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1年第11期
编号:11037361
针刺加红外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日 《中国针灸》 2001年第11期
     (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 要] 目的:观察针刺加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效果。

    方法:按随机法将102例患者,分针刺加红外线照射68例为治疗组,单用针刺治疗34例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7647%,总有效率达9559%;对照组治愈率占5882%,总有效率达94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nda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curedrate(P005)。

    4 典型病例

    杨××,女,55岁,教师,1999年8月17日经人介绍就诊。诉腰痛症状反复发作20年,此次因跌伤疼痛复发,伴活动受限,夜眠转身困难1年。经他院服中西药物、理疗、膏药外敷治疗无效。检查:L4~S1棘突压痛明显,两侧骶棘肌紧张压痛叩击痛,各向活动不能。X线片见L3~L5序列不稳,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CT见椎体骨质增生,L4轻微前移。诊断:腰椎骨质增生。治疗: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腰阳关穴,针入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局部加红外线照射。针治12次症状减轻,24次症状减轻明显,活动有改善,针至48次,腰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自如而愈。6月后随访,疗效巩固。

    5 讨论

    腰椎骨质增生又称腰椎退行性变、骨刺、肥大等,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症,且该病症有年轻化趋势。顽固性腰腿痛的腰椎X线片以腰椎肥大多见,而骨刺的形成,多与反复损伤与钙化有关[1]。腰是人体在工作和生活中最大的受力部位,易受急慢性劳累、闪挫、跌撞等损伤,即腰肌损伤→组织力学平衡失调→局部代谢障碍→腰椎功能不稳→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变性→慢性腰肌劳损的病理过程。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诊治,致上述病理过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腰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当肾气旺盛时,腰府功能正常。45岁以上中老年人肾气逐渐亏虚,又因急慢性损伤、风寒湿邪侵袭,致肾气亏虚,气血衰少,痹阻经络,气血瘀滞,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组织失于气血温煦濡养而导致骨质增生。同时骨质增生区及邻近组织,因长期受压刺激,而出现循环障碍,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导致局部充血、渗出、水肿及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腰痛、乏力及活动受限。针刺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及脏腑气血功能作用,具有肯定的疗效。根据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笔者取肾俞、气海俞穴,益气补肾,壮腰固本;大肠俞、腰阳关穴,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委中穴疏导气机,即“腰背委中求”之意。《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针刺加红外线照射,温经散寒作用力更强,有利于改善局部的新陈代谢,提高组织对增生刺激的耐受性,从而使腰痛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X线片上骨质增生仍无明显改善,至于确切的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6 参考文献

    1 薛立功,等.长圆针治疗腰椎骨痹60例.中国针灸,2000;20(10):597(收稿日期:20001228,齐淑兰发稿), http://www.100md.com(舒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