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846
刻意练习.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1日
第1页
第6页
第15页
第30页
第49页
第101页

    参见附件(13066KB,448页)。

     刻意练习是作家艾利克森写的关于练习的书籍,主要讲述了能力高超的天才也是依靠后天勤奋的正确练习,以此达到的成就,刻意的练习可以帮助你正确的学习技能。

    刻意练习内容简介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是假设,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刻意练习作者信息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Anders Ericsson, Phd)“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着:《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刻意练习作品评价

    两个重点:1. 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是专家和一般人的主要区别;2. 世界上没有天才,潜力是可以开发的,并且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读完以后明白了为何老板在seminar开始几分钟以后就打瞌睡,但醒过来却总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了。这本书对于个人精进和子女教养上很有启发。

    刻意练习截图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PEAK: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美)罗伯特·

    普尔(Robert Pool) 著

    王正林 译

    ISBN:978-7-111-55128-7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

    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

    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致读者}

    无论是学习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开车、弹琴、烹饪,还是提升关键的工作能力,如写作、销售、编程、设计,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但是,我们通常对练习有很多误解——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我现在已经成年了,练习什么都已经晚了吧?

    不是。

    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否有“天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你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如果你相信“21天学会C语言”“3天学会弹钢琴”,那么本书不适合你。

    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能力只是“足够好”,一直在追求“非常好”,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放弃一切错误方法,从今天开始“刻意练习”,因为这是最强大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赞誉}

    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

    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那不是靠

    讲故事或者喝鸡汤得来的,关键是“平时的训练”。

    ——郎平(中国女排教练)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

    上很多个周期。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

    ——姬十三(分答在行、果壳网创始人)

    比1万小时理论更合理!想要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你都需要

    刻意练习!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办人)古人倡导“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就是要求去实践,学以致用。

    在我采访过的包括马云等上百位卓越企业家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

    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其中有目的的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刻意地

    练习与实践,都与本书有深度的契合之处。

    ——刘世英(财经作家、总裁读书会发起人)

    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错误概念:1万小时定律。它是如此深

    入人心,然而,它真的错了!“刻意练习”概念的原创者、心理学家艾利

    克森首部中文图书问世,告诉你如何从新手到卓越专家。

    ——阳志平(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

    最近几年1万小时这个概念非常热门,但实际1万小时并非是一条放

    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有很多的限定条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刻意练

    习”下的1万小时才有用。但对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一直缺少系统的阐

    述,很多书籍都说得比较简单,而本书就是专注于这个话题的。刻意练

    习是一种更高阶的学习方式,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并缩

    短学习时间,让你走向通往卓越之路。

    ——战隼(知名自媒体“warfalcon”、100天行动发起人)

    把现在的日常事务努力重复1000天,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只会让

    你在现状中陷得更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熔铸心血研究的“刻意练习”原则,让我们刷新了对学习与练习、知识与技能、1万小时与成

    功……的认知。更宝贵的是,书中着力阐释了如何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实践“刻意练习”,只要加以应用,必可锻炼出1000天后杰出的自己。

    ——赵周(拆书帮创始人)

    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我认为需要好的方法,坚持刻意练习,保证

    足够的强度,加上有效的教练为学习提供反馈。这本《刻意练习》为你

    提供了有效的指南。

    ——秋叶(秋叶PPT创始人、知识型IP训练营创始人)

    对于每一个教育领域,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员创建有效

    心理表征的目标,这也是刻意练习方法比传统学习方法有效的地方。本

    书以多个真实人物的成长案例阐释了刻意练习的前景,让人耳目一新。

    ——邓斌(书享界发起人)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阅读《刻意练习》,你会发现提升努

    力效果的秘诀,让同样努力的你走出事倍功半的泥潭。

    ——郭成(众阅读书会发起人)

    我发现身边的高人,他们有两项高于常人的本领:一是洞察问题的

    本领,二是解决问题的本领。对于大多数人,很努力,却得不到希望的结果;很多事,有态度,却茫然于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这个

    社会大发展、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通过一些碎片化的信

    息点迅速构建起有效的知识体系,更是摆在我们当代人面前一个绕不开

    的竞争技能。《刻意练习》和《学习之道》是我们提升练习效果的不错

    的两本书籍。

    ——王海龙(吴晓波苏州书友会){推荐序}

    在提升自己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

    但1万小时定律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作者艾利克森的本意是什么?人

    们如何更好地学习?超越1万小时定律

    如何习得专业技能,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生性懒惰的我

    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

    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

    平凡变成超凡。”

    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立即

    购买格拉德威尔的图书,并且报名参加各类1万小时练习小组。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

    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1万小时定律,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西蒙那

    里。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

    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通过长期训

    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

    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与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years rule),西

    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

    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移

    民美国,他就是本书作者艾利克森。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

    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

    多。1993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

    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

    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

    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

    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

    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

    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

    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丝毫没有提及西蒙的贡献,是故意忽视还是

    真的没有读到?从论文标题到实际内容,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也仅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而已,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

    字。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2012年10月,艾利克森在捍卫刻意练习观念时,提到了格拉德威尔的演绎,这一错误

    的演绎使得自己的研究经常被当作一个稻草人,遭受心理学界的批评。

    对于格拉德威尔没有提及刻意练习,他也略有微词。

    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

    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

    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

    Hacker News网站的读者们已经整理出的证据表明,不少互联网公

    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同样不是1万小时。在本书中,艾利克森使用

    的数据也非1万小时定律,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

    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

    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

    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年一篇研

    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一些体育项

    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

    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我们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

    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

    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

    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

    者和专家的区别。

    最后,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

    腊哲学家欧布里德(Eubulides)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

    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

    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

    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

    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

    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

    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

    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正如真实的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

    业技能领域而变化。刻意练习的本质

    熟悉写作技巧的畅销书作者常常会用一个清晰的行动规则,如“练

    习1万小时成为专家”“21天养成好习惯”等来激发你的行动。但是对于究

    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万小时,1万小时是否真的引向成功,坚持1万小

    时的关键节点,以及1万小时练习的本质是什么却置之不理。这些畅销

    书作者略过不谈的细节,恰恰是科学着墨最多,也是对人们提升自我最

    有帮助的地方。

    事实上,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

    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

    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在进行钢

    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如

    同西蒙等在1973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国际象棋大师

    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5万~10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如果说专家和准专家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

    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当虚拟内存用,那么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

    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跑。

    幸运的是,进化给一般人留了条路。这种长时记忆能力,艾利克森认为是与具体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

    你努力,经过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的艰苦努力,就能买来那款

    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当虚拟内存使唤的SSD硬盘,即长时记

    忆。

    一般人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

    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

    是刻意练习,但实质并不是刻意练习,因为它们没有激活长时记忆能

    力。比如,下象棋的次数毫无作用,10个1万小时,也成不了国手。但

    是,如果看着已经发表的棋谱,然后推测国手下法,这种刻意练习方

    式,就是往长时记忆硬盘里面攒SSD硬盘:存储关于象棋棋谱的组块。

    在本书中,艾利克森在辩驳1万小时定律时同样提到:

    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和人类的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任何一个

    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都在持续不断地出现变得更加卓越的办

    法,以抬高人们认为可以做到的“门槛”,而且,并没有迹象表明这样

    的“门槛”将不能再抬高。每当人类发展至新的一代,潜力的界限也随之

    扩张和提高。

    长时记忆的培养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赋予意义,精细编码:(准)专家们能非常快地明白自己领域的

    单词与术语,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

    策略。

    ◆提取结构或模式:往往需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取结构或者模

    式以更好的方式存储。比如,专家级的开发者善用设计模式。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专家在编码与

    提取过程方面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

    通路。

    所以,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去买SSD硬盘,而不是纯粹卖苦力,更不

    是帮畅销书作者们营销,喊喊热血口号: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

    吗?隐性知识

    目前对刻意练习最大的批评是,艾利克森关于刻意练习的证据多是

    来自“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

    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

    怎样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名卓越销售或卓越CEO,从哪里练起?怎么

    练?练什么?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

    度上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隐性知识需要在情境中去寻。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

    力。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更善于同时使用互

    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真实世界中,黑白对错并非截然

    分明。

    仍然是西蒙,他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境理

    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

    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

    中学习这些东西。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GitHub里学习,因为

    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GitHub。又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

    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中的。

    刻意练习并没有否认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畅销书中,那些已经被学习科学证实的主流方式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学习密切相

    关的隐性知识被忽略了。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

    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

    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

    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

    作,最终成为专家。

    这就是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

    知学徒”,它的要点有以下几个。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

    是在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

    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GitHub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

    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被称为策略知识。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

    师。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

    围。例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

    好的衣服。小结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哈明(Richard Hamming)谈到如何变得卓越时

    认为,练习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无法精确和明示,他写道:

    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

    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通向伟大。

    即使是格拉德威尔拿来当作1万小时定律例子的比尔“盖茨也谦虚地

    谈道: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

    上很多个周期。(The10000hour rule helps.But to be achieved,it needs

    persistence and passing through alot of cycles.)

    这或许才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对我们真正的启发:耐心地、谦虚地保

    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

    阳志平{作者声明}

    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

    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意练习”这个主题,并

    在5年前开始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写书。在那段时间,本书在我们两人

    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以至于我们现在都难以分辨,书中的哪一部分

    观点由谁提出。我们只知道,本书由我们两人合写,比由我们单独去写

    要好得多,也完全不同。

    不过,尽管本书是合写的,但其中讲述的故事,只是我们中一个人

    (艾利克森)的故事,他长大后一直在潜心研究杰出人物。因此,我们

    选择从他的视角来写这本书,书中出现的“我”这个人称,应当指的是

    他。但不管怎样,本书是我们描述这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及其含义的共同

    努力的结晶。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2015年10月引言 天才存在吗

    为什么有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

    地步?不论你观察哪个行业或领域,从竞技体育、音乐表演,到科学

    界、医学界和商业界,似乎总有几个非同凡响的人,让我们对他们能做

    的事情以及杰出的程度感到炫目。当我们遇到一个如此非同凡响的人

    时,往往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人生来就比别人优秀。我们经常

    说,“他真的很有天赋”,或者“她是真正的天才”。

    但现实的确如此吗?对这些在其各自行业或领域表现优异的人,比

    如运动员、音乐家、棋手、医生、商人、教师,等等,我研究了30多

    年。我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他们的许多细节,包括他们所做的事情,以及

    怎样做事情。我暗中观察他们、采访他们,而且测试他们。我探索了这

    些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以及神经解剖学部分。随着时间的推

    移,我渐渐懂得,没错,这些人的确有着卓越的天才,它们深藏于他们

    的能力之中。但是,他们的天才,并非人们通常假定的那种,而且,甚

    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

    来的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也一样可以充分利用。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1763年,年轻的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计划环欧洲旅行演

    出。正是这次演出,铸就了他的传奇。那一年,莫扎特仅仅7岁,身材

    矮小得只能勉强看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

    乐器的技能,深深地迷住了家乡萨尔兹堡的观众。他演奏的乐器,看上

    去让人不敢相信,如此小的孩子居然能演奏。但莫扎特还留有另外一

    手,甚至让他那个时代的人更加感到震惊。我们知道他的这种更令人震

    惊的天才,是因为在莫扎特及其家人离开萨尔兹堡开始旅行演出之前不

    久,莫扎特父亲的故乡奥格斯堡的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写给编辑的信,信

    中谈到了年幼的莫扎特。

    信的作者写道,年幼的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不

    论是哪种调子,马上便能准确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

    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莫扎特甚至能在某个房间里

    听得出另一间房间里的人弹奏的调子,而且,他不但能分辨小提琴和古

    钢琴演奏出来的调子,还能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莫扎特的父亲是

    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音乐教师。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只

    要是大家可以想象到的,几乎应有尽有,而且不仅仅是乐器。莫扎特这

    个小孩,还可以分辨任何足够像音乐的声音的调子,比如时钟的报时、大钟的鸣响,以及人们打喷嚏的声响。在当时,大多数已成年的音乐家,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也无法与莫扎特匹敌。他在这方面的奇才,甚至比起他在钢琴和小提琴上的才华,更能表现出他天生就有的那些神

    奇才能。

    当然,如果放在今天,这种能力并非如此高深莫测。比起250年

    前,今天的我们,不但知道的东西更多,而且大多数人,至少都听过那

    些音调。在音乐上,“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是个技术术语[更多的

    人称之为“完美音高”(perfect pitch)]。它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

    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世界级的音乐家之中,比在

    我们普通人之中更加罕见,甚至在乐器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寻常:人们

    认为,这种能力,贝多芬有,勃拉姆斯却没有;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却没有;弗兰克·辛纳屈有,迈尔斯·戴维斯却

    没有。

    简而言之,这似乎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证明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往往只有少数一些幸运的人才会天生拥有,其他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事

    实上,至少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普遍是这么认为的。但在过去的

    几十年里,人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如今,人们对

    完美音高的理解,直指我们人类另一种不同的才华,而不是纯粹音乐方

    面的才华。

    获得完美音高的关键从这种观察中浮现出来的第一条线索是,获得了这种“天才”的人

    们,也在他们孩提时代的早期接受过某种音乐训练。特别是,大量的研

    究表明,几乎每一个拥有完美音高的人,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开始接受

    音乐训练,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但如果说完美音高是一种天生的能

    力,要么你生来就具备它,要么不具备它,那么,无论你是否在儿童时

    代受过音乐训练,应当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应该说,重要的只是你在

    人生中的任何时间段里获得足够多的音乐训练,学会了那些音调的名

    称。

    研究人员注意到,完美音高在那些讲声调语言的人中常见得多,比

    如汉语、越南语,以及其他几种亚洲语言。在这些语言中,词的意思取

    决于它们的音调。如果说完美音高确实是一种遗传的才能,那么,解释

    它与声调语言的关系,唯一能说得通的是,亚洲人的后代更有可能比世

    界其他地区人们的后代(如非洲或欧洲)拥有完美音高的基因。但那很

    容易测试出来,只需招募一些带有亚洲血统、长大后说英语或者其他非

    声调语言的人,看一看他们是否更有可能具有完美音高。有人做过那样

    的研究,结果发现,带有亚洲血统、长大后不再讲声调语言的人,具有

    完美音高的可能性并不会高于其他种族的人。因此,更有可能的是,决

    定是否具有完美音高的因素,并不在于是否带有亚洲血统,而在于是否

    学习过声调语言。

    直到几年前,我们才知道,从小就学习音乐,是具有完美音高的关键要素,而在长大的过程中说声调语言,增大了具有完美音高的可能

    性。科学家不能确定地说完美音高究竟是不是一种天生才能,但他们知

    道,如果它是一种天才的话,那么,只有在孩提时代就接受了某些音高

    训练的人之中,才有可能显现出来。换句话讲,它可能是那种“长期不

    用便会作废”的才华。甚至那些幸运地拥有完美音高这种才华的人,也

    必须做某些事情,才能不断发展这种才华,特别是在年幼时接受某种音

    乐训练。现在我们知道,也并非这么回事。

    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Ichionkai Music School)开展了一项实

