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903
我执.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2日
第1页
第4页
第20页
第24页
第35页
第142页

    参见附件(945KB,160页)。

     我执是作家梁文道写的短篇散文随笔合集,主要记录了爱情,生活,婚姻以及他的患病经历,对于文学艺术的感悟,对于人生的思考,描写的十分细致,给人启发。

    我执内容提要

    《我执》本书为梁文道先生所撰写的散文随笔集,是以香港《成报》文采版专栏“秘学笔记”的文字为主,谈及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经历、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个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诸多方面。读来清新自然,体贴入微,在淡雅简约的叙述中往往给人意外的启迪。

    我执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职凤凰卫视评论员,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我执作品评价

    全书是所谓的日记体。说来日记是最伪善的一种文体,它的好处是给作者读者以一个假想的真实场景。似乎读者读到的果真是一份被真实记录的私密。其实,那只是气氛或是情绪的真实,但较之事件的真实,我更看重这种意义上的真实。梁文道是知识人,知识人的意思不是单说一个人有多少知识,那是对知识与知识人的双重误解,这个词的本意在于强调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奇怪而不怪的是,《我执》作为以情感隐秘作为卖点的书,翻开来倒大都是梁文道的读书笔记。或者说,梁文道借他人的书来叙述铺陈一己的观感,这无疑是一种更为安全也更为梁文道的叙述方式。

    我执截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我执 梁文道 著.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

    ISBN 978-7-5633-8387-0

    Ⅰ. ①我… Ⅱ. ①梁… Ⅲ. ①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②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48401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出品人:刘瑞琳

    责任编辑:吴晓斌 陈凌云

    字数:120千字

    2013年4月第1版星辰也有忧郁的影子 邓小桦

    现在我们已经这样认为,将来的历史也必会如此记载:梁文道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代

    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的各大报刊、电台及电视台,为传播知识和理性、匡

    正时弊做着无数工作,真的,每当感到世界失去理性时看到梁文道的文章,我就觉得庆幸与他

    生于同一时代。他的生平简史,早有书面和网上的访问记载。然而我想,《我执》的出版,还

    是让“世界要起六种震动”的。

    《我执》一书所收文章,大多写于2006年至2007年间。当时在香港一家财务不断传出问

    题的报刊上,出现了“秘学笔记”这个专栏,让城中的文艺青年像染了毒瘾一样追看,每次谈起

    那些语气平静的文章时我们都激动得语无伦次。那个专栏里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梁文道——

    一个理性睿智的公共人物,平时挟泰山而超北海的,原来内在也有诸种深沉的软弱、难以排解

    的焦虑,诸种人际必有的摩擦原来也如藤蔓纠缠在他那看来水镜鉴人的心灵里,长成一片过于

    深邃的阴霾。被切成豆腐块专栏,但《我执》有完整的叙事。一个看来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的

    人,在核心的爱情与家庭范畴上遭遇无法扭转的挫败,他经历千回百转的等待与探问,在过程

    中检视自身历史与拷问内心,在绝望中忏悔,背负起自己的罪,然后走向宗教。梁文道做什么

    都这么有条不紊,总像一早便有计划了然于胸。而他每次都会告诉你,他是一边写一边想的,并无事先计划,甚至“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多”。如此说来,他如果不是拥有能将未来往他的方向

    扭转的意志力,就是拥有极强大的组织能力去言说事态和自我。

    为什么爱情、死亡和战争是人类文学史上三个最重要的主题?我想是因为这三件事物都

    会将一个无法内化的绝对他者、一种无法掌控的陌生状态强行置入个体的生命。而如鲍德里亚

    所说,战争现在已变成不可见的按钮游戏,杀人不见血;而日常的死亡已经被干净文明卫生的

    医疗系统隔离,爱情就一枝独秀地成为今日最普遍的经验及主题,经得起无穷诠释。正如那个

    耳熟能详的神话:人在被创造时本是完整的同体生物,后被分成两半,孤独的一半流落世上,永远追寻那与自己完美相合的另一半。爱情是对完满的追求,而其基础是核心性的匮乏。(故

    事令人悲伤的注脚是,世界这么大,谁也保不定能够找到那完美的另一半,我们也许便会在孤

    独和缺憾中等待死亡。)那么,我们正是在无法接近爱情的时候,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爱情的核

    心与本质。满身亏欠的梁文道,坐下来面对匮乏,书写爱情。当我看到他在演讲后被女粉丝包

    围索取签名和拍照,我无法不想起,他笔下的暗恋,还有被拒绝的哀伤。

    当梁文道在专栏中开始持续大量引用《恋人絮语》的时候,我单刀直入问他是否失恋了

    (并以一种诗人的狂妄态度说:你为什么还要引用罗兰·巴特呢?你写得比他好多了),被他乱

    以他语。但我怀疑所有失恋的知识男性都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引用《恋人絮语》——真正热恋中

    或心情平和的人哪有空做这种事?只有感到失去爱情而又不能在感性的抒情话语中安顿自己的

    人,才会那么渴望一个能够继续生产意义的符号系统,这系统能够让主体停留在“爱情的感

    受”中,咀嚼那些令人肝肠寸断的表征(signifier)。等待、音讯、拒绝、错误、隔绝、回忆,细节无穷。宇文所安说,一如浮沙沉戟,文物的碎片借代同时证明了历史的真实存在,记忆的

    断裂与失去证明了记忆的真诚与珍贵——又是到了何种情境,一个人会以伤心来保留爱情?

    爱情的表征其实就是个人的血肉,梁文道切割自己时冷静如执手术刀,不愧是自幼有天

    主教修行经验的(现在他已皈依佛教)。我常觉得,没有什么比他写评论、公开讲话和录制节

    目时习惯的自问自答方式,更合乎启蒙的理性与亲民光辉。梁文道是念哲学出身的;对答体的

    起源是古希腊哲学书写,德里达(以颠覆的形式)补充的这种书写其实一早掺和了文学的修辞

    血液——而哲学和文学的共通之处,就是喜欢无法回答的问题。唯深沉能引发追索。在本书

    中,梁文道的设问一反常态,读者无法像在看时评听演讲看电视时那样轻松得到答案——情歌

    为情人还是为自己而唱?受伤竟然等于空白?忏悔如何可能?“重新开始”一段恋情如何可能?

    原来梁文道有时也会,只想我们随他沉入溶溶黑夜。而这黑夜只是深沉,并不颓废,始终生产

    意义——往往是在爱情的挫败里我们不断地寻求解释,意义正是在诠释的失败中开始重新产

    生。列维-施特劳斯提示我们,契尔基人认为蓝色代表失败,而兰波歌咏的蓝色代表理性;《我

    执》如此巧妙地结合了蓝色的两种相反意指,而又那么合乎对蓝色的最普遍理解:安静的忧

    郁,理智的哀伤。他安静地走到绝望的平原,见到黑格尔所谓的“世界黑夜”。他讲述焦虑,那是静止的煎

    熬。我们是为失去而焦虑吗?不,根据心理分析,焦虑的产生是因为失去了与欲望对象的距

    离。焦虑是因为太过深爱,在失去的时候便把自我和欲望对象融为一体。“爱欲”二字相连,欲

    望与爱情同构。拉康非常浅白地解释了欲望的本质:出于生理的要求,是“需要”(need),如

    婴儿饿了要吃奶,会哭;而与抽象的需要有关的,如婴儿渴望母亲的爱,是“需

    求”(demand)。有时不懂自己的婴儿会以need的模式表现demand,如婴儿想要母亲的爱,会

    像想吃奶那样哭;但如果母亲不给予爱而只给孩子吃奶,其实婴儿无法满足,这便产生欲望

    (desire)。desire=demand-need。desire就是抽象的永远匮乏,无论它看来有个多么确凿的目

    标,它其实只是一种永远追寻的无法被满足的驱动力(drive)。能超越欲念的大概就是修行吧

    ——那么修行者就是与欲念最接近的人了。齐泽克半带嘲讽地扭转了奥古斯丁的话:阳具勃起

    就是代表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只有人会受邪恶诱惑。

    《我执》有浓厚的忏悔录风格,哪些来自奥古斯丁哪些来自卢梭,无法一一细表。忏悔

    录的英文apology有“抱歉”之意,但张大春曾直指“抱歉”之无效:抱歉者在抱歉过程中定义了整

    个“事实”要对方接受,这算不上诚意;而无论事态是在发生中而无法阻止、已发生而无法改

    变,抱歉都是无效的。因此,apology的意思,其实是辩护。所以忏悔常让不怀好意者如我想到

    忏悔的循环,像《红玫瑰白玫瑰》结尾:“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最好

    看最诱惑的文章,总是书写忏悔与堕落间的循环往复。梁文道以其对话语操作的娴熟和穿透现

    实的认知力,能够超越循环吗?闻知他近来潜心修佛,破除我执,酒席上说法证道也听得我几

    乎顽石点头。

    听梁文道说,修行并不是让自己五官退化、对外界失去感应,而是在静修禅定里对一切

    感官反应变得极度敏锐,但却切断感官之后的反应、因果之链:见美女仍然是美女,但却没有

    了连接的欲望反应。我暗暗松一口气,如此说来修行应该不会取消梁文道的敏感了。《我执》

    里有一个极其敏感柔软的梁文道,我其实很难想象,得有如何的意志才可以在这样的敏感中同

    时忍受生活?他深明“不回电话的就是主人”里的权力机制,他会不忍有缺陷的书籍被顾客一直

    冷待,他比谁都知道“就是不能不笑”的辛酸。

    《小团圆》出版,痴心的我们本是一向被张爱玲本人训练成只问小说不问真事的,到最

    后张本人要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事写出来,可不叫我等文学出身的粉丝手足无措。如何消解对

    于文字的压力,如何品味真实引出的外文本力量,一时成了所有张迷和文字爱好者的议题。

    《我执》当然比《小团圆》安全,但里面的确有外面看来滴水不漏的梁文道的私密事,包括他

    的家庭。如果“窥私”是让我们看到,看来伟大而高高在上的人物“也和我们一样”(后面多半配

    上贪婪自私软弱等负面词语),因而产生了把偶像拉到泥尘里的快感——那么“秘学笔

    记”给我们的震动就在于,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着和你一样的软弱关节,而又以你所不能及

    的难度处理深渊并完成超越的动作,于是窥私的快感在这里会被彻底转换为压倒性的崇高感。

    康德所谓的崇高(sublime)是一种超越“美”的、摇撼你原有的认知框架的压倒感,些微精神崩

    溃的状态。被崇高感围绕的感觉,大概就如梁文道在《可怖之美》一文里引用的里尔克诗句所

    言。

    梁文道是摩羯座,与毛主席同一天生日。冷静理性的摩羯规律严谨,那是梁文道的公共

    一面。而同时他的上升星座是射手,是人的理性头脑加上野马的四蹄,高速往你意想不到之地

    奔去。梁文道总是要出乎他人的意料,比如突然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跟我说那苦茶般的周作

    人是最影响他的作者之一;又曾大笑着说胡兰成是他大学时的“偶像”:“他有时真的待女人如工

    具!”梁文道中学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初出茅庐就四处与人笔战,惊动波澜;他年少时的

    轻狂在香港更是出了名的,我曾写过一篇访问《动物凶猛——梁文道令人发指的青春》,讲他

    在大学里匪夷所思的行径,访问时数度笑到眼泪流下来。那次还是初次见面。当时他正成了电

    台总监,春风得意,却接受我们那劳什子学生报的访问,态度还是谦恭到近乎“夜半虚前

    席”的。当他已经在街上无人不识的时候,第一次致电给人时还是会自我介绍:“你好,我姓

    梁,我叫梁文道。”谦退得对方都怔一怔。别人出书总找年高德劭的人作序,众星拱月,他却找

    我这写诗搞文学的香港黄毛丫头——爱惜后进到了人人都诧然的地步,他依然理所当然,连解

    释都省了。我时常故作粉丝代表向他传达整个文艺界对“秘学笔记”的敬佩,加油添酱,手舞足

    蹈,每次听完他总是说:“想不到我写的这点东西都有人会看,真感谢你。”这说法听在粉丝耳

    里真是古怪之极,但他真的每次都这样说。他真的在一种“不会有人读”的想象之下完成这批杰出的散文吗?感觉私密的文学书写容纳

    记忆、情感与想象,它中和金属疲劳及拉扯现代化的进程的方法,还包括让人反观自照:“我很

    怕在荧光幕上看见自己,正如我愈来愈怕在报刊上看见自己的文章。不,还不是因为我觉得那

    不是自己(什么又叫做‘自己’?);而是节目里的自己是那么无聊,嘴巴一张一合(我到底在

    说什么?),比鱼还无聊。”在一份销量低沉的报纸里占一个方格,梁文道把自己浸入文学书写

    的那种僻静与自由氛围,做平时评论不会做的事:写景,抒情,虚构。比如他会写景驰骋文

    笔,虚拟大城的千年风景——记得当时我们曾死谏“大城之路,要有尽头”,希望他尽快回复以

    前兼具沉思与爆料的爱情主题,一向从善如流的他却笑道“我才不会理你们”。又比如极短的自

    传体小说,代入到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另一个现实,于是有那几篇令人寒毛直竖的“我死去的孩

    子”系列,里面有想象的孩子孤独成长,与父亲老来受到的冷漠对待,但最恐怖的是连“想象”都

    再不能保护我们,“这些只是想象”的现实比想象的内容本身更沉重。因此梁文道知道什么是“比

    真实还好”:坏事希望它不是真的,好事更不必问真假。没有人会忘记他写过的大背包女孩,夜

    夜背着装有所有随身物品的大背包到他那里过夜,但他们甚至不拥抱,仿佛她从没有来过。

    或者,寄托想象和情感的文学,是我们的影子——即外于自身却又不能割离的一部分

    ——失去影子我们就成了鬼魅。

    梁文道确曾向我提及他的金属疲劳:“有时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做节目。”社会学者理查德

    ·桑内特说过,在私密性逐渐压倒公共性的转折时代,由于大部分人认为在公开场合流露情感是

    羞耻的事,而某些人会被民众赋予这种公开流露情感的特权(或者说代民众流露情感的责任)

    ——因为这些人有更敏锐的感受力、更能感动人的表达力,以及超于常人的控制力,不会失

    控。他们必须清楚人们本身的模糊感受,将之提炼为更高层次的爆发,而在爆发后又能理性地

    出入自如。这三者缺一都会有损于威信。这是对群众领袖、杰出作者的要求,也同时是对于演

    员的要求。历史上的著名先例是左拉,他在1898年为“德雷福斯事件”给法国总统写了一封长达

    四十页的公开信《我控诉》,里面痛斥了法国整个政治及司法制度的腐败,其实并没有确实论

    点和证据,却可以把同意和反对的阵营像红海那样分开两半。刊出后,整个巴黎都在谈论左

    拉,德雷福斯事件变成了左拉事件。梁文道曾经在香港的天星皇后码头保育运动里做了类似的

    事,就是写了一封叫《时间站在我们这边》的公开信给发展局的官员,在码头被拆掉后言说保

    卫者的胜利,也把社会上的进步者和保守者像红海那样鲜明分辨。他一定明白,在这个忧伤难

    言的时代,他被挑选为最重要的群众领袖、杰出作者、演员。因为他曾是一个日夜颠倒、只为

    自己的兴趣工作而不上班的人,在黑夜将尽的清晨街头同时看到终结与起始,宿醉者的颓唐与

    循规者的碌碌,而他不属于任何一方。他在静坐禅修时可以把感官提升到超人的敏锐,这些敏

    锐让他理解苦难,并因慈悲而行动。

    梁文道是何等机巧——我教写作时常常向学生讲解《我的病历》:他非常简洁透彻地交

    代疾病的客观情况,使用术语来显示知识,形容痛苦时不带情绪,病发时所有心思都用在计算

    周遭情况、他人反应之上——语言操作是简单的,那股计算的意志才是深不见底——那时他才

    二十岁出头。一个机关算尽的人之绝望,大概会是真正的绝望。然而梁文道的文风有英国知性

    散文的传统,那是以冷淡来表达自己的真诚。像《延滞》里写收到恨意如火的信,他的反应

    是“我却想象,他其实已经不恨我了。就在他写完这封信之后,就在他寄信的一刹那,又或者在

    这封信漂洋过海来到我桌上的这段期间。连人都可以在一瞬间死亡,何况人的情绪?”这真是叫

    人惊心动魄的冷淡,万物如一的冷淡。并不是很多伤心绝望的人能跳出自我,以旁观者般的语

    调向人一一剖析自己的情感、历史、罪愆,兜兜转转但一无自溺,他的真诚来自他对自己的冷

    淡,看他在书展叫卖时瞬间面对生死旧情,末了竟能以叫卖成果将一切轻轻带过。他的脆弱都

    由他自己处理,素情自处,甚至轮不到你担心。他的秘诀乃是与一切保持适当距离,包括对自

    己,以令观察透彻,又不失去行动的能量。对于这样的人,只能引用世上最懂讨好人的胡兰

    成:

    “瞿禅讲完出去,我陪他走一段路,对于刚才的讲演我也不赞,而只是看着他的人不胜爱

    惜。我道:‘你无有不足,但愿你保摄身体。’古诗里常有‘努力加餐饭’,原来对着好人,当真只

    可以这样的。”

    我和梁公通电邮时常常无话可说,只有叫他保重身体。他大概以为我是客气。[邓小桦:香港作家,社会运动参与者。现为“本土行动”成员,《字花》编辑,作品有诗集《不曾移动的瓶子》及散文集《斑驳日常》。]八 月

    八月一日 题 解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

    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

    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

    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八月二日 思念那不在者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恋人絮语》里有一个关于情欲的

    敏锐观察:“许多歌谣与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它们总是不厌其

    烦地述说情人远去的失落,因离别而起的愁绪,与孤寂守候的难熬。为

    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时常出现的状况,情人总有暂别或者消失的时候?

    还是情人按其本质就是一种长久不在、永远隐身的对象?

