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神经系统功能监测(1)
【摘要】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加强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可以有效改善其预后。该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监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对各种方法的监测原理进行介绍,着重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和局限。
【关键词】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监测方法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trengthening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the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linical prognosis In this paper,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for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the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The monitoring principles of various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method
【Key words】Perioperative;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Monitoring method
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监测,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分析了术中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对术中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重点讨论了从脑细胞电活动、脑组织氧合、脑血流供应和神经反射层面的监测设备与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一、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出血与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及记忆力减退等。其原因是栓子栓塞和灌注不均等。而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术中平均动脉压<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严重失血、大量气栓和低氧血症等均可诱发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陈英等[1]分析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后认为,颈动脉中度狭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等是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二、神經系统功能的监测方法
1脑电图
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技术将采集到的脑电波过滤放大后呈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波形、波幅和频率的曲线。频率为14~30 Hz的β波主要出现在镇静状态;α波频率为8~13 Hz,为浅麻醉状态;全身麻醉外科手术期主要表现为θ波,频率为4~7 Hz;当出现δ波(频率<4 Hz)时,为全身麻醉过深状态,易造成脑缺血;当出现爆发的纺锤波时是脑电波的爆发抑制状态,为极度过深麻醉所致,需要及时处理。脑电图对脑血流的变化非常敏感,当100 g脑组织血流量小于35 ml/min时,脑电图即可表现出α和β波的衰减[2]。此外,脑电图对于预测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围手术期卒中的发生有高度特异性[3]。脑电图可以作连续监测且监测部位全面,但对于头部的手术不便于监测,易受温度、麻醉药物、电解质紊乱及电刀的影响而产生伪像,解读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神经电生理人员,增加了监测的复杂性。
2双频谱指数(BIS)
BIS是运用双频谱分析法把从前额部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的无量纲BIS值,范围从0到100,40~65为全身麻醉状态,40以下有出现爆发抑制的可能。BIS能准确检测全身麻醉患者镇静程度过深的情况,使麻醉医师易于控制麻醉深浅,避免由麻醉过深而产生的不良后果。Zorrillavaca等[4]对40 317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术中低BIS(<40)与1年病死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为每位患者进行BIS监测可以指导麻醉的实施,达到个体化用药的目的,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促进苏醒期恢复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IS监测简便、连续,还可以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具有小儿电极片,可以用于小儿的术中监测。Herrero等[5]应用BIS与神经系统评价量表共同评估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现BIS可以独立预测神经系统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但监测电极的位置决定了它不能应用于部分眼科及神经外科手术,使其应用受限,而且其监测过程易受干扰,如前额肌肉的活动会产生伪信号,并且不适用于氯胺酮、一氧化二氮等的麻醉,此外,电极片为一次性消耗品,费用较高。
3NeuroSENSE监测仪
NeuroSENSE监测仪与BIS相同,也是将脑电图数量化,便于使用,但是两者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NeuroSENSE监测仪是采用微波分析的方法来量化皮层活动,该分析法对皮质活动的监测无延迟[6]。通过放置在前额和双侧颞部的电极片采集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相比BIS只能监测单侧的脑电活动,NeuroSENSE监测仪可监测双侧大脑半球的活动;NeuroSENSE监测仪还能显示抑制比,即脑电图振幅小于5 mV的时间量;还可显示肌电图,光谱图清晰易读,操作简单。当双侧数值突然相差太多和脑电活动突发爆发后抑制时应引起重视。将NeuroSENSE监测仪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的案例表明其对脑灌注不足的敏感性较强,但目前NeuroSENSE监测仪仅对异常的脑电图较敏感[67]。理论上,基于小波分析的算法设计,NeuroSENSE监测仪应该不受肌电活动的影响,但实际上,当肌电活动存在时,NeuroSENSE监测仪的数值也会产生变化。, 百拇医药(董璐 王辉)
【关键词】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监测方法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trengthening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the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linical prognosis In this paper, relevant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for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the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The monitoring principles of various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method
【Key words】Perioperative;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Monitoring method
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监测,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分析了术中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对术中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重点讨论了从脑细胞电活动、脑组织氧合、脑血流供应和神经反射层面的监测设备与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一、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出血与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及记忆力减退等。其原因是栓子栓塞和灌注不均等。而高龄、动脉粥样硬化、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术中平均动脉压<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严重失血、大量气栓和低氧血症等均可诱发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陈英等[1]分析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后认为,颈动脉中度狭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龄等是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二、神經系统功能的监测方法
1脑电图
脑电图是应用电子技术将采集到的脑电波过滤放大后呈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波形、波幅和频率的曲线。频率为14~30 Hz的β波主要出现在镇静状态;α波频率为8~13 Hz,为浅麻醉状态;全身麻醉外科手术期主要表现为θ波,频率为4~7 Hz;当出现δ波(频率<4 Hz)时,为全身麻醉过深状态,易造成脑缺血;当出现爆发的纺锤波时是脑电波的爆发抑制状态,为极度过深麻醉所致,需要及时处理。脑电图对脑血流的变化非常敏感,当100 g脑组织血流量小于35 ml/min时,脑电图即可表现出α和β波的衰减[2]。此外,脑电图对于预测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围手术期卒中的发生有高度特异性[3]。脑电图可以作连续监测且监测部位全面,但对于头部的手术不便于监测,易受温度、麻醉药物、电解质紊乱及电刀的影响而产生伪像,解读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神经电生理人员,增加了监测的复杂性。
2双频谱指数(BIS)
BIS是运用双频谱分析法把从前额部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的无量纲BIS值,范围从0到100,40~65为全身麻醉状态,40以下有出现爆发抑制的可能。BIS能准确检测全身麻醉患者镇静程度过深的情况,使麻醉医师易于控制麻醉深浅,避免由麻醉过深而产生的不良后果。Zorrillavaca等[4]对40 317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术中低BIS(<40)与1年病死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为每位患者进行BIS监测可以指导麻醉的实施,达到个体化用药的目的,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促进苏醒期恢复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IS监测简便、连续,还可以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具有小儿电极片,可以用于小儿的术中监测。Herrero等[5]应用BIS与神经系统评价量表共同评估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现BIS可以独立预测神经系统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但监测电极的位置决定了它不能应用于部分眼科及神经外科手术,使其应用受限,而且其监测过程易受干扰,如前额肌肉的活动会产生伪信号,并且不适用于氯胺酮、一氧化二氮等的麻醉,此外,电极片为一次性消耗品,费用较高。
3NeuroSENSE监测仪
NeuroSENSE监测仪与BIS相同,也是将脑电图数量化,便于使用,但是两者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NeuroSENSE监测仪是采用微波分析的方法来量化皮层活动,该分析法对皮质活动的监测无延迟[6]。通过放置在前额和双侧颞部的电极片采集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相比BIS只能监测单侧的脑电活动,NeuroSENSE监测仪可监测双侧大脑半球的活动;NeuroSENSE监测仪还能显示抑制比,即脑电图振幅小于5 mV的时间量;还可显示肌电图,光谱图清晰易读,操作简单。当双侧数值突然相差太多和脑电活动突发爆发后抑制时应引起重视。将NeuroSENSE监测仪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的案例表明其对脑灌注不足的敏感性较强,但目前NeuroSENSE监测仪仅对异常的脑电图较敏感[67]。理论上,基于小波分析的算法设计,NeuroSENSE监测仪应该不受肌电活动的影响,但实际上,当肌电活动存在时,NeuroSENSE监测仪的数值也会产生变化。, 百拇医药(董璐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