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732
定见未来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8日
第1页
第8页
第16页
第22页
第46页
第199页

    参见附件(2635KB,240页)。

     定见未来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是世界著名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种思维模式,并教导人们如何将其用于分析、判断及预测未来趋势。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经典著作,是他将自己多年分析社会及未来趋势的思维方式总结而成的大集之作。这本书可以帮助你重塑思维模式,提高趋势观察能力,让你化繁为简,积极跳脱惯性思维,辨清繁杂的世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告诉你大师的预测,不如教会你如何像大师一样去思考和建立远见。这本书不仅告诉你奈斯比特是如何思考的,更是教会你如何利用这些思考方式对未来进行预测。

    奈斯比特总是为我们带来叹为观止的预测,其预测的准确性一再被验证。《定见未来》让你领略大师预测智慧,梳理社会发展轨迹,理解当下、预判未来。它能够帮助你提高趋势观察能力,解析新世纪带来的那些令人茫然的变化。它还会告诉你哪些见解是现实、哪些是炒作,哪些趋势是一时流行、哪些是真正的大趋势。

    内容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渴望拥有观察未来趋势的能力,但混乱、急促的世界让我们终日浑浑噩噩,无法跳脱过去惯性的思维。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如何从庞杂的信息里,抽丝剥茧,预见未来?

    如果我们的观念、思维偏离了世界未来趋势的走向,不论我们多么劳心劳力,一切努力都将事倍功半,更不用说预测未来了。

    在这本书中,世界著名未来趋势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悉心整理,总结出11种思维模式,并教导人们如何将其用于分析、判断及预测未来趋势。奈斯比特带给我们的不是小知识、小技巧,而是帮助我们构建思考全球变革的方法和判断标准。他引导人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摆脱不合时宜的惯性心态,把握潮流,抢占先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透世界的工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个纷繁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看透世界,更要掌握看透世界的方法。

    作者简介

    约翰奈斯比特

    全球著名未来预测大师。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约翰?奈斯比特先后进入犹他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曾供职于IBM与柯达公司。1963年,他进入华盛顿,担任肯尼迪政府的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的特别助理。约翰?奈斯比特还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他多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是对中国相当熟悉的全球知名学者。

    从千万级畅销书《大趋势》到轰动一时的《亚洲大趋势》《中国大趋势》,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系列得到了全世界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的极大关注。

    精彩书评

    历史是延续不断的长流,约翰?奈斯比特归纳出来的这些原则有助于人们立足现在,掌握未来。

    ——林毅夫

    本书的理念不仅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更启发了新经济的管理理念:承传过去,连接未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道理愿所有的读者都能受到“生存有道,发展无疆”之理的启迪。

    ——叶莺

    奈斯比特的预测一直都没有失误。即使我们认为难以预料的2025年,他依然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定见。

    ——《金融时报》

    奈斯比特的作品能够指引我们的方向,让我们有勇气向前迈步。

    ——《华尔街日报》

    精彩书摘

    蛇吞象

    那是一个安静的冬日夜晚,我和小孙子伊莱一起坐在火炉旁,为他读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经典著作《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被一本关于丛林的书所吸引,于是画了一幅画。对他来说,这幅画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一条吞下了大象的蟒蛇。但令他惊讶的是,大人们都看不明白,都认为这仅仅是一顶帽子!他不得不重新画了一幅,好让大人们能够看明白。直到他遇到小王子,他才找到了一个和自己视角相同的人:只有小王子看出第一幅画就是一条吞下大象的蟒蛇。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比喻。

    这幅画形象地指出了人们的思维对视角的限制。一旦摆脱了固有思想的束缚,我们就可以看清楚眼前的事物了,比如上面的故事中就是一条吞下大象的蟒蛇

    定见未来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截图

    定见未来

    ——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

    [美] 约翰·奈斯比特 著

    魏平 译

    中信出版社目录

    引言 蛇吞象

    序言

    第一部分 思维模式:把握未来大趋势

    第一章 思维模式1 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

    第二章 思维模式2 未来存在现实之中

    第三章 思维模式3 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第四章 思维模式4 勇于追求,错又何妨

    第五章 思维模式5 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

    第六章 思维模式6 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

    第七章 思维模式7 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收益

    第八章 思维模式8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第九章 思维模式9 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第十章 思维模式10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第十一章 思维模式11 科技,始终源于人性

    第二部分 未来世界大趋势

    第十二章 经济:从国家到经济行业

    第十三章 欧洲:双重保证的衰落

    第十四章 中国:外围就是中心

    第十五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

    第十六章 进化时代:创新的蓄水池致谢行成于思,毁于随。

    ——中国谚语献给我的妻子多丽丝引言

    蛇吞象

    那是一个安静的冬日夜晚,我和小孙子伊莱一起坐在火炉旁,为他

    读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经典著作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被一本关于丛林的书所吸引,于是画了一幅画。对他来说,这幅画再简单不过了,就是一条吞下了大

    象的蟒蛇。但令他惊讶的是,大人们都看不明白,都认为这仅仅是一顶

    帽子!他不得不重新画了一幅,好让大人们能够看明白。直到他遇到小

    王子,他才找到了一个和自己视角相同的人:只有小王子看出第一幅画

    就是一条吞下大象的蟒蛇。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比喻。

    这幅画形象地指出了人们的思维对视角的限制。一旦摆脱了固有思

    想的束缚,我们就可以看清楚眼前的事物了,比如上面的故事中就是一

    条吞下大象的蟒蛇。序言

    我是在美国犹他州的一个甜菜农场长大的。那个叫格伦伍德的摩门

    部落中大约有2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我的亲戚。我们的村庄被犹他

    州的群山包围着,交通十分闭塞。村民的生活完全被摩门教的教规统治

    着。我的命运早就注定了——成为一名传教士。教会派我到哪里,我就

    要去哪里待上两年时间,因为毕竟我们是无法拒绝上帝的召唤的。

    我第一次对这种生活产生疑问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当时我的

    耳朵长期发炎,疼痛难忍,直到阿诺德叔叔来看望我,并在违反了一条

    摩门教教规的情况下为我治疗,我的病情才有所好转。尽管摩门教严禁

    抽烟,阿诺德叔叔却是个烟民。他用烟熏我发炎的耳朵,这样治疗了一

    年多,竟然取得了奇效。耳朵中的疼痛减轻了,我也不再老是想着耳朵

    的疼痛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三四个德高望重的叔叔经常用“按手” [1]

    的方法为我祈祷、治病,但是都没有阿诺德叔叔采取的办法疗效好。

    于是我开始怀疑周围的世界,对于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这个世

    界上还有多少事情是我的幼小的心灵所不知道的呢?我开始质疑自己是

    否应该服从命运的安排。

    好奇心就是探索的开始,我很快就确信自己非常渴望走出犹他州。

    17岁的时候,一个机会展现在我面前,我加入了海军。他们的宣传

    语“周游世界”的意义实际上比他们所理解的还要深远。直到我开始读书

    的时候,一个新的世界才真正向我敞开了大门。在这个世界中,似乎一

    切皆有可能。

    从我离开犹他州开始,这个世界就像书本一样,一页页展开在我面

    前。每一页都有新的知识供我学习。许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好奇心促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经

    历。在海军的时候,在犹他大学作为学生会主席为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

    而斗争的“激进岁月”里,在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学习的时候,作为

    《西方名著入门 》(Great Books Foundation )的编辑在罗伯特·哈钦斯

    (Robert Hutchins)和莫蒂默·阿德勒(Mortimer Adler)的领导下工作

    的时候,以及在公司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只要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曲线不

    再上升,我就会选择离开。

    25岁的时候,我开始竞选国会议员,直到后来奋斗到华盛顿,肯尼

    迪总统任命我为教育部助理部长,这些政界经历使我学会了政治这

    门“可能性艺术”。1963年11月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我继续留在华盛

    顿,担任卫生、教育与福利部部长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的助

    理,后来还曾进入白宫,为约翰逊总统负责过一些特别项目。

    20世纪60年代可能是美国自内战以来最动荡的时期。人们放火焚烧

    建筑、旗帜,整个“美利坚公司”陷入了恐慌之中。参加民权和反战运动

    的数百万人涌上街头抗议示威,几百所大学也被学生们占领了。

    1964年7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民权法案》来“消除美国最后的不

    公平现象”,一系列法律法规也随之诞生。1965年,约翰逊总统请我调

    查他的“伟大社会”施政目标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尽管这是一项非常有

    意思的任务,但我们似乎根本不可能理清当时的形势,更不要说预测对

    于美国将来的影响了。而且,我再也不能忍受约翰逊总统不惜一切代价

    赢得越南战争的狂热思想(他曾经说过“我绝不会是第一个卷起尾巴逃

    跑的美国总统”)。于是我离开了白宫,接受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的邀请,成为主席汤姆·沃森(Tom Watson)的助理。

    1967年4月,底特律爆发了种族骚乱。那年夏天,黑人权利的倡导

    者开始宣扬武装革命,骚乱席卷了整个美国。约翰逊总统还命令4 700

    名伞兵空降在因为骚乱而近乎瘫痪的底特律市。当时的底特律市市长卡

    瓦诺(Cavanaugh)形容道:“这里就像1945年的柏林。”总统还下令国民警卫队下属的所有部门都要进行反暴乱的训练。第二年,马丁·路德·

    金和博比·肯尼迪被暗杀的事件加剧了骚乱。大约就是从那时开始,人

    们不再使用“黑鬼”这个词语,转而使用“黑人”。美国的所有城市都是一

    片狼藉,企业界也都茫然不知所措。国家的动荡促使我极力想寻求一种

    可以监测国家转型的方法,但我怎样才能真正看到美国的未来呢?

    有一天,我在芝加哥郊外的一个报亭买了一份《西雅图时报》

    (Seattle Times )。报纸上的大标题讲的是当地的学校董事会已经投票

    通过了一系列新的改革计划。我接着浏览了一下这个报亭出售的美国各

    地的报纸上关于当地新闻的大标题。突然,我意识到,如果每天都能够

    阅读这些地方报纸,那么我就可能会发现国家的一些新趋势,就能够了

    解美国现在的形势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真是谢天谢地。

    我的冒险精神又一次跳了出来,于是我离开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

    汤姆·沃森,离开了那个令许多同事羡慕的职位。我用离职的薪水开了

    自己的公司:城市研究公司。

    不久,越来越多的员工和我一起开始对160种地方报纸进行分类、分析。我们的理念认为,各个地方所发生的事件的总和就是我们国家的

    现状。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思维方式对众多事件进行分析和整

    理。然后,我们把所发现的情况总结起来,作为期刊发行,期刊的名称

    为《城市危机监测》(Urban Crisis Monitor )。很快,许多公司开始订

    阅这本期刊,我也开始就自己对美国形势和趋势的理解四处演讲。

    在接下来的10年中,我一直和许多大公司合作,并通过我们的内容

    分析方法了解这个社会。通过高度地方化的数据库,我目睹着一个新型

    社会的大体轮廓在慢慢形成,也对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一些看

    法。

    尽管对我来说,许多趋势都是确定无疑的,但很多人在当时都没有

    认同我的预言。我还冒着得罪专家的风险,他们很可能会认为仅仅从变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世界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做法。但是当时,我认为这

    种风险是值得的。在一个日趋复杂、用冷冰冰的方法来分析周围事件与

    思想、信息量如此庞大,以至个人的声音变得微不足道的世界中,我认

    为我们是急需组织结构的。有了简单的框架,我们才能开始了解这个世

    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可以随时对这个框架进行修正。正是这些

    思想促成了《大趋势》(Megatrends )这本书的出版。

    《大趋势》一书的销量达上千万册。随后我又出版了《改造企业》

    (Reinventing the Corporation )和其他几本书,其中包括《2000年大趋

    势》(Megatrends 2000)。我的讲座和演讲遍布七大洲,不管走到哪

    里,记者、政治家和企业界都会问:“下一个大趋势是什么呢?”我的听

    众都想知道,到2030年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他们还会不依不饶地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是如何进行你的工作的呢?”

    定见未来

    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小男孩来说,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像是一根

    钉子。

    一天下午,我的朋友托尼·奥夫纳(Toni Ofner)一直在追问我是如

    何进行自己的工作的。我回答说,自己收集了大量信息,阅读了许多报

    纸,还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思想与观念,所有这一切都帮

    助我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

    “那么,”他说,“照你说的那样,如果未来隐含于现在的生活中,而且如果我仔细观察当今世界的形势,那么我应该得出和你一样的结

    论。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得出同你一样的结论。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

    差异呢?”我沉思了一会儿,其实我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思考了一会

    儿,我就明白了。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我们所了解的事实有所不同,而

    是我们看待这些事实的方式不同。“托尼,”我说,“我想是因为我们的

    思维模式不同。”我意识到,许多年来,我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原则来训

    练自己的思维、过滤周围的信息。我凭借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和思维模

    式来衡量所接收的信息,其他所有人也是如此。“你所说的,”托尼回答

    道,“似乎就像是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壤上,会长出不同的植物一

    样。”

    他说的没错。的确,思维模式就像是雨水(信息)所灌溉的土壤,土壤的不同会导致生长的植物的不同,而思维模式的不同会促使人们得

    出的结论不同。思维模式就是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这才是问题的关

    键。

    我们继续讨论着。我开始思考帮助或阻碍自己进步的最有力和最重

    要的思维模式。后来,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写一本关于思维模式及

    它如何帮助我预测未来的书。

    从国际大事到人际关系,几乎所有领域中进行的判断都与思维模式

    有关。比如,如果一个妻子认为自己的丈夫是个花花公子,那她就会按

    照这种眼光来判断所接收到的信息。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她对于信息的

    理解方式以及她的反应。而如果一个妻子认为自己的丈夫忠诚可靠,那

    么她在接收同样信息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及反应。当然,这仅仅是

    思维模式在微观层面上的反应。

    在宏观层面上,许多人的思维模式都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文明冲

    突期”,他们总是在这个框架内理解问题。而其他人,包括我自己在

    内,所持的都是经济决定论的思维模式,我们都认为经济会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决定世界的走势。

    当然,人们有些思维模式是大体一致的。例如,人们都认为,政客都是骗子;把业务外包到印度无异于剥夺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猫是最干

    净的宠物;全球变暖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等。

    在这本书中,我并不想讨论文化适应或者社会高压所驱动的思维模

    式。我所讨论的思维模式只有一个特定目的,那就是帮助大家培养可以

    指导、管理个人生活和事业的思维模式。因此,这本书不仅会为大家提

    供一个关于未来50年的框架与展望,还会告诉大家预测未来、面对未来

    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态度。

    第一部分 思维模式:把握未来大趋势

    思维模式就像天空中不变的星星,当我们思绪的小船畅游在信息海

    洋时,它们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从而帮助我们沿着正确的航程安全地

    到达目的地。我在本书第一部分所描述的思维模式帮助我调整、纠正自

    己的思维,为我打破思维的局限,并帮助我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收集的信

    息。如果没有这些思维模式,我就不可能得出《大趋势》及《2000年大

    趋势》中的结论。我处理事务的方法、处理信息与经验的方式才是问题

    的关键所在。

    在本书中,我介绍了11种思维模式,也许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发现对

    自己有益的某一种。如果需要对这些思维模式按照重要顺序排列的话,我个人会把“勇于追求,错又何妨”排在首位。这种思维模式适用于任何

    商业领域和个人生活,对于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思维

    模式可以帮助你敢于大声发言或者勇于尝试,不管你的努力在当时看来

    有多么不切实际。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推动了《大趋势》和随后一系列

    著作的成功。总之,这是一种可以推进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模式。

    排在第二位的是“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这句

    话听起来显而易见,非常简单,但是本书后面的例子会证明,想要做到并没有那么容易。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在商界、政界或者在领导阶层

    中,这一思维模式都会提醒人们不要太超前,以免自己的言行不被人们

    理解,从而失去效力。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互相融合、共同工作的,都能

    够帮助我们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使我们不仅能够看到那顶帽子,还可以看到吞下大象的蟒蛇。你会发现,思维模式这一认知工具是可以

    改造你的生活和事业的。

    第二部分 未来世界大趋势

    我们都喜欢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弄清楚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未

    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经常会被人们提起。本书的第二部分就将给

    你一个答案。它将探讨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我们的事

    业与生活的影响。

    在一个文化水平不断降低,视觉交流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商业、贸易、制造业和服务业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国家的形势与经济指标

    对你的事业和生活还那么重要吗?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之中的欧洲将会

    走向何方呢?中国,这个无处不在的争夺大家工作机会的国家,会成为

    吞噬我们的巨龙,还是会被我们驯服呢?媒体上宣传的“下一个大事

    件”会实现吗?