    答案似乎是后者,情人就是那不在身边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

    远消除不了他流离他方的幻觉,与自己被留在原处无法跟随的惆怅。为

    了解释这么奇特的情况,罗兰·巴特还特别引用了一个古希腊词:

    pathos,对于那不在者的思念与渴望。

    pathos这个词与其他表述爱欲的希腊文共有一种亲缘关系,那就是

    无法穷尽、永不满足的缺憾。不知何故,意中人不在眼前,我固然日思

    夜想;即使他在不远处,我却依然难以抑止对他的渴望。何等怪异,却

    又何等正常,以希腊人的理解,这正是情欲的定义;而那情之所钟的对

    象,就是你的情人了。

    缘此我们又能领会另外一类不可思议的状态了。平常我们老是听说

    情人影像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的滥调;但是有些人却正好相反,愈是思

    慕,愈是失落,因为他无论如何就是想不起意中人的容貌。由于记不起

    对方的样子,他就愈努力去记。以至于再也分不出,究竟是因为忘记了

    对方而努力思考,所以成了爱情;还是因为爱情,才遗忘了对方,失却

    了对象。愈是想得,愈不可得,pathos的终极矛盾。八月三日 不可分类者

    不可分类,古希腊文有个对应的词:atopos,意思就是独一无二,难以收纳入任何类别任何范畴。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如是说:“……很有性格特点,根据他

    的特点将他归类并不难(‘他’‘很冒失’,‘很精明’,‘懒惰’,等等),可

    我偶尔发现他的眼神里有时竟流露出这样的‘纯真’(没别的形容词),以致我无论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将现在的他和原来的他区别开来,与

    他的本性区别开来。在这种时候,我对他不作任何评论。纯真就是纯

    真,atopos是无法诉诸描述、定义和言语的。”

    这段话涉及西方情爱观念的核心:归类与不可分类。所谓归类,其

    实就是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的:“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似乎在我们爱一

    个人以前,首先爱的是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这样的

    类型也许像柏拉图的“理型”,不存于此世,只能在脑海之中飘浮。然

    而,正如符合严格教学定义的圆形只存在于理念层面,世间却无一圆形

    真正完美一样;你若凭你喜欢的类型寻找,也终将一无所得;即使找

    到,有一天也必将发现他原来不是理想中的那个人。因为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在理想的世界里面。

    可是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

    的类型完全沾不上边,但他那点无法分类的东西却吸引住了自己。就像

    巴特所说,那点东西是描述不了的,甚至连“东西”二字也难以应用。这

    就是惊人的纯真了,意外而且突然地闪现,令人目眩神迷。无法描述,故此不可归类,因为语言总是类别。文字言语不可染,atopos乃不可分

    类的纯真。八月四日 禁 欲

    很多人都知道“哲学”二字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Philosophia),对

    智慧的爱慕。然而,这种爱是什么爱呢?

    在我的理解里面,它和我们曾经说过的pathos同根同源,同样是一

    种得不到满足的爱,因为对象永远在彼处,或许看得见,可是追不着,犹如夸父逐日。因此哲学教懂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谦卑,因为你虽爱

    慕智慧,但你永远得不到智慧,他总在你的掌握以外。故此,哲学家

    是“爱智之人”(Philosopher)而非“智者”(Sophist)。

    我一直以为在自己与自己所追求的智慧之间,不可有任何干扰,更

    不得玷污;以至于偶尔受人称赞“有学识”的时候,也会因感到不洁而苦

    恼。长此以往,遂诡异地养成了一种知识上的禁欲态度,总是想象有那

    么一天,我应孤身独处,把剩下的岁月全部用在一部典籍的校注之上。

    仿佛爱一个人,却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欲。对于知识与智能,吾人也不

    应滥情,随意张口就说:“我爱智慧”;反该默默地谦卑地爱他,自己构

    想那最终的完美结局。

    又是罗兰·巴特:“禁欲是自杀的一种改头换面的替代品。不因爱而

    自寻短见也就意味:下定决心不去占有对方。少年维特自杀的那一瞬

    间,本来大可以选择放弃对他的意中人夏洛特的占有欲:不是禁欲就是

    死亡(可见这是个多么庄严的时刻)。”

    然而,终究徒然。因为禁欲那种弃绝占有,任其自来自去的态度反

    而是欲望的极度扩张:不占有对方,却试图将对方一直默存心中。何

    苦?八月五日 真 理

    当恋人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纯真,他就会以为自己得到真理,他以

    为自己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真实,拥有了一座他人既没发现更不理解的

    隐秘花园。

    这时外人或许就会嘲讽他:“什么?这有什么特别,谁都知道他很

    纯真,我们谁都看得见。”但他坚持己见,不屑争辩,因为他知道自己

    看见的只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不可形容。更重要的是这种真实的纯

    真,对方最绝对的特点,同时使恋人得救,把他也投进了一个真实的场

    域。

    情形一如人神之间的灵契体验。正在祈祷或者冥想的信徒明明知道

    自己不是唯一的信徒,也了解此时此刻还有无数人也正进入这个神秘的

    领域。可他硬是觉得神只在听他一人的言语,又响应他的思绪。这超脱

    而神圣的一刻使他高拔脱俗,再也不是世间的虚假所能阻挡掩盖。发现

    真理的人是有福的。

    然而情人却又最喜欢质疑真实,不只担忧对方的“真心”,甚至还要

    像张爱玲那样去问胡兰成:“你是真的吗?”这么一来,他又从真实的领

    域坠回他人组成的世界了,满心疑虑,不知何所寄。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往复,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这是恋人和信徒共

    有的特征。上一刻仍沉浸在出魂的狂喜之中,下一刻瞬即被冷漠刺醒。

    神曾这样教训自己的门徒:“只要信!”不疑不惧。他们实在要明白,情

    人眼里不只出西施,而且存有真相。属于真理的领域及时间是另一向度

    的领域与时间,你无法以此世的尺度估量,所以也根本说不上外延与长

    久。它无处不在而且无始无终。八月六日 树犹如此

    风暴过后,六百七十二棵树倒下。

    只值“三号强风信号”的“派比安”台风却显出了八级烈风的威力。那

    天夜里,我从玻璃窗上划出的尖叫声中知悉它的来临。第二天早上,我

    就到路上寻找尸体,看见了断裂的伞具、扯翻了的店招和满地滚动的垃

    圾桶。漫天飞雨,我又看到工作地点附近的海岸有浪喷涌,水帘直朝路

    人头上扑下,十分凶狠。再到了第三天,我终于在花圃石基的旁边发现

    一对麻雀的翅膀,且还连着模糊的绒毛和一小团灰色的泥状物,若断若

    续。

    一开始就担心小动物们都不知能往哪儿躲,那些活蹦乱跳的麻雀与

    匆忙觅食的昆虫,平常总围着树转,以叶荫为屏障。可是今天,连树也

    都断成两截。

    一棵树的长成,是多么不容易呀。释迦牟尼总爱以树取喻,从其种

    子的抽芽开始说起,再看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长,树叶的繁

    茂,花开花落,结实果熟,恰好是生命的循环,更是无数因缘(如阳

    光、雨水和空气)凑合的成就。

    近日家中多事,倦意频生,公私两忧,出门即是一片残破景象,倒

    真是应了景。对街一棵大树,早就是很多禽鸟栖息的老巢,本已显现朽

    败之象,如今刚好垮了。门下还有株新栽的树苗,正是绿得可爱、不知

    止境的时候,竟也被连根拔起。没来由的一阵暴风,毁了多少因缘结下

    的果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再细想一层,这岂不也是因缘?生灭

    不止,缘起性空。明日放晴,自有工人清理收拾,大家也就浑若无事,照常来来往往。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什么想再说了。然后,我将独自

    点一根烟纪念那被遗忘的树,以及另一株树的片段骸骨。八月七日 解 谜

    我们通常以为爱情是感性的,知识则是理性的。然而我要告诉你

    的,却是爱情乃一种至为复杂的知识活动。由于恋人相信自己完全看透

    了对方的本质,而且他是唯一掌握这个真实知识的人,所以有人曾戏弄

    地把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套用在情侣的关系之上。“主人主宰了奴隶

    的命运,但是奴隶却对他的主人了如指掌。”你控制了我的身心,不过

    我看穿了你的真实。

    这种说法似乎言之成理,就以电话为例。等待情人的电话总是难

    熬,特别是当你空留口讯,对方却保持冷静、爱理不理的时候。所有人

    际往来,莫非一种应答关系,有呼召遂有响应,送礼就期待回礼,寄了

    一封信之后就等着回信的到来。电话这种沟通技术使得应答俱在一瞬之

    间完成,几有共时的幻觉,因此电话通信的悬搁就更加叫人困扰了,也

    更加凸显了主奴之间的优次地位。不回电话的必定就是主人。

    奴隶的地位是很卑贱的,他觉得自己比不上对方,硬是嫌弃自己的

    种种缺点和过去,生怕它们伤及对方的衣角裙边。当一个恋人处于这类

    自甘为奴的状态,他的知识之旅就告展开了。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不

    是别具意义的,简单如一声叹息、一个手势、一段短笺里的标点符号,似乎都在指示着更遥远的东西。即使是沉默与空白,于他而言也是诠释

    的密林、知识的迷宫。就像欧洲古代的释经学家对待《圣经》的态度一

    样,每个字都是神言,引领学者往更深奥更幽微的角落前进,力图批注

    出至为真实的本义。

    你的确洞悉主人的核心,但他同时也为你撒下了一张符号之网;你

    拥有知识,但这寻求知识的活动却永不止息。八月八日 空 洞

    总是在失去之后,我们才开始明白;也只有在失去之后,我们才彻

    底失落了词语的意义。

    一开始,你很怕听到“才华”“美丽”“可爱”“天真”等词语,因为它们

    本都属于逝去的恋人。看见或者听到,难免令你因回忆而心痛。如果有

    人说:“你看他的眼睛多么大”或者“他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说不定

    你会很孩子气地愤怒起来,觉得这些字词如此神圣,怎能轻易套用在其

    他人身上?

    但是再过一阵子,你就开始迷惘了,觉得不再理解那一列词汇的意

    义。若有人再告诉你:“这人十分俊秀标致”,你不再生气,只能茫然地

    思考:“这样子就是俊秀吗?什么叫做俊秀呢?”由恋人界定的字义随着

    恋人的消失而散落,甚至像传染病一样扩散,一块块地啃食掉整幅文字

    的版图。语言已不复表意的功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实境出发,重新拼凑语言的基石,填补碎落的片段。比如说去恋人曾经出没的地点徘徊,甚至到他停留过

    的另一座城市寻找。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曾经写过一座完全

    由指示和符号构成的都市,这样的城市正像恋人为你张开的网,每一个

    角落似乎都藏着下一个地点的线索。

    但是当你到达这座城市时,它的主人早已不在,所以它和你曾熟知

    的但又失去的言词一样难解。在这座几乎所有城门都只余地名、一切城

    墙全都拆得片瓦不剩的城池里,你对着天上的空气想嗅出一丝主人的气

    息,经过一些陌生的街道猜测他曾经住过的寓所位置,甚至回到空港默

    想当年他进城时的辉煌。午夜钟响之后,你才发觉自己像只失去辨别方

    向能力的动物,徒然地流窜在不知名的荒原之上。此时,巨大的空洞使

    你张口,但喊不出声音,更没人听见。八月九日 真 名

    奇幻小说的忠实读者,想必都知道“真名”是怎么回事。传说世界万

    物俱有真名,一种呈现其真实本质的名字。与一般表面的名字不同,由

    于它掌握了事物最核心的秘密,所以必须密藏起来,隐而不彰。只有别

    具慧心天赋异禀的人和经过修炼的魔法师才能找到这个名字,并且呼召

    它,从而操控事物运行的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法师可以呼风唤雨了,因为我们凡人只知风叫

    做“风”,雨叫做“雨”,但法师知道风和雨真正的名字,他知道它们的本

    质是什么。

    其实这不是小说家们凭空捏造的幻想,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信念变

    形。几乎所有文化对于名字都有各色各样执迷的传说,其实那都是有关

    语言文字起源的构想。比如说仓颉造字,据说在他造成第一套文字的时

    刻,“天雨粟,鬼夜哭”。天何以雨粟?鬼又何以夜哭?因为自此以后,它们无所遁形,它们的真实被人的文字套牢了。

    恋人也相信真名的魔力,他们总不满足于对方表面的名字,那些人

    尽皆知、身份证上工整打印的通名;他们喜欢别造昵称,觉得这才是对

    方的核心。我们曾经说过,恋人活在别样的真理领域,以为自己看穿了

    对方,甚至狂妄地相信这个他人闻所未闻的名字可以捆绑两人的关系,束缚原本不可制约的魔魅。可是爱情乃世间唯一变幻不定本质永远空洞

    的事物,所以它怎可能有真名任人捕捉呢?你曾为情人的纯真所动,直

    觉滋生不知何处而来的真名,但是终于失落。此时,真名反而成为泛滥

    至极的无谓言语。八月十日 情人之名

    通俗爱情小说其实是一连串主题的叙述组合,其中一种次要的主题

    叫做“情人之名”。我们都曾在这些小说与流行情歌里面看过为爱情所苦

    的恋人,怎样不忌烦琐不嫌俗套地形容对象的名字。例如“他的名字有

    如星星一般璀璨”,“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悦耳的声音”,“他的名字是最

    最圣洁的”,乃至于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芳名”这个最基本的说法。

    情人之名对于恋人来说,是“真名”的变形。他固执地相信这个名字

    拥有无穷的力量,明明知道它多半是情人父母所取的名字,却仍然认为

    它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情人的本质;又或者反过来觉得这个名字不知如何

    地形塑了情人的性格,提前地预示了他未来的路途。在这个意义上,每

    一个恋人都是迷信的,他们是命名学的信徒。

    热恋之中,他反复吟诵这个名字,觉得它是灵感与生命的来源。但

    当恋情未及苍老便告消逝,他就发现真名的力量变化转向,成为一句诅

    咒。他不能忍受叫出这个名字时所发出的声音,仿佛每个音节都会直接

    击中自己的心脏;也不能再次看见哪怕只是近似的字形,它们会使人晕

    眩得近乎失明。

    然后,这个名字又将引领恋人走向另一条不归之路:他开始相信遥

    感甚至神通。他以为一遍遍地呼叫,远方的情人会有所感触,甚至响

    应。就像你去了异国的城市,在旅馆单人床上哭泣,却想象泪痕将于翌

    日在情人的枕头上显现一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时你会明白,真名

    的法力已遗你而去。八月十一日 修 辞

    罗马大诗人奥维德著有《爱经》一册,他声称凡是想知道爱情秘密

    的,凡是想知道如何求得爱情的,都应该来读他这本书。最后,这本

    《爱经》成了他的罪证之一,证明他荼毒人心,伤风败俗,因为他居然

    教授男子如何成功取得有夫之妇这等有违风化的技巧。以今天的眼光来

    看,《爱经》可说是“沟女实战手册”,一部讨论求爱修辞学的诗篇,用

    文字去钻研文字最深不可测的核心。

    那正是古典修辞学发展的鼎盛阶段,各家名师除了传授演讲申辩的

    策略以赢得公民和法庭的信任之外,也指导青年怎样使用经过精心计算

    的文字和语言去打动意中人,甚至进而在厌弃他们的时候成功脱身。

    然而,“修辞立其诚”,完美的文字技巧真能奏效吗?在经典的法国

    情色小说《危险关系》里,诱惑者狄佛蒙子爵就是一个单凭情书即可赢

    尽无数女人心的高手。但他还是难免被人揭穿,指责他的信写得太过工

    整完美,反而失却了热情,造成缺陷。

    当恋人陷入深深的怀疑,再精妙合理的文字在他眼中也会变得破绽

    重重。可是反过来想,难道一些因为太过激情而显得笨拙的表达,就不

    可能是诡计铺排的伪装吗?正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疑惧一旦浮

    现,任何文字都即刻悬搁失效。

    擅于文字的,终将死在文字的手上。因为对方将从文字里发现,无

    论对待任何事物,这个作者都是冷静量度,且能掌握进退的分寸。于是

    感到危机的存在,如动物般本能地逃逸。八月十二日 点 歌

    扭开收音机,才知道如今仍然有人通过电台点歌,一种多么古老的

    行为呀。在我成长的年代,很多同学听收音机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有没

    有人点歌给自己。同时也急着拨打电话,希望能被接通,把自己想说的

    话和想让对方听到的歌传送出去,让那个夜里在桌前点灯做着功课或者

    正在读书的人听见。这叫做凭歌寄意。

    以歌传情,是许多恋人都乐此不疲的动作。但是送一张唱片,传一

    首歌,与在电台点歌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私密的,只存在于两

    人之间;后者却是公开的,所有听众都能分享。或者我们应该更准确地

    说,电台点歌好像是私人的,其实却又是公开的,在私密与公开之间模

    糊而隐晦。

    有时这是一种炫耀。就像有些小白领花去半个月的工资,在铜锣湾

    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登一天的液晶体大屏幕广告示爱;又如某知名富

    商,在畅销的报纸上买下整版的篇幅送给女明星来证明自己。他们相信

    如此敞露,最能感动对方。而且这也就等于宣告:我将,或者我已独占

    了这个情人。爱情是盔甲上的纹饰,车头的标志,夸张地陈列人前。

    可是还有一种情形,点歌的人不取真实姓名,也不张扬对方的名

    字,他只是用了一组只有彼此才能明白的昵称,甚至可能埋藏更深,干

    脆为自己改了一个根本无人识得的别号。此时恋人是冒险的,因为这首

    歌极有可能无法达成任何效果,犹如一封没有收件人地址的信,寄了,可是寄不到,混杂在满天乱飞的旋律之中,转瞬即逝。更何况我们的情

    人或许喜欢宁静,他永远不听收音机。如此点歌已经不是情意的传达,而是自恋的体现。八月十三日 模式与个人

    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歌曲何以能够寄意?为什么一首不是他自己创

    作甚至不是他自己演唱的歌,却能够传达点歌人的心意呢?

    尤其以传统的观点而言,流行音乐还算不上艺术,至少不是那种大

    家想象中很个人化的艺术。流行音乐乃一种创作人、歌手、监制、唱片

    公司和市场营销等单位一环扣一环地形成的工艺制作。它呈现的并非独

    一无二的个人体验,而是不同种类的、无名的模式组合。既然如此,一

    个请电台点歌的听众或者传送歌曲音频档案予人的恋者,又怎能把自己

    的特殊感情套入模式之中呢?