    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

    的真正特性。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个

    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目的是教他们如

    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的和弦。这些和弦全都是带三

    个音高的大和弦,比如带中央C、E和G音符的C大调和弦,后两者的音

    高,高于中央C。

    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上了四五节时间较短的训练课,每节课仅持续几

    分钟,一直训练到孩子们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

    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另一些则花了一年半时间。

    然后,一旦某个孩子学会了辨别那14首和弦,榊原彩子便会对他进行测

    试,以观察他能否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

    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尽管在正常的条件下,每万人中只有1

    人具有完美音高,但参加了榊原彩子研究的那些孩子,却个个都拥有。

    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

    力。这项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

    人人都可成为莫扎特

    那么,怎么来解释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呢?只要对他的背景稍稍进行

    一下调查,就很好理解了。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

    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从来没有达到自己渴望

    的成功,因此开始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

    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父亲首先从莫扎特的大姐姐玛丽亚·安娜开

    始培养。安娜当年11岁,同时代的人称她为钢琴演奏家、大键琴演奏家

    和职业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还专门撰写了一部用于发掘孩子音乐才华

    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莫扎特。莫扎特4岁

    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尽管我

    们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究竟用什么样的练习来训练儿子,但我们知道,莫扎特六七岁的时候受过的训练,和通过榊原彩子的培训课来培养和发

    展完美音高的24个孩子相比,不但强度更大,时间也更长。所以,回想起来,对于莫扎特的完美音高,我们应当不用感到那么惊奇了。

    那么,7岁的莫扎特是否具有完美音高的天赋呢?既可以说有,也

    可以说没有。他是不是生来就有某些罕见的基因遗传,使他能辨别钢琴

    的音调或者吹口哨、烧水壶的响声的调子呢?根据科学家们对完美音高

    的研究显示,并非如此。实际上,如果莫扎特小时候并不是在如此浓厚

    的音乐氛围中长大,或者说,如果他没有足够多地接触音乐,肯定不可

    能培养出那种能力。不管怎样,莫扎特其实是有天分的孩子,而且,参

    加榊原彩子的培训课的那些孩子们也有天分。他们全都具有如此灵活的

    头脑,再加上接受了适当的培训,培养和发展出了让不曾拥有那些才华

    的人们感到十分神奇的能力。

    简单地讲,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才,但是,发展出完美音高的能

    力,反倒是一种才华,同时,我们几乎都可以分辨出,差不多所有人都

    具有那种才华。

    这是一个美好而令人震惊的事实。数百万年来,人类从无到有,从

    原始人进化为现代人,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会喜欢那些能够辨别小鸟歌

    唱的准确调子的人们。尽管如此,我们今天还是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训

    练来培养和发展完美音高。“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只是在最近,神经系统科学家才开始懂得,为什么存在那样的才

    华。数十年来,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带有一些极其固定的回

    路,而这些回路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你的大脑,要么对完美音高十分适

    应,要么不适应,而且,你没有太多的办法去改变它。你可能需要一定

    程度的训练,将那种天生的才华充分提升,而且,如果没有获得这样的

    练习,你的完美音高也许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人们一般认为,如果

    你天生就不具备适当的基因的话,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大脑的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大

    脑(甚至是成年人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得

    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能做的事情。特别是,大脑采用以各种

    方法“重新布线”的方式,对适当的触发因子做出响应。神经元之间构成

    了新的连接,同时,现有的连接要么得到强化,要么被弱化,在大脑的

    某些部分之中,甚至还可能生长新的神经元。这种适应能力,解释了榊

    原彩子的研究对象以及莫扎特怎样培育和提升完美音高:他们的大脑通

    过发展特定的、能够拥有完美音高的回路,对音乐训练做出响应。迄今

    为止,我们尚不能辨别那些回路都是些什么回路,也不能说它们看起来

    是什么样子,或者它们到底在做些什么,但我们知道,它们一定在那

    里,而且知道,它们是训练的产物,并不是某些天生的基因。在完美音高的案例中,当孩子过了6岁以后,大脑的必要的适应能

    力就会消失,因此,如果完美音高必备的重新布线还没有出现的话,那

    么,它将永远消失。(不过,正如我们将在第8章描述的那样,也有一

    些例外的情况,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人们如何充分地利用大脑的适应能

    力)。这种消失,是一种更宽广现象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年轻人的

    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强,因此,有些能力只能在6岁、12

    岁或18岁之前培养,或者在这些年龄之前更容易培养。尽管如此,在我

    们整个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依然都保留着极大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

    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

    力。

    天才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

    牢记这一点,让我们回到我在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

    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在对各个不

    同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进行的多年研究中发现,他们全都以和榊原彩子的

    学生同样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

    脑改变(有时候根据人们的能力不同,还可以促使身体上的改变),那

    些改变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没错,在某些案例中,基因遗传确实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身高或其

    他生理因素十分重要的领域或行业。比如,某位男性的身高基因为165厘米左右,那么,他可能发现自己很难成为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同

    样,一位身高接近183厘米的女性,将会发现自己事实上不可能成为一

    名具有较高水准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同时,如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的内容

    中讨论的那样,基因可能还以许多其他的方式影响着某人的成就,特别

    是那些影响着某人有多大的可能勤奋并正确地练习的基因。但从数十年

    的研究中发出的清晰信号是: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

    发挥着什么作用,这些人拥有的重要才华,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才华

    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如果和那些杰出人物交谈一番,你会发现,他们全都在某种程度上

    理解这一点。他们也许对认知适应的概念不太熟悉,但很少接受这样的

    观点:他们在自己行业或领域中达到巅峰,是因为他们遗传了优秀的基

    因。他们知道,培养卓越的技能,是因为他们首先就具有了那些方面的

    丰富经验。

    在这个主题上,我最喜欢的证据是曾十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联

    盟历史上最伟大三分射手的雷·阿伦(Ray Allen)。多年前,ESPN评论

    员杰奇·麦克马兰(Jackie MacMullan)曾写过一篇关于雷·阿伦的文章,那时,后者即将创造三分篮的历史纪录。在说到雷·阿伦的故事时,麦

    克马兰提道,另一位篮球评论员曾说,雷·阿伦天生就是三分王。换句

    话讲,他具有三分射手的天赋。但雷·阿伦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告诉麦克马兰,“我和身边的许多人围绕这个话题争论过。当人

    们说,上帝赐予我杰出的禀赋,让我在比赛中完成漂亮的三分跳投时,那真是气死我了。我告诉这些人,‘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

    力。’不是一天两天,是每一天。问一问我曾经的队友,哪个人在训练

    投篮的时候最为刻苦。回到西雅图和密尔沃基,问一问那些球员们。他

    们的回答一定是我。”事实上,正如麦克马兰说过的那样,如果问过雷·

    阿伦高中篮球队的教练,你会发现,雷·阿伦在高中时代的跳投,并不

    比其他队友更出色;事实上,他的表现还很差。但他不向命运低头,而

    是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一直在心无旁骛地刻苦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自己的三分跳投训练得如此娴熟自然,动作优美,以至于人们以为

    他天生就是个杰出的三分射手。他只是利用了他的天才,他真正的天

    才。本书将告诉我们什么

    本书描述莫扎特、榊原彩子的研究对象以及雷·阿伦等人共同拥有

    的才华,也就是说: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

    与才华,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可能

    拥有。此外,本书还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为了提高人们在选择的行业

    或领域中的表现和水平,每一个人能以怎样的方式将其才能发挥出来。

    最后,本书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

    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

    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通常以为,某个人在任何特定行业或领域内

    的潜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天生才能的限制。上钢琴课的人很多,但只有

    那些有着特殊天才的人们才可能成长为真正伟大的钢琴家或作曲家。每

    个孩子在学校里都上数学课,但只有少数一些人长大后能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工程师。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具有一些

    固定的潜力,有的具有音乐潜力,有的在数学方面有天赋,有的生来就

    适合体育运动,有的天生精于商道,我们可以选择发展(或者不发展)

    那些潜力中的任何一种,但不可能填补那些特定的“缺陷”。因此,教育

    或训练的目的变成了帮助人们发挥他的潜力,以便尽可能充分地填补那

    些缺陷。这意味着,可以采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来进行那种假设了预定极限的学习。

    但我们现在知道,这种预先确定的能力并不存在。大脑是可适应

    的,而训练可以创造一些我们以前并未拥有的技能(比如完美音高)。

    这是具有颠覆意义的观点,因为如今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创造能力的方

    式,而不是使人们能学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在才华。在这个全新的世

    界,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一些固定潜力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相反,潜力好比可延伸的血管,能够通过我们一生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来

    创造。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

    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无论我们的目的是成为钢琴家,或者只求自娱

    自乐,能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是加入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或者只

    为了能打几个好球,都是这么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做到?我们怎么充分利用这种才华,并在

    我们选择的行业或领域中塑造我们的能力?过去几十年间,我的大部分

    研究一直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致力于辨别和理解提高我们

    在某种特定活动中表现和水平的最佳方法。简单地讲,我一直在问,哪

    些方法管用?哪些方法不管用?为什么?

    令人震惊的是,绝大多数曾围绕这个普遍主题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评

    论的人,几乎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过去几年里,许多作者在他们写的

    书中认为,我们一直过于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低估了诸如机会、动

    机和努力的价值。我十分同意这种观点,而且,让人们知道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一定十分重要。否则,他们可能连

    试一下的动机都没有。但有些时候,这些书籍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光

    靠真诚的愿望与刻苦的努力,就足以提高了,“只要你努力朝前奋进,终将达到目标”。但这也是错误的。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练习,可以实现改进。再无其他。

    本书详细地描述了“正确的练习”是什么,以及可以怎样发挥它的作

    用。我们从一个相对较新的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了涉及这种练习的细节,最好是将这个领域描述为“专业特长科学”。这个新的领域着眼于理

    解“杰出人物”的能力,所谓“杰出人物”,就是那些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

    或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人们,以及那些登上了巅峰的人们。同时,我还

    发表了关于这一主题的几本学术专著,包括1991年出版的《从平庸到卓

    越:前景与局限》(Toward aGeneral Theory of Expertise:Prospects and

    Limits),1996年的《通向卓越之路》(The Road to Excellence),以及

    2006年的《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等。

    我们中那些在这一专业领域(指前面提到的“专业特长科学”的领

    域)从事研究的人,调查了是什么因素使这些杰出人物从其他人中脱颖

    而出。我们还尝试着逐步研究这些专家级的杰出人物如何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提高他们的表现和水平,以及他们在提高的时候,其心理和生理能

    力出现了怎样的改变。20多年前,在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之后,我的同事和我开始意识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

    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我们把这种通用

    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如今,对于在任何一

    个行业或领域中,希望充分利用人们的适应能力这种才能来学习新的技

    能与能力的所有人来讲,刻意练习依然是黄金标准,而且,它是本书的

    核心内容。

    本书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刻意练习是什么,为什么管用,以及杰出人

    物如何运用它来发展杰出的能力。为了做好这些,我们必须研究各种不

    同类型的练习,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同

    类型的练习的关键差别在于,它们对人类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的利

    用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将花一些时间来探讨那种适应能力,以及

    是什么触发了那种能力。我们还探究,到底我们的大脑发生了哪种变化

    来响应刻意练习。

    获取专业特长,很大程度上是改进人们的心理过程(在某些行业或

    领域中,还包括改进那些控制着身体运动的心理过程),而且,人们已

    经很好地理解了身体功能的变化(比如力量增大、柔韧性增强、耐力增

    强等),因此,本书着重阐述杰出人物的心理层面,尽管在体育项目以

    及其他运动项目之中,人们专业特长的提升一定有着明显的体能要素。

    在进行了这些探索之后,我们将研究,所有这些要素是如何在杰出人物

    的身上融合到一起的。这种融合是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10年之久,甚至更长的时间。

    接下来,在简短的插曲中,我们更仔细地研究了先天禀赋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可能怎样限制了有些人在追求卓越时走得多远。我们有些

    生理特征确实是天生的,比如身高和体形,它们可能影响在各个体育项

    目以及其他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而且无法通过练习来改变。不过,更多

    的特点在杰出人物的卓越表现中发挥着作用,而它们是可以通过正确的

    练习来改变的,至少在人们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可以改变。更一般地讲,遗传因素与练习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织,而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

    有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投入到持久的刻意练习之中去的能力,例

    如,遗传因素有可能限制某人每天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反,进行大量练习,可能影响到身体中的基因怎样打开和关闭。

    本书的最后部分,让我们从对杰出人物的研究中受益,特别是对刻

    意练习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解释了这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

    么。围绕怎样将刻意练习应用到专业组织中的工作,以提高员工的绩

    效,我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同时还建议个人可以怎样进行刻意练习,以便在他们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中变得更加优秀,甚至还就学校可以怎

    样在课堂中应用刻意练习提出了建议。

    尽管刻意练习的原则是通过研究杰出人物发现的,但这些原则本

    身,可以由任何立志于改进任何事情的人们所使用,即使只是稍稍改进

    也无妨。想提高你的网球水平吗?刻意练习。写作水平?刻意练习。销售技能?刻意练习。由于研发刻意练习是专门用于帮助人们变成他们行

    业或领域中的世界最杰出人物,而不仅仅是变得“足够好”,因此,这是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你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假设你想去爬山,你不确定你想爬多

    高,山路看起来蜿蜒曲折,令人望而生畏,但你知道,你想比现在所处

    的位置爬得更高一些。你可以简单地选择一条看起来很有希望的路径,并期望是最好的,但你可能走不了很远。或者,你可以依靠一个曾登上

    过顶峰、并了解最佳路线的向导,不论你决定自己要爬多高,这会保证

    你以最有效的方式登山。这种最佳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而本书就是你

    的向导。本书将向你显示登上巅峰的路径;至于在那条路径上能走多

    远,则取决于你自己。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我们刚刚进行到第四次练习,史蒂夫·法隆(Steve Faloon)似乎开

    始泄气了。那是我做的一个实验刚刚进行到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时的情

    形。我起初预计,实验将持续两三个月之久。但从史蒂夫对我说的话

    里,我能感到这个实验似乎没什么太大的意义进行下去了。他对我

    说:“我的极限似乎在8个数字或者9个数字。”我当时对他说的话录了

    音,并且在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播放。他继续说,“特别是9个数

    字,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来记,都很难记住。你知道,我有我自己的方

    法。但无论我用什么方法,似乎都不重要了——太难了。”

    史蒂夫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我在那里教书的时候,曾聘请他

    参加这个实验。他一星期和我见几次面,任务很简单:记住一串数字。

    我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读出一串数字,“7…4…0…1…1…

    9”,诸如此类,史蒂夫则努力记住所有那些数字,并在我念完之后,把

    数字背给我听。实验的目的是看一看史蒂夫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练习来

    提高记忆。现在,我们进行了四次练习,每次练习1小时,他能稳定地

    记住7个数字了,也就是说,能够记住当地的一个电话号码。通常情况

    下,他也可以记住8个数字,但如果是9个数字,就有些记住不了。他还

    根本没去想记住10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此刻,鉴于他在前几次练习里

    已经倍感失败,他十分确定,他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提高了。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

