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4515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2日
第1页
第4页
第15页
第23页
第32页
第961页

    参见附件(12747KB,1104页)。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文学史书作品,书中作者对文学进行了多个篇章的概述,为读者带来非常精彩的内容,喜欢的可以看看!

    简介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书籍作者信息

    但丁 (1265—1321):

    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有代表性的作家和开拓者之一。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筵席》《论俗语》和《帝制论》等。

    译者: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定县人。意大利语和德语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早年留学意大利和德国。1940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85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参与编写《德国文学简史》《欧洲文学史》《德汉词典》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册之意大利文学条目。主要译作有《凯勒中篇小说集》《绿衣亨利》《神曲》等。

    精彩

    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啊!要说明这座森林多么荒野、艰险、难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只要一想起它,我就又觉得害怕。它的苦和死相差无几。但是为了述说我在那里遇到的福星,我要讲一下我在那里看见的其他的事物。

    我说不清我是怎样走进了这座森林的,因为我在离弃真理之路的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睡意。但是,走到使我胆战心惊的山谷的尽头,一座小山脚下之后,我向上一望,瞥见山肩已经披上了指导世人走各条正路的行星的光辉。这时,在那样悲惨可怜地度过的夜里,我的心湖中一直存在的恐怖情绪,才稍微平静下来。犹如从海里逃到岸上的人,喘息未定,回过头来凝望惊涛骇浪一样,我的仍然在奔逃的心灵,回过头来重新注视那道从来不让人生还的关口。

    我使疲惫的身体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又顺着荒凉的山坡走去,所以脚底下稳的,总是后面那只较低的脚。瞧!刚走到山势陡峭的地方,只见一只身子轻巧而且非常灵便的豹在那里,身上的毛皮布满五色斑斓的花纹。它不从我面前走开,却极力挡住我的去路,迫使我一再转身想退回来。

    这时天刚破晓,太阳正同那群星一起升起,这群星在神爱初推动那些美丽的事物运行时,就曾同它在一起;所以这个一天开始的时辰和这个温和的季节,使我觉得很有希望战胜这只毛皮斑斓悦目的野兽;但这并不足以使我对于一只狮子的凶猛形象出现在面前心里不觉得害怕。只见它高昂着头,饿得发疯的样子,似乎要向我扑来,好像空气都为之颤抖。还有一只母狼,瘦得仿佛满载着一切贪欲,它已经迫使很多的人过着悲惨的生活,它的凶相引起的恐怖使得我心情异常沉重,以致丧失了登上山顶的希望。正如专想赢钱的人,一遇到输钱的时刻到来,他一切心思就都沉浸在悲哀沮丧的情绪中,这只永不安静的野兽也使我这样,它冲着我走来,一步步紧逼着我退向太阳沉寂的地方。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截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意)但丁著;

    田德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田德望译文集)

    ISBN 978-7-02-010030-9

    Ⅰ.①神… Ⅱ.①但…②田… Ⅲ.①诗歌—意大利

    —中世纪 Ⅳ.①I546.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77140号

    责任编辑 杨晓明

    装帧设计 黄云香

    责任印制 李博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址 http:www.rw-cn.com

    印刷 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数 799千字开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 27.875 插页2

    印数 1—3000

    版次 2002年12月北京第1版

    印次 2015年1月第1次印刷

    书号 978-7-02-010030-9

    定价 88.00元(共三册)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

    电话:01065233595译本序

    ——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公元1265

    —1321)是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

    渡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

    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继往开来,在欧洲文学发展中占据一个关键地位。

    但丁的创作和他的生平与时代关系极为密切。他生

    活的时代是十三世纪后半和十四世纪初年。十三世

    纪,意大利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北部小邦林立,名义上隶属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独立的或自治

    的,其中有经济繁荣的城市共和国,也有受封建主统

    治的小国。这些小邦之间和小邦内部由于利害冲突时

    常进行斗争,乃至发生内战。中部是教皇领地,教皇

    既是西方教会的最高权威和精神领袖,又是拥有世俗

    权力的封建君主。他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和领土,经

    常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插手小邦之间和小邦内部的

    斗争。神圣罗马皇帝一般从德意志诸侯中选出,但在

    法理上拥有对意大利的统治权,有实力的皇帝也力图

    行使这种权力。因此,教皇和皇帝之间长期存在着尖

    锐的矛盾和斗争。各小邦和小邦内部的政治力量,根

    据不同的利害关系,分别依靠这两个最高的封建权

    威,形成了贵尔弗和吉伯林两个对立的党派,前者号

    称教皇党,实际上主要代表新兴的市民阶级和城市小贵族,后者号称皇帝党,主要代表封建贵族。贵尔弗

    和吉伯林两党的划分,一二一六年最初出现于佛罗伦

    萨,当时具有和后来不同的阶级内容和政治立场,随

    着政治斗争的发展,逐渐遍及其他地区。南部是西西

    里王国,原在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统治下,一二六八

    年为法国安茹伯爵查理所夺,他建立的安茹王朝成为

    教皇的同盟军和贵尔弗党的后援。一二八二年,意大

    利人民为反抗法国统治者的暴政,发动了“西西里晚

    祷”起义,消灭了岛上的驻军。十四世纪初年,西西

    里岛落入阿拉冈王国之手。安茹王朝失去了西西里

    后,仍统治着半岛南部,称那不勒斯王国。神圣罗马

    帝位自从一二五四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告终,二十年间

    一直虚悬,历史上称为“大空位时代”(公元1254—

    1273)。这时意大利实际已经不受皇帝控制,但是贵

    尔弗和吉伯林的斗争仍然继续下去。以上所述就是但

    丁时代意大利的政治概况。

    但丁于一二六五年五月下旬出生在佛罗伦萨。这个

    城市共和国当时是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中心,以呢绒

    和丝绸工业著称,银钱业也很发达,人口约六万到七

    万,是欧洲最富庶的城市。十三世纪前半,政权掌握

    在贵族手中。一二五○至一二六○年间,市民阶级壮

    大起来,贵尔弗和吉伯林两党斗争日益激烈。一二六

    六年,贵尔弗党获得最后的胜利,结果使佛罗伦萨成

    为全托斯卡那贵尔弗党的坚强堡垒。

    但丁出身城市小贵族,自称是古罗马人的苗裔。高

    祖卡洽圭达(Cacciaguida)随从神圣罗马皇帝康拉德

    三世参加第二次十字军(公元1147—1149),被封为骑士,战死在圣地。高祖母是波河流域的人,她的姓

    氏阿利吉耶里(Alighieri)后来成为家族的姓氏。但

    丁的家族是贵尔弗党,但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家

    庭经济状况也不宽裕。他五六岁时,母亲贝拉

    (Bella)去世,一二八三年左右,父亲阿利吉耶罗

    (Alighiero)去世。一二七七年,他由父亲做主,和

    杰玛·窦那蒂(Gemma Donati)订婚,结婚后至少生

    了 两 个 儿 子 : 彼 埃 特 罗 ( Pietro ) 和 雅 各 波

    (Jacopo),一个女儿:安东尼娅(Antonia)。彼埃

    特罗和雅各波兄弟二人,都是《神曲》最初的传抄者

    和注释者。

    但丁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在学校里学到了有关拉

    丁文法、逻辑和修辞学的初步知识,后来又从著名的

    学者勃鲁奈托·拉蒂尼(Brunetto Latini)学过修辞

    学,包括演说和写拉丁文书信的艺术,这对于担任公

    职和参加政治活动是必要的。他大概还在著名的波伦

    亚大学听过修辞学课。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学,接触

    到拉丁诗人的作品,法国骑士传奇和普洛旺斯骑士抒

    情诗。十八岁时,他已经自己学会了做诗。当时佛罗

    伦 萨 是 波 伦 亚 诗 人 圭 多 · 圭 尼 采 里 ( Guido

    Guinizelli)创立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但

    丁和这个诗派的一些诗人互相赠答,并和诗派的领袖

    圭多·卡瓦尔堪提(Guido Cavalcanti)结成深厚的

    友谊。但丁赠给卡瓦尔堪提等诗人的第一首诗,是一

    首抒写自己对贝雅特丽齐(Beatrice)的爱情的十四

    行诗。据考证,贝雅特丽齐是福尔科·波尔蒂纳里

    (Folco Portinari)的女儿,后来和西蒙奈·德·巴

    尔迪(Simone dei Bardi)结婚,一二九○年逝世。但丁对她的爱情是精神上的爱情,带有强烈的神秘色

    彩,在歌颂她的诗中,把她高度理想化,描写为“从

    天上来到人间显示奇迹”的天使,充满精神之美和使

    人高贵的道德力量。在她死后,但丁把抒写对她的爱

    情、寄托对她逝世的哀思以及其他有关的诗,用散文

    连缀在一起,构成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约1292—

    1293),取名《新生》(Vita Nova),是但丁除了

    《神曲》以外最重要的作品。书中使用了中古文学所

    惯用的梦幻、寓意、象征等艺术手法。全书的末尾

    说,作者经历了一番“神奇的梦幻”之后,“决定不

    再讲这位享天国之福的人,直到自己更配讲她的时

    候”,到那时,关于她要讲“人们关于任何一位女性

    都从未讲过的话”。这就是但丁写作《神曲》的最初

    的动机。

    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情是但丁作为诗人的意义深远的

    生活经验之一。在她死后,但丁开始了勤奋学习、追

    求真理的时期。为了在悲痛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他

    潜心研究哲学,先后阅读了波依修斯的《论哲学的安

    慰》、西塞罗的《论友谊》和其他哲学著作以及塞内

    加的《道德对话》,还旁听修道院里宗教家的讲课和

    哲学家的讨论,广泛阅读经院哲学家大阿尔伯图斯、托马斯·阿奎那斯和阿拉伯哲学家阿威罗厄斯等人的

    著作,又从托马斯·阿奎那斯上窥亚里士多德,特别

    是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与此同时,他还加

    深了对拉丁文学的理解,精读了维吉尔的《埃涅阿斯

    纪》、贺拉斯的《讽刺诗集》和《诗艺》、奥维德的

    《变形记》和卢卡努斯的《法尔萨利亚》。他博览群书,掌握了中古文化领域里的丰富的知识,这为他后

    来的创作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他并不是书斋里的学者,相反地,一二八九

    年六月堪帕尔迪诺(Campaldino)之战,他作为骑兵

    先锋对阿雷佐的吉伯林军作战,同年八月,又参加了

    攻占比萨的卡波洛纳(Caprona)城堡的战斗。更重要

    的是他开始了政治生活。

    一二六六年贵尔弗党最后战胜吉伯林党后,佛罗伦

    萨内部斗争仍很激烈。一二九三年,贵族的统治被推

    翻,建立了行会民主政权,行政机关由六名行政官组

    成,任期两月,期满改选,代表富裕市民阶级,即羊

    毛商、丝绸商、呢绒场主、毛皮商、银钱商、律师以

    及医生和药剂师七大行会,称为“肥人”。行会民主

    政权不许贵族担任行政官,但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使用

    他们。堪帕尔迪诺之战,贵族立了大功,开始飞扬跋

    扈起来。为此,行会民主政权于一二九三年颁布“正

    义法规”,规定凡非实际从事一种行业者,一律不许

    担任公职,严格限制了贵族的政治权利;一二九五年

    七月,对“正义法规”进行了修改,规定非豪门的贵

    族,只要加入一种行会,就可担任公职。但丁出身小

    贵族,为了参加政治活动,加入了医生和药剂师行

    会。一二九五年十一月到一二九六年六月,他是人民

    首领特别会议的成员;一二九五年十二月四日,是被

    征求关于选举行政官问题的意见的顾问之一;一二九

    六年五月到九月,是百人会议的成员(百人会议是市

    议会性质);一三○○年五月,任特使,邀请圣吉米

    尼亚诺市参加托斯卡那贵尔弗党城市联席会议;接着,当选为六名行政官之一,任期从一三○○年六月

    十五日到八月十五日。

    当时,佛罗伦萨贵尔弗党已经分裂成黑白两党,黑

    党的首领窦那蒂(Donati)家族(但丁的妻子来自这

    一家族的支派)是世系悠久的贵族,对行会民主政权

    不满,一方面同以切尔契(Cerchi)家族为代表

    的“肥人”做斗争,一方面煽动“瘦人”即平民反

    抗、闹事。白党的首领切尔契家族是新贵族,从乡间

    来到城市后,暴发致富,成为大银行家和大商人,为

    了保障经济利益和过和平生活而拥护行会民主政权。

    黑白两党的斗争,除了家族仇恨和阶级矛盾以外,还

    搀杂着私人之间的冤仇以及个人的野心、贪欲、专横

    等因素,情况异常复杂。不仅如此,佛罗伦萨的内

    讧,还由于外来的干涉而变本加厉。这种干涉来自教

    皇卜尼法斯八世(公元1294—1303),他野心勃勃,借口神圣罗马皇帝阿尔伯特一世(公元1298—1308)

    尚未加冕,帝位依然虚悬,企图代行皇帝的权力,把

    托斯卡那全境置于教廷的统治下。

    但丁任行政官时,以共和国的利益为重,置身党派

    斗争之外。他就职后不久,黑白两党发生了流血冲

    突,严重危及社会秩序。他秉公处理这一事件,建议

    政府将两党首领各七名流放到边境,其中包括他的好

    友白党首领圭多·卡瓦尔堪提。对于教皇干涉佛罗伦

    萨内政,他坚决反对,在职期间,顶住了教廷的压

    力,挫败了教皇使节的阴谋诡计。佛罗伦萨政府的强

    硬态度激怒了教皇,他下令把在职的行政官逐出教门,由于教皇使节迟迟没有执行,而但丁任期已满,才免遭惩罚。

    离开行政官职位后,但丁继续参加政治斗争,一三

    ○一年三月,在顾问会议上,反对向和教皇勾结的那

    不勒斯国王查理二世拨款,支援他重新征服西西里;

    同年四月到九月,他再度成为百人会议的成员,在六

    月十九日的会议上,讨论是否应以武力支援教皇对阿

    尔多勃兰戴斯齐(Aldobrandeschi)家族作战,发言

    表示反对;他的意见由于得票少而被否决。在这同

    时,黑党企图借助教皇的力量取得政权,表示赞成教

    廷干涉佛罗伦萨的党争。但丁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靠

    拢态度比较温和、对共和国前途比较关心的白党。在

    黑党的请求下,教皇派遣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弟弟瓦

    洛亚(Valois)伯爵查理去佛罗伦萨,以调解两党争

    端为名,实则暗助黑党战胜白党。一三○一年十月,查理即将来到时,白党执政的政府派遣但丁和另外两

    名代表去教廷交涉,以挽回危局。但丁滞留罗马期

    间,黑党在查理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对反对党大

    肆报复迫害。一三○二年一月二十七日,但丁缺席被

    判五千金弗洛林的巨额罚金,流放在托斯卡那境外二

    年,永远不许担任公职,罪名是贪污公款,反对教皇

    和查理,扰乱共和国和平。但丁在外地听到这一消息

    后,拒不承认强加的罪名和回乡交纳罚金,三月十

    日,又被判处永久流放,一旦落入共和国政府之手,将被活活烧死。他从此开始了长期的流浪生活,至死

    未能返回故乡。但丁意识到自己是为维护共和国的独立而被放逐

    的,所以“认为自己遭到的放逐是光荣”。最初他曾

    同白党和吉伯林党流亡者一起,试图用武力打回家

    乡,结果失败,以后不久,就离开了“那一群邪恶、愚蠢的伙伴”,自成一派,只身漂泊异乡,行踪不

    定。他首先投奔维罗纳封建主巴尔托罗美奥·德拉·

    斯卡拉(Bartolomeo della Scala)的宫廷。一三○

    六 年 , 他 在 卢 尼 ( Luni ) 地 区 玛 拉 斯 庇 纳

    (Malaspina)侯爵的宫廷做客。在长期流浪中,他慨

    叹自己不得不作为行旅,几乎是乞讨着,“走遍几乎

    所有说这种语言(指意大利语)的地方”,好像“既

    无帆,又无舵手的船,被凄楚的贫困吹来的干风刮到

    不同的港口、河口和海岸”。他深切感到“别人家的

    面包味道多么咸,走上走下别人家的楼梯,路多么艰

    难”。流亡者的辛酸使他更加思念故乡,关怀家人的

    命运,尤其是因为按照一三○三年颁布的一道法令规

    定,他的儿子们满十四周岁,就要和他一样遭到放

    逐。他打算写出有学术水平的著作,来恢复和提高受

    到放逐和贫困损害的声望,引起家乡的重视,借以实

    现还乡的愿望。为此,他于一三○四年到一三○七年

    间撰写了《论俗语》和《筵席》。

    《筵席》(公元1304—1307)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

    性质的学术著作,借诠释作者的一些诗歌,把各种知

    识通俗地介绍给一般读者,作为精神食粮,故名《筵

    席》。原计划写十五篇,但只完成了四篇。这部著作

    显示出但丁博闻强记,学识渊深。其中介绍的知识主

    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斯,其次是

    《圣经》和其他哲学家、神学家的著作,基本上局限于经院哲学的思想范围,但也不乏独到的见解。书中

    关于“高贵”的观点值得注意。作者认为“高贵”在

    于个人天性爱好美德,不在于家族门第,强调“不是

    家族使个人高贵,而是个人使家族高贵”,批判了封

    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书中还论证了帝国的必要

    性,认为它是天命注定为保障人类享受现世幸福而建

    立的。这种思想在《帝制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筵席》的重大意义尤其在于强调理性,指出“人的

    生活就是运用理性”,“去掉理性,人就不再成其为

    人,而只是有感觉的东西,即畜生而已”,认为真正

    使人高贵、接近于上帝的就是理性。这种观点闪现出

    人文主义的曙光。书中还阐明了诗的四种意义,即字

    面的、寓言的、道德的、奥秘的四种意义。这是中世

    纪长期以来普遍流行的概念,但丁在给堪格兰德·德

    拉·斯卡拉(Cangrande della Scala)的信里再次加

    以阐述,对于《神曲》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当时,学术性著作一般都使用拉丁文,作者在说明用俗语写

    《筵席》的原因时,盛赞意大利俗语,预言它将来要

    战胜拉丁文,并且斥责“赞美人家的俗语(指法语和

    普洛旺斯语),贬低自己的俗语的坏意大利人”,表

    达了他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在《论俗语》中,但丁更

    详尽地阐述自己关于意大利俗语的论点。

    《论俗语》(公元1304—1305)是一部关于意大利

    的民族语言及其文体和诗律的著作,使用拉丁文撰

    写,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问题的重视,因

    为意大利在当时既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也没有一种

    统一的民族语言。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

    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不仅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有重大意义,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但