    这个难题基本上属于所有艺术。所谓“感人”,指的可能就是作品足

    够抽象足够普遍,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易代入;同时它还得有个人化或拟

    个人化的腔调,令听者代入之余还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只恰到好处

    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且似根本为己而设为己而造。

    因此最好的流行情歌无不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尽管它动用了机械

    化的节拍、旋律与和声模式,尽管它的歌词可能离不开一系列仿佛来

    自“填词常用语手册”一类的语汇,但它说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例如

    Elvis Costello,数十年来被认为是最擅长情歌的好手之一,其长项就在

    于模拟各种虚构然而实在的处境,让听者各取所需,同时又赋予它们非

    常鲜明的人格特质。

    当恋人陶醉在这样的乐曲之中,他其实是在进行一种复杂的诠释过

    程,不断在乐曲与个人经验之间来回修剪,好使其完全合模,化身成最

    私己的信息。八月十四日 从圣诗到情歌

    情歌无疑是流行音乐的大宗,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就有学者把

    当时的美国流行歌曲分成三大类:恋爱中的情歌、受到挫折的情歌以及

    表达性欲的情歌。可是在那个年头就做出这样的结论,到底是令人吃惊

    的。因为当年的流行音乐和今天颇有不同,除了情情爱爱,还有许多游

    子缅怀故乡的温情,士兵想念故国的母亲,城市人感慨传统生活方式的

    散失。情歌并非唯一一种吟唱失落情绪的歌曲。

    研究流行音乐的专家Simon Frith曾把流行音乐定义为一种感伤音

    乐,原因就是不管个别歌曲的主题是什么,它们几乎都是失落的。亲人

    的离世,老家的消失,光阴的流逝,当然还有爱情的终止,皆是人所共

    有的经历与情怀。最重要的是我们都不介意把它唱出来。

    划分流行音乐与其他艺术音乐(例如古典与爵士)的最简单判准,就是可唱不可唱,易唱不易唱。可唱易唱的音乐最容易唤起共鸣,你开

    车的时候,洗澡的时候都能随口哼出那些轻易进耳随便上口的调子。至

    于卡拉OK,那就更不用说了。Simon Frith认为这其实也是近代宗教歌

    曲的特性,在教堂与会所里面既然要求信众齐心诵唱,那些圣诗的难度

    自然不能太高。

    更重要的是这些宗教歌曲的主旋律也是感伤的,歌者祈求上帝抚平

    自己的苦难与悲伤,或者在困苦之中盼望至福的来临。这些福音歌曲可

    以轻易地转化成现代流行音乐——就像Ray Charles那样把灵歌变成狂野

    的情歌,因而遭到物议——只要我们用爱神的方法去爱上一个男人或者

    女人。这种转移是成功流行曲的必要元素,例如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本来是他写给亡子的悼歌,不知怎的却成了酒廊里的情歌,动情

    的听众都以为那是送给心中爱人的曲子,还要假装对方不在人世。八月十五日 情歌的幻觉

    流行音乐是一种集体的情感形式。再讨厌它的高雅听众在热恋或者

    失意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因为它们无处不在,你不用刻意

    去听,它自然会在商场、餐厅和车子里渗透飘荡,变成了你的声音环

    境。

    曾几何时,流行音乐真是种公众的音乐。大伙们要在酒馆和咖啡厅

    里聆听,分享属于集体的情怀,比如说战火之中家园的破败,远方田园

    里独守农庄的年迈双亲。听这些歌曲的时候,我们参与了集体身份的塑

    造,因为我们有一样的失落。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和游子思乡有关的歌

    在内地会大行其道的原因了,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流动工人最多的国家。

    情歌之所以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首先是技术的作用。各色复制、储存和播放音乐的设备使得表演者和听众不用并存于同一时空,更使得

    听众能够分解成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人。我们再也用不着和其他人挤在一

    起,只要去唱片行买一张唱片,甚至在计算机上直接下载,然后自己静

    静细听。

    这种技术革命正好发生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大家族的崩解,小

    区邻里的分裂,令人的情感转向收缩,只投射在另一个人身上。爱情成

    为通俗文化里最受重视、最被颂扬的情感,不是毫无原因的。

    人在孤独之中,特别是夜里,听着歌手以现代录音设备所赐的低吟

    技巧泣诉(从前唱歌的人使用横膈膜,而非喉咙),你会以为他是你认

    识的人,正伴和着你的寂寞和思念。重点并不在于世界上是否只剩你

    俩,也不在他唱的是不是他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在于他和你参与了这个

    情感形式的游戏,丰富且填满了它。爱情是一种幻觉,情感形式亦然,但它们的效应却是真的。八月十六日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王家卫《春光乍泄》面世十周年,他们真懂抢钱,推出一个超大型

    纪念光盘套装,于是我也上当,重看了一遍。十年前的电影,现在再

    看,还是令人。

    片子里最叫人记得的对白,当是张国荣饰演的何宝荣老爱对梁朝伟

    扮演的黎耀辉说:“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不管黎耀辉如何发着高烧还要

    起床做饭,何宝荣还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他;也不管何宝荣如

    何在外面鬼混,回来之后依然有黎耀辉守着他甚至关住他。如此反复折

    磨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之后,只要放浪的何宝荣一把拥住黎耀辉,对他

    说句“不如我们从头来过”,悲剧就真的从头再演了。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这不知是多少夫妻、情人乃至于朋友都很想

    说也说过的话。然而,要把一切过去抹掉,从头再来,又谈何容易呢?

    所以事后回头,这句话说了往往也就等于白说。

    若要真的从头再来,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自己彻底变成另一个

    人。不是变化你的生活习惯,比方说戒烟或者戒酒;也不是改变容貌声

    线;而是将你曾经交给对方的那一部分,把你曾经送到对方手中的那一

    半生命割除。这样子,你就残缺不全了。日后会不会痊愈长肉?不知

    道。将来是否反而更加完整健康?或许会。但至少你成了新人。

    只是如此一来,你们的关系也就不再一样了,变得像是两个陌生人

    的全新遭遇。所以“我们从头来过”是可能的,只要这里的“我们”已经不

    是“我们”。八月十七日 新 我

    人可能在一夜之间如蝴蝶飞蛾,完全变态羽化再生吗?我们可以手

    起刀落,痛快地斩除那曾经付出的血脉,好再和旧人从头来过吗?只要

    回到基本,就知道这个问题的起点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当一对伴侣彼此许诺:“让我们从头来过”,而又不欲重蹈覆辙,他

    们只能变化自己如新人诞生,使得“我们”成为陌生的“他们”。但是,既

    然他们已经成为不可测的他者,又何必从头再来呢?也就是说“让我们

    从头来过”这句话取消了自己的前提。一、不可能再有已成过去的“我

    们”;二、也因此不可能再有重来的需要。所以这是一句刚刚出口就立

    刻成空的话。

    故此,我们也就用不着探讨人能不能迅速改造自己这个课题了。只

    不过,往事附着于所有物质之上,历历在目。手机上的短信可删,他留

    下来的字纸可弃;你不再抽他抽过的烟,不再用他嘴唇接触过的酒杯;

    但是他睡过的床怎么办?摸过的书又何堪再翻?他抚摸过你的身体,呼

    唤过你的名字……这所有,又该如何割舍?天涯共此时,你们甚至还处

    在同一个时空向度之内,呼吸同一片空气?

    所以不管还要不要从头再来,你也只能消灭旧我,创造新我。“要

    永远地创造自我”,福柯(Michael Foucault)如是说。这已不只是恋人

    的命运,而且是现代人的归宿;如果这算是归宿的话。八月十八日 水底之城

    每次走大埔道出入新界与九龙,经过城门水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

    那条埋在水底的陈家老村。当年的香港,人口暴增,食水不足,政府为

    了修建水塘储水,把原居此地的全村人迁至他处。至于房子,就留在旧

    址,任雨水渐渐淹没。据说到了旱季,水位特别低的时候,游人还能见

    到朽败村舍的人字房顶露出水面,甚是奇诡。

    在许多文化传统里面,水都与遗忘有关,也因此代表了洁净与新

    生。喝过一碗孟婆汤,你就告别前生的记忆了;涉过忘川,就是一片彼

    岸新天地。领受水的浸洗,基督徒乃获得赦免,迎取新生(宽恕与遗忘

    在英文上的同源关系实非偶然)。

    除了洗刷过去,水还有另一重奥妙的作用,那就是掩埋。我们可以

    像淹没陈家老村一样,放水淹没所有不愿记起也不能记起的往事。既然

    长江之水可以把一座古城藏在鄱阳湖底,大西洋的巨浪可以覆盖整个亚

    特兰提斯,人为什么不能借水重生?水不一定能够洗去所有的创伤记

    忆,但是水一定可以将它们封存,使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腐朽粉碎。

    与泥土不同,水是透明的。尽管藏在深海底部的城墙因不见天日而

    成了绝对黑暗拢聚的处所,但只要去找,不怕大海捞针,你是找得到

    的。

    当你想和一个人从头来过,想要制造新的自我,却又不可能割断那

    不忍让它保存的记忆,就把它沉入水中吧。就像城门水塘底下的村子,它没有自己浮出来的能力,只能隐约地在想象和水波的光线中乍现,不

    知虚实。若无人寻它,就要等上几百年、几千年,海枯石烂,重见天日

    之际已是无解的谜语。八月十九日 同一条河

    古希腊智者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尽皆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老友小西近著《猫河》里的诗句却说:“踏进河里的绝对不会是同

    一只脚。”万物皆流,人又怎能例外。

    这一刻的自己和上一刻的自己必然是不同的,现在正在写着这行字

    的自己要比一分钟前的自己,多写了二十一个字。所以在这一刹那间,我变了。在刚才那一个句子写成的前后,有两个人的存在。

    为了保证我们穿越时间之后仍然还是同一个人,为了让我必须实现

    昨天做出的承诺,偿还过去负下的罪债,而不能轻易地以“当日的我和

    现在的我不是同一个人”推搪回避;哲学家专注探讨记忆的作用。正是

    记忆,不是别的,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联系起来,使我历经时间的变

    幻还能统一,而不分裂。

    但是有时候我们真的希望自己可以摆脱记忆的束缚,分身成散落在

    不同时段的异己。

    每一段感情的发生与结束,其实都是场记忆的战争。受过伤害的,必将在新一轮关系的最初就迟疑畏惧,甚或仓皇退缩,因为他记得那么

    清楚。他害怕的,不是眼前的人,而是过去的人。他不只是在和新认识

    的朋友交往,他同时还在和自己的记忆协商、谈判与作战。对方可不知

    道,这样的关系何等艰难,因为与他角力的是一些过去的陌生人。

    至于将要结束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都盼望眼前的河流就是

    忘川,它永远都不会是同一条河;而踏进去的人在出来的那刻,也就不

    再是同一个人了。八月二十日 对不起什么

    宽恕,首先要有一座剧场、一个舞台,以及两个角色:一个是犯了

    错的罪人,另一个是受害者。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第三者的存在,因为没

    有人可以代替罪人请求谅解,也没有人可以代表受害者施予宽容。

    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是“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我”。这句话有意

    思的地方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冒犯,说出这话的人正打算占用对方的宝贵

    时间,打算发表演说以坦承自己的罪行和犯错的原因。何其斗胆?他竟

    以为对方受害之后还得暂缓怒气,腾出时间来聆听自己?一个犯了错的

    人有什么权利要求这样的空白呢?所以这句话“对不起”一开始就是个错

    误。

    因此,在一切请求宽恕的剧情上演之前,祈求宽宥的罪人先以再度

    的错误来说明自己的身份:“你看,我又错了,我果然就是那个犯罪的

    人。”而他那句开启宽恕逻辑的“对不起”,就有了双重的意义;表面上

    是要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向对方致歉,底下却同时在为这句话本身道

    歉。它一方面自大地侵犯了对方的时间,要求对方给予耐性;另一方面

    则立刻为了这个侵犯认错。

    宽恕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对不起”的真正意思,就是“对不起,请

    原谅我占用了你这一刻的时间,也请原谅我这么无赖地烦着你,要你听

    我接下来的话”。

    如果受害者愿意停留并且倾听,道歉和宽恕的条件才得以具备。但

    要是对方不顾而去,没有任何响应也不愿响应什么,宽恕的剧场就要草

    草落幕了。剩下的罪人没有灯光照射,站在黑暗之中,带着一条新增的

    罪名。八月二十一日 不可饶恕

    法国大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不

    断沉思着“宽恕是否可能”这个问题。他敏锐地观察到在亚伯拉罕传统

    (也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思想源流)里面,有两组相

    互矛盾的观念:其一是有条件的宽恕,其二是无条件的宽恕。

    宽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犯错的人首先得愿意坦承过失,并且忏

    悔,进而请求宽恕。受害者不可能事先原谅未曾承认的错误。

    看起来宽恕是一种遗忘,当我说“我原谅”(I forgive)你时,我也

    应该同时忘却(forget)了你的过去。然而“过去”真的过得去吗?有时

    候我们会说某种罪恶,例如反人类的罪,大规模屠杀的罪,种族灭绝的

    罪,是不可忘却、不可挽回、不可救赎的。换句话说,这些罪行虽已过

    去,但又是过不去的;虽已成往事,但不能忘却;它们是种永远被封存

    在现在的过去。它们无法过去,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害者都已逝去,没办

    法接受罪人的忏悔。而且就算有在世的幸存者,又怎能代表死者接受忏

    悔?又怎能代表死者原谅凶手?这样的重罪或许有被遗忘(forgot)的

    一天,却永远不会得到宽恕。

    宽恕在此,是一种和时间的特殊关系,是一种决定让不让某件错误

    或罪行成为过去的行动。假如宽恕是有条件的,假如宽恕要求犯罪的人

    首先请求宽恕,那么该如何解决因逝者不在而注定不能得到原谅与和解

    的重罪呢?因此,在亚伯拉罕的思想传统里需要有上帝的存在。人只能

    宽恕别人对自己做错的事,神则不然。神是受害者与罪人之外独一无二

    独有权柄的第三者,他可以宽恕所有的罪,接受所有的悔过。八月二十二日 不可能的宽恕

    耶稣垂死之际,底下的群众犹兀自喧哗,等他咽气。然而神子却仰

    首说:“父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每次读到《圣经》这一段,都莫名感动,不能言语。钉死人子,钉

    死为免除人类苦难而来者,钉死许诺天国的弥赛亚,这是何等的重罪?

    受害的耶稣即使到了这时候,依然不舍他所爱的人,那些欲置他于死地

    的凶手。这就是宽恕,真正的宽恕,不可能的宽恕。一般来说,犯错的

    人不先行忏悔,是没有宽恕可言的;但如果受害者在罪人认错以前就宽

    恕了他呢?

    在西方的思想传统里面,宽恕往往被认为是不正义的,错误要有等

    价的惩罚才能弥补;在正义的天秤之上,宽恕的地位不知如何安放。像

    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想了半天,只能勉为其难地为宽恕想出一个先决条

    件,那就是犯下错误的人必得悔悟,主动要求宽恕。

    但是德里达敏锐地观察到宽恕又是无条件的,是一种只有掌握最高

    权柄者才可施行的特权。从古代的国王到现在的民选元首,都有特赦犯

    人的权力。赦免之所以是特别的,就在于它违背了法律背后那以眼还

    眼、以牙还牙的古老法则,在法律之外开启了不可能的空间。

    如果有人只是撞了我一下,我当然可以原谅他,他也会预期得到我

    的谅解。但这种能够预料能够计算的宽恕就不是纯粹的宽恕了。最纯粹

    的宽恕是宽恕不该宽恕的人,原谅无法挽回的过失,违反一切正义常识

    的例外。我们可以质疑耶稣,为什么要原谅杀你的凶手?为什么要原谅

    不觉得自己犯了错的人?这岂不是破坏了人间的道德与律法?耶稣没有

    回答,他只是宽恕。八月二十三日 无名之伤

    由于人总是会伤害人的,所以没有人可以不受伤害。

    所谓“受伤”,我们总是听到“我很受伤”、“我的心很痛”这类自述,指的当然不是肉身的伤痛。那么“受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不是身

    体的伤痛,我们可能为这些自述所指涉的伤分类吗?可以判别其分布、症状与程度吗?又如何来命名这些边际模糊的伤口呢?

    比如说有这么一种状态:你会在日常的对话之中突然哑口,不知下

    一句应该怎样承接;你会在回家的途中突然迷失,无法辨认本该熟悉的

    景物坐标;你还会在现实的生活里面毫无预兆地临时陷进空白的世界。

    在这种中断了正常意识的空白里面,你既没有想起那曾经美好的遭

    遇,也没有想起它们失落的过程;你既不思忆那使你受伤的人,也不怨

    恨他的残酷作为。在这一小段抽离出来的绝对空白里面,你什么都不

    想,它也没有任何意蕴。所以比起一幅山水里的留白、音乐之中的休

    止、诗句之中的间断,它要纯粹得多虚无得多。

    就像现象学所说的“意识之悬搁”,人生在世的一切正常活动、正常

    思维、正常感知,在这一刻全都被悬搁起来了,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空

    间,你坠入了一个不知名的向度之中,不知方位不知长短。醒觉过来,回复正常之后只好说那是一刹那的空白,但那真的只是一刹那吗?

    凡伤口皆有名号,因为它能指认出造成它的原因,例如刀伤、枪伤

    和烧伤。莎士比亚在《凯撒大帝》里说被数十名亲信轮番砍刺、满身是

    血的凯撒“每一个伤口都在嘶吼,都在控诉”。但是我们所说的这种空白

    不只没有名字,也不发出任何声音,它是沉默的伤口。八月二十四日 可怖之美

    我想说一点关于“美”的事情。

    那天在北京,一场令人疲惫的选美比赛之后,仍有记者不舍地追

    问“美女”的定义。因为我在一家以盛产美女主持人和美女主播闻名的电

    视台工作,难免就令人羡慕,或者同情(“你对美女很麻木了”)。这个

    记者,果然,也不例外,他说:“你一定觉得那些参加选美的女孩不如

    自己的同事吧?”他还追问:“你心目中美丽的定义是什么?”

    我已不记得自己怎样胡编了一些答案敷衍他,但是回到酒店以后,我忽然想起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的第一小段:“有谁,若是我呼唤,会从天使的班列中听到我?而且即便是,有一位突然把我抓到胸

    口;我也会自他更强大的存在中消逝。因为美无非是那可怖者的初

    始,那个我们依然刚能承受的而我们如此惊羡它,因为它不动声色地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怖的。”

    可怖的美,可能就像康德所说的“崇高”(“壮美”),人创造不来,也难以承受。因为它发生在人的感知能力的极限,差一点就不属于这个

    世界,也差一点就要进入这个世界。

    可曾见过冰川入海?那些以万吨计的冰墙即将崩裂之前会发出不安

    的嘶叫,冰块摩擦的声音尖锐刺耳。又或者沙漠和荒原里的暴风,不只

    会使一种绕成球状的蔓藤植物滚动不停,还将改变起伏的地形,令商旅

    在迷目的飞沙落地之后彻底绝望。

    如果有机会再去回答那位记者的相同问题,我将告诉他:“极端的

    美是摧毁性的,人工不可制作,也不能负担。万一它偶尔在某一刻出现

    在人的身上,那是不祥的。”选 美

    我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竟然会跑去北京做一场选美比赛的评判。

    十几年前,中学刚刚毕业,我和几个好朋友带了一大叠批判选美的

    自制传单跑到一个选美现场,预备一边散发一边抗议。结果当然给人赶

    了出来,只好在门外傻傻地把传单塞给路人。至于那些会场里衣冠楚楚

    的绅士淑女,当然甩也不甩我们,照样美美地谈笑风生。

    为什么要抗议?当然是因为选美侮辱女性。我们所有读过点女性主

    义的人都知道“女人并非生为女人,而是被造成女人的”(西蒙·波伏娃

    语)。而这制作女人的主要力量,就是男人的目光了。选美正是依男性

    目光打造样板女人的经典示范,一个个女孩想尽办法历尽训练,好把自

    己装进男人设计的一套套格子里,再拼个你死我活,好产生一位所

    谓“智慧与美丽并重”的佳人。

    十几年后,我了解即使是一些被认为很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也不再

    坚持单调的反选美立场,反而懂得以更多元的角度切入,把选美当作有

    待剖析的现象多于一个只能否定的对象。但是我仍然本能地说不出地厌

    恶,躲避选美,躲避不了的时候,就视而不见。

    所以,当我今天因为公司工作的关系必须要去做选美会的评审,我

    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视而不见,我不存在。

    那天早上十点十五分,在酒店里,我接到一个叫做“小马”的女孩的

    电话,说原订十一点的集合时间必须提早半小时。我很不满,觉得一个

    不愉快的选美日子居然还是要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到了大堂,小马不住

    地道歉,还跑去替我取咖啡。我对同事们嘀咕:“最讨厌选美了,你们

    不觉得每一个选美会上的女孩子长得都差不多吗?”同事们猛使眼色,小声地提了一句:“小马就是去年的第三名。”我立刻呆住了,小马肯定

    是听到了,但还是笑容满面,十分诚恳。这时我才发现她挺漂亮,原来

    我们的助理是上届“xx小姐”的季军。

    真是漫长的一天,我们的工作竟然拖到凌晨两点才结束。小马一直

    出出入入,有时提醒我们上台,有时捧来一大袋饮品,同时还要指挥照

    料今年参赛的“师妹”。由于录像厂的空调出了问题,穿着外套装斯文的

    我们更是闷热,每到休息,她便拿了一份杂志当扇子站在一旁帮我扇

    凉。我阻止她,但她说这是工作,还笑自己曾是登山队员,体力好。然后,似乎不经意地,她轻声说了句:“其实选美在中国的情况底下,也

    是普通女孩子的难得机会。”

    我看这批女孩的眼光于是有点不一样了。在经过编排的舞步底下,我看到每一个人原有的走路姿态;在很标准化的对话格式之中,我试着

    去听每一种声音的来历。我怎能对她们视而不见?人所承受的,人怎么

    可以装作看不到?

