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956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全新修订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3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30页
第36页
第82页

    参见附件(2242KB,171页)。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为读者从政治方面讲述了世界格局的问题吗,作者作为一名专业的投资顾问,为读者呈现出一篇完美的内容。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介绍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作者

    王伟,畅销书作家,投资顾问。2006年底起,开始为《舰载武器》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战略时政方面的分析类文章,2011年来先后出版《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重量级作品,是国内时事评论界的新势力和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学者。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主目录

    第一部分 山河抗战

    太国之殇

    南北二元

    稳自西北

    贯穿数百年的死结

    数百年积弊的总爆发

    东北亚之谋

    形胜之地

    蚕食东北

    “9·18”重变

    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东北亚的“三角格局”

    开辟北方抗战的根据地

    北方“堡垒”

    沦陷之后

    持久战的精髓

    坐守关中,东出三晋

    附章

    中智取势,上智得人

    以势论抗战

    挺进华北

    以心夺势

    鱼盐之利化作战场之强

    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

    北方战场的中枢

    货币战奎

    以全局视角来看抗战

    苏联远东战略的延续

    美国—养虎噬人,反被虎伤

    第二部分 地缘政治

    漫谈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基本面

    钓鱼岛—中日外交的“阻断器”

    日本“3·11”—史上最“强”的地震

    南海之局

    聊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东南亚的几个问题

    印度对外战路

    印度的太国之梦

    “佛陀的微笑”

    棋局、棋手、棋子

    印度工业的两个困局

    “有合无统”导致工业化灌后

    种姓制度导致无人可用

    1962年综合症”导致心浮气躁

    中国航母

    (第一)岛链与韩日台“铁三角”

    航母的意义

    航母大型化是未来方向

    依旧重要的近海

    第三部分 国际时政与世界经济

    重缘战争

    货币霸权的演变

    战争背后的经济账

    抗美援朝与“机会成本”

    “海”“陆”双重思维

    “大炮”、“黄油”并不矛盾

    东西兼项、海陆并举

    高铁的价值

    “国富”与“国强”

    第四部分 中国的未来

    困该太国复兴(一)

    西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

    美国的金融霸权与双赤字经济

    世界工厂与奇异的中美经济共生体

    从战略对话到战略性接近

    新战略格局下的东亚地缘

    闲该太国复兴(二)

    从中国经济的西次转型谈起

    中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

    历史没有如果,但未来有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书评

    1、这本书是观察世界、了解当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2、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3、放眼看世界,花精力去了解世界,有了解才有客观实际。

    4、有形无是,不知所向;有是无形,不知所云;形势相济,方可明察天下。阅读本书,启发良多。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截图

    书名: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博弈

    作者:王伟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01

    ISBN:9787221131768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山河抗战

    大国之殇

    南北二元

    稳自西北

    贯穿数百年的死结

    数百年积弊的总爆发

    东北亚之谋

    形胜之地

    蚕食东北

    9·18事变

    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东北亚的“三角格局”

    开辟北方抗战的根据地

    北方“堡垒群”

    沦陷之后

    持久战的精髓

    坐守关中,东出三晋

    附章

    中智取势,上智得人

    以势论抗战

    挺进华北

    以心夺势

    鱼盐之利化作战场之强

    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

    北方战场的中枢

    货币战争

    以全局视角来看抗战

    苏联——远东战略的延续

    美国——养虎噬人,反被虎伤

    第二部分 地缘政治

    漫谈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基本面

    钓鱼岛——中日外交的“阻断器”

    日本“3·11”——史上最“强”的地震

    南海之局

    聊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关于东南亚的几个问题

    印度对外战略

    印度的大国之梦

    “佛陀的微笑”

    棋局、棋手、棋子

    印度工业的两个困局

    “有合无统”导致工业化滞后

    种姓制度导致无人可用

    1962年综合症”导致心浮气躁

    中国航母

    (第一)岛链与韩日台“铁三角”

    航母的意义

    航母大型化是未来方向

    依旧重要的近海

    第三部分 国际时政与世界经济

    币缘战争

    货币霸权的演变

    战争背后的经济账

    抗美援朝与“机会成本”

    “海”“陆”双重思维

    “大炮”、“黄油”并不矛盾

    东西兼顾、海陆并举

    高铁的价值

    “国富”与“国强”

    第四部分 中国的未来

    闲谈大国复兴(一)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

    美国的金融霸权与双赤字经济

    世界工厂与奇异的中美经济共生体

    从战略对话到战略性接近

    新战略格局下的东亚地缘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闲谈大国复兴(二)

    从中国经济的两次转型谈起

    中国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

    历史没有如果,但未来有前言

    这本书自出版至今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或者您会觉得这里面的事

    都太“老”了。不过从一开始,笔者也并没有准备写一本时评出来,当

    然,根据近期的国际事件,本书依旧对内容做出了调整。正如本系列最

    开始的那句所说:“世间万事,知其所来,方知其所往。”历史最有意

    思,抑或说是最有价值之处,并非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其中所隐藏的

    规律。从这个角度说,这个系列书籍中所涉及的所有事件,其实都可以

    看作是一个个“案例分析”。

    本次所做的修改,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是增加了“山河抗战”这一章

    的内容。在2015年9月3日,中国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由此那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战争,再一次

    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在感动和缅怀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值

    得我们去思考和品味。和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一样,抗日战争同样蕴藏

    着众多地缘政治和经济原理。以这样一个更“技术化”的角度来观察,或

    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那场战争本

    身。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第一部分 山河抗战

    八年抗战加三年解放战争,中国的胜利果实不是战争期间赢得了多少财

    富。相反,十几年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

    生命。中国最大的胜利在于赢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这就为日后的发展搭建了

    一个最大化的活动空间。我们的话题,便由此开始。大国之殇

    对于一场已经过去了70年的战争,有什么是我们最该记住和最该思

    考的呢?“悲壮”、“顽强”、“视死如归”……仅仅这些恐怕是不够的。历

    史,终归需要一些“感动”以外的东西。或者也可以说,“历史”归根结底

    其实是一门“技术”。

    一个至少有两千多年居于世界顶峰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会一度被自

    己曾经的“学生”打得需要考虑亡国灭种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需要借助两个工具: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顺着时间线追溯到几千年以

    前,从头来看;同时以上帝视角,俯视整个世界。

    南北二元

    日军侵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它并非是偶然事件,而是

    中国历史上各种积弊的一次总爆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从头来看

    的原因。

    从地缘角度来说,对比世界其他几个主要的政治板块,中国的陆权

    环境可以说是最好的(国土一直延伸至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又有面积超

    过七成的山地、高原作为屏护),海权环境逊于美国但优于俄罗斯。但

    并不等于说中国的地缘环境就是完美无缺的——中国的地形由南到北,可以由黄河和长江来划分。在大一统出现之前的商周时代,华夏文明其

    实可以分为两个亚文明圈:即黄河文明和江淮文明。春秋战国时代的

    秦、燕、韩、赵、魏、齐都可归于黄河文明,而南方的楚以及吴、越则

    属于江淮文明。

    不同的地理特征赋予了南北两个亚文化区完全不一样的社会政治生

    态,也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南北二元化的问题。

    在历史上,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始终需要承受两个方面的重

    压。第一是水患,黄河流量大、流域广,且水害频繁,治水便是一个全

    流域的问题,靠任何一个单独的部族都无法完成,只能是把流域各段的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治权统一起来。上古时代,大禹部族与嬴氏部族,一东一西彼此联合,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体制下的大工程。而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便是

    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二个压力,则是来自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部族。从最早的林胡、东胡、北胡、戎狄,到后来的匈奴、突厥……游牧部族一次又一次南下

    对华夏农耕民族进行劫掠,这就决定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必须有一

    套高度集约化的社会组织体制。事实上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北方一直是

    兵民一体的社会体制(百姓在官府登记造册,农忙时在田中劳作,农闲

    时统一训练)。

    在这两重压力的作用下,从有史可查的周朝开始,中国黄河流域寻

    求的就是一种大一统的格局。从周的天下共主,到秦统一六国。这并非

    仅仅是周王室和秦王室自己的野心,而是整个北方共同的利益所在。而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的最基本职能从未变过——抵

    御外敌和救灾。

    再来说江淮文明。长江流域的土质比黄河流域的黄土更加密实,在

    刀耕火种的时代,其开垦难度要大得多,这就导致江淮地区的农耕文化

    比之黄河流域出现得要晚一些。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的诸侯国

    视南方的楚人为落后的蛮夷。

    而另一方面,江淮流域的水热条件却又好于北方,且长江流域的水

    患相对于黄河而言要少很多。而在更靠南的区域,当地的百越之民,在

    社会组织性、悍勇程度上也都不如北方游牧部族。这种相对“宽松”的生

    存环境,造就了南方地区相对松散的社会政治生态,对比北方,江淮文

    明圈更强调宗族封建。譬如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接

    近于部族共和的产物——楚先亡于秦,后亡于汉,这当中最重要的原因

    便在于此。

    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社会结构,也就是人们彼此

    间的利益关系;再往后,社会结构又会使得经济朝着特定的方式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原有的经济关系。就这样,在千百年之后,那些始于洪

    荒时代的特质,依旧在影响着后世的历史轨迹。

    稳自西北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从北方五国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次政权的统一。而对楚而言,这其中还带有几分文明征服的味道。秦朝末

    年,最先出现大规模叛乱的地区便是楚地,而最终导致秦王朝灭亡的也

    是楚人。在汉帝国重新统一天下之后,离心倾向最强的依然是江淮地区

    的封国——吴。

    由于地缘的原因,南北方存在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在农业时代,对这种差异你只能设法适应而难以改变。从大一统的角度讲,中国的政

    治中心必然在北方,而江南地区所扮演的则是一个更为微妙的角色。一

    方面,自宋明开始,南方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商业氛围,决定了他是中央

    财政的重要来源;而另一方面,江淮文明由来已久的宗族封建传统若立

    足北方,强调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在诉求上必会有所冲突。

    从这个角度说,宋王朝其实可以作为一个中国历史的分界点。在宋

    之前,秦汉隋唐基本都维持着一种北重南轻,南北平衡的态势。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建都最多的地区是在关中盆地——周之镐京、秦之咸阳,汉、唐之长安。原因无他,这里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形胜之地

    (的确是“天下”,在世界其他地区你再难找到地缘环境如此完美的根据

    地)。

    关中盆地外有层层山峦与黄河天险构成的地理屏障,内部则又是完

    完整整的一块平原,难以出现山高皇帝远、“地头蛇”割据的现象。而且

    这里的水、热、土壤资源俱佳,可以为定都在此的中央政府提供足够的

    经济及人力资源。另外,在整个中国版图上的位置,也比较接近中心

    点,这样就便于统辖全国。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历朝历代,只要是消灭了北方边患,西北地区稳固,则位于关中的

    皇权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各地的领导也就有了底气,于是帝国也就容

    易形成合力。所谓汉唐盛世,说白了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反之,西北不稳,那么作为中央政权最核心的朝廷也就自身难

    保。中央帝国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地方势力并非是由于文化而是由于实

    力的差异,所以才会附于朝廷,这才使得国家统一得以维系。一旦朝廷

    自身难保,那么后面必然就是四分五裂、天下大乱。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一旦王朝的国都由西北地区迁出到看

    上去更为富庶,但是地缘上却无险可守的东部的时候,那么这个王朝后

    面必然会趋于衰落。譬如周由镐京迁入洛邑,之后是四百多年的春秋战

    国;西汉末年,长安被毁,刘秀重新定都洛阳,后东汉的中央集权能力

    远不如西汉,最终酿成了三国乱世;自唐朝,武则天把权力中心迁到洛

    阳,同时大肆杀戮关陇军事贵族,虽然减轻了底层平民的压力,但从地

    缘上来说却使得北方不稳,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

    贯穿数百年的死结

    自唐朝末年开始,北方地区持续的战乱彻底终结了传统上中国北重

    南轻的格局。除了人的因素之外,此时随着气候变化,西北地区的水热

    资源开始大幅退化,关中盆地也再难继续承载王朝的政治中心。到了这

    一步,中国地缘环境的一个弱点也就开始显现出来——在大一统的框架

    之下,事实上依然存在南北二元化的问题,原本利益诉求上的差异,在

    失去了制衡因素之后,开始导致帝国内部的内耗加剧。

    这个问题,又以明清两朝最为典型。地理、气候的差异,加上历次

    战乱中受摧残最重的多是北方地区,使得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状况明显

    要好于北方。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天下士子

    多出自江南”——在古代,教育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所谓“朝为田舍

    郎,暮登天子堂”仅仅是说说而已,平民出身的士子虽然有但少之又

    少,在士大夫集团中占多数的,是拥有大量财富的江南士绅子弟。如此

    一来,官僚集团和江南大族之间构成了利益上的共生体,而与强调大一

    统的中央皇权,则是渐行渐远。

    以明朝中后期为例,当时北方连年干旱,自然灾害频发,而同一时

    期江南则非常富庶,特别是工商业异常发达。按理说,此时最明智的措

    施就是以南补北,将税收的重点由农业税转为商业税——这也是大一统

    王朝的优势所在。然而真实的历史却与此相去甚远。明末的所谓“东林

    党”,说白了就是江南绅宗大族出身的官僚士大夫集团纠集在一起,对

    抗皇帝的税政。外臣主导的互补干脆拒收商业税,只接收农业税(等于

    把国家税收全部压在了底层农民身上)。明末政治斗争的主线,其实就

    是东南士绅集团对抗中央皇权,这一斗争贯穿了万历、天启两朝,至崇

    祯一代,东林党集团完全占据了上风,而结果则是浙江一省茶税从20万

    两锐减至最少不过12两银子。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崇祯不得不下令对北方的贫苦农民增税,最终导致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大明王朝由此最终宣告灭亡。清

    朝立国之后,基本延续了明代的社会结构。在康、雍、乾三朝,皇权尚

    处于强势,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上三代清帝数度下江南——此

    时的汉族官僚依旧多出自江南大族,皇帝要想有效节制南方地区,只能

    亲自跑过去监督。

    在这种强力压制之下,南北二元制的问题暂时得以解决,北京的清

    廷依靠江淮地区的赋税,补贴西北贫瘠之地,进而保证了北方的防务安

    全。经过几轮征战,最终维系了新疆、蒙古一线的稳定。

    这种平衡到乾隆晚年就开始难以为继,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再一次回

    到明朝后期的状态。至清末,西方列强入侵和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极大

    地动摇了清廷的权威性,以后李鸿章为首的江南士大夫集团,在东南沿

    海地区开始了洋务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主张经营西北的左宗棠在政治

    斗争中彻底落于李鸿章,清廷对西部战略纵深的经营也就此半途而废。

    这之后,洋务运动虽然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然而客观现实却恰恰

    相反。

    洋务运动的所有工业成果都集中于缺乏战略纵深的东南沿海地区,与此同时东南士绅集团在引进工业以及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获得了财

    富,同时也和西方列强有了越来越多的利益交集。这样一来,东南地区

    便有了同中央分庭抗礼的底气。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非但没有让国

    家强大,反倒进一步弱化了中国的大一统。国家在事实上已经逐步倒退

    回大封建、小专制的落后状态——即各地的地方势力成了自立的诸侯,北京的中央政府与他们不再是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而是彼此商量着

    来;同时,国家权力只能管到县城,农村完全是乡绅之下的法外之地。

    此时的中国,事实上恐怕和战国时代的楚国差不多,看似庞大,可真正

    负责抵御外敌和救灾的中央政府,手里的资源非常有限,多数财富都分

    散在一众士大夫集团手中。清光绪二年到四年,连续两场大旱致使直

    隶、陕西、河南、山东、山西五省灾民死亡超千万(清末全国人口差不

    多是4亿人),面对饥荒朝廷除了到处凑银子,只能向地方的富商大贾

    来募集捐款,其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而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了他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正

