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35521
中医针灸门诊中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郭 佳 罗和春
第1页

    参见附件(545KB,4页)。

     躯体症状和躯体感受,把情绪躯体化。“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伤寒论》小柴胡汤证的描述),是将躯体不适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3.2 临床特征

    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如各种疼痛、胃肠道症状、皮肤异常感觉、性冷淡、月经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本研究所调查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近80%的躯体化症状出现在头面部或肢体上,并且左侧出现的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左:右=10:3,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我们知道大脑右半球具有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更多地负责人的注意和情绪,因此推测这种情况可能与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有关。中医很早就发现人体左右两侧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反应存在不同,如《素问·刺禁论》提出“肝出于左”的说法,认为肝的症状常反应于身体左侧。那么从中医理论解释,躯体化症状与中医肝之气血失常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3.3 与抑郁症躯体化以及神经衰弱的鉴别

    一些抑郁症患者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就诊,他们不主动谈及自己低落的情绪状态,或者不愿意显露出来。临床上考虑为抑郁症躯体化,也有人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其躯体症状表现与躯体形式障碍十分相似。有人对两者进行比较,认为二者在疾病行为与态度、病程演变以及发病背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笔者体会在普通门诊中一方面可以通过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来鉴别,另一方面还可根据躯体化症状分布的不同规律来区分。一般抑郁症伴随的躯体化症状数目较少,且多集中在胃肠系统。躯体形式障碍的躯体化症状较多出现在肢体或头面部。

    躯体形式障碍在综合医院里经常被诊为“神经衰弱症”。从发病过程和表现上看,躯体形式障碍与通常所说的神经衰弱症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5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