,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亲子相处时经常产生“剃头挑子一

    头热”的情况。倘若孩子和至亲显得不够亲近,又有什么办法来更好地

    培养亲子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独立资本加油站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在拒绝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此外,做出如下五条改变,会更有助于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

    :

    第一,可以拒绝孩子,但别伤害孩子;

    第二,民主氛围很重要,孩子其实也有拒绝你的权利;

    第三,尽早给孩子培养正确的物权意识,并提高孩子的财商水

    平;

    第四,事先“约法三章”,为问题的解决打好“预防针”;

    第五,适当提升养育环境的丰富程度。培养高质量亲子关系,开启一生幸福之源

    人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尝试建立一种强度极高的人际关系,这种

    关系不仅影响着当下,更对每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

    个体安全感的建立,到成年后的择偶标准,无不受其影响。这种高强度

    的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孩子和家长“亲不亲”。

    亲子关系被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在1969年、1973

    年和1980年的三篇论文中先后着重强调,亲子关系理论在近20年教育、儿童发展甚至亲密关系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中获得了长足发展。这套着眼

    于情感、物质供给,且与安全感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论,被鲍尔比冠名为

    “依恋理论”。

    通俗点儿讲,依恋是一种能诱发正向情绪的社会联结,是我们生命

    中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所选用的模式。依恋能让孩子从正常的情绪状

    态变得高兴,也能让孩子从负面的情绪状态中得到缓和,而且在孩子长

    大后,它依然变换着不同的形式延续着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心理小课堂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依恋关系的泰斗是玛丽·安斯沃思(M

    ary Ainsworth)。她在1978年设计了安斯沃思陌生情境,用于测量

    亲子依恋关系。一般情况下,这个情境遵循以下8个步骤:

    1.母亲带孩子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2.母亲坐下来,让孩子自由探索;

    3.一个成年的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孩子说话;

    4.母亲随后离开房间;5.母亲回来,和孩子打招呼并安慰他,陌生人随后离开;

    6.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孩子自己在房间;

    7.陌生人回到房间;

    8.母亲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观察者会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给他们做出评估与分类。一般

    情况下,一岁的孩子会明显地表现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

    乱型这四种依恋类型中的一种。

    安全型孩子的表现:当母亲在房间时,孩子就很自在,他们能独立

    地探索环境,时不时回来找妈妈寻求一下安全感,妈妈也会及时地给孩

    子提供关爱与帮助。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表现得有点心烦,但是母亲

    一回来,他们马上就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在北美地区的大样本

    测量中,约有23的孩子属于这一类型。

    回避型孩子的表现:这一类孩子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没什

    么难过的表现,母亲回来后对她也比较冷淡。这类孩子的比例在两成左

    右。

    矛盾型孩子的表现: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他们对母亲的情

    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来到新环境中,这一类型的孩

    子就紧紧挨着母亲,几乎不去探索新环境。陌生人进入房间后,甚至在

    母亲离开前,他们就有些焦虑了,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

    大的哀伤或愤怒。当母亲再次回来时,他们一方面表现得想要跟母亲接

    近,想要和母亲有身体接触,另一方面却又选择了发泄负面情绪的身体

    接触方式:他们对母亲又踢又打,往往还伴随着愤怒的表情或者号哭。

    这一类型的孩子约占总数的10%~15%。混乱型孩子的表现:顾名思义,这一类型孩子的表现不可预估,时

    而平静,时而愤怒。但是我们一般认为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缺乏来自亲

    密关系的安全感的孩子,占比不到10%。

    对每个孩子来说,他们所形成的不同的依恋风格,主要源于三个方

    面的差异。

    首先是基因。毕竟相当多的心理表现是与遗传高度相关的,依恋风

    格有其先天性的一面。其次是提供安全感的人。这个人通常是妈妈或爸

    爸,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的需求所给予的反馈是否及时和充分,会对孩子

    依恋风格的形成有极大影响。最后是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这个孩子

    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充满威胁与剥夺安全感的重大变故,比如战争

    、饥荒、家庭暴力与父母离异,这也对他的依恋风格影响巨大。

    婴儿一岁时的依恋状态对其后来形成的人际模式有非常大的影响。安全型的男孩长大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其他类型的男孩高。安全型

    依恋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善于交往,他们能体会到更大的情绪强度,也更

    容易被别人评价为积极、阳光。最重要的是,成人之间的浪漫关系与他

    们在婴儿期发展出的依恋风格有着远超当时研究者想象的联系。

    受安斯沃思的启发,心理学家菲尔·谢弗(Phil Shaver)和辛迪·哈

    赞(Cindy Hazan)在报纸上刊登了三段简短的话语,分别是对三种不

    同依恋类型孩子的描述,但是并未说明这些话语的来源及其评价对象。

    他们在报纸上邀请看到这三段话的读者给他们回信,告知哪句话能最好

    地描述自己。最终,在他们收到的回信中,人们对这三段话认为形容到

    位的反馈比例,基本等同于安斯沃思陌生情境测试中不同状态类型婴儿

    的最终比例。可见,童年时期的安全感交互方式,造就了20年后不同类

    型的成人。敲黑板

    对安全感的需求与看法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心理特质,它不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轻易地改变。所以,孩子跟家长亲不亲以

    及怎么亲,是一个远比绝大多数家庭想象得更为重要的问题。

    在一项研究中,一批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婴儿在他们孩提时

    期就接受了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测试,心理学家通过他们在这项测试中

    的表现给参与的孩子进行了分类。20年后,心理学研究者又找到了这些

    已经成长为青年的孩子,针对他们在爱情中的表现,对他们的依恋类型

    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定义。最终发现,20年来,对安全感的需求与态度

    完全没有改变的人占到了实验参与者总数的72%。

    而对于亲密关系的依恋,在成人后更不容易改变。另一项持续了4

    年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依恋类型,起码在调查进行的4年时

    间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在与孩子建立安全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时,家长要预先做好