    史蒂夫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

    究成果认为,他说的是对的。根据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可以保

    留在短时记忆中的事物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也正是大脑用来在短

    时间内记住少量信息的那种类型的记忆。如果某个朋友给你他的地址,在你把它写下来之前,你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一段时间。

    或者,如果你在心里将好几个两位数的数字相乘,你的短时记忆就

    是你能保持追踪所有中间片断的位置:“让我们来看:14乘以27……首

    先,四七二十八,因此,个位是8,十位是2,然后,二四得八……”,依此类推。这就是它被称为“短期”的原因。除非你花时间一遍一遍地对

    自己重复,并因此将其转移到你的长时记忆之中,否则,过了五分钟,你不会记得住朋友的地址或者那些中间的数字。

    短时记忆的问题,也正是史蒂夫面临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大脑

    对于可以将多少事物立即保存在短时记忆中,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一限

    制通常约为7件事物,也就是说,大脑足以记住一个当地的电话号码,但记不住社会保险号码。长时记忆则不存在这些限制(事实上,到目前

    为止,还没有人发现长时记忆的上限),但它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进行。

    如果给你足够长的时间来记,你可以记住十几个甚至数百个电话号码,但我和史蒂夫进行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快速地说出数字,迫使他只能运用短时记忆。我在读那些数字的时候,是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使得他很难将其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去,因此,在记到大约8位数字或9位

    数字的时候,他觉得再也记不住了,这一点儿也不足为奇。

    尽管这样,我仍希望他能做得更好一点儿。我之所以要进行这次研

    究,是因为我在搜索一些古老的科学研究时,发现了一篇默默无闻的论

    文。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29年那一期上,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两位心理学家保琳·马丁(Pauline

    Martin)和萨缪尔·费恩伯格(Samuel Fernberger)撰写。

    马丁和费恩伯格指出,他们的实验对象,即两名大学生,在经过4

    个月的练习之后,能记住的数字数量增多了,即使他们听到的数字大约

    是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读出。经过长期练习之后,他们能记住更多

    的数字。其中的一个学生将平均9个数字增加到13个,另一个学生则从

    11个数字增加到15个数字。

    一直以来,心理学研究界忽略或遗忘了这一研究结果,但我马上关

    注起来。这种提高真的可能吗?如果可能,怎样变成可能的?马丁和费

    恩伯格并没有提供任何细节来描述那两位学生究竟如何提升他们对数字

    的记忆,但恰好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最大的兴趣。看到他们的研究成

    果时,我刚刚从大学毕业,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当人们在了解某些事情

    或提升某项技能时,其心理过程会发生什么。为了写好我的毕业论文,我精心准备了一个被称为“有声思维协议”(the think-aloud protocol)的心理学研究工具,它专门用于研究那些心理过程。因此,在和卡内基梅

    隆大学的知名心理学教授比尔·蔡斯(Bill Chase)合作时,我开始重新

    进行马丁和费恩伯格的研究,这一次,我打算观察,假如我们的研究对

    象真的提升了的话,他到底怎样提升了对数字的记忆。

    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我们招聘的实验对象是史蒂夫·法隆,在我们期待着找到他时,他

    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那时他刚念完大三,主修心理学,对儿童早期

    发展感兴趣。他的学业测试上的成绩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差

    无几。他个子瘦高,长着浓密的深棕色头发,待人友善、性格活泼、热

    情四射。此外,他还坚持长跑。这一事实,当时似乎对我们的实验没有

    任何意义,但后来证明却至关重要。

    史蒂夫第一天来参加记忆力的实验时,表现完全是正常的水平。他

    通常可以记住7个数字,有时候是8个,但不会再多。如果你从街上随便

    找个人来做实验,可能他的表现和史蒂夫第一天的表现一模一样。到了

    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他稍稍好一些了,平均恰好能记住9个数

    字,但依然不比普通人优秀。史蒂夫说,他觉得后面这几天和第一天相

    比,主要的差别在于,他知道自己可以预料到记忆测试会是什么结果,因而感到更加舒服。到了星期四的训练结束时,史蒂夫向我解释了为什

    么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所提高了。接下来,星期五发生的一些事情,改变了一切。史蒂夫找到了突破

    的方法。我和他练习的方法是这样的:我首先从一个随机的、有5个数

    字的数字串开始,如果史蒂夫记住了(他做到了这点),我会读6个数

    字。如果他又记住了,我再增加到7个数字。依此类推。每次给数字串

    上增加1个数字,他都可以记住。如果他记错了,我会将数字串的长度

    缩短2个数字,然后再继续。史蒂夫时刻都在以这种方法接受挑战,但

    挑战难度并不是太大。我给他念的数字串,恰好处于他能记住与不能记

    住的界限。

    到那个星期五,史蒂夫就越过了他原本以为的自己的极限。在此之

    前,只用训练几次,他便能正确记住9个数字的数字串,但他从来没有

    正确无误地记住过10个数字的数字串,因此,一直没有机会去尝试记住

    11个或更多数字。但他在第五次训练时,开始超常发挥。我们首先试了

    三次,分别记住5个、6个和7个数字,没有一点儿问题,到第四次的时

    候,也就是8个数字的时候,他记错了,然后再返回来:6个数字,对

    了;7个数字,对了;8个数字,对了;9个数字,也对了。然后我读出

    10个数字的串,5718866610,他也记住了。等到我念出11个数字时,他

    没能记住,于是又从9个数字开始重来。他记住了9个数字和10个数字,我再次给他读出了11个数字的数字串,90756629867,这一次,他毫不

    费力地把整个数字串背了下来。那比他之前能够记住的数字多了两个,尽管另外增加两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但实际

    上,考虑到史蒂夫在过去的几天里确定自己已达到了只能记住8~9个数字的“自然”极限,这已经是巨大的成绩了。他找到了突破那一极限的方

    法。

    那只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最令人惊奇的旅程的开始。从那时起,史

    蒂夫开始缓慢而稳定地提高着记住数字串的能力。到第16次练习时,他

    能稳定地记住20个数字了,远远超出比尔和我对他能力的想象。练习了

    一百多次以后,他的记录达到了40个数字,比任何人都多,甚至专业研

    究记忆术的人,也达不到他的水平。而且,他还在不断进步。史蒂夫和

    我一同进行了二百次练习,所有这些练习结束时,他能记住82个数字

    了。82!思考片刻,你会意识到,这种记忆力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以

    下是史蒂夫记住的82个随机的数字:

    0326443449602221328209301020391832373927788917267653245037746120179094345510355530

    想象一下,在听到别人向你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这82个数

    字,然后你能把它们全部记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在我

    们的实验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后,史蒂夫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他甚至不

    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所有这些,只是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持续练习罢

    了。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

    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Johnny Hayes)夺得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当时的报纸把这场比赛描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比赛”。海耶斯不仅夺冠

    了,还创造了马拉松世界纪录,成绩是2小时55分18秒。

    如今,距离海耶斯夺冠一个多世纪以后,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已经刷

    新为2小时2分57秒,比他创造的世界纪录快了近30%,而且,如果你是

    年龄为18~34岁的男性,想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那么,只有成绩不

    低于3小时5分,才可能获得参赛资格。简单地讲,海耶斯在1908年创造

    的世界纪录,如果换到今天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只够刚刚赢得参赛

    资格。要知道,这项比赛吸引了大约3万名长跑者参加。

    同样是在1908年的夏季奥运会上,在男子跳水比赛中,几乎出现了

    一场灾难。其中一位跳水运动员在尝试空翻两周这个动作时,差点儿身

    受重伤。几个月后发布的官方报道认为,跳水是项危险的运动,建议未

    来的奥运会禁止该项目。

    如今,空翻两周已成为跳水项目中的入门级动作,即使是10岁的孩

    子参加的比赛,也必须会这个动作,到了高中,最佳的跳水运动员可以

    完成空翻四周半的动作了。世界级运动员甚至可以做更加高难的动作,比如回旋,也就是说,向后空翻两周半,再加两周半转体。我们很难想象,20世纪初期那些认为空翻两周属于危险动作的专家,会怎样看回旋

    这个动作,但我猜,如果当时有人具有这样的想象力,猜测到今后的跳

    水运动会出现类似回旋的高难度动作的话,那些专家一定会认为这是个

    笑话,绝不可能做到。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阿尔弗雷德·柯尔托(Alfred Cortot)是世界

    上最知名的古典音乐家,他演绎的《肖邦24首练习曲》被认为是权威的

    演绎。而如今的音乐导师们往往把类似的表演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批评家们抱怨柯尔托采用的那种粗心大意的弹奏方法,而且,每一位职

    业钢琴家在弹奏同样这些练习曲时,有可能运用比柯尔托娴熟得多的技

    能。事实上,音乐批评家安东尼·托马西尼(Anthony Tommasini)在

    《纽约时报》上一度发表评论,认为自柯尔托的时代以来,人类的音乐

    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至于柯尔托当时的水平,如果放在今天,可

    能连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都通不过。

    1973年,加拿大人大卫·理查德·斯宾塞(David Richard Spencer)背

    诵圆周率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时,创下了前无古人的纪录:511位。五年

    之后,好几个人在一系列比赛中争着创下新纪录,结果,这个纪录最终

    属于一位名叫大卫·沙克尔(David Sanker)的美国人,他背诵了圆周率

    小数点之后的1万个数字。2015年,该纪录被尘封了30多年之久以后,来自印度的拉吉维尔·米纳(Rajveer Meena)夺得了冠军,再度创下纪

    录,背诵了小数点之后的7万个数字,这使得他花了整整24小时零4分钟来背诵。不过,一位名叫原口证(Akira Haraguchi)的日本人声称背诵

    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10万个数字,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这一纪录

    是42年前的世界纪录的近200倍!

    这些例子都不是唯一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许多人拥有着超常

    的能力,那些能力胜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们所拥有的能力,如

    果“穿越”到以前的时代去,都会被当时的人们认为不可能。想一想罗杰

    ·费德勒(Roger Federer)在网球项目中的神奇表现,或者想一想麦凯拉

    ·马罗尼(McKayla Maroney)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惊人一跳:先是

    一个踺子翻,翻到木马上方,而后在拱顶处一个后手翻,接着,麦凯拉

    在木马的上方高高地、呈弧线地飞起来,完成了两圈半的转体,再稳稳

    地落地,并且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有一些著名的国际象棋特级大

    师能同时进行几十场比赛,还蒙眼进行;而且,似乎总能源源不断地涌

    现一些年轻的音乐神童,他们既能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大提琴,还能吹

    长笛,各种乐器信手拈来,如果放到100年前,一定会让音乐迷们瞪大

    了眼睛,感到无比震惊。

    他们练习,大量地练习

    尽管这些能力非常卓越,但关于这些人如何开发这些超常能力,却

    并没有秘密可言。他们练习,大量地练习。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并不是因为人们天生就具有长途奔跑的基因而提高了30%。20世纪下半叶出生的人们,也不是因为突然之间拥有了一些天

    赋,就能弹奏肖邦的曲子或拉赫马尼诺夫的曲子,或者记住数十万个随

    机的数字了。

    相反,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投

    入训练的时长在稳定地增长,同时,训练方法也日益高级。在许多行业

    或领域之中尤其如此,特别是那些高度竞争性的领域,比如音乐演奏和

    舞蹈、体育运动中的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以及其他的竞赛。这种在训

    练的数量与精细程度上的与时俱进,使不同行业或领域中的人们的能力

    稳定提高,这种提高,如果逐年来看,并非总是显而易见,但跨越几十

    年的时间,便十分惊人了。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你可以看到这种训练的结果,有时候甚至让

    你感到无比奇特。翻开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或者访问其在线版本,你

    会发现一些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神奇表现,比如美国教师芭芭拉·布莱克

    伯恩(Barbara Blackburn),她能以每分钟212个单词的速度打字;斯洛

    文尼亚的马可·巴罗什(Marko Baloh)曾在24小时里骑单车905千米;而

    印度的维卡斯·沙马(Vikas Sharma)只用了仅1分钟时间,便计算出了

    12个大数字的方根,每个数字的长度介于20位到41位数字之间,求出的

    方根从17次方到50次方不等。最后的那次计算,也许是所有计算中最令

    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因为沙马能在仅仅6秒钟内进行12次连续而艰难的

    心算,这甚至比许多人把数字输入到计算器中并读出计算结果的时间还要短。

    最有效的练习形式

    我收到过一封由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鲍勃J.费舍尔(Bob

    J.Fisher)写来的电子邮件,他一度在篮球的自由投篮项目中保持着12项

    不同的世界纪录。他的纪录包括:在30秒钟之内实现最多次数的自由投

    篮(33次)、在10分钟之内最多次数的自由投篮(448次)以及在1小时

    之内最多次数的自由投篮(2371次)。鲍勃在邮件中告诉我,他看过我

    撰写的关于练习效果的研究成果,并将他从那些研究中学到的东西运用

    起来,以提高自己自由投篮的能力,这使得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投得更

    快。

    那些研究,全都以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史蒂夫·法隆所做的实验

    为基础。自那以后,我呕心沥血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以理解练习到底可

    以怎样帮助我们创造新的能力和拓展已有的能力,同时特别关注那些运

    用反复不断的练习,最终成为他们所在行业或领域中世界最佳的人。在

    对这些优中再优的人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为运用精确的术语,我们把他们叫作“杰出人物”),我发现,不论什么行业或领域,音乐也

    好,体育也好,象棋也好,其他任何行业或领域也罢,最有效的那些练

    习,全都遵循同样一些普遍原则。那些用来将前途看好的音乐家培养成音乐会钢琴家的教学方法,与

    将一位普通舞蹈演员培养成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所采用的方法,或者将

    一位国际象棋棋手培养成大师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都有关联呢?答案

    是: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

    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

    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发展一种真正有效的练

    习方法,比如打造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或者是教出一些能够进行腹腔

    镜手术的医生,那么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在促使身体和大脑的改变上,哪些可以奏效,哪些无法奏效。因此,所有真正高效的方法,基本上都

    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

    这些见解全都是相对较新的,而且并非所有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发

    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常表现和取得令人不可思议的进步的导师、教练

    和选手,都运用了这些见解。相反,他们的进步,都是通过反复试验才

    取得的,参与这些试验的人们,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某种特定的练习方

    法可能有效。此外,在各个不同行业或领域中的从业人员,只是各自对

    他们自己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并不知道所有这些都相互关联,比

    如,全心练习三圈半跳跃的滑冰运动员所遵循的一系列普遍原则,与专

    心练习莫扎特奏鸣曲的钢琴家所遵循的原则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设想

    一下,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培养专业特长的最佳方法,可以鼓舞和引导人

    们怎样付出努力去追求卓越。同时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在体育、音乐和国际象棋等领域中被证

