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85
编号:13587342
偏头痛发作频率及类型与MRI下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新医学》 20185
     根据MRI检查结果将104例偏头痛患者分为脑白质损害组(40例)与非损害组(64例)。2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HAMA评分、HAMD评分、PS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损害组的病程长于非损害组,血清Hcy水平高于非损害组,先兆偏头痛、发作频率>3次/月、持续时间>24 h所占比例高于非损害组(P均<005),见表1。

    讨论

    偏头痛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者们主要认为其与遗传、血管、神经等因素有关。有国外研究表明,偏头痛性脑白质损害是由炎症反应、血管壁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皮质扩散性抑制、谷氨酸兴奋毒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7]。

    以往多数研究者认为偏头痛患者除长期反复发作外无其他阳性体征或影像学改变[8]。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MRI检查的普及,偏头痛患者的脑白质损害逐渐引起临床研究者们的关注。脑白质损害患者MRI特征性表现包括T1加权像上等信号,T2加权像、Flair序列上高信号病灶;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或脑深部白质区多发性斑点状异常,呈椭圆或圆形,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