    丁不用拉丁文而用意大利俗语写《神曲》的理论根

    据。这部著作原来计划至少写四卷,但只写到第二卷

    第十四章为止。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识到法语、普洛

    旺斯语和意大利语三者同出一源,讲到意大利语时,根据各地方言的特点,把全国方言分成十四种。这些

    科学成果,就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使但丁不愧

    为近代语言学的先驱之一。作者把重点放在解决民族

    语言和文学用语的问题,逐一检查了全国方言中哪一

    种可以作为标准语和文学用语,发现这十四种方言,连最占优势的托斯卡那方言(但丁自己的佛罗伦萨方

    言属于这一系统)在内,无一够上标准,但是每一种

    方言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标准因素。他认为,只有圭多

    ·卡瓦尔堪提和他自己以及其他优秀作家的语言,才

    适合做标准语和文学用语。这一论点强调了作家在形

    成统一的民族语言中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神

    曲》的出现以事实证明了这一论点。

    在放逐期间,但丁看到祖国壮丽的河山,接触社会

    各个阶层,加深了爱国思想,丰富了生活经验,视野

    从佛罗伦萨扩大到意大利全国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

    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态,探索

    了祸乱的根源和拨乱反正的途径,意识到自己担负着

    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

    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认为自己作为诗人,就是要通

    过创作一部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来完成这一

    使命。为此,他中断了《论俗语》和《筵席》的写

    作,大约于一三○七年开始创作《神曲》。在这同时,欧洲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

    事件。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由于对外进行战争,财政困

    难,向法国教士征收捐税,和教廷发生冲突。卜尼法

    斯八世宣布把腓力逐出教会。腓力派遣密使去罗马,勾结教皇的仇敌科隆纳家族共同反对教皇,一三○三

    年九月七日,在罗马附近的阿南尼逮捕了教皇。教皇

    遭此侮辱,不久死去。继任的教皇在位仅九个月。一

    三○五年,波尔多大主教依靠腓力四世的势力当选为

    教皇,称克力门五世。他把教廷迁到邻近法国边境的

    阿维农城,从此教廷受法国控制达七十年之久(公元

    1308—1378),史称“阿维农之囚”。一三一○年新

    选的皇帝亨利七世南下来意大利加冕,声称要伸张正

    义,消除各城市、各党派的争端,使一切流亡者返回

    故乡,还要重新建立帝国和教会之间的良好关系,实

    现持久和平。但丁得知这一消息后,对他寄托了很大

    的希望,写了致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号召对皇帝表

    示爱戴和欢迎,大概还亲自到意大利北部谒见皇帝,向他致敬。但佛罗伦萨联合贵尔弗党诸侯和城市,武

    装反抗皇帝。为此,但丁于一三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在卡森提诺地区写了《致穷凶极恶的佛罗伦萨人的

    信》,愤怒声讨他们的罪行,又于四月十六日上书给

    皇帝,敦促他从速进军讨伐。但亨利七世并未向佛罗

    伦萨进军,而于一三一二年前往罗马加冕。那不勒斯

    国王罗伯特公然和他为敌,否认他的权力,预先占据

    了梵蒂冈,阻止皇帝在圣彼得教堂加冕,致使加冕礼

    被迫在拉特兰的圣约翰教堂举行。教皇克力门五世在

    阿维农害怕腓力四世势力太大,企图以神圣罗马皇帝

    为外援,所以曾赞助亨利七世来意大利,但后来在腓

    力四世的压力下改变了态度,唆使各地贵尔弗党纷纷起来反对皇帝,并且警告亨利七世不得进攻那不勒斯

    王国。在这种情况下,亨利离开了罗马,挥军北上包

    围佛罗伦萨,但丁由于对故乡的热爱,没有亲自参

    加,但他对亨利的事业,始终在精神上给以热情支

    持。为了从理论上捍卫皇帝的权力,他在这段时间用

    拉丁文撰写了《帝制论》。

    《帝制论》(公元1310—1312)以经院哲学的推理

    方式系统地阐明但丁的政治观点,带有强烈的空想色

    彩。全书共三卷:第一卷论证帝国的必要性,指出人

    类社会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能够充分发挥潜在的才能,这只有在皇帝的统治下,正义、和平与自由得到保障

    的局面中,才能实现。第二卷论证天意注定建立帝国

    的权利归于罗马人。第三卷指出万物当中只有人既具

    有可毁灭的部分(肉体),又具有不灭的部分(灵

    魂),因此人生有两种目的:一是享受现世生活的幸

    福,二是来世享受天国永恒的幸福;上天规定由两个

    权威分别引导人类达到这两种不同的目的:皇帝根据

    哲学的道理,引导人类走上现世幸福的道路;教皇根

    据启示的真理,引导人类走上来世享受天国之福的道

    路,这两个权威都是直接受命于天,彼此独立存在

    的。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首先肯定现世生活有

    其自身的价值,不从属于宗教上来世永生的目的,并

    且以此为出发点,阐明政教分离,教皇无权干涉政治

    的观点,向神权论提出英勇的挑战,意义是重大的。

    《帝制论》中的观点在《神曲》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亨利七世围困佛罗伦萨失败后,准备南征那不勒斯

    王国,于一三一三年八月病死。但丁寄托在他身上的希望化为泡影,但仍然坚信一定会有拨乱反正的人出

    现。然而,还乡的愿望是绝不可能实现了。一三一一

    年九月,佛罗伦萨政府对流亡者实行大赦,但丁由于

    写了《致穷凶极恶的佛罗伦萨人的信》,不在赦免之

    列。一三一五年五月,佛罗伦萨政府又宣布,流亡者

    交付少量罚金,并亲往圣约翰洗礼堂当众把自己奉献

    给城市的守护神圣约翰,就可获准还乡。一位佛罗伦

    萨朋友劝但丁利用这个机会。但丁在给这位朋友的信

    中,坚决拒绝在这种变相认罪的屈辱条件下还乡,信

    中说:“那么,这就是在忍受了几乎十五年的流亡之

    苦后,但丁借以返回故乡的宽厚优惠的召还流亡的法

    令吗?他这众所周知的清白无罪者,难道就应该受到

    这样的待遇吗?他在学术上所流的汗水,付出的辛勤

    劳动,难道就应该得到这样的结果吗?我的父老啊!

    这条道路可不是我还乡的道路;不过,如果您或者别

    人找到一条无损于但丁的名望和荣誉的道路,我会迈

    着不慢的脚步接受它;因为,如果不由这样的道路进

    入佛罗伦萨,我就永远不再进入佛罗伦萨了。为什么

    这样?难道我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见到太阳和星光吗?

    如果不在佛罗伦萨城和人民面前辱没自己的光荣,甚

    至使自己名誉扫地,难道我就不能在任何地方的天空

    下探求最甜蜜的真理吗?我肯定是不会缺少面包

    的。”这些话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倔强性格和崇高气

    节。同年九月,佛罗伦萨政府在新的法令中规定,只

    要肯亲自取保,就可对但丁和其他政治犯把死刑减轻

    为流放。但丁并未亲自取保。因此,十月十五日,那

    不勒斯国王驻佛罗伦萨的代表宣布,按照吉伯林分子

    和叛逆论罪,判处但丁和他的儿子们死刑,自十一月六日起,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侵犯他们的人身和财产而

    不受惩罚。

    我们对亨利七世死后但丁的行踪和生活、行动,所

    知不详。可以肯定的是,不久他就重新去维罗纳,在

    堪格兰德·德拉·斯卡拉的宫廷受到优厚的待遇,后

    来,他把《神曲·天国篇》中的几章献给他,还附上

    一封拉丁文信,说明《神曲》全书的主题、目的和已

    经在《筵席》中提到的四种意义。一三一四年,教皇

    克力门五世死后,但丁写信给意大利的枢机主教们,敦促他们选举意大利人为教皇,把教廷从阿维农迁回

    罗马,以摆脱法国国王的控制。最后,他大概于一三

    一八年接受封建主小圭多·达·波伦塔(Guido

    Novello da Polenta)的邀请,离开维罗纳宫廷,定

    居于腊万纳。他的儿女都来和他团聚。一三一九到一

    三二一年间,他曾和在波伦亚讲授古典文学的学者乔

    万尼·戴尔·维尔吉利奥(Giovanni del Virgilio)

    用拉丁文牧歌互相赠答。一三二○年一月二十日,他

    曾到维罗纳的一个教堂中作学术讲演,论证地球上任

    何地方的水面都不可能高于陆地,后来用拉丁文写成

    题为《关于水与地的问题》的论文,可见他对于自然

    科学也很有兴趣。但他在维罗纳和腊万纳期间,主要

    是致力于完成《神曲》的创作。《天国篇》刚一脱

    稿,他就受小圭多·达·波伦塔委托,去威尼斯进行

    谈判,不幸染上疟疾,回到腊万纳后不久,于一三二

    一年九月十三日到十四日之间的夜里逝世。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如前面所述,《新生》

    末尾表明但丁立志写一部作品,用“人们关于任何一位女性都从未讲过的话”来歌颂贝雅特丽齐。她死

    后,但丁失去了精神上的向导,一时思想上和道德上

    迷失了方向,接着又经历了政治上的失败和流亡的艰

    辛,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觉得自己如同“无

    帆、无舵手的船在暴风雨中漂流”,同时又看到意大

    利和整个基督教世界的黑暗,感到自身是在黑暗中生

    活的人类的缩影。他计划创作一部作品,把个人的遭

    遇和祖国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抒写个人迷途

    知返、悔过自新的过程和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神曲》就

    是这一计划和以独特的方式歌颂贝雅特丽齐的计划相

    结合的产物。

    《神曲》写作的具体年份难以确定,根据内证和外

    证,大概开始于一三○七年前后,《地狱篇》和《炼

    狱篇》大概在一三一三年前后就写完了,《天国篇》

    是但丁逝世前不久才完成的。《天国篇》脱稿以前,前两篇已传抄问世。《神曲》原稿已佚,各种抄本文

    字 颇 有 出 入 , 现 在 最 佳 版 本 是 佩 特 洛 齐

    (G.Petrocchi)的校勘本(意大利但丁学会的国家版

    《神曲》)。

    《神曲》的故事采取了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作品

    的主人公是但丁自己。诗中叙述他“在人生的中途

    (即一三○○年,诗人三十五岁时),我发现我已经

    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他彷徨了一

    夜后,才走出森林,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着的小山脚

    下,刚一开始登山,就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

    住去路。正危急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但丁,引导他去游历地狱

    和炼狱,接着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游

    历的过程和见闻构成了《地狱篇》、《炼狱篇》和

    《天国篇》三部曲。

    和许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

    义外,还有寓言的意义。但丁在给堪格兰德·德拉·

    斯卡拉的信里说(译文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五

    章):“这部作品的意义不是单纯的,无宁说,它有

    许多意义。第一种意义是单从字面上来的,第二种意

    义是从文字所指的事物来的;前一种叫做字面的意

    义,后一种叫做寓言的,精神哲学的或秘奥的意

    义……这些神秘的意义虽有不同的名称,可以总称为

    寓言,因为它们都不同于字面的或历史的意义。”从

    字面上说,《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灵魂的状

    况”,“从寓言来看全诗,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

    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他还指出,《神

    曲》是隶属于哲学的,但它所隶属的哲学是“属于道

    德活动或伦理那个范畴的,因为全诗和其中各部分不

    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为而设的,如果某

    些章节的讨论方式是思辨的方式,目的不在思辨,而

    在实际行动。”这里明确肯定他写《神曲》是为了影

    响人的实际行动,也就是“为了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

    益”,为了“把生活在现世的人们从悲惨的境地中解

    救出来,引导他们达到幸福的境界”。诗中叙述但丁

    在维吉尔的引导下,看到地狱中罪恶的灵魂所受的惩

    罚,看到炼狱中因忏悔而已被赦罪的灵魂在升天前所

    必须经受的磨练,在贝雅特丽齐的引导下,看到各重

    天上得救的灵魂和圣徒以及天国的庄严景象,最后,在圣伯纳德的指引下,得以凝神观照三位一体的神本

    身,达到天国之行的终极目的。从寓言来看,这个虚

    构的神奇的旅行乃灵魂的进修历程。维吉尔象征理性

    和哲学,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人凭理性

    和哲学认识罪恶的后果,从而悔过自新,通过锻炼,达到道德上的完美境界,获得现世生活的幸福。贝雅

    特丽齐象征信仰和神学,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

    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信仰的途径和神学的启迪,认

    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来世永生的幸福。但丁以个

    人灵魂的进修历程为范例,启发人们对自己的思想行

    动进行反省,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密切加以注意,来促

    使意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希望早日实现。围

    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给

    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也现出文艺复兴时

    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是为影响人的实际行动而写作的,因而具

    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诗人在作品中广泛、深刻地揭

    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哀叹“意大利是奴

    隶”,是“苦难的旅舍”,是“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

    船”,“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妓院!”“意

    大利各个城市都充满了暴君”,意大利人“无时无刻

    不处于战争状态,同一城墙、同一城壕的圈子里,人

    们都自相残杀”,“看一看沿海,再看一看内地,哪

    有一处享受和平”。他严厉谴责神圣罗马皇帝卢道夫

    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父子只顾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

    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力,“听任帝国的花园(指意大

    利)荒芜”。诗中还忠实地描绘了佛罗伦萨从封建关

    系向资本主义关系过渡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变化,指出它“在记忆犹新的时间内,曾有多少次改变法律、币

    制、官职和风俗,更换成员”,“犹如躺在床上不能

    安 息 的 病 人 , 辗 转 反 侧 以 减 轻 自 己 的 痛 苦 一

    样”;“暴发户和突然发的横财,在那里滋长了骄傲

    和放荡无度之风”,在那里“骄傲、忌妒和贪婪是三

    颗星火,使人心燃烧起来”。诗中对教会的揭露和批

    判尤其尖锐。诗人愤怒地斥责教皇买卖圣职的罪

    行:“你们的贪婪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把好人踩

    在脚下,把坏人提拔起来”;“你们把金银作为自己

    的上帝,试问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除了他

    们崇拜一个,你们崇拜一百个?”上行下效,主教和

    枢机主教们都贪污成风,变成“充斥于一切牧场(指

    教区)的、穿着牧人衣服的贪婪的狼”,教士们

    也“从牧人变成了狼”,由于贪财好利,“把《福音

    书》和大教父们的著作抛开,只钻研《教皇法令汇

    编》……”诗中形象地阐明了《帝制论》里政教分离

    的思想,反对教皇掌握世俗权力:“造福于世界的罗

    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亮两条道路,一条是尘世

    的道路,另一条是上帝的道路。如今一个太阳(指教

    皇的权威)已经消灭了另一个(指皇帝的权威);宝

    剑(指世俗权力)和牧杖(指宗教权力)已经连接起

    来,二者强行结合,必然领导不好……”,“罗马教

    会由于集中两种权力于一身而跌入泥潭,玷污了自身

    和担负的职责”。其代表人物就是买卖圣职,企图建

    立神权统治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因此多处揭露他的

    罪行作为主要的批判对象,并且借犯买卖圣职罪的教

    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宣

    布他一定要入地狱。《神曲》对于现实的揭露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进行

    的。揭露者和揭露的对象大都是历史上或当代的著名

    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罗马教廷的

    腐败,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揭发腓力四世

    和其他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发他自己和

    他的后继者卜尼法斯八世和克力门五世的罪行,因为

    但丁相信,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打动人

    心,促使改革早日实现。关于这一点,但丁的高祖卡

    洽圭达在天国对他说得很明确:“你这呼声将和风一

    样,最沉重地打击那些最高的山峰;这是你应该获得

    荣誉的不小的理由。为此,在这轮状的诸天中(指天

    国),在那座山上(指炼狱)和那个悲惨的深谷里

    (指地狱),让你看见的只是闻名于世的灵魂,因

    为,来源隐僻、不详的事例,或者其他不明显的理

    由,是不能使听者的心灵感到满足和坚信不疑的”。

    但是,在诗中如实地揭露现实,尤其是揭发有权势的

    统治者的罪行,“会使许多人感觉味道异常辛辣”而

    仇恨作者,致使他会在漂泊中无处安身;“如果自己

    对于真理是胆怯的朋友”,而不秉笔直书,则又不能

    借作品名传后世。针对但丁思想上的矛盾,卡洽圭达

    晓谕他说:“受到自己或他人的耻辱污染的良心,的

    确会觉得你的话刺耳。但是,尽管如此,你要抛弃一

    切谎言,把你所见到的全部揭露出来,就让有疥疮的

    人自搔痒处吧。因为,你的声音乍一听会令人感到难

    堪,经过消化后,会留下摄生的营养。”这些诗句是

    诗人的心声,明确地表达出他敢于揭露黑暗势力的勇

    气和决心。《神曲》通过但丁和他在地狱、炼狱、天国中遇到

    的著名人物的谈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里的成就和

    重大问题。例如和卢卡诗人波拿君塔的谈话(《炼狱

    篇》第二十四章)反映了意大利抒情诗发展的情况;

    和圭多·圭尼采里的谈话(《炼狱篇》第二十六章)

    反映了当时对普洛旺斯诗人的评价;和手抄本彩饰画

    家欧德利西的谈话(《炼狱篇》第十一章)反映了意

    大利绘画发展的情况;维吉尔的话和但丁自己的叙述

    (《地狱篇》第四章)反映了中古对希腊、罗马诗人

    和哲学家的认识和评价。尤其是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

    这两位向导,用答疑的方式广泛地阐述了当时哲学、科学和神学上的重要问题和理论。因此,《神曲》除

    了是一部政治倾向性强烈的长诗外,还起了传播知识

    的作用,被法国学者拉莫奈(Lamenais)称为“百科

    全书性质的诗”(poème encyclopédique)。这在一

    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神曲》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它不只是来世

    永生的准备,而且有其本身的价值。诗中显示出但丁

    对现世生活、斗争的兴趣,即使“从佛罗伦萨来到正

    直、健全的人民中”(指天国),他也忘不了“那个

    使我们变得如此凶恶的打谷场上”(指地球上)的事

    情。诗中强调人赋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对自己的行为

    负有道德责任,在生活、斗争中,应遵循理性指导,立场坚定:“你随我(指维吉尔,象征理性)来,让

    人们去议论吧!要像一座坚塔一般,什么风吹,塔顶

    都永远岿然不动”;要“克服惰性,因为坐在绒垫

    上,或者睡在被子里,是不会成名的;默默无闻地虚

    度一生,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就如同空中的烟雾,水上的泡沫一样”。这种追求荣誉的思想,是但丁作

