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
第1页 |
参见附件(124KB,1页)。
(盐城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江苏224002)
1 一般资料
本文中所收病例诊断均以《实用神经病学》(上海科学出版社)相关内容为依据,且均排除肿瘤、急性期感染、脑血管病等因素,分为两组。高频电针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服药治疗时间均在3月~5年;使用卡马西平剂量每天300~1500 mg。常规电针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5月,最长8.5年;服药治疗时间均在4月~6年;使用卡马西平量每天200~1 200 m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相同患侧穴位。三叉神经第1支痛取太阳、头维;第2支痛取四白、下关、颧髎;第3支痛取颊车、承浆,可配阳白、瞳子髎、下关、风池、合谷、太冲。每日针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脉冲强度以引起患侧面肌收缩及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以连续20次为一疗程。共治1个疗程。高频电针组电针脉冲频率定在每分钟300次以上(电针仪为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6895-Ⅲ型),常规电针组电针脉冲频率定在每分钟150次。
3 疗效观察
3.1 评定方法
满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1个月以上未复发;有效:症状明显好转或症状消失后于1个月内又复发;无效:症状好转不明显或无任何改变,或有加重,仍依赖药物治疗。
3.2 治疗结果
高频电针组31例中,满意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9%;常规电针组27例中,满意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9.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76,P2=4.65,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