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003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9日
第1页
第9页
第12页
第27页
第47页
第335页

    参见附件(3813KB,823页)。

     财富自由之路,这是一本带你进行实践的书籍,并不是所谓的鸡汤或者成功学,作者是著名人李笑来,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财富自由之路简介

    你升级过自己的“操作系统”吗?我们每个人都有“操作系统”!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不仅能带来体验上的快感,还能帮我们更好地优化前进的路线,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财富自由之路》帮助你认清自己的“操作系统”,笑来老师用亲身经历教你如何升级它,并运用它实现自我成长,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财富自由之路作者

    李笑来,原新东方名师,自称“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等多本畅销书,现为情非得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致力于让一部分知识分子先富起来。

    财富自由之路目录

    00.20160727 理解真正的才福自由之

    00.20160729 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

    01.20160801 阻碍财富自由的三大坑

    01.20160805 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是“注意力”

    02.20160812 付费就是捡便宜

    03.20160819 人生最重的加锁是“安全感”

    04.20160826 生活的根基“活有未来”

    05.20160902 遇到贵人的方法

    06.20160909 关于“资本”

    07.20160916 关于“落后”

    08.20160923 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维竞争”

    09.20160930 认识“元认知能力”

    10.20161007 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11.20161014 “万能钥匙”

    12.20161021 “坚持”与“力”

    13.20161028 “错过”

    14.20161104 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

    15.20161111 彻底戒掉“抱怨”

    16.20161118 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17.20161125 正确本身的价

    17.20161125 正确本身的价值

    18.20161202 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18.20161202 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19.20161209 “自我驱动力”

    19.20161209 “自我驱动力”

    20.20161216 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截图

    目录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财富自由”★

    00.20160729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

    01.20160801阻碍财富自由的三大坑★

    01.20160805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是“注意力”★

    02.20160812付费就是捡便宜★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锁是“安全感”★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来”★

    05.20160902遇到贵人的方法★

    06.20160909关于“资本”★

    07.20160916关于“落后”★

    08.20160923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维竞争”★

    09.20160930认识“元认知能力”★

    10.20161007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11.20161014“万能钥匙”★

    12.20161021“坚持”与“毅力”★

    13.20161028“错过”★

    14.20161104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

    15.20161111彻底戒掉“抱怨”★16.20161118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

    17.20161125正确本身的价值

    17.20161125正确本身的价值★

    18.20161202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18.20161202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19.20161209“自我驱动力”

    19.20161209“自我驱动力”★

    20.20161216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20.20161216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21.20161223投资的刚需是避险

    21.20161223投资的刚需是避险★

    22.20161230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

    22.20161230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

    23.20170106你真的没机会?

    23.20170106你真的没机会?★

    24.20170113开始投资活动的条件

    24.20170113开始投资活动的条件★

    25.20170120你能准确预测股票?

    25.20170120你能准确预测股票?★

    26.20170127贪婪与诱惑26.20170127贪婪与诱惑★

    27.20170203“先发优势”?

    27.20170203“先发优势”?★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着什么?

    28.20170210全部押上意味着什么?★

    29.20170217最简单的安全投资策略是“定投”

    29.20170217最简单的安全投资策略是“定投”★

    30.20170224“长期”

    30.20170224“长期”★

    31.20170303如何获得“双倍”的薪水或收入★

    31.20170303如何获得至少“双倍”的薪水或收入

    32.20170310做个正常“时间买卖”

    32.20170310做个正常“时间买卖”★

    33.20170317关于“写作”★

    34.20170324决定“你的价格”的要素★

    35.20170331关于“选择的方法”★

    36.20170407关于“成长率”★

    37.20170414“提高成长率”★

    38.20170421关于“知识”★

    39.20170428关于“智商”39.20170428关于“智商”★

    40.20170505关于“速成”★

    41.20170512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重复希望★

    42.20170519成为配得上希望的那个人

    42.20170519成为配得上希望的那个人★

    43.20170526认知升级最重要的工具“践行”

    43.20170526认知升级最重要的工具“践行”★

    44.20170602一个人生的作弊器

    44.20170602一个人生的作弊器“学习能力”★

    45.20170609投资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趋势判断★

    46.20170616投资的世界“镜像世界”★

    47.20170623“精明的时间买卖”★

    48.20170630最好的个人商业模式★

    49.20170707人生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

    50.20170714应用“原则”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51.20170721关于“提问”的智慧★

    52.20170728关于“执行力”★

    00.20160727理解真正的“财富自由”★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关键词:财富自由,时间,里程碑,成长,思考

    1.能真正影响行动的关键,我们要的自由,最根本不是财富,财富只是

    工具,我们要的自由,本质是时间的自主权。

    2.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

    的时间了。

    3.专注成长而不是专注成功

    4.财富自由不是终点,那只是通往终点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

    5.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什么是财富自由?

    如果你赚了很多钱了,你计划做什么?

    【正文】

    一个更源头的问题

    作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第一篇文章,这篇东西理所当然要讲一下

    什么是财富自由。

    可是我想通过这一篇,和大家聊一个更源头的问题——

    有些目标,比如眼前这闪着光芒的财富自由,我们明明感觉自己为之

    使出了浑身气力,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

    去,却没有以我们期望的速度向它靠近?

    年轻的时候,我们大多经历过,非常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比如刚出学

    校的时候,我们只知道自己不想被束缚、不想低

    人一等......但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于是绝大多数年轻人在描述自己的理想时,翻过来覆过去,只有那一句话:我要变得很牛逼!——至于怎样才算

    是“牛逼”接看问下去一定卡壳。

    这种尴尬反映出了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

    的定义都不清楚。

    于是你再回过头去想那些你非常想要、也努力奋斗的事,为什么总是无

    法靠它更近,那就是因为,你还在做无头苍蝇似

    的飞行,因为你连你要的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只不过是“嫩”的一种表现:只知道自己不想要

    什么,却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

    么。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

    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

    言里空缺某个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没错,语言对人就是有如此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关

    于广泛存在的反向塑造,我们会在之后详细来说)。比如绝大多数欧美

    国家的人不可能想到我上火了.因为在他们的世

    界里沒有上 火这个概念,所以他们不仅不知道,而且芫全想不到自己

    会上火,你顶多可以拿他们已知的发炎这个

    概念去跟他们解釋。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

    必然沒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进而产生

    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 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

    举另一个简单的例子:分享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人沒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以为所谓的分享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儿享受,只有少数人认真想过,这个

    定义是有问题的——好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然后你再拿出来与 大伙

    一块享受,那才是真正的分享。很多人是把别人的

    好东西拿过去,跟大伙一块享受,叫分享,那是慷他人之慨,不是

    吗?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盗版那么理直气壮了,说

    穿了,就是他们的脑子不清楚,或者说脑子糊

    涂,他们被自己脑子里的错误定义误导了。他们甚至不是坏人,因为

    若是他们想明白了,其实是不可能、也不好意思理

    直气壮的。

    虽然一生中你会有无数次不知道某个概念,或者误解了很多东西的正确

    定义,但是你依然有更多的机会,被人教会、或者

    自己教会自己,最终那个正确的定义。

    找到它的定义

    直到想明白这个问题,你才会发现,如果你真的想要财富自由,那么你

    就需要理解财富自由,像海洋理解河流一样,直

    到你将这个概念理解得如吃饭睡觉一样透彻之后,你才有了可 以加速

    向它靠近的前提。

    财富自由(Financial Freedom )是一个在很多人心尖儿上发光的词,我也

    琢磨了很多年,一直沒人能给我一个清晰、准

    确、正确的定义。我看了维基百科:

    财富自由是指,你无须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等于或超过你

    的日常开支,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达到的状态,如果进入 这种状

    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退休或其他各种名称。我勉强认为它做到了清晰,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这样的定义,让我芫全

    看不出指导意义,反复读过之后,也不知道下一

    步该干什么......这不行。【更多新书朋友圈免费,认准微信

    xueba52100】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能真正影响行动的关键,我们要的自由,最根本

    不是财富,财富只是工具,我们要的自由,本质是时间的自主权。所以我自己重新把财富自由的定义提炼为: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

    自己的时间了。

    够简洁、准确、正确,而且有指导意义。

    我们一生在做的所有事,都在消耗只去不回的时间。如果你做的事能让

    你有所收获,那么你付出的时间可以视作被出

    售了。我们每个人做的所有奋斗的本质,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 单价

    更高。

    你会想到一种非常直接的提高时间单价的方法:打工的人会首先想到要

    提高自己的时薪。但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会对这

    个概念产生思考上的飞跃提高时间单价的方法,就是想办法把

    原来一份的时间,卖出更多份。写长销书的人、做出可口可乐和老干妈

    的人、做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交易自己

    时间(是的,他们甚至不需要卖自己的时间)的人,他们就是把自己的

    时 间卖出了更多份,或是不需要出售自己

    的时间,只需要在自己建起来的平台上看看别人卖时间抽水......而且更

    牛逼的是,就算他们死了,他们的时间

    创造的成果也依然可以继续贩卖。

    这才是我能想到的,最彻底的财富自由。财富自由不是终点

    千万不要误以为财富自由是个终点。

    连死亡都不一定是绝对的终点~你会发现有一些人连死亡都能穿越,他

    们的肉体同样会陨灭,但他们的创造、他们的影

    响、他们的价值会延续下去,最终突破死亡的边界。而大多数普 通人

    靠传宗接代也能获得一点虚幻的延续错觉。

    所以你怎么能以为财富自由就是终点呢?事实上当你这样想的时候,那

    你基本上就没希望获得财富自由了。因为

    你的脑子里会因此产生太多乱七八糟的想法,你的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

    扭曲,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因为错误地认为某个其

    实并不重要的东西更重要而扭曲。这就好像你想从南极到北极,原本无

    论选择哪个方向都可以先到达,可若是你中途拐

    来拐去,就算最终到达了 ,也需要走更多的距离和花更多的时间,甚

    至可能干脆迷路、费尽周折之后回到起点......就

    像我在前面说的,你做看无头苍蝇似的飞行,始终无法以最理想的速度

    靠近你的目标,财富自由。

    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对于财富自由的理解程度仅为:

    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天天 ……

    而且这种想法之普遍,简直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当我们仔细想想这种想法到底可以有多危险。

    比如你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天天打游戏,这时的你已经把打游

    戏”理解成了一件价值很高的事情,甚至高到那

    是要在财富自由之后才能天天做的事情”。这有什么害处呢? 害处是,孚中正在做的事,相对来说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所谓没有诗与远方的对比,就沒有眼前的苟且。你会觉得眼前的事

    和天天打游戏相比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价值低

    等,进而, 你对正在做一件价值低等的事情的自己也产生了厌恶的感

    觉......你做的事情终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这种念头实际上每分每秒都在把你的生命变得令人生厌,让你觉得你

    的生命每分每秒都散发看恶臭。

    更为关键的是,若是你有这样的念头,那么你持完全不会静下心来做那

    些真正能让你获得财富自由的事情。

    也许打游戏和你正在做的那件能让你财富自由(但可能让你觉得辛苦)

    的事情相比,还算是很容易显得不正经,可有一些

    财富自由之后要做的事,会更正经严肃。那就更要警惕,因为它 会更

    具有迷惑性,让你更理所当然地陷入对眼前事的厌

    恶。

    在你获得财富自由之后,还是会不断做的事情,比如,专注成长而不是

    专注成功,很多人沒有意识到的是,不管你获得

    了怎样的成功,你依然需要成长,财富自由不是终点,那只是通往终点

    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

    把大脑洗干净

    仔细观察,很多人的生活是非常可悲的,到最后他们会真诚地表达自己

    的感受:“是因为死不了才活看呢......”我见

    过这种人,知道其实完全沒有谁可以帮上他们,他们自找的——任凭产

    生厌恶情绪的错误念头占领自己的大脑。

    我之所以花了前面一半的篇幅来介绍“知道一个东西最清晰、准确、正

    确的定义”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在捶炼这个定

    义的过程中,你会像洗手洗澡一样,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清洁。你会 在

    这个过程里剔除他人的错误观念带来的污染,也会剔除自己不好的思维习惯。我愿意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洗脑,它是个人

    卫生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比洗手洗澡重要多

    了!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几乎可

    以凝炼这两个条件:有没有足够多清晰、准

    确、正确的概念;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联系。靠着主动

    给自己清洗大脑,人是可以变得更聪

    明的。

    仅仅一两百年前,绝大多数法囯人就是尽量不洗澡,因为他们认为洗澡

    会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他们天天吃牛肉和

    土豆,所以身上有很大的腥膻的味道,又不洗澡......那味道,简直不能

    想象。于是法囯人发明了香水,可掺杂看不洗

    澡的腥膻味的香水味......不能想了,实在想不出他们是怎么活过来的。

    所以在脑子变脏了之后,不应该用额外的掩饰去改掉既有的污染,最根

    本的解决办法,是用简练有效的概念训练自己,把脑子洗干净。

    总结一下,在你决定踏上这条财富自由的路之前,你要先想清楚,这件

    事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暂时对它有这样那

    样的错误认识,你可以尽早通过洗脑的方式找到正确的方向。 没错,在正式跋涉这趟旅程之前,想清楚方向会让你事

    半功倍,不再和这世上的大部分人一样,做无头苍蝇似的飞行。

    00.20160729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关键词:成长,价值,估值,耐心,复利

    1.财富自由根本不是终点站,那只是一个里程碑,那之后还有很长的路

    (名字叫作成长)要走……

    2. 成长 才是永恒的刚需。

    3.不要让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 。

    4.世界变好的一个表现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5.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 ,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

    现出来。

    出售时间的三条铁律:成长才是根本关键,重视价值忽略估值,耐心

    比什么都重要。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帮我完善那个已有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正文】

    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

    现在你都能背下来了: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就是某个人再也用不着为了满足生活必需

    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现在你也知道了:

    财富自由根本不是终点站,那只是一个里程碑,那之后还有很长的路

    (名字叫作成长)要走……

    现在目标也很清晰了:

    等你过了那个里程碑之后,卖什么都不卖自己的时间。时间是一种不仅稀缺而且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总是用宝贵去形

    容它。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你可以做个计算,以我们创造的价值做

    分子,以我们度过的时间做分算出一个值 ——人生的价值效率。我相

    信,不同人的价值效率的差异可以是天壤之别。

    我们再回到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眼下的你.在到达那个里程碑之前,还是得出售自己的时间,而且这个状态还得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

    你不得不用自己的时间为生活必需做交換的阶段,千万不要把一份工作

    随便想成一份工作,而是真的是在卖命。时间即生命,“卖命”实

    在是一个深刻的描述,不是吗?

