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定位描述方法探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摘 要] 对现行腧穴定位描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腧穴定位的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腧穴度量方式、体位描述体例应一致;针刺操作体位当以临床实际应用为准;腧穴定位连线的设定、应用需合理、准确无误;为了便于腧穴的度量、记忆,使概念清晰,可引入“基点”“基线”概念。对某些腧穴定位常用专用术语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主题词] 穴,输(五输);取穴/方法;教材;教学方法
StudyonLocationMethodsofAcupoints—
DeliberationoverTheAcupointScienceoftheSixthEditionHouShuwei,HuZhiqiang(AffiliatedHospit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
, 百拇医药
0011,China)[Abstract]
Aftermorecompletelyanddeeplyanalyseandstudyonpresentlocationmethods
ofacupoints,theauthorsraiseownopinion,holdingthatworddescriptionforlocationsoftheacupointshouldbeterse,accurate,measuringstyleofacupointsandpo
sitiondescriptioninstyleshouldbeuniform;
thebodypositionofacupuncturemanipulationshouldbetakeclinicalpractic
, 百拇医药
alapplicationasstandard;
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theconnectivelinesoflocationofacupoint
sshouldbereasionableandaccurate;
forconvenienceinmeasureandmemoryofacupoints,andmakingtheconceptionclear,theconceptions,“basicpoint”and
“basicline”canbeintroduced.
Meaningofsomecommonly*.usedspecialtermsofacupointlocationsshouldbed
, http://www.100md.com
efinited.
[KeyWords]Points,Shu*.Stream(FiveShu);
PointLocation/method;TeachingMeterials;TeachingMethods
针刺的临床疗效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腧穴的定位方法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因果相联。经历代尤其当代医家的不断改进,腧穴定位方法日臻完善,但尚未达到完美境地。故对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教学意义。
1 体例一致
腧穴定位描述体例一致,既利于初学者学习、记忆,亦是保持全国规划教材严谨性、统一性、权威性的需要。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腧穴学》(以下简称《腧穴学》)此方面尚有可商榷之处。
, 百拇医药
1.1 体位描述《腧穴学》体位文字描述多不统一:任、督脉腧穴描述一致,均称“××位”,如关元取“仰卧位”,大椎取“俯伏坐位”等,唯会阴取穴特殊,不能用统一体位描述;手太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少阳腧穴描述亦有一致性;其所有腧穴均不称“××位”,如中府取“正坐或仰卧”,余穴仿此;其他经穴描述不一,甚或同经腧穴两种方式交替使用,如足太阳腧穴;经外奇穴描述亦不统一,少数腧穴更无针刺体位记载,如腰奇“在骶部”。此外,某些手足部经穴亦无针刺体位记载。
笔者认为,任何腧穴的针刺均需在一定的体位下进行,故所有腧穴定位均应有体位描述,可统一为“××位”。某些特殊体位,如会阴“仰卧屈膝”,亦可称为“仰卧屈膝位”等等。
1.2 度量方式《腧穴学》胸腹部腧穴度量方式有两种,其一:“由外向内”度量,即从某穴度量至前、后正中线,如乳根“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采用此方式度量的有足阳明、足太阴、手太阴腧穴;其二:“由内向外”度量,即从前、后正中线与某穴水平线的交点为向该穴度量,如幽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阳、足少阴、足厥阴、手厥阴腧穴及奇穴均采用此方式。其文字描述有“旁开”、“旁”的差异,如急脉“……旁2.5寸”、大肠俞“……旁开1.5寸”。
, 百拇医药
以上两种度量方式虽均可准确定位,比较而言,第2种方式更简洁、易记,有必要将二者“合而为一”。再者,“旁开”、“旁”虽含义基本相同,但“旁开”含向外度量之义,更为恰当。