    好相反,明治维新终结掉了幕府时代诸侯林立的状况,借助天皇的权

    威,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体制,同时通过“奉还籍册”运动,让

    国家权力延伸到了农村基层。如此一来,中日两国在国势上的对比也就一目了然了,一个走向了“分”,一个走向了“合”。

    洋务运动进行了三十多年之后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两国的第一

    次交手,也是对两国数十年现代化运动的一次大考。结果则是中国的

    GDP是日本的4.2倍,却打输了,不但赔款3.65亿(依当时币值折合为日

    元,同期日本经济总量不过2.15亿日元),更丢了朝鲜、台湾两个战略

    要冲。而究其缘由,其实无非是因为日本这边是一个国家,而他们面对

    的则是一个个相互掣肘的派系。

    甲午战败导致朝鲜半岛落入日本之手,北京在海陆两个方向都面临

    严重的地缘威胁。一个自身难保的朝廷,对于东南诸省也就再谈不上什

    么节制了。这之后的1900年庚子之难,东南几省不顾中央政府号令,单

    独和侵略军媾和,搞出了著名的“东南互保”。慈禧和光绪一路西逃至陕

    西,八国联军面对西北的地理屏障,最终只能放弃进一步的进攻,关中

    盆地又一次体现了它的价值。然后在洋务运动期间,国家所有的资源都

    已经集中于无险可守的东南,西北被荒废日久,此时的形胜之地除了让

    清皇室保命以外,再难有太多作为了。这之后,北京已再难号令东南各

    省,清王朝的覆灭,也就成了一件毫无悬念的事情。

    数百年积弊的总爆发

    前面分析了一大串历史问题,这跟抗战有什么关系呢?简单说,中

    国社会一切的弊端,其根源就在我们前面所述的中国历史当中。在抗日

    战争爆发以前,正是这些历史问题不断沉积,已经达到了临界点的时

    期。精明的日本人正是趁着中华民族最虚弱的时候给我们重重一击,这

    才有了后面中国十几年的苦难历史。

    民国取代了清帝国,而民国跟清朝也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从民国的

    产生就可以看出来。国民党时期的国民政府,从历史传承而言依然是清

    朝时代东南士绅力量的延续。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大的社会框架没有出

    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南北二元化问题依然存在。国民党政府本身就是

    这个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它不可能对整个中国的环境进行翻天覆地的改

    造,所以整个中国依然是前面所说的那种大封建、小专制的政治生态。

    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的状态。因为国家

    权力到不了基层,中央政府被高高地架在了空中,没有足够的财力。财

    富都到哪儿去了?绝大多数集中到了那些事实上掌控地方政权的人手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里。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两条路,要么被动挨打,要么奋发自强。

    可是两条路都不好走:挨完打要赔款,谁出呢?老百姓出,赔款多了老

    百姓就造反;奋发自强需要搞工业,依然需要钱,谁出呢?还是老百姓

    出,老百姓被压榨得受不了,最后还是造反。也就是说,不管选哪条

    路,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清朝如此,到了民国依然如此。因为这个死循

    环的问题,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是弥合中国南北二元化最好的工具。当时同时期的苏联,便

    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除了为国家提供军事保障之外,同时也是未来

    强化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联系,强化国家的大一统。后来在1949年建国

    之后,我国工业布局的思路,也与之类似,这是后话。在当时,要发展

    重化工业,政府没钱搞,而真正掌握国家财富的那些人,则没有心思去

    搞。

    国民党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那段时期,有黄金十年的说

    法,可是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有富无强。东南沿海经济确实繁荣了,可这个繁荣是指金融、人文,当时有一些轻工业,比如面粉厂、缫丝

    厂,真正能够打仗的基础工业却找不出多少,以钢产量来论,黄金十年

    时尚比不过清末洋务运动期间。而有限的,像样的重工业,又都集中于

    两个地方——当时已经被日本人所占领的东北和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都和黄金十年没有任何关系。究其原因,这些人的利益并非与国家挂

    钩,国家仅仅是其获利的工具之一,对他们来说,搞工业,让大量资本

    沉淀在一堆机器上,显然不如搞金融之类的东西来的合算。

    而在整个产业布局上。民国时代依然延续了清朝时期的布局,国民

    政府的建设成果全集中在东南一线。难怪有人夸张地说,黄金十年就建

    了一个上海,而上海就建了一个闸北。

    日本政府曾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它的本意并不是说能把中国人

    在三个月之内杀净,而是要打垮中国的经济基础。从这一点来讲,三个

    月灭亡中国并不是很夸张的,因为确实在几个月之内,沿海一线就统统

    丢光了,整个中华民国的经济命脉也就丢掉了。东北亚之谋

    形胜之地

    在《大国之殇》一篇中曾提到,抗日战争所面对的,并不简简单单

    是一个日本侵略者,而是中国各种历史积弊的总爆发。从这个角度来

    说,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标志点。日本对中国的

    侵蚀,抑或说是中国自身危机的爆发,在此之前早已开始了。

    从地缘上来讲,日本的对华侵略其实应该是始于甲午战争,巩固于

    日俄战争,而1931年的“9·18”事变,则最终把日本侵华从前期布局推到

    了实质操作的一步。

    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有这么一句话:“唯欲征服支那,必

    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假设日本真的拿下了

    中国大陆地区,她的势力就可以凭借中国先天的地缘优势一路向西北扩

    张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这便是所谓的“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从地缘角度来讲,岛国对于大陆往往具有先天的劣势,那就是资

    源的不对等,这一点对日本来说同样不例外。要想完成对中国大陆地区

    的征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取得一个可靠的跳板——这个地方必须得

    有足够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以及人口,以保障后续战争的物资消耗;

    其次在地形上必须得有地理屏障用以依托,易守难攻才能保证自己能够

    长期立足;再次,这块区域内部的地形必须便于管理。在整个东亚地

    区,能够同时满足这三条的就只有中国的东北地区。

    从地图上看东北地区,在整个中国大陆上,她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

    的一块。大兴安岭加上大片的原始森林,使得东北地区具有非常好的封

    闭性。只要控制住锦州、山海关一线,内陆地区和东北三省就可以完全

    隔绝。

    早在春秋战国末期,公元前226年秦国灭燕,秦军打下了燕国的都

    城蓟。而燕王喜的流亡政府在此之后竟又存活了四年时间,一直到南边

    的楚国被灭掉之后,秦人又重新调集兵力,才彻底灭掉了燕国。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当时燕国的国土已经延伸到了辽东地区——差不多是现在辽宁省的

    南部。燕王喜的流亡政府正是依托辽东的地形,才得以又挺了四年。

    在此之后,中原王朝的历次更迭,都必定要首先平定东北地区。虽

    然当时那里的大部分土地都还未开发,尚属于荒蛮之地,但地形决定了

    这里关系到华北平原的安全,进而可以影响到山西高原。像三国时期的

    司马懿就曾平定位于今天朝鲜半岛的乐浪、带方两郡,进而稳固了整个

    辽东。明朝后期,前清同样是以东北地区为根据地,一路入关南下,统

    一了中国。

    在某种程度上说,东北地区有点类似西北部的关中盆地:外部的封

    闭性恰到好处,既可以做到易守难攻,也不至于由于过于封闭而使得自

    己难以走出去;而其内部则都是大平原,且资源丰富,这样的地理环境

    最适合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譬如松辽平原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可

    以使用大规模联合机械作业的农业区之一;此外,这种内部一马平川的

    地形,也便于信息流通,不会像过去的山西、四川那样容易滋生出土皇

    帝,只要你自己不出问题,能让权力延伸到基层,那么这种环境下就很

    容易建立起由上至下、环环相扣的举国体制。

    策划“9·18”事变的石原莞尔曾经说过,他从来没有把满洲看成是日

    本的生命线,而是看成日本长期战略的“脚手架”——现在有一个说法

    是:认为当时日本占领东北主要因为资源贫瘠,觊觎东北的资源。这种

    看法显然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起码在石原的眼里,东北最大的价值是

    在于这里将是向整个欧亚大陆扩张的第一个前进基地。

    蚕食东北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夺取了朝鲜半岛

    和台湾,就此拥有了进军东北的跳板,只是由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才最终满足于只控制朝鲜半岛(虽然直接干涉日本的是俄、德、法三

    国,但是一直支持日本的英国突然不再发声,这才是这一事件的关键之

    处)。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最终打败了沙俄。仅仅算经济账的话,日本

    在日俄战争中付出的费用和人员伤亡是甲午战争的好几倍,却没有得到

    一分钱的赔款和一寸土地(日俄战争之后,同样是由于英国人的暗中掣

    肘,使得日本再次吐出了东北)。但正是借助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最终在1910年正式在法律意义上吞并了朝鲜。

    有了朝鲜这块根据地之后,日本就开始在东北逐步地进行渗透。面

    对事实上已经处于封建制下的中国,日本人已经无须再有太多顾忌,他

    们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和北边的俄国维系一种平衡状态。在1906年,日

    本在东三省设了满洲铁路株式会社,这实际上是一个性质类似于东印度

    公司的殖民机构。随后日本内部将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日本军部则

    设立了关东都督府——关东军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20世纪初,在东北地区逐步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日本、苏联

    以及东北王张作霖控制着。张作霖与日本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一方面借助日本保持了关内和关外的平衡,另一方面日本与张的关系,也保持了东北地区三足鼎立的平衡。

    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1928年,日本人逐步意识到张作霖不可能成为

    甘于受人摆布的傀儡,于是便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奉系

    军阀一下子群龙无首,为了尽快稳住局面,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在法

    律意义上归附了南京的中央政府。

    在皇姑屯事件后一个月,即1929年年初,发生了“中东铁路事件”。

    东北军针对苏联人的这次以弱击强,最终打破了最初三足鼎立的微妙平

    衡——前后两个事件,使得东北军同时与日、苏拉开了距离。

    此时要建立新的平衡,唯一可以借助的只有南京中央政府。可与此

    同时,4·12政变刚刚结束,南京一方面忙着剿共,一方面忙着清党。

    不只是大量的共产党员被抓捕屠杀,国民党85%的基层组织也都被他们

    自己清理掉了。而1931年夏天江淮地区还发生了大面积洪灾,这又牵扯

    了南京的一大块精力。

    而从主观动机上来讲,在南京国民政府眼中,各个地区的权重并不

    是依据地缘价值来定的,而是靠自己近的越亲近、越远的越疏离。江浙

    和上海对财阀集团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地方,而北方的“诸侯”,假如能假

    手他人削弱乃至绝除,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在同一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元气大伤,在远东地

    区不断地进行收缩,无法再像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那样,通过软硬兼

    施的手段阻断日本在东北亚的扩张。而经历了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精力

    则放在了加速自身工业化上,以及提防西部的德国上面。

    可以说,此时日本人面前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障碍了。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9·18事变

    在昭和时代,日本国内的政治结构更接近于多头政治。文官集团、军方、天皇,形成了三大势力。在大正时期,财阀的权重日益膨胀,于

    是昭和天皇更多地选择了依仗军方势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军部的

    专权。

    在《菊与刀》中对日本人的性格有这样的描述:往往只存在两个极

    端,且两个极端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日本人有着极其严格的上下级关

    系,论资排辈、层层服从;可另一方面,日本历史上还一直存在着“下

    克上”的传统。9·18事件,就是“昭和三大下克上事件”中的头一件。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的计划由来已久,并且得到了驻朝鲜日军的

    支持,但军部上层则持反对意见。第一,他们不想出现被下级架空的局

    面;第二,日本上层担心三国干涉还辽的历史再次重演。

    在“9·18”事变前夕,种种迹象已经让军部意识到关东军可能要自己

    动手了,于是派遣作战部次长建川美次赶赴东北,阻止石原。然而建川

    本来就是石原莞尔的支持者。他在去东北的时候,选了最慢的交通方式

    ——坐船。从日本本土慢慢腾腾地坐到朝鲜,然后再走陆路到东北。之

    所以这样,其实就是为了给关东军留出时间。东京的一行人抵达关东军总部那一天正好是9月17日。石原莞尔原

    来计划是要在9月28日动手,至此不得不提前到了18日。就像希特勒向

    波兰发兵前异常紧张一样,石原当时也是非常紧张——当时真正出动的

    日军不到700人,而北大营则有东北军驻军8000人,且轻重武器配套齐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全。

    北大营的背后就是沈阳,那里是东北军的神经中枢,如果打掉这

    里,整个东北将陷入一片混乱。以这样的力量去打东北军,会打成什么

    样子?这一点,石原心里恐怕是没有谱的。对于大环境,石原莞尔吃准

    的是:第一,苏联和欧美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会干涉;第二,南京的蒋介

    石不会给张学良实质上的支持。而唯一吃不准的,只有和日军正面交锋

    的东北军本身,悬殊的实力差距决定了这将是一场豪赌。而最终的结果

    却大大出乎了日本人的意料(当时驻扎在朝鲜的日军已经做好准备,接

    应可能溃败的关东军渡过鸭绿江),一纸不抵抗命令,让东北军给了石

    原莞尔一个大大的惊喜。

    1931年9月18日夜,北大营接到了这样一份命令:“不准抵抗、不准

    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9月19日,张学

    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曾说到“吾早下令我部士兵

    对日军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东北军在一枪未放的情况下退回了关内,在走之前,所有的枪械、装备统统入库锁起来。军官们揣着钥匙跑到了北平。

    东北不战而降,等于送给日本一个战略级别的前进基地,整个东北

    亚形式随之大变——在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50%的钢铁是

    由东北制造出来的,1940年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制裁,这之后75%以上

    的钢铁都是由东北地区提供的。除了钢铁、兵工厂之外,东北还有大量

    的粮食、煤炭、木材,这些保证了整个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

    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9·18事变之后,对中国来讲这是一场浩劫的开始。而对石原莞尔

    来说,这既是他的战略设想的开始,也是其终点——恰恰是“9·18”事

    变,激起了日军下克上的风潮。

    有这样一种说法:按照石原莞尔原本的战略构想,日军侵华的时间

    全面爆发应该是在1956年。可是在“9·18”之后,年轻军官们为了尽早挂

    上将星(9·18之后,石原最终被授予中将军衔),纷纷开始模仿,他

    们并没有石原的战略眼光,可是有着同样的野心和行动力。

    1939年,辻政信和服部卓四郎策划了诺门坎事件,之后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搞出来的北部法属印度支那进驻事件。这便是昭和三大“下克

    上”事件。

    由此开始,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有了一个具有讽刺味道的特点——只

    有战役计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军官们处处点火,迅速拉长了战

    线,常常出现孤军冒进的情况。然而即便是这种杂乱无章的打法,依旧

    能打得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西安事变爆发之前,1936年的

    11月,当时国民政府的要员高崇武曾在华北秘密地会见过石原莞尔。在

    谈话当中,高崇武感到非常吃惊。他说:“日本军队居然还有你这样的

    人,你这样的看法”。此时已经是”9·18事件”五年之后,国民党政府高官

    对石原竟然是一无所知。可以想象当时国民政府的对敌情报工作已经是

    荒疏到了什么地步。

    关于东北抗战,时下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人说东北人平时“好勇

    斗狠”,日本人来了却甘心做亡国奴。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毫无常识,东

    北抗联的悲壮,这里无须多言。而众所周知,在战争后期抗联的确被压

    制住了。这其实恰恰体现出了东北的地缘优势——前面说过,所谓形胜

    之地,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内部便于治理。东北三省外部封闭,因此抗

    联和关内无法建立联系;内部平坦,使得抗联难有稳固的根据地,且东

    北军不战而走,国民政府又给了日本六年时间来经营东北,这种局面下

    抗联最终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完全由上层制造的灾难,却

    要归咎于老百姓,其荒唐与无耻已经难以言表。

    东北亚的“三角格局”

    审视抗战历史,仅仅把目光局限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之间是远

    远不够的。前面说过,抗日战争不仅仅是抗击了日军,更重要的任务是

    要解决中国百余年的历史积弊。如今我们在各个场合都会提到“红利”,而中国的二战红利,在1945年以后其实很多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这之

    后一直到现在,中国事实上都在逐步兑现这些红利。

    以东北亚而言,二战期间,国民党的豫湘桂大溃败使得美国对中国

    失去了信心,美国政界意识到要想尽快接近远东地区的地面战,只能依

    靠苏联,于是在雅尔塔会议上才有了在远东权益上对苏联的大量许诺。

    二战结束之后,根据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苏军驻扎在东北,并且控制着重要的铁路线和旅顺、大连两座海港城

    市,对中国而言,自己的主权和地缘安全环境事实上并未发生多少改

    变,所以所谓的二战红利此时仅仅是画饼。

    9·18事变纪念碑

    1949年新中国建立,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了民国时

    期的不平等条约,苏军开始逐步撤出东北,中国开始兑付红利。朝鲜战

    争爆发后,如果任由战争自行发展,最终中国将不得不和美国隔江而

    望,这种情况与甲午战败后同样没有什么区别。正是抗美援朝,又进一

    步兑付了红利,部分偿还了1894年的欠账……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战略布

    局:以日本为主要前进基地,韩国与台湾岛,守则为日本列岛屏障,攻

    则为第二级跳板。这种局面事实上和日本明治维新时与英国人所做的部

    署基本相同。时至今日,这个大框架依旧存在,中日、中韩关系,以及

    海峡两岸关系,都可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审视。开辟北方抗战的根据地

    北方“堡垒群”

    从地缘角度来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日本在中国是否能够立足,关键所在是能否真正控制中国北方。也可以这样说,能否稳固北方是中