    那么为了少走一些弯路,你必须在这期间聪明且正确地出售自己的时

    间。我们要知道任何东西,只要有人卖就会有人买,而且通常一个人

    可以同时兼具买方和卖方的双重身份,放到这件事情上也如此一一你在

    出售自己的时间,也免不了买他人的时间。精明的交易员在进场交

    易之前,都要知道两个最基本的事——交易的底线,让自己利益最大

    化的交易法则(策略)。 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打清楚自己的算

    盘。

    下面就是在正式与人交易时间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三条铁律,可以视作

    是时间交易的底线,但是与金融市场的交易不同,那里的底线是一些

    监管政策的边界。而你如果要在时间的交易场里走向财富自由,你的底

    线可远不止不违法、不乱纪那么简单。事实上,时间交易的门槛

    非常高,以至于总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浄扎到这条线之上,然后带看相对

    成熟的心智,向财富自由的里程碑走去. . .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再强调一遍,成功也不是终点,那也只是众多里程碑中的一个而已。我

    们囯家的很多中学,,会有老师在高考前动员学生,“你们只要怎样怎样,就能在高考的战场上取得成功!”你看高考有个好成绩都算“成

    功”了,成功还不算里程碑而是终点么?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

    我们为什么一直那么关注是否使用了里程碑思维?或者说为什么那么反

    对终点式思维?我不得不要往前倒上千万年,漫长岁月在我们的基

    因深处根植了一个东西——一劳永逸。现代的人 们依然非常本能的希

    望,可以很快看到自己人生的终点(在那之后他们希望每天只吃不

    做葛优躺),是因为在艰苦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光是完成生殖繁衍就几

    乎要耗尽所有,到现在你也可以在自然界中看到好多交配之后就油

    尽灯枯的物种。但是现代人花了那么久的时间走到这里,我们拥有的条

    件足以让我们在交配之后依然有很长的生命,去创造更有价值的文

    明。所以,我们当中的极少部分人领先意识到,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

    情,都不应作为终点,而是里程碑。因为他们的这一点领先的观念,他们后来成了人群中拥有财富自由的人。而本质上说, 这种里程碑式

    的思维,反映出了一种精神——在人的基因还远远落后于人的文明

    发展时,有些人依靠思维的力是,突破了基因对我们行为的操控。

    为了成长,你必须选择。

    千万不要被误导,听信了“你别无选择”之类的话——没有选择的情况真

    的非常非常少,少到绝对不是你看一个广告就能遇见一个的程

    度。

    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在几乎所有重要的节点上,你其实都有选择机

    会。正如这一条铁律你也可以选择坚定地执行或仅作参考一样。最终

    的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很多人完全沒有意识到,自己总是可以有所选

    择的,当然也就更不知道有了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判断。

    选择的判断标准有一个就足够了: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

    能力?现在外卖很发达,我去收外卖的时候,就常常想,那么多人把自己的时

    间用那么便宜的价格卖出去,然后做的居然是完全没有能力积累效

    应的事,他们以后可怎么办呀?

    还有一种和走向财富自由里程碑矛盾的,而且迷惑性更大的是,就是所

    谓稳定(可能还颇高薪)的工作。细想一下,稳定 如同一张温床,不需要突破,也就不需要成长、不需要进一步学习。做这样的工作可能

    会有一些聊以自慰的成就感(多半来自稳定),但是因为没有成长,而一辈子不可能跨越里程碑。

    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公务员,但我得残忍地举另外一个可悲的例子: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工作的稳定本质决定了整个行业的人只要稳

    定地教那些几十年不变的课本,于是绝大多数教师会在工作两三年后停

    止成长,不再有能力的积累,也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新能力。

    在可想见的未来,财富自由的里程碑永远离这些人很遥远,而且越来越

    远。他们或许面朝看那个里程碑,也怀看一颗想要财富自由的心。

    但若只是原地踏步,哪怕再努力,又怎么能够离目标更近呢?没有能力

    积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呀。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这个世界在变得更好。在我看来,世界变好的

    一个表现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 在信息流动成本

    越来越低的时代里,能力被埋没的可能性也会趋近于零。能力越强的人

    速度越快,进而获得更多新能力,进而更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

    别,表面上看不出,实际上却差异很大,甚至无限大——都是能力积累

    的不同。所以你的每一个选择,都要从积累能力的角度出发,每一

    次选择,都要考虑自己还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选择对于自己发展已

    有能力有没有帮助。

    这里有个陷阱: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在这个选择之后,我过往的能力能否用得上?这还是“终点式思维”,不是“里程碑式思维”。正是因为这样想了,所以

    大多数人习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他们不知不觉已

    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锢了。

    真正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帮我完善那个已有

    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下)

    借由把“成长”放在根本关键的位置上,我们有了做出选择的判断标准,即“我选择的工作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能力”。但这一切只是你

    在这条路上众多选择的其中一个。接下来的两条铁律,会让你知道,除

    了在成长和成功之间,我们需要选择前者之外,在价值和估值、耐

    心和急进之间,你要如何“选择”……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就像股票一样,每个人也存在一个市场给你的估值和真实的价值,通过简单的类比你就能知道,外人很难准确知道你的价值。

    市场只能对你有个估值,与你的真实价值相比,有时高估,有时极度高

    估,有时低估,有时极度低估。估值与价值偶有交点,那也不是故

    意的,是极少的瞬间。

    对于自己的价值和估值,桥水资本的老大达里奥是这样建议的:不要让

    自己的估值过分超过自己的实际价值。

    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交易只有一次,那么,估值越高越好。可若是注定要交易多次,那

    么情况就不同了。人们过分在意,甚至有意抬高估值的根源是“终点

    式思维”,误以为可以“一锤定音”。可实际 上,路很长,交易(选择)很

    多,甚至,大多数交易干脆算不上是里程碑,只不过是漫漫长路上的鸡毛蒜皮,于是,每次都想以大于价值的估值交易实际上是完全

    不可能的。

    更为重要的,是另外一方面。

    因为当你在意估值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你的价值,你就会不由自主做那

    些提高你估值的事,而不是去想办法提高你的价值。长期来看,估

    值是虚幻的,虽有波动,却实际上锚定在价值上,价值不増长,长期来

    看估值一定长不上去,而且既然有极度高估,那么就不但随时有低

    估,还随时会有极度低估。

    我们不用道德层面的词语去形容这种选择,比如踏实等,仅从冰冷的

    经济学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知道:忘记价值,追求估值这肯定是极

    度愚蠢的。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还有个理解:只有这样,你才真正有尊严。因

    为不顾价值地追求估值,本质上就是选择做骗子。做那些不顾价值

    地追求估值的事情,比如,通过频繁跳槽获得短期内的更高工资,既是

    骗了别人也是骗了自己。做一次事,骗起码两次人,后果很严重

    啊。骗别人倒也罢了,不知不觉把自己也骗了,那就真的太傻了。但还

    是有很多人忍不住这么做,成 了一种习惯,因为欺骗的短期收益总

    是很高。长久以后,这个习惯几乎无法根除,你看坚守铁律之所以难,是因为违背铁律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可是反过来看,所有的欺骗都不长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这样来

    看,桥水的达里奥给出的建议实在很睿智。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 ,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

    现出来。

    可惜的是,耐心是学校里教不会的事情——历史反复证明,正规教育体系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总是无能为力。无能为力也罢,它竟然

    在培养人们不耐心上非凡卓著。

    甚至可以说,许多人达不到财富自由的里程碑,几乎都是拜没有耐心所

    赐。

    没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他们希望快一点完事儿,快一点看到结果,然后就能去到他们臆想出来的那个世界了。沒耐

    心的人不会有好的积累,他们不会把每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沒

    耐心的人当然也更注重估值,甚至愿意为之而自欺和欺人,因为他们

    只能想到短期效益;没耐心的人甚至都不会思考真正重要的事价值。

    他们最常说的话是这样 的:“想这么多不烦么?”

    有很多人会为自己的缺乏耐心找一个看似很站得住脚的借口 :我现在

    做的事情不喜欢,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等到我做到那件我真正

    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可以......

    但是无论用经验还是纯理性去想,你会发现,做不到当下自己喜欢的那

    件事,是几乎所有人的常态。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耐心之所

    以宝贵也体现于此。宗教里说,在看不见的时候才要动用信仰。天生相

    貌平平的人,永远放弃了自己可以通过自我提升变好看的可能性,这显然是不明智的。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在某个领域掌握了极好的条

    件,这不该是你沒有耐心的理由,否则无异于成为被外界条件操控的

    傀儡,而你的上限,就只有手里握有的筹码了。更明智的做法是,用心

    智的力量去时刻告拆自己,觉得困难的阶段不过是必经之路——而

    这正是耐心的真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面那个借口的后半句,就算你以极高的成本最终进

    入了所谓你喜欢的领域,你也永远不可能达到你所臆想的那种效率

    状态的。可惜的是,很多人最终失去对事情的耐心,都是因为先失去了对“低效率的自己”的耐心。在你走向财富自由的路上,掌握调节

    做事节奏的能力也至关重要,这和其他一些能力我们会在后续的内容里

    详细说明。

    现在的你,已经不仅认清了财富自由的真正定义,也做好了一部分准备

    ——了解时间交易的底线,三条铁律。很快你还会知道另一部分准

    备——即最有利于你的交易法则(策略)是 什么、以及如何操作。需要

    提醒你的是,底线与策略不是单独存在的,要全部绑在一起,执拗

    地、彻底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才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是神奇的作

    用。你会通过了解底线和策略真正掌握时间交易,进而发现,这里面

    并没有什么秘密,全世界都能知道(甚至已经知道了),只不过,大多

    数的人仅仅是知道而已,只有极少数人执拗地、彻底地、不折不扣

    地 执行了这些原则……

    01.20160801阻碍财富自由的三大坑★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词: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注意力

    1.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的“成长”。

    2.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创业。

    3.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三个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

    肝。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1.你有没有掉到那三个坑的某一个里?

    2.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3.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论据、论点、素材可提供给我?

    4.在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顾一下自己当日的注意力开销,相信我,你

    会有因此产生巨大感悟……记录下来,发给我们好不好?

    【正文】

    你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我们今天说自己拥有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但其实在人真的有“慧眼”辨

    别什么是你的宝贵财富之前,你历过一些“坑”。有的坑很深,一

    旦掉进去,就没可能爬出来;有的坑很浅,掉进去爬出来反倒是好事

    儿,因为可以长长经验。但有一些坑,很可怕,因为它们是隐形的,弄不好你了进去,却全然无知觉……

    我知道这世上有三个这样的大坑,坑内人头攒动,基本上99.99%的人都

    在里面,可惜,大家并不知道自己在坑里,因为放眼望过去一“大

    家不都这样吗?”

    第一大坑,叫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凑热闹,你一定见过。很多人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大群人围着,就会

    不由自主地也走过去,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关键在

    于,那—定是跟自己并没有关系的事情啊!为什么 要去凑这热闹呢?

    尤其,大街上被围观的,通常也不会是什么好事儿。这不是明摆着的

    吗?大街上能发生什么事儿让大家围着啊?只能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

    事情么!不好的事情有什么可看的呢?看来看去不就是那么几出吗?有

    人吵架了,有人打架了,有人受伤了. . 你用脚趾头想道了,见义勇为这事儿,一定不是一大帮人一起围着做出来的,不是吗?

    现在大家上街的欲望比以前少多了,因为大家现在上的不再是大街,上

    的是网. . 网上的热闹更多,甚至可以给自己泡杯茶,摆好姿势再围

    观。呀!万科出事儿了!呀!吴亦凡出事儿了!呀!赵薇出事儿了 !呀.

    . . 这种人现在在网上被叫做吃瓜群众。比起在路边围观的人,网上

    的吃瓜群众们还会将凑热闹变成一种闹剧——一群人本来就莫名其妙地

    围观,结果看着看着,围观的人居然也相互之间吵了起来,引来更

    多的人围观. . .

    据说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呢,你看,事实上,无论是谁都有满满的好

    奇心。可惜,都浪费在看莫名其妙的热闹上了。不过,这也很正

    常,那么多的人其实没什么正事儿可做,连读书都不会,闲得要死;大

    量闲置的时间杀掉,大量闲置的精力需要被发泄,大量的好奇心需

    要个喷射的出口……

    第二个大坑,叫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突然之间,某个“趋势”就出现了。比如最近的内容创业,比如去年

    的O2O……有什么东西火了 !于是,转瞬间就会有一大批人(事实

    上,总是绝大多数人)心急火燎地去随大流……

    可是他们忘了,在任何一个大的趋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另外一批人,早就准备好了——虽然可能并不是有意准备的。若是内容创业真的

    是趋势,大潮流,那么,在此之前随写了十年字的那票人显然是“虽然

    不故意却必然准备最充分”的呀,这才开始心急火燎的人,哪儿是

    另外一票人的对手呢?

    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心急火燎呢?因为“大势来的太突然了”吗?不是。

    正确的答案是,那趋势、那机会,并不属于心急火燎的那帮人;那趋势,那机会明明是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的人的。 平日里

    整天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就好像

    完全没听说过似的,究竟是为什么呢?只因为平日里从无积累。

    说实话,这个坑里的人,其实比上一个坑里的人有正事儿多了,起码,这些人还上进一点。可惜,平日里只有一颗上进的心,一样滚烫,却从未有过积累的行动。于是,最终两个坑都占上了,平时总是凑热

    闹,看到了别人的机会,却要花上自己的时间精力去随大流。最终你

    看到,只要入了坑,管你是不是正经事,都一事无成。

    第三个大坑,叫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什么是操碎了别人的心肝呢?例子非常多,比如,最近很多人对万众

    创业的所谓独立思考就是这种。

    万众创业,这个说法也许确实有些不经推敲的地方,但别人创业,别人

    单干,关你什么事儿呢?时代不同了,今天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真

    的很不一样,个体生存就是比过去更容易了 ,这是事实。

    但凡有点想法,但凡有点能力的人,在这个时代里,确实就应该创业

    的,虽然不一定是各路风险投资人眼中的那种不能改变世界的就不叫

    创业的那种;但最起码,单干可能更有前途,这事儿是确定无疑的。

    并且,从社会效率的角度出发,每个单干的人,本质上来看都是尝试

    着去掉中间环节,尝试着直接为社会做贡献,就算有可能失败,这

    有什么不好的呢?拉起团队创业的人,那是 在“尝试着为社会做出比个

    人更大的直接贡献”,就算有可能失败,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还有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正确道理吗?别人

    失败了,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呢?你怎么就那

    么笃定人家失败了就从此一蹶不振呢?你就没听过那首歌吗? 那些弄不

    死我的只能让我更强?谁说失败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构成部分?两个字:闲的 。

    —句话:自己是泥菩萨,一条小河都过不去,却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真不知道图个啥。人家创业失败了,你也不会有损失,可若是人家

    创业成功了,你害怕,是不?

    进一步结论

    你仔细看看这三个大坑:

    1.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2.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3.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有多少人在这些坑里?

    若是你想象力困乏,明天晩上溜达溜达,去本地的公园看看. . . 一定有

    一帮老头子围在一起下象棋啊什么的,可能是抽着烟,可能是喝着

    茶,然后他们会坐在那里,点评时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谈笑间灰

    飞烟灭. . 你在央视新闻里能听到的一切国际大事相关的名词,就是

    他们的天空里点缀的云朵. . .