2 文字简练、描述准确
在能完整、精确表达出腧穴所在位置的前提下,腧穴定位描述应力求简练、准确、通俗、易记。
2.1 文字简练《腧穴学》中多数腧穴的定位描述简练,但少数腧穴定位描述有重复、冗长、甚或画蛇添足感。如上巨虚“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而伸下肢或屈膝与否不影响本穴的定位及针刺操作;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因该穴并不在委中与昆仑的连线上,故后一句当略去;率谷“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上方”,“角孙上方”一句无存在的必要。其他如天柱、曲泉、内庭、陷谷、大都、太白、公孙、商丘、申脉、本神、头临泣、风府、兑端、中府、云门等穴均有可删减之处。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此横纹均应简称为踝横纹,与腕横纹相类,不会产生疑义。太阳、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均用了“横指”进行度量,此处“横指”指中指,中指宽度与中指同身寸几近相同,故将“横指”改为“寸”字概念更清晰,丝毫不影响取穴的准确度。《腧穴学》将手背侧的腕横纹称为腕背横纹,而掌侧腕横纹未予命名。事实上,亦可将其命名为腕掌横纹,以使手厥阴、手少阴前臂腧穴的定位描述更简练、清晰。再者,对某些较生僻的中医术语如“大筋”、“手、足本节”等,均可代之以现代解剖术语。
2.2 描述准确《腧穴学》个别腧穴的定位描述不完全准确。如府舍“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而冲门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二穴水平线的距离为1寸,不可能为0.7寸,府舍位于冲门(外)上方的准确距离为1.12寸;头临泣“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由于额角发际偏内偏外的个体差异,某些人瞳孔的垂线并不通过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故准确定位是“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2.2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辄筋“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抛开年老、肥胖因素导致的乳头移位,由于肋骨前低后高的走行特点,辄筋的水平位置明显高于乳头,故“平乳头”一句当删去。其他如太冲、三阴交、交信等穴的定位描述亦有欠精确之处。
, 百拇医药
3 体位恰当
体位恰当是准确定位、针刺的需要。《腧穴学》某些腧穴体位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如手五里、臂均为“正坐,自然垂上臂”,二穴临床多取仰卧、侧卧、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天突、廉泉、承浆均取仰靠坐位,实际多取仰卧位;头部腧穴多取正坐、仰靠、俯伏坐位,但从安全及疗效角度考虑,多用仰卧、侧卧、俯卧位;足太阳第一侧线大杼至胆俞均取“正坐或俯卧”,正坐位针刺上述腧穴既不便于操作,且具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临床常用标准体位虽可针刺所有腧穴,但针刺个别特殊腧穴时疗效并非最佳。环跳是治疗坐骨神经痛、中风等病的主穴,针刺时若间或出现由臀部向小腿部的放射感可提高疗效。取传统侧卧、俯卧位针刺该穴时,穴下的坐骨神经干松弛、深伏,较难导出放射感,故有必要引出“新”体位———“环跳位”:健侧侧卧,健腿自然伸直或微屈;患腿屈膝约90度并屈髋,将膝关节置于床面,足背紧靠健腿腓肠肌后部。此体位可使穴下坐骨神经干绷紧、上抬,易导出放射感(此时应即刻退针0.2~0.5寸)。事实上,此体位已是临床的常用体位。因该体位“稳定性”好,患者不易疲劳,足少阳、太阳的下肢腧穴均可采用。
, 百拇医药
4 “连线”准确
为了便于度量、取穴、记忆,腧穴定位中常使用各种或长或短、或直或弯的“腧穴定位连线”(以下简称“连线”)。恰当的设定、使用“连线”是取穴准确的前提。
《腧穴学》中某些“连线”的设定、使用有不当之处。如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因两点只能决定一条直线,故无以确定该“连线”的“弧度”,可改为“天冲经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横量1寸(浮白穴所在)处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该“连线”描述亦欠精确,可改为“头维与曲鬓经颞前鬓发前缘的弧形连线”;肘尖至阳池连线:外关、支沟、四渎均“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经度量,三穴距此“连线”的距离分别约为0.7寸、0.9寸、1寸;肘尖与肩连线:会“当肘尖与肩的连线上”,会实际位置距此“连线”约0.5寸。其他如郄门、漏谷等穴,亦不正当其相应的“连线”上。此外,“阳谷与小海连线”上可取支正,但前臂若稍旋前、旋后,该线即被“扭曲”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应予说明。