    我对未来的展望并不是单纯的猜想,而是在本书第一部分所探讨的

    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基于对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看完本书之

    后,大家就能够明白我得出某个结论的原因,明白我并没有拘泥于细节

    而丧失全局观。我的展望会为你提供一个框架,你可以把它应用在自己

    所关心的领域之中,从而受益于未来。[1] 耶稣以按手代表医治与祝福,门徒以按手表示医治。——译者注第一部分

    思维模式:把握未来大趋势

    很多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做事的方

    式。不管别人的宣扬是如何铺天盖地,只要我们能够分辨出常量与

    变量,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应对新的市场,并且从变化中获利。

    世界未来的变革与趋势都是隐含在现实与历史中的。回顾历

    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做的

    是预测未来。想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就需要置身事外、耳聪目

    明。

    如果你追求完美,那么你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小圈子里。一旦

    你开始允许自己犯错误,你就会感觉自己像是遨游在自由的天地

    中,视线豁然开朗。

    让公众明白变革的好处是那些引领潮流的人们的责任。领导者

    如果想要成功地实现变革,就必须要让下属明白变革的好处。普通

    民众并不是变革的倡导者,除非他们真的相信变革能给自己带来好

    处,否则他们是不会支持的。第一章

    思维模式1

    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

    变与不变的逻辑

    2006年8月8日,亚马逊网站列出的所有书目中,有56 170本图书的

    名字都与变化有关,其中11 195本与商业变化有关,2 404本与全球变化

    有关。不计其数的报纸、杂志和电视新闻频道更是如此,它们都宣扬一

    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跟得上变化的潮流

    呢?没有人可以。

    但是不要担心。

    考虑一下这个事实吧:大部分企业都处于稳定状态,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都是如此。的确,产品和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绝大多数得到

    了改善,我们使用的工具也已经改变。尽管商业图书如雪崩般大量出

    现,而商业操作,也就是买卖的基本要素,以及为了生存而赢利的目

    的,在我所观察的40年里却没有多大变化。

    不管手机是否能够用来看电视,互联网是否能够进行通话,浴缸是

    否能够在你脱衣服的时候就自动放水,冰箱是否能够在听到你肚子咕咕

    叫的时候自动开门,发生改变的都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们变得更加

    方便、快捷,但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并没有改变。我们上学、结婚、生子,然后再把孩子送去上学,这并不会因为学校改革而发生变化。家

    庭和工作都是最重要的常量。现在,甜菜农场的生活与我小时候并没有多大不同。尽管现代化的

    设备减轻了人们播种和收获的劳动量,但和原来一样,季节仍旧决定着

    生活的节奏。大部分农民还在用牲畜耕作,只不过当时用来运输和耕作

    的马现在更多的时候都供人们娱乐了。在生活的起起落落中,我的父母

    一直在努力维持生活,努力使孩子接受教育,他们是在利用他们那个时

    代的资源做那个时代最平常的事情。

    在11卷的《世界文明史》(Story of Civilization )一书的开头,威

    尔·杜兰特和艾丽尔·杜兰特(Will and Ariel Durant)写道:

    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

    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

    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

    文明史就是对河岸上人们生活的记录。

    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容

    你曾经罗列过已经发生的变化和未来的变化趋势吗?请注意,我说

    的不是我们做事方式的变化,而是事情本身的变化。

    让我们再次回到农场的例子上,发生变化的只是耕作的方式,耕作

    本身并没有消失。农民适应新技术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能力,决定

    了他们是否能够取得进步。尽管他们耕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他们还

    是农民,这一点并没有变。有些人适应了不断变化的需求,就像

    Chino’s,他们精美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被许多著名大厨如旧金山的沃尔夫

    冈·帕克(Wolfgang Puck)选中,成为烹饪美味佳肴的上品。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成功,已经放弃了耕种。

    很多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的做事方式。

    不管别人的宣扬是如何铺天盖地,只要我们能够分辨出常量与变量,我

    们就能够有效地应对新的市场,并从变化中获利。

    体育运动总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例子。

    团体运动的规则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偶尔会有一些细微的变

    化。体育运动所改变的经常只是运动的技巧。体育界一个著名的重大变

    化,就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橄榄球教练克努特·罗克尼(Knute

    Rockne)所提出的现代“前抛”技术的普及,但这并没有改变底线得分的

    规则,只是队员到达底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一名运动员的风格有时候也会改变某项运动。

    1936年12月30日夜晚,17 500多名观众涌入纽约市的麦迪逊广场花

    园观看美国当时的最佳球队——已经连胜43场的长岛大学队与防守型的

    太平洋海岸联盟冠军斯坦福大学队的巅峰对决。最终斯坦福大学队以

    45∶31的比分终止了长岛大学队的连胜局面,但是本场比赛的看点并不

    在此。

    其实,大部分观众都是来看斯坦福大学二年级学生汉克·路易塞蒂

    (Hank Luisetti)的比赛的。他身高6英尺 [1]

    2英寸 [2]

    ,体重185磅 [3]

    ,是当时唯一一个打破传统投篮方式、在空中单手投篮的篮球运动员,而其他运动员都还是按照传统方式双手投篮或者钩手投篮。大众对于单

    手投篮的喜爱并没有改变篮球进入篮筐才得分的规则,却改变了运动员

    们的投篮技术。当然,这一改变也遭遇了强烈的反对,当时的篮球界普

    遍认为单手投篮是不合规矩的。“这不是在打篮球,”纽约大学的传奇教

    练纳特·霍尔曼(Nat Holman)当时说道,“如果我的队员这样打篮球,那么我宁愿辞职。”路易塞蒂在1937年和1938年两次被推选为“年度最佳大学生运动

    员”,而且后来在美联社的20世纪上半叶最佳篮球运动员调查得票中仅

    次于乔治·麦肯(George Mikan),位列第二。

    汉克·路易塞蒂于2002年12月17日去世,长寿的他幸运地看到了自

    己所创的单手投篮技术被埃尔·门罗(Earl Monroe)、朱利叶斯·欧文

    (Julius Erving),当然还有迈克尔·乔丹等球星完善并且发扬光大。

    技术上的改变经常会带来无穷的发展潜力。美国田径运动员迪克·

    福斯布里(Dick Fosbury)就为跳高开创了一个背跃式新纪元。传统的

    跳高方式都是面向横杆,一条腿先跨过去,另一条腿再跟进,而福斯布

    里跳跃的时候是背对横杆,身体弯成弓形先过杆,腿再跟过去,然后用

    肩膀着地。福斯布里是在俄勒冈州梅德福市读中学时开始练习跳高的,教练所传授的就是那种传统的跨杆方法。在他开始寻求自己的新方式之

    前,福斯布里的成绩一直非常一般。其实,他并没有考虑传统的跳高方

    式。“我甚至都没有多想,”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它就这样从

    我脑子里冒了出来。”

    在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这种新型跳高方式帮助他越过一个

    个高度,到达了2.13米,观众的目光也投向了这位独特的运动员。最

    终,他在第三跳时越过了2.24米的横杆,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也刷新了

    奥运会纪录。

    跳高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所依赖的不只是这种新的跳高技术。这项技

    术正是由于着陆点的改善才得以实现:大型橡胶垫代替了原来的沙坑,保证了运动员在头先着地的时候不会受致命伤。尽管跳高这项运动本身

    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福斯布里所创新的跳跃方式“福斯布里跳跃”已经

    成为该领域普遍采用的方式,它所创造的成绩是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

    的。变化并不代表发展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这样一句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

    句话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对那些趋势研究者们来

    说的。而同时,它还会使人们因为无所不在的变化而歇斯底里。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似乎都认为电子商务会彻底颠覆传统生活。当

    时的潮流就是卖掉你所有的零售连锁店的股票,彻底告别传统的经营方

    式。

    人们总是认为时尚是不断变化的,而我却要说,大部分时尚都是昙

    花一现。时尚界也有许多一成不变的因素,当然我指的并不是黑色小礼

    服。比如说牛仔服装的流行就已经持续了150多年,其中的100多年都是

    Levi’s的天下,后来人们的选择才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一个时装设计

    师都会设计一些牛仔服装。

    男性时尚市场最大的福音就是男性时尚的稳定性。在这个市场中,人们不必挖空心思进行创新。男性时尚市场不同于女性时尚市场,尽管

    它有时也会出现细微变化,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稳定。根据我多年的经

    验,男性时尚唯一的变化就是每20年男性领带的宽度会有所改变。相对

    于女性时尚,世上的大部分事物更类似于男性时尚。

    香水的流行也像女性时尚一样反复无常。它的寿命经常和它的香味

    一样令人难以琢磨。在100款新香水中,95款都会迅速地销声匿迹。但

    是,各个公司还是不断推出新款香水,因为香水的利润实在太丰厚。如

    果它有幸成为流行的5款香水之一,那么带来的利润就十分可观了。时

    尚的最大变化就是它与艺术和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它们已经成为一

    种新的视觉艺术体验。在本书第二部分第十五章中你将会了解更多这方

    面的信息。

    2005年11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停止香草可乐的生产,这意味着又一个新品种的夭折。在每年推出的30 000种消费新产品中,90%的品种

    都会很快消失。顾客们的反应似乎是“目前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

    需要了”。在1994年出版的《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一书中,吉姆·

    柯林斯(Jim Collins)和杰里·波勒斯(Jerry Porras)揭穿了“变化的神

    话”,强调了持续的重要性。他们在书中写道:“一个有远见的公司会像

    信奉宗教一样坚持自己核心的意识形态,它们的变化很少。核心价值观

    构成了公司坚实的基础,它们并不因为一时的时尚或者趋势而随波逐

    流。”

    在商业领域,新技术有时也会带来新的稳定性,就像体育运动一

    样。20世纪80年代,受到日本抢占全球市场的威胁,“程序管理”开始在

    美国盛行,其中的明星产品、由摩托罗拉的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

    所倡导“六西格玛”也成为质量管理系统中新的通用体系。现在,它最大

    的倡导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已经退

    休,这一体系也开始走下坡路。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它阻碍了创造性的发

    挥。尽管如此,它还是盛行了25年。

    满天下都是新鲜事

    很久之前,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所罗门国王曾经写下过这样的

    名句:“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

    新事。”

    而现在人们经常说的是,满天下都是新鲜事。

    从2005年初开始,《新闻周刊》在一则大规模投放的广告中援引了

    它的天才国际事务编辑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的一句

    话:“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未来10年发生的变革甚至要多于

    过去100年发生变革的总和。对此,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美国当然也没有。”

    这样的评论不在少数,因此难怪人们会如此关注未来,急切地寻找

    变革的迹象,希望能够从中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法里德·扎卡利亚可

    能比我们更有远见,但是他并没有做任何定量分析:计算过去100年来

    发生的变革就已经够复杂的了,但更麻烦的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列举

    出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的变革。因此,这只是扎卡利亚夺人眼球的大胆

    预言罢了。对我来说,这种论断过于简单,我并不认为它有任何益处。

    我认为,人们还不如列举出自己所认为的在未来10年可能发生的变革和

    可能不会发生变化的事物。“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虽然非常普

    遍,却十分荒谬。我认为,起码在商业领域中,这一论断是无法成立

    的。

    变革的基因一直围绕着永恒而转动

    变革是媒体的生命线。媒体间的竞争和适时报道决定了它不得

    不宣扬变革,但是新闻的质量和意义是依赖于观众的需求的,很容

    易沦为琐事和细枝末节。

    本书介绍这11种思维模式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不要被琐事牵

    绊,而是要牢牢盯住那些已经或者将要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的事件。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在猎取新闻和变革,而是想探寻未来

    的方向,想在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擦亮自己的眼睛。在这一过程

    中,重要的不是信息的数量,而是质量。不管我们接触到什么样的

    信息,都应该区分表面变化和实际变化、本质变化和一时的时尚,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在世界历史上,大部分事物都是稳定的。

    区分:要素与修饰

    规则与技巧趋势与时尚

    突破与改进

    [1] 1英尺≈0.30米。——编者注

    [2] 1英寸≈2.54厘米。——编者注

    [3] 1磅≈0.45公斤。——编者注第二章

    思维模式2

    未来存在现实之中

    仰望天空的约翰尼

    在上学的路上

    约翰尼总是

    抬头望着天空

    和上面高高飘浮的云彩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

    在前面的路上

    会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

    有一天,一只小狗跑过来

    约翰尼的眼睛却还在望着天空

    他们撞在一起

    摔了个大跟头

    马克·吐温翻译的这首德国童话诗歌《仰望天空的约翰尼》为我们

    形象地描述了一个游离于周围环境之外的小男孩。在我看来,我们中的

    许多人很像这首诗中的约翰尼,急切地寻找未来,却在现实中摔了大跟头。马克·吐温很可能是于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旅行时读到这首小诗

    的,当时他曾在维也纳逗留了1年零8个月。

    那个时期的欧洲诞生了许多导向性、前瞻性的思维与理论,建筑

    师、诗人和画家都在反抗传统。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阿道夫·

    路斯(Adolf Loos)和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创建了新艺术

    流派和革命性建筑流派,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他的同

    事们开始构建“燃烧的现代艺术之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研究潜意

    识后成为精神分析之父。当今世界的许多萌芽都源于那时。

    虽然发展的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但是前进的道路仍在继续

    向前延伸。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预言,战争赔款将

    会加深德国的战争创伤。他曾经仔细研究过“一战”后的社会现实,并因

    此提出了事后证明是正确的警告。

    他曾经在“一战”后参加过缔结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当时十分反对要

    求德国进行巨额赔款。在1919年出版的《和平的经济后果》(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 )一书中,他曾预言德国的巨额战

    争赔款将会导致大的灾难,后来果然得到了应验。尽管他的想法在现在

    看来是十分有道理的,在当时却因为各种原因遭到摒弃。

    他的著作证明对于现实的客观,无偏见的研究是可以揭示未来的。

    来自政治家和同事们的敌意和否定也证明了某些心态是会蒙蔽和欺骗人

    们的视线的。

    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预测未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立足

    现实,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之上进行思考,这也是我撰写所有书籍的基本

    原则。未来是存在现实之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研究现实中

    的所有细节以便预测未来。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未来只是现实生活的

    延伸,而是说我们可以从自己所在的土地上,而不是从天空中发现未来

    的萌芽。因此,小心前面的陷阱,仔细观察眼前的事实,并利用所有可以利

    用的帮助,下面的章节将会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几年前,我曾就美国向巴拿马交还巴拿马运河的问题发表过一次演

    讲。

    作为巴拿马运河归还仪式的前奏,组织各国外交部部长听取演讲的

    巴拿马外交部部长邀请我们夫妇加入大家的队伍,乘坐直升机游览运

    河。我和妻子本身对直升机的安全性是有些担心的,但我们不想在大家

    面前露怯,只好参加了这次游览。

    在此之前,我们曾经阅读过一些材料,知道建造运河是多么艰难,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直到我们从直升机俯瞰运河时,才全面了解

    了整个工程。浓密的雨林绵延数里,十分壮观,我们脚下密集的丛林就

    像一块厚厚的地毯,而人工运河就像一条蓝色的带子从中蜿蜒而过。

    而几天之后,当穿过曾经从直升机上俯瞰的丛林时,我们看到的却

    是另一幅景象:茂密的植被、棕榈、树林和灌木;各种不同层次的绿

    色;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猴子们在树梢荡来荡去,还不时地

    与同伴应和。每一次转弯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这与我们在直升机

    上俯瞰的角度截然不同,看到的景色也截然不同,也再次验证了下面这

    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虽然我们并不是每次都有机会可以体验这种细节与整体的区别,但

    情况大致都是如此。如果你想发现导向性的事件,便要与之拉开一定的

    距离。因为如果缺少这样的距离,当时的潮流便很容易蒙蔽你的视线。

    时尚本身是隐含于趋势之中的,也是趋势的一种体现。趋势并不经常发生变化,而趋势所隐含的时尚却在不断促进变化的产生,因此才有

    了“流行”这个词。

    1982年,我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到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从工业社

    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隐含于这项转变中的趋势就是人们“身体意识”的

    觉醒。在农业社会中,我们是依靠自己辛苦的身体劳动来完成日常杂务

    的。在工业社会中,我们也要在工作中出卖体力。(在美国的短暂历史

    中的体现,是人们的职业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的转变。)而随着信息

    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体力劳动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在今天的信息社会

    中,大多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体力劳动非常少。这种向信息社会转变

    的影响之一就是许多人都成了办公室人员,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的身体

    活动和身体所摄入的物质,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身体意识”时

    代。这种向办公室人员的转变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引起的,是不会出现逆转的。

    因为办公室工作的特性,我们还会一直继续关注自己的身体,这一

    点是不会变的,但我们爱护自己身体的方式会随着潮流而变化。这些潮

    流就是趋势的具体表现,是趋势不断变化的体现方式。例如,长久以

    来,跑步都被认为是健身的有效方式,游泳也曾经盛行一时;现在许多

    人开始追捧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私人教练和健身俱

    乐部开始流行。我们健身的方式、尝试的各种器材,都可能是随着潮流

    而变化的,而健身的必要性却是始终如一的。除了健身之外,关爱身体

    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饮食。

    当然,饮食与节食也是与潮流密不可分的:马约诊所饮食法、艾特

    金斯饮食法、素食、西瓜、体重监测、南部沙滩、比弗利山庄、低脂

    肪、高脂肪、只吃碳水化合物、不吃碳水化合物、吃大量水果、不吃水

    果。现在许多人都非常关注艾特金斯饮食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但是我想指出,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早就已经存在了。早在1825

    年,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一位法国律师,在备受整个欧洲推崇的《味觉的生理学》(The

    Physiology of Taste )一书中就曾说过,一些读者肯定会反对他的饮食方

    案。他在书中写道:

    “天哪!”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会大叫,“我的老天!教授

    太没有人性了!所有我们喜欢的食物他都不让吃,比如可爱的小蛋

    卷、蛋糕,还有饼干,甚至连土豆和通心粉也不行!一个看起来和

    蔼可亲的美食家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呢?”