    你站在一旁,突然之间你就会对一个由两个字构成词产生深刻的理解:

    嘴脸 。

    看看那些嘴脸罢。看清楚那些嘴脸,你就彻底醒过来了——因为你会跟

    我们所有人一样,害怕有一天你老了的时候,甚至还没怎么老的时

    候,就已经是那样一副嘴脸了……

    那么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了

    的宝贵财富?

    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来,能够集中起来有产出的注意力,弄

    不好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结果呢?结果你去凑热闹,你去随

    大流,你去操别人的心. . . 若是这样,不消说你能不能成功,仅仅有收

    获都是根本做不到的,不是吗?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

    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

    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

    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

    己放弃。 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

    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乎从那个时

    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

    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这样的人若是能够

    成功,天理何在?

    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这可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建议——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

    的注意力的产出。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可能

    是唯一能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的有产出能力的资源,仔细想想吧,还

    有别的什么是这样的吗?……那放在自己的哪儿上?答案明确而又唯一:

    放在“成长”上。

    有一句硅谷的“陈词滥调”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

    长就不是创业。”

    个人也一样,生活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有意义的生活。Paul

    Graham走得更远,他说,“不能做到每天増长1%就算了罢”,这要

    求有点高,但也有“亲民”一点的说法,比如罗 大佑的歌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总可以了吧?

    如果你想多走一步,可以试着罗列下面的内容(这个不算作业):

    1.回顾一下你关注的事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东西与

    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2.回顾一下上周你关注的事情都是什么?罗列出来?判断一下,那些

    东西与你有关吗?与你的成长有关吗?

    3.回顾一下上个月……我知道你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了罢?

    对,之所以想不起来了,就是因为那些事儿真的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更别提跟你的成长有什么关系了。不是吗?

    话说,这世上有个很简单却又长期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海量的廉价甚至

    免费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高价卖掉。

    某种意义上,广告,其实就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不是吗?

    你可以研究一下微博上的营销大号,它们最擅长“吸引眼球”——“收割

    廉价甚至免费注意力”的另外一个说法;你再看看有多少人甚至

    在“主动贡献自己的注意力”,而后你就多少可以明白为什么这种商业模

    式可以最终做到“长盛不衰”。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带任何道德判断,只看现象的本质,我们可能得

    出一个特别冷冰冰的结论:

    你若是胆敢不在意你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事实上你的注意力其实就

    是真正有价值的你)就会被无情地收割起来然后被卖掉。

    这么看来,绝大多数人真的是那种“牺牲我一个幸福另一人”的勇士呢。

    说一千道一万,道理很清楚: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就这么简单。

    注意,我并不是在宣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价值观,我只是在陈述一

    个事实:注意力很重要。所以,若是你能从此珍惜你的注意力,你就有可能变成产出更大的人,更有能力的人,更有能力的人才有可能

    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不是吗?否则只是空喊口号而已,没什么意

    思。

    最后,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栏目的玩法,可以去

    看上一篇《开始前的正式邀请:请与我活一年》),我们本周的互

    动,希望大家参与回答和付论这些问题:

    1.你有没有掉到那三个坑的某一个里?

    2.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3.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论据、论点、素材可提供给我?

    4.在这一周里,每天都要回顾一下自己当日的注意力开销,相信我,你会有因此产生巨大感悟……记录下来,发给我们好不好?

    01.20160805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是“注意力”★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词:积累效应,幸福的关键,个体价值

    1.当有些人问到为什么自己的行程满满当当,却依然感觉无甚收获时,我就会提醒他们,满的,是你的时间;闲置的,是你的注意力;荒

    废的,是你的成长。

    2.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 上。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 的技能

    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炼。3.要把注意力不求回报地放到真爱 身上,这是真正幸福的关键 。

    4.把注意力放在对整个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事情上 去。个体价值等于他

    的社会贡献率。

    关联:《把时间当作朋友》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你觉得怎样花费你的注意力是最合理的?

    【正文】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正式开始的第一周,我们和大家重新理解了 注

    意力,这个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

    每周五的文章,是在周一文章的基础上,结合了大家的留言讨论和提供

    的生活实例而给出的“进阶版”。你可以用它来检测一下,自己通

    过一周时间对我们每次拋出的话题是否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

    通过它来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用罗胖的话说就

    是“变得更值钱”。

    坑与财富

    如果从生活现象出发,你会发现自己被多少大坑环绕,它们有看极其正

    常、合理的面孔,甚至也会在短期带给你很多好处,比如帮你在人

    群中找到了所谓归属感——凑热闹就好;比如替你省去自己做决策的思

    考——随大流就好;比如带给你一些成就感和安慰——帮别人瞎

    操心就好。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破坏了你获得并积累成长能力的最重

    要资本,注意力。

    与注意力相比,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

    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看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

    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 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

    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

    选的。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

    乎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

    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这样的

    人若是能够成功,天理何在?

    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两个互动

    我们这周与读者做了两个维度的互动,一方面希望大家提供生活中印证

    注意力和三个大坑的实例,因为我觉得,当你能够穷举生活中浪费

    注意力的场景,那么起码它会在你脑海留下印象,等到再遇上相似的坑

    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下意识的怀疑,发现问题是避免问题的开始。

    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可以做好对自己注意力的管理,从记录每天的注意力

    开销开始,需要注意的是,随看这一周的结束,我们在留言区关于

    注意力记账的活动也停下了,之后的注意力记账也不会被选入精选留

    言,但是我们的话题停下,不代表你的好习惯要停下,希望大家在没

    人提醒的时候坚持下去。

    在两个互动中,读者们提出了各种问题,其中一些问题表明有人在试图

    专注的过程里遗失了对于注意力的注意力。我在《把时间当作朋

    友》里说过,学一门课程的时候,最开始的“概论”最难学,因为你关于

    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几乎等于零,概论里提到的每一个新概念对你

    来说都要从零学起,也都有可能分散你最初学习的注意力。而我看到很

    多人还是会就一些庞大的 概念,比如什么是积累效应、怎么提高核

    心竞争力、如何学习等等。其实你们心里应该很清楚,这些事情我之后

    都会展开说、好好地说,但还是会看急想尽快知道答案。在记录注意力的使用时,不少人会犯审错题的错误,我们希望大家记

    录的,是注意力的开销,而非时间流水账。这么多人发来时间流水

    账,说明关于“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是没有深刻理解的。

    我说过,之所以不把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时间”当作最宝贵的财

    富,是因为注意力是我们内在的选择,它不像时间是游走在我们

    身体之外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控制完全为我们服务的,所以题

    目里那个“你所拥有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定语。

    所以当有些人问到为什么自己的行程满满当当,却依然感觉无甚收获

    时,我就会提醒他们,满的,是你的时间;闲置的,是你的注意力;

    荒废的,是你的成长。

    重新理解注意力的宝贵,最终的目标是指导我们如何更好的使用它。我

    建议大家把它放在三件事上,至于具体比例,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

    选择,而每一种选择最终也会将你领向不同的生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

    能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炼。有些技能在初期不会显现

    出特别像一个“技能”的模样,但是随看积累的加深,它对你能力提升曲

    线的影响会变为指数式。复利效应的公式是(1+r) ^n ,其中1是

    你的起点,r代表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证,它一定得

    是正的。

    其次,要放在自己的真爱上。 我在这周说到真爱的本质之后,评论里

    引起了不小共鸣。当你只是“声称”你在爱时,你的爱是没有价值

    的,可惜的是,这正是大多数人的境况——他们只是害怕孤独而已。害

    怕孤独和真爱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我们可以视作

    是“弱”与“强”的区别。因为真爱的意思是,你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

    财富“浪费”在他们身上,这恰恰是掌握资源的体现 ,“你尚且有宝贵财富可供浪费”;但是害怕孤独的人,会假借爱的名义疯狂索

    取。比如我见过一些“一言不合就创业”的人,他们不是热爱他们

    从事的领域或热爱创业这种生活状态,而是希望获得创业带来的好处,比如掌控团队的权力,比如在资本繁荣时捞一笔钱. . 这正是弱者索

    取的姿态。

    如果你对某样人事物是真爱,那别用嘴说,你爱你的父母,你爱你的另

    一半,你爱你的孩子,你爱你的朋友。把注意力不求回报地放到真

    爱身上,这是真正幸福的关键。放到他们身上之后,关注什么?一样

    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成长。 这跟年龄没关系,相信我,即便是你的

    父母也需要成长。

    最后,把注意力放在对整个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事情上去。 还是那句

    话:个体价值等于他的社会贡献率。这真不是说说而已,这真不是讲情

    怀,这真不是假大空,这的的确确只不过是冷冰冰的经济运算而已一这

    么做最划算。

    对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人,价值就是巨大的,至于价格是否一定趋同于价

    值,早晚的事而已。越是长期,越是如此;并且,随看社会的进步

    与发展,那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异与波动只能越来越小,千万别不信这

    事儿——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信息交流成本越来越低的时代,价

    值回归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意味看,任何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泡

    沬都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瓦解。在资本圏,这个观点也有很多的认

    同,正如我的朋友,FreeS VC的创始人李丰,前段时间公开说的那

    样:“现在好人赚钱越来越容易了. . ”

    最终,我们的理解,回归到如何通过合理消费注意力实现财富自由。这

    就不得不提到世上的一种很简单却又长期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海量

    的廉价甚至免费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高价卖掉。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

    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就这么简单。

    【补充】

    掉进注意力三大坑的原因:对大多数人来说,短期享乐可比长期收获有

    用多。

    满足个人所谓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

    02.20160812付费就是捡便宜★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便宜、划算的、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手机永远设置为静音,所有的push notification全都关掉。

    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換来的注意力持续就

    是有价值的。

    把注意力放到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让这件事逼你拿出注意力,拿出

    时间,进而逼你拿钱去换时间和注意力。

    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选最贵的。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付费捡到的便宜都有哪些?别说是这个频道,这个频道当然是超值的,这毫无疑问。

    2.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在哪些可以捡便宜的地方却浪费了时间与注意

    力?3.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发生过多少次因为跟家人吵架而整天心情不好

    的情况?

    4.如果你需要持续的注意力,却反复被打扰,你有沒有想出过什么有效

    对策?

    5.你在哪些地方忽略了资产的价值顺序,乃至于你吃了大亏?

    【正文】

    既然是值得花费注意力的文字,那就必须只字不差地读完,并且还要需

    要反复阅读。

    那么,我们花了这一周的时间与注意力,琢磨了什么概念呢?那就

    是“付费”。

    先读读这句话:

    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什么资源最重要?(注意力)

    什么资源更重要?(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这句话通常被误解,肯定被误解,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基础观念就是错的

    ——绝大多数人骨子里就是认为钱是最重要的。

    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在生活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賺钱的困难,因为困难,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所以重要……

    看似逻辑相当严谨。

    但我们不同,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个重要的事实:

    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是能让你有所产出的唯一资源,你的时间其实不一定是你

    的,因为时间本身并不自动有所产出......你看看你身边的人吧(甚至包括之前的你自己),沒有用处的时间是那么多,多到什么地步呢?多到你必须想办法才能杀掉它

    们(Killing time )的地步,所以你才不由自主地入坑,不仅入坑,还说

    实话入得挺舒服。

    很多人留言说,不知道该用注意力去干嘛。

    O积累知识

    O磨炼技能

    O观察生活

    O思考未来

    O创造价值

    O经营人脉

    能做的事情多的去了,怎么可能沒事儿可做?可大多数人就是无所事事

    的——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思考都不曾认真过。

    还是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既然来了,就觉醒了 ;既然觉

    醒了,会痛苦——做梦多开心啊!既然清醒

    了,就真的“认真过日子”呗。

    那现在我们知道高低轻重了,从价值上来看,顺序是这样的:

    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你看,在这个价值观之下,金钱其实是最便宜的东西,所以,能用钱来

    省时间的话,这肯定是很值当的交易,因为这是

    在用低价值资产换取高价值资产;而若是能用钱来保证自己的注意力不

    被分散,那就是更划算的生意,不是吗?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花钱请助理是正确的。有些在意生活质量的人,会花钱请小时工来家里做保洁,在我看来这是划算

    的(注意措辞,我沒有用“对错”)——你看有多少家庭为了鸡毛蒜皮的

    家务吵架,你就知道有多少人完全搞错了价值

    高低顺序。只要花几个钱,就可以免于_,那多划算啊。

    最近我用助理来也挺多的。干嘛呢?就是花五块钱请别人帮我跑腿,帮我排队,买一杯星巴克送过来。对我来说,这

    五块钱真的很值。因为按照我的打字速度,十分钟可以敲出来几百上千

    汉字,要知道我在得到上每次更新不过是两千字

    左右啊!只要五块钱就竟然可以帮我节省一些时间,甚至帮我更多地保

    持十分钟的持续注意力在写文章上,对我来说,是不是格外超值?

    我曾在某一篇文章里提到,我运用一系列的手段,最终做到二十多年没

    有跟老婆吵过架......

    先别管手段是什么,你先想想看,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呢?要

    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因为在过往的二十多年里,我从未因为跟老婆吵架而出现一整天甚至好多天心情不好的情况~你要

    知道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注意力是无法集中的,什么事儿都干不成,什么事儿都做不好,什么番茄时间管理法之类的东

    西再怎么有道理,其实都根本就没有“用武之

    地”,不是吗?

    现在再来看看我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呢?说出来其实很简单:

    把足够多的时间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话,也花足够多的钱在她身

    上。

    沟通就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不是什么话说一遍对方就自动全方位听

    懂了的,有时候需要说很多遍;甚至,少数情况下,需要翻过来调过去,变看花样,从各个角度都阐述若干遍,直至自

    己和对方形成足够完善的共识。只有这样,才不

    可能产生误会,才不可能出现某一方茫然不知所措......

    有时候很多女生就是很可怜的,这真的不怪她们,这真的几乎全怪这个

    畸形的社会。

    在一个竟然默认女生更笨的社会里长大,由于其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主动

    抗争的意识,于是,就真的被骗笨了。与此同

    时,这还是个普遍过度神话爱情的世界,于是,这些不知不觉已经变笨

    了的女生在爱情面前瞒一次被整个社会洗脑,变

    得更笨。

    随便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 :绝大多数女生认为男生不及时回复短信,或者不马上接起电话,就是不爱自己,不在乎自己

    的表现......

    可对我这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来说,我们分得很清楚,知道短信是异

    步通讯工具,电话是不得已才用的即时通讯工具.

