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2011
编号:13794291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新医学》 202011
     在临床上,子宫颈ISMC发病率低,目前报道的22例中,患者发病年龄29 ~ 66岁、中位年龄48岁。多数病例表现为阴道流液、流血,且有少数病例与高危型HPV的感染密切相关[6-11]。本例HPV18(+),与之前的报道一致,但由于病例少,其更深入的致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治疗上,临床处理过程尚未完全统一,但主要以手术及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虽然本例随访10个月,放化疗后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显示病灶较前明显缩小,目前尚未见确切疾病进展证据。但在文献报道的随访中,有5例因疾病进展死亡,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如肺转移、输尿管转移);另有1例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腹水、可疑腺癌就诊,该例起病急促、凶险,且预后较差,患者在短期内死亡[4, 6, 8]。上述均表明子宫颈ISMC具有侵袭进展的生物学行为,因此,正确识别及诊断子宫颈ISMC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ISMC临床罕见,相关文献报道不多,因缺乏认识,单纯细胞学诊断具有一定困难。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ISMC的细胞学特征,但细胞学上往往能发现异常的细胞形态,首诊时多数细胞学往往报告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腺细胞(AGC)、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原位腺癌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