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14679
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1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均来自门诊,共81例,男32例,女49例;平均年龄(36.58±11.76)岁;平均病程(21.50±22.32)周。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诊断标准:①不明原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持续6个月或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后症状不缓解,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②同时或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a.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b.咽痛;c.颈部僵直或腋下淋巴节肿大、触痛;d.肌肉疼痛;e.多发性关节疼痛;f.新出现的疼痛;g.睡眠紊乱(失眠或嗜睡);h.劳累后疲劳或肌痛持续。③排除原发病因可解释的疲劳;排除精神病药癖等。
, http://www.100md.com
    1.3 辨证分型

    脾气不足型(36例):疲劳,纳差,腹胀,便溏,舌胖、苔薄白,脉细;肝气郁结型(28例):疲劳,精神不振,胸闷,胁肋不适,情志不畅,口苦,舌淡、苔白,脉弦;肾气不足型(8例):疲劳,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无力,男子阳萎,女子经乱,舌胖、苔薄白,脉沉细;心血不足型(5例):疲劳,精神不振,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痰浊内阻型(4例):疲劳,精神不振,胸闷不舒,咽部有异物感,或肥胖等,舌淡、苔薄腻,脉濡。

    2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印堂、膻中、气海、血海、膈俞。随证配穴:脾气不足型加中脘;肝气郁结型加风池、合谷、太冲;心血不足型加神门,兼心阴虚者用阴郄代替神门;肾气不足型加气海、太溪;痰浊内阻型加丰隆,兼痰热者加内庭,兼风热未清者加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0.35 mm×50 mm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镊取一段约1~2 cm长已消毒的00号羊肠线,放置在针头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创可贴。3次为一疗程,每次一般间隔15~20日。1疗程后评价疗效。
, 百拇医药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或消失>2/3,计45例,占55.6%;有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1/3~2/3,计31例,占38.2%;无效:临床主症及兼症消失

    各证型之间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加上样本较小,故不能明确究竟哪一个证型效果更佳。但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可以判断埋线对脾气不足型、肝气郁结型效果较显著,痰浊内阻型的疗效略差。

    4 体会

    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集针刺、放血、埋针、穴位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它通过针具与羊肠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治疗目的。
, 百拇医药
    针对CFS主要病机,笔者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以调理气血、补益脏腑、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以埋线疗法为手段,在治疗中,选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百会、印堂、膻中、气海、内关、血海、膈俞为主穴,并根据辨证配用其他穴位。针刺可直接针对CFS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病机而通调脏腑气血,脏腑功能条达则气血运行正常,四肢百骸得到营养滋润则疲劳不复。百会为诸阳之会,通督脉之气,可以益气升阳、开窍宁神、平肝息风,与印堂共奏醒脑开窍之功,起到调理心脑的作用;足三里是健脾益气、消除疲劳的常用穴,和关元、三阴交益气补虚、养阴活血,补益全身之气血;血海、膈俞皆能活血化瘀,调理一身之营血;内关通阴维脉,阴维脉联系着胃、心、胸,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以及和胃安中的作用;膻中、气海升胸中郁闷之气,益全身之元气,共同调理一身之气机。诸穴合用起到了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取得疗效。在临床中,选穴应精简全面,辨证加减不宜繁多。如可以在上述穴位中,上中下三部各选取1穴,辨证加1穴。

    笔者认为本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甚至消除症状,即使对于无效的病人,它也能抑制病情的进展,5例无效的病人症状均未加重。同时本治疗方法不引起任何不适与副作用,深受病人的欢迎。埋线时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埋线在1~5天内,埋线穴位处和全身可出现酸、麻、胀、困的“针感”反应,有的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有的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5%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 ℃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核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伤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做抗过敏处理。

    (收稿日期:2007-04-26,王晓红发稿), 百拇医药(杨才德 宋建成 包金莲 邱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