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350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2021.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9日
第1页
第5页
第12页
第23页
第38页
第56页

    参见附件(2517KB,89页)。

     考研政治必备的高效复习方法就是从考研政治思维导图2021版开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现考研政治中的难点,更加简单的学习方式,这里附上最全的2021考研政治思维导图欢迎。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

    成绩:江苏地区77分,选择题估分41分,分析题36分。

    个人情况:文科生。不学数学有时间早开始政治。不聪明但是爱学习。不善于临时抱佛脚突击,喜欢脚踏实地做足准备上阵。并不想叫经验贴,是因为并没有什么传神的方法。

    选择题是刷题刷出来的,分析题是背诵背出来的,弯路走过,做题崩过,背诵哭过。所以还是觉得“心得体会”最为适合。“听别人的经验,做自己的选择”。

    一定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基础,具备什么样的潜力。政治经验贴网上有太多了,三四月开始,暑假开始,大四开学开始,临考看押题。有的人天生聪明,有的人接受知识快,有的人写字好看,有的人政治第六感强。他们都是他们,不是你。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数字,前期的积累,不仅仅是备考期间,也包括从小的习惯,你看不见也比不来。

    时间规划介绍

    7-8月份使用《精讲精练》根据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的顺序一天看一章,做《1000题》,可以选择配合徐涛的强化课。佛系准备就行,不用背诵记忆,就把政治当晚上娱乐消遣,没有接触过政治的要注重马原的学习,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理解的部分。

    9-10月份《1000题》二刷三刷,这个时候把错题用荧光笔标出来,后期只看这些。(有的题真的会错三遍的!)10月中旬会出徐涛的《冲刺笔记》,这个时候早晨就可以开始看冲刺笔记了,不要求背诵,主要是应对选择题,能选出来就可以。推荐一下王吉的《掌中宝》,这个是针对选择题的,里面分了单选知识点,多选的二选三选全选知识点,很好用。

    11-12月份政治黄金期①选择题:停止《1000题》,开始做各路模拟卷,多做。以肖四肖八为主(也就是如果想看自己选择题成绩,就记录肖四肖八的,别的不用重视正确率),只做选择题,每天一套,错题荧光笔标出来,早晨看一下,还有之前1000题的错题。徐涛《冲刺背诵笔记》不能停。肖秀荣《讲真题》近三年的选择题做一下,感受真题出题风格,选择题是如何设坑的。(《讲真题》这本书大家可能会忽略,但是它有考点考频的表格,很好用)②分析题:12月5号左右出肖四,背!滚瓜烂熟的那种!肖四完全足够。四套卷实际上是4×5×3个题(答案不多),肖四真是性价比最高的背诵材料了,今年三道大题而且是设问角度一样都来自肖四。肖四中的一二三四重要性递减。肖八选择性背诵吧,我没有背,但是据说第四道大题肖八有。小黄书和肖四选一个就可以。《讲真题》的马原部分都看一遍,自己找原理。(不过近三年都是题目直接给出来知识点了)。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图片预览

    考研政治选择题分值

    考研政治选择题国家平均分27-28分,如果考研政治想得到70分以上,那么选择题至少要保证35分以上,因为主观题平均分在27-30分之间,所以总分想在70分以上,选择题在40分及以上更稳,37-40分之间也有概率。

    一般来说,毛概单选部分比较简单,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拿到满分。但是,在做毛概这部分时一定要注意审题,往往题干2字之差就会导致答案不一样,比如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和中心问题。

    【1】初试基本信息

    考研政治初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学科范围

    考研政治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每门课程在试卷中的占比依次为24%、30%、14%、16%、16%。

    【3】初试题型分值分布

    初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其中单选题16(16*1)分,多选题34(17*2)分,分析题50(5*10)分,共计38道题目。

