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1年第4期
编号:11037180
针刺夹脊穴治疗胸部闪挫伤120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1日 《中国针灸》 2001年第4期
     本组120例,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1天, 最长7天。疼 痛属气滞型72例,血瘀型48例。本组病例均排除肋骨及肺部病变。其中23例曾服止痛 剂无效。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取患侧相对应的夹脊穴,缓慢进针1.5~2寸左右,向脊柱斜刺 达 胸椎横突--脊神经。此时病人大多有胀麻触电感向前胸部放射,用捻转泻法行针,并嘱病 人 深呼吸和咳嗽,使疼痛牵掣感消失或减轻。留针30分钟,隔5分钟施上法行针1次。痛甚 者配内关、阳陵泉;血瘀型局部刺痛明显可梅花针轻叩局部拔罐,令少许出血,即起罐。

    结果:经治疗患者自觉疼痛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为痊愈81例,占67.5%;深呼吸、 咳嗽偶有 轻微疼痛为显效27例,占22.5%;仍感疼痛但较前程度减轻为有效9例,占7.5% ;连续治 疗6次依旧疼痛为无效3例,占2.5%。总有效率97.5%。本组病人疗效判断时间均 为6次。

    体会:本病临床较为常见。躯干因突然旋转或屈伸,使筋膜、韧带 或肌腱受急骤的牵拉而致 的损伤,称闪伤,属气滞型;体表受钝器直接撞击而致的软组织损伤,称挫伤,属血瘀型。 其病机为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局部,不通则痛。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信号的刺激沿胸神经前支,通过相应的脊神经传到脊髓后角细胞,再上 传至大脑从而引起痛觉。针刺夹脊穴时,直接刺激了脊神经中传导痛觉的神经,一方面可以 使这类神经中的痛觉纤维的传导发生阻滞,同时又可使脊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 针刺还能提高机体的痛阈,增加了疼痛的耐受力,降低了痛觉的敏感性。另一方面针刺信号 自脊髓入脑后,经过复杂的整合活动,涉及神经、体液许多因素,并兴奋一系列抗痛结构, 从而达到镇痛作用。

    四川611730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针灸科吴勇

    (收稿日期:20000406,赵昕发稿), http://www.100md.com(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