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影响(2)
二、积极心理学大有可为积极心理学将“同时教授学生幸福和传统技能”称为积极教育(Seligman, M. E. P et al, 2009)[7]。在中小学开展积极教育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有助于减低青少年抑郁;二是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人格;三是有助于促进传统教育。
(一)有助于减低青少年抑郁
有研究表明,从1989年到2005年,青少年抑郁增加约7%[8];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焦虑增加约8%[9]。 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需要学习寻找快乐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韧性、产生乐观情绪、愿意积极参与事情。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技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被教授,显然,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美国PRP项目(Penn Resilience Program,宾夕法尼亚少年韧性项目)是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博士与他的研究小组专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精心设计的小组型干预课程。结果表明,该项目减低和预防了青少年抑郁症状,减低了青少年无助感[10](Brunwasser & Gillham,2009),预防了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临床症状。
积极心理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挖掘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更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当学生出现抑郁等问题时,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积极潜能解决问题。
(二)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人格
小学和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