    五个科目分值比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考试占比24分。马原科目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第三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考试占比30分。毛中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史纲)考试占比14分。史纲科目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法基),考试占比16分。思修法基也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修道德修养,第二部分是法律基础,第三部分是思修道德修养和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当代),考试占比16分。当代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形势与政策,主要考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及我国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考核2道多选题和2道单选题,共6分;第二部分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查一道10分的分析题。

    这五个科目的内容每年都会汇聚在一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书里面。由于政治考试,时事性较强,因此,每年都会有些调整,特别是毛中特调整幅度相对较大。每年9月13日左右新的考试大纲解析会发布,同学们一定要购买一本高教版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通过考查五个科目,要我们达成三个目的:一是让我们大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信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方向。二是让我们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历史事实: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让我们放眼世界,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2021版截图

    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

    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

    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

    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

    条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

    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

    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

    承与创新

    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

    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

    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

    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

    自己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新时代仍然要自觉学习

    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

    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

    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

    航向破浪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无产

    阶级和人类

    解放的科学2

    世界多样性

    与物质统一性

    (唯物论)

    物质及其

    存在形态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

    思维(意识)与

    存在(物质)何

    者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认为存在是第一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金木水火土气等),对世界物质性的

    理解和把握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庸俗唯物主义(了解即可)

    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他们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或认为人的

    精神活动能力只不过是脑物质的分泌物,或认为思想就是脑髓质的位移

    唯心主义:

    认为思维是第一性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

    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

    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

    主观精神的作用

    “存在就是被感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外

    无物”、“心外无理”、“物是观念的集合”、“我思故我

    在”、“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万物皆备于我” 、“人是万

    物的尺度” 、“心生万物”等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

    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

    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

    化”、“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

    思维(意识)与存在

    (物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 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形而上学 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辩证法 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

    物质观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

    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

    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观)

    时间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空间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三维性

    时空的特性

    绝对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

    相对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有限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1)3

    世界多样性

    与物质统一性

    (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

    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

    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

    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与自然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

    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

    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意识观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三个阶段)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如何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

    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

    能动性需注意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内容

    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

    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名人名言:“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列宁)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

    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义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

    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2)4

    世界的联系

    和发展

    (辩证法) 联系和发展

    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地乱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

    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

    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

    介、环节或桥梁

    联系具有多样性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具有条件性

    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

    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

    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

    定义: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

    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

    客观条件的变化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

    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

    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含义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方法论意义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

    如实地看作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

    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名人名言:“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3)5

    世界的联系

    和发展

    (辩证法)

    联系和发展

    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

    基本环节

    (基本范畴)

    内容与形式

    定义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关系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

    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

    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本质与现象

    定义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区别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联系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问题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

    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原因与结果

    定义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关系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与偶然

    定义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表现形式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则是不稳

    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居于从

    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联系

    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现实与可能

    定义

    现实与可能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

    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关系

    相互区别: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

    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

    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4)6

    世界的联系

    和发展(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

    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

    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

    间相互排斥、相互

    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

    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

    斗争性的关系

    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

    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同一性对事物

    发展的作用

    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

    发展的作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

    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

    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原理

    的方法论意义

    意义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

    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内外因辩

    证关系

    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

    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意义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5)7

    世界的联系

    和发展(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相

    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而对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应该分析的,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

    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非根本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解决的形式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

    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

    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

    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统一

    ★质变量变规律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质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

    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

    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6)8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7)

    世界的联系

    和发展

    (辩证法)

    ★质变量变

    规律

    量变和质变及

    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事物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转化所体现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

    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否定之否定

    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

    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

    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形而上学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

    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

    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坚持辩

    证否定

    观

    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

    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对待古代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待外国东西,要有选择地吸收,“洋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全盘照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及其意义

    从内容上看

    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

    完善自己的过程

    事物的辩证发展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

    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阶段

    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

    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

    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

    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

    辟道路

    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

    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

    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9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

    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

    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

    为概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

    的认识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

    科学思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

    分析和综合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和历史相一致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出发,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