    明十分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其他行业或领域中那些致力于学习和提高的人

    们身上,从在校学生的教育,到医生、工程师、飞行员、商界人士,以

    及各种各样的员工的培养和提升,等等,可以取得怎样令人咋舌的卓越

    业绩。我相信,如果我们对有效练习原则进行研究,并且运用从这些研

    究中得到的经验,那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我们曾见证过的、在过去一个多

    世纪之中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的人们取得的令人惊叹的进步。

    某种程度上,各种各样的练习都可能有效,但其中一种特殊的形式

    则是黄金标准,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称之为“刻意练习”。这是我们知

    道的最有效和最强大的练习形式,而且,对刻意练习原则的运用,是为

    任何行业或领域策划和设计训练方法的最佳方式。从有目的的练习讲起

    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将探索刻意练习是什么、它为何如此有效,以及怎样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运用它。但在我们深入研究刻意练习的细

    节之时,最好是稍稍花一些时间来了解某些更为基本的练习,也就是大

    多数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经历过的那种练习。

    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

    让我们首先来看人们一般是怎样学习某种新技能的,比如开车、弹

    钢琴、做长除法、画人物画、编写代码,或者许多其他事情。为了列举

    一个特定的例子,让我们假设你在学习打网球。

    你一定在电视上看过网球比赛,看起来很有趣,或者说,你的一些

    朋友喜欢打网球,你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因此,你买回了一些网球装

    备,包括球鞋、防汗带、球拍以及球,等等。现在,你决心开始学习,但你不知道打网球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你甚至还不知道怎么握拍,因此,你得花钱去上一些课,听网球教练进行讲解,或者请某位朋友告

    诉你一些基本知识。你可能还会花一些时间去练习发球,一遍一遍地练

    习朝墙上击球,直到你非常确定你可以对着墙来“打比赛”了。

    在那以后,你再回头找你的教练或朋友,请他们再教你一次,然后你再花更多时间训练,之后再上课、再训练,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自

    己可以和别人一起打了。你依然不是很优秀,但你的朋友有耐心,每个

    人都在帮你提高和进步。你不断地一个人练习,并且经常吸取一些成功

    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犯那些真正让你尴尬的错误的可能性越来

    越小了,比如击不中球,或者在双打时直接把球打到队友的后背上,等

    等。你对每一次击球都越来越熟练,甚至还可以背后接球了,有时候,当你面对对手凶狠的接球时,能像职业球员那样漂亮地把球回过去(或

    者,你对自己说,你感觉就像是职业球员)。你已经达到了一种舒服的

    境界,可以外出和别人打上几盘,并且即使是比赛,也感到很有趣。你

    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每一次击球,都变成了自然而然的动作。打球

    的时候,你不必想太多了。所以,随着每个周末都和朋友打球,你开始

    喜欢比赛和训练了。你变成了一位网球运动员。那也就是说,你已经在

    传统意义上“学会了”打网球,你的目标就是练到这样的水平:在球场

    上,你的所有动作都是自动做出的,你的表现也被人们所接受,不需要

    太多的思考,如此一来,你可以真正在球场上放松,享受比赛。

    到这个时候,即使你对自己打球的水平并不是彻底满意,但你的进

    步是实实在在的。你已经掌握了容易的技能。

    但你很快便会发现,你依然有一些弱点,不论你多么经常地和朋友

    打球,这些弱点总是暴露出来。比如,也许每次用反手来接那种直奔你

    胸前、稍稍带点旋转的球时,你总是接不到。你知道这个弱点,而对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都有意打出这种球,逼你失误。对此,你感到

    挫败不已。不管怎样,由于这并不会经常发生,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对手

    什么时候打出这种球来,因此,你没有机会继续去改进,每次面对这种

    球,你总是以几乎一模一样的方式漏接这种球。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从烘饼干到写一段说明文,我们全都

    遵循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模式。首先,一般性地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

    导师、教练、书籍或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

    到可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这种

    方式并没有错。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只需要我们达到中等水

    平便可以了。如果你想把汽车安全地从甲地开到乙地,或者在弹钢琴时

    能熟练弹好《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那么,你只需要采用这种办法就

    行了。

    但在这里,你要理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你已经达到了这种

    令你满意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你的水平,无论是

    开车、打网球还是烘焙饼干,你就已经不再进步了。人们通常错误地理

    解这种现象,因为他们自以为,继续开车、打网球或烘焙饼干,就是一

    种形式的练习,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

    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

    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

    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

    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

    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

    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

    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

    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

    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

    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

    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再念给我

    听等,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

    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9个数字。但他

    并没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迫自己变得

    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

    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

    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

    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

    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

    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Steve Oare)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

    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

    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

    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地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

    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

    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

    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特别是,它具有以下一

    些特点。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我们假想的音乐学生如果确定了类似下面这样的练习目标,可能会

    比他漫无目的的练习要成功得多:“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

    的速度弹奏完曲子。”如果不制订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办法判断练习

    是不是成功了。

    在史蒂夫·法隆的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制订长远目标,因为我们都

    不知道他可能记得住多少个数字,但他有一个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

    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他好比一位极具竞争力的长跑选手,而且,他把长跑的态度带到了实验之中,即使他只是在和自己竞争。从

    一开始,史蒂夫就逼着自己每天都增加一个数字,使自己能够记住。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

    到长期目标。如果你平常周末都去打一打高尔夫球,而你想将你的差点

    [1]

    降低至5杆,那么,这对总体目标十分有益,但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

    的具体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

    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

    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

    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

    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

    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

    挥拍动作。诸如此类。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

    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不同于奥尔描述的那位音乐学生,而是一开始就非常

    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一步步进行,记住越来越长的数字串,他

    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你可以听一听他在第115次训练时的录音带,就可

    以对他的专注有所感受。第115次练习恰逢我们的实验进行到一半。当

    时,史蒂夫一般能够记住接近40个数字的数字串了,但还不能稳定地记

    住40个数字,而他真的很想在这一天做到。我们首先从35个数字开始,那对他来说已经很容易了,于是,他开始迫使自己增加数字串的长度。

    在我读出39个数字的数字串时,他对自己说了一句鼓舞士气的话,听起

    来跟他正接近完成的任务没有什么关系。他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

    突破!……我不会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不是吗?当然不会……这将是

    转折的时候!”我花了40秒读出那些数字,他一直保持沉默,但那时,随着他仔细在脑海中回顾那些数字,记住它们不同的分组以及出现的不同顺序,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好几次,他大声地拍着桌子,还经常

    拍手,显然是在庆祝他记得这一组或那一组数字,或者记得它们在数字

    串中处在什么位置。他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当他

    说出最后一个数字时,回头看我。我告诉他说,他真的背出来了。于

    是,我们接下来开始背40个数字。这一次,他又开始自言自语:“这

    次,大任务来了!如果我过了这一关,就全都结束了!我必须过了这个

    关卡。”在我读数字的时候,他再度保持沉默,接着,轮到他背诵时,他又发出兴奋的嘈杂声,并且在他想出来之后,大声地欢呼:“哇……

    来吧!……好的!……继续!”他又一次背出来了,事实上,这一次的

    练习已经成为他能够经常背出40个数字的练习了,尽管他再背不了更

    多。

    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

    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

    了。在奥尔的例子中,音乐学生在学校的表演测试上得了个C,这是一

    种迟到的反馈,但他在练习时,似乎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

    说,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你有多少次正确地弹奏了曲子?”“唔,我不

    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在我们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

    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最为

    重要的反馈,也许是他自己给自己提出的。他密切关注那些他记不住的

    数字串。如果把这样的数字串背错了,他通常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以

    及他漏背了哪些数字。即使最后他终于背出来了,他事后也会告诉我,哪些数字让他感到难以记住,以及哪些数字完全没问题。他意识到了自

    己的弱点在哪里,便可以适当地转变他的关注焦点,并提出新的记忆方

    法来弥补那些弱点。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

    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

    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

    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有目的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尔的音乐学生

    并没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和舒适的区间。相反,学生的话似乎表明,他

    在练习中,只是毫无条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是做那些他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而这种方法是不管用的。

    我们的记忆实验在设计之初就避免让史蒂夫感到太舒服。随着他增

    强自己的记忆能力,我会用更长的数字串来挑战他,以便他总是能在离

    自己的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发挥出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每次他背出来

    了,我便增加数字的数目;他没背出来,我便减少数字的数目。这样一

    来,我把数字的数目恰好保持在他能够背得下来的程度,同时也总在促

    使他记住只比之前多一个数字的数字串。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

    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

    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

    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

    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

    得更差。

    同样,这种现象放在医学上,也是这个道理,而且,我们有特别有

    说服力的证据。研究界对许多专家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已训练三四

    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上,比那些刚从医学院毕

    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一些。这表明,那些医生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的日常

    练习中并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者也没能保住他们的能力;他们没有

    给自己设置太大的挑战,或者没有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出于这一原因,我在2015年参加一个共识大会时,辨别了一些医学继续教育的新类型,这些教育将给医生出难题,并帮助他们保持和精进他们的技能。我们将

    在第5章详细探讨这一话题。

    关于这一点,我最喜欢的例子也许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国际象棋

    棋艺。富兰克林是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天才。他是一位科学家,因其对电

    的研究而名声远扬;又是一位受欢迎的作家和出版家,出版了《穷理查

    智慧书》(Poor Richard抯Almanack);还是美国第一家公共借阅图书

    馆的创始人、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发明家等,我们还知道跟他有关的事

    物是双焦眼镜、避雷针和富兰克林火炉。但他最痴迷的是国际象棋。他

    是美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曾参加过最早的国际象棋比赛,并在那里

    广为人知。他下了30年国际象棋,老了的时候,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下

    棋上。他在欧洲的时候,和当时最著名的棋手下过棋。尽管他曾给大家

    提过“早睡早起”的建议,但他自己下起国际象棋来,往往下到早上6

    点,直到太阳升起。

    因此,本杰明·富兰克林那么聪明,而且又花了数千个小时来下

    棋,有时候还和当时最佳的棋手过过招。他是不是让自己成了最伟大的

    国际象棋棋手?没有。他的水平只能说是中上等,从来没有强大到能与

    欧洲优秀棋手相提并论的地步,更别说最优秀了。在国际象棋上的失

    败,令他感到异常气馁,但他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棋艺无法精进

    了。如今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便是: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从来没有进行数小时的刻意练习,而那种练习正是提高棋艺所需要的。他就如同一名在3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同样的

    方式弹同样一些曲子的钢琴家。这种做法,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

    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1] 指高尔夫运动中给弱者增加的杆数。——译者注遇到瓶颈怎么办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也许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较为容易,然后你会继续逼迫

    自己。但有时候,你偶然碰到了那些让你感到很难做好的事情,似乎你

    永远也做不了。想办法去逾越这些障碍,是通向有目的的练习的隐藏钥

    匙。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是“试着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试

    着做不同的事情”。换句话讲,这是一个方法问题。在史蒂夫的案例

    中,当他背诵到22个数字时,碰到了一个障碍。结果,他把它们分为四

    个组,每组四个数字,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忆窍门来记住这些数字组,然

    后再加上一个包含6个数字的排练组,放在最后,以便他可以一遍又一

    遍地重复,直至能借助数字的声音来记住这个组。但他没能搞懂怎样记

    住这22个数字,因为当他在脑海中把它们按一共五个组、每组四个数字

    来排列的时候,他对数字的顺序有些混淆。最后,他突然想到一个主

    意:同时使用三个数字一组和四个数字一组的两种组合,这样一来,他

    终于取得了突破,使自己运用了四个数字组、每组四个数字,以及四个

    数字组、每组三个数字、再加个六个数字的排练组,最多记到了34个数字。然后,一旦他达到那一极限,就必须再想其他办法了。这就是史蒂

    夫在我们的整个记忆研究中一种常规的模式: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

    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

    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

    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

    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事实证明,有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障碍。著名小提琴导

    师多萝茜·迪蕾(Dorothy DeLay)曾描述过,有一次,她的一位学生前

    来找她,请她帮他加快在某首曲子上的演奏速度。原来,根据时间安

    排,他要在一个音乐节上演奏该曲。学生对多萝茜说,他演奏得不够

    快。多萝茜问他,到底演奏得多快?他回答说,他想和世界著名小提琴

    家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一样快。于是,迪蕾首先录下了帕

    尔曼演奏的那首曲子,并记下了时间。然后,她设置了一个节拍器,以

    减慢速度,让她的学生根据减慢的速度来演奏,这当然在学生的能力范

    围之内。她让他一遍遍地演奏,每次都稍稍加快一点节奏。于是,学生

    每次都能演奏好。到最后,等到学生可以分毫不差地演奏这首曲子后,多萝茜告诉学生:他实际已经演奏得比伊扎克·帕尔曼更快了。

    比尔·蔡斯和我两人对史蒂夫采用了好几次相似的方法,当时,史

    蒂夫遇到了一个障碍,认为他可能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了。我一度稍稍放慢了读数字的速度,使得史蒂夫有更多时间来记住明显多得

    多的数字。这让他确信,问题并不在于那些需要他记住的数字有多少,而在于他能多么迅速地将数字编码到记忆中去,也就是为构成整个数字

    串的各组不同的数字找到记忆术,如果他可以加快速度将数字放到长时

    记忆中去,那么,他就有可能提高自己的表现。

    另一次,我给史蒂夫的数字串,比起他在那个时刻能够记住的数字

    串长了10个数字。结果,他记住了那些数字串中更多的数字,连他自己

    也感到吃惊。特别是,尽管记得并不太完美,但他记住的数字总数,已

    经打破了此前的记录。这让他确信,事实上他完全有可能记住数字更多

    的数字串。他意识到,他的问题并不是自己已经抵达了记忆力的极限,而是他在整个数字串中漏掉了一组或两组数字。他认定,继续前进的关

    键是更加仔细地将数字的小组进行编码,于是,他又开始提高自己的水

    平了。

    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在努力提高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都会偶

    然碰到那些障碍,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刻,似乎你不可能再取得任何进

    步了,或者,至少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水平。这是自

    然而然的。不自然的是那种真正让你完全停下脚步的障碍,那种不可能

    逾越的障碍。在我多年的研究中,并没有找到任何清晰的证据来证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人们真的会遇到绩效和表现完全不变的极限。相

    反,我发现,人们通常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

    这里有一条注意事项:尽管我们总能继续前进和不断进步,但要想

    做到,并不见得总是轻而易举。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为什么有

    些人愿意进行这种练习呢?是什么使他们继续下去呢?我们将在本书中

    一次又一次地回顾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史蒂夫的案例中,有几个因素在发挥作用。首先,他是有报酬

    的。不过,他本来可以总是参加我们的练习,却在记住数字时不做格外

    的努力,依然能拿到他的报酬,因此,尽管获取我们支付的报酬,是他

    的一部分动机,却一定不是全部的动机。那么,为什么他要如此狠逼自

    己进步呢?我和他交谈过,我认为,他的动机更大程度上因为在开始了

    前几次练习之后,他开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他确实乐于见到自己的记

    忆力得到强化。这种感觉很好,他希望一直有那种感觉。此外,在他的

    记忆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他某种程度上成了名人;关于他的故事

    开始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他还在许多电视节目中亮相,包括《今日

    秀》(Today)节目。这为史蒂夫提供了另一种正面反馈。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