    各自有各自的用场。并且,对我来说,短信、电话这种随时可能入侵、占有自己的注意力的东西,是格外必须有效

    防范的东西。

    于是,我早就发明了自己的方法:

    手机永远设置为静音,所有的push notification全都关掉。

    我专注做事的时候,就是不该接受任何打扰的。等我停下来,休息的时

    候,可以顺手处理那些未读短信和未接来电。

    可我怎么让我的老婆也理解这个貌似简单明了的道理呢?真的不是讲一

    遍就可以的。要讲很多遍,要用很多次的事实证明、把每个身边可以遇到的实例展示给她看......我这么做对我自己有什

    么好处?更进一步,主要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别人发短信打电话找不到我的时候生气到什么地步,又,从我这角度望

    过去那个愤怒有多么可笑,又,为什么格外可

    笑?即时通讯在什么情况下是必须的?异步通讯在什么情况下是更有效

    的?两个东西既然都是通讯工具,是不是应该组

    合起来更有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组合使用?不夸张地讲,我和

    她之间探讨这件事情的内容拿出来写成一本书都可

    以卖得不错呢……

    这种例子很多,但无外乎是一个本质:

    我用我的大量时间与她进行有效沟通,最终使得我不被无谓地干扰,让

    我的注意力有更多持续的机会,有更

    多产出的能量。

    这就是我的方法,花时间换取注意力持续。

    顺带说,许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间时间与注意力投资太

    少——就这么简单。

    之前我们就说过,我们的目标就是将来早晚有一天 ,我们再也不需要

    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时间……因为卖时间就是

    不划算的,因为时间的价值就是高于金钱的价值。现在可以给出另外一

    个角度的解釋了 :之所以你的时间能卖出去,就

    是因为总体上来看花钱买时间更划算啊!

    把这句话写到一张纸上,贴在你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反复阅读,甚至

    反复朗读,直到它在你脑子里刻出一个新的沟回

    为止,这样才能让这句话从此之后在你脑子里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作

    用。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換来的注意力持续就

    是有价值的。

    这句话也一样,让它在你脑子里刻出一个新的沟回。

    有两点补充:

    1.付费可能是你自己未来收费的基础

    有一次我在国内某家上市IT公司做分享,结果发现他们的程序员几乎百

    分之百都在使用至少一款以上的盗版软件,当时

    我忍看恶心讲完,迅速离开了。

    为什么我会觉得恶心?因为那些人完全没有希望,我讨厌沒有希望的

    人。而那么一大群没希望的人聚在一起坐在你面

    前,你会跟我一样觉得恶心的。为什么说他们沒有希望呢?他们是程序

    员,他们也羡慕别人写出好软件赚钱,但他们就

    是不想付费购买软件,还自以为聪明......那么怎么可能指望别人付费买

    他们写的软件呢?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因为自己已经采取的行动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你看,他们想办法“免费”使用盗版软件(其实只

    是沒花钱而已,花了时间花了注意力去找盗版),于是,他们脑子里自

    然而然地就认为写好软件赚钱不大可能。所以,他们也不会往这个方向使劲,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地留在某个大公司出

    售自己的时间,并以此为荣......他们永远不可

    能成为有能力写出好软件卖很多份的人——你看,绝大多数人的命运,真的是自己选的,然后还觉得人在江湖身不由

    己......

    为恰当的产品或者服务支付恰当的费用,以便換取时间或者效率,其实

    不仅仅是对创造者的尊重,更深层次上,是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未来的尊重——这不是上纲上线,并且,还是那句

    话:这不是“情怀泛滥”,这就是冷冰冰的计算而

    已。

    2.绝对不要负债付费

    你的钱,是你的资源。可是,你借来的钱,虽然也可以算作是可用资

    源,但它同时也是你的负担,事实上很重很重的负

    担。

    你自己的钱,你甚至可以浪费,反正是你自己的,浪费又如何?而且,若是你的钱多到一定程度,甚至你必须浪费,因

    为富人不浪费才是罪——宁愿把资源烂在自己手里,也不去提高社会

    GDP ,你说是不是罪?(当然,逼富人捐款更是犯

    罪,但在这里就没必要深说了。)

    但你借来的钱就不一样,无论如何你都是要还的,并且还要连本带利地

    还——于是,在用借来的钱付费的时候,大前提

    全变了。借来的钱是有成本的(利息),尽管借来只是瞬间的事情,可

    它随后就要耗费你的时间,还不上或者还得累的

    时候,它会消耗你注意力——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借钱的成本只有利

    息,以后你会知道,利息算个屁,时间和注意力

    才最可惜。

    【补充】

    有正规的停车场,就别考虑其他地方了。

    把注意力放到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让这件事逼你拿出注意力,拿出

    时间,进而逼你拿钱去换时间和注意力。

    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选最贵的。想要别人主动接近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

    03.20160819人生最重的枷锁是“安全感”★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枷锁、安全感、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1.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2.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3.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4.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

    真正的合作关系。

    5.关于读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在生活中找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微

    信朋友圈(或者只看几个朋友的朋友圈);把手机上的微博停用若

    干天;把手机完全静音若干天;不出门独处若干天;不看大家都看的电

    视剧、节目或者赛事若干天……

    2.你是不是一盲在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很惨?

    3.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又其实并不得志的人. . . 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4.你有几个百分之百值得倍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哪些方

    面完全不用考虑了 ?(相当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

    区也无所谓)5.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做才能让他或她与你共同

    升级?

    【正文】

    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

    己漏掉的。

    没有办法长期集中观察,不能长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终放在周围发生

    的每件事上。这样的人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

    己原本可以有过去和将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

    在。

    这就好比那些双眼长在两侧的低级生物,虽然可以同时看到周围的一

    切,沒有任何盲区,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会被这种全视角的观察方式

    所稀释。由于沒有机会长期将目光集中在某一处,仔细认真观察任何一

    点,最终导致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从未有机会发展出大脑皮层。

    对于低级生物来说,生存是首要目标,所以这种全视角对于它们未必是

    坏事。但是对于我们人来说,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期深入思考,最

    终则可能导致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虽然我们的双眼已经从侧面进化到了正面,让我们有机会长期关注某一

    点,并且进化出了大脑皮层,但这个前提是我们能够放弃全视角,忍受那些视觉盲区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虽然我们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全视角的功能,但是现代科技却弥补了这部

    分的不足,甚至大大补强了这个功能。你的手机、你的电脑不光能让你看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它甚至能让你的

    视野延伸到千里之外。美国的大选,巴西的奥运会,这些原本都是

    你有全视角都看不到的东西,现在则全都近在咫尺。

    于是本来有机会集中注意力观察思考的人,又因为害怕错过各种热点新

    闻,娱乐八卦而重新回到全视角的状态。而这次可能不是为了生

    存,而是为了追求所谓的不被时代抛弃的安全感 。

    不信你看周围有多少人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他们时时刻刻被身

    边所发生的一切吸引,他们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深入长期观察、深

    入长期思考——这不一定是他们的本性,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

    到生存这种模式有什么局限——他们就像那些动物一样,就被困在

    永恒的当下 。

    这只不过是过分追求安全感的下场,并不是什么造化弄人或者“命运

    捉弄”。

    我一九七二年出生,八十年代初我们国家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已

    经能够多少懂事儿,然后就算是亲历了吴晓波所说的“激荡三十

    年”,接看又是被互联网搞得天翻地覆的十多年. . . 这期间实在是见过太

    多鲜活的例子,异常惨烈地证明“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是怎样

    将一批又一批,甚至一代又一代的人困得其实生不如死。

    处心积虑地弄到铁饭碗最疼却不得不下岗的,不惜调用两三代人的积蓄

    买个不动产成为房奴的,害怕不稳定所以甚至不惜以自杀逼自己的

    家人绝对不能创业的. . 太普遍了。

    放弃小城镇里安逸的生活,违背父母安排工作的意愿,丟掉原来体制内

    的铁饭碗,这些都是为了放弃安全感迈出的重要一步。

    打破原有的惯性不容易,哪怕在外人看来的一小步,对于执行的人来说

    都是一大步。来到大城市,舍去了安逸闲暇,你可能換来的是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违

    背了父母的意愿,承受了暂时的压力,你可能也学会了如何承担自

    己的责任。

    请仔细阅读,我们在这里并不是主张大家要冒险。以后我会详细阐述另

    外一个观点:冒险本身并不是追求成功的好方式,获取财富的诀窍

    之一就是不冒险。

    再次请注意,集中精力仔细注意我的措辞:

    1.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2.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地观察、思考。

    又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那些放弃了部分安全感的人,有更多的深入

    长期的思考,他们怎么可能没办法补全主动放弃的那一小部分安全

    感呢?他们当然有办法:他们不孤立的行动,他们选择与他人合

    作……或者称之为有效社交。

    更深入来看,是那些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的人,在不断地用他们的脑力

    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而历史上常常出现聚众屠杀那些对人类有巨

    大贡献者的情况,本质上来看,总是因为绝大多数不肯放弃一点点安全

    感的家伙们被引发了深深恐惧的结果。什么是大恶?所谓的大恶常

    常竟然只是乌合之众出于自我安全的考虑——动物都是这样的,有时候

    狗咬人不是因为它们凶狠,而是因为它们恐惧。

    深刻理解安全感的本质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很多其它在社会中生

    存的基本观念。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话题很多,需要更新的观念同样

    很多。这一次我们只讨论合作与信任的本质: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

    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工合作。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品,几乎没有几个不是合作分工的产物。

    万一对方不靠谱怎么办?万一对方背叛我怎么办?万一对方……

    只要你愿意,这样的问题列出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都没有问题。不愿意放

    弃这部分安全感,也就意味着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进一步意味看没

    有一能够达到精通的水准。

    小心谨慎固然没有错,但是不要因此阻碍了自己的深入思考,有的时候

    背对着对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所谓的缺乏安全感,其实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

    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这真是令

    人心力交瘁的状态,不是吗?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

    竟是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条建议是正确的: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

    真正的合作关系。

    进而,我们甚至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最大的勇敢?最大

    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在即便孑然一身的情况下竟然还勇于放弃

    部分安全感。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少数有大智慧的人,在乎的事情真的

    很少,害怕的事情也真的不多,在我看来,所谓的“大智若愚”,那大智慧更像是结果,不像是原因;而“若愚”才是更像是原因,不像是

    结果。进而,若是“大智”与“若愚”互为因果的话,若愚作

    为原因的权重依然应该远远大于大智。

    细心观察周围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压根

    就是“白痴”。而这种在某些领域放弃当个聪明人,则恰恰可能是

    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以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其实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优秀应该都不困难。但

    是如果不放弃这部分的投入,他们可能也就不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

    顶尖。

    注意力有限,在什么方面选择若愚,可能就决定了哪些方面可能产

    生大智。

    若真的如此,那么,“勇敢”某种意义上是可以习得的,而不一定非得天

    生。不过,别人教完全沒有用,必须自己教自己。方法倒是很简

    单:尝试着主动放弃一些安全感,即便在暂时找不到能够相互交付的合

    作者的情况下——其实不用放弃很多,也不应该放弃很多,实际上

    只要放弃一点点已经足够。

    仔细想想罢,所谓的“傻人有傻福”,某种意义上貌似就在描述这种现

    象:不在意吃点眼前小亏的人,其实捡了便宜——因为他们的注意

    力根本不在这些鸡毛蒜皮上,他们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去做,更重要的问

    题要解决……乃至于又有了另外的描述:“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顺带说,万一你还有机会选择,千万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

    不要跟他们谈恋爰。他们不仅被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还会因此穷尽一切可能拖累身边所有的人——这是冷冰冰且惨兮兮的事

    实,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一下;相信我,出不了几天你就会被无所不

    在的大是惨烈例证吓倒。

    【补充】

    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

    进步的前提是你敢于迈出第一步,而不是总在担心,自己这一步迈得漂

    不漂亮。

    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转瞬即逝,尽量不要把它们浪费在迅速贬值的信息

    上。许多时候,父母的期望是最大的枷锁。其实体现为:真正的枷锁是顺从

    父母给你带来的安全感。

    对于安全感的过度追求,作选择时候都有这样一个声音:万一失败了怎

    么办?

    关于读书,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04.20160826生活的根基“活有未来”★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 活在当下、活在未来、深入思考因为没有做过深入思考,因此无法“笃信”自己的预测。

    延伸关联:

    Steven D. Levitt的Freaconomics (中译《魔鬼经济学》)

    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2.你做出过的最大的、而自己却最终并没有因此获益的预测是什么?为

    什么它是最大的,又,为什么你并没有因此获益?

    3.过去的十年甚至二十年里,你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

    钱,可为什么你实际上并没有重视这个道理?哪儿出了问题?

    4.每天花三十分钟时间,预测一下明天、下一周可能发生的事情;有哪

    些是你能想到了但你身边大多数人估计想不到的?(也许你会失

    望,你想不到符合后一个标准的东西……没关系,别有压力,那是因为

    你过去从来没做过这事儿造成的。)

    5.评估一下你身边的人,准是预测能力最强的?再想想为什么你过去并

    没有与他建立深入的关系?为什么你很少与他有深入的讨论?

    【正文】

    活在当下,是个俗世中非常流行的建议,这个建议甚至可能曾使我们

    这里的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可若是你认真读过第二周的文章之

    后,尤其是反复读过那个句子之后。

    它们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那种感觉就像:

    由于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大部分人从来没思考过如何活在未来,他们可能甚至都不曾相信自己有机会活在未来。

    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思考,他们的当下和未来其实两个对立的时空,彼此

    没有任何的交集。

    看到了这幅图,你还会觉得活在当下是个好建议吗?我猜你不会。我

    猜你会毛孔骤然收紧,猛打几个寒颤,并且脑子里有个声音说,我

    绝对不应该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难道沒有吗?