    华民族能不能生存下来的关键所在——中国历史上,只要北方失守,后

    面跟着的必然是改朝换代。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形由西向东可以分为三个逐级降低的“阶梯”。

    而能不能稳固北方,其战略核心在于“第二阶梯”,具体而言就是山、陕

    两地。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陕西相当于是北方战场的神经中枢。

    山西则是位于陕西东部的“堡垒群”。在太行山以东位于“第三阶梯”的华

    北平原、山东半岛,乃至于华中、华南,则是这片“堡垒群”前面的“开

    阔地”。

    如果拿一张山西省的地形图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上面这段话。山西

    省的地形南北长是680多公里,东西宽是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

    方公里。大致看上去,山西的轮廓近似于一个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

    边形。这里的绝大部分都属于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之

    间。

    黄河在第二个拐弯处由北向南将山、陕两省分开。接着抵达山西省

    最南端之后,黄河开始转向由西向东的流向,又将山西省和河南省分

    开,再往南,王屋山构成了山西东南部的地理屏障。而整个山西的东面

    则由太行山脉屏护——两座山、一条河,在地理上为山西提供了一个完

    整的防御带。

    由山西出入中原的战略通道只有两条,一沿大同盆地一路向北走,由河北省或内蒙古出山西。另一个比较便捷的路线就是由太原向东,走

    井陉关,直达河北石家庄。除了这两条通道之外,其他地区基本上都处

    于山峦和河流的包围之下。

    在并不宽阔的山西大地上,由西向东分布着芦芽山、吕梁山、太岳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山、五台山,以及南部的中条山。这些山脉把山西隔绝成了零零碎碎的

    几块盆地,大一点的盆地包括大同盆地、忻定盆地、临汾盆地,以及最

    南端的运城盆地。从地形图来看,这些盆地基本都是沿着南北方向的河

    流(汾河、新河、涑水河、三川河)形成的狭长河谷地带。山西的人口

    密集区基本上都集中于这几块盆地,因此彼此之间便显得相对独立。这

    样一来,如果不是长期在此经营的外部势力,即便打进来了,也难以真

    正实现有效控制(关中盆地则恰恰相反,一旦函谷关失守,则后面再无

    险可守)。

    这种易守难攻的特殊地形,在春秋时代造就了最后一个超级大诸侯

    国——晋。而同样是由于其地形各个谷底彼此相对独立的特质,导致了

    在春秋末期最终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而在民国时代,阎锡山可以关起

    门来做“山西王”,很大程度上同样是得益于这里“表里山河”式的特质。

    另一方面,山西的这种地形又决定了这里的农业基础并不是很好,这就造就了此处发达的商业。早在战国时代,魏国国都大梁就已经是重

    要的商业中心,而至明清时代,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晋商文化。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占领华北之后,马上就把目光投向了

    山西。山西的战略价值一目了然,日本人肯定不愿意让自己一直待在这

    样一个天然堡垒前面的“开阔地”上。当时日本的目标,一是山西,二是

    在山西全境被占领之后继续向西占领西安。假如当时这一步战略目标达

    到,下一步日本就可以经宝鸡、陈仓南下进入四川盆地,届时居于重庆

    的国民党的中央政府必然将面临灭顶之灾。

    沦陷之后

    从1937年9月开始,日军分两路进攻山西——就是前面说到的出山

    西的两条路径。一路日军从北部先占领张家口,沿着同蒲铁路南下,9

    月9日首先占领了阳高县,这是山西第一个沦陷的县城,至13日占领了

    大同。另一路日军在10月10日占领了河北省的张家口,之后沿正太铁路

    向西,在10月26日最终攻占了娘子关。后者距离历史上韩信背水一战的

    井陉关非常近,其战略价值自然也就无须多言。

    娘子关失守以后,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10月30日日军占领阳泉。

    八天后,即11月8号,太原沦陷。至此,南北向的同蒲铁路,东西向的

    正太铁路,山西一横一纵两条大动脉便都被侵略者所掌控,此后两条铁路沿线的各个县城便先后宣告沦陷。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日军基本都是沿铁路线行军,作战地域

    也都是在交通线两侧,很少会脱离交通线涉足深处的山地。造成这种情

    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战争的高消耗导致军队对后勤的依赖程度明

    显加大。这一特性加上山西的特殊地貌,使得八路军在山西的敌后抗战

    有了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在整个抗战期间,山西地区日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先前说到的几

    个盆地中,对于盆地之间的山区,日军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几经争夺之

    后,在1942年10月21日,山西省全境105个县城中有103县沦陷。理论上

    说,此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山西省98.2%的面积。

    但也仅仅是在理论上。事实是,日本人控制力只能到县——当时国

    民党政府自己搞得其实是事实上的胥吏制度,即为了降低统治成本,将

    乡村治理统统扔给了所谓的“绅宗”,国家权力只管到县一级,这其实就

    是英国殖民印度时所采取的柴明达尔制度的翻版。如此一来,作为外来

    侵略军的日本人就失去了接收原来的基层管理机构的可能,而日本人也

    没有亲力亲为的可能性,即便是在乡村招募到了汉奸做代理人,也无力

    给他们提供太多支援。这样一来,广大的农村地区就给共产党八路军提

    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日本人对山西的统治事实上是一种有占而无治的

    状态。

    打个比方,你仅仅控制了一个人的几条大动脉,可是分布于全身的

    毛细血管完全不由你控制,血液仅仅在大动脉流动却无法与各个组织产

    生物质交换——日本人在山西的境遇就是这样。

    这其实也是当时整个中国北方普遍存在的情况。只是由于山西特殊

    的地形,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因为此,在北方敌后战场上,山西

    的形势要比平原地区好很多。

    持久战的精髓

    如果从时间上来讲,当时八路军投入抗战其实有点仓促上阵的意

    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西安事变之后,1937年7月9日,中共中央派周

    恩来、朱德开始就红军的改编问题和蒋介石在南京进行谈判。当时“七

    七事变”已经爆发,日本已经开始了全面侵华,可南京国民政府却依然

    不肯松口。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一直拖到一个月之后的8月13日,淞沪战役打响。由于美、英并没

    有如蒋介石所期望的那样出面干涉日本。蒋之所以主动在淞沪与日军展

    开正面决战,就是考虑美、英在上海租界的利益一旦受损,就会出面干

    涉日本人,事实上从地形和对中方来说,淞沪绝不是一个适宜决战的地

    方,这种以投机心态来打战略的例子,古往今来也是不多见的。在淞沪

    战场上,面对火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日军,国民党军投入战场的精锐

    损失殆尽,首都南京危如累卵,丢失只是时间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的态度才开始有所松动,最后在红军的改编

    问题上扭扭捏捏地与共产党达成一致。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为八路军的正、副总指

    挥。红军改编后充任战略游击队,执行侧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

    日军大部分并消灭一部分的作战任务。

    说白了,当时蒋介石的心思其实是想把改编之后的八路军作为消耗

    日军的炮灰来用的。当时陕北的红军总共不到8万人,蒋介石只给了3个

    师的编制。改编之后能投入到北方战场的红军总共是4.5万人,国民党

    170万军队被日军打得全线溃散,八路军的4万多人如果此时投入正面决

    战,会是什么后果不用想都知道。

    事实上在八年抗战中,国民政府对于已经归附自己、但并不属于江

    浙沪集团的派系所辖军队,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一直是这个思路,抗

    战结束后蒋能够空前地强化自身的地位,也正是拜这个策略所赐。

    还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在抗战初期有不少大战役,比如徐州的台儿

    庄、上海的淞沪……这些战役听起来很过瘾,但实际上它们的作用只是

    迟滞了日军的推进速度,增大了对方的伤亡,而且这两个作用都并不明

    显。就大局而言,最大的价值其实只是给国民政府南撤争取了时间,撤

    走了文物和文化精英,可是东部为数不多的工业设施却几乎没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时候,国民党军溃散的趋势已经难以挽回。对

    于抗战的作战方针,当时中共内部也曾产生过争议。在1937年8月22日

    到25日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最终提出了抗战的总方针——“我们的方

    针最基本的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持久战的结果是中国胜利”。而当

    时,正是这个方针在会议上引起了争议。

    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战争都是要通过一次次战略决战的大战役,最

    大限度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胜利。可中国战场上最特殊的

    地方恰恰在于在当时的环境之下,那种看似轰轰烈烈的大战役其实反倒

    缺乏战略意义。

    用传统的说法来解释,战之根本在于夺势而非杀敌。用现代的说法

    来解释,战争的本质是为了打赢,而不是杀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

    在,以及针对日本控制的交通线的小规模游击战,看似没有什么“存在

    感”,不像大战役那样提振人心、战果辉煌,但却是当时最正确的对

    策。

    持久战的战略构想,可以这样归纳:第一,日本如果要占领全中

    国,首先必须得稳固北方。只有稳固了北方,才能够有效地利用北方的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各种自然资源,实现以战养战的经济正循环,如此才有余力一步步吃下

    整个中国。假如无法有效控制中国北方,后面几步也就无从谈起。

    日本本土无论是人力,还是自然资源,都不富裕,尤其是自然资

    源。不管未来世界格局朝着哪个方向变化,不管美、苏是否会介入战

    争,只要日本在中国北方占领区始终是只进不出的纯消耗状态,那么最

    后她的结果只能被拖死,悬念无非是时间而已。

    那怎么才能让日本人无法在中国北方立足呢?就是要让他无法在基

    层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统治。这就依赖于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根据地,根据地的存在将乡村和县城切割成了两个互不统属的世界,而当时中国

    主要的人口和资源恰恰都在农村,日军所占领的县城因此最终变成一个

    个的孤岛。广泛的、不间断的游击战,看起来仅仅是小规模的袭扰,可

    实际上会不断地增加日军的消耗,这就加剧了日本人的困局。这就是抗

    日战争中共提出的持久战的核心所在。

    无独有偶,当时国民党也提出以拖待变的所谓的持久战,但与中共

    的持久战方针截然不同。蒋介石也说过以空间换时间,最终是要等美国

    人参与到战争中,即等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这其实也是时下很多人眼

    中抗战胜利的原因。

    1937年南京失守后日本人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可是国民政府对日宣

    战却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因为这才是国民政府要等的“变”。

    坐守关中,东出三晋

    1937年9月,改编之后的八路军3个师开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地

    区。

    如前面所说,按照最初的计划,八路军还是抱着传统的御敌于国门

    之外的思路进行对日作战。东渡黄河之后,原计划是在以恒山山脉为中

    心的河北省、察哈尔省、山西省和绥远四省交界地区集结,之后开始阻

    击日军。在八路军进入山西之后,前期打的几场战役都是以这个思路来

    进行的,即与国民党进行协同作战,在正面战场尽可能阻击日军,比如

    平型关、雁门关、娘子关、阳明堡。这些战役在心理上给了当时社会舆

    论很大的信心,但代价也非常巨大。在当时,由于装备和人员军事素养

    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军队每歼灭一个日军,自身就要付出几倍、甚

    至十倍的伤亡,在这一点上,国民党军和八路军都是一样的。1937年9月16日,毛泽东致电当时已经在山西的朱德、任弼时。电

    报原文是:“你以百十五师(115师)位于晋东北,以五台为活动重心,暂时在灵丘、涞源,不利时逐渐南移,改以太行山脉为活动地区。百二

    十师(120师)位于晋西北,以冠城山脉及吕梁山脉之北部为活动地

    区,以百二十九师(129师)位于晋南,以太岳山脉为活动地区”。

    这样一来,原先把三个师集中起来,最大限度阻止日军南下的战略

    部署被毛泽东彻底改变了——当时日军正一路沿同蒲线南下,一路沿正

    太线西进。如果把八路军主力三个师全部集中在恒山山脉为中心的大同

    盆地、忻定盆地,最终肯定会被日军合围,以当时八路军的装备和数

    量,要面临的是什么也就可想而知。

    按照新的部署,三个师的兵力分别分散到了晋西北、晋西南、晋东

    北这几块区域。这几个区域就是八路军敌后抗战的几块根据地的主要支

    撑点。

    当年11月,太原失守之后,国民党由于失去了所有的大城市和县

    城,只能一路溃退,大部分都撤到了晋南和晋西地区。

    这个时候,毛泽东做出了如下指示:“山西国民党各军大溃,正规

    战争结束,剩下的只是红军为主的游击战争。红军(八路军)的任务在

    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

    省的大多数农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收编溃军,扩大自

    己,自给自足,不靠别人。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促

    成改造国民党、改造政府、改造军队,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

    面。”

    当时,和国民党相比,中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军队的指

    挥上,共产党给出的更多是方针和政策,就是给出一个大原则,具体如

    何做是让一线的主官依据这个原则来自行决断;而国民党对下属部队给

    出的更多是命令。

    乍一看,大家会觉得以明确的命令形式调动军队会更为正规一些。

    可是,实际情况则是抗日战争在当时的环境下,首先是各个部队与统帅

    部、指挥部之间,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没法做到及时、实时的联系;其

    次,各个部队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横向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更为困

    难。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依然机械地使用指令的形式,往往会造成一线

    部队行动迟缓呆板。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位于大后方的指挥人员根

    本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战场的态势变化,发出的命令往往是滞后的。有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的时候由于道路、通讯的封锁,前线部队甚至根本接不到命令。在这种

    环境之下,这种所谓的正统指挥方式往往会导致部队面对瞬息万变的情

    况只能原地发呆,坐等着人家把自己干掉。对比之下,至少在北方的作

    战环境中,像中共军队这样给出明确的大方针,同时授予一线部队最大

    的指挥权限,其实是更为合适的。

    我们再看电报的后半截,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前面在分析持久战方针

    的时候说到的问题。日本人控制的无非就是103座县城而已,县城周围

    的这些乡村地区,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伪政府,都无法真正控制,所以

    八路军把作战重点放在了和日军争夺乡村地区上。一旦乡村地区全部成

    为游击根据地,103座县城无非就是103座孤岛而已。

    当时毛泽东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具体指示,第115师一分为二,一部

    由聂荣臻率领,留在晋东北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

    地。这也是中国抗日战场上第一块敌后根据地。该师的主力则从晋东北

    开赴晋西南,创建了以吕梁山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第120师以

    冠城山脉为中心,开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29师沿正太铁路南下,依托太行山和太岳山脉,最终开辟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这样一来,三

    大主力就形成了四块区域,最终这个部署在1938年的2月份基本到位。

    如此一来,从防守的角度上讲,这四个区域互为掎角之势。每一个

    区域都有着自己相应的自主性。同时,日军无论向哪个方向进攻,其他

    三个方向都必然要从侧翼和后方对其进行牵制。对外而言,山西省的四

    个根据地,又成了未来在华北、华南、华中地区逐步在平原地区建立根

    据地的最稳固的跳板。

    附章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当时八路军在开赴抗日前线的时候,家底到底有多少。知道了这个,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毛泽东当时为什么

    要让八路军尽可能避开正面战场。3个师一共是4.5万人,第一批过黄河

    的差不多是3万人。这3万人一共只有1万多支步枪,每支步枪平均只有

    30发子弹。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3个士兵才能拿着一支枪,每个人只

    能摊上10发子弹。重武器上,八路军只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日军撤离的

    时候扔下的12门75毫米山炮。炮弹根本没有稳定来源,只能依靠四处收

    集以及缴获。除非是特别关键的战斗,轻易不敢使用。可八路军就是靠

    这12门炮组建了第一个炮兵团。说到抗战,就避不开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果,有人喜欢说国

    军消灭了多少人,共产党消灭了多少人。公正评价的基础是要考虑到双

    方的战果是在什么样的物质基础之下取得的。

    听老一辈的人讲过,在山西抗战的时候,吕梁地区的八路军用的最

    主要的重火器就是手榴弹。除了战场缴获之外,在太行山的八路军兵工

    厂也能自己造一些。边区制造的手榴弹就跟现在网上流传的传言和小说

    是一样的,外面是铸铁壳,里头装填的并不是高能的黄色炸药,而是黑

    火药,其实就是大号的二踢脚而已。爆炸之后无法形成破片,经常出现

    的情况就是把铁壳一炸两半儿,根本崩不死人。

    怎么办?只能是因陋就简,用一个一个的布袋,里面装满生石灰,把手榴弹插到布袋里头,用绳子系紧。拉弦之后在手里停两三秒,扔出

    去,保证手榴弹正好在空中爆炸。趁着满天都是石灰、鬼子睁不开眼,就可以冲上去抓俘虏了。

    八路军还有很大一部分武器和辎重是来自于晋绥军。怎么来的呢?