    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诗中热烈歌颂

    古今英雄人物,作为在生活、斗争中的光辉榜样,例

    如兵败后由于热爱自由而舍生取义的古罗马政治家卡

    托和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保卫佛罗伦萨使它免遭毁

    灭的爱国者法利那塔。

    《神曲》还表现了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反对

    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的理

    想。诗中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对古典文化推崇备

    至:称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称荷马

    是“诗人之王”,“他的诗如同高飞的雄鹰,凌驾一

    切其他的诗”,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拉丁

    人的光荣”、“其他诗人的荣誉和光明”,他的“神

    圣火焰(指《埃涅阿斯纪》)迸发出来的火星已经照

    亮一千多诗人的心”;还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

    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奥德修)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

    远征特洛亚胜利后,不肯还乡,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

    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一般

    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神曲》中也反映出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

    存在的偏见和世界观上的矛盾。例如,诗中以维吉尔

    作为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以贝雅特丽齐作为游天国

    的向导,表明作者还局限在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

    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他一方面通过上述尤利西斯所

    说的话,肯定追求美德和知识是人生的目的,一方面

    又通过维吉尔的话肯定理性的局限性:“谁要是希望

    人的理性能够走遍三位一体的神所行的无穷的道路,谁就是疯狂”;一方面通过上述维吉尔的话肯定追求

    荣誉的必要,并且表示要借《神曲》永垂不朽,一方

    面又通过欧德利西的话说明荣誉的虚幻无常:“啊,人的才力博得的虚荣啊,你的绿色留在枝头的时间多

    么短促,除非随后就出现衰微的时代!”在政治观点

    上,但丁渴望祖国能实现正义与和平,但同时又把希

    望寄托在纯粹中古的政治力量神圣罗马皇帝身上。在

    对待诗中人物的态度上,他也常常是矛盾的。例如,他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把保罗和弗兰齐斯嘉

    作为犯淫行的罪人放在地狱里,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命

    运极度同情以致晕倒;书中屡次揭发卜尼法斯八世的

    罪行,当他在世的时候就宣布他一定要入地狱,但又

    把他在阿南尼受到的污辱看成是对基督的污辱(因为

    教会认为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而为之义愤填

    膺。

    《神曲》描写的虽然是来世,但不是从禁欲主义观

    点出发的。诗中的来世正是现世的反映:地狱是现世

    的实际情况,天国是争取实现的理想,炼狱是现实到

    达来世的苦难历程。书中揭露现实的部分占很大比

    重,可是但丁也很着重描写生活的理想。这说明《神

    曲》并不纯粹是现实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在黑

    暗的现实基础上产生了他的光明理想,诗人渴望一个

    没有黑暗和罪恶的世界。

    《神曲》塑造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大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形成一座丰富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

    文学中是无与伦比的。作为《神曲》的主人公,诗人

    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最为细致入微。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这两位向导虽然具有象征的意义,但并

    没有概念化和抽象化,而是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鲜明性

    格。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维吉尔以导师和父亲的形

    象,贝雅特丽齐以恋人、长姊和慈母的形象出现,训

    诲、批评、鼓励和救护但丁。诗中常常通过人物在戏

    剧性场面的行动和对行为动机的挖掘来刻画性格。但

    丁勾勒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只用寥寥数语,例

    如:“他昂头挺胸岿然直立,似乎对地狱怀着极大的

    轻蔑,”这两行诗就使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呈现在读

    者面前。《神曲》中人物性格的鲜明程度由于地狱、炼狱、天国三个境界性质不同而依次递减。地狱是绝

    望的境界,在其中受苦的灵魂,和在世时一样,依然

    受各自的私欲和激情控制,并在言语和行动中充分表

    现出来,显得个性异常鲜明突出:弗兰齐斯嘉、法利

    那塔、勃鲁内托·拉蒂尼、彼埃尔·德拉·维尼亚、卡帕奈奥、尤利西斯、圭多·达·蒙泰菲尔特罗、菲

    利波·阿尔津提和乌格利诺伯爵等都是令人难忘的人

    物形象。炼狱是希望的境界,在其中净罪的灵魂,个

    人的意志都统一在渴望升天的共同愿望中,彼此之间

    没有什么矛盾冲突,也很少有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因

    此人物形象和个性不如地狱中的人物鲜明突出,但也

    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面貌:卡塞拉、曼夫烈德、贝拉

    夸、波恩康特·达·蒙泰菲尔特罗、毕娅、索尔戴

    罗、欧德利西、斯塔提乌斯、萨庇娅,都会使读者感

    到异常亲切;尤其是山顶的地上乐园中那个在勒特河

    彼岸边采花边唱歌的少女玛苔尔达,她的天人般的绰

    约形象简直可以和《奥德修纪》中的腓依基公主瑙西

    嘉雅媲美。天国是幸福的境界,那里的灵魂都已超凡

    入圣,他们的意志已经完全和神的意志冥合,因而不再具有明显的个性,但他们毕竟都曾生活在人间,在

    天上对人世间仍甚关怀,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人情味,其中如毕卡尔达、卡尔罗·马尔泰罗和卡洽圭达,都

    会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神曲》中三个境界的构思也是独具匠心的。荷马

    史诗《奥德修纪》中已有关于阴间的描写,但是,由

    于不懂希腊文,当时又没有译本,但丁无法借鉴;维

    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仿效荷马,对阴间的情景进

    行了更详细的描绘,这些描绘为但丁对地狱的构思提

    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他对天国和炼狱的构思,在古

    代文学中是无前例可以借鉴的。基督教《圣经》中虽

    然多处提到天国和地狱,但都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

    《新约·启示录》中叙述基督启示给圣约翰的种种神

    秘情景,对于但丁的艺术构思有一定的影响。至于炼

    狱这一名称,则根本不见经传;它是后世基督教神学

    家头脑中的产物。在中世纪,一般人对于炼狱和地狱

    的区别也无明确的概念。当时已经有许多描写地狱、炼狱和天国的梦幻文学流行,但其中的描写都粗糙庸

    俗、模糊混乱,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不可能受到但丁

    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说,但丁对于三个境界的构

    思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

    学、文学素养和深广的生活经验。

    诗人对于地狱、炼狱和天国的构思十分明确。他幻

    想地狱在位于北半球的中心的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从地面通到地心,形状像圆

    形剧场或上宽下窄的漏斗。进入地狱之门后,就是一

    片昏暗的平原,这是地狱的走廊或者外围地带。醉生梦死、无所作为、无声无息地度过一生的懒汉、懦夫

    和在卢奇菲罗背叛上帝时保持中立的天使,都在这里

    受惩罚。真正的地狱由这漏斗形的巨大深渊中紧贴漏

    斗内壁的一圈一圈的圆环构成。这些圆环由上而下一

    个比一个小,共有九个,即九层地狱。第一层名“林

    勃”(Limbo),凡是不信仰基督教而曾立德、立功或

    立言的圣哲和英雄,以及未受洗礼而夭殇的婴儿都在

    这一层;他们除了有人类固有的“原罪”外,自己没

    有犯罪,所以不受什么苦刑惩罚,他们惟一的痛苦就

    在于渴望升天而不可能如愿。作为真正受苦处的地

    狱,从第二层开始。在这一层的入口处,地狱里的判

    官米诺斯审判亡魂,根据罪行的类别和轻重,宣判亡

    魂应去哪一层受苦。关于罪的类别和轻重,但丁以亚

    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和《政治学》中有关

    的学说作为理论根据。亚里士多德把罪分为无节制、暴力、欺诈三种。无节制罪比较轻,所以但丁把犯纵

    欲(邪淫)、贪食(大吃大喝)、贪财(吝啬)和浪

    费、愤怒等罪的亡魂分别放在第二、三、四、五层地

    狱里。这五层位于狄斯(Dis)城外(狄斯原是罗马神

    话中的冥神,但丁用他来指地狱之王卢奇菲罗)。第

    六、七、八层都在狄斯城内,是惩罚重罪者的深层地

    狱。在第六层地狱里受苦的灵魂,都是创立、传播和

    信仰异端邪说者,这种罪名是教会定出来的,和亚里

    士多德的著作无关。第七层是惩罚犯使用暴力罪者的

    地方,这一层划分为三个同心圆环:对他人使用暴力

    者(暴君和杀人犯、破坏者和纵火者、强盗和土匪)

    在第一环受苦;对自己使用暴力者(自杀者、倾家荡

    产者)在第二环受苦;对上帝使用暴力者(渎神

    者)、对自然使用暴力者(即违反自然好男色者)和对艺术使用暴力者(高利贷者)在第三环受苦。欺诈

    是用智力使他人受害,罪行比使用暴力罪更重。欺诈

    的对象,一是和自己无关的人,二是相信自己的人;

    二者相比,欺诈前一种人比欺诈后一种人罪行较轻,所以在第八层地狱受惩罚。这层地狱地势向里倾斜,由十条壕沟构成,一条套着一条,形似十个同心圆,壕沟与壕沟被堤岸隔开,壕沟上都有岩石形成的天然

    石桥可以通过。这层地狱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竖井,一直通到第九层地狱。淫媒和诱奸者、阿谀奉承者、买卖圣职者、占卜和预言者、贪官污吏、伪善者、窃

    贼、策划阴谋诡计者、制造分裂和挑拨离间者,作伪

    以假乱真者(炼金术士、造伪币者、假冒他人者)分

    别在十条壕沟里受苦,因此,这十条壕沟统称“恶

    囊”(Malebolge)。欺诈相信自己的人,罪大恶极,所以在第九层地狱受惩罚。这层地狱是一个冰湖,名

    科奇土斯(Cocytus)。湖面划分为四个同心圆形的受

    苦区,叛卖亲属者、叛国叛党者、叛卖宾客者和叛卖

    恩人者分别在其中受惩罚。冰湖的中央站着魔王卢奇

    菲罗(即撒旦)。他原是六翼天使,因背叛上帝而堕

    入地狱底层,成为万恶之源。他既是受上天惩罚者,又是上天用来惩罚出卖耶稣的犹大和谋害恺撒的布鲁

    都和卡修斯这三个最大叛徒的工具。地狱中的刑罚大

    都是报复刑(Contrapasso),报复可能采取和导致罪

    人犯罪的欲望相似的方式,例如,犯邪淫罪者因被肉

    欲驱迫不能自制而犯罪,就被地狱里的狂飙席卷着旋

    转翻滚,迅猛奔驰;也可能采取和导致罪人犯罪的欲

    望相反的方式,例如,犯占卜和预言罪者因企图预知

    未来之事,在地狱中就被罚把头扭到背后倒着前进,如同我国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申公豹一样。魔王所在的地狱底层在地球中心。游完地狱,维吉尔就

    背着但丁,顺着魔王的身躯爬过地心,稍稍休息一下

    后,他们就由一条隐秘的小路来到位于南半球的炼

    狱。神学家和中世纪传说都认为炼狱在地下。但丁从道

    德意义上着眼,想象炼狱为一座雄伟无比的高山,和

    由巨大深渊构成的地狱对比。这座高山是卢奇菲罗被

    逐出天国向地球坠落时,南半球海底的土地为了躲避

    他而从水中涌出形成的。它岿然耸立在海洋中,是南

    半球惟一的陆地,同时又是南半球的中心,和北半球

    的中心圣城耶路撒冷遥遥对峙。从寓意上说,正如地

    狱作为深渊象征灵魂在罪恶中越陷越深,沦于万劫不

    复之地;炼狱作为高山象征灵魂悔罪自新,努力向

    上,获得新生,最后得以升入天国。炼狱分为三个区

    域:从海滨到山门(名圣彼得门)为外围,凡是忏悔

    太晚者,灵魂不能立即进入山门,必须在外围停留若

    干年。外围由海滨地带和悬崖地带两部分构成。凡是

    被逐出教会、临终忏悔而蒙神赦罪者,都必须在海滨

    绕山环行三十倍于他们被逐出教会的时间,才能进入

    山门。凡是由于怠惰或者惨死或者忙于尘事而迟至临

    终才忏悔者,必须在悬崖顶上的豁然开朗的山坡上停

    留到和他们有罪的年数相等的时间,才能进入山门。

    如果有善人在人间为停留在炼狱外围的灵魂祈祷,停

    留的期限就可以缩短而提前进入山门。从山门到山顶

    的地上乐园是炼狱本部,由环绕山腰的七层平台构

    成,层次越高,平台的圆周就越小,每层都有台阶可

    以上去。这七层平台是灵魂经受磨练来净罪之所。能

    来炼狱净罪的灵魂都是基督教徒,他们须要消除的罪

    是教会规定的七种大罪:骄傲、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但丁根据阿奎那斯的学说,把这

    七 种 罪 都 归 结 为 在 “ 爱 ” 的 问 题 上 的 失 误 :

    (1)“爱”的对象错误,也就是说,爱他人之不利

    (骄傲、忌妒、愤怒),(2)“爱”善不足(怠惰),(3)“爱”尘世的物质享受太过(贪财、贪

    食、贪色)。犯重罪者在层次较低的平台上经受磨

    练,犯轻罪者在层次较高的平台上经受磨练。骄傲、忌妒、愤怒是较重的罪,这三种罪人分别在从下往上

    数第一、二、三层平台上净罪,犯怠惰罪者在第四层

    平台上净罪,贪财、贪食、贪色的罪人分别在第五、第六、第七层平台上净罪。净罪的方式是:一面

    受“报复刑”惩罚,一面对照与自己的罪过相反的美

    德的榜样和与自己的罪过相同者受惩罚的实例,时时

    警告自己,进行反省。例如:犯骄傲罪者生前昂首阔

    步,如今一面背负重荷,弯身徐行,一面对照刻在石

    壁上表现谦卑之德的浮雕和刻在地面上表现骄傲之罪

    的浮雕,进行反省。山顶的地上乐园乃《旧约·创世

    记》中所说亚当和夏娃犯罪以前所在的伊甸乐园。灵

    魂经受磨练消除罪孽后,就来到这里,从寓言的意义

    上说,就是达到了现世幸福的境界。乐园有两条同源

    的河,一条名勒特河,灵魂喝了河水,就忘记了生前

    犯过的罪,一条名欧诺埃河,灵魂喝了河水,就记得

    起生前所行的善。喝完河水后,灵魂获得了新生,就

    能飞升到天国。

    但丁想象的天国由托勒密天文体系的月天、水星

    天、金星天、日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

    天、水晶天(原动天)和超越时间空间的净火天(即

    上帝所在的严格意义上的天国)构成。这九重天环绕

    着地球旋转,净火天则是永恒静止的。升天的超凡入

    圣的灵魂都在净火天和上帝在一起。但是,在但丁游

    天国时,他们按照功德的高低,先分别在九重天中与自己相适应的天体里出现,为了使但丁了解他们各自

    的幸福程度和在世上时所受的天体星象的影响。

    地狱、炼狱和天国这三个境界细分为若干层,体现

    出作者根据哲学、神学观点所要阐明的道德意义。三

    个境界的性质不同,因而色调也各不相同。地狱是痛

    苦和绝望的境界,色调是阴暗的或者浓淡不匀的;炼

    狱是宁静和希望的境界,色调是柔和爽目的;天国是

    幸福和喜悦的境界,色调是光辉耀眼的。在《地狱

    篇》里,但丁只用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和陪衬,或用来

    描绘人物受苦的场面,例如,犯邪淫罪者的灵魂被飓

    风刮来刮去,犯叛卖罪者的灵魂被冻结在冰湖里。在

    《炼狱篇》里才直接描写了自然景色,例如:黎明时

    分,两位诗人刚来到炼狱山脚下时,蔚蓝明净的晴

    空,出现在东方天空的启明星,远方大海的颤动;清

    晨时分,来到地上乐园中时,茂密苍翠的圣林,拂面

    的和风,清脆的鸟声,芬芳馥郁的繁花,清澈见底的

    溪流,这些赏心悦目的美景无不跃然纸上。《天国

    篇》所描写的是非物质的、纯精神的世界,自然界的

    景物,除了作为比喻外,不可能在那里出现;为了表

    现自己所见的情景和超凡入圣的灵魂们精神喜悦的程

    度,诗人不得不广泛地利用自然界最空灵的现象——

    光来描写。这些境界的描述都非常真实,使人如身历

    其境。对自然的描写也往往富有高度的画意,足见但

    丁对自然之美极为敏感。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

    人的特征之一。为了加强读者对于诗中描述的旅途见

    闻的真实感,但丁还通过一些细节说明他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国并非神游、梦游,而是真正身临其境。例

    如:诗中在叙述他和维吉尔乘船渡斯提克斯沼泽时,特意提到,他上船后,那船才似乎装载着东西,比往

    常吃水更深;在叙述他们二人来到炼狱山下的海滨

    时,着重指出,新被天使用船接引来的亡魂,一看到

    但丁在呼吸,得知他是活人,都不禁大惊失色;在叙

    述他们来到山脚下时,再次说明,一群慢步迎面走来

    的灵魂,瞥见日光把但丁的影子投射到岩石上,都惊

    讶得倒退了好几步。这些细节增加了作品的现实主义

    因素,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再者,天国之行的终

    极目的在于见到三位一体的上帝。诗人在描写自己所

    见时,并没有像当时的宗教画家那样,把圣父的形象

    描绘成白发老人,用一只在圣父和圣子之间展翅而飞

    的鸽子来代表圣灵,也不像后来弥尔顿在《失乐园》

    中那样,让上帝作为诗中的一个人物出场说话;他深

    知那样做势必降低神至高无上的形象。为了解决这个

    艺术上的难题,他采用了纯粹象征的手法,在这一点

    上,他也是独具匠心的。

    但丁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描写情景时,善于使用来源

    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界的比喻。例如:形容一群迎面走

    来的鬼魂纵目望着但丁和维吉尔,如同人们通常在一

    钩新月下互相望着一样,他们凝眸注视着两位诗人,如同老裁缝穿针时注视着针眼一样。形容两队魂灵相

    遇,彼此接吻致意,像蚂蚁在路上觅食,彼此相遇时

    互相碰头探询消息的样子。形容禁食的魂灵瘦得两眼

    深陷无神,像宝石脱落的戒指。所描写的对象和情景

    越不平常,就越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拟。形容火

    星天的光芒耀眼的十字架上,有无数得救的灵魂的亮

    光上下左右动来动去,像暗室中从缝隙里射入的光线

    中,有无数尘埃飞舞一样。形容基督上升,光芒下射,照耀着圣者们,像日光从云缝透出,射在繁花如

    锦的草坪上一样。这些比喻使人物和情景鲜明突出,取得了造型艺术的效果。歌德在一八二六年写的一封

    信里,把但丁和意大利美术复兴时代联系起来,因为

    他“和乔托(译者按:但丁同时代意大利画家)一

    样,主要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因此能运用想象力的

    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样清晰,从而能用鲜明的轮廓把它

    勾画出来,即使是最隐晦、最离奇的事物,他描绘起

    来,都仿佛是对着眼前现实中的事物一样”。这一精

    辟的论断确实指出了《神曲》艺术上的特点之一。不

    仅如此,但丁还用比喻描写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例

    如:形容自己听了维吉尔的话以后,疑虑顿消,精神

    振奋,像受夜间寒气侵袭而低垂闭合的小花,一经阳

    光照射朵朵挺起在梗上开放一样;形容自己喝了地上

    乐园里的欧诺埃河的水,精神上获得了新生,像新树

    长出了新叶,欣欣向荣。

    《神曲》的细节描写虽有高度技巧,但它的主要成

    就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这部作品把诗人的内心生

    活经验、宗教热情、爱国思想和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

    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

    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实是很

    成功的。

    《神曲》是一部长诗,《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各有三十三章,加上作为全书序曲的第一

