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0年第9期
编号:11037485
电针、穴注、埋线"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0年9月1日 《中国针灸》 2000年第9期
     (武威地区人民医院,甘肃733000;武威市育民针灸所;2武威市卫生局)

    摘 要 利用脉冲电流的辐射效应,结合硬脊膜的生物电传导特性,融针(电针)、线(羊肠线)、药(混合药液)为一体共同作用于华佗夹脊穴的最佳作用部位(即硬膜外间隙)。此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安全等特点。

    主题词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 电针 水针 埋线 穴,夹脊

    华佗夹脊穴是针灸临床的常用穴,现有教科书及工具书所介绍的定位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迄今未提出较统一的针刺深度、角度或客观标准。如《腧穴学》云:"直刺0.3~0.5寸",《针灸学》载:"斜刺0.5~1.0寸",《中国针灸学》说:"颈胸部直刺0.5~1.0寸,腰部直刺1.0~1.5寸"。笔者通过采用电针、穴位注射、埋线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0例,发现按照华佗夹脊穴最佳作用部位的标准进行定位和施术,其疗效明显,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60例中,男216例,女144例;年龄16~75岁,平均45.5岁;病程3小时~12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CT或MRI诊断,并排除腰椎结核、脊髓肿瘤及椎体滑脱等,同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1]临床诊断标准。但本组病例不包括中央型突出伴脊髓功能障碍及手术后病情再次复发者。

    2 治疗方法

    2.1 定位

    选择椎间盘突出相邻的腰椎棘突间旁开2.5 cm处为进针点,多选择L4/L5、L5/S1、L3/L4腰夹脊穴为治疗点(因该处的发病率分别为70%、20%和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