    “你们说什么?”我摆出一副最严肃的面孔,其实我难得如此

    严肃。“那好吧,你们就吃吧!吃得胖胖的!变得又肥又丑,还会

    得哮喘,最终还因为这些过度的油脂而丧命。”

    尽管节食并不有趣,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寻找减肥途径

    的热情似乎永远也不会消退,而潮流只是我们应对由于整天坐着办公而

    产生的多余脂肪的方式。你可以认为潮流是重大趋势的体现,你也可以

    认为趋势来自社会的重大变革。本书第二部分第十五章“视觉文化正在

    占领世界”中,就有几个很好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这一结论得出的过

    程。

    掀开帘子看世界

    许多人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我喜欢的藏身地之一就是窗帘后

    面。社会的一些重大变革就像是藏在窗帘后面的小男孩,发现他们并不

    困难,关键就是不要被窗帘蒙蔽了眼睛,而是要把它掀开看一看。

    在《大趋势》一书中我所讲述的另外一个变革就是工会会员的数量

    会继续下降,工人运动会消失。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14的工人都加入了工会。而在平等待遇

    的“窗帘”后面是工会组织的精神(对所有工人一视同仁)与由于技术而

    逐步显现的个人主义之间的不和谐。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提

    高,从而导致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而制造业正是工会会员最集中的领

    域。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人经济状况好转,也使他们不再经常向工

    会组织寻求帮助。这一现实使得工会组织就像是等待中生代归来的恐龙

    一样,但是中生代是不可能重新回来了。工会组织已经失去了适合自己

    生存的政治土壤。就像恐龙一样,想要生存下去,工会组织必须要改头

    换面,重新为自己定位,但是它们并没有这样做。

    从我在书中预测,美国工会成员会减少到现在,私营企业中工会成

    员的比例已经从当时的25%下降到7.8%,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后来,服

    务业工会和卡车司机工会宣布脱离美国劳工联合会以及美国产业工会联

    合会,这个消息更使得工会组织的状况雪上加霜。

    变革基本都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很少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因

    此,在做出判断之前,人们最好先考虑一下是否有多种因素在推动事物

    向不同方向发展。本书第二部分中所得出的结论没有一条是单纯基于某

    一线索的。如果找不到足够的线索,你最好再次掀开窗帘看一看。

    行星研究所

    报纸是揭开未来面纱的重要信息来源,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行星研

    究所,为我们报道这个星球上所发生的事情。报纸被许多人称为“历史

    的草稿”,这个说法再贴切不过了。因此,报纸是人们研究过去和未来

    的第一手资料。历史书经常把当时的报纸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但现在

    我们经常忽视报纸的这一功能,那么就请大家用100年后的眼光来读今

    天的报纸。当然,在阅读报纸的时候,我们所寻找的并不是个人观点,而是对事件的记录和比赛的结果。我们发现比赛结果的过程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在下一章“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中进行详细讨论。

    报纸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被迫选择的体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请听我解释。报纸之所以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监视器,说得简单点儿,是

    因为报纸中可以报道新闻故事的篇幅是有限的。从经济角度考虑,报纸

    中为新闻留出的空间,也就是新闻版面,总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有新

    鲜事物在报纸中出现,那么有些新闻就必然被删除或者缩小篇幅。所谓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就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被迫选择的原则。《纽

    约时报》的主编约翰·格迪斯(John Geddes)曾经说,《纽约时报》的

    新闻版面“已经大约8年没有变了”。他还强调说“这里是一个你死我活的

    战场”。当然,网上的博客就不存在这种“空间预算”的问题,博主永远

    都不需要考虑文章的长度和空间的容量。

    社会中也同样存在被迫选择的情况。社会和人们有着类似的特性:

    人们的大脑在任何一个时刻能够考虑的问题和事情都是有限的,而社会

    在任何一个时刻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如果引人注目的新问题出

    现,那么现有的问题所引起的关注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所有这一切都反

    映在新闻版面当中,新闻版面上的内容代表了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优先

    关注程度。

    某些报纸不仅在阅读内容,而且在阅读方式上,都大大优于另一些

    报纸。我个人认为,最忠实地记录了世界变化的报纸有《纽约时报》

    《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它也自称为报纸)和《今

    日美国》。

    即便是上述报纸,大家也不要指望它们能够完全反映出从长远角度

    来看比较关键的事实信息。比如2006年3月末,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裁

    员30 000人。这一消息占领了几乎所有报纸的头条,尽管裁员需要三年

    的时间才会完成,尽管对于日渐衰退的福特公司来说,这一消息并不令

    人意外。而在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2月又新增了280 000个新

    的工作岗位。显然,从长远来看,这一消息更有价值,但这一报道在我所看到的所有报纸中都被淹没在了第十版或第二十六版。因此,大家在

    读报纸的时候应该看中新闻本身的重要性,而不要被人们对它一时的关

    注程度,也就是它所在的版面所迷惑。

    在时间的长河中,未来常伴在我们左右

    世界未来的变革与趋势都是隐含在现实与历史中的。回顾历

    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做的

    是预测未来。而想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就需要置身事外、耳聪目

    明。

    在这一过程中,报纸是我们的重要伙伴。它们不仅是历史的第

    一遍草稿,还是我们了解未来的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们现在的工作

    正在塑造未来。报纸是我们可以收集到的基本信息来源,它们能够

    拓宽我们的视野。报纸可以为我们提供政治、文化、社会事件、潮

    流与趋势方面的信息,但它们同时包含了个人观点、政治宣传、无

    关的细节和昙花一现的琐事。虽然报纸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我们敏锐的眼光远比我们搜集到的信息量更加重要。在不断求证

    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未来的蛛丝马迹。第三章

    思维模式3

    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体育vs.政治:1∶0

    你是怎样读报纸的呢?我是从体育新闻读起,也就是从后向前读。

    这并不仅仅因为体育展现了人类的成就,还因为在一个科技驱动的社会

    里,体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见思维模式11),也因为我喜欢体育。我对

    体育一直很感兴趣,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体育报道是最可信

    的,最起码要比头版的新闻客观得多。如果我在报纸上读到波士顿红袜

    队以7∶3的比分战胜了纽约扬基队,那么我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一事

    件是真实的。

    而许多年来,在报纸的另一部分,通常是在《金融时报》的头版,德国前任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一直在吹嘘德国是一

    个经济强国。世界形势虽然不像体育新闻那样一目了然,但也是有数据

    可供我们查询的。在报纸中我就发现了一些数据。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

    月上升了44 000,失业率达到了10.4%。德国政府曾宣称,德国的失业

    率在2005年会增长大约1.5%,这个数据是相当低的。但让我们来看一

    下“比赛结果”吧:德国经济根本没有增长,上个季度甚至为负增长。

    2006年1月,也是安格拉·默克尔就任德国总理两个月后,她下令德

    国经济部门改掉喜欢做出过于乐观的经济增长预测的习惯,这也是她上

    台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无视现实

    2000年,欧盟成员国的政府首脑会集里斯本,他们宣誓要将欧

    洲“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很

    显然,欧洲是在挑战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从此之后,每年欧盟的

    领导人都会重申这个《里斯本协议》。

    那么现实是什么?“比赛结果”又是什么呢?自从2000年公布这个协

    议以来,欧洲每年都在丧失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的能力。事实上,近十

    多年来情况都是如此。不管欧盟的目标多么雄心勃勃,引起多么广泛的

    世界关注,但最重要的还是实现他们目标的具体措施。如果你想了解欧

    盟和它的成员国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你可以不断查看“比赛结果”。他

    们的就业率是上升还是下降?经济增长率是多少?有没有采取什么经济

    改革措施?政府无法创造新工作岗位,能够提供新工作岗位的是企业,与政府无关。那么,创业的环境如何?生产率是在提高还是下降?

    当你读到任何关于欧洲的新闻时,都请在心中思考一下上述问题

    吧。

    沉重的包袱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正在努力奋斗,而通用

    汽车公司这个已经走下坡路的美国工业巨人却在悄悄地奋争。2006年2

    月,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收入1 926亿美元)宣布了10年来最严重的年

    度亏损:106亿美元,并且暴露了自己正面临的问题:上涨的劳动力成

    本、来自亚洲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市场销售量的下降。通用汽车公司陷

    入了多重困境之中。它还必须为每辆汽车支付1 600美元的所谓的“附加

    费”——主要包括医疗和养老金等费用。更为糟糕的是,通用汽车公司当时的市场占有率还面临着40年来的

    分水岭。丰田汽车公司即将取代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曾是

    世界汽车界老大的通用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这

    种情况还是首次出现。《商业周刊》对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结如下:

    处于如此窘境的公司通常都会缩小生产规模,直至达到平衡。

    那么,一个正常的通用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它会减少5个生产

    商,每年在北美生产400万辆汽车,而不是现在的510万辆,这样它

    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降低到20%左右,但工厂就可以根据实际需

    求来进行生产,减少打折或者廉价的租用汽车的销售。员工们的医

    疗保健计划也要相应缩减,使困难时期的下岗员工去享受政府的失

    业津贴。这样用在科研方面的经费会更加充裕,但科研应该主要集

    中在四五个环节上,而不是现在的8个。

    对于通用汽车公司来说,紧缩并不是他们可以做的选择。它的

    工会协议规定,不管它的销售和利润情况多么糟糕,如果它要关闭

    工厂或者解雇工人,就会面临严厉的惩罚。不管它是否赢利,都要

    保证工厂最低80%的运转量。即使生产线停工,通用汽车公司也必须

    支付下岗工人的工资和丰厚的医疗保险及养老金。除非工会同意做

    出巨大让步,否则这些费用都是必需的,至少在两年后进行下一轮

    工资协商之前都是必需的。

    通用汽车公司每年有87亿美元流入了一线工人的口袋里。它直

    接或间接提供了近900 000个工作岗位,它的员工包括汽车工人、广

    告策划人员、汽车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通用汽车公司在1998年

    曾因工人运动而停工54天,那个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下降了整

    整一个百分点。因此不可否认,通用汽车公司的困境也是整个美国

    的问题。

    100多年前,亨利·福特位于底特律的工厂开创了美国现代汽车工

    业。2006年1月,福特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做出了非同凡响的陈述:“从现

    在开始,我们将会按照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制造产品,而不是仅仅维持工厂的运转。”想象一下吧!

    在商业、政治或者私人生活领域,如果个人的虚荣心膨胀的话,豪

    言壮语和现实之间的偏差就会加剧。事实上,他们在发出豪言壮语的时

    候,许多问题都被隐藏起来了。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力求完美的力量

    就在起作用。千万不要被那些远大的目标所误导,还是看一下“比赛结

    果”吧。

    这就是战略顾问所要做的工作。公司往往会花费几百万美元请顾问

    来告诉自己“比赛的根本结果”。麦肯锡和其他咨询公司就是分析公司的

    相关事实和数据,分析单位劳动力的效率,分析公司所处的市场,然后

    根据事实提出建议。咨询公司之所以可以收取丰厚的咨询费,是因为大

    多数情况下他们做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同样,你也可以分析周围世界

    的“比赛结果”。

    人才库

    “比赛结果”也许还应该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至少是科学方

    面奖项获得者的数量。毕竟,诺贝尔科学方面的奖项要比文学奖或和平

    奖所掺杂的政治因素要少。

    在“二战”爆发之前,欧洲曾经获得过109次诺贝尔自然科学方面的

    奖项,而美国只有13次。但从1969年开始,这一局面发生了逆转:欧洲

    只获得了90次,而美国获得了171次,这表明了全球自然科学领导权从

    欧洲开始向美国的转移。在本书第二部分第十三章的欧洲部分对此还会

    有详细论述。

    几年前在东京演讲的时候,我曾讲到移民源源不断地为美国补充着

    人才资源,而且美国拥有3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日本只有4位的事实,这一现象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当时,我听到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家伙

    说:“是的,但大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从其他国家移民过去

    的。”“谢谢,”我回答说,“这正是我想要说的。”

    气候变暖还是变冷

    如今,人们对气候变暖的担心和20世纪70年代时对气候变冷的担心

    一样,都是杞人忧天。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20世纪40年代,我还是一个

    小男孩,在犹他州渐渐长大。当时人们最大的恐惧就是“冰川世纪的到

    来”;20世纪70年代人们所担心的是“全球气候变冷”。

    1974年,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专栏作家乔治·威尔写道:“一些

    气象学家认为,到20世纪末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下降2—3摄氏度。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高纬度地区(加拿大、中国北部和苏联)的粮

    食将会减产,从而引起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现在“20世纪

    末”已经成了过去时,这一预言并没有实现,人们开始相信全球气候在

    逐渐变暖。

    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40年前,一些著名的气象学家在波

    恩开会时警告说:“气候变化的现实使得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10年内粮

    食的大规模减产(由于全球变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无视这一必然结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许多人将因此而饿死。

    如果引发政治动荡和暴力活动,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

    当时最畅销的图书是1975年由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出版的《全球

    变冷:又一个冰川世纪已经来临?我们能够渡过这一难关吗?》(The

    Cooling: Has the Next Ice Age Begun? Can We Survive It? )。它的作者洛

    厄尔·庞特(Lowell Ponte)也曾就这一主题进行广泛的演讲,说世界上

    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警告人们,又一个冰川世纪在不远的将来就要来临。“全球变冷,”他说,“给人类带来的社会、政治和适应性挑战是10

    000年来最严峻的。您对我们关于全球变冷的预测的关注至关重要。它

    关系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整个物种的生存。”

    1975年,《新科学家》杂志的编辑奈杰尔·考尔德(Nigel Calder)

    也曾经说过:“人们现在必须像重视核战争一样重视新冰川世纪的威

    胁,它们都可能导致人类的大规模死亡和不幸。”

    看到这里,你就会明白,关于全球变冷和变暖,大家都是同样的有

    理有据,同样的狂热。

    到了今天,当年曾经为全球变冷而发狂的科学家开始为全球变暖而

    变得歇斯底里。

    2005年秋,英国航空公司宣布他们将为旅客们提供机会来帮助改善

    全球气候,具体做法是允许他们除票价之外额外付一点儿钱,用来弥补

    他们的旅行所引起的碳排放。结果发现,200位旅客中没有一位愿意参

    加这项活动。这似乎与关于气候变化的民意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人们对于

    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并不相符。那么,这是不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所谓

    的“揭示的偏好”呢?也就是说,只有人们愿意为之掏腰包的想法才是他

    们真正的信仰。

    几十年后,人们会如何理解这些关于环境的预言呢?2006年1月28

    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发

    言得到与会人员的喝彩,他说:“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发展清洁

    能源,这样才能避免新的冰川世纪的来临。”

    2006年2月4日,美国矿产管理能源报告中提到:“北极熊的死亡是

    全球变暖的有利证据。美国矿产管理局的科学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北极

    熊被淹死,这表明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冰层的影响。”大众的困惑

    我们应该相信谁的说法呢?我们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说法呢?我们应

    该从哪儿入手进行分析呢?难道我们要一一阅读亚马逊网站上所列出的

    关于全球变暖、全球变冷和冰川世纪再次来临的图书吗?

    关于气候变化有许多互相矛盾的看法和建议,人们有时真的很难分

    辨到底应该相信哪个。我不可能停止现在的工作,花两年或者10年的时

    间专门研究环境或者可持续性的问题。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这样

    做。因此,我只能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来进行分析。

    由于一些权威人士对于全球变暖的确信态度,这一辩论变得更加激

    烈起来。全球变暖似乎已经成了许多人的信仰,那些对此持异议的人们

    则成了异教徒,他们在很多公众场合都被剥夺了发言权。

    在这个问题上,我强烈建议大家“关注比赛结果”。“全球变暖”,或

    者用更中性的词语“气候变化”的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所有科学家都承认,历史温度显示,全球气温在过去100

    年中上升了0.4—0.8摄氏度,人们也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

    气体排放引起的。这就是“比赛结果”。除此之外,科学家们在其他问题

    上存在很多分歧。比如,当今气候的变化是否超过了历史上温度变化的

    范围。而且,科学家就全球气候是否会变暖还存在更大分歧。

    全球变暖的怀疑者和支持者都认为,由于自然界的不稳定性,未来

    任何一年的平均气温都可能比现在要高,也可能比现在要低。支持者们

    坚持认为会比现在高,而怀疑者们认为不会出现明显的高或者低,温度

    变化都只是正常浮动而已。

    支持者们说,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全球会继续变暖,他们把“多数

    人的意见”作为了科学依据,但它毕竟不是。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曾经发布过一个名为《气候陡然变化——无法

    避免的惊奇》的报告,其中写道:“1 000年来,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缓慢

    的气候变化,也经历了突然的气候变化。人们已经学会了通过各种方式

    来适应它,比如搬进室内、为庄稼进行灌溉、从不适合居住的地区搬走

    等,而且未来几十年中气候仍有可能继续变化。”

    而在欧洲,人们对于全球变暖理论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

    地区。欧洲媒体总是宣称,科学界对于全球变暖理论“一致支持”。但

    是,这并不能改变“比赛结果”。

    我也认为,人们必须保护环境,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是必要

    的。不管对于环境的观点究竟谁对谁错,我都赞成要关心环境,因为这

    样做是有益的。我想向大家表明,我是支持保护自然的。但是,在不清

    楚事实的情况下夸大问题的做法会扭曲社会的优先权,使普通民众和领

    导阶层无法做出最佳决策。

    谁的声音最响亮?

