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05300
针刺与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许宏珂 张月峰
第1页

    参见附件(394KB,3页)。

     动。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瘀血内阻,治宜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在心电监护下行针刺治疗,穴取内关、膻中、气海、中脘、足三里、血海,得气后留针,每隔15分钟重复手法1次。针后45分钟,心电监护示转复为窦性心律,心率82次/分,症状消失。

    5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的“心悸”“怔忡”范畴,以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形寒肢冷,甚至突然出现昏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证性属虚或本虚标实。具体而言,属气血两虚或兼痰浊瘀血内阻,致血不养心、神无所主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治宜补益气血、祛瘀化痰。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能宽胸养心,《甲乙经》指出:“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近年来经络传感研究证明针刺内关所诱发的感传能沿心包经上传至心区;动物实验发现心脏和内关穴区的神经纤维有部分来自脊神经节和颈迷走神经节中的同一个神经元,为内关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实验依据;有资料表明针刺内关可改变心肌细胞中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通过调节“细胞内双向控制系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心律的变化;且针刺内关可加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