    比赛,必然是残酷的。然而选美最残酷的地方,还不在结果,而在

    大家等着看好戏的心态。例如香港小姐,每年总有几个消息不断的人物

    到了最后大热倒灶。他们会说:“活该,这娘们机心太重,还总以为自

    己必胜。”他们还说:“她的一切只是搏出位。”这就是残酷,我们设计

    了一个竞争的环境,叫她们去比较,然后看看里面会不会闹出些勾心斗

    角的不和传闻,好证实人性的丑恶;我们还希望在这名利场的游戏中看

    看谁最想“出位”,好证明人的不择手段;我们喜欢耻笑她们答问时犯错

    呆滞,好证明漂亮的女子果然都蠢。

    收工之后,我们大伙一起消夜。落选的女孩坐在另外几张桌子上,自然有点沉郁。我想,这条路走不通之后,她们还会寻找其他什么出路

    呢?我还想起,小马的志愿是当个优秀的电视记者,她告诉过我,很愤

    恨当年做地方媒体记者时有条重要故事被人压了下去。

    同事开车载我回酒店的路上,我们谈起小马去年参赛的情况。她忆

    述当时的评审问了一个问题:“现在让你当冠军,你愿意放弃现在的男

    朋友吗?”据说小马很动情地说了自己和男友如何从四川来到北京辛苦

    地赚钱生活的经历,她怎么可能放弃?同事大赞,说大家都觉得这真是

    个不错的小孩,于是给了她一个季军。

    回到酒店,原本心情就很拙劣的我更加难过。是呀,只不过是个小

    孩,为什么要问她这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问的难道不正是我们所有选

    美比赛观众心中的预设?选美之后是无比璀璨的明星生活,你要独享这

    所有美好,还是回到原来小俩口的老日子?来,告诉我们,你就是那种

    我们早就料到的拜金少女,你就是那种梦想要攀上枝头做凤凰的物质女

    人!要不然你干吗来选美?结果她不是。于是大家却又反过来歌颂她的

    品格她的情深义重。

    只是,我们为什么把一个人投进这样的处境呢?我们想证明人性的

    什么?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晚见过的女孩子,忘不了她们紧张的神态、哭泣时的样子。我也永远不会再做选美的评审了。不是因为一种社

    会主张,而是我不忍再次经历这一切。但是我会看选美比赛,我要好好

    看清楚那些小孩的脸,看清楚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虽千年能变化

    我从来没见过她不化妆的样子。她为什么一定要化妆呢?连朋友都

    在笑话了:“你不过是见他,有化妆的必要吗?”是呀,只不过是见我;

    不是任何其他人,只是我。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天都要目睹许多女人化妆的惊人过程。我看

    着她们双眼浮肿,疲惫地走进化妆室,放下皮包,然后在镜子前面的椅

    子上,任由化妆室师使用一瓶又一瓶的化学制品与各式各样的器具,在

    她们的脸上施术。然后,一张大家熟悉的脸孔就此逐步成形。明亮处明

    亮,漆黑处漆黑,对比鲜明,我只能够说,如果不化妆,你一定很难在

    街上将她们一眼认穿。

    认穿。我永远无法认穿这个女人,因为她脸上的妆不曾退下。

    可是一个不化妆的女人又怎能让人辨识呢?

    宇宙的英文是cosmos,当然来自希腊文的kosmos,本意秩序,与混

    沌相对。混沌没有秩序,黑暗、混乱而无形。直到有了秩序为之赋形,世界才开始出现、可见。宇宙不只是从混沌走到秩序的结果,它还是一

    个动词(kosmeo),它就是混沌转化的过程,它就是点亮了黑暗的那个

    动作。没有光,没有秩序,世界不成世界,万物尽与目盲无异。

    女人性阴,本亦无明,乃物质的物质,混沌的混沌。没有形式的规

    约,她就流动不居,不可辨识更不可见;除非她化妆。这正是化妆品

    (cosmetic)的由来。不化妆,女人又怎能让人看见。

    难道你以为你不化妆,我就认不出你?你想我认出的是哪一个你

    呢?

    近日常听评弹。杨仁麟(1906—1983),八岁从养父杨筱亭习艺。

    这一派,专长假声,弹词里假声叫做“阴”;杨筱亭却也不弃真声

    之“阳”。阴阳结合,故音域宽广,韵味悠长,又称“小阳调”。杨仁麟青

    出于蓝,尤擅《白蛇》,于是有“蛇王”美誉。

    杨仁麟单档演出,手抱三弦,一人分饰多角。听他唱到《合钵》一

    段,先是白娘与许仙的两句对话,随即转入假声化成白蛇:“我看官人

    心太痴,万般拂顺与千依。”再来就是惊心动魄情深义重的这一句

    了:“我虽千年能变化,从无半点把夫欺。” “我虽千年能变化”是用阴面假声唱的,短短一句里百转千回,千年形变尽在其中。到了“从无半点

    把夫欺”则是阳面真声起始,再以假声作结;初听之际坦坦荡荡更无半

    点虚掩,可是末尾“把夫欺”三字一柔情起来,却令人心动之余又不免疑

    惑了。莫非温柔妖娆的阴面总要叫人怀疑。女子的阴柔,你切莫真信?

    白娘呀白娘!我怎么知道当初的断桥偶遇不是你的精心巧局?那若

    断若续的春雨,不是你的变化?水漫金山,固然是你铺演的一台大戏;

    难道你被镇在雷峰塔下就不是法海和你串通的苦肉计吗?

    怀疑是一种顽强的植物。当它被下在两人之间的土地上,即便只是

    一颗种子,迟早也会抽芽长大,终于扭曲一切,排挤开所有本来健康的

    花草,使之枯萎。

    用不着女性主义哲学家的分析考掘,我也知道说一个女人不化妆就

    看不见,是严重的性别歧视。可是我坚持自己没见过你,因为你一直化

    妆,一直变化。我不愿相信有一个“真实”的你,我更不能接近真实。

    其实我是记得的,有那么一回(事后你还问我,为什么我要急着找

    你)。那晚你刚洗过澡,预备就寝,一脸素颜,一头长发随意扎起,一

    对赤足踏着双拖鞋。你轻松自在,甚至把一只脚坐在自己的大腿下面。

    那是间日式小馆,我们喝酒,有一句没一句地闲搭。我们如此接近,乃

    至于我闻得到你头发上的香气。没有化妆,但你仍有香气。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我一段很长的时期。自小我就不懂,为什么女

    孩子的头发总是那么香,我们男生却总是一头油臭?后来我才发现,那

    股香味只不过是洗头水的气味,一瓶又一瓶的化学制品。熟练以后,我

    甚至说得出那是什么牌子的洗头水。

    你知道他们制作洗头水的方法吗?为了让洗头水不刺眼,他们把一

    只兔子放在特造的架子上,张开它的眼皮,用夹子固定好。然后拿一根

    滴管对准它的红眼球,让被试验的洗头水一滴滴地掉下去。兔子挣扎,但是动不了;兔子惨叫,但是我们听不到(有谁听过兔子的叫声

    呢?),直到兔子的眼球完全溃烂为止。

    那些能够令兔子的眼睛烂得最慢的,令它的痛苦延得最久的,也就

    可以用在人的身上了。于是你匆匆赶来,不用担心洗头水入眼。你头发

    上的香气由来,乃一种化学制品。

    至于女子的头发何以特别能够蓄留洗头水的气味呢?我以为,是因

    为她们千年能变化。所谓颜色,无非画皮;一经拆解,尽皆眼睑闭合不全。

    理论,古希腊人叫做,原意就是观看。它看的就是kosmos,就是宇

    宙、秩序与装扮。我修习哲学,苦研理论,所以我从未见过她不化妆;

    就算有,那也只是她的妆更深了。我都看见了,不是吗? 一 日

    我曾夜行。

    那时刚上大学,住在宿舍里头,不用严格按照时间表做人,也不用

    理会家人的脸色,喜欢睡到多晚就是多晚。于是我几乎放弃了所有中午

    以前的课程,别人的午饭就是我的早饭。黄昏之后,我泡图书馆,直到

    闭馆,再去无谓地游荡、瞎聊。凌晨两点,同学们都去睡了,我才继续

    读书,就着灯。

    熬夜不是出于苦工,而是为了自由的滋味。

    数年前读台湾作家骆以军的散文集《我爱罗》,其中一篇说到一个

    女孩,夜夜笙歌,过着每天坐在酒吧等天亮的日子。某天,她又喝了个

    烂醉,蹲在巷口吐得一地都是。突然听到一阵密集但又散落的脚步声接

    近,抬头望去,才发现是一群老公公老太太,正背对阳光精神饱满地跑

    步做晨练。一时迷乱,她才知道原来又是清晨了。女孩想:“他们已经

    开始今天的生活了,而我还留在昨夜。”

    大学毕业之后,我住在大埔,那是香港郊区的一个古老城镇,住了

    许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以及负担不起中心地带的勤奋劳工。我喜欢那

    时候只用两三个小时就能看遍夜游青年拖着脚步撞倒街头垃圾筒,与特

    早起床的公交司机匆匆赶路上班的情景。只需要这两三个小时,我就看

    到了一座城市一日的开端与终结。相对于那些还停留在昨夜,与业已迈

    入今晨的同城居民,我就像是一个时间以外的旁观者。

    偶尔,我也会和一些公交司机在早开的大排档搭桌吃早饭。那是属

    于劳动阶层的真正“早饭”,清晨五点桌上已经有饱含热量的蒸鸡与叉

    烧,足以提供他们整个上午的需要。然后,日出了,他们穿着整齐但老

    旧的制服上车发动引擎,我则在未熄的街灯之下踱回家,趁着太阳还没

    强烈到能把我旧日的身躯彻底气化之前,赶紧拉上床帘,躲进床铺。

    下午醒来的时候特别高兴,因为我竟然还赶得及回到大家的今天。

    运气好的话,我能碰见刚刚从城里下班归来的疲惫人群,说不定还能在

    晚饭桌上重逢今早一齐饮过茶的公交司机。虽然中间睡了一觉,但我似

    乎没有漏掉什么。

    相反,当夜更深,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家就寝,我却还在街上散步,还在酒吧里读书看报。大埔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曾是殖民政府管治新界的重锁,驻扎了不

    少英军。所以这地方虽然有几条老岭南风格的村落与集市,但又很不协

    调地开了数间英国风的酒吧,两家印度人掌厨的菜馆。每天晚上,里头

    总有几桌顶着啤酒肚的退休英兵,他们停在香港的日子太久,遂忘记苏

    格兰高地的酷寒,永远失落在南中国海变幻莫测的天空之下。还有一些

    曾经效忠女皇的华裔老警员,说了半辈子带口音的英语,眼看回归的日

    子越来越近,他们实在摸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这些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

    的人全在这里,以当下换取过去与未来;灯光昏暗,铺上廉价木板的墙

    壁被烟熏得发黑,只有一杯杯的bitter和porter,以及危危欲坠的飞镖靶

    是他们的归宿。

    尽管大家都认识,但我通常一个人坐在吧台,与老板有一句没一句

    地闲搭。这地方我把它当作书房,午夜过后进来,三点多打烊之后离

    开,中间那段时间正好可以看完半本小说。

    就是如此,我混迹在白天的劳工与夜里的酒鬼之间。你们的一天结

    束了,我的还没有;等你们都醒了,我又看着你们开启另一天的生命;

    根本说不清这究竟是起得太早还是睡得太晚。所谓“一日”,久而久之,对我竟成了没有意义的概念。由于我们总是用日与夜的交替去界定时间

    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我这个活在日夜边际的旁观者来讲,时间也是不

    存在的了。

    我开始混淆周一与周六的区别,开始遗忘一个月与另一个月的不

    同。甚至到了今天,我也想不起这样的生活到底维持了多久。偶尔,我

    会怀念那段日子,它自由得一塌糊涂,在感情上更是既不负责也不受

    伤。因为一切感情皆有其时日;而我不拥有时间,复不为时间占有,自

    然也与感情无关。模糊日夜,模糊了建立在时间上的一切秩序;我曾夜

    行如鬼。书展再见

    我以为自己见多识广,这半辈子主持过、主讲过、参加过的论坛讲

    座不计其数,从早期的飞扬炫耀直到今天自甘旁观,已经没什么是没见

    过的了。除了疲倦,只有熟练,一切行礼如仪。

    但是在这一届香港书展的第四天,星期六晚上的七点钟,我替台湾

    作家苏伟贞主持讲座,却震动几至不自控地流泪。彼岸的评论家说苏的

    新著《时光队伍》是她的“本命写作”,一本耗尽了全身力气,穷尽了一

    位小说家想象力的悼亡书。她的丈夫张德模三年前因癌症去世,她在今

    年的7月出了这本书留住他的人格,并且为他调动和创造出一整支旅

    群,与他同行,背向在生者,往航最后的旅程。

    书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张德模,这次出发没有你。”然后:“因

    为你的烟瘾,多年来,航程超过五小时的旅游地全不考虑,旅途受限,没问题,我们自己创造路线,西进大陆。2003年8月你因食道癌住进医

    院到去世,六个月,随着你的离开,原本以为关闭了的这条路线,却带

    我一遍遍地回到你的生命之旅,以你作原型,我为你写了一本小说,《时光队伍》。卡尔维诺写《看不见的城市》,所有被描述的城市都是

    威尼斯,他说:‘我提到其他城市时,我已经一点一点地失去她。’我实

    写你,虚构看不见的流浪队伍,同样看着你渐次往更远更深处隐去,那

    样的重重失落,我已经完全不想抵抗。命都拿去了,也就无所谓失不失

    去。”

    “命都拿去了,也就无所谓失不失去。”来听讲座的读者不多,但大

    都晓得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们继续听苏伟贞温柔镇定地说:“我们都

    不信死后的世界。曾经约定,谁要是先走,而果然有魂,就回来报个

    信,通知一下。方法是在对方的脚底搔痒。所以直到如今我还会把脚伸

    出被子,心想,张德模,不要背约呀。”全场屏息,听一位作家在最私

    己的现实与虚构之间,于死生二界往复徘徊。叹了一口气,我只能对她

    说:“‘祭神如神在’。中国人的这个‘如’字用得真巧。”

    我曾问过苏伟贞,以后还写得出东西吗?她也不肯定,“或许这是

    我最后一部小说了”。

    书展还有另一个朋友的新书推出,林夕的《林夕三百首》。大家都

    知道林夕有隐患,大家也都好奇他怎么还能写下去。他不是香港流行音

    乐工业的一部分,他就是流行音乐工业本身,一座吞吐忧郁灵魂的工厂。且看为王菲写的《暗涌》:“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眉头,仍聚满密云。就算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仍可反映你心。让这口烟跳

    升,我身躯下沉,曾多么想多么想贴近,你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没缘分,我都捉不紧。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

    碰。历史在重演,这么繁嚣城中,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其实我

    再去爱惜你又有何用,难道这次我抱紧你未必落空?仍静候着你说我别

    错用神,什么我都有预感。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然后天空又

    再涌起密云。”要什么样的工厂,才能生产出这样的歌词?

    曾经有俊秀的人问我美丽与苍老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也不敢告诉他

    的,是美丽可怕,确实不可轻易触碰。也是今年香港书展面世的一本新

    书,《由于男人都不在了》(En l'absence des hommes),作者菲利普·贝松

    (Philippe Besson),最近才在电影《偷拍》里亮相的法国才子。讲的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男人们都上战场去了,十六岁的主角却在后方和大

    文豪马塞尔·普鲁斯特邂逅。

    一开始是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两人彼此的勾引游戏。四十五岁的文

    豪被人簇拥,大家渴望听他说出一句充满智慧、值得回味再三的言语。

    但他的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过这位少年,“黑头发,杏仁模样的绿眼睛,女孩子般姣好的肌肤”。在场的每个人都认识普鲁斯特,当然。但他竟

    向第一次见面的少年自我介绍:“我叫马塞尔。”少年高兴,喜他不报全

    名,显得没有架子,十分亲切。可是少年同时也明白:“当然,你是故

    意的。”在几句最平凡不过的寒暄里,《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那位

    最精细最敏感的艺术家与十六岁的美少年交手,试探,相互猜度对方的

    用心……

    是什么使得一位不过十六岁的男孩吸引住了普鲁斯特,甚至与他平

    起平坐,不分轩轾?是他的美貌。一个美丽至极的人必定见过人间所有

    的谄媚与心计,了解一切可能的手段和交易。所以当他到了十六岁那一

    年,其实已经有四十五岁那么老了。而且在他眼前,众生莫不阴暗,他

    不知童真,也不信单纯,所以美丽是危险的。所以普鲁斯特喜欢的,不

    只是容貌,或许还有这种世故与危险。

    然而,美丽的人又必将经历美丽的消退。自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有

    预感,那些曾经围绕身边恍若飞虫的人群必将离去,转向另一头动物的

    新鲜尸体。何等残酷又何等苍凉,他怎能不老?

    或曰,其人犹如焰火,必以瓶供,远观其盛放如花,至于熄灭,不

    可触碰,不得直视。如是我闻,却屡屡犯禁,破瓶取火。乃退肤削骨,肉成泥,血化烟,遍体焚尽。方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咄!无非一具

    臭皮囊。善哉。

    然后我放下了麦克风,离开演讲厅,回到自己出版社的摊位,预备

    拿起另一管麦克风,像在市场一样嘶吼叫卖。突然,多年不见的旧人出

    现了,生涩寒暄。我认识了左边是她的丈夫,右边是她的孩子。她还要

    小孩打招呼:“快叫叔叔!”我们甚至交换名片。然后,人堆中有照相机

    的闪光,我听见有人在喊:“是梁文道。”我对她说:“对不起,今天人

    真多。”她也笑:“是啊,你一定很忙。”

    挤进摊位,脱下外套,我握紧麦克风,与搭档开始又一场的表演,想要截住书展那五十万的人流。我是一家出版社的社长,我是沿街叫卖

    的作者,我是恬不知耻的卖艺文人。做了那么多年的节目,那么多年的

    街头演讲,我知道如何控制声线掌握节奏,怎样以眼神扫视站立的人

    群,说到哪一句话应该稍微停顿,好营造最大的效果。

    我看见他们一家,笑着望我,然后在五十万人之中被推得渐行渐

    远,终于在下一条巷子的转角处消失。她在挥手吗?她的嘴形似乎在说

    些什么?我应该说再见,那一切过去与未来的,该来的与不该来

    的,“再见了”!但是,我说了一个笑话,哄堂大笑,大家真的过来买

    书,而且索取签名。拍档与我相视一笑,都算满意。八月二十五日 白 鲸

    有些时候,我会想起船上的日子。大海很奇怪,远远看去蓝得清

    洁,可是船舱里厕所冲出来的水却总有点黄;当然,离岸愈近,这水就

    愈是黄浊。

    左右无事,就自己看书。看什么好呢?说出来土气可笑,但它又必

    然是康拉德,古老无垠如大海本身的康拉德,以及梅尔维尔的《白

    鲸》,好想象自己是灾难的幸存者,在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独自归

    来:“既然其他人都死了,还有谁负责回来说故事呢?”