    预言,大多数是人们根据经验和推理得出来的,而认为现在社会的

    基本参数将会持续不变的假设多少也是如此。但是,人们在推断的时候

    往往会忘记考虑人类的发明才能。

    19世纪70年代,让人们陷入无尽担忧和恐惧的是一个有着四条腿和

    发达的消化系统的东西。随着英格兰的有钱人越来越多,马车的数量也

    迅速增加,而每一匹马都要排泄粪便。

    仅在伦敦一个城市就有大约50 000匹马,而每匹马每天要排泄10—

    30磅的粪便和一升多的尿液。因此,每天都有一千多吨粪便被运出城

    外,而运输这些粪便的马匹也要排泄。于是,专家们武断地得出了骇人

    听闻的结论:一旦伦敦人口达到400万,整个城市就会被淹没在马粪

    中。从理论上讲,专家的计算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汽车出现了。

    环境保护主义者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得到大家的支持,总是会夸

    大问题。在1980年出版的《沉没的方舟》(The Sinking Ark )一书中,牛津大学的生态学家诺尔曼·迈尔斯(Norman Myers)预测每隔一天就

    会有一个物种灭绝。1999年,《西雅图时报》的保罗·范·德维尔德

    (Paul Van Develder)也曾写道:“20年后,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会发现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每天都会有75个物种消失。”

    若按这个速度,每年会有27 375个物种灭绝。很快,这一数据又上

    升到了40 000个。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直觉判断一下,这根本是不可能

    的。但是,这一数据不断在媒体中出现。它的唯一根据就是迈尔斯博士

    1979年在一篇文章中的大胆断言:1975—2000年,100万个物种可能会

    从地球上消失,这样算来就是平均每年40 000个。媒体从未对这一数字

    进行考证,便无休止地进行引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记录了濒危物种的名录。1992年,它曾公布,灭

    绝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数量是十分少的。假设总共有3 000万个物种,那

    么,每年灭绝的物种大约为2 300个,这一数据却鲜为人知。

    与此同时,迈尔斯博士又重申了那个每年会有40 000个物种灭绝的

    预言,并警告说:“我们即将进入由人类引发的生物大屠杀时期。”他无

    视科学数据的鲁莽、不负责任的断言正是许多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典型例

    子,也是对自然持续发展能力的蔑视。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事实的支持,这些危言耸听的论断自然就会消

    失。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危险一直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在鲨鱼的阴影下这是她上岛的第二天。太阳正在从平静的大海中升起,鸟儿刚刚开

    始歌唱。海滩上的人还不多,她漫步在椰子树林中享受着清凉的海风。

    死神就在此时悄无声息地降临了。椰子树上突然轻轻发出断裂的声音,她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椰子“啪”地落在她的头上,砸碎了她的脑袋。

    这会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的大事件吗?椰子杀手再

    度杀人?褐色魔鬼夺去游客性命?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是不会报道

    的,因为椰子杀手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们没有令人恐惧的牙齿,不

    会从水下突然冒出来袭击沙滩上的人们。它们的出现只是由于成熟、重

    力和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尽管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但因为落下的椰子

    而受重伤甚至死亡的人的确要比遭受鲨鱼袭击而伤亡的人要多。而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的鲨鱼伤人事件都会被媒体所报道,因为“鲨鱼!鲨

    鱼!”这样的标题本身就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

    佛罗里达大学国际鲨鱼档案馆馆长、著名鲨鱼研究专家乔治·伯吉

    斯(George Burgess)曾说过:“落下的椰子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导致150

    人死亡,是由于鲨鱼袭击而死亡的人数的15倍。”事实上,后来伯吉斯

    统计的数据表明,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由于鲨鱼袭击而导致的

    命案一共仅有14起。

    鲨鱼袭击能够成为新闻,而落下的毛茸茸的褐色坚果却不能。即使

    被忽视的、可怕的椰子终于到了聚光灯下,那也是因为一个处于阴影下

    的奖项: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

    《落下的椰子对人体造成的伤害》(Injuries Due to Falling

    Coconuts )是刊登在美国《创伤杂志》(Journal of Trauma )上的一篇

    文章。作者彼得·巴斯(Peter Barss)博士在文中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

    岛上发生的9起椰子伤人事件。巴斯博士指出,那一地区的椰子树平均

    高度为75英尺,而一个椰子的重量为4磅甚至更多,也就是说,椰子落下的速度大概为每小时50英里 [1]

    ,产生的力量大概为2 000磅。因此,这种强大的冲击力曾造成几位受害者头骨碎裂。

    这篇文章最终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是由《不可思议研究

    年报》(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的编辑们评选出来向那些“不

    能或者不应该被重视”的研究致敬的。巴斯博士的文章虽然发表于1984

    年,获得这一奖项却是在2001年。很明显,学术界发掘新闻是需要一段

    时间的。

    我想,也许只有等到第一部“椰子杀手”电影诞生时,人们才会从鲨

    鱼的阴影下走出来,开始重视落下的椰子。

    危言耸听的竞技场

    坏消息总能迅速膨胀。事实上,特别是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坏消

    息总会被扭曲,社会事件尤其如此,而体育比赛的结果则不会。在遭遇

    灾难时,早期的过高或者过低估计都是不合适的。2004年亚洲海啸的后

    果的确是灾难性的,最终死亡人数超过了200 000。但是,很多情况

    下,人们都是根据估计而不是事实来得出数据的。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最初人们估计死亡人数为10

    000人,有些报道甚至认为最终会有100 000人死亡。现在我们知道,最

    终的死亡人数为1 000人,而这已经够可怕了。

    1986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乌克兰的

    核反应堆爆炸时,有些人警告说整个欧洲的动物群都会大批死亡。德

    国、奥地利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人们都接种了疫苗,以免受到辐射疾病

    的影响。一些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内还将会有800 000人因此而患癌

    症。而联合国和其他政府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因切尔诺贝利辐射死亡

    的人数为56人,其中有47人都是由于爆炸或者之后的大火而丧生的电厂

    工作人员。大约4 000名儿童的确患上了甲状腺癌,但大部分都被治愈,只有9人死亡。

    按照自己想要的结论来扭曲事实似乎是人类的本性。

    “比赛结果”是无法更改的

    如果一场橄榄球比赛以27∶17结束,那么这就是比赛结果,它

    不会因为胜利方或者失败方的借口、赞扬或者解释而更改。同样,在商业领域,公司的业绩也不会因为首席执行官的如簧巧舌而更

    改。塑造地缘政治学和文化活动的并不是它们的语言,而是行为。

    事实上发生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本书第二部分第十四章将会讨论

    中国政界的“比赛结果”,第十三章讨论欧洲的情况。聚焦你所发

    现的“比赛结果”,把它们想象成棒球或篮球比赛中记分牌上的比

    分。它们的简单与可靠,就是衡量信息准确性和相关性的标准。而

    复杂通常是用来伪装的工具,只有简单才能透明。所有这些都有助

    我们了解现实,而了解现实则是了解未来的第一步。

    [1] 1英里≈1.61千米。——编者注第四章

    思维模式4

    勇于追求,错又何妨

    一位谦虚的反叛分子

    对于一位年轻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苏黎世联邦工业

    大学攻读物理学学位时,他的毕业论文被导师否定。“你很聪明,”导师

    告诉他说,“但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这似

    乎是对那些盲从权威的人们所给予的非常恰当的评价。

    20世纪初,这样的态度可不吃香。尽管这位年轻人发出了一大堆求

    职信,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一个在大学教书的职位,而这样求职失意的

    毕业生在他们班只有4个。尽管如此,他的自信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仍旧坚信:“傲慢万岁!它是我在这个世界的守护神。”在沙夫豪森的

    一所学校任教了一段时间后,他最终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录用为技术

    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这个年轻人就是阿尔伯特·爱

    因斯坦。

    从1902年起,他每周都要在专利局的办公桌前工作48小时,他相信

    自己生来就是要创造辉煌的,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他还会利用晚上加

    班。1905年,爱因斯坦给自己在沙夫豪森结识的好友、数学家康拉德·

    哈比希特(Conrad Habicht)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哈比希特:

    我们之间的沉默如此庄严肃穆,而我却要用一些不合逻辑的妄语来打破它,我简直感觉自己犯了亵渎罪。你这个臭家伙,到底在

    忙些什么呢?你为什么还没有把你的论文发给我呢?你难道不知道

    我是这个世界上会十分高兴、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你的论文的一个半

    人中的一个吗,你这个可恶的家伙?作为回报,我会把我的4篇论文

    发给你。

    第一篇是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些革命性

    的观点,当然前提是你先把论文发过来;第二篇是关于原子的真正

    体积;第三篇证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微粒之间无规则碰撞的涨落是

    引起布朗运动的真正原因;第四篇还只是一个草稿,是关于运动物

    体的电动力学的,其中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做了一些修正。

    那些被当时26岁的爱因斯坦谦虚地称为“不合逻辑的妄语”,正是人

    类所做出的最惊世骇俗的论断之一。它把物理学从19世纪迅速推进到20

    世纪,并使爱因斯坦一举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之一。但个人

    的力量是如何撼动物理学的基础的呢?成就他的当然不仅仅是自己的年

    少轻狂和心高气傲。在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的1905年,他不仅提出

    了相对论,而且还提出了量子力学理论。正是这两篇论文成为现代物理

    学的奠基石。

    爱因斯坦似乎还觉得这些成果不够,在年底又提出了超越它们的理

    论。在致哈比希特的信中,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自己认为令人着迷且非

    常有趣的想法:“我在想,上帝会不会开怀大笑,因为他正在开玩笑似

    的误导我。”

    于是,E=mc2 诞生了。

    爱因斯坦为我们揭示了隐藏的时间和空间世界。在他的一本传记

    中,作者阿尔布雷希特·福斯林(Albrecht F?ssling)评论说,“没有去和

    权威科学家们进行探讨,纠缠不休,而是在独立的情况下任自己的思绪

    飞扬”正是爱因斯坦的优势。爱因斯坦能够进行自由想象和创造。如果没有了这种自由思维,他就不可能得出这些成果。他关注的是事物的本

    质,而不是自我。

    许多人都试图破解这位伯尔尼专利技术员的天才之谜。哈佛大学的

    智力专家哈沃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

    发现如此多的自然之谜,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失去孩子般的天真,加德纳

    还称他为“永远的孩子”。爱因斯坦最关心的不是人们是否会反驳自己的

    观点,而是在探寻科学的路上不让自己遗漏任何一个事实。1911年9月

    22日,在给威廉·朱利叶斯(William Julius)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尊敬的同事:

    如果这些(关于太阳光谱的)文字是成立的,那么我想我的理

    论就会被驳倒。如果你能够坦率地告知你对此事的看法,我会非常

    高兴。毕竟,我非常清楚我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我所选择的道路

    可能是错的,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要进行验证。

    1912年10月27日,爱因斯坦给自己的另外一位朋友,天体物理学家

    埃尔温·弗罗因德利希(Erwin Freundlich)的信中写道:

    在经过艰苦的钻研之后,我的理论研究正在快速前进,很快我

    就可以得出引力动力学的公式。这一工作的好处在于人们可以清除

    自己的主观臆断,没有任何地方是可以“修补的”。相反,这一理

    论要么正确,要么错误,二者必居其一。

    为维护一个不成熟理论的正确性而努力,会为这个理论吸引很多倡

    导者。但是挺身而出,推翻已有的关于时间与空间、能量与物质的理

    论,这样的举动不一定能成功。爱因斯坦以自己全部的情感、恐惧和希

    望寻找普遍的永恒规律,他所追求的是正确的理论,而不计较自己是否

    正确。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爱因斯坦的境界,即使我们所追求的

    目标并没有那么远大,但不求完美的意义同样重要。追求真理,而不是

    谁对谁错,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领域:个人生活、商业和政治活动。

    当在书中预测未来时,我不能考虑过多,担心自己的结论是否会在

    将来的某一天被证实是错误的。因为我必须要做出判断,而且我会尽可

    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只有卸下思想包袱,告诉自己不必追求完美,我才

    可以自由想象,才可以做出合理判断。尽管如此,我所做的一些预言在

    当时看来仍然是十分荒诞的。

    预测的胆量

    在《大趋势》一书中引起强烈反响的结论之一,就是发达的全国电

    视网络,比如美国全球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和澳大利亚ABC电视台的业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慢慢下滑,因为他们

    的观众会被当时刚刚出现的、还比较原始的有线电视抢走。1982年,任

    何认为这些娱乐巨头会走下坡路的想法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分可笑

    的。我记得自己曾经在美国广告协会的绿蔷薇年会(真是虎口拔牙)上

    就此问题发表过演讲。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广告专栏就报道了我的

    演讲,并评论说,“只有疯子才会相信他的话”。也许将来我的预言会被

    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我看来,美国的综合性媒体正在逐渐丧失自己的

    统治地位。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前最具影响力、发行量一度达到1 000

    万册的综合性杂志《生活》《展望》(Look )和《星期六晚邮报》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已经停刊并被数百种的专门性杂志所取

    代。在我看来,美国全球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澳大利亚ABC

    电视台迟早也会步它们的后尘,它们的观众也会被日益完善且有着多种

    选择的有线电视所拉拢。现在,这三家所谓的“电视网络巨头”的市场占

    有率总共也只有11%左右。逆向思维

    其他所有人都是错的,这可能吗?

    过去,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医学理论就是,胃溃疡是由压力、抽

    烟和喝酒所引起的。人们认为,压力会使得身体产生过多的胃酸,而过

    多的胃酸又会腐蚀胃黏膜。治疗这一疾病的标准方法就是进行手术。

    而两位澳大利亚内科医生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和巴里·马歇

    尔(Barry Marshall)却提出,胃溃疡是由一种当时还不知名的细菌所导

    致的。这一研究成果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一样,他们坚持认为

    除了自己,其他所有人都走错了方向。

    1983年,马歇尔医生成功地用抗生素治愈了患者的胃溃疡。同年年

    末在比利时举行的医疗研讨会上,马歇尔医生被问及是否认为细菌引发

    了某些胃溃疡,而他却回答说自己相信所有的胃溃疡都是由细菌所导致

    的。难道所有的专家都错了吗?这可能吗?

    “打破教条是很困难的。”马歇尔医生后来说道。在那次以及其他许

    多次研讨会上,他都是在一片嘘声中下台的。“他们就打算让我闭嘴,然后把我赶出肠胃病学领域,驱逐到偏僻的地区做普通医生。”这位来

    自珀斯市的年轻医生说道。全球的医学界都在坚决反对存在胃溃疡细菌

    的荒诞理论。

    2005年10月,沃伦和马歇尔医生因为发现“胃溃疡细菌”而被授予了

    诺贝尔医学奖。经过10多年的时间,医学界才放弃使用抗酸剂的疗法,转而使用抗生素。真的难以想象,医学界这种固执己见、拒不承认错误

    的做法带来了多少经济上的损失,又给病人增加了多少痛苦。

    追求完美会束缚你的思维人们总是习惯追求完美。父母是对的,老师是对的,老板也是

    对的。重要的似乎不是事实真相,而是权威的声音。夫妻间也总是

    为谁对谁错而争论不休。

    政党的一贯做法也是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一个政党什么时候赞

    同过其他政党的意见呢?想象一下,如果双方能够把用来争吵的精

    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更

    糟糕的是,追求完美还成为学习和理解的障碍。它阻碍我们继续进

    步,因为进步就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纠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你追求完美,那么你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小圈子中。一旦

    你开始允许自己犯错误,你就会感觉自己像是遨游在广阔的天地

    间,视线豁然开朗。第五章

    思维模式5

    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

    顺序是发现规律的大敌

    当我还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时,当时的研发主管尤金·富比尼

    (Eugene Fubini)在一次研讨会开始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4、14、23、34、42序列的下一个数字应该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人的回答

    是正确的。答案是50,这一序列就是纽约地铁沿着第八大道停靠的站台

    的名称,第50街是第42街的下一站,它们前面分别是第34街、第23街、第14街和第4街。富比尼总是喜欢用序列来吸引听众。序列这个词源于

    拉丁语中的“sequo”,意思是“跟随”,它描述的是相似事物之间的连贯

    性,比如音乐在不同音调中重复的主题、电影中场景的顺序、数学中可

    以按照某个公式得出的数字顺序。想要弄清楚这些序列,我们就必须从

    看似无关,时而违背常识的事物中寻找规律。

    摘取成熟的果实

    有通过先把拼图摆成一条直线而完成拼图的吗?