    章共一百章,长达14233行,其中《地狱篇》共4720

    行,《炼狱篇》共4755行,《天国篇》共4758行,篇

    幅大致相等,三篇最后一行都以“群星”(stelle)作韵脚煞尾。诗中所写的三个境界结构匀称。地狱有

    九层,加上地狱外围共十层;炼狱本部有七层平台,加上地上乐园和外围上下两部分共十层;天国包括净

    火天和托勒密天文体系的九重天共十重。这种匀称的

    布局和结构,完全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

    和象征性的概念上的,因为中世纪人认为“三”象

    征“三位一体”,是个神圣的数字,“十”象征“完

    美”、“完善”,是个吉祥的数字。但丁以此作为

    《神曲》的构思和布局的依据,也是他作为中世纪最

    后一位诗人的特点。

    《神曲》是用三韵句(terza rima)写成的,这是

    但 丁 以 当 时 流 行 的 一 种 名 为 “ 塞 尔 文 台

    塞”(serventese)的诗体的格律为基础创制的新格

    律,每段三行,每行由十一个(一般是抑扬格)音节

    构成,诗韵大都是“阴性韵”(第二音节无重音的双

    音节韵),通过连锁押韵的方式把各段衔接起来,最

    后用一个单行诗句煞尾(押韵的格式:aba,bcb,cdc……yzy,z.)。这种格律最适用于长篇叙事诗。

    但丁在《神曲》中运用这种格律,既严格又灵活,得

    心应手,变化多端。更重要的是《神曲》不是用拉丁

    文而是用意大利俗语写成的,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学

    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

    用,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关于《神曲》以体裁为标准的分类问题,自从文艺

    复兴时期以来,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史

    诗,有的认为它是诗剧,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既非史诗

    又非戏剧的新体诗,还有人认为它是各种诗的混合体。黑格尔在《美学》中阐明《神曲》是基督教中世

    纪的史诗。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部长诗给了中

    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但是《神曲》又是一种新型

    的文人史诗,它不像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那样,以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为主人公,而是以诗人自己为主

    人公。这一艺术上的创新使得这部史诗便于直接反映

    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抒写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对

    读者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

    《神曲》原名《喜剧》(Commedia),这里喜剧并

    没有戏剧的涵义。由于罗马时代戏剧演变的历史原

    因,中世纪对于戏剧主要是表演性艺术的概念已经非

    常模糊,惯于根据题材内容和语言风格的不同,把叙

    事体的文学作品也称为悲剧或喜剧。但丁因为自己这

    部作品叙述从地狱到天国、从苦难到幸福的历程,结

    局圆满,又因为作品不像《埃涅阿斯纪》那样用拉丁

    文写成,风格高华典雅,而是用意大利俗语写成,风

    格平易朴素,所以取名为《喜剧》。薄伽丘在《但丁

    赞》(Trattatello in laude di Dante)一文中(公

    元1357—1362年间),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称它

    为“神圣的”(divina)《喜剧》。一五五五年的威

    尼斯版本第一次以《神圣的喜剧》为书名,随即被普

    遍采用。中文译本通称《神曲》。

    但丁是欧洲文学史上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马克思

    和恩格斯对他评价很高,马克思还在自己的著作中引

    用《神曲》中的诗句和人物形象。《神曲》已经译成

    许多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早在清朝末年,我国即有人知道但丁和他的《神

    曲》。译者的朋友山西大学常风教授来信说,最早提

    到但丁和《神曲》的,是钱单士厘所著《归潜记》

    (1910)一书(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此书与作者另一著

    作《癸卯旅行记》合为一册,收入《走向世界丛

    书》,于1981年重新出版),随后就把书寄来。钱单

    士厘是我国最早译《神曲》者钱稻孙先生的母亲,她

    的丈夫任清朝政府驻意公使。她在罗马期间留心异邦

    的政教、文化、艺术,《归潜记》一书详细记述她的

    广博的见闻。在有关彼得寺(即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的记述中,谓寺内有教皇保罗三世墓,“墓基四女石

    像,曰‘富裕’,曰‘慈悲’,……曰‘谨慎’,曰‘正直’。……‘谨慎’像又酷肖义儒檀戴(即但

    丁),有‘彼得寺中女檀戴’之称,……”;在有关

    彼得寺墓室内各代教皇棺的记述中,还提到《神曲》

    和其中的人物:“婆尼法爵八(即卜尼法斯八世)棺

    残片,有铭曰:‘其来也如狐,其宰政也如狮,其死

    也如犬’。义儒檀戴所著《神剧》(即《神曲》)书

    中,清净山(即炼狱山)凡九重,最下一级,遇婆尼

    法爵八,即指此人。讥与欤,抑恕之欤?(译者按:

    此处著者误,《神曲·地狱篇》第十九章中预言卜尼

    法斯八世死后要入第八层地狱第三“恶囊”受苦)……曰尼哿拉三(即尼古拉三世)棺:……檀戴《神

    剧》中所见首入火坑中,足露火焰外者,即指其

    人。”(译者按:此处所说的刑罚也和但丁诗中有出

    入)这些记述虽不尽翔实可信,但在当时能注意及

    此,已是难能可贵。钱稻孙先生幼年随父母侨居罗马,当时即读《神

    曲》原文,归国后,陆续将第一、二、三曲译为骚

    体,于一九二一年但丁逝世六百周年之际,用《神曲

    一脔》的标题,发表在《小说月报》上,一九二四年

    出单行本,为《小说月报丛刊》之一,译文典雅可

    诵,注释较详,可惜后来搁置未续。

    译者在中学学习时,通过钱译《神曲一脔》,初次

    得知但丁的名字和他的《神曲》。进大学后,阅读了

    英译本,对这部作品发生了兴趣,后来学了意大利

    语,逐渐领会到原作的韵味,兴趣随之日益浓厚。多

    年以来,就有翻译这部世界名著的志愿,由于种种主

    观和客观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迟至一九八三年秋,其他工作告一段落,在朋友们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下,才着手试译《地狱篇》。刚动笔时,感到困难重重,力不从心,产生了失败主义情绪,后来,在翻译实践

    过程中逐渐克服了这种思想障碍。

    翻译《神曲》的先决问题是:译成诗还是译成散

    文?译者对此曾考虑很久,也问过朋友们,大家意见

    很不一致,最后,自己决定译成散文,因为,就主观

    条件来说,译者不是诗人,而《神曲》却是极高的

    诗,如果不自量译成诗体,恐怕“画虎不成”,使读

    者得到错误的印象,以为但丁的诗也不过尔尔。意大

    利有句俗话:“traduttore-traditore(翻译者—背

    叛者)”,译者不愿这句俗话在自己身上得以证实。

    就客观条件来说,《神曲》全诗都是用“三韵句”写

    成的。汉语和意大利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诗律也根本

    不同,中国旧体诗没有与“三韵句”相当的格律。钱稻孙先生用骚体译《地狱篇》前三曲,但押韵格式不

    依照《离骚》,而力图“傚其韵之法”,开端译得很

    好:“方吾生之半路,恍余处乎幽林,失正轨而迷

    误。道其况兮不可禁,林荒蛮以惨烈,言念及之复怖

    心!戚其苦兮死何择,惟获益之足谘,愿 缕其所

    历。”但是第二曲和第三曲的译文,并没有再严格依

    照这种格式押韵。不仅如此,《神曲》每行一般都是

    十一音节,钱译则每行少者六个字,多者十三四个

    字,远不如原诗韵律严整匀称。钱先生通晓意大利

    文,对《神曲》和中国旧诗都很有研究,他的翻译实

    践说明,把《神曲》译成旧体诗是不易成功的。译者

    无此文学素养,译成旧体诗非自己能力所及,当然不

    敢一试。

    那么,可否把《神曲》译成新体诗呢?译者面对的

    事实是:《神曲》是格律严整的诗,而中国新诗的格

    律没有定型,译时苦于无所遵循。如果按照“三韵

    句”的格式押韵,原诗的韵律(抑扬格、音步等问

    题)应如何处理?如果不按照“三韵句”的格式押

    韵,那么,应当依照什么格式呢?译者对此感到困

    惑。因此,决定就自己力所能及,暂把《神曲》译成

    散文,等将来新体诗的格律问题解决后,我国出现既

    有诗才而又通晓意大利文的翻译家时,再把这一世界

    文学名著译成诗体。

    在考虑用诗体还是用散文体时,译者曾借鉴于一些

    英文和德文译本。英语和德语虽然与意大利语同属印

    欧语系,但意大利语元音较多,适于用“三韵句”写

    诗,英语和德语就不大适合这种格律。用“三韵句”写成的英文诗最成功的作品,是雪莱的《西风

    颂》(1819),全诗五节,共七十行,算是较长的抒

    情诗,但和《神曲》的篇幅相比,差得很远。英、德

    翻译家也有用这种格律译《神曲》者,他们步武前

    贤,刻意求工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然而,对照原文

    细读,就会发现,他们为使译文合乎格律,往往削足

    适履或者添枝加叶,前一种作法有损于原诗的内容,后一种作法违背原诗凝练的风格。译成抑扬格无韵诗

    ( blank verse ) 的 译 本 , 如 美 国 诗 人 朗 费 罗

    (Longfellow)的译本(1865),由于不受韵脚束

    缚,这种缺点出现很少。而完全摆脱格律束缚的散文

    译本,如美国但丁学家诺尔顿(Norton)的译本

    (1891)和辛格尔顿(Singleton)的译本(1970),则尤为忠实可靠。这些事实坚定了译者采用散文体的

    信念。

    不言而喻,把诗译成散文等于用白水代替存放多年

    的美酒,味道相差甚远。译者的目的仅在于使读者通

    过译文了解《神曲》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如欲欣

    赏诗的神韵及其韵律之美,就须要学习意大利语,阅

    读原作,因为,正如但丁所说的话:“人都知道,凡

    是按照音乐规律来调配成和谐体的作品都不能从一种

    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致完全破坏它的优美与和

    谐。这就是为什么荷马不能像希腊人流传下来的其他

    著作那样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的原故。这就是为什么

    《诗篇》中的诗句没有音乐性的和谐之美的原故;因

    为这些诗句是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又从希腊文译

    成拉丁文,在第一次翻译中,那种优美就消失

    了。”(《筵席》第一篇第七章)译文和注释主要根据意大利但丁学家翁贝尔托·波

    斯科(Umberto Bosco)与乔万尼·雷吉奥(Giovanni

    Reggio)合注的《神曲》最新版本,参考萨佩纽

    (Sapegno)、牟米利亚诺(Momigliano)、卡西尼-

    巴尔比(Casini-Barbi)、斯卡尔塔齐-万戴里

    (Scartazzi-Vandelli)、格拉伯尔(Grabher)等但

    丁学家以及美国但丁学家辛格尔顿的注释本,有时也

    略陈管见。

    原作是长篇史诗,译成散文须分段落;译者的译文

    是依照诺尔顿的英文译本划分段落的。原作分成一百

    canto,钱稻孙先生把canto译为“曲”,日文译本有

    的译为“曲”,有的译为“歌”;译者的译文是散文

    体,所以考虑用“章”。

    译文和注释中,凡是《圣经》中的人名和地名,译

    音均依照上海美华圣经会的《新旧约全书》;凡是维

    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人名和地名,译音一般

    依照杨周翰教授的译本;常见的人名采用通用的译

    音,地名一般采用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册》的译

    音;不常见的人名均照意大利语读法译音。

    本书文中插图均采用法国画家杜雷(Gustavo

    Doré,1833—1883)所制版画。

    《神曲》博大精深,其哲理性和艺术性均非一般文

    学名著可比,译者对原诗的领会和个人的中文表达能

    力都很不够,译文和注释难免有错误、疏漏和不妥之

    处,希望读者指正。田德望

    1987年2月12日晚

    (夏历丁卯元宵)文前彩插但丁像?

    神曲·地狱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神曲·炼狱篇

    文前彩插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神曲·天国篇

    文前彩插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神曲·地狱篇

    第一章[1]

    在人生的中途[2]

    ,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

    了一座幽暗的森林[3]

    ,啊!要说明这座森林多么荒野、艰险、难行,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只要一想起

    它,我就又觉得害怕。它的苦和死相差无几。但是为

    了述说我在那里遇到的福星,我要讲一下我在那里看

    见的其他的事物[4]。

    我说不清我是怎样走进了这座森林的,因为我在离

    弃真理之路的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睡意[5]。但是,走到

    使我胆战心惊的山谷[6]

    的尽头,一座小山[7]

    脚下之后,我向上一望,瞥见山肩已经披上了指导世人走各条正

    路的行星[8]

    的光辉。这时,在那样悲惨可怜地度过的夜

    里,我的心湖[9]

    中一直存在的恐怖情绪,才稍微平静下

    来。犹如从海里逃到岸上的人,喘息未定,回过头来

    凝望惊涛骇浪一样,我的仍然在奔逃的心灵,回过头

    来重新注视那道从来不让人生还的关口[10]。

    我使疲惫的身体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又顺着荒凉

    的山坡走去,所以脚底下最稳的,总是后面那只较低

    的脚[11]。瞧!刚走到山势陡峭的地方,只见一只身子

    轻巧而且非常灵便的豹[12]

    在那里,身上的毛皮布满五色斑斓的花纹。它不从我面前走开,却极力挡住我的

    去路,迫使我一再转身想退回来。

    这时天刚破晓,太阳正同那群星一起升起,这群星

    在神爱最初推动那些美丽的事物运行时,就曾同它在

    一起[13];所以这个一天开始的时辰和这个温和的季

    节,使我觉得很有希望战胜这只毛皮斑斓悦目的野兽 [14];但这并不足以使我对于一只狮子[15]

    的凶猛形象出

    现在面前心里不觉得害怕。只见它高昂着头,饿得发

    疯的样子,似乎要向我扑来,好像空气都为之颤抖。

    还有一只母狼[16]

    ,瘦得仿佛满载着一切贪欲,它已经

    迫使很多的人过着悲惨的生活,它的凶相引起的恐怖

    使得我心情异常沉重,以致丧失了登上山顶的希望。

    正如专想赢钱的人,一遇到输钱的时刻到来,他一切

    心思就都沉浸在悲哀沮丧的情绪中,这只永不安静的

    野兽也使我这样,它冲着我走来,一步步紧逼着我退

    向太阳沉寂的地方[17]。

    我正往低处退下去时,一个人影儿[18]

    出现在眼前,他似乎由于长久沉默而声音沙哑[19]。一见他在这荒野

    里,我就向他喊道:“可怜我吧,不论你是什么,是

    鬼魂还是真人!”他回答我说:“我不是人,从前是

    人,我的父母是伦巴第人[20]

    ,论籍贯,他们俩都是曼

    图阿[21]

    人。我出生Sub Julio[22]

    ,虽然迟了些,在圣明

    的奥古斯都[23]

    统治下,住在罗马,那是信奉虚妄假冒

    的神祇的时代[24]。我是诗人,歌唱安奇塞斯的正直的

    儿子在睥睨一切的伊利乌姆城被焚毁后,从特洛亚迁

    来的事迹[25]。可是你为什么回到这样的痛苦境地?为

    什么不攀登这座令人喜悦的山?它是一切欢乐的基础和阶梯[26]。”“那么,你就是那位维吉尔,就是那涌

    出滔滔不绝的语言洪流的源泉吗?”我面带羞涩的神

    情回答说,“啊,其他诗人的光荣和明灯啊,但愿我

    长久学习和怀着深爱研寻你的诗卷能使我博得你的同

    情和援助。你是我的老师,我的权威作家,只是从你

    那里我才学来了使我成名的优美风格[27]。你看那只逼

    得我转身后退的野兽,帮助我逃脱它吧,著名的圣

    哲,因为它吓得我胆战心惊。”

    他见我流下泪来,回答说:“你要逃离这个荒凉的

    地方,就须要走另一条路[28]

    ,因为这只迫使你大声呼

    救的野兽不让人从它这条路通过,而是极力挡住他,把他弄死[29];它本性穷凶极恶,永远不能满足自己的

    贪欲,得食后,比以前更饿[30]。同它结合的人很多,而且以后更多[31]

    ,直到猎犬来到,使它痛苦地死掉为

    止。他既不以土地也不以金钱,而以智慧、爱和美德

    为食,将降生在菲尔特雷和蒙特菲尔特罗之间[32]。他

    是衰微的[33]

    意大利的救星,处女卡密拉、欧吕阿鲁

    斯、图尔努斯和尼苏斯都是为这个国土负伤而死[34]

    的。他将把这只母狼赶出各个城市,最后把它重新放

    进地狱,当初是忌妒从那里放出它来的[35]。所以,为

    你着想,我认为你最好跟着我,由我做你的向导,从

    这里把你带出去游历一个永恒的地方,你在那里将听

    到绝望的呼号,看到自古以来的受苦的灵魂每个都乞

    求第二次死[36];你还将看到那些安心处于火中的灵

    魂,因为他们希望有一天会来到有福的人们中间[37]。

    如果你想随后就上升到这些人中间,一位比我更配去

    那里的灵魂[38]

    会来接引你,我离开时,就把你交给

    她;因为统治天上的皇帝由于我未奉行他的法度,不让我进他的都城[39]。他的威权遍及宇宙,直接主宰天

    上,那是他的都城和崇高的宝座所在,啊!被他挑选

    到那里的人有福啊!”于是,我对他说:“诗人哪,我以你所不知的上帝的名义恳求你,为使我逃脱这场

    灾难和更大的灾难[40]

    ,请你把我领到你所说的地方

    去,让我看到圣彼得之门和你说得那样悲惨的人们 [41]。”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