    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

    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另一个因素是:史蒂夫乐于挑战自己。从他以前参加过越野赛跑,而且是田径赛场上的活跃参与者,便可明显看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

    告诉你,他只要一参加训练,就会和别人一样刻苦,但他的这种动机,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为了赢得比赛。此外,他从自己

    多年的奔跑经历中了解到,定期的训练,一周接一周、一月接一月的训

    练意味着可以有效地提高表现,而且,对他来说,每周三次、每次只进

    行一小时训练,也不是一件格外艰难的任务,因为他经常参加长达三小

    时的跑步。后来,在结束了与史蒂夫和其他一些学生的记忆研究之后,我只招聘一类研究对象:运动员、舞蹈家、音乐家或歌手等曾接受过大

    量培训的人。他们中没有人中途退出实验。

    因此,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

    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

    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对想要提高

    自己的每个人来讲,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开端的秘诀——但依然只是

    开始。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尽管比尔·蔡斯和我依然与史蒂夫·法隆一起进行着我们为期两年的

    记忆研究,但在史蒂夫决定用他那得到了强化的记忆去从事别的事业

    时,我们决定寻找另一位乐于接受相同挑战的研究对象。我们不相信史

    蒂夫天生就是具备能够记住数字的天赋,而是假定他提升的这些技能,完全归功于他经历过的这些培训,而最佳的证明方法是与其他的研究对

    象一起,再进行同样的研究,看一看我们是否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第一个自愿参与研究的是一位研究生,名叫雷妮·艾里奥(Renée

    Elio)。在开始前,我们告诉她,她之前的那位研究对象能够记住的数

    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了,因此,她知道,那样的进步是可能的。这样一

    来,她比史蒂夫刚开始参与实验时,知道的东西更多一些。不过,我们

    没有向雷妮透露半点史蒂夫的表现。她必须想出自己的办法来记忆。

    她开始练习时,进步的速度与史蒂夫非常接近,在进行了50个小时

    左右的练习后,她也强化了自己的记忆,能够记得住接近20个数字。不

    过,和史蒂夫不同的是,到这个时候,雷妮好比碰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

    墙。后来,她又花了5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此决

    定退出培训。她将自己记数字的记忆能力强化到了远比任何未经训练的

    人强大的地步,并且能够与某些记忆术专家媲美,但她感觉与史蒂夫取

    得的进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在哪里

    差距在哪里?史蒂夫成功地构建了一系列的心理结构,使自己能够

    使用长时记忆来回避短时记忆通常的局限,并且记住长串的数字。那种

    心理结构,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记忆术(许多的这些记忆术,以运行的时

    间为基础,再加上一个用于追踪记忆术次序的体系)。例如,当史蒂夫

    听到数字907时,他将它们想象成很好记的概念,9:07,或者说9分7

    秒,这些便不再是必须用短时记忆来记住的随机数字了,而是他已经熟

    悉的概念。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改进几乎各种类型的心理表现,至关重要的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这样便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并且

    马上就能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史蒂夫做到了这一点。

    而雷妮并不知道史蒂夫是怎么做到这样的,于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

    方法来记数字。史蒂夫主要基于运行的时间,将数字分成三个和四个一

    组。他记住了那些组的时候,雷妮却采用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记忆术,它

    们得依靠天数、日期和一天中的时间,等等。史蒂夫和雷妮之间的重要

    差别在于,史蒂夫总是在记住数字之前,事先决定采用什么模式来记

    忆,将数字串分解成三个或四个数字的数字集,到最后再加上一个由

    4~6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然后,他把最后那个数字串一遍一遍对自己

    重复,直到他能在记忆中记住它的声音了。例如,对于27个数字的数字

    串,他会把数字整理到三个组中,每组四个数字,然后再整理到三个组中,每组三个数字,最后留一个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组。我们把这种预先

    固定的模式称为“检索结构”(retrieval structure),它使得史蒂夫可以着

    重记住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的数字组,一组一组地记,然后在脑海中记

    住这些单个的组适合放在检索结构中的哪个位置。事实证明,这是一种

    强大的方法,因为它使得史蒂夫能将每组数字(由三个数字或四个数字

    组成)作为运行时间或其他记忆术加以编码,放入其长时记忆中,然

    后,他不必再去想它们了,而是直到他最后回忆数字串中所有数字时才

    再度回顾。

    相反,雷妮设计的记忆术是:根据她听到的数字是什么,再决定使

    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例如,对于4778245这一串数字,她可能把它

    记成是1978年4月7日2点45分,但如果数字串变成了4778295,她必须采

    用1978年4月7日的方法,然后加上一个新的日期:2月9日……由于这种

    方法不具备史蒂夫采用方法的那种一致性,因此,她没法记住超过20位

    数字。

    建立检索结构

    比尔和我有了那次经验后,决定再找一位研究对象,要求他尽可能

    采用与史蒂夫相似的方法来记住数字串。因此,我们招聘了另一位跑步

    者,名叫达里奥·多纳泰利(Dario Donatelli)。达里奥是卡内基梅隆大

    学长跑队的一名成员,也是史蒂夫的训练伙伴。史蒂夫告诉达里奥,比尔和我正在寻找一位研究对象,要求该对象能够长期参与记忆训练的研

    究,达里奥同意了。

    这一次,我们没有让达里奥自己去思考怎样记这些数字,而是让史

    蒂夫把他的方法教给达里奥。有了这个开始,达里奥的进步速度比史蒂

    夫快得多,至少是刚开始时快得多。他经历的训练次数明显比史蒂夫少

    得多,便能记住20个数字了,但从那以后,他的速度开始放缓,一度达

    到了能记住30个数字的水平,但似乎史蒂夫的方法对他没有太大的好处

    了,而且,他的进步开始消失。这时,达里奥开始琢磨着改编史蒂夫的

    方法。他提出稍稍不同的方法来编码三个和四个数字的数字组,更为重

    要的是,他设计了一个明显不同且非常适合他的检索结构。尽管如此,当我们测试达里奥怎样记那些数字时,发现他在依靠一些心理过程,它

    们与史蒂夫开发的心理过程十分相似,运用长时记忆来避开短时记忆的

    局限。经过几年的训练,达里奥最终能记住100多个数字组织的数字

    串,或者说,大约比史蒂夫多记了20个数字。此刻,和之前的史蒂夫一

    样,达里奥变成了这个世界上这种特殊技能最优秀的拥有者,一下子声

    名远扬。

    这里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刻苦

    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

    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学术界对一种特定的练习与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已被证明是提高人们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能力的最

    强大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我们会马上进行详尽

    描述。但首先让我们更加密切地观察,在这种令人称奇的改进背后,到

    底有着怎样的原因。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如果你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或者只是想增加一些体重,使自己的肌

    肉增多一些,那么,你挑战自己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胸

    大肌、三角肌、背阔肌、斜方肌、腹肌、臀大肌、小腿肌肉以及腘绳

    肌,等等,就很容易追踪观察你的健身效果。你可以采用录像的测量方

    法,或者简单地每天照一照镜子,感受一下你的进步。如果你采用跑

    步、骑车或游泳等方法来增强耐力,那可以通过测量心率、呼吸的方式

    来观察你的进展,也可以看自己能够持续地跑、骑、游多长距离,直到

    肌肉由于乳酸的累积而颤抖为止。

    但如果你要挑战自己的心理能力,比如说,想要精通微积分、学会

    演奏一件乐器或懂一门外语,那就不同了。要观察你的大脑因这些挑战

    而发生的改变并不容易,因为它会逐步地适应你强加给它的日益提高的

    要求。艰苦地训练一天后,你的大脑皮层并不会酸痛。你的脑袋也不会

    真的变大,不必由于以前的帽子现在戴不下了,而出去重新买顶新帽

    子。你不用在额头上训练出六块肌肉来。由于大脑中的任何变化你无法

    亲眼看见,所以你很容易以为,这些训练真的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变

    化。

    不过,这是错误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

    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改变,而且,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响应体育锻炼那样。在诸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脑部成像技术的方法帮助下,神经学家开

    始研究拥有特定技能的人们的大脑与不具备那些技能的人们的大脑,到

    底有什么区别,同时,他们开始探索各种练习可以产生哪些类型的改

    变。尽管在这个领域中,要学习的知识依然很多,但我们已经足够清楚

    地知道,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怎样既增强我们的身体能力,又强

    化我们的心理能力,并使我们能够做一些此前从没做过的事情。

    关于我们的身体怎样适应训练,我们了解到的绝大多数知识来自对

    跑步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和其他各类运动员的研究。不过,有趣的是,迄今为止,科学界围绕“大脑为响应大量训练会怎样改变”而开展的一些

    质量最高的研究,并没有聘请音乐家、棋手或数学家作为研究对象(这

    些更传统的研究对象,一般用来研究训练对表现和水平所产生的影

    响),而是请出租车司机参与其中。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世界上几乎没有哪座城市可以像伦敦那样使GPS系统陷入混乱。首

    先,这座城市并没有由大道构成的道路网络来指示方位和路径,好比纽

    约曼哈顿、巴黎或东京那样。相反,城市的主干道相互之间都形成奇怪

    的夹角。主干道则呈曲线状地弯曲着。城市中到处都是单行道,环形交

    叉路和“断头路”也随处可见,而且,泰晤士河在城市中央穿过,因此,伦敦的市中心被十几座桥梁跨过,使得人们在这座城市中不论进行多长

    时间的旅行,可能都得至少跨过一座桥梁(有时候甚至更多)。此外,伦敦市采用古怪的编号系统,有时候会让你搞不清楚,要到哪里才能找

    到某个特定的地址,即使你已经找对了地址上标明的街道。

    所以,对游客来说,最好的建议是别想着租一辆带车载导航的车去

    环游伦敦,而是要靠这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把你带到想去的地方。他们

    无处不在,而且有着令人震惊的能力,能以最高效的方式把你从甲地载

    到乙地,不仅考虑了各种可行路线的长度,考虑了一天中的时间、预期

    的交通状况、临时路况以及道路关闭情况,还可能想到了与旅行有关的

    其他各种细节。在伦敦,大约有2.5万名出租车司机,每天驾驶着他们

    像箱子似的大型黑色出租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另外,你告诉出

    租车司机自己想去某个地方,不一定要提供传统的街道地址。假设你打

    算再逛一次查令十字街上那家专卖各种时髦帽子的小店,你又无法完整回忆起来它的名字,比如Load抯或Lear或类似的名字,但你记得,帽子

    店的隔壁是一家出售纸杯蛋糕的面包房,没关系,有这些信息就够了。

    把你知道的一切都告诉出租车司机,很快你会发现,出租车就跟自动导

    航似的,把你载到了那家店铺的门前。

    世界上最难的测试

    你可能想到了,鉴于普通人在伦敦很难找到正确的路径,并不是人

    人都可以当好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事实上,在伦敦,要想当一名获得许

    可的出租车司机,必须通过一系列测试,这些测试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世

    界上最难的测试。测试由伦敦的交通部门管理,那个机构将“知识”(也

    就是出租车司机必须了解的信息)描述为如下内容。

    为了获得许可,成为一名“全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你得对以查令十

    字街为圆心的约9.6千米的半径范围内的区域有全面的了解。你得知

    道:所有的街道,房产,公园和开放区域,政府机构和部门,金融和商

    业中心,外交机构,市中心,登记办事处,医院,宗教场所,体育场馆

    和休闲中心,机场,车站,酒店,俱乐部,剧院,电影院,博物馆,艺

    术会展中心,学校,学院和大学,警察局和总部建筑,民事、刑事和验

    尸官法庭,监狱,以及游客感兴趣的其他地点。事实上,出租车乘客可

    能到达的任何地点,都得掌握。以查令十字街为圆心的9.6千米的半径范围内,大约有2.5万条街

    道。但是,想要成为出租车司机的人士,必须熟悉比那个数目还要多的

    街道与建筑物。任何的地标性建筑,你都可以拿来参照,但也许没什么

    用。2014年,《纽约时报》杂志刊登了一则关于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新闻

    故事。故事讲道,主管测试的机构曾经让一位参加测试的出租车司机把

    主考官带到一尊“手拿奶酪”的两只老鼠的雕像面前;那尊雕像只有1英

    尺高(约为0.3米),周围全是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还要指出的是,参加测试的出租车司机还得向主考官显示,他们可

    以尽快从甲地到达乙地。测试包括很多“回合”,主考官给出伦敦的两个

    地点,被测试对象必须先说出两个地点的精确位置,描述出它们之间的

    最佳线路,然后依次说出沿途每一条街道的名字。每一回合测试结束

    后,都由主考官根据出租车司机答案的准确性进行打分,然后,随着分

    数的累积,测试变得越来越难,因为主考官对终点的描述会越来越模

    糊,行驶路线也更长、更绕、更复杂。到最后,大约一半甚至更多的出

    租车司机在测试中被淘汰。没被淘汰并获得许可的那些人,早已将伦敦

    的地图内化于心,某种程度上好比胸中装着谷歌地图,可以随时调用卫

    星照片,具有深不可测的记忆力和处理能力。只要乘客提供模糊的地

    址,他们便能驾驶着装有摄像头的出租车,准确地把客人载到指定目的

    地。

    为了掌握那些“知识”,打算参加测试的出租车司机要花上数年时间,把伦敦的大街小巷全都熟记于心,并做好笔记,详细记录哪个地方

    是怎样的,以及如何从这里去往那里。第一步是掌握指导手册中提供给

    出租车司机候选者的320回合的清单。对于某个特定回合,候选者通常

    首先借助摩托车,实地走一遍各种可能的线路,搞清最短的路径是什

    么,然后再实地探索这些线索的起点和终点附近地区。这意味着要在那

    些地方约400米的范围内闲逛,把周围的建筑物以及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拿笔记下来。反复这样做过320次之后,参加测试的出租车司机已经积

    累了伦敦市内320条最佳线路,而且探索并记下了查令十字街周边9.6千

    米内的中心地带的每一处位置。这是一个开始,但成功的候选者还得继

    续挑战自己,以确定许多其他回合的最佳路线是不是也在清单上,并记

    下他们此前可能漏记了的,或者也许是最近才建成的建筑物和地标。事

    实上,即使是已经通过测试并获得许可的伦敦出租车司机,也要继续提

    升他们对伦敦街道的掌握。

    由此而产生的记忆力和导航技能,让人感到震惊,因此,对于有兴

    趣了解这些现象,特别是了解人们如何学习导航技能的心理学家来说,伦敦出租车司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系统科学

    家埃莉诺·马圭尔(Eleanor Maguire)曾对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迄今为止最

    深入的研究,那些研究也向我们揭示了训练如何影响大脑。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早在2000年,马圭尔就发表了关于出租车司机的研究成果,那是她

    围绕这一主题的最早研究成果之一。她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来观察16位出

    租车司机的大脑,并将他们与另外50位男性的大脑进行比较,后者年龄

    与出租车司机相仿,但没有从事出租车司机的职业。她特别观察了海马

    体,也就是大脑中涉及记忆发展、形状像海马的部位。通过空间导航和

    记住空间中事物的位置,尤其能够激活海马体(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两

    个海马体,它们分别位于大脑的两侧)。例如,那些在不同地方贮存食

    物的鸟类,必须能记住不同的位置,因此,和另一些与之有紧密亲缘关

    系的、但不会在不同地方贮存食物的鸟类相比,前者的海马体相对较

    大。更重要的是,至少在某些鸟类中,海马体的大小十分灵活,有的

    大,有的小。有些鸟的海马体因存储食物的经验增大了30%,人类是不

    是也一样呢?