    相关准备,才能事半功倍,让孩子不仅跟你“亲”,还能“亲”出未来的优

    势,具体来说,有三条原则和三个做法。先来说说三条原则。

    第一,允许孩子对不同的人亲疏有别。

    对很多家长来说,首先应该建立的与“依恋”有关的信念其实就是要

    允许孩子对不同的人亲疏有别。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跟你不亲不是孩

    子的错,而是你做的暂时还不够。就算是如你一般的大人,对不同的人

    都会秉持着不同的友好程度,更何况是孩子。因此,要接受孩子对家中

    不同的人亲疏有别。 第二,不要逼着孩子在亲人之间做选择。

    很多家庭里的长辈都有一个恶习,那就是总逼着孩子就着一些奇怪

    的问题“迫选”:“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啊?”“爸爸妈妈要是离婚了你

    跟谁啊?”“你不喜欢爸爸,妈妈给你换个爸爸好不好?”问这些问题的

    时候,大人可能秉持着戏谑的态度,但孩子未必不认真。回想你我小的

    时候,是不是也非常反感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不要把“跟谁亲”变

    成一个让孩子不得不选择的奇怪问题。

    第三,家长要根据自己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

    家长本身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以同一种面目在孩子面前争

    宠。如果你是一位爸爸,就该清楚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爸爸,而不是另一

    个“妈妈”,家长在孩子眼中本身就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比如永不过时

    的经典标签:母亲温柔,父亲坚强。除此之外,如果养育者总要在孩子

    面前扮演同一个角色,就很容易产生竞争,比如一个很想越俎代庖当“

    妈妈”的奶奶,和妈妈是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的。

    为人父母,我们有必要知道,孩子的依恋风格与安全感的发展有阶

    段性的特征。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只能发展出单线程的依恋关系,对象一般是妈妈。原因也很简单:妈妈温暖,能提供食物,可以直接保

    护孩子不受侵害。爸爸一般是作为第一替补在孩子2~3岁的时候成为他

    的第二个依恋对象的,所以爸爸们要“时刻准备着”,不能因为年幼的孩

    子跟自己不够“亲”而自暴自弃。

    同时,这三条原则的施行还要倚仗诸多方法,具体有如下三条。

    第一,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刺激。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之一。有你没你,或者说不管你注重还

    是不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学会说话,发展出抽象思维,形成更多、更全的主客体概念。但是,只要有你,进一步说,只

    要你给孩子施与正确的关注,他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健全。

    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母双亲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是使得孩子

    生活多样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由。生活在大城市里的父母,跟孩子

    之间存在的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有效陪伴不足。

    2018年年初,我给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员工讲课时,一名员工递上来

    一张小纸条,里面写了自己天天上班多少时间、通勤多少时间、睡觉多

    少时间、吃饭多少时间,算下来,最后就剩下一个小时陪伴妻子和孩子

    ,最后的问题是:“就一个小时,你让我怎么好好陪孩子?”我回答说:

    “我从来没说过陪伴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陪伴在更大程度上是情感共鸣

    的效率问题。”如果你跟孩子在一起跟没在一起的时候表现一样,爸爸

    跟儿子各玩各的iPad,那你这种陪伴效率就十分低下了。

    你要给孩子刺激,不是说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于把自己塑造

    成一个窗口,让孩子可以透过你看到更多的鲜活元素,而非满世界“雾

    霾”。

    第二,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反馈。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馈源,没有“之一”。你家孩子在幼儿园里得

    到了小红花,找谁去报喜?找你。他不会跑到大马路上随便找个人就跟

    人家炫耀。问题是,现代父母对孩子的反馈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妈妈的反馈主动而不积极:“你考了99分?那剩下的1分丢哪儿去了?是不是又粗心了?你看我们单位王阿姨的儿子,次次都考100分,人

    家怎么就从来不粗心呢?”爸爸的反馈积极而不主动:“嗯,挺好的,玩

    儿去吧。”敲黑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副教授谢利·盖布尔(Shelly

    Gable)在她的研究中指出,高效的反馈是指针对孩子所做的积

    极事件,比如考得好、被表扬、成功登台演出等而做出的形式

    主动、内容积极的回应。

    咱们小时候天天净被逼着和别人家孩子比来比去了,咱可不能再让

    自己的孩子过这样的日子。

    第三,不要和其他养育者“抢孩子”。

    为了让孩子跟自己更亲而“窝里斗”,这种内耗给亲子关系带来的恶

    果更甚于“孩子跟你不亲”。孩子在跟谁亲这件事上是有主动权的,他的

    依恋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切成两半的苹果,一半给爸爸,一半给妈妈。

    想让孩子跟你亲,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此外,在孩子面前争宠还极易

    把孩子带入一种错误的社交观念之中:人人都想取悦我。所以,交互、沟通、共有体验才是培养亲情的好方法,对着孩子愁眉苦脸地表达“你

    为什么不爱我”,这一点儿用都没有。

    我觉得我爸在培养我跟他的关系时,就处理得非常好。

    1996年,我8岁。我爸妈给我买了一套书——《中华少年奇才》。

    我很喜欢这套书,进而思考了一个问题:“中国哪个省的所谓‘少年奇才’

    最多呢?”于是我找到我爸,跟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爸很诚实地表示

    他也不知道哪个省真正最出人才,但是他很愿意跟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

    共同来完成这项统计工作。我爸很好地同时为我提供了刺激源和反馈源

    :他找来一张大纸,大到当时的我能当毯子来用,然后发挥他身为宣传干部的优势,手绘了一张画着省界的大号中国地图,然后让我用圆规在

    各个省的旁边画一个圆,再把书中讲到的奇才们的名字放进他们老家旁

    边的圆圈内。每每回忆和父亲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个快乐的下午绝对“

    名列三甲”。

    不同于爸爸,很多妈妈都会有一个默认的观点,那就是:“无论孩

    子谁来带,孩子最亲最亲的人,一定是我,必须是我,因为我是十月怀

    胎把他生下来的那个人,他身上的肉,都是从我身上来的。”

    说说我家的例子吧。

    我家老大刚出生的前3个月刚好是年底,那时候我的工作比较轻松

    ,而且领导还很贴心地给我批了40多天的陪产假。于是,从我妻子出院

    回到家开始,我就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抱孩子的工作。

    孩子刚换完尿不湿,爸爸抱着;孩子刚吃完奶,爸爸抱着;孩子到

    点儿不睡觉,爸爸抱着……我儿子从出生开始,觉就比较少,而且入睡

    困难,得酝酿很久,所以每天晚上一到孩子睡觉的时间,我就不得不抱

    着他,哼着歌,轻轻地摇,几乎要花将近一个小时来哄他入睡。

    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除了吃奶,儿子别的

    时间都只要爸爸,不要妈妈。有的人可能会很疑惑,孩子这么小,视觉

    都是模糊的,他是怎么区分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的呢?其实除了我们常

    说的气味和声音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判断方法,那就是在我家,爸爸

    胖得很柔软,妈妈瘦得很骨感。于是乎,就算爸爸有事外出,胖胖的奶

    奶也比妈妈更受欢迎。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靠着“无孔不入”的陪伴和一身肥肉,踢掉了刚

