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6200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第1页
第5页
第14页
第23页
第50页
第325页

    参见附件(22921KB,554页)。

     本书主要讲:“艺术”概念的历史性变化;当代西方几种主要艺术理论; 艺术创造及各种艺术不同的存在方式; 解释作为再创造; 艺术作品与审美经验; 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 艺术是进化的。

    原文摘录

    第一章“艺术”概念的历史性变化

    第一节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从历史的历时态方面来考察,“艺术”一词并不具有一种静止不变的特征,用今天符号论的术语来说,它只是一种“飘浮的能指”;而从共时态方面来考察,诗歌、音乐、舞蹈、绘画、赚塑、戏剧、建筑这些主要艺术形式从一开始就是在互不相关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因此,“艺术”的概念就好比一根电缆,它由许多不同的电线所组成,每根电线都有它特殊的历史,并和它自己遥远的过去相联系。

    希腊人对“艺术”的看法和我们想象的很不相同,他们有如此辉煌的廉塑艺术,但当时的雕塑却明显被排除在神的管辖之外,缪斯女神从不过问造型艺术。@甚至我们熟悉的“模仿”概念,原先也并不是指造型艺术中的形象模仿,而是指在狄奥尼索斯酒神崇拜中,巫师通过舞蹈、音乐和诗的朗诵对神意所作出的模仿,只有到了后来才被用之于造型艺术。这种抬高诗的艺术,贬斥造型艺术的做法一直延续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才被彻底扭转过来。

    作者简介

    朱狄,1935年生于浙江平湖,社科院研究员,中国著名美学家,退休后从事油画创作。曾著有:《美学问题》,朱狄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艺术的起源》,朱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艺术的起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当代西方美学》,朱狄著,人民出版社1984年;《原始文化研究: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朱狄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朱狄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中国当代油画名作典藏》,靳尚谊绘,朱狄、曹意强编撰,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预览

    目录

    序

    第一章 “艺术”概念的历史性变化

    第一节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第二节 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从现代各种艺术分类体系看艺术概念的模糊性

    第四节 先锋派艺术的挑战

    第五节 艺术能下定义吗――“本质论”与“反本质论”之争

    第二章 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艺术理论

    第一节 艺术作为一种符号体系――纳尔逊?古德曼

    第二节 艺术作为一种行为――尼古拉斯?沃尔特斯托里夫

    第三节 艺术作为一种惯例体系――乔治?迪基

    第四节 “历史主义”的艺术观――杰罗尔德?莱文森

    第五节 “文学美学”,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斯坦?豪根?奥尔森

    第三章 艺术创造及各种艺术不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艺术创造作为一种不可见的心理事件

    第二节 媒介材料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第三节 技巧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第四节 没有被“后现代主义”颠覆的当代建筑

    第五节 舞蹈和音乐演奏中的创造性问题

    第六节 “形象”概念的新探索

    第七节 艺术作品的同一性问题

    第四章 解释作为再创造

    第一节 解释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解释作为对作者原意的超越――H.-G.伽达默尔

    第三节 作者原意的追寻――E.D.赫希

    第四节 本文作为有待演奏的乐谱――H.R.尧斯

    第五节 未定点的召唤――沃尔夫冈?伊瑟

    第六节 “一”与“多”的统一

    第五章 艺术作品与审美经验

    第一节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

    第二节 审美经验各种构成因素的分析

    第三节 在“审美态度”问题上两种意见的对立

    第四节 “审美态度”的心理学基础

    第五节 “理论框架”在心理定势中的作用

    第六节 音乐为什么是“悲哀”的

    第六章 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

    第一节 “美”的衰落对艺术价值的影响

    第二节 审美判断的客观有效性

    第三节 什么是“审美特质”

    第四节 “美”作为一种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

    第七章 艺术是进化的吗

    第一节 “进化”概念对艺术的适应性问题

    第二节 关于艺术进化的两种对立观点

    第三节 反“西方文化中心论”及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节 艺术的退化和“艺术死亡”

    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原文序言

    序

    在西方美学史上,艺术与美学的关系曾被看作是种从属关系,即美学包括了艺术哲学,艺术哲学是从属于美学的,是美学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从属关系今天已名存实亡。作为一种当代倾向,艺术哲学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了,和过去相比,艺术哲学与美学的重要性正在被颠倒过来。今天,几乎任何一本西方的美学著作都把艺术问题放在首位,即使美学家仍在以美学的名义写书,但所写的往往是一种艺术哲学或近于艺术哲学的东西。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对自然美的兴趣已大为降低,对美的形而上学的探讨也已失去往日的热情。有人甚至说,传统美学由于把美当作了美学研究的主题而使人误入歧途,并导致了美学的沉闷。①

    可以称之为“美学的艺术哲学化”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是从黑格尔开始的。当代,“一种势不可挡的倾向就是由艺术对自然美所作出的压倒优势的占领,自从黑格尔以后,我们已很难发现象过去那样,美学家会对自然投入更多的注意”。②

    虽然黑格尔早就认为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艺术哲学,但他

    还没有完全抛养对自然美的研究。而谢林则不同了,在《艺术哲学》中,他认为艺术远比自然界更直接地使人类理解自己精神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当自然通过艺术作为自己的媒介时,自然的灵魂在艺术中变得更为清晰了。无怪有人说,自谢林发表《艺术哲学》以来,美学已逐渐地把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艺术的研究上,“这种排它性倾向,基本上已中止了对自然美作任何系统的研究”。①

    由黑格尔和谢林所开创的这一变化被愈来愈多的美学家所接受,并且以多种方式加以发展。1867年,乔治W.萨姆森(George W.Samson)就明确提出了自然美缺乏理性,不适合作为美学研究主要对象的主张。②这种主张在J.L.奥斯汀(J·L·Austin)那星则演变为这样的一种告诫:与其去为诸如一个日落景象的美寻找原因,还不如去研究一只奶罐的造型。

    美学向艺术哲学的倾斜有其被动的一面,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工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一种脚踏实地的基础上,而当传统美学力图把一门学科建立在一个形容词的研究上,实际上是在给美学穿“玻璃小鞋”,貌似抬高了美学,实际上却把它整个给架空了。

    鲍姆嘉通的弟子弗朗兹·海姆斯特赫斯(Frangz Hemsterbu-

    is)曾对美下过这样的定义:“美是事物本身的一种特质,它能使事物在最短时间内对人的智力引申出大量的观念”。8但人们不久便发现,最能引起观念的还是观念。艺术本身就是观念,即使单从引起观念的深度和广度而言,艺术也是自然所无法比拟的。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截图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当代西方艺术哲学

    作者=

    页数=546

    SS号=0

    出版日期=封面

    书名

    版权

    目录

    正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2921KB,5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