    马圭尔发现,在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之中,海马体的一个特定部位比

    其他实验对象更大,这个部位是海马体的后部。此外,当出租车司机的

    时间越长,海马体的后部也就越大。几年之后,马圭尔又进行了一项研

    究,将伦敦出租车司机与公共汽车司机进行对比。公共汽车司机也在伦

    敦开了好几年车,不同的是,公共汽车司机几年来只反复走一条线路,不必去思考从甲地到乙地的最佳线路是什么。马圭尔发现,出租车司机

    的海马体后部,明显比公共汽车司机海马体的同样部位大得多。这其中

    的含义很清楚: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海马体后部的尺寸产生如此大的差

    别,都与驾驶汽车本身并没有关系,而是与职业要求的导航技能有特定的关系。

    不过,这一结论依然不够严谨:也许研究中的出租车司机从一开始

    就拥有后部更大的海马体,使得他们在伦敦寻找位置和路线更有优势,而他们接受的这种广泛的测试,只是一个淘汰程序,以重点关注符合条

    件的出租车司机。这些司机天生就能更好地学会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中熟

    练地穿梭。

    马圭尔运用十分简单却很有说服力的方法解答了上述这些怀疑:她

    追踪观察一组正在申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的情况,从他们接受培训开

    始,直到他们要么通过了测试,成为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要么中途被

    淘汰并继续从事其他职业。特别是,她招募了刚刚开始接受培训、正在

    申请许可的79名出租车司机(全部都是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招募

    了31名年龄相仿的男性作为控制组。她对所有人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发

    现正在申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与控制组成员之间的海马体后部的大小并

    无差别。

    四年后,她重新观察了这两组对象。这个时候,当初的79名申请许

    可的出租车司机中,已有41人获得了许可,成为出租车司机,另外的38

    人则不再接受培训,或者没能通过测试。因此,此时参加对比的有三个

    小组:已经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对伦敦的街道已然十分熟悉,并

    通过了系列测试;曾接受培训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对伦敦的街道并不十

    分熟悉;以及那些根本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控制组成员。马圭尔再度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并计算了每个人海马体后部的尺寸。

    研究结果让她备感震惊。不过,如果她曾经测量过健身爱好者的肱

    二头肌,本不应该对这些结果感到惊奇,但她没有这样做过,她只是测

    量了大脑中不同部位的尺寸。在接受过出租车司机培训的那两组实验对

    象中,继续参加培训并成为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的那些人,海马体后部

    的体积明显大一些。相反,中途不再参加培训或者没能通过出租车司机

    系列测试的人们,或是那些和出租车培训项目毫无关系的控制组成员,其海马体后部的尺寸没有变化。几年过去了,由于熟练掌握了伦敦的地

    理情况,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已经变大了,这是因为它负

    责空间导航。

    2011年,马圭尔发表了这项研究的成果,这也许是证明人类大脑为

    响应密集训练而发展和改变的最引人关注的证据。此外,她的研究还有

    一层清晰的含义: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潜藏着更多的神

    经元和其他组织,增强了他们的导航能力。你可以把伦敦出租车司机的

    海马体后部想象成男性健美运动员经过高强度训练之后的胳膊和肩膀。

    他们年复一年地训练哑铃、鞍马、双杠、自由体操,练就了一身的肌

    肉,而这些肌肉又与他们在那些不同器械上要做的各种运动完美匹配起

    来,实际上,这使得他们可以做各种体操动作,远远突破了他们刚开始

    训练时的极限。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也同样“膨胀”,但其中充满的

    是脑组织,而不是肌肉纤维。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21世纪头10年之前,大多数科学家断然否认类似马圭尔等人对伦敦

    出租车司机的大脑进行研究的成果,他们觉得这不可能。科学界一般认

    为,一旦某个人已成年,他的大脑“布线”就已经相当固定了。没错,我

    们每个人都明白,在你学习一些新知识时,大脑的某些部位一定会有一

    些调整,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调整只不过是强化了某些神经连接,弱化

    了另一些神经连接,因为大脑的整个结构及其各种各样的神经网络仍然

    是固定的。上述这种观点,与下面这种观点密切相关:个人在能力上的

    差别,主要由大脑“布线”的不同而导致,它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学

    习,只不过是发挥某人遗传潜能的一种方式而已。

    一个常用的隐喻是把我们的大脑描述成电脑:学习就像载入数据或

    安装新的软件,使你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但你的最终效果总

    是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数据数

    量,以及中央处理器(CPU)的能力,等等。

    身体的适应能力

    相反,如我们已经提到的那样,人们身体上的适应能力总是更容易

    辨别。关于身体的适应能力,我最喜欢用做俯卧撑的例子来证明。如果你在20多岁的时候身体相对健康,而且是男性,你也许能做40个或50个

    俯卧撑;如果你能做100个,你的朋友可能对你刮目相看,而且,如果

    他们和你打了赌,那他们毫无疑问会输。那么,根据上面的这些信息,你认为俯卧撑的世界纪录会是多少个?500个还是1000个?1980年,一

    位日本人创下了连续做10507个俯卧撑的纪录。在此之后,吉尼斯世界

    纪录不再接受人们提交的纪录申请,转而接受在24小时之内做完的最多

    次数俯卧撑的纪录。1993年,一位美国人在21小时21分钟之内做完了

    46001个俯卧撑,这一纪录当前仍然没有被打破。

    或者,想一想引体向上的例子。即使是相对健康的男性朋友,通常

    也只能做10个或15个,尽管如此,如果你真的训练过,也许可以做40个

    或50个。但在2014年,一位捷克人在12小时之内做了4654个引体向上。

    简单地讲,人类身体的适应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种适应能力,不

    仅仅是骨骼肌肉的,还是心脏、双肺、循环系统、身体的能量储存以及

    更多其他方面的,凡是与身体爆发力和耐力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包括在

    内。尽管适应能力依然存在极限,但并没有迹象表明我们已达到那些极

    限。

    从马圭尔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了解到,大脑的适应能

    力也与我们身体的适应能力非常相似,不但程度相近,而且类别相差无

    几。盲人大脑如何“重新布线”

    对这种适应能力(或者像神经系统科学家所说的“可塑性”)最早的

    观察结果,在一些研究中多次出现,这些研究着眼于盲人或聋哑人的大

    脑怎样“重新布线”,以便为大脑中专门用于处理视觉或听觉的部分找到

    新的用途,这些部分对于失明或失聪的人来说已经用不上了。绝大多数

    失明者由于眼睛或视觉神经出了问题,无法看见东西,但视觉皮层和大

    脑中其他的部位依然在充分运转;他们只是无法从眼睛那里获得任何信

    息。如果说大脑真的像电脑那样是硬连接的,那么,这些视觉区域永远

    在那里空闲着。不过,我们现在知道,大脑会重新分配它的神经元的路

    径,以便这些以其他方式无法得到运用的区域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

    情,特别是涉及其他感觉(如触觉、味觉、嗅觉等)的事情。失明者必

    须依靠其他那些感觉,从周边的环境中获得信息。

    例如,为了能够阅读,失明者要用他们的指尖来触摸布莱叶点字法

    (盲文的一种)上突起的小点点。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机器来观察

    失明的研究对象在阅读盲文时大脑的活动,看到大脑中发亮的部分,就

    是视觉皮层。对于视力正常的人们,视觉皮层可能在处理来自双眼(而

    不是指尖)的信息时才会发亮;但对于失明者,视觉皮层帮助他们解读

    在指尖触摸到盲文上突起的小点点时的感觉。

    有趣的是,重新布线并不只是发生在没有以其他方式得到运用的大脑部位上。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

    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即使它们已经有了其他事情要做。在

    这方面,最引人关注的证据也许来自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所做的一个实

    验。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组十分熟练的盲文阅读者在阅读时,控制他们手

    上各个不同手指的大脑部位的情况。

    参与研究的是用三个指头来阅读盲文的失明者,也就是说,他们用

    食指来阅读构成单个字母的点的图案,用中指来判断字母之间的空间,用无名指来追踪他们阅读时特定的行数。大脑中负责控制手指的部位通

    常开始布线,以便每个手指头的动作都有一个截然不同的部位负责。例

    如,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清晰地判断哪个指头的指尖碰到了物

    体,以及碰到的物体究竟是铅笔笔尖还是一颗图钉,而根本不需要低头

    去看我们的手指。研究中的参与对象是一些盲文老师,他们每天都要用

    手指头去触摸盲文,一摸就是几个小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经常使用

    三个手指头,已经使大脑中专门用来负责这三个指头的部位增大了许

    多,以至于那些部位到最后都重叠起来了。结果,参与研究的对象对这

    三个指头上的触觉格外敏感,和视力正常的研究对象相比,他们能够察

    觉到轻柔得多的触碰,但通常无法分辨到底是触碰了三个指头中的哪一

    个。

    这些对失明研究对象的大脑可塑性的研究,类似于对失聪研究对象

    的大脑可塑性的研究,其结果告诉我们,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清醒的、刻意

    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包括你的大脑、我的大脑以及

    任何人的大脑,都是可能的。

    研究人员刚刚开始探索可以将这种可塑性付诸运用的各种不同方

    式。迄今为止最引人关注的结果,可能对一些特定人群有特别的含义,即那些随着年龄增大而饱受远视痛苦影响的人们。几乎每个50岁以上的

    人,对那种远视都有切身体会。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和以色列的神经系统

    科学家及视力研究人员进行的,其结果于2012年发布。科学家组织了一

    组中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所有人都难以对附近的物体聚焦。这

    种情况,官方的名称是老花眼,是由于眼睛本身的问题而造成的,因为

    眼睛的晶状体失去了伸缩性,使得人们更难充分地聚焦,以观察微小的

    细节。此外,老花眼还存在一种难以觉察亮与暗之间的对比度的情况,这加剧了聚焦的难度。这些结果,对于验光师和眼镜商来说是一种好

    处,却时刻困扰着5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中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佩戴老花

    镜才能阅读或者从事需要细致观察的工作。

    研究人员让研究对象每周来实验室3次左右,连续3个月保持这样的

    频率,并且每次花30分钟来训练他们的视力。研究人员要求他们观察一

    张小小的图片,将图片放置在与其形状非常相似的背景之中;也就是

    说,图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很小。要观察图片,需要高度集中注意

    力,还得付出巨大的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学会了迅速而准确地辨别图片。到3个月的训练结束时,研究人员组织了测试,以了解

    研究对象能够观察多大尺寸的图片。总体而言,研究对象能够阅读比他

    们在刚开始训练时小了60%的文字,而且,每位研究对象都改进了视

    力。此外,在训练之后,研究对象能够不戴眼镜读报了,这是他们中大

    多数人在接受训练之前无法做到的。不但如此,他们读报的速度也比从

    前更快了。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改进,并非由眼睛本身的变化造成。研究

    对象的眼睛还和从前一样,晶状体依然缺乏伸缩性,而且难以聚焦。相

    反,这些改进是由他们大脑中某些部位的改变引起的,这些部位负责解

    读来自眼睛的视觉信号。尽管研究人员并没有准确地指出这些改变到底

    是什么,但他们认为,研究对象的大脑学会了对图片“去模糊”。人们看

    图片模糊,是由两种不同的视觉缺陷共同引起的,一是无法看清微小的

    细节,二是难以察觉对比度中的差别。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借助在大脑

    中执行的图片处理来缓解,其方式很大程度上与电脑中的图片处理软件

    一样,或者像照相机那样,可以通过操纵对比度等来修饰图片。开展这

    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训练教会了研究对象的大脑对视觉信号

    进行更好的处理,这反过来使研究对象能辨别更加细微的细节,不需要

    改善来自眼睛本身的信号。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为什么人类的身体与大脑一开始就具有如此强大的适应能力呢?讽

    刺的是,它全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

    使一切保持相同。

    身体偏爱稳定性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它保持稳定的内部温度,保

    持稳定的血压和心率,并使得血糖稳定、PH值(即酸碱度水平)平

    衡。它使我们的体重日复一日地保持合理的一致。当然,所有这些全都

    不是完全静态的。例如,如果进行锻炼,人们的心率会加快;如果暴饮

    暴食,人们的体重会增加;如果节食,人们的体重会下降。但是,这些

    变化通常是暂时的,而身体最终会回到它原来的模样。对于这种现象,技术上的术语是“体内平衡”(homeostasis),它只是意味着一个系统

    (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系统,但最常见的是一种活着的生物,或者是活着

    的生物的某些部位)以一种保持其自身稳定性的方式来行动的趋势。

    单个的细胞也喜欢稳定性。它们保留一定的水分,并且通过控制着

    哪些离子和分子留在细胞膜之内,哪些则排出细胞膜之外的方式,调节

    正离子和负离子(特别是钠离子和钾离子)以及各种各样小分子的平衡。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要让细胞有效地运转,就需要一个

    稳定的环境。假如周围的组织过热或者过冷;假如它们的流动水平过

    快,超出了理想的范围;假如氧气含量下降过快;或者假如能量供应过

    于缓慢,都会破坏细胞功能的发挥。如果这些变化幅度太大且持续时间

    过长,细胞就开始死去。

    因此,身体需要各种各样反馈机制的支持,这些反馈机制着力维持

    现状。想一想,当你进行某种强有力的体育活动时,会发生什么。肌肉

    纤维的收缩使单个的肌肉细胞扩大它的能量与氧气的供应,这些能量与

    氧气需要由附近的血管来补充。但现在,随着血流中的氧含量和能量供

    应量下降,身体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响应。

    心跳开始加快,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并排放更多二氧化碳。身

    体储存的各种不同能量都转换成肌肉可以使用的那种能量,并注入血流

    之中。与此同时,血液循环也加快,以便更好地将氧气和能量传送到需

    要它们的身体部位上去。

    只要体育锻炼并非费力到让身体的体内平衡机制无法正常运行,那

    么,它基本上不会引起身体上的生理变化。从身体的角度来看,它没有

    理由改变;一切还是照常运转。但当你从事持续而有力的体育锻炼,使

    得身体超出了体内平衡机制能够补偿的界限时,就是另一回事了。被迫走出舒适区之后

    超出界限后,你的身体系统和细胞自身会处在异常状态下,含氧量

    和各种与能量相关的化合物含量都异常低,比如葡萄糖、二磷酸腺苷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等等。各种细胞的新陈代谢不再像往常那样继续

    下去,因此,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与正常状态下完全不同,产生的

    生物化学产品也和细胞通常产生的完全不同。细胞对这种状态的改变不

    满意,它们通过升高细胞DNA中的一些不同的基因来响应。(DNA中

    的大多数基因,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都是不活动的,而细胞会“打

    开”和“关闭”各种不同的基因,这取决于它在那个时刻需要些什么。)