    林……

    于是,他动身前行,我在后面跟着他。[1] 《神曲》全诗开宗明义的序曲。

    [2] 指1300年但丁三十五岁时。《旧约·诗篇》卷四第九十篇中

    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但丁在《筵席》第四篇第二十三

    章中把人生比做拱门,拱门的顶点,就人的天年来说,是三十五岁。

    这里又把人生比做旅程,“人生的中途”必然指三十五岁。此外,但

    丁这句诗还受了《旧约·以赛亚书》第三十九章中“正在我中年之

    日,必进入阴间的门”这句话的启发。 1300年对于但丁,对于佛罗伦萨,乃至对于基督教世界都是关键性的

    一年。这年他被选为佛罗伦萨六名行政官之一,这是他的政治生涯的

    顶点,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和1302年被放逐、长期颠沛流离的远因。

    这年5月1日春节,佛罗伦萨黑白两党长期内讧后,发生了流血事件,从此再也没有和平的日子。这年是卜尼法斯八世宣布的大赦年

    (giubileo),凡是基督教徒都能通过巡礼、忏悔和功德来赎一切

    罪。但丁也曾去罗马朝圣,因为他已经到了人生的中途和顶点,以后

    就要走以死为终点的下坡路,所以迫切需要考虑与自己来世的命运攸

    关的灵魂得救问题。在这同时,但丁希望基督教世界能开始一个新的

    时代,在一位理想的英雄人物的领导下,根绝贪欲,消除争端,恢复

    和平,享受现世幸福,在基督教教义的指引下,弃恶从善,达到享受

    来世幸福的目的。因此,诗中选定1300年4月8日耶稣受难日(复活节

    前的星期五)为虚构的地狱、炼狱、天国之行的开始,是用意深长

    的。

    [3] “幽暗的森林”具有双重寓意:一、象征1290年但丁所爱的

    女性贝雅特丽齐(见第二章注)死后,他失去精神上的向导,陷入迷

    惘和错误中不能自拔;二、象征当时基督教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由

    于教皇掌握世俗权力,买卖圣职,主教僧侣贪婪成风,教会日益腐

    败,神圣罗马皇帝放弃自己的职责,封建割据势力纷争不已,以致完

    全陷入混乱状态。诗中表明但丁作为个人则迷途知返,悔过自新;作

    为人类代表,则揭露现实的黑暗,唤醒人心进行改革,使自己和世界

    都达到得救的目的,这大致是全诗的主旨。

    [4] “福星”指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的灵

    魂;“其他的事物”指下文所说的三只拦路的野兽。

    [5] “真理之路”即上文所说的“正路”;“睡意”指灵魂因有

    罪陷入昏沉迷糊的状态。[6] 指“幽暗的森林”所在的山谷。

    [7] “小山”象征现世的幸福。

    [8] “山肩”指山顶和山坡。“行星”指太阳;中世纪相信古希

    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行的行

    星之一。这里太阳象征上帝,因为“宇宙间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中,没有比太阳更配做上帝的象征的”(《筵席》第三篇第十二章)。

    [9] 根据薄伽丘的注释,“心湖”指心脏内部(即心房、心

    室),中世纪人认为这是各种情感的贮藏所。诗中用隐喻“心湖”来

    指情感所在的心,正如汉语用隐喻“脑海”来指作为思想、记忆的器

    官的脑子一样。

    [10] “关口”即“幽暗的森林”,寓意是:人如果不能以理性克

    服罪障,就不能得救。

    [11] 字面的意义:说明但丁在一步步走上山坡,上坡时,较低的

    那只脚着地,支撑全身的重量,脚底下总是最稳的。寓意是:人在改

    过自新的过程中,并非一往直前,而是时而踟蹰,时而前进。

    [12] “豹”象征肉欲。

    [13] “群星”指白羊座。太阳进入白羊宫为春分,即阳历3月

    21、22日,在白羊宫的时间约一个月,诗中以此来表明但丁在山坡上

    遇到豹拦路时,是在春天的清晨(具体时间是1300年4月8日清

    晨)。“神爱”即上帝,因为意大利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斯

    (公元1225—1274)在《神学大全》第三十七卷第三章中说:“爱是

    圣灵固有的名称。”基督教传说,上帝创造宇宙在春季,创造太阳

    后,就安放在白羊宫,使它从那里开始运行。“那些美丽的事物”指

    星辰。

    [14] 中世纪计算白天的时辰,从日出时(约在六点钟)算起,到

    日没时(约在十八点钟)为止。“破晓”是一天开始的时辰,“温和

    的季节”指春天,是一年开始的季节,二者都是天文学上有利的时

    机,所以但丁认为自己很有希望逃脱豹的危险。

    [15] “狮子”象征骄傲。[16] “母狼”象征贪婪(包括贪财、贪求名位和物质利益等)。

    贪婪是人的最难消除的劣根性,所以诗中表明,三只野兽中,母狼是

    最大的危险。根据圣保罗的话:“贪财是万恶之根”(见《新约·提

    摩太前书》第六章),但丁认定贪婪之风是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祸

    根,是教会腐败的原因,是实现正义的障碍。当时在位的神圣罗马皇

    帝阿尔伯特一世放弃职责,不来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力,制止贪婪,致使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因此,但丁在诗中着重描写象征贪婪的母

    狼,借维吉尔的口预言将有驱逐它的猎犬来到世间。

    [17] 指不见阳光的“幽暗的森林”。这里诗人大胆使用了一个以

    声觉代替视觉构成的隐喻。

    [18] 他是维吉尔的灵魂来为但丁游地狱和炼狱做向导,把但丁

    从“幽暗的森林”领到炼狱山顶上的地上乐园(象征现世的幸福)。

    他既象征能使人获得现世幸福的皇帝的权威,又象征理性和哲学,因

    为皇帝须要根据哲学把人类引上现世幸福的道路(见《帝制论》卷三

    第十六章)。但丁认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称他

    为“智者们的大师”,但并不选他而选维吉尔做自己的向导,因为后

    者在中世纪享有极大的声誉,被视为学识最渊博的哲人,甚至被说成

    术士和预言家;他在第四首《牧歌》中预言一个婴儿的诞生将给人类

    带来黄金时代,被教会附会为预言耶稣基督的降生,他的史诗《埃涅

    阿斯纪》歌颂罗马和罗马帝国的光荣,其中还叙述埃涅阿斯在神巫引

    导下往游阴间的故事。此外,还由于他是但丁最敬爱的、受益最深的

    诗人,愿在《神曲》中加以歌颂。

    [19] 注释家关于此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维吉尔尚未开口,但

    丁怎么会觉得他声音沙哑?按照常情,说话太多,声音才会沙哑,怎

    么会由于长久沉默而声音沙哑?寓意讲得通:维吉尔象征理性,理性

    的声音在迷失正路的人心中久已沉默,在他刚觉悟时,还难以听得清

    楚,就会觉得微弱沙哑。字面上的意义,虽有种种解释,但多失之牵

    强附会。这句话的寓意和字面上的意义虽然不相吻合,我们须要从诗

    的角度去领会,不要从逻辑上去理解。

    [20] “伦巴第亚”(Lombardia)得名于六世纪占领意大利北部

    和中部的日耳曼族伦巴第人(Longobardi),在中世纪泛指意大利北

    部的广大地区:“伦巴第人”在但丁的时代已成为意大利北部居民的

    通称,在维吉尔的时代,这个地区名为阿尔卑斯山南的高卢(GalliaCisalpina),因而“伦巴第人”这个名称出自维吉尔之口显然与年代

    不合。

    [21] 维吉尔出生在曼图阿附近的安德斯(Andes)村,即今庇埃

    托勒(Pietole),因此,父母论籍贯都是曼图阿人。

    [22] “Sub Julio”是拉丁文,意即在尤利乌斯·恺撒时代,公

    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死时,维吉尔才二十六岁,所以说生得迟了些,未能受到他的赏识。

    [23] “奥古斯都”意即神圣、崇高,是恺撒的甥孙和继承者屋大

    维获得的尊号。他实际上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在位时(公元前

    27—公元14)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重视文学创作,维吉尔是他最尊重

    的诗人。

    [24] 信奉多神的异教时代。

    [25] 史诗《埃涅阿斯纪》叙述埃涅阿斯在伊利乌姆城被攻陷焚毁

    后,带着老父安奇塞斯和幼儿尤路斯从特洛亚逃出来,安奇塞斯死在

    西西里岛上,埃涅阿斯父子辗转来到意大利的拉丁姆地区。埃涅阿斯

    娶了当地的公主,战胜了敌对的部落,为未来的罗马奠定了初步基

    础。诗中把尤路斯写成为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而埃涅阿斯又是爱神

    维纳斯所生,从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睥睨一切的伊利乌

    姆”一语见《埃涅阿斯纪》卷三。

    [26] “令人喜悦的山”即那座象征现世幸福的小山,现世幸福是

    来世永恒幸福的基础和阶梯。

    [27] “诗卷”指《埃涅阿斯纪》和《牧歌》,至于但丁是否读过

    《农事诗》,则难以确定。“使我成名的优美风格”指但丁在1300年

    以前所写的“以爱情和美德为主题”(《筵席》第一篇第一章)、风

    格高华典雅的寓意抒情诗。

    [28] 由于三只野兽(寓意:肉欲、骄傲、贪婪)、尤其是母狼

    (寓意:贪婪)的障碍,不可能直接登上小山(寓意:个人和人类不

    可能获得现世幸福),必须走游历地狱(寓意:考虑罪孽的严重后

    果)、炼狱(寓意:经受磨难赎罪)、天国(寓意:获得来世永恒幸

    福的希望)的道路。[29] 寓意是贪婪使灵魂堕入地狱。

    [30] 即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之意,这里显然以寓意为主,真狼习

    性并非如此。

    [31] 意大利文“animali”(复数)含义是“动物”或“众

    生”。有些注释家认为这里指的是“兽”,他们根据圣保罗所说

    的“贪财是万恶之根”这句话(《新约·提摩太前书》第六章),把

    这句诗解释为“娶它(指母狼)的野兽是很多的”(直译),寓意是

    同贪婪结合在一起的罪恶是很多的;旧译本大都根据这种解释。现在

    一些很可靠的注释家根据但丁用拉丁文写的《致意大利各枢机主教

    书》中“每人都已经娶贪婪为妻”这句话,把“animali”理解

    为“人”,寓意是沾染上贪婪这种歪风邪气的人是很多的。译者的译

    文采取了这种解释。

    [32] 猎犬善于追踪搜索野兽,用它来指驱除象征贪婪的母狼的未

    来救星是很恰当的。但是寓意与字面上的意义的一致性,只限于

    此。“既不以土地也不以金钱,而以智慧、爱和美德为食”这句话,则需要完全从寓意的角度来理解,命意在于说明未来的救星由于具有

    这样高贵的品格,才能清除贪婪之风,实现和平、正义。至于未来的

    救星究竟指谁,注释家有种种不同的猜测,迄无定论。对“菲尔特

    罗”(feltro)的解释,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有人认为是一种好

    布,说明这位救星出身高贵,有人认为是一种坏布,说明他出身微

    贱,有人甚至认为是包装投票箱的布,说明他是投票选出的;还有人

    认为是地名(在版本中将第一个字大写),表明他降生在菲尔特雷

    (Feltre)和蒙特菲尔特罗(Montefeltro)两地之间,从而断定这位

    救星就是但丁曾在其宫廷受到礼遇的维罗纳封建主堪格兰德·德拉·

    斯卡拉(Cangrande della Scala)。由于这里是预言未来的事,犹如

    我国古代的谶纬一般,恐怕泄漏天机,故意把话说得非常隐晦,所以

    无法确定救星所指的具体人。根据但丁在《帝制论》阐明的政治观点

    来看,大概指他理想中的皇帝。

    [33] 这里沿用维吉尔史诗中(《埃涅阿斯纪》卷三第522—523

    行)所用的形容词humilis(相当于意大利文umile)来形容意大利;

    但是在维吉尔诗中,“humilis”含义是地势低平,指拉丁姆地区,这

    里“umile”含义是衰微、悲惨、不幸,泛指但丁时代的意大利。[34] 卡密拉是沃尔斯克人的国王之女,同埃涅阿斯率领的特洛亚

    人打仗时阵亡。图尔努斯是鲁图利亚人的国王,曾向拉丁姆国王之女

    求婚,但她顺从神意和埃涅阿斯结婚,他兴师问罪,为埃涅阿斯所

    杀。欧吕阿鲁斯和尼苏斯是好朋友,同沃尔斯克人打仗时阵亡。他们

    都是《埃涅阿斯纪》中的英雄,前两个是特洛亚人的敌人,后两人是

    特洛亚人的将领,双方都为意大利光荣牺牲。

    [35] 指魔鬼忌妒亚当和夏娃在乐园里的幸福,从地狱里放出象征

    贪婪的母狼。他们俩受贪欲的诱惑,偷吃了分别善恶之树的果子,被

    上帝逐出乐园。

    [36] “永恒的地方”指地狱;地狱和天国永远存在,炼狱一到世

    界末日,就不存在了。在地狱里受苦的灵魂完全陷入绝望的境地,所

    以大声乞求第二次死,即灵魂灭亡,来解脱永恒之苦。

    [37] “ 安 心 处 于 火 中 的 灵 魂 ” 指 在 炼 狱 经 受 磨 难 的 灵

    魂;“火”泛指炼狱的种种磨难,这些灵魂安心经受磨难,因为经受

    磨难消除罪孽后,就有升入天国的希望。

    [38] 指贝雅特丽齐。但丁以她象征信仰和神学,以维吉尔象征理

    性和哲学,因为他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囿于时代的偏见,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理性和哲学只能使人认识罪恶的严

    重后果,通过悔罪自新,获得现世幸福,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使灵魂

    得救,享受天国之福。

    [39] “天上”指上帝所在的净火天(Empireo),“他的都

    城”即天国。维吉尔在世时,耶稣尚未降生,所以不可能信基督教,死后灵魂也就不可能进天国。

    [40] “这场灾难”指“幽暗的森林”和三只野兽拦路,“更大的

    灾难”指死后灵魂可能入地狱。

    [41] “圣彼得之门”指炼狱之门,“你说得那样悲惨的人们”指

    在地狱受苦的灵魂。第二章[1]

    白昼渐渐消逝,昏黄的天色使大地上的众生都解除

    劳役,惟独我一个人[2]

    正准备经受这场克服征途之苦和

    怜悯之情[3]

    的战斗,我的真确无误的记忆将追述这些经

    历。

    啊,缪斯啊!啊,崇高的才华[4]

    呀!现在帮助我

    吧!啊,记载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记忆呀!这里将

    显示出你的高贵。

    我开始说:“引导我的诗人哪,你在让我冒险去做

    这次艰难的旅行之前,先考虑一下我的能力够不够

    吧!你说西尔维乌斯的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就去过永

    恒的世界,而且是肉身去的[5]。可是,如果众恶之敌待

    他优厚的话,聪明人只要想一想注定由他来起的伟大

    作用,谁和什么样的人是他的苗裔[6]

    ,就不会觉得这是

    不恰当的;因为在净火天上他被选定做神圣的罗马及

    其帝国的父亲,罗马和帝国实在说来注定是大彼得的

    继承者奠居的圣地[7]。通过这趟被你歌颂的旅行,他知

    道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他胜利和教皇法衣胜利的

    原因[8]。后来,神‘所拣选的器皿’去过那里,为了给

    信仰带回证明,这种信仰是得救之路的起点[9]。但是我

    呢,我为什么去那里呢?谁准许我去呢?我不是埃涅

    阿斯,我不是保罗;不论我自己还是别人都不相信我

    配去那里。所以,假如我贸然同意去,恐怕此行是胆

    大妄为。你是明智的,理解我的意思比我说的还清楚。正如一个人打消原来的念头,由于种种新的考虑

    而翻然改计,以致完全丢开已经开始的事,我在昏暗

    的山坡上情况也变成这样,因为想来想去,我就把匆

    忙开始的冒险计划化为泡影了。”

    “如果我没有误解你这话的意思,”那位豪迈者的

    灵魂[10]

    回答说,“你的心灵是受了怯懦情绪的伤害,这种情绪常常阻碍人,使他从光荣的事业上后退,犹

    如牲口眼岔看到的东西吓得它惊了一样。为了解除你

    这种恐惧,我要告诉你,我为什么来,当初听到了什

    么,才对你产生了怜悯之情。我是在那些悬空的灵魂 [11]

    中间,一位享天国之福的美丽的圣女来叫我,我连

    忙请她吩咐。她眼睛闪耀着比星星还明亮的光芒,用

    天使般的声音,温柔平和的语调开始对我说:‘啊,温厚的曼图阿人的灵魂哪,你的美名如今仍然留在世

    上,并且将与世长存。我的朋友,但非时运的朋友,在荒凉的山坡上被挡住去路,吓得转身后退;据我在

    天上听到的关于他的消息,恐怕他迷途已经太远,我

    起来救他已经迟了。现在请你动身前去,以你的美妙

    的言辞,以一切必要的使他得救的办法援助他,让我

    得到安慰。我是贝雅特丽齐[12]

    ,是我让你去;我是从

    我愿意返回的地方[13]

    来的;爱推动我,让我说话。今

    后在我主面前,我要常常向他称赞你。’于是,她沉

    默了,接着,我开始说:‘啊,有美德的圣女呀,只

    因有你,人类才超越了最小的圆天所包覆的一切众生 [14]

    ,你的命令正中下怀,即使已经遵行,我都觉得太

    晚;除了向我说出你的愿望以外,别的都不必讲。但

    是,请你告诉我,我不怕从你渴望返回的寥廓的地方

    降临这低下的中心[15]

    ,是什么缘故。’‘既然你想深知这里面的道理,我就简单地告诉你,’她回答

    说,‘我为什么不怕到这里来。人们只须怕那些有力

    为害于人的事物,其他的就不必怕,因为它们并不可

    怕[16]。蒙神的恩泽把我造成这样,使你们的不幸不能

    触动我,这里的火焰也伤不着我[17]。天上的一位崇高

    的圣女[18]

    怜悯那个人遇到我派你去解除的这种障碍,结果打破了天上的严峻判决。’她召唤卢齐亚[19]

    说:‘忠于你的人现在需要你,我把他托付给

    你。’卢齐亚乃一切残忍行为之敌,闻命而动,来到

    我同古代的拉结[20]

    坐在一起的地方。她说:‘上帝的

    真正赞美者[21]

    贝雅特丽齐呀,你为什么不去救助那个

    那样爱你、由于你而离开了凡庸的人群的人[22]

    哪?你

    没听见他的痛苦的悲叹吗?没看见他正在风浪比海还

    险恶的洪流中受到死的冲击吗?’她说了这话以后,我立刻离开了我的幸福的座位,从天上来到这里,世

    人趋利避害也没有这样快,‘我信赖你的高华典雅的

    言辞的力量,这种言辞给你和听的人都增加光

    彩。’她对我说了这番话以后,就把含泪的明眸转过

    去,使得我来得更快。于是,我就按照她的意思来到

    你这儿,从那只不让你由近路登上那座优美的山的野

    兽前面把你救出来了。那么,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啊?为什么,为什么踟蹰不前?为什么心里存着这样

    的怯懦情绪?既然三位这样崇高的圣女在天上的法庭

    关怀你,我的话又保证你会得到这样的好处,你为什

    么还没有勇气和信心?”