, http://www.100md.com
因此,设定不合理的“连线”如“阳池与肘尖连线”当弃用;所有并不正当其相应“连线”上的腧穴,可在其定位描述中略去“当××与××连线上”句样。
5 确立“基点”“基线”,界定常用术语
为了便于腧穴的度量、记忆,可引入“基线”“基点”概念。
前、后正中线,腕、踝、肘、横纹等可成为“基线”,凡位于“基线”上下、左右的腧穴,若可能均应自“基线”起度量。如腹结“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可为“脐中直下1.3寸,旁开4寸”;灵道、通里、阴郄均“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寸”,可为“腕横纹上×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其他如天溪、日月、中渎、大横、神封、子宫等穴均可据此“原则”进行“微调”。
脐中,前、后发际正中,内、外踝尖等可成为“基点”,“基点”四周的腧穴,若可能均应自“基点”起度量。如风池“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为“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2.25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其他如箕门、冲门、曲骨等穴均可据此“微调”。
, 百拇医药
此外,为使概念清晰、描述简练,有必要界定某些定位专用术语,当其在《腧穴学》中第1次出现时予以注释,如“直上(下)”:沿肢体、躯干纵轴或其平行线向上(下)度量;“上(下)”:由基准穴(或部位)向其垂线上(下)方两侧度量;“平”:二穴(或某穴与某一部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旁开”:沿“基点”的水平线或“基线”的垂线,由“基点”或“基线”向一侧(或两侧)度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腧穴定位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而腧穴定位描述方法的严谨与否左右着取穴的准确程度,从而对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腧穴学》腧穴定位描述方法虽改进明显,但仍存在可雕琢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误谬偏颇之处敬请同道匡正。
(收稿日期:2001*.01*.16,成平发稿), http://www.100md.com(侯书伟 胡志强)
[摘 要] 对现行腧穴定位描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腧穴定位的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腧穴度量方式、体位描述体例应一致;针刺操作体位当以临床实际应用为准;腧穴定位连线的设定、应用需合理、准确无误;为了便于腧穴的度量、记忆,使概念清晰,可引入“基点”“基线”概念。对某些腧穴定位常用专用术语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主题词] 穴,输(五输);取穴/方法;教材;教学方法
StudyonLocationMethodsofAcupoints—
DeliberationoverTheAcupointScienceoftheSixthEditionHouShuwei,HuZhiqiang(AffiliatedHospit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
, 百拇医药
0011,China)[Abstract]
Aftermorecompletelyanddeeplyanalyseandstudyonpresentlocationmethods
ofacupoints,theauthorsraiseownopinion,holdingthatworddescriptionforlocationsoftheacupointshouldbeterse,accurate,measuringstyleofacupointsandpo
sitiondescriptioninstyleshouldbeuniform;
thebodypositionofacupuncturemanipulationshouldbetakeclinicalpractic
, 百拇医药
alapplicationasstandard;
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theconnectivelinesoflocationofacupoint
sshouldbereasionableandaccurate;
forconvenienceinmeasureandmemoryofacupoints,andmakingtheconceptionclear,theconceptions,“basicpoint”and
“basicline”canbeintroduced.
Meaningofsomecommonly*.usedspecialtermsofacupointlocationsshouldbed
, http://www.100md.com
efinited.