    刚承受了撕心裂肺的分娩之痛的妈妈,成功上位,这让我分外得意。但

    是风水轮流转,春节过后,我恢复了忙碌的工作状态,每天早出晚归。出门时娃未醒,回家时娃已睡,孩子睁眼闭眼都是妈妈,于是我很快地

    位不保,成为孩子最不待见的那一个。

    时光荏苒,在儿子上幼儿园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妈妈几乎是和他

    24小时寸步不离的人,陪吃、陪睡、陪玩,因此,无论平时儿子和爷爷

    、奶奶或是小朋友们玩得如何忘乎所以,甚至把妈妈冷落在一边的小板

    凳上,但只要到了晚上或者受了委屈,第一个要找的人都是妈妈。很多

    家庭也是如此,这就是核心依恋的力量。

    而儿子和我这个当爸爸的关系,却时亲时疏。父子关系的阴晴表和

    我的工作安排表基本上是同步的。当我忙得昏天暗地,拼死拼活也要挤

    出一丁点儿时间回家瞄孩子一眼的时候,却换来孩子一边扭头就跑,一

    边满脸嫌弃地大喊:“爸爸走开!”而当我有那么几天赋闲在家,陪着孩

    子上天入地疯跑疯玩的时候,孩子和我能亲得像牛皮糖,贴在身上下不

    来,甚至理直气壮地说:“我要和爸爸睡,爸爸给我讲故事,不要妈妈

    ,妈妈快去小屋!”

    如何对待爸爸和妈妈在孩子心里的地位?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态度是

    放权给孩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任君喜欢。

    当然,孩子若能“钦点”亲密对象那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可如果孩子

    只跟一个大人亲,变得非常黏人呢?这其实就不是一种健康的依恋关系

    了。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孩子黏人的问题。

    独立资本加油站

    在与孩子建立安全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时,家长要预先做好相

    关准备,才能事半功倍,让孩子不仅跟你“亲”,还能“亲”出未来的

    优势。具体来说,有三条原则和三个做法。三条原则是:第一,允许孩子对不同的人亲疏有别;

    第二,不要逼着孩子在亲人之间做选择;

    第三,家长要根据自己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个做法是:

    第一,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刺激;

    第二,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反馈;

    第三,不要和其他养育者“抢孩子”。

    建立安全型依恋,黏人行为要警惕

    伊娃·克洛南(Eva Klohnen)和斯蒂芬·贝拉(Stephan Bera)这两

    位女性心理学家曾携手针对女性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了长达31年的研究

    ,以探讨依恋到底对广大女性意味着什么。

    她们的研究发现,相较于那些认为自己获得了足够安全感的女性而

    言,对安全感提出莫大需求进而很难得到满足的女性经历了更为坎坷的

    爱情经历。参与研究的女性均在52岁的时候对自己成年后的情感历程进

    行了回顾,受制于依恋类型的个体安全感,着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

    们。那些安全感缺失的女性,平均在21岁时就已经因为安全感的问题在

    恋情中感到苦恼了,她们也更容易因此而没有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以

    及在不该离婚的时候选择离婚。

    安全感的缺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从小到大都存在的问题,而这种问

    题在儿童时期的一大表现,就是黏人。

    儿童心理小课堂

    20世纪末,关于依恋的理论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很快,学界就针对依恋对人们成年后人际关系的作用

    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调查发现,良好的依恋关系往往意味着恋人之间有更强烈的亲

    密感,共处的时候也更加愉悦。与此同时,成双入对也促进了彼此

    之间更强烈的安全感。2000年的一次调查发现,从童年时期就培养

    出良好依恋类型的人,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对安全感有着正确的态度

    ,情侣之间的信任程度更高,恋情或婚姻稳定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当然,探讨依恋类型以及安全感到底对亲密关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毕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童年时期,家长到底通

    过怎样的逻辑影响了子女在20年后亲密关系中的具体表现。

    学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现在已基本达成共识,并形成了一

    个相对成熟的假设。这个假设主要基于依恋与亲密关系在两个重要功能

    上不可忽视的交集。

    依恋所带来的安全感有益于人们面对环境中的困难和问题,自身的

    焦虑与不好的感受都会促使人们寻找自己信赖的他人来获取安全感,这

    在亲子关系和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都是成立的。一个人如果总能在

    恰当的时候获得充足的安全感,那他当然会营造出更多的自信与自我认

    可。

    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缺少一个能及时有效提供安全感

    的监护者,那他就更有可能将整个外界环境评估为危险的,别人为他提

    供的安全感在他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也不知不觉被打了折扣。早期的依恋

    关系,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这个多姿多彩又危险异常的世界到底抱有怎样的看法。

    总之,依恋关系可以被简化为两个主要的维度:我们每一个人对自

    身评价的高低,以及对外部世界的信任程度。

    敲黑板

    婴儿期的经历同时影响着人们对自我的看法,以及对他人

    的看法,这直接导致在迟早到来的成年生活中,人们会怎样看

    待自己、亲密关系的另一方,以及双方之间的安全感。

    对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时期的依恋类型会延续到成年后的情感生活

    之中,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了些许变化。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幼年的经历中建立了对自我的肯定,也建立

    了对外部世界的信任。这种依恋类型延续到成人世界中,依然得到了心

    理学者们很高的评价。别人在这一类型的人身上投注的安全感通常都能

    获得高效的转化,他们对自己的伴侣也充满了信任。与此同时,这一类

    型的人在情感之中也能够比较好地维持自我,把纯粹的关系和一些乱七

    八糟不相关的东西隔离开来。

    但是除却这种依恋类型外,另外三种依恋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都

    有着各自的苦恼。

    如果一个人在依恋关系中,对外界评价积极,对自己评价消极,进而时常身处焦虑之中的话,那他便形成了关注型依恋风格。这种类

    型的人,似乎总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自卑感与唯唯诺诺,而且行事风格

    谨慎,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最容易成为“黏黏糖”一样的关系参与者,总会强调身体与情感上的亲密,纵然没什么交流的必要,也要尽量追求能够时时刻刻成双入对地黏在一起。他们时常处于安全感的缺失中,但