    过去,现在,将来。

    有没有办法活在未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事实上,我们不仅有办

    法“活在未来” ,我们也必须活在未来。对,就是必须,否则没有

    出路。因为活在当下,就是被永恒地困住,活在过去,那就相当于

    被永恒地困在更差的地方。所以,即便是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

    怕部分活在未来。

    怎样活在未来呢?其实这个词听起来有多玄,做起来就有多简单:

    1.你对未来有个预测;

    2.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3.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4.于是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

    5.你的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6.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7.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预测,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能力。理由之前也说过,大多数人其实是不

    肯放弃百分之百的安全感的,于是,他们不肯放弃全视角,于是他

    们无法长期深入地关注、思考任何问题,于是,别说预测了,他们沒有

    过去,他们没有未来,他们其实甚至连“当下”都没有——你细想想,当下这个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实际上是相对于过去和“将

    来”才有意义的概念。更准确地讲,他们其实只不过是就那样存

    在着而已。

    其实哪怕你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活在未来,并因此对未来做出了一定的预

    测,都已经开始拓宽了当下的宽度。

    看到了吗?只要你站在现在的起点,做一点基本的思考,你就已经向未

    来迈出了一小步。虽然并不遥远,但这已经是质变了,不是吗?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受到很多外界的阻力,这些都是正常的,大部分企

    图活在未来的人都会刺激活当下的人。

    不要对别人的鼓励,抱有太多的期待,只有把这部分的支持都当做额外

    赠送的,你才有机会扛过开始阶段的困难。

    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很简单的预测:

    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

    级……

    体力増长的玻璃顶很明显,脑力増长的玻璃顶不知道在哪儿……

    体力衰退的时间来得很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晚很多……

    通过暴力可获得的暴利正在减少,因为大趋势上来看,一定是知识更

    可能产生更大的暴利……

    也许你会想,现在这不是明显的事儿吗?这算是什么预测? !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还在读初二的时候,日记本里写的东西

    (措辞稍微做了调整)——那时候我天天泡在延吉市青少年宫

    摆弄那台只能跑BASIC编程语言的R-1计算机……

    许多年后再看笔记本里的这些记录,知道这一点都不是惊为天人的大

    智慧——这些话实际上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上、杂志上看来的……上个世纪整个八十年代,媒体上的主流论调之一就

    是:

    知识就是力量。

    科技就生产力。

    我当时甚至并不在意知识就是力量究竟是谁的名言,也没有纠结过

    Power究竟应该指的是权力,还是力量;只是想来想去,认定这道理

    是对的,一定是对的,于是笃信。

    既然我相信这个道理是对的,那么,即便眼见看当时还看不到特明显的

    效果,但我也能猜得出,在未来,也许是不远的未来,也许是很远

    的未来,那效果一定会明确而又显著。

    那怎么办?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笃信这个道理,于是我就只能按照这个

    道理所指引的方向以及方式行动与生活。

    到了 2005年,读Steven D. Levitt的Freaconomics (中译《魔鬼经济

    学》) ,其中提到,纽约的黑帮现在已经赚不到多少钱的同时要冒

    很大的生命危险,不禁哑然失笑;想起来这其实是二十年前的论断之

    一,现在结果非常清楚。到了2013年,我陆续认识了很多游戏行业的

    大咖,于是经常慨叹,那些黑帮成员要是知道那些九零后的程序员是怎

    样写游戏赚钱且无生命危险的,估计都得羞愤得七窍流血……这周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留言,都表示自己也希望根据预测活在未来,但

    是迟迟不敢迈出那一步。

    “知识就是力量”。当固有的知识成为你的牵绊的时候,它的力量也不

    小。

    这个时候,大家不妨像我一样,把七年看成是一辈子。这辈子自有它精

    彩的部分,下辈子也有很多的可能性在等着你。

    就像现在很多电影里,古惑仔卖的都已经不是白粉,而是奶粉了。即便

    是那些看似凶神恶煞的黑帮们,最终也只能被时代拖着走,不想改

    变都不行。

    每个领域的积累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心态上不应该轻易把自己限制住。许多年后,再想起这个事情,我的体会是: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我确实做到了 活在未来。

    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一直在用知识赚钱,讲课,写书,投资,创业,都是靠知识的,且靠不断习得、不断改进、不断积累才能产生意义

    的知识。

    而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尤其是“肉身”,当然一

    直“活在当下”——而肉身这个东西,也只能活在当下。所以,我们

    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

    你看,甚至不需要预测,只需要认真对待那些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

    理,若是经过思考认为它们是正确的,那么就要笃信,并且按照那

    些道理践行自己的生活,那么,终究有一天那些道理就好像是显灵了

    一样,明确无误地证明给你看,“你就是做到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里,别人在困在当下的时候,你活在未来”。

    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知识就是力量,但最终大部分人并没有因此获得

    太多的改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大部分人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

    因为没有做过深入思考,因此无法“笃信”自己的预测。

    对,就是要笃信才可以,相信都没有用,必须是笃信。

    看看对未来有深入思考的人都活在什么样的世界吧。

    随看你思考的深入,所谓的当下和未来的重合将越来越大,这个时

    候你想要不活在未来估计都不可能,因为你已经笃信自己看到足

    以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未来。这就像你知道了下期彩票的中奖号码,你怎么能够忍住不去买彩票呢?

    我总觉得,即便每个人的肉身都活在当下,但每个人的世界还是很不一

    样的。因为思考质量不同,他们其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在2016年8月份之前展望未来的预测。

    经过整个2014年的思考,到了 2015年上半年,我基本上得出了以下几

    个结论:

    1.貌似消失的了各种社群一定会卷土重来。

    2.新生代的杜群的数量肯定会超过上一代社群的数量。

    3.新生代的社群,免费的将逐步被收费的超越。

    4.以交易为核心的分享将逐步超越以倍息为核心的分享。

    5.可能成为社群壁垒的大抵上应该是收费与内容枳累。

    于是,我开始跟身边的朋友说,收费时代来了,社群会逐步重新火起

    来. . 说了很久,其实沒几个人搭理我的——真的沒几个。于是,我

    反正闲着也是闲看,就于2015年8月份开通了微信公共帐号(很多人都在

    说,微信公共帐号的红利期早就过去了 );到了10月底,积累了大

    约4万个订阅用户;而后随即11月份我就开始动手搭建各种收费社群,也帮身边的一些朋友设计搭建. . 甚至组建了一个团队,开发一个可

    以作为社群工具的基础设施. . . 而新生大学,就相当于一个样板间,谁

    要是有本事能建一个社群,那我就给谁复制一份,我们一起合作创建

    运营收费社群。

    这一切思考与行动都是公开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我的微信公共帐

    号,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不太喜欢有什么事儿好像特别了不起似的总

    是藏着掖着,我总觉得可以言无不尽,反正我天天都在琢磨未来,有无

    数的进一步思考。再过一两年,收费社群成为常态的时候,到时候大家就能够清楚地认同

    了。于是,在这个层面上,李笑来又一次做到了 活在未来。

    请千万注意: 我的预测并不一定正确。事实上,我自己知道自己预测

    成功的历史数据沒多好看。但“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于是,我

    只能按照逻辑行事。再过一两年或是很多年,若是收费社群并未形成常

    态,免费还是没有被超越,那我就在这个层面上沒有做到“活在未

    来”,或者说,“活在了错误的未来”. . . 可那又怎样呢?反正我这种人早

    就放弃了 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关于预测,我其实并没有一个万能公式给大家。就像我做老师的时

    候,从来也不给学生模板一样。

    尊重事实,相信逻辑。能做好这两点已经非常不容易。我们有太多的认

    知偏差需要注意,太多的固有观念需要修正。

    更重要的是:

    不要期望一次就能预测对。

    实际上,只要你预测的次数足够多,就会发现一个真相:想要预测准确

    真的很难。

    开始的时候不要怕犯错,每次失败过后要学会总结经验——哪些数据收

    集的不够完善,哪些逻辑链条推理的不够缜密——这些都是为以后

    更准确的预测做的准备。

    活在未来这事儿,一辈子做到一次,就很开心了,收获不可想象了——

    可问题在于,一旦开启了这种模式,一旦有一次清楚的_,后面就停

    不下了,因为做到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乃至于最终只能在思维

    上活在未来。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预测: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道理很简单啊:

    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这一周的话题,活在未来,其实是以后我们经常会重新回顾,再次展

    开,而后还要反复来过的基础话题。请保持耐心——尤其是对“突然

    之间有很多疑惑”帯来的不适感的耐心。

    【附加】

    “践行”是一个人是否真相信某种理念的一种体现。

    只有能够正确地思考,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严谨的逻辑,能帮你更好地预测未来。(学习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从开始就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最好的学习方式从来不是“学”,而

    是“用”。

    笃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扎实的推理和不断的拷问。

    默认没有人支持你,把别人的鼓励都当做额外赠送的。

    不要企图一次就预测对所有的事情。重要的是,判断过后,要求用行动

    去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试出来,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未来才可

    靠。

    05.20160902遇到贵人的方法★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贵人、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

    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的根本。

    笃信加上耐心,才有可能帮你熬过偶然的失落,等到必然的好运。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行动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我们脑子里错误

    的观念。

    延伸关联: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文中提到的那些能让你未来频繁遇到贵人的原则,你觉得有没有道

    理?或者你是否已经经历过它的神奇?【更多 新书 朋友圈免费,认准

    微信xue ba52 100】

    2.有没有什么原则是你可以补充的?

    3.我发表过另外一篇文章《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http:b.xinshengdaxue.comA18.html里面也提到了 7 个原

    则,不妨做出与上面两条同样的思考。

    4.读到我现在就需要各位帮助及其后面的具体内容,你内心有沒有抵

    触?有,为什么?竟然没有,为什么?先有,想想

    又没有了,或者先是沒有,但想想又有了,各自都是为什么?试着留言

    写下来,你会发现的,写下来有助于厘清思路。

    5.你自己有沒有遇到过贵人?那人为什么可以被称为贵人?你若是没有

    遇见他,会是什么样子?你自己有没有被别人当作

    贵人对待过?知不知道为什么?

    【正文】

    有人这样解釋射雕英雄郭靖为什么可以一路遇到贵人相助:智商一流情商一流可以成就帝王霸业,智商低下情商一流多有贵人相

    助,智商一流情商低下大多受人排挤,智商低

    下情商低下只能活该屌丝。

    这个解釋不靠谱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我们无法相信智商低下的人竟然

    可以有一流的情商。其次,这个解釋搞得好像智

    商和情商冲突似的,其实根本不是啊,明显都是脑力活动嘛!进而,我

    甚至根本就不相信“情商”这个概念有存在的必

    要他们描述的“情商差”的情况,明显都可以更简单更清楚地解釋为“脑

    力不够所以思考不全面不深入于是出现了意外

    的不良后果”,不是吗?

    不过,我们真正想弄明白的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有贵人相助,而大多数

    人却不行?仅仅是运气使然吗?就算是运气,可

    若是我告诉你,即便是“意外好运”(Serendipity )都是有可能创造的话,你原来的看法还能够站得住脚吗?

    再反过来,你现在能否尽量有根据地预测一下:

    你将来会不会频繁遇到贵人相助?

    你的根据又是什么?

    ——别着急,我知道这个问题太刁钴了 ,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想明白、说

    明白的……所以,先只管继续读下去罢。注意,我们要研究的不是情怀,修养,或者人生的法门,我们只想认真

    地、清楚地、逻辑严谨地想明白。

    由于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当,或者因为他们脑子里的观念压根就是错的,所以很多人其实在最基本的概念上就已经出现了

    偏差。这种初始的偏差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不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麻烦,而大

    部分解决方法其实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从最简单的概念开始帮大家一点点回

    到正常的轨道中来。单单把每个基本概念想明

    白,都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一九七九年下半年开始,大是民众涌进了京城……他们想要落实政

    策:

    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后,中共

    各级党委,包括统战部门,大力进行了拨乱反

    正,进一步全面落实统一战线的各项政策。落实政策工作,不仅涉及了

    “文化大革命”中统一战线方面的冤、假、错

    案,而且还处理了一批历史上的遗留问题,使统一战线从长期“左”的束

    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到了一九八〇年,我父亲已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一所中学任教七年,是所

    谓的“放”,之前曾被关押在五七干校劳动改

    造三年。他们那一代人很惨,各种历史上的惨烈经历了一遍。终于,春

    风来了,等消息传到边城小镇的时候,听说已经

    有不少知识分子陆陆续续获得了 平反。

    母亲说,你得去北京。父亲说,“那得先想办法攒点钱,再说,是去

    了就一定能平反的......也就是说,这事是没有

    风险的。听说有人北京折腾了半年多了,也还没落实呢。”

    我母亲是个在关键时刻比谁都决断的人。第二天晚上,她跟我父亲

    说,我把房子卖了,这是人家给的一半费用算是订

    金,车票已经买好了,明天准备一天,后天你坐火车走,我带两个孩子

    住到单位去……我父亲坐在那里瞠目结舌。转天母亲拉看父亲去买了两套新衣服,衬衫内衣都是两套,叮嘱父

    亲,你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有口才,逻辑清晰,这个

    我不担心;我们也没做过坏事,所以什么都不怕;只是,到了北京之

    后,你一定要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干干净净,利

    利索索......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和母亲把这段经历复盘过太多次,乃

    至于我和弟弟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那句经

    典:咱不是去诉苦的,咱是去讨个公平的,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

    啰嗦。

    第四天我们全家去火车站,送走父亲。母亲一路带着我们去了她的单

    位,跟兽医站站长说,“我爱人去北京落实政策去

    了,家里没钱,所以就把房子卖了,现在没地方住了……”于是老站长

    愣是在单位里腾出一个小房间,成了当时我们一

    家三口的暂时住所。

    每天母亲都要去火车站,要么送信,要么收信,要么空手去空手回——

    她想办法说通了列车员帮她捎信,这样比通过邮

    局快。

    第35天的时候,父亲从北京回来了 ,他成了海林县第一个成功“落实政

    策”的人,也是后来所有“落实政策”成功的人

    里办理最快的那个。一九八〇年夏天,我们全家离开了我们兄弟俩的出

    生地黑龙江省海林县,搬到吉林省延吉市,我父

    亲在延边医学院创建了外语系,我母亲后来成了医学院的图书馆馆长。

    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父亲后来对母亲说。到了北京,从全国各地来

    落实政策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想用“自己

    的悲惨”感动落实政策工作组人员的。拄拐仗的,打石膏的……仿佛惨

    烈可以用来插队一样。父亲说,他就每天收拾得利利索索去排队,要盖的章特别多,有时候要排上好几天才能盖上一个

    章。但,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叫号的人出来抬头

    一看,就招手对父亲说,你,站在那儿干嘛?过来!相对来看,整个过

    程不仅非常顺利,并且一路上遇到了很多贵

    人......

    我母亲经常说,自己一生遇到的贵人更多,起码比我父亲多。事实上也

    确实如此。对于遇到贵人这事儿,她有自己的一

    套原则。

    她说,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许多年

    后,我在书里写,你不优秀,就没有有效的社

    交,其实是脱胎于母亲的教育。其实这是个特别朴素、特别简单,乃至

    于永恒有效的道理……

    有位读者的留言说得很好:“能够遇到贵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也是必

    然,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镜子。”

    你自己是贵人,生活这面镜子就能帮你找到更多的贵人。至于是偶然还

    是必然,其实你是控制不了的。

    “遇到贵人”这件事从来不是我们的目的,相反“成为贵人”倒是我们应该

    努力的方向。

    即便你运气差到一个贵人也没有遇到——相信我,生活中这种不顺心的

    情况其实并不少——你也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发

    现:

    你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贵人。

    而这位贵人不会轻易离你而去,更不会让你失望。

    上周文末的五个问题中,第一个就已经难倒了绝大多数人:你曾经做出过的最重要的正确预测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重要?