[KeyWords]Points,Shu*.Stream(FiveShu);
PointLocation/method;TeachingMeterials;TeachingMethods
针刺的临床疗效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腧穴的定位方法与取穴的准确与否因果相联。经历代尤其当代医家的不断改进,腧穴定位方法日臻完善,但尚未达到完美境地。故对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教学意义。
1 体例一致
腧穴定位描述体例一致,既利于初学者学习、记忆,亦是保持全国规划教材严谨性、统一性、权威性的需要。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六版《腧穴学》(以下简称《腧穴学》)此方面尚有可商榷之处。
, 百拇医药
1.1 体位描述《腧穴学》体位文字描述多不统一:任、督脉腧穴描述一致,均称“××位”,如关元取“仰卧位”,大椎取“俯伏坐位”等,唯会阴取穴特殊,不能用统一体位描述;手太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足少阳腧穴描述亦有一致性;其所有腧穴均不称“××位”,如中府取“正坐或仰卧”,余穴仿此;其他经穴描述不一,甚或同经腧穴两种方式交替使用,如足太阳腧穴;经外奇穴描述亦不统一,少数腧穴更无针刺体位记载,如腰奇“在骶部”。此外,某些手足部经穴亦无针刺体位记载。
笔者认为,任何腧穴的针刺均需在一定的体位下进行,故所有腧穴定位均应有体位描述,可统一为“××位”。某些特殊体位,如会阴“仰卧屈膝”,亦可称为“仰卧屈膝位”等等。
1.2 度量方式《腧穴学》胸腹部腧穴度量方式有两种,其一:“由外向内”度量,即从某穴度量至前、后正中线,如乳根“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采用此方式度量的有足阳明、足太阴、手太阴腧穴;其二:“由内向外”度量,即从前、后正中线与某穴水平线的交点为向该穴度量,如幽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阳、足少阴、足厥阴、手厥阴腧穴及奇穴均采用此方式。其文字描述有“旁开”、“旁”的差异,如急脉“……旁2.5寸”、大肠俞“……旁开1.5寸”。
, 百拇医药
以上两种度量方式虽均可准确定位,比较而言,第2种方式更简洁、易记,有必要将二者“合而为一”。再者,“旁开”、“旁”虽含义基本相同,但“旁开”含向外度量之义,更为恰当。
2 文字简练、描述准确
在能完整、精确表达出腧穴所在位置的前提下,腧穴定位描述应力求简练、准确、通俗、易记。
2.1 文字简练《腧穴学》中多数腧穴的定位描述简练,但少数腧穴定位描述有重复、冗长、甚或画蛇添足感。如上巨虚“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而伸下肢或屈膝与否不影响本穴的定位及针刺操作;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因该穴并不在委中与昆仑的连线上,故后一句当略去;率谷“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上方”,“角孙上方”一句无存在的必要。其他如天柱、曲泉、内庭、陷谷、大都、太白、公孙、商丘、申脉、本神、头临泣、风府、兑端、中府、云门等穴均有可删减之处。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此横纹均应简称为踝横纹,与腕横纹相类,不会产生疑义。太阳、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均用了“横指”进行度量,此处“横指”指中指,中指宽度与中指同身寸几近相同,故将“横指”改为“寸”字概念更清晰,丝毫不影响取穴的准确度。《腧穴学》将手背侧的腕横纹称为腕背横纹,而掌侧腕横纹未予命名。事实上,亦可将其命名为腕掌横纹,以使手厥阴、手少阴前臂腧穴的定位描述更简练、清晰。再者,对某些较生僻的中医术语如“大筋”、“手、足本节”等,均可代之以现代解剖术语。
2.2 描述准确《腧穴学》个别腧穴的定位描述不完全准确。如府舍“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而冲门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二穴水平线的距离为1寸,不可能为0.7寸,府舍位于冲门(外)上方的准确距离为1.12寸;头临泣“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由于额角发际偏内偏外的个体差异,某些人瞳孔的垂线并不通过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故准确定位是“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2.2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辄筋“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抛开年老、肥胖因素导致的乳头移位,由于肋骨前低后高的走行特点,辄筋的水平位置明显高于乳头,故“平乳头”一句当删去。其他如太冲、三阴交、交信等穴的定位描述亦有欠精确之处。