    只要有人对他们稍加关注,就能够快速抚平心灵在当下的创伤。这一类

    型的人总是需要恋人不时地提醒自己是个优秀而完整的人,太依赖亲密

    关系和积极的评价,缺乏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对他们来说,“拒绝”是

    一种最大的伤害,因为那颠覆了他们心中外界资源的可靠形象。

    另外一种依恋类型则恰恰相反,这类人认为外界都是不可靠的,凡事都要依靠强大的自己,这种依恋状态延续到成年便形成了冷漠型

    依恋。两性关系里发自肺腑的大男子主义和大女子主义都是由此而来。

    这类人跟属于安全型依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得非常相似,但是

    在内心深处,他们认为外界并不可靠,他人不愿也不能帮上自己什么。

    他们不会给关系中的他人太高评价,也不太情愿接受与认可他人的帮助

    ,同时也很吝于向别人提供安全感。这类人认为别人安全感的缺失完全

    是自己懦弱的一种表现。与关注型依恋的人相反,冷漠型依恋的人往往

    是说出“不”的那个人,为了维系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他们倾向于拒绝帮

    助别人,也倾向于拒绝被帮助,他们看轻亲密接触对关系的积极影响,甚至对自己以及恋人对亲密的需求统统都做冷处理。

    不过这种问题还不是最严重、最棘手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

    对安全感的需求被无视,同时又经历了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且对此无

    能为力的话,那他很可能萌生一种对自身评价不高、对外界评价也不

    高的依恋状态,这种状态一旦持续到成年,便会形成恐惧型依恋。这

    类人面对着安全感的重大缺失,同时又不认为他人能够提供他们需要的

    安全感,以至于对社会和外界都充满了不信任。为了冲淡这种不信任,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会通过一些引人不快的极端行为来缓解痛苦的内心

    感受。他们很可能因为一点琐事就陷入“我这么爱你,你怎么能不爱我”的情感思维陷阱之中,又在对他人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的不满中不断挣扎。不过,这种依恋类型的人在人群中并不普遍,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划

    归前面提到的三种依恋类型之中。

    这些对安全感各持看法的依恋类型,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初

    现端倪了。有很多孩子在幼年的一段时间里都特别爱喊“妈妈”,虽然家

    里只有他一个小朋友,但是家里此起彼伏的全是喊“妈妈”的声音。看电

    视要喊,吃零食要喊,穿鞋要喊,出门要喊,干什么都要喊。

    有一天,无穷无尽的“妈妈”终于把那个被黏着的妈妈烦到不行了,她可能会失控:“哎呀!不要再喊妈妈啦!”然后,她转身就躲进了卫生

    间,再把门反锁上。而紧接着就是孩子的号啕大哭。

    我们家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探讨我们两口子对这件事的解决方

    法之前,需要先结合发展心理学以及依恋理论来分析一下孩子这种黏人

    行为的产生机制。

    首先,黏人是分离焦虑的一种正常表现形式,孩子在18~24个月

    之间尤为高发。孩子不是生来就明白“物体的客观存在”的,在生命的初

    期,他们认为自己感知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妈妈等会儿

    就回来了”这种说法对年龄太小的孩子起不到什么安慰作用。在他看来

    ,自己一旦看不见妈妈了,那就是妈妈“不存在了”。只有当妈妈遵守诺

    言,真的等一会儿就回来,并一以贯之地践行承诺,陪伴孩子成长的时

    候,才能让他慢慢变得不那么黏人。

    其次,在正常的分离焦虑期过后,黏人就不一定意味着孩子跟你“

    亲”了,它还可能预示着一种不太健康的依恋关系。我们已经讨论过过

    度黏人可能预示着需要改善的亲子依恋模式,这种依恋模式其实是需要

    尽早介入干预的,因为依恋模式具有相当的持久性,并会长期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社交取向,比如孩子长大后的婚姻状况,以及他们和子女的交

    互模式。

    最后,黏人行为是可以得到妥善处理的,它跟一些想当然的养育

    事件其实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它不是断奶晚导致的,不是抱孩子太多

    导致的,不是全职妈妈天天带孩子导致的。但它跟另一些事倒是直接

    相关:你有没有带孩子投入比较多样的社交环境之中?有没有对孩子“

    要抱”的行为总是给以负面态度,比如不耐烦或者勉为其难地抱着他?

    有没有在分离之前给孩子预留一些时间做准备?

    我们分析了黏人行为的产生机制,那么,有哪些方法是靠谱易行的

    呢?我的建议有以下六条。

    第一,如果孩子不到两岁,那就多抱抱他吧,这时候正是他跟

    你亲的时候,多黏一黏也没啥坏处。

    在孩子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多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和肢体交流是非

    常能够提升亲子关系质量的。这个时候,孩子黏人是常态,本来就该“

    黏”。一些产后抑郁的母亲不太愿意跟自己的孩子亲密接触,这其实容

    易导致一些亲密关系上的问题,也容易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风险。我

    真诚地建议,该跟孩子“黏”的时候,请别犹豫。

    第二,让孩子自己决定别人能不能抱他。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特别热情地让别人来抱自己的

    孩子。与此同时,我们带着孩子出门社交,也总是会碰到想来抱抱孩子

    的人。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在这个时候都没有征询过孩子本人的意见,孩

    子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处境,小一点儿的孩子不懂事,谁抱都

    行;等孩子大一点儿了,就要挑人了。总这样做其实很容易让孩子对外

    界的信任感降低,自然就更要黏在妈妈身边了。 第三,随着孩子长大,就有一些长期的工作要做了,比如多带

    孩子见见世面。

    带着孩子见更多的人、不同的人、不同场合下的人,其实就可以让

    孩子在投入社交时更能做到“见怪不怪”,降低焦虑程度,不再紧紧贴在

    妈妈的大腿旁。我特别推荐全家人一起旅行,而不是把孩子扔给老人,然后两口子自己出去散心。旅行是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历练心性的绝