    在我上学时,历史老师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国家顺序来讲解历史

    的。在课程结束时,我和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大事件及对应的日期,而对

    于这些事件、日期和国家的联系以及它们对彼此的影响,我们却毫无头绪。我们所学的历史都是人们以回顾的方式所编写的。历史学家和评论

    家们总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地描述历史。但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并

    非如此简单,它们充斥着迂回、反复、徘徊与前进。在一个被称为“充

    满联系”的世界中,“想要明白一起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谋杀案,首先

    你必须要了解克什米尔的历史”。数字序列是可以推断的,但未来是不

    可以推断的,而且大家现在都知道推测未来是很容易扭曲事实的。发现

    规律比计算的直觉性更强。

    每一项重大突破都会打破人们以往的想法,这就是变化的特性。新

    的发现都是从已有的事物中发展起来的。比如,成熟的苹果一直都从树

    上落下,但只有牛顿看到“深层次的含义”;地球一直都在围着太阳转,但只有哥白尼和伽利略发现了这一规律和相关证据。

    天才们的发现总是建立在常人都能发现的事物之上的,而常人却无

    法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发现大师,在读

    大学的时候,他就以“神圣的热忱”来学习理论物理学,为今后的研究打

    下了基础。很快爱因斯坦就搜集到了许多前人的理论,他的研究范围很

    广:从宇宙这种宏观角度到亚原子等微小颗粒。他还通过阅读最新的科

    学报告来更新自己的这些知识。他以此为基础,对前辈们的成果提出疑

    问,并且指出物理学结构中的逻辑矛盾。但是,究竟是什么使爱因斯坦

    的成就一举超越了前人呢?

    事实上,在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中所使用的公式几乎没有一个是全

    新的,大部分都为专家们所熟知。柏林历史学家、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

    所所长于尔根·雷恩(Jürgen Renn)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许多人都

    说爱因斯坦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创立相对论的。事实上,他所做的只是摘

    下了树上成熟的果实。”而这并不能够贬低爱因斯坦开创物理学新纪元

    的功劳。雷恩还说道:“问题是他为什么能够摘下这些果实呢?如果爱

    因斯坦最大的才能就是摘果实,那么他选择的时机再合适不过了。在物理学这棵大树上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那样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实挂在树

    上。但是这些果实是藏在树叶中的,只有非常敏锐的眼睛才能发现它

    们。”

    的确,许多人都可以发现大部分不同领域的“成熟果实”。只有发现

    它们之间的规律,许多单个的“果实”才能串联成有意义的成果。

    未来就是一幅拼图

    未来就是一系列的可能、趋势、事件、迂回曲折、进步和惊奇。随

    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事物都会各就各位,形成一幅关于世界的完整新

    画面。想要预测未来,我们必须要先预测这些单个画面的发展趋势,而

    且我们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得越透彻,我们所预测的完整画面就越精

    确。

    有时,我会在卡片上写下独立的事件、现象、潮流和奇闻,然后洗

    牌,把它们打散,再洗牌。每次我都会注意这些新的、随意的排列是否

    给自己带来新的想法、新的规律。这些想法和规律是其他方法所没有发

    现的,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来理解这些事实。

    把这些片段按照直线排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必须要发现它们

    之间的契合点。当然,我们并不能盲目地开始。总有一些常量是不变

    的,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基础,然后要根据主题对这些片段进行分类,找出哪些部分是与其他部分匹配的。这可能需要很多次的实验,但在拼

    图的过程中,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在线性排列时,其相关性就会显露

    出来。爱因斯坦的理论也许很深奥,但简单来说,他就是选择、搜集了

    成熟的果实,并把它们放到了适合的位置。也许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爱

    因斯坦那么高深,但不管我们所做的事情的层次如何,本书提到的11种

    思维模式都会帮助我们整理、判断这些片段,并把它们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大趋势》一书出版后,我所听到的最多的评论就是:“书中提到

    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我知道的,而你却把这些零碎的片段拼成了一幅完整

    的图画。”我认为,用“摘下成熟的果实”来描述我的工作是再合适不过

    的了。问题就是摘什么和摘下后把它们安置在哪里。本书的写作目的就

    是要帮助大家解决这两个问题。

    当我创办自己的公司时,我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理清美国当时的形

    势。从本书的序言部分你可以了解到,我选择的时机再恰当不过了。我

    知道“自下而上”是美国社会的最大特点,因此我可以从各种地方报纸中

    找到关于整个国家的拼图片段。

    潮流和思想都开始于地方性城市和社区的(比如坦帕、丹佛和西雅

    图),而不是如纽约或华盛顿这样的大城市。通过观测这些地方性非常

    强的信息,我发现一个新的社会模式正在慢慢成形。每一条信息、每一

    个片段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我读到医院中高科技的心脏移植手术和

    大脑扫描技术,并通过其他报道发现这些医院中按摩和祈祷的情况也不

    断增加时,我就知道它们吻合并且完善了我关于“高科技高情感” [1]

    的

    公式。我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了高科技的引进与我们情感

    之间的联系。这些片段逐渐组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为我们描述人们

    如何学习在科技带来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认真搭配,直到把它们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如果我们想预测未来,那么我们总会先遇到一些需要完成的拼

    图。本书中提到的11种思维模式将会指导你摘下正确的果实,并形

    成一幅你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未来的完整画面。寻找比赛的结果,而

    且在拼图的时候不要害怕犯错误。不断检验某个片段与其他部分的

    契合程度,慢慢它们就可以形成新的画面。本书第二部分关于未来5个方面的预测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做出

    的。比如,第十五章为大家介绍了帮助我得出“视觉文化正在占领

    世界”的8个片段;第十二章集中研究了关于世界经济的片段如何演

    变为新的衡量经济信息和成就的方式;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讲述了

    欧洲的衰落和中国的复兴;最后,在第十六章“进化时代:创新的

    蓄水池”中,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关于革命性改变的特性、次序以

    及随后的动荡期的整体画面。

    在预测未来时,这种拼图游戏的做法不仅适用于宏观方面,而

    且适用于任何你感兴趣的微观领域。这幅图画是大是小完全取决于

    你自己。

    [1] 高情感是一种形象说法,要求人们通过充分交流和互相关照来增加真情实感。奈斯比特

    想用高科技高情感表达一种独特的观点,即高技术要与人性结合起来,平衡发展。——译者注第六章

    思维模式6

    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

    复兴之星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完善的历史。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尽管出现过波折,但总体来说,人的寿命、生活条件和自由选择的机会

    都得到了改善。那么,是什么成就了我们的领路人呢?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像爱因斯坦一样,离经叛道,致力于追求高于常

    人的目标。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人们的嫉妒与憎恨,当已有的理论

    或知识体系被他们的发现与突破所挑战时,人们的嫉妒与憎恨都是在所

    难免的。日语中就有一句非常形象的谚语——“凸出来的钉子总是要被

    敲打”。

    许多推动社会启蒙与发展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哲学家也经常遭受打

    击。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迫屈服于权威的压力。因为他

    们总是远远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妨碍了权威的利益,给自己带来了灾

    难。最能抑制他们的就是宗教教条,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也不例外。

    14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一个时期开始了,后来人们称之

    为文艺复兴。当时,人们勇敢地站了起来,打破了中世纪的桎梏,开创

    了现代社会。他们满怀着对知识、行动的渴望和极大的好奇心,为现代

    文明奠定了基础。

    前进路上的荆棘天空在赞美上帝永恒的光辉,它们在呼喊他的名字,世界在赞美他,海洋也在向他致敬,听啊,这神圣的语言,是谁在支撑着这天空和数不清的星星?

    是谁在指引着灿烂的太阳?

    这是一首贝多芬在19世纪为之谱曲的赞美诗。在文艺复兴初期,天

    主教会占统治地位,神职人员掌管着科学和教育,马丁·路德还没有挑

    战上帝掌管天空的理论。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地球是圆的这一学

    说。大约公元前250年,尼拉多塞(Eratosthenes,又译为埃拉托斯特

    尼)已经计算出地球是一个周长大约为25 000英里的球体,但当时的教

    条仍然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教会仍然严格坚持克劳迪乌斯·托

    勒密(Claudius Ptolemy)在公元2世纪提出的地心说。

    终于有人站起来提出异议了。1473年生于波兰的哥白尼反对权威的

    地心说,并用精确的计算证明了太阳系中日心说的最初理论。

    由于担心自己的理论会引起教会的迫害,哥白尼推迟了文章的发

    表。1543年,在他即将辞世之前,他才允许自己的学生雷蒂库斯

    (Rheticus)出版了自己的原始手稿《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但是,出版商未经授权,在该论文前加上了一篇序言,歪曲了哥白

    尼的著作,说论文中的内容只不过是一种简化计算的方式。

    20年后的1564年,伽利略出生了。这位生于意大利的科学家和哲学

    家多才多艺,还擅长演奏鲁特琴和绘画。他最终成为天文学史中的关键

    人物,为人们正确理解动力学和重力学奠定了基础。他还研究了内聚力

    (使身体各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分子引力)。伽利略不仅在科学认知方面

    独领风骚,还发明了钟摆的概念。早在1582年他就研究过钟摆的运动,甚至还在辞世前画出了一张钟摆的草图,虽然并没有把它付诸现实。关

    于钟摆,在本书第二部分的第十六章《进化时代:创新的蓄水池》中还

    会详细讨论。

    伽利略这位通才会对天体的秘密感兴趣,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1609年荷兰人发明望远镜之后,伽利略是首批用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的人

    之一。他还制造了一架可以放大20倍的折射望远镜,虽然还比不上现在

    业余望远镜的水平,但在当时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情。通过发现金星和

    月亮一样有盈有亏,他提出了可以检验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第一个实证性

    证据。结果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不仅更为复杂,而且是不正确的。这

    一发现从根本上撼动了神学和哲学世界观。

    伽利略把天体理论的主要部分都写入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

    世界体系的对话》一文中。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一次

    客观辩论。不幸的是,伽利略把教皇的观点通过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表达

    了出来,并对其进行了嘲讽,结果他没能逃脱教会的迫害。天主教会花

    了73年才禁止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但对伽利略的著名审判和随

    后迫使他收回自己言论的行动在5个月内就完成了。他也因此一直被软

    禁在自己佛罗伦萨郊外的别墅中,直至去世。对他来说,路上的荆棘影

    响了自己的整个进程。

    “在科学领域,”伽利略曾经说,“众多人认可的权威未必比得上一

    个人的粗陋推理。”教会可以软禁伽利略,但始终无法阻止科学的前

    进。

    飞跃的时机

    大约200年后,一位英国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不仅动摇了自然

    科学和宗教教条的根基,而且还挑战了上帝的权威。当时,天主教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科学和教育的控制权。1436年,约翰·古登堡

    已经开始研制印刷机,并于1440年完成,使得书籍等文字作品可以进入

    寻常百姓家。

    于是,能够了解《圣经》及其教义的人数急剧增长,科学著作也是

    如此。1520年,教会进行改革;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宣布脱离天

    主教会,并成立英国国教会,进一步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1789—

    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同样撼动了法国的宗教体

    系。发生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面貌和社会

    面貌,带领人们进入了现代社会。

    按照父亲的希望,年轻的达尔文首先学习医学,但他很快就开始厌

    恶解剖学和手术的血腥,却对自然史产生了兴趣。父亲认为他不务正

    业,很为他担心,于是把他送进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希望他以后能够

    成为一名神职人员,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职业选择。当时的英国

    国教会人员收入颇丰,这也许就是英格兰的大部分自然科学研究者都是

    牧师的原因。他们的教会使命与探索世界的目标是融为一体的。

    1831年,达尔文完成了神学课程,但他并不急于接受神职。相反,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来参与“贝格尔”号航行考察,取得了第一手的地质研

    究资料。作为地质学家的他声名鹊起,《“贝格尔”号航行日记》(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更为他进一步赢得了名望。

    对生物的观察帮助达尔文了解了物种的变化,并于1838年提出自然

    选择学说。尽管他对自己的进化论确信不疑,但由于担心这一理论会给

    自己戴上反社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的帽子,从而给自己惹上大麻烦,因

    此他推迟了自己论文的发表。为了完善自己的理论,达尔文重新对植物

    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并且经常咨询畜牧学家。他急切地想继续自己的实

    验并找到所需要的全部证据,以便在论文发表之后能够有力地驳斥别人

    的质疑与反对。达尔文充分意识到,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只与

    亲近的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理论,并没有公开发表自己的论文。他希望时

    间可以慢慢改变人们的想法。但1858年6月,他听说阿尔弗雷德·拉塞尔·

    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也提出了类似理论,才不得不发表了自

    己的论文。

    在推迟20年之后,《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终于在

    1859年11月22日出版了,并且很快就卖出了1 250本。经过大家的普遍

    认同,科学界把进化论作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权威理论。作为整个国家

    对达尔文卓越贡献的认同,他死后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在牛顿的

    墓地旁边。

    科学与宗教之争

    在达尔文时期,社会与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教会的作

    用,并使得曾经一度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来到这

    个世界上为了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思考。

    在很长时间里,执掌前进方向的基督教会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指挥

    棒,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并没有结束。在本书第二部分第十六章“进化

    时代:创新的蓄水池”中,我将会讲述它们之间的一场激烈冲突——人

    们开始质疑上帝作为造物主的说法,并认为人类是自身物种的主宰者。

    现在,人们的一些推测大大超前。人们预测人类疾病将会消失,死

    亡也会推迟,但必要的教育和讨论没有跟上。基因工程的可行性与合理

    性的冲突,也就是谁有权利引领人类发展道路的问题,将会在科学界引

    起轩然大波。

    我们应对日常挑战的斗争也没有停止,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领导者为我们指路。

    导游模式

    有很长一段时间,做演讲的时候我都是急匆匆地赶到目的地,演讲

    结束后又急匆匆地飞走。后来,我的妻子多丽丝也开始陪我演讲。她辞

    去了自己的工作,成为我的私人编辑,为我打开了一扇五彩的窗户。现

    在去各地演讲时,我们要么早点儿到,要么晚点儿走,总之给自己多留

    出几天时间来对当地进行考察。在我写本章内容时,我不禁想起了各地

    的导游,他们带领着队伍前进,同时还通过一项既简单又有效的方式与

    队伍保持联系:挥舞着旗帜来引领队员前进。

    导游和其他领导者的相似点在于他们都必须要处于队伍的视野范围

    之内。通常,领导者的才干和能力总会鹤立鸡群,远见就是其中一个方

    面。但是,要处理好商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日常问题不仅要依靠基本的

    领导技巧,还得要求他们不能超出下属的思维领域之外。维也纳爱乐乐

    团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在演出开始之前,有人问首席小提琴手:

    “指挥先生今晚要指挥的是什么乐曲?”

    “我不知道他指挥的是什么,”首席小提琴手回答说,“但我知道我

    们演奏的是什么。”

    即使是天才领导者,也需要下属的配合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

    践。如果我们把下属落下过远,只顾自己朝前跑,那么我们做的就是无

    用功。政界的情况稍微有所不同,参加竞选的大部分政治家都会被批评

    为目光短浅。但其中也有例外,如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政治生涯就比较长。在本书第二部分的第十三章还有关于科尔

    的详细介绍。设立一个机动目标

    当预测未来时,要做到处于整个队伍的视野范围之内可不容易。在

    前面的章节中,我曾说《大趋势》和《2000年大趋势》之所以成功,是

    由于我把人们似乎知道,而又不确定的事物合成了一幅新世界的画面。

    阿尔·史密斯(Al Smith)曾连续4次当选纽约州州长,1928年还竞

    选过美国总统。在我的政治生涯中,曾经偶然听到过他的金玉良

    言:“在队伍中不要太超前,因为人们会忽略了你还在其中。”我对此受

    益匪浅。他是一个心思极为敏锐的人。一次在他竞选州长的时候,一个

    反对者在后面大声喊道:“告诉他们,你都知道些什么,阿尔。就一分

    钟的时间!”史密斯立即回击道:“我会告诉大家你和我都知道的事情,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

    阿尔·史密斯是第一个竞选美国总统的天主教徒,尽管后来他输给

    了赫伯特·胡佛。约翰·肯尼迪是第二个竞选总统的天主教徒,也是第一

    个在总统竞选中胜出的天主教徒。约翰·克里则是第三个参加总统选举

    的天主教徒。在他参加竞选的时候,天主教徒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障

    碍,而史密斯和肯尼迪当时在参选时却因此而遭遇巨大困难,我认为这

    表明了美国社会的进步。

    阿尔·史密斯关于游行队伍的比喻一直刻在我心里,它是我所听到

    的关于领导力的最有价值的建议之一。它帮助我避免过度地陷入未知世

    界中,否则我就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盲目地猜测了。我们对自己邻

    居的关心要远远多于对另外一条街的人的关心,对于未来我们也是如

    此。人们想知道的是与现在生活相关的、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的事情。

    人们的猜测和解释有时又过于直接。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成功登

    上月球后不久,许多评论家就已经开始想象在月球上建立第一个房产项

    目和火星探险旅行。其他的预测还有电视将成为新的主要教育手段,直升机会取代汽车成为通勤工具,药丸会取代食物,机器人会料理我们的

    家务,汽车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但是,这些线性推断就像慢慢上升到

    空中的气球一样,很快就会失去空气甚至生命力。

    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处于同一频率之内

    我们真的很难说领导者究竟应该领先队伍多远的距离,而且这

    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政界,你既需要超越群众来展示自己的洞

    察力和对群众的情感,也需要稍微超越时代来体现自己的远见。公

    司领导只能稍微超前于自己的队伍,因为他们要与下属好好沟通,才能料理自己的生意。不同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们似乎都被期望要超

    越自己的下属。不管怎样,市场才是决定性因素:对于政治家们来

    说,选民就是决定性因素;对于商业领域和技术领域的领导者来

    说,顾客就是决定性因素;对于那些有志于揭示未来的人们来说,大部分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队伍中太过超前。稍稍收一下你

    们的缰绳吧!第七章

    思维模式7

    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收益

    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亡!