    80%以上的读者或是干脆沒有答案,或者即便有也是凑数的答案。这个

    比例实际上是很惊人的,因为虽然订阅数不多(约

    等于五万),但这些人大抵上是人群中相对“比较上进”的人了——可即

    便是这些人,也有这么高的比例竟然从未认真

    思考过未来,或者干脆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

    不是没有手,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有手,但和没有手竟然没有任何区别——从这个角度望

    过去,我们其实都曾经是残疾人,不是吗?只不过看不出来残疾而已。

    其实,有一个特别容易且特别安全地预测未来的策略(事实上上周的文

    章里已经蜻艇点水式地说过,不知道你注意到了

    没有?):

    如果某个道理客观上确实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还是成立

    的,那么,不出极大意外的话,将来它还是能够

    成立的。

    比如,“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这个道理放在那里,研究来研究去,得到的结论是,它客观上就是

    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还是成立的,我很愿意相信,甚至笃

    信它将来还是成立的——于是,我就按照这个道

    理行事,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我就是活在未来,因为我用了一个最简单的

    策略做出了成功概率最大化的预测。

    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从小的耳闻目染,使得我一旦有一天遇到这样的说

    辞: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

    我是不是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同身受?我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的人。若干年前,我顺着这个思路琢磨,发现管

    理时间是没戏的,因为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听谁的

    话。所以,对的事情是管好自己,而不是无谓地跟时间进行必然失败

    的争斗。再深入一点,我甚至发现若是做错了事

    情,效率越高越可怕;若是做对了事情,即便拖拖拉拉,只要终于完

    成,就收获巨大。

    我不仅想到了,而且这么做了,甚至干脆写了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

    友》——这一晃七年过去(一辈子过去),不知

    道改变了多少人……(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你搜索“把时间当作朋

    友读者见面会”第一条就会看到一个长视

    频,是读者们的留言精选,不妨看看,感受一下……)

    你看,越是朴素的道理,越是永恒。认真琢磨朴素的、永恒的,乃至于

    被大多数人当作耳旁风、当作陈辞滥调的道理,研究透了,瞬间有相当于穿越到了未来——因为那些道理在未来依然成

    立。

    这样的道理其实是满天飞舞的,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什

    么出来混的,早晚要还之类的。你想想,它们

    多有道理啊!再比如说,小时候学过的古文,卖油翁说,无它,手熟

    尔——这和今天人们热衷于讨论的所谓精进原

    理或者一万小时定律,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反正我觉得干脆就是

    一回事儿。只不过,很多人从来都没有重视过它

    们,不重视它们的原因,无非是从未想过自己需要预测未来而已。

    有的时候能够改变我们的,可能不是什么所谓的大道理,或者特别高深

    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技巧,如果能帮你纠正以前错误的观念,可能就足以改变你

    人生轨迹。比如,把失败改成暂时不成功,把讨厌改成还没喜欢上。

    这些小技巧、小方法貌似不起眼,但如果你能利用它把脑子里那些阻碍

    你成长的概念屏蔽掉,无疑能够大大増加你

    遇见贵人的可能性。

    我无法想象一个时常因为失败而气援的人,能够一路坚持往前走;一

    个讨厌这讨厌那的人,能心平气和地面

    对负面反馈。

    这一路走过来,我也遇到了很多贵人,甚至应该比我母亲遇到的还多。

    于是,我也在不断増补、修订当年母亲给我讲过

    的那几个原则。翻过来调过去,其实都是很朴素的、很简单,乃至于可

    能永恒的道理。这其中的每一条,也都是我随随

    便便就能展开写上万把宇的道理(若是我愿意拿出Malcolm Gladwell善用

    的那些伎俩,我甚至都能把下面这些拼起来写本

    书):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2.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4.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6.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7.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8.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

    报;9.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

    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

    贵不如众贵贵”;

    10.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

    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

    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

    就是这个;

    12.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有待继续补充)

    所以你看,这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道理,可若是你真的理解这其中的

    机理,苍天作证,你在未来就是能够不断遇到各

    种各样的贵人,你就是会不断有各式各样的意外好运——虽然不是明

    天,不一定是明年,但,三五年之内,你一定有所

    体会。可惜,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大多数人

    就是没有“思考长远,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

    炼”的能力。

    不过,这背后,有个深刻的道理值得单独说道说道。大多数人对求

    助这个概念有看极为深刻的误解。大多数人把求助

    当作一个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胁肩谄笑的行为——那不是求助,那是

    乞讨。若是你的脑子(即,你的操作系统)里把求

    助理解成这样,本质上你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乞丐处理,无论是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都当然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一个概念,不光要知道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

    它不是什么。比如“向人求助”不等于“麻烦别人”。反过来别人向你求助,也未必是找

    你麻烦。

    帮助他人从来不是你赢我输,而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正是知道这一

    点,才会有人不怕麻烦地帮助别人,因为在

    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受益者,甚至是更大的受益者。

    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节省自己的金钱,而一味地去

    寻找他人帮助。那你这是在“占便宜”,而

    不是“求助”。

    分清楚求助、乞讨、添麻烦、占便宜之间的区别,就离正确的

    概念不远了。

    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更为隐蔽却意义巨大

    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

    经看到你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

    让它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尽管并不确定。

    所以,若是你自己做过“贵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那个别人肯定不理解的

    道理:

    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已经得到了自然的回报——这也很可能是

    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換和价值集群之中(这个世界越来越像是一个彻

    底的大市场),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

    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去扎堆。这是每一个人的本

    能。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求助根本就不是讨好的艺

    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再进一步,你仔细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吸引贵人的个

    体?换个说法,这不仅是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当我们还没有什么能力回报贵人时,每个人都会觉得欠了不少人情。

    短时间内,没有人能轻易摆脱这个窘境,不过我学会了一些缓解这种焦

    虑的小技巧。

    如果你认为求助不是欠人情,而是做交易,只不过每笔交易不是即

    时兑现的,那你就有机会跳出这种所谓人情的束

    缚,转而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

    要相信贵人的眼光。既然他选择帮助你,那么就说明他认可你,觉得你

    未来一定有机会反过来给予他帮助,只是需要些

    时间,需要些耐心。

    所以与其担心自己还不上人情,倒不如加上一个暂时,来帮自己摆脱

    这种纠结。我只是暂时能力不足,暂时资源有限

    而已。我相信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到时候一定可以帮助到那些当初的贵

    人。

    【补充】

    向人求助≠麻烦别人

    想要修正这个观念上的偏差,最好的方法其实是自己多去试着帮助别

    人,看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只有麻烦,没有收获。

    时常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贵人,并审视一下自己的状态,是保证自

    己“好运”的好方法。

    能够遇到贵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镜

    子。

    笃信加上耐心,才有可能帮你熬过偶然的失落,等到必然的好运。

    当你还没有取得成绩的时候,没有人会重视你的建议,这一点是人之常情,反观我们自己多半也是这样对待他人的。

    不要小瞧自己的声音,所有正确的声音都是这么一点点发也来的。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行动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我们脑子里错误

    的观念。

    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你的价值。对方会帮助你,其实是相信你以后会变好,总有一天有机会回来

    帮助自己。

    06.20160909关于“资本”★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 资金、资本

    资本确实主要由钱构成,但,仅仅一堆钱放在那里肯定算不上是资本。

    大多数人其实不配站在资本之后。

    投资的重点并不在于盈写绝对值大小,而是在于盈亏比例大小。

    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个无期徒刑”。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延伸关联: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如果用5000元人民币就可以开始正儿八经的投资活动的话(暂时别管

    究竟是哪一种投资活动),你最早什么时候可能开始?迄今已经多久

    了 ?你错过了多长时间?(那可是你有限生命中的一部分啊!)2.如果用5000元人民币就可以开始正儿八经的投资活动的话,你身边有

    多大比例的人,事实上可以从事投资活动,可实际上却从未意识到

    自己竟然可以?你猜他们还要错过多久?

    3.上面的5000元只是一个数宇。重要的是,你要认真问自己:我到底现

    在可以有多少金额可以真的 判它个无期徒刑 ?如果觉得不够多,那么,你心里的那个数宇究竟是多少?你要花多长时间搞定?

    4.如果你早已开始投资活动,你所使用的资金是否有资格被称作资

    本? 你是否曾经想过要给你的资金判个无期徒刑?若是后来没做

    到,为什么?若是你竟然做到了?是不是会觉得那些做不到的人具实很

    可笑?

    5.知道沒用,做到才行一你刚刚升级了一个极端重要的观念,那么从此

    之后,什么事儿绝对不能做?什么事儿必须做?拉个单子罢。可能

    你会吓到的,因为之前的你已经不复存在了——将来你也有可能被再次

    吓到,因为你竟然可以忘掉了这个严肃的单子. . .

    随后的若干周里,我们还是会回到一些跟“财富”、“资本”、“赚钱” 看

    似无关实则至关重要的概念上去……但是,关于资本的思考,一旦开始就不应该停止。

    【正文】

    这周,我们更新了一个对走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的人来说,实在是太

    重要的一个概念:资本。

    有些话,重复多少遍都不多。比如:

    我们的专栏不只谈钱。

    很多读者看完这周的主题,纷纷在后台留言说:终于开始切入正题

    了,等了好久终于开始聊钱了。实际上,如果你希望我们每篇文章谈论的都是这方面的话题,你可能会

    失望。因为我们的专栏不会只谈钱,尤其是在初期的阶段,谈论的

    更多的可能是和财富无关的东西。

    踏上财富自由之路,需要你有足够的体力,而我们现在做的,就相当于

    前期的体能训练。没有这部分的练习,以后即便真的碰到了 财富

    自由的机会,恐怕也不一定把握得住。

    所以,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办法实现财富自由的原因,很可能不在钱上,而是在一些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

    地方。

    我特别喜欢一个类比,乃至于在各种场合反复使用,用法创意多端(就

    好像 诡计多端一样):

    房子确实是主要用砖头建造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摆在那里肯定算不上

    房子……

    同样的道理:

    资本确实主要由钱构成,但,仅仅一堆钱放在那里肯定算不上是资

    本。

    钱和资本实际上是很不一样的东西,正如一堆砖头和一个房子肯定不是

    一回事儿一样。所以,有钱和有资本,其实完全是两回事儿。

    那么,资金和资本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资金”需要哪些要素才配得上被

    称为资本呢?

    钱本身顶多可以算作资金,而它想要成为有效的资本,还有需要至少

    另外三个要素:

    资金的金额大小

    资金的使用时限?资金背后的智慧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一百块钱,是不可能被当做资本处理的——只因

    为金额太小了。一百万也许是资本,也许不是——要看在这是用来

    在哪个领域做投资了,是吧?十亿?十亿这个金额当然远超“够用”的范

    围,但,即便如此,仅仅十亿本身,依然很难直接算作资本。

    因为资本的第二个要素更为重要:看你能使用这个足够大金额的资金的

    时间。你只能用一天的话,别说投资了,连赌博的地方都找不到

    (因为你得找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一天賭十亿的赌客不是很容易以安全

    的方式找到)……一笔金额足够大的资金,能用一天,一个月,一

    年,两年,十年,甚至永远——都是不一样的,之间的威力差异天壤之

    别。

    万科有个传奇股东,刘元生先生。1988年,刘先生以360万元人民币拿

    下360万股万科股票,迄今沒有动过……以2016年6月27日的市值

    2,697亿计算,刘元生的万科资产账面财富大约为27亿人民币——相当

    于28年,750倍!(其实,这还没算上另外一个事实:进入2016

    年,万科的市值缩水了不少呢…………)

    但,别看急羡慕,这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拥有的资本,八十年代末的

    360万元,金额足够大;但更为关键的是,那对刘元生来说,是到死

    都可以无需挪用的钱,所以那才算得上是资本啊!拥有这样资本的人,说是十万里挑一都太多了罢?

    大部分人投入到股市的钱,其实根本不能做到“到死都可以无需挪用”。

    有些人甚至在自己是负资产的情况下,借钱去炒股。

    这时候,人其实是没有办法无视这笔钱的动态的。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

    人,仅仅是因为把钱投入到了股市,就此变得神情紧张,每天的心

    情随着大盘的涨跌而起伏。即便你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收益,可能都得不偿失,因为你损失的可是

    最宝贵的注意力。更何况很多人根本就赚不到钱,这才是真正

    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第三个要素:资金背后的智慧。同样的钱,在不同

    人的手里,会发挥不一样的威力。要是真有一个时空穿梭机,把

    你、我、雷军、王刚、徐小平,带回到过去的某个时点,各自给上一百

    万人民币去做第一次天使投资,不用猜,收益率最高的肯定不是

    你和我吧?嗯,滴滴的天使投资不过是100万人民币,早已上市的聚美

    优品当年的天使投资不过10万美元而已。

    还是同样的措辞——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大多数人其实不配站在资本之后。

    我自己是很清楚这个事实以及这个事实有多残酷的:

    在2008年的时候,即便我有100万闲钱.,我甚至都不知道该投给谁……

    到了 2013年我以为自己知道了,结果投错了很多很多人和项目……

    对,我就是花了很长时间,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基本上觉得自己可以站

    在资本之后了,但也知道只不过是还算凑合而已。

    第一周我们提到的火急火燎地随大流,其实就是由于没有资金背后的

    智慧,才导致的结果。

    看到一个所谓赚钱的机会,不管自己准备好了没有,也不管是否做过相

    关的硏究就跳进去,通常的结果都是自己成为了别人的红利。

    越是所有人都火急火燎的时候,越应该想清楚,这是不是自己的机会。

    这种耐心和智慧都需要平时锻炼,也只能在平时锻炼。我自己花了很多

    年,通过不断的践行才算刚刚入了门而已。

    这些实践和磨炼,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完成,所以多一点耐心,给自己一

    点时间。好消息是,虽然并不容易,但站在资本背后的实力确实是可以习得

    的。 习得的方法是从各个维度(金额、时限、智慧)逐步循环突破。

    第一个要突破的,并不是金额——这是绝大多数人止步不前的根本陷

    阱。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反正也沒有多少钱”,于是投资这事儿跟自

    己是沒关系的。他们不是安慰自己,而是鄙夷地说,“看着那些人整天

    算计理财挺傻的……”这是常见的心理自我保护手段,跟义务教育

    期间学习不好的人理直气壮地瞧不起学习好的人,或者小男生对小

    女生表示厌恶用以掩盖另外一种情绪甚至开始讨厌自己被女生吸

    引,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投资的重点并不在于盈写绝对值大小,而是在于盈亏比例大

    小。 这一点格外重要。看相对值,而不是看绝对值。在同样的

    投资环境里,用一万元作为本金盈利50% ,和用十万元作为本金盈利

    15%,前者的成绩优于后者,或者稍微专业化一点的说法是:前者的

    资金效率高于后者。

    把焦点放在盈亏比例上(相对值),而不是本金大小,盈亏金额上(绝对

    值),是90%以上的投资者终生没有学会的东西。这本质上就是没

    有做到把小学数学知识学以致用。90% !你可能不信,你可能想:有那

    么夸张嘛!——你看看股市里有多少人喜欢买垃圾股就知道了,他们买垃圾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那玩意儿便宜。他们是看重绝对值

    的,所以,即便盈利潜力再高的股票,他们只要看一眼价格,觉得太

    贵,就扭头而去。

    很多人真的没认真想过,今天的股票市场,其实几千块钱就是可以开始

    投资的——而几千块钱?其实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只是,他们不

    知道、沒想到:本金大小相对来看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盈亏比

    例……(关于国内股票市场的诡异,在这里就不讨论,更不争论了——这个话

    题太过沉重,太过扭曲。也请注意:这篇文章的主旨也不是鼓励大

    家现在、马上、都要去买股票,而是用股市的现状做个例子,证明很

    多人对资本的基本看法就是肤浅的而已。)

    很多人的成长都死在了互相比较上。不论起点的绝对值是多少,你相对

    于自己的起点永远都是一样的。

    还记得那个复利公式吗?