    虽说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也不怎么样,可是在对待物资上,国民党往往

    却是大手大脚,经常是一旦溃败,立刻就把带不走的东西就地丢弃——

    对正规军来说,为了避免辎重落入敌手,正常的做法应该是销毁。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中智取势,上智得人

    以势论抗战

    中国地形的特殊之处在于:国土由西向东可以非常明显地分成三个

    地势逐级降低的阶梯,山地和高原占了国土面积的七成以上,多数分布

    在第一、二阶梯,平原只占12%,丘陵不过10%,基本都集中于东部

    的“第三阶梯”上。

    无论是在工业时代,还是农业时代,地势平缓的地区往往都是最富

    庶的地方,这样的地形意味着你将会得到更多的耕地、更便捷的交通,也更易于组织大规模成系统的工农业生产。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的地

    缘战略思路,往往是取势于西,得财于东——平原地区除了富庶,另一

    个特点就是在军事层面易攻难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对于北方敌后战场来说,平原地区成了

    整个战局的关键之处——八路军东渡黄河之后,“持久战”很快便成了其

    基本战略。而持久战的精要,则在于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及坚持敌

    后游击战使得日军无法有效利用占领区的资源,从而形成战时经济的正

    循环。显然,能否把敌后抗战延伸到富庶且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是实

    现持久战大战略的关键之处。

    山西在整个中国战场上的价值相当于是一片堡垒群,而位于太行山

    以东的华北平原,则是处于堡垒“射界”内的开阔地,而八路军开进华北

    平原,则好比是向开阔地敌人射出去的子弹。在山西、河北等省相继沦

    陷之后,日军开始一路沿江淮地区急进,如此一来,背后的华北地区就

    开始变得相对空虚,此时已经在山西站稳脚跟的八路军,便利用整个窗

    口期,开始像华北敌后进军。

    武汉和广州相继失守之后,中央曾经有人提出继续坚持平原地区抗

    战难度太大,因为至此日军已经完全占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后面随时

    可能回师华北。而毛泽东的判断则是,日军会继续向中国西南方向进

    军,因此进军华北的窗口期尚未过去;而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平原地区建立起有效的敌后根据地,中共之前在延安和山西所做的一切才有意

    义。

    1944年,叶剑英在延安会见了美军的观察组。在这次会见中,叶剑

    英的一段话正好诠释了整个抗战形势:“敌人进攻作战的重心首先是在

    华北,这是根据田中奏折的老计划,由东北四省而进入华北,企图尽掠

    黄河以北,抢夺河北的棉花、陕西的煤铁,然后举兵南下,经华中、华

    南,而直抵南洋”。这是对当时日本对华战略最简洁的概括。在这其

    中,华北平原在中日双方的棋局中都占据了极大的价值:只有抓牢华

    北,日本人才能有效控制北方的各类资源,为后续作战提供稳固的大后

    方。

    北方敌后抗战的重心在华北,而华北地区重中之重则是冀中平原。

    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中部,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海河和滦

    河三条河长期冲积形成的,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200多公里,8万多

    平方公里——并不算很大。

    但是,冀中平原却是整个华北地区的交通咽喉所在,津浦、平汉、北宁三条基干铁路交会于此。同时,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地的

    各个县城,差不多19%都在种植棉花,是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在战争

    期间非常重要的棉花产地——战争期间,棉花与粮食、钢铁一样,都是

    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

    从地形上来说,冀中平原几乎找不到一点凸起的高地——平均海拔

    多数在50米以下,这样的地形很难给八路军提供有限的掩护;平原之上

    河汊纵横,大一些的河流有大清河、子牙河、永定河等,再加上无数的

    支流,一起把平原分割成大大小小的碎块,这会大大限制部队的机动性

    ——当然,这一条对双方来说是对等的;较之山西高原,这里的水源更

    为丰富,树木丛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形过于平缓的问题,但总

    体来说,在平原地区进行敌后抗战依然远远难于在山地和高原。

    在抗战相持阶段,从山西来的796团第三营——这个营是参加过奇

    袭明阳堡机场的功勋营,进入冀中平原来接新兵,在行进间与日军遭

    遇,随即展开激战。由于没有山峦阻隔,日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赶到了

    战场,而火力居于劣势的八路军却找不着任何遮蔽,最终被日军围在一

    个小村子里,全营只有796团的团政委带着司号员骑着马硬冲出去了。

    平原地区敌后抗战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社会层面来讲,由于北平、天津、保定等城市的辐射作用,冀中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地区的民间文化水平对比北方其他地区要高出不少。借助这个优势,在

    冀中地区作战的八路,文化素质普遍不错——和国民党军不一样,八路

    军在军事训练和作战间隙,只要一有机会,就会组织士兵学文化。一些

    模范连,全连只能找出7个文盲来,甚至有中学生在基层担任班排级干

    部的例子——当时中国80%以上的老百姓都是文盲,高小毕业,就已经

    可以算是知识分子。

    借助当时冀中地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八路军部队在自己的中层吸纳

    了大量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政治主官,这就使得整个军队在文化水平上

    反倒要比“正规化”的国军要高出一大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

    军队”。

    而社会层面的不利因素则在于,日本人在河北地区的根基远比山

    西、山东、河南等地要深。河北是除了东北三省以外遭受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时间最长的地方。1931年“9·18”事变爆发以后,东北三省很快便宣

    告沦陷,此后不久,日军便开始对察哈尔、热河、河北等省不断进行蚕

    食,1933年1月日军炮轰山海关入侵河北,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的喜峰

    口、古北口等地展开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这些

    抗日英雄便产生于这个背景之下。

    全面抗战打了八年,但是对河北而言,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为终点计算,河北人民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长达12年零8个月。在这12

    年当中,日本人没有一刻是闲着的,当时日军华北地区的特务机关就设

    在天津,冀中地区是日本情报工作的重点区域——八路军曾在缴获的日

    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文件上惊讶地发现:日本情报机构对平津、冀中

    一带居民的风俗、人情、村庄、河川了如指掌,一些重要人物的住宅,甚至能精确到他们的房子有多大、能住几个人、屋内有几张炕,对这些

    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抗战开始以后,日本特务机关的活动就显得更为

    频繁。

    由于日本人在河北地区一系列的情报工作,使得他们在某些情况下

    比八路还具有主动性,他们不仅能跟你打正规战,凭借着手里详尽的情

    报,日军还曾多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化装侦查和偷袭,化装成中国平民

    或是军人的日军敢和当地老百姓、甚至跟士兵面对面地交流,而对方根

    本没发觉他们是日本人。最夸张的例子,化妆成八路的日军甚至可以带

    着当地老百姓土改,县乡一级的干部根本就发现不了。

    当时冀中这一带的社会结构也有其特殊之处,平原地形导致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大地主手里的农田,动辄可以达到几百乃至上千顷。这些

    大地主还身兼官、商两重角色,年景好时在村子里享福,年景不好,则

    凭借官员身份赴北平、天津等地经商,靠着囤积居奇,依然能大赚特

    赚。

    此外,北方长期处于军阀混战状态,因此河北地区找不出如阎锡

    山、李宗仁这样明显的事实上的统治者,也极少有江浙地区那种大财

    阀,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冀中一带事实上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统

    治轴心,这样的社会结构也为敌后抗战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这样一来,在战术层面河北地区特别是冀中平原的敌后抗战,八路

    军和地方游击队打得非常惨烈。但从大势而言,日本人对华北的控制只

    能龟缩在铁路和公路沿线,以大城市为支撑点,这一点则对我方有利。

    挺进华北

    在国共谈判达成一致之后,八路军115、129、120三个师东渡黄

    河,1937年11月,聂荣臻率领的八路军115师一部挺进到富平,在那里

    开创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创建之后,1938年2月,徐州

    会战打响,日军在北方兵力空虚,八路军开始向平原地区迅速挺进。到

    后来,仅晋察冀一块根据地,在八年抗战期间就长期牵制着日军三分之

    一、最高的时候是二分之一的华北日军。

    除此以外,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的带领之下进入太行山区,以山

    区为依托,在南部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后来成为华北地区最大

    的根据地,总面积占整个华北的五分之一,人口占四分之一。120师在

    贺龙的带领之下进军冀中地区平原地带,此外,在河北的东部后来又建

    立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这样一来由北到南,八路军在敌后的抗日根据地几乎囊括了整个河

    北全境。全国一共是19块抗日根据地,3块都在河北省。还有一块更重

    要的地方就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它不仅仅要参与到华北地区的抗战当

    中,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要牵制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后

    来“8·15”日军战败以后,八路军进军东北的跳板也是这里。

    再来说冀中抗战,对于整个抗战而言,冀中平原的价值在哪儿呢?

    冀中平原直接威逼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几大城市,津浦、北宁、平汉三条基干铁路全在这一边。抗战前期,武汉会战、徐州会战、晋东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南会战时期,为了配合国军,八路军在河北地区的主要战场就是围绕着

    这三条交通干线。因为是平原地带,我们不好躲但日本人也不好防,八

    路军的正规军曾经一度打进保定的南关,还打进过天津的租界、北平南

    苑机场。

    用数字来说话:当时八路军在冀中地区的日军交通线进行长期的破

    交战,平均每天破坏铁路6公里,公路15公里,桥梁一座半,炸毁卡车

    一辆。每7天炸毁一个日本人控制的火车站,每9天炸毁一个火车头。此

    外,冀中战场每天还会毁掉642根电线杆,切割3853市斤的电缆。光在

    1941年这一年,冀中平原一带被八路军游击队破坏的日军铁路,其累计

    长度就相当于一条平绥铁路,或一条半同蒲铁路,再或者是三条胶济铁

    路。

    时下有人说八路军游击战是小打小闹,可正是这种经年累月的“小

    打小闹”,才使得在正面战场上挨打的国民党军不至于输得更加难看。

    近现代战争,一大半是在打后勤,试想一下,如果日军的后勤物资可以

    统统顺风顺水地运到前线,甚至把部分军工厂靠前设置,就近补给,结

    果会怎样?

    以心夺势

    一方面,冀中平原最大限度地支持了西南地区国民党的抗战,另一

    方面,对于北方山地的革命抗日根据地而言,冀中又是一个战略纵深。

    如果没有冀中平原,那么晋察冀的山峦地带就会被日军的交通线彻底割

    裂开,就成了一块一块的孤岛。如果这样的话,显然困守是守不住的。

    与上述两点相比,敌后抗战最核心的任务则是粉碎日本以战养战的

    企图——敌后抗战迫使日军在8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地区需长期维持1.8万

    多兵力,多时要超过2万,每年消耗各种物资折合当时币值需2亿日元。

    与之对应的,在冀中地区日军大据点一共是180多个,平均算下来,每

    个据点一年能掠夺差不多10万上下的物资。180个加在一起也就是2000

    万。从数据就可以看到,每年只能拿到不到2000万的回报,而投入则是

    2亿,显然是无法长期维持的。这就是整个敌后抗战的精髓所在:不在

    于打死多少敌人,打了几场战役,更不在于被人家打死多少,而是形成

    了这样一种投入2亿,回报不过2000万的局面。无论有没有大的决战,无论给日军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大是小。在这种极不平衡的收支状况下,长期来说,日本人肯定是消耗不下去的。那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国民党军在当时其实也搞敌后游击

    战。在主力部队撤退前,有不少游击队潜伏了下来,可是这些国家游击

    队坚持不了几年,就被日本人彻底消灭了。

    华北平原没有山峦、深谷,但是有1亿多的人口。正是这1亿多的老

    百姓,构成了八路军的“高山”“深谷”。是不是中国农民们天然就有这个

    觉悟,老百姓早就是同仇敌忾?很遗憾,并不是——汤恩伯部在河南对

    当地百姓大肆欺压,以至于当地有“水、旱、蝗、汤”四大灾的说法,最

    终忍无可忍的老百姓竟然帮着日本人打国民党,因为国民党政府和国民

    党军队对老百姓的侵害比日本人更厉害。

    国共的区别,从口号上就可以看出来奥妙在哪里:国民党抗战的口

    号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人人皆为岳武

    穆”……听着一个个都很高大上,实际上并没有发动起多少老百姓。细

    品就会发现,这些口号都只是反复在喊老百姓有义务保国,却只字不

    说“国”对老百姓有什么义务。这恰恰是民国时期精英层的典型思路——

    当时文化主流常常批判李自成,而且核心观点就是“西北老百姓不知礼

    义廉耻,竟然为了自己不被饿死,就起来造反”……一帮持有这种观点

    的人,无论你文化素养多高,显然都不可能发动起老百姓。

    八路的口号又是什么呢?非常简单的三句话:打走鬼子吃饱饭、打

    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自国以来,国民之间,利心互换,国

    予民利,民还国心。敌后抗战的核心在于农村基层,基层的根本在于民

    心,而民心则于民生。

    包括华北地区,八路军每到一处,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先去打鬼

    子,而是先解决了当地的民生问题——看病、识字、吃饭。所以,在反

    应敌后抗战的文艺作品里,识字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情节,白求恩也并

    不只给伤病员看病,还负责驻地的平民。

    而由于河北地区土地兼并严重,八路军的土地政策更是从根本上改

    变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此外,根据地还取消大量苛捐杂税。八路军来之

    前,冀中地区农村的税种通常是20多种,而且是提前收取。八路军来了

    之后,把税的种类减到了个位数,只留下必要的税种,这其中比较有意

    思的是猪肉税,为什么要拿猪肉征税呢?因为那个年代并不是人人都能

    吃上肉的。能买得起肉的,通常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富农,或

    者是地主。拿这个来征税,就等于是把征税的群体定位在整个社会收入

    当中中高层的阶层,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杀贫济富的问题。首先通过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税制,公平了社会的财富分配。

    再次,河北大地主多,所以雇工也就多,给地主家扛长工的,还有

    在县城里给作坊做工的。当时的冀中政府通过各种法令,最大限度地保

    证这些雇工的权利。首先就是要给他加薪,不能劳而无得;其次,还给

    雇工大量的权益保障,比如像一年之中必须要保证有放假休息,必须给

    适当数量的布匹、鞋子;同时不能无理由地解雇雇工;有病呢,雇主必

    须得负责医疗。除了政府法令之外,当时还把这些农民组织起来,有了

    雇工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这些都真正凝聚了当地老百姓的人心。

    正是凭借着这些,在1938年以后的情报战上,八路军开始反过来占

    了上风,战场上的态势也随之大大改善。

    鱼盐之利化作战场之强

    以势而论,山东地区,连接海陆,贯通南北,地缘上兼得海陆之

    利,本身又物产丰盈。而在山东背后的整个中国北方,从资源和社会结

    构来说,又更适合于大规模的重化工业。这两个特质相互叠加,就意味

    着一个发达工业国的底子。自近代开始,帝国主义列强会长期觊觎这

    里,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先是晚晴时期德国强行在青岛设立租界,企图以此来制衡英国——

    历史上,英、美的在华利益多集中于东南,所以这里买办也多;一战结

    束后,美国为了削弱英国,拉拢日本,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手给了日

    本,最终在中国激起了著名的“五四运动”,然而参与其中的知识分子

    们,在强调这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的同时,却极少有人意识到这里的地

    缘价值;二战结束之后,美军也曾驻军青岛,试图借此将自己的利益扩

    张到北部中国——这样一来,美国与同时驻扎在旅顺大连的苏联人,在

    日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剧增,对中国来说则意味着日俄战争式的屈辱将

    再度重演……

    换句话说,如果在自己手中善加经营,山东可以带动起大半个中国

    的繁荣,而不似东南沿海省份,只能富足一域;而如果落入他人之手,则无异于中国在胸腹部被插入一把钢刀。

    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从地形上说,山东半岛在华北地区可以视作是相当独立的一块区域

    ——面对华北平原,山东显得格外的突兀。山东境内的地形复杂,中部

    为山地地形——最著名的就是泰山,西南和西北是地势较低的平原,东

    部面向大海的部分则是以平缓的丘陵及低矮的山地地形为主——比如青

    岛市周边的崂山。从比例上看,山东境内山地占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此外还有4.4%的湖沼平原,比较著名的是聊

    城市的水泊梁山,还有微山湖,鲁南地区则是河汊密集。

    自古以来,山东的地缘就决定了这里“易攻不易占”。战国后期,秦

    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位于山东半岛的齐国在当时便选择了不战而

    降,秦末楚汉战争期间,汉使郦食其再一次说降了齐国贵族,而如果回

    顾整个战国时代,我们会发现齐国其实是最“安静”的一个诸侯国,灭国

    前的五十年时间几乎没发动过任何战事……之所以会如此,一个重要的

    原因恐怕是在一个“富”字上: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齐地东有大海的鱼、盐、海运之利;半数以上的国土面积是适宜耕种的

    平原,且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水热资源充足,因此农业资源同样丰富;