    在我上两代的香港男人之中,似乎有种奇怪的小传统,只要失意,就不妨去“行船”。比如说失恋,于是一个人背起简便的包袱,跟着货轮

    到陌生的水域和以前只曾听说过的港口。一种多么浪漫又多么有气概的

    举动啊!平常的情歌与爱情小说总是夸夸其谈,说什么“我愿意为了你

    而放弃全世界”;行船的失恋男子则是放弃了全世界,好彻底放弃一个

    人。

    这么一个男人满腔愁苦又毅然决然地上了船,开头总是得不到理想

    的效果;对着空洞的大海,顶住工作的疲乏,他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不

    舍,更加孤独。再过一段时间,他才明白自己根本什么都没放弃。他要

    做的是那个把故事带回来的人,同时使自己也变成故事。比起爱人,他

    更爱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下了决心不再回来的人,最后还是

    上了岸。

    可悲的是,白鲸已死,海之四隅也不再有风神呼气,天上的星辰与

    海水的味道都失去了暗示命运的作用,这早就不是一个还有故事可说的

    时代。于是他回来了,而且无话可说,更没有人发现他曾消失。 八月二十六日 瓶中信

    船上的人看海,会生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想丢一些东西下去,而且最好是能够漂浮不会下沉的瓶瓶罐罐。然后看着它载浮载沉,被全

    速前进的船抛离在后,终于消失在视野中。这是海洋的诱惑之一,它的

    无边广大对比起个人的渺小,更令人觉得孤独无依,丢个东西下去不是

    为了填满它(面对大海,人不可能有这种野心),而是想印证自己的存

    在,那么细微那么不重要。这是个不自觉的象征动作。

    许多水手也试过把写上字的笺条塞进瓶子,投进海心,所谓的“瓶

    中信”。报纸的国际花絮版偶尔会报道一些瓶中信在数十年后竟然真的

    顺着洋流漂浮上岸,甚至还被预想中的收信人拾获的奇遇,读者看了就

    会觉得这真是幸运。虽然迟了,但那封信到底还是达到目标,十分感人

    十分难得。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其实背叛了瓶中信的本质。什么是瓶中信

    的本质呢?那就像开一个没有链接也不打算让人发现的博客,写一些从

    不寄出的情书,以及传发电邮到一个荒废已久的邮址。你根本不曾寄望

    瓶子有被开启的一天,那是一段不想被人接受的信息。掷瓶入海,而终

    于被人打开阅读,这根本不是奇迹,而是意外。写瓶中信的人不是敢于

    下注的赌徒,而是认命的作者,最纯粹的作者。

    就像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所说的,作品的孤独是最根本的孤

    独,因为写作“无非是种中断,中断了把我和言语结合在一起的联系”。

    我们平常以言语表达自己,并且相信言语能够把自己交给他人。但是真

    正的作品是不表达什么也不沟通什么的。正如瓶中信,在完成的那一瞬

    间就中断了和作者的关系,也中断了和读者的关系;存在,同时又消失

    在无始无终的海洋之中。八月二十七日 反 刍

    偌大的一艘邮轮,船员其实不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水手都是

    沉默的。如果你为了放弃自己而上船,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多么愚蠢的决

    定。

    草食动物的反刍是不由自主的,恋人的言语亦然。既然没有人跟你

    说话,既然大部分的时候你都是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守候,你难免开始

    反刍自己的回忆。

    你想起的未必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客气应

    酬,例如他曾在某个早上和你打过招呼,于是你自己对着待洗的甲板

    说:“你早。”又或者你会想象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你换了另一方式回

    答,后来的事情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发展。比方说:“你今天晚上去和朋

    友唱歌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我?”你当时应该回答:“没有,为什么你会

    这么问?”结果,你并没有这么说,所以你现在一个人在船上。

    久而久之,你分裂为二,开始习惯自己和自己说话。更准确地说,你变成了数不清的角色在数不清的处境之中,演出所有未曾发生的故

    事。而它们全部来自悔不当初的抉择,你只好不断地重新虚构那无数的

    潜在可能。水面宽阔,一望无尽,你却无穷内缩、进入自己的世界,反

    复咀嚼曾经发生过的对话与通信。

    自己笑,自己悲,自己沉吟。偶尔有人呼喊你,偶尔有其他水手路

    过,见你喃喃自语,他却不会轻易把你当作傻子,因为他也可能明白。

    故此他笑得很大声:“喂!你干什么自己和自己说话!你是不是傻

    了。”他知道他必须这么做,为了你好。因为他明白。 八月二十八日 谎 言

    船上的友谊就像不打烊的酒吧,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理由来到海

    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过去。你知道这一年的航程终有结束

    的日子,总有回家休息的时候。然后有的人回来,有的人不。就像酒

    吧,天天都在的常客,你并不能预期明天一定还会见到他。所以我们不

    交换电话,就算说好回去之后如何如何,那也是交际上必要的客套。除

    非你欠下了赌债。

    离岸之前,你以为等着你的是彻底的孤独,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

    认识任何人。所以你以为自己远未结束的思念与负担将继续折磨你,或

    者你将决绝地抛下这一切,结果不是。

    就像酒吧,我说过的,你会对着一时熟悉,但本就陌生也终将陌生

    的人把所有和盘托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恋人,他们都很理解

    地听。反过来,你也听了许多故事,生活逼人、工作失败、无路可走。

    只是这些都与你无关,正如你的倾诉也与倾听者无关一样。这种状态真

    好,有如易洁锅,再多的污油再多的残渣,只要轻轻刷洗,又变成明可

    鉴人的平滑表面。

    我怀疑这是所有人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没有任何负担,彼此反而因

    此坦白诚实(至少是你愿意呈现出来的坦白诚实)。

    要在陆地上找这样的朋友可真不容易。你的同学看过你的成长,你

    的同事知道你的其他同事,对着他们,你能说些什么?你只能被固定在

    地上的某一点,所以你只好有所隐瞒有所保留。难怪大海是自由的,你

    甚至怀疑那些人哭着说出来的东西也全都是伪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因此

    更加真实,因为那是一个人最想它成真的欲望。海洋令每一个人成为真

    正的自己。八月二十九日 重 逢

    通俗的爱情小说与爱情电影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重逢和偶遇的故

    事,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小说和电影里面,所以作者们当然

    要好好发挥虚构叙事所赋予的特权。

    我曾听过一个老人的故事,他说他行船的原因很土,就是为了躲避

    重逢的机会,他以为只要上了船,日后就不再有令自己尴尬、伤心和崩

    溃的可能了。可是货轮才刚刚离岸(用康拉德的说法,只有当船完全看

    不到陆地之后,才算真正的“离岸”),他就开始沉痛思念陆地和地上的

    人,虽然明知不该后悔,但他还是后悔自己的鲁莽。他想:“我再也见

    不到那个人了。”

    然后,日复一日的,令人倦怠的烦琐工作排遣了他的忧郁。直到货

    轮快要到达下一个港口,他看见陆地,不是只有海鸟的小岛,也不是任

    何一片没有意义的荒凉海岸,而是真正的大港,真正的目的地。这时候

    一切必将涌回,老人平静地忆述:“不知道是什么理由,我认为她一定

    就在这个港口。只要我上岸,我一定会遇见她。”

    每到一个城市,他都失望一回,这是无聊的追踪游戏,他下意识地

    把货船预定的航程当作自己寻找恋人的计划。每一次的失望,都令他反

    过来怨恨自己的无能,使他产生不如住下来的念头。只要住在一个陌生

    的港口,就可以从根断绝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最后他还是回来了,于是我问:“那么你终于和她重逢了吗?”当然

    没有。他发现不要说住在同一个城市,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

    来说见不着就是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

    你。 八月三十日 黑暗之心

    那天晚上,他问我:“为什么?你甚至根本不认识我。”我只好沉

    默。的确,我并不认识这个人,因为我不知道他怕什么,他最大的恐惧

    是什么。要完全认识一个人,一定要认识他的恐惧。

    读康拉德,读他的传记,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位伟大的海洋作家,了

    不起的海员(或者,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愿,把次序掉转成“了不起的

    海员和伟大的海洋作家”),在结束了航海生涯之后,竟然一直居住在

    内陆,既没有海风吹拂,也看不见半点海岸。唯一还能暗示他前半生

    的,是墙上挂的一小幅版画,画里有艘漂亮的三桅帆船。即便如此,当

    纪德满怀好奇心地来看这位经历不凡的古怪同行时,康拉德还是对他

    说:“别盯着它,我们来谈谈书吧。”

    康拉德是个真正懂得海的人,所以他知道人不应该爱上海,因

    为“它要有多无情就有多无情地出卖青年人的豪爽热忱,对善恶都漠不

    关心,从最卑鄙的贪婪到最高尚的英勇精神都可以出卖”。海洋如此广

    大如此古老,人的尺度无法丈量它,你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它在想什么。

    遇上海难的水手经历了紧张的亢奋、不安急躁以及海水涌入肺部时的绝

    望,最后从闪现着丝丝白发的恐怖浪潮中沉入永远安静永远沉默的海

    底。或许他会知道海的秘密,但他没有回来通知大家的机会。

    海员绝不爱上大海,相反,海是他最大的梦魇。康拉德几乎没怎么

    认真写过爱情,那或许是因为没有一个陆地上的人会真正了解水手的恐

    惧。 八月三十一日 河 口

    和许多人所想的不同,海上航行并不总是孤独的。我指的是船,船

    并不是独自一艘地行驶,在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航道上,一艘船的前后

    必定有其他的船。当两艘船面对面地相会,它们将响起汽笛,打个招

    呼,就像两个友善的陌生人。

    海员未必爱海,但他们一定爱船,甚至像康拉德那样,总是把船写

    得像个人似的。因为在不可预计的风浪之中,宽阔无边的大海之上,只

    有船是你的依靠,只有它是你的伙伴。海员与水手必须相信它,忠诚地

    爱护它。所以看见另一艘船,就等于看见另一个人,是汪洋里的慰藉。

    最戏剧化的场面,是入港前的那一刻,水面上难以尽数的各类船艇

    彼此隔开一段距离,但又感觉亲密地排着队,等待泊近码头。尤其是大

    河内的口岸,过了涨潮的时机,吃水较深的船只好在河口过夜。此时将

    会看到一片灯火静静地停在水面,你就知道,快要到家了。

    但什么是家呢?黝黑的肤色与深刻的皱纹模糊了你的身份,要在第

    一眼就把你认出来,是困难的。就算相认,又该怎么对他们描述另一道

    河岸的泥沼、群岛之间的暗礁?相反,你也不再跟得上这个地方的语

    言,对于他们所说的一切总是有点事不关己的陌生。

    夜里看着那么多船舶亮起温暖的灯,你有向他们打听消息的冲动,就像在异国的旅店探问爱人的去向。同时却又不忍也不敢面对回到岸上

    的现实,他或许在,或许不在,又或许早就无关痛痒。回去,还是不回

    去?这就是河口的犹豫。九 月

    九月二日 魂断威尼斯

    由水路进入威尼斯,固然可以看见圣马可广场的辉煌,尤其是那只

    长着翅膀在阳光底下无比璀璨的雄狮,但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是一座由尸

    首堆成的城市,那个曾经雄霸整个地中海的共和国早已灭亡,它的遗民

    倚靠游人的追悼度日。

    相对于大海的清鲜但无情,上演绝世爱情戏剧的威尼斯是一座发出

    腐臭的水城。在托马斯·曼的笔下,即使是游客趋之若鹜的贡多拉也长

    得像是一副黑色的棺材。威尼斯,“一半是神话,一半是陷阱”。若从远

    洋归来,首先踏足的港口就是此地,你的日子也就可以数算了。

    在《魂断威尼斯》里面,托马斯·曼沉思美与死亡的关系,这座水

    城的娇美残骸是美的理型与瘟疫之阴影的象征结合。我们的主角,那位

    一生理性审慎的大作家在此饱受美少年的折磨,劫数难逃,于是回忆起

    希腊先哲关于美感的断言:

    “他们说,太阳熠熠发光,炫人眼目,它使理智和记忆力迷乱,它

    使人的灵魂为了追求快乐而忘乎所以,而且执著地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

    的东西。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种形体,才有可能使人们的思想上升到

    更高的境界。说真的,爱神像数学家一样,为了将纯粹形式性的概念传

    授给不懂事的孩子,必须用图形来帮助理解;上帝也是一样,为了向我

    们清晰地显示出灵性,就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涂以各种美丽的色

    彩,使人们永不忘怀,而在看到它以后,又会不禁使人们满怀伤感,同

    时燃起了希望之火。”九月三日 暗 恋

    基本上,《魂断威尼斯》也是一个探讨暗恋的故事,主角艾森巴哈

    不可自拔地迷上了波兰少年塔齐欧,每天早上等待他的出现,然后追踪

    他的足迹;担心自己被人识穿的可笑,多于害怕正在弥漫的瘟疫。水道

    上传来牡蛎腐烂的恶臭他不管,屋角有不正常的消毒水气味他不顾,一

    门心思全寄在那位瘦削但美如希腊雕像的少年身上,终于逃不出这座死

    相艳丽的城市,成为它的另一个牲品。

    不记得是不是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了,曾经以那段著名的

    巷道跟踪为例,解释何为“主体之消解”。在威尼斯曲折而又肮脏的巷弄

    里,艾森巴哈鬼祟地尾随塔齐欧,随他踏上小桥的楼梯,随他穿过桥底

    运河旁的狭窄小道,随他拐过钟楼大门旁的商店转角,却没有和他说过

    一句话,即使他对自己的那一丁点注意也可能只是自我投射的幻觉。

    威尼斯错综复杂的城市景观是一幕追踪悬疑剧的绝佳舞台,也是暗

    恋的形象比喻。最理性最自重的作家全然放弃了自己,以对方的脚步引

    领自己的脚步,以对方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主体之所以是主体的自主

    自律在这样的状态底下彻底融化消散,就像水城流向咸水湖的那些污水

    一样,变成流动的液化状态。水往低处流,他也不断地沉沦堕落。

    解救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和他正面相遇彼此交流,哪怕只是一两

    句话也好。只要有交流,对方就承认了你也是一个可以言语能够反应的

    主体,恢复了你作为一个人的身份。可是艾森巴哈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继续自己无言的追踪,最后当然不免丧失自我的命运。名副其实的

    魂断威尼斯。九月四日 暗恋的道德

    暗恋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托马斯·曼在《魂断威尼斯》中不

    无附会地引述了苏格拉底教训斐德若的话:“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

    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一边,而非在被爱者那头。”然后他自己再

    评论道:“这也许是至今最有情味也最可笑的念头,七情六欲的一切诡

    计狡诈和它们最隐秘的乐趣皆由此诞生。”

    神为什么会站在求爱者那一方呢?曾经有人认为,那是因为单恋不

    会伤害人。这种说法预设了爱情与伤害的共生关系,有爱必有伤,世界

    上没有不受苦不挨疼的恋爱。而单思和暗恋,受苦受伤的顶多是自己,对方却毫不知情。就算对方知道,也不必假装同情,更没有回报的责

    任。既然这不是个双向回馈的流程,你又怎么可能损及对方毫发?所以

    单恋是最高尚最富道德情操的一种爱恋形式。

    可是别忘了单思的幻想作用。单思的人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愿意

    为了对方最微小的幸福而付出最大的代价,愿意牺牲一切去完成对方的

    心愿。就算发现对方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他也以为自己那默默守护的态

    度才是最伟大的爱,正如凡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守护天使。甚至,他会不

    自量力地认为对方的爱情是自己的甘心成全。当恋人受伤或者遭到抛

    弃,自己就会像天使一样现身抚慰。

    然而他现身了吗?他现身过吗?没有。因为这是单恋,一种不采取

    任何行动的恋爱。由于没有行动,所以一切行动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在脑海之中。幻想,当然是无所不能的。又由于一切行动都未曾发生,根据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谈不上善或恶,道德或不道德。只有实际

    的行为才配得上道德判断,所以单恋,其实是超越善恶的爱恋。九月五日 偷 窥

    关于暗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情诫》有很独特的诠释。在这部杰

    作里(尤其是剧场加长版),暗恋的表现形式走到了极端,变成了偷

    窥。这算是一种爱吗?偷窥者真能说是爱上了那个被偷窥的对象吗?

    电影中的十九岁男孩,每天用一副偷来的望远镜定时窥视对面大楼

    的女子,看她绘画,看她独舞,也看她和男子相拥亲热,直到他们开始

    做爱,才心痛地放下镜筒别过头去。为了接近这个被他看得透透彻彻的

    陌生人,他甚至不惜偷走她的信件,又胡乱寄些信给她,还每天起个大

    早当兼职小工好为她送牛奶。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老拍档普列斯纳为这个小男孩谱了一首只有几个

    小节的主题曲,有种孤寂的纯真,总是在他看着她想着她的时候静静地

    奏起。偷窥是不道德的,男孩也做了许多犯法的事;但是观众就是同情

    他,因为这么极端的单思是何等地孤独,没有人发现,他也不指望什

    么。或者我们应该说,由于是偷窥,他甚至是不能被发现的。

    暗恋之纯粹,在于不求结果,完全把自己锁闭在一个单向的关系里

    面。这么寂寞的感情,像是只有那首小曲懂得,每一次都适时出现陪着

    男孩。当然,这是就观众的立场而言,那位戏里的少年甚至不知道有一

    首真诚的音乐可以抚慰他。

    音乐最欢快的时候,是少年终于突破了禁闭,得到一次不能想象的

    机会。女人问他:“你到底想怎么样?吻我?和我做爱?还是跟我去旅

    行?”十九岁少男初恋的要求竟然只是“一起去吃雪糕”,女人居然答

    应,她一定觉得太好玩了。小曲变得飞扬,小男孩快乐地拖着一车的牛

    奶瓶旋转。这时他还不知道,暗恋一旦转明,悲剧就不可避免了。九月六日 爱的理型

    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情诫》定下了很清楚的规矩:在整部戏的前三

    分之二,我们都是用男主角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但那被爱的女人,那

    被偷窥的对象到底是谁呢?我们并不清楚。

    偷窥者的目光是很有意思的,它非常纯粹,是暗恋的理型,一种完

    全不须回望也不须交流的注视。或许还可以大胆推论,这才是爱情的绝

    对形式,只有外壳,没有内容。

    根据早期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人的灵魂曾经在另一个世界见过各色

    各样完美的理型,那是个尘世不可能存在的绝对形式,例如最美的美、至善的善,以及符合数学定义的圆。但是人一诞生,再抽象再理想的形

    式有了内容,缺陷与遗憾也就随之而来了。

    由于早就失去了这份天真,世故的女子难免要嘲笑少男的傻

    气:“不可能,你不可能爱上我。”可是少男面容坚定地回答:“我爱

    你。”仿佛前生的记忆仍然依稀存在。为了教导训这个男孩,女子引诱

    他,然后在他受不了刺激而早泄的时候冷冷地告诉他:“这就是爱

    情。”于是最实在具体的内容出现了,一直还活在理型世界中的少男备

    受伤害。饱经创痛的女人把自己的痛传染给男孩,这就是爱情,这才是

    世界。

    但是,难道偷窥就不算爱吗?不了解甚至不认识一个人就不能爱上

    他吗?在电影的末段,观众和女人一起在自杀未遂的男孩身边发现:他

    未必知道原因,但他见过她哭泣,见过她受苦。隔着两座大楼之间草坪

    的距离,他不明就里地看到她难受,又无能为力地以目光隔空怜惜她。

    不问为什么,也不顾现实,这岂非爱的理型?九月七日 视而不见

    应该如何理解无效的偷窥呢?

