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882
《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贾 杰 赵京生
第1页

    参见附件(396KB,3页)。

     [摘要]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对《内经》中属于经脉病候范畴的内容进行表述形式划分。结果表明《内经》中经脉病候表述形式有十二脉、足六脉、腧穴主治、脏腑病候等4种。明确经脉病候的不同表述形式,有利于认识经脉、腧穴不同形式的针灸治疗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主题词]《内经》;十二经脉病证/历史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1-0063-02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经脉病候,一般意义上特指《灵枢·经脉》中记载的经脉循行之后的那部分关于针灸治疗的内容,人们习惯上以“是动病”“所生病”来简称之。这种思维定式不但限制了针灸理论界对经脉病候的研究,而且也局限了经脉理论对于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在做“经脉病候”课题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唐代以前针灸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经脉病候呈不同表述形式。探明这些表述形式本身,是深入研究经脉病候的基础和前提。

    如前所述,经脉病候是关于针灸治疗的内容。复习《内经》针灸治疗的相关篇章后发现,对于经脉病候的表述,除常见的十二脉形式以外,还有十一脉、足六脉以及腧穴主治等诸多形式。形式不同,意义则一,均为总结说明临床治疗。

    1 十二脉病候形式

    以十二脉形式表述的相关病候内容主要存在于《灵枢·经脉》中,并已成为经典经脉病候模式,其以“是动则病”“所生病”形成统一记载联系十二脏腑的经脉所主病症。此外,《灵枢·经筋》仿承其例对十二经筋病候的记述也属十二脉病候形式。

    2 足六脉病候形式

    足六脉形式的产生是古人重视足脉的结果,这部分内容多形成于古脉书至《灵枢·经脉》之间的时段。《内经》中以足六脉形式为理论框架的篇章较多,如《灵枢·终始》《灵枢·根结》《素问·刺腰痛》《素问·热论》《素问·刺疟》《素问·脉解》《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厥论》等等。这一形式是经典十二脉形式病候的主要补充,但各篇章中足六脉模式病候又不尽相同,主要有如下两种。

    2.1 置循行、病候于一体的足六脉形式

    经脉病候与经脉循行紧密相关,病候反映的内容多与循行部位相关,是对循行所过之处病理表现的理论化说明。

    如《素问·热论》采用六经(从循行来看当属足三阴三阳)来论述热病。“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作者采用经脉辨证的形式,将经脉循行与相应的经脉病候等完整的经脉理论内容记述于一处。

    经脉循行三阳脉有“其脉……”、三阴脉有“某某(相应的经脉名称)脉……”的特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