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3)
《素问·离合真邪论》:“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进针过程中不进行捻转等操作,进针之后长时间留针以待得气,而不是采取催气方法。
②泻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疾而徐则虚。”“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即快速进针、徐缓出针并摇之,以放泄内在之邪气。
《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摇)大其穴,气出乃疾。”
谓进针时要快速地直接刺至深层,同时捻转针;出针时则速度缓慢,并摇大针孔。目的是以这一系列的操作方法,使“气行”“气出”“气出疾”。
《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要求在留针的过程中,不断捻针,直至出现得气为止;出针时速度要慢,故曰“候呼引针,呼尽乃去。”
(2) 针刺补泻操作特点归纳
比较上述补、泻2种操作方法,补法轻柔和缓,动作幅度小而不明显,注重由外入内的行针过程;泻法则力重势猛,动作幅度大而明显,注重由内出外的行针过程。
概括《内经》补泻针法的操作特点,有以下2点:
补法:以静为主;纳入。
泻法:以动为主;放出。
这些特点的性质都属于定性的,而非定量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