    如同受夜间寒气侵袭而低垂、闭合的小花,经微白

    的朝阳一照,朵朵在花茎上挺起、开放,我的萎靡的

    精神又振作起来[23]

    ,一股良好的勇气涌入我的心中,我像获得自由的人似的开始说:“啊,她拯救我,够

    多么慈悲呀!你立刻听从她对你说的真实的话,够多

    么殷勤哪!你这番话说得我心里非常乐意到那里去,我已经回到我原来的意图。现在走吧,因为我们二人

    一条心:你是向导,你是主人,你是老师。”我这样

    对他说;他一动身,我就跟着走上了艰难、荒野的道

    路。

    [1] 《地狱篇》的序曲。

    [2] 因为维吉尔不是活人。

    [3] 抑制自己的恻隐之心,不怜悯地狱里受苦的灵魂,因为他们

    罪有应得。

    [4] 但丁依照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的范例,在叙述诗中的情

    节之前,先祈求诗神缪斯的帮助,也就是求助于灵感、艺术和学问。

    但是求助于自己的才华,似无先例。《神曲》中有不少诗句表明但丁

    意识到自己有很高的天才。

    [5] “西尔维乌斯的父亲”即埃涅阿斯,他曾由神巫带路,肉身

    往游(非梦游、神游)冥界(事见《埃涅阿斯纪》卷六)。

    [6] “众恶之敌”指上帝。“伟大作用”指埃涅阿斯作为罗马最

    初的奠基人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谁和什么样的人”指他的苗裔恺

    撒、屋大维等伟大人物。

    [7] “大彼得”指圣彼得,他是耶稣最初的门徒,也是最伟大的

    使徒。天主教会把他看成第一位教皇,他的继承者就是以后历代的教

    皇。但丁认为天意建立罗马和罗马帝国,是为统一地中海沿岸,便于

    基督教广泛传布。使徒圣彼得在罗马以身殉道,使罗马成为圣地和教

    廷所在的西方教会中心。

    [8] 指埃涅阿斯在阴间遇到亡父安奇塞斯的灵魂,亡父向他预示

    罗马的未来,使他受到鼓舞,战胜了敌人;他的胜利是建立罗马的远因,罗马注定成为未来的教廷所在地,所以他的胜利也是“教皇法

    衣”(象征教皇职位和权威)胜利的原因。

    [9] “神所拣选的器皿”指圣保罗。“主对亚拿尼亚说:‘……

    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新约·使徒行传》第九章)这里“器

    皿”含义是被视为容器来接受思想影响的人,也就是说,圣保罗是耶

    稣选中的接受和传布福音的人。《圣经》上说他活着的时候,就到过

    第三层天:“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

    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新约·哥林多后

    书》第十二章)他去那里是为给信仰带回证明。基督教义认为信仰是

    得救之路的起点:“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新约·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10] 指维吉尔。“豪迈”与下句中的“怯懦”相对立,也就是

    说,与但丁当时的怯懦情绪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怯懦情绪是由于缺

    乏自信心所致。

    [11] 指在“林勃”(Limbo,即地狱“边缘”之意)的灵魂。在

    埃涅阿斯所游历的冥界中,“林勃”是短命鬼界,那里的鬼魂都是婴

    儿、冤死鬼、自戕者、殉情者(见《埃涅阿斯纪》卷六)。在但丁所

    游历的地狱中,林勃里的鬼魂都是那些在基督降生以前的立德、立

    功、立言的不朽人物和未受洗礼而夭殇的婴儿,他们因生前未曾犯罪

    而不受地狱的刑法,但因未受洗礼,也不能享天国之福,可以说是处

    于悬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的惟一的痛苦是希望进天国而不可能实

    现。

    [12] 贝雅特丽齐(Beatrice)是但丁所爱的佛罗伦萨少女的名

    字。据考证,她是福尔科·波尔蒂纳里(Folco Portinari)的女儿,和但丁同岁,1286年和西蒙奈·德·巴尔迪(Simone dei Bardi)结

    婚,1290年逝世。但丁对她的爱情是精神上的爱情,带有神秘色彩。

    在她死后,但丁把抒写对她的爱情、寄托对她逝世的哀思以及其他有

    关的诗,用散文连缀在一起,构成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取名《新

    生》(约公元1292—1293);歌颂她也是写《神曲》的目的之一。

    [13] 指净火天,即天国。

    [14] 即九重天中最低的、距离地球最近的月天。月天所包覆的众

    生指地球上除人类以外的一切众生。[15] “寥廓的地方”指九重天之上的最高、最广的净火天;“低

    下的中心”指地狱,它形似上宽下窄的漏斗,从地面通到地心,可以

    说是地球的中心;根据托勒密天文体系,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地

    狱也可以说是宇宙的中心。

    [16] 这话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克伦理学》卷三第九章。

    [17] “你们的不幸”指地狱里的灵魂的不幸;“这里的火焰”泛

    指地狱里的酷刑。

    [18] 指圣母马利亚。但丁对她极其崇敬,在《地狱篇》中永不提

    她的名字。她象征未求预赐的恩泽(grazia preveniente)或慈悲。

    [19] 圣卢齐亚(Santa Lucia,公元281—304)是西西里岛锡腊

    库扎人,因信基督教受酷刑殉道;她象征启迪人心的恩泽(grazia

    illuminante);中世纪以她为患眼病者的守护神,但丁自幼目力较

    弱,又好读书,因而特别敬奉她。

    [20] 拉结是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的妻子(见《旧约·创世记》第

    二十九章),神学家以她象征冥想生活,以她姐姐利亚象征行动生

    活。

    [21] 意即贝雅特丽齐尽美尽善,真正体现出造物主的伟大,使所

    有看到她的人都衷心赞美上帝。

    [22] 可以理解为但丁因写赞美贝雅特丽齐的诗而蜚声文坛,也可

    以理解为但丁由于爱贝雅特丽齐,道德和精神境界均高出众人之上。

    [23] 这个美妙的比喻把但丁当时的心情变化描写得十分入神。不

    仅意大利诗人波利齐亚诺在《比武篇》第二章中,塔索在《耶路撒冷

    的解放》第四歌中受到它的启发,英国诗人乔叟在《特罗伊拉斯和克

    莱西德》卷二第139节甚至还模拟了它。第三章

    由我[1]进入愁苦之城,由我进入永劫之苦,由我进入万劫不复的

    人群[2]中。

    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神圣的力量、最高的智慧、本原的爱

    创造了我[3]。在我以前未有造物,除了永久存在的以外[4],而我

    也将永世长存。

    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把一切希望抛开!

    我瞥见一座门的门楣上写着这段文字,颜色黯淡阴

    森;因此我说:“老师,我觉得这些话的含义很可

    怕。”

    他像老练的人似的对我说:“这里必须丢掉一切疑

    惧,这里必须清除一切畏怯。我们已经来到我对你说

    过的地方,你将看到那些失去了心智之善[5]

    的悲惨的

    人。”

    他拉着我的手,面带喜色,使我感到安慰,随后就

    把我带到幽冥世界的秘密中。这里叹息、悲泣和号哭

    的声音响彻无星的空中,使我起初不禁为之伤心落

    泪。种种奇异的语言,可怕的语音,痛苦的言辞,愤

    怒的喊叫,洪亮的和沙哑的嗓音,同绝望的击掌声合

    在一起,构成一团喧嚣,在永远昏黑的空气中不住地

    旋转,犹如旋风刮起的沙尘。我觉得恐怖[6]

    紧箍着我的头,就说:“我听见的是

    什么声音?这些看起来被痛苦压倒的是什么人?”

    他对我说:“这是那些一生既无恶名又无美名的凄

    惨的灵魂[7]

    发出来的悲鸣哀叹。他们中间还混杂着那一

    队卑劣的天使,这些天使既不背叛也不忠于上帝,而

    只顾自己。各重天都驱逐他们,以免自己的美为之减

    色,地狱深层也不接受他们,因为作恶者和他们相

    比,还会觉得有点自豪[8]。”

    我说:“老师,什么使他们这样痛苦,致使他们悲

    鸣哀叹如此沉痛呢?”

    他回答说:“我简单地告诉你。他们没有死的希望 [9]

    ,他们盲目度过的一生如此卑不足道,以至于对任何

    别种命运他们都忌妒[10]。世上不容许他们的名字留下

    来,慈悲和正义都鄙弃他们,我们不要讲他们了,你

    看一看就走吧。”

    我定睛细看,只见一面旗子飞速回旋奔驰[11]

    ,似乎

    永远不肯停下来。旗子后面涌来如此漫长不尽的人

    流,若非亲眼看到,我决不相信死神已经毁掉了这么

    多的人。我认出其中的几个之后,就瞥见了一个鬼

    魂,识得他是那个由于怯懦而放弃大位的人[12]。我立

    刻知道并且认定,这是那一群既为上帝又为他的仇敌

    们[13]

    所不喜的卑怯之徒。这些从来没有真正生活过的

    可怜虫都赤身裸体,被麇集在那里的牛虻和黄蜂蜇来

    蜇去。蜇得他们脸上流下一道一道的血,流到脚上被

    可厌的蛆虫所吮吸。当我纵目向前眺望时,只见许多人在一条大河的岸

    上,因此我说:“老师,现在请让我知道这些是什么

    人,据我借这微弱的光所看到的情景,他们似乎急于

    渡河,是什么规律使他们这样。”他对我说:“等我

    们在阿刻隆河[14]

    岸上停住脚步时,你就明白这些事

    了。”于是,我把眼睛羞惭地低垂着,恐怕我说话他

    并不高兴,直到我们走到河边,我都闭口无言。

    瞧!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驾着一只船冲我们来了,他喊道:“罪恶的鬼魂们,你们该遭劫了!再也没有

    希望见天日了!我来把你们带到对岸,带进永恒的黑

    暗,带进烈火和寒冰[15]。站在那儿的活人的灵魂,你

    离开那些死人吧。”但是,看到我不离开,他随后就

    说:“你将走另一条路,从别的渡口渡过去上岸,不

    从这里,一只较轻的船要来载你[16]。”

    我的向导对他说:“卡隆[17]

    ,不要发怒:这是有能

    力为所欲为者所在的地方[18]

    决定的,不要再问。”铅

    灰色的沼泽上这个两眼辐射着愤怒的火焰的船夫听了

    这话以后,毛烘烘的脸上的怒气就平静下来了。

    但是,那些疲惫不堪的赤身裸体的鬼魂一听见他这

    残酷的话,都勃然变色,咬牙切齿。他们诅咒上帝和

    自己的父母,诅咒人类,诅咒自己出生的地方和时

    间,诅咒自己的祖先和生身的种子[19]。然后,大家痛

    哭着一同集合在等待着一切不畏惧上帝的人的不祥的

    河岸上。魔鬼卡隆怒目圆睁,如同火炭一般,向他们

    招手示意,把他们统统赶上船去;谁上得慢,他就用

    船桨来打。如同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落下,直到树枝看见自己

    的衣服都落在地上一样[20]

    ,亚当的有罪孽的苗裔[21]

    一

    见他招手,就一个一个从岸上跳上船去,好像驯鸟听

    到呼唤就飞过来似的。他们就这样渡过水波昏暗的

    河,还没有在对岸下船,这边就又有一群新来的鬼魂

    集合。

    “我的儿子,”蔼然可亲的老师说,“凡在上帝震

    怒中死去的人[22]

    ,都从各国来到这里集合;他们急于

    渡河,因为神的正义鞭策他们,使恐惧化为愿望。善

    良的灵魂从来不打这里过;所以,如果卡隆生你的

    气,口出怨言,现在你就会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23]。”

    他说完了这话,昏黑的原野就发生了那样强烈的地

    震,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恐怖,还使我浑身冷汗淋漓。

    泪水渗透的地上刮起一阵风,风中闪射出一道红彤彤

    的电光,使我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像睡着了的人似的

    倒下了。

    [1] 指地狱之门。

    [2] 指地狱里的灵魂。

    [3] 说明地狱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在自身的正义推动下创造

    的,“神圣的力量”指圣父,“最高的智慧”指圣子,“本原的

    爱”指圣灵。

    [4] 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上帝在创造地狱之前,先创造了天使、各重天和土、水、气、火四要素,这些都是永久存在的。天使们被创

    造后不久,六翼天使卢奇菲罗(Lucifero)就带领一部分天使背叛了

    上帝,从天上坠落下来。上帝就创造了地狱,卢奇菲罗及其党羽随即堕入其中,变成魔鬼。卢奇菲罗从天上坠落下来,见《旧约·以赛亚

    书》第十四章、《新约·路加福音》第十章和《新约·启示录》第十

    二章。

    [5] “心智之善”(il ben dell'intelletto)指见到上帝,即

    获得所谓“神福的灵见”(visione beatifica)。亚里士多德《伦理

    学》以至善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至善就是福,福乃“思辨的活动”,也就是探求真理的活动,所以但丁在《筵席》第二篇第三章引用他的

    话:“真理乃心智之善”。中世纪神学家认为上帝乃最高真理,见到

    上帝,人的心智就完全得到满足,达到了至善的目的。地狱里的灵魂

    虽然还保有心智,但永远见不到上帝,也就是说“失去了心智之

    善”。

    [6] 此处有两种异文:波斯科-雷吉奥(Bosco-Reggio)注释本

    为 “error” , 释 义 为 “dubbio” ( 怀 疑 ) , 牟 米 利 亚 诺

    ( Momigliano ) 注 释 本 和 萨 佩 纽 ( Sapegno ) 注 释 本 则

    为“orror”(恐怖)。译文根据后者。

    [7] 但丁认为人生在世应该有所作为,名传后世,醉生梦死的人

    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生活过”,他们没有为善,所以灵魂不能进天

    国,但又没有作恶,所以也不沦入地狱深层,而永远留在地狱外围。

    [8] 指在卢奇菲罗叛变时保持中立的天使,这些天使的存在不见

    基督教经传,大概来源于民间传说。“各重天都驱逐他们”,因

    为“假如它们接受这类邪恶的天使,他们就会玷污它们的美”(薄伽

    丘的注释)。“作恶者”指地狱里的叛变的天使,也泛指沦入地狱的

    罪恶的灵魂,他们和中立的天使或怯懦而无所作为的灵魂相比,会以

    自己至少还有勇气作恶自豪,如果深层地狱接受中立的天使或怯懦而

    无所作为的灵魂,他们会不屑与之为伍。

    [9] 意即他们没有第二次死的希望(参看第一章注),因为灵魂

    是不死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通过灵魂灭亡结束自己的痛苦。

    [10] 意即对于沦入地狱深层受苦者的命运他们都忌妒。“盲目度

    过的一生”意即懵懵懂懂、无声无息的一生。

    [11] 地狱和炼狱中的灵魂所受的惩罚大都根据“一报还一

    报”(contrapasso)的原则,罪与罚的方式或性质要么相似,要么相反,关系极为密切。无所作为的人和守中立的天使从来没有在任何旗

    帜下行动起来,因而罚他们跟在前面飞速奔驰的旗子后面永远不停地

    跑去;他们从来没有受过任何事物的刺激而有所作为,因而罚他们被

    牛虻和黄蜂蜇来蜇去,他们怯懦卑下,只配受这些小动物折磨,流下

    的血和泪,只配被蛆虫吮吸。

    [12] 大多数注释家都认为指教皇切勒斯蒂诺(Celestino)五世

    (约公元1210—1296)。他出身寒微,出家修道多年,1294年当选为

    教皇,不久即感到不能胜任;加冕后不到四个月,就在枢机主教卡埃

    塔尼(Caetani)的怂恿和压力下,宣布退位。野心勃勃的卡埃塔尼继

    任为教皇,称卜尼法斯八世,他给教会和意大利造成很大的祸患,是

    但丁深恶痛绝的人。但丁认为,切勒斯蒂诺由于怯懦而退位,为卜尼

    法斯八世掌权铺平了道路,因而诗中对他表示鄙夷和厌恶,把他当作

    卑怯无所作为的典型。

    [13] 指魔王卢奇菲罗和魔鬼们。

    [14] 希腊神话中的冥界的河流之一,意即“愁河”,它既是河又

    是沼泽。《埃涅阿斯纪》卷六描写鬼魂渡此河的诗句,为但丁所借鉴

    和取法。

    [15] 泛指地狱中的酷刑。

    [16] 指得救的灵魂不渡阿刻隆河,而在流经罗马的台伯河河口集

    合,由天使驾轻舟运载他们渡过海洋,到达炼狱山脚下(详见《炼狱

    篇》第二章)。

    [17] 据希腊神话,卡隆是幽冥和夜的儿子,在冥界担任驾船运载

    亡灵渡阿刻隆河的职务。但丁根据《新约·哥林多前书》第十章中所

    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上帝”,认为异教的神就是《圣

    经》中所说的鬼,因而在写地狱时,大胆利用异教神话中有关冥界的

    材料。

    [18] “有能力为所欲为者”指全能的上帝,他所在的地方指净火

    天。

    [19] “生身的种子”指自己的父亲,这里回过来重复诅咒父母生

    育自己;这些由于绝望而诅咒一切的话,显然受到《旧约·约伯记》

    第三章和《旧约·耶利米书》第二十章的启发。[20] 这一比喻脱胎于《埃涅阿斯纪》卷六第300—310行,维吉尔

    用秋天树叶飘落的情景比拟河滩上纷纷请求上船的亡魂数目之多;但

    丁别出心裁,加以变化,使情景更加鲜明生动。

    [21] 据《旧约·创世记》,亚当是人类的始祖;他的“有罪孽的

    苗裔”指应该入地狱的人。

    [22] 指有罪临终不肯忏悔,因而不能蒙神赦免的人。

    [23] 卡隆的话暗示但丁是注定要得救的人。第四章

    一声巨雷震破我头脑沉酣的睡梦,我犹如被撼醒的

    人似的惊醒了;站起身来,把已经恢复视觉的眼睛转

    向四周,凝神观察,想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事实

    是,我发现我在愁苦的深渊的边沿[1]

    ,深渊中聚集着无

    穷无尽的轰隆的号哭声。它是那样黑暗、深邃、烟雾

    弥漫,我无论怎样向谷底凝视,都看不清那里的东

    西。

    “现在我们就从这里下去,进入幽冥世界吧,”诗

    人面无人色,开始说,“我第一个进去,你第二

    个。”

