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育》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29262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审视:管理与评价视角(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中国心育》 2011年第1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主要指向制度、目标、规程、行为、环境,其作用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制度体系的健全化

    制度体系的健全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制度文本的制定与下发,设置明晰的管理框架;二是构建市、区、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市教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统筹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办法,并定期到各区县及学校进行指导;各区县教委必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有专人负责。各区县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并有专项经费;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设目标是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但这并不能直接挪用为课程目标,各区域还应该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解读和细化,建立起符合本区域教育现状的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使得课程管理有参考和依据。

    (三)工作规程的明晰化

    有了制度框架和目标体系,下一步就要有一个明晰化的管理工作规程。一个明晰的管理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管理对象的概念界定、价值领域确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等,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性制度和规范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