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260
中医内科学教材.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6日
第1页
第5页
第17页
第30页
第39页
第279页

    参见附件(44876KB,415页)。

     中医内科学教材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 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医内科学教材,有需要的就快来吧

    基本信息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

    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 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并附前人医案作为临床参考,末列附方索引。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预览

    

    定义和性质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性质:中医/临床专业课/主干课程。

    理论发展史

    1.萌芽阶段—殷商时期“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巨著,记载了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断和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创立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3.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得到充实和发展,如《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初步形成。

    4.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叶天士和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充实了内科热病体系。

    5.中医内科学发展的崭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医学专著,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不断的更新,到目前为止进一步已经发行到七版规划教材。整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

    ⒍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辨证论治纲要

    治疗学是研究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门实用学科。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有指导意义。

    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

    (一)辨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确保辨证准确

    2.掌握病机特点:有利各种不同病证的鉴别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去其有余,补其不足

    2.审证求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4.把握动态变化:分阶段治疗

    5.异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据证因势利导:顺其病势,就近去邪

    7.先期治疗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8.重视调摄护理:饮食、生活、精神、服药

    (三)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

    内科的常用治法,有时可单独运用,有时互相配合运用。单独运用某一治法,多是针对病情发展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突出证候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很难适应病情的错综复杂,所以通常是数法配合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清热开窍并用、开窍镇痉并用、温里固涩并用等。

    中医内科学教材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44876KB,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