    曾经,我喜好舞弄文字,以一篇虚拟的情书当做作文,试图让改卷

    的老师也不忍落泪。如今我鄙视煽情,但是回想当年,那篇作文的基本

    观察其实并没有错,尤其在这个城市。

    香港这个城市,许多人以为是福地,其实却是一片穷山恶水。往往

    在被削去一半的危险山坡旁边,有高楼拔地而起,对着一壁山崖峙立,如此险恶,又如此傲岸。全世界你找不到第二个城市有这样的景观,有

    这么多的高楼竟然是用来住人的。看信件上的地址,随随便便一个普通

    家庭,就是住在三十多楼的高度。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冬夜里有一个男人徘徊在恋人的楼下,痴痴仰

    望。他甚至坐车搭船,去到偏远的角落,但依然不脱恋人视线范围之

    外。因为她住得太高,视野太宽;若是港畔,更有无穷海景尽在眼底。

    所以理论上这个男子,只要在这个城市的疆域以内,她是看得到的。

    可是我们都晓得,当这个男人站在九龙远眺港岛,或者反过来;就

    算他的恋人伫立窗前,就算他在她的视野以内,她还是看不见他的。或

    许是她没有用上非凡的望远镜,也没有聚焦搜寻,更可能是他太过细

    微。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视而不见”,他明明就在她目睹的城景之中,但

    消融其间,不为对方发现。视而不见。

    他却知道她在那一栋楼,再远也能看见,所以他站好位置,远远偷

    窥,同样也是视而不见。无效的偷窥。

    当时我写那篇作文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原来人真的可以在另一个

    人的眼中渺小若斯,恍如尘土。九月八日 扮演上帝

    我们都曾经历,面对他人的苦苦追问而默不作声,对他身受的折磨

    视若无睹。在这种情况底下,我们扮演了上帝或者命运的力量,将对方

    抛进了被遗弃的处境。不妨抄袭并且改装存在主义的名言:恋人是被投

    掷的存在。

    被投掷于此世,一片虚无,人类遂开始探问存在的意义,却发现回

    应的只有沉默。更甚的是,我们甚至搞不清楚提问的方向,以及陈构问

    题的方法。于是一番挣扎得来的解答莫非皆是自己的想象。所谓人生在

    世的意义,其实都是假设。

    只要继续隐蔽,我们就能为恋人张开一面世界与人生的寓言。然后

    看他翻滚,看他消瘦,看他衰落。而他又会生起怎么样的念头来帮助他

    自己解释这不可解释的局面呢?

    他可能会想,是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于是反躬自省;他可能会

    想,是我的软弱与怯懦封闭了哪怕只是一丝怜悯的流露。他可能还有无

    数的想法,为的只是替我解说,为无言的他者同情地勾勒出自己可以理

    解的苦衷。

    然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如在沙漠中断水辟食到了第七天的

    人,会产生狂暴的幻想,上一刻犹自咒骂天命之不公,下一刻却绝望地

    开始静赏沙丘移动的姿态。被弃绝的恋人也将从成熟的平静与善意的了

    悟忽然转成满心的怨毒,他会反过来谴责我的无情,断定此前种种皆是

    我铺设的陷阱。他会指着地上的身影诅咒:“为什么之前你不让我离

    开?为什么叫我不要不理你?你这天杀的却无故消失!我要把你钉在泥

    土里!”

    扮演上帝是很好玩的实验,看着恋人的反复就像神看着我们人类在

    悲欣之间辗转摆荡。这是最高级的角色扮演游戏。

    “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

    就是没有那颗心。”——芬妮摩尔(Constance Fenimore Woolson)九月九日 没有心的男人

    今天收到一位不认识的作家寄赠的书,她是苏友贞,她的书叫做

    《禁锢在德黑兰的洛丽塔》,一本很动人的文集。虽然其中不少文章都

    曾在《万象》与《读书》看过。但既已成书,遂再次翻弄它们新的容

    颜。突然,我就在《狂啸的沙漠》一文看到了这句话,芬妮摩尔在威尼

    斯跳楼自杀后留下的笔记里的一条写作纲要。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刺

    痛了我。一百多年前,有一个男人看了这句话之后,一直无法释怀,他

    不停自问:“那个男人指的是我吗?”终于,他替她完成了这个故事,把

    芬妮摩尔还没开始的计划写成《林中野兽》。他是芬妮摩尔的同行,虽

    然他的作品在生前一直不如芬妮摩尔的畅销,也不如她受重视;他是芬

    妮摩尔的挚友,虽维持了十多年的暧昧关系,但他却竭力控制自己的情

    绪。他是亨利·詹姆斯,那位不世出的美国写实主义大师。

    芬妮摩尔死了,而我们的大师却来到她那位处三楼的住所烧信,他

    急忙毁灭任何和自己有关的痕迹,不只是怕人以为她的自杀是为了他的

    冷淡(他根本否认自己爱过芬妮摩尔),更害怕芬妮摩尔爱他。翻箱倒

    柜,亨利·詹姆斯在寻找一封可能不存在的遗书,他以为这封遗书会有

    这样的句子:“我不愿意活下去,是因为詹姆斯不能爱我。”

    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个未展开的意念:“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

    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就是没有那颗心。”亨利·詹姆斯

    此时的行动恰恰印证了这句断言。九月十日 成就文学的方法

    我第一次读亨利·詹姆斯,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了。完全不懂,那

    时我的英文太糟。第二次是去年看了托宾(Colm Toibin)以他为主角的

    《大师》(The Master)之后,才开始重头欣赏他那纤细精微的敏感。

    很难有第二个男作家能像他这般,无微不至地同情笔下的女性,刻画她

    们的无奈和伤痛如自己亲历。可是,他却是一个没有能力去爱的

    人,“一个没有心的男人”。

    最近几年,亨利·詹姆斯从经典中复活为潮流,他的作品是许多学

    者再解读的文本;他的一生是许多作家再想象的素材。苏友贞的《狂啸

    的沙漠》谈的就是那些围绕他的新书,而且她很准确地捉住了他的根本

    缺陷,同时也是他的根本能力。

    例如芬妮摩尔与他的关系,如果他完全不知道芬妮摩尔爱着自己,他为什么要躲避?他替芬妮摩尔写的《林中野兽》难道不是一幅自画像

    吗?在这本书里,男主角马乔一生为一种莫名的恐惧缠绕,这种恐惧感

    神秘得可笑,以至于他无法向任何人倾诉,除了巴特拉姆,她总是静静

    倾听,默默接受。马乔沉醉在自己的恐慌之中,浑然不觉巴特拉姆的存

    在,只是恍若无人地自说自话。等到她死了,他才突然明白,根本没有

    什么可怕的灾难会发生,他的人生安好无事。但是巴特拉姆已经死了,原来,她这么深地爱着自己。马乔后悔吗?这个只能害怕却无能去爱的

    人。

    亨利·詹姆斯并非一个登徒浪子,相反,他极度自闭,甚至终其一

    生都是处子之身,连有没有接吻的经验都是可疑的。他把对人的爱与同

    情全放进了作品,现实中他不愿面对芬妮摩尔,想象里马乔却发现了巴

    特拉姆的深情。爱的能力与写作的才华在他身上成了不能并存的东西。

    苏友贞在文首恰当地引用了福楼拜的母亲对儿子说过的话:“你的心早

    已枯死在对文字狂热的执著里。”九月十一日 还 债

    亨利·詹姆斯最伟大的作品是《一位女士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灵感来自他的表妹蜜妮(Minny Temple),一个命运悲惨的女

    人。

    她聪明可爱,性格独立,总想离开故乡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

    大,但是却活在一个对女性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社会里,而且家境贫寒,所有的愿望都只能是幻想。更不幸的是她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她央求

    表哥,在她死前带她去欧洲,游一趟就好。结果亨利·詹姆斯一个人去

    了意大利。

    詹姆斯后来却还老拿蜜妮作挡箭牌,每当有人问他单身的理由,他

    都说是因为恋人早逝。恋人?他们能算是恋人吗?在他能力范围以内的

    小小请求,他都做不到。他为蜜妮做过什么?

    他为他写了一部杰作。在《一位女士的画像》里,蜜妮以另一个身

    份出现,真的去了欧洲,开过眼界,圆成梦想。在小说里,她终于自由

    了。

    所有他不能表达的感情,所有他不能还报的债,亨利·詹姆斯都用

    小说完成。对于那些爱他的女人,他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但是他压抑,不愿面对。因为他更爱孤独。每当他动起常人的感情,想要握住一个女

    子的手,或者只不过是去探望伤兵暂摆一副怜悯的神态;他都会立刻想

    起他那温暖的书房,有一面自己的小窗可以窥看这个世界,坐在那里写

    作是件多好的事呀。

    愈是压抑,亨利·詹姆斯的文字就愈精纯。与他心目中的同代对手

    王尔德极为不同,王尔德不论在为人和书写上都是一派飞扬,詹姆斯却

    晦涩幽微,婉转细腻。如果相信看书知人,读者一定以为这个作者充满

    同情心,宽容博厚。其实他是的,只是这一切都留在小说里。九月十二日 他不是

    亨利·詹姆斯穷其一生以书写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少了颗心的男人,他的确不是。只是这颗心完全以潜能的状态存在,犹如种子,本来可以

    抽芽茁壮,生成大树,但他把这颗种子的所有活路一一切断。他有爱,不过没有爱人的能力。

    所以他是一个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因为喜欢孤独的人必定也喜欢爱

    情;因为唯独在爱情当中,才能最圆满最深刻地体会孤独,而且这还必

    得是不可成就不会成就的爱情。就这么闭户独居,你不会感到孤独;但

    是在一个人的怀抱与自己的小房间之中拉锯,且终于舍弃前者回到密

    室,你的孤独才是完美的。

    在这个意义上,亨利·詹姆斯和一个四处拈花惹草的人其实是一样

    的;两具面孔,同一首级。永远寻找爱情的人并不渴求爱情。他总不满

    足,那是当然的,世上根本没有他想要的答案,也没有能够止住他渴欲

    的圣泉。他爱上一个人,然后伤害了别人或者伤害了自己,再随着环境

    给定的路线去寻找下一个人。他想在每一个人身上印证自己的孤独,在

    每一次恋情里细细品味寂寞的感觉。

    否则我无法解释这些所谓“浪子”的动机(“浪子”,一个被赋予了过

    多幻想,却终究俗滥可笑的意象)。并且,久而久之,他开始培养出战

    阵军犬的直觉。例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在一份礼物上只用铅笔留言,为

    的是有朝一日对方可以轻易拭去,不留痕迹。在每一段关系的开头,他

    已预感到终结的模样,他永远在投入的同时抽离,在水乳交融的时候孤

    寂。

    “想象一个男人生来就少了一颗心,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但

    就是没有那颗心。”春天来了,冬季还会远吗?九月十三日 借 用

    如果一个人受过严格的文学理论训练,对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是

    为了补偿自己对女人的亏欠这种说法,应该是要嗤之以鼻的。因为根据

    理论提供的常识,作者的实际生活和他笔下的作品不可能有这么简单直

    接的关系。假如有关系的话,那也是可疑可议的。

    忽然想起一位前辈诗人,他喜欢写书信体散文,传说那些文章抬头

    的“K”、“Y”和“S”都真有其人,而且是他钟情的人。这些文章发表出

    来,人所共见,大家喜欢,但是只有那些“K”、“Y”与“S”才明白真正的

    读者其实是自己。诗人把他的情书藏在报纸和杂志的一角,两个人的密

    码隐没于公共空间的信息洪流,难道他就不怕误读,就不怕有人误用?

    大鼻子情圣西哈诺剑法卓绝,文采超群,坏就坏在样子长得不俊。

    所以他爱上一名女子,却不敢现身。恰巧他的好友也是同好,而且仪表

    不凡,仗义的西哈诺就拔笔相助,替胸无点墨的知交写情书。这情书他

    写得苦呀,一字一句都是真心话,但都成了代笔。果然,那女子被西哈

    诺的文字打动,计划很成功。她爱上了他的好友。

    我是一个什么事都喜欢拿来开玩笑的人,所以当年第一次听说这故

    事,就为它改了一个更不堪的结局。话说那女子收到这许多情书,觉得

    它们的遣字造句意象比喻确有动人处,甚合己意,于是一声谢谢都没有

    就借用在自己的信里,好写给其他人看……

    朋友都笑骂我没良心,说西哈诺这样子太可怜了。怎么会呢?嘿!

    如果西哈诺真的爱她,又怎能不为此欣慰?九月十四日 笑 话

    读到一个故事。从前匈牙利有位贵族叫做查洛斯特公爵,酷爱读

    书,生性幽默。革命期间,他也被推上了断头台。押解途中,他仍一边

    走路一边看书,镇定如常。等到脖子被架在台上,用不着看着路面了,于是他就从容地掏出一支笔来,趁刀子还没掉下来前,在刚刚读到的精

    句下划线作记号。

    这是我所知道的书痴故事中最叫人绝倒的一个。看来查洛斯特公爵

    还不是一般的书痴,他必然还是个极幽默极懂得自嘲艺术的人。且想象

    那行刑的刽子手,那旁证的法庭人员,还有那些在场看热闹的群众,他

    们当时是觉得好笑,愤怒,还是不知所措?这个革命的敌人竟然在死前

    还不放过开他们玩笑的机会。

    通常我们会以为这样的人是很乐观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笑嘻嘻

    地应对。其实他更像小丑,不,比小丑更甚。电影里的小丑还能对人欢

    笑背人愁,这种一辈子逗人发笑的性格不是面具不是短袍,它根深柢固

    地植在他存在的核心,使得他整个人就是一个玩笑,不放过他人,也不

    放过自己。

    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是笑嘻嘻的。妻子离开他的时候,他开始担

    忧搬家的时候在床底跑出来的昆虫。朋友离开他的时候,他对自己

    说:“反正他会有死去的一天,迟早得走。”说到死亡,就算面对至亲的

    死讯,他也要费了很大的劲才压住自己耻笑医生们那伪装愁容的冲动,再转头也装出一副伪装的脸孔去安慰哭得死去活来的家人。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能不笑,无法平抑调侃自己和调侃他人的

    冲动,而且他笑得那么真诚,一点也不是为了显示坚强。俗话说生命是

    个大笑话,所以查洛斯特公爵也很同情地用笑话去回应,不愧是贵族的

    风范。九月十五日 静 物

    美国作家厄普代克(John Updike)除了是个了不起的小说家,还是

    个挺有水平的艺评人。他的新著The Terrorist据说不怎么样;但他去年

    出的艺评集Still Looking,我看过,写得真好。

    这本集子谈的全是美国艺术,里头只有一位画家得到两篇文章的篇

    幅,那就是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了。这并不奇怪,因为霍珀

    一向被认为是美国绘画的代表,他不只捕捉了美式生活的根本想象,还

    把这想象变成了启发无数后来者的传统。

    厄普代克的批评内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霍珀的人物画得不够好。

    但是霍珀的人物又何须画得太好?就像厄普代克所说,那些人物和霍珀

    所有画里出现的房子与路灯一样,都像日晷,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彰显

    光线的存在,让自己投射出来的影子说明时间与气氛。

    而那说不出的空寂气氛,正是霍珀迷倒许多人的力量来源。例如

    1929年画的《杂碎》(Chop Suey),已经算是他比较热闹的作品了,小小的中国餐馆临街一角,坐了两桌客人,窗外有斜阳射入,主角是两

    个戴着帽子的女人。画里的色彩难得丰富,东西也多,有小灯、茶壶和

    悬在衣架上的外套。奇怪的是一向空洞寂然的霍珀即使在这么拥挤的画

    面上还是营造出了静得忧伤的气氛。

    为什么?仔细看那两个对桌而坐的女人,厄普代克敏感地发现她们

    似乎都在倾听些什么。怎么可能呢?两个人坐在一起吃饭,如何可以同

    时都在听对方说话?起码得有一个人说话吧?还是她们都在等待什么?