    佳机会。

    第四,分别时,记得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记得跟他说“再见”,记得准时回来。

    孩子黏人时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旧有经历中的负面体验。父母

    很多时候会忘记“小屁孩儿”也是有感受的,所以总有一些在孩子看来的

    突如其来的分离,总有一些不告而别,总有一些孩子眼中的“一去不复

    返”。家长其实更应该告诉孩子即将发生怎样的离别,在正确的时候保

    持基本的礼节,比如和孩子说再见,以及兑现承诺,准时回到他的身边。这不仅不会让他更黏人,反而会让他对离别更加放心,进而放下黏人

    的执念。

    对于那些喊个不停的“妈妈”,当妈的也是人,你可以使用“卫生间

    时光”。我儿子喊“妈妈”把我妻子喊烦的时候,她就把自己反锁在卫生

    间里,我觉得这种解决方式其实不错:妈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情绪,也需要压力的出口,大家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彼此都是平等的,没有谁

    必须无条件地迁就他人。卫生间是个好地方,每个家庭都有,能反锁,而且人们通常不会追着去打扰一个已经躲进卫生间的人。那儿是个很好

    的地方,能让大人平复一下情绪,暂时缓解一下压力,冷静下来想想该

    怎么办。 第五,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个经典的游戏:躲猫猫。

    躲猫猫是一个非常适合让孩子体验暂时分离的游戏,同时有体能的

    激活、惊喜的感受,非常容易让孩子喜欢上,也比较容易操作:家长可

    以逐渐拉长孩子找自己的时间,以此培养孩子的相关能力,但是要注意

    :一定要让孩子找到你哟!

    第六,循序渐进地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可以先从主场优势开

    始。

    有时候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跟其他让你放心的大人独处一会儿,以此

    来解决他黏人的问题。不过要注意,切忌“用力过猛”,千万不要把孩子

    直接丢在陌生环境中,交付给陌生人。可以先从在自己家把孩子交付给

    他比较熟悉的人开始练起。

    再一次被黏人的儿子逼崩溃后,我妻子在卫生间独处了5分钟,然

    后我们冷静地探讨了一下,到底该怎么搞定这个一天喊八百遍“妈妈”的

    小家伙。

    我开始延长我和孩子独处的时间。每天晚上我都会有给孩子单独讲

    故事的时间,从那之后,这段时间进一步延长,在讲故事之前,我还会

    带着孩子打闹一番。改变还不仅是这些。之前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妈妈

    都在旁边陪读,但自那之后,我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妈妈去洗澡的时间,这也是跟孩子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好理由,所以我和孩子每天晚

    上的独处时间大大地增加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增加了孩子自己独处的时间:通常是我们两口子

    一起做饭的时候。这时候,儿子会自己在客厅玩,或者看一会儿电视,但不管怎样,他只要愿意,就可以到厨房找我们。

    一开始,孩子听故事的时候会追问:“妈妈呢?”独处的时候也会冲进厨房尝试把妈妈带走。但我们总会有比较好的理由来应对:妈妈在洗

    澡,妈妈在做饭。同时给他一些具体的行为指示与期待:“讲完这个故

    事妈妈就回来了,好不好?”“妈妈炒好这个菜就出去,咱们一起吃饭,好不好?”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实现它。

    很快,我儿子黏妈妈的情况就大为改观了。

    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刚送去上幼儿园的时候,有过在幼儿园门口死

    活不跟家长分别的情况。我给他建议的解决方法基本都用在从家到幼儿

    园的路上:在路上放孩子喜欢的歌;跟他一起聊聊今天可以在幼儿园做

    哪些有趣的事;告诉他爸爸妈妈送完他上幼儿园就去工作,这样才能赚

    钱给他买他想要的玩具;告诉他下午爸爸妈妈中的哪一个会准时来接他

    回家;告诉他爸爸妈妈相信他今天可以在幼儿园度过快乐的一天。

    这么做的目的如下: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和期待心理,让他对离别

    做好准备,并让他放心:爸爸妈妈会准时来接他,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然后,在幼儿园门口把孩子交接给老师后,跟他做正式而简短的道别,但绝对不要踏进幼儿园一步。分别就是分别,该来就来,不必拖泥带水。

    很多家长在幼儿园门口跟孩子告别时就像生离死别,其实这更加剧

    了孩子的分离焦虑。这不是孩子黏家长,这是孩子和家长的相互折磨。

    合理的亲密当然是优质亲子关系的重要表现,但是孩子过度黏人则

    是家长一定要留意的风险。孩子跟你过分亲昵,很有可能预示着他未来

    的独立道路会有很多阻碍,倘若连上幼儿园时的分别都搞不定,又怎么

    能保证他日后可以独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独立资本加油站如果你也被孩子无穷无尽的喊“妈妈”声烦得不行,被像牛皮糖

    一样的孩子黏得不行的话,结合发展心理学以及依恋理论,给你下

    面这六个靠谱的解决方法:

    第一,如果孩子不到两岁,那就多抱抱他吧,这时候正是他跟

    你亲的时候,多黏一黏也没啥坏处;

    第二,让孩子自己决定别人能不能抱他;

    第三,随着孩子长大,就有一些长期的工作要做了,比如多带

    孩子见见世面;

    第四,分别时,记得告诉孩子即将发生什么,记得跟他说“再见”,记得准时回来;

    第五,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个经典的游戏:躲猫猫;

    第六,循序渐进地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可以先从主场优势开

    始。

    惩罚不是伤害,非正面管教同样有效

    对中国的新晋父母来说,“正面管教”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

    是一种注重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养育理念,这种养育理

    念最重要的实践点就在约束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时候,家

    长依然要有良好的心态,采用积极的解决方法。

    这种理念所推行的积极交互态度我非常认同,它与我们之前探讨的

    “夸孩子的技巧”也有很多交集。但这种理念的流行让不少年轻家长产生

    了误解,他们在约束孩子行为的时候太强调“正面”的要素,以至于“管

    教”所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敲黑板

    不仅正面管教有意义,非正面管教也同样有意义。这里的“

    非正面”并不是指斥责甚至打骂,而更多的是指管教时的严肃态

    度,以及行之有效的惩罚手段。

    很多家长会把非正面管教等同于沉下脸来怒斥孩子甚至伸手就打。

    然而打骂不应该成为管教的备选项,它唯一的优势就在于立竿见影,但

    其隐患和代价远超大多数家长的认知。

    我有一次坐公交车,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在哭闹,大概原因是

    不愿意去幼儿园。在我看来,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正处于分离焦虑的体

    验时期,不愿意和父母分别,拒绝投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这再正常

    不过了。

    可是,当妈妈的先生了气,对着孩子他爸喊了起来:“你也不管管!”孩子他爸倒是挺有执行力,一把拎起孩子放到腿上,对着屁股就是

    一巴掌。哭闹声戛然而止,全车静默了漫长的三秒后,爆炸般的哭喊声

    从孩子口中发出。

    孩子的妈妈更生气了,冲孩子他爸喊道:“哪有你这么管孩子的!”

