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336654
浅析“陷下则灸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日 孙敬青
第1页

    参见附件(147KB,1页)。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条针灸治疗法则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它源于《灵枢·经脉》,后世医家精辟地注解了经文,对其中蕴涵的基本理论并无争议,但对于“陷下则灸之”的“陷下”,理解则有所出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为阳气下陷;二为阳气暴脱;三为气虚下陷。

    以上所指的“阳气”,不论因不足而“下陷”,还是“暴脱”,并不与灸法的适应证相悖,对临床也不乏指导意义,但已与经文原意相去甚远。根据《内经》前后文的连贯性及对当时医学诊疗发展的认识.“陷下”的主体应为“脉”,并非指阳气。《素问·三部九候论》日:“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陷下者病”,可见“三部九候脉法”中就包含了诊脉之“陷下”,故“陷下”的主体应是“脉”,因病性为寒,即寒邪内蕴,血脉凝滞,故“脉陷下”,此时应以灸法散寒温经。

    那么“脉”的具体含义如何呢?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针灸学》认为是指“脉象沉下”,书中言:王冰为《灵枢·经脉》作注日:“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所以陷下有沉脉之意。脉沉无力者多属气虚证或阳气虚脱。此种看法不无道理,但仍有些片面。“独取寸口”是《难经》提出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