    密布的湖泊、河网,为齐地提供了充足的淡水、渔业及内陆航运资源。

    这些要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化都市——临淄。

    富庶、闲逸的生活往往是消灭一个人斗志的最好武器。而山东的地

    形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问题,山东境内有15.5%的面积是山地,可是西

    部面向华北平原的一侧却是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形。既不愿打,也不好

    打,于是便有了齐国倾向偏安的政治传统。

    然而另一方面,要稳固山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降得快,往往叛

    得也快。富庶之地的上层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可以轻易投降,也同样可

    以为了保住富贵轻易背叛。秦末楚汉战争期间,齐地连续不断的叛乱牵

    制了项羽一大半精力,这一点在后来楚的败亡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韩信

    牺牲郦食其,以强攻的模式灭了本已“归降”的齐国,一个重要的理由

    是“齐人多变”;至隋末,为了抗拒朝廷对富庶地区加税,山东同样是叛

    乱的重灾区,最著名的便是山东的李密(我们历史教科书里有不少所谓

    的“农民起义”,其实是贵族叛乱)……

    而山东的地形,虽然难以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但却非常适合内

    线作战,特别是化整为零的游击战。如前所说,这里中心地带多山,且

    水网密布,植被繁茂。秦末时期,齐人在正面战场溃败之后,就是借助

    复杂地形,以无休止的游击战不断打击楚军——同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

    历史往往会以同样的模式不断重演,就好比冀中平原,在秦代,秦军就

    以半地下的甬道来保障后勤补给,北宋时代,宋军就已经在以地道战的

    形式来抗击南下的辽国军队,而到了抗战时期,这里再一次展开了针对

    日军的大规模地道战。

    山东也是同样的道理,抗战期间,八路军在这里的敌后抗战,开始

    时间要晚于山西、河北等地,但形式却非常好。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山东省是中共唯一一个全面控制各战略要点的省份,此时解放区总面积

    已经达到12.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总面积的92%,占全国解放区总

    面积的13%,人口则达2400万。除了像青岛、济南几座主要的大城市

    外,其余全在八路军手中。同时,山东解放区也是抗战时期各个抗日根

    据地当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

    北方战场的中枢从全国抗战的大势来讲,山东省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以经济而

    论,自古以来齐鲁都是富庶之地,因为背靠大海,有鱼盐之利,山东又

    是农业大省,同时又是海运的关键港口所在地。这其中,海盐又是关键

    性的经济资源——盐虽然不起眼,却是人类的各种生存要素,唯一一种

    不可或缺又没有替代品的东西,工业时代之前,其战略价值不亚于石

    油。

    从地缘上来讲,山东省北接燕赵,南抵江淮。对于八路军而言,只

    有控制了山东,敌后战场才能南北贯通。而另一方面,山东濒临渤海、黄海,是日军从海上调运兵员和物资的后勤中转站,因此这里的破交战

    直接影响到华北、华中乃至西南的战局——这就是电影《铁道游击队》

    的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后,即7月15日,当时中共的津南工委

    和鲁北特委,以抗日群众团体为基础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山东建立了华

    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除了当地的老百姓以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天津、北

    平的青年学生,以及国民党军被打散的散兵,这些力量被重新整编,便

    有了山东抗日武装的雏形。1937年10月,日军一路南下由陆路进攻,一

    路走海陆在青岛登陆,由此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时任山东省委主席、第

    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稍做抵抗便开始弃城南逃,而此时日军尚来不

    及占领山东全境。由此整个山东陷入了无政府的状态,地痞流氓、散兵

    游勇,把整个山东的社会秩序搅得一片混乱。

    中共山东省委高举抗日救亡的义旗,抓住了这一个时间窗口——国

    民党军已经全部溃逃,日军则立足未稳。

    1939年罗荣桓与陈光率领的八路军115师师部及部分主力开进山东

    境内。最初进山东的时候,八路军不足一万人,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行政

    和政工人员,作战部队也就是一个团的规模。1943年的3月,八路军115

    师主力和原山东纵队进行了合编,成立新山东军区,山东地区的敌后抗

    战实现了统一指挥、统一调动,指挥效率大大提高。至1945年战争结束

    前夕,山东军区的部队已经从最早的1万人发展到了27万。当时八路军

    正规部队总数103万,山东军区就占了26%,与此同时,山东地区民兵

    发展了50万人,乡、村的自卫团更是达到150万。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得整个华北战场的形势从1939年之后开

    始迅速发生变化。

    在当时的华北战场上,进入山东的115师一部相当于一支偏师,绕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到华北日军的后面;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壮大,华北日军一下子

    陷入了前后被夹击的态势。而于我方而言,有了山东根据地贯通南北之

    后,河北、河南、江苏与山东几个地方的抗日根据地便相互形成掎角之

    势。

    还要注意的就是,因为山东省是日军海运补给的重要通道,日本人

    必须把大量的兵力放在山东战场,在八年抗战期间,山东平均牵制的日

    军一般都在3万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达到4.5万人,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同

    期华北日军总兵力的18%,牵制的伪军一般都在10万人左右,最多的时

    候能达到20万人。八年之中,山东八路军作战2.6万余次,歼敌51.4万

    人,占八路军歼敌总数的30%,缴获的各种枪支20余万支,炮900多

    门。

    这个战果,一方面得益于山东优于华北的战场地形,另一方面,更

    重要的则是人的因素。八路军在初入山东时,这里的山区依然是被国民

    党顽固派掌握着,八路军主要还是在鲁南的平原地带进行作战,但最后

    八路军壮大了,国民党跑了,究其根源,靠的还是深入群众搞减租减

    息,搞三三制,改善民生,以民生赢得了民心。虽然在初期找不着山脉

    依托,但是老百姓就是八路军的靠山,譬如沂蒙红嫂的故事,就是当时

    鲁南地区军民关系的真实反映。

    除了地缘之外,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周边几个敌

    后根据地的人才库。因为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也

    最多,又地处中枢地带,肯定对周边地区的支援力度也是最大的,其中

    也包括人才的支援。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还有力地支援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1937年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组建不久的山东纵队承担起了敌后抗战的重

    任。当时国民党军的石友三、高树勋部,由于日军进军太快,被扔在了

    敌后,困在了山东省,正是在山东纵队的援救之下,这些溃散在敌后的

    国民党军以及部分政府官员,才有了容身之地。

    在台儿庄战役、徐州战役和武汉保卫战中,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了从

    侧翼牵制日军,同样是付出了重大的牺牲。1944年初鲁中军区又发动了

    第三次“讨吴战役”,歼灭了伪军吴化文部6400多人,不仅极大地改善了

    鲁中地区的抗日形势,同时也有效地解除了当时山东国民党军在正面战

    场的压力。货币战争

    其实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值得一说的是那里的“货币战争”。这个可能

    跟我们之前想的不太一样,可以这么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当时经济战

    的领域来说,它的理念已经完全超越了那个历史时代。当时主持山东敌

    后根据地经济工作的负责人薛暮桥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每

    发行一万元货币,至少五千元用来购买粮食、棉花、棉布、花生等重要

    物资,如果物价上涨我们就出售这些物资回笼货币,平抑物价;反之,如果物价下降,我们就增发货币,收购物资。我们用这些生活必需品来

    做货币发行的准备,比饥不能食、寒不能衣的金银要优越得多。”

    这段话的含义在哪呢?在二战爆发之前,各个国家若要发行货币的

    话,归根结底还是金本位,也就是说我手里有多少黄金,我才能对应地

    发行多少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超量的话,这些货币无法按照原来的价格

    购买到相应的黄金,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的货币信用就会崩溃,紧接着就

    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危机。而共产党在山东解放区搞的“货币战争”,可

    以总结为物资本位论,其对应的就是通常情况下的金本位制。在八路军

    进入山东以后,对比红军时代已经开始逐步的正规化,可是一正规化,过去一些土办法很自然地也就被丢掉了。山东省最初主管经济的这些干

    部认为,发行货币必须得有黄金,或者要有足够的外汇作为基本保证,这样才能发行货币。可偏偏无论是外汇还是黄金,共产党手里都没有。

    怎么办?自己的货币推不出来市场就要被当时日本人发行的银联券所占

    领,和之前在华北地区出现的情况是一样的,导致了当时山东抗日根据

    地一度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除了相关人员比较呆板以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在1939年前后存

    在的,那时对统一战线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一种说法叫“一切为了统

    一战线”,就变成为统一、为统战而统战,这种让步不仅仅是在军事上

    和政治上,同时也是在经济上。一直到后来刘少奇在山东主持工作期

    间,才彻底扭转了这个局面。山东抗日军民在很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自

    己捧着金饭碗要饭,为什么呢?共产党手里的确没有黄金、没有美钞,但是山东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海岸线长,海盐的产量特别大,而盐这种物资在人的生存方面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替代的东西,而它的生

    产就集中在那几个地方,很容易控制,八路军的几个抗日根据地恰恰都

    是主要的海盐产地,比如胶东地区,就是当时北方最大的海盐产区。如

    果是药品盘尼西林,或者像枪炮弹药这些东西,这边买不到也许从其他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地方还可以购买,但是盐不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当时中共山东分

    局,在转变思路之后实行的就是食盐的统购统销,换句话说,如果你要

    购买食盐你必须得用共产党发行的北海币。

    为什么说中共的货币思维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呢?同样的政策在30多

    年以后美国人也用过,在20世纪的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

    溃,美元的金本位制也就崩溃了,最初是每35美元购买一盎司黄金,但

    这个在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不作数了。美国当时如何维持自己的美元货

    币信用呢?当时美国跟沙特签署了协议,由沙特说服其他的欧佩克产油

    国,用美元作为欧佩克唯一的石油结算货币。那时候欧佩克所控制的石

    油产出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二,就像盐对于人来讲是不可替代的一样,石

    油对现代工业来讲也是无法取代的,正是靠着对石油的定价权的垄断,美元在丧失了金本位之后,依然能够维持它的货币霸权,有了这个最基

    础的支撑点,当时70%的国际贸易全部要用美元来结算。即便是像伊

    朗、朝鲜这些反美的国家,如果它想维持自己正常的经济运行,也必须

    手里有足够的美元储备,而只要你有美元储备,就等于要给美国缴纳铸

    币税。什么意思呢?我手里收了1万美元,第二天美元贬值了,缩水的

    财富到哪去了?等于到了美国人手里,这个就叫铸币税。

    倒退三十年,当时山东解放区已经在用类似这样一种货币战争的思

    路。最初是食盐统购统销,很快把花生也列入了统购统销的范围。因为

    在北方地区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这种统购统销并不是以获利为目

    的,而是基于经济战、货币战,当时山东军分区称之为货币斗争,虽然

    说统购统销,但是价格非常合理,甚至比过去用法币和伪币还便宜,所

    以根据地的老百姓非常乐意接受,但是根据地以外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敌占区的商贩要想获得食用油和食盐,必须得从根据地进货,手里必须

    得有北海币,怎么获得北海币呢?这些商贩或是一些大商人,只能想方

    设法地把药品、钢铁,甚至是军工用的原材料倒腾到各个抗日根据地,只有这样才能从八路军手里拿到北海币,才能买油买盐。

    日本人发现这个问题后肯定要对根据地进行大力地封锁,但是无论

    你怎么加大力度都不好使,那时候在根据地与敌占区边界巡逻的主要力

    量靠少数日本人是不够的,只能靠伪军,伪军对这事通常都是睁一眼闭

    一眼,他们也需要油和盐,也需要八路军的北海币。如此一来,原本在

    根据地的伪银联券差不多面值有几十亿,但最终从根据地被挤了出来,并迅速导致了日战区的通货膨胀,北海币也跟着到了敌占区,这样一来

    日本人反倒要给八路军交铸币税了。几个回合下来,北海币在抗战结束之前,就已经完全在货币战场上

    控制了整个山东,周边的国统区、敌占区也开始储备北海币。1947年的

    时候,法币的信用彻底崩溃,北海币已经流通到了上海地区,当时陈毅

    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以后有一句话,叫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

    轮小车推出来的,一方面说明民心向背的问题,只有老百姓支持才会出

    现几十万人支援解放战争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山东的富庶,有强大

    的财政实力,这个实力正是靠货币斗争的胜利获得的。

    1947年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除了山东重要的地缘,另一

    个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就是为了打击中共当时的经济中枢。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以全局视角来看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是20世纪初整个国际大变局

    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或许会让我们眼中

    的抗日战争变得更加完整。

    苏联——远东战略的延续

    虽然在意识形态上苏联和沙皇俄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但是她

    们的地缘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地缘不会因为人类的信仰、经济,或者

    是其他类似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为它是由地理特质直接决定的。

    无论是对沙俄还是苏联而言,俄国的远东部分作为它的战略根基和

    未来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而从中国的角度而言,在清朝末期,沙俄政府

    曾经从中国先后割走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不仅仅是国家尊严和

    民族情感的问题,也让中国北部的地缘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使得苏俄政府无暇他顾。

    当时的北洋政府同样派兵加入到了外国武装干涉军的行列,试图借这个

    机会,收复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北方失地。最终,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中国国内的问题所造成的。

    从历史上说,苏联(俄国)、日本、中国三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利益

    交集,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加上朝鲜半岛。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企图挟胜利之势,一鼓作气吞掉中国东北地区。而当时的德国、法

    国、沙俄三国随即发起了“三国联合干涉还辽”。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清朝

    已经行将就木。从维护自己远东国土安全的角度来讲,让清帝国与日本

    在东北地区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比让日本完全独占东北三省,显然更

    加有利。这是从远东安全角度而言。

    另一方面,俄国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东进战略。自从克里米亚战败

    之后,沙皇俄国就把对东方的扩张作为地缘战略的主要方向。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为抵住来自西部的压力积攒更多的本钱;另一

    方面,随着俄国领土不断地向东南方向推移,俄国将很快获得自彼得大

    帝开始一直梦寐以求的温水不冻港。由于这两方面的战略需要,最终引

    爆了日俄战争。然而,日俄战争导致当时俄国内部状况开始急剧恶化,为后面的俄国十月革命埋下了第一枚定时炸弹。

    清朝灭亡之后,中、俄、日三国在东北地区逐步形成了一种对中国

    而言极其屈辱但又极其无奈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一直到1931

    年“9·18”事变才被彻底打破,日本关东军的这次军事冒险把张学良的东

    北军逐出了东北地区,而与此同时,苏联的势力也正在向北收缩。此时

    西欧的局势已经趋于紧张,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工业化,是当时苏联唯一

    重要的事情,基于这样的战略,1931年“9·18”事变的时候,苏联人并没

    有干涉日本的行动,而是很快开始向北收缩,日本人便放心地站稳了脚

    跟。当然,虽然说关东军面对东北军的时候飞扬跋扈,可是面对苏联,依然是比较收敛。

    在“9·18”事变之后,日本的胃口逐渐大起来。等到1937年日本侵华

    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开始以东北为根据地,向华北地区进军。在这个时

    候,欧美国家普遍对日本执行了绥靖政策。英法这些传统的西欧列强,由于当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西欧地区,对远东采取的是一种能不管就

    不管的态度。美国基于自己的利益,则认为让日本清除掉东亚地区的英

    国、法国等国的影响,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于是,美国不但对日

    本的侵略也没有任何干涉,相反还成了日本最大的资源供应国。

    与欧美国家的这种放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在1937年8月

    与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在1937年当年开始先后对中国提供了总价值2.5亿美元的贷款,除

    了资金外,大量苏式的武器装备,乃至人员、工程师,都源源不断地由

    苏联运到了中国——事实上一直以来,国民政府接收了绝大部分的苏

    援,只不过这些援助同其他外援一样,由于给了错误的对象,并没有发

    挥出应有的价值。

    站在苏联的角度考虑:以当时日本人的势头,如果没有任何阻碍的

    话,日军很可能会占领整个中国的北方,这不仅会让中国有亡国灭种的

    危险,对苏联而言也同样是一个灾难性的局面:日本会继续向西、向北

    方向扩张,最终将势力伸到蒙古高原,一旦拿下了蒙古国,苏联的远东

    部分国土将变得岌岌可危。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这是危言耸听的猜测吗?不是。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其实苏联的远

    东部分与莫斯科之间的联系非常脆弱,仅靠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沟通。

    在当初修建铁路的时候,为了减少工程量,铁路有很长一截几乎是贴着

    苏联与蒙古之间的国境线修的,这一点从地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

    听任日本人将势力毫无节制地扩展到整个中国北方,下一步必然会危及

    蒙古国的安全,那么苏联与远东之间这条脆弱的大动脉就可能被彻底截

    断。一旦如此,对于苏联而言,损失的可能就是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以及整个国家的战略根基。