    > (1+r)^n

    我们大家每天都是站在自己的起点上向前迈出一小步。不论这一步在别

    人看起来有多小,只要他对于你是进步就足够了。

    在这方面使用相对视角,可以为自己屏蔽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

    别人已经领先了,所以放弃了自己的成长,这种事情是最愚蠢的。

    第二个要突破的,也是最重要的:

    能不能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个无期徒刑”。

    心理学家们通过大是的调査研究得到这么个结论:

    大约23以上的人若是丟失了自己年收入的10%的话……

    大约12以上的人若是丟失了自己年收入的20%的话……

    ——其实根本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是……只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清醒

    地意识到这个事实而已。

    換言之,年收入6万元的人,拿出5千块钱作为投资款,并给这个投资

    款判上个无期徒刑,其实在很大的概率上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

    量。

    我们之前在讨论安全感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一个伏笔: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

    放弃安全感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特定的领域,长期地观

    察,深入地思考,而不是鼓励大家去冒险。

    这个话题我们以后会展开细讲,不过基本的一些常识大家应该牢记,如

    果投资的金额超过一定比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彻底的淡

    定。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需要引用一些心理学的硏究作为依据。我们归根结底

    都是人,心理上的波动都差不多,所以不必对自己太失望,也不要

    对自己太自信。

    如果这是一部分是动辄要去救急的资金,你是没办法给它判上无期徒刑

    的。换言之,我们能够长期不去理会的资金,一定是那些丟了也

    无所谓的闲钱。

    这个最重要的突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说穿了有仅仅是个观念的

    问题而已——观念转变了,这个所谓的突破就是自然而然,甚至

    不做不行的决定;观念若是沒有转变,顶多就是坚持一阵子,而后一

    如既往地自然而然地放弃。

    这是最重要的观念,也是最重要的铁律:

    不能够心平气和地被判上个无期徒刑的资金,就别假装资本混迹江湖

    了。

    第二个突破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第三个突破几乎是与第二个突破联合

    并发的:

    投资知识、经验、智慧,几乎只能从实战中获得 ——书上写的、牛人

    讲的,都跟你沒关系,因为只有那些东西在你骨子里生根之后再发芽

    且不夭折而后还要等上很久才会茁壮甚至茂成盛……千万别不相信这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或缺,这不是聪明可以跨越的;这就

    好像生孩子一样,十个月就是十个月,多一个月少一个月都很危

    险,并且无论如何不可能提前四五个月——跟智商就是没关系,沒有什

    么东西可以帮你凭空跨越那段经历。(你细想想罢,这个道理和上

    面提到的绝大多数人就是一生都没做到把小学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生

    活上是一模一样的道理……)

    在最大的投资市场——股市上,80%的投资者是亏钱的——若是总结起

    来,提炼最根本的原因,其实真的只有一个:他们其实不配被称为

    投资者,他们用来投资的,不是资本,而是装傻充愣的资金而已。

    关键并不在于金额不足够大,关键在于时限太过随意,于是,在最

    基本的条件未被满足的情况下,所以,即便是有短暂的辉煌,也最终只

    不过是海市蜃楼。

    很多人嘴上挂看的投资,其实本质上和赌博并没有差异。【更多 新书

    朋友圈免费,认准微信xue ba 52 100】

    因为他们并没有做过任何调査,也没有自己的投资观念。如果问他们为

    什么选择了这些股票,很多人的答案也多半是:听朋友介绍的,看

    专家推荐的,内部消息……

    如果你看到了那些在股市中加了扛杆,发了大财的朋友,请不要羡慕。

    不妨顺手可找一些加了杠杆赔光了的反面案例,给自己降降温。这

    些人只是赌徒的两个极端。

    我们这里想要讨论的是投资,而不是赌博。所以如果羡慕那些在股市中

    赌赢的人,不妨去买彩票,这样的效果相同,并且还节省了你的时

    间。

    最终你会发现,给自己的资金判个无期徒刑的人,实际上是已经拥有

    了足够的智慧,所以他们有资格站在资本背后——而他是否最终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投资人,那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首先因为他已经起

    步了;而且还相当于早已贏在起点,因为最初那个给自己的资金

    判上个无期徒刑的行为已经为他日后能够养成长期深入思考未来的

    能力打下了最殷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底子,很多的技巧根本就用不着

    了,很多的陷阱自动消失了,很多的无奈纠结瞬间烟消云散……

    我知道你现在很可能会觉得无期徒刑既残酷又没必要——可这就是你

    要习得的智慧:挣扎着学会分得清楚 很想要却不能够 与 可

    以却不一定要 之间的巨大区别。这就好像一个人已经拿到大学录取通

    知书之后竟然选择不去,和他其实并沒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却声

    称我根本就不想去,这完全是两回事儿罢?这其中的差异很大罢?你

    可以给你的资金判个无期徒刑最终却选择两年之后就结束它的刑

    期,和你其实沒办法给你的资金判个无期徒刑但最终也竟然做到两年

    后结束它的刑期,即便是结果一样,这其中也是有巨大差异的

    ——这个差异大到它甚至会影响你的大脑工作方式,而不仅仅是思考质

    是那么简单。

    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总有一群人比别人更出众。

    除去所谓的能力差异,这群人还有一个特质:

    他们通常都会主动选择 。

    比如同样是读大学,有些人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所以暂停了赚

    钱的业务,回到了校园。有些人则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不

    考个硏究生,继续在学校里躲避两年。

    在外人看来同样都是在读大学,但是一个是主动选择,另一个是被逼无

    奈,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当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果。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以后也会着重讨论。但是如果仔细思考很想

    要却不能够与可以却不一定要之间的差异,你就会发现相同的表象下面隐藏的更本质的区别。

    顺带说,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借钱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胜算渺茫

    的了罢?

    ·金额甚至算不上太小,那其实干脆是负数;

    ·时限总是不够长,反正不能判上个无期徒刑;

    ·连以上两个问题都想不到,那脑筋真的一点都不配站在资本之后……

    还别说,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痴迷于干更危险的事情:借钱赌博。

    大千世界啊!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在Twitter上说过这么一句 :

    我竟然找到了捷径,可惜早已身不在起点……

    一路走过来,越走越远,越远感慨越多——这么简单的东西,这么重要

    的东西,一直以来怎么就没人给我讲过,又,我怎么就能在博览群书

    的同时那么巧妙地躲过了它呢?

    (我当然不可能愚蠢到相信资本三要素是我个人抢先首次发现的真

    理——肯定早就有人想明白了,也肯定早就有人在某本我没读过的书

    里写得清清楚楚……人生啊!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想明白了另外一件事

    情,先按此不表,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详细说明。)

    如此看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三个关键点的突破,在观念升级之

    后,忽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门槛并不高的活动——可对那些观念依然

    落后的人来说,那可是一道鸿沟,不对,是接二连三的鸿沟,一个都跨

    不过去。

    随后的若干周里,我们还是会回到一些跟财富、资本、赚钱看似

    无关实则至关重要的概念上去……但是,关于资本的思考,一旦开始

    就不应该停止。【补充】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无视资金背后的智慧,这些资金能够帮你实惠财富自由的几率也不大。

    不要觉得起点低而丧失信心,所有人都需要慢慢跨越这个阶段。

    投资这事,“靠专家”是相对不靠谱的方式之一,投资,尤其是“好的投

    资”,一定是“舍我其谁”的活动。

    没有办法实现“财富自由”的原因,很可能不在“钱”上,而是在一些看似

    不起眼,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地方。

    缺少智慧的资金,很可能最终成为别人的资本。

    如果改不掉一个错误的概念,就用一个新概念去代替。

    走好每一步,时常回顾之前的知识,将每个概念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结结实实地改变自己的处境。

    07.20160916关于“落后”★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资金、资本

    没有危机感的人就是那种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行尸走肉。

    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

    己的时间。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

    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一……

    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

    延伸关联:

    乌比冈湖效应 (Lake Wobegon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思考】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你定义的落后是什么?

    你采用这个标准的理由是什么?

    在这个标准下,你是否已经落后于他人了?

    1.你有没有在哪一个方面的能力处于身边群体中的前20% ?如果有,是

    什么?如何做到的?

    2.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某方面能力逐步成长到能够处于身边

    群体中的前20%?除了下决心之外,你还有什么具

    体的方法和步骤?

    3.经过这么几周的自我训练,只不过更新了几个观念而已,你自己觉得

    变化是否很大?如果很大,你有没有意识到具实

    这些变化原本可能更早就可以发生?这些变化的成本是不是很低?(除

    了每周三块钱多一点的订阅费之外,你的注意力

    投入是不是格外的重要?)

    4.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危机感,能不能想出一个摆脱焦虑的方式?如何

    才能摆脱焦虑?(事实上,往前翻,你一定能找

    到答案,因为事实上我们已经提过的——不妨找找看?)

    5.这一周,请你每天花至少三十分钟静下心来进行自我审视,想想有没

    有在哪一个方面你自己有幻觉?竟然误以为自己处于平均水准之上?反正你不用写给别人看,找个本子,仔细罗列……

    你会发现的,每天你将不由自主地花更多时间考

    虑这个问题——这绝对是对你的将来有巨大帮助的思考时间,千万别掉

    以轻心,以为我的文章和问题只要看看就行

    了……

    【正文】

    过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平均水准以上就是不落后了……

    这个感觉肯定是有偏差的——为什么呢?

    首先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有偏差的,经常被用来证明这一点的是这样一个

    现象:

    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宏观来看,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可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感觉自己就

    是平均水准以上啊!——关于几乎每个人都自认

    高于平均水准这事儿,还有个专门的词,叫乌比冈湖效应 (Lake

    Wobegon Effect),有空的时候,大家可以搜索一

    下,好玩得很……

    除了 乌比冈湖效应以外,心理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研究。

    比如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说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

    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

    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些心理学的偏差研究不是没有依

    据的。

    比如那些平时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

    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于去做而已。反倒是那些真正处于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的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

    力。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

    么,付出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

    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也就是说,用来支持我们的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远非全

    部的,只不过是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周遭而已。于

    是,一个井底之娃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在教育体制里,人们把及格线放在60分而不是50分,某种意义上也是

    有道理的,那多出来的10分,可以算作是一

    种修正参数。这其实多少有点残酷,因为那个及格线明确无误地声

    称:40%以后的都是落后。不过还好啦,学校里的大

    多数人都是能做到考试及格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虚情假意

    的宽容相当于温水煮青蛙,也是全球当今所

    有所谓正规教育体系本质上很糟糕很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们等于

    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免疫

    能力正常发育。

    步入社会之后,有些相对敏感的人可能早就发现了,及格这东西几乎是

    完全没有用的,实际上,20%之后都是落后——因

    为20%的人占有了这世界中有限的资源中的80%…… 二八定律貌似无

    所不在。而且那定律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

    1897年研究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中发现的——这一转眼,一

    百多年都已经过去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别说是20%,就连超过平均线,都足以给他们创造优越感了。

    更有人拿着比下有余的幌子,不断安慰自己。我可能不算好,不过我

    比那谁谁谁强。我可能这方面不如他,不过我在

    其他方面可不比他差。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件事都比别人做的好,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应该逃

    避自己面临的困难。

    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麻烦守恒定律吗?如果这是你应该面对并解决的

    问题,它就一定不会凭空消失。

    总是拿看比下有余的借口去回避,最终就会发现自己在这种假想的优

    越感中,和别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正在揭示更为残酷的事实:

    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

    2011年年中,有一家公司成立:小米。接下来的2012年,仅小米一家就

    卖出了 719万部手机,2013年1870万,2014年

    6112万,2015年7000万,2016年上半年2365万(数据来源:

    http:tech.huanqiu.comit2016-089357613.html)。

    也就是说,这几年来,仅小米就卖出了一亿多部手机。除了小米,还有

    很多大厂商,三星、OPPO、华为、VIVO,苹果……

    到了 2016年第二季度,腾讯微信月活用户大约8亿,支付宝月活超过3

    亿……

    不夸张地讲,移动互联网相当于已经连接了所有人。移动设备已经相当

    于每个人身上多出来的一个必不可缺的器

    官——不信你看看你能坚持不用手机多少天?而若是戒饭,三天估计

    真的无所谓,是吧?

    所有人都被连接起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

    可以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那感知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这种感知范围的变化,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一方面你能看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

    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他们想的是,还有这么多人在我

    前面,我还有这么多空间可以提升,那我一定要

    多加努力。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反而成为打击他们自信心的对比,还有那么多人比我优秀,我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

    这对于那些喜欢比下有余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福音。如果在附

    近找不到比自己差的,那就利用网络去别的地方

    找,这个世界这么大,总归有比我差的人。

    其实网络能够带来的仅仅是更为客观,更为完整的信息,它能让你更清

    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至于应该用一个什么样

    的态度去面对,随后又应该如何调整,则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

    许多年前,有个小朋友,从一个很小的地方考入了清华去了北京。在那

    个时候,这个小朋友离开老家去了北京,这意味

    看什么?这意味着说,这个小朋友从他原本的世界里消失了,他原本的

    那个世界里的人其实再也看不到他了,再后来,他最多只能是个传说。后来这个小伙离开清华,去美国耶鲁读书,这意

    味着说他在清华读书时所经历的那个世界里消失

    了;后来他从耶鲁毕业,掌管了耶鲁的基金——他曾经在国内经历过的

    那个世界里,是不知道他的变化的,根本看不到

    此人驾驭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过程……这不是杜撰,此人姓张。可现在不一样了 :事实上,这个过程弄不好每个人看得到。

    2008年的时候,我开始批量辅导国内的小朋友申请美国大学。他们中的

    绝大多数后来考入了哈佛、耶鲁、MIT、斯坦福、卡耐基梅陇、约翰霍普金斯……在那个时候,他们离开了之后,就基本

    上等于他们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所存在的世界里

    消失了;每年出现一次,或者两年出现一次,仅此而已。可到了 2013

    年,他们开始发朋友圈……

    此后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名校研究生、博士毕业,在硅谷或者纽约工

    作,年纪轻轻,动辄年薪15万美元,还不算bonus ,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此外的时间就是用来学新东西,四处

    游历……

    放在过去,他们只是已经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正在用知识改变命

    运,在可另外的一个世界里,他们消失了,在他

    们消失了的世界里,知识无用是一个必然实现的自证预言。现在呢?

    他们的朋友圈时时刻刻就放在那里,整个世界都看

    得到,他们不会消失,他们就是存在,他们的生活在清楚地告诉别人,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起

    码可以迅速变现……

    看到了过去的朋友,现在活在另外一种世界里,有些人可能就会下意识

    地说出一句:

    当年我和他差不多,甚至还比他强呢!

    很多时候那只是看起来的差不多而已。如果你真的踏着对方走过的道

    路,重新走一遍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

    易。

    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从来也没有跨进过领先的门槛,所以总会有意无意去低估这一步的难度。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

    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

    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这样下次再看到比你优秀的人,估计心态上就会平和许多。

    最近的一两年,各种各样的知识叛卖社群层出不穷,都做得很好。为什

    么?因为现在大家看到了,原来那些成功的人

    (或者简单粗暴:賺到很多钱的人),真的知道很多会很多大家不知道

    的事情,自己不知道的方法,怪不得自己做

    得不如人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传统的所谓正规体系教育不够用了,比

    如,产品经理这事儿,大家突然发现学校里完全

    没有这东西,有些大学开了,也没用,因为没有真的专家肯去大学教

    书……那怎么办?赶紧买啊!