    我觉察到他的脸色,说:“我恐惧时,你总给我安

    慰,如果你害怕了,我怎么去呢?”他对我说:“这

    下面的人们的痛苦使我的怜悯之情表露在脸上,你把

    这种表情看成了恐惧。我们走吧,因为遥远的路程在

    催促我们。”

    说了这话,他就先进去,让我也跟着走进环绕深渊

    的第一圈[2]。据我所听到的,这里没有其他悲哀的表

    现,只有叹息的声音使永恒的空气颤动。这种叹息是

    一大群一大群的婴儿、妇女和男人并非由于受苦而是

    由于内心的悲哀发出来的。

    善良的老师对我说:“你不问一问你看见的这些灵

    魂是什么人吗?在你再往前走以前,我得先让你知道,他们并没有犯罪;如果他们是有功德的,那也不

    够,因为他们没有领受洗礼,而洗礼是你所信奉的宗

    教之门[3];如果他们是生在基督教以前的,他们未曾以

    应该采取的方式崇拜上帝[4]

    :我自己就在这种人之列。

    由于这两种缺陷,并非由于其他的罪过,我们就不能

    得救,我们所受的惩罚只是在向往中生活而没有希望 [5]。”

    我听了他的话以后,剧烈的痛苦袭击了我的心,因

    为我知道,在这“林勃”中处于悬空状态[6]

    的,有许多

    非常杰出的人物。“告诉我,我的老师,告诉我,我

    的主人,”由于想使克服一切怀疑的信仰得到证明[7]

    ,我开始说,“曾经有人或者靠自己的功德或者靠别人

    的功德从这里出去,随后得享天国之福吗?”他明白

    了我的隐晦的话,回答说:“我处于这种境地不久[8]

    ,就看见一位戴着有胜利象征的冠冕的强有力者[9]

    来临。

    他从这里带走了我们的始祖和他儿子亚伯的灵魂[10]

    ,挪亚[11]

    以及立法者和惟神命是从的摩西[12]

    的灵魂,族

    长亚伯拉罕[13]

    和国王大卫[14]

    ,以色列[15]

    和他的父亲、儿子们以及他服务多年才娶到的拉结[16]

    ,还有许多别

    的人,都使他们得享天国之福。我还想让你知道,在

    他们以前,人类的灵魂没有得救的。”

    我们没有因为他说话停止脚步,而仍然从林中走过

    去,我说的是从密集的灵魂之林里走过去。离开我睡

    着的地方还没走多远,我就瞥见一片火光把周围的一

    团黑暗战胜了一半[17]。我们距离那里还有一段路,但

    并不太远,我还大致看得出,有一些尊贵的人物占有

    那个地方。“啊,为科学和艺术增光的诗人哪,请问你,这些享有使他们景况与众不同[18]

    的光荣地位的是

    什么人哪?”他对我说,“他们为世人所传扬的荣

    誉,赢得了天上的恩泽,把他们提高到这样的地

    位。”这时,我听见一个声音说:“向最崇高的诗人

    致敬吧,他的灵魂离开了这里,现在回来啦[19]。”话

    音一落,并且沉静下来后,我就看见四位伟大的灵魂

    向我们走来:他们的神情既不悲哀,也不喜悦。善良

    的老师开始说:“你看手里拿着那把宝剑、像君主似

    的走在三个人前面的那一位:那就是诗人之王荷马 [20];跟在他后面走来的是讽刺诗人贺拉斯[21];第三位

    是奥维德[22]

    ,最后一位是卢卡努斯[23]。因为他们都和

    我一样有那一个声音说出来的称号[24]

    ,他们就都向我

    表示敬意,他们这样做,做得好。”我就这样看到那

    位创作最崇高的诗歌[25]

    的诗人之王的美好的流派集合

    在这里,他那种诗歌像鹰一般高翔于其他种诗歌之

    上。他们在一起谈了一下之后,就转过身来向我表示

    敬意,对此,我的老师微微一笑;此外,他们还给了

    我更多的荣誉,因为他们把我列入他们的行列,结

    果,我就是这样赫赫有名的智者中的第六位。我们就

    这样一直走到那火光跟前,一面走,一面谈,对于谈

    的那些事,在这里最好是保持沉默,正如在那里最好

    是谈一样。我们来到了一座高贵的城堡[26]

    前,这座城

    堡有七道高墙环绕,周围有一条美丽的小河防护着。

    我们如履平地一般渡过了这条小河;我和这几位智者

    穿过七道门进去,来到一块青翠的草坪上[27]。这里有

    一群人,目光缓慢、严肃,容颜具有重大的威仪。他

    们话很少,声音柔和。接着,我们就退到一边,走上

    空旷、明亮的高地,从那里可以看见所有的人。在对面那块珐琅般的草坪上,那些伟大的灵魂都出现在我

    眼前,由于看见了他们,如今我内心还感到自豪。

    我看见厄列克特拉和许多同伴[28]

    ,其中我认出赫克

    托尔和埃涅阿斯[29]

    ,戎装鹰眼[30]

    的恺撒。看见卡密拉

    和彭特希莱亚[31];在另一边,看见拉提努斯和他女儿

    拉维尼亚[32]

    坐在一起。看见驱逐塔尔昆纽斯的布鲁图

    斯[33]

    ,还有卢柯蕾齐亚、优丽亚[34]

    、玛尔齐亚[35]

    和科

    尔奈丽亚[36];看见萨拉丁独自在一边[37]。我稍微抬起

    眉毛仰望时,看见智者们的大师[38]

    坐在哲学家族中

    间。他们大家都注视着他,都向他表示敬意:这里我

    看见苏格拉底[39]

    和柏拉图[40]

    ,他们站在其他人的前面

    离他最近;还有主张偶然乃宇宙的成因的德谟克里特 [41];狄奥格尼斯[42]

    ,阿那克萨哥拉[43]

    和泰利斯[44]

    ,恩

    沛多克勒斯[45]

    ,赫拉克利图[46]

    和芝诺[47];看见搜集、研究植物特性的优秀搜集家,我说的是狄奥斯科利德 [48];看见奥尔甫斯[49]

    ,图留斯[50]

    ,黎努斯[51]

    和道德哲

    学家塞内加[52]

    ,几何学家欧几里得[53]

    ,还有托勒密 [54]

    ,希波革拉底[55]

    ,阿维森纳[56]

    和嘉伦[57]

    以及作出伟

    大的注释的阿威罗厄斯[58]。我不详细描写所有的人,因为漫长旅程的诗题紧紧驱迫着我,叙述事实时,言

    辞就往往失之简略。

    我们一行六人减为二人,我的睿智的向导由另一条

    路领着我走出宁静的空气,进入颤动的空气中[59]。我

    来到没有一线光明的地方。

    [1] “愁苦的深渊”指地狱。前章末尾说,一道红彤彤的电光使

    但丁完全失去了知觉,像睡着了的人似的倒在地上;这里说,一声巨

    雷惊醒了他,他发现自己已经在地狱深渊的边沿;他是怎样到达阿刻隆河彼岸的?注释家有种种不同的猜想,因为诗中没有说明,我们只

    好存疑。

    [2] 但丁幻想地狱在北半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从地面通

    到地心,形状像圆形剧场或上宽下窄的漏斗,共分九层。“环绕深渊

    的第一圈”即第一层地狱,名叫“林勃”,未受洗礼而死的婴儿的灵

    魂和生在基督教以前的、信奉异教的、因立德、立功、立言而名传后

    世的人的灵魂都在这一层。他们并不受苦,只是由于不可能进天国而

    叹息(参看第二章注)。

    [3] 洗礼是基督教第一圣礼,领受了洗礼才能成为基督教徒。

    [4] 指生在基督以前的有功德的异教徒。“未曾以应该采取的方

    式崇拜上帝”,就是说,他们没有像《旧约》中的犹太先哲们那样相

    信弥赛亚(即救主)将降生,为人赎罪。

    [5] 意即向往天国而又没有希望实现这种愿望。

    [6] 指不能享天国之福而又不受地狱之苦的悬空状态。

    [7] 指有关耶稣基督死后降临地狱,从“林勃”中救出《旧约》

    中的犹太先哲们的传说,这一传说当时已经成为基督教信条。维吉尔

    的灵魂在“林勃”,因此,但丁请求维吉尔证实这一信条,但他用措

    辞婉转隐晦的话来问。

    [8] 维吉尔死于公元前19年,耶稣基督是三十四岁时死的,前后

    相隔仅五十三年,在注定永久留在“林勃”中的维吉尔看来,这是微

    不足道的,即使比起基督之死与但丁游地狱时相隔的一千二百六十六

    年来,也可以说时间很短。

    [9] “强有力者”指基督。为了表示尊敬,但丁在《地狱篇》中

    不直提基督,在《炼狱篇》中,不以基督一词作韵脚,在《天国篇》

    中,不以之与其他的词押韵,而与其自身押韵。“戴着有胜利象征的

    冠冕”大概指教堂中镶嵌画基督像头上饰有十字形图案的光环,十字

    架象征基督的胜利。

    [10] 指人类的始祖亚当,亚伯是亚当的第二个儿子,他是牧羊

    的,他哥哥该隐是种地的,他们把各自的供物献给上帝,上帝只“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该隐气愤不平,杀死了亚伯(见《旧约·创

    世记》第四章)。

    [11] 挪亚是亚当的第三个儿子塞特的后裔,他“是个义人,在当

    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上帝因世人罪恶滔天,准备使洪水泛滥,毁

    灭世界时,惟独预先命挪亚造方舟,使他全家得免于难(见《旧约·

    创世记》第六至九章)。

    [12] 摩西是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定居迦南的部落首领,相传

    他在西奈山从上帝受十诫和各种典章法律,奠定了犹太教的基础(见

    《旧约·出埃及记》);这里说他“惟神命是从”,因为《旧约·约

    书亚记》第一章称他为“耶和华的仆人摩西”。

    [13] 亚伯拉罕是以色列人的始祖,原名亚伯兰,他九十九岁时,上帝对他说:“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

    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见《旧约·创世记》第十七章)。

    [14] 大卫(公元前1013—前973)是犹太部落的首领,以色列人

    的第一个国王扫罗和非利士人打仗,兵败自杀后,以色列人拥戴他为

    国王;他赶走非利士人,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耶路撒

    冷;他又是诗人,《旧约·诗篇》中的一些诗歌相传是他作的。

    [15] 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和天使摔跤,战胜天使后,上帝给他改

    名为以色列,就是“上帝的战士”的意思(见《旧约·创世记》第三

    十二章)。雅各的父亲是以撒。雅各一共有十二个儿子。

    [16] 拉结是雅各的母舅拉班的第二个女儿,为了娶到她,雅各为

    拉班服务十四年之久(见《旧约·创世记》第二十九章)。

    [17] 指下面所说的“高贵的城堡”辐射出的光芒战胜了周围的黑

    暗,但丁由于在城堡前面,只能看见城堡周围的黑暗有一半被火光照

    亮,这火光是古代文化或智慧之光的象征。

    [18] 指这些名人的灵魂在光明的“高贵的城堡”中,和“林

    勃”中其他的灵魂在黑暗中的景况迥然不同。

    [19] 诗中没有讲这话是谁说的,大概出自荷马之口,他代表以他

    为首的诗人们欢迎维吉尔归来。[20] 荷马(公元前九世纪、八世纪间),古希腊诗人,相传为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大史诗的作者;“手里拿着那把宝

    剑”说明他是写战争的诗人。但丁不懂希腊文,当时荷马史诗又没有

    完整的拉丁文译本,他只从拉丁作家的书中间接知道荷马。

    [21] 贺拉斯(公元前65—前8),古罗马诗人。这里主要把他作

    为《讽刺诗集》和《诗简》的作者,称他为讽刺诗人。

    [22]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7),古罗马诗人。但丁从他的作

    品,尤其从《变形记》中,获得了许多古代文学和神话方面的知识。

    [23] 卢卡努斯(公元39—65),古罗马诗人。但丁曾深入研究他

    的史诗《法尔萨利亚》(一称《内战记》),在《筵席》第四篇第二

    十八章中称他为“大诗人”。

    [24] 指四位伟大的灵魂中的一位(大概是荷马)喊出的“诗

    人”这一称号。全句大意是:由于他们都和我一样是诗人,他们向我

    表示敬意是得当的,因为他们这样做,也意味着尊重他们自己和诗。

    [25] 指史诗,但丁称这种诗为“悲剧”风格的诗,也就是风格高

    华的诗。

    [26] “高贵的城堡”在建筑形式上和寓意上都具有中世纪的特

    征。对于寓意的解释,迄无定论。波斯科—雷吉奥注释本根据《筵

    席》第四篇第十九章中“凡美德所在即为高贵”这句话,认为“高贵

    的城堡”象征人的高贵性;七道高墙象征四种道德方面的美德,即谨

    慎、公正、坚忍、节制和三种心智方面的美德,即聪明、学问、智

    慧;七道门象征中世纪学校中教授的七艺,前三艺是拉丁文、逻辑、修辞,后四艺是音乐、算术、几何、天文;小河象征达到心灵的高贵

    性须要克服的障碍,六位诗人凭借自己的才能很容易地克服了这种障

    碍。

    [27] 大概象征这些伟大的灵魂的美名万古长青。

    [28] 厄列克特拉是传说中特洛亚的奠基者、特洛亚人的祖先达达

    努斯的母亲,“许多同伴”指她的后裔。

    [29] 赫克托尔是伊利昂城的主将和最英勇的保卫者,埃涅阿斯是

    罗马的奠基者(详见第一章注)。[30] 形容恺撒的眼睛像鹰眼似的闪射着炯炯的光芒。

    [31] 卡密拉(见第一章注);彭特希莱亚是神话中阿玛松女儿国

    的国王,赫克托尔战死后,她率军援助特洛亚,被希腊英雄阿奇琉斯

    杀死。

    [32] 拉提努斯是拉丁姆国王;拉维尼亚是他的女儿,埃涅阿斯的

    妻子。

    [33] 布鲁图斯全名为卢丘斯·优纽斯·布鲁图斯,是罗马历史传

    说中的人物。古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尔昆纽斯(绰号暴君)

    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奸污了同族柯拉蒂努斯的妻子卢柯蕾齐亚,卢柯蕾

    齐亚是个贞烈的女性,愤而自杀;布鲁图斯领导罗马人民赶走了塔尔

    昆纽斯家族,废除王政,建立了贵族共和国(公元前510)。

    [34] 优丽亚是恺撒的女儿,庞培的妻子。

    [35] 玛尔齐亚是古罗马政治家卡托(公元前95—前46)的妻子,关于卡托,《炼狱篇》第一章将另有注。

    [36] 科尔奈丽亚是战胜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罗马名将西庇阿的女

    儿,在儿子盖约斯·格拉古斯推行改革失败而死后,她退隐,潜心研

    究希腊罗马文学,但丁在《天国篇》第十五章中以她为高贵女性的典

    型。

    [37] 萨拉丁是中世纪埃及苏丹国家的君主(公元1174—1194),1187年,他消灭了十字军的主力,随后收复了耶路撒冷;他以慷慨大

    方闻名四方,但丁在《筵席》第四篇第一章把他列入因慷慨大方而受

    人赞美的君主中。因为他是伊斯兰教徒,属于另一文化传统,所

    以“独自在一边”。

    [38] 指古希腊集大成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

    322)。

    [39]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

    [40]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

    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41] 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原子

    论者,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偶然遇合而形成的。

    [42] 大概指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狄奥格尼斯(约公元前400—

    前325),但也可能指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阿波罗尼亚人狄奥格尼斯

    (约公元前460)。

    [43] 阿那克萨哥拉(约公元前500—前428),古希腊哲学家,种

    子论者,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均由物质的“种子”构成。

    [44] 泰利斯(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古希腊哲学家,主

    张万物起源于水。

    [45] 恩沛多克勒斯(约公元前490—前430),古希腊哲学家,认

    为宇宙间火、气、水、土四要素受“爱”和“争”这两种力量推动,在永远不住地互相结合,互相分离。

    [46] 赫拉克利图(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古希腊哲学

    家,他遗留下来的思想片断含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7] 这里指的究竟是古希腊斯多噶派哲学家芝诺(约公元前335

    —前263),还是古希腊哲学中埃利亚(在意大利南部)人芝诺,很难

    确定。

    [48] 狄奥斯科利德(公元一世纪),古希腊名医,著有论植物的

    医疗效能的书。

    [49] 奥尔甫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音乐家和诗人,他的音乐能使

    顽石起舞,猛兽驯服。

    [50]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古罗马

    政治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

    [51] 黎努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诗人。

    [52] 塞内加(公元4?—65),古罗马悲剧作家,作为哲学家,他宣扬斯多噶派伦理学。[53] 欧几里得(生于公元前330年顷),古希腊数学家,被视为

    几何学的创始者。

    [54] 托勒密(公元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55] 希波革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古希腊医学家,号

    称“医学之父”。

    [56] 阿维森纳(公元980—1037),阿拉伯医学家,号称“医中

    之王”。

    [57] 嘉伦(公元130—200),古希腊医学家。

    [58] 阿威罗厄斯(公元1126—1198),阿拉伯哲学家,他所作的

    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的评注,对中世纪西方思想、文化很有影响。

    [59] “宁静的空气”指“高贵的城堡”范围内;“颤动的空

    气”指这个城堡范围外充满灵魂叹息声的地方。第五章

    我就这样从第一层下到了第二层,这一层的圈子比

    较小,其中的痛苦却大得多,它使受苦者发出一片哭

    声[1]。

    那里站着可怕的米诺斯[2]

    ,龇着牙咆哮:他在入口

    处审查罪行,作出判决,把尾巴绕在自己身上,表示

    怎样发落亡魂,勒令他们下去。我是说,不幸生在世

    上的人[3]

    的灵魂来到他面前时,就供出一切罪行:那位

    判官就判决他该在地狱中什么地方受苦,把尾巴在自

    己身上绕几遭,就表明要让他到第几层去。在他面前

    总站着许多亡灵:个个都依次受审判,招供罪行,听

    他宣判,随后就被卷下去了。

    “啊,来到愁苦的旅舍[4]

    的人,”米诺斯瞥见我,就中断执行这样重大的职务,对我说,“你要想一

    想,自己是怎么进来的,依靠的是什么人;不要让宽

    阔的门口把你骗进来[5]!”我的向导对他说:“你为什

    么直叫嚣!不要阻止天命注定他做的旅行。这是有能

    力为所欲为者所在的地方决定的[6]

    ,不要再问。”

    现在悲惨的声音开始传到我耳边;现在我来到许多

    哭声向我袭击的地方。我来到一切光全都喑哑[7]

    的地

    方,这里如同大海在暴风雨中受一阵阵方向相反的风

    冲击时那样怒吼。地狱里的永不停止的狂飙[8]

    猛力席卷

    着群魂飘荡;刮得他们旋转翻滚,互相碰撞,痛苦万

    分。每逢刮到断层悬崖[9]

    前面,他们就在那里喊叫、痛哭、哀号,就在那里诅咒神的力量。我知道,被判处

    这种刑罚的,是让情欲压倒理性的犯邪淫罪者[10]。犹

    如寒冷季节,大批椋鸟密集成群,展翅乱飞[11]

    ,同

    样,那些罪恶的亡魂被狂飙刮来刮去,忽上忽下,永

    远没有什么希望安慰他们,不要说休息的希望,就连

    减轻痛苦的希望也没有。

    犹如群鹤在空中排成长行,唱着它们的哀歌飞去 [12]

    ,同样,我看到一些阴魂哀号痛哭着被上述的狂飙

    卷来;因此我说:“老师,这些受漆黑的空气这样惩

    罚的,都是什么人哪?”“你想知道情况的那些人之

    中的第一个,”他随即对我说,“是许多语言不同的

    民族的女皇帝。她沉溺于淫乱的罪恶那样深,竟然在

    她的法律中把人人恣意淫乱定为合法,来免除她所遭

    到的谴责。她是塞米拉密斯[13]

    ,据史书记载,她是尼

    诺的妻子,后来继承了他的帝位,拥有如今苏丹所统

    治的国土[14]。另一个是因为爱情自杀的对希凯斯的骨

    灰背信失节的女性[15]

    ,她后面来的是淫荡的克利奥帕

    特拉[16]。你看那是海伦,为了她,多么漫长的不幸的

    岁月流转过去[17]

    ,你看那是伟大的阿奇琉斯,他最后

    是同爱情战斗[18]。你看那是帕里斯[19]

    ,那是特里斯丹 [20]。”他还把一千多个因为爱情离开人世的人指给我

    看,并且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我听了我的老师说出

    古代的贵妇人和骑士们[21]

    的名字以后,怜悯之情抓住

    了我的心,我几乎神志昏乱了。我开始说:“诗人

    哪,我愿意同那两个在一起的、似乎那样轻飘飘地乘

    风而来的灵魂说话。”他对我说:“你注意着他们什

    么时候离我们近些;那时,你以支配他们的行动的爱

    的名义恳求他们,他们就会来的。”当风刚把他们刮向我们这里时,我就开始说:“受折磨的灵魂们,过

    来同我们交谈吧,如果无人禁止的话!”