    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 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对唯

    物辩证法的创

    造性运用和发

    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

    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

    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

    和政策指导,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

    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

    性及发展规

    律(唯物论+

    辩证法)(8)10

    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

    质、基本

    结构及形

    式的多样

    性

    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

    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

    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和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

    实践客体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也有不同的类型

    实践中介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二是作为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

    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

    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

    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

    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

    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人的活动都不能离开与社会的联系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

    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的

    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

    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

    科学文化实践: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科学文化实践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有科

    学、艺术、教育等

    突出的表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

    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1)11

    认识与实践

    实践在认识

    活动中的决

    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

    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于间接经验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

    践,不能作狭隘的

    简单化的理解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名人名言:“他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

    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得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

    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

    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亚当?斯密)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名人名言:“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牛顿)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

    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

    着认识向前发展

    名人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其次,实践为认

    识发展提供必要

    的条件

    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

    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名人名言:“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恩格斯)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名人名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

    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

    结论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

    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对认识本质

    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先验论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

    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

    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

    不同回答

    联系 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

    论(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认识论)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两个

    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

    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

    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

    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它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这是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基本特点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

    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认识论问题,作出了同旧唯

    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它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性质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2)12

    认识与实践

    认识

    的过程

    从实践

    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含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局限性

    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

    含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

    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名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

    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名人名言:“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

    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黑格尔)

    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

    性认识的飞跃 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中的理

    性因素和非理性

    因素

    理性因素 定义 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 定义 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联想、想象、顿悟、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

    作用 ①激活作用,②驱动作用,③控制作用

    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从认识到实践

    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认识向实践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

    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

    证运动及其规律

    认识与实践的辩

    证运动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

    实践,实践、认识、再实

    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

    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

    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

    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定义: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定义: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表现: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3)13

    真理

    与价值

    真理的

    客观性、绝对性

    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

    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

    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

    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①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

    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②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

    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

    和相对性及其

    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

    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含义 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结论: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含义 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结论: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辩证关系

    相互依存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性的

    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互包含 —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辩证转化

    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思维的至上

    性和非至上

    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至上性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非至上性

    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

    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

    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

    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具体

    的,不是抽

    象的

    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与谬误

    对立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名言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4)14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

    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不排斥逻辑证明

    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

    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洽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

    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不确定性

    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真理和价值

    的辩证统一

    价值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特征

    主体性

    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主客体之间的价

    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客观性

    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

    存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其一,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

    其二,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多维性 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社会历史性

    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价值评价及

    其特点

    含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

    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

    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

    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

    直接相关 知识性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认识结果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

    价值评价则要揭示和表达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

    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

    主体需要的认识

    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

    人们是否正确地做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对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认识,这种认识不仅

    包括对客体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和需要的认识。

    只有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对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作出正确评价

    价值观与核心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

    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真理和价值在

    实践中的辩证

    统一

    真理尺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辩证统一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5)15

    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及其辩

    证关系

    认识世界就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改造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从必然走向自由

    自由 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必然 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关系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自由的条件 认识条件

    实践条件

    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

    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是中国

    共产党思想路线

    的核心

    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现理论创新

    和实践创新的

    良性互动

    创新就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

    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一,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第三,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

    律(认识论)

    (6)16

    社会基本矛

    盾及其运动

    规律

    社会存

    在与社

    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两种根本对

    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 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 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及

    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

    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自然地理

    环境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谈生态环境问题)

    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人口因素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物质生

    产方式

    含义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

    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

    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含义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分类

    社会意

    识主体

    不同 个体意识

    群体意识

    按照不

    同层次

    社会心理 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

    社会意

    识形式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又叫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又叫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相对独立

    性的表现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

    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

    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这一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1)17

    社会基本矛

    盾及其运动

    规律

    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矛

    盾运动及其

    规律

    生产力的含

    义和基本要

    素

    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如何理解

    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

    (即劳动手段) 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

    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

    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劳动对象一方面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劳动只有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劳动对象又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的