    基于这样的考虑和担忧,苏联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很长一段时

    间,给予了中国非常可观的援助。除了武器装备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

    苏联援华航空队。从1937年的10月份开始,一直到1942年1月最后被迫

    撤出之前,苏联总共向中国提供各种型号的飞机1235架,航空炸弹215

    万枚。这些战机多数是由苏联的志愿人员驾驶着飞上蓝天的。在对日作

    战的四年当中,苏联飞行员在四年中击毁、击落日机539架,有200多名

    苏联飞行员牺牲在中国大陆——在美国“飞虎队”被屡屡拿出“纪念”的同

    时,中国人民也不该忘记苏联援华航空队的贡献和牺牲。

    然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仅仅持续到1942年1月。当时苏联人认为,就中国战局而言,国民政府面对日军一败再败,北方国土已处于救无可

    救的局势。

    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依然是来自当时欧洲西部的压力。从1939年德

    国入侵波兰开始,苏联高层已经意识到苏德之间的全面战争是早晚的问

    题,而且肯定已经是迫在眉睫。在这种时候,莫斯科必须把西部的安全

    放在首要的位置,如果再和日本人纠缠不清的话,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的

    好处。基于这个原因,苏联政府和日本在1941年4月13日签署了在战争

    中相互保证中立的协议。此后,苏联开始逐渐地减少直至停止对中国的

    援助。

    是否仅仅是因为绥靖政策呢?也不是。苏联之所以敢在苏德战争爆

    发前夕凭着一纸协议就停掉了对中国的援助,另一个原因在于1939年所

    爆发的诺门罕战役。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欧洲的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苏联的精力

    也全部集中到西部。这就让当时的日本军部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借这个机

    会把日本的势力进一步向亚洲的中央地带推进。相对于南下与美国人、英国人抢南太平洋地区的资源而言,日本人最初对于北上的路线其实更加看好。在这个背景下,辻政信一手策划了诺门罕战役。

    可是,也就是在这场冲突中,日本人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机械化战

    争。虽然刚刚经历过大清洗的苏军损失了很多将领,可远东苏军重创了

    日军。这场惨重的失败,使得日本人在之后的整个战争期间都不敢有向

    北进军的念头。也因为有了诺门罕战役胜利的底气,苏联才敢在1941年

    与日本签署这份中立协定。

    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第一,从苏联的角度讲,能

    战是能和的大前提。和平并非是无条件的,只有通过战胜对手,让对手

    对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为和平创造出条件;其

    次,人方自助,才可以天助之、人助之。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最大的问题并非在于外援,而在于如何让援

    助国能够对你建立起信心。无论是谁,都不会对一个怎么援助都扶不起

    来的受援者建立起信心。如果没有信心的话,这个援助也势必会最终消

    失。很快,我们不得不承认,苏联的这个战略举动的确是非常正确的。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当年的冬天,德军的部队兵锋直指莫斯

    科,整个苏维埃政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能够

    最终把整个天平逆转过来,除了众所周知的那场比平时早到了一个月的

    严寒冬季之外,另一个改变战场态势的因素就是从远东地区调来了一支

    生力军。

    为了防范日本人,在远东地区苏联一直以来保持着数量庞大的驻

    军。在莫斯科保卫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斯大林和朱可夫敢于将大量部队

    从远东地区抽走,正是基于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协定》,以及最早

    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的胜利。当然,即便有这样的底气,从远东抽调

    部队,苏联一直也是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仅仅靠一纸协定限制不

    住任何人。关东军虽然在1939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但谁也没有办

    法保证日军不会再冒出辻政信这样的疯子。所以,也只有在莫斯科保卫

    战这种关乎国家政权生死的情况下,苏联才会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

    我们前面说到“人方自助,方天助之”。在1944年,这句话中国人应

    该是感受最深的。当时,日本在战场上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阶段,可就

    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国民党政府军与日军在豫湘桂地区的作战却

    打出了罕见的大溃败。当时日本人主要以新兵为主,老兵在太平洋战场

    已经打光了,后勤也难以为继。对于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制空权,那个

    时候已经掌握在了美国援华航空队的手里。可以说战场形势对中国是完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全有利。偏偏就是在这种全面优势的情况下,国民党军却打出了豫湘桂

    大溃败。日军靠着缴获国民党的各种作战物资,不断地以战养战,在短

    短数十天之内,让中美联军丢掉了几十座机场。

    由于这次大溃败,让当时的罗斯福意识到仅仅凭借国民党政府的力

    量是无法完成中国大陆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最后阶段的作战。要想最终解

    决掉日本在军事上真正的大本营伪满、也就是中国的东北三省,必须要

    依靠苏联的力量。因此,在豫湘桂大溃败之后,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对

    苏联给予了极大的让步,通过承认蒙古国独立,获取苏联尽早向东方战

    场用兵。由此就为后来的历史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豫湘桂大溃败导致了蒙古国独立,而由此又

    导致了苏军进军东北三省,消灭了关东军。这一步到了1949年以后,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那个时候中共已经重新整合了中国大陆,迫使斯大

    林不得不逐步放弃苏联在东北地区已取得的地缘优势。如果最终苏军要

    撤出东北地区,作为替代手段,最好的地点就是朝鲜半岛。苏联为了挽

    回这种地缘上的失利局面,又开始放手支持朝鲜对半岛进行统一。这样

    一来就有了后面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又引发了中国的抗美援朝。历

    史,就是因果之间的循环作用。

    美国——养虎噬人,反被虎伤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抗战的同时,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

    呢?当时美国在国力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日本,如果从工业规模来讲,甚至比同时期的英国和法国都要强大。当时美国拥有的工业规模跟现在

    的中国一样,同样被人们称为“世界工厂”。但是,就国际地位而言,在

    整个世界的金字塔结构当中,处于顶端的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

    国,美国与同时代的日本、德国、苏联处于同一层级,都在世界的第二

    阵营,是当时英国主导的世界格局的挑战者。与高踞顶端的英国相比,美国的差距在两点:首先是货币。虽然美

    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能力,可是当时世界各国通行的货币是英

    镑,也就是说世界金融体系依然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第二个差距在地缘。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从海权的角度讲,它可以

    同时控制大西洋与太平洋。但是,如果没有陆地上相应的着力点,没有

    一个立足点的话,再强大的海军也无法影响到欧亚大陆。在欧洲地区,美国显然没有任何可以立足之处。在亚洲,美国真正掌握的就是菲律

    宾,这是美国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夺下来的。因为有了这个立足点,美

    国在东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个影响力远远不及那个时候控制着南

    亚和东南亚的英国以及法国,日本由于自身地处东亚地区,它对这一地

    区的影响力可能都要比美国人高。

    因此,美国人在东亚地区的初期战略是一种更倾向于多极化的考

    虑,尽量与其他力量保持合作关系,让他们壮大,以这种方式削弱英国

    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基于这样的思路,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美国事实

    上在大部分时间是抱一种支持的态度。这和现在人们宣传的美国在抗战

    当中起到了很强的作用的说法是完全不同的,至少在抗战前期是这样。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一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那一年,当时美国对日出口超过28亿

    美元,其中60%是石油和钢材,这些都是在战争时期最基础的战略物

    资。当时日本的钢铁来源一共两个:一个是来自“9·18”之后占领的东北

    三省。1931年以后,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整个侵华

    战争提供了一半的钢材来源。另一半则是来自从美国进口的废钢铁。那

    个时候日本几乎成了美国钢铁最大的买家。在当时,美国厂商为了保证

    日本客户的需求,连纽约各地的废电梯都来不及拆解,就直接运到日本

    了。在侵华战争的前三年,日本军队所消耗的燃油,70%来自于美国。

    在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是日本侵华过程中最大的帮凶。

    不仅仅是在经济上,在政治上也是如此。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汪精

    卫的伪政权在南京建立,美国在外交上完全站在日本人一边,逼迫蒋介

    石承认南京的汪精卫政权。

    为什么会这样呢?日本人的实力在迅速扩张的时候,起到的作用是

    美国人自己达不到的,因为日本人当时打着反殖民的旗号,把远东地区

    英国、法国的势力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是美国人非常乐于见到的。美国

    人在这件事上做的考虑远远比日本要深远得多。

    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日关系更像是现

    在的恶意商业收购游戏。先通过某种方式诱导你不断地扩大投资,把大

    量的资金沉淀在项目当中,让你手中的现金量急剧减少。当达到一个临

    界状态的时候,突然断掉你的贷款,制造危机,这种时候这个大庄家就

    会来收购你的公司。综合当时的情况,美国人玩的就是这样一个游戏。

    由于美国的资源源源不断地供给日本,导致日本在侵华战争的时候

    一直在肆无忌惮地扩大战场。从东北的局部,一直蔓延到华北,一路由

    北向南推进。淞沪抗战以后,还有一路就是由东向西。最后整个战线一

    直推进到了中国大陆东部一线,全数被日本占领。在1940年前后,日军

    的扩张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而中国国内也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正好把整个中国东部完

    全占领。日本侵华的大本营在东北三省,向南的兵力已经达到海南岛。

    在这么漫长的战线上,日本的兵力和控制力都已经到了临界的状态。美

    国人恰恰选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禁运的商品就是钢

    铁、橡胶、石油。这些战略物资掐断以后,就像商业收购当中突然断掉

    了目标公司的贷款。这样一来,整个日本的战争机器就面临一种难以为

    继的状态。钢铁和煤炭还好一些,从东北三省可以解决。可是石油和橡胶这两个战略物资,如果美国人不供应的话,日本人眼下找不着新的来

    源。放眼日本势力可以到达的范围,只有东南亚可解燃眉之急,那个时

    候被称为南洋地区。

    对于当时的日本军部来讲,他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停止侵华战

    争,从众多的占领区域撤出。很显然,当时国民党政权一时半会儿是填

    不回来的,英国人的势力已经被清除干净了。等于日本人把菜做好上

    桌,自己一筷子没动,就交给美国人享用了。这是日本政府,尤其是好

    战的军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的。

    第二种选择,硬着头皮跟美国人打一仗,彻底拿下东南亚。这恰恰

    也就是真实历史当中所发生的事情。在1941年的12月,日本人袭击了珍

    珠港,企图以一种赌博式的方式,在短时期之内逼美国人就范。可是日

    本人还是低估了对手,即便是能够一时得手,但是双方在整体实力上、在资源上的差距是无法弥合的。而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对日

    本的“收购计划”也就跟着进入了收尾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给予中国国民政府大量的军事援助。这些

    军事援助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日本陆军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压力进一步增

    加,呈现战略胶着状态。这就保证在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岛屿争夺战

    上,日本人抽不出多少兵力,使得美国在当地的作战变得相对轻松。打

    垮日本人,美国就可以顺势接手此前英国、荷兰、法国在东南亚所有的

    势力范围。

    说到底,还是应了那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

    缘无故的爱。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第二部分 地缘政治

    有那么一句话:不考虑政治的经济是找死的经济,不考虑地缘的政治是愚

    蠢的政治。军事既然是政治的延伸,那么同样的,不考虑地缘的军事就是愚蠢

    的军事。

    构成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态势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第一)岛链”。这

    首先意味着,从地缘政治角度说,现阶段中国最根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

    美国。如果没有美国这一因素的存在,那么中国在东面所面对的就只是一堆岛

    屿和半岛,而不是什么“岛链”。漫谈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基本面

    中日、中韩之间的海洋争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者说是局部性的利

    益争夺。在这一系列“小问题”的背后,藏着的依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

    的“特大号问题”[1]。

    先来说说中日之间的问题。所谓“纲举目张”,要说清楚中日之间的

    有关海洋的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中日关系的几个基本面。

    从最最基本的层面说,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就是海岛与大陆的关系。

    由于地盘小、资源少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生产、生活、文化这些方

    面,海岛天然的就必须依赖于大陆——历史上只要是经济发展良好一些

    的岛国基本都有大陆依托,孤悬大洋之上的岛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无一

    例外都还处于原始社会。[2]

    这种“依赖”又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实现,一个是“抢”,一个是合作乃

    至臣服。英国对欧洲大陆用“抢”的时候比较多,主动权在英国自己手

    里,所以,数百年以来英国人的日子过得算是很“爽”。欧洲大陆缺少一

    个统一而又稳定的政权,这就给英国人留出了纵横捭阖的空间。相应

    的,日本人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爽”不起来,因为自打中日有了接

    触,日本面对的就总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压根没空可钻,所以作为岛

    屿,日本要从中国大陆获得依托,多数时候就只能靠合作或是称臣,交

    往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

    话说到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侵华还有没有可能

    重演,或者说日本还有没有做类似打算的可能。应该说,这个问题日本

    说了是不算的——从甲午战争算起,百余年来日本能够一再在中国得

    手,其前提是当时中国内部处于一种一盘散沙、极度混乱的状态。

    譬如甲午战争,与其说日本人是在和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打,不如说

    是在和李鸿章一个人打;[3]

    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名义上有个统一的国民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政府,但事实上还是一种诸侯割据的状态。北方地区在蒋介石政府的绥

    靖政策下步步沦陷,很大程度上同样是因为蒋介石首先把这些地区看作

    是北方军阀的本钱,而不是中国的国土。[4]

    1949年以后,中国已经重归了大一统,再次被日本侵略的前提也就

    不存在了。即便日本还有“狼子野心”,它也永远不会再有这个机会——

    除非中国重新回到民国。

    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再说说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可

    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是在地缘上。前面谈东亚“三角形格局”时已经具体提到

    过,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日本基于其自身利益考

    虑,最希望看到这些区域都维持一种长期分裂的状态。一直以来,日本

    政府或明或暗地插手台湾问题,为台独势力张目,便是出于这一考虑,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台湾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显然,地缘上的问题是中日

    双方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矛盾点所在,但这不等于说这个问题必然要发

    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中日之间的地缘矛盾的前提是什么呢?插手台湾问题和在朝鲜半岛

    搅局,日本都是为了在地理上获得一个屏障。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假设,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日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于日本被美国控制着的这

    个事实决定的。日本本土有大量的美军基地,会对中国产生严重的威

    胁。无论日本主观上怎么想,如果中美之间交恶,日本就会被动地卷进

    中美之间的对抗当中。说了这么多,问题最终还是绕回到了美国身上。

    假设有朝一日美国在东亚地区不再保持如现在这样不正常的控制能力,那么中日之间在地缘战略上的矛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东亚地区就

    会比现在太平得多。

    第二方面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理论上说,目前中国跟日本合作的

    一面要大于对抗的一面。新中国对日本民间名义的访问始于1954年,与

    日本民间经贸代表团的秘密谈判比这更早——当时抗美援朝还在打着

    呢。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60年代,中日之间小批量的贸易往来一直存

    在。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之后,中日间的经济往来规模开始进一步扩

    大。

    在战略层面来看,当时中国建立起了一南一北两条与西方往来的经

    济通道,南边的就是香港,北边的则是由上海、天津出海至日本。通过这两条通道,中国可以跟当时的西方国家建立起经济上的联系,而这种

    联系,是可以穿越冷战铁幕的。两条对外通道牵涉的其实就是两套对外

    开放的布局以及思路。相互比较一下,应该说北边的发展潜力比南边的

    要更好一些。

    香港有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其本身面积有限,经济规模有限,借

    助这里搞对外开放解决一些局部区域的发展问题是可以的,但指望靠香

    港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就如同用小马拉大车;第二,香港除了早先有

    过一些加工业,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工业。不客气地说,港商脑子里压

    根就没有搞大工业的概念,因此也就没什么“先进经验”可供参照。

    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其他几个省份也没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比如说电

    力、铁路、公路等。不仅如此,从先天因素说,东南部地区人口密集且

    缺乏矿产资源——缺地、缺油、缺矿石,要搞重化工业必须把资源从西

    部不远万里调运过来,费效比首先就不高。这样一来,即便是有先进的

    技术设备经香港引进到中国大陆,但因为缺乏配套的工业基础也很难有

    什么实际作为。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是如此,我国的重化工业仍旧主要集

    中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一直到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依然是以较为

    低端的加工业为主。这就是说,借助香港这个对外经济通道可以解决

    GDP的问题,但无法解决工业化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下北边的那一条经济通道。日本自不待言,有着非常

    雄厚的工业基础。虽然“二战”时期日本部分城市遭受了重创(并非我们

    所想象的那种一穷二白),但工业基础基本完整,更重要的是技术工

    人、工程师都还在进行技术传承。经过朝鲜战争的“激活”,日本的再次

    工业化很快就进入了快车道。

    再来看中国的情况。前文曾经提过,在建国初期东北地区集中了当

    时中国超过七成的重工业,剩下的那三成,大部分都分布在石家庄、太

    原等地,长江以南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只有上海。相对来说,当时中国北

    方的工业基础要好于南方。

    以上说的主要是中日合作中中国所能获得的益处,而日本在其中所

    能获得的益处其实更多。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并非是田中角荣首相过

    来“串个门”就解决问题了,当时为了串成这个“门”,很多像日本丰田这

    样的重头日资企业都从韩国和台湾地区撤资了。[5]

