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0255-2930(2008)01-0027-02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针刺配合TDP照射与西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158倒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79例。针刺组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太溪等穴,结合TDP照射;西药组采用单纯西药左旋多巴治疗。2组均治疗30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痊愈42例,有效30例,无效7例;西药组痊愈0例,有效24例,无效55例。总有效率比较,针刺组91.1%、西药组3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主题词]不宁腿综合征/针灸疗法;电磁波谱治疗仪;对比研究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障碍性疾病,由于迄今病因不完全明了,现代西医学除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本病越来越受到关注,2003年本病国际研究小组发布最新诊断标准,2005年国际睡眠障碍性疾病分类(ICSD)将本病归为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性疾患类别,可见其与睡眠的关系密切,睡眠障碍常为患者就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临床采用针灸结合TDP照射为主要手段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158例RLS患者,其中男84例,女7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4岁;发病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7年。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7例,合并椎管狭窄5例,合并糖尿病3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临床表现
RLS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是在夜间或晚上休息时感觉下肢不适者都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患者最典型主诉为下肢蚁走样不适感,睡眠障碍也常为患者就诊最主要原因之一。RLS诊断依据《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小腿深部肌肉难以言状的酸、麻、胀痛等不适感或虫行感,经挤压、捶打局部组织肌肉后症状可以缓解,常反复发作,以夜间休息时多发为主要症状而确诊。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1)取穴: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太溪、阴陵泉,悬钟、三阴交、足三里。腰部穴位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
(2)针刺方法:选用25~40mm毫针针刺,诸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直刺,进针时避开血管,手法轻柔,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同时配合TDP照射腰部30分钟,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人穴位深层为度。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再行第2疗程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
2.2 西药组
口服左旋多巴,每次50mg,每日3次,连服30天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 http://www.100md.com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下肢不适感消失,停针1年后未见复发;有效:下肢不适感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停针半年后时有复发;无效:下肢不适感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2组RLS患者经30天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2。
经Ridit分析,表明2组RLS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随访情况
采用电话进行随访,每半年随访1次,痊愈者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者有10例复发,继续治疗后病情改善。
5 典型病例
, 百拇医药 患者,男,61岁,退休干部,2003年9月20日就诊。自述5年前开始出现右侧小腿内侧深部肌肉难以言状的酸、麻、胀等不适感,多在夜间休息时发作,经捶打、活动后好转,未引起注意,后来日渐加重,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给予西药治疗,效不显。近3个月来病情加重,前往我科就诊。查: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肌电图、脑电图检查均无异常;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给予上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15天症状大减,治疗2疗程,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6 讨论
RLS发病率为2%~15%,又称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组突出表现为腿的针刺样或虫爬、蚁走样感觉和不安宁、活动后症状减轻的神经系统病症。男女均可患病,白天常无症状,多在黄昏至睡前发作,常因此而失眠、焦虑、紧张。最近有研究者在临床上采用双拇指对比触诊检查发现,RLS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L4/L5或L5/SI椎骨棘间或患侧椎旁深压痛或发胀感。从症状学角度来说,RLS的发生可能与腰骶部特定部位的骨或软组织结构出现某种程度的损伤刺激或局部缺血,使神经发生脱髓鞘改变,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由于支配下肢的感觉、运动神经来源于腰、骶神经,因此腰骶部神经受到损伤或刺激后,所支配的下肢各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 百拇医药
RLS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使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成,如见于神经紧张、焦虑、抑郁患者。目前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多提示黑质纹状体中枢性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兴奋抑制失调为其可能的病理机制;另外,在缺铁性贫血合并RLS时,缺铁对RLS的发病及病理发展有重要影响。RLS需与肌病一束颤综合征鉴别,后者疼痛、痉挛或灼痛等征象是白天活动中或活动后期出现,休息后缓解。虽然RLS发作时偶伴轻度肌束性震颤或偶有肢体抖动,但只在休息和睡眠时出现征象并加重,而白天活动中不出现征象是主要鉴别要点。西医学除对症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采用口服左旋多巴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易出现症状加重和症状反弹等不良反应及用药后药效减低的现象。症状加重指患者在傍晚较早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因此需提前多次服用左旋多巴。西药组中约80%患者出现了症状加重的不良反应,约25%的患者出现了症状反弹。针刺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针灸疗法是安全有效的。
中医学多将RLS归人“痹症”范畴,其基本病机在于正虚邪恋,局部经气不利。肌肉筋脉失养而致气滞血瘀,脉络不通,发为本病。《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说明本病为气血不足,风、寒、湿三邪侵入肌肤,发为或痛、或麻、或寒症状。其病机为本虚标实。针灸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有效手段。笔者将经络学说及穴位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根据骶神经的解剖走向,采用局部远端配穴,整体治疗。肾俞、太溪、悬钟补肾养阴,温经散寒;大肠俞、关元俞、秩边善治腰腿痛,为经验远部取穴治其根本;三阴交属脾经,为肝、脾,肾经交会穴,三经均连络所属脏腑,针之可调补肝脾肾;阴陵泉、足三里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使局部气血经气畅通,通则不痛,通则不麻。针刺后结合TDP照射,通过远红外线的温热作用,改善微循环,更易于激发循经感传现象,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左旋多巴(P<0.05),且针刺改善RLS患者腿部的症状无任何副作用。, http://www.100md.com(吴玉辉 孙彩玲 吴 栋 黄玉英 迟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