    劳动对象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 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中的

    重要因素

    含义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作用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位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

    含义和内容

    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又

    是一种客观

    的物质的社

    会关系

    首先,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

    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关系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2)18

    社会基本矛

    盾及其运动

    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运动及

    其规律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合生产力

    状况的规

    律及其理

    论和现实

    意义

    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

    定生产关

    系

    首先,生产力

    状况决定生产

    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

    其次,生产力

    的发展决定生

    产关系的变革 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

    反作用于

    生产力

    表现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反作用

    的实际

    过程和

    情形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

    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

    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

    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运动规律 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碍作用

    理论和现

    实意义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

    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

    内涵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

    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的总和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构成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

    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国家的起

    源和实质 起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3)19

    社会基本矛

    盾及其运动

    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

    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及其

    理论和现实

    意义

    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

    上层建筑的产生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

    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

    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

    经济基础具

    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

    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

    的矛盾运动

    ①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②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

    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③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

    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社会形态更替的

    一般规律及特殊

    形式

    社会形态的内涵

    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方法论

    指导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要做具体的分析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

    替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

    社会历史的

    五种社会形

    态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社会发展过程

    统一性和多样

    性的表现

    纵向看

    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

    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

    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也就是说,跨越的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

    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横向看

    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名人名言:“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列宁)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4)20

    社会基本矛

    盾及其运动

    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

    一般规律及特殊

    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

    的必然性与人

    们的历史选择

    性

    社会形态更

    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人们的历史

    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

    那种选择的原因

    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

    二是取决于交往

    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

    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顺序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

    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社会基本矛

    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

    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者地位和作用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

    盾在历史发

    展中的作用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来,而各种具体矛盾的变化发展会导致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两者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阶级斗争和社会

    革命在阶级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和阶级

    斗争的产生

    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阶级斗争在

    阶级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

    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5)21

    社会历史发

    展的动力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技术革

    命的作用

    首先,对生产方式

    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双重作用)

    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

    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

    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种情形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

    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人民群众在

    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

    者

    两种历史观在历

    史创造者问题上

    的对立

    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产生

    的深刻根源

    认识根源: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

    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

    唯物史观

    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考

    察历史创造

    者的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

    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

    历史的创造者

    所谓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

    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

    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

    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6)22

    人民群众在

    历史发展中

    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

    者

    人民群众在

    创造历史过

    程中的决定

    作用

    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人,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决定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受制约性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

    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实质 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个人在社会历史

    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在革

    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

    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

    历史作用 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

    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正确评价无

    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

    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错误和失误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

    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

    (7)23

    商品经济和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产生的

    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为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含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发达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

    产生的历

    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存在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

    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和

    生产商品的劳动

    的二重性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

    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对立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

    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1)24

    商品经济和

    价值规律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

    币的产生;货币的本

    质和职能

    商品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

    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价值规律及其作

    用

    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消极后果

    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其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其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

    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

    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

    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

    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其一,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只有采取了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出来

    其二,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其三,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

    地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具有了拜物教性质

    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2)25

    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

    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产生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

    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的原始积累

    定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

    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

    与货币转化为资

    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

    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包括三部分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

    价值上的特点

    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增殖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的含义

    资本家把工人变成

    雇佣工人的根源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

    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

    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

    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

    所有制与所有权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

    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

    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资本主义所有制

    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3)26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的本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是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 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其二,劳动成果或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这

    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剩余价值的实质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质

    剩余价值(m)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

    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划分标准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

    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再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

    于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v)

    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

    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

    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

    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

    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

    的源泉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本质

    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参加商品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4)27

    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

    质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

    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

    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

    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的

    大小取决于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的后果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

    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

    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

    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技

    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

    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痼疾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5)28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的本质