    我悄声对坐在身边的妻子说:“这根本不是管,这就是打。”

    其实看到车上人对孩子父亲投来的不满神情,我还是挺欣慰的。毕

    竟,大家能够意识到打孩子是一件错事。甚至现在在很多人眼里,体罚

    依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教手段,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然而真实的

    情况是:管教的目的是促进行为的塑造与品质的养成,体罚却不会为

    孩子的成长提供任何指导性的帮助。敲黑板

    管教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应该

    怎么做”,然而打孩子这件事,充其量只能让孩子知道,在某些

    具体的情境下“不能做什么”。

    抛开有暴力倾向的父母,通过暴力来宣泄自身情绪的父母,以及把

    打孩子作为常规教育手段的父母不谈,因为他们打孩子往往不是出于教

    育目的,而且这类父母所占比例也不大。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打孩子是

    家长证明自己在教育中并非“无能为力”的最终底牌。作为一个父亲,我

    能够理解,为人父母在很多时候是非常无助的:当办法用尽、好话说完

    ,孩子依然不去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时,暴力就有可能成为不得不选

    的最后一个选项。

    家长总为自己开脱:“我打了他没错,可我不是为了他好吗?”这并

    不能构成“打孩子”的理由。原因很简单:你以为通过打孩子能让孩子变

    得越来越好,可实际上,打孩子这件事会招致巨大的风险。

    暴力会导致生理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孩子可能不得

    不带着红肿的双眼、明显的淤青与伤痕进入学校、教室、操场等社交环

    境。生理上的痛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可伤痕累累还有可能给孩子

    带来更多本不必要的困扰。孩子们很在乎自己在社交小圈子里的形象、表现与所得的评价,而挨打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朋友、同学甚至

    师长对他们的评价,也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

    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对孩子有特殊意义的公共场合打孩子,给孩

    子带来的伤害将是无法估量的,与心理创伤相比,生理上的那点儿痛苦

    甚至都算不上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年龄小,就忽视他的自尊与自我认同。

    儿童心理小课堂

    从战场归来的士兵,或者经历过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人,有不

    少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症状。有研究发现,一些曾经在公共场合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

    ,也会有相同的症状,这主要源于爆发性的伤害。这已经在相当程

    度上说明,在一些特定环境中挨打,会给孩子造成远超生理伤害的

    心理伤害。这种伤害,一般是突发的心理创伤,也有可能在相当程

    度上诱发其他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程度

    更高的自杀、自伤倾向。如果打孩子这件事在家庭中是偶发的,那

    么这种突如其来的伤害则更有可能导致上面这些问题的出现。

    但在一些不幸的孩子身上,挨打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们的父母

    已经将“打”看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教手法。当打孩子已成习惯,那

    么除了上面这些问题之外,孩子还将蒙受其他的慢性影响,比如一

    些情绪障碍与发展障碍。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有打孩子

    风气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在不少重要的心理指标上的表现都受到

    了影响。这类孩子的自尊程度往往更低,与此同时,攻击性、失落

    感和焦虑程度往往更高。

    我觉得这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对挨打的担惊受怕之

    中,那他肯定没法获取长期有效的安全感,自然会变得焦虑、敏感、紧

    张、急于保护自我。

    也许恰恰是因为缺乏稳定的情绪状态,这些孩子在智力水平、学业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经常有所欠缺。而恰恰是这些欠缺,又很容易把他们重新带入挨打的恶性循环。越表现不好越挨打,越挨打

    就越表现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体罚早已丧失了任何管教的意义。

    与此同时,童年的惨痛经历影响的并不仅是孩子童年的这几年。最

    近的一些研究还发现,童年时挨打次数越多,孩子在长大后就越容易产

    生物质滥用的问题,比如有烟瘾或酒瘾,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水平也

    普遍较各个年龄阶段的同龄人更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中,如果女孩子仅仅

    因为自身的性别原因而遭遇暴力,还很有可能给她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与

    亲子关系中的表现带来负面影响。

    也许很多父母打孩子,是出于他们自己口中的“爱”。但在年幼的孩

    子看来,打了就是打了,跟爱不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很多时候,孩子

    并没有家长认为的那么能够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

    通常来说,孩子对父母是抱有积极情感的,所以他们会黏着自己的

    爸爸妈妈,拥抱他们,亲吻他们。而暴力是对这种积极情感的直接否定

    ,严重弱化了孩子跟父母之间原本强大的吸引力。

    针对孩子的家庭暴力,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

    ,这在孩子的学龄期尤其明显,也会直接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比如孩子

    拒绝与父母沟通、向父母撒谎,以及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淡漠,等等。

    而且,打孩子这件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亲子关系,还会影响

    到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别以为孩子是唯一的受害者,受害者还有可

    能是孩子的父母。不止一项研究探讨了倾向于打孩子的夫妻之间的关系

    ,发现越是爱打孩子的夫妻,他们之间打架的频率也更高,因为孩子的

    原因而产生剧烈分歧的可能性也更大。受害者还有可能是孩子的孩子。虽然很多人在小时候被父母打了之

    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长大以后绝不打我的孩子。”但事实上,小

    时候经常被父母打的孩子,在自己当父母之后,大约有13的人依然沿

    用了父母当年对待自己的方法,喜欢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

    站在科学统计的角度上,我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谈到的这些风险与

    问题,没有一个是打骂会直接引发的绝对后果。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都各

    有差异,有的家庭情感资源充裕些,有的孩子皮实一些,所以上面提到

    的那些问题并不是打孩子的绝对后果。但是你不要因此而松了一口气,上面提到的这些风险与家庭中针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