    能让精于打小算盘的

    日本人下这么大本钱,那至少说明这笔“买卖”是非常合算的。日本所获

    得的并非只是两国贸易上的利润,而是更为长远的利益。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如前文所说,岛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大陆作为依托。

    现实一点说,中日形成合作关系是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必需条件。众所

    周知,如今的美日关系是不正常的——基本就是主仆关系,这导致日本

    这个国家也不正常——一遇到点什么问题总会第一个被美国人当成提款

    机[6]。

    从政治上来说,日本如果能够在中美之间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等距

    离外交”,就可以相应地抵消掉一部分美国对日本的政治影响;从经济

    方面说,日本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资源不足,二是需求不足,这两个

    问题使得日本始终有求于美国,而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起码可以部分平

    衡掉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

    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层面,中国对日本的良性影响都是可以量化的,中日关系往前每走哪怕是一小步,日美关系就能相应地平等一小步。回

    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中日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日本在对美问题上就

    能主动一点,反之则会完全陷于被动。

    假如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能够走得再顺利一

    点,而不是由于种种人为制造出的问题而严重滞后的话,如今两国所面

    对的也许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如果由日本输入的技术、设备以及资

    金,并不是转化为像做鞋子、衬衣这样的低端产业,而是可以直接注入

    机械制造、汽车、冶金等比较高端的工业上的话,那么中国整体的工业

    水平将会有一个很高的提升。对日本而言,由于本国人口和国土有限,随着工业化的基本完成,大规模搞产业和资本输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虽然说整体技术水平不算高,但工

    业体系非常完整,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日本所不具备的完全独立自主的

    政治地位,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假如中日最终能形成一个稳固的经济

    联盟的话,那么日本也就等于拥有了一个经济层面的战略大后方,其可

    靠性远要比后来日本人搞的“雁形阵列”要高。

    对中日两个国家而言,双方保持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对自身都是有

    利的,但后面的历史发展却并不是这个样子。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于很多事情日本自己是说了不算的,真正说了算的是美国。

    美国当然不希望中日建立过于紧密的经济往来。因为这样的话,就

    意味着中日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内循环体系,把美国从东亚的经济体系

    当中挤出去。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中日之间的

    经济往来果真没有发展到很高的水平,90年代之后,由于日本的“平成战败[7]”,日本本身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直延续到1998年东南

    亚金融海啸,使得整个日本及以日本为首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的产业链彻

    底破碎,这对日本打击是非常大的。假如在90年代初期,中日之间存在

    紧密的经济联系,那么日本在面对美国的压力之下就不会显得那么被

    动,而中国的中高端制造业也能得到不小的实惠,这对优化中国的产业

    结构同样是有好处的。

    关于中日合作,我们前面讲的一直是一个假设,不过这个“假设”到

    了今天还是有价值的,因为中日之间的基本面依然存在。中国和日本在

    产业的重合程度上事实上比中韩之间要小很多,这就意味着纯粹“在商

    言商”的话,其实中国同日本之间的合作空间可能比韩国还大不少。而

    从地缘来看,对中国而言来自日本方向的潜在军事威胁最主要的还是驻

    日美军而不是日本本身,以制造一个稳定的中日关系来平衡一个不稳定

    的日美关系,对中日而言其实都是一件好事。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是既缺技术,又缺资金,那时我们对日

    本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的高端产业技术,比如

    我们曾经向新日本制铁公司[8]

    引进过与钢铁相关的技术;第二部分是来

    自于日本的资本。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曾经有大量的日资涌

    入中国。但是,如果日资比例过高的话,就相当于日本变相地控制了中

    国的经济。为了降低日资的比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跟日本在经

    济上或者起码在技术水平上比较接近的国家或者是经济体,由它们来平

    衡日资对华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大量的韩国投资被引入

    中国。

    近几年,中国的产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资本问题已经退居其

    次,但在技术方面,必须承认中国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空白或是不足,通过技术引进加快技术提升的进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假以时

    日其实自己也早晚可以解决。同样,中国人口众多,会成为一个更大的

    市场,也可以降低日本对欧美市场的依赖程度。同时,我们在海外,比

    如说非洲、东南亚,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日本可以借此来拓宽自己的海

    外能源贸易的通道。并且,未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对于维护整个东亚地区

    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对日本来说同样是有利的。

    简单概括中日关系就是:合则两利,但是“合”的前提必须是两头一

    起使劲,不可能搞剃头挑子一头热;如果“合”不了,只能“斗”的话,却

    谈不上“斗则俱损”,因为两国的体量、战略纵深这些都是不成比例的,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真“斗”起来最后吃亏的肯定不是中国。

    这个问题,中日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由于美国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起起伏伏的状态——除了美国政府的直接施压

    之外,日本国内也早已形成了和美国利益绑在一起的亲美利益集团,而

    这批人恰恰又是日本政坛的主流。例如,在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中

    日关系一度跌到了谷底,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出在到底亚洲经济合作

    是由谁来主导,这在当时是一个未知数。日本自然是想争夺东亚经济的

    主导权,所以就形成了当时中日对抗的局面。

    在小泉纯一郎卸任之后,中日关系开始慢慢回暖。经过改革开放的

    20多年,中国的GDP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二,日本是第三。虽然说中日之

    间在经济上一时还拉不开很大距离,但从发展势头上来讲,尤其是在日

    本“3·11”地震之后,未来的东亚经济肯定是由中国主导的,这一点已经

    毫无疑问。

    既然东亚经济主导权已经没有任何悬念,那么日本再主动挑衅中

    国,这个意义就已经不大了。然而问题并不会如此简单,中日关系最大

    的变数,在于日本对自己其实是“做不了主的”。

    钓鱼岛——中日外交的“阻断器”

    中日之间是存在合作的可能性的,而这种合作对双方而言,也都是

    有利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讲,中日之间的合作,也就意味着将美国

    从东亚经济当中彻底排除出去,所以最不愿意中日关系升温的并不是两

    国内部,而首先是美国。

    美国如果想左右日本的外交政策,有这么几个抓手是可以使用的。

    一个就是日本国内的亲美势力。我们回忆一下,在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之前,日本国内就已经制造出很多针对中国的声音,都是不友好的,而

    这些声音的背后很多都是有美国背景的。

    1972年访华以后,田中角荣在日本国内不断遭受打击,一直到以贪

    污罪被送上了法庭,整个事件背后一直是日本特搜部[9]

    在推动,而日本

    特搜部的背后是谁呢?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就日本的政治气候而言,没

    有所谓的“政治献金”的支持,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政治当中来,这

    就意味着一点不腐败的政治家几乎是不存在的。经特搜部扳倒的政治家

    除了腐败以外,绝大多数都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让美国政府感觉非常不爽,譬如田中角荣、竹下登、小泽一郎等皆是如此。

    除了利用日本国内的亲美势力之外,另外一个抓手非常有英国特

    色[10]。美国精英阶层可以说是很好地继承了英国人的手段,在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前夕,美国政府也玩了一次类似的把戏,在中日之间钉入

    了一个叫作“钓鱼岛问题”的“钉子”,而这个“钉子”至今仍然在发挥着美

    国人最初为其设定的作用。

    1945年“二战”结束之初,美国承认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这个没有

    任何异议,而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则以“托管”的名义掌握在美国政府手

    中。当时,钓鱼岛曾一度作为驻日美军的靶场来使用。

    一直以来,日本人对岛屿就有一种近乎“偏执狂”一般的占有欲。甲

    午战争之后,日本便开始觊觎钓鱼列岛。1968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

    济委员会在勘探后宣布:钓鱼列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

    气。此后,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着又将巡防船开过去,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

    记全部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列

    岛的8个岛屿即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

    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规定了日本名字。但因为钓鱼岛依然掌握在美国

    人手里,日本虽然小动作不断,但终归不敢有实质性的举动。事实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大陆人员仍曾几次登上过钓鱼列岛进行科

    学考察。

    钓鱼岛真正成为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1年时,中日关系

    正常化的趋势开始日渐明显,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之后不久,美国突然宣布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把钓鱼岛海域的巡逻

    任务交给了日本人,接着又发表声明,说“这不代表美国政府在主权问

    题上有任何态度,希望各方和平解决……”。就这样,原本归属非常明

    确的钓鱼岛主权被美国人“模糊”化,既勾起了日本政客的野心,也激怒

    了中国人。钓鱼岛问题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前夕被美国人“成功”地制

    造了出来。

    不仅仅是钓鱼岛,其实琉球群岛[11]

    也是美国在1972年将治权非法

    交给日本的——依照《开罗宣言》[12]

    及《波茨坦公告》[13]

    ,在“二

    战”结束之后琉球理应同朝鲜、中国台湾一样脱离日本的殖民统治,而

    美国政府仅仅是对琉球进行托管,并无权单独决定其主权归属。所以可

    以说,至今日本对琉球的控制其实一直是缺乏合法依据的。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按理说,盘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这个问题上是可以有所做为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当时国民党当局甚至没有向美国发出抗议——在台湾

    当局看来,日本其实是作为台湾的战略大后方存在的,那中国大陆与日

    本之间的关系变得糟糕一些对他们同样是有利的,所以台湾当局也乐于

    见到美国在中国大陆与日本之间钉进去这样一个“钉子”。如此,如今台

    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也就清楚了,他们真正在乎的并非是钓鱼

    岛本身最终会归谁所有,而是在乎是否可以通过这个小岛使得中日两国

    保持一种战不能战、和不能和的尴尬境地。[14]

    就这样钓鱼岛被放在了中日之间,成了一个双方领导层谁都不能回

    避的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谁都不可能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

    候置钓鱼岛问题于不顾,而去单纯谈经济往来,这是任何政府都做不到

    的。钓鱼岛这颗棋子在1972年被制造出来之后,其实一直都在起着作

    用,每一次中日关系出现进一步走高态势的时候,钓鱼岛总会被人家重

    新拿出来说事。

    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中日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形成一个经济

    内循环体系,一度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当时日本高层也在往这一方

    面努力,双方的最后成果,就是之后达成但现在已经名存实亡的中日货

    币互换协议。这个协议意味着双方都将以对方国家货币来进行计价,中

    日之间的经贸联系不再依赖美元,就把美国从中日之间的贸易中剔除

    了。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的某些政客把钓鱼岛问题再一次提

    了出来,它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就是美国企图利用双方谁都不能回避

    的问题,再一次去破坏这种有利于中日关系缓和的局势。

    日本“3·11”——史上最“强”的地震

    其实经过最近这十年中日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之后,中日关系大趋

    势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有一件事可能把整个历史进程改变了,这件事就

    是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

    为什么说“3·11”地震是史上最“强”的地震呢?所谓最强不仅仅是指

    地震的破坏力,关键在于这场地震改变了一个地区的政治格局,改变了

    一段历史的具体节奏。

    3·11地震、海啸及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给日本造成极重的打击。可以说,这次的连环灾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三连击”里的头两样完全是天灾,可核事故则是完完全全的“人祸”,而且从目前来看,给日本造成损失最大的,也正是核事故。

    之所以说“3·11”之后的核电站事故是“人祸”,不仅仅是因为震后日

    本政府救灾不力[15]。其实,日本核电的隐患由来已久,日本现有的55

    座民用核反应堆中有超过20座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设计则完成于五六

    十年代。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1945年的事

    情,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发电[16]

    则是在1954年,可想而知日本人的这二

    十多座核电站的技术有多不成熟。

    日本核电站长期以来是由私营企业来经营,作为运营商的日本东电

    集团出于成本考虑,一再让早该停止运转的反应堆超期服役而不愿更新

    换代——日本核电技术号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事实是先进的第三代

    反应堆在日本只有个位数的在运转,其他全都是老式的沸水堆[17]

    和压

    水堆[18]。在“3·11”地震的时候,所有的潜在危险被一次性地激发出来,最终导致了核污染一发不可收拾。

    在此之前这些问题并非毫无征兆。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之频繁和相

    关丑闻之多与它的技术水平一样——同样是世界领先的。1981年以来,不算“3·11”地震引发的这次核事故,日本仅重大核事故就有9次:燃料

    棒断裂导致300名工人受到辐射(1981年)、增殖型反应堆液态钠泄漏

    (1995年)、核燃料加工中由于违规操作导致临界事故致死两人(1999

    年)、东京电力公司为了掩盖安全壳裂缝而伪造检查记录,导致17座反

    应堆停产检修(2002年)、蒸汽爆炸致死五人(2004年)、地震导致含

    辐射的冷却水倾入日本海(2007年)……而这一连串的事故却并未让日

    本高层有所警觉,一切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3·11地震后的核泄漏事故是日本核电系统种种隐患的一个总爆

    发,而这又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日本政府在核事故之后,真正的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将核电站收归

    国有,逐步更新设备,强化监管。但这样必然要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日本的高层政客肯定是不会选择的。他们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一推六二五,为了“顺应民意”,索性直接把核电站停了,至于对经济运

    转是否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他们是顾不得考虑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元便一路高歌,冲破了1美元兑80日元这个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日本政府所能承受的底线,这使得日本国内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

    升。3·11地震之后,由于核电站纷纷停止运转所导致的电力缺口,对

    日本制造业又形成了一轮持续的打击。更加倒霉的是,2011年底泰国的

    洪水又严重打击了日本在海外最大的汽车及数码产品部件的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日本经济面临两个长期的隐患,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国

    内劳动力不足、消费市场持续萎缩;二是在国际产业链上,日本制造业

    的上升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而背后则面临着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地区

    等经济体的不断挤压。3·11地震之后,这些原本长期性的隐患一下子

    变得愈发明显了起来。目前,日本政府的债务相当于其GDP的200%,而原本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是靠国民认购国债来支持的,随着人口老龄

    化,社会的中坚力量纷纷到了退休的年龄,过去的积蓄如今要变现过日

    子,自然不会再认购国债。加之地震对政府信誉的打击,使得日本政府

    不得不让海外资本购买其国债,这就给了那些金融大鳄一个机会,如果

    被人家得手,那么就会搞成1998年金融风暴的翻版。2012年9月10日,也就是日本“收购钓鱼岛”闹剧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候,已经73岁的日本

    金融大臣,也是中日货币互换日方的主要推动者松下忠洋在家中自缢身

    亡,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人物,无论公开的解释是怎样的,这一事件总

    是耐人寻味的……

    3·11地震除了重创日本经济之外,也对日本政治布局产生了一系

    列深远的影响,譬如过去不怎么被人所注意的日本东西二元制问题。要

    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明治维新前后开始谈起。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经济和政治重心全部在关西地区,颇有财力

    的关西地区的地主阶层掌控着日本——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幕府统

    治时期,而关东地区土地贫瘠,以武士集团为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

    没什么地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日本也同中国一样受到了西方资本

    主义的冲击,关西地区的地主阶层受到的冲击更大,但这种形势却给了

    关东地区的武士集团一个机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了明治维

    新。

    明治维新是中国的说法,在西方通常将其称为明治复辟,因为在明

    治维新之前,天皇事实上处于傀儡的地位,没有任何真正的权力,而维

    新之后的日本天皇是有实权的——很多观点认为天皇裕仁也应对日本政

    府“二战”时期的罪行负责,根据便在于此。江户时代日本的国都在京都,而在明治维新以后,关东集团和明治

    天皇合谋,以巡视的名义让天皇来到了当时的江户,之后迅速地甩开关

    西的势力在那里定都,江户也至此改名为东京。

    可见,在历史上,日本其实存在经济和政治上取向相反的两个集

    团,一个是以关西地主阶层为主的势力,一个是借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兴

    起的关东的新兴势力,而关东集团的老底子又是武士集团,这样就形成

    了后来日本经济的一种军、民、商一体的军国主义模式。旧日本陆军也

    是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产生的。日本陆军的一个师团内部,官兵都是来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自同一个地区,就是因为日本的统治集团,或者说是旧日本的统治集