, 百拇医药
3 体位恰当
体位恰当是准确定位、针刺的需要。《腧穴学》某些腧穴体位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如手五里、臂均为“正坐,自然垂上臂”,二穴临床多取仰卧、侧卧、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天突、廉泉、承浆均取仰靠坐位,实际多取仰卧位;头部腧穴多取正坐、仰靠、俯伏坐位,但从安全及疗效角度考虑,多用仰卧、侧卧、俯卧位;足太阳第一侧线大杼至胆俞均取“正坐或俯卧”,正坐位针刺上述腧穴既不便于操作,且具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临床常用标准体位虽可针刺所有腧穴,但针刺个别特殊腧穴时疗效并非最佳。环跳是治疗坐骨神经痛、中风等病的主穴,针刺时若间或出现由臀部向小腿部的放射感可提高疗效。取传统侧卧、俯卧位针刺该穴时,穴下的坐骨神经干松弛、深伏,较难导出放射感,故有必要引出“新”体位———“环跳位”:健侧侧卧,健腿自然伸直或微屈;患腿屈膝约90度并屈髋,将膝关节置于床面,足背紧靠健腿腓肠肌后部。此体位可使穴下坐骨神经干绷紧、上抬,易导出放射感(此时应即刻退针0.2~0.5寸)。事实上,此体位已是临床的常用体位。因该体位“稳定性”好,患者不易疲劳,足少阳、太阳的下肢腧穴均可采用。
, 百拇医药
4 “连线”准确
为了便于度量、取穴、记忆,腧穴定位中常使用各种或长或短、或直或弯的“腧穴定位连线”(以下简称“连线”)。恰当的设定、使用“连线”是取穴准确的前提。
《腧穴学》中某些“连线”的设定、使用有不当之处。如天冲与完骨弧形连线:因两点只能决定一条直线,故无以确定该“连线”的“弧度”,可改为“天冲经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横量1寸(浮白穴所在)处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该“连线”描述亦欠精确,可改为“头维与曲鬓经颞前鬓发前缘的弧形连线”;肘尖至阳池连线:外关、支沟、四渎均“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经度量,三穴距此“连线”的距离分别约为0.7寸、0.9寸、1寸;肘尖与肩连线:会“当肘尖与肩的连线上”,会实际位置距此“连线”约0.5寸。其他如郄门、漏谷等穴,亦不正当其相应的“连线”上。此外,“阳谷与小海连线”上可取支正,但前臂若稍旋前、旋后,该线即被“扭曲”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应予说明。
, http://www.100md.com
因此,设定不合理的“连线”如“阳池与肘尖连线”当弃用;所有并不正当其相应“连线”上的腧穴,可在其定位描述中略去“当××与××连线上”句样。
5 确立“基点”“基线”,界定常用术语
为了便于腧穴的度量、记忆,可引入“基线”“基点”概念。
前、后正中线,腕、踝、肘、横纹等可成为“基线”,凡位于“基线”上下、左右的腧穴,若可能均应自“基线”起度量。如腹结“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可为“脐中直下1.3寸,旁开4寸”;灵道、通里、阴郄均“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寸”,可为“腕横纹上×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其他如天溪、日月、中渎、大横、神封、子宫等穴均可据此“原则”进行“微调”。
脐中,前、后发际正中,内、外踝尖等可成为“基点”,“基点”四周的腧穴,若可能均应自“基点”起度量。如风池“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可为“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2.25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其他如箕门、冲门、曲骨等穴均可据此“微调”。
, 百拇医药
此外,为使概念清晰、描述简练,有必要界定某些定位专用术语,当其在《腧穴学》中第1次出现时予以注释,如“直上(下)”:沿肢体、躯干纵轴或其平行线向上(下)度量;“上(下)”:由基准穴(或部位)向其垂线上(下)方两侧度量;“平”:二穴(或某穴与某一部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旁开”:沿“基点”的水平线或“基线”的垂线,由“基点”或“基线”向一侧(或两侧)度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腧穴定位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而腧穴定位描述方法的严谨与否左右着取穴的准确程度,从而对临床疗效产生直接影响。《腧穴学》腧穴定位描述方法虽改进明显,但仍存在可雕琢之处。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误谬偏颇之处敬请同道匡正。
(收稿日期:2001*.01*.16,成平发稿), http://www.100md.com(侯书伟 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