    后人喜欢把“寂静的诗”这个称号冠在霍珀身上,因为他把人都画成

    了静物,似乎有所言语有所动作,却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九月十六日 诱人的寂寞

    霍珀是最受美国现代文学欢迎的画家,除了像厄普代克这种艺评也

    有一手的作家,不知有多少诗人和小说家从他的画作撷取灵感,甚至专

    门创作题献给他的作品。

    《夜鹰》(Nighthawk)是霍珀最为人熟知,也是他得到最多诗人

    回响的一幅杰作。大城市的街角,路上无人,所有的商店也都打烊了。

    只剩下一家廉价的咖啡店仍然开着门,这家咖啡店就是这幅画的主角

    了。可千万别以为对比起空寂的街道,这家还亮着灯的店就会有点温暖

    的人气。

    不,这间沿街有扇透明大玻璃窗的小餐馆要比夜里的马路更孤独,因为里头有人。惨白的灯光映照着惨白的墙壁,吧台般桌旁坐着一个孤

    独的男人低头看着自己的杯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另一边还有一对男

    女,就和霍珀笔下的所有人物一样,他们静默无言。唯一的侍应看着这

    些客人,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值得看的地方。这些人被掏空了,姿态和表

    情不表达任何东西,就像餐馆外的夜路一样虚无。

    很多人认为霍珀的作品画出了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美国生活的虚

    无与寂寞。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每对夫妇与情侣都陷入了

    无以为继的空白和沉默。这种寂寞是前代大师画不出来的,因为他们不

    在这个时代。

    可是这些表面寥落的画却又充满了张力,总是在诱惑观者想象和思

    索:为什么这些人不说话?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出现?一定有什么事发

    生在他们身上,但那到底是什么呢?所以霍珀的画又是戏剧性的,就好

    像从一部老电影的菲林里剪出的一格画面,引诱了无数作家去为它铺排

    出前因和后果。现代的寂寞并非句号,它永远都是一个问号。九月十七日 有钱人的笑话

    医院的角落有一堆过期的娱乐杂志,一翻就看到逗趣的文章。难怪

    他们舍不得丢,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没有比这些杂志更能调解心情的

    东西了。

    那篇文章的主角是个卷入娱乐圈绯闻的富家子,他居然对记者

    说:“我无法接受一个人爱我只是为了我的钱。”哈哈哈哈!他怎么会有

    这么古怪的念头呢?别人怎会为了他的钱而爱上他?他应该反过来想,如果他这么有钱,而竟然还有人爱他,那他的命就生得太好了。因为一

    个有钱人想得到爱,实在要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

    情况就和漂亮的女星喜欢说“看人不能只看外表”一样,她以为有人

    会为了她的美貌爱上她。而这副天赋的容貌只不过是她的“外表”。

    财富、美貌,甚至才华,都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身上无奈

    的限制与枷锁。你不能说一个有钱人除了财富之外还有一个完全与此无

    关的内在,也不能说一个美丽的女子除了美貌之外还有一个不受外在影

    响的本质,不,因为这些所谓外在的条件不只深刻地改变了穿戴它们的

    人,甚至还扭曲了他们的人格。就像一个面具戴得太久的人,他早就失

    去了原来的面孔。

    你很难爱上这样的人,不是因为财富、美貌与才华会使得他们骄纵

    任性,而是这些外壳如此耀目,即使是拥有它们的人也不能不自觉。一

    旦自觉,他就疏离,甚至戒惧。他会变得小心翼翼,仔细审视每个接近

    自己的人,然后把自己放上判官的位置,以为有能力去判别人心的真

    伪。所以他们不能带给任何人亲近的安全感,也不能让任何人亲近。他

    连自己都和自己不亲近,他总是在过滤他自己。

    娱乐杂志有很多这样的笑话,我喜欢这种娱乐。九月十八日 空 房

    听说他要搬家了。其实这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虽然在我们最后一

    次见面的时候,他曾经问我:“是不是很新奇?你好奇吗?”(“好奇”,他的一个口头禅。)这个家,他招呼过无数的朋友上去坐,据说有一个

    整洁漂亮的厨房,夜里能够看见海港远方的一片灯火。但是我从未去

    过,我从来不属于被邀约的名单。所以他搬家与否,或者搬到哪里,和

    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霍珀画的房子,无论内外,都是干干净净,和他的人物一样无情。

    终于到了晚年,他最后的作品《空屋内的阳光》,一个人也没有了。只

    剩下招牌式的光线,在地板和墙上切割出几何的阴影块面(但是面与面

    之间的线条并不硬朗,不稳定的接口正在暗暗模糊边界)。还有一扇

    窗,窗外的树荫底下是穿不透的深沉。

    即便如此,它还是叫人好奇。这间屋子为什么空荡若此?如果早就

    没有人住在这里,它不可能这么光洁无尘,可见这是个刚刚搬空的房

    子。假如这是间无人的空屋,是谁在注视这一片光景?是画家本人吗?

    垂垂老矣的霍珀画的是不是他死去之后的家呢?莫非他在死前预料到了

    身后的空间?一所失去了主人的房子,合该如此,这幅《空屋内的阳

    光》是他对自己的预言,一篇为自己撰写的悼词:人走室空,但阳光依

    然洒下,我的离开并没有改变世界的什么。

    回到现实,一个搬空了的房子或许用不着两天,就会住进新的房

    客,重新粉刷,重新装修,还有新的家具。世界真的不会因此改变,它

    总是新的;而旧人的气味注定要消散,不留半点踪迹。不变的或许只有

    那扇向海的窗户,以及窗外南中国海的天空。但这又与我何干?反正它

    是永远对我封闭的一间屋子,所以永远在我的想象中空洞迎光。九月十九日 搬出去

    原来搬家是这样的一回事,因为书柜和衣橱的长久沉积,地面会印

    出一圈痕迹。只有在东西都搬走之后,它们才以约略的轮廓显现出那已

    不在者的分量与时间。就像凶杀案的现场,死者的身体早已挪开,但它

    的形状却被白色的粉笔勾勒在地上,清清楚楚。

    看着一个和你同住多年的人离开,你的心情实在与谋杀犯无异。罪

    疚之前,先有解脱的叹息。每一个杀人犯都以为自己别无选择,这是解

    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一了百了。然后,或许(只是或许)会感到内疚与

    创痛,原来自己的路也走到尽头了。“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那些家具留下的印记能够说明什么呢?正如描画死者身体形状的白

    圈,除了大小尺寸,它并不能告诉我们死者的姓名,他生前的喜好、他

    爱吃的食物、他害怕的动物、他值得自豪的成就与一生最卑鄙的污点。

    即便是这些曾经因为承载了过多的重量而积压出来的印痕,也无法说明

    那些柜子里的收藏。

    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的经典之作《空间的诗学》(La

    Poétique de La l'espace)有一章谈到橱柜:“衣橱与其隔板、文件格柜与

    其抽屉、箱匣与其双重底座,这些都是私密的心理活动的活器官。诚

    然,要是没有了这些部件和它们收纳的那惹人爱怜的小对象,我们的私

    密生活就将失去私密的状态。”

    并且,“橱柜存放着秩序,这个秩序中心守卫着整座房子,以抵抗

    无限的混乱侵袭……这个秩序也记忆着家族的过往历史”。

    如今这些柜子都搬走了,伴随它曾收藏并分类的记忆一道消失。于

    是家里的秩序不免缺了一角,并且由此开始崩塌的过程。凶案的现场。九月二十日 记忆术

    巴什拉又说:“家屋是记忆的住处。”这当然不是他原创的说法,而

    是一段历史的总结。欧洲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围绕着屋子的记忆术,学

    者把自己的见闻与学识分门别类地放进想象的小屋里不同的房间。在有

    需要的时候,就打开屋子的大门。经过走廊,右手边的第一间房里是希

    罗多德记录过的所有战场与行军路线,杀伐之声不断;左手边的第二间

    房里是西塞罗修辞学的分类表和详细示范,充满语言的诡谲暗影;拾级

    而上,二楼有一间起居室种满了一整片热带雨林,其中有树懒在枝头攀

    爬时摩擦出来的绵长的撕裂声,林间穿过的光线则恰巧照出一头豹的斑

    纹……

    记忆术的修习者总是用自己住过的房子当模型,盛载一切需要牢记

    的信息。但是在开始把东西搬进去之前,他并不需要先行清空原有的记

    忆;相反,他要巧妙利用这些老旧的记忆,哪怕它们浸满了情感左右的

    印象和偏见。譬如二楼的那间起居室,本来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蛇的地

    方,那年他才六岁,蛇口吐舌的危险信号他记得清清楚楚。如今这里要

    是装进了他在南美游历过的河道与两岸的丛林,谁曰不宜?而且当年那

    条小蛇或许还在林木之间游荡,只在他垂死之际完整现身。

    记忆术的穴门在房子的屋角。一间屋子的角落,一半封闭一半开

    放,它是最原始的蔽荫,有一定的安全感,但又不够完整,什么也藏不

    住。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将任何知识封存在此,放在这里的记忆必将流

    失,弥散向整间房子的通道,仿佛扬尘。

    所以他搬走之后,我就躲在屋角呆了一个下午,看空气中飞舞的轻

    灰。九月二十一日 身体里的家

    巴什拉说得真好:“但是在我们的记忆之外,我们诞生的家屋,铭

    刻进了我们身体,成为一组有机的习惯。即使过了二十年,虽然我们踏

    过无数不知名的阶梯,我们仍然会重新想起‘第一道阶梯’所带来的身体

    反射动作,我们不会被比较高的那个踏阶绊倒。家屋的整个存有,会忠

    实地向我们自己的存有开放。我们会推开门,用同样的身体姿势慢慢前

    进,我们能够在黑暗中,走向遥远的阁楼。即使是一道最微不足道的门

    闩的触感,其实都还保留在我们的手掌上。”

    故此,无论我们去到哪里,我们住过的房子都跟着我们的身体走。

    我从一间屋搬到另一间屋,最早的那个家依然存在,轮回再生,醒觉于

    我起床梳洗的流程之中,复活在我坐卧吃拉的动作里面。

    两个人同居因此是两组使用空间方法的交会,两座记忆中家屋的拼

    组融合。在这个过程里面,有些东西不见了,又有些东西留了下来。同

    居就其最物质的意义上说,不外乎迥异的家庭空间与器物之争斗与妥

    协,混杂与化合。每一场婚姻之前,有绵延了不知多少代的房子;每一

    场婚姻之后,又不知还有多少间房子在流徙、裂变和播散。

    有些喜好卖弄小聪明的电视剧,里头会有一些喜好卖弄小聪明的角

    色,上了一个男人的家,就好像发现了什么惊天大阴谋似的:“喔,你

    这儿有女人住,要不就是她常来。因为你的马桶坐板是放下来的。”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很多独居男子不只把马桶的坐板放下来,还

    把这个习惯无意识地刻进了他的身体,即使她早已不在。直至他到了异

    地的酒店,他才如梦初醒地发现自己竟然坐在马桶上发呆,但怎么想都

    想不起这个姿态的源头。九月二十二日 逃 逸

    老人终于住进了医院,八十多岁的身躯日渐衰落。他给我的这个

    家,却永远缠在我存在的根处,才割断一条经脉,另一头又结成了肿胀

    的树瘤。

    人给丢在这个世界之上,但他并不是赤裸裸地掉了下来。在多数的

    情况底下,他首先生在一个家庭之中,在一间屋子里面。这个家,这间

    屋子为他界定了最早的形上思考基础,屋子里面是“内在”,屋子外头自

    然就是“外在”。内外之别不只是空间的区别、形象的区别,它还是我们

    所有思维活动的根本隐喻。人一生下来,首先学会的一组对立就是这内

    与外的差异。

    美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有本十分有趣的论著《逃

    逸》(Escapism),说的虽是逃逸,开头却由家屋说起:“家屋是一个

    将人附着于无数行为与思考习惯的地方。它变得如此亲密地编织进每日

    的存活之中,使得它看起来就像一个人存在的本质与根源。离开家屋,哪怕只是自愿而且暂时的,也能感到像是逃逸出走,暂居于一个幻想的

    世界。”

    逃逸,难道终究只是暂时的幻觉吗?

    老人这辈子历经战乱迁徙与流亡,见过世家的极盛而转衰,到头来

    花果飘零,只有一间斗室是安全的。怕光,任何时候他都垂下窗帘;怕

    出门,他避免外出。孤独得不行了,他就打电话听报时与天气状况,因

    为他没有可以打的电话。他的口头禅是“这个世界上谁都信不过,除了

    家人”。

    这就是他为我准备的第一个家,百年的记忆与创痛,我用十年就体

    会完整。然后我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逃逸,以为可以建起一个幻想的世

    界,还有自己。

    在他的日子可以数算的时候,我才理解逃逸终究是幻想,这个世界

    没有外面。九月二十四日 真 空

    连日行走于工作与医院之间,在家的时候其实很少。一旦有了个较

    稳当的晚上,才发现自己竟又回复了独处的生活。

    独居总是安静的。四处都闻不到硝烟的味道与故人的气息,因为他

    们把属于他们的那一份空气也带走了。整间屋子的记忆,整个家的历

    史,不管是常态的阵痛(却一直生不出孩子,且想象一个永远阵痛但无

    子可生的妇人),还是偶尔的甜蜜,一切都被抽走了。房子处于一种接

    近真空的状态。

    独居是安静的,因为它接近真空。由于真空,声音也就没有中介可

    以穿透传递了。

    我喜欢音乐的原始原因,是因为家里的声音太多太杂太吵。金属摩

    擦得刺耳,指甲划过胶片的时候又总是令人坐立不安,所以我放上唱

    片,让唱机播出马勒或者齐柏林飞船。音乐可以掩盖一切,就算它治愈

    不了空气中被切割出来的口子。

    当其他音源渐渐静了下来,当空气日益稀薄,我还是习惯一进门就

    放音乐。只是现在我似乎可以看到音波扩散的波纹,缓慢如微浪,撞到

    墙壁再反弹回来,声呐般地显像出我的形状与位置。只有我,一个人。

    他甚至连猫也带走了。猫本是最安静的动物,踏步无声,就算坐在

    你的脚侧良久,你也意识不到。可是现在我了解,即使猫也有自己的空

    气,气若游丝;猫也有它行动的声音,大音希声。

    当然,这间房子只是接近真空,还算不上真正的真空,因为我还

    在。人是一间屋一座建筑的伤口,只有去掉了最后一人,建筑物才是完

    美的。就像画册上看到的那些伟大作品,总是没有人住的时候才最漂

    亮。九月二十五日 同 居

    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个女孩天天到我那里过夜睡觉,我们甚至不时

    拥抱。

    她总是在深夜的时候,一个人惶恐匆忙地奔下山,然后在山脚的路

    口坐上早就订好的出租车,赶赴我家。日子久了,司机们都认得她,有

    一回还听见司机在对讲机说:“唉!不就又是去接那个小姐。”她笑着对

    我说:“他们一定以为我是出来做生意的。”

    她不是,没有人是这样子做生意的,老是背着一个巨大的袋子,里

    面装了各种日用品,比如说隐形眼镜药水。这些东西我都有,但她还是

    坚持自己带来。何况她每个晚上都在,又何必那么麻烦,东西都放我那

    不就行了吗?不,她坚持如此。

    后来我们发展出一套仪式性的对答。一打开门,我必须问:“哇!

    为何背着那么大的袋子?”然后一口气冲上楼梯的她一定喘着气红着脸

    地回答:“因为我要搬过来住了。”

    她当然没有搬过来住,我也不曾要她留下。她还是照样在睡前把衣

    服杂物一一取出,罗列床前,然后第二天又把它们都放回袋子里,离

    开。有时候甚至一觉醒来就看不见她了,周围干干净净,好像昨夜的事

    不曾发生。直到夜里,门钟再响,我再一次问她:“哇!为何背着那么

    大的袋子?”她再一次回答:“因为我要搬过来住了。”

    后来她消失了,果然什么东西也没留下。但我记得好像有一只耳

    环,一枚断了带子的手表;还有一张她在泰国某处海滩拍下的照片,阳

    光灿烂,海水正蓝,她稍稍皱眉对着镜头微笑,很白很亮。

    这几天收拾家中杂物,怎么都找不到这些东西。我怀疑这个人是不

    存在的。九月二十六日 生 日

    当所有人与动物都离开之后,一间房子就像流浪马戏班演出过后的

    空地,地上犹有帐篷架子在地上钻出来的空洞。一些过时的电器保用

    证,就像花哨的宣传单,走路时带起的风就足以令它飘动,在这凌乱而

    空洞的房子里。房子大了许多,静了许多,在张灯结彩的马戏班离开之

    后。

    昨天是他的生日,我本来买了演出的门票,想和他一起去看。结果

    门票过期了,我只好把它丢在地上,加入俗华的马戏班广告,和里头世

    界上头部最小的人放在一起。然后想象一个人吞完火把之后吞剑,大家

    看得目瞪口呆。还有一节车厢,最里面有张床,床上躺了一个植物人,旁边是张小木桌,桌边有个女人能用塔罗牌卜算我们的命运。她

    说:“我的力量来自我的母亲,她什么都知道。”然后指一指床上的植物

    人。我看见她的母亲双眼无神,嘴角流了一道口水。刚从车厢出来,整

    个营地就有掌声和欢呼一阵阵地爆起,抬头一看,原来夜空里烟火绽

    放。生日快乐。

    我不知道他的生日是怎么过的,不过我知道很多他不认识的人都在

    两个星期前开始祝福他,甚至送礼物给他,仿佛国庆。从前我不注重任

    何纪念日,连家庭成员的生日也都记不住;可是后来才明白一句“生日

    快乐”实在别有深意,因为就像弗洛伊德所说,人总是向死而生,生日

    又怎能不快乐?多长一岁,我们离死亡又近了一步。不管是提醒自己珍

    惜余下的日子,还是期盼终将到来的解脱,生日都是可庆祝的。“生日

    快乐”,是人类“死亡驱动”(death drive)由衷的呼声。

    以后我只能假装不认识他,因为我没有别的选择了。但我在他生日

    的这天还是点起了一根蜡烛,放在窗缘。昨夜下了入秋的第一场雨,用

    来树立蜡烛的碟子因此装满了水,我把它看作他的回应。我懂了。再

    见。九月二十七日 帝 国

    那个用牌算命的女人,借着她已成植物人的母亲的力量,为我预示

    了命运:“你将拥有一座帝国。”

    我不明白这句话的确切含意,但也没有多问。因为正如古希腊大哲

    赫拉克利特所说:“德尔斐之王(也就是太阳神阿波罗)既不隐藏,也

    不明言,他只给出一个记号。”大抵所有的卜卦皆如是,既不隐藏也不

    明言,有的只是一个记号。而记号,皆有待诠释。

    “你将拥有一座帝国。”我带着这个记号回家,看到满屋的书——唯

    一剩下给我的东西,于是就用了最浅显的方法诠释自己的命运。“坐拥

    百城,虽南面王不易”,这些书就是我的帝国了。

    开了灯,我检阅自己的部队与属民。原来书里夹着这么多的异物,例如一场电影门票的票根,某顿晚饭的收据。还有一张纸片,上面记录

    了一个电话号码,但没有说明属谁,我试着打去追查,接通之后是这样

    的留言:“你打的号码已经停止服务,请查清楚后再试过。”

    居然还有一封信,绿色的笔迹密密麻麻。我凑近床灯读它,发现又

    是一封开了之后没有看过的信。那阵子他在欧洲,写了许多这样的信给

    我,我没有回,甚至没有看。为什么?我怎能如此狠心?现在我才知

    道,几年前他想告诉我的事。如果我想回复,我该去什么地方找他呢?

    为了维持帝国血统的纯正,我细心地把所有这些夹在书里的外敌与

    异种清理出来,放在一个大纸袋里,明早好拿去废纸回收箱。我一向支

    持环保。

    满地都是书,我坐在中间,就像博尔赫斯笔下的那个国王,精心构

    筑了能够迷惑任何人与野兽的迷宫,足以抵御任何外敌,最后却困死了

    自己。九月二十八日 放 逐

    宽容,是种帝国的美德。因为帝国疆域辽阔,有数不清的神,不同

    的生火方式以及杂多的睡卧姿势。如果没有宽大容让的胸襟,又如何承

    受这一切有时甚至彼此冲突杀伐的万民呢?而且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完

    全封闭的边界,因征服而夺取回来的土地又早在征服以前就有人生有人

    死。所以,想要建立一个血缘纯正的帝国,无异于痴狂的幻想。

    好比我的书所构建的这座帝国,我卖力地抹除领土上残存的前世记

    忆,搜寻混迹于善良百姓中的可疑外人,结果找出一张又一张书签和书

    签的替身,预备放逐它们,或者干脆付之一炬。然而,就和罗马的末日

    一样,烽烟四起。我好不容易平定了某处的民变,才刚刚开拔往赴另一

    个战场,它又再度沦陷了。不是书里还藏夹着我看不到的角落,而是这

    片领土,这些书本身,就是双重效忠的杂种。

    例如一本研究环境声响的论著,就兀自在左侧书柜的角落低鸣,使

    我心烦意乱。我记得它,那年初冬,我在伦敦,夜里在书店等他放学,它也是这般低鸣,于是把它带了回来。现在,我早已失去他的信息,但

    回绕这本书的残响犹在,不知如何使它静哑。

    又如一本食谱,是一家餐厅的出品。那个晚上他喝多了,脸颊发

    红,我仿佛看见自己的命运。知道他喜欢搜罗食谱,于是就在离开的时

    候买下这本手绘的小册子。辗转地,它又回到了我的手上,我的命运,应该如何割舍?

