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8年第7期
编号:11672994
知己知彼 汇通创新(3)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国针灸》 2008年第7期
     在对电针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的脑电图观察中,薛老发现,强电流能使脑电波短暂缺失,这在客观上证明了强刺激可以造成大脑抑制,对中医的“阳极成阴”和保护抑制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989年薛老与助手杨秋莉做了“电针休克治疗与传统电休克治疗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的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不但证明了薛老过去主持研究的电针休克治疗刺激电量之小,在国内也居领先地位,而且调查本身就是一项填补国家空白的工作,在国际间是继英、美等国之后第5个同类性质的工作。

    根据上述两项工作,薛老设计制成了“薛-杨整中联合电抽搐治疗仪”,可以做电针与传统两种电抽搐治疗,由原航空航天工业部501所生产,国内精神病院采用,还销往境外。

    5 制定中国第一个人格、体质量表,积极发展中医学心理学

    1952年薛老在针灸治疗中,注意到患者在针刺时得气感觉的强弱与其人格类型有关,表明《内经》所说“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有其至理。1956年,薛老在《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上发表中医气质学说与西方相关学说对比的文章,表明中医学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学术与实用价值。这是我国有关中医学心理学最早的学术论文,引起了我国精神病学界与心理学界学者的注意。1964年薛老在广西南宁市针灸门诊部任职期间,制定了测验表,进行观察针刺反应和个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肯定。1983年对该测验表进行修订并应用,其研究生进行了针刺麻醉临床效果的观察,结果明确。在此基础上,根据《灵枢·通天》的“五态人”的分类再修订,1985年获卫生部立项资助,经与全国63个单位协作,测试近1.5万人的样本,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现心理学院)按国际同类测验要求完成了标准化工作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02 字符