    团,其实都是各个地方的豪强势力,军队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资本。所

    谓的日本皇军,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地方出一个师团,然后集结

    成了一支对外侵略的军队,这其实就有点儿类似于在搞“股份制”。

    除此以外,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如今,日本国内很多基础性的工

    业标准都存在两种制式并存的现象。比如说国家电网,关东和关西地区

    的频率完全不同,一个50赫兹一个60赫兹,如果你家的电器只能匹配一

    种制式,那么搬一次家很可能所有的家当就必须得统统淘汰了。究其根

    源,其实就是当初不同的派系为了从海外获得支持,在引进技术设备时

    一直避免和对方重样,你买欧系我就买美系。而这样彼此较劲的一个副

    产品,就是如今日本产的电器往往都可以匹配多种制式——这倒不是日

    本人对消费者多贴心,而是由于不这样这些产品在自己国家首先就玩不

    转。

    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东与关西集团形成的这种对立局面中,关东始

    终是占优势的。历史上几次大的战争,像早一些的甲午战争、日俄战

    争,一直到日军侵华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背后的主导力量就是日本

    的关东武士集团和他们的经济力量。

    但是,从经济总量来看,关西地区的基础依然比较雄厚。因此,太

    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像大阪、神户及京都这些关西的地盘,都是美军轰

    炸的重点目标。明明挑事的是关东的新兴集团,可关西受到的打击反倒

    比关东系的东京这些城市还要大一些。这样就导致战后关西的经济进一

    步下滑,形成了关东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日本被美国全部占领之后,关东集团的上层迅速地倒向了美国。

    也就是说,日本的亲美势力主要来自于关东集团。关西集团则寻求另外

    的方向去发展自己的海外战略,这就导致关西集团在对华问题上显得相

    应地更温和,或者说是对华更友好一些。这并不是感情的问题,而是日

    本东西两大集团利益博弈的一个最终结果。任何偏关西利益的政治家,都会更倾向于去搞好中日关系,而偏关东的,也就是亲美的政治家,往

    往会在这种时候,利用各种机会去阻断中日之间的这种联系。这也就是

    为什么前一段时期会出现日本首相访华和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发生的

    情况。

    3·11地震让原本稳定了近百年的日本政治格局一下子产生了一个

    很大的变数。东京经济圈在天灾人祸下遭受了重创,“关东系”的经济力量因此迅速下降,相应地,在政治上,关东和关西不平等的局面也被打

    破了。

    事实上,在“3·11”地震之前,日本自民党在连续执政了几十年之

    后,地位也开始动摇并被日本民主党所取代。这本身就是日本国内政治

    和经济力量发生逆转的一个前兆,而“3·11”地震把这个进程大大地加快

    了。反映到现实当中,就是在日本地震之后,当时处于关西地区的大阪

    就曾经被提出作为日本的第二首都,理由是东京已经被核辐射所污染。

    其真正的用意,就是要从关东集团手中分走一部分政治权利。政治中心

    迁移到哪里,相应的周围的经济就会被发展起来,周边的集团自然也是

    获利最多的。在“3·11”地震之后,关西集团看到了自己拿回自明治维新

    之后失去的权利的机会。

    日本经济增长率的变动

    从关西集团的角度看,它是希望以发展对华关系来平衡关东的政治

    势力;而关东为了保住自己行将失去的权利,也必然要在这个问题上搅

    局——现在回过头来看,在钓鱼岛问题被再次激化之后,当时来自民主

    党的首相野田佳彦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而正是

    这种姿态导致野田即没迎合到日本的民族主义(安倍晋三的言论远比他

    激进),也让自己过去的支持者不满。这最终导致野田佳彦下台,而民

    主党也随之再次沦为在野党(普天间基地问题扳倒了鸠山由纪夫,福岛

    核事故拿下了菅直人,钓鱼岛争端干掉了野田佳彦,至此民主党再也无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人能挑这根大梁了),自民党因此得以再次上台,这就决定了安倍晋三

    再次就任首相后必然会继续拿民族主义情绪做文章。此外,借助中日关

    系紧张,日本对国内的军工生产迟早要松绑,如此就等于是送了几大工

    业财团一个硕大无比的蛋糕,这自然是大伙都乐见其成的……

    而从更长远来讲,钓鱼岛问题和东海问题,是中日两国关系的一个

    衍生物。当时把它制造出来,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非由于海洋权

    益;在某些时间,它重新又沉寂下来,同样并不是由于这个问题得到了

    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中日关系的大局来决定的。从未来看,假如

    有朝一日中日关系缓和,在诸如自由贸易区这类问题上又有了重大突破

    的话,那么钓鱼岛乃至于整个东海必然会淡出每天的新闻报道。因为,在一个共同的利益框架之下,什么都是好谈的,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所

    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有可能实现。

    反之,如果日本最终无福消受中日合作这件好事,钓鱼岛问题必然

    会越来越热闹,这是由日本内政处于政治斗争的高峰期所决定的。同

    样,美国由于自身势力的衰退,它对中日关系的把持能力较之1972年田

    中角荣访华时代也下降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也会想方设法利

    用它在日本的势力把东海包括钓鱼岛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提起来,并

    且让它升温,通过给日本制造一个敌人,来再次强化对她的控制。

    总而言之,中日之间的种种海洋争端,其实可以看作是日本内部政

    治斗争与美日博弈、中美博弈混在一起之后的一摊烂账,海洋主权问题

    被喊得震天响,其实当事者的关注点恰恰不在这里。只要这些政治斗争

    没有结束,那么中日海洋之争也就不会结束,而有朝一日如果这些问题

    解决了,那么双方的海洋问题也极可能就不医而治了。

    中日合作前景美好,但这是两家共同的事情,义务和权利都是一半

    对一半,谁也没有义务去过多地为对方的不智行为埋单——日本的问题

    最终只能靠日本人自己去解决。美好的东西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中国

    显然不会主动破坏同日本的关系,但也没必要为了一件自己无法左右的

    事情过多地去“迁就”日本政府。更何况一个连自己的事情都无法自己做

    主的国家,即便你勉强和它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又能维系多久

    呢?南海之局

    聊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回顾这几年越来越热的南海问题,我们会发现菲律宾、越南等国特

    别热衷于打法律牌、规则牌,中国国务院宣布设立三沙市之后,越南律

    师协会还曾公开“谴责”中国政府。这些国家之所以热衷于这种讼棍式的

    把戏,原因不外有二:

    一是实力使然。中国在南海动武不止一次,1988年”314海战”[19]

    中,越南方面被击沉运输舰两艘,重创大型登陆舰一艘(被重创的这一

    条在战后由于无法返航不得不在附近岛礁冲滩搁浅,之后燃起大火,最

    终在两天之后被烧成一堆废铁),人员伤亡300余人,另有9人被俘,而

    中方只有一名连长在登礁与越军对峙的过程中受轻伤。

    时至今日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在国力、军力上的差距要远大于

    20世纪80年代。所以这些国家一方面在南海反复主动挑衅:政府官员、议员不断放狠话,用舰艇去骚扰、拦截中国渔船;另一方面却始终不和

    中方发生直接冲突,不去打“第一枪”,这种场面就像是鬣狗挑衅狮子一

    样。

    二则是为了把南海问题国际化。譬如菲、越两国政府动辄就叫嚣要

    把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机构仲裁。而所谓“国际仲裁”,说白了就是把欧美

    国家也拉进来,希望借此来平衡中国的国力优势。

    说了这么多,对于老百姓而言,可能首先要问的是,我们在南海问

    题上是不是霸权主义呢?答案是否定的。

    先来说说菲律宾、越南两国总拿来说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但凡关于现代海洋争端的话题,这个公约一般是很难绕开的,可以说它

    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于1982年通过,1994年开

    始实施。而在此之前,与之地位、作用类似的是1958年《公约》——准

    确地讲,主要包括《日内瓦公海公约》和《日内瓦领海和毗邻区公约》

    两份公约(除此之外,同时签订的还有《捕鱼和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约》以及《大陆架公约》)。

    简单地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初产生的背景其实是第三世界

    国家试图以“法律的武器”来制衡国际霸权主义,但是最终该公约通过直

    至被推行,其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不再是最初所设想的那样了。

    我们都知道,西方文明的强盛始于海洋,美国、英国等国家历来把

    海洋视作是自家的私人产物。二战结束之后,世界绝大多数海域的控制

    权都还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这一点反映到战后国际规则制定上,就是

    美国、英国等国极力主张3海里领海[20]

    宽度,而包括中国在内很多第三

    世界国家以及苏联等国多主张12海里[21]。原因很简单:当时,美国、英国等国拥有远强于其他国家的海军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所谓公海就

    等于是他们的“私海”,所以美国、英国主张尽量扩大公海的面积。而其

    他多数国家由于力量有限,所以主张尽可能地扩大领海面积——虽然战

    时该打不过还是打不过,但至少在平时维护自身的权益时能够多一个说

    理的地方,为此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曾一度主张200海里领海宽

    度。

    “战后”的国际政治,最初就是美国、苏联两家来主导的。苏联最早

    也主张12海里领海宽度,一方面这是因为苏联海军力量对比西方也处于

    下风;另一方面,这更重要的也是从政治上考虑,既然在这个问题上美

    国、英国和众多国家都是对立的,那苏联自然不会放着这个现成的可以

    敲打西方的榔头不用。但是到了1957年,苏联的态度出现了极大的转

    变。当时苏联向16个国家散发了一份外交照会,建议召开新的国际海洋

    法会议,“讨论建立12海里领海事宜”。在这份照会中苏方宣称:其对有

    关利益和形势的理解已经改变,因此不再支持12海里领海宽度。

    其实看一下时间,其中缘由也就很清楚了——当时正值赫鲁晓夫当

    政时期,苏共领导层正在不切实际地谋求所谓美苏和平共治。说白了,赫的思路就是通过对西方进行让步来换得所谓的“共治”。而苏联的让步

    往往都是慷他人之慨,通过出卖友好国家的长远利益来换取自身的眼前

    利益,这也是后来中苏反目的重要原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2~4月,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

    日内瓦举行并最终签署了前文所说的四份海洋公约。这四份公约其实就

    是美苏讨价还价出来的产物,参加会议的国家中亚非拉国家占的比例不

    到一半。在这四份公约里,领海宽度上没有明晰;关于岛屿和大陆架 [22]

    的定义没有明晰;大陆架之外的区域管辖没有明晰……总之,凡是第三世界国家主张的权力,这里面统统都给糊弄过去了。后来在1960年

    3~4月,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坚持下,又在日内瓦召开了关于解决领海宽

    度的会议,即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但由于苏联、美国两国一起阻挠,这

    次会议最终毫无悬念地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事情到此远还没有结束。1967年第22届联大通过决议:设立“国家

    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和平利用委员会”,简称“海底委员会”,旨在为

    制定一项全新的海洋法公约进行筹备。这除了第三世界国家自身的斗争

    外,另一个原因是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以后,苏联对西方的政策开始转

    为强硬,再为了美国人的海洋霸权得罪众多第三世界国家显然是不可能

    的。

    在经过长达六年的准备之后,从1973年起,联合国正式召开第三次

    海洋法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就是要逐一明确海洋权益。会议历时10

    年,总共召开了11期14次会议。这次会议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国际法历

    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国际立法实践,会议最终的产

    物就是现在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本质上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组织起来对抗美国海上

    霸权。就在会议召开前不久的1971年,中国刚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中国在当时的对外战略,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联合数量和人口众多

    第三世界国家来制衡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以此使得“冷战”格局从

    东西对峙变为了三足鼎立。在这个整体战略之下,从1973年起中国始终

    在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磋商和谈判,并且在事实上成了第三世

    界国家一方的主导。

    美国同样从头至尾参与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方便起见,后

    面简称为《公约》)的起草过程,这很容易理解,本来大伙弄这份东西

    就是冲他去的。也正因为此,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才会反复扯皮达十年之

    久。

    《公约》在内容上的变化,也可以看作是“冷战”格局变化的一个缩

    影。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始的时候,正是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焦头烂额的

    时候,美国正处于全面退缩的态势。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

    始,由于一系列原因,国际形势开始发生逆转,三足鼎立的态势开始出

    现松动,直至最后变成了美国一家独大。在这个背景之下,最终版本的

    《公约》实际就是第三世界和传统海洋霸权妥协之后的产物,比如《公

    约》中的第58条规定:所有国家在他国专属经济区都享有航行与飞越自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由,这一条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美国。后来在”4·1中美南海撞机事

    件”[23]

    之后,美国就曾拿出这一条款,而可笑的是,美国并没有签署

    《公约》,所以按道理说根本没资格主张这一条。

    更令人不齿的是,1983年美国政府又宣布:将接受除第十一部分之

    外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国际习惯法”。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公

    约》第十一部分,核心内容概括一下就是公海资源归全人类所有,这是

    美国人所不愿意接受的。而《公约》其他条款经过十年的扯皮,已经从

    最初的反对霸权主义,变成了有利于美国,所以美国人笑纳了。一句

    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再来说中国南海的主权主张。中国人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在南海捕

    鱼、航海,在秦代时,现在的越南还曾经是中国的郡县。自唐代开始,中国已经明确把南海纳入中国版图,至明代,中国政府已经在这里有了

    实质性的行政管理。而至今在这些区域,并未发现过任何和菲律宾、越

    南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或是文献。

    众所周知,到了近现代,我国对南海海域的权力主张是以“九段

    线”为界的,具体说就是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线为界,西南从马来西亚到马泰边

    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为界,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

    1945抗战结束之后,中国海军舰只对南海周边岛屿进行了勘

    测[24]

    ,在勘测完成后画出了十一条断续的线,由此奠定了中国在南海

    的基本版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在地图上又将十一条断

    断续续的线改为了九条,这就是“九段线”的来历。

    南海勘测划界完成之后,194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就已在国际社会

    上公布过勘测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政府也公布了“九段

    线”。当时,无论是南海周边国家的殖民当局还是后来这些国家独立后

    的政权都没有对此表示过任何异议。到20世纪70年代初之前,南海周边

    国家基本都已经完成对自身领海、领土的主张,直到那时也没人对中国

    在南海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南海周边国家开始觊觎南海其实是始于1968年联合国有关资源机构

    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南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此后,南海周

    边国家才纷纷提出所谓的“主权”主张,说到底这完全就是冲着夺占中国

    海洋资源来的。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时期,正是中国顶着压力宣布人民币不贬

    值才使东南亚国家未受到第二轮冲击,恰恰是这一年,南海话题出奇的

    平静。2010年越南国内经济情况出现恶化,越南总理阮晋勇来华寻求经

    济援助,此时也未见越南政府想起要伸张“主权”。

    这些道理姑且不论,单从法理上说,在南海问题上,前文已经说

    过,菲律宾、越南两国政府提得最多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

    约1994年生效,即便以周边国家批准《海洋法公约》的时间为标准,菲

    律宾议会批准这一公约也是1984年的事,越南国会干脆是在1994年批准

    的。简而言之,这就是说,先有“九段线”后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因此,中国在和南海周边国家处理海洋争端的过程中,对于某些具

    体问题可以视情况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必要的参考,但没必

    要将其奉若神明。再直白一点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实不适用于

    中国和周边国家在南海的问题。这是符合一般法律原则——任何法律都

    只能约束它颁布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即便是以《海洋法公约》内具体条款为准,最终结果也同样如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款中的第十五条,“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领

    海界限的划定”已经明确指出:“如果两国海岸彼此相向或相邻,两国中

    任何一国在彼此没有相反协议的情形下,均无权将其领海伸延至一条其

    每一点都同测算两国中每一国领海宽度的基线上最近各点距离相等的中

    间线以外。(原法条)但如因历史性所有权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有必要按

    照与上述规定不同的方法划定两国领海的界限,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由此来说,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海洋利益争端而言,《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其实更多的是适用于中国在东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之间的主

    权争端上,而在南海问题上,则只需作为参考便足矣。我国宣称对南沙

    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无论从道理还是法理上说都

    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根本谈不上什么“霸权主义”。

    关于东南亚的几个问题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和中国究竟有多大的矛盾?

    答:纯粹从国家利益角度说其实并不是太大,起码没有到必须死你

    我活的地步,以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只要双方能够坐下来谈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其实最终必然能做到共赢。在笔者看来,真正的问题恐怕来自菲律宾自

    身。

    所谓“政治家”和“政客”,他们之间的一大显著区别在于:政治家往

    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

    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对菲律宾来

    讲很不幸的是,菲总统阿基诺三世无疑是属于后者……

    从纸面数字上说,菲律宾其实并不是一个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2015年初的数据,越南人均GDP不过2171美元,而同期的菲律宾

    则是2951美元。这两组数字和这两个国家给人的印象正好相反的,唯一

    的解释只能是后者的贫富差距远大于前者。

    按照世界银行报告中的数据:占菲律宾人口20%的最富裕阶层开支

    是20%最贫穷人口开支的8倍;即便是菲官方自己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

    示约三分之一的菲律宾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10%的菲律宾最富有家庭的年收入约占全国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

    一,这其中36%则由最富有的174万个家庭分享。而民调则显示50%的受

    访者自认属于贫困阶层。在菲首都马尼拉,五星级的豪华酒店和贫民窟

    常常不过一街之隔。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富差距相对于城市要更加

    严重……

    其实所谓“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或者是“国际法问题”其实都是问题,真正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表现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原因在于前面那些数

    字——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242KB,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