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穴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28 01
中图分类号:R245.9+1 文献标识码:B
笔者自2004年4月以来采用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以上病例均有右上腹胀痛或不适、进脂餐后诱发或加剧等症状,超声提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取穴:胆囊穴(腓骨小头前下方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下1~2寸处为胆囊穴)。
方法:用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的前端磨平,常规消毒,在无菌操作下将1.5 cm长的已消毒O号羊肠线置于腰椎穿刺针前端,后接针芯。医生左手拇、食指绷紧定位皮肤,右手用执笔式持穿刺针,对准穴位快速垂直刺入皮肤,进针2~3 cm,针刺得气后,提插2~3次,针感强烈后,一边退针,一边用针芯将羊肠线注入穴位内,局部消毒,嘱患者3天内不能洗澡,防止感染。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6次,治疗期间注意低脂饮食。
结果:治愈为右上腹胀痛或不适感消失,B超提示胆囊未见异常,计12例;好转为右上腹胀痛或不适感好转,但B超影像学变化不大,计3例。15例患者全部有效。
体会:慢性胆囊炎多由于长期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规治疗所需时间较长,疗效较差。本法治疗出发点在于“以慢治慢”。胆囊穴为经外奇穴,为病症之反应点,在此穴位埋上可吸收的肠线,缓慢吸收,对穴位形成慢性良性刺激,通过较长时间的经络调整,能缓慢地调理病症、消除炎症,配合治疗期间低脂饮食,以减少对胆囊的不良刺激。临床观察,轻症治疗3月、重症治疗半年后复查,多能逆转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等变化,达到治疗胆囊炎的目的,疗效较佳。
(收稿日期:2007-03-14,马兰萍发稿), http://www.100md.com(徐海云)
中图分类号:R245.9+1 文献标识码:B
笔者自2004年4月以来采用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以上病例均有右上腹胀痛或不适、进脂餐后诱发或加剧等症状,超声提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取穴:胆囊穴(腓骨小头前下方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下1~2寸处为胆囊穴)。
方法:用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的前端磨平,常规消毒,在无菌操作下将1.5 cm长的已消毒O号羊肠线置于腰椎穿刺针前端,后接针芯。医生左手拇、食指绷紧定位皮肤,右手用执笔式持穿刺针,对准穴位快速垂直刺入皮肤,进针2~3 cm,针刺得气后,提插2~3次,针感强烈后,一边退针,一边用针芯将羊肠线注入穴位内,局部消毒,嘱患者3天内不能洗澡,防止感染。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6次,治疗期间注意低脂饮食。
结果:治愈为右上腹胀痛或不适感消失,B超提示胆囊未见异常,计12例;好转为右上腹胀痛或不适感好转,但B超影像学变化不大,计3例。15例患者全部有效。
体会:慢性胆囊炎多由于长期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规治疗所需时间较长,疗效较差。本法治疗出发点在于“以慢治慢”。胆囊穴为经外奇穴,为病症之反应点,在此穴位埋上可吸收的肠线,缓慢吸收,对穴位形成慢性良性刺激,通过较长时间的经络调整,能缓慢地调理病症、消除炎症,配合治疗期间低脂饮食,以减少对胆囊的不良刺激。临床观察,轻症治疗3月、重症治疗半年后复查,多能逆转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等变化,达到治疗胆囊炎的目的,疗效较佳。
(收稿日期:2007-03-14,马兰萍发稿), http://www.100md.com(徐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