    这些刚刚激活的基因将打开或者提升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系统,由那

    些系统来改变细胞的行为,使细胞顺应这样的事实:细胞和周围的系统

    已经被迫走出了它们的“舒适区”。

    细胞内部到底是怎样进行活动以应对这些压力的,其细节极为复

    杂,研究人员还只是刚刚开始揭示它们。例如,在一项关于老鼠的研究

    中,从事研究的科学家计算了112种不同的基因,当老鼠后腿的某块特

    定肌肉上的负荷突然增大时,这些基因便会打开。通过已经打开的特定

    基因来判断,顺应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肌肉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以及肌肉细胞形成的速度发生改变。所有这些改变,最终的结果是强化了老鼠的肌肉,以便它们能够应对增加的负荷。

    老鼠还被逼着走出了舒适区,而肌肉对此的顺应方式是:变得足够强

    壮,以建立新的舒适区。这样就重新建立了体内平衡。

    这就是体育锻炼制造身体变化的一般模式。当身体的系统(比如某

    些肌肉、心血管系统或者其他系统)感受到压力,以至于原来的体内平

    衡无法继续保持下去时,身体便会开始响应那些变化,目的是重新建立

    体内平衡。比如,假设你开始执行一个有氧运动的计划,如每周慢跑三

    次,每次跑半个小时,使你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的水平

    (对于年轻人,应当超过140次)。这种持续的活动,将使得供应腿部

    肌肉的毛细血管的氧含量降低。于是,你的身体将通过生长新的毛细血

    管的方式来应对,以便为腿部的肌肉提供更多的氧,并使你的双腿重新

    回到它们的舒适区。

    这正是我们可以怎样利用身体对体内平衡的渴望而推动变化的例

    子:足够努力地锻炼,并且保持足够长的时间,那么,身体将以各种方

    式来改变,使得那种努力变得更容易。你会稍稍变得更强壮一些,积累

    一定的耐力,身体也变得更协调一些。但这里也有一个陷阱:一旦补偿

    已发生,也就是说,新的肌肉纤维已经生长出来并变得更加高效,新的

    毛细血管也已长出,等等。那么,身体就能轻松应对以前感到十分艰难

    的那些体育锻炼活动了,它会再度感到舒服。改变也停止了。因此,要

    使改变不断进行下去,你必须不断地加码:跑得更远一些、更快一些,并且爬坡跑。如果你不继续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身体将会保持体内平

    衡,尽管此时的体内平衡不同于以前,但你将停下改进的脚步。

    挑战越大,变化越大,但不要太过

    这解释了持续将自己推出舒适区的重要性:你要使身体的补偿变化

    不停地发生,但如果一下子推得太猛,使自己远远离开了舒适区,就有

    可能受伤,而且,事实上反而阻碍了你的提高。至少,这是身体响应体

    育锻炼活动的一种方式。对于这些方面,科学家已经了解了许多,但他

    们对人类大脑如何响应心理上的挑战,却知之甚少。

    身体与大脑的一个主要差别是:成年人大脑中的细胞,一般并不会

    分裂并组成新的大脑细胞。当然,也有少数几种例外,比如在海马体

    中,新的神经元可以生长,但发生在绝大多数大脑部位之中的、为了顺

    应心理挑战而进行的改变(比如通过训练对比度来提高人们的视力),没有包含新的神经元的长出和发育。相反,大脑会以各种不同方式

    来“重新布线”那些网络,例如,强化或弱化神经元之间的各种连接,同

    时还增加新的神经元连接或摒弃旧的神经元连接。髓磷脂的含量也会增

    加,在神经细胞周围形成的隔离鞘,允许神经信号更加迅速地传递;髓

    鞘形成可以使神经脉冲的速度提高10倍之多。因为这些神经元网络负责

    思考、记忆、控制移动、解读感官信号以及大脑的所有其他功能,重新

    调整和加快这些网络的运转速度,使人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譬如不用戴眼镜读报,或者迅速确定从甲地到乙地的最佳路径等,那些事情

    都是以前做不了的。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一

    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如果能够触发大脑

    结构的变化,那么,这种学习比起只是继续练习已学会的某项技能时的

    学习要高效得多。另一方面,在过长的时间内过分地逼迫自己,可能导

    致倦怠和学习低效。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

    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人类大脑和身体通过发展新的潜力以响应各种挑战的事实,其背后

    潜藏的原理是有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的有效性。伦敦出租车司机、奥

    运会体操选手或者音乐节上小提琴演奏家等人的训练,事实上是一种充

    分利用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发展和提升新能力的方法,而这些能力,我们以前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来发展和提升。

    音乐训练如何改变大脑

    要证实上述观点,最好是观察音乐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过去20多

    年,研究人员极为细致地研究了音乐训练如何影响大脑,以及那些影响

    反过来如何造就在音乐上的极高造诣。最有名的研究发表在1995年的

    《科学》(Science)期刊上。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心理学家爱德

    华·陶布(Edward Taub)与四位德国科学家合作,招募了六位小提琴演

    奏家、两位大提琴演奏家和一位吉他演奏家,这些人全都不是左撇子。

    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另外,他们还招募了六位并非音乐

    家的实验对象作为控制组成员,作为那些音乐家的参照对象。陶布想了

    解的是,这两群人在他们的大脑中专门用于控制手指的部位上有哪些区

    别。陶布最感兴趣的是音乐家左手的手指。演奏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吉

    他,需要对那些手指进行超常的控制。手指得在乐器上来回滑动,而且

    需要在琴弦之间来回切换(有时,这种切换的速度奇快无比),还必须

    异常准确地把手指放在特定的位置。此外,从乐器中发出的许多抖动的

    声音,比如颤音等,涉及手指放在某些位置时的滑动或颤动,通常需要

    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左手的大拇指几乎不会用到,主要只是用一

    些力气,以便左手握紧乐器。右手的功能也比左手简单得多,对大提琴

    和小提琴演奏家而言,主要是握住琴弓,而对吉他来说,主要是拨弹或

    捏住弦。简单地讲,对这类乐器演奏者的训练,重点是加强他们对左手

    手指的控制。因此,陶布提出的问题是:这会对大脑产生什么影响?

    陶布的团队使用脑磁波描记器来确定研究对象的大脑控制了哪些手

    指,这种仪器通过检测大脑中细微的磁场,勾画了大脑的活动。特别

    是,实验人员还触碰了研究对象的单个手指,并观察每次触碰时,他的

    大脑的哪些部位给予了响应。实验人员发现,与非音乐家研究对象相

    比,音乐家大脑中控制左手的区域明显大得多。特别是控制手指的大脑

    区域,已经占据了通常专门用于控制手掌的那些区域的一部分。此外,音乐家开始演奏的时间越早,这种膨胀就越明显。相反,在音乐家与非

    音乐家的实验对象控制右手手指的大脑区域中,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任

    何差别。

    这些研究的含意是明显的:音乐家年复一年地练习某种弦乐器,使他们大脑中控制左手手指的区域逐渐变化,从而使他们控制那些手指的

    能力也日渐增强。

    这次研究之后的20年里,其他研究人员详细阐述了其研究成果,并

    描述了音乐训练影响大脑构造和运行的各种不同方式。例如,与非音乐

    家的研究对象相比,音乐家在控制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脑部位,也就是小脑,通常大一些,而且,音乐家训练的时间越长,小脑也越

    大。与非音乐家的研究对象相比,音乐家在皮层的各种不同部位中拥有

    更多的脑灰质(一种包含神经元的大脑组织),包括躯体感觉区(触觉

    和其他感觉)、顶上区(来自双手的感觉)以及前运动皮层(计划移动

    和引导在空间中的运动)。

    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神经科学培训的人们,一旦知道哪些大脑区域

    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震惊,但从宏观来看,却是十分

    清楚的:音乐训练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了大脑的结构与运行,使人们的

    音乐演奏能力进一步增强。换句话讲,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其实不只是帮

    助你学会某种乐器的那些训练,而且是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训练,这些训

    练确实增强了你演奏乐器的能力。当你演奏音乐时,这些训练改变了你

    大脑中的部位,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你自己的音乐“天赋”。

    从纯智力技能到纯体格技能除了音乐领域之外,科学家在其他行业或领域所做的这类研究不是

    太多,尽管如此,在科学家已经研究的每一个行业或领域,结果都相

    同:长期的训练,使大脑中与那种特定技能相关的部位发生了改变。这

    些研究有的着眼于纯智力的技能,比如数学能力。例如,与非数学家的

    研究对象相比,数学家的顶下小叶中的脑灰质明显多得多。这个大脑区

    域负责数学计算和看见空间中的物体,在数学领域的许多方面,这些功

    能十分重要。此外,它恰好也是研究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神经系统

    科学家十分关注的大脑区域。那些科学家发现,爱因斯坦的顶下小叶比

    常人大许多,而且形状也格外异常,这些发现使得科学家们推测,爱因

    斯坦的顶下小叶,可能在他进行抽象数学思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难道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比常人更发达的顶下小

    叶,因而具有擅长数学思考的天赋吗?你可能会这样想,但是,研究人

    员对数学家与非数学家大脑部位的尺寸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那些从

    事数学研究工作时间越长的数学家,其右侧的顶下小叶中脑灰质越多,这可能意味着,顶下小叶这个部位更大,是他进行大量数学思考的结

    果,而不是天生就如此。

    许多科学家对那些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的技能开展了众多研

    究,比如音乐演奏。最近的一项调查关注了滑翔机飞行员和非飞行员的

    大脑,发现飞行员的大脑在几个不同区域中拥有更多的灰色区域,包括

    左腹侧前运动皮层、前扣带皮层以及辅助眼区。这些区域似乎涉及许多

    方面,包括学习怎样使用滑翔机的控制杆,在飞行时将指示滑翔机方位的身体平衡信号与视觉信号进行对比,以及控制眼睛运动等。

    即使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纯“体格技能”,比如游泳或体操(这些运动

    需要谨慎地控制身体的移动),大脑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

    发现,训练也造就了大脑的改变。例如,竞技跳水运动员与非竞技跳水

    者相比,在测量大脑区域中脑灰质数量的一个指标(即皮层厚度)上,前者在三个特定区域中都更厚一些,所有这三个区域都在觉察和控制身

    体的移动方面发挥着作用。

    三个重要细节

    尽管由于技能不同,具体细节也各不相同,但总的规律不变:经常

    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

    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从

    那些关于训练对大脑影响的研究中,我们应当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基本信

    息,但还有其他更多细节值得一提。

    第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训练对大脑的影响。可能随着年龄增

    长,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方面是:年轻人的大脑,即儿童和

    青少年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具适应能力,因此,年纪越小,训练

    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因为年轻人的大脑会以诸多不同方式来发育,因

    此,幼年时期进行的练习,实际上可以塑造后来的发育路线,从而造就更大的改变。这就是“折弯幼枝效应”。如果你将一根刚刚长出来的幼枝

    稍稍折弯一点点,那么到最后,那根树枝生长的位置,可能会发生重大

    改变;而如果你去折弯已经长成了的树枝,这种影响则小得多。

    这种效应的一个例子是,与非音乐家相比,成年钢琴家大脑的某些

    区域通常拥有更多的脑白质,这种差别完全由他们在儿童时期经常练习

    所致。孩子越早开始练钢琴,长大后脑白质也就越多。因此,尽管你也

    可以在成年以后再开始学弹钢琴,但与儿童时期开始学相比,大脑中不

    会产生更多的脑白质。目前,并没有人知道这在现实中有怎样的含义,但一般来讲,脑白质增多,可以加快神经信号的传送,因此,在儿童时

    代练习弹钢琴,似乎能使练习者具有一定神经学上的优势,这是成年以

    后练钢琴无法比拟的。

    第二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

    些部位,可能得付出一些代价。在许多案例中,那些已经超常发展了某

    项技能或能力的人,在另一些行业或领域则出现了退化。马圭尔对伦敦

    出租车司机的研究,也许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了四年的训练结束时,受

    训者要么完成了训练,成为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要么不再尝试,此

    时,马圭尔再用两种方法测试他们的记忆。一种方法涉及认识不同伦敦

    地标的位置,对此,已经成为获许可出租车司机的人比其他实验对象强

    得多。第二种方法是空间记忆的标准测试,即在延迟30分钟之后再记住

    复杂的图案,这一次,获许可的出租车司机,比那些从来没有接受过出租车司机培训的实验对象,表现却差得多。

    相反,那些已被淘汰的受训者与那些从未受过培训的实验对象几乎

    相差无几。由于在为期四年的实验开始之时,所有三组实验对象在这项

    记忆测试上的得分都很好,因此,唯一的解释是,那些获许可的出租车

    司机尽管提高了对伦敦街道的记忆,却导致其他类型的记忆力出现下

    降。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似乎

    那些密集的训练导致受训者的大脑将越来越大的部分专门用于这种记

    忆,从而留给其他类型记忆的脑灰质变少了。

    最后,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

    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例如,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待了几个月的宇航

    员,一旦回到地球,会发现自己难以正常行走。另外,由于骨折或者韧

    带撕裂而停止训练的运动员,他们无法训练的肢体将丧失大部分的力量

    和耐力。同样的现象也在自愿参加研究的运动员身上出现。在这些研究

    中,他们必须卧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结果,力量下降了,速度减缓

    了,耐力消失了。

    同样的现象,对大脑也是一样的。马圭尔研究一组伦敦出租车司机

    时发现,他们海马体后部区域中的脑灰质比活跃的出租车司机少一些,不过,依然比那些已经退休、从来没有当过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对象多一

    些。一旦这些出租车司机停止每天都运用自身导航记忆的训练,那么,由于这种训练而引起的大脑改变也将开始消失。潜能可以被构筑

    一旦我们以这种方式理解了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便开始以完全

    不同的视角来思考人类的潜力,而且,这将我们引向了一种完全不同的

    学习路径。

    想想这个: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受到特别的身体挑战。他们

    坐在办公桌前,或者即使需要四处走动,也不用走动很多。他们不会奔

    跑和跳跃,不会去举重物或者长距离投掷物体,而且不会进行大量的平

    衡和协调的运动。因此,他们的身体能力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尽管对日

    常活动来说已经足够,甚至足以步行、骑单车,或在周末的时候玩一玩

    高尔夫或网球,但远远达不到受过高度训练的运动员拥有的体能。这

    些“正常”的人们,不能在5分钟之内奔跑1.5千米,或者在1小时之内跑完

    16千米;无法把棒球打到90多米的地方去,或者将高尔夫球击出近300

    米;他们做不到在冰上做出三周跳的动作,或者在自由体操项目中完成

    三个后空翻。这些事情需要人们进行艰辛的训练,通常比大多数人愿意

    做的训练量大得多,但不管怎样,这些能力也是能够培养出来并发展提

    高的,因为人类的身体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来响应训练。大部分人做不

    到这些事情,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

    满足于在舒适区中生活,从来没有尝试走出舒适区。他们生活在“足够

    好”的世界中。对于我们从事的所有心理活动,同样是这个道理,从写报告到驾驶

    汽车,从教课到经营组织,从卖房子到做大脑手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已学到足够多的东西,但是,一旦我们抵达了那个界限,很少迫使自己