    犹如斑鸠受情欲召唤,在意愿的推动下,伸展着稳

    健的翅膀,凌空而过,飞向甜蜜的鸠巢,同样,那两

    个灵魂走出狄多所在的行列[22]

    ,穿过昏暗的空气向我

    们奔来,因为我那充满同情的呼唤是如此强烈动人。

    “啊,温厚仁慈的活人哪,你前来访问我们这些用

    血染红大地的阴魂,假如宇宙之王是我们的朋友的话 [23]

    ,我们会为你的平安向他祈祷,因为你可怜我们受

    这残酷的惩罚。在风像这里现在这样静止的时候,凡

    是你们喜欢听的和喜欢谈的事,我们都愿意听,都愿

    意对你们谈。我出生的城市坐落在海滨,在波河汇合

    它的支流入海得到安息的地方[24]。在高贵的心中迅速

    燃烧起来的爱[25]

    ,使他热恋上我的被夺去的美丽的身

    体;被夺的方式至今仍然使我受害[26]。不容许被爱者

    不还报的爱[27]

    ,使我那样强烈地迷恋他的美貌,就像

    你看到的这样,直到如今仍然不离开我。爱引导我们

    同死。该隐环等待着害我们性命的人[28]。”他们对我

    们说了这些话[29]。“诗人哪,我愿意同那两个在一起的、似乎那样轻飘飘地乘风而来的

    灵魂说话。”

    听了这两个受伤害的灵魂所说的话,我低下头来,一直没有抬起,诗人对我说:“你在想什么?”我向

    他回答时说:“哎呀,多少甜蜜的思想,多么强烈的

    欲望把他们引到那悲惨的关口啊!”接着,我又转身

    对着他们,开始说:“弗兰齐斯嘉,你的痛苦使得我

    因悲伤和怜悯而流泪。但是,你告诉我:在发出甜蜜

    的叹息时,爱通过什么迹象、什么方式使你们明白了

    彼此心里的朦胧的欲望?”她对我说:“再没有比不

    幸中回忆幸福的时光更大的痛苦了;这一点你的老师

    是知道的[30]。但是,如果你有这样热切的愿望,想知

    道我们的爱的最初的根苗,我就像一面哭,一面说的

    人那样说给你听。

    “有一天,我们为了消遣,共同阅读朗斯洛怎样被

    爱所俘虏的故事[31];只有我们俩在一起,全无一点疑

    惧[32]。那次阅读促使我们的目光屡屡相遇,彼此相顾

    失色,但是使我们无法抵抗的,只是书中的一点。当

    我们读到那渴望吻到的微笑的嘴被这样一位情人亲吻

    时[33]

    ,这个永远不会和我分离的人就全身颤抖着亲我

    的嘴。那本书和写书的人就是我们的加勒奥托[34]

    :那

    一天,我们没有再读下去[35]。”

    当这一个灵魂说这番话时,那一个一直在啼哭;使

    得我激于怜悯之情仿佛要死似的昏过去。我像死尸一

    般倒下了[36]。[1] 第二层地狱是犯邪淫罪者的灵魂受苦的地方。地狱共分为九

    层,由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小,痛苦则一层比一层大。第一层(“林

    勃”)中只有叹息的声音,第二层中受苦的灵魂就发号哭的声音。

    [2] 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Minos)是克里特岛的国王,在位时公

    正严明,死后成为冥界判官。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叙述奥德修斯游

    冥界时见到了他:“我就又看到宙斯的显耀儿子弥诺(即米诺斯),他手里拿着黄金的王杖,坐在那里,给鬼魂们宣判;鬼魂们在阴府的

    大门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请他裁判”(《奥德修纪》卷十

    一)。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叙述埃涅阿斯游冥界时,沿袭荷马

    史诗的传统,也把米诺斯作为冥界判官,诗中说:“……在这里,有

    选任的陪审官指定他们席位,米诺斯任审判官,掌有决定权,他把这

    些默不作声的灵魂召集起来开会。听取他生前的经历,决定处

    分”(《埃涅阿斯纪》卷六)。在荷马史诗中,米诺斯作为庄严的王

    者形象出现,在维吉尔史诗中,则把他描写成具有罗马法官开庭审判

    时的气派。但丁从维吉尔诗中借用了这个神话中的人物作为地狱判

    官,但他根据基督教关于异教的神祇皆是鬼物的说法,把米诺斯塑造

    成有尾巴的、狰狞可怖的魔鬼形象。

    [3] 指在地狱里受苦的罪人。他们正如耶稣关于叛徒犹大所说

    的,“不生在世上倒好”(《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因为这样

    他们就不至于入地狱。

    [4] 指地狱。第三章第一句称地狱为“愁苦之城”。

    [5] 这句话是有所本的:“下到阿维尔努斯(罗马神话传说中阴

    府入口处)是容易的;狄斯(罗马神话中的冥神,亦作冥界)的黑门

    昼夜开着;但是掉转脚步,再走出来,到阳间的空气里,那是困难和

    危险的”(《埃涅阿斯纪》卷六);耶稣登山训众说:“你们要进窄

    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新

    约·马太福音》第七章)。

    [6] 维吉尔对运载亡灵渡阿刻隆河的船夫卡隆说过同样的话(参

    看第三章注)。

    [7] 即没有一点光明之意。诗人在这里又大胆使用了一个以声觉

    代替视觉构成的隐喻(参看第一章注)。[8] 这些犯邪淫罪者受苦的方式是一报还一报,罪与罚关系极为

    密切:地狱里的狂飙是他们的情欲的象征;他们生前受情欲驱使,不

    能自制,死后灵魂就被地狱里的狂飙刮来刮去,永远不得安息。

    [9] 原文是ruina,注释家对这个词有不同的解释。萨佩纽注释本

    和波斯科-雷吉奥注释本都认为,指的是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发生的大

    地震使地狱里塌方所形成的断层悬崖。犯邪淫罪者的灵魂受审判后,就被卷下这个悬崖,到第二层地狱受苦,所以每逢被狂飙刮到悬崖前

    面,他们就想起,是神的力量使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而诅

    咒“神的力量”。译文根据这种解释。

    [10] 但丁怎么知道受这种惩罚的是犯邪淫罪者,诗中没有说明;

    可能是维吉尔告诉他的,也可能是他看到惩罚方式后,自己猜想到

    的,从诗中的情景看来,后一种可能似乎更大。

    [11] 这里用椋鸟密集成群,展翅乱飞的状况,来比拟大批阴魂被

    狂飙刮得凌乱翻腾的状况。

    [12] 这个比喻不仅以群鹤的哀鸣来比拟亡魂们的悲号,还以群鹤

    齐飞时排成行列来比拟其中的一批阴魂结成队形随风飘来飘去,这一

    批就是那些“因为爱情离开人世的灵魂”(自杀者和被杀者)。

    [13] 塞米拉密斯是传说中的亚述女王(公元前十四世纪或十三世

    纪),但丁从公元五世纪历史家奥洛席乌斯(Orosius)的七卷《反异

    教徒史》中得知她的事迹。书中说她淫荡无度,甚至和她儿子有乱伦

    的秽行,最后被他杀死。中世纪以她为纵欲淫乱的典型。

    [14] “拥有如今苏丹所统治的国土”这句话不符合历史事

    实:“如今”指公元1300年但丁游地狱的时间,“苏丹”指当时统治

    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的君主;但是,除了埃及以外,马木路克苏丹只

    占有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一部分,古代亚述王国的本土则属于伊尔汗

    国,并不在他的版图之内。注释家认为,诗中出现这一历史地理上的

    错误,是由于但丁把亚述所征服的古巴比伦王国(Babylonia)和埃及

    尼罗河畔的城市巴比伦(Babylon,即古开罗)混淆了。这种差错无关

    宏旨,并不使但丁的诗减色。

    [15] 指迦太基女王狄多。伊利昂城被攻破后,埃涅阿斯经历千辛

    万苦来到迦太基。狄多对他发生了爱情,并且背弃了对临死的丈夫希凯斯所发的永不再嫁的誓言,同他结了婚。后来,埃涅阿斯服从神

    意,离弃了她,到意大利重建邦国,她因此自杀(见《埃涅阿斯纪》

    卷四)。

    [16] 克利奥帕特拉(公元前69—前30)是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姿容秀媚,罗马大将恺撒进军埃及时,她深得他的欢心,并且给他生

    了一个儿子;恺撒被刺死后,执政官安东尼是罗马“后三头”之一,也对她十分迷恋;安东尼在阿克兴角海战(公元前31)中被屋大维击

    败,她和他一同逃往埃及亚历山大城,在敌军围城时自杀。

    [17] 海伦是斯巴达王墨涅劳斯的妻子,具有绝代姿容。伊利昂城

    的王子帕里斯渡海来到斯巴达,爱上了海伦,把她拐走。希腊人动了

    公愤,共同兴师问罪,渡海讨伐特洛亚人。“多么漫长的不幸的岁月

    流转过去”指经过十年战争才攻破伊利昂城,夺回海伦。荷马史诗

    《伊利昂纪》集中描述十年战争中的五十一天的事情。

    [18] 阿奇琉斯是《伊利昂纪》中的希腊英雄,武艺高强,所向无

    敌,由于他退出战斗,希腊大军被特洛亚人击败,后来,他重上战

    场,杀死了伊利昂城的主将赫克托尔,希腊大军转败为胜。据奥维德

    的《变形记》和中世纪的《特洛亚传奇》所说,阿奇琉斯爱上了伊利

    昂城老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波利克塞娜,被诱入神庙,由埋伏在那里

    的帕里斯用毒箭射死;所以诗中说“他最后是同爱情战斗”,结果失

    败。

    [19] 帕里斯(参看注)是普里阿摩斯的儿子,赫克托尔的弟弟。

    他娶了河神凯勃伦的女儿奥诺娜为妻,但他骗到海伦后,就离弃了奥

    诺娜;伊利昂城被攻破时,他被菲洛克特特斯用毒箭射伤;奥诺娜精

    通医术,他求她医治,遭到拒绝,毒发身死。

    [20] 特里斯丹是法国骑士传奇《特里斯丹和绮瑟》(十二世纪)

    中的人物,奉命航海去邻国为他叔父国王玛克迎接新娘绮瑟公主,在

    归途中误饮了为玛克和绮瑟结婚准备的一种神秘饮料,结果对绮瑟发

    生了永远不变的爱情。玛克发现了他们相爱之后,把他们逐出王宫,但最后宽恕了绮瑟。薄伽丘在《神曲》注释中说,特里斯丹“被国王

    玛克用毒箭射伤,垂死之际,王后前来探视,他顿时把她搂在怀里,因用力太猛,他和她的心都迸裂了,这样他们俩就一同死去。”[21] “骑士”泛指上述的英雄人物,其中只有特里斯丹是骑士,其余的人本来不是骑士,但在中世纪流行的属于古代系统的传奇中都

    被塑造成骑士的形象。

    [22] 指狄多等因爱情自杀或被杀者的灵魂排成的行列。

    [23] “宇宙之王”指上帝。“是我们的朋友”意即怜悯我们,肯

    接受我们的祷告。原文是不现实条件句,表示很想为但丁祈祷,无奈

    上帝绝不会听地狱里的罪人的祷告。

    [24] “城市”指腊万纳。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发源于阿尔卑

    斯山,流入亚得里亚海。“汇合它的支流入海得到安息”这句话流露

    出说话的灵魂渴望安息而不能如愿的悲哀情绪。她是弗兰齐斯嘉·达

    ·里米尼(Francesca da Rimini),腊万纳的封建主圭多·达·波伦

    塔的女儿,后来邀请但丁定居腊万纳的小圭多·达·波伦塔的姑母。

    1275年以后不久,她嫁给里米尼的封建主简乔托·马拉台斯塔为妻,这纯粹是一种政略婚姻,因为简乔托跛脚,相貌丑陋,举止粗野。简

    乔托的弟弟保罗是个美少年,后来,叔嫂二人私下里相爱,简乔托发

    现后,当场把他们杀死。这一事件发生在1283—1285年间,曾轰动一

    时。1282—1283年,保罗曾在佛罗伦萨担任人民首领和维持和平专员

    的职务,但丁可能在家乡见到过他。所以但丁对他们的痛苦表示深切

    的同情和怜悯是有特殊原因的。

    [25] 这是“温柔的新体”诗派对爱情的看法,圭多·圭尼采里的

    诗“爱总逃避到高贵的心里”,但丁的一首十四行诗的第一行“爱和

    高贵的心是一回事”,都表达了这种思想。在《神曲》中,但丁改变

    了这种看法,认为爱既可以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也可以使人犯罪。

    保罗和弗兰齐斯嘉叔嫂相爱,由于不能以理性克制情欲,反而“让情

    欲压倒理性”,结果演成悲剧。

    [26] “被夺去的美丽的身体”这句话里,“被夺去”指弗兰齐斯

    嘉被她丈夫杀死。多数注释家把后面的句子“e'l modo ancor

    m'offende”和“被夺去”联系起来,认为意即:我被杀方式如今还使

    我受害,也就是说,在他们俩犯罪时,当场被杀,来不及忏悔,以致

    死后永远在地狱里受苦。萨佩纽注释本和波斯科-雷吉奥注释本则认

    为,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这个句子的意义同“使他爱

    上”(Amor……prese costui)衔接,说明爱得多么强烈。译文根据

    多数注释家的解释。[27] 这 种 说 法 来 源 于 安 德 莱 亚 · 卡 佩 拉 诺 ( Andrea

    Cappellano,十二世纪、十三世纪间)的《论爱情》(De amore)一

    书,对普洛旺斯骑士抒情诗和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派的抒情诗都

    有影响。弗兰齐斯嘉是宫廷中的贵妇人,当然也接触到这种思想。爱

    不容许被爱者不以爱还爱,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说法,但对她来说,却是不可抗拒的法则;她觉得,既然保罗这样爱她,她就非得爱他不

    可,这足以表明她的爱是多么强烈。

    [28] 弗兰齐斯嘉预言,她丈夫简乔托(死于1304年,但丁游地狱

    时还在世)由于犯了杀弟杀妻罪,死后注定在第九层地狱(寒冰地

    狱)中的“该隐环”受苦。“该隐环”(Caina)得名于第一个犯杀弟

    罪的该隐(见《旧约·创世记》第四章),是科奇土斯冰湖划分成四

    个同心圆形的受苦处之一,凡是出卖和杀害亲属者的灵魂都在此受寒

    冰封冻之苦。

    [29] 诗中虽是弗兰齐斯嘉一个人说话,但她同时代表保罗,因此

    这里代词用第三人称复数。

    [30] 维吉尔生前是赫赫有名的诗人,受到罗马皇帝奥古斯丁的敬

    重和优遇,死后灵魂永远留在第一层地狱里,不能进天国,抚今追

    昔,自然感到莫大的痛苦。

    [31] 弗兰齐斯嘉和保罗共同阅读的书是法国骑士传奇《湖上的朗

    斯洛》(十二世纪)。传奇的主人公朗斯洛是布列塔尼王的儿子,幼

    年被“湖上夫人”窃走养大,送到亚瑟王的宫廷,故称“湖上的朗斯

    洛”;他是亚瑟王的第一名圆桌骑士,和王后圭尼维尔秘密相爱。书

    中叙述王后的管家加勒奥(意大利语为加勒奥托)把朗斯洛带到菜园

    里和王后幽会,他在王后面前比较羞怯,加勒奥劝说王后主动和他接

    吻,王后就吻了他很久。

    [32] 意即他们决没有料到,这种心心相印的爱,受阅读这部传奇

    的刺激,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33] 但丁把传奇中圭尼维尔主动吻朗斯洛改为圭尼维尔的“微笑

    的嘴”被朗斯洛亲吻,有些注释家认为他所根据的是这部传奇的另一

    种抄本,但更可能的是为了适应诗中的人物和情境。“微笑的嘴”原

    文是riso(笑、微笑),较早的注释家布蒂(Buti)认为这里指“喜

    悦的面孔”或者指嘴,因为“嘴比面孔的任何其他部分更能显示笑容”;后来的注释家大都同意这种解释;但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德

    ·桑克蒂斯(公元1817—1883)认为,指的不是具体的嘴,而是微

    笑,“微笑是嘴的表情、诗意和情感,是某种空灵的东西,看到它在

    嘴唇间浮动,又仿佛离开了嘴唇,你能看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747KB,1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