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2年第7期
编号:11036547
迟发性运动障碍案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日 《中国针灸》 2002年第7期
     张××,女,28岁,2001年11月28日初诊。主诉:睁眼困难,舌及下颌运动受限伴下颌右偏1天。4天前服过量氯丙嗪昏睡2天后清醒,1天前出现舌及下颌运动受限,下颌向右偏斜,不能言语,进食不便,睁眼困难,来我科就诊。查:语言受限,睁眼困难,舌及下颌刻板运动,舌肌张力增高,舌僵直,下颌运动受限并向右偏斜,张口时更明

    显。无阳性病理体征。诊断:氯丙嗪中毒并迟发性运动障碍。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廉泉、地仓、颊车、阳白、合谷。患者取仰卧位,穴位消毒,进针后提插泻法为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约10分钟时,睁眼困难及舌、下颌刻板运动消失,下颌偏斜消失,舌僵直减轻。起针时,舌运动受限基本消失。语言能力恢复。1次完全治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

    按语: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种由氯丙嗪引起的持久运动障碍,可能与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及氯丙嗪使多巴胺(DA)受体上调有关。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可加重此反应。此患者既往无神经系统病史,除氯丙嗪外,无其他中毒史,症状和体征于氯丙嗪中毒后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诊断可成立。针灸机理研究表明,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对基因的表达均可产生影响。本案可能是针刺所选穴位后,通过神经内分泌DNA途径使中枢DA分泌增加,从而竞争性拮抗氯丙嗪的后遗效应,使D2受体、DA受体恢复正常,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认为"病从脑起,还当治在元神",故取头颈部穴位,又据本经主治特点和腧穴的近治作用,病变表现在眼、舌及下颌,选穴阳白、颊车、地仓、廉泉。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据手阳明本经主治特点选穴合谷。治之对路,豁然而瘥。

    重庆400031 沙坪坝区第六人民医院 黄 伟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针灸科 洪代惠

    (收稿日期:20020128,成平发稿), 百拇医药(黄 伟 洪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