    超出“足够好”的范围。我们很少去挑战自己的大脑来生产新的脑灰质、脑白质,或者以有望成为伦敦出租车司机的人们或小提琴学生可能采用

    的方式,对整个大脑进行“重新布线”。很大程度上,这没问题。一般说

    来,“足够好”就是足够好。但重要的是记住,选择总是存在。如果你希

    望变得更擅长某件事情,你就可以做到。

    而且,传统的学习方法与有目的的练习或者刻意练习的方法之间存

    在着一种关键的差别,那便是:传统方法并不是专门用于挑战体内平衡

    的。它假设,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种学习全都涉及发挥你的内

    在潜力,并且意味着你可以发展某一特定的技能或能力,而不用走出你

    的舒适区太远。从这种视角观察,只要你进行训练,便可以发展自己的

    潜力。事实上,训练也是你唯一能做的。

    然而,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

    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这要求挑战体内

    平衡,也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并迫使你的大脑或身体来适应。一旦你

    做到这一点,学习便不再只是执行某些遗传命运的方式;它变成了一种

    控制你自己命运的方式,也是一种按照你选择的方法构筑潜力的方式。

    下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挑战体内平衡和发展那种潜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我们将在本书余下的大部分内容中回答那个问题,但在那之前,要解决在本章中抛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试图提升大脑的什么?我

    们明显知道,是什么改进了我们的身体能力。如果你长出了更多和更大

    的肌肉纤维,你就会变得更强壮。如果你增加了肌肉的能量贮存、提高

    了肺活量、改进了心跳能力以及循环系统的能力,那你的耐力将得到增

    强。但是,当你在参加培训,立志当一位音乐家、数学家、出租车司机

    或者外科医生时,你的大脑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令人惊奇的是,在所

    有这些区域中的改变,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理解该主题,是理解人们怎

    样用心理组成要素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发展并提升超常能力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会进行讨论。第3章 心理表征

    1924年4月27日下午,时钟即将敲响2:00,在纽约市阿拉玛克酒店

    的一间大房里,俄罗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亚历山大·阿廖欣(Alexander

    Alekhine)端坐在舒适的真皮座椅上,准备接受当地26位最优秀的国际

    象棋棋手的挑战。挑战者坐在阿廖欣背后两张长方形桌子前,每位挑战

    者前面都有一个棋盘,上面摆着与阿廖欣下的棋。阿廖欣看不到任何一

    个棋盘。挑战者每下一步,都由一位工作人员大声念出那步棋,使阿廖

    欣能够听得见,然后,一旦阿廖欣说出了自己的应招,工作人员会把这

    步棋摆到相应的棋盘上去。

    累计有26盘棋,832个棋子,以及棋盘上1664个方格。所有这些,都不能做笔记,或借助任何其他辅助记忆工具,然而,阿廖欣却游刃有

    余地应对着。这次的表演赛持续了超过12个小时,中间只吃了个简单的

    晚餐,等到最后一盘棋下完,已是凌晨2点,阿廖欣赢了其中的17盘

    棋,输了5盘,和了4盘。

    这种其中一位选手(有时候是对局的双方)无法看见棋盘,并且必

    须根据记忆来下棋的国际象棋比赛,被称为“盲棋比赛”,即使并没有真

    正意义上的盲人参与。象棋大师下盲棋的历史已超过千年,很大程度上

    是作为一种表演,有时也作为和棋力较低的对手下棋时使双方机会均等

    化的比赛方式。这些经验老到的国际象棋大师,有的甚至同时和两个、三个或四个对手下盲棋,但直到19世纪末,只有少数几位大师开始认真

    对待这种比赛方式,一次性和十多位或更多对手对弈。当前,盲棋的记

    录是由德国的马克·朗(Marc Lang)在2011年创造的,他同时和46位对

    手对弈,共赢了25盘,输了2盘,和了19盘。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认

    为,1924年时阿廖欣的同步盲棋表演给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因为

    他的挑战者水平都很高,而且,他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赢了17盘棋。

    刻意练习可以将下棋水平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盲棋比赛可谓是最

    戏剧性的例子。稍稍了解一下盲棋比赛,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样

    的练习可以使神经系统怎样改变。偶然的盲棋大师

    尽管阿廖欣早年时有兴趣下盲棋,并在他12岁时就和别人下过盲

    棋,但在一生之中,他的绝大多数训练并非专门针对下盲棋,而只是为

    了提高棋艺。

    阿廖欣出生于1892年10月,7岁时开始下棋。他在10岁那年就开始

    参加对抗赛,尽管他当时在上学,但依然每天花很多时间来详细分析自

    己的棋。由于他不能把棋盘带到学校,因此,他会把自己研究的棋招写

    在纸上,并且在学校的时候把它解出来。有一次,阿廖欣正上着数学

    课,猛然间站了起来,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老师以为他解答出了课堂

    上刚刚布置的作业,于是问道,“嗯,你已经解出来了吗?”他答

    道:“是的!我把马让给对方吃,用象去进攻……最后,白棋赢了!”

    阿廖欣在参加对抗赛的同时,开始对盲棋感兴趣。1902年,美国的

    国际象棋冠军哈里·尼尔森·皮尔斯布里(Harry Nelson Pillsbury)在莫斯

    科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创下了同时对阵22名挑战者的世界纪录。这次活

    动激发了阿廖欣对盲棋比赛的兴趣。阿廖欣后来回忆,他的哥哥阿列克

    谢当时就是皮尔斯布里那天盲棋比赛的22名挑战者中的一个,不过从我

    们如今掌握的关于那场比赛的记录中,并没有找到阿列克谢的名字。但

    不论是以哪种方式,那场表演赛在年轻的阿廖欣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

    印象。几年后,他自己也开始下盲棋。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下盲棋的

    能力,是他习惯在课堂上思考象棋招法自然而然的结果。起初,他会把

    招法勾画出来,然后使用自己画的草图来思考最佳招法,但到最后,他

    发现自己可以不用那些图来研究招法了,他可以完全凭记忆记住整个棋

    盘,并且在脑海中思考招法,尝试不同的对弈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廖欣能够不看棋盘,光在脑海中思考整盘棋

    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受到皮尔斯布里的鼓舞,开始尝试着同

    时下好几盘盲棋。17岁那年,他可以同时下四五盘盲棋,但他并没有在

    这方面追求更大进步,而是着重提高他在标准比赛中的棋艺。显然,到

    这个时候,如果他足够努力的话,他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国际象

    棋大师。而阿廖欣对自己的棋艺从不缺乏信心,他并不局限于“最优秀

    国际象棋大师之一”的称号。他的目的是成为最杰出的大师,也就是夺

    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阿廖欣在他通往世界冠军的路上可谓顺风

    顺水,但恰在此时,他的事业中断了。也正是这次中断,重新点燃了他

    对盲棋的兴趣。1914年8月初,阿廖欣和其他许多国际象棋大师正在柏

    林参加一项重要的锦标赛,恰逢德国宣布与俄国和法国交战。很多外国

    选手都被扣留,阿廖欣因此住进了德国的监狱。在监狱里,阿廖欣发

    现,俄罗斯另外六七名最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也在那里,但他们弄不到

    棋盘。因此,等到他们被德国人释放,重返俄罗斯,时间已过去一个多月,在此之前,大师们只能靠盲棋比赛打发时间。

    一回到俄罗斯,阿廖欣就开始在红十字会中为军队服务,被派往澳

    大利亚前线,但在1916年,他的脊柱受了重伤,而且被澳大利亚人俘虏

    了。由于他的后背受伤了,澳大利亚人把他用铁链锁在医院的病床上,一锁就是几个月。他又一次成天无事可做,只能靠国际象棋来打发时

    间,娱乐自己,而他也邀请了许多当地的棋手来医院和他对弈。在那段

    时间,也许是为了让一让当地那些棋艺不高的对手,阿廖欣经常下盲

    棋。等到他回到俄罗斯,他再次忽略了盲棋,潜心研究标准的国际象

    棋,一直到1921年时他移居巴黎。

    此时的阿廖欣努力朝着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头衔迈进,在此过程

    中,他得采用某种方式来支持自己。他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是进行国际

    象棋表演赛,因此,他开始同时和好几位挑战者下盲棋。第一场比赛在

    巴黎举行,他对阵12位挑战者,而在此之前,他只和七八位挑战者同时

    下过盲棋。到1923年底,他来到蒙特利尔,决心打破北美洲盲棋比赛的

    纪录。当时,北美洲盲棋比赛的纪录是同时迎接20位挑战者的挑战,该

    纪录由皮尔斯布里保持,因此,阿廖欣决定同时下21盘盲棋。他下得很

    顺利,因此,他决定去创造世界纪录,那时的纪录是25盘。所以,才有

    了我们在本章开头介绍的在阿拉玛克酒店的那场比赛。

    在接下来的几年,阿廖欣又打破了两次纪录,一次是在1925年同时

    下28盘盲棋,一次是在1933年同时下32盘盲棋,但他总是声称,他下盲棋不过是为了吸引人们对国际象棋比赛的关注,当然也是为了赢得人们

    对他自己的关注。他并没有特别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盲棋技能,而是下定

    决心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掌握国际象棋,并成为世界最佳的国际象棋大

    师。

    最终,阿廖欣达到了他的目标,在1927年时击败了何塞·拉乌尔·卡

    帕布兰卡(JoséRaúl Capablanca),成为世界冠军。他连续多年保住了

    这一头衔,但在1935年被其他大师击败,后来他又在1937~1946年夺得

    世界冠军头衔。在许多的排名中,阿廖欣被列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十大

    国际象棋棋手之一。但当人们为史上最伟大的盲棋棋手排名时,阿廖欣

    的名字通常也能排在名单的前列,尽管盲棋一直都不是他的奋斗目标。

    如果我们观察盲棋发展的整个历史,便会发现,大多数盲棋棋手也

    像阿廖欣这样,不经意之间就培养了卓越的盲棋技能。他们致力于成为

    国际象棋大师,觉得自己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付出额外的努力下盲

    棋。乍一看,如此众多的大师提高了他们下盲棋的能力,但这不过是一

    种技艺罢了,只能算是为国际象棋的发展史留下了有趣的脚注。但如果

    你更深入地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关联实际上是一条线索,它指向一些特

    定的心理过程。正是这些过程将国际象棋生手与大师区分开来,并且使

    大师们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来分析棋子的位置,并将注意力集中

    在最佳招法上。此外,在所有行业或领域的杰出人物中,我们也可以发

    现他们身上具有同样这些经过高度发展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理解卓越专家杰出能力的钥匙。

    不过,在深入研究这一现象之前,让我们首先更为详尽地观察国际

    象棋大师那种记住棋盘上棋子位置的记忆力。大师比新手强在哪里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开始从事研究,以理解国际象棋大

    师怎么做到如此准确地记住棋子位置。最早的研究由我的导师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与比尔·蔡斯合作完成,后者和我共同进行了史

    蒂夫·法隆的记忆数字研究。

    有意义的记忆更高效

    我们已经知道,对国际象棋大师来讲,对手每下出一步棋,只有短

    短几秒钟的时间来研究棋盘,因此,他们将准确地记住大多数棋子在棋

    盘上的位置,而且能够近乎完美地重新确定棋盘上最重要的区域。这种

    能力,似乎否定了众所周知的短时记忆的局限。相反,刚刚开始下国际

    象棋的人,只能记住几个棋子的位置,没有能力去重新配备棋盘上的棋

    子。

    赫伯特和比尔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国际象棋大师究竟是能够回

    忆每个棋子的位置,还是实际上只能记住当时的整个棋局,而把单个棋

    子的位置作为更大整体中的一部分而记住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赫

    伯特和比尔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实验。他们摆好两个棋盘,对国家级

    的国际象棋棋手(即国际象棋大师)、水平中等的棋手以及新手进行了测试。在其中的一个棋盘上,摆出一盘别人真正下出来的棋局,在另一

    个棋盘上,只是较为混乱地摆放了一些棋子,根本谈不上是一盘棋。

    当国际象棋大师看到别人真正下出来的棋局的10多个或者20多个棋

    子时,经过5分钟的研究,能够记住大约23棋子的位置,但新手却只能

    记住大约4个棋子,水平中等的棋手,则介于这两类人之间。而当他们

    全都看到随意摆放棋子的棋盘时,新手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还是差一些,只能准确说出2个棋子的位置。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令人惊讶

    的是,无论是水平中等的棋手还是优秀的大师,在记住棋盘上随便乱摆

    的棋子的位置方面,并不比新手表现得优秀。他们也只能记住两三个棋

    子的位置。此时,经验丰富的棋手的优势不见了。科学家最近对一大批

    国际象棋棋手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成果。

    在语言的记忆中,也存在一些十分类似的现象。如果你让某个人回

    忆一个句子,但句子中的词语全都打乱了顺序,要让他从第一个单词开

    始记住,比如“前面的、以至于、肚子、花生、他的、咕咕叫了、太香

    了、他、那个女人、在吃、起来、不由得、花生”,普通人只能记住这

    些单词中的前六个词。不过,如果你把这些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表达

    清晰意义的句子,比如“他前面的那个女人在吃花生,花生太香了,以

    至于他的肚子不由得咕咕叫了起来”,那么,某些成年人会以完美的次

    序记住所有单词,而且,大多数人记得句子中的大部分内容。差别在哪

    里?第二种排序是带有含义的,使我们能够运用预先存在的“心理表征”来解释单词。在第二种排序中,单词并不是随机的,它们有意义,而那些意义可以辅助我们记忆。同样,国际象棋大师并没有培养令人不

    可思议的记忆力,来记住棋盘上单个的棋子;相反,他们的记忆是取决

    于背景的,也就是说,只针对那些在正常棋局中出现的棋子位置进行记

    忆。

    5万个数据块

    这种辨别和记住有意义图案的能力,源于国际象棋大师提高棋艺的

    方式。任何一位真心想提高国际象棋水平的人,通常会花无数个小时的

    时间来研究大师下过的棋局,也就是我们说的“打谱”。深入分析棋子的

    位置,预测下一步招法,如果猜错了,回头再想一想自己到底漏算了什

    么。研究表明,用来进行这种分析所花的时间,而不是与其他对手对弈

    时所花的时间,是对国际象棋棋手水平高低的唯一最重要的指示符。这

    样的训练通常要花十年之久,才能达到大师级的水平。

    这么多年的训练,使得国际象棋棋手只需看一眼,就能辨别出棋子

    的规律,不仅是它们的位置,而且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棋子俨然

    成了他们的老朋友。比尔·蔡斯和赫伯特·西蒙称这些规律为“数据块”,棋手已经把这些数据块保存到他们的长时记忆之中了,这很重要。

    西蒙估计,到一位棋手训练成国际象棋大师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5万个这样的“数据块”了。研究国际象棋的大师已经在其他棋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3066KB,4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