    标准、官僚就是死亡!

    “欧盟宪法是完美的,虽然可能比美国宪法要略逊一筹。”2005年4

    月20日,法国前总统、欧盟宪法之父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如是说。

    2005年5月29日,法国人首先对欧盟宪法说“不”。法国人和随后提

    出反对的荷兰人都没有发现这部由政治精英们撰写的宪法对自己有什么

    好处,800页的规章和原来的一些条约协议让普通人难以理解。而“略胜

    一筹”的美国宪法只有12页,只规定了总的原则,十分通俗易懂。法国

    和荷兰对欧盟宪法的否决在整个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许多国家都

    因此推迟了全民公决。虽然这对于宪法的支持者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对欧盟25个成员国的人民来说却是一个好机会,大家可以趁此机会对它

    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部可以为全体成员国服务的宪法。

    自此之后,欧盟宪法一直进展缓慢。许多人都在讨论批准它的必要

    性,而认为应该对它进行修改的声音却相对微弱。除非对它进行修改,并使之显现出为各国人民带来的利益(当然,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好处,还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否则大家对它的抵制不会消除。欧盟正面

    临着应对人民正当要求的挑战,如制定一部合理的宪法,使大家理解一

    些必要的经济措施,如减少昂贵的福利项目等。这对欧盟来说是一项艰

    巨的任务,因为它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40多年前,当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刚刚起步的时候,如果有

    人告诉我有一天我将会居住在欧洲,我是不会相信的。那时,我正在去

    往亚洲的路上,打算在泰国住一年。那是1967年,我还在国际商用机器

    公司工作,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只有首先使人们了解改革能够带来的利

    益,改革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当时我要在泰国开展一个项目,帮助东

    北部地区加快农业发展。我们极力说服农民种植13的水稻,并在水稻

    中间种植其他庄稼。但是,他们抵制这一做法。我们后来发现,他们之

    所以抵制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们知道基础设施是无法满足多余的粮食

    生产的。在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立刻十分开心地接受了新的

    种植方式,并且享受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

    自此之后,每年我都会去几次亚洲。我发现亚洲人,特别是中国

    人,只要确信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就会不遗余力地抓住机会,适应任何

    变化。我经常被他们的这种活力深深打动。此前,许多中国人都离开了

    自己的祖国,海外华人也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现在当他们

    看到了祖国的巨大商机后,他们又回来了。海外华人给中国带来了经济

    与知识方面的支持和商业方面的活力,而中国国内数亿的农村人口也在

    努力脱贫致富。在上海,我们认识了其中的两个:李凤和李闯(音译)

    夫妇。

    他们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长大。李闯的父亲是一位菜农,李闯从小就和父亲在这块祖祖辈辈耕作的农田里辛苦劳作。后来他娶了

    李凤,然后似乎也要重复老一辈的生活。即使在这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人们也听说了大城市中的工作机会。因此,李闯开始考虑,如果自己收

    入能够好一点,就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地赡养自己的父

    母,改善全家人的生活。这个前景似乎相当诱人,值得他为之努力。

    我和多丽丝是在几年前一次访问上海的时候认识李闯的。

    我们在上海时都是住在波特曼丽嘉酒店,因为那个酒店可以提供良

    好的服务,而且它还紧邻上海的老城区,让人感觉新老中国就在咫尺之间。那是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其中有些套房一天的价格要比大多数上

    海人一年的收入还要高。它的周围就有一些老房子,人们把衣服晾在窗

    外的晾衣竿上,或者干脆就在树上或者路灯杆子上扯根绳子晾在上面。

    (当然,每次我们去上海,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老房子已经被拥有现代

    设施的现代建筑所取代。)

    从酒店出来的一个拐角处有一间简陋的小屋,里面有一个小柜台,李闯夫妇就在那儿卖水果、小吃和饮料。在柜台后面还有一个看起来像

    帐篷的东西,我们猜测可能是储藏室。多丽丝特别想知道这对夫妇怎样

    看待自己的小柜台和50米之外的菲拉格慕、路易·威登等国际品牌之间

    的巨大落差。她向交往多年,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的酒店公关部总监温

    雪薇询问这对夫妻的情况,于是雪薇向我们讲述了李闯的故事。

    李闯夫妇是冒着失败的危险离开原来的农村生活的。他们只是想,既然在上海有许多建筑工地,那么卖些小吃和饮料应该是个不错的生

    意。于是,他们在酒店旁边设立了那个小柜台,因为周围的建筑工地是

    24小时不停工的,他们的主要顾客就是建筑工人,因此他们也是24小时

    营业的。那个被我们认为是储藏室的帐篷就是他们的家,夫妻两个在里

    面轮流休息。

    这样的生活状况让我们感到不安,但我们知道不能够以己度人。雪

    薇安慰我们说,李闯夫妇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十分满意的,稳定的建筑

    工人客源使得他们有了足够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也能够养活在老

    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比起老家人的生活还是不错

    的。雪薇还补充说,2005年年底的时候,她曾经问过李闯为什么他的妻

    子露面的次数比原来少多了。李闯告诉她说,妻子在这条街上又开了一

    个小卖部。2006年7月我们再次来到上海的时候,还在他那里买了一些

    桃子,而且我们注意到,他们已经不再住在那个简陋的帐篷里了。

    在中国,从经济增长中分得一杯羹的强烈愿望使得人们乐意四处迁

    移,这与我在欧洲观察到的情况截然不同。欧洲人的心态与中国人是相反的,他们必须先看到利益才愿意为之努力。他们不会随着工作而迁

    移,许多欧洲人都是在等待工作找上门来,而且仍旧认为一份稳定的工

    作和一栋房子应该是一辈子不变的事情。最近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其

    中的讨论让我深感不安。节目中,一些维也纳年轻人说,他们宁愿失

    业,领取政府的救济,也不会选择离家100英里之外的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维也纳年轻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奥地利人,更

    不能代表所有的欧洲人。欧洲人的确喜欢坚持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

    的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墨守成规,一切都会一成不变。

    不变的是我们都要维持生计,不管是做老板还是为别人打工,而且那些

    最早接受必要的改革的人会获利最多。体育仍然是说明这一问题的一个

    很好的例子。

    让我们回忆一下我在“思维模式1: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

    有变”中用到的篮球投篮的例子吧。篮球的规则并没有改变,但在单手

    投篮的优势面前,很少有人再顽固地反对汉克·路易塞提的新投篮方式

    了,毕竟以单手投篮的方式赢得比赛还是以双手投篮的方式输掉比赛,这两种结果哪个更诱人是不言而喻的。纳特·霍尔曼歇斯底里的声明“如

    果我的队员也这样打篮球,那我宁愿辞职”,最终也成为人们的笑谈。

    福斯布里式跳高刚刚发明后情况也是如此,他的教练开始的时候也

    试图让他回到传统的跨越式方式。迪克·福斯布里的跳高方式挑战了传

    统思维,但它打破了世界纪录,并彻底改变了跳高技术。在体育界,成

    绩很快就能够决定未来的道路。

    在商业领域,变革所需要的时间有时可能稍微长一些,但最终起决

    定性作用的也是市场,就像体育运动一样。

    当然,有些人对于变革的抵制也可能是由于固执或者无知,但希望

    在生活中进步的人们,一般都不会因为无法承担变革的代价而抵制它。

    相反,当察觉到潜在的利益时,人们通常都会热烈欢迎变革的。只有脚下的东西有足够的价值,你才会弯腰

    在心中思考一下下面两个问题:什么会给你带来回报?什么会

    使你受到惩罚?比赛结果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变革会带来回报,什

    么时候鼓吹变革只是在追求海市蜃楼。因此,对变革的抵制可能是

    有道理的,也可能是固执的表现。

    让公众明白变革的好处是那些引领潮流的人们的责任。领导者

    如果想要成功实现变革,就必须要让下属明白变革的好处。普通民

    众并不是变革的倡导者,除非他们真的相信变革能给自己带来好

    处,否则他们是不会支持的。

    不要小看人民的智慧。如果他们抵制变革,抵制你所认为的应

    该受他们欢迎的变革,这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把变革的利益显现出

    来,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为他们的抵制

    而感到悲哀,你应该首先寻找他们之所以会抵制的原因。请注意,在我前面讲述的体育运动的故事中,抵制变革的并不是运动员——

    运动本身的参与者,而是教练。第八章

    思维模式8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一场马拉松长跑

    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玩具。公元前4世纪中国儿童的一个玩具可

    以被称为直升机的祖先,它是用圆木棍做成转轴,顶端放上十字交叉的

    羽毛。孩子们把它放在手掌中旋转,就会产生足够的力量,使它在空中

    飞翔一段距离。

    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也曾设计过几种飞机,其中就包括第一

    架直升机。虽然这些模型都没能飞向天空,但这种创造性和机械工程思

    维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和当时人们的想象。

    大约450年后,德国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holt Brecht)为了纪

    念自己的同胞——一位发明家兼飞机工程师,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乌尔姆的裁缝

    “主教,我可以飞上天空,”

    裁缝对主教说,“看看我是怎么做到的!”

    他升了起来,还带着两个怪异的东西,像是一对粗糙的翅膀,飞向教堂的上空。

    主教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

    “这是纯粹的谎言,人类不是小鸟,永远不可能飞翔。”

    主教说。

    “裁缝死了。”

    人们告诉主教。

    “死在风雨中。

    风雨打碎了他的翅膀。

    他摔死在

    教堂硬实的院子中。”

    “丧钟将会响起,这是纯粹的谎言,人类不是小鸟,永远不可能飞翔。”

    主教说。

    布莱希特的这首《乌尔姆的裁缝》是献给发明界的一名悲剧人物

    ——阿尔布莱希特·路德维格·贝尔布林格(Albrecht Ludwig

    Berblinger)。在13岁的时候,贝尔布林格就失去了双亲,不得不做了一名裁缝,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机械学。于是,他利用闲暇时光进行一

    些发明,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带有关节的义肢。

    他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一架滑翔机。虽然要不时地面对人们的冷嘲热

    讽,但他还是在1811年建造完成了第一架能够飞行的滑翔机(1986年,人们利用一个飞机模型证明了这一点)。不幸的是,本以为会永载史册

    的第一次公开演示却极为糟糕。那一天,甚至连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们

    也来到了现场,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飞行被迫推迟。第二天,尽管国王

    没有前来,但王子们和王室成员们仍旧前来观看。不幸的是,第二次试

    飞又失败了。由于顺风的气流和错误的试飞时间,滑翔机在众人的一片

    嘘声和大笑中栽进了旁边的多瑙河。贝尔布林格的职业生涯和社交生活

    也就此结束了。

    另外一位曾经完成过1 000多次滑翔机飞行的德国飞行界先驱奥托·

    李林塔尔(Otto Lilienthal)这样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发明一架飞机并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建造一架就是不小的成就了,但把它送上天空才是

    最了不起的事情。”1896年,李林塔尔因为滑翔机失事而受伤严重,两

    天后与世长辞。

    莱特兄弟的最大成就是于1903年12月17日试飞的一架装有发动机的

    飞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实验与失败之后,飞机制造的现代史终于被掀

    开了,而且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在不断地完善飞行技术。

    飞行技术在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发展。比如,机身设计师和空气动力

    学工程师都知道,现今商业飞机的外形仍然不太理想,它们跨度很宽,而且机翼都是固定的。由于负荷很重,因此在起飞与着陆时需要相当大

    的提升力。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它们还会产生很大的拉力,从而降低

    燃油的能效。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副翼只能部分改善状况。尽管近

    年来不断有人提出新的适应性机翼的概念,但商业飞机的机翼还是变得

    越来越宽。期待的事情总比我们预期的来得要慢,即使对于未来学大师阿瑟·

    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克拉克最著名的成就

    莫过于根据他的短篇小说拍摄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 )以及他对于卫星将用于通信的预言。他在2000年发布

    的关于21世纪的时间表中,曾预测第一个克隆人会在2004年诞生,最后

    一个煤矿会在2006年关闭,到2010年电子监控设备会杜绝职业罪犯的现

    象。但是,结果又怎么样呢?

    不仅仅是蒸汽

    就像第一架滑翔机一样,第一台由蒸汽所推动的机器也是孩子们的

    玩具。它是由亚历山大时期的一位希腊人于公元前100年发明的。

    大约1 800年后,一位英国铁厂工人托马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发明了可供利用的蒸汽发动机。其中的一台于1712年安装

    在斯塔福德郡的一个煤矿,用来抽出矿井中的水。纽科门的发动机极其

    昂贵,但其耐用性也十分惊人。127年后,其中的一台还在彭特林齐使

    用。还有一台发动机在巴恩斯利市一直工作到1934年。人们通常认为苏

    格兰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发动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他只是在

    18世纪60年代改良了发动机的技术,使其更加快速、安全和高效。

    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瓦特是在格拉斯哥绿园散步时激发了关于

    发动机的灵感的。当地人还在那里立起了一块石碑,因为就像苏格兰人

    所说的那样,那里才是工业革命真正开始的地方。

    从最初想法的产生到制造出可以使用的机器所需要的时间虽然已经

    变得越来越短,但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总会比我们预计的要长一

    些。计算机也不例外。

    第一台计算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设计出来的。人们通常认为是

    德国人克兰德·楚泽(Konrad Zuse)发明了它。楚泽的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被西门子公司兼并。1938年,他建造第一台可储存、可编程的计算

    器的,但运行情况并不好。在“二战”期间,第三帝国空气动力研究所资

    助了他的研究,也因此诞生了一些机器模型。而第一台称得上现代意义

    上的计算机“爱达赛克”(EDSAC,延迟存储电子自动计算机)是1949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设计建造的。1974年,一种被称为微型计算机的新型设

    备开始占领市场,并很快进入了公司和家庭。

    插上翅膀的话语

    电话、电影和收音机的发明史都大同小异。它们都是始于19世纪,经过马拉松般的长跑,到20世纪才进入公司和家庭中。

    19世纪70年代,亚历山大·贝尔和埃利萨·格雷(Elisha Gray)分别

    设计了能够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声音的仪器。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

    拥有48 000部电话。而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到1910年,使用贝尔

    系统的电话达到550万部;到1924年,电话的总量更是增长到1 500万

    部。

    尽管电话是在19世纪末发明的,但直到20世纪晚期才在美国和欧洲

    普及开来。后续相关产品的开发也加快了电话的普及。但是,美国无线

    电公司在1939年提出的“可视电话”的概念就过于超前,直到现在它也没

    有普及,只有可视手机渐渐开始流行起来。

    而传真机从投入使用到普及只用了15—20年的时间。我还清楚地记

    得自己在1983年买的第一台传真机是必能宝牌的,足有一辆轻便卡车那

    么大。当时,我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接收传真的熟人。如果世界

    上只有20部传真机或者电话,那么它们也实在没什么用处。另外一个迅

    速普及的科技产品就是手机,它只用了不到10年就被大众所广泛使用。

    活动的画面差不多就在电话开始传输长途信号的时候,摄影也大步迈向了电

    影。法国的路易斯·卢米埃尔和奥古斯塔·卢米埃尔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ère)的父亲对托马斯·爱迪生活动电影放映机的演示十分

    着迷。受到父亲的影响,卢米埃尔兄弟也开始研制一种被他们称为“活

    动电影机”的机器。1895年12月,他们在巴黎卡皮欣大道上的“格拉咖啡

    馆”的地下室里播放了他们制作的第一部电影。看完首场电影后,一位

    巴黎的记者预测了光明的前景:

    摄影的对象已经不再是静止的物体,它使运动的场景成了永

    恒。当它被公众所掌握之后,当任何人都可以拍摄下自己心爱的人

    的影像、运动、动作、熟悉的手势和口中的话语后,对于他们来

    说,亲人的死亡就将不再是彻底的消失。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之一《火车进站》(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所引起的最大反响就是恐慌。据说当看到电影中火车朝自己

    驶来时,观众们都惊恐地四散逃窜。

    很快,卢米埃尔兄弟就发现了这一发明的商业价值,并开了一家剧

    院来放映电影。结果,想要看电影的人在街上排起了长龙,观众们都被

    这一新鲜事物迷住了。卢米埃尔兄弟还培训了许多摄影师,把他们派往

    世界各地进行拍摄。很快,其他的电影公司也诞生了,电影业也成为一

    项独立的产业。制作和放映电影的专业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开始发展起

    来,演员们也步入社会名流之列,他们的演出费也随之水涨船高。例

    如,查尔斯·卓别林1917年的年薪就达到了100万美元。

    这种对于电影的狂热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开来。1915年,格里菲斯

    (D. W. Griffith)这位在电影发展史上极为重要又极具争议的电影人接

    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道:

    10年之内,电影就可以代替教师在学校中教授任何科目。当然,学生们也不需要再学习历史了。比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公

    共图书馆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里面会布满按门类编排好的

    一排排的“盒子”。每个“盒子”前面都会有一个按钮和一把椅

    子。假如你想了解拿破仑的一些逸事,你只要在一个设施完备的房

    间中,坐在调节好的屏幕前面,按下按钮,就可以看到重现的往事

    了。而现在,你不得不咨询许多权威人士,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到最终仍然可能因为各种互相矛盾的观点迷惑不解,搞不清事实的

    真相。

    格里菲斯的预言在今天听起来仍然十分熟悉,不是吗?