    ,并不是因为孩子足够皮实,就能不加控制地可劲儿打骂。就算没有绝

    对的因果关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打孩子”终归还是一件高

    风险的事情。

    在欧美国家,一套被称为“K.I.C.K.”的管教原则一直都很受推崇,它指的是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务必要做到心平气和(Kind)、立即(Im

    mediate)、一致(Consistent)以及进一步的心平气和(Kind)。

    这套原则中的心平气和指的可不是一味地友善交流,更不是嬉皮笑

    脸,而是强调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自己先不要失控。唯独家长不失

    控,才能让孩子知道,他是因为没有遵守规则而遭受惩罚,而不是因为

    大人们“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情绪发泄而被管教约束的。惩

    罚一旦成了大人情绪发泄的暴力渠道,就失去了管教的本来意义。

    大人失控的最典型表现之一是:提高了说话的声音,交流变成了咆

    哮。虽然大家都明白“有理不在声高”,但家长管起孩子来,惩罚力度未

    必大,嗓门却都不小。我们跟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对方的声音一高,我

    们的声音也就跟着高了起来。同理,我们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声音一高,自然也就逼着孩子进入了“竞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非但不会

    听我们的话,反而更有可能跟我们争执起来。

    耶鲁大学情商研究中心的教授大卫·卡鲁索(David R. Caruso)在他

    的研究中发现: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比起欢欣鼓舞、垂头丧气或怒不

    可遏,稳健低沉的语调最有影响力;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沉稳型的授

    课方式也比雄辩型或表演型的授课方式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

    理解。

    敲黑板

    在今天,管教中的正面要素固然重要,但那些以不失控为

    前提的非正面要素,也同样重要。并不是所有管教问题的解决

    都伴随着积极体验,惩罚在养育的蓝图中,始终都有一席之地。

    我有一对儿朋友,一家人带着孩子常年居住在国外。我一直羡慕他

    们家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但我那对儿朋友却跟我说:

    “真羡慕你,在国内能随便打孩子。”他们两口子在国外,真不敢打孩子。现在的小孩精明,都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在国外带孩子那

    么久,他们两口子其实内心都憋着一股邪火。等他们带着孩子回到国内

    ,才下飞机没多久,还真就“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孩子给胖揍了一

    顿,弄得孩子直到现在都对回国有心理阴影。

    为什么家长会打孩子呢?因为打了管用。那为什么管用呢?因为孩

    子打不过父母,只能就范。可这不叫管教,这叫镇压。

    这样一来,家长心里可能更纠结了:孩子犯错了,看来是不能动手了,那怎么惩罚才更合适呢?

    很多家长会动手打孩子,归根结底是因为“实在没招儿了”。但在这

    种情况下,打骂通常也只能让孩子临时就范,哭哭啼啼地说:“我再也

    不敢了。”而家长批评孩子常说这样的话:“你怎么每次都这样,说过多

    少遍了!”“你再这样我们不要你了!”“你到底想怎么样!”这就是我常

    说的“三无”责骂:没有解释,没有指导,没有帮助。这样的责骂只能让

    孩子变得不敢承认错误,甚至学会主动撒谎,其效果比挨揍好不到哪儿

    去。

    单纯的打骂只能压制问题,不能解决问题。惩罚,也是个技术活。

    惩罚孩子,家长要先搞明白:孩子到底有没有犯一个值得我们去

    惩罚他的错误?有的时候,孩子仅仅是因为能力有限,或者是不小心,才做出一些在家长看来不能不管的事情。很多家长容易气急攻心,而忘

    了冷静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真正成因,以至于让不该为错误买单的孩子遭

    受了惩罚,受了委屈。当不由分说的惩罚变成家常便饭,孩子的童年

    必然会徒增许多焦虑,这并不能塑造一个乖孩子,而只能塑造一个战

    战兢兢的孩子。

    一旦真的要实施惩罚,若想解决问题,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归因性: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我不得不惩罚你。

    我们小时候挨揍,经常被大人这样问:“为什么打你?哪儿错了?

    你自己说!”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还真不太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因

    此每一次惩罚,你都要帮助孩子弄清楚惩罚他的原因,而不是默认孩子

    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否则惩罚就是无效的。

    在实施惩罚之前,家长其实有必要多询问一下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那样做?”“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学着多以“我”开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犯错、不听话,你感到不爽,但你不能只用愤怒甚至是动手打人的方式来表达

    你的不爽。可以尝试这样跟孩子说:“我真的为你做的事感到非常失望。”“我觉得咱们这么做可能会更好。”“如果你能那样做,我会很高兴。”

    第二,严重性:足够严重的惩罚能让孩子记住,这次犯的错误

    不该再犯。

    当然,这里所说的严重指的不是体罚,而是要把惩罚措施执行到底。如果你自己都不遵守规则,那孩子也不会遵守。比如孩子被罚一天之

    内不能看电视,可没过多久他就来找你求情,这时你不能心软,说一天

    就是一天。

    严重的惩罚有两个前提:一是前面说的归因性,孩子得知道自己哪

    儿错了,为什么要被惩罚;二是惩罚方式要合理,不能无缘无故地扩大

    打击范围。

    怎么才算合理的惩罚方式呢?具体的惩罚方式有很多,比如罚站、限制社交、压缩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等,但总的来说,建议就事论事,选

    择和孩子当时犯错的场景相关的惩罚。比如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打了其

    他小朋友,那可以惩罚他在未来两三天甚至一周内都不允许和小朋友玩。再比如我家孩子玩积木的时候,会把积木往玻璃窗上扔,最直接的一

    种惩罚方式就是不让他继续玩积木。但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你却说:

    “上次答应给你买的玩具不给你买了!”这就是没做到就事论事,还违背

    了给孩子的承诺,我不建议这么做。

    第三,偶发性:优质的惩罚,一定是“频率低但力度大”的惩罚。这一点好理解,惩罚多了效果就不明显了。时不时地鼓励孩子,激

    励的效果会越来越好,但惩罚如果太过频繁,就会让孩子逐渐往“打皮

    了”的方向发展。有些爸妈特别爱冲自己的孩子大吼,但越吼越没用。

    因为孩子心里也知道,反正你就只是吼两句,很快就过去了,没啥可担

    心的。这里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孩子被惩罚的时候可能会哭,这时候你

    就别再说什么“哭什么哭!”“不许哭!”一类的话了。哭就对了,这说明

    惩罚起到了效果,你难受了你也哭,但你拦着不让人家哭,这就过分了

    ,你应该接受孩子的悲伤,引导他接受已经发生的惩罚,只要下次不再

    犯就好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家3岁的儿子有一个特别令人讨厌的嗜好:爱拽

    别人的头发。就因为这,他打过儿子的手,甚至还反过来拽过儿子的头

    发,但是都不好使。他跟我聊起这件事时,我问他:“你拽孩子头发之

    前,跟他聊过吗?”他说:“这还用说什么?我疼得咧嘴、气得脸红,还

    有什么可说的?我反手拽他的头发,就是要告诉他‘你看,拽你你也疼!’”