    资本的循环周转

    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

    式,产业资本运动的

    基本前提条件

    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三个阶段三种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运动

    必须具备两个基

    本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

    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含义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干嘛问我个关键因素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及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工人必要

    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第Ⅰ部类由生产生

    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

    到实物的替换,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

    产才能顺利进行

    工资与剩余价值

    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和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

    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6)29

    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

    的本质

    工资与剩余价值

    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

    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

    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平均利润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

    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

    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

    (即c+v)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

    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

    价格而不是价值进行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剩余价值的分配

    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

    农业资本家获得农业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

    理论的意义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质特征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相对过剩 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危机 必经阶段

    萧条

    复苏

    高涨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7)30

    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和意

    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

    职能和本质

    职能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没变,没有消除人们在

    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

    资本主义的民主

    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和自由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政权组织形式 分权制衡

    选举制度 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

    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本主义政治制

    度的进步作用和

    局限性

    进步作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小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方面起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

    政治自由,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

    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其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意识形

    态的形成及其本

    质

    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

    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辩证地分析资本

    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

    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

    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8)31

    垄断资本主

    义的形成与

    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

    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

    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开始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垄断的形

    成、本质及

    垄断组织

    垄断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组织的本质 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与竞争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

    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三是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竞争

    的新特点

    竞争目的 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竞争手段 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竞争范围 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

    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金融资本与

    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途径

    金融联系

    资本参与

    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多种途径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和

    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

    的来源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通过控制市场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公式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高价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趋势

    (1)32

    垄断资本主

    义的形成与

    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

    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形成、主要形式

    和作用

    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

    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

    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

    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要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四是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

    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

    五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

    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一是反托拉斯法

    二是公共事业规制

    三是社会经济规制

    作用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

    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

    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金融垄断资

    本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

    围的扩展及其后果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

    扩展的经济动因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

    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 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

    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

    范围的扩展的经

    济社会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吸收了资金,引进了较先

    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外贸和技术办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外贸等

    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如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资源代

    价,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加重,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等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趋势

    (2)33

    垄断资本主

    义的形成与

    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

    发展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

    件下的垄断组织

    国际垄断同盟 早期: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

    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

    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协议

    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

    二战后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

    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但是这些国际机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局部范围的经济

    波动,难以对全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

    本特征和实质

    特征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及其

    后果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

    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三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

    透、相互竞争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

    四是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

    构,借助母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各种形式的联系,实行跨国投资和生产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的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

    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再次,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

    国家的积极作用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二是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三是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趋势

    (3)34

    正确认识当

    代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新变化的表

    现和特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

    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特点

    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

    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形式 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

    终身雇佣

    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

    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

    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

    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危机的

    新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资本主义新变

    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以来资本

    主义的矛盾与冲

    突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趋势

    (4)35

    资本主义的

    历史地位和

    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

    地位

    历史进步性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

    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自身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资本主义为社会

    主义所代替的历

    史必然性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趋势

    (5)36

    社会主义五

    百年的历史

    进程

    空想社会主义的

    产生、发展和局

    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

    历史发展阶段

    16-17世纪的早

    期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太阳城》)

    18世纪的空想

    平均共产主义 法国的摩莱里(《自然法典》)和马布利(《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19世纪初期批判

    的空想社会主义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

    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

    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

    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第一国际和巴黎

    公社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

    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公社

    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

    十月革命胜利与

    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以及士兵群众,通过武

    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

    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社会主义在苏联

    一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经历的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

    会主义提出的精辟论述

    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

    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社会主义发展到

    多个国家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发展中出现曲折(苏

    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原因

    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失误归咎于领袖个人,把纠正领袖的错误发展成全盘否定苏

    共的奋斗历史,直到丑化和歪曲历史,从根本上动摇了原来的理想信念,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

    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

    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

    会的发展及

    其规律(1)37

    科学社会主

    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

    般原则及其主要

    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

    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517KB,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