    声音和图像

    在19世纪末的发明大潮中,收音机也粉墨登场了。同大多数发明一

    样,收音机也经历了科学发明、技术完善,并且最终投入商业应用的一

    个过程。我还记得第一台收音机在我的家乡犹他州格伦伍德引起的巨大

    轰动。大人们都聚集到大厅里听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格伦伍德拥

    有第一台收音机的时候,它在其他许多地方已经相当普及了——它毕竟

    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到达我们偏远地区。

    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Hertz)是推动收音机发展的主要先驱之

    一,早在1888年,他就利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尔(James Clerk

    Maxwell)的理论解决了收音机无线电波的接收与发送问题,这远远早

    于它投入商业生产的时间。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一个对物理和电子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接过了麦克斯韦尔、赫

    兹、奥古斯托·里奇(Augusto Righi)、奥利弗·约瑟夫·洛奇爵士(Sir

    Oliver Joseph Lodge)和其他科学家的科研接力棒,并于1897年获得了

    第一项无线电报的专利。马可尼关于产生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实际系统

    的展示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兴趣。直到1912年,美国才有了关于无线

    发报机的许可制度和相关规定。“一战”期间,民用无线电活动被全面禁止,但在此期间政府控制下的无线电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战争结束之

    后,禁令也相应解除,随着真空管技术的采用和完善,无线电行业迅速

    发展起来。

    无线电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终于开始赢利,一些大公

    司也应运而生,比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电气公

    司。在政府的压力下,马可尼的资产卖给了通用电气公司,后者以此为

    基础成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从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无线基站的建立到

    收音机在千家万户的普及,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同样,本书第

    二部分第十六章“进化时代:创新的蓄水池”中将详细讲述这些革命性的

    发明创造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完善之后,是如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的。)

    人们对于这一新媒体的期望也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而不断高涨。

    1921年,俄国诗人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Velimir Khlebnikov)预言

    了人类的美好前景:“未来的收音机,也就是我们的意识中枢,将为我

    们应对未来无穷尽的新任务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而且还将把全人类团结

    起来。”结果,18年后“二战”的爆发,证明了这一论断是太过乐观了。

    1923年,麦吉本(J. M. McKibben)的《美国人的新生活》(New

    Way to Make Americans )通过收音机传到了千家万户。对于新技术,他

    说道: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被慢慢征服,征服它的并不是公开战场

    上的某一个敌人。我们的国家正在被许多个阴险的敌人(虽然可能

    是无意识地)和平演变。我们的国家接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外国移

    民,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他们的同化问题。现在,危机已经来

    临,我们必须在缺少强有力的领导者的情况下面对它。也许没有一

    个领导者可以把1.2亿美国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用民族意识把大

    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但是,一股刚刚诞生的力量就可以胜任这个任

    务,它就是收音机。第二年,另外一个预言又诞生了。《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沃尔德

    马·肯普弗特(Waldemar Kaempfert)这样写道:

    美国和英国已经成为广播界的老大。如果这一状态能够持续下

    去,那么英语将成为世界语言。和我们在大众娱乐和大众教育方面

    做出的努力相比,来自欧洲大陆的竞争是微不足道的。世界上所有

    的耳朵最终都会竖起来倾听美国和英国的声音。欧洲大陆也将会十

    分乐意地学习英语,他们甚至不得不学习英语。

    现在,我在欧洲生活或者旅行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台都在播

    放美国歌曲,我不得不承认肯普弗特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国无线电公司还在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推出了比收音机更

    加先进的产品——电视机。美国无线电公司主席大卫·沙诺夫(David

    Sarnoff,也译为戴维·萨尔诺夫)宣布:“现在我们给声音添加了图像。

    我惶恐地站在这里宣布一项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新技术的诞生。它就像

    一把火炬,将为我们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照亮前进的道路。”

    电视想要赶上收音机的普及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纽约时

    报》等媒体也对它持怀疑态度。在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宣布电视的诞

    生之后,《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评说:“电视机的缺点就是人们必须坐

    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而普通的美国家庭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因

    此,电视永远不会对无线广播形成真正的威胁。”

    但是,人们对电视的热情没有因此而消退。1946年,一家电视公司

    的制作总监托马斯·哈钦森(Thomas Hutchinson)这样写道:“电视意味

    着你和世界上的其他人可以共享一个世界。它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交

    流工具。它应该在培养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人类相互理解及平等方面发

    挥更大作用,而不是关注其他的物质因素。”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今

    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评论,不是吗?电视机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进入了我们的客厅的。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在小范围内多次播放了电视节目,1932年,电视以酒店节目的形

    式进入了英国。1933年,艾奥瓦州立大学与电台合作,开播了两个每周

    一次的电视节目。当1936年德国第一次报道奥运会时,全世界仅仅有大

    约200台电视机。1948年,宾夕法尼亚州首次使用了有线电视,使得偏

    远地区也可以观看到电视节目。我第一次看电视是1952年,在盐湖城的

    一次犹他州大学联谊会上,当时的节目是纽约扬基队和布鲁克林道奇队

    的棒球比赛,最终纽约扬基队以4∶3获胜。

    对于这一新媒体,我最欣赏的是杰出诗人艾略特(T. S. Eliot)在

    1963年做出的评价。他说:“电视这一娱乐传媒虽然可以让无数的人在

    同一时间欣赏到同一个笑话,但人们仍然感到孤独。”

    在科技创新的潮流中,无数个商业机会应运而生。除了对社会产生

    巨大影响的重大科学进步外,更多时候是一些琐细的物品吸引了等待商

    业机会的人们的注意。有这样一个密切关注商业动态且富有冒险精神的

    人,他一直在推动某种饮料的生产和质量改进。对于现在的许多人来

    说,没有这种饮料他们就不愿意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饮料就是咖啡。

    历经20年的一举成功

    我的妻子总是说我煮的咖啡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在这种情况下,你

    就不难理解,当我听到女儿直言不讳地说同样的咖啡根本无法入口时,我有多么震惊。我的女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她迷恋的是一

    个小小的咖啡机制作的咖啡。当她和她丈夫装修新家时,竟然把一台

    (现在他们的家里已经有4台了)这样的咖啡机放在了卧室中本应放置

    先辈画像的地方。我就这样知道了奈斯派索(Nespresso)胶囊咖啡,并

    对它们公司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到20世纪70年代,雀巢公司(Nestlé)一直是速溶咖啡市场中的老

    大。那些时间有限,但又十分需要咖啡的人们就用一两勺速溶咖啡和热

    水来代替“真”的意式浓缩咖啡。虽然它的味道不够完美,却快捷、卫

    生。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雀巢的一家竞争对手就提出了胶囊咖啡的想

    法。这一想法就是直接在家里和单位中制作出高质量的意式浓缩咖啡,使它的口感就像在意大利咖啡馆中的一样美妙。雀巢担心自己错过良

    机,所以买下了当时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该项专利。

    于是,开发这一商品的漫长旅途开始了。在20世纪70年代,雀巢的

    研发部门完善了路易吉·贝塞拉(Luigi Bezzera)对咖啡的最初概念,咖

    啡机和咖啡胶囊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了。1986年,奈斯派索公司成

    立,根据人们对咖啡口味要求不断提高的预期,他们开始研制奈斯派索

    系统——在家庭或者单位使用的一个先进的小型咖啡机以及设定好剂量

    的咖啡胶囊。

    如果不是因为奈斯派索之父——雀巢董事会的一个成员一如既往的

    支持的话,奈斯派索这个雀巢的子公司可能永远也不会成功。它经历的

    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没有多少人看好它。在很长时间内,甚至

    没有一个竞争对手涉足这一领域。公司严重亏损,三次濒临倒闭的边

    缘,公司内的许多人都认为它不会有什么前途。但是奈斯派索之父并没

    有丧失对这个似乎不争气的“女儿”的信心。几年之后,奈斯派索开始显

    现出了一些生机,但又经过了一个10年,他们才实现了真正的突破。我

    曾经问过奈斯派索的国际市场总监奥利弗·基耶(Olivier Quillet):“你

    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0年,”他回答说,“那

    时距离我们购买专利已经过去了30年。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完善机器的

    设计,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并且在欧洲开设了50多个专卖店。”奈斯

    派索,这个定位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的品牌,终于开始大规

    模进军家庭和工作单位。“比赛结果”是,奈斯派索现在是雀巢增长最快的部门。2006年2

    月,雀巢宣布奈斯派索的收入已经增长了30%,它的产品销售额超过了

    5亿美元,在两年内有望突破10亿。它在35个国家拥有了12 000个销售

    点,每年还会有新的附加产品出现,而且巧克力、饼干和其他一些附加

    产品的销量也和它的主打产品咖啡机和咖啡胶囊一样节节攀升。

    奈斯派索环境优美的专卖店欢迎它的新老顾客去品尝各种口味的咖

    啡。就像照相机总是需要胶卷,剃刀总需要新的刀片一样,咖啡机也需

    要不断补充胶囊。这就是经典的商业模式。如果你买了奈斯派索的咖啡

    机,那你每个月都需要购买咖啡胶囊。现在一共有40多种不同口味的胶

    囊供人们选购,而且奈斯派索还在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如果咖啡的口味

    不够理想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无法实现,因此奈斯派索一直在努力保证

    咖啡的质量。它把顾客看作最挑剔的咖啡美食家,只有口感最好的咖啡

    才能使他们满意。事实证明,奈斯派索所走过的路程要远远长于他们的

    预期,但最终他们还是挖开了这座富足的金矿。

    期望的实现总是比较慢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可以提醒我们一些事实。我的生活经验,就

    是期待的事情总比我们预期的来得要慢。我们总是低估发明创造从

    最初的想法形成到完全普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科学和纳米技术这

    些新兴领域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发展、完善。

    震撼我们的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艾滋病和“9·11”恐怖

    袭击。至于人类和大自然的其他物种,几乎所有的变化都是进化性

    而不是革命性的。事物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一时间总是要

    比我们预期的长。第九章

    思维模式9

    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明智”的人适应环境,不“明智”的人让环境适应自己。所

    有的进步都是依靠那些不“明智”的人才实现的。

    乔治·萧伯纳

    成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是他长期以来的梦想。任何一个了解他的人

    都知道,这个在家乡奥地利施蒂利亚州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施蒂利亚橡

    树”的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迟早能够实现自己的

    这个梦想。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能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且

    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与计划。

    当时是2003年,下一次的州长竞选是在2006年的11月,而初选时间

    是2006年春。谁有可能在共和党的初选中崭露头角呢?为了赢得初选,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做些什么准备呢?民主党中也会有人在2006年春天的

    初选中胜出,但现在我们必须要集中精力考虑的是如何先在共和党的初

    选中获胜。竞选计划开始了。

    但就在2003年,时任州长的格雷·戴维斯(Gray Davis)遭遇信任危

    机,人们强烈要求进行投票来决定是否罢免他。就这样,一个通向州长

    之位的大门突然敞开,施瓦辛格也已经做好准备。施瓦辛格的话说得很

    好:“历史性的选举已经到来,因为加利福尼亚的领导严重脱离了人

    民。”

    2003年10月7日,加利福尼亚的选民回答了两个问题:问题1:(在前一年的11月刚刚开始自己的第二个任期的)州长

    格雷·戴维斯应该被罢免吗?应该还是不应该?

    问题2:如果戴维斯州长被罢免,你认为谁应该取代他的职位?

    在第二个问题的后面还附有一个135名候选人的名单,其中就包括

    施瓦辛格。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获胜。结果是,戴维斯被罢免,施瓦辛

    格当选了新一任州长。在竞选过程中,施瓦辛格曾许诺,如果自己胜

    出,将不再继续拍摄电影。这一承诺对赢得选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施瓦辛格获胜的秘密就在于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机会来

    临,他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它。

    铁幕的一条裂缝

    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巨大的政治转机在民主德国出现。

    那是从铁幕上的一条裂缝开始的。铁幕这一说法最初来自剧院。19

    世纪,在欧洲的剧院经历过几次严重火灾后,政府强制它们在舞台和观

    众席之间安装了一道铁制的幕帘,以防止大火从舞台蔓延到观众席中。

    进入20世纪,这个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1945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把它变成了一个政治地理学标

    志:“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域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

    横贯大陆的铁幕。”社会主义国家警惕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这一铁幕

    的冷酷标志就是那堵把柏林城一分为二的柏林墙。直到柏林墙被推倒前

    夕,铁幕和柏林墙看起来似乎都是牢不可摧的。

    民主德国的崩溃和德国的统一,要部分归因于自20世纪80年代末苏

    联的转变。为了避免苏联解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并放弃了对华沙条约集团成员国的领导权,同时还计划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

    作。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波兰和匈牙利的民主化进程。从1989年年末

    起,匈牙利开始允许民主德国的公民穿过边境到奥地利,然后转往联邦

    德国。这样,铁幕上的第一个裂缝出现了。

    在大批民主德国的公民逃往匈牙利的同时,民主德国国内反对派的

    力量也在逐步壮大。德共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在柏林墙倒塌不久前还

    宣称柏林墙将会至少存在50年,甚至100年,他的被迫辞职成为德国统

    一的催化剂。

    在柏林墙的西面,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一直在不断强调统一是联邦

    德国的目标。尽管如此,人们对它的现实期望并不高。就在柏林墙倒塌

    的前几天,联邦德国还进行了一次关于人们对于统一期望的民意调查。

    结果,80%的人都希望德国能够统一,但只有3%的人相信这一愿望能够

    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

    1989年11月9日,我从法兰克福飞往华沙去会见一些商会的领导。

    到达酒店后,我习惯性地打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结果我简直不敢相

    信自己的眼睛:成百上千的人们正在翻越柏林墙,而从1961年8月13日

    开始,先后已经有190个人因为翻越这堵墙而被击毙。很快,人群就翻

    了过去,受到了含着泪水的联邦德国公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也从四面八

    方涌来见证这一仿佛出现在梦中的场景。这一切来得似乎太突然了。

    11月10日一大早,我乘坐第一班飞机飞向柏林,想要见证这一历史

    时刻。

    一直在为德国统一而努力的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也没有想到柏林墙

    的倒塌来得那么快,但他很快发现,这是一个打破铁幕、统一德国的好

    机会,而且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所以他很快行动起来。

    1989年11月28日,也就是在柏林墙倒塌的19天后,在没有和任何西方国

    家商量的情况下,他向联邦德国联邦议院提出了一个统一德国的“十点纲领”。但是,德国的统一并非那么简单,它必须要征得“二战”战胜国

    的同意才行。

    这一次还是科尔,他通过巧妙的周旋,取得了美国总统老乔治·布

    什和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同意。这也许是苏联愿意把民主德国交给

    联邦德国和北约的唯一机会,科尔抓住了它。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不

    断坚定和不停重复实现统一的信心、及时且迅速地提出统一的切实步

    骤,以及与莫斯科、华盛顿的外交斡旋。换了其他人,他们很可能根本

    抓不住这个机会。

    科尔曾回忆说:

    1989年秋,当我们开始迈向统一的时候,就像是处在一片沼泽

    地中一样。我们站在齐膝深的水中,大雾阻挡了视线,只知道肯定

    存在一条出路,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我们一步步地前进,终于

    安全到达了对岸。这真是个奇迹,没有上帝的帮助,我们简直不可

    能成功。

    事业心

    当你探寻未来时,应该去寻找、利用机会,而不是仅仅解决问题。

    吉米·卡特这位极具事业心的总统候选人在初选时就发现了一个大

    好机会,并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在共和党的全国大会开始之前就赢得了足

    够的支持,从而成为共和党候选人。现在,每个参加总统竞选的人都在

    无一例外地采用这一方式——电视演讲。

    解决问题的人和寻找机会的人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别的。在《未来及

    其敌人》(The Future and Its Enemies )一书中,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Virginia Postrel)分析了那些因循守旧的人与充满活力、乐意迎接变

    革的人之间的区别:

    从对待未来的方式中就可以看出我们个人和民族的特征:我们

    是因循守旧,期望未来仍然是一个制度化、机械化的世界,还是充

    满活力地去迎接一个充满发明、创造与竞争的世界呢?我们看重的

    是稳定与管理,还是发展与学习呢?我们认为进步需要集中规划,还是认为它是一个分散、进化的过程呢?我们是否认为错误永远意

    味着灾难,还是把它看作实验过程中可以改正的副产品呢?我们是

    渴望可预言性,还是欣赏不断出现的惊奇呢?因循守旧与充满活力

    这两极,决定了我们的政治、智力和文化前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

    心问题就是对待未来的态度问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段精彩的文字是《福布斯》杂志的出版人兼总编理查德·卡尔加

    德(Richard Karlgaard)在2006年4月8日在专栏中引用的。他把罗纳德·

    里根和比尔·克林顿划分为天生的机会寻找者,把艾尔·戈尔和希拉里·克

    林顿划为解决问题的人。看到这里,我立刻就想起希拉里·克林顿在她

    和丈夫进入白宫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解决美国的卫生保健问题,而艾尔·

    戈尔现在正在努力想要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至于乔治·W. 布什总统,卡

    尔加德认为,他是一个拥有众多解决问题的高手属下的机会寻找者。

    机遇就像是在暴风雪中没有关好的窗户一样,可能突然被吹开,又

    突然被关上。想要抓住它们,你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路易斯·巴斯

    德(Louis Pasteur)这位发现大部分传染病都是由于细菌引起的微生物

    学奠基人这样说道:“机遇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我已经做好了准

    备。”

    错过火车现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数码照相技术开始于1990年,当时柯达推

    出了第一款商用数码照相机DCS-100。数码照相技术的兴起引发了照相

    机市场的重新洗牌,传统的照相技术开始慢慢衰落。到2004年,传统相

    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到了17%。任何一个没有搭上数码相机这辆火

    车的厂家都在这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在这一过程中,灵活性差的大厂家肯定要失败。机会一旦错过,它

    们就再没有了翻身之地。传统的日本品牌柯尼卡美能达就因此在经营了

    100多年后不得不于2006年3月31日退出了照相机市场。莱卡这个差点赶

    不上“数码火车”的德国品牌,终于在1998年推出了数码相机。当时,避

    免破产的唯一方式就是从股东那里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2000—2004

    年,莱卡不得不裁减雇员,银行也减少了对它的贷款。2006年,莱卡的

    销售终于重新开始增长,在公司全力生产新推出的Digital-Module-R数

    码相机后。莱卡公司的转变是晚了点,但还是及时地避免了一场灭顶之

    灾。

    只对过时的技术进行改进是无法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的。相反,这样

    做经常会使企业丧失针对新的机遇进行投资的能力。

    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孟菲斯市市郊马克斯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在机遇面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时,他

    就在论文中提出了关于联邦快递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参加了海军,在那里学习了军事后勤学,并在1971年开始着手实现自己的想法。于

    是,联邦快递结合了传统邮递服务与及时、可靠的特点就这样于1973年

    开业了。

    美国最大的冰激凌生产商德雷尔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加里·罗杰

    斯(T. Gary Rogers)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抓住从天而降的机遇的故事。在

    一次生意失败后,他打算重新尝试。他说:“我并不因为需要再次尝试

    而沮丧。我很高兴拥有自己的公司。”他有一个家庭需要养活,却没有

    什么收入和积蓄。据他讲,一天他走进了德雷尔位于加州奥克兰市的办公室。当时的德雷尔还是一个只有600万美元销售额、30名雇员的小公

    司。当罗杰斯正在同老板谈论购买特许经营权的时候,电话铃突然响起

    来。“挂断电话后,泪水涌上了那位老板的眼睛。他刚刚得知银行拒绝

    了他为扩张工厂而申请的贷款。”罗杰斯头脑一热,问他是否考虑过卖

    掉公司。老板的回答是:“在接电话之前还没有。”罗杰斯说,三天

    后,“我得到了一个以100万美元购买公司的机会。于是我找到了一些投

    资者,筹钱买下了它”。

    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往往都会说:“天啊,你真是太幸运了。”

    “对我来说,”罗杰斯回答说,“这并非仅仅是幸运,更重要的是发

    现机会的能力和一直以来所做的准备。”

    关于罗杰斯的故事我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他的确很喜欢冰激

    凌,据说他每天都会吃。

    几乎在波兰第一个民主政府成立的同时,法国的达能集团就开始进

    军这个市场。摆在它面前的机遇是巨大的:波兰有着3 800万渴望高品

    质的西方产品的消费者。

    但是,想要在这里取得成功并不容易。达能集团的首席代表发现这

    里百废待兴,农业系统更是一穷二白,到处都是落后的集体农场,也没

    有任何销售网络。从1990年开始,达能集团每周都往波兰运一货车的酸

    奶,使波兰消费者开始了解达能集团。销售人员一家家拜访刚刚出现的

    私营小商店,极力说服他们销售达能集团的产品。两年后,公司开始在

    当地进行生产,同时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农场来保证稳定的奶源。

    现在,达能集团已经成为波兰新鲜牛奶产业中的老大,其中酸奶的

    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13。达能集团负责中东欧的市场总监让–雅克·德

    布林(Jean-Jacques Doeblin)总结说:“早点进入市场可以在竞争中占得

    先机,这样我们就有时间来了解市场。”纽约扬基队的老板乔治·史坦布瑞纳(George Steinbrenner)是我最

    喜欢引用的抓住机遇的例子之一。他非常擅长利用机会。纽约扬基队的

    老对手波士顿红袜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与得州游骑兵队进行协商,想要

    买进在上个赛季被评为美国棒球职业联赛最有价值球员的游击手亚历克

    斯·罗德里格兹(Alex Rodriguez)。当时,纽约扬基队并没有与波士顿

    红袜队争夺罗德里格兹,它有自己出色的游击手——德里克·基特

    (Derek Jeter)。三年前,得州游骑兵队以2.52亿的价格签下了罗德里

    格兹,成为棒球联赛史上最贵的一笔交易。但是现在,罗德里格兹已经

    无法忍受得州游骑兵队,想要转会离开。

    2004年2月,波士顿红袜队还没能就购买罗德里格兹与得州游骑兵

    队达成协议。这时,乔治·史坦布瑞纳突然介入了,他在几天时间内就

    签下了罗德里格兹,还说服他从游击手的位置转向了三垒。

    对此,史坦布瑞纳这个破坏分子这样说:“你认为这笔交易不错?

    我还要签下泰·柯布(Ty Cobb) [1]

    呢。”

    以畅销书《标杆人生》(The Purpose-Driven Life )而闻名的里克·

    华伦(Rick Warren),其实早在《直奔标竿:成为目标导向的教会》

    (The Purpose-Driven Church )一书中就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商业建议。

    他教导人们不要与他人争夺市场份额。当创立自己的教会时,他并没有

    与其他教会竞争来争夺会员,而是开发新的市场,吸引那些原本不属于

    任何教会的人们,并为他们提供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东西,那就

    是他关于生活的理念。1980年,华伦在加利福尼亚州橘子郡创立了马鞍

    峰教会,现在它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教会。平均每个周末去那

    里参加礼拜的人数达到了15 000,它还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十几个分会。

    《福布斯》杂志的出版人里奇·卡尔加德曾经这样评论马鞍峰教会:“如

    果它是一个企业的话,简直可以与戴尔、谷歌或者星巴克相提并论。”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寻找、发现机会呢?大家应该还记得爱因斯坦是如何做的:摘下成熟的果实并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

    系。一旦我们向前迈进一步,一切似乎都变得简单起来。

    1970年,日本经济刚刚崛起,日本人也开始慢慢富裕起来。那一年

    的世界博览会是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flac,就是那家用鸭子做广告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约翰·阿莫斯(John

    Amos)也前去参加。他惊奇地发现当地人十分富有,而且他还注意

    到,许多日本人都戴着口罩,以防被传染上流感或普通感冒。许多人可

    能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是只有他看到了“成熟的果实”,并且发现了

    它们之间的联系:日本人富有但是害怕风险,这不正是保险公司的大好

    良机吗?

    接下来的故事说得简单点儿,就是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花了4年

    的时间才在日本取得了经营许可证,但是阿莫斯的商业嗅觉取得了足够

    丰厚的回报。现在,在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的140亿年收入中,日本

    市场占到了23。

    他的继任者丹·阿莫斯(Dan Amos)显然也遗传了约翰的商业嗅觉

    基因,他也发现了成熟的果实:在日本这个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中,人

    们一直都忽视了女性人才的潜力。现在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在日本的

    3 300名员工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女性。这样对公司有双重的好处。“想要

    招聘到最优秀的日本男性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想在正

    统的日本企业中工作,”丹说,“优秀的女性人才发现自己在我们公司升

    职的机会要大于在日本企业中的机会,因此也乐意为我们工作”。

    1970年,我也在大阪参加世博会。这是日本第一次举办世博会,我

    一直很好奇它会是什么样子,因此我就去了。在那里我注意到两件事

    情:(1)日本竭力提供有史以来最好的展览场所;(2)日本竭力让所

    有的国民都体验到作为这次博览会主办国的荣誉感。

    日本政府意识到,这是一个提升国民自信度与乐观度的大好机会,因此安排所有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人们前来参观。展览会简直变成了狂欢

    节,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大批的日本团队,每个团队都戴着有自己专属颜

    色的帽子,跟在举着小旗子的导游后面,见证日本的复兴。

    在我刚刚离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立自己的公司之后不久,就遇

    到了一个机会,并抓住了它。1968年1月17日,我坐在客厅中收看了林

    登·约翰逊总统关于对贫穷宣战的国情咨文报告。约翰逊总统谈到了各

    种失业,其中也包括那些所谓的“绝对失业”。绝对失业人群指的是那些

    从来就没有找到过工作的贫民窟里的人们。我想“绝对失业”这个说法非

    常贴切,因为他们即使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也无法找到工作。约翰逊总统

    还谈到了为失业人员,包括绝对失业人员创造工作的培训项目等。

    当坐在那里听约翰逊总统的国情咨文报告时,我意识到总统或者他

    周围的幕僚,或者政府的官员还都没有形成一个针对绝对失业人员的培

    训计划。现在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培训绝对失业人员的指南。我立即开始

    起草一个提议,强调使绝对失业人员参与进来的重要性。我的城市研究

    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帮助所有公司应对城市危机,而失业问题也正是

    其中之一。第二天我就完成了这个提案,并在当天晚上飞往纽约与福特

    基金会的人员进行接触。尽管我知道社会非常需要这样的一个指南,但

    我也知道,如果我去向政府申请基金,很可能等很久才能得到回复,因

    此我去找了福特基金会。

    就在约翰逊总统演讲的第二天,我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提出我的提

    议。他们那里有无数个项目在等待资金,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对绝

    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但他们都听了约翰逊总统的演说。

    我的计划在24小时内就得到了资助,这也是福特基金会所批准的最

    快的一项计划。我们都看到了这项计划的紧迫性和前景,这也成了我的

    公司所承接的第一个大项目。一年后,成果出来了:一本12卷的培训指

    南,并由劳工部下发到各个机构。第二年,约翰逊总统的任期就结束

    了。在他离开白宫之后,为消除贫困而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也大大削减了。

    所谓事业心,就是在机会面前擦亮眼睛,并且创造性地好好利用机

    会。

    许多成功的故事都是关于30多岁或更年轻的人们的,但重新开始新

    的事业永远也不会太晚,而且年龄越大,你的经验会越丰富。有时候只

    要你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我相信肯定有许多

    这样的故事,尽管精彩,却不为人知。但是,我的确了解一个这样的故

    事,它的主人公就是玛克辛·马滕斯(Maxine Martens)。

    我曾在米兰全球时尚峰会上做过演讲,就是在那里,我遇到她。在

    午餐休息的时候,一位女士过来问我问题,我们就开始聊了起来。我发

    现她的工作很有意思:为时尚界物色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她的工作非常

    成功。后来我才知道,她的服务对象都是一些世界顶级品牌,比如卡地

    亚、路易·威登、拉夫·劳伦和盖璞等。后来,我和妻子又在维也纳遇到

    了她,对她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我们发现她是一位热心、优雅的女

    性,我们的友谊也开始了。她允许我在本书中讲述她的故事。我想,把

    她给我的信原原本本刊登出来,是使大家了解她的故事的最好方式:一

    段事业的结束成为一个新故事的开始。

    亲爱的约翰:

    你问我被解雇时是什么心情?我的生活就像突然遭遇了一场山

    崩,整个世界都变了模样。

    “你不适合我们的文化,你不能领导公司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

    发展。我们需要对公司进行重组,让我们好聚好散吧。”听到这

    话,我简直像是掉进了万丈深渊。怎么会有人不欣赏我的贡献、我

    的个性、我的领导!

    为什么我会被炒鱿鱼呢?我还是一直以来的我,这个美国猎头

    公司的总经理和重要支柱。现在我被炒鱿鱼,被解雇、被抛弃,他们不再需要我。但是,还有一句话说明了所有的问题:“我不知道

    如何让你成为团队的一分子,你总是不打高尔夫。”尽管这是一句

    玩笑话,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猎头,我知道这才是人们说实话的时

    候。这短短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切。我开始明白自己肯定要离开了,因为我们的分歧和核心价值观都反映在这个问题上:打不打高尔

    夫。

    几天之后,我慢慢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决定让自己喘口气。离

    职不也正意味着我现在重新拥有了自由和选择的机会吗?我可以重

    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伙伴,而不再仅仅考虑如何养家、如何付女儿的大学学费等实际问题。

    因此,在我过完55岁生日后的一个星期,因为“不适合企业文

    化”的评语,我决定去做从1972年以来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旅

    行。自从我第一次出差到欧洲开始,我就喜欢上了和不同生活、历

    史背景和生活经验的人打交道。

    在这次旅行过程中,我和各种各样的人们交谈,有些人愿意成

    为我的合作伙伴,而有些人只对我能给他们带来的商机感兴趣。我

    们讨论了我们的风格和商业行为如何融合,却没有想到应该去利用

    什么样的机会来建立自己的事业。在旅行的第二个星期,我遇到了

    一位瑞士律师,在听完我的话后,他问道:“你为什么还是想成为

    别人企业中的一颗棋子呢,为什么不开创自己的事业呢?”

    我进入商界已经17年了。在最近的10年中,我曾考虑过自己开

    公司,去周游世界、结识朋友,在维持生计的同时还能从事激动人

    心的事业: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企业文化和公司之间牵线搭桥,寻找并安置那些能够适应某个企业的文化和传统的人才,把他们自

    己的商业头脑、经验、创造性和思想带进公司。但是我一直没有勇

    气把这个想法付诸实现。

    当天晚上在苏黎世,我开始展望自己的公司:一家位于纽约的

    美国猎头公司。我为55岁的自己做出了自己所期望的生活与工作规

    划,第二天早晨我把它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位巴黎的商界朋友。

    她回了我一条消息:“对,这才是你要做的!开始吧!”在我纽约的公寓里,我们开始了最初的工作。我的伙伴有:已

    经与我合作了12年的合伙人;一位20岁的年轻姑娘;猎头主管,一

    位来自维也纳的24岁姑娘;业务和财务主管,我刚刚从乔治敦大学

    毕业的儿子。我们都没有开公司的经验,大部分人都是曾在其他国

    家和文化中生活或工作过的美国人。根据我们对于公司的期望以及

    已收到的客户的反馈,我们写下了公司的使命、价值观和理念。

    我们的办公室非常漂亮,视野极佳,而且步行就可以到达大部

    分客户的办公地点。这都要感谢我们的律师,在我们正式注册的那

    天,他问我们是否已经找到了办公地点。当听说“还没有完全确

    定”时,他说:“快,跑着去找这位房产经纪人,他手里有一套刚

    刚空闲的房子,绝对适合你们。”

    现在,我们的团队和客户的规模都已经发展到了原来的三倍。

    我们还在继续学习、犯错误、征求建议、接待新的客户和优秀应聘

    者。我们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在应用许多原来设立的理

    念。我很高兴地看着我们在不断发展、变化,就像现在正慢慢穿过

    中央公园西路那些高楼大厦的云彩一样。

    马克辛

    本章的开头引用了乔治·萧伯纳的一句话,那么也还是以他的话结

    尾吧:

    人们总是喜欢抱怨周围的环境,但我不迷信环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635KB,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