    我建议他:“等下次他拽你头发的时候,你先制止他的行为,然后

    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很多时候孩子根本不回答你这个问题,他甚至只会“嘿嘿”地看着

    你笑。他拽你头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事儿挺好玩儿的,还谈不上什么对错。

    那么家长就要跟孩子表达这样的态度:虽然在你看来,这是件好玩

    儿的事儿,但是在被拽头发的人看来,这件事情一点都不好玩儿。你要

    告诉他:“你这么做会让我疼,让我难过,甚至会让我受伤。”最后再问

    他:“如果我拽你的头发,你会疼吗?”他可能会点点头说“知道错了”,也可能懒得回答你,那这个时候你

    再尝试去轻轻地拽他的头发,让他感受到那种疼痛,这才是真正有用的

    惩罚。

    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上手就拽孩子头发,那不是爸妈教育孩子,那

    是爸妈报复孩子,这就是归因性的重要之处。

    我那位朋友照着我的说法回去尝试了一下,然后告诉我:依然不好

    使。于是我亲自上门看了看,终于明白了原因:他家孩子不仅拽他头发

    ,全家人的头发都没逃过他家孩子的魔掌。但爷爷奶奶完全不以为意,还分外高兴:“哎呀!我家大孙子这手真有劲儿!”这种反馈让惩罚的效

    果大打折扣,惩罚的严重性就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家,对于孩子的错误,大人们有必要“同仇

    敌忾”,否则只会南辕北辙,让教育的效果在矛盾的方法中被中和掉。

    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在家庭范围内达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知,才能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这个年代,“熊孩子”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庭对孩

    子的惩罚并不到位。不少家长听说美国的教育就不太惩罚孩子,所以人

    家那儿“熊孩子”就少。其实美国也有不少“熊孩子”,也有针对“熊孩子”

    的惩罚机制,而美国的这种机制中,有不少东西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我认识一位美国家长,她对在惩罚之前如何跟孩子交流很有心得。

    中国的家长在惩罚孩子之前一般不说什么“废话”,但美国的不少家长在

    惩罚孩子之前,都会跟孩子交流一番,甚至会跟孩子共同完成一个表格。我的这位朋友在每次惩罚他们家孩子之前,都会先问孩子四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你刚才做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你刚才为什么这么做?

    ◎ 第三个问题是:你刚才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给哪些

    人带来了不便?

    ◎ 第四个问题是:说出两种能代替你刚才行为的正确做法。

    最后,她还会和孩子一起把四个问题的答案写在卡片上,并标注日

    期和时间。时间一长,她家就有了一个记录孩子成长中坏习惯的“错题

    本”。

    这位朋友跟我说,当她跟孩子一起完成这个表格的时候,有好几次

    她和孩子都发现,其实已经没必要实施什么惩罚了。最好的惩罚就是通

    过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深深地感受到:“我错了,而且我知道该怎么改。”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未必是她的四个问题,而是在我们失去控制伸

    手打孩子之前,应该先仔细琢磨琢磨到底可以跟孩子聊些什么。

    但有的时候,让自己不失控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我也是当爸爸的

    人,体会过那种怒火攻心的冲动,所以我很理解,为人父母有时候情急

    之下会难以自控。也有不少人告诉过我,他们每次打完孩子都非常后悔。而最让爸妈压不住火的,可能就是孩子那些又哭又闹的发脾气行为了

    ,其实只要进一步践行我们提到过的养育原则,利用我们身为成人的心

    智优势,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独立资本加油站

    在今天,管教中的正面要素固然重要,但那些以不失控为前提

    的非正面要素,也同样重要。单纯的打骂只能压制问题,不能解决

    问题。该如何给犯错的孩子施与惩罚呢?需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归因性: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我不得不惩罚你;

    第二,严重性:足够严重的惩罚能让孩子记住,这次犯的错误

    不该再犯;

    第三,偶发性:优质的惩罚,一定是“频率低但力度大”的惩罚。

    坚定不强硬,让暴脾气小孩偃旗息鼓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甚至有时我们自己就身处这样的场景

    之中:一家人带着孩子去商场,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非吵着要。大人

    不答应,孩子马上就趴到地上连滚带爬地哭,好说歹说都不行。如果旁

    边有老人,那就更完蛋了,爷爷奶奶经常看不下去,挺身而出:“我出

    钱,给孩子买!”

    孩子年龄渐长,有了执念,动不动就会闹脾气、哭哭闹闹,甚至把

    发脾气当成达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孩子发脾气,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

    成为全家人发脾气的导火索。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难道真的只有“满足他”这一种做法吗?

    孩子都是哭着来到人世的,他们天生就会发脾气,因为发脾气可以

    让他们很好地实现生存下去的目的,但是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发脾气就

    不再那么单纯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单纯,家长在应对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把持的原则之一就是:先搞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发脾气。

    儿童心理小课堂

    纽约著名的儿童心理治疗师斯坦利·图里奇(Stanley Turecki)

    把孩子的发脾气行为区分为两类:操作型发脾气(manipulative tantrum)和气质型发脾气(temperamental tantrum)。操作型发脾气

    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不买玩具我就在公共场所满地打滚、又哭又闹”的行为;气质型发脾气指的则是孩子正常的负面情绪表达,比如穿

    了一件扎人的毛衣,让他感觉不舒服而发脾气。

    面对气质型发脾气,家长需要先做到充分的共情,表达自己对

    孩子这种难受的感觉可以理解,然后尽可能地想办法帮他解决这个

    问题。在这时,千万别跟孩子讲道理:“谁穿毛衣都是这个样子,你

    看那个小哥哥也穿毛衣,他就不闹。”这些话没有任何意义。在处理

    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家长要始终给孩子传递这样的观念与支持:“爸

    爸妈妈会尽全力帮你解决问题。”

    而对于操作型发脾气,处理手段就要复杂得多了,但本质上的

    原则还是只有一条:家长对孩子应该做到坚定而不强硬。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要选择的是不去关注,而不是负面地关注。当孩子发脾气时,很多家长会很直接地拒绝,然后自己也开始发脾气

    :“你见到玩具就要买!家里那么多玩具,你还要买!以后可怎么办!”

    其实,你不买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302KB,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