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516022
百会穴为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100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5期
     尿失禁为尿液非自主溢出,大约有90%的病人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出现包括尿失禁在内的后遗症。笔者2001~2005年采用以百会穴为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行神经泌尿系统的全面的评估。脑卒中后最少每日尿失禁1次以上,并伴有尿急、尿频等症状。确诊为脑梗死76例,脑出血24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8~83岁,平均(56.0±6.1)岁;病程5天~30个月;额叶病变40例,颞叶病变30例,顶枕叶病变20例,脑干病变10例。2次(含2次)卒中发作者62例,首次发作者38例。

    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均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时接受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命门、次甥、合谷、三阴交、气海、关元、阴陵泉。患者取仰卧位,取直径为0.25mm毫针,百会穴根据病灶部位选择针刺方向,如病灶在额叶,横刺向前进针13~25mm;合谷直刺进针13~25mm,使针感向上扩散;刺三阴交时呈45度角向上斜刺进针13~25mm,使针感向上扩散;阴陵泉直刺进针65~75mm。以上4穴均用呼吸补泻法。取0.30mm×50mm毫针,在气海、关元向下斜刺25~40mm,使针感达外阴部,选用旋刮法加强针感扩散。以上穴位停止运针后再用艾条行温和灸,每穴10分钟,留针30分钟。起针后取俯卧位,取0.30mm×40~50mm毫针,命门直刺25~40mm,使针感向外阴部放射;次甥直刺40~50mm使针感向外阴部放射。以上穴位均用呼吸补泻法并用艾条行温和灸,每穴20分钟,留针30分钟。上述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天,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3 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痊愈:小便有尿意,并能自行控制,2次排尿间隔2小时以上,每次尿量达400 mL 41例;显效:小便时有尿意,基本上能自行控制,2次排尿间隔在2小时,每次尿量不足400mL 39例;有效:小便偶有尿意,但有时不能自行控制16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6.0%。

    4 体会

    《内经》日:督脉为病,癃、痔、遗溺。百会、命门均属督脉穴,百会又是三阳五会,总督一身之阳,其脉上达于脑,下连足太阳膀胱经,能达到升举收摄之效,针刺时向前后左右透刺,从解剖学上看,其下为大脑皮层的旁中央小叶,可以兴奋大脑高级排尿中枢的功能;命门能培元补肾;次甥属足太阳膀胱经,治疗本经病变;合谷是手阳明之脉所过为原,《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也”;阴陵泉为足太阴之脉所人为合,有清利湿热、利水道作用,《素问·咳论》:“治腑者,治其合”;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处,通调三阴经气以运行下焦,有疏肝益肾功能,肝为将军之官,主谋略,主疏泄,与肾同源,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肝主筋,小便失禁也是由于膀胱之经筋松弛;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又为小肠之募穴,与气海合用可补肾气,振奋膀胱气化功能,针刺关元、气海治疗尿失禁还有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临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另外本法取穴还参照了1989年王富春教授提出合募配穴治疗腑病这一配穴原则。祖国医学认为膀胱实则闭塞,虚则遗溺,治疗根据《灵枢·本腧》说:“遗溺则补之”,故配合艾灸。以上诸穴合用,达到醒脑开窍控尿目的,针刺不仅激活了下位排尿中枢,同时也将神经冲动传向上排尿中枢,引起效应器膀胱和尿道的功能改变。治疗中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百拇医药(杨泉鱼 孙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