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1年第4期
编号:11037191
针刺背俞穴治疗多发性硬化12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1日 《中国针灸》 2001年第4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哈尔滨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神经内科脱髓鞘疾病之一。临床以反复发作、缓解与复发为特征,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髓鞘脱失所表现瘫痪、麻木、痛性痉挛、失语、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精神症状或智能障碍等,临床急性期常用激素治疗为主。笔者近年来对于急性期辅以针灸治疗,缓解期以针灸治疗为主,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5岁;病程1个月至5年。全部病例根据国际上广泛应用1983年Poser的MS诊断标准。除临床症状外,主要根据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核磁共振、脑脊液IgG指数加以确诊。

    2治疗方法

    选取双侧背俞穴,包括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太溪为辅穴。

    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常规消毒,选直径0.35 mm、长40 mm的不锈钢毫针,从上至下以30度角斜刺,注意谨防刺伤内脏。留针60分钟,其间捻针3次,每次捻转2分钟,以捻转补法为主,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休息5天后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3个月以上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未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停激素即复发者。

    3.2治疗结果

    12例病人中,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

    4典型病例

    房××,女性,22岁,大学生。以双下肢麻木3天,于1999年10月7日入院。既往双下肢及右上肢麻木发作2次,5月前在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做腰穿,脑脊液IgG指数异常增高,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均有异常改变,诊断多发性硬化症。查体:四肢肌力Ⅴ级,双下肢Babinskis(+),双chaddocks(+)。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点3天,递减口服7天停药,同时给予针刺背俞穴每日1次,配合口服中药日1剂,治疗20天症状消失。5个月后双下肢麻木复发同样给予上述治疗好转。

    5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神经科疑难症之一,在世界某些国家如欧美多发,我国近年发病率增加。该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先天自身免疫异常有关。目前该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常用激素药治疗,该类药副作用大,不能长期应用。笔者用针灸背俞穴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针灸能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地减少激素用量,尤其是激素应用同时及之后给予针灸治疗,达到巩固及进一步治疗作用。背俞穴为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有通调脏腑经气、平衡阴阳、健脾益肾、扶正祛邪的作用。因MS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针刺背俞穴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异常,使免疫功能正常,神经系统不受再次损伤,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和病情稳定。

    (收稿日期:20001007,成平发稿), http://www.100md.com(聂 卉 房 丽 梅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