    要不是彻底丢弃我所有的领土,就是放逐自己,否则一座帝国永远

    都不会只属于我。想起华兹华斯的一个小故事。话说来客拜访他的书

    房,震慑于藏书之壮丽。主人不在,管家代他回答:“这里只是主人放

    书的地方,平常他在花园或者野地上看书。”九月二十九日 书 房

    如何活在书堆做成的房子里,却能完全看不到这些书呢?这个问题

    真正想问的,其实是怎样被记忆包围,却又可以遗忘所有。因为书既是

    记忆的容器,又是记忆本身。

    阿根廷作家多明盖兹(Calrlos Maria Dominguez)有一本小书提供

    了答案,《纸房子》(The House of Paper)。这是本小到你用一小时就

    看得完的小说,但又大到你必须再三重读镇日思量。爱书人一定喜欢这

    本谈书的书,何况有彼德·席斯(Peter Sis)的插画,捷克最魔幻的插画

    家配上了南美魔幻写实的传人,结果是个书之迷宫的入口。

    这本书的中文版是台湾张淑英译的,西语专家手笔,自然可读。但

    我不喜欢她蛇足地把原著书名改成《纸房子里的人》;而且比较起来,原版与英文版的设计都更精致秀气,一上手感觉就对。

    还是说回那个答案吧,方法就是真的以书为砖,不管它是平装版的

    《堂吉珂德》还是来自13世纪的里昂的珍贵绘本,一律都用水泥密封起

    来,再黏上碎石与木块,垒成支撑屋顶重量的柱子,与挡风遮雨的墙。

    卡洛斯·布劳尔的唯一兴趣就是读书与藏书,他爱他的书,他的书

    应该也爱他。总共两万册的珍藏与他朝夕相处,世界尽在其目光可及之

    处。然后有一天,事情发生了,他就把所有的书都运到遥远的海边小渔

    村,利用它们为自己砌了一座简陋的房子。

    此后,他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那些他花了一辈子收集回来的书,虽

    然他就住在它们之间。他也不可能知道某一本书的位置,不知道它在厕

    所的地砖底下,还是藏在烟囱的顶端。就像一个人的记忆还在,但却没

    有秩序与结构去引导他定位提取。我什么都记得,只是失去了辨认的能

    力与拆墙的决心。九月三十日 残 缺

    我借给他的书,他全还给我了,当然是用十分间接的方法。晚上给

    自己倒了一杯喝的,我在灯下一页一页慢慢检视这几本书,看看里面有

    没有留下任何记号,哪怕只是折起的一角。没有。于是我重头再翻,至

    少纸上有他指掌残存的温度吧?没有,纸张保温的能力还没好到这个地

    步。

    很奇怪,这些书还没回来的时候,我反而觉得自己的藏书和自己都

    比较完整。它们似乎是我书房必要的缺角,在一个自闭的世界里开了一

    道裂口,将我和他,以及他代表的那个更美好因而也是我不配接近的真

    实若断若续地接了起来。但是现在,它们在此。我的缺陷与丑陋因此再

    也没有被救赎的机会,紧紧锁在一室的书里。

    我有一个很多人并不认同的买书习惯,同一种书要是有好几本,我

    必定选择书脊折曲、封面肮脏、内页有水渍的那本。理由是这些条件残

    缺的书我要是不买,别人也不会碰,它们最后的下场就很可忧了。

    久而久之,我的家变成了一座孤儿院,我以为自己是个大慈善家,四出搜寻没有人要的孩子。如果有人问我,我的藏书有没有重点,答案

    就是残缺。

    为了一些状况很不堪的书,我买齐了糨糊、胶水、钳子与针线,甚

    至苦读修复书籍必备的参考书。但我太懒了,这些工具我从未用过。不

    过不打紧,所有有缺陷的东西聚在一起就完整了,没爹没娘的孩子凑在

    一块玩就不会孤独。

    多明盖兹《纸房子》里发疯的藏书家把两万本书做成了世界尽头的

    一间房子,这间纸造的房子虽然坚固,但还是顶不过狂暴的风浪,碎裂

    成沙洲上的纸屑,例如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就

    满是船只排出的黑色油污与虫子蛀出的孔洞。

    我怀疑自己的习惯其实反映了自己的遗憾,但我的拯救行动终是徒

    然。到了最后,我和我的书都将化成灰烬。十 月

    十月一日 挫败之书

    难免会被人问起:“哪一本书对你的影响最大?”今天让我坦白吧,这么多年以来,其实我一直在说谎。

    因为我不能直接说出它的名字,怕它尴尬,它是如此珍贵又如此敏

    感。我没有为它在书柜上留下一个特别的位置,也没有用一个精致的锦

    盒盛载它,因为它不想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这会使得它在书群之中格外

    不自在,负担沉重。

    从前,我爱上了一个由于害怕我而最终厌恶我的人。这种厌恶与恐

    惧深到一个程度,乃至于我就算随意地和他打招呼,他也不愿理会。更

    有可能,他根本就没注意到我的手势与笑容,因为只要我的氛围一出

    现,他的身体感官就会为他自动蒙上一层蔽障,保护他。

    在失去联络一段日子之后,我们又在人群中重逢。也是为了保护

    他,我刻意回避闪躲,仿佛真正应该恐惧的人是我。然后很荒谬地,那

    天晚上,他突然问我以后能不能起码和他打个招呼。我立刻就懂了,他

    不想人家注意到我们的不自然,我的退缩态度会惹起朋友之间的联想与

    闲话。这当然对他很不好,尤其那些闲话里的角色是我,这个实在不该

    和他拉上关系的人。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经验。通常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起码

    要是自己看得懂的书,然后才能全心全意地沉浸其中,舔吮它的每一行

    字每一个标点符号。可是我的那本书却是不可解的谜团,它引我入门,却又永远拒绝我再踏进一步。我在这本书上得不到任何答案;只学到更

    多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全部挫败。这本书,毫不起眼

    地藏在一个书架的第二层里,教懂了我枉费心机的定义。人生最有价值

    的教育,莫过于此。十月二日 孤独如狗

    在人类离开地球以前,我们最好的朋友比我们先走了一步。如今有

    愈来愈多的富豪自己花钱去玩征空之旅,兴高采烈地出发,再满面笑容

    地回来给镜头簇拥。大家都忘记了五十年前,有一头名叫莱卡

    (Laika)的母狗上过太空,并且死在太空;它是第一个进入绕地球轨

    道的地球生物,也是第一个死在地球之外的生物。

    苏联小说家格罗斯曼(Vasily Grossman)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生活

    与命运》早就译成了英文,但直到近年,英语评论界才认识到它的重

    要。有人说,如果《战争与和平》是帝俄时代的百科全书,那么《生活

    与命运》就是苏联时期的《战争与和平》了。和更受外界注意的索尔仁

    尼琴不同,格罗斯曼没有那么强烈的道德批判,他只是很细微很专注地

    去写极权体制底下每一种人每一个行当的处境与无奈,从政坛高官到贩

    夫走卒,他画出了整个社会的全景。因此,在苏联瓦解之后,格罗斯曼

    没有陪着殉葬,不像索尔仁尼琴那样,成了一个失去对手的挑战者。

    格罗斯曼有个短篇,讲的就是苏联在1950年代送上太空的狗。他的

    态度很暧昧,既不强烈谴责这种做法的不人道,也不歌颂那些动物英雄

    的牺牲,他注意的,是一头流浪母狗——佩斯楚什卡——的眼睛。这对

    眼睛,曾经在街头机警谨慎地躲避车辆找寻食物,后来对着收养它回来

    做实验的科学家表达信任与爱;被这些人射出大气层之后,这一双眼睛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双看见地球在黑暗中冉冉迎日的眼睛。

    它到底看到了什么?科学家并不清楚,尽管他们在地上掌握了它所

    有的生理数据,甚至还听得到它的声音。“‘它嗥叫了好长的时间,’技术

    员说,‘这太可怕了,一头孤独的狗,单独地在宇宙之中,嗥叫。’”但是

    他们就是不知道,佩斯楚什卡看见了什么。十月三日 寻 常

    我有一个看起来很风光的朋友。有一天他如常下班回家,才发现一

    切他习惯他熟知的事情都变了。

    他的书搬走了,厅里的书柜因此空去一半;浴室墙上的毛巾架至少

    不见了三条毛巾;卧室更是清冷,衣橱轻了许多,照片和可资纪念的物

    品也都不在;更奇特的是连枕头也只剩下一个。而整间房子却是清洁整

    齐,丝毫没有匆忙劫掠的痕迹。朋友打电话,电话号码改了;他写信,信件原封退回。那个人就在那天上午十点以后从他的生命之中消失,再

    无踪迹。

    “你恨他吗?”我的朋友告诉我,他不。

    我理解,并且想起那个改变并且几乎毁灭我的人,也是如此消失,以极不正常的方法结束了我的正常生活。后来为了伪装一个平常的外

    表,竟还要我在有人的时候如常待他。我是不是应该生他的气,甚至恨

    他呢?

    少年时代,我也和许多文艺青年一样,喜读纳兰性德,例如他在二

    十多岁时写下的这一句:“被酒莫惊春睡重,睹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

    道是寻常。”容若是贵族公子,才活了三十一年,对于人生变故的体悟

    却是同龄人很难领会的。所以当年虽然觉得这首词好,其实我并没读

    懂。

    我们也有过短暂且寻常的时候。尽管未必能够对赌书中典故的出

    处,也不至于笑闹得杯覆茶洒,但是我们曾经讨论自己喜欢的作家,曾

    经用同一只杯子喝酒。事后回想,这岂不都是寻常风景?

    “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本身就把平常变成了异常,所有我们以为

    会成习惯的平凡人事皆是无常偶然的诡局。只有事后追忆,才明白那寻

    常是何等的殊异可贵。赐给我们寻常体验的人,是不可恨的。十月四日 最 初

    既然悔不当初,我们就会想起最初,并且思考最初的意义。

    我很喜欢布莱克(William Blake),诗画俱佳,尤其是诗,在他那

    个时代的英语诗人之中,别具一番神秘的阴郁。例如这首《永勿企图说

    出你的爱》(Never seek to tell thy love),一开头,诗人就低声宣

    布:“永勿企图说出你的爱爱情从来不可表明好比温柔的风吹过

    无声、无形。”为什么?

    下一段有诗人的亲身说明:“我说出了我的爱,我说出了我的爱

    我向她倾尽心声颤抖,发冷,心惊胆战——啊,她果然消失。”看来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第一句的回省与总结。

    如果说直到目前为止,这首诗还有点孩子气,像个初恋少年苍白的

    失败记忆的话,我们就要仔细注意最后一段了(请看原文,恕不中

    译):“Soon as she was gone from me A traveller came bySilently,invisibly He took her with a sigh。”

    谁是那个旅人?何以一声叹息就能带走她?还要留心形容这个旅人

    与第一段形容温柔之风的用词是一样的,都是“无声、无形”。莫非带走

    意中人的正是爱情本身?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应过度发展,都该保留在萌芽状态,将发未

    发,因为那是一切可能性的源头。未开的花可能是美的,未着纸的笔有

    可能画出最好的画。可是事情只要一启动,就不只可能,而且必将走向

    衰落与凋零。

    还是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时秋风悲画扇。”如果一切都

    停留在最初,那么平静,平静到了一个冷漠的地步,只是客套但友善的

    微笑,不排除什么也不保证什么,会是怎么样?如果。十月五日 电 视

    老人的视觉日渐衰退,身体也缺乏足够的能量去帮他收束精神,所

    以他关掉了电视机。平常最喜欢的节目,如今他都放弃了。和他谈起

    来,才发现其实他早就看不懂电视了。他能看见美丽的容颜,也看见了

    不断开合的嘴唇;但是他失去了理解那些刻意讨好的表情,与自以为是

    的聪明言语的能力。假如电视是虚伪的表象,他看的就是表象的表象

    了,并且因此看到真实。

    我羡慕他的状态,这是看电视的最高境界。

    很多年前,电视台在一切有“意义”的节目都结束了的深夜时分,推

    出过一个叫做“鱼乐无穷”的奇怪节目。就只是把镜头对着一个鱼缸,动

    也不动。除了可有可无的配乐,唯一变化的就是缸里飘动的水草和不停

    游泳的鱼,还有那些鱼的吻部,一开一合。

    很让人意外,这个没有意义的节目居然很受欢迎。许多夜归人半躺

    在沙发上,疲倦地盯着电视,看鱼。还有一些人看了一整天的电视,到

    了这个最后的时刻,就关掉一室的灯光,也关掉电视的声音,完全沉浸

    在这三种光原色组构成的水缸里,似乎想洗掉今天脑子里填装进去的一

    切信息。反正那都不关我的事。

    我有些同事敬业乐业,每天做完节目还一定要定时看自己的节目,说是为了检讨改进,实际上却又会被自己逗得大笑被自己感动。

    我很怕在荧光幕上看见自己,正如我愈来愈怕在报刊上看见自己的

    文章。不,还不是因为我觉得那不是自己(什么又叫做“自己”?);而

    是节目里的自己是那么无聊,嘴巴一张一合(我到底在说什么?),比

    鱼还无聊。

    在老人的眼中,所有电视节目都变成了“鱼乐无穷”。他竟然看到了

    绝版停播的节目,幸福。十月六日 床边的故事

    既然看不了电视,老人就要我为他说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坐在他的床边讲故事,甚至唱歌。他

    不是为了培育我阅读、说话和歌唱的能力;他只是喜欢听我说唱。比如

    说,在《龙的传人》那首歌最红的时候,他就叫我每晚唱给他听,明明

    有部录音机可以重复播放,他却坚持听我童声演唱的版本。

    起初我以为他太爱我了,乃至于爱上我的声音。后来我发现除此之

    外,这是因为自闭如他,也想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想知道远方的战

    争、过去的闹剧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美好新世界。可是他并不相信这些,对于自己活动范围之外的事物,他本能地疑惧。因此他要我这个能够信

    任的人做他的耳目,为他拉近外面的世界,使它们看起来比较稳定。仿

    佛只要经过我的转述,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的死人才真正死了。

    不过,故事本身总是要求虚构与装饰。我身为一个说故事的人,也

    不得不遵循故事的训令,加油添醋,把马尔维纳斯群岛描绘成一个火山

    活跃的地带,士兵在震动的大地与随时涌出岩浆的裂口间躲避流弹……

    久而久之,我竟然成了一个擅长说故事的人,总是有本事把颜色和

    气味涂洒在身边的空间,使之转换成另一个时空,令听者神入其中。就

    算在末日审判的那一天,我也会在上帝面前如此诉说自己的善行。

    我不能自已地说。唯一不理会我的听众是已过世的另一个老人。就

    像本雅明所言,他这辈子见过太多暴露的尸体与不测的天命,因此沉默

    得出奇。到了晚年,他失聪了。小时候和他上街,我就跟在后面死缠烂

    打不停地说。他一直走,默不作声,心里思忖:“这小子到底在说些什

    么?”十月七日 因信称义

    有一天晚上,我告诉他我想见他,于是他问:“你是不是又有什么

    好玩的故事和有趣的经历要告诉我?”对他而言,可见我是一个负责说

    故事的人,这也是我对自己身份的界定。

    我向老人说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就像归来的水手,把游遍七海的

    见闻带到他的枕边;而他喟叹、微笑或者评论,犹如古时说唱艺人的听

    众,总是恰当地反应,鼓励并且参与艺人那说不完的故事。

    我逃离过这个处境很多次了,我逃离老人和他的家很多次了;可是

    我再三回归,像回力镖,飞得再远,击中再多的猎物,还是回到了起飞

    的原点。每一次回来,我就有更多的故事。不过所有的故事都有近似的

    结构,就像国王的女儿一定有三个,湖仙拿出来的斧头一定有三把。因

    此他很清楚我在什么时候会停顿,在什么时候他该追问“接下来呢”。

    但是说故事和听故事的人都不厌倦,因为大家都相信。我们不是相

    信那些事是真实的,而是相信那些结构是真的,相信所有人间可能发生

    的喜剧都是一样的,所有的不幸也都分别不大。于是听故事的人可以认

    定自己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滴水,即使死亡,也不意味世界的终结。而

    水手带回来的故事之所以好听,也是因为它们如此熟悉,而不是它们奇

    诡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步。

    故事抚慰和治疗的能力,《一千零一夜》示范得最是彻底。苏丹不

    再杀妻,最后他忘记了自己被女人背叛的创痛,因为他在那些故事里看

    到了世界的无限大,就算用去一千零一夜也数说不尽。相比之下,自己

    的悲苦又算得上什么呢?当然,这也得靠聪明王妃的故事说得够好。

    后来他不愿再听我的故事,他不再相信。我治不好他的伤口。我失

    败了,技艺不精,自然失去了再说一个故事的机会。十月八日 月亮的时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所

    谓“此时”,大家不一定看得到同一个月亮。好比这一刻的我与他,分别

    身处两个相距甚远的时区,还有什么事情是共同的呢?

    我们以日月区分日夜,又用这两个天体的移动和变化去标记时间的

    流动和往复,太阳和月球因此不只是空间的坐标,还是一种时间的象

    征。可是属于太阳与属于月亮的时间却有截然不同的素质。

    我们为太阳发明了日晷,但是我们可以用月晷去显现时辰的变化

    吗?中秋之夜,我在地上树起了一根棍子。不是蜡烛,不是火把,就只

    是一根平凡细小的棍子。它不发光,它的作用只是让光线投射出自己的

    影子。结果当然是失败的,月光的轮廓太过阴柔太过模糊,尽管今夜月

    圆。月亮以自己的圆缺指示时间,太阳不会。所以属于月亮的时间总让

    人静观、默想与回忆,在人和时间之间拉开了一道可以回旋进退的距

    离。因此看见月亮,我们会想起另一个人是否也和我一样,看着同样的

    光景;但是对着太阳,我们就没有这点余裕了。

    我曾自问,我之所以忘不了他,是不是因为我们还在同一个城市。

    我们不再联络,不再共桌,不再同车,我们失去了所有可以用得上“共

    同”去形容的东西;可是我至少知道我们还在同一个城市。假如他回到

    他自己的城市,我还可以凭什么依据去连起两个人呢?如此稀薄又如此

    可怜的联系。难道真的是可共此时的明月?

    现在他真的离开了,而且我实验月晷的时候,他应该正在明媚的日

    光底下散步湖滨,我们被分别放置到两个不同的时区,分别归属于两种

    完全不同的时间质素。我还能凭什么去盼望他记得,记得在异地为我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45KB,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