    最后再举一个大家都看得到摸得着的例子:《李翔商业内参》,到现在

    已经超过7万订阅,199元年的售价,而且这个数

    字还可能增长。也许1400万人民币并不多,但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些新三

    板上市公司年利润的15到12 ,甚至更多——那

    些公司可不是一个人构成的,通常要好几十人才能创造李翔一个人创造

    的利润。換言之,这相当于李翔一个人比过了

    99%以上的小出版社……多可怕?

    当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

    异明显可见。——就是这样。

    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恐惧——害怕落后的恐惧。

    事实上,确实应该恐惧。因为有个恐怖的事实,早就放在那里,只不过

    是大多数人没有反应过来而已......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你以为百分之二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恐怖的趋势:机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

    数人正走在越来越没用的路上。想想罢:你身边

    有多少人真正懂大数据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用常理推测一

    下,整个人群中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概率统计?——

    这可是理解大数据的最基础知识啊!我给你算算。

    2015年国内在校大学生人数大约3200万,其实这只是适龄人群的110左

    右。你再想想看,在校大学生里,有多少人真正

    认真学习统计概率,然后有能力把这基础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110不到,不夸张地讲,甚至可能1100都不

    到……那就意味着说,最多只有百分之一的适龄年轻人有基础、有可能

    去学习、理解大数据的意义。大数据的理论真的

    没多难,但它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的,因为获取大量数据这事

    儿本身就是特别特别高的门槛……再乘以一个

    1100罢。到最后,人群中仅有万分之一不到的人,甚至十万分之一不到

    的人,有能力、有机会掌握大数据技能,并且利

    用这个巨大的优势获取更为巨大的回报,不是吗?

    其实仅仅是拿我们这个订阅专栏的数据,你都可以窥见一些真相。

    比如每篇文章的打开率大约在40%~50%,而留言率更是只有5%。

    换句话说,6万多人的订阅读者当中,有一半的人是缴费之后根本不看

    的。当需要思考,并且把想法落实到文字时,又会筛选掉九成的读者。

    单单从这一个小案例中,你就会发现其实只要稍微提高一点门槛,就会

    淘汰掉大部分的人。而且如果再加上一定的时

    限,最终能够持续留言的人估计连1%都不到。

    所以哪伯是每天留言这么一件小事,能够坚持做下来,你都已经成为这

    个群体中那1%的少数领先者了。

    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没用的,万分之一之后

    都是落后的,都是被硏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

    象——这很残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还有希望,因为你

    会因为那痛苦而挣扎,还有希望;不知道很惨,沒有痛苦,却也已然沒有希望,几乎等于已经死去。

    也许这会令你焦虑,但这种焦虑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恰

    当且足够剂量的焦虑,有个很好的替代词汇,叫

    做危机感。没有危机感的人就是那种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行尸走

    肉。……放心,我们一定有办法解决危机感所带来的焦虑。

    不知不觉,你已经至少有了两个属于未来的目标:

    1.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2.早晚有一天,你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二十,甚至前百分之

    一……

    【补充】

    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一直选择回避问题,等到问题真暴露的

    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了。

    如何成为前20%的那群人:若是你能做到长期持续,就足以淘汰掉80%的竞争者了。

    “劳逸结合”虽然没错,但它不应该成为逃避困难的借口。实际上,能否

    拉开差距都取决于你是否硬着头皮把最难的部

    分啃下来。

    对自己要求高一些,你在以后的日子不被落下的几率才会大一些。

    “快要领先”和“真的领先”可能相关很多,既然你觉得快要进入前20%,不如等待自己的想法被验证了以后再“跳上下

    一个平台”。

    不必担心自己现在还不够好,你要做的可能只是保持耐心,把该做的事

    情做好就可。

    “差不多”是最好的自我麻痹。

    写作这件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体力活,只要你不断地写,就会越写越好。

    08.20160923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多维竞争”★

    细致阅读●深入思考●笃定践行

    【精要】 关键、概念、提炼、延伸、关联……

    关键概念: 多维度

    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

    一个新的维度。

    只有在某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才能和其他维度配合打出好成绩,而不

    是样样通、样样松。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阻力从来不是来自于学习的难度,而是周围人的

    眼光和嘲笑。延伸关联:

    《把时间当作朋友》

    【思考】 可阅读完正文后思考!

    1.以你对我的了解,想象一下,除了写文章之外,我会从哪些个维度去

    设计这个专栏的竞争力?在每个维度上,我大概能打多少分?

    2.认真琢磨一下,在赚钱方面,你的哪一个专业技能能够比掉80%以上

    的人?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围绕着它打造多少个维度?以便打造出

    一个他人无法招架的竞争力?

    3.仔细观察一下生活,从过往自己的经历,他人的经历,书本中的阅

    读,找出更多的运用这种获得竞争力的方法论的实例。

    4.为了在某一个维度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你打算为它投资多少金钱、时间、注意力?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行之有效的提高得分的方法?你

    最早什么时候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错过了多久?

    5.如果你能围绕看某项技能展开多个维度,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成本究

    竟是多少?在每个维度上你要超过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正文】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有个玩笑说:

    所谓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比妹夫的收入多百分之二十……

    关于“比较”,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专门写过一节(7.4):……但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由此,我们可以轻松地想象: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

    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

    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会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

    厚。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选择无需比较即可获得的快乐与幸福——此句从

    书中原文修订而来。

    然而,比较是就是很现实的,比较是就是很残酷的,最要命的是——比

    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有些陷

    阱是我们没办法不掉进去的,掉进去之后还能爬出来,才是真的猛士。

    ——这也的确是事实。

    比如,为了衡量自己的实力或者竞争力,就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充

    分、深入、真实、客观的判断。虽然大多数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

    能力,但很少有人对自己银行账户的余额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幻觉——同

    样的道理,一切确实能被量化的能力,人们通常不会错误估计,甚

    至不需要估计,不是吗?

    那些被量化的数字是最无法忽视的。

    我们在上周已经通过简单的统计数字,知道了大部分人订阅之后,其实

    根本不会打开来看,至于留言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有了这些可以量化的比较数据之后,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安慰自

    己。

    这是个很不幸的事实:

    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如愿把别人比下去了倒也还好,比不过就很痛苦——因为那就意味着说自己被比下去了,那是个真真切切落实到自己身上的不幸。体育赛

    事里经常出现银牌得住苦拼十多年依然没有斗过金牌得主的情况,你不

    妨想象一下那个银牌得主的心情,再想象一下换作你自己,那一路

    上不断地听到的来自好心人的安慰是不是犹如千刀万剐缓慢折磨?

    在某个技能上(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也不一定

    是不好的策略。但,为什么不想想“也许有什么别的策略”呢?

    借用几何术语的话,其实很容易理解的: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纬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而实际上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

    是一根线——生活中有很多特别精准却没有被大多数人刻意去理解

    的比喻,比如,“一根筋”,就是个思细恐极地精准比喻……

    有的时候只是转换一下角度,我们可能就有机会发现新的突破口。

    比如“维度”其实是线性代数里面的基础概念,但是如果能用它和自身的

    能力做一个类比,或许就能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不论是生活,还是写作,我都会时不时拿出已经掌握的概念,看看是

    否还能用在其他领域。 很多时候,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需要其他领域

    的知识才能得到解决。

    在任何一个单一的维度上,都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只有少数人“名列

    前茅”,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落后”——想明白之后就不会觉

    得这个事实有什么残忍了,因为还有更残忍的:很多的时候,即便当了

    第一又怎么样呢?但如果我们给自己开拓另外一个维度呢?从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开

    始,到今天,国人关注奥运会已经 32 年了,全球的奥运冠军们其实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观察“顶级选手”处境的机会。

    32 年前的金牌得主们,今天的人们能记得的有多少呢?

    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周

    继红,栾菊杰,许海峰……

    大家当然都知道李宁和郎平,剩下的呢?

    虽然这么说并不公平……但请注意:

    我们只是为了从一个层面深入研究问题;

    从多个角度望过去会得到另外一个结论;

    “公平”是另外一个我们未来会深入研究的概念。

    为什么最终李宁和郎平看起来(事实上也可能是)更成功呢?——并且

    还不仅仅从是商业角度来看。也许有很多种解释,但结合我们今天

    讨论的角度,以下的解释应该足够站得住脚:

    他们两个都是在自己曾经做得最好的维度之外,另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

    个维度。

    在一个维度上,最多 100 分;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 50 分,面

    积已经是 2,500 了;若是三个维度各自都有 50 分,那是多少?

    125,000……注意:这些个数字只是“意象”,并不一定能代表事实,但足

    够说明事实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学老师在许多年之后总是慨叹:

    最终,真正有出息的,都是当年成绩一般般的……

    他们之所以慨叹,就是因为“没想到”;而他们之所以“没想到”,就是因为当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

    他的维度。

    其实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

    由于在校期间只有“成绩”这一个维度,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自己其

    实可以有多个“团队成员”。

    学习了编程就多了一个工程师,学习了演讲就多了一个市场部经理,学

    习了概率统计就多了一个数据分析师。

    这其实就是应试教育最坑人的地方,因为它并没有尽可能地还原这个世

    界原有的样子,甚至没有告诉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用多维竞

    争获得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停地鼓励周围的人学习新知识,因为我就是这么一路

    走来的,我知道多一点鼓励,从那个单一维度思维的坑中跳出来的

    人就会越多。

    我很少接受采访,因为有过被曲解的经历。但,若是接受采访,就一定

    会认真说清楚:

    千万不要把我写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因为我真的不是。

    我从来都不是,小时候参加个竞赛获个大奖之类的事情,越老就越明白

    那根本没什么用。多少人最终不还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吗?

    不过,多维度打造竞争力 这个策略,我确实使用了很多年,并且越来

    越擅长这么做。

    当年在新东方的时候,比我发音漂亮的老师多的去了,我基本也就 20

    分罢;词汇量比我大的老师多得去了,我也就 20 分罢;我一个长

    春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学历上比我漂亮的多的去了,我也就 20 分

    罢;甚至,我长得都比他们中的大部分丑,我也就 20 分罢……不过,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办。他们都是单维度竞争的,比英语专业;我

    呢,差一点,只能用——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其实并不一定代表水平);

    用大量的统筹方法论帮助学生们提高效率;

    用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们克服心理障碍……别的老师可能专业

    上 90 分,可我三个维度作战,每个维度 20 分,最终也拼出来一个

    8,000 分(这个数字当然只是“意象”)……于是,最终常年学生评价第

    一。

    当然,我也肯定有得分很高的维度——我知道如何有效地向所有人清楚

    地传递任何一个重要的道理,在这个维度上,我给自己至少 95

    分。

    写单词书的时候也一样,人家只是罗列词汇,然后从词典里拷贝粘贴释

    义,我呢?用统计数据支持我的选词,用程序帮我选择选词重复的

    例句——又是三个维度……于是,这么多年同品类里,累积销售量第

    一。

    其实这种多维度的技巧可以运用的地方有很多。

    比如你想要背单词。那就不要只是看着背,而是边看、边写、边说地

    背。一个维度变成三个维度,效果不说翻三倍,也至少比在那里眼巴

    巴地看要好得多。

    再比如,当你需要给别人解释问题的时候,运用的维度越多,对方能

    够理解的概率也就越大。

    我在那篇《付费就是捡便宜》 的文章中提到过,为了让老婆也能理

    解“注意力最宝贵”,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从不同维度给她解释了各

    种理由,多到可以出一本书了。所以只要你细心,其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借助多维度发挥巨大的作

    用。

    2011 年,当比特币这个东西被我看到的时候,那机会对我来说,某种

    意义上也是多维度低分乘出高分的结果。懂一点英语,懂一点互联

    网,懂一点编程,懂一点数学,懂一点金融,懂一点心理学,有很专业

    的研究方法论……虽然无论哪个维度上我都绝对不属于“杰出”类

    别的,可偏偏我都还凑合,于是,硬生生地搞出了个“诡异的竞争力”。

    这种策略是屡试不爽的。再比如说,在我脑子里,现在你正在阅读的这

    个频道《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不可能只是一个收年费的专栏,我

    不可能只是一个“写手”。我知道我不是最好的作家,我知道我没有最好

    的文笔……我之所以已经开干了,那肯定是因为我已经想出了很

    多个维度,至于有哪些个维度(注意,得是我自己能做好,或者起码能

    做得差不多的)?你不妨猜一猜?——猜不出也没关系,反正早晚

    你都会看到的。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或者秘诀,但确实它因为太公开了乃至于大多数

    人不当回事儿。人们喜欢秘诀,因为“大的成功必然要有大的秘诀

    才能匹配”,正如人们相信“大的事件必然匹配大的阴谋”一样——肯尼

    迪被刺杀的背后一定有惊天的阴谋才行……

    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也是这种策略的好实例。当早期的极客们痴迷于

    各种技术参数之时,史蒂夫?乔布斯凭直觉给个人电脑加上了另外一

    个别人没有甚至不可能有的维度:艺术设计。时间越久,这个维度带来

    的合成竞争力越大。

    事实也证明:

    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今天在性能上可以和苹果比拼的公司不少,但是加上了艺术设计这个维度之后,放眼望去几乎找不到任何对手。

    由于跨界成本大,所以在还没开始之前,就已经甩掉了大部分竞争者。

    而此时需要做的,只是按部就班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即可。

    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应该太局限。我个人就经常会寻找一些貌似

    无关的领域去学习 ,因为我知道这些领域的知识一旦用上了,能够

    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跨界”,是这几年才流行开来的词汇。事实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终都会

    不由自主地深谙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一旦跨界积累成功,实力或者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几何级数”级别

    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这种策略,就是那种知道的话就很简单很自然,不知道的话,就会“百思不得其

    解”——每天苦恼:“问题在哪儿呢?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有一些流行的概念我个人并不当回事儿,比如“跨出舒适区”这个说法。

    这种东西在我眼里,都是隔靴搔痒的、没多大实际指导意义的理

    论。你想想看就知道了,大多数人不肯跨出所谓的“舒适区”,只不过是

    不知道还有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这样的策略而已;连知道都没有,当然更不用提当知道这策略的好处,所以才就那样呆着。若是真的有什

    么“舒适区”存在的话,对于我这种善用此类策略的人来说,不跨

    出去才不舒服呢!谁拦着我不让我跨,我跟谁急……

    所以,我们这种人,有跨界的机会绝对要一把抓住 ,不能让它错过

    ——至于那些冷嘲热讽么,跟刮风下雨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现象一种。

    不过,在这个简单的方法论里,还是有个很重要的窍门的:

    你要在至少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你可以这样理解:

    凡事儿都是有成本。

    这就好像是你赚钱的时候,“生活必需开支”就是你的成本,你赚到的钱

    不超过这个数值,你的赚钱技能实际上就是负分(可以滚粗

    了)。

    那些维度上的数字只是意象,但是也足以说明一些事实了。

    比如你赖以生存的维度不足够突出,无法满足你的基础成本,那在这个

    维度上你的得分相当于负分。这样其他领域不论有什么成绩,最后

    乘出来的“面积”也好、“体积”